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范例6篇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范文1

苏 轼 是一位工程师

苏轼是一名具有多重身份的宋代名士,既是政治家、学者,又是大书法家、美食家、大诗人。让你想不到的是,他还是一位脑中充满奇思妙想的工程师。

苏轼晚年在惠州为官,曾协助朋友修建了广州城的自来水供水系统。北宋绍圣年间,新党执政,作为旧党领袖的苏轼失势,被贬至岭南惠州。他听人说广州城缺乏饮用水,恰好时任广州知州的王敏仲是他的朋友,苏轼便给王敏仲写信,提出一个解决饮水难的方案:“蒲涧山有泉,可在岩下作大石槽,以五管大竹续处,以麻缠之,漆涂之,随地高下,直入城中。又为一大石槽以受之,又以五管分引,散流城中,为小石槽以便汲者。”

王敏仲根据苏轼的提议与设计,真的将这个供水系统建起来了。接着,苏轼又向他提出了一个更细致的建议:“每竿上,须钻一小眼,如绿豆大,以小竹针窒之。”在每根竹管上钻一个小孔然后塞住是为了方便日后检查哪一根竹管堵塞了。有了这些小孔,发现水管堵塞之后,只要拔掉各节小孔的小竹针,看哪处小孔不出水,便可马上判断出是哪一节竹管堵住了,只要更换那根竹管就行了,不会殃及整个供水网络。凭着广州城自来水工程的设计者身份,苏轼便可当之无愧地做工程师了。

辛弃疾 是一名剑客

说起诗人辛弃疾,他也有另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武功高强的大剑客。

辛弃疾出生在济南府,少年时,济南已沦入金国之手,他的祖父也在金朝为官。但辛弃疾要效忠的国家是大宋,不是金国。绍兴31年,金主完颜亮攻宋,中原故土的宋朝遗民趁机发动起义。22岁的辛弃疾也拉起一支2000余人的队伍,加入耿京领导的山东义军。次年,辛弃疾受耿京委派,潜回地处南方的宋朝,拜见宋高宗,“奉表归宋”。高宗大喜,封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让辛弃疾带委任状潜回金国,并召耿京归宋。但辛弃疾回到金国时,得悉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耿京已被叛将张安国杀害,张安国带着耿京的人头投奔金营去了。辛弃疾率领50名勇士,直闯敌营。其时张安国正在金营与金将酣饮,辛弃疾突然闯入,生擒了张安国。然后,辛弃疾押着张安国,一路闯关南下,抵达南宋杭州。关羽之勇,也不过如此吧。

朱 熹 是一个“三体迷”

朱熹很小的时候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宇宙的尽头在哪里?如果刘慈欣在12世纪就出版了《三体》,朱熹一定是一个“三体迷”。除了儒家经典,最让朱熹心动的书就是《梦溪笔谈》。在与朋友、门人的谈话中,朱熹无数次引用《梦溪笔谈》。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范文2

可是,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苏高关系仍摆在北宋时间段。高俅本是浮浪子弟,吃喝嫖赌是把好角,“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这个先前就是坏蛋,后来发展成巨奸的家伙,最初是苏轼帮的忙,给发的家,“高俅者,本东坡先生小吏,草札颇工。东坡自翰苑出师中山,留以予曾文肃,文肃以史令已多辞之,东坡以属王晋卿”。高俅原来是苏轼秘书,才是有,却无德,苏轼却也给推举了。后来高俅成奸臣,若追究连带责任,苏轼怕也脱不了干系。

苏轼喜欢荐举人,这本是好的,不搞武大郎开店,其人胸襟多阔达。不过,设若不管人才人渣,不管阿狗阿猫,谁都推举,这就不好说了。南宋人高文虎在《蓼花洲闲录》中说:“苏子瞻泛爱天下士,无贤不肖,欢如也。”坏蛋好人,只要在苏轼手下干过,碰到人事升迁,便推举做县长局长,这么搞,不乱套了?苏轼老弟苏辙也“尝戒子瞻择友”;苏轼也自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此乃一病。”

东坡与其弟同国考,皇家喜之不尽,谓天下英雄入宋彀中矣,喜朝廷罗致而储备了两位好宰相,只是到东坡驾鹤西去,也不曾靠近宰相门槛。东坡虽没做过宰相,乌台诗案没发之前及之后,倒也是朝廷新贵与旧贵,朝廷有肥缺要补缺,或要换届突击提拔,苏轼借其话语权,推荐了不少干部,除高俅外,如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等苏门四学士;不过在当时,四学士声誉是不太好的,朱熹论道:“东坡如此做人,到少间便都排废了许多端人正士,却一齐引许多不律底人来。如秦黄虽是向上,也只是不律。……从其(指东坡)游者,皆一时轻薄辈,无少行检,就中如秦少游,则其最也。”朱熹论作风,诸位得小心。朱熹存天理灭人欲,这话于广大人民群众,不见得有太好处。不过,对官僚而言,千古来,理学都是要的。论制度,百代行秦政;论作风,千古行理学。秦制该给造棺,朱理还是要讲的(单就干部作风言)。

朱熹还感叹:“当时若使尽聚朝廷之时,天下何由得平?更是东坡首为无稽,游从者从而和之,岂不害事?但其用之不久,故他许多败坏之事未出。”意思是,东坡若是不曾遭贬谪,一路高歌做到宰相,那么东坡声名还是芳名么?东坡被贬多次,很多坏事来不及做,想做也做不出来。东坡没机会在官场做坏事,只有资格在人间做好诗。东坡芳名就是这么得来的。

如此论东坡,刻薄了不是?历史没有如果,但假设一回也不碍事吧?若东坡真做了宰相,会如何?从东坡举荐之人来看,推演结果怕是不太好的,“无贤不肖,欢如也”,什么人都推荐做官,朝廷会是怎样?坡与王安石,都是北宋名角,两人性格是大不同的,若说王公是坚心如铁,那苏子是软心如面。东坡之心是面团,柔软,伸缩性强,怎么捏都可以。面团性格,在抗击个人命运时,再好不过,不脆,不折,能伸,能缩,所以打不垮他,搞不死他;而面团性格,在担当家国使命时,便难言好了,这也行,那也行,这不错,那也不错,这人说要东边去,行行行;那人说要西边去,中中中。这般性格,在官场做得何事?王安石变法,东风西风东南西北风,乱吹,往哪个方向吹的,都有不少人,若无定力,你说,王公变法坚持得下去么?“虽千万人,吾往矣。”面对各自抱团的利益集团,还非拗相公王安石不可。

东坡站在岸上搞评论可以,冲进宦海里去泅渡恐怕还真不行。东坡曾做过策论《教战守策》,按朱熹说法,也就是王安石变法内容,或谓王安石变法,在教战守上,他借了东坡外脑,用上了东坡很多平戎策,然则,王安石变法被人骂得狗血淋头,东坡先生便也跟着骂,所骂的,恰是自己所谋的,“凡荆公所变更者,初时东坡亦欲为之,及见荆公做得纷扰狼狈,遂不复言,却去攻他”。这么论东坡,真刻薄;刻薄更有刻薄者,“东坡只管骂王介甫。介甫固不是,但教东坡作宰相时,引得秦少游黄鲁直一队进来,坏得更猛”。若东坡做宰相又如何?会比王安石好吗?

