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测试范例6篇

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范文1

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区别如下:

负载测试:在一定的工作负荷下,给系统造成的负荷及系统响应的时间。压力测试:在一定的负荷条件下,长时间连续运行系统给系统性能造成的影响。

模拟实际软件系统所承受的负载条件的系统负荷,通过不断加载(如逐渐增加模拟用户的数量)或其它加载方式来观察不同负载下系统的响应时间和数据吞吐量、系统占用的资源(如CPU、内存)等,以检验系统的行为和特性,以发现系统可能存在的性能瓶颈、内存泄漏、不能实时同步等问题。负载测试更多地体现了一种方法或一种技术。是系统强负载(大数据量、大量并发用户等)压力下的测试,查看应用系统在峰值使用情况下操作行为,从而有效地发现系统的某项功能隐患、系统是否具有良好的容错能力和可恢复能力。压力测试分为高负载下的长时间(如24小时以上)的稳定性压力测试和极限负载情况下导致系统崩溃的破坏性压力测试。

(来源:文章屋网 )

压力测试范文2

1.假如你因为粗心而弄砸了一项重要的生意,在遭到上司暴风雨般的斥责后,你希望手边有一样什么东西呢?

A.小皮球B.钢锉C.一块甜美的巧克力D.一盆清水

2.假如您刚刚结束了一个重要的项目,而上司对此项目的业绩还比较满意,甚至有那么一点赞赏时,您希望饮用什么呢?

A.冰咖啡B.苦咖啡C.烈性酒D.矿泉水

3.假如你有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你能想象一下,在所有经历的生活中,你最多的会表达些什么呢?

A.压力与烦恼B.自己虚构的梦幻世界C.生活中的浅显话题D.自己需要的忏悔

4.假如您手头同时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项目,上司等待着你的工作团队在短时间内很好地完成它们,这时您会如何选择?

A.信任下属,分割项目任务B.事必躬亲,同时操作两个项目C.带领下属,先后完成两个项目D.向上司请求减少一个项目

5.假如你已经面临着强大的职场压力,个人时间变得非常有限,那么你对睡眠的态度会更接近什么?

A.保证睡眠时间,找机会小憩B.为了争取工作时间,大量熬夜C.以睡觉为优先,先睡饱再说D.精神紧张而无法入睡,索性减少睡眠

评分:

A:0分B:1分C:2分D:3分

解读:

如果您的分数为0~2分:可以断定您非常懂得自我解压之道,甚至可以讲您是一位天生的职场女性。您在众多的强压力环境中能够以不同的方式来缓解紧张的心态,从而获得高质量的职场生活,这甚至令绝大多数男性羡慕。您要保持现有的良好心态和习惯,这是您的巨大财富。

如果您的分数为3~7分:说明您现在正经受着职场压力的严峻考验,面对种种困难您选择的是坚持与拼搏,您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但这可能并不是保持职场战斗力的最好方式。您应该尝试放松,舒缓心情,倾诉与信任将是为您开出的最好药方。

压力测试范文3

关键词:信贷风险;压力测试;商业银行

一、引言

愈演愈烈的债务危机逐渐蔓延至银行业,各国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纷纷采用压力测试来管理和控制本国银行的信贷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压力测试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开发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压力测试的模型。本文对美国、德国和中国香港的压力测试架构进行了总结,比较了几种外国银行的信贷风险模型和压力测试方法,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压力测试提供了经验借鉴。

二、美国银行业信贷风险压力测试的架构

随着美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复杂化以及高关联度,美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很难对银行的资产价值和风险作出合理评估。美国开展压力测试最主要的目的是,依托美国政府的公信力,还原各大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真实面目,进而重塑投资者信心,并且确保银行能在最坏的情形下渡过危机。

美国全国性银行的监管机构为货币监理署及各级州政府,与此同时美联储对商业银行同样拥有检查权。货币监理署针对银行的各种业务,都制订了相关规范并纳入到监管手册中。手册中强调,银行要该如何建立相关情景并进行压力测试,并将测试结果纳入到风险管理过程,作为银行应用压力测试时最需要重视的部分[1]。

本文以2009年2月美国奥巴马政府实施资本援助方案后,对19家主要银行组织的"压力测试"为例,说明美国银行业压力测试的架构。此次压力测试的目的,是在假定发生经济萎缩、失业率大幅上升和住房价格继续下跌的情况下,这些美国规模最大的银行是否拥有足够的资金,在未来两年的时间里弥补其贷款损失并维持稳健运营。

首先,此次压力测试美联储召集数百名监管人员,用时45天严格审查了这些大型银行的详细贷款数据,并且针对资金储备和资本方面的数据进行了仔细的对比和评估,正基于此,该测试表明了官方的态度,其正面效应自然显现出来。具体来讲,参与压力测试的机构很有代表性,是美国银行系统的核心部分,约占美国银行体系三分之二的总资产和一半以上的贷款份额。

