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赏析范例6篇

琵琶行赏析

琵琶行赏析范文1

关键词:《十面埋伏》 琵琶曲 楚汉战争 曲式结构 乐器 音色 节奏

一、引言

《十面埋伏》描绘了楚汉相争中垓下之战的情景。是琵琶曲的典型代表。所以正确理解《十面埋伏》的音乐形象有利于了解我国优秀音乐文化悠久传统,培养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感情,弘扬继承祖国悠久文化及音乐文化的意义。

二、正文

《十面埋伏》作为古曲的典型代表。身为当代中师学生对于这一类音乐的鉴赏力十分缺乏。对于古曲的欣赏也可以说是一窍不通。首先,不了解琵琶这类乐器。其次,不了解它的音乐背景。再次,不懂得怎样欣赏。一曲完结,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完全不理解其中的美妙和精髓。那么,该从哪些方面对《十面埋伏》进行赏析呢?

琵琶古曲主要从它的曲式结构、演奏乐器、节奏、音色以及音乐背景等方面进行赏析。

本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重点段落是:“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乐曲激昂、气势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重点段落是:“楚歌”、“别姬”,乐曲沉闷悲壮。全曲气势恢宏,充斥着金戈铁马的肃杀之声。全曲分13段:1、列营(分营、擂鼓、掌号、马蹄声);2、吹持;3、点将;4、排阵、走队;5、埋伏;6、小战;7、呐喊;8、大战;9、败阵(垓下楚军被重重包围,项羽败阵);10、乌江自刎;11、争功;12、凯旋;13、回营。全曲13个段落还可分成三大部分。乐曲从战争的准备阶段开始,节奏由慢渐快,以琵琶模拟战鼓声、浑厚雄壮;接着是一段吹打乐,全用轮指演奏模拟号角声。然后进行排阵、点将等等,这都是古战争中必有的内容。整曲来看,又有“起、承、转、合”的布局性质。第一部分含五段为“起、承部”,第二部分含三段为“转”部,第三部分含二段为“合部”。真正精彩激烈的在作战部分:埋伏表现了伏兵重重、楚军被围得水泄不通的情景,然后是到九里山大战是全曲的高潮,运用琵琶高超复杂的绞弦技巧真实的再现了战争的惨烈:人仰马嘶声、兵刃相击声、马蹄声、呐喊声等等,惊心动魄,让人振奋。隐隐约约透出四面楚歌,暗示项羽兵败。

本曲是以琵琶为演奏乐器。琵琶、一件古老而又奇特的乐器,发出琮琮的声音,仿佛阅尽沧桑、饱经世事的老人,又若热情奔放、慷慨激越的青年,秦、汉以来,曾作为多种弹弦乐器的总称。本是一个敏感又多情的尤物,在另的物只是模糊记着的事情,然而,在它善感的心灵中,已反复而深深地镂刻在回忆的心版上了。

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汤琵琶传”中,曾记载了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鼓声、剑驽声、人马声……使闻者始而奋、继而恐,涕泣无从也。其感人如此。由此可以看出其技艺之高超。整首曲子全凭手中一把琵琶完成了多种高难度声音的演译,将战争的人仰马翻、鼓声震天、兵戎厮杀表现得淋漓尽致。时而是模拟战鼓声的浑厚雄壮;时而是厮杀时的惊心动魄、让人振奋。中间还有一段琵琶长轮模拟箫声、隐约透出四面楚歌、暗示项羽兵败。此时的琵琶是凄凉悲壮的,仿佛楚汉这争就在眼前。可以说琵琶仅用一种乐器却演奏出了一个交响乐团所能达到的高水准。琵琶对喧嚣的音响模拟得十分出色,很有感染力。音色复杂多变,高亢低沉不定,神秘诡异,犹如一个高深莫测的奇女子,令人捉摸不透。

