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教案范例6篇

窦娥冤教案

窦娥冤教案范文1

关键词:《窦娥冤》;思想倾向;悲剧价值;审美理想;男权主义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29(2012)01-0052-07

我国元代伟大戏剧家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堪称元杂剧之极致。本文从剧作的思想倾向与悲剧价值两方面来透析作品,揭示出作品的真正意义所在。

一、《窦娥冤》的思想倾向

《窦娥冤》是关汉卿在东海孝妇的民间传说和当时有关戏剧创作的基础上,结合元代的社会现实,写出的一部激动人心的悲剧。《窦娥冤》的思想倾向主要是通过主题思想、审美理想和作家的男权本质三方面体现出来的。

(一)《窦娥冤》的主题思想

对于《窦娥冤》的主题思想,论者多是从对黑暗势力的揭露、批判和对窦娥反抗精神的肯定、歌颂两方面来阐述的。对于前一方面,笔者持相同的观点。虽然关汉卿并不认为整个吏治黑暗,因为还有“圣主”的好官,但是作品中涉及官吏枉法、衙门冤屈好人、草菅人命、地痞无赖猖狂横行、高利贷盘剥盛行,这些却都是元代存在的社会现象。所以说,该剧对黑暗势力的揭露和批判是异常尖锐的。“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就深刻揭露了当时的官吏昏聩、统治黑暗。楚州太守桃杌便是集贪官、凶官、昏官于一身的典型代表。他的做官原则是“告状来的要金银;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这哪里是秉公而断、为百姓办事?纯粹是敲诈勒索,残害百姓,欺下骗上,为所欲为。他的断案主张是“人是贱虫,不打不招”。从桃杌身上,我们窥见了元代吏治的黑暗。也许有人会说,不是有“圣主”的好官肃政廉访使为窦娥冤狱吗?是的,剧尾肃政廉访使窦天章是为窦娥冤案昭雪,但这也更恰如其分地揭露了元代吏治的黑暗,因为这是窦娥鬼魂多次争取而来的。作为“随处审囚刷卷,体察滥官污吏”的肃政廉访使,当他拿起窦娥冤案的文卷,看到“一起犯人窦娥,将药致死公公。……”还没细看,见“与老夫同姓;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俺同姓之人也有不畏法度的。这是问结了的文书,不看它罢,将这文卷压在底下,别看一宗咱。”这哪是“随处审囚刷卷,体察滥官污吏”?如果遇到同姓就不看,如果“问结了的”也不看,那他还有什么可“审”可“察”的呢?要不是窦娥的鬼魂三番两次将他压下的文卷重新翻上来,并在他面前诉说冤情,那么,这桩冤案恐怕要永远石沉大海了。可见,这窦天章也是昏庸无能的。从整个剧本来看,表现的都是作者对元代吏治的批判和不满。

剧本揭示元代吏治的黑暗是事实,但是有些论者说《窦娥冤》表现的是对封建制度的反抗,窦娥因此具有反抗精神。对这一说法,笔者认为对作品思 想境界有拔高之嫌。因为关汉卿受时代所限,不可能把人民的悲惨遭遇归结到制度问题,他也不可能达到这个思想高度。

三折【一煞】你到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露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怨,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一句“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道出了作者对元代吏治的不满。作家憎恨贪官污吏,憎恨他们所把持的官府对人民的残酷迫害,但他并不能摆脱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束缚,他只是希望在封建法制的范围内,改良社会弊端,而并没有设想过用革命暴力去黑暗的统治。关汉卿有这一政治态度一点也不奇怪。马克思主义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①关汉卿在《窦娥冤》中所反映的政治愿望,恰好说明“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这位封建社会的下层知识分子。在封建社会里,农民和其他下层群众深受贪官污吏及其爪牙的压榨,对这类直接骑在他们头上的家伙恨之入骨。但是,由于农民的小农经济的地位和政治闭塞等等条件的限制,他们往往相信皇帝,以为皇帝能够为他们主持公道,把解除他们冤枉的希望寄托在“奉旨”而来的“清官”身上。所以,关汉卿在《窦娥冤》剧尾安排了肃政廉访使出现。但剧作《窦娥冤》只是反映出对吏治的不满,并没有反映出对封建制度的反抗与否定。

对窦娥的反抗精神,学术界论者多数持肯定颂扬态度。且来让我们看一些论者对第三折中主人公窦娥被押赴法场时所唱的【滚绣球】的不同评价:“她从骂官府,进而骂天地,她对封建统治者宣扬的一切秩序都表示了否定”;②“窦娥的反抗性格在这里达到了高峰,她所反抗的包括从天地到鬼神,从官府到张驴儿这一切象征的和实际的统治力量,窦娥的这段诅咒标志着她的觉醒,说明她不是对封建社会的个别现象,而是对封建社会的根本秩序开始怀疑”;③“她诅咒世界上的一切,连封建社会中被认为最公正无私的日月、鬼神、天地都否定了”,④于是论定关汉卿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英雄人物形象”、⑤一个“敢于面对惨淡人生,同命运决斗的勇士”⑥……然而从作品整体联系看,女主人公果真否定了天、否定了地、否定了封建制度吗?笔者认为,当然不是!她既不是反抗封建制度的“英雄”,也不是同命运决斗的“勇士”。她的脑海里根植的是对命运的顺从、对公理不公的挣扎、对天地的信任臣服的思想,而天地象征着封建制度。可以说,她是封建社会里自觉地捍卫封建制度的卫士。她处处以封建礼教约束自己,遵循着“三从四德”的规范。她立誓尽心尽力侍养婆婆,全心全意为丈夫守节。她丝毫没有挣脱命运的打算,她认命了。她对自己三岁丧母、七岁被卖、十七岁成婚、二十岁亡夫的不幸命运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抵债,童养媳,寡妇守节,向债主尽孝,这些在她的思想里都是对命运的顺从,并会尽自己所能去遵循。她认为自己“八字该载着一世忧”,“前世里烧香不到头”,严重的宿命论束缚着年轻的寡妇窦娥。随着戏剧冲突的展开,她指天骂地,发出悲怆的呼喊。这是一种对现实绝望的呼救,是对自己冤屈的血泪的控诉,是对现实无可奈何的挣扎。这不是什么阶级意识的觉醒,而是出于求生欲望的本能抗争。在这里,她没有否定天、否定地,相反的,她在挣扎中仍然相信天地的威力,向天地发出了三桩“无头愿”。这说明她相信正义在天、公理在天、道义在天。混浊人世善恶不分,公道不彰,而唯有头上“湛湛青天”,才能昭示她的深仇奇冤,其结果是“感天动地”,三桩超自然的誓愿一一实现。因此,如果说窦娥对现实进行过反抗的话,那是生命遭受虐杀前的自发的反抗,是人处于挣扎境况下的本能反应,是含不白之冤无处申诉的绝望的抗争,是对“复盆不照太阳晖”的黑暗现实的愤怒的控诉,不是对社会和自己的叛逆行为具有理性认识的那种反抗。窦娥冤狱最后的昭雪,也是其父窦天章一手完成的,而窦天章在第四折中,以朝廷命官“肃政廉访使”的身份,手持上方宝剑出场,代表的是封建制度。可见,窦娥依循的仍旧是封建制度,她并不具有反抗精神。试想,如果她不捍卫封建制度,而是 一个反封建制度的勇士、英雄,那她被杀的事实也是必然的,她也就无冤可言了。而她感到冤,其实质也是以封建礼教要求自己,以封建礼教捍卫自己的权利,所以,她不是反封建的勇士、英雄。鲁迅先生对刘和珍等烈士精神赞扬为“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他们在向旧世界的冲击中,被反动派杀害了,他们才是真正的勇士、英雄,他们喊过冤吗?没有!而关汉卿为自己的剧本赫然书上“感天动地窦娥冤”七个大字的正名,非常清楚地标示了剧本的主题,同时也显示了人物性格的社会性质。窦娥与刘和珍等反抗人物绝非同一类型。只有像窦娥这样一个恪守封建道德规范,最后又被这个畸形的社会杀害了,才是感天动地的冤!就像窦娥的鬼魂向父亲提出质问一样:我走的路,哪一步不是遵循了王法的规范,家法的训饬呢?得到的结果却是:

四折【雁儿落】我不肯顺他人,倒着我赴法场;我不肯辱祖上,倒把我残生坏。

【梅花酒】本一点孝顺的心怀,倒做个惹祸的胚胎。

在这血泪凝成的控诉中,多么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的虚伪性!多么明显地揭示了窦娥“感天动地冤”的真实本质!一个虔诚的恪守那个社会一贯标榜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思想行为从未越过雷池一步的弱女子,一个善良、贞孝且又刚直不阿的苦命寡妇,一个对生命只知道奉献、不求所取的小人物,结果反被扼杀了。这才是冤,天地奇冤!这是冤的实质、悲惨的真谛,也是《窦娥冤》为悲剧的体现。

《窦娥冤》正是通过窦娥被封建礼教、贪官污吏、流氓恶痞戕害致死的悲惨遭遇,再现了元代社会真实黑暗的一面,揭露和批判了吏治制度的腐朽,这是本剧最根本也是最进步的思想内涵。

(二)《窦娥冤》的审美理想

《窦娥冤》的另一个思想倾向体现在关汉卿对戏剧创作的审美理想上。这主要体现在作家安排三桩誓言和剧尾窦娥鬼魂申冤的幻想节上,体现了美与善的结合、虚与实的结合、悲与喜的结合。

一切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作家的世界观对作品的思想倾向有很大影响。人类总是在斗争中进步成长,与自然界斗争,与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斗争。斗争失败了,便产生了悲剧。有正义感的作家,相信自己的斗争方向是正确的,斗争结果必定是胜利的,所以在暂时失败后,仍能让读者看到未来胜利的曙光。《窦娥冤》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它忠实于生活的现实,让主人公担当非担当不可的悲剧命运,深刻逼真地反映出现实生活的画面。作者不愿让窦娥的死毫无声息、毫无希望、毫无震撼力。所以,作者在创作《窦娥冤》中又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突出剧作的感染力。《窦娥冤》中关于三桩誓言和鬼魂告状的描写,就是浪漫主义手法的具体运用。在第三折中,窦娥的控诉表现了她对命运的不满与愤慨、对社会秩序的不满与愤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之后,窦娥又提出了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三桩誓言,以示自己的冤屈、不满及愤慨,这就把窦娥的委屈含冤的挣扎、无奈的精神提高到感天动地的高度。

【耍孩儿】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

【二煞】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得六出冰花滚似锦!

【一煞】你倒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什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怨;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这三桩誓言一一实现,写得很有层次。鲜血飞溅洁白的布练,是直观的,色彩强烈,表现出窦娥冤气冲天;继而六月飞雪,顿时千里冰霜,万里雪飘,掩盖了窦娥的尸体,更弥漫了冤的意味、悲的气氛,说明天地也给予表现窦娥冤屈的事实和充满同情的悲凉,不忍窦娥露尸于野;三年大旱则更是把感天动地的力量扩大延伸,那不仅是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伸张,而且还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窦娥的 冤屈已经直指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昏官污吏。这些是作者浪漫主义的想象,然而他却表现出了被压迫人民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力量,来展示其不满、无奈、愤恨的弱小挣扎。这种浪漫主义手法不仅进一步丰富了窦娥的形象,而且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反映出人民群众对吏治的愤怒。这也是一种虚实结合、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愿、使人的心境达到一种愤怒力量的释放,表现了关汉卿的一种审美理想。

另一个表现审美理想的是作家安排的窦娥鬼魂申冤的第四折。对此,有些论者认为是败笔。笔者认为,《窦娥冤》的结局反映了剧作家惩恶扬善的善学理想,是戏剧情节发展的必然。纵观关汉卿的戏剧创作,总有一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美好结局。其戏剧矛盾冲突的结果,往往被归到善恶两种力量的斗争。在《窦娥冤》中,“为善的受贫穷命更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在作家看来,这种善恶颠倒的现象是极不公平的。于是作家让窦娥的鬼魂“剔灯”、“翻交卷”,在父亲面前申诉了冤情。窦天章在审案时,张驴儿不承认喝了毒药,作家又让鬼魂出场,与张驴儿对质。正是在窦娥鬼魂的“折辩”下,才使这桩冤案得以澄清[1]。剧本的这些矛盾冲突的展开和斗争的结局的设置,已经明显地看出作家的审美的倾向:正义必胜,邪恶必惩。

