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明月几时有范例6篇

苏轼明月几时有

苏轼明月几时有范文1

教授一首诗,首先要明白何为诗。人心灵深处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悲欢得失等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便需要通过一种方式宣泄和释放,当这种宣泄的情感以意境的方式呈现在作者的脑海中,再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诉诸笔墨,便形成了诗歌。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诗歌就是心灵的产物,诗歌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内至外、从抽象到具象、由意识向物质的过程。因此,教授一首诗的过程,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作者的心灵,去游走作者当年彼情彼景的过程。下面笔者将结合前人的理论经验和自己的教学实际,浅谈一下诗歌的教学模式。

一、感知全诗

语言文字是诗歌的物质外壳,是诗歌欣赏者唯一可以现实地接触的东西,也是读者进入诗人心灵的门户。感知全诗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了解作者及该诗的写作背景,这是欣赏者融己入境、产生共振的前提;另一方面则是疏通全诗的字面意义,即将语言文字信息跟具体的人、物、景、事、情、意等准确联系起来,这是合理地呈现意象、再造意境的基础。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苏轼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作者因为与当权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到密州后,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与胞弟苏辙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前的小序交代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一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本词上片写中秋赏月,因月而引发出对天上仙境的奇想。起句奇崛异常,词人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诗意,用一问句把读者引入时间、空间这一带有哲理意味的广阔世界。词人的提问,似乎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伊始,又好像是在赞叹中秋的美景、造化的巧妙。此句充分显露出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隐藏着内心对人生的痛惜和伤悲。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问的内容,把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他很想乘风去月宫看看,又怕那里太凄凉,受不住那儿的寒冷。“乘风归去”说明词人对世间不满,“归”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像他本来就住在月宫里而只是暂住人间罢了。一“欲”一“恐”显露了词人千思万虑的矛盾思想。“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上文紧密相接,写词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在随人舞动,天上虽有琼楼玉宇也难比人间的幸福美好。这里由脱尘入圣一下子转为喜欢人间生活,起伏跌宕,出神入化。下片则写望月怀人,即兼怀子由,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主要抒发了作者的情怀。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没见了。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

二、品味意境

清王国维说:“文学之事,

足以撼己,外足以感人,意境二者而已。”“意”指主观的思想、感情。“境”指客观的景物、生活。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使读者沉浸于、创造于其中的一个想象世界,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情感与理智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词有不少正是蕴含美妙意境的语言珍品,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体悟诗词中所营造的意境呢?

在感知全诗的基础上,诗歌中的那些语言文字信息才会转换成一个个鲜明感性的意象。诗词的意境主要是通过意象组合营造出来的,所以在品味诗词的意境时要抓住诗词中的意象。朱光潜谓:“意象是意志的外射或对象化”(《诗论》),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词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寄寓了作者的情思,说到底,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的情趣化、个性化。诗词教学只有感知意象,才能把握诗词的内容、领会诗词的主旨、进入诗词的意境。一首诗可以有诸多意象,而一般只有一个意境。

品味意境要通过对意象的建构,这至少要经过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意象词语的构筑,就是说,诗歌可以通过某些词语来确定意象之间的时空顺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给读者所营造的是“琼楼玉宇”的仙境,展现的是洒遍人间的美好月色。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张九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对天下离人的共同的美好祝愿。

第二层面是经验的构筑,即欣赏者依托自己的经验、阅历和知识来设想或推断意象之间的时空结构,没有欣赏者经验和想象的参与,诗的意境就不可能真正完成。欣赏诗的过程就是一个再造意境的过程。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插上了翅膀,在天上人间自由翱翔。

第三层面是画面的构筑,即诗歌依靠诗句固有的节奏和旋律将零散的意象整合成意境。例如:“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夜深月移,月光穿过“朱阁”,照近“绮户”,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全词情感放纵奔腾,跌宕有致,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情景交融,紧紧围绕“月”字展开,忽上忽下,一会离尘,一会入世,语句精练自然,天上、人间来回驰骋。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

三、体悟情感

意象是诗歌作为一种文体的典型标志,是创造性直觉的途径。即使可以直白表达的情思,诗人也往往寄寓于意象。比如,写思怀诗,诗人一般不这样说:“相思情绵绵!”而会如是表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直接说出其意思,读者可结合前后意象,调动自己的生活、情感经验,领悟其意义,这才是古诗词内在的真本色。根据这一特点,笔者认为除了引导学生关注“可以看到的意象”之外,还应鼓励学生试着发现那些“不在场的意象”,即用想象补充完善作者笔下的意境。

体悟情感,即感受心灵。王国维《人间词话》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可见,诗歌艺术中出现的景并不是自然形态下的景,而是在特定情感的支配下经提炼取舍所创造的景,它无不浸透着诗人的主观感情,而自然界中的山水花草只不过是表