其次,压力测试的资产组合范围全面,涵盖资产负债表内的各类贷款和银行账户投资组合,但在处理方式上,美国银行业将纳入测试的所有资产根据相似的业务特点和相近的损失程度加以归类,形成资产组合的适当细分,这样把资产组合层级划分有利于提高压力测试的效率和可操作性。再到风险因子的选择,涵盖了包括全面反映经济状况并考虑物价影响的真实GDP下降、与投资消费密切相关的劳动失业率上升及金融危机的直接诱因--美国房地产价格指数。

最后,压力测试结束后美国政府公布压力测试结果,其中9家通过,其余10家需要其通过各种途径补充资本共计746亿美元,作为应对未来经济下行的资本缓冲。最终,这几个银行很容易地从市场上融到了资本。这主要是因为压力测试的假设和方法是透明的,起到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至此,充分体现了美国银行业压力测试的高度透明和监管部门对其结果的有效应用。

三、德国银行业信贷风险压力测试的构架

德国是欧盟主要成员国之一,欧盟各银行压力测试方案均由欧盟各成员国银行业监管机构以及央行代表组成的欧洲银行监管委员会(CEBS)制定和推动。与美国不同的是,欧盟各银行压力测试的目的并不要求盘清各个银行的资金需求,而是检验整个银行系统的风险承受能力,即显示整个银行部门风险弹性的高低。

德国压力测试的相关规范遵循欧洲央行的规定,而欧洲央行在对银行的监管方面基本依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条款,即采用内部评级法的银行必须建立合理的压力测试过程,银行和监管当局要充分利用测试结果作为确保其持有一定超额资本的技术手段。

本文以德意志银行为例,分析德国银行业信贷风险压力测试架构。德意志银行的VAR模型设计考虑了正常市场状态下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利率、股价、汇率、商品价格及其波动性,运用的是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动态估计贷款损失率,模型中包含了投资组合中风险因素的线性及非线性影响。

另外,德意志银行还对不同金融产品贷后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进行压力测试,通过假定历史上最坏的情形出现时当前市场流动性的变化,计算出极端情况下VAR值不能覆盖的可能发生的损失[2]。极端市场情况下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计量是德意志银行评估用于覆盖风险的经济资本充足与否的基础。通过加总压力情形下的损失来分析极端市场情形下经济资本的需求。德意志银行的压力测试情形包括:

(1)工业化国家利率、股价、汇率和商品价格波动的风险,包括交易和非交易的证券和投资组合、交易账户衍生品投资组合及众多基础风险;

(2)新兴市场风险,包括股价下跌、利率上升和货币贬值风险;

(3)工业化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券、信用衍生品和交易贷款之间的信用利差波动风险;

(4)贷款企业信用迁移风险。

四、中国香港银行业信贷风险的压力测试的构架

压力测试范文4

关键词:压力测试流动性风险政策建议

一、压力测试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全球性银行开始引入压力测试来评估其资产组合在极端情景下的表现。随着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加之压力测试能估计到非正常市场条件下的经济损失优势而在金融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美国次贷危机之后,金融机构和监管当局进一步认识到压力测试在管理极端风险中的重要性。商业银行也逐渐将压力测试应用在分析极端条件下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领域可能造成的损失。长期以来,银行业在识别和应对极端风险方面相对落后,主要原因:一是对极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估计不充分。具体而言,就是对极端事件发生概率认识模糊不清。二是存在侥幸心理。一些银行管理者认为,既然极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不太可能就撞上,这种侥幸心理是最危险的。三是未能做到对极端风险的科学认识和评估。

二、压力测试在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中的应用

近年来,根据国内银行业的实际情况与自身业务的发展需要,也开始运用压力测试的方法来预防与管理流动性方面的极端风险。

1、相关理论分析

流动性压力测试的定义: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是在特定的时间段中,设置多种属于流动性风险极端不利的情景,对其引起银行流动性风险造成的损失进行预测评估,并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分析方法。

流动性压力测试的目的:商业银行进行压力测试都有明确的目的,一般是针对近期可能会给银行带来风险的变化进行测试。通过分析特定情境下银行流动性风险,来判断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极端事件对银行带来的冲击。

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情景设计:主要分析造成流动性风险的事件及其主要因素,针对主要因素设定情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指出商业银行应针对单个机构和整个市场设定不同的压力情景。

2、压力测试的分析方法

依据压力情境中所蕴含的风险因素的多少将压力测试方法分为两种基本类型:敏感性分析和情景分析。

(1)、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方法是指在不考虑其他风险要素影响的条件下,评估单一风险要素对商I银行资产组合的的冲击程度,所以又被称为单要素评估法。

敏感性分析法最大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易于上手,运用广泛。它完全忽略了其他风险要素的影响,所以可以清楚的看出单一风险要素对商业银行资产组合的冲压强度。在该方法运用时,要求能够准确的把握风险因素的冲击幅度,以确保压力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敏感性分析法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各个风险因素并非孤立存在,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会相互转化。风险因素之间的互通性要求综合考虑其对商业银行资产组合的影响,所以该方法不可避免的具有片面性。