王安石做宰相,搞变法,最初是想达则兼济天下,也想达则独善其身,入得官场,进得酱缸,想的是一身不染,一生无污,清清白白进去,干干净净出来。荆公坚心如铁,还算基本上吧,气节不曾倒,人品不曾裂,相当不容易。但荆公算全身而退么?他最受人非议处,如东坡所论者,“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荆公当政,小人奸臣,坏蛋恶虎,用了一大批,变法到底一败涂地,官场搞得乌烟瘴气。

设若王安石退,坡进,那会如何?朱熹不客气,说那样的话,会“坏得更猛”,既坏得更猛,那坡会成另一个王安石?否。朱熹说,他会变成蔡京的,“尝谓东坡见识如此,若作相,也弄得成蔡京了”。

进,苏轼成蔡京,退,苏轼成苏轼。一进一退,进退之间,如此天壤,吓人哪。

苏轼曾做过《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轼所作,是对人生做总结的,要给自己盖棺的。后人读苏轼这篇自画像,多谓此乃苏轼发牢骚抒怨愤,替苏轼不平,替苏轼抱屈。意思是,若苏轼没有连遭贬谪,无灾无难到公卿,至宰相,则其平生功业,便不是黄州惠州儋州,而是亚洲欧洲美洲,总管世界,摆平天下,致君尧舜,淳化世俗。是吗?是吗?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范文3

怀念从前,季节总是如歌般行吟。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染火枫林,琼壶歌月,茶烟轻扬,清风湿润,岁岁年年。朵朵绽开的花红,伴着追忆的情怀,清幽在我的心门,雅居在我的身旁。

朋友不在多少,在于真心交往;缘分不在万千,在于坦诚相见。想念一个人,是温柔的疼,是流泪的幸福,想念的时候,甜蜜中夹杂着酸涩,情到深处,如同细流行到水尽处。

倾听虫燕呢喃,浅笑低吟;细看桃红轻染,采莲荷田;感悟丝雨梧桐,淡菊飘香;惜赏伊人似雪,翩然娇纯。荟萃点滴快乐,幸福并不遥远;感悟丰富生活,幸福永远相伴!幸福是什么?更多的时候,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心态,是享受生活中自然的那份恬淡,是萃取点滴快乐之后的满足。

你对生活报以微笑,那么生活也回报你笑脸。幸福如一杯茶,苦尽甘来给人以激励。幸福如一场酣雨,阴雨过后,给人以心灵洗礼。秋日的是幸福的,瑟瑟秋风做长笛,万花凋谢,仍傲骨于天地。即使面临凋零,努力开放,谱写秋日五彩歌曲。

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改变不了现实,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改变不了结果,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世界,但你可以改变自己。既然有时候我们无法选择,何不试着改变一下自己?你经历了,你体验了,你努力了,你付出了,你理解了,你宽容了,这就是别样的幸福。

与自己厮守

文/肖萌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思绪如葛藤般蔓延缠绕,七上八下,又是一个小气得不能再小气的题目。小女人的天地本如舄卤之坻,孤独地坚守在一片之中,如果再擅自画地为牢,岂不如井底之“女蛙”不见井外乾坤。在家与单位之间相对有限的人际圈内,像个满负荷的陀螺围着自己的圆心转来转去,就连梦想也只有井口那么大了。齑粉般琐屑的细枝末节塞满了全部的生存空间。生活中没有惊心动魄的大事件,如果勉强要说有的话,那就是衣柜里新添置了一件波西米亚风格的长衫而已,间或试一试,沾沾自喜一阵而已。前不久我养病在家,平日里躁动不安的心在书香的浸泡下安静下来,三言二拍伴时日,淡饭粗茶皆文章。手机一天比一天消停,面颊一天比一天红润,心也一天比一天饱满起来。

与自己厮守不是简单的独处,更不是单纯的消磨。它是一份平静的放弃,是一种简单的执着,是一种信念的坚守,是一种归属的寻找,是一种尘俗的解脱,是一种灵魂的升华。朱自清曾说:“有些人太丰富太复杂了,会忘记自己,看不清楚自己,我到什么时候都知道我是怎样一个简单的人。”与自己厮守方能有机会把自己看得更清楚,方能知道自己该有怎样的生活,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简单而又快乐地生活。

每当细雨蒙蒙的季节,总是幻想着自己是生活在三月的江南,手撑一把油纸伞,在微雨初斜的烟柳窄巷中踽踽独行,迎面过来个结着丁香一样幽怨的紫衣女子,她娥眉细腰,秋水含烟。就在我们身体相交错的一刹那,我们凝眸无语,轻颦浅笑,意味蕴藉,生怕过多的表情打破了彼此的“伞中取静”,那气氛好像弹指可破,水晶般纯粹、易碎。“伞中静听雨打荷”的意境只有其中的人能够体会。相知和理会早已写在彼此相对无语的凝眸中,两个厮守自己的人以这种我期盼的方式遭遇了,而这遭遇简直就是一个美丽的邂逅。厮守的人并不孤独,因为孤独的含义不仅仅是没有人在你身边。

梭罗在二十八岁的时候作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离开了喧嚣的城市,搬到了波士顿郊外的瓦尔登湖畔的一片森林中,并向世界宣告他独自生活的开始。他用细致的文人的手亲自搭建了粗糙的住所――一个小木屋,屋子里是生存所必需的被褥、炊具、劳动工具等,他要自己砍柴、生火、种菜……更重要的是他要在此阅读、写作。澄澈见底的湖水给了梭罗生存的基本来源,也给了他创作上的灵感,九百二十天后,一本轻灵、淡泊的骇世之作――《瓦尔登湖》就此诞生。书中记录了他在森林里的生活,他说:“来到这片树林是因为想通过一种省察的生活,去面对人生最本质的问题。”“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他所说的真理是什么?人生最本质的问题是什么?给“我”什么真理?梭罗没有告诉我们,但我想他厮守在湖边厮守着自己的时候,他完成了一件比创作更伟大的事情――对自身的深度思索和对人格的无限的升华,这无疑也为世人提供了一种追寻生之真理的途径。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要一个人摈弃欲望、无欲无求是不太可能的,但对欲望的追求我们是否可以有所节制?是否该多一些自省,少一些浮躁?与自己厮守本不必苛求什么地点、形式,不必像孔圣人一样“吾日三省吾身”,更不必像梭罗那样非要寻个山清水秀的幽静去处,只要有一颗淡泊的心,“自省”便会无处不在。以一个出世的态度,在斑斓喧闹的都市生活之外,寻得一片恬淡和纯净,其实已不是什么时髦,更不是什么小资们的矫情造作,在我看来,不时地与自己厮守已是一种必需,一种暌违已久的情怀。

[品鉴]

我们到底该如何生活,如何去追逐我们的幸福?这的确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本篇文章,完全颠覆了我们固有的寻常印象,提出了一个陌生却又新颖的观点――与自己厮守。这是人生之幸福吗?作者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一二三四五的列举,而是入情入理,层层推进,娓娓道来,深刻剖析了“与自己厮守”的特点及妙处:是一种平静的放弃,是一种简单的执着,是一种信念的坚守,是一种归属的寻找,是一种尘俗的解脱,是一种灵魂的升华。

作者更以“结着丁香一样幽怨的紫衣女子”和创作出“轻灵、淡泊的骇世之作《瓦尔登湖》的梭罗”为证,告诉人们,与自己厮守的人并不孤独,只要有一颗淡泊的心,“自省”便会无处不在,这就是别样的幸福。

[思考思维]

1.阅读文章中画线的句子,理解其含义。

答:

2.现代社会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读完文章请思考,我们应坚持怎样的欲望追求?