达个人情感的依托物。品味意境并不是诗歌欣赏的最高阶段,因为意境终究是心灵之影像。语文教材,尤其是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写情来刻画人物的。人的情感是促进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完善的推动力量。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欣赏者体验到诗人的复杂情怀:除了他的外放孤独、仕途进退的困惑心态,更有对兄弟手足分离的怀念,还有大众的关怀。“艺术的情感性常常是艺术生命之所在”,“笔锋常带感情”,是文章感动读者的根本原因。

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关乎人事,表现出自然社会契合的特点,这首诗上片借明月自喻清高,下片用圆月衬托离别。上片“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彩。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的深自徘徊困惑心态。李泽厚在阐述苏轼诗文的美学观时说“苏轼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苏轼一生并未隐退”、“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隐退’‘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美的历程》)“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把见于《酉阳杂俎》诸书的月的神话传说中“广寒清虚之府”具象化,这里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也潜藏着作者对封建秩序的些微怀疑情绪,貌似“出世”的内容思想,实则是“入世”思想的反拨形式。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一韵一意,一意一转,淋漓挥洒,无往不适。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评云:“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无眠。以下愈转愈深,自成妙谛。”“照无眠”者,当兼月照不睡之人与月照愁人使不能入睡这两层意思。“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实质上是本抱怀人心是,借见月而表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又转出一意,从“别时圆”生发而来。知人之离合与月之圆缺,是古来已有之事。因此,便不应对圆月而感暌离,生无谓的怅恨。由感情转入理智,化悲怨为旷达,这三句词意转折较大,而意脉仍承上文。亲人间的欢聚既然不能强求,当此中秋月圆之际,唯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下片词意三转,愈转愈深。不特意深,情更深,“但愿”二字,感人肺腑。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笔者看,此句“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都可以互相参看。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总之,诗歌教学是一项有规律可循、有模式可依、有方法可用的双边活动。“感知全诗——品味意境——体悟情感”的教学模式起于诗歌的形成过程,符合诗歌的认知规律和鉴赏原则,但它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周汝昌,唐圭璋等撰写.唐宋词鉴赏辞典[c].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苏轼明月几时有范文2

我们先来欣赏哥哥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关于这首词,专家学者都有解释,笔者才疏学浅,不揣冒昧,大胆说出自己的一些理解,谬误之处,请读者批评。

这首词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与其胞弟苏辙自从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于陈州(今河南淮阳)会晤之后,至今已六七年未见面了。所以这首词有两个主题:一个是在中秋之夜,借景抒怀,托月言志;一个是在中秋之夜,因与胞弟苏辙(子由)天各一方,月虽圆,但人不圆,深深怀念,凝于笔端,发而为词。

词的上片主要是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感慨,苏轼由于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而由京官贬为地方官,矛盾心情暗含词中。开头两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一下子就进入了饮酒赏月的意境。且有宇宙茫茫,时空无尽之感。接下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两句,我的理解是:今天是人间的丙辰年八月十五日,天上宫阙今天是某年某月某日呢?这是作者在驰骋想象。“天上宫阙”暗指北宋朝廷,意思是说:我在密州过中秋节,不知朝廷方面的政局如何?表示作者对政治上的关心。“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三句,语语双关。从字面上看,是在说,啊,月宫多么美好,我真想乘着秋风的翅膀飞上月宫,但又怕受不了月宫的寒冷。而暗地里说:我多么想回到朝廷,为国家出力,但又怕受到排挤打击。一想到这里真叫人陡生寒意。后两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从字面上看,是在说,在这美好的月夜把酒赏月,载歌载舞,真像是神仙过的日子,哪里像在人间呢!实际上却是说居“天上宫阙”(朝廷)虽好,能直接参与朝政,为国出力,而我现在在密州做地方官不也很好吗?也同样能为国家效力。苏轼是一个豁达的人,善于自我解脱,遇事总想得开。因此,他的词也写得旷达豪放,成为豪放派的领军人物。

词的下片主要是抒发手足亲情,表达对苏辙的深切怀念,首先三个短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是写月光随时空而移动,先是照着华丽的楼阁,一会儿又照进装饰精美的窗户,照得离人难以入睡。离人无眠,是因为今夕月圆人不圆,兄弟各东西,分别得太久,思念得太苦。“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是倒装句,是说为什么月亮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圆,令人遗憾。“不应有恨”是说不应该月圆人不圆,给人留下遗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五句紧接上面的“何事长向别时圆”而发。作者此时,政治上不得意,手足又分离,自然产生许多矛盾的心理和愁绪。但苏轼是一个达观的诗人,又是一个理性的哲人,他善于在逆境中自拔,在困惑中自我解脱,他认为人间的悲欢离合和月亮的阴晴圆缺都是自然现象,从古至今皆然,不可能尽如人意,但只要人长久、心相印,即使天各一方,也能共赏明月(婵娟)。这五句是全词的诗眼和灵魂,富含人生哲理。这不仅是苏轼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也是苏轼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因此,苏轼的这首中秋词成为倍受后人称道的千古名词。

