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赏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琵琶行赏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琵琶行赏析

琵琶行赏析范文1

一、操千曲而后晓声――提升独到的文化鉴赏力

诗歌,是文学体裁中最具情感冲击力的一种文学样式,它可以具有情节、画面感,也可以给人以理性的震撼。如果说语文审美课堂像中国园林的造园艺术,那么现代诗歌的教学更像是其中那东渡扶桑、被日本人舶去的“枯山水”。

中国园林讲究气韵,山不在高,水不在深,陋室有文化精神就成为心向往之的圣殿,这样的语文课堂如同中国画讲究飞白、点染,引日光穿林做影子秀,随清风摇曳送远香。日式的“枯山水”集结着中国的园林文化,但繁花落尽,四大皆空,如用流沙剔除了真水的元素,高度浓缩的形式比江南园林更抽象、更具符号化,成为一种直指本质、禅意深厚的审美形式。宜品,不宜游;宜茶,不宜娱,带着浓厚的思辨色彩。

因为高明的诗人不仅用创造性的艺术思维和创造性的艺术语言去概括生活和表现生活,而且也深深懂得这是把握读者欣赏心理、调动读者的创造性思维去再创诗境的必然要求,可谓拙朴中暗藏机巧,浅显中隐匿深邃。

这就要求教学者拥有强大的文化气场:吸纳、积淀、深厚己身。所谓“落花无残”,就是平时所学的无用之用,很可能成为大用。闻道践行,深广的理解力、严密的分析力,可以让教师敏锐地去捕捉学生的思维潜能,及时地去引导、阐发,去还原他们的精神能量,正如曾巩所说的“学似海收天下水”。

但相对于文化的吸纳,更重要的却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提升独到的文化鉴赏力。

读书固然要破万卷,但不是纸上谈兵,诗歌教学具有思辨性,因此,教师首先要是文化的鉴赏者,具有文化的鉴赏力。诗歌教学的审美性,是从“意旨”走向“意味”。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思维品质的培养,孔子说:“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这句话,有牢记的价值。

二、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舒张自然天成的心性

诗歌,是一种极其优美的文学样式,它以形象示人,但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不知不觉地走进一个误区,就是把意象一个个剥离开来,再将其寓意一一对号入座。殊不知,这种肢解与拆卸,使诗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和神韵,唯借助着技巧与功能来卖弄风情,诗情被荡涤无存。而学生的学习,往往是用一种坦白的、好奇的、富于冒险的心情去探索、发现与吸纳。课堂教学若只以机械、枯燥的程式去传达知识,那精神上的审美何在?

心性的培养应该是道德的,也是审美的。当中需要学问,更需要雅韵与风味,所谓“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是焉,课堂教学不但不能“夺”与“灭”,更应“增”与“添”,去还原个体生命意识觉醒的美感,这种觉醒的美感,是还原师生的性灵,让其与天地精神共往来。

例如:高一的一堂语文课,上的是白居易名篇《琵琶行》。授课教师没有从常规的朗读、分析、欣赏、评价展开,而是对学生改写的《琵琶行》进行赏析。下面便是从众多学生作品中选出的两首:

《琵琶行》改写

琵琶声声错,客饮潇潇然。

屈指迎仙乐,绕耳赏玉环。

移船邀相见,久现半妆颜。

一曲同命人,无语泪阑干。

《琵琶行》改写

秋风瑟瑟扫落叶,月影凄凄诉离别。

忽闻江面琵琶声,铮铮似忆故人情。

慢捻急挑切切弹,春光玉柳塞外风。

江州司马笔下走,千古流传《琵琶行》。

看了学生的这两首作品,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再和他们谈论什么写作背景、琵琶女的身世、全文的主旨,都已经是多余,对学生而言,他们对于整篇文章已经完全了然于胸,否则他们根本无法用娴熟的笔调写下这样的文字,传递出诗人的情怀。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初感。这种初感也许是浅显的、有疏漏的,但只要不是曲解,没有南辕北辙,便孺子可教。在诗歌教学中,重要的是理解文本所特有的笔法和感情,但这种个性常被技巧所淹没。对于初学者,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跨越思维的定势、固有的范式和经验。本着心性的直觉去感知与解读,这种感知与解读是需要“胆”与“识”的,是值得我们尊重并予以鼓励与激发的。

