苏轼的诗句范例6篇

苏轼的诗句

苏轼的诗句范文1

【关键词】诗词 苏轼 创作 特征

苏轼,“唐宋家”之一,在诗词、书法、绘画等方面造诣颇深。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但其文学创作,尤其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瞩目成就。苏轼一生所创作的诗词中,绝句于其中比重较大,且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不乏咏物写景、赠答酬唱、禅趣哲理、抒意情怀、政治讽喻等方面的优秀作品。苏轼的绝句作品,较少使用华丽修饰的词语和色彩绚丽的语言,其作品少有跌宕起伏之感,多是娓娓道来的意趣,遣兴而为的抒怀,率意而发的洒脱,语言平易质朴,意境恬淡静雅,内涵韵味悠长。

一、散文化的诗题创作

绝句体裁虽短小但宜于抒情,格式虽固定但意蕴丰富。短短四句,要体现言简意赅、意喻深远的创作意图,作者往往会在题目上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或诗题增长,或在题目下添加小序,变为一段散文化的语言,这不仅为读者交代创作背景,还清楚表达了创作的动机和意图,不但使绝句的创作更趋于独立完整,也为读者理解作品提供了清晰思路。这种艺术创作形式在苏轼的很多绝句中都有深刻体现。

在苏轼的《逍遥堂会宿二首》中,“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仕,将宦游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箫瑟?’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相从来徐留百余日。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这段话是作者绝句的题目,讲述苏辙自幼跟随苏轼读书,感情深厚,各赴他乡仕宦之后,经年未见,此间兄弟重逢,追感“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的前约,感怀旧事,因而作诗以记。作为兄长,苏轼深感宦海无涯,而身为官吏,不得自由之身,兄弟虽又相见,但不能长相聚首,深刻表达了作者不忍兄弟分别的凄凉心情。假如没有这段题目的交代,“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其中的韵味和此时作者的心情是较难体味的。也恰是这段散文化的诗题,才帮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苏轼的内心感受,体会到他在宦海漂泊中,对与亲友兄弟安稳团聚日子的渴望。又如苏轼绝句《虔州八境图》前的引言,则以流畅优美的语言,一种诗序的散文化,阐明了他的认识论,给读者以唯美的审美意趣。

二、生活化的题材内容

苏轼创作的绝句,题材广泛而丰富,较多偏重生活化。他的绝句创作中,以往绝句题材中反映田园、离别、边塞、宫怨等写景抒情的内容较少,较多的反映日常生活的琐碎小事,但就在看似平常日常琐事中,蕴涵表述了苏轼丰富的内心情感。这种情感,与其生活的时代社会背景有紧密的联系。苏轼生活在北宋中期,国家政权统一,社会富庶安定。西北边境的少数民族虽不时侵扰,但社会总体上没有发生大的动乱,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加之自宋开国之后,崇文抑武,此时已较少看到反映边塞和军功的诗歌题材。这时的诗人少了些激昂蓬勃的活力,内心更趋向内敛老成,诗歌创作题材也发生了转变,题材上较多描述的是日常生活化场景。

“闻说官军取乞z,将军旗鼓捷如神。故知无定河边柳,得共中原雪絮春。”苏轼只有这一首《闻捷》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绝句。他的作品更多表现的是日常生活中,对于像睡眠、摘菜、食用水果等日常生活小事而引发内心隐约感受的即兴而发。“冷官门户日萧条,亲旧音书半寂寥。唯有太原张县令,年年专遣送蒲桃。”(《谢张太原送蒲桃》)表达诗人通过送桃一件小事,对世态炎凉的内心感慨。“白头萧萧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诗人作这首《纵笔》时,年已花甲。政治仕途屡次打击下,诗人依旧超然洒脱,对日常生活的描写,体现了作者不因境遇左右的旷达心境。日常生活与诗的融合,苏轼把绝句的功能不断扩大。他不仅写景抒情,像在《赠包静安先生茶二首》中,作者还把绝句创作与友人交际联谊结合起来,在表达情志的同时,生动体现了日常生活化的情景。在《谪居三适》组诗中,梳头、打瞌睡、洗脚此类的日常生活琐事,被苏轼赋予了快乐,更表现出超于常人的胸怀。