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弟弟苏辙的中秋词《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苏辙与兄苏轼手足之情甚笃,他们幼年同馆读书,成年后又同年考上进士,又同为京官。后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苏辙于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贬为杭州通判。苏轼赴任途中,曾过陈州与苏辙会晤。此后一别,已七年未曾相见。直到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苏辙与兄苏轼才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久别重逢。这首词就是苏辙于是年中秋节所作,距苏轼的中秋词恰好一年时间。记叙的就是兄弟两人于彭城共度中秋佳节,泛舟护城河、饮酒赏月的情景。

这首词的上片,开头两句“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自问自答,说明兄弟分别之久,思念之苦。“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是说去年今夕,其兄苏轼在东武(密州)曾写《水调歌头》寄给自己。但月圆人不圆,一轮明月,照着两地离愁。紧接着,笔锋一转:“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这五句的意思是说:真想不到,兄弟分别七年之后,今晚竟在彭城聚首,共赏中秋明月,同在护城河上泛舟(护城河上连古汴河,下连古泗水,属清河的一段流域),载酒载歌(凉州乐曲),此乐何极!船上的鼓乐之声惊起了河滩(汀洲)上的鸿雁。久别重逢,共度良宵的喜悦跃然纸上,但“鸿雁起汀洲”一句,给人以不安之感,为下片埋下伏笔。

下片主要写眼前的聚首,抒发人生无常之感。“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说明参加这次中秋宴会的人衣着不俗,都是有品级的人。但他们与汀洲的鸿雁一样,都不能长相聚。将上片隐藏的忧愁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了。“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聚会的人们希望长相聚,但月亮(素娥)却不解人意,渐渐西沉,没有一点留恋的意思,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真是没有办法(无赖)哟!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

接着词人设想别后的情景:“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今夜,大家在一起饮酒赏月,明夜不知孤帆停泊在哪个山村水寨?只有明月,永远照着离人心上愁。以“今夜清尊对客”的欢聚,烘托“明夜孤帆水驿”的凄凉,进一步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苏轼明月几时有范文3

[关键词]苏轼;作品;忧患意识;意义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3-0095-02

生活在北宋战乱时代的苏轼,面对着日益严峻的民族矛盾以及日渐腐朽的皇室统治这一复杂局面,胸中激荡着“致君尧舜”的慷慨志向,有着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然而仕途坎坷,几经沉浮的他,却在面对民族危机时无能为力,因而,在他的词作中,充满着“人生如梦”的人生感叹和浓浓的忧患意识。分析苏轼作品中的忧患意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一个真正的、完整的苏轼,准确品悟其作品的情感和文学价值,更有助于我们把握那个时代的思想脉络。

一、苏轼及其作品概述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在苏轼坎坷波折的一生中,其几经贬谪,留下了数量庞多的诗词作品,作品中充满着浓浓的民族忧患意识,极具哲理的人生感悟以及豪野、旷达的矛盾对比。

早在被贬谪前,苏轼的作品中就充满着他对人生的忧患意识和乐观豪迈的心态,既有“吾心淡无累,遇境即安畅。东西径千里,胜处颇屡访”的少年意气,又有“人生识字忧患始”的感叹,可以说苏轼的乐观豪放和他的忧患是共存的。

对于被贬谪之后的苏轼作品特点,正如苏轼晚年所做的《自}金山画像》中所述那样,“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主要以黄、惠、澹三州为界。

第一,黄州阶段。苏轼元丰三年因在“乌台诗案”中受到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这时的苏轼不再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开始有了出世归隐的想法,然后至黄州不久,他又开始燃起乐观心态,面对贫瘠的贬谪地却发出“长江绕郭知鱼美”这样的感叹,面对“无人顾”的“废垒”和“满蓬蒿”的“颓垣”,他“躬耕其中”,自嘲“应笑谋生拙,团团如磨驴”,这一时期的东坡先生含泪自嘲,借诗舒臆,不断寻求自我解脱。

第二,惠州阶段。绍圣元年四月,苏轼又因莫须有的讥讽先朝的罪名被诬陷贬至英州,而后,八月又再贬至惠州。此时的苏轼虽然心中郁闷,却仍不失他的旷达、乐观精神,这一时期的苏轼有着“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的开阔胸襟和“幅巾我欲相随去,海上何人识故侯”的悲观隐世之情。他看到了民族危机的日益严峻却无能为力,这使得他既忧患家国,又对朝廷失望,产生了归隐田园不问世事的无为思想,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思想折磨着苏轼的内心,让他在失落的同时又带有一丝丝的期望。