(2)、情景分析

情景分析方法又被称为多要素评估法,主要是指情景构建,在多个风险要素共同冲击的极端情形下,探讨极端情形对金融资产组合的影响程度。

第一,历史模拟情景法。该方法是指对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重大事件进行情景再现,复制这些历史事件中的风险因素,用于衡量对当今商业银行资产组合价格的影响。第二,假设情景法。该方法首先人为的假设了若干种重大冲击事件,如政治危机、战争、恐怖事件、地质灾害、股市崩盘、楼市跳水等,然后分析这些重大冲击事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这些假设事件虽然发生的概率不大,但是危害却不小。因此,有必要召集具有丰富经验的风险管理专家集思广益,探讨如何客观高效的情景构造。

三、提高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的对策

为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满足自身风险识别、评估、衡量、控制的需要,推动自身资产结构调整优化,增加市场竞争力,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压力测试工作建议如下:

1、建设与我国实际情况相吻合的流动性压力测试体系

流动性压力测试最初起源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后来逐步扩散到世界各地,但是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程度,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商业银行经营体制,管理方式都千差万别,如果直接照搬他国的压力测试模式,难免会使本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压力测试结果的精准性大打折扣,降低压力测试报告的可信度,这样压力测试也失去了意义。因此在从国外引进流动性压力测试模型的同时,要积极地根据自身的业务情况加以改进,使之符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既要吸收国外流动性压力测试的有益经验,又要规避它在压力测试中暴露出的缺陷,形成我国银行业特色的流动性压力测试体系。

2、建设全行范围的压力测试框架体系,明确部门职责

为满足2011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达标要求,确保相关工作落地实施,银行需建立一个全面风险管理部门,牵头压力测试工作,初步建立全行性的压力测试框架体系,制定包括全行压力测试的目标、程序、方法、频度、报告线路以及相关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的统一压力测试政策,规范压力测试工作流程,将压力测试作为常规性的风险管理工具,制度化、定期化。分风险类别制定压力测试政策,明确压力测试情景建立、执行压力测试、内部分析及报告、风险缓释与应急措施、重新评估压力测试、特殊压力测试等各项工作开展的流程,确保董事会和管理层对重要风险的压力测试的流程控制,同时责任到局部机构(部门)。

3、加强数据积累,改善数据质量

流动性压力测试无论是从数据收集,还是从量化冲击,建立模型都对数据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挑战。商业银行应按照银行业监管部门要求的规范格式,参考行业内惯例做法,强调日常性,突出特殊性。在保证相关数据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全面收集所需要的数据。在日常活动中,数据的收集不仅仅局限于各种财务报表数据,还要辅之于非财务方面数据,以备日后的流动性压力测试之需。除此之外,银行同业之间加强协作,做到数据资源实时互享,优势互补,提高数据利用的效率。

4、建立专门的压力测试机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要改革相应的压力测试组织架构和运行方式,从而将危机意识深入到企业文化的骨髓。建立专门的压力测试机构,不仅可以提高压力测试的效率,保证压力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而且提升了压力测试在风险管理的管理层级和管理地位,这样有利于减少压力测试结果传递给高级管理层的时间和距离,可以有效的纠正压力测试结果信息传递偏差。高级管理层收到压力测试报告后,可以及时的作出回应,这就加快了高层决策反馈给下级的传递速度,有效缩短了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时间,激活了决策的实施效率,避免了传递不及时带来的决策失效,达到指导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压力测试范文5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商业银行 压力测试 资本管理收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6-047-05

一、引言

压力测试是一种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分析方法,旨在测算银行在一定宏观经济假设条件下可能发生的损失以及损失对银行资本结构的负面影响,确定在不影响银行的信用中介功能情况下新增资本量,进而对整个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做出评估和判断。压力测试在全球金融体系委员会(CGFS,十国集团中央银行论坛)的推动下已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一种重要工具,与其他方法(如风险价值VaR)互为补充,而非辅手段。早在2004年该委员会即开始着手调查银行和证券公司的压力测试实践,其目的有两个:首先了解金融机构认为比较重要的风险因素情景;其次探讨压力测试的一些结构性问题以及压力测试实践的变化过程。国际清算银行(2005年)出版了《主要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调查结果与实践》。我国银监会于2007年年底印发《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以期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不断完善银监会监管技术和手段。

始于2007年中的全球金融危机再次凸现了银行资本结构管理的重要性,也为风险管理实践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舞台。危机发生后,金融市场流动性迅速蒸发掉,由此而产生的信用紧缩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危机很快向实体经济传染,宏观经济风险上升,银行系统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无法正常发挥信用中介功能。美联储和财政部对此忧心忡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双管齐下,但始终无法扭转目前经济的下滑趋势。尽管美国商业银行也用压力测试度量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主要为利率风险和外汇风险)和操作风险,但各银行在压力测试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差异,难以获得可信度高、可比性强的测试结果。为了彻底摸清美国最大银行控股公司的家底,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以2008年年末的数据资料为基础,进行了一次耗时长、规模大、关注度高的监管资本估算计划,简称压力测试,并于2009年4月24日和5月9日先后公布《监管资本估算计划:设计和实施》及《监管资本估算计划:结果概要》,以增加计划的透明度,提高公众对美国银行持股公司的信心。