答:

苏轼的超脱

文/余显斌

1091年,朝廷下发文件,准备提拔苏轼,让他回到宫廷,担当翰林学士承旨。同时进京的,还有苏辙,担任尚书右丞。

翰林学士承旨,正三品,是皇帝秘书长。哪个人不睁大了眼,准备往进钻。

可是,苏轼偏不,接到文件,马上拿起那支写《前后赤壁赋》的笔,开始给皇帝写辞呈。坡这样做,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兄弟同朝为官,在他看来,极易互相包庇。

在《辞免翰林学士承旨第一状》中,他道,接到文件,自己工作已移交完毕,但是,仍希望朝廷收回任命,让自己在地方任职。

当时地方郡守,一般四品,比翰林学士承旨,要低上一品。

至于原因,他说得很清楚:“窃睹邸报,臣弟辙已除尚书右丞。兄居禁林,弟为执政。在公朝既合回避,于私门实惧满盈。”

在大家都崇尚朝廷有人好做官时,苏轼则担心,兄弟在朝,会对处理政事不利,希望辞掉朝命。

宋哲宗这人,还是特别重视文采的,尤其对苏夫子的如椽大笔,更是看中,因此不准,再次要求,“乘递马疾速发来赴阙”,坐着驿站的马,赶快来上任办公。

苏轼无奈,再次写下辞呈,就是有名的《辞免翰林学士承旨第二状》,在奏章里,除了说明兄弟不能同朝为官的原因外,告诉皇帝,“清要之地,众所奔趋”,大家都削尖脑袋想去,你别担心无人啊。

而且,他自己呢,一边送奏章,一边上路,走走停停,到了扬州,赖着不走了,希望皇帝“特赐除臣知扬、越、陈、蔡一郡”,随便哪一个都可以。

宋哲宗也有犟劲,就是不答应,第三次下发文件,让苏轼赶快上任签到,这样,就出现了《辞免翰林承旨第三状》。苏轼为了说服皇帝,又加上一条理由:过去有官员任翰林学士,他侄子当参知政事,朝廷为了避嫌,就罢免了他的学士职位,现在,我也可以依照这个旧例,这叫什么?有章可循嘛。

皇帝说,不行,我不答应。

无奈,苏夫子只有车船劳顿,到了京城,勉强上任,心里却觉得很不妥当,趁太皇太后生日普天同庆时,又写了份辞呈送给皇帝,可怜巴巴地哀求,“欲候上寿讫,复遂前请”,希望等到太皇太后生日结束,再满足自己请求。

这个苏夫子,简直不通常情。

这个苏夫子,简直匪夷所思。

然而,就因为这匪夷所思,这不通情理,苏轼才显得潇洒出尘,飘若白鹤。

一千多年来,我们赞颂着苏轼的潇洒超脱,可是,有几个人学会了他的舍得?在名利面前,在富贵面前,若如苏轼一般舍得,人人都可洒脱,都可飘逸如云。

[品鉴]

苏轼,中华民族的骄傲,很多人说,为了他的出现,在中国,也许等待了一千年,又一千年。

他的才华,他的思想,影响那么深远。但这些,都不是作者所要讲述的重点,作者谈的是他人生中的另一面――洒脱。这也许给总是追求幸福的人,指明了一条道路。

曾几何时,很多人对幸福的理解是得到的越多越好,收获的越多越好。其实,这是对幸福的狭隘理解。作者通过苏轼三次辞任正三品、皇帝秘书长、翰林学士承旨等职,从中表现他的洒脱,而且苏轼的理由一次比一次打动人。这正是苏轼追求的幸福。

我们应当知道,苏轼的洒脱,源于他在名利面前,富贵面前,能够舍得。

能够舍得,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现代社会,很多人削尖了脑袋也想要得到一些东西。不可否认,现代社会诱惑太多,心中所想得也就越多,所以也就更累。

苏轼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某些人内心的丑陋与不堪。因为舍得,苏轼潇洒超脱,他的行为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才是幸福。

[思考思维]

3.如何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

答:

4.通过苏轼的三次辞任,我们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

参考答案

1.①与自己厮守,是一种平静的放弃,是一种简单的执着,是一种信念的坚守,是一种归属的寻找,是一种尘俗的解脱,是一种灵魂的升华。②与自己厮守,有机会把自己看清,知道自己适合怎样的生活,怎样才能简单而快乐地生活。

2.①应该多一些自省,少一些浮躁。②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简单、快乐地生活。③不必苛求形式,要有一颗淡泊的心。④以出世的态度,寻得一片恬淡和纯净。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范文4

月亮是悬挂在天空的一首诗。

咏月诗在古老的《诗经》中就能寻找得到:“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先民们吟出了月亮的美,也咏出了像月亮一样美好的爱情。在三国英雄曹操的笔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星辰成了他雄才大略的点缀。在晋代隐士陶渊明的诗句“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中,月亮成了他披星戴月、坚定操守的见证。唐人吟咏月亮的诗句更是不胜枚举,仅李白一人就有二百多首诗中写到了月亮。——月亮诗流成了一条灿烂的月亮河,在这条河流中,最丰盈,最有意韵的当数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那轮圆月了。

在这首词中,以月亮起句——“明月几时有”,以月亮卒章——“千里共婵娟”,词中没有哪一句不与月亮密切相关。可梳理如下:对月发问——猜想月宫——因月矛盾——伴月起舞;月照难眠——埋怨月亮——理解月亮——借月祝愿。词人的内心情感的不断变化始终伴随着月亮。月亮在这首诗中成了内涵最丰富、充盈的意象。在小说艺术中,把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形象称为“圆形人物”,把具有简单性格的人物形象称之为“扁形人物”,借用小说艺术中扁平人物、圆形人物之论述,可以说该词中的月亮是最“圆”的意象。

开头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与屈原的天问很相似,与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一脉相承,二人都是由于自己仕途不顺,产生人生迷茫之感,明知问天天无语、问月月无言,偏偏要如此发问,开篇便让后人感受到词人那颗迷惘破碎的心。接下来对月亮的猜想,似乎有些不着边际,因为词人没有从传说中仙境的美妙绝伦作猜测,却从时间的角度问了一句“今夕是何年”,令人费解。其实这一句迷醉而清醒,它既与序中的“欢饮达旦,大醉”照应,又不露声色地暗示:“不管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广寒宫里都是冷清孤独的。”这就自然而然地“因月”矛盾了,如果离开孤苦失意的人间到月宫中去的话,那里每一天都是同样的“高”“寒”,不一定适合人居。那么,怎么办呢?于是东坡居士与李白先生用同样的姿态营造了两种不同的境界。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且饮且舞,对影自怜,孤独得让人流泪;东坡伴月起舞,既醉且醒,徘徊于人间与月亮之间,游离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而统一,潇洒得令人神往。

因为人间同样美好,词的下半片从天上幻觉转向人间,用人间的目光来看月亮,“月照无眠”时的月亮应该是下半夜的月亮了,“转”“低”说明月亮已从东边走到西边去了,这也是对“序”中“达旦”的最好注解。如果上片的潇洒之后,词人就伴月入眠、酣然入梦的话,苏轼就不是苏轼了,词中用这一意象也就接近“扁平”,而本词的境界也会显得过于单薄了。彻夜难眠,自然对月亮心生埋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里的关键词是“圆”,语义双关,既状月之形,又言人之聚,其实,人不论聚离与否,与月亮毫不相关。与亲人分离,内心总是孤独的,此时月亮若是圆的,会心生埋怨——月圆人不圆;若此时月亮是不圆的,也会同病相怜——同是天涯分离人。不过这样的埋怨并不是内心深处刺痛的反映,仅仅是顿悟人生哲理之前的精心的蓄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使得月亮这一意象在词中达到美学的最高境界。在此之前,月亮仅仅是物象与情感的交触,在这里,则是物象与情理的统一。这种由情感的起伏上升到情理的顿悟,只有旷达洒脱、超凡脱俗的坡才能做到。在这种前无古人的顿悟基础上发出的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当今中秋节出现频率最高的广告语、祝福词就不足为奇了。