同时,《窦娥冤》的鬼魂出场的结局反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和观众的审美习惯。元朝统治下的中国,社会太黑暗了,政治太腐败了,需要揭发,需要控诉。但谁来揭发?谁来控诉?在剧作家看来,非“鬼魂”出场不可。因为作为“现实主义的戏剧作家关汉卿,冷静地观察到人民在无可奈何之中,只能把申冤的意愿寄托在上天与鬼魂”身上,同时,作为浪漫主义的戏剧作家关汉卿,更强烈地感觉到“神鬼不容”、人神共怒的艺术处理,“最能体现人民要浇清天下冤枉,杀尽天下滥官的意愿”,⑦于是因势利导,自然而然地创造出窦娥“鬼魂”重现、申冤报仇的非现实情节场面。这些非现实情节场面的艺术创作,是剧作家依据生活逻辑,通过想象或缀合而拟构的“现实生活中并非实有、而在情理中又必然存在或应该存在的人生图画”,⑧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们视野方面的缺憾,使人能“在头脑中见到无法亲自观察、体验的事物和情景”⑨因而能以一种艺术的真实为读者所理解,而不用是否符合科学的精神去批判它。剧中鬼魂的出现,引导和推动了剧情的发展,符合我国戏剧观众的那种“含泪的笑”的心理愿望。王国维在《评论》第三章《红楼梦之美学上之价值》中谈到我国悲剧之所以用这种“含泪的笑”的结局,是因为“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⑩可以说,王国维这句话揭示出《窦娥冤》鬼魂结尾的真谛,表现了一个民族独特的心理要求。在元代的现实生活中,像窦娥这类人物是决不可能获得像戏剧中那样大快人心的圆满结局的。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于是作家就在戏剧末尾,用这种超现实、超自然的力量,扬善惩恶,以实现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理想。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关汉卿塑造窦娥鬼魂的意图,不是在引导人民把希望寄托在虚幻的鬼魂身上,也不仅仅是为着生前的斗争,而是通过放任鬼魂按人之常情行事,促成这一冤狱的,以表达作家惩恶扬善的正义必胜、邪恶必惩的审美理想,由于其符合广大人民的心愿,在一定程度上能使观众得到心理的满足。在这种合乎生活逻辑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在适当的场合让鬼魂上场,是无可厚非的,甚至是创作必需的。观众和读者决不会相信那是宣扬宗教迷信的阴魂,而总是愿意认为那是活生生的报仇雪恨的人。正如鲁迅先生对《哈姆雷特》中的鬼魂形象所评价的那样:“将来呢,恐怕也未必有人引《哈姆雷特》来证明有鬼,也未必有人引《哈姆雷特》而责莎士比亚的迷信……”(《且介停杂文·以眼还眼》。可见,作品中安排的三桩誓言与鬼魂申冤的幻想情节,体现了美与善的结合、悲与喜的结合、虚与实的结合,表现了关汉卿的审美理想。这无论在现在还是将来,都能给人以启示、以鼓舞。[2]

(三)关汉卿的男权主义思想本质

《窦娥冤》讲述的是封建社会中一个弱女子被黑暗势力所吞噬的故事。在故事背后,剧作家让观众与读者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捍卫“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自觉成为封建礼教的捍卫者。他的男权主义思想在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母权制的被,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妇女的这种被贬低、被奴役的社会地位,几乎被排斥于社会之外,她们受夫权、父权、政权的支配,理学家又在他们身上套上了贞节的枷锁,而所有这一切的封建理念,也影响着关汉卿的思想,可以说,在关汉卿的思想里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这在《窦娥冤》里也有具体的体现。窦娥只是关汉卿传播他的这种封建礼教思想的媒介,他在借窦娥之口说出封建社会男权至尊无上的地位。

《窦娥冤》主要描绘的是封建社会里一个再嫁之妇可能遭受到的、残酷的、无人性的、血淋淋的现实。这里再嫁之妇不是“我一马难将两鞍鞴,想男儿在日,曾两年匹配,却教我改嫁别人,其实做不得”的窦娥,而是在面对死亡和再嫁的抉择时,选择了后者的蔡婆婆。窦娥所遭遇的一切,都是因为蔡婆婆有了再嫁之心,她仅仅是替婆婆受过,替婆婆有再嫁意识而受惩罚。在张驴儿父子上门之时,窦娥曾对蔡婆婆说:“婆婆,你莫要背地里许了他亲事,我也连累做不清不洁的。”在张父与蔡婆婆发生感情之后,窦娥曾嘲弄蔡婆婆并说婆婆“可悲!可耻!”“多淫奔,少志气”。在那个讲求“三从四德”的时代,作为一个儿媳妇,她是不能也不该对婆婆说出这样嘲弄近似破口大骂的不孝言语,而“冤屈有天大”的弱女子窦娥却做到了。她那具有惊心动魄的言语产生了惊心动魄的力量,原因就是作者赋予了她至高无上的封建力量。她时刻拥有这个力量,也步步遵循这个制度,她是忠实的捍卫者和信徒,因而才拥有了嘲弄、辱骂婆婆的资本。当她在公堂上被“打得我肉都飞,血淋漓”时,当她呼号“这无情棍棒教我捱不的”时,当她埋怨“婆婆也,须是你自作下,怨他谁”时,哪个观众都会痛感到,那个社会再嫁的可怕和不可为。“劝普天下前婚后嫁婆娘每,都看取我这傍州例”宣扬的正是对有再嫁之心的人的惩罚警示!这不能不说,作家关汉卿有深刻的封建道德礼教的思想观念。实际上关汉卿是借窦娥之口来履行他夫权的权利,借窦娥形象道德说教和道德宣传,再现其男权主义思想。