这次压力测试从设计到实施堪为最重要的一次实践,值得总结的东西很多。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探讨美联储的银行压力测试的具体实践,总结出其中一些有益的东西以服务于我国的银行风险管理。

二、压力测试的宏观经济假设选择

压力情景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国内及国际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出现衰退;房地产价格出现较大幅度向下波动;贷款质量恶化;授信较为集中的企业和同业交易对手出现支付困难;其他对银行信用风险带来重大影响的情况。在宏观经济假设选择时监管机构和银行必须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与银行经营状况的关系,抓住关键的经济变量,认清经济发展态势的本质。宏观经济假设选择不仅影响到压力测试的可信度,而且还影响到商业银行战略决策的质量、以及银行监管机构的工作重点。

这次压力测试的大背景就是美国次债危机诱发的经济危机,宏观经济情景选择离不开这个大环境。美国危机大致经历了以下过程:2007年8月前,危机的影响仅限于经营模式单一的金融机构,如MBIA(美国最大的债券担保公司)、安巴克(债券担保公司)、全国金融集团(Countrywide)和投资银行;2007年9月后,较大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深陷其中,难以自拔,2008年初贝尔斯登(Bear Stern)被JP摩根银行收购、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次债影响仍在蔓延;2008年9月,金融危机集中爆发,美国房地美和房利美被政府接管,9月15日雷曼正式申请破产保护,9月20日仅存的两家大投行高盛和摩根宣布转型为银行持股公司;9月25日华盛顿互助银行被接管;2008年10月,鉴于金融危机危害的破坏力,美国政府宣布了一系列救市措施,以求稳定金融局势,保持经济增长速度。

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传递到金融机构,再传递到金融市场,最后殃及实体经济活动,使得美国经济陷入了自战后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因此,房地产市场和价格牵一发而动全身,成为宏观经济走势的晴雨表。个人消费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占GDP的70%左右,因为个人消费不旺,经济增长前景就无望。个人消费又取决于个人收入的增长,考虑到美国家庭储蓄为负数这个事实,收入增加是消费增长的重要原因。如果收入停滞增长或出现负增长,个人消费就会出现大问题。美国家庭跟各级政府一样属于负债消费,收入不济,美国许多家庭无力偿还房贷、支付信用卡借款,甚至连基本的支出都出现困难。消费疲软加大了经济复苏的难度。美国宏观经济陷入严重的衰退后,企业纷纷大幅度裁员,失业率创25年的新高(2009年4月达8.9%)。失业人数增多,个人收入必然减少,消费支出颓势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扭转。

在宏观经济假设选择时,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颇费思量。如表一所示,美国银行监管机构仅选择了三个经济指标:实际GDP、居民失业率和房地产价格,经济变量比较简约,减少了压力测试工作的负担,同时这些指标又最能体现经济运行态势的特点,完全符合实际。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美国银行监管机构既借用了外部机构的信息资源,同时又结合了内部机构提供的宏观经济情景,增加了压力测试的客观性。美国银行监管机构采用了经济调查公司(Consensus Economics, 全球顶级宏观经济调查公司)、蓝筹(Blue Chip)和专业预测师调查机构(The Survey of Professional Forecasters,美国历史最久的宏观经济季度预测机构,隶属于美联储费城分行)的实际GDP和居民失业率的预测值,从中求出平均值。至于房地产价格,美国银行监管机构则直接使用了由标准普尔公司编制和发表的、在业界影响重大的美十大城市Case-Schiller指数。

三、压力测试的微观变量情景选择

除了宏观经济情景外,压力测试还要结合银行业经营的特点充分考虑在宏观经济大环境作用下潜在风险因素与银行财务状况之间的关系,比较深入分析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为银行高层管理和监管机构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预防经济损失可能对银行体系的稳定带来较大冲击。在微观层面上,压力测试不仅涉及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方面内容,还要要考虑同业交易对手风险,以及不同风险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共同影响。换言之,跟压力测试的宏观经济假设一样,压力测试所用的微观假设是否合理,风险因素的确定是否充分,对压力测试结果的质量和可信度有着重大的影响。

对商业银行的压力测试的微观变量选择必须与其业务和风险状况相适应,否则就流于形式,纯粹是为了应付监管机构的检查。美国银行监管机构进行的这次压力测试历时达四个月之久,除宏观经济情景假设确定外,还对美国最大的19家银行控股公司方方面面的业务和风险作出了假设。压力测试内容具有针对性,包括贷款、投资证券和交易组合的潜在损失,含表外承诺、或有负债及风险暴露。美国商业银行资产可分为四大类:信用资产、同业贷款、现金资产及其他资产。信用资产包括证券、贷款和租赁。证券资产可分为美国政府债券和私营部门发行的债券。贷款占总资产比例的60%多,由工商贷款、房地产贷款、消费贷款、同业拆借和租赁组成,其中房贷约占32%的份额。相对来说,同业贷款(公开市场操作)、现金资产及其他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所占的份额不大,重要性不是特别突出。