坡写作此词时,人类还处在足不出户的时代。今人的脚步已飞出了地球,踏上了月球,不过反而写不出如此浪漫的词作,因为象东坡词中月亮这样丰盈的意象,只能源于美妙的想象,源于真挚的情感,源于旷达的胸怀。而这些恰恰是富足的现代人所缺乏的。

二.第二次细读:五轮明月照,千古中秋词

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 丙辰年,这一年中秋之夜,苏轼 “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此前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其弟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胡仔论《水调》一词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此语应让其他文人汗颜且心悦诚服。

我以为中秋词此篇为最,是因为此词中有几轮明月皎皎,光照寰宇,为其他诗词所无。

词的上阕有三轮明月。

1.一轮自然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即突兀一问,是苏轼将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虽与李白的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自然界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这是一轮大自然中的明月。

2.一轮神话之月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读至“天上宫阙”“琼楼玉宇”,不由使人想到中国美丽的神话传说——嫦娥奔月,想到嫦娥居住的寂寞寒冷的广寒宫。《明皇杂录》中有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皎月清冷,月宫高寒,“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连仙人都难耐,何况凡人呢?所以苏轼即使有“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想法,也望月而生畏,愿意在人间“起舞弄清影”了。

这一轮神话之月赋予苏轼的中秋词神秘美丽的意境,谁能说苏轼“天上人间”的选择不是那个美丽而寂寞的女子的心声呢?

3.一轮遣怀之月

苏轼写作此词时,政治上很不得志,处处遭受排挤和打击。苏轼自求外放,对月“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文中的月宫和朝廷何其相似。“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诗人身在江湖,对朝堂情况的追问;“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中的“欲”字与“恐”字,是诗人渴望重回朝廷但又对朝廷党派之争充满恐惧,害怕朝廷没有他的容身之地;“起舞弄清影”一句,品读到的是诗人身在山野的自由快活、无拘无束。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诗人终于明白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道理,回到朝廷的愿望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诗人笃定地告诉自己留在地方做官是最好的。“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苏轼《和陶桃花源》),一个人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所作为。

这是一轮倾诉乐观豁达襟怀的明月,是苏轼对出世入世的洞明和对自由心灵的忠诚。

词的下阕有两轮明月。

4.一轮多情之月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或恐夜深人睡去,月色依依照离人。你看那月亮,一“转”一“低”,莲步轻移,窥照着无眠之人,不是故意让那离人的满腔思恋无所遁形么?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词人无处可逃,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谁说明月冷无情,道是无情却有情。

5.一轮共享之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直到熙宁九年,这对离别七年之久手足情深的兄弟仍未能见上一面,但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就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吧!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正是将这一大意象深入浅出,化为对天下离人的安慰与祝愿。

自此,这轮千里婵娟用它皎洁的月色为所有思乡、思亲的无眠之人疗伤。

五轮明月朗照,自然与神话的重叠、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思恋到祝愿的变化、个人遭遇的感怀与人间情感的共享、感性的宣泄与理性的回归,东坡此词当之无愧为中秋第一词。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范文5

前半生,苏东坡对工作全力以赴、处世外圆内方、做事尽职敬业,我们学习他的“超脱”;而他的精彩在后半生,成就了其辉煌一生,生命清雅恬适、生活别有风趣、具有艺术情怀,我们则学习他的生活哲学,可得“清欢”和“趣味”。

关键词:苏东坡;勤政爱民;至性至情;旷世才华

一、浅谈苏轼的政治生涯

1.起起伏伏的为官之路

纵观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命运多舛,一度下狱,三度贬官。苏轼的政治生涯可以用“三起三落”来概括:

一起:步入仕途。l057年苏东坡22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一年录取进士388人,苏东坡名列第二,他的弟弟苏辙名列第五,兄弟二人从此开始了政治生涯。苏东坡步人仕途后,一步一个脚印。逐步被提拔重用。

一落:大难临头。l079年,因为“乌台诗案”,苏东坡被关在御史台审讯103天。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产生了新党与旧党之争。苏东坡反对变法,站在旧党一边,结果收到排挤,被贬到黄州。

二起:东山再起。l085年4月,宋神宗驾崩,年仅l0岁的哲宗继位,英宗皇后也就是皇太后摄政,尽废王安石变法,史称“元祜更化”。任用司马光为宰相,也使苏东坡青云直上。

二落:知难而退。太后和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苏东坡坚持原则,反对全盘否定。因与太后和司马光政见不合,苏东坡觉得不开心,一再主动请辞外放。l089年7月至l091年2月,出任杭州太守l年零7个月。

三起:再回朝廷。苏东坡1091年3月回朝,进官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这是他一生中多高的官职。

三落:贬再贬。l093年9月,太后驾崩,18岁的哲宗亲政,刚一亲政,就变本加厉地进行政治反扑,无情打击元祜党人。先把苏东坡降为定州太守,赶出京城:上任1个月又被贬到遥远的惠州,在那里住了2年零6个月;再贬,被贬到更远的儋州,就是今天的天涯海角。现在海南岛经济发达,古代却是极其落后、没有开化的蛮荒之地。贬谪至此,就再无处可贬了。

苏轼一生政途大起大落,被陷害是他遭到贬谪的重要原因,但是对方有机会陷害他的原因,脱离不了他的诗文作品,因为东坡总是固执的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和反对。即使如此,他仍然不畏惧、不屈服,不停止为作,绝不趋炎附势,绝不同流合污。

2.为官勤政爱民

2.1杭州政绩

孟子曰“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苏东坡用自己的行动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诠释。苏轼为官关心百姓疾苦,坚持着自己对国家和民生无比的关注和关切,如果你是杭州人,对这一点的感受一定尤为深切。苏东坡第二次到杭州时,西湖淤泥、芜菁、杂草已占三分之二,西湖不像西湖了,倒像一个臭水塘。官府的多数官员主张废了西湖。此刻,苏轼坚决主张要保留西湖。他说:西湖,对于杭州来说如人之眉目,弃之难看,他还向朝廷奏章,要求保住并疏浚西湖,并陈述若干理由,请求朝廷拨款。苏轼到西湖实地考察,湖内的泥、芜菁往哪里堆放呢?西湖南北相距30里,绕湖来回需要一天。往湖外运输显然费时费工,苏轼想好了主意。他动员20万民工,大面积清除淤泥,没有汽车运输,全凭人工,东坡就决定把淤泥铸成一条近三公里的长堤,并建了“锁澜桥”、“望山桥”、“跨虹桥”等六座拱桥,拱桥下湖水相通,杭州人就称之为“苏堤”。苏东坡用多余的淤泥建造了一条苏堤,并且在苏堤上造了桥,种了杨树、桃树。每到春天,桃红柳绿,苏堤就像一条细细的绸带,系在西子湖的腰间。

苏东坡1089年任杭州知府,杭州先涝后旱,接着瘟疫流行,米价暴涨。苏东坡请求朝廷供米20万石赈灾,并平粜官米40万石,使当时杭州无一灾民饿死。

苏东坡捐献黄金50两,并广泛筹集捐款,创办了杭州第一家为贫苦百姓治病的“安乐坊”,三年医愈千人。这恐怕是中国最早的公立医院。他精通药理,还主持配制了一种名为“圣散子”的丸药,具有多种疗效,价廉物美,深受百姓欢迎。

苏东坡把杭州看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他给西湖的山水赋予了那么多的灵性,流传下歌颂西湖山水的千古绝唱。苏轼不但疏浚了西湖,美化了西湖,他更用自己的杰出才能为宣传西湖,提高西湖知名度立下了汗马功劳。【1】