在窦娥之魂在向窦天章陈述冤屈的时候,窦天章明明知道蔡婆婆没有丈夫,但听说女儿犯了“药死公公”的罪行,却依然是怒斥女儿的十恶不赦。这不是作者疏漏所致,实际上是体现了作者对父权的维护。因为窦天章是窦娥的父亲,所以窦娥的鬼魂才有机会在父亲面前辩白自己的冤屈,但这个机会也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窦娥的鬼魂再三“翻案卷”才有了控诉的机会,而在这个机会的获得前还得受父亲的斥责、谩骂。“我当初将你嫁与他家呵,要你三从四德:三从者,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者,事公姑,敬夫主,和妯娌,睦街坊。今三从四德全无,铲地犯了十恶大罪。我窦家三辈无犯法之男,五世无再嫁之女;到今日你辱没祖宗世德,又连累我的清名。你快与我细吐真情,不要虚言支对。若说的有半厘差错,牒发你城隍祠内,着你永世不得人身,罚在阴山永为饿鬼。”其实这段话也是作者在借窦天章之口,表明自己的妇女意识,维护其父权意识。因为他有关于“三从四德”的十分强烈的表述欲望,他已经不满足于借窦娥之口来表达他的男权意识,而是急于要用自身的男性性别来压制女性。只有这样,他才能痛快淋漓地剖析自己的心声,所以作者才设计窦天章怒斥窦娥的情节,借窦天章之口发表他的男性宣言。

桃杌不分青红皂白对窦娥的一顿毒打这一情节,实际上也是对封建父权的维护。在封建社会里,“呈控子孙忤逆不孝,司法机构是不会拒之,不受理的,同时,也不要求呈控人提供证据”,“如果法官追问子女究竟谁是谁非,便等于承认父母的不是,而否认父权的绝对了”。忤逆不孝,父权制官府都不可能去核实,甚至谁是谁非都不会追问,更不用说“药死公公”的罪名了。这也是窦娥故事在流变的过程中,女主人公无一例外地都被官府处决的原因。所以在蔡婆婆没有出面澄清与张父的关系时,窦娥挨桃杌的拷打是正常的,也是合理合法的,因为他们都是父权制的代表。父亲将七岁窦娥抵于蔡婆婆还债,也流露出作者对封建社会至高无上的父权的肯定。父亲听女儿申辩的原因,也只是因为他在意窦家的名声,这不能不说是窦娥的悲剧。张驴儿捏造了这个杀公公的罪名,完全揭示了窦娥作为父权制下女性的悲惨命运,也在无意识中自然 流露出剧作者的男权思想本质。

在男权制度下,张驴儿父子有恃无恐的表现不仅仅因为他们是泼皮无赖,还根源于其性别优势。在封建社会的男权制度下,男性做什么都是天经地义的、合情、合理、合法的,特别是在欺凌、压迫妇女这一方面,似乎他们有了通行证、免死牌。就像凯特米利特在《性的政治》中所说的,尽管“女性类似阶级的地位在阶级的范围内极易产生混淆”,但“主要的社会和政治区别,其基础……不是财富和地位,而是性别”。张驴儿对窦娥的苦苦相逼,从这一个角度来说,实际上是男权社会中,男性阶级对女性阶级的一种支配心理与占有心理。男性之间更是结成同盟,自觉地维护男性欺凌女性的特殊权利。像张驴儿行贿于桃杌,以蔡婆婆的财力与物力,完全有可能比张驴儿更有机会买通官府,而使张驴儿被惩罚。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窦娥受惩罚死了,张驴儿却越活越滋润了,这不能不让读者深思与反省:究竟是什么力量使窦娥走上了死亡的道路呢?这不能不说封建社会男权在作怪,是男权才让窦娥蒙上了不白之冤。可见,封建社会中男权的强大和不可忤逆性。窦娥作为一个弱小的女性,在那个社会里只是受男性支配、玩弄的一个“物品”罢了。

窦娥的悲剧,表面上看是窦娥拒绝再嫁张驴儿引起的,但实际上蔡婆婆选择再嫁张父才是悲剧的源头。如果蔡婆婆自己不心甘情愿地再嫁,不与张父产生感情,那么张父不会死,张驴儿也不会以诬赖窦娥来挟制窦娥,窦娥也不会上公堂,更不会走上死亡之路,蒙了不白之冤。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蔡婆婆再嫁张父引起的。作者借窦娥替婆婆受再嫁引起的罪及所受的惩罚,来劝告警示世间的女子:“劝普天下前婚后嫁的婆娘每,都看取我这般傍州例”。《窦娥冤》的基本矛盾不再是窦娥与官府间,也不再为窦娥与张驴儿间,而是窦娥与蔡婆婆之间一个要嫁一个要守的基本冲突。如果两人都守或都嫁,那便不会有悲剧发生了。正是因为蔡婆婆要嫁窦娥要守,窦娥才受了不该受的苦,有了感天动地的冤情。作者关汉卿阐述的是一个再嫁之妇所引起的感人肺腑的悲惨故事。“感天动地窦娥冤”,实际是作者宣扬男权思想的武器,体现男权思想的本质。

二、《窦娥冤》的悲剧价值

“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窦娥冤》有它独特的悲剧价值。鲁迅先生曾在《鲁迅全集》第一卷中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句话包含着悲剧本质的精髓:一是悲剧表现的是“人生有价值的东西”;二是这种“人生有价值的东西”发展最终极的是“毁灭”。他充分强调了悲剧本质精髓,就是通过“毁灭”的终极方式来肯定“人生有价值的东西”。[3]被毁灭的价值越大,其悲剧性就越强,悲剧意义价值所在也就越大。[4]《窦娥冤》中,窦娥的毁灭就是一种感人肺腑的悲凉毁灭,是一种感天动地的无奈毁灭。我们不仅看到了窦娥毁灭的价值,同时也看到了《窦娥冤》作为悲剧存在的价值。

