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于海范例6篇

老人于海

老人于海范文1

据因特网美国《医学论坛报》2000年2月8日载 Candon报告称,虽然在8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阿尔茨海默病(AD)很常见,但认知损害和记忆丧失,并非是老化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部分。

65~85岁的人,平均有10%会发生AD;85岁以上的人有一半会发生不同程度的AD,但其余一半人的认知功能,至死保持正常。(Neurology2000’54∶105)

退伍军人事务医疗中心和波特兰市俄勒冈医学科学大学的研究人员们,一直在观察健康‘超常’的老人,以找出他们的脑如何能避免发生AD。该研究开始于1989年,是“俄勒冈脑老化研究”的一个部分。研究人员观察了19名85岁以上,无认知障碍,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卒中、脑瘤或心血管病的老人,这个人口亚群,可以占85岁以上人口的1%。每6个月至1年,研究者对这些老人进行认知评估、神经病学检查和磁共振扫描。这些人平均生存到94岁。死后作脑病理学检查,以查看老年斑块和神经缠结的迹象,即AD的病理标志。

在研究过程中,有7名老人出现痴呆,3名出现认知障碍。然而有9名却至死认知功能正常。在这9名老人的脑尸检中,2人显示有AD的斑块和缠结迹象。其余7人很少有AD的生理(原文如此)标志。

该研究作者之一,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神经病和病理学教授Ball说,有AD病理标志,但未表现任何AD行为体征者,可能是受到了“神经元储备”的保护。神经元储备假说认为,有些人有较多的脑细胞和较好的细胞间相互连接。Ball根据这个假说推测:“可能有些人比别人有较多的神经细胞。这些人只有在累积了比其他没有那么多神经细胞的人多得多的病理损害之后,才会出现病状。只有到神经联系遭到一定程度的损毁后,可能才会真正地发生临床上的AD。”这些人如果活到足够的寿数,可能终究要出现AD,因为这种斑块和缠结在疾病暴露之前,早就已经开始发生了。

在该研究中,有痴呆表现的10例病人,2例脑内并无AD特征。Ball说,除了斑块和缠结,似乎有许多因素对AD起作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因素对本病起作用。

老人于海范文2

我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确保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全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要加强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领导。各级人民政府要把这项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在机构改革期间,要确保这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做到领导、时间、人员三到位,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抓好落实,不断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规模。

各级人民政府要关心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妥善解决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构人员的工资和工作经费,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

老人于海范文3

关键词:内训塑造;老人与海;人物形象;分析解读

对于海明威来说,是美国著名的作家,也被人们称之为是二十世纪中最为杰出的作家之一。在海明威的笔下,涌现出了大量的、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品。如《太阳照常升起》以及《老人与海》等。其中《老人与海》则是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但是这一部作品也是海明威的最后一部小说,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等。通过阅读这一小说,可以看出当人类在单独接受挑战时,所产生出的勇气与信心,同时也展现出来勇于斗争的信念。

一、孤独的圣地亚哥

在《老人与海》中,刚开始就直接言明了圣地亚哥是一位孤独的老者,终日只是摇着一只小船,在墨西哥海湾里捕鱼。经过了漫长的八十四天,老人一无所获,连一条小鱼都没有捉到。所以男孩的父母就跟男孩说,这个老人是一个倒霉蛋。于是男孩的父母开始安排男孩跟随另一艘船,而男孩也听从了父母的意见,跟随另一艘船去捕鱼。结果在第一个星期中就捕到了三条很大的鱼。由于老人每一天都一无所获,所以男孩从心理感觉到十分的难过,开始帮助老人盘好钓绳与鱼叉等。而帆船的帆布上缝补着几个补丁,遮盖好了所出现的漏洞,当卷拢以后,特别像一个打不了胜仗的败军之旗。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老人孤独的背影显示着老人孤独的内心与无法排遣的寂寞。而小男孩的一举一动都展现出与老人的友好关系,那一面像败军之旗的帆布则寓示着老人注定的失败。所以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老人做出了一个决定,就是要到更远的地方去捕捉大鱼。当老人独自出海以后,真的捕捉到了一条较大的马林鱼,虽然在老人的心理也明白,马林鱼的力量要大于老人的力量,但是,老人还是坚持着信念一直同马林鱼斗争着。当老人战胜马林鱼后在返航的过程中遇到了鲨鱼的袭击,虽然老人用上了所有的手段来进行反击,但是还是没有保住自己辛苦捕捉到的马林鱼,而老人却是一直在勇于同鲨鱼进行斗争。因此,也可以说,从精神的角度上出发,老人还是胜利了。所以,从老人的身上也可以看出,老人所展现出来的是一名“勇士”的孤独,也就让人们从心理上开始产生出敬畏感。此外,通过阅读也可以发现,老人在面对困难与挑战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勇敢、坚强以及沉着。冷静。