《十面埋伏》是琵琶曲中的优秀代表作品之一。传统琵琶曲中的文曲大都旋律抒情优美,节奏轻柔平稳,而此曲则激烈雄壮、节奏复杂多变,气势雄伟激昂,形象鲜明突出。全曲跌宕起伏。以第一部分描述汉军大战前的准备,运用铿锵有力的节奏着重表现了威武雄壮的汉军阵容。第二部分是全曲的中心部分。它形象地描绘了楚汉两军殊死决战的激烈情景,节奏紧凑快捷,表现出紧张的气氛。第三部分描述的是楚王战败和自刎的场景。节奏由前面的激昂一下子转化为低沉缓慢,着重刻画出悲壮的场面。其中“吹打”是全曲中旋律性较强、气息宽广雄壮的曲调,琵琶用细腻的“轮指”奏出的长音,模仿古代军中筚篥的吹奏。“点将”、“排阵”和“走队”,以整齐紧凑的节奏,富于弹性跳跃的音调见长。“埋伏”是一段内涵深沉的音乐。一张一驰的节奏音型和加以模进发展的旋律,造成了一种紧张、神秘而又恐惧的氛围。“鸡鸣山小战”旋律的动向是先递升后递降,跌宕起伏,多变的节拍和连续无间歇的节奏型。“九里山大战”是整个乐曲的高潮。琵琶以快速的“夹扫”、表现雄兵百万席卷之势。“项王败阵”用慢起渐快的同音进行旋律和马蹄声的节奏音型来表现项羽奋力突围。“乌江自刎”乐曲凄切悲壮。最后,四弦猛“划”后断然急煞、声如裂帛、音乐嘎然而止。全曲采用了对比强烈的节奏描绘了从战争前的准备到战争时的激烈,再到战后的凄凉,是琵琶武曲中的经典之作。

三、总结

一曲《十面埋伏》,浩气长存,演奏了几千年,无论从哪个方面研究它都是古典艺术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可以说是把古代琵琶表演艺术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创造了以单个乐器独奏形式表现波澜壮阔的史诗场面。直到今天,《十面埋伏》依然是琵琶演奏艺术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名作。

参考文献

琵琶行赏析范文2

《琵琶教学纲要》(作者郝宇容,敦煌文艺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和《跟我学琵琶》(作者刘镇钰,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是学习琵琶的常用教材,本文试比较这两本教材的特色,以便更有效的使用这两本教材。

《琵琶教学纲要》的主要内容为:绪论讲授了琵琶的由来、演变、发展以及琵琶基础知识,目的是使大家对琵琶有一个初步和全方位的了解。第一章讲述了右手各种指法的学习步骤和方法,从弹挑、滚奏、遮分、扫、轮值,摇指等技法一一作了详述,并配合相应的练习曲加以练习巩固。根据教学需要,还简单地介绍了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练习内容。第二章讲述了左手各种指法的学习步骤和方法,从按音、换把、和弦、泛音、打音,揉弦等一一详述,并且选择了合适左手练习的练习曲,以便掌握左手的基本弹奏技能。第三章讲述了各调音阶练习和综合练习。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熟悉的乐曲作为练习曲,这既增加趣味性,又提高了记忆效果。音阶练习时技能训练的基础性学习,在器乐学习中音阶练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一个演奏者来讲,音阶训练是基础中的基础,非常重要。因此在本章节强调了音阶练习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第四章以各调练习为基点,系统地将各类高级技能训练组合起来,重点在于提高左右手的弹奏技能,包括有活指练习、过弦练习、大指练习、快速练习、琶音练习、模进练习、半音阶练习,分解和弦练习以及跳把练习。第五章介绍了作者的创作曲目,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作品的学习,逐步培养学会对音乐内涵的初步理解,合理应用弹奏技法来表现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第六章是基本技法与学习方法。第七章作品内涵与音乐表现,举例琵琶曲《飞花点翠》和《十面埋伏》做解析与演奏。第八章演奏技巧、艺术表现,音乐情感。第九章是器乐学习与素质教育。第六章至第九章从教学角度阐述了琵琶教学及理论观点,目的在于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定得基本理论指导,以便拓宽视野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跟我学琵琶》的主要内容为:教材在开头综合讲述了一些基础知识,包括琵琶的起源、构造、护理,形制、音域以及演奏姿势。第二章介绍演奏技巧,先详述了把位、弦序、,指序符号,以及左右手指法和演奏法。第三章选取了结合左右训练的一些练习曲。第四章是名曲赏析及演奏提要。分别从古代乐曲,近代乐曲,当代乐曲选择了23首,难度有简有难。