第三,儋州阶段。元符元年,62岁的苏轼又再次被贬到具有“南荒”之称的澹州,因路途遥远、困难重重,苏轼的心中悲意忡忡,充满“搔首凄凉十年事,传柑归遗满朝衣”的悲凉之意,虽然如此,东坡先生却仍满怀忧患意识,不断自我安慰。试想,一个胸有大志,忧心家国的老人,却只能“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这其中的悲痛可想而知,但是东坡先生却能够在这样困苦的境地仍保持旷达心态。

苏轼的一生跌宕起伏,一再被贬的他却始终怀有一颗为家国忧患的心,尽管心中悲哀不已却仍能坚持乐观心态,这样的苏轼既矛盾又令人敬仰,正是由于他的人格魅力,其词作为世人所欣赏。

二、苏轼作品中的忧患感伤主题

苏轼一生作品数量庞多,其中始终贯穿苏轼作品的是他浓厚的忧患意识,不管身处何种境地,他都心系家国,心系民族。

(一)民族危机时的忧虑

受父亲苏洵的影响,少时的苏轼就有着强烈的民族危机感,对时政的把握敏锐而全面。他看到了表面安泰的北宋其实充满内忧外患,他曾指出:“(方今天下)非有四夷交侵边鄙不宁之灾,而中国皇皇,常有外忧。”(《策略一》)。此外,为了解决民族危机,苏轼一直在积极寻找策略,他的《教战守策》主张“尊尚武勇,讲习兵法”,他认为“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甚至在他的《平王论》中,预见了“避寇而迁都,未有不亡;虽不即亡,未有能复振者也”的悲哀历史结局。苏轼的很多诗词作品都表现出了他的民族忧患之情和积极战斗的政治主张,例如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形象地表明了苏轼的万丈豪气。

(二)仕隐之时的感伤

苏轼的一生可谓坎坷多折,他三度被贬,且官职一降再降,最终被贬至当时的“鬼门关”儋州(今海南)。伴随着他几经波折的仕途之路,他的情感之路也十分不幸,他的三位爱人先后病逝,晚年的苏轼饥寒交迫,饱受摧残。自26岁入朝为官到66岁因病去世,其中有14年之久苏轼是处于被贬时期。这种种苦难既让苏轼胸中郁闷难平,满怀被贬谪的感伤,又使得苏轼走遍祖国大半河山,看遍世间冷暖。正因复杂坎坷的身世背景,苏轼的诗词中常满怀他对自身仕途不幸的慨叹。

他感慨“人生如梦”、“去来皆梦”,对身不由己、万丈豪情却不能舒展的仕途无可奈何。虽然苏轼说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三月七日》),好像他已下定决心不问世事;然而,他的志向却从未泯灭,他的《前赤壁赋》写道:“饮酒乐甚,扣舷而歌。”其歌词云:“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他还曾说“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也就是说苏轼一直期望着有朝一日能够被召回朝,实现自身的抱负。

总之,仕隐之时的东坡先生虽常常暗自感伤生不逢时,却一直有着一颗不甘落寞,希望能“西北望,射天狼”的心。

(三)儒、释、道的矛盾

儒、释、道三家思想影响着苏轼的一生,苏轼一生坚持儒家入世思想,但面临三次被贬的人生遭遇和妻子相继离世的哀痛,使他的人生又同时充斥着佛家的出世之心和道家的避世之道。

受父母的影响和家乡四川眉州浓厚的儒家思想熏陶,苏轼自小就树立了建功立业、为国为民、“致君尧舜”的伟大志向。虽然三次被贬,仕途坎坷,苏轼却始终没有放弃他的入世信念,即使在垂垂老矣的晚年,他也有“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

此外,“乌台诗案”被贬后,释家佛教思想宣扬的人生“空”、“苦”开始对苏轼产生深远影响。一生困苦重重的他体会到了生老病死诸多苦难,他的词作中也多有旷达的禅意在其中,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等无不是他借佛学自我安慰的典证。

由于北宋时期道风盛行,苏轼也深受道家无为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几度被贬,面对人生的种种艰辛,苏轼更幻想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他的大量词作中都引用了道家的典故来借以自我安慰。

总之,K轼的一生贯穿着儒家的入世、释家的空幻、道家的无为思想。他有着“奋厉有当世志”的万丈豪情,却因为人过刚过直而几次受害被贬,满腹哀情的他屡屡产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归隐之情,想要通过释家思想使心灵得到寄托。这种种思想在他人生的不同时期相互作用,虽然明知入世的困苦磨难,却仍坚定一颗忠君报国之心。

三、苏轼作品中感伤、忧患及其意义

苏轼的大多数词作中虽然蕴含着一股感伤之情,但却也无不彰显着他的豪放之心,可谓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痛而不灭。无论是满怀激情、前途一片光明的早期时代,还是经历三起三落的坎坷阶段,抑或是垂垂老矣的迟暮晚年,苏轼始终有着浓浓的忧患意识,他看到了国家的内忧外患,预见了北宋的悲哀结局,更看到了百姓的困苦生活。