二、英雄的圣地亚哥

在阅读完海明威笔下的老人形象以后,可以发现老人所展现出来的是一个英雄的形象。在小说中,老人将马林鱼称作是他的“兄弟”从这也可以看出,老人是十分重视友谊的。而在老人与马林鱼、鲨鱼作斗争时,也可以体现出老人不怕艰难,敢于斗争到底的一种精神。其中作为让人注意的是当老人在面对失败的过程中,还不断的抗争,而这也就展现出了老人的顽强意志。虽然在小说的最后说老人还是失败了,但是老人却并没有向斗争低头。且老人在于马林鱼、鲨鱼勇于搏斗了三天三夜以后,还可以让人们感受到老人身上那种坚持不懈与勇于斗争的英雄形象。

在这一小说中,存在着两处老人在面对困境的过程中对自己的鼓励,而这几句鼓励的话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第一,当老人与马林鱼作斗争的过程中说,“疼痛对男人来说都不算回事儿”。第二,当老人在与鲨鱼作斗争的过程中,则对自己说“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这样昂扬激烈的话语可以充分展现出了一个硬汉的形象,同时也可以让人们看到那坚强不屈的内心形象,对于阅读的人们来说,也是种无声的鼓舞。且在此过程中,还向人们展示出了一个道理,就是人是可以失败的,但是却并不能被打败,而是要通过坚强的意志来战胜困难,而这也就成为了《老人与海》中所被歌颂的精神。

三、硬汉的圣地亚哥

在《老人与海》中,通过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可以让人们间接的感受到海明威身上所具备的“硬汉”形象。且通过对老人的外观描述可以看出老人那苍老的形象,这样也就可以让读者感受到老人那长期辛苦劳作的模样,同时通过“像海水一样蔚蓝,流露出欢快、不服输的神情”等几个字,却可以让读者感受到老人的眼中是充满了活力的,展现出了老人那永不服输的精神。在海明威的笔下,老人在面对困难的过程中展现出了一个英勇、坚强与勇于奋斗的硬汉形象。在文中还提到了老人虽然失败了,却还是保持了乐观的心态而这也展现出了老人硬汉本色。

四、对人物形象的解读

在恶劣环境的影响下,老人将大海看做是一个女人,且在老人的眼中,大海是漂亮又可爱的,同与马林鱼称兄道弟,甚至是想亲手喂一喂马林鱼。老渔夫对弱小海燕的同情,即使在搏斗的过程中也要与小鸟进行交谈可以看出老人的善良与仁慈。在这个复杂社会的影响下,老人出海八十四天一无所获,小男孩父母的蔑视与老人的和善;在不懈奋斗下所得到了一副鱼架以后,也要将鱼头送给人钓鱼用等,都可以看出老人那质朴与善良的性格。在海明威的笔下不论是《永别了,武器》还是《丧钟为谁而鸣》都塑造出了一个个硬汉,而最为著名的硬汉就是《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了。通过阅读也可以看出海明威对人生的思考。在这一作品中,虽然老人表面上没有获得成功,但是从精神的层次上来讲,老人是胜利的。

老人的家就是大海,在大海中可以找到老人所热爱的东西,虽然文章是老人与自然在搏斗,但是也可以看做是老人与人生、与命运在做斗争。通过这种饱满的手笔可以展现出人类那伟大的力量,同时也真实的再现了命运的无常。

五、结语

在阅读中可以看出,老人所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成熟与孤独的硬汉形象,在与自然较量的过程中通过永不言败的精神来鼓励人们,让人们敢于面对生活、勇于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

[1]曹瑞楠.命运重压下孤独的奋斗者――论《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硬汉形象[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3,(03):80-80.