舒张自然天成的心性,是走出教学的程式、道统,既不放纵、也不平庸,要有“淘汰俗情,渐及清望,互相唱咏,以见性灵”的情趣,不为物累、知书达理。这样的课堂教学好就比苏州园林的主人,他们大多历经宦海沉浮,耗尽青春志气,最后在仕途荣辱不再牵绊的时候老去。所以苏州园林的节奏必定舒缓,色彩必定如繁华落尽尽显素雅本色。

三、山高不阻野云飞――还原精神的好奇心

留白,传统绘画的一种极高境界,讲究着墨疏淡、空白广阔,以留取空白构造空灵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一堂好课,应该有“留白”的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张力,还原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游走在诗赋词句间,能感受四壁合围的天空之寥廓和水面在四岸包围下的舒展,正所谓“竹密何妨流水过,山高不阻野云飞”。

历代的诗词大家,都十分讲究文学意境的含蓄婉折。讲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他们写而不“满”,言外有义,句式变形,运笔迂曲,使诗歌包含了弦外之音、韵外之致,并以此来激发读者广泛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产生了虚实相生、有限中寓无限的艺术效果。自古以来“诗无达诂”,读者品读意旨的方向也许是一致的,但由于学识、阅历的不同,心理感受有可能会大相径庭。

遗憾的是,我们在教学中唯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总想着要倾囊相授,或者也知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才是教育的境界,但一旦走入教学情境,便不自觉地想要去穷尽我们的认知。例如,在上“现代诗欣赏与写作”公开课时,我选用了张绍民的《从前的灯光》一诗进行鉴赏。阅读中,学生已然读出了其中的人情美、人性美以及母爱的光辉,对于中学生诗歌鉴赏的教学预设其实已经生成,但我未能忍住,还是将我课前准备的五个角度的赏析内容高调地讲了一遍。课后反思,才发现不是不可以深入讲析,而是错在“不愤而启”“不悱而发”,看似好心的行为,无意中却容易养成学生思维的惰性。

园林中的“留白”,绝不是孤立地让景物保持残缺之美,而是意图构筑整个景境的无尽之思,使得景有所归而意在言外。同样,中国的很多诗歌作品,形式非常简单,但内涵却相当深刻,像岑参的那两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王维《终南别业》的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看似什么也没说,但诗人的情致已自然流露于言语之外了,这就是无言之美的境界。无言之美,是一种力量,它如孔子说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无声中见其博大;无言之美,是一种境界,它又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顺其自然中无为而教、无为而学;无言之美,更是一种智慧,“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在效果上以期实现“明刑至于无刑,明赏至于无赏,百职不戒而举,万事不劳而成”,以“无为”达到“无不为”的目的。课堂教学不也如此吗?

如果学生无疑,聪明的做法是设疑,引导他们打开思路,但更聪明的做法是存疑,如沈郁菁老师所说:“有疑则思,有思则学,学而又问,问则疑消疑释。”存疑,是课堂教学的留白,可以让学生利用身边的丰富资源,去打开一条通向自觉认知的快捷通道,而远离思维的僵化与惰性,探幽发微,去获取思维的敏锐性、还原精神的好奇心。

园林是“多方胜境,咫尺山林”的艺术,是一花一世界、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哲学境界,在浓缩的亭台轩榭中去体味山野林泉的空寥,在精神上给人们提供了足够具象的空间。对鉴赏者来说,园林的空白之处恰恰是留有余味的韵脚,等待进一步的补全。而诗歌教学的留白之美,就如寂静的衰草枯杨,唯有通过想象方能了解当年歌榭舞场的喧闹;片断的颓壁残墙,需要通过历史才能还原它曾是宫室苑囿的繁华。不同的知觉体验和知识背景,带给学生迥异的审美想象和感受,但这种感受是超越了知识与技巧的,是教学之外的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琵琶行赏析范文2

关键词:美术鉴赏;通感内容;作用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027-02

一、前言

一般来讲,通感这个艺术修辞手法指的是我们对某一件事物的感觉并不明确的用语言表达出来,而是将这种感觉转移到另外一个事物上,最终实现描述的作用。艺术实践的过程非常复杂,并且常常运用通感的表现形式,这样方便于人们对艺术实践的理解以及深入的探究。通感的使用并不是最近才诞生的,而是从古代就一直延续使用,比如我国古代的文学家苏辙等人将通感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比作“诗画的相互转换”。本篇文章以介绍通感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主要内容,分别从意境、气韵等方面论述通感在美术作品中的地位和价值。