苏堤春晓“欲共水仙荐秋菊,长留学士住西湖”是杭州人民世世代代对苏轼的感谢与思念。望山桥南面的御碑亭里立有康熙爷题写的“苏堤春晓”碑刻,石碑背面有乾隆爷题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因此“苏堤春晓”碑是非常珍贵的康熙、乾隆的“爷孙碑”。有人说,康熙爷御笔亲题“苏堤春晓”四字中,“苏”字和“堤”字都是错字!传说苏东坡特别爱吃鱼,每次吃鱼的时候,如果侍者把鱼放在左边,他可以把整盘鱼都吃完,如果放到右边就要生气,因为苏东坡是“左撇子”,所以康熙帝故意把“魚”写在右边,以此纪念苏东坡。而“堤”字则把“土”旁写成“耳”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耳”的字形与苏堤的地形相似,另一个则是取之意境,在苏堤上可以听到六种声音。注:这两个字均为当时正确写法

据颜真卿的《干禄字书》记载,“蘓”为“蘇”的俗体字。在古代,一些汉字的左右上下部件可以互换调用。“蘇”字这种“鱼”、“禾”对调的写法,在书法中即已出现。关于“隄”字,据颜真卿《干禄字书》记载,“隄”为正体,而我们现在使用的“堤”却为俗体。其实,两字古已有之,在最新《新华字典》中均可查证。【2】

2.2登州政绩

苏东坡在登州,也就是今天的蓬莱,只做了五天的知州,却上了两个奏章,《乞罢登莱榷盐状》结束了登州盐民因食盐官营购价太低、盐民难以糊口而十室九逃荒的历史。苏东坡走后,登州百姓设生祠纪念这位为民请命的好官,至今的蓬莱百姓中,还将“五日登州府,千载苏公祠”的故事,向所有热爱苏东坡的人热情相告。【1】

2.3徐州政绩

任徐州知州时,正赶上黄河的大洪水,徐州城被围,他亲上城墙护守,几十天不回家,劝阻想弃城逃亡的富人:“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终于保住了被围困了五十多天的徐州城。身为徐州市长他十分关心囚犯健康和福利,亲身视察监狱,指定医生给囚犯治病,因为犯人并非别人,也是一般老百姓!有些小事很容易做,只要人想到去做,但只有苏轼肯去做。他看到很多逃兵沦为盗匪,只因法令中说低级军士因公出差不发放差旅费,于是他每年自己省下几百钱,给大家发放差旅费。当他迁任湖州太守时,州城百姓满城空巷夹道相送。以至于千百年来徐州人都亲切地称呼苏东坡为“我们的老市长”。【1】

2.4勤政爱民

苏东坡从政四十年,历任八个州的太守,每到一地,关注民生,为民办实事。虽然,历史的长河已经流淌了近千年年,但是,当我们再次展开苏东坡波澜壮阔的人生画卷,他的仁政爱民,他的出众才华,依然是那么栩栩如生。

真是一任为官,造福万民,惠及千年。即使仕途屡次不顺,但东坡依然为官清廉,以一己之力为老百姓谋取最大福利,实乃真性情也。

二、浅谈苏轼的性情

1.为人至性至情

苏轼之所以千年以来具有长盛不衰的人气指数,除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才华外,还有他的刚柔并济、侠骨柔情。

1.1对兄弟手足情深

在历史上,兄弟齐名的故事很多,但像苏东坡与弟弟苏辙能够患难与共至死不渝的却不多见。苏轼几乎每到一个任所就给子由寄信赠诗,仅以“子由”为题的 诗词,诸如《示子由》、《别子由》、《和子由诗》等,就超过百首。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个中秋节到来的时候,苏轼在密州做知州,因为公务都很繁忙,一直没有机会和弟弟见面,万家团圆的时刻,他想起五年没有见面的弟弟,心中非常地感慨,这个中秋之夜喝了很多酒,写下了一首千古的名篇《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无眠的思念,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殷殷关切之祷告,无不流溢着手足深情。

每当人们思乡思亲的愁绪难以排遣时,总能从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找到安慰,人们把它谱成曲子久久传唱。

在苏轼因“乌台诗案”遭难之后,苏辙做了两件事。第一件冒险给远在湖州的哥哥报信,第二件马上给朝廷上了一道奏章,请求削掉自己所有的官职,用来赎兄长的罪过。苏轼和苏辙,就像两盏明灯,能够永远照亮我们未来的路途,也能够照亮我们每个人的人心。我想,这就是苏轼和苏辙手足之情给予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

1.2对亡妻念念深情

苏轼第一任妻子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年后病逝,苏轼在她埋骨的山头亲手栽下了三万株松苗。他是把自己那一缕思念化成了三万株万古常青的松树,经寒历暑,沐雨栉风,岁岁年年,生生世世,守侯在妻子身旁。又是十年后,苏轼为王弗写下了那首令所有读懂了的人摧心扼腕、痛断肝肠的《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凄怆,睹遗物而伤神;或写作者既富且贵,追忆往昔,慨叹世事乖舛、天命无常;或将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忆之情,用恍惚迷离的文字和色彩抒发出来,读之令人心痛。而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苏轼的这首悼亡之作与前人相比,它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得真挚朴素,沉痛感人,苦心实可感天动地。【3】

1.3真挚友情

苏东坡对亲人情真意切,屡次贬谪,无论贬谪之地多么荒凉凄苦,亲人们不离不弃,相依相随,那么他对待朋友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苏东坡对朋友坦率真诚,他说:“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讨吃要饭的,眼见得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

苏东坡真正最好的朋友并非“苏门四学士”和显贵名流,而是名不见经传的陈慥。乌台诗案后,苏东坡被贬黄州。当时陈慥正在歧亭隐居,听说苏东坡到来,于是他在离黄州一百四十多里的歧亭设宴,为苏东坡接风洗尘。此时,陈家家境日贫,陈慥并不是很富有,可他为了朋友,尽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杀鸡宰鹅,盛情款待。苏东坡在陈慥家住了五天,受得了特别热情的接待。其时,苏东坡刚刚出狱,还背着“不忠”的罪名。不要说官场上的人不敢和他来往,就是亲戚朋友也是唯恐避之不及。苏东坡在黄州受到陈慥的如此热情接待,让他十分感动。后来,苏东坡从黄州调往汝州,陈慥一直将苏东坡送到九江。离别时,陈慥反复对苏东坡说,以后一定要小心,要闭门谢客,以免大祸临头。由此可见,陈慥对苏东坡情谊之深。

说起陈慥,大家可能大多不知其名。有一个成语“河东狮吼”让他和他的夫人在历史上声名显赫。这个故事还得从苏东坡说起:有一次,苏东坡到陈慥家作客。两人谈天说地,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谈兴正浓,陈慥想留苏东坡在家住宿。殊不知陈慥惧内,在隔壁的陈慥之妻大吼一声:“这么晚了,还不睡觉!”陈慥一听,顿时吓得从不知所措。苏东坡见此,不觉好笑,马上回家,并且写了一首诗。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地两茫然。”自此之后,陈慥的老婆就名流青史,“河东狮吼”一词也流传开来。【4】

2.坚持真我

在政治上,苏东坡也是个坚持真我的异类,他一生的坎坷大体也源于此,朝云说,苏东坡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我们来看看苏轼因为它的不合时宜吃过什么苦头?