三、哲理化的丰富蕴涵

宋代诗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不断开拓诗的意境同时,强调美学思想,彰显诗词里蕴涵的丰富哲理化思维。苏轼在其绝句创作中,也深刻表现了富含理趣色彩的审美追求。如《题西林壁》、《望云楼》等题材,这其中,既有对于自然规律的认知,也有对人生意义的思索;既有宇宙世界与万物和谐的统一,也有对人生价值和意理情思的判断,诗人多采用间接说理抒情的方式,通过对客观事物外在形象的再现,来体现丰富蕴涵的哲理,从美学意义角度给读者以具体的审美感受,也使读者在美学感受中体会诗人的诗性智慧。在《和致仕张郎中春昼》一诗中,“盛衰阅过君应笑,宠辱年来我亦平。”作者在经历盛衰、屡经挫折后,心理上的成熟内敛,使他对社会、对人生都有了清醒认识,此时作者对社会种种颠倒、紊乱的现象,严肃地给予嘲笑和讽刺,更对自己人生的挫折给以自我解嘲,在看似幽默中体现严肃深沉的主题。

苏轼的绝句创作,前期重在反映现实,针砭时弊,提出见解,对怀才不遇、坎坷仕途经历表达了忧愤情绪,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有着明显的强烈关注。其后期作品,诗人由于生活境况的变化,生活态度的转变,创作风格的成熟,加之其对人生深沉透彻的领悟,题材选择上更趋向日常化、生活化,表现了一种悠远闲淡的情怀,在情感的抒发上更趋显含蓄蕴藉、意蕴深厚的特点。从整体上看,苏轼绝句作品总的艺术特征是自然平淡,平易质朴,其绝句创作中表现出了作者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和成熟的艺术技巧。

【参考文献】

[1]马瑞芳、邹宗良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苏轼的诗句范文2

关键词: 苏轼 题画诗 人文 精神

现存苏轼的题画诗有近160首。从题材上可大致分为四类:题人物画诗、题山水景画诗、题牲兽画诗、题竹花鸟虫及其他画诗。这些题画诗洋溢着苏轼独特的人文精神,颇可玩味。本文从人文意象、人文情趣、人文关怀三个方面分析苏轼的题画诗,以期得其人文精神之大概。

一、别具只眼的人文意象

在历代辑录书画诗的集子中,苏轼的题画诗数量往往居于首位。一是因为苏轼识画,懂画,能解画中之理趣,故能品评鉴赏;二是因为苏轼会诗,善诗,能借诗言志,表情达意。苏轼题画作诗,运笔独到,立意取象,别具只眼,多选他人未写或未能写之意象以吟咏抒怀。对于那些文人墨客历来喜咏的意象,他就生发延伸写出新意,绝不落窠臼。

苏轼有意选取颇具新意的画中意象题写,并注入自己独特的感悟和思考,赋予此类意象人的思想感情。以物象喻人事,物象就具有了某种人文意义。苏轼在《书艾宣画四首》组诗中题写了竹鹤、黄精鹿、杏花白鹇、莲龟四个意象;在《雍秀才画草虫八物》中题写了促织、蜣螂、天水牛、鬼蝶等八个意象;在《墨花》中题写了墨花,并在序中说:“世多以墨画山水竹石人物者,未有以画花者也。汴人尹白能之,为赋一首。”惟其少,故见新奇。这些为世人所忽视或鲜知的物象正是苏轼题写的对象,也是其别具只眼之所在。眼光独到,常人不及。此类诗作较为通俗,如“鹆之肉不可食,人生不才果为福”(《戏咏子舟画两竹两鸲鹆》),“慎勿困蜈蚣,饥蛇不汝放”(《虾蟆》)等。不可忽视的是,这些独特的意象都是作者用来比喻人事的,其讽世喻世的作用是很明显。如其在《扇》诗中,借扇批判朝用夕废、世态炎凉的现实,抒发无可奈何之感。又借《蜗牛》诗讽刺那些不知满足、一味高爬不知回头的世人。他们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搭上性命“竟作粘壁枯”(《蜗牛》)等。从诗中均可读出诗人独特的人生思考与哲理思辨,而非单单咏物题画。作者托物言志,通过眼光的过滤,将那些平常甚至冷僻的意象注入了丰盈的人文情态。

