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黄河的古诗范例6篇

有关黄河的古诗

有关黄河的古诗范文1

据说,日本也有”人类起源于河流”的说法,黄河自古就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她与悠久的历史同流至今,与中国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象征着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历史上曾多少文人骚客以诗描写黄河的汹涌澎湃之势;唐朝诗人李白在他的《将进酒》一诗中以铿锵有力的句子这样赞誉黄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在近代,日本人士非常熟悉的郭沫若先生曾留下了”黄河之水通江户,珠穆朗玛连富士”的名句,用比喻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另外,中国还有一个广为人们所使用的谚语,叫做”不到黄河心不死”。基于上述的意思,我想,今天务必请诸位到黄河边上一游,面对着气势磅礴的黄河,回想对比一下我们两国间过去那种关系和今日的友好关系,希望大家能从汲取进一步发展我们之间友谊的力量。这样,我就安排了这个参观计划。

由于这些原因,过去的人们饱尝频繁泛滥的洪水之苦。据记载,历史上2000年之间,洪水竟泛滥了1500次,实际上是四年三决口。其中最惨无人道的是1938年军队曾人为地决堤,引起洪水泛滥。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像这样被充作战争的有力武器,难怪百姓常言道:”乱世洪水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黄河流域的人民群众在中、下游修建了1000多公里长的大堤,建起了水利发电站,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因此,解放后的41年间,黄河从末泛滥过。而且,经过治理的黄河水被充分利用于城市用水、农田灌溉和发电,成了一条造福于民的河。

总之,这条大河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界既有破坏,也有创造,正是这条大河孕育了中华儿女。那边那个白色塑像,就生动地表现了这个主题。塑像高5米重12.5吨,取名”哺育”。身着唐装,端庄贤淑的母亲慈爱地望着怀中的孩子,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与黄河年在关系。

诸位请看周围的山,这一带的山称邙山,一直从洛阳绵郑州,过去是荒山秃领,经过绿化,现已是浓阴覆盖。游览区的一些参观项目就掩映在这绿色之中。

先请看右面的山头,那里一些古象的雕塑,欢腾奔驰,妙趣横生。只是为什么在如此优美的地方不修一些外形美观的动物,而偏偏是古象呢?诸位能回答得出吗?好,请大家好好猜一猜。

诸位请往左边的山上看,那里有游览区的另一个重点项目----古代黄河治水传说中的大禹的像。耸立在黄河岸边峭壁上的这座石像,高10米,重150吨。左手握一像锄头似的工具,右手高举,目光炯炯凝视着河的远方。大禹的父亲鲧也曾治水,但最终失败。大禹治水时,总结教训,发明新方法,缍成功。并打下政治权力的基础,成为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之王。”制黄河者治国家”一语或许就由此而来。为治理这条暴虐的河,过去的民众用尽了智慧和体力,而人类的智慧又在治水中发展。因此黄河又被看作是智慧的源泉、中国文化的源泉。

为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黄河文明,现在山下正兴建一座将由三千块碑组成的黄河碑林。碑林集中了从唐朝至现代前来这里瞻仰黄河的诗人和文人们的作品,一旦完工,可与集中了历代石碑的西安碑林相媲美。

周围的山上还有一些亭台楼阁,均起眺望的作用。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这样写道: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正如诗中所描写的那样,登上高处,远眺黄河,更能领略其气势。如果可能,今天我想领诸位一直登上那个最高的亭子。

那么,在登山之前,让我们来听一听关于古象的答案吧。诸位猜到了吗?

看来答案各异,实际上四、五十万年前的河南是亚热带,当时有许多亚热带的动、植物,其中就有古象。而且,据出土的甲骨文一人牵一象的象形文字证明,三千多年前还有古象存在。另外,古代中国分为九州,现在的河南省属豫州,豫即象很多之意。因此,”豫”这个字仍用作河南省的简称。山上的古象塑像显示了这个典故。

有关黄河的古诗范文2

一、把握作品中的“虚”“实”关系

虚实相生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艺术手段,也是客观事物的辩证规律在文艺创作中的体现。在小学古典诗歌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辨析虚实,同时还要很好地体味虚与实如何相辅相成、相反相成,欣赏其高妙的艺术手法。