那《窦娥冤》中“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呢?从剧作中可以看出,这种有价值的东西就是窦娥这个小人物恪守封建伦理道德规范,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不懈追求。当她被父亲抵债时,她恪守的是封建父权制度,将希望寄托在丈夫身上,希望过上幸福生活;当丈夫死去,她成了寡妇并遇到张驴儿逼婚时,她恪守的是封建贞孝的论理道德规范,为丈夫守节,为婆婆尽孝,将希望寄托在来世;当发生人命大案时,她恪守的是封建的政权制度,将希望寄托在官府,希望官府可以还她清白。这些希望的实现,从更深层次看,实际上都是对封建制度的遵守和维护。窦娥时刻都把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作为座右铭。她为了追求孝道和贞节的伦理道德,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实际是窦娥成为悲剧人物的内在原因。在官吏枉法、衙门冤屈好人、草菅人命,地痞无赖猖狂、高利贷盘剥、童养媳制度盛行的外部因素的催化下,封建制度将窦娥一步步推向了死亡,最终将其吞噬与毁灭。这种“毁灭给人看”是拿三桩誓言的实现来展示其冤屈之极至的。它让人们产生了痛苦、怜悯、悲怆、愤怒的情感,而这种独特的苦痛情感构成了悲剧的价值。在宣扬遵循孝道贞节的封建社会,而一向也遵循、维护这一伦理道德的窦娥却被其毁灭了,不能不说冤啊!这才是真正的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任何一位观众,只要真正地被悲剧人物的行动及其崇高精神所吸引,他一定会沿着悲剧作品所设置的方 向,将自己的思想情绪和道德判断倾注其中。当你在为之悲伤、为之悲痛的同时,你的思想情感就会出现一个瞬间超越的感觉。你就会在精神上获得自由,而且使内在情感和整个精神状态受净化。这就是悲剧的价值所在,让你的情感精神获得自由、净化的同时,还要受其感染,终其反思,使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升华到一定的程度,陶冶情操。悲剧的价值本质也就在于这种超越性,而《窦娥冤》把这种悲剧价值反映得淋漓尽致。

作为一部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悲剧,《窦娥冤》成功描绘了一幅有着强烈时代精神的社会生活画面,不愧为认识元代社会的一面镜子。它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情感是悲痛交加的,所展现出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王国维的“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评价是毫无夸张的。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②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级集体编著.中国文学史(第三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

③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元明清文学史稿[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1986.

④吉林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小组.中学文学史稿·元明部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59.⑤作家出版社.元明清戏曲研究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⑥李修生,李真渝,侯光复.元杂剧论集上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

⑦⑧⑨赵泽学.窦娥“魂”解读[J].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6,(1).

⑩王国维.红楼梦之梦学价值[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1981.

??王国维.王国维遗书(第15册)[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

参考文献:

[1]林启柱.关汉卿及其《窦娥冤》杂剧的再评价[ J ].渝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5).

窦娥冤教案范文2

【关键词】窦娥冤;关汉卿;鬼神文化

《窦娥冤》取材于中国古代“东海孝妇”的故事,经过关汉卿的改编与再创作,情节更加跌宕起伏,矛盾更加突出,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是元杂剧的代表之一。《窦娥冤》中,窦娥冤屈的洗刷是建立在鬼神文化的基础之上的。自古以来,鬼神文化就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只有充分理解了这种鬼神意识,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窦娥冤》的戏剧精髓。

一、鬼神文化的起源与内涵

鬼神文化初时起源于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恐惧心理,古时社会科技文化落后,很多人为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都被披上了鬼神的外衣。而后伴随着这种思想的逐渐发展,鬼神文化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人们对于现实生活存在着很多的不满,但却无力改变这种现实,因此寄希望于鬼神,希望现实生活中无法完全的善恶报应能在鬼神世界中完成。[1]

鬼神世界源于人为的想象,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现实生活的投影。鬼神不仅跟人类一样有善恶之分,而且各路鬼神都有自己的职务,它们各司其职,让这个世界也如人世一般井然有序。窦娥成为冤鬼之后,欲向老父说明情况,却被铁面无私的门神阻拦,无法入内,无奈之下只好吹熄灯火,翻出案卷作为提示。

有趣的是,这个世界不仅和人世一样秩序井然,还经常和人世间互通往来,有着长久的“友好关系”。俗语有云:人在做,天在看。鬼神虽碍于“天条”,不能直接干预世间事务,但却能针对人世间的善恶行为做出警示,表达自身喜恶。窦娥临死前的三桩誓愿――血溅白绫、六月飞雪、亢旱三年,看似荒诞,但竟在其死后真的应验。这在现实生活中自然是不可能发生的,但在文学作品中,鬼神的能力却是指引善恶的重要标志,这一幕也成为了《窦娥冤》的戏剧高潮。

鬼神对于世间的干预当然不仅仅限于警示作用,鬼神文化在中国之所以能传承下来有着更为重要的原因:人死后的善恶报应。古代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人民的愿望得不到满足,生活困窘。鬼神的统治往往比现实社会的统治更具威慑作用,在世时不行善积德,死后就会有报应。这种思想其实也是佛教发展的产物。佛教自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在统治者的大力推崇下,逐渐在中国占据了重要的思想地位,其中,佛教的“修来世、去欲望”思想影响尤为深远。剧中的窦娥就是这种思想的典型代表,窦娥幼时因父亲借帐还不上,被抵给别人做童养媳,长大之后丈夫又早亡,她的生活可以说是相当不幸的,这一点从窦娥的唱词中也能看出:“莫不是八字该载着一世忧,谁似我无尽头。”虽然命运何其不公,但是窦娥仍然梦想着可以通过今生的苦痛换来来世的幸福安宁:“莫不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今也波生招祸尤,劝今人早将来世修。我将这婆伺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

鬼神的存在也反应了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失望。在黑暗的官僚统治下,窦娥只希望平安生活的愿望也得不到满足,一碗被下毒的羊肚汤将她送进了大牢。刚开始时她对官府仍抱有一线希望:“我又不曾药死你老子,情愿和你见官去来。”不料却遇上了“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的桃杌。窦娥原指望着“大人你明如镜,清似水,照妾身肝胆虚实”,几十大板没有让她招供,却为了蔡婆婆扛下罪名。这时她对于统治阶级的失望之情已经溢于言表:“想人心不可欺,冤枉事天地知”,善良的人却被无辜处死:“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窦娥临死前的泣血控诉,这是一个人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但这也是当时社会下的必然。

戏剧的最后,窦娥以冤魂之身向父亲申冤:“三尺琼花骸骨掩,一腔热血练旗悬,岂独霜飞邹衍屈,今朝方表窦娥冤。”冤屈得以洗刷,鬼神之力功不可没。

二、鬼神文化对戏剧内容的影响

窦娥的故事在古代并不是个例,这种戏剧情节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窦娥的苦痛经历,官府的腐败愚蠢都为后面的情节做了铺垫,而窦娥死前发下的三桩誓愿则让整个戏剧的紧张氛围一触即发,最后誓愿的实现,虽然超乎常理,但却是戏剧发展的必然,也使戏剧的发展达到了高潮。