苏轼善于在传统人文意象上发掘新意,抒怀寄思。这类题画诗相对丰富。在释道题画诗上,苏轼抒发对得道的疑虑,如“西方真人谁所见,衣被七宝从双狻”(《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以答子由》);对佛道缥缈世界的远离,如“劝客眠风竹……妙迹苦难寻……成败无穷事,他年复吊今”(《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三首》)等。《题三贤图》则着一“戏”字。且颇多雅谑。如其三云:“千首文章二顷田,囊中未有一钱看。却因养得能言鸭,惊破王孙金弹丸。”题寺院吴道子壁画《子由新修汝州龙兴寺吴画壁》。苏轼却用吊古伤今意,说世事变幻,翻作波涛,后来者如果复来吊古,就“姓名聊记东坡弟”,要知道苏辙曾新修过两壁吴道子画。此外,有《题李伯时渊明东篱图》,山水花鸟图等自古皆多题写的意象,除少数紧承古意外,苏轼都各出新意,达到“我手写我口”,以发胸中之所感。

传统的人文意象,古来吟咏者甚多。在表现这些意象的画作上题诗,复出新意,并不十分容易。苏轼的眼光、感想均是独到的。从这些意象中挖掘出的新意,都巧妙地融进了自身的理解、看法,或说观念。他新在思路,新在视角,新在价值。苏轼是一位特立独行又一任天然的诗人,故而能在题画诗中选意取象别具只眼,别出心裁,写得别有一番滋味。

二、出入雅俗的人文情趣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独领的文化全才。他儒释道三家无所不精,诗书画无所不通,立意高远,卓识拔萃,是中国雅文化当之无愧的翘楚。但始终微笑的东坡先生眷恋风尘人生,他的幽默和“草根”魅力又使得作品散发“俗”的活力。一言以蔽之,苏轼是一个能雅能俗、充满温暖的人情味儿的文化大家。他的题画诗处处散发着这一特性,灵动活脱的人文情趣透过墨香娓娓而来。

窥一斑而见全豹。为细细品味苏轼出入雅俗的精妙和情趣的独特,以下重点分析三首题画诗。它们分别是:《慧崇春江晚景》其二、《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和《跋王晋叔所藏画五首》其三《赵昌踯躅》。

在《慧崇春江晚景》其二中,作者概括了画面景象:两两结伴北归的鸿雁想要离群而去,却又恋群依依不舍就像是北归之人。想起来北方朔漠风雪严寒,不如再在江南待上些许时日。人文情趣体现在哪呢?诗人看到画面上的北归鸿雁欲破群离去却又依依不舍,就替他们着想再于江南多停留一会儿,这种设身处地为鸿雁着想的心思是令人感动的。联想作者自身,元丰八年的苏轼已近50岁,经过了黄州贬谪的坎坷遭际,如今被召北归,不正如画中之雁一样吗?诗人也想在江南再待上一段,为的倒不是朔漠多风雪,或是近“京”情更怯,担心政治,又或是适应了贬谪生活不想离去。这其中的道理是苏轼留给我们的谜,供人臆想。为人处世、人之常情之旨趣就在这首诗里隐隐透出。