两本教材作比较发现,《琵琶教学纲要》一书中对基本功的强调较重,作者为每个左右手的指法都选择了一定量的练习曲,其中有自编的,以及从乐曲摘录的用以加强专门练习,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训练技术的同时提高音乐修养,提高音乐表现力,同时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者虽比较侧重技术性练习但本书中乐曲方面安排较少,仅收录了作者创作的两首乐曲《梅》和《泼水姑娘》。这本教材的特色是在各种技巧学习中,均详述了具体方法和要领。就每种技巧而言,都配以适当的练习曲和相应的乐曲片段。就每条练习曲而言,均附有练习要点。学习内容由简而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从不同类型,不同种类的练习中学习和掌握弹奏技能。在《跟我学琵琶》一书中,作者对琵琶的左右手的各个指法作了详细的文字叙述,也标明了每个指法练习需要注意的要点。但练习曲数量较少,该书在每课针对每一项教学内容有的仅有一条谱例练习。众所周知,初学任何一件乐器时,进行大量密集的练习是打好基础的关键,与《琵琶教学纲要》不同之处在于,本书选择了23首琵琶名曲,都是琵琶曲中较为常见的传统作品和近现代优秀的作品为主,并且对每首乐曲做了演奏提要。每段文字说明篇幅虽短,却包含的信息量不少,在这些说明中,不但有对基本手法,动作方法的解释以及练习重点,难点提示,还涉及演奏状态的调整,指甲与弦身的角度关系等深入问题。由于琵琶的演奏技巧繁多复杂,音域较宽,音色丰富多变,表现力强,所以任何一首琵琶乐曲都具有鲜明的风格特色。对一首琵琶曲的历史状况,素材来源,创作动机,曲式结构有所了解;对每首琵琶曲的演奏要点,技巧运用有所了解,是演奏好乐曲的基础和关键。所以这本书在每首的曲谱之后,附了赏析及演奏提要,希望学习者在精练每首琵琶独奏曲之前,看看这一点点文字,相信对大家演奏乐曲能力的提高,是有所帮助的。综上所述,两本教材侧重点不同,各有各的优点及不足,学习者将两者结合起来相信学习效果会更好。

琵琶行赏析范文3

一、唐诗《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诗里所描述的是作者由长安贬到九江期间,夜晚在船上聆听一位长安琵琶女弹奏琵琶,诉说自身不幸遭遇的故事。诗中对琵琶的表现形式、演奏技法、乐人、乐音、乐境等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写,绘声绘色地再现了琵琶那千变万化的旋律音响的丰采,让人觉得这不仅仅是一首叙事诗,更是一首音乐诗。因此唐诗《琵琶行》无论是在我国的文学史上还是在音乐史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琵琶行》中白居易细腻地刻画了琵琶女精湛的演奏技术和琵琶乐曲的动人音响,将听觉转化为视觉,使音乐更加形象、生动,不得不让我们惊叹诗人深厚的音乐修养和艺术才华。

这首流传千年的文学作品中,它把对音乐音色的特性的表现描述得入木三分:“在‘转轴拨弦三两声’的校弦试音后,接着以‘未成曲调先有情’来突出一个‘情’字。而‘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则以《霓裳》与《六幺》的弹奏过程,带出‘低眉’的神态和‘续续弹’的节奏以及‘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的思想感情”。接下来的十四句连续使用“急雨”、“私语”、“珠落玉盘”、“莺鸣”、“冰泉”、“银瓶破”、“铁骑突出刀枪鸣”、“裂帛”等大量的、形象生动的比喻,极其形象地描写了琵琶演奏的音响效果的变化:从急骤到轻柔;从流畅、明亮到伤感、悲切;从无声再到激昂的音乐过程。将抽象的、难以感知的乐曲通过形象生动精细的比喻让读者一下就听觉化、视觉化、具体化了。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写到:“艺术节奏在小说作品中的安排不仅表现为对于生活运动的特点的忠实,对生理心理特点的把握,而且有着发挥小说作品的审美力量的鲜明作用;浓、淡、冷、暖、高、低、疾、徐等等有规划的组合,相映成趣,增强了吸引读者的力量”。诗人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把琵琶演奏过程中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快慢、乐音的变化、乐曲中不同的演奏音响效果和音乐的乐境等都表达得生动、传神,令人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二、琵琶演奏技法在唐诗《琵琶行》中的表现