老人于海范文4

“老人和”的前世今身

“老人和”饭店创始于清朝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屈指数来,已有215年历史,其品牌历史之悠久、底蕴之深邃,沪上至今还没有一家饭店可与之相媲美。

“老人和”原名“人和馆”,由几个上海本地老板合伙创办,原址在老城厢小东门内方浜路(今方浜中路)旁的馆驿西弄(今馆驿街93号)。几个老板一合计,根据《孟子・公孙丑下》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名言,取用“人和”两字作店名。店内经营上海本帮菜和各式河鲜菜肴,由于位处商业繁华之地,生意兴隆,在当时的上海滩也颇有名气。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市沦陷,“人和馆”被迫停业。1938年秋,“人和馆”迁至法租界八仙桥恺自迩路(今金陵中路79~81号)继续营业。时隔不久,在公共租界二马路“甬江状元楼”隔壁也开出了一家“人和馆”(今九江路521号),老板为刘氏。为此,人和馆老板告了刘老板一状,双方为“人和馆”招牌对簿公堂。当时法院采取两面摆摆平的做法:原告申诉自己的“人和馆”最老,那就冠以一个“老”字,叫“老人和馆”;被告的“人和馆”是新开的,那就冠以一个“新”字,叫“新记人和馆”,以示区别。

“老人和馆”所在的八仙桥附近一带是当时新崛起的商业闹市之地,菜馆酒肆林立,人流量不断增加。由于“老人和馆”经营的本帮菜都是当时上海有名的特色菜,生意自然日趋兴旺。

解放后,“老人和”在坚持发扬本帮

糟猪舌

老人和饭店(淮海店)

上海市淮海中路558号

021-63128617

老人和饭店(打浦店)

上海市打浦路455号

021-63020990

老人和饭店(黄金世界店)

上海市淮海中路988号黄金世界4楼

021-54036177

33 食品与生活 2015-01

传统特色的同时,还不断改良创新,使菜肴的色、香、味、形都有了全新的口感。

1993年,“老人和”因地块批租而停业。1997年,鉴于“老人和”品牌在食客心目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在瑞金二路418号重新开业,令“老人和”再次焕发光彩。开业当天,著名书法家胡铁生先生为该店题写了“老人和饭店”的新店招。

传承发展 与时俱进

“老人和”的本帮菜素以原料新鲜、注重刀工、讲究火候、浓油赤酱而闻名沪上。近年来,“老人和”的厨师们不断传承创新,使其制作的本帮菜更具特色。菜肴浓而不腻、清而不薄,配色艳而不杂,造型雅而不俗,保持了酥烂脱骨不失其形、滑嫩爽脆不失其汁的本帮菜特点。油爆虾、虾子大乌参、酒糟鲥鱼、千岛湖大鱼头等菜肴被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认定为“上海名菜”。在传承特色本帮菜的同时,“老人和”还进一步发掘糟菜,形成具有“老人和”特色的糟卤法:糟料选用大同糟泥、五年陈花雕酒,加入香叶、桂花等多种香辛料配制而成,制成的糟卤菜糟香味更加浓郁,令人食欲大开。其独具一格的糟卤招牌菜肴包括老人和醉鸡、老人和糟鸡、糟猪肚、糟猪尾、糟钵斗等,也被认定为“上海名菜”。