对于写景诗歌,教学中要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境遇于实景中发现真情。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这首古诗写了诗人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到江陵沿途所见之景,有彩云、猿声、轻舟、万重山,极言从白帝城到江陵之快速。诗人写这一路上的景物只是想说明速度快吗?其实不然。当时,李白因政治上获罪被流放夜郎。乾元二年,肃宗大赦天下。消息传到时,李白正在白帝城。听到这个好消息,他随即从白帝城返回江陵。诗句中的“还”字,也说明了是先从江陵到白帝城,然后又从白帝城回江陵的。由此可知,这首看似纯写景的古诗,实则是反映了诗人因重获自由而引起的抑制不住的高兴、兴奋之情。

二、把握作品中的“远”“近”关系

中国古典诗词与中国山水画在空间意识上有相通之处,都是在俯仰之间出入于大自然,所以,我们不妨从欣赏书画的角度来论及古典诗歌里的“移远就近”。当我们诵读一首优美的写景古诗词时,就如同欣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一抬头先看见高远的山峰,然后层层向下,窥见深远的山谷,转向近景林下水边,最后横向平远的沙滩小鸟。随着我们的视线从上到下的流转曲折,远山与近景构成一幅平面空间画面。这种空间关系在王之涣下面的两首诗里都有体现。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求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诗,诗人先描写天上的太阳,由太阳落山而望见远山,视线从上往下直观天地:然后再由黄河的尽头,顺着水流慢慢地拉近,直到海洋,在横向上从远到近铺展开来。纵的方面高远,横的方面宽阔,这样就开拓了一个由天到地、移远就近的无限的空间境域,显示了祖国山河的磅礴气势和诗人开阔的胸襟。“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句诗,同样“移远就近”为读者展开了一个广阔的空间领域,只是这里的空旷带有浓厚的寂寞、荒凉,更衬托出驻守边塞的将士们对故乡深切思念之情。

三、把握作品中的“动”“静”关系

古典诗词作品中,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动”与“静”的辩证关系。诗中静与动的再现,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自然界的事物,无论山水草木,晴阴雨雪,总是有时动,有时静,不可能总是一个样子。诗歌作者用敏锐的心灵捕捉到了大自然的动静奥秘,用优美的文字表现出来,于是,在古典诗词中,我们可以欣赏到自然万物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奇妙之处。

王维的田园诗中,那层峦叠嶂、连绵起伏的终南山,白云缭绕着轻轻烟雾的山峰,那树木葱郁、泉声幽咽、连日光也染有寒意的深山古径,特别是那松间石上的清泉,春涧的鸟鸣,秋水的潺潺,都会使人心驰神往。他不仅注意色彩的浓淡,也注意音响的隐显,从各种不同的画面中,传达出各种不同的音响来。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

诗写傍晚时分森林里极为幽寂的自然状态。首二句,深山幽谷,森林苍郁,只闻人语响,不见有人行,这是静中寓动,以动写静。后二句说,林深杳冥,夕阳的余晖返照在青苔上,倏忽逝去,又是寂静的空山了,这是动中寓静,以动写静,寓显出其静来。又如下面这首诗: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曾几《三衢道中》

有关黄河的古诗范文3

据说,日本也有”人类起源于河流”的说法,黄河自古就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她与悠久的历史同流至今,与中国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象征着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历史上曾多少文人骚客以诗描写黄河的汹涌澎湃之势;唐朝诗人李白在他的《将进酒》一诗中以铿锵有力的句子这样赞誉黄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在近代,日本人士非常熟悉的郭沫若先生曾留下了”黄河之水通江户,珠穆朗玛连富士”的名句,用比喻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另外,中国还有一个广为人们所使用的谚语,叫做”不到黄河心不死”。基于上述的意思,我想,今天务必请诸位到黄河边上一游,面对着气势磅礴的黄河,回想对比一下我们两国间过去那种关系和今日的友好关系,希望大家能从汲取进一步发展我们之间友谊的力量。这样,我就安排了这个参观计划。

首先请看正面的这条河,这就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黄河。众所周知,她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注入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000平方公里。据说东京至博多的新干线长1176公里,那么请您记住:黄河的长约从东京到博多两个半来回的距离。黄河的源头是一股清泉,但是由于游经中游的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流入河中,所以到了下游时,竟成了世界上最混浊的河。”百年待河清”这一日本人也使用的中国谚语,就是比喻黄河水之混浊的。每年经黄河水流走的泥沙有16亿吨之多,水中含沙量年平均37%,到了雨期,达到60%。如果用这些泥沙修建一个高一米、宽一米的堤防的话,这个堤防可以绕地球27圈!这些泥沙的三分之二流入了大海,三分之一沉淀在下游的河床上,每年将河床抬高三到五厘米。所以,下游河床已高也堤外的地面,成了悬河。这就是洪水泛滥的原因,也就是说,下游是这条大河的薄弱环节,这一带的河床也比郑州市内的地面高出七米。