二、对通感艺术形式的概述

对于一些美术作品来说,我们必须具有较高的艺术赏析水平才能更好的了解这些作品之中的意境,同时将自己的感性思维和实际事物有机结合,得到具有高价值的赏析结果。艺术鉴赏者可以使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其中一个就是通感的使用。

通感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对于唐朝诗作以及宋代词曲的分析中,发展到了近代社会,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钱钟书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将这些艺术表现手法归纳为通感,就是将自己的艺术鉴赏的感觉寄托在另外一种事物上,并且借此来抒情或者加深理解认识。在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中,主体一般是人物,再将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寄托在感官上,最终形成了通感。通感的表现形式比较广泛,以下就会介绍通感运用的几个方面,希望帮助人们进行深入的理解。

三、美术鉴赏中通感的作用

(一)通感中的意境概念

艺术家或者是普通的学者在对一件美术作品进行赏析的时候,并不会直接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而是将这种情感转化到另一个物体上来,借由这个客体表达主体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寄托是表达论述的主体在早先的时候就已经被其中相似的一些东西而激发,最终帮助艺术鉴赏者清楚准确的表达自己的含义,这就属于美术作品意境的范畴。

我们自己感受或者是品味名家鉴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关注焦点往往不是表层呈现出来的东西,而是深入在美术作品背后的更深层次的东西,通过深层的挖掘和分析,我们就可以更好的了解这个美术作品作者背后的真实想法以及想要表达的含义。从我国传统的文化作品角度来看,意境最深远的则是中国山水画,不仅因为其中中国古风的浓韵气息,更是因为在这些美术作品的背后隐藏了更多的意义需要我们来鉴赏和挖掘。

曾经宋朝的画院组织过选取画家的活动,选取的是一句古诗让应试者来对此进行分析,即“踏花归去马蹄香”,如果将这句诗词之中的“香”字意蕴更好的表现在画作之中,就成为了应试画家们苦想的问题。很多画家将“香”字的表现突出的画在了花朵上面,而比较出色的一位画家则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黑马飞奔过去,周围零落的散着几朵花瓣,而在马蹄的周围则飞了几只蝴蝶和蜜蜂。这位应试人员最终成功的成为了一名宫廷画家,因为他很好的将对“香”的理解转换成为人们在视觉上可以看到的蝴蝶蜜蜂围着马蹄飞来表现,即将嗅觉上的香气转换成为视觉上的香味,较好的利用了通感的手法。这是通感中将视觉和嗅觉相互结合和相互转化的完美典范。

不仅仅是画作之中存在了对于通感的理解和表现力,很多文学语言之中也运用了通感的技巧,衬托出了美术作者想要呈现给我们的意境。在唐代白居易的诗作《琵琶行》之中,有一句的描写非常经典,“大珠小珠落玉盘”,生动形象的将弹琵琶的乐者的美妙乐声描写了出来。文章之中很少将声音用拟声词来形容出来,因而这篇古诗词中将琵琶女演绎的琵琶声音以及高超的弹奏技艺化作了声音形式上的“落玉盘”。这种通感的表现形式,可以将听到的声音转变成为看到的景象,两者相互借鉴,场景共通,很好的表现了诗作背后的隐含意义。

(二)通感中的共鸣概述

社会生活中有很多人经历过不同的事情,或是悲伤,或是幸福,对这些事件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但是不可否认,对于很多的焦点话题或者重大新闻我们所表现出的关注以及同情,都是因为这些事件的描述引起了我们的共鸣。在很多美术鉴赏中使用通感的表现手法,可以提升美术作品之中的吸引力,引起赏析者的共鸣,更好的理解这件艺术作品的内涵。

我们美术作品之中有一幅作品是《血衣》,这幅画作之中清晰的描绘了人们智斗地主和恶霸的场景,群众的愤怒之情刻画的栩栩如生,除此之外,画面中也包括衣不蔽体的穷苦百姓,抱着孩子的妇女,以及拿着卖身契在声讨的老人。这些场景和片段的组合很好的将被恶霸欺压的百姓的愤怒和不满表达出来,最终影响到了我们对此的看法,引起了我们对群众的同情,能够让人们伸出援手帮助弱者。