在《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中,苏轼更是运用巧妙的手法题画写诗,使我们感到情趣盎然。诗的前五句概括的是画面的自然景象:苍山隐隐,江水茫茫,大孤山小孤山耸立在江水中央。崖石崩空,绝岩无路,猿鸟迹渺,只有参天乔木映入眼帘。后四句写了画中的人物:画中一只客舟,不知从何处来,往何处去。作者观画中人的神情动作想象着他们棹桨摇波,放声歌唱,且如闻其高低抑扬之声。此句不仅摹画之态,更传其神,能使人想见画中人活生生的神情动态。软风中客舟遥遥远离江岸难望到,大小孤山也随着客舟高低起伏。此语写活了山水画面,给人以动感。诗的最后四句作者以民间传说作结,情趣无穷:大小孤山看来就如晓镜新开的梳妆美人的两螺云髻。作者紧接着想要告诉画中人:大小孤山的美景固然惹人怜爱,令人情不自禁地发出赞美。可是,客人你可不要轻佻漫狂,小姑已经嫁给了彭郎(即彭浪屿,在小孤山对面)了。这是联想之趣、化用之趣和天真之趣,真是无处不生情,无往而不趣。苏轼在这里引民间传说入诗,本身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化俗为雅,以雅谐俗意识的艺术化实践。

《跋王晋叔所藏画五首》其三《赵昌踯躅》有着更浓郁的人文气息。诗的大意是:楚江岸边,枫林茂,石壁翠。更有层层踯躅花生机勃勃地生长着。踯躅花,那是我家乡蜀中常见之花,如今我在画中见到了她。我知道,离家乡近了,而我却回不去,只好看着剑南樵叟画的这踯躅花聊寄乡思了。苏轼的家乡之思是自然而然、真挚深厚的。看着这幅踯躅花画作,诗人思绪万千,因此在题画时难以自抑地写出了“开卷便知归路近”这样的句子。这虽是一首题画诗,但我们读出了一颗漂泊思归的心。相比于《惠崇春江晚景》其二中的含蓄多情及敏锐之思、《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中的想象丰富,化俗为雅之趣,《赵昌踯躅》让我们体会到的是一种别样的略带哀伤的人文情趣。苏轼心中失落之时当然不会少,但重要的是他有智慧摆脱之。虽然难抑家乡之思致使他对踯躅花“不忍看”,但诗的最后一句他只是交代了作画之人,还有点感谢之意,而没有沉浸在思乡之中。他又“背负青天”、“依托大地”[1]而释然了。这才是真正的旷达,是一种更高的情趣。

苏轼题画诗中体现出他人文情趣的其他诗篇还有很多,自然多是些雅谑之词,如其本人一样,具有深厚、广博、诙谐的特色,这也是我们熟知的东坡的个性。他的题画诗,雅俗共赏。诗中的人文情趣,随和自然,处处让人感受到他那颗“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2]。坡是一个懂得生活,享受生活的文化人。他的真诚、学养还有乐观,融合在题画诗中,化作诗中之“魔力”(林语堂语)。这种情趣的出入雅俗,是让人一想到就会引起“亲切敬佩的微笑”[3]的。苏轼或调侃、或解趣、或自嘲的题画诗,读来大都会使人会心莞尔。这既是有感于他的诗才,更是有感于他雅俗调和、率性自然的人文情趣。

三、温暖旷达的人文关怀

清代张道《苏亭诗话》记:“东坡诗有自袭句,略为记之。如……‘吾生如寄耳’。”[4]他接着列举了五处出现这句话的诗篇来说明。其实,苏轼诗中自袭的现象还有很多,阅读苏诗,就会发现“死灰槁木”、“梦”、“鸿”等意象反复出现。这主要是因为苏轼深受道家尤其是庄子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人生如寄”的哲学态度[5]。但是,苏轼直至死也没有陷入佛道缥缈的世界中。他临终前的话“西方不无,但个里着力不得”、“着力即差”[6]就充分说明了这点。他所做的事及它留给我们的大量诗词散文告诉我们:苏轼是一个乐观旷达、热爱生活的人,他积极地关注着现实和人生。他要堂堂地做个行走在“大地”[7]上的人。因此,苏轼是旷达的,也是温暖的。他也是以这样一种态度面对周围世界的。诗与画都是艺术家心意的表达。题画诗沟通了诗画,达到了彼此心与心的交流。故而,题画诗中的人文关怀就具有了独特的魅力与内涵。