由于这些原因,过去的人们饱尝频繁泛滥的洪水之苦。据记载,历史上2000年之间,洪水竟泛滥了1500次,实际上是四年三决口。其中最惨无人道的是1938年国民党军队曾人为地决堤,引起洪水泛滥。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像这样被充作战争的有力武器,难怪百姓常言道:”乱世洪水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黄河流域的人民群众在中、下游修建了1000多公里长的大堤,建起了水利发电站,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因此,解放后的41年间,黄河从末泛滥过。而且,经过治理的黄河水被充分利用于城市用水、农田灌溉和发电,成了一条造福于民的河。

总之,这条大河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界既有破坏,也有创造,正是这条大河孕育了中华儿女。那边那个白色塑像,就生动地表现了这个主题。塑像高5米重12.5吨,取名”哺育”。身着唐装,端庄贤淑的母亲慈爱地望着怀中的孩子,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与黄河年在关系。

诸位请看周围的山,这一带的山称邙山,一直从洛阳绵郑州,过去是荒山秃领,经过绿化,现已是浓阴覆盖。游览区的一些参观项目就掩映在这绿色之中。

先请看右面的山头,那里一些古象的雕塑,欢腾奔驰,妙趣横生。只是为什么在如此优美的地方不修一些外形美观的动物,而偏偏是古象呢?诸位能回答得出吗?好,请大家好好猜一猜。

诸位请往左边的山上看,那里有游览区的另一个重点项目----古代黄河治水传说中的大禹的像。耸立在黄河岸边峭壁上的这座石像,高10米,重150吨。左手握一像锄头似的工具,右手高举,目光炯炯凝视着河的远方。大禹的父亲鲧也曾治水,但最终失败。大禹治水时,总结教训,发明新方法,缍成功。并打下政治权力的基础,成为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之王。”制黄河者治国家”一语或许就由此而来。为治理这条暴虐的河,过去的民众用尽了智慧和体力,而人类的智慧又在治水中发展。因此黄河又被看作是智慧的源泉、中国文化的源泉。

为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黄河文明,现在山下正兴建一座将由三千块碑组成的黄河碑林。碑林集中了从唐朝至现代前来这里瞻仰黄河的诗人和文人们的作品,一旦完工,可与集中了历代石碑的西安碑林相媲美。

周围的山上还有一些亭台楼阁,均起眺望的作用。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这样写道: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正如诗中所描写的那样,登上高处,远眺黄河,更能领略其气势。如果可能,今天我想领诸位一直登上那个最高的亭子。

那么,在登山之前,让我们来听一听关于古象的答案吧。诸位猜到了吗?

看来答案各异,实际上四、五十万年前的河南是亚热带,当时有许多亚热带的动、植物,其中就有古象。而且,据出土的甲骨文一人牵一象的象形文字证明,三千多年前还有古象存在。另外,古代中国分为九州,现在的河南省属豫州,豫即象很多之意。因此,”豫”这个字仍用作河南省的简称。山上的古象塑像显示了这个典故。

有关黄河的古诗范文4

摘 要:汉代灾荒诗反映出这个时代的民生疾苦,统治者的忧患意识以及对下层百姓的关注。从汉代灾荒诗中可以清楚看到各个阶层面临灾难不同的表现。灾荒诗的创作,在诗歌发展方面的主要是贡献开拓了诗歌的题材,对后代灾荒题材诗歌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从中探究汉代灾荒诗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汉代;灾荒;应对方式;艺术价值

一、汉代灾荒诗概述

汉代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朝代,据统计“汉代自然灾害共346次,其中水灾71次,旱灾48次,蝗灾42次,地震77次,疫灾18次,风灾21次,淫雨霖雨15次,冰雹20次,霜雪11次,饥荒23次。可见汉代不仅灾情多,而且灾发频度也很高”。[1]而现有研究汉代灾异的著作,大多是站在历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很少有从文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汉代灾荒诗的,因此研究汉代的灾荒诗是很有必要的。汉代的灾荒诗是继先秦时代的原始歌谣、甲骨卜辞、《诗经》、楚辞描写自然灾荒之后的一个高潮,还影响魏晋南北朝灾荒诗的创作与发展,是先秦与魏晋诗歌的一座桥梁。