在唐诗《琵琶行》中除了描述了琵琶的音乐特征外,还有不少对当时琵琶演奏技法的描述,如“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此句诗人分别描述了琵琶的左、右手指法和当时流行的琵琶乐曲,由此可得出,在唐代琵琶艺术在演奏方面已有了其一套基本的演奏指法和演奏型的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七个字,简单概括了琵琶演奏的基本指法与技巧,诗中所说的“拢”与“捻”这两个动作指的是左手两种按弦指法:“拢”,现称为推,即左手指尖在“相”或“品”上按弦并向里推;“捻”,现称为“吟”或“揉”,即左手指尖把弦按在“相”或“品”上并指尖左右揉动,使弦上发出波浪型的余音。“拢”和“捻”这两种左手指法,多用于表现细腻婉转柔美的情调,使旋律更富有歌唱性。“抹”与“挑”,则是指右手的指法。“抹”就是如今我们所说的弹,即用右手食指在琴弦上自右向左弹弦发出琵琶的声音;而“挑”和现在的说法相同,是用右手大指自琴弦的左向右挑弦发音。这两种指法是琵琶右手指法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在“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句子中的“当心画”这歌动作也是右手的一种指法,可以理解为如今琵琶演奏中的“扫弦”,即右手食指快速有力地从四弦到一弦弹过,四条弦如同一声发出,有强烈的和声效果,常用来表现激昂的音乐情绪,这首诗中用此技法来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怒之情。“从拨弦到掩抑,从续续弹到拢捻抹,从错杂弹到声暂歇,从声迸发到裂帛声,整个乐曲时而强音冲天,时而低咽如鸣,这是根据琵琶声的本身特点所作的艺术描述,从而形成了诗的节奏”。诗人对这些琵琶技巧的描述不光生动的描绘出琵琶女炉火纯青的演奏技术,也从侧面反映出唐代琵琶演奏技法的发展,说明那时的琵琶演奏技巧已有很大的进步,表现力十分丰富,成为当时非常盛行的雅俗共赏的乐器,对盛唐歌舞音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琵琶协奏曲《琵琶行》对唐诗《琵琶行》内容的表达

琵琶协奏曲《琵琶行》是我国当代作曲家张晓峰先生根据白居易这一同名诗篇所创作的一首琵琶协奏曲。在这首乐曲中,作曲家成功地用音乐再现了原诗中精细的描绘及深刻的意境。

全曲由《引子》、《忽闻水上琵琶声》、《说尽心中无限事》、《江州司马青衫湿》、尾声《月白江心》五个部分组成。乐曲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自己遭遇被贬的悲愤。此作情景交融,颇具感染力。

乐曲的引子部分,由琵琶与萧演奏出自由散板的旋律,悠扬的乐声由远而近,古筝的刮奏如流水般,描绘了一幅“得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意境。

《忽闻水上琵琶声》:乐队以慢速奏出《琵琶行》的主题,曲调明亮,它打破了引子中琵琶与萧落寞的氛围,在数十小节乐队演奏后“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琵琶旋律亦如诗似画,曲调委婉而优美,乐队与琵琶独奏间此起彼伏的呼应,犹如“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的情景。

《说尽心中无限事》:此段旋律是由四声空弦音起声,后四个泛音将空弦音艺术化处理。简单的四个音符就将诗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意境营造了出来。在接下来的旋律里,音乐在情绪上分几个层次,它们体现在不同的段落中:第一部分是一个弱进的主题,带有追忆色彩,好似琵琶女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似诉平生不得志”。当慢起渐快的句子转变为突快时,它预示了音乐第一个高潮的到来,此时追忆色彩的主题转变为放声的高歌,琵琶女对诗人敞开心扉,用琴声“说尽心中无限事”。在乐曲第一次音乐高潮后,加入古筝旋律的过度,运用多种琵琶指法与轻快的旋律,刻划了诗中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风流的教坊生涯。之后速度一步步加快,紧接着的琵琶与乐队间的配合使音乐的情绪不断地高涨,最后在定音鼓音的烘托下,琵琶女的叙述变成对封建社会及一切人间不平的血泪控诉,用琵琶独特的扫弦技法描绘出琵琶女的愤慨和不平,演奏者的心境被描摹得淋漓尽致。

《江州司马青衫湿》:此段落以摇指再现了琵琶女的主题,更加深沉悠长;二胡悠缓的独奏,恰似诗人的感叹。继而旋律连续的上下行模进,随后琵琶和乐队的交替奏鸣,犹如琵琶女和诗人的对话,听完琵琶女的哭诉后,诗人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

琵琶行赏析范文4

【关键词】黄梅戏;琵琶演奏;戏曲伴奏;作用;魅力

黄梅戏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因而得名,早期叫黄梅调,又叫采茶调,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影响十分深远。黄梅戏以纯朴、抒情、清丽、明快的风格见长,韵味丰富,唱腔淳朴流畅,优美动听,如行云流水。表演朴实细腻,载歌载舞,以真实活泼著称。它的基本旋律都取之于民歌小调,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她优美的曲调和人们的美好愿望以及想象中的天堂仙景相结合,美丽的爱情故事配上黄梅调,产生了许多美丽动人的剧目,有着强大的艺术感染力,雅俗共赏,怡情悦性,成为深受全国观众喜爱的著名剧种。