如前面部分所述,这次金融危机的源头是美国房地产市场,导火索是美国次级房贷及其抵押市场。美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2000年-2005年的繁荣后于2006年即出现疲软,价格开始回落,而到2007年初问题开始凸显出来,许多著名金融机构也卷入其中,后来危机愈来愈激烈。表二表明,压力测试的贷款资产损失率假设基于信用等级,信用风险高的贷款相应的损失率赋值就高,房地产贷款的损失率假设有高于其他贷款,因此基本符合客观事实。此外,美国银行控股公司投资和交易帐户的损失估计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评估证券损失时,美国监管机构关注证券资产的信用风险。在持有证券总体增长的情况下,美国商业银行增持较为安全的美国政府债券(含国债),减持由私营部门发行和担保的住房贷款参与券和房贷担保债券,以抵消因证券化市场冰封所造成的房贷及其他资产抵押券头寸增加,以及由表外纳入表内的证券资产的上升。到2008年底,19家银行控股公司共持有1.5万亿美元的证券,其中一半以上为国债、政府机构债券、高信用等级的市债,因此信用风险较小;约两千亿美元的证券为非政府机构发行的房产抵押券,仅小部分为风险较高的非优惠(次级)房产贷款;其余部分为公司债券、共同基金及其他资产抵押券。

雷曼兄弟倒闭之后,信用风险、交易风险(市场)、流动风险、交易对手风险交织在一起,金融市场人心不稳,出现巨大的波动,各种资产价格大幅回落,美国商业银行的同业拆借市场(批发)的基差点扩大。凡交易资产达到1000亿以上的美国银行控股公司须估算在监管机构提供的市场情境下与交易相关的市场和交易对手信用损失,市场情景则是基于2008年下半年发生的严重的市场冲击。所估算的损失比较大,主要原因是私募股票,其他信用敏感易头寸,柜台衍生品交易对手风险引起的潜在损失。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暴露损失基于在恶劣的经济状况下压力暴露水平以及交易对手预期信用恶化的信用价值调整方法加以计算。

四、压力测试结果的实践检验

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商业银行和银行监管机构能够确定潜在的风险点和脆弱环节,并以此为据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和其他相关改进措施。商业银行在对压力测试结果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按照预先确定的程序、方案和情景条件,决定是否就压力测试结果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压力测试结果必须能指导金融实践,因为如果压力测试的结果符合客观事实,那么商业银行和银行业监管机构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尽快采取措施排除风险源头,补强薄弱环节。反之,商业银行和银行业监管机构就视为无物,漠不关心。而压力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又跟宏观经济情景假设和微观变量假设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

美国三大银行监管机构进行压力测试的具体目的就是着重考核银行持股公司的资本金及构成,经风险调整后的一级资本率;一级普通股资本率。普通股是资本结构中吸收损失冲击的第一道防线,为资本结构中高一级债权人提供保护,降低无偿债能力的比率。美国银行监管机构相当重视这次压力测试,因为这不是一般的风险管理测试,而是针对压力测试的结果,美国商业银行必须具体落实和实施增资扩股计划。需要增加资本实力的银行控股公司,在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美国财政部协商之后30天内向主要监管机构提交一份详细的增资计划和时间表,在随后的六个月内落实该方案。美国政府部门鼓励银行控股公司积极从私营部门筹措资金、重组现有资本工具、出售资产、限制红利发放和股票回购。其实,在压力测试结果公布不足一周的时间里,美国银行等几家银行控股公司就宣布了增资扩股方案,引起了金融市场的忧虑,导致美国股票大跌。

测试结果表明,如果经济出现较为严重的下滑,10家公司在2009年和2010年的损失估计达60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约4550亿美元)来自累计贷款组合,特别是住房抵押贷款和其他消费贷款。与预期的一致,此次金融危机源于住宅价格急剧下跌,由此而引起家庭财富缩水效应和经济活动减少的间接效应扩大了消费信贷的损失估计。测试结果报告显示,住房抵押贷款和消费贷款两项贷款损失高达3220亿美元,占全部贷款损失的70%;未来两年累计总贷款损失率为9.1%,超过上个世纪大萧条的历史峰值。与交易和投资相关的损失估计总额为1350亿美元。虽然19家公司几乎都有充裕的一级资本吸收在更为严重的经济下滑情景下可能会发生的异常巨大的损失,并且在2010年末一级资本比率超过6%,但十家公司的资本结构过分依赖资本,而非普通股。如表三所示,考虑到许多公司自2008年末以来已经完成或约定出售资产,或者重组现有资本结构,因而增强了一级普通股资本实力,加上未来的损失计提前的净收入,美国十九家大银行控股公司的资本缺口为750亿美元。

从个别银行控股公司来看,这次测试的结果基本符合客观实际,跟它们最近公布的信息一致,也跟这些公司的股价表现一致。美国货币中心银行(主要银行)共有六家银行: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大通摩根银行、PNC金融服务集团、纽约梅隆银行、富国银行(Wells Fargo),除大通摩根银行和纽约梅隆银行外,其余四家大银行均需要注资或提高普通股资本比例。自危机爆发以来,这四家银行贷款损失最多,筹资力度最大,从政府的问题资产救助计划借入的资金较多,因而曝光率也比较高。