他既不依附权贵,阿谀奉承,作骑墙之态,也不为谋一己私利出卖良知。对他来说,唯一的行事标准就是“不欺天负心”,他一生不曾欺己,不曾欺人,不曾欺民,磊落坦荡。

京城在王安石变法中,苏轼以“求治太急,听言太宽,进人太锐”这样的犀利言辞,毫不留情地指出了“青苗法”等新法存在严重的损民弊端,得罪了雄心勃勃、急于求成的王安石,被逐出京城。

在改革的方式方法上,他反对骤变,主张渐变,反对鲁莽轻率,主张稳健改革,认为“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拟进士对御试策》)。在父亲苏洵病逝京师时他居家守丧时,写下了许多政论文;代表作有:《策略》五篇、《策别》十七篇、《策断》三篇以及《思治论》等。这些文章中,都表现出来他对当时国家形势的判断, 他认为“有治平之名而无治平之实” (《策略》第一),主张“补偏救弊”、“宣故纳新”。这一系列对国家时局的认识和判断,就是在今天都是很客观和具有积极进步的。【5】

王安石变法失败,旧党司马光于元丰八年执掌朝政,尽管苏轼与司马光私交甚厚,但当司马光要尽数废除新法时,苏轼却据理力争,极言新法亦有可取之处,不可尽废之,又开罪了十分器重他的司马光而无法在朝廷立足,只好自请外放。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无论是新党执政还是旧党当权,坚持“真我”的苏轼都是一个“异类”,不因新法而苟同,不以旧法而徇私,宦海沉浮,赤子之心始终如一。可惜得不到“当局”的赏识认可和重用,接连被贬,我觉得“坚持真我”是苏轼对他政治生涯最好的总结。 

3.乐观豁达

巴蜀大川以母亲的胸怀哺育了一个苏轼,乐观豁达造就了一代天才,使他独具让所有的人们快乐的魅力,尤其在苏轼处于人生低谷时,他的乐观豁达更加令人敬仰。

当风烛残年的苏轼从海南岛儋州贬所北归途经润州时,在金山寺看到李公麟所画东坡像,回顾一生,心潮难平,感慨万千,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其实是东坡的自嘲之语,而这句话恰恰道出了东坡成就东坡完美人格和旷世诗文的真正原因,那就是乐观豁达的对待人生的磨难。

3.1黄州

苏轼遭受小人诬陷,就是所谓诬蔑皇帝的“乌台诗案”,被贬湖北黄州,做了地方武装副部长,没有的俸禄,无法养活家人,便在黄州城外的东坡上开荒种地,自号“东坡居士”,自此人们称其苏东坡。他在《初到黄州》一诗中写道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这哪里能看出谪贬的悲哀,分明是一副赏美景、尝美食的好心情。

黄州城东大约十亩田地,成为苏轼的躬耕之处。三间房子在坡顶上,向下看可见茅亭,亭下就是有名的雪堂。前有小桥,小沟常干,一株柳树,水井一口,中有冷泉,低处就是可耕之田,桑林菜圃,果园满枝,茶树低矮,可得香茗。黄州盛产柑桔,苏东坡竟然还尝试着用蜜桔酿酒,当然酒的质量是不过关的,朋友们饮过后纷纷腹泻,成为一时的笑谈。

黄州的磨难将一块璞石打磨成价值连城的美玉,使苏东坡的艺术才情获得升华。苏东坡的许多传世的名作,就诞生在这个期间。【6】

3.2惠州

苏东坡发配当时地处荒蛮之地岭南苏东坡只带着小儿子和夫人王朝云上路了,使即在路上连番又接到皇帝的再次贬官和不允许他乘船只能靠脚力去发配地的命令,年已六旬苏东坡也没有表现出一丝的哀号,一路上的诗作只是表现了艰辛却又透着乐观,苏东坡赋诗曰:“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所以岭南人说:“一自坡公谪南海, 天下不敢小州。”

据惠州地方志记载,自1100年到1910年的810年,东坡祠曾修葺过34次,平均不到25年就有一次。惠州的老人认为孤山到白鹤峰一线是当地人文精神的“命脉”,白鹤峰是惠州人文的眸子。

贬谪惠州,对苏轼本人乃至北宋文坛、政坛而言,是一个大不幸;但对惠州乃至整个岭南而言,苏轼寓惠与两百年前韩愈寓潮类似,直接引发当地文化的飞跃式发展,不啻为一件难得的幸事。

据惠州有关部门统计,苏轼在惠州寓居940天间,作诗词、杂文多达587篇,数量仅次于其在黄州的750多篇。这在苏轼文学生涯乃至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正如清代诗人江逢辰所言“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寓居惠州期间,跟随苏轼求学的岭南子弟络绎不绝。北宋以前,岭南在政坛上几无存在感,唯张九龄一人而已。宋元以后,岭南名臣辈出,多赖韩愈、苏轼开拓之功。

苏轼不光自己笔耕不辍,弘扬文教,对多元文化也时常着意加以保护。他寓居惠州期间,与当地小寺庙——海会院住持海会禅师交好。海会禅师博学多才,但他栖身的寺庙规模尚小且房屋破败,香火不旺。苏轼在生活十分拮据的前提下,毅然“助三十缗足,令起寝堂”,建起了寺庙大堂海会殿。

但杯水车薪,远不足数。苏轼于是“盯上”了他的表哥程正辅和弟弟苏辙。程正辅当时提刑广东,与苏轼相距不远。苏轼连去书信“化缘”,最终化到了一万五千钱,买下一片陂田,建成放生池,成为惠州西湖之鳄湖的由来。

苏轼到达惠州后,见当地水稻种植方式落后,不但令农人身体痛苦不堪,而且小腿因长期浸泡水下多生“疮烂之疾”。于是他在百姓中推行新式农具“秧马”,不但解决了农人劳苦问题,而且提高了水稻种植效率。眼见当地军政混乱,官、军时有扰民、害民之举,苏轼建议建营房三百余间,以肃“军政”,使民安居。不仅如此,苏轼不顾自己贬谪之身,多方谋请,朝廷最终同意了他改革当地赋税制度的建议,“纳役奏改钱米各半”,“民受赐多矣”。【7】

3.3儋州

在“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的海南岛,苏轼精神不屈不挠、人生达观明豁的庆幸此地无瘴。在那里挨饿是常有的事,他在杂记中写到“食阳光止饥饿的办法。”他写信给朋友则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为庆幸。”

我想讲一个“破天荒”的故事,儋州原建学堂,但无老师,所以黎家子弟读书较少。天下第一文豪来了,读书人人趋之若鹜。苏老师悉心指导,自编教科书,出了个关门弟子姜君弼。赴考前老师书扇曰:“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 结果姜君弼真的高中,成为海南第一个进士,“破天荒”就处于此处。 【8】

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少太平宁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了这些而整日里蓬头垢面哀哀切切,见人便“痛斥低劣小人”。困惑虽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倒底也还是如同烟云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停滞。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

三、浅谈苏轼的旷世才华

1.诗词方面的才华

苏轼的诗现存约两千七百余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叶燮(字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首先,在题材上,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苏轼的“具体的政治忧患”,而后期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台,吐之乃已”。其行云流水之作引发了乌台诗案。黄州贬谪生活,使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识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

《四库全书》提要云:“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亲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白居易;至苏轼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一派。寻源溯流,不能不谓之别格,然谓之不工则不可。故今日尚与花间一派并行,而不能偏废。”这是苏轼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篇便豪情激越,气势宏伟。通过对赤壁雄奇瑰丽景色的描绘和对古代豪杰周瑜的缅怀,表达苏轼愿为国家效力建功立业的豪情及其壮志难酬的郁闷;还有《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上片首三句作者自我描绘出猎时的豪迈气概与威武姿态,下片首三句作者自我表白心高胆壮,抒发作者建功立业的爱国豪情,从这首词中可以反映出作者超脱自我慷慨激昂一心驰骋疆场的心理。

苏轼为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开豪放词派的先河,其词意境深远,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轼在词坛上的贡献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2.书画及其他方面的才华