一、黄梅戏中琵琶演奏的作用

黄梅戏最初只有打击乐器伴奏,即所谓“三打七唱”,演唱时只是在开唱前和过门处用打击乐打个长槌或者六槌聊作烘托,伴奏非常简单。随着黄梅戏的发展,简单的三打七唱的伴奏模式渐渐不能满足剧情的要求。为了增加剧种的品位,提高音乐的效果,民族乐器被渐渐融于黄梅戏音乐中,《天仙配》、《女驸马》的演出,使黄梅戏伴奏有了全面成熟的发展,逐渐确定用高胡作为主要伴奏乐器,琵琶在音乐配器中也有了全面的展现。在黄梅戏的乐器演奏中,琵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托腔。在黄梅戏舞台上,琵琶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演奏效果,演员的唱、念、做、打,各种人物内心情感的表达离不开乐队的配合,更离不开琵琶的曲调。琵琶发挥的托腔的作用主要是利用琵琶颗粒状音的特性,运用弹挑、轮指、摇指等演奏指法使旋律充分得以细化,同步弹奏演员的唱腔和过门,完成黄梅戏音乐中的说唱性。

(2)演奏。由于琵琶的演奏技巧十分复杂,十指全都派上用场,所以表现力很强。演奏时左手五指按弦,可快速换把,产生泛音、打音、揉弦、推拉弦、绞弦并变换各种速度的乐曲,和右手的扫、弹、挑、滚、轮指等技法协调运作,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和民族风格赢得天下第一弹的美誉。琵琶的演奏作用主要通过在黄梅戏音乐中承担独奏和领奏得以实现。

(3)伴奏。琵琶属颗粒状音色,这是有别于其他乐器的地方,又因为它是四弦乐器,可演奏和弦,所以作曲家常用它担当主旋律和内声部的伴奏,在戏曲中担当主旋律和伴奏部分。琵琶的伴奏作用主要体现在黄梅戏音乐的某些部分中琵琶溶和在黄梅戏乐队的整体里,主要担任和弦音、分解和弦和节奏型等任务。

(4)抒情。琵琶具有独特的情感表达作用,演奏者运用丰富的音色变化、幅度变化、力度变化来表达黄梅戏作品中的情感维度、情感层次和情感张力,营造出“腔行韵生”、“气韵传神”的演奏意境。琵琶的分解和弦、伴奏加花、和弦琶音等,根据演员的情绪来演奏,充分体现旋律的情绪,调式统一自然,与乐队和谐、默契,充分发挥琵琶演奏技巧,配合黄梅戏剧情的发展和人物情绪的变化。

二、黄梅戏中琵琶演奏的魅力

琵琶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其丰富的演奏技巧与表现力被誉为弹拨乐器之王。琵琶音域宽广,高音清脆响亮、纤细入微,中音圆润饱满、柔和甜美,低音浑厚深沉。琵琶音色优美,清澈、明亮,富于颗粒性。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著名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琵琶的音质特点。在黄梅戏表演中,琵琶演奏有着非凡的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琵琶的各种演奏技巧为烘托剧情锦上添花。琵琶左右手的演奏技巧极为丰富,右手演奏技法中,滚奏、双弹、双挑、扫、拂、临、挂、勾、抹、剔、飞、遮、分、扣、摘、拍、提、摇等弹挑类技法,长轮、四指轮、三指轮、七指轮、半轮、带轮、上出轮、下出轮等轮指类技法,左手在按音换把演奏技法中的推、拉、吟、揉、绰、注、打、带、擞、煞、绞弦、并弦、泛音、和音、和弦等演奏技巧为烘托剧情锦上添花。例如,黄梅戏《女驸马》中,公主要拉冯素珍“金殿去面圣君”时,冯素珍临危不惧,从容地诉说原委,进而借古喻今,唱出了一段:“怎知民间女子痛苦情……”在这段伴奏中,琵琶对旋律进行加花时,运用上行、下行和八度跳进等演奏技巧,如行云流水,舒展洒脱,与演员的演唱水融,相映成辉。

(2)琵琶优美的音色使黄梅戏具有民族特有的韵味。在黄梅戏伴奏中,演奏慢速的旋律并要求乐音连绵不断,富于歌唱性时往往采用“长轮”技法,使音乐更富于歌唱性;在旋律中结合弹挑,推拉弦的运用使音乐韵味十足;在轻快的乐曲中结合弹挑、小轮,使旋律富于弹性和风趣性;结合使用轮和扫轮来表现悲恸、哭诉等情绪,使黄梅戏具有民族特有的韵味。例如,黄梅戏《牛郎织女》最后一段:“空守云房无岁月,不知人世是何年 ……”中,琵琶演奏通过长轮、弹、挑、夹弹、分、摭等演奏指法,如泣如诉,委婉动听,把织女内心的苦闷、哀怨、惆怅,诠释的淋漓尽致,琵琶演奏者不仅将乐器本身所具有的音色属性运用演奏技巧表现出来,而且融入了表演者个人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和对作品的理解,以及对风格的把握等因素,演奏出歌唱般的圆润音色,使黄梅戏散发出民族特有的韵味。