无论借助了各种形式,《窦娥冤》最根本的还是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思想的发扬。在封建社会中,老百姓可以申冤的渠道相当有限,《窦娥冤》借助“鬼神”这个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传达了民间的正义诉求,虽然颇具理想主义,但从文学的角度出发也无可厚非。[2]

然而,窦娥的三桩誓言是否真的能得以实现,却是中国文学界一直以来都在讨论的问题,很多学者对此都持否定态度。

冯沅君先生曾说:“三桩誓愿”一一应验“这种带有浪漫色彩的手法,乍看去颇快人意,动人心魄,细加寻味,便感到其中含有将斗争胜利托于神祗的消极因素。” [3]

如果说冯沅君先生的观点中仍带有对《窦娥冤》的赞同及肯定,那么李汉秋先生则是对其的完全否定:“冤魂告状”这样的“鬼戏”“无疑是封建性的糟粕,决不能把它当作精华加以颂扬”。[4]

那么,鬼神之力到底是不是封建糟粕呢?我很赞同马积高、黄钧先生的观点:“临刑三桩愿,鬼魂诉冤愁,是窦娥刚强性格的继续发展。窦娥的反抗,不因死亡而结束。……三个誓愿的应验是人定胜天的反映。这曲折地表达出作者对人民力量的认识和人民胜利前途的信心。” [5]

文学作品不能以古论今,关汉卿的安排固然有时代局限性,这是当时时代下的无奈之举。但窦娥誓愿的应验,并不单纯只是封建糟粕,更是借助鬼神形式表达的作者对于正义的诉求。借助不存在的超自然力量使冤屈得以伸张,达到控诉封建统治的目的,同时也使善恶扬惩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应锦襄.中国鬼神文化与小说[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2]刘金亮.《窦娥冤》民俗文化解读[J].文学前沿,2009(1).

[3]冯沅君.怎样看待《窦娥冤》及其改编本[J].文学评论,1965(4).

窦娥冤教案范文3

一、带着问题去阅读,了解冤情

阅读前介绍一些戏剧的基本常识,让学生对杂剧有个了解。杂剧每折限用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未或正旦独唱。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戏剧本身的特点除了精心构思戏剧的矛盾冲突外,还要匠心独运地安排曲牌、唱词、说白,以便创造条件,让演员在舞台上尽情地演出。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些与戏剧常识和文本内容有密切关系的问题,让学生对窦娥的冤情有个初步的了解。(教师适当点拨,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只在文中注上记号)

1.课文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

2.根据这些词牌和故事情节,课文分成几个层次?能分别归纳一下吗?

3.《端正好》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窦娥满腹冤屈与怨恨);“游魂先赴森罗殿”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怎样理解?(讳饰,实际上是说被杀头而死)。

4.《滚绣球》中有一句是说命运不由自己掌握,这一句是哪一句?(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握生死权);它采用了什么手法?(采用了兴的手法);引用“盗跖”、“颜渊”的典故有什么作用?(用以指责天地好坏不分,黑白颠倒);本曲中有一句话揭露了社会的严重不公,是哪一句?(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概括地说说本曲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既表达了对天地不公的不满,又表现了主人公的反抗精神)。

5.《快活三》《鲍老儿》这两支曲子是窦娥临刑前对婆婆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在情节上起什么作用?(为后文发三桩誓愿作铺垫);在表现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使人们对窦娥的悲惨遭遇更加同情,激起人们对不公正的社会产生愤恨之情,戏剧的审美作用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6.“煞”就是结尾的曲牌,为什么作者要把它分成二煞、一煞、煞尾三个曲牌呢?(说明蓄积在窦娥胸中的怒火再也无法控制,犹如地下岩浆,冲向决口。也说明剧作家意犹未尽,他要把窦娥的无辜受害,要把人们对窦娥的同情,要把人们对统治者的愤恨表现得痛痛快快,淋漓尽致,于是在结尾处一波三折,把高潮推向顶峰)。

设疑前对所提问题的有关内容作一些必要的知识讲解,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进而快速的进入文本阅读。通过简单设疑,学生对人物有个初步认识,并对主人公窦娥产生了同情之感。

二、讨论问题细分析,走近窦娥

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预计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出现困难的地方提出疑问,再引导他们探讨。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曲调阅读、形象分析、誓愿剖析三个方面设置一些问题,让同学们在阅读时引起注意,有目的地进行思考、探讨,带领学生渐渐走进窦娥这个人物。

1.窦娥为什么叫走前街而不走后街?这表现了她的什么性格?

2.怎样理解窦娥说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这句话?

3.窦娥临死前反复叮嘱婆婆要祭奠她,是出于怎样的思想感情?(重点讨论,见仁见智)

4.“无头冤”是什么意思?“苌弘化碧、望帝啼鹃”是怎么回事?这两个典故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明案情是假,冤情是真)

5.“六月飞霜”“东海孝妇”的典故的意思是什么?起什么作用?

6.三桩誓愿的实现采用了什么手法?其艺术效果如何?

下面是课堂部分实录。

师:通过有关问题的讨论,同学们对窦娥有了认识,请就“窦娥冤屈”提出自己疑问,作进一步探讨。(学生拿出质疑本,同桌互相交流质疑话题,准备参与讨论)

师:请大家看清讨论的话题,最好不要超出这个范围。

生:窦娥为什么要发下“亢旱三年”的毒誓?

师:谁来回答这个问题。(冷场)

师:窦娥觉得自己冤吗?她知道受冤的根源吗?她想到冤屈日后能平反吗?”