进军商业街 老店立新功

2013年,“老人和”打浦店和“老人和”黄金世界店相继入驻打浦桥和淮海路,通过口碑传名气,实现了“姐妹楼篇”的竞相辉映。2014年5月,“老人和”挺进淮海中路商业街,以现代、亲和、海派为主,融入怀旧情结,联动堂吃正餐和外卖卤味的整体性销售,并以口味纯正、服务优良的超高人气而受到食客赞誉。

据“老人和”淮海店经理王新瑜介绍,为满足消费者对本帮冷菜和特色糟卤菜的需求,他们在一楼门口专设外卖窗口,从上午9时至晚上8时连续供应,消费者购买热情高涨,日营业额大约在2.5万元左右。

“老人和”淮海店二楼为大堂,午市大部分食客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子女为老人设寿宴的,有单位老同事聚餐的,也有三五好友慕名而来的。据悉,不少食客特地从嘉定、南汇等郊区赶来,还有的老年残疾人开着轮椅车赶来。为了老年人的就餐安全,饭店特地安装了一部老年人就餐专用客梯,非常贴心。

72岁的张老伯告诉笔者,他从小就住在“老人和”附近,在“老人和”小聚是家常便饭。几年前因市政建设搬到了宝山淞南地区居住,但几个老邻居还是相约到“老人和”小聚。当问及为什么要专程来“老人和”,张老伯不假思索地说:“‘老人和’的菜松软可口,适合我们老年人的胃口,价格也很实惠。”同桌的王老伯插话道:“这就是怀旧情节嘛!”王新瑜经理介绍,由于菜肴适合老年人口味,价格亲民,吸引了很多像张老伯这样的老年人前往就餐。近5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月营业额基本保持在150万元左右。

老人于海范文5

1.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的建立

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1951年国家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标志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条例规定,各参保单位按其工资总额的3%缴纳劳动保险基金,基金实行分级管理,全国统一调剂使用的管理模式。此制度因“”干扰于1969年中断,改由各企业自行负担。

2.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的恢复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率先在全国实施企业退休费社会统筹,即企业均按工资总额的25.5%缴纳退休费,由市、区统筹机构“差额缴拨”给企业,企业发放退休金。199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养老保险基金由政府根据支付费用的实际需要和企业、职工的承受能力,按照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统一筹集”,确定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模式。

3.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在学习借鉴国外经验、试点论证的基础上,上海出台了《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方案》,于1993年1月施行。这一改革的具体内容是:①引入个人缴费机制,建立个人账户;②改革养老金计算方法;③建立养老金增长机制;④统一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上海的养老保险改革被中央所肯定,成为全国统一的模式。

二、铁路上海站养老保险管理现状

目前铁路上海站的养老保险统一遵循《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办法》(1998年9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59号令),纳入上海市社会保险管理局统筹管理,实行“统账分开,做实账户”的养老保险分账模式进行管理。目前铁路上海站共有在职正式职工1706名,养老保险管理的退休职工1471名(至2014年5月31日),参保人员合计3177名。在职年龄结构老龄化严重企业组织的人才结构在年龄上应是多元化的,比例要基本合理对称,形成梯形结构,如果某一年龄段的人数过于集中,人才的平稳接续可能发生困难。

1.退休职工迅速累积,缴纳职工人数增长迟缓,收支人群差值逐年减小从2010~2014年,随着退休人数的不断累积,铁路上海站的缴纳人数与领取人数很不平衡,差值呈减少趋势。以2012年为例,铁路上海站的制度赡养率达到0.81,即约1.25个缴费职工供养1个退休职工,比全国(0.32,约3个缴费职工供养1个退休职工)高出很多,也显著高于上海地区(0.43)。由表3可以看出,2010-2013年全国和上海的制度赡养率稳中有降,而铁路上海站随着退休职工的逐年累积,制度赡养率在逐年上升。如果制度赡养率在一段时期呈上升趋势,说明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在短期内会不利于养老金财务制度的收支平衡,也会对未来的财务支付压力构成威胁。