苏轼思想中虽饱含忧患意识,却并未使他的人生就此颓废,他通过自身的所见所闻和思想整理,面对苦难时不断自我省悟,不断超越自我,这是苏轼思想的可贵之处。他的这种对人生超脱的审美态度,使他的作品得到升华,对于今人正确解读苏轼、客观反观自己并超越苦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总而言之,借助对苏轼作品中外旷实悲的忧患意识的把握,可以让我们正确、科学地认识苏大学士,认识东坡先生,更可以让我们借此看到士大夫们的铮铮铁骨。

[ 参 考 文 献 ]

[1] 刘笑天.简谈苏轼作品的忧患意识[J].滨州师专学报,1991(3).

[2] 丁武.豪中见悲:苏轼词个性特征浅论[J].古代文学,2010(9).

[3] 程文俊.论苏轼词的感伤美[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4] 王萍.外似旷达而内蕴悲感――苏轼文学作品中情感状态浅论[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

[5] 冷成金.苏轼词对现实悲剧性的审美超越[J].河北学刊,2016(3).

[6] 杜霖.苏轼的悲剧意识及其价值[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

[7] 冷成金.苏轼诗文悲剧意识的特质[J].社会科学战线,2010(2).

苏轼明月几时有范文4

苏轼的一生尽是风雨,尽是坎坷。21岁时,高中进士,本是怀了一腔热血欲报效祖国,却生不逢时。中壮年时,又不幸入狱。但正是他的风雨一生,造就了一界传奇。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总是响彻在天空中,烙印在人们的心坎中。

《定风波》中,苏轼一句“一蓑风雨任平生”,诠释了他对风雨的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是啊,人生在世,拘束什么坎坷,一超然的胸襟对待一切就足矣了啊。被贬西湖时,他没有堕落,而是尽着做父母官的本能,于是,一道苏堤横卧西湖,他要让那西湖中的水漂清他的忧伤,悲怆。

《明月几时有》中,虽充满着暗灰的思念色调,但不乏勇气,不乏对生活的期望。他知道,愈是思念家人就愈是要过的好。他要将思念传给做媒介的月亮,让那婵娟再转告给亲人:我,苏轼,过得很好。这些风雨不算什么,我们同在。

而最令我对苏轼癫狂的是那首《江城子》,因为只有在《江城子》中,苏轼是不同的,是独一无二的。

或许,苏东坡是幸运的吧。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的爱,一个可以长相厮守的亲人;但是,他又是悲哀的,因为那位唯一使他尘封数年的心扉打开的她去了另一个遥远的世界。东坡的那份情,那份意当然也是随她沉入了大地中,永远的埋葬。终于,十年后,在梦中,东坡与她在梦中相遇。那股始终盘踞在东坡心底的孤单感全都被满足感所替代。但是,梦终究会醒,事实总会浮现。翌日清晨,东坡醒了,一种湿意漫上他的眼眶,似水的液体从他的脸颊慢慢淌落。东坡启唇,幽幽道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一首江城子,是在苏轼被贬密州是所作,从对亡妻的想念又到自己此时的处境,苏轼的心里应该是万份忧伤的吧。似是用尽了他一生的想念,似是耗尽了他一生的惆怅,在这首词中,我看到了一个会哭的男人,一个不再高高在上的男人,一个不再装强作硬的男人,或许,这才是做真实的他吧。

《江城子》中的苏轼不再矫情,亦不做作。东坡用了十年都舍不下的并非那段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那份相濡以沫的亲情。试想,你的亲人去了另一个遥远的世界,一个你无法够到的世界,那种悲满溢上心头,苍然漫上全身,只留下了寂寞与你共度光阴,这或许是你我都不能承担的吧,你我都不可想象的吧。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苏轼先是惆怅了一阵,接着像只凤凰,在火中灿烂的涅槃,似重生似的又一次坚强的站了起来。