总之,琵琶表达感情细腻,表现力丰富,独具特色,在黄梅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展现出非凡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汪粤;戏曲电影《天仙配》创作手法赏析[J];戏曲艺术;2008年04期

[2]刘正国;黄梅戏早期特色伴奏乐器“筹”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杨春; “大珠小珠落玉盘”――谈琵琶的技巧如何在戏曲伴奏中发挥作用[J];《黄梅戏艺术》 2006年04期

琵琶行赏析范文5

《琵琶行》乃千古绝唱,字字珠玑,丝丝缕缕都浸染了诗人心灵深处最深沉炽烈的情感,它始终闪耀着语言、文学、音乐三位一体的真美之艺术光芒,以此作为培养学生美趣的文本载体再好不过,因此,我设想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品味、想象、迁移等途径来达到熏陶学生审美情趣的目的,应是可行的教学构思。

于是,我首先读了近年有关白居易研究的一些文章,重温了白居易的诗歌,认真看了《唐之韵》等资料,以期对盛唐诗歌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影响有更新更深的感受。因为教师的文学文化底蕴是教学成功的基本保障。针对学生实际,我将其定位为文学欣赏课,并大胆取舍,摒弃传统的窠臼,摒弃逐字逐句的解说,而是抓住“情”与“美”,抓住音乐描写和几处名句,突出重难点,创设美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美、领悟美,把学生的思维从感性纳入理性,让学生随着认识的逐渐深化而获得美的享受。

上课时,我先在低沉幽婉的古乐曲背景中用形象深情的语言描述,把学生带进了那个凄清冷落的深秋:秋天的傍晚,浔阳江畔。秋风瑟瑟,枫叶簌簌,荻花零乱。江岸上,两匹瘦马;江岸边,一叶小船。主客两人,相对无言,默默举酒,可惜无乐相伴,真是举杯消愁愁难断!只见江水茫茫,如愁思不断;月光凄冷,令人举目伤感……这幽婉低徊、如泣如诉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让学生脑中渐渐浮出“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场景。学生渐渐地进入了角色,都沉浸在语言、乐曲描绘的情境中,体验、领悟作者的心境。这就是美的境界。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开始受到美的熏陶。创设情境这一手段荡起了学生情感的浪花,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然后我再让学生听配乐诵读,感受“秋夜惨别图”,感受笼罩全诗的沉郁、凄凉的气氛。有了这些铺垫,再让学生寻找诗中有关音乐的描写,品味诗中的语言美、意境美,就不再是困难的事了。

在欣赏音乐描写一节时,我用《阳春白雪》、《十面埋伏》等琵琶名曲加深学生对“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等诗句的理解,比如“十面埋伏”这个历史故事的视觉形象和乐曲本身激昂紧张的节奏和情调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身临其境,其所见所闻也成为了理解和欣赏的主要心理依据。贝多芬曾说过:音乐应从男人心中烧出火来,从女人眼中带出泪来。这充分说明了音乐与激情融为一体的关系。我与学生在乐曲声中诵读诗歌,一同进入想象的音乐空间,学生似乎亲耳听到了琵琶乐声由舒缓流畅到冷涩阻塞再到激越雄壮,最后戛然而止,这一切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跌宕起伏中感受到琵琶女“似诉平生不得志”的情感起伏。这种借助音乐形象调动审美想象的过程对学生的情感无疑是一种强烈的震撼!这挖掘美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美。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同时又是审美活动,语文课的审美活动,与名画、名曲的审美活动有着相通之处,就是都必须完成二度审美。当我们欣赏一件艺术品,赞美它的构思、语言、色彩、形象的美,这只是浅层次的美;当我们进而探究艺术家是如何捕捉构思、语言、色彩、形象的美,这又是一次审美活动,而且是更富内容、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这就是二度审美。《琵琶行》一课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设计的可贵之处就是运用“蓄势”进行二度审美活动,不是只停留在朗诵或对诗歌语言的表层分析上,而是深入到“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的层次中去理解作者创造审美意象的过程,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审美的天地。比如:开场蓄势——背景音乐,低沉、缓慢而又凄楚的描述,让学生感受凄凉、悲伤的氛围;过渡蓄势——听配乐诵读,进入凄凉、悲伤的意境;高潮蓄势——体会“诗眼”,作者为何这样写,理解主题及作者感情。