东坡题画诗中处处流淌着真挚和旷达。如《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其三写道:补之真是拙于生计,听说如今全家都食粥度日了。现在又做了一件令人十分佩服的事,通过给人家写墓志铭换得了一幅文与可先生的霜竹画。只是可怜补之你食盘之中,早起无食可享,朝阳下,只有苜蓿果腹。这岂不是跟我曾经写的诗说的一样吗:宁愿食中无肉,不可居所无竹啊。整首诗在风趣旷达的叙述中,让人感动的是苏轼对其门人晁补之暖暖的关怀和足足的欣赏。苏轼为晁补之境遇的解释“可使食无肉”,其实是饱含同情的。细细品味此诗,则一位充满温暖关怀的长者形象如在目前。他们虽是前辈后辈的关系,但在苏轼看来,晁补之也是“先生”,也是自己的朋友,与自己并没有大的差别,他关注的是晁补之人生的状态与生存光景。这样的人文关怀是具体的,是真挚的。因为苏轼的文化性格与道德人品及内心修养的完全,所以他在题画诗中表达的对人的关怀才这样真切。在他其他题画诗作诸如《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等中,苏轼多是在调谑中关怀他人,为他人着想思虑。他“清雄”的文字内蕴藏着的是一颗温暖的心,散发着人文关怀的温度。

东坡题画诗中的谑语戏音,本身就是苏轼旷达心境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今天讲人文关怀,关怀人本身,人的价值、尊严等,其实在苏轼那里,这些只是最基本的前提,他的人文关怀是超越了尘网的,故而显得旷达。东坡的名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水调歌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都表达了相似的“归去”情感。事实上,东坡从未归隐,也不会归隐,不会离开那些爱戴他的百姓。那么,他的此类“归去”之语就可以看做是他精神上的超越与旷达了。以此考量其题画诗中旷达的人文关怀是比较新的,但也不失为一种视角。如此说来,苏轼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抒感及感染劝慰他人的。这种旷达与超越的诗句有很多:《又书王晋卿画四首》其四中“仰看云天真笠,旋收江海入蓑衣”、《惠崇芦雁》中“欲买扁舟归去,故人云是丹青”、《赠写御容妙善师》“不须览镜坐自了,明年乞身归故乡”等句皆是。或以自己的体悟,或以他人的遭际以作旷达之语,一则发胸中之情感,二则劝慰观诗之众人。

苏轼题画诗中表现出的旷达的人文关怀是实实在在的。他的性格因素是一方面,人生遭际、所处境地及思考的通透则是另一方面。苏轼的题画诗有很多是作于元初期在朝任职时的,“两次在朝任职时期是苏轼文学创作的相对歉收期”[8],但他在元初创作的题画诗是名篇佳作。一是由于政治斗争占据了他的注意中心,二是在经历了起伏浮沉的人生遭遇后,苏轼对人生、对人世都有了更旷达、更透彻的认识。虽然他仍以积极的态度济世为民,但对得失并不看重。题画诗成为他抒情言志、关怀现世的重要载体。苏轼在欣赏与文化享受中题写着他的人生总结与生活态度,并在旷达中关怀他人,自我释放,完成了对自我、对他人的双重宽慰。

总之,苏轼题画诗中别具只眼的人文意象、出入雅俗的人文情趣、温暖旷达的人文关怀,构成了他的题画诗中宽厚博大的人文精神,反映了他出入于儒释道三家的潇洒情怀,折射出他乐观坚韧和热爱生活的态度。苏轼的人文精神就像一轮明月,永恒而又不静止,穿越时空,散发着独特魅力,并给后世以大美的享受和超越人生的智慧启示。

参考文献:

[1]王水照,朱刚著.苏轼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574.