据笔者统计,汉代灾荒诗的数量约为17首,其中包含两首祈禳诗。虽然灾荒诗在整个汉代六百多首诗中只占很少一部分,但是与先秦描写自然灾荒的歌谣相比内容更具系统性。从汉代为数不多的灾荒诗中看,其题材在先秦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其中以描写旱灾的诗最多,水灾诗次之。可见,水旱是最主要的灾害形式,也最能反映出时代风貌特征。横向比较西汉的灾害比东汉少;“从数量上看,东汉比西汉较多,灾害次数迅猛增长”。[2]但是据现存文献看,东汉灾荒诗没有西汉多,这大概与资料的保存完善与否及社会战乱等都有直接的关系。自然灾害频发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在毫无办法之时只有求助于天。因此,在汉代先秦的阴阳五行学说空前的发展,天文学上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急需要理论化,加上汉代经学思想的发展,给董仲舒构建天人感应理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灾荒给诗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表现了文人士大夫应有的责任感和同情心。

二、各个阶级面对灾荒的状貌

纵观汉代灾荒诗,可以看到在灾难来临时各个阶级不同的反应。帝王、文人、百姓三个阶层在灾难应对的表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在国家应对灾难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诗歌中随处可见天人感应思想的凸显。

(一)帝王――救灾抗灾

汉人论诗重情,把言情视为诗歌的本质特征。[3]与诗论相似,注重抒情性也是汉诗一大特点。诗歌更能表现个人的内心情怀,作为一代君王的汉武帝,虽然喜欢气势磅礴的散体大赋,但是他流传至今名气名稍大的作品更多的是诗歌,如《秋风辞》、《瓠子歌》等。《瓠子歌》不仅展示了汉武帝“自三代而后,人主文章之美,无过于汉武帝、魏文帝者。”[4]的诗歌创作才华,更表现了对百姓的担忧,其内心的焦虑一览无遗的展现在世人眼前。沈德潜说:“好大喜功之举,不无畏天忧世之心。文章古奥,自是西京气象。”[5]汉武帝此举确实有好大喜功的因素,但更展现出一代帝王面对灾难时的忧虑,对人民安危的忧心,对江山社稷的担忧,足见其“畏天忧世之心”。他为国家“虑殚为河”,灾难来临之际,帝王都“殚为河兮地不得宁”,表现出“泛滥不止兮愁吾人”的焦躁之情。“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几句描写了黄河泛滥时的景象,“不封禅兮安知外”道出了治理黄河泛滥的原因。《史记》载:“元光之中,而河决于瓠子,东南注于巨野,通于淮、泗”。[6]到元封二年“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7]虽然黄河泛滥二十年都未得到有效治理,并不表示汉武帝不关心民生疾苦,这与当时的天人感应思想有很密切的关系。早在元光中年武帝便要治理黄河,田上疏曰“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为疆塞,塞之未必应天”。[8]害怕上天震怒才使得黄河泛滥二十余年。对黄河的不治理,是天人感应在此起了消极的作用。“皇谓河公兮何不仁”直接在诗歌中表现天人感应思想,显露对神灵的不满情绪。

第二首中“河公许兮薪不属”是治理黄河泛滥的方法,用平时做饭烧的柴火薪去堵塞决口。“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道出了治水困难的原因,因为堵塞决口的薪被大量的砍伐一时不到找御水的其他代替物,才会有“卫人罪”的感叹。可见,黄河治水困难古已有之,生态遭到比较严重的破坏是治理黄河困难的原因之一。烧薪的原始生活方式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生态环境破坏导致黄河泛滥频繁发生。黄河泛滥不仅是古代的教训,也值得今人深思。“林竹兮石”,《汉书》记载:“是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而下淇园之竹以为”。[9]使用薪代替竹子,是治水的另一个办法。“上乃使汲黯、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河”,“于是上以用事万里沙,则还自临决河,湛白马玉璧,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决河。”[10]白马玉璧是祭奠河神的仪式,武帝亲自祭奠河神。古人认为,帝王是沟通神灵与人的中介,希望在祭奠河神之后黄河灾情可以缓解。之后汉武帝动用上万人治理黄河泛滥才换得“宣防塞兮万福来”的喜悦。

(二)文人――世事无常

文人是帝王和百姓连接的桥梁,他们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汉代文人诗的创作给汉代诗坛增添了不少色彩。文人士大夫忧国忧民之情在诗作中时有显露,而灾荒诗的创作正是他们表现自己情绪的一个方面。