美国商业银行加强了自身资本管理,多管齐下:通过变卖非核心资产,取得现金资产,提高资产的整体流动性;降低资产的增长速度,特别是压缩房贷、工商贷款和消费贷款,减少对外的信贷承诺,保持较好的流动性;在证券方面,增持安全性较高的资产抵押券,积极处理掉有毒性资产,以避免资产损失的进一步扩大,减少资本机构压力;在证券化市场冰封时期商业票据市场动荡不安,货币基金市场运作不畅,重视囤积现金资产。

银行控股公司的资本资源包括计提前净收入(扣除非信用相关费用后的净利息收入、费用及其他非利息收入)和2008年12月31日为可能发生的损失建立的资本储备。监管机构还要利用计提前净收入的组成部分和宏观经济活动之间的历史关系进行单独估计。此外,监管机构还估算了银行控股公司在2011年末为应付预期损失的贷款和租赁损失的拨备水平。如果2010年末贷款和租赁损失的拨备超过2008年末的水平,银行控股公司应增加损失拨备,即耗减公司资源。按更加恶化的经济情景所体现的经济展望疲软假设条件匡算,未来两年为弥补损失的资本拨备估算值为3630亿美元。对于历史数据最为相关的14家银行而言,计提前净收入与资产的比率估计依然维持在15%,低于过去20年平均水平,因此大多数银行控股公司需要增加贷款和租赁损失的拨备水平。为了计算银行控股所需的新增资本,监管机构先用计提前净收入和贷款和租赁损失压力测试拨备压力压力测试估计信用和交易损失,再估计留存收益的税前变化。留存收益的税前变化按35%的平均税率分为税后部分和税务相关部分。税务相关部分适用于递延税务总资产,根据现有资本规则测算预估值(Pro forma value),而留存收益的税后变动跟预期优先股股息支付相结合以估计2010年末股本资本和预计股本资本的变化。

压力测试结果的公布可以说令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投资者松了一口气,有问题的银行控股公司还是那几家老大难,没有增加新的面孔。其次,总的增资扩股规模仅746亿美元。考虑到最近一段时期股市的上涨行情,银行控股公司再融资的难度大为降低。可以说,压力测试结果的对外公布把问题摆到桌面上,不需要作任何的隐瞒,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使人们增强了对未来前景的信心。

五、结束语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压力测试是风险管理方法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和手段,国际上习惯把压力测试和其他方法等同视之,而非其他方法的补充。另外,压力测试常用于交易市场的风险估计,较少用于静态的金融资产风险评估。美国银行监管机构破天荒地使用压力测试对19家最大的银行控股公司的资本水平进行评估,从而确定这些金融机构的资本缺口。这次压力测试耗时四个多月,150名专家和分析人员参与其中,在当今世界并不多见。毫无疑问,测试的设计和结果备受金融市场、监管机构、投资者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极大关注。

这次压力测试准备充分,所使用的数据极其详尽、庞大,而压力测试步骤和操作程序非常明确,从选择假设条件、设计压力情景、确定风险因素、测试结果分析到潜在风险点和脆弱环节的确定,一环扣一环,其结论令人信服。选择宏观经济假设条件时,美国监管机构只选择三个重要指标;选择微观变量时,美国监管机构以银行资产负债表为出发点,既使用假想的条件,又运用历史条件值。如上所分析,压力测试的结果基本符合客观实际和人们的主观期望。这次压力测试的不同之处在于美国银行监管机构对假设条件作了统一的规定,具体指导和监督压力测试工作,提高了压力测试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我国银监会公布的《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最迟应于2008年底前,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最迟应于2009年底前按照本指引要求开展压力测试工作。跟美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压力测试相比,我国的《指引》过于笼统,缺少可操作性细节。《指引》只是对压力测试作了一般性描述,没有就情景测试和敏感性测试的具体参数选择作较充分的说明。其次,《指引》对压力测试的用途没有作较深入的阐述。压力测试用途较广,除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整体风险外,还可以用来测算非线性产品(具有期权特点的产品)的价格影响,监测没有历史数据可依靠的新产品和服务,设定盯住汇率制度下的风险容忍度,根据企业内部风险状况进行资金分配,用于评估企业的新业务拓展计划。最后,《指引》没有对压力测试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指导意见,商业银行各自为政,压力测试的结果就必然缺乏可比性。之前,美国商业银行也进行压力测试,美国银行监管机构并没有采纳它们的结果,而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压力测试,这本身说明商业银行的压力测试结果不可靠。我国银行展开压力测试时,银监会应该统一部署和安排。

注:

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下滑风险度量下组合策略的选择理论及其应用”(批准文号70871058)资助,主持人闫海峰教授;本论文为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货币政策取向分析”。本文的数据均出自美联储理事会、美联储纽约分行和美联储圣路易斯分行统计数据库,除非另有说明。

参考文献:

1.徐明东、刘晓星:“金融系统稳定性评估:基于宏观压力测试方法的国际比较”,《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2期。

2. 上海银行课题组:“商业银行流动性压力测试应用与实证分析”,《上海金融》2008年11期。

3. Committee on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2005). Stress testing at maj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urvey results and practice, 省略/publications.