歇笔。

屋外阳光正好,折射下,我似看见了苏轼那张满是风雨的脸,在《定风波》中的淡然;《明月几时有》的坚强,还有《江城子》中的重生。无论怎样,你都值得我爱。

苏轼明月几时有范文5

本文想根据自己的理解,再结合几首苏轼有代表性的“豪放词”,简单论述一下苏词中被历代论家所忽略的豪放中透露出来的悲壮、凄凉、哀婉甚至一丝浅浅的“消极避世”的审美特征。苏轼词由“纯粹的豪放”到“豪中见悲”有一个渐变的过程。词中“悲”的成分明显加深有两个较为显著的标志。一是在他45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一是在他59岁被贬往惠州时。其中后一次给素食的影响更为强烈。苏轼在其自题画像中说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话一般被认为是苏轼的“自嘲”,实是苏轼对自己人生、创作道路回顾后做出的一个深刻认识和总结,这起码说明,在苏轼自己看来,他在这三个地方的经历与创与其以前时是有很大不同的。他在此时的诗词创作中融入了一些前所未有的东西,只是这种变化显得很微弱,较难被读者体察而已。朱弁在《风月堂诗话》中有云:“东坡文章,至黄州以后人莫能及,为黄鲁直诗时可以抗衡。晚年过海,则虽鲁直亦瞠若乎其后矣。或谓东坡过海虽为不幸,乃鲁直之大不幸也。”这又从一个侧面说明,苏轼的文学创作再贬至黄州尤其过海之后,发生了一定变化,其成就更为突出了。这是从人生经历对创作的影响角度而言的。我的想法是,素此在经历了两次重大挫折之后,词作更倾向于表达自己内心伸出的那种悲哀和痛楚,更倾向于表达一些个人性的感情了。而表达着种人生悲壮的东西更能打动人心,更能切近读者,这也许是苏轼被后来历代文人尤其是那些郁郁不得志的失意文人所推崇的一个原因吧。这些凝聚了了苏轼太多无奈的叹息制作,故不失其豪放达观之人生态度,然实是和着他血和泪写成的,是将人生的痛感转化成了审美的。只是作者高超娴熟的技艺及其中更多的乐观成分几乎掩盖了那份悲凉,让我们难以体察而已。

我以为,苏轼的纯豪放词的代表作是《江城子·密州出猎》,而非那首公认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且看他早期的这首江城子词: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宋神宗熙宁八年,苏轼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了这首出猎词。作者词中抒发了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作者以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读来自有一种豪迈之感。

作者在这里塑造的是一个充满斗志的形象。此中并未透露出对自己被贬的哀伤。可见此时的苏轼满腔是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而对个人受到的不公正遭遇去丝毫不在意,即便是“鬓微霜”,却“又何妨”呢?在稍早的《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中,作者还表达了自己“致君尧舜”的人生理想和少年时代意气风发、豪迈自信的精神风貌。在此将此词录出,读者诸君可与后面的几首词作一比较,会发现与他被贬黄州后是有较大区别的。

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そ酰???`?`。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

“乌台诗案”后,苏轼开始更加真切而深刻的体会到人生的艰难和命运的变幻不定。个人不幸命运开始更多地融入词作,其悲剧性也因此明显加深(需要仔细体会方能感觉出来)。在当时那种社会背景下,苏轼有些想法是不敢直接言说的,只好非常含蓄隐曲地表达(不知大家还记得否,柳三变因一首《鹤冲天》:“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惹怒宋仁宗,称其“此人花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去填词”,而“奉旨填词”了几十年。这件事就发生在苏轼之前一段时间,一苏轼之博闻,应当很是清楚。);再者,尽管苏轼一次次的感受到“人生如梦”这个命题(具体论述参见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五章),但他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越,始终保持着乐观顽强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所以词中“悲性”的表达既隐曲又微弱,不易发觉。这种现象在他被贬黄州以后尤为明显,故我在此选了他被贬黄州及此后的作品自认最具代表性的三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和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来做一分析。下面结合前人对这几首词的分析及自己的理解,简述苏词中“悲”的气息。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应是苏轼词向内心世界转向的一个重要标志(个人观点,有待商榷,欢迎质疑)。读这首词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像到一个孤苦的老人,在雨中蹒跚而行,竹杖芒鞋真能胜过骑马吗?那只是无奈的自我安慰罢了。闭上眼睛设想一下,那位老人突然转过身来,坚定的眼眸中怎能不流露出一丝凄凉或者悲哀呢?眼角流出的,谁知道是雨水,还是酸涩的泪水?斜照相迎,更多的知识老人的一厢情愿吧。下面的这首临江仙将这种感情升级了: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东坡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历来论家称赞全词风格为“清旷而飘逸”,却独不见其悲。下面重点介绍一下这首词:写的是作者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上阙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归来仿佛三更”,“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这开头两句,先一个“醒复醉”,再一个“仿佛”,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接着,下面三句,写词人已到寓所、家门口停留下来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走笔至此,一个风神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间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上阙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联翩,从而为下阙当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铺垫。下阙一开始,词人便慨然长叹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奇峰突起的深沉喟叹,既直抒胸臆又充满哲理意味,是全词重中之重,枢纽所在。以上两句精粹议论,是化用了庄子的“汝身非汝有也”、“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之言,以一种透彻了悟的哲理思辨,发出了对整个存、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这两句,既饱含哲理又一任情性,表达出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词人静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无法掌握命运,就当全身免祸。顾盼眼前江上景致,是“夜阑风静?纹平”,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唱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无限的大自然之中。“夜阑风静彀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其实不是纯粹写景,而是词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它引发出作者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象征着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接以“小舟”两句,自是顺理成章。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入世转向出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他复杂的人生观中,由于杂有某些老庄思想,因而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旷达不羁的性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这余韵深长的歇拍,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宋人笔记中传说,苏轼作了上词之后,“挂冠服江边,??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根本未去“江海寄余生”。这则传说,生动地反映了苏轼求超脱而未能的人生遭际。其词作之悲蕴含的人生不遇之辈正在于此。还有这首卜算子: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一般认为,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我表示赞同。