[2][3]林语堂著.张振玉译.坡传[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6.

[4]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研究室编.苏轼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4:1995.

[5]王水照,朱刚著.苏轼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553.

[6]以上两处引文均见傅藻《东坡纪年录》[C].《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449.

苏轼的诗句范文3

有一天中午,苏轼去拜会王安石,正巧主人在睡觉,他只好被管家带到书房用茶。苏轼边喝茶边欣赏书房里的字画摆设,忽然他发现砚台下面压着一张墨迹未干的纸,取出一看竟是王安石写的诗《咏菊》,诗的前两句为“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看完,失声大笑道:“原来宰相写诗也出错误啊,黄花即,菊开在深秋,能冒风霜斗严寒,即使花期过去枯萎枝头也不会落瓣的,怎么会因为一夜秋风而落‘满地金’?此句岂不与实际相差万里也!”于是他提笔依韵续了两句为:“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写完后悄然离去。

王安石醒来后回书房,发现了桌上的续句,认为是苏轼所作,一问管家,方知真是他来过。王安石暗自笑他少见多怪,主观臆断。心想:他自己学识不广倒反过来教训我,对他这样恃才放旷的人,应该让事实教育他。

事隔几年,王安石借苏轼被贬之机向皇上奏本请让苏轼前去黄州任团练副使。

苏轼来到黄州后,有人送来十几株,苏轼把它栽到后面院子里。重阳节到了,苏轼邀诗友陈季常来赏菊。他们来到后院,看见秋菊朵朵怒放,争芳斗艳。此时他忽然想起了当年王安石的那两句诗。于是他便对友人说:“王宰相写‘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可笑,你看这此时哪有落瓣的呢?”

不料陈季常却说:“王宰相的诗也有道理,黄州的就是落瓣的。”

苏轼不相信地笑道:“你真会开玩笑,难道黄州的和外地的不一样?”

他的话还未说完,刮来了一阵狂风,只见眼前瓣儿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不一会儿落得满地铺金。苏轼目瞪口呆,十分惊奇。此时,他才恍然大悟,明白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任何事物没经自己仔细观察过,就盲目臆断是不对的。他羞愧地对友人说:“王宰相的诗没有错,是我盲目地下错了结论。”日后他还专门为此事向王安石赔礼道歉。

苏轼的诗句范文4

跋子瞻和陶诗

黄庭坚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注】

时宰:指当时的宰相章惇,他对苏轼一贬再贬,必欲致之死地。

彭泽:指陶渊明,他任彭泽县令后一百多天即弃官归隐。

出处:出仕和隐居

1.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表现了苏轼怎样的情怀?这两句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

(1)表现了苏轼随遇而安的乐观旷达的情怀,以及追慕古代隐士以诗自娱自乐的高雅情趣。

(2)这两句诗具有夸张和幽默的效果,生动地刻画了苏轼不畏强权,我行我素的精神品质。

2.千载人和百世士是什么意思?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点?

【答案】

千载人和百世士都是赞美两位诗人的话,称他们是流芳千年百世的人。

【点评】

苏轼的诗句范文5

苏、章的友谊,随着政见的不同,慢慢变得疏远。在当时的政治立场中,苏轼属于旧派,而章则属于新派。由于苏轼屡次陈言新法的过失,被新派视为眼中钉,拼命从其诗文中寻找“罪证”,一意将他置于死地。

当时新派中的李定、王、舒等人,利用苏轼的诗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以苏轼自比“蛰龙”,诬陷他有不臣之心。苏轼因此下狱四个多月,受尽屈辱,在狱中写下“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悲愤诗句。