在这样的美术作品之中使用通感,可以帮助欣赏人员更好的体会作品的意境,人们也可以将自己对这个作品的表面认识和感情进行升华,提高一个层次。

(三)通感中的气韵概述

中国的艺术作品具有自己的特点,能够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这些作品之中,赋予其生命力和感染力。曾经有首诗作中提到“梦绕山川身不行”的画面,其实这首诗不是诗人本身在游览山水时所做,而是在欣赏一幅名画的时候有感而发,认为这幅画很好的将意境表现出来,同时又不失画中山水的气势。气韵的含义非常广泛,就是通过我们对于画作欣赏所产生的感情,逐渐升华成为一种共通性,表现了生命力的顽强。

(四)通感中的联想表现

联想是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关键点,没有一个扩张的想象力以及丰富的背景知识,是不能够很好的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深层次的理解作品中的含义。欣赏美术作品时,我们可以运用通感的手法,将所看到的形象进行头脑中的加工,最终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抽象的形象具体化,引起自己的共鸣,更好的了解具体情况。

联想情况的不同,是由于我们每个人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历造成的,同时再加上每个人审美水平存在差异,因而我们必须不断的通过艺术作品赏析来提升自身的鉴赏水平。一般的艺术作品都是由生活中的普通形象提炼出来的抽象事物,并且由艺术家对此进行升华,最终由鉴赏者运用联想能力将这些形象还原成我们可以理解的内容,实现了通感的作用和意义。

美术作品之中的形象是静止在画作中的,而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事物都是运动的,那么如何在美术作品之中记录下我们的运动瞬间,就成为了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高超的作者可以很好的利用一些艺术手法留住美好瞬间,而与此同时,美术鉴赏者针对这些艺术形象进行发散性思考,最终可以使得观众也获得相同的感受。

使用通感的作品数量非常多,而典型使用了联想手法的作品的代表作就有《掷铁饼者》这幅作品。在这个作品的画面内容中,虽然人物和铁饼都是静止的,但是画家运用了高超的技艺来将此进行刻画,静态图片也可以表现的栩栩如生。后来的鉴赏者通过画面的描绘可以联想到运动员当时的动作以及心理活动,更好的体会当时的情境。

四、小结

综合上文所讲述的内容,我们可以得知,通感就是将对事物的直观感觉转移到其他物体上,并且借此予以表达出来,帮助人们更好的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同时,我们也能够在通感中理解美术作品中的美感,获得最佳的赏析效果。

参考文献:

琵琶行赏析范文3

一、就分值而言,从6分到17分不等。其中,6分的为重庆、福建两卷,7分的为湖南、广东、浙江三卷,8分的为安徽、湖北、四川、天津、山东、江西、上海、全国大纲八卷,10分的为江苏卷,11分的为辽宁、全国新课标两卷、17分为北京卷。看来,8分为常态。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北京卷,不妨一看: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示秸①

张耒[宋]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上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①秸:张耒二子张、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2.(7分)

⑴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二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⑵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13.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法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

其中,让我们感到出新的是13题。这道题新在要我们联系实际来谈,新在字数要求不少于200字,新在分值竟高达10分。这样的题目,在来年的高考中,会不会也出现在别的试卷中,值得我们关注。

二、就作者而言,唐朝的选了杜甫、储光羲、周朴3人的;宋朝的选了欧阳修、张耒、刘敞、苏轼、黄庭坚、周邦彦、陈与义、华岳等8人的,其中苏轼、黄庭坚出现在两套试卷上;明朝的选了高启、张弼2人的;清朝的选了厉鹗1人的;上海卷从东汉时期无名氏的五言诗《古诗十九首》选了《明月何皎皎》。看来,2011年高考,宋朝诗人的诗作出现的最多。就这些诗人而言,其中有好多是我们并不熟悉的。之所以选这些人的诗歌,该是为了避免被人们猜中题。就是我们熟悉的诗人,除了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外,其他的也是我们陌生的,自然这也是为了避免大家猜中题目。明白了这些,在复习备考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心中自然也就有数了。

三、就题目设计数量而言,一般是两个题目,一个题目的是特例,这就是湖南卷,我们不妨一看: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7分)

春暮西园

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

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

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虽然题目仅一个,但分值并不小,为7分,这就要求我们在答题时要答深答透,具体体现在字数上,绝对不能三言两语就完了,要尽可能多一些,具体的说该不少于五六十字。