苏东坡是一位诗、文、词、书、画五项全能的文豪,多栖的明星,散文上可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比肩;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为豪放派鼻祖,千百年来堪与伯仲的只有辛弃疾;书法是“苏、黄、米、蔡”的“宋四家”之一;绘画以墨竹开南画派文人画之先河;能监修工程——苏堤;能烹饪出“东坡肉”、“东坡汤”等一系列食品;能采药配药、给百姓治病……我甚至找不出作为那个时代的人的苏轼,还有什么是不能的。可以说在其中任何领域能做出这样一个成就的,就堪称大才子,苏轼却钟天地灵秀于一身,揽人间才华于掌股他是上帝塑造在人间的一个绝版! 【1】

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选人类有公元纪年以来的第二个千年的英雄人物,全世界列出了12人,绝大多数都是皇帝、总统,中国只有一个苏东坡,并用了两个整版的篇幅进行介绍,由此苏东坡也被外国人被誉为了“千年英雄”。

苏轼真是个有才华又热爱生活的达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四、总结

东坡是宋朝建国以来难得一遇的百年第一,他是天才又是全才,东坡不仅是一个得民心的好官,事事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更在工作之余,潇洒自如地展开自己的文学情思,或惹人喜爱,或幽默,或豪放,或洒脱。

痛苦的历练往往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困难,我们要做的是用心灵的月光照亮黑夜的路,用乐观豁达的浩然之气点化人生旅途中“千里快哉风”!

他能在困难中卓然特立,能在逆境中奋臂独行,能从悲哀中排遣超脱,能从苦难中品尝人生,这是苏轼人品性格中最富有魅力的所在。

苏东坡就这样带着旷达乐观的潇洒风神,带着永远心系百姓的至纯良善,带着超凡脱俗的旷世才情,从宋代丰神秀逸地走到了今天,又将从今天走向遥远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林语堂.《苏东坡传》.群言出版社,2010

【2】杨立新.《错别字的尖叫:细数那些被误解的错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

【3】琴棋书画诗酒花.《史上第一首悼亡词,也是千古第一情词》【4】汪廷讷.《狮吼记》戏曲选段.中华和谐文化网.2014年3月

【5】臧克家等.《苏轼诗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5【6】康震.《百家讲坛之苏轼》.2018年8月,潇洒东坡,第四集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范文6

关键词:苏轼;题画诗;形神兼备;想象奇幻;佛老思想;归隐情结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2-022-03

作者:袁丹,浙江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浙江,杭州,310007

题画诗是集诗、书、画为一体特有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的重要特征之一。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突出艺术作品就要有鲜明的形象性,犹如绘画一般,又要有深刻的内涵,如诗的韵味,诗画结合,揭示了艺术耐人寻味的美的境界。清代诗人沈德潜的《说诗语》认为:“唐以前未见题画诗,开此体者,老杜也。”就是说在杜甫的启发下,后来诗人多有题画诗之作,而苏轼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苏轼的题画诗不仅能够尊重画作本身,而且能缘物寄情,开发议论。其题材之丰富,见解之精辟,为后世题画诗的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一、形神兼备

苏轼是北宋“文人画”领袖,他非常推崇唐代人物画家吴道子的绝艺,认为“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吴道子的能事就体现在“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既不违反常法,又能自出新意;既极豪放,又仍符合规律。而所谓法度、妙理,苏轼的解释是: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1]显然苏轼认为吴道子画艺之妙,就在于他能“如以灯取影”一般,而且精细到好像计算了与真相“不差毫末”的“自然之数”来描画他所创造的人物。因为只有在外部形态高度相似的前提下,才能达到内部形态的神似。如果只有形似的话,就会被认为“见与儿童邻”了。[2]

一首《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最能体现苏轼的绘画思想,“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他列举了唐代画家边鸾、宋代画家赵昌以及王主簿的画都是传神的代表,强调了诗画在本质上是相通一致的,诗画创作贵在自然与清新,论画不独求其“形似”,还须“传神”,要形神俱似,画的写生传神之上还要达到一种更高的审美境界。[3]提出了气韵生动的艺术主张,认为画家作画要重视主观的意兴心绪,追求“象外之美”只是把写实放到次要的位置,不拘于客观物体的形式,追求流畅传神的气韵神采,而不是要放弃形的创作。另外,苏轼在绘画创作上追求创新,反对“陈规”。传说,苏轼在试院中,乘兴以朱笔画竹,他人问:“世间哪有朱色竹?”他反问道:“世间又哪有墨竹呢”。他常常画竹竿不画竹节,并解释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这就是一种重视个性发挥,无视常形的例子。

二、想象奇幻

苏轼是一位浪漫主义色彩极浓的诗人,他的作品中充满丰富而奇幻的想象。尤其是山水画,广袤的视觉空间与想象空间为诗人精神的自由驰骋提供了舞台,诗人可以脱离现实,展现愿望,还自身一个自主、自悦的艺术世界。如《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倒出霜根。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苏轼首先再现了原画的景物且传达了原画的精神,并加进了自己的知趣,给人以诗意的补充。跌涨无常的野水,一到秋天,水位下降,岸边露出涨水痕迹,古老的树根露出水面,一个“霜”字点出了深秋景象,“扁舟一棹归何处?”他认为归去也是画境以外的“黄叶村”。苏轼利用想象,从画中写到画外,让人们的思绪同扁舟一样摇曳而去,突破画面的拘束而发生广阔的联想。

在《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中也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和传说,为全诗增加了不少情调和风趣。“孤山久与船低昂”写出了人坐在船上的看望孤山的感觉:船随着浪头的高低,孤山便也呈现出高低。苏轼通过这种动态描写,把画中的景物活灵活现地写活了。“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原本写得是晨光中大孤山、小孤山的水中倒影,他却把它想象成江水好似早起打开的明镜,照着美女新梳的两个发髻。末句运用“小姑前年嫁彭郎”这个民间传说使全诗妙趣横生,增加了全诗的意境。这就是苏轼巧妙地运用想象,贴切的比喻,形象的拟人,赋于画无限的活力,升华了自然。

《续丽人行》也是苏轼运用想象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他在看了唐代画家周P的一幅“背面欠伸内人”画之后写的。苏轼先是把它和杜甫的《丽人行》联系起来,当年杨贵妃姐妹游宴曲江时,老百姓“只许腰肢背后看”,继而又联想起了汉朝的梁鸿与妻子孟光举案齐眉,夫妇互敬互爱的故事。说明民间妇女的自由快乐,既不像锁在深宫的宫女那样苦闷无聊,以致于“背面伤春啼”,也不象杨家姐妹那样,虽长得体态秀美,过着豪华的物质生活,但与外界隔绝,其精神世界实和那位宫女是一样的空虚。从而展示了本诗的主题:自由对妇女来说是多么重要!这比杜诗更有所突破,这种突破的力量正是来自诗人丰富而曲折的想象。

三、借题发挥

苏轼认为:“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⑷一幅《枯木怪石图》[5]体现了他

渲泄胸臆,通过“寓物”来寄托自已的思想感情。苏轼的一生中,命运是几番起落,垂老还被贬逐到遥远的海南岛,以后幸得生归,不久便在凄凉的境遇中去世了。陆游把他的一生在《跋东坡帖》中总结得颇好:“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忠臣烈士所当取法也。”苏轼并没有因为自已不幸的遭遇而愤世嫉俗,忘怀世事,反而借诗讽喻现实,反应民生疾苦。其中较为著名的是《陈季常所蓄二首》:何年顾、陆丹青手,画作《朱陈嫁娶图》。闻道一村惟两姓,不将门户买崔、卢。我是朱陈旧使君,劝耕曾入杏花村。如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租夜打门。这幅画是名手按白居易《朱陈村》诗的内容绘成的。原诗说的是远离徐州萧县的朱陈村没有沉重的赋税和徭役,山中民俗淳朴,朱、陈两姓世为婚姻,不攀高门的社会风尚,展现了当时安定欢乐的生活情景。而现今却被 “县吏催租夜打门”打破了往日的平静,朱陈村已不堪入画。前后两者完全不同的境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表达了作者对百姓所遭不堪境遇的深切同情,批评了时政的弊病。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在作此诗是在元丰三年,当时他刚出狱,被贬黄州。他之所以入狱是因为他作诗文讽刺新法,当时不少人劝他弃笔,以免罪上加罪,但他看到百姓所蒙受的苦难,又禁不住挥笔以表自已疾愤之情。