生1:窦娥有冤,无法申诉。

生2:窦娥冤屈,内心充满怒火。

生3:表现窦娥敢于反抗。

师:大家说得都对。窦娥临刑的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她对自己蒙冤受刑的强烈愤怒和坚决抗争。这既是本折的高潮,也是全剧的高潮,“亢旱三年”誓愿,使主人公的反抗精神得到完美的体现,人物性格得到充分的展示,一个善良而又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妇女形象丰满、鲜明地立在我们面前。

师:还有什么问题。

生:窦娥的三桩誓愿能实现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哪位同学回答,要说出为什么。

生1:不能实现,因为这是窦娥的愤激之言。

生2:能实现,六月天下雪,即为证明。

生3:能,因为窦娥冤屈太深,激怒了上帝。

生4:不可能,六月天下雪是巧合,现在不是也有这样的恶劣天气发生的吗。(学生点头赞同)

阅读是一种文字信息产生强烈共鸣的复杂的情感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上下功夫,就能使学生在阅读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激起情感的鲜明爱憎。在阅读教学中,教者要把情感培养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一环来抓,深刻挖掘文中的内涵与情感因子。问题提出后,不要让学生急于回答,要留有一些时间让学生思考,对“窦娥为什么要发下‘亢旱三年’的毒誓”多数学生不理解,改问“窦娥觉得自己冤吗?她知道受冤的根源吗?她想到冤屈日后能平反吗?”通过层层发问,学生渐渐理解了窦娥当时的心情。

三、探究问题深思考,辨清善恶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学生对窦娥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对她的冤屈寄予了同情。再设计一个比较有深度的问题作进一步探讨,以便提高他们辨别善恶的能力。

师:“窦娥是被昏聩的官吏判成杀人死罪的,剧作为何要对天地日月、鬼神进行猛烈的谴责呢?”(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弄明白在封建社会里,人民不仅受到封建政权的压迫,还要受到神权的严重束缚。按世俗的观念,天地鬼神是明察世间是非,主持人间公道的。封建官吏为了愚弄人民也往往以青天自喻。在当时的社会中,天地鬼神是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但窦娥敢于怒目青天,痛斥大地,对之进行愤怒斥责。从她激烈言辞中,可以看到窦娥初步而又朴素的觉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神,这也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和反抗)

生1:作者同情窦娥,让违背天理的人受到惩罚。

生2:作者对统治者深恶痛绝,借窦娥的冤屈抒发一腔怒火。

生3:黑暗势力强大,人们无法抗争,只好借助神灵的力量。像孟姜女哭倒长城三百里,董永与仙女成亲等神话故事,最终的结局都是由上帝办成的。

师:说得好。在现实生活中,窦娥的三桩誓愿是不可能实现的,在现实世界上,窦娥的鬼魂也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但是这些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作品里发生了,并且显得那样地合情合理,一点也看不出有牵强的痕迹,以致我们读了之后,相信它符合于生活的真实,这完全得益于作者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它不仅表明窦娥的冤屈的深重、反抗的强烈,而且显示她的愤怒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反抗情绪和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理想。作者所创造的浓郁的悲剧气氛,使主题逐步地深化,构成了全剧的高潮,充满了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从学生点头称是中,看出学生对文本的主旨已基本掌握,此时,再深究一下,会使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得到提升。“《窦娥冤》是悲剧,读后留给我们的除了同情、愤怒,还有些什么呢?请就造成窦娥冤屈的原因作深入思考。”

师:由“窦娥含冤负屈”大家想到了什么?(开放式探讨)

生:想到了如今好人受气。

师:举例说明。

生1:买到假货,受气。

生2:帮助别人做好事,不被理解,受气。(学生笑)

生3:想到了执法不严,坏人趁机使坏,欺压百姓。

生4:想到了人们不敢讲真话、做真事,到处造假。

生5:想到了人们虚伪,说的一套,做的却是另一套,譬如学校搞调查,常常让我们说假话。(学生小声议论,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这是常有的事,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

师:真够大胆。(学生笑了,一个女生还加了一句:“本来就是这样”)

生:当今像窦娥一样受冤的例子还是有的,那些有权的、有钱的欺压百姓的事常有发生。近来媒体报道的富二代、官二代们的所作所为,确实让人不平。我们这些穷二代、贫二代今后走上社会拿什么和他们拼呢?(鼓掌)

师: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怎么办?

生1:除了拼命学习,还能有什么呢。

生2:越是这样,越要拼命学习,我们虽然失去了外部环境的优势,但是,我们还有远大的理想和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信念、意志等这些绝对优势,这是我们今后立足社会的资本,也是与富二代们抗衡的法宝。(鼓掌)

师:真棒。为同学们的这种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豪气而感到欣慰,这是深入阅读的结果,如果坚持下去,我们的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请同学们课后完成“由窦娥含冤负屈想到的”训练题,要有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从学生的回答中,教者看到了当代高中学生身上所肩负的沉重的使命感、责任感,他们从窦娥的冤屈剖析中看到了旧社会的黑暗、官府的罪恶,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中看到了社会的不公。

窦娥冤教案范文4

关键词:慎刑;当代价值;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D9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4-0287-01

中国作为世界上著名的法制文明古国,在长达几千年的变迁发展中,不断地创造,积累并形成了优秀的传统法律文化。而“慎刑”思想则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的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伦理的文化则要讲究和谐与融洽,做事要谨慎、慎重,要讲“中庸”,摒弃过激。

一、《窦娥冤》故事简介

一位穷书生窦天章为了凑足进京赶考的盘缠,迫不得已将女儿窦娥抵给了蔡婆婆(一位高利贷者)做童养媳,婚后不到两年,窦娥的丈夫去世。从此,窦娥与蔡婆婆相依为命。蔡婆婆向赛卢医讨债未成反而差点被勒死,恰好被张驴儿父子搭救。不料张驴儿是个流氓,趁机搬进蔡家后,威迫婆媳与他们父子成亲,窦娥严辞拒绝。蔡婆婆想吃羊肚汤,张驴儿想借此机会毒死蔡婆婆,从而霸占窦娥。不料反而被张父误吃,毒死了张父。张驴儿于是诬告窦娥杀死了其父,太守桃杌严刑逼供,窦娥不忍心婆婆连同受罪,便含冤招供,被判以斩刑。

临刑前,窦娥为表明自己的冤屈,指天立誓,死后将血溅白练而血不沾地、六月飞霜三尺掩其尸、楚州亢旱三年,结果一一应验。三年后,窦娥的冤魂向已经担任廉访使的父亲控诉。案情重审,将赛卢医发配充军、昏官桃杌革职永不叙用,张驴儿斩首,窦娥的冤情才得以昭彰。最后窦娥的冤魂请求父亲窦天章能够将蔡婆婆接到其住所,代替窦娥尽孝道,窦父应允。

虽然《窦娥冤》颇带有“神学”色彩,但是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我们不得不深思其中蕴含的中国法律文化,尤其是关于“慎刑”法律原则。