上阕前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这两名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象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

下阕专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我想到了他的门生黄庭坚所对此词的评价:“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一个叫黄苏的人也曾评论道:“格奇而语隽”。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固然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苏轼“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选景叙事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此句来自百度贴吧苏轼吧,我以为说得很好,故而录于此)是一般词人所不能的。但苏轼心中不会有一层难以言说的悲凉?“有恨无人省”难道不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吗?“人不知而不愠”是非常难做到的,苏轼虽然做到了,但内心还是存在着一种困苦,只能“拣尽寒枝不肯栖”了,但寂寞沙洲上的寒冷,确是挥之不去!

不妨再简单提一下那首还是作于黄州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这首词中,素食已经流露出较多对自己部位朝廷所用的郁郁了。他对年纪尚轻就已功成名就的周瑜特特别钦慕,由此而慨叹自己年岁老大而遭遇坎坷,空有济世之才、报国之志却不得施展,积极地人生态度之外显现了一丝不易觉察的悲哀,与前面提到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一不一样了。所以,我选择用“苍凉悲壮”四个字来形容这首词。

如果还不能让大家信服我以上的论述,大家还可以参考苏轼其他大量的诗、古文、辞赋等,那里有很多作品都可以说明苏轼在经历众多生活磨砺之后,人生态度、创作风格所出现的细微变化,即悲叹人生成分的增加。在几首词作分析之后,我想在这引用苏轼《谢量移汝州表》中的一段话,让我们体味一下这位大师的悲哀:“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憔悴非人,张狂失志。妻孥之所窃笑,亲友至于绝交。疾病连年,人皆相传为已死;饥寒并日,臣亦自厌其余生。”不知道这份人生的悲凉您体味到了没有。有这种感情,必然会在诗词创作上有所体现的。

综上可见,苏轼后期所作多是为“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了。“不假良史之词,不托飞驰之势”的苏轼,似乎也只能如此了。总的说来,“豪中见悲”是苏轼众多豪放词的一个总体审美特征,但历来为人所不注意。一种比较接近的说法是“在(苏轼)词的背后有一种宏观的视角,再观照人生的悲哀不幸时常能加已超越,从而不同于晚唐五代词的一位陈免于感伤。”再申明一点,大关的人生态度和豪迈的创作风格是苏轼一生的主流,“悲”只是其此做种含蓄流露出来的一小部分内容而已,这根本掩盖不了苏词昂扬乐观的主题。这里的“悲”乃发自生命最深处的悲叹,亦绝非一个“悲哀”所能形容的,更不等同于“悲观”。豪中见悲,悲而不厌世,这是我对苏轼豪放词的一个整体理解。

苏轼即便再达观,再超然,他还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着普通人的情感的人,是一个虽受佛理、道家思想广泛影响,但他毕竟还是有大才气、一腔济世之志的儒士、文人。因此,苏词尽管颇多豪放之作,但时而流露出一份悲凉则是不可避免的。这不仅不会影响苏轼的人品及文学成就,反而能够加强他在我们普通人心目中的地位,更加拉近它与我们的距离。中国古代文人中,我最敬佩的还是苏轼。

参考书目:

裴斐:《文学原理》,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年,北京

袁士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北京

吴组缃,沈天佑:《宋元文学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总社

苏轼明月几时有范文6

一、景物比较

《赤壁怀古》中,苏轼首先描绘了“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赤壁(赤鼻矶)山水,展现了一幅壮阔宏大、奇险雄伟的赤壁奇景图:陡立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一望无际的江面上涌起了千万堆奔腾澎湃的雪浪……寥寥几句,就把读者带入一个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

那么,真实的赤壁(赤鼻矶)是怎样的呢?陆游《入蜀记》说赤鼻矶“亦茅冈耳,略无草木”。范成大《吴船录》亦云:“赤壁,小赤土山也,未见所谓‘乱石穿空’之境,东坡词赋微夸焉。”

学生在与真实的赤壁比较之后,很容易领悟:词中描写的景象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想象,表面是在写黄州赤壁的景色,实则是在描绘作者心中那万马奔腾、惊心动魄的古战场,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阔大的胸襟和不凡的抱负。