当学生的情绪进入“愤”、“悱”状态,当学生理解到全诗凄凉、悲伤的感情基调,进而理解到琵琶女的漂沦憔悴与作者的迁谪失意是同病相怜的,这时来思考并回答“作者为何这样写”就水到渠成了。教师及时抛出本诗“诗眼”——“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让学生体会作者何以生出此感,抓住“同”字进行比较:同为京城人,同为失意人,同为沦落人!由此,学生很容易就能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触摸到作者跳动的灵魂。从而使学生把握作者的心路历程,把握作品塑造的美,学生的情感素养也由此得到升华。

至此,浔阳江头的琴声,琵琶女的不幸,作者的人生感慨,优美的诗句,已激起了学生对我国古典诗歌的极大兴趣。我又将准备好的一些描写音乐的名句的资料投影给学生,让他们比较阅读,作出一定的评价。最后我布置了两项作业,要求任选一题完成。一是听古乐曲《高山流水》,运用一些修辞方法仿写一段描写音乐的文字,二是想象在“江洲司马青衫湿”之后的情景续写《琵琶行》,要求在原诗的基础上加以合理的丰富的想象。结果学生欣然接受并完成得较好。

琵琶行赏析范文6

随着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开始增设音乐教育专业,琵琶学科作为音乐教育专业器乐类的主要课程之一,也走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1。琵琶是民族乐器中历史悠久的弹拨乐器之一,有着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不少青少年都有学习琵琶的愿望。但是“樱桃好吃树难栽”,琵琶演奏技巧繁难,练习过程枯燥,让很多初学者望而生畏。其实不仅学生觉得琵琶难学难练,就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也觉得教起来不易――学习艺术,最紧要的是学习者的思考和感悟,而老师不厌其烦的理论讲解和动作示范,不仅自己疲惫不堪,有时候还容易产生让学生陷入教条和僵化的反作用。穷则思变,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开始尝试将多媒体技术引入琵琶教学之中,渐渐积累一些经验和教训,现写出来求教于方家。

多媒体技术有助于提升琵琶教学效果

1.多媒体技术有助于建构丰富多彩的教学生态。多媒体教学是一种以多媒体传播媒体为手段,以人的感官为通道,以呈现模式的多样化为特征的现代化教学途径和方式2,这些优势比较适用于琵琶教学的个性化需要。琵琶是民族乐器中历史悠久的弹拨乐器之一,有着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琵琶最大的艺术魅力就在于指法丰富、技巧性强、个性鲜明,丰富的指法使其音色富于变化、张力四溢,但同时这也是很多人学习琵琶、练习琵琶最大的障碍。通过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我发现这种手段可“降低”教与学的难度,有效激发青少年学习琵琶的主观能动性。实践证明,在琵琶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引入多媒体技术,其课堂生态会比传统教学过程显得生动而多彩。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及大容量的知识贮备是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特点,原来的琵琶教学的纸本讲义变成多媒体课件更会给师生带来耳目一新、引人入胜等新感觉。琵琶乐曲欣赏是琵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它集文学、艺术为一体,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合,核心目的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艺术品位,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琵琶艺术的感悟力。传统课堂生态下,教师通常只能借助教材、亲自示范等有限的教育资源展开教学,很多内容教师不易讲透彻,学生理解起来也很困难,费时费功,效果不佳。如今借助多媒体技术的辅助,笔者发现如此不仅大大增加了琵琶欣赏课堂的知识容量,节省了板书、读教材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便捷地实现了文字、音效、动画的完美组合,便利于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接受、理解和掌握。琵琶演奏技巧通常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需要教师的反复师范、学生的用心捉摸,有了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我们就可以在备课时精心制作、准备相关课件,直观、准确、生动、全面地向学生展示琵琶演奏技巧,对那些繁难的技巧还可分步骤、反复地演示,直到学生掌握为止。对接受程度不强的学生,教师还可将相关视频下载给他们,便于他们课后自主学习。《十面埋伏》是琵琶演奏中的看家曲目,这套大型武曲风格波澜壮阔,曲式丰富,意境雄浑壮丽,具有厚重的表现力和丰富的感染力。可以说,凡是琵琶爱好者都想熟稔掌握这套曲子,是我们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也难点多多,多数学生都不易熟练、完美地弹奏它。我们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可事先制作有关《十面埋伏》的多媒体课件,精心制作的集音画于一体的课件可使学生轻松、准确地理解这套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质,层层递进,渲染楚汉之争的紧张氛围,直至营造出楚霸王被刘邦大军围困垓下,面对“十面埋伏”的绝境无可奈何的悲凉与悲壮,借助画面的引领和文字讲述,使音乐一步步渲染和影响着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可以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霸王别姬时的生死相依、项羽突围无望时英雄末路的悲凉与悲壮……水到渠成,很多学生都能借助多媒体这一系列的展示过程,准确地理解这部作品、理解项羽这位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此时再开始相关技法的教学,学生掌握起来就容易得多了,兴趣也会被激发,远比传统课堂生动、高效。