有关黄河的古诗范文5

读过太多关于黄河的文字,每次我的心中总澎湃着这条长河的汹涌涛声;听过许多颂赞黄河的歌曲,我的心情从此不肯片刻的平静。流传陕晋蒙的民歌《黄河船夫曲》是我最听不够的一首!它的开阔激越,它的雄浑粗犷,它的凄怆抒情,令人激动不已,“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哎――”起首一句,就充满叩问人生的悲壮意味。曾听陕北民歌手孙志宽和著名歌手腾格尔同唱这一首歌,孙志宽音域高亢悠远,艰辛中不无欢欣地散扬着生命的激情;腾格尔呢,唱音粗犷豪迈,沉痛中给人胸内注入一股极苍凉悲壮的感情……

我的故乡就紧靠着黄河畔,每夜每夜,我都枕着黄河的涛声入梦。我有太多的机会和理由走近黄河,这条流着几千年华夏民族历史的长河,古老而又年轻的河,它呐喊呼啸,奔腾不止地流淌。我曾去了一次陕北宜川,当我站在著名的壶口瀑布前,黄河在这里急遽收缩奔突,冲岩而下,蔚为壮阔。西安作家庞进在写关于壶口瀑布的诗中有一句:“壶口的瀑布是女人生孩子和子宫收缩。”壶口瀑布,真令人连连叫绝!这是黄河在陕北完成的最张扬的杰作,看壶口瀑布,就是感受黄河激情壮美的心脏,随着这条历史长河的脉搏,我们狭小的心胸注入了一支强心剂,我们的心中汹涌着滔滔的水声,惊涛拍岸,卷起如云的千堆雪浪。

也曾站在黄河岸边,看安塞腰鼓踢腾起一股股张扬的土尘,感受一个民族强悍不屈的精魂。头绾英雄结的陕北汉子,把鼓敲成了响雷的回声,千里高原为之震颤,长长的民族之河,被击打得水浪飞溅,急喘声声。处于强势的黄河,波波涌涌,万古奔流。

当我扶栏跨上府保黄河大桥时,这里看到的是黄河向西流而去,河滩坦荡,水流也较平稳,看不见大的波折。可是在宽敞的河槽岸口,我们仍然看到黄浊的泥水所深藏的巨大涌动,感受到它鼓涌着的浩然大气。这实在是一条包容万千、内蕴丰富的父亲河,让我们接受这父亲之水高贵强劲的沐浴洗礼!

有关黄河的古诗范文6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4―0125―01

自古以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用来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地理知识与语文知识关系非常密切。学语文也在学地理。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写在前面”告诉学生语文与地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语文教学中可以学到许多地理知识。

一、古诗词中的地形描述

我国疆域辽阔,地形地貌丰富多样,描述各种地形的名家诗句数不胜数。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描写典型的山地地形的佳句,写出了庐山的雄奇秀丽。“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则生动描绘了阴山脚下河套平原的坦荡辽阔和牛羊肥壮、牧草茂盛的草原景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则写出了四川盆地地形崎岖的地貌。“仰望山接天,俯视江如线,对面能说话,相会要一天”道出横断山区的山高谷深,交通不便。各种地形的成因也各有不同,有地壳运动的内力作用,也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就是对流水侵蚀地貌的描绘。

二、古诗词中的气候

我国的自然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大江南北景观各异。比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就描述的是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从东南沿海吹来,由于路途遥远,加之众多山脉阻隔,使之不能到达我国内陆西北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则反映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离海洋较远而形成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写出了山地景观的垂直变化。有时也可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解释这种气候的垂直变化。“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三种降水类型中对对流雨的形象写照。“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表现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黄河自西向东流,也可解释海陆间的水循环规律,陆地径流入海,而海水只能通过大气输送到陆地上空,暗含水循环使得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和补充。

三、古诗词中的水文知识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L江、黄河、珠江、澜沧江和松花江的上游。水能资源的形成需要有三个最基本的条件即河道、落差和水量,而描写这方面的诗句也不少。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即是对庐山瀑布的描绘,又可以从中看到瀑布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向我们展示了奔腾不息的长江流经三峡时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我们在体会大江东去,奔流入海,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时,也加深了对长江三峡水流湍急、水位落差大等特征的了解。“海潮岁月生,江水应春生”“绝岸愁倾履,轻舟故溯洄”等则展现了钱塘江汹涌澎湃卷潮而来的磅礴气势,潮汐能量巨大,若能开发利用必将造福人类。

四、古诗词与天体运动

关于天体运动,古诗词中也多有体现,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就能恰如其分的说明地球自转运动所引起的昼夜更替景象。“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则写出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物向东,天物向西的视运动。“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更是一句诗词言清四季变化,万物轮回。“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首诗把初冬的水文、植被和天气特点表现得优美如画。

五、古诗词中的人文地理

上一篇话题作文

下一篇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