4.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2009). The Supervisory Capital Assessment Program: Overview of results,federalreserve.gov/releases.

5.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2009). The Supervisory Capital Assessment Progra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federalreserve.gov/releases.

作者简介:

压力测试范文6

[关键词]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

一、开展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的必要性

首先,压力测试作为一种新的风险管理方法,是VaR风险衡量方法的有效补充.由于所有市场对极端的价格波动(金融资产收益分布的后尾)都是十分脆弱的,而VaR型风险衡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标准的市场条件下量化潜在的损失.一般而言,增加置信水平能够解释出日益巨大的但却不太可能出现的损失,但基于最近历史资料所作的VaR测量,往往不能识别那些可能引起巨大亏损的情形.压力测试则可以通过测算银行在遇到假定的小概率事件等极端不利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损失,分析这些损失对银行盈利能力和资本金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对银行的脆弱性作出评估和判断,并采取必要措施.

其次,是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的要求.在当前国内外经济走势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压力测试可以增进银行对自身风险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的了解,增强银行积极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为管理层制订或选择适当策略提供重要依据.且可用于评估经济资本需求,从而部分抵消经济衰退时期资本要求提高的影响.

再次,应对外部监管的需要.作为能够令人满意的运用内部模型的7个条件之一,压力测试是巴塞尔委员会要求进行分析的方法之一,同样也为衍生工具政策集团和国际30人集团所认可.我国自从2007年银监会出台《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后,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压力测试的工作要求不断严格.2008年下半年,银监会连续要求商业银行进行3次压力测试.2009年上半年,银监会就巴塞尔委员会的《稳健的压力测试实践和监管原则》在全国征求意见.2009年10月出台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中,要求商业银行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2009年11月,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对6大产能过剩行业及房地产、融资平台进行压力测试.2010年4月20日,银监会召开2010年第二次经济金融形势分析通报(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大中型银行按季度开展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工作.压力测试已逐渐成为外部监管部门衡量一家银行贷款风险的重要手段.

最后,通过压力测试分析可以较准确地认识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政府融资平台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1988年,国务院《关于投资管理体制的近期改革方案》,基本建设项目实行拨改贷,国家成立6大专业投资公司,各省也相继组建建设投资公司,这是地方融资平台的雏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在国家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背景下,开行大力推进开发性金融实践,推动各地加强融资平台的制度建设、信用建设和现金流建设,并以地方财政未来增收、土地收益和其他经营性收益为还款来源,向融资平台发放贷款用于项目建设,这对应对危机、增加就业、拉动投资和扩大消费发挥了重大作用,有力支持了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有力支持了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2009年以来,根据央行和银监会联合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09]92号),各家银行大举进入地方融资平台领域,为应对金融危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融资平台负债增速迅猛,2009年一年平台负债增加4万~5万亿元,增幅超过100%,其中,银行贷款占平台新增负债的80%以上.然而,随着融资平台的过度发展,目前出现了部分平台管理不规范、资本金不足、过度负债和过度竞争等问题,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因此,通过对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可以较准确的区分出不同平台贷款的风险水平差异,对于化解过量的融资平台贷款具有重要意义.

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的方法选择

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压力测试方法有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最大损失分析和极值分析4种,在实际运用中以情景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最为常用.我国银监会在《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中也明确提出压力测试包括敏感性测试和情景测试等具体方法.

敏感性测试旨在测量单个重要风险因素或少数几项关系密切的因素由于假设变动对银行风险暴露和银行承受风险能力的影响.其最简单直接的形式是观察当风险参数瞬间变化一个单位量情况下,机构资产组合市场价值的变动.由于敏感性分析中只需确定重要的风险影响因素,而对冲击的来源并无要求,因此运行相对简单快速,而且经常是适时(实时)测试,号隋景测试有较大不同.

情景测试是假设分析多个风险因素同时发生变化以及某些极端不利事件发生对银行风险暴露和银行承受风险能力的影响.与敏感性分析不同,情景分析中不论是冲击的来源还是压力测试的事件以及被冲击影响的金融风险因子都需给出定义.

因此,在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的方法选择上,可参照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银监会的相关要求,首先确定影响融资平台贷款的主要风险因素,并假设其在轻度、中度、严重压力下的取值(即设计压力情景和假设条件),然后分别测试各贷款项目在压力情景下资产质量分类结果的变化情况,再汇总计算整体贷款组合在压力情景下的不良贷款率.

三、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因素

2009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贯彻中央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快速增长的高额负债也带来潜在的财政和金融风险.根据目前融资平台贷款的通常业务模式,主要有三大风险因素:地方政府债务率水平、融资平台自身建设情况和贷款项目性质.