2.养老保险基金巨大的收支赤字

以2012年为例,上海站合计工资支出74232950.89元,平均每月应缴纳(统筹和个人账户)合计应为20785226.25元,而实际全站1327名退休职工共领取养老保险金41641260.00元(2012年1327名退休职工人均年退休金31380.0元),年度养老金账户收支差额达到20856033.75元,相当于2012年全上海站退休职工1年就领掉了在职职工累积缴纳2年的养老金。(2012年职工统计数据)随着缴纳人数和退休职工人数的数量差逐年减少,制度赡养率逐渐上升,且随着上海城镇退休职工平均养老金的进一步提高,上海站的这一养老金收支差额仍有逐年升高趋势,在上海市养老保险统筹支付的环境下,铁路上海站的养老保险金赤字将给社会保险的管理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三、铁路上海站养老保险管理老龄化问题的思考

1.为什么要思考

2014年1月11日,铁路总公司盛光祖总经理在铁路总公司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提出,全路必须全面深化铁路改革,建设一个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一流企业,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服务。目前铁路上海站的养老保险管理也已纳入上海市统筹,建设有社会责任感的铁路公司,而不是成为社会的负担,在养老保险管理方面,如何避免上海站内收支两条线的差额进一步扩大,如何优化企业的养老保险管理,值得我们铁路人认真思考。

2.如何面对铁路上海站养老保险管理中的问题

(1)养老保险征缴面

目前铁路上海站养老保险覆盖面已经达到100%,基于年龄结构中中老年职工比例过高的问题,可以考虑多招收优秀大学生(研究生),补充新鲜血液,同时纳入到社会保险中来,成为新生的养老保险缴纳生力军。也可以通过扩大铁路其他用工的招聘人数跟范围,在满足铁路不断扩大业务需求的同时,他们也能成为铁路社保的缴纳人群。从长远看,这将是一件意义非凡的战略举措。

(2)在养老保险支付方面

①退休制度的缺陷: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是20世纪50年代初定下来的,当时全国的平均期望寿命只有48岁,如今平均期望寿命已经接近80岁,后来国家制定统一制度时把缴费年限确定为15年。因此,这种退休制度的缺陷,造成养老人员的大幅度增加,使得社会保险基金的入不敷出。弹性延迟退休的策略目前是社保研究的热点,有望缓解养老保险的压力。②对于申请提前退休人员的职工应该谨慎处理、严格管理。前几年,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大批人员下岗,为了帮助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上海采取了权宜之计,采用提前退休的办法,不少45岁的女同志、55岁的男同志提前退休过早地进入了“老年”行列。女同志一般只工作了20多年,却要养40来年,这实际上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为了稳定社会,只能让社会养老保险做出牺牲。然而,也将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由此而来上海提前出现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巨大赤字。③加强离退休或是居住异地的养老人员管理。养老保险实行统筹和社会化发放后,部分单位放松了对离退休人员管理,对长期异地居住离退休人员的人数、居住地的详细地址、生存状况等情况不了解不掌握。实行养老保险统筹后,异地离退休人员生存认证责任全部落在了社保机构身上,加之养老保险还没有实现全国统筹,社保经办机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对居住在本市以外的离退休人员生存认证工作只能由发放养老金的社保经办机构完成,造成人去世多年后仍在领取养老金的情况偶有发生。加强对退休人员的跟踪,及时做好信息更新,也是提高养老保险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

(3)在养老保险稽核能力方面

老人于海范文6

怀旧风潮下老上海对现代上海的挤压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风行起来的老上海怀旧热,在新世纪的上海题材电视剧中持续升温。我们看到,这一时期的上海题材电视剧大多选择以20世纪20到40年代的上海为时代背景。自世纪初的《情深深雨鳌贰栋肷缘》到《刀锋1937》《2路电车》《梦幻天堂》,以至近年来的《日出》《子夜》《暴雨梨花》《上海王》《金大班》《黑玫瑰》《枪枭上海》《侬本多情》《枪声背后》等上海题材电视剧,老上海怀旧热在电视荧屏上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相对而言,以现代上海为时代背景的电视剧却越发稀少,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讲都不如上世纪九十年代。在这些电视剧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也只有2004年的《双面胶》、2009年的《蜗居》和反映外企白领生活的《杜拉拉升职记》。