二、人物比较

面对滚滚滔滔的长江和赤壁奇景,苏轼想起了千古风流人物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寥寥数语塑造了周瑜风度儒雅、文武双全、婚姻美满、青年得志、意气风发、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那么,苏轼是怎样的一种境况呢?引导学生完成表格填写:

周瑜 苏轼

年龄 34岁 47岁

婚姻 幸福美满 阴阳两隔

外表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职位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

际遇 功成名就 功业未就

经过比较,学生不难理解苏轼为什么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独独写周瑜――周瑜饱满的人生状态是旧时代所有受儒家思想主导的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人生境界。苏轼在对周瑜的赞赏中,是含着几分羡慕和伤感的,自己本满腹才华,有儒家积极的入世精神,但命运多舛,仕途坎坷,被贬黄州。相形之下,他怎不黯然神伤?故只能自嘲“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了。这句话充满了词人壮志未酬、功业未就的苦涩、酸辛、惆怅和伤感。

三、诗赋比较

结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所在。人生如梦一般……作者到底是在感叹什么呢?“一尊还酹江月”传达出怎样的情怀呢?在组织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把视线投向作者同时期所写的《赤壁赋》,既然同样作于苏轼一生最困难的时期之一――黄州贬官,二者在思想情感上就有许多可以互为印证补充的共通之处。

在《赤壁赋》中,苏轼借客之口,表达了人生的悲哀:当年“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一世之雄曹操而今踪迹难寻,那更何况“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普通人呢?人生苦短,江月永恒。这种伤怀与《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一致的。大江永远滚滚滔滔,而千古人物不过风流一时,在永恒的自然面前,再大的功业也不过是过眼烟云。但是,水逝去而长流,月盈亏而永生,物与我皆无尽,故无须“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就这样说服了客――即矛盾苦闷的自己,从而“转悲为喜”。可以说黄州的自然山水不仅给失意的苏轼带来情感的慰藉,更给予他哲理的启迪,他由此对人生大彻大悟,物我同一,恬然自适,实现了精神上的超脱。

由此可见,“人生如梦”是在感叹人生的短暂、虚幻。虽然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它帮助苏轼摆脱了政治理想破灭的惶恐,这样的感叹中便又多了几分释然,是一种顿悟后的轻松――既然人生犹如梦一般短暂、虚幻,所有风流人物也都随着大江而洗涤荡尽了,那么又何必过于执着呢?那就放下吧,人生的内容并不仅仅是这些。“一尊还酹江月”则显示彻悟后的作者感情从惆怅伤感中解脱出来,复归于平静,表现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和豁达的胸襟。

四、内涵比较

懂得“放下”,是苏轼旷达人生的重要体现。那么,如何理解他的放下呢?大多数同学对此是模糊的。这时,可引出身边鲜活的例子,让学生思辨:

生活中有这样一些同学,有的缺乏人生追求,随波逐流;有的遇到一点挫折困难就举步不前,半途而废。对于师长的劝告他们往往不以为意,说这是在学苏轼的超脱达观,随遇而安,懂得“放下”。大家觉得这是苏轼的“放下”吗?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发现,苏轼收获了丰硕的人生,他的“放下”,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是对命运的坦诚拥抱和个人生命的充分绽放――其本质是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是积极的,是有追求的。而上述同学的人生收获将是贫瘠的,他们所谓的“放下”其实是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没有追求,虚度光阴,或是遇到一点挫折就懈怠不前――其实质是一种“放任”或“放弃”,是消极的,根本不能与苏轼的“放下”相提并论,混为一谈。

此时,教师可顺势而为,指出苏轼人生的几度沉浮。他并非天生就是那么超脱的,也曾经想过自杀,后来在黄州走向了人生的成熟,实现了“小我”向“超我”的蜕变。所以,苏轼的超脱,是大度的包容,是历经暴风骤雨后的云淡风轻,是直面多舛人生的坚韧和豁达,是阅尽生活波澜,看遍世事变迁,熔铸儒道佛思想精髓的生命智慧。这样,学生对苏轼“放下”的内涵就会理解得更深。

五、境界比较

(一)苏轼与柳宗元

唐朝柳宗元的政治生命与苏轼颇多相似,少有才名,早有大志,25岁已是“文章称首”的长安才子,政坛新锐。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永州司马。仕途失意,为了排解内心的愤懑,柳宗元常常不避幽远,探山访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展现出永州山水的特有风姿,在山水美中聊以。但柳宗元寄情山水,只是暂时“放下”,并没有彻底完全“放下”。比如《小石潭记》前半部分写景之佳,水之清,鱼之乐,清静神乐是主旋律。但后文写潭之静,触景伤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形成了感情从“乐”到“凄”的大幅度滑坡。这种凄苦孤寂的心境,有力地反衬出作者无法摆脱失意抑郁的压抑心情。

(二)苏轼与陶渊明

上一篇圆明园祭

下一篇设施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