就在苏轼性命攸关之时,昔日的好友、今日的政敌章站了出来。章在神宗面前与新党同僚据理力争,说诸葛亮号“卧龙”,但谁能说诸葛亮有不臣之心?以此力证苏轼的清白。退朝后,章痛斥宰相王:“你是想让苏轼全家都灭口吗?”王无言以对,只能说自己所言是从舒那里听来的。章厉声道:“舒的口水你也吃吗?”一连串的逼问,令王哑口无言。在多方势力的营救下,再加上神宗本来就没有伤害苏轼之心,最终苏轼保住了性命。

尽管苏轼的性命得以保全,但这位20岁就名满天下的士子,往后的人生路却越走越坎坷。在新党得势之日,他不受重用。而旧党起用之时,他又因批评旧党的措施而不受待见。这位真正恪守中庸之道的君子,完美体现出儒家的中立不偏精神,却依然不见容于赵宋这个文明朝代。他的命运,可谓耐人寻味。后人读到苏轼貌似超旷的诗词,背后潜藏多少悲凉,或许只有那些早岁得志然而人生路却每况愈下的人才能品咂得出。

苏轼后来被贬至岭南时,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等轻松自适的诗句。当时章主持朝政,读到这些诗,认为苏轼过得还不错,于是将他贬谪到比惠州更荒凉的海南儋州――岭南地僻且多瘴气,在那个年代,将人贬谪岭南已等同于死刑,何况是更偏远的海南。

有意思的是,章的一个儿子居然是苏轼的门生,当初得到苏轼的赏识而获得功名。苏轼晚年受诏北返中原,即将获得重任,其时章已失势。在苏轼北归途中,章的儿子前来拜访老师。还没有见面的时候,章生很惶恐,不知道老师是否会念及与父亲的新仇旧恨,于是先写了一封信给苏轼。苏轼很快回信告诉他,自己与丞相章相交数十年,虽然主张不同,但都是君子之争,叫他不要过多顾虑流俗人所言。但这个时候,苏轼也已到了风烛残年,他病逝在北归路上。

苏轼的诗句范文6

关键词: 豪放词 苏轼 定义 影响

一、豪放词的定义

论及豪放词,多认为苏轼有大辂椎轮之功,但在苏轼的豪放词出现之前,豪放风格的词并不少见,如范仲淹《渔家傲》、柳永《八声甘州》等词风格均沉雄近乎豪放。若再溯源,则有五代人牛峤的《定西番·紫塞月明千里》、毛文锡《甘州遍》等词,皆写边塞之苦,苍凉悲壮。

反观苏轼的豪放词创作,历来人们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豪放词的代表之作,然而顾随认为:“谓之豪放即得,遂一之与稼轩并论,却未见其可。辛词所长:曰健,曰实。坡公此词,只‘乱石’三句,其健、其实,可齐稼轩。即以其全集而论,亦只有此三句之健、之实,可齐稼轩。”①顾随认为在苏轼词作之中,只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可与辛弃疾相颉颃,虽然有失偏颇,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念奴娇》并非全词豪气横溢,仅是有豪放句而非豪放词。从词的下阕的“早生华发”到末句的“一尊还酹江月”更可验证这点,词人伤感叹惋年华流逝,气势一泻千里,落入俗套。更有甚者,吴世昌认为《念奴娇》只能说是旷达,连慷慨都谈不上,何况“豪放”。②另外,其中被认定为豪放词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超脱物外,更倾向一种面对宇宙万物无悲无喜的情感,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可以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相印证,也是道家齐物忘我观点的体现,风格或者思想均表露为旷达而非豪放。

因此需要对“豪放”进行重新定义,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气,处得以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③由此可见,豪放是一种出于郁勃的创作动力表现莽苍强劲的笔力气魄。苏轼在《书吴道子画后》中也有论及“豪放”:“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④与司空图相比,苏轼更偏向于把“豪放”看做一种创新,并不拘守古人成法;既极豪放,又符合规律——不违反生活事物的“自然之数”和“妙理”。⑤这种提倡艺术风格自由的说法见于苏轼的《自评文》:“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⑥由此可见,苏轼认为豪放是出于一种创作时郁勃的精神状态,而并非等同于词的风格特征,豪放是创作时任思绪迁移和变化的状态,表现在词人的部分词作上,则呈现出旷达洒脱的风格。