电视剧中对老上海的怀旧有其形成的必然原因,并且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重温上海这座大都市曾经拥有的辉煌,展现上海的现代性和国际化水平曾经达到的高度,从而为我们当下的城市建设和都市文化构建寻找到一个基于自身文化内部的有效参照。但是上海题材电视剧若一味沉湎于昔日的辉煌,逃避对当下上海社会现实的关注,那就等于主动放弃了电视文化关注当下、作用于当下的固有优势,丧失了电视剧作为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公共话语空间的作用。

事实上,现代上海才是电视剧创作者应该更多予以关注的对象。众所周知,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浦东开发以来,上海迅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头羊,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并且很快再次成为中国现代化水平的标杆城市。可以说,上海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城市化建设的一块试验田,其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产生的教训都需要我们从各个角度和层面及时予以关注和思考。而电视剧作为当前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一种大众文化形式,它在这方面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从市场角度而言,上海题材电视剧若一味流连于老上海怀旧风,终有一天会导致观众的审美疲劳。创作者们只有及时从不断变换的现实中汲取素材,才能使剧作更加契合现代观众的心理诉求,从而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2009年热播的电视剧《蜗居》及其产生的巨大社会反响便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在《蜗居》中,电视剧创作者抓住了城市住房问题这一社会焦点。由于剧情贴近现实,对问题反映得较为深入,切中时弊地触摸到了普通上海市民和新都市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的苦恼、无奈和失落,该剧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普遍欢迎。新世纪以来的10到20年,是上海都市化建设的关键时期。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标志着上海的现代化水平所达到的高度;另外国家也已出台政策,力争要在2020年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这座城市无疑是处于快速的变化更新之中。然而在上海向更高的现代化水平快速迈进的同时,也必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社会问题的考验。当前,上海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棘手问题已经凸显出来。除了城市住房问题,还有就业问题、城市新移民问题、贫富分化问题、城市青年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等等一大批严峻的社会问题已经横在上海社会发展的道路上。而且在这些显性的问题之外,在不断加速更新的社会现实面前,生活在上海的人们所要承受的精神压力也将与日俱增。近段时间以来不断攀升的城市人口自杀率便是对这一问题发出的强烈警告。这些都急需电视剧创作者们做出切实的反映和传达,甚至需要他们在剧作中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

因此,无论从电视文化的社会意义出发,还是从电视剧市场效果的角度考虑,当前的上海题材电视剧创作者都应该立足当下上海社会现实,保持一种时代的敏感性,关注普通民众所关心的社会问题,并且在剧作中形成对问题的有效思考,力求作用于当前社会问题的解决和民众心理的调适。

模式化的老上海想象对真实老上海的遮蔽

对当前盛行的老上海题材电视剧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在这类电视剧中,对老上海的再现陷入了单一化与模式化的怪圈。这类电视剧大多局限于浪漫爱情剧或黑帮剧、谍战剧等故事类型。而且异常明显的是,在这些电视剧中,创作者们大都执着地把镜头对准老上海十里洋场上灯红酒绿的歌舞厅、高雅闲适的咖啡馆、装饰豪华的电影厅,或者是富贵奢华的花园洋房,并且主要表现老上海富豪大亨、阔少名媛和歌妓们的生活与享乐。于是我们看到,在新世纪以来的老上海题材电视剧中,到处纸醉金迷、莺歌燕舞,“蹦擦擦”的狐步舞曲不绝于耳。

然而老上海真的就是这般景象吗?事实并非如此。有学者曾指出,在20世纪30年代,至少并存着三个不同的“上海”:“一个是十里洋场的‘上海’,一个是市南市北狭窄弯曲的弄堂里小市民的‘上海’,还有一个是苏州河两岸的工人区、棚户区的‘上海’。”①可见当下固守十里洋场的老上海题材电视剧,最多只能反映老上海生活的一个侧面。事实上,在当时的上海,普通市民和下层民众占据着城市人口的绝大多数。这些人终日为生计奔波劳碌,根本没有条件也没有时间去享受十里洋场上的豪奢淫乐。因此,老上海歌舞厅、夜总会里的靡靡生活,只能算是当时的一种非常小众化的行为。