(一)政府债务率水平

由于目前的融资平台主要是政府出资设立,大多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承担的是政府公益性项目,项目自身没有收益或收益不足以还贷,还款来源依赖于政府财政收入或财政补贴收益,因而政府的债务率水平是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直接决定了融资平台的还款能力.如果债务率过高,政府依靠财政收入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风险将会加大,一旦财政收入不足以偿还贷款本息,要么导致贷款违约,要么需要银行新的信贷资金注入,形成新的潜在风险.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央行、银监会、财政部、审计署等纷纷对地方政府负债过高问题发出警告.2010年1月19日,在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总理把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列入2010年宏观政策方面要重点抓好的工作之一.

(二)融资平台自身建设情况

政府融资平台自身是否具有实际经营活动,地方政府是否给平台配置了足够的经济资源,设计的治理结构是否符合市场化要求,有没有实现平台自我造血功能,逐步减轻其对财政还款的依赖等,都决定了政府融资平台对贷款资金的自主支配程度以及还款资金的安排能力.自身机制建设情况较好的融资平台,其贷款受地方财政的影响相对较小,还款的风险也相对较小.

(三)贷款项目性质

目前融资平台贷款项目按项目用途可分为公益性项目和有收益项目两大类.按担保方式可分为财政担保、土地抵押或其他担保两大类.按还款来源可分为财政资金还款和项目自身现金流还款两大类.

通常来说,银行以及融资平台对公益性的项目、财政担保的项目、依靠财政资金还款的项目控制力更弱,对政府偿债能力的敏感程度更高,潜在的风险相对要大.

四、压力测试假设情景的选择

结合融资平台贷款的主要风险因素,在压力测试中可采用基于假设的情景分析测试方法,以对融资平台贷款偿还影响最大的政府财政收入变化作为核心的假设情景.同时考虑到目前财政统计的现实情况,土地出让收入并未全部包含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因此假设情景可分为地方政府一般预算收入大幅减少和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减少两种情形.同时再考虑到贷款利率变化对融资平台贷款偿还产生的资金支付压力,建议增加央行大幅提高贷款利率作为第三个假设情景.对融资平台自身建设情况和贷款项目性质两个风险因素,在压力测试中不纳入假设情景,而是作为贷款风险测试中的调整因素.

在假设情景变化的程度上分别采取轻度压力、中度压力和严重压力,评估在以上假设情景出现大幅不利变动的情况下,融资平台贷款的质量变动情况,并进一步测算因此可能产生的损失等情况.具体情景假设如下

五、开展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的步骤

在假设情景的基础上,可以采用三步走的方式开展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1)以地方政府债务率为主要指标判断地方政府在压力情景下的表现(2)根据平台性质考虑对平台风险水平的调整(3)根据项目相关信息调整项目层面上的风险水平.即通过判断政府整体债务水平变化来测算其对融资平台还款能力的影响,继而对具体贷款形成最终的压力测试结果.

第一步,以地方政府债务率为主要指标判断地方政府在压力情景下的表现,并进行分类.

在操作中首先可参考监管部门意见及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实际情况设定银行的政府债务率控制标准其次以最近一期的财政报表数据计算在压力情景下的政府债务率水平,并按照压力下的政府债务率与债务率控制的比例对该地方政府偿债能力进行分类.为便于实施,可分为正常、关注、预警、高度预警四大类,分类标准如下表.

第二步,将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分类结果映射到融资平台,并根据融资平台性质不同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水平进行调整.在调整中可设定两项调节系数:一是行政级别调节系数,比如省级平台和部级开发区平台调节系数可设定为1.1,副省级和省级开发区平台调节系数可设定为1,地市级平台调节系数设定为0.9,县级平台调节系数设定为0.7.二是机制建设调节系数,如果平台为纯融资性平台(即只承担项目融资任务,不承担建设、运营任务的),则调节系数可设定为0.8,如果机制建设较完善,则调节系数可设定为1.

第三步,根据项目相关信息调整项目层面的风险水平.一是对同一融资平台下的多个贷款项目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并按照政府偿债能力分类和项目重要性两维进行贷款资产质量分类的调整.具体调整幅度可参考下表.

二是按照项目还款来源类型进行调整.如项目自身有收益且现金流能覆盖贷款本息,或者融资平台市场化程度较高,自身经营收益(剔除土地出让收益)能覆盖贷款本息的,即表示该贷款项目对政府财政收入变化不敏感,建议将各压力情景下的资产质量分类结果调整为正常情景下的分类水平.三是政府偿债能力分类达到关注类(及以下)的,压力情景下的资产质量分类结果应至少下调到关注类.

六、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结果的应用

通过对融资平台贷款进行地方财政收入不同程度变化的压力测试,首先可以较为清楚地分辨出目前各地方政府及融资平台在不同压力情景下的抗风险能力,以及政府偿债能力不同的地方及平台在各种压力情景下的表现情况.如在压力情景力下,有多少正常类的地方融资平台降为关注及以下,有多少贷款项目资产质量分类下降,下降的幅度是多少,资产质量恶化的贷款特征分析等.使得银行能够更加审慎的区别对待融资平台,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