三个题目的为北京、湖北、天津、江苏、上海5卷。其中,北京、上海各有一个选择题,其他全为主观题。

四、就设计题目所用诗歌数量而言,一般是用一首诗歌,有时候也用两首。用两首的时候,其实是要我们进行比较阅读。如湖北卷: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登城

刘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

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

一片江南水墨图。

望湖楼晚景

苏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

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

电光时掣紫金蛇。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分)

(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2分)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比较阅读,一般是要我们回答同中之异,湖北卷给的刘敞的《登城》和苏轼的《望湖楼晚景》,都是写景诗,而且都是在楼上观览雨景,也就是说属于同一题材。但这并不是说在所写内容、写法、风格等方面没有区别了。现在就是要我们回答这些不同。怎样回答呢?最为重要的还是去认真阅读所给诗歌,在读懂的基础上给以比较,找出其不同,诉诸成文。大家不妨仔细研究下面的参考答案,看一看,想一想,肯定能够从中受到启发。

【参考答案】

(1)细雨。

(2)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所云“江南水墨图”意境。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3)刘诗用“雨映寒空半有无”作为背景,用“浅深山色高低树”作为主景,虚实结合,浓淡配置,相互映衬,描绘出“一片江南水墨图”的优美画面。

苏诗描绘的是由疾风、骤雨、雷电所构成的壮美景观,“横风吹雨”“ 电光时掣”先后出现,中间插入“雨过潮平”的短暂平静,跌宕起伏,更凸现其壮观。

五、就题目设计类型而言,有相当一部分是要求我们回答诗歌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比如安徽卷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福建卷要求“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广东卷要求“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江苏卷问“‘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江西卷要求“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全国大纲卷要求“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全国新课标卷要求“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山东卷问“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人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但毕竟是可以分类的。平日我们作一梳理,知道有“思念、愉快、欣慰、悲伤、愤怒、羞愧、自豪、感激、遗憾、热爱、同情”等种类。考试答题的时候,根据诗歌的具体内容,从中选择作答。

有相当一部分涉及了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如江苏卷问“‘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江西卷问“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全国新课标卷问“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福建卷“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安徽卷要求“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

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诗歌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是有限的,我们平日也该作以整理,记忆在心,以备考场上答题调出运用。这些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有:动静结合、前后照应、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虚实结合、欲扬先抑、侧面描写、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渲染、象征、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照、设问、对偶、借代等。

再从不同角度切入,对2011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的特点进行综述后,我们从四个方面入手,说一说读懂古代诗歌的方法。因为读懂是答题的前提和关键。如果读不懂,那么一切还是等于零。

谈到古代诗歌的欣赏,一些同学总露出畏难情绪。其实,也没有什么可难的,只要我们能够给古代诗歌正确定位,就是古代诗歌不过是一则短而又短的特殊的文言文罢了。说短,七言律诗不过56个字,五言绝句才20个字。这么说来,又有何难?有何特殊呢?我们也谈四点,也就是送给同学们能够开启古代诗歌之门的四把金钥匙。

1.特殊在古代诗歌用的一些词语都打上了我们民族所特有的一些文化印记。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古诗一旦翻译成外文,往往就走了味。举例来说,松梅竹菊往往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也就是说古人常用其来表现志向、气节。月亮高高的挂在天上,可在古人眼里也是有生命的,看到月亮便勾起自己的思乡思亲的情怀来,你看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指月亮),无一不是这样。杨柳传递的则是依依惜别之情,最早《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往后王维的“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莫不如此。梧桐与杜鹃又都与凄凉分不开,落花与流水又都与愁绪分不开,作为候鸟的大雁又往往触动游子的乡愁。总而言之,这些表示自然之物的词语,都寄寓着一些特殊的情味,且得到了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认可。我们读诗注意到了这些特殊的词语,可以说也就拥有了开启古诗欣赏之门的一把钥匙。

2.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语序,比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古诗中也有这些现象,但说起来应该是比这复杂得多。因为古诗特别是近体诗要讲押韵,要讲平仄,也就是说,语序要为押韵、平仄开路。比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归浣女”,应是浣女归;“下渔舟”,应是渔舟下。“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书怀》),应该是“文章岂著名,老病应休官”。“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下句应该是“一月夜飞渡镜湖”。“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上句应该为“空自许塞上长城”。“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后两句应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上一篇难忘的风景

下一篇鲁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