关于老上海,电视剧创作者有着无比丰富的素材可以选取,而且对这类素材的发掘确实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和当下意义。上海原本是一个小渔村,直到近代开埠才迅速发展起来,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成长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单从城市发展角度来讲,上海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和经验就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巨大的参考价值,而这也非常值得电视剧创作者们发挥自身优势,对其作出深入的再现和思考。

丰富多彩的海派文化更值得我们去深入发掘。原本偏安于东南一隅的上海,自近代以来,外地人口大量涌入。开埠以后的百八十年间,上海的人口从50多万猛增到500万,这些人口中绝大多数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据统计,至解放前夕,上海本地籍人口为75万,仅占全市人口的15%,移民总量为本地人的五倍以上。除此以外,在上海的外国侨民人数也不断增加。老上海无疑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在当时的上海,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操着不同方言的人们混居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在此过程中,上海本地人和外来人口势必都要经历一次文化转型的洗礼,他们要迅速调整自身以适应新的社会现实。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挣扎与阵痛。而在当前的上海,同样的现实也在上演。在上海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过程中,来自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的人们纷纷移居上海。特别是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怀揣都市梦的青年人义无反顾地来到上海,成为建设上海的生力军,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如今成为媒体所称的“新上海人”。这类人群在今天的上海也必然要经历一个文化适应与转型的艰难过程,而上海本地人也需要及时调整自身以适应外地移民大量涌入带来的影响。以此看来,电视剧中对老上海文化融合过程的再现与反思便具有了非常重要的当下意义。

另外,上世纪20到40年代的上海,云集了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当时的上海是中国与国际接触的窗口,许多国内顶尖人才从这里走向海外,回国后又首选这里作为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由于上海相对自由的政治文化环境,胸怀各种抱负的人物均能在这里寻找到一方立足之地,于是老上海便成了各种政治、文化力量生存和壮大自身,同时又相互角逐的绝佳场所。当时,全国各地持不同政见的政治风云人物和具有不同创作风格的文化艺术人才纷纷云集于此,通过各种方式在这里实践他们的理念,传播他们的思想。例如在当时的上海,文学方面既有鲁迅、郭沫若、茅盾等左翼文人,又有胡适、梁实秋等自由派作家,还有穆时英、刘纳欧等新感觉派文学代表人物;音乐方面既有李叔同、黄自等“海归派”作曲家,又有黎锦晖、聂耳、贺绿汀等立足中国本土的音乐人;绘画方面则有虞谷、任熊、任伯年、胡公寿、高邕之、吴昌硕等一大批名家。这些人物在上海时期的生活大多都相当具有传奇色彩,无疑可以成为当下上海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合适选材。

笔者以上所列举的一些素材只能代表丰富的老上海生活中为数很少的几个方面。其实,在老上海社会中的各种层面、各个阶层中都有着相当丰富的素材可供电视剧创作者们撷取。只要创作者们勤于钻研,善于发现,都能找到大量非常有价值的老上海故事作为电视剧作的核心内容。

小结

导致上海题材电视剧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老上海怀旧热作为一种文化时尚对电视剧创作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影响。但是更为根本的原因,还是电视剧创作者对上海社会现实和上海历史不熟悉,以至于只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沉溺于一些空洞的消费符号之中无法自拔。这导致当前文化当中对老上海唯美化与妖魔化的趋势在电视剧中继续强化,同时也使得当下的上海在电视剧中近乎隐形。因此,要改变这种现象,就需要电视剧创作者们更加深入、切实地了解现代上海的社会现实,并花时间和精力去调查研究老上海丰富的社会历史。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在电视剧中得到一个多维度的、丰满而又活泼的上海形象。(本文为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选择与重塑――海派影视艺术研究系列》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B.10-0114-08-006)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栏目责编:曾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