二、苏轼的哲学观、人生观对豪放词的影响

对于苏轼的豪放词创作,除却“自是一家”的创作观影响及对前人的继承以外,他的哲学观人生观也起着正向导向性的作用。

1.蜀学对苏轼豪放词的影响

苏轼出生在蜀地,蜀派是介于南方派与北方派的派系,因为地域的原因,蜀派既有南方派的特点又有北方派的特点。巴蜀学术历经流传演变,到北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呈现出一个学统四起,三教融合,不局限于一家的局面。⑦

作为蜀学的领袖人物,苏轼具有的三教圆融的观念必定会对其经世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在集中体现苏轼哲学思想的《东坡易传》中提到:天下之理未尝不一,而一不可执,知其未尝不一而莫之执,则几矣。⑧为了把握住“一”,就不能执著于表象而被蒙蔽。荣与辱在本质上都是体会“一”的途径,所以得失就不那么重要了。

这种达观的想法也在于苏轼的知足知命:精义者,穷理也;入神者,尽性以至于命也。⑨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岂徒然哉,将以致用者。苏轼认为穷理尽性是为了达于知命,并且知命是为了人生实践。这种知命观并不是消极地听凭命运的摆布,而是坦然对待人生的挫折。以入世为依托,穷理寻“一”才是人生真正的目标,而仕途上的成败仅仅是一种为了到达彼岸的工具。

2.“乌台诗案”对苏轼豪放词的影响

尽管有地域思想的影响,但在苏轼早年的生涯中,仍是积极的入世观念占据主导,性格偏于纯粹。直到发生“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已过强仕之年的苏轼面对官宦生涯的失意,开始对人生的意义进行反思,采用佛老思想调和自己内心的矛盾,对生命本体的意义进行探索。在具体的文本之中,则表现为思想的内转和对现实的超越,如《后赤壁赋》中道化的“孤鹤”形象,其实是苏轼内心情感的外化,以与“道士”自问自答式的对话为结尾,更是对人生幻梦的喟叹。

又如《前赤壁赋》中:苏子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⑩通过以理遣情,消解了人生短暂与宇宙无穷的矛盾,从而寻求到了精神上的畅悦之感,这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逃避,而是以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超脱乐观的精神状态来理性地观照现实。

总之,蜀学在苏轼的心灵埋下了出世和入世的种子,而“乌台诗案”对苏轼的性格二重组合产生了深刻影响,无论是“长恨此身非我有”与“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性格运动,还是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统一,都是苏轼生命辩证法的运动过程的一部分。这些与苏轼的创作观相印证,从而出现了“别是一家”的旷达词风。

注释:

①顾随.顾随全集二卷·著述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78.

②吴世昌.宋词中的豪放派和婉约派[J].文史知识,1983.9.

③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载《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41.

④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2210.

⑤朱靖华.苏轼的豪放词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5,1:51.

⑥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2069.

⑦蔡方鹿.北宋蜀学三教融合的思想倾向[J].江南大学学报,2011,11(4):12.

⑧苏轼.东坡易传[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291.

⑨苏轼.东坡易传[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318.

⑩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7.

参考文献:

[1]朱靖华.苏轼的豪放词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5,1:51.

[2]蔡方鹿.北宋蜀学三教融合的思想倾向[J].江南大学学报,2011,11(4):12.

[3]吴世昌.宋词中的豪放派和婉约派[J].文史知识,1983.9.

[4]张惠民,张进.士气文心:苏轼文化人格与文艺思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5]冷成金.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6]刘再复.性格组合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顾随.顾随全集二卷·著述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78.

[8]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载《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