2.多媒体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青少年有着独特的认知心理特点,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有时候是学习态度问题,但更多的时候是对教学内容或教学方式不感兴趣所造成的,传统课堂的满堂灌、教学资源单一、学习内容枯燥等都会严重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适时、适量引入多媒体技术辅助琵琶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多媒体课件的有声有色演示,全面激荡着学生的视听感官,容易让他们迅疾集中精力,专注于多媒体所展示的教学内容。作为琵琶专业教师,我们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认真研究青少年学生的认知心理,全面分析多媒体课件在声音、图像、动画、影像等方面的传播优势,有效整合多媒体技术与琵琶教学的特点,使两者实现融合交互,创造出图文、声乐并茂的艺术氛围,以此激发学生认真学习、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学习潜力。

使用不当也容易陷入误区

制作琵琶多媒体教学课件,需要用整合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对琵琶作品进行专业化、个性化阐释,需要教师对琵琶作品、对教学整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有着独特的理解、全面的把握。但是,不少专业教师目前还达不到这一境界。

多媒体作为辅教学工具,在琵琶教学中只能处于辅助和从属地位,可是不少教师却将此错位为课堂主角,自己却沦为了课件播映员,甚至一堂课从头到尾学生都在忙着“看片”,教师则忙着操作电脑,传统课堂的讲解、互动等优势荡然无存。更有甚者,不需要多媒体的教学环节也唯多媒体是举,结果难免适得其反。

有多少位观众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对琵琶作品的解读、理解、感悟也是如此。优秀的琵琶曲目无不意境深邃、内涵丰富,不同的受众对其可以有多元的阐释与理解。而多媒体教学课件只能是教师本人对作品个性化理解的方式之一,不是绝对准确、无可非议的标准答案。如果是在传统课堂模式下,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作品进行多元解读,而在多媒体环境下,如果过分依赖预设的教学程式,则容易压缩与限制师生互动,造成另一种态势的满堂灌,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甚至造成他们对作品本身的曲解、误读。

此外,部分教师资料有限、计算机技能不强,不能够制作出高水准的课件,也是不容小觑的弊端之一。

对在琵琶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思考

1.更新观念。多媒体教学不仅是技术上的升级,同时更是教学观念的深刻变革,掌握多媒体技术并不难,难的是教学观念的与时俱进,也就是说教师的理念和思维必须与多媒体教学环境配套,两者必须相辅相成,而不是简单地将原来的教案“电子化”就万事大吉。

2.统筹规划。在熟练掌握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技术的前提下,教师要根据琵琶教学的特点、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等要素统筹规划整个教学流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经常强调教学目标、考量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合理性,突出学生应该掌握的重点、难点。除了考虑课件平面和动静的相互映照、音乐的搭配等技术性问题之外,还要注意突出课件与学生的交互作用,以达到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把琵琶课应掌握的知识表达得更准确、精炼、生动、直观,把课堂教学设计得更集中、更典型、更精练。

3.理论与实践并重。学习和掌握琵琶弹奏技艺,既有艺术层面上的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也有技术层面上的难点需要克服,表现在教学上,则是需要教师理论讲述与实践训练并重,这在设计课件、规划教学时必须充分体现出来,两者不可偏废。

4.加强教学反思。高校多媒体教学还处于浅层次应用阶段,方式也较为单一,教师和学生对多媒体教学在态度上的满意度较高,而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却不高。影响高校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对多媒体教学的理解不到位,共享课程资源严重匮乏,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不高,多媒体教学模式单一,缺乏有效的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机制3。总之,对于琵琶教学来说,引入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手段目前还是新生事物,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仍有许多误区亟需规避与消解。笔者认为,琵琶专业教师应经常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深刻反思,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探索和接近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本真价值。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通过教学反思,广大教师可以便捷地提高教育教学技能,拓展学术视野,进而有能力创造性地优化教学,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琵琶、提高素质,收获师生共同进步的多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龚瑛.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琵琶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0.

上一篇难忘的风景

下一篇鲁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