此外他也讽喻统治者古今兴亡之理,“人间俯仰成今古,吴公台下雷塘路。”[6]讽刺执政者的骄奢淫逸,劳民伤财,最后只落得悲惨的结局。苏轼使用了杜甫“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句,暗示唐玄宗、杨贵妃、虢国夫人等又重蹈了隋炀帝的覆辙。这首诗表面是评古画,实际上是借古讽今,警告当权者,如果奢靡无度,不顾百姓死活,宋王朝就不能长治久安,从而使全诗有了深度。

在《戏书李伯时画御马好头赤》中:“山西战马饥无肉,夜嚼长秸如嚼竹。蹄间三丈是徐行,不信天山有坑谷。岂知厩马好头赤,立仗归来卧斜日。莫教优孟卜葬地,厚衣薪┤胪历。”这首诗表面上似乎在品评马匹的优劣得失,实际上却是意在象外,含意深刻。诗中把山西战马和厩中御马作对比:山西战马艰苦奋战,浴血疆场,却只是吃粗粝;厩中御马偶尔作仪仗摆设,却饱食终日,安逸享乐。两种马的功劳不同,但所受待遇却极不公正。这就使人联想到作者的言外之意:难道这种不公正的待遇只是马才有吗?人难道没有吗?多少人才被埋没,怀才不遇,那是谁的昏庸所造成的呢?苏轼当时被贬逐外任,如战马吃禾秆、效命于疆场。如今为京官,又像好头赤一样,被用来装装门面。曲折地表达了对处于庙堂之上的官僚们只顾享乐,不顾人民死活的不满情绪。

在苏轼的题画诗中同时也表现了对自身命运的慨叹。如苏轼曾写过《王伯所藏赵昌花四首》,诗人不仅通过画面对四种花木予以歌咏,更主要的是寄情于这四种花木,抒发诗人的感受,慨叹了诗人自已的身世。与其说诗人在叹息梅花、黄葵、芙蓉和山茶的遭遇,还不如说他直接道出了诗人坎坷的一生。

四、佛老思想

苏轼是道教情结深郁的艺术家,他八岁入乡校,就以眉山道士张易简为师,他还经常与道士往来,并且与许多道士保持着终生的友谊。因此,他的绘画思想及绘画作品,明显地受道家影响较深。苏轼提出的“巧者以意绘画”中的“意”,正是道家讲的“意”与“象”的统一。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诗中说:“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 疏淡含精匀”一是说明在画面上,笔法看似疏落淡泊,实为内含精工匀称之势,这种疏淡的笔法,造成的“简”效果。所谓“简”,当然不是简单,而是“千状万态,笔简而意足”,“以少总多”,“以一收万”,富于概括性,用笔简朴,结构才能萧散,疏淡。这种萧散、疏淡是受老庄思想的影响。老庄的“有无相生”的“有”与“无”就是中国绘画中“实景”与“虚景”。实景与虚景是相互发挥,实景借虚景的衬托而显得气韵生动,空景因实景的奇妙而显得空灵。

《自题金山画像》可以说是苏轼坎坷一生的总结。在遭受了一系列的打击后,佛老思想便成为他个人处事哲学的主导思想,也是他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精神支拄。“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7]正如他的知己侍妾朝云所说的是他“一肚子不合时宜”所造成的后果。“黄州、惠州、儋州”,连用三个地名入诗,极言被贬之频、之多。回顾生平,内中包涵着许多难言的苦涩,唯有用道家“物我两忘”的思想来进行自我排遣。苏轼在《答秦太虚书》中“道书方士之言,厚自养练”之后的思想上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境界。

苏轼好庄子,也好佛,并对佛教典籍也深有研究,尝与禅师僧人交往,参悟哲理禅机。因而哲理禅机常于诗行间感发。“春江水暖鸭先知”也暗暗契合了佛典中的一句名言“心与境会,智与理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我心空无物,斯文何足关。君看古井水,万象自往还。”[8]意境深微,颇有色空意味。

佛、老思想文化在他身上和谐统一,使他具有着乐观旷达及健全的理性,使他能够在人生的苦恼和悲哀中得到人生意义的悟解,同时让他的创作心态也回归自然。正如他自己所谈到的那样:“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9]这种心态犹如老庄的“嗒焉似丧其偶”,又如禅宗的“物我两忘”,无论是画家还是作家,只要抛弃一切世俗功利,思想高度集中,身心俱遗,人的情感超越了具体的物象,升华到精神性的情志意蕴,从实到虚,摆脱了物质性的桎梏,这样就使人又回到了自然状态,并领悟到某种人生哲理。

五、归隐情结

苏轼的不少题画诗交织着归隐的情结,从 “靖节固昭旷,归来侣蓬蒿” [10]中可见,陶渊明对苏轼有着深刻的影响。苏轼爱陶渊明,对陶的人品、个性、诗艺、人生观和处世态度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借鉴,并曾把陶渊明当作自已贬岭南时期的千载挚友,晚年在《与苏辙书》中说:“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他甚至还屡屡唱道:“渊明形神似我”、“我即渊明、渊明即我也。”在苏轼看来,陶渊明对他影响最甚者,乃是由于陶渊明的内在品格的“真”,由于他们都有着高洁的人品,他后悔自已的离乡宦游,用“世间马耳射东风,悔不长作多牛翁。”[11]点出了他希望真正过上画中的生活,意味深长。等到《题王晋卿画》更直接抒写隐遁山林的心愿:“人间何处有此景,便欲往买二顷田”。但在事实上,苏轼对陶渊明的隐身独善、既避世又避人、在田园诗中消磨自已的消极作法并不是完全赞同的。苏轼虽也曾有过“逃世之机”的思想,然而用世之心不死,归路难寻,辗转于欲隐未隐之间:“江山清空我尘土,虽有去路寻无缘。”[12]在岭南时期他已彻底否弃了尘世,把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化解在山水画中,创造着他自己心里的山水世界,[13]并在精神境界中牢牢地把握住自我,寻找着被失落的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

总之,苏轼的题画诗为世人展现了丰富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阐述了自已独特的艺术见解。虽然苏子已逝,但他在题画诗领域乃至绘画历史上所作出的贡献,永远不会被世人忘怀。

参考文献:

[1]苏轼.孔凡礼点校.书吴道子画后.苏轼文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6.P2210页

[2]苏轼. 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苏轼诗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2.P1525

[3]张惠民,张进.士气文心:苏轼文化人格与文艺思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P493

[4]苏轼.茅维编.孔凡礼点校.净因院画记.苏轼文集. 中华书局,1986,P367页

[5]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中国绘画全集,第2集.浙江: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6]苏轼.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虢国夫人夜游图.苏轼诗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2,P1462

[7]苏轼. 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自题金山画像.苏轼诗集,第8册,中华书局,1982,P2641

[8]苏轼. 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著色山二首.苏轼诗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2,P1638

[9]苏轼. 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苏轼诗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2,P1522

[10]苏轼. 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题李伯时渊明东篱图.苏轼诗集,第8册,中华书局,1982,P2542

[11]苏轼. 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书晁说之后.苏轼诗集,第6册,中华书局,1982,P19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