二、基于《窦娥冤》“慎刑”法律原则的思考

《窦娥冤》这一经典“案例”,从反面清晰折射出了“慎刑”理论在运用过程中的“漏洞”。它之所以变成“冤假错案”原因在于“慎刑”理念与实践产生了脱节,“程序不正义”,从而无法实现“实质正义”。

在审讯窦娥时,窦娥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对于原告张驴儿提出的主张产生了足够的合理怀疑。而张驴儿作为原告,有义务澄清合理怀疑,进行质证。但是在举证的逻辑上发生了颠倒,刑官只能刑讯逼供,屈打成招。另外,窦娥被误判,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刑官桃杌,他并未贯彻“慎刑”法律原则,没有将这一案件上报会审,而直接判决窦娥死刑,从而导致刑官的职权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与制约,使得司法程序流于形式,那么“慎刑”法律原则的有效贯彻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了。

在我国古代的诉讼制度中,并未明确规定无罪推定原则与举证责任规则,司法官员往往不恰当地将举证责任强加于被告,司法的部分程序发生了漏缺,从而导致有许多“屈打成招”的案例出现。“慎刑”法律原则并非不主张刑罚,而是要求相关法律人员谨慎用刑,刑罚宽严适中、宽严相济。在立法、司法、执法等环节都应该体现“慎刑”法律原则,并在每个发展的历程中不断地向“慎刑”思想注入新的“时代元素”。在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基础之上,不断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法律文化,从而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文化”。

三、“慎刑”法律原则的当代借鉴价值分析

中国优秀的传统法律文化是国之瑰宝,不仅仅只是适用于古代,对于当代中国的法律实践,也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立法、司法、执法等法律环节都体现了“慎刑”的思想,并在继承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基础之上,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慎刑”思想,使之日趋丰富“多彩”,从而树立起了“人本主义”中国特色的“儒家”形象。显而易见,“慎刑”法律原则的现代借鉴价值不容小觑。

(一)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刑法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虽然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没有纳入其中,但它却贯穿于刑法各个法律环节的始终。这些基本原则成为了刑法始终指导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基本准则,并且在其他的法律环节中均体现现了“慎刑”的思想,依法定罪,谨慎用刑,明确“慎刑”。

(二)相关的“慎刑”刑罚制度。

在我国现行刑法中,设立了自首、立功、缓刑、减刑、假释等刑罚制度。这些刑罚制度规定表明,在法律规定的情节出现时,可对犯罪人予以较宽的刑事处罚。另外,根据“行为人”的犯罪情节不同来界定实行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与“行为人”的人身危害性,从而给予不同的刑事处罚,这也是我国现行刑法中“慎刑”思想的体现。

(三)死刑的“限制”。

其实,“慎刑”法律原则在我国现行刑法中运用最为明显的就是死刑。由于生命的丧失具有不可恢复性,我国对于死刑坚持少杀,反对多杀、错杀,并且关于死刑的适用也有一些限制性的规定。

第一,从适用死刑的条件上来说,刑法典第48条第1款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所谓的罪行极其严重,是指犯罪的性质极其严重、犯罪的情节极其严重、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极其严重的有机统一。而实践中能够符合这三位一体条件的情况很少。第二,从适用死刑的对象上来说,刑法典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此外,《刑法修正案(八)》在刑法典第49条增加1款作为第2款: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窦娥冤教案范文5

一、问题提出

在App教学、“微时代”等教育环境下,“微课”已成为一个不再新潮但依旧盛行的教育理念。将微课、导学运用于化学、地理等各类实操性学科中的研究迅速发展。“微课导学”研究迅猛发展,获得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如何与实际教学有效整合;微课导学的系统应用研究几乎只见于化学等实操性学科等。戏剧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文化底蕴、语言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务院于2015年出台《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要求振兴我国戏剧文化。戏剧课本虽然一直占据语文课本的一席之地,但均以点缀为主,数量少、学习浅。教学中,师生也只是根据常用的散文、小说等分析方法进行“纯理论”学习,忽视了戏剧固有的舞台性和实操性。笔者根据戏剧的舞台性、实操性相对较强的特点,对既有的“微课导学”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戏剧教学的“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希望实现戏剧教学的突围创新。

二、“微课导学”教学模式

“微课导学”可以为学生创设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引导过程覆盖课前、课中、课后,有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因此,根据戏剧的舞台性、实操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有必要构建一种基于“微课”与“导学案”的戏剧教学模式。“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指“在实操型课程的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三个教学环节中,利用‘微课’视频和‘研学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移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1]1。“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兼具“翻转课堂”和“研学后教”的优点,可以“节约师生时间、节省实操材料、提高教学效率,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等”[1]2。

三、“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在戏剧教学中的应用

据笔者统计,本校使用频率最高的5册语文教材中,入选课文总共133篇,而戏剧文本只有4篇,其中还有2篇是非讲读课文。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考虑到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素养不高,讲解时也只涉及故事主题、人物形象、修辞手法等基本内容,未体现出戏剧文体的独特性。而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我们需要把戏剧教学落实到语文课堂中来。根据戏剧的舞台性、实操性等特点,戏剧教学除了要分析戏剧文本外,还应该加入设计制作道具、编写剧本、排练表演等教学内容,其教学环节包括文本解读、道具设计、剧本设计和排练表演等部分。而微课短小精悍、主题突出、可反复播放,非常适合道具设计制作、剧本编写等内容的教学。这里以《窦娥冤》的教学内容为例,介绍“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在戏剧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窦娥冤》的教学重点是对窦娥形象和写作意图的解读,难点是剧本编写。

(一)课前:教师准备,学生预习1.预习教师分析学生的戏剧知识掌握程度和窦娥冤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设计“导学案”,搜集上传教学资源,制作微课视频,帮助学生自主预习。2.制作微课视频教师根据窦娥冤教学任务的需要,针对写作背景和历史上的孝妇形象、道具设计制作、剧本编写等学习内容分别录制3个“微课”视频。写作背景和孝妇形象用flash制作动画式微课视频,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旨在为解决课文重点做准备。道具制作主要包括服装、枷锁、砍头刀、白绫、雪花,要用到衣服布料(元朝衙役、刽子手服装)、剪刀、彩笔、白布、方形木板、长形木板、小木锯、铁链、白纸(雪花)等配件。道具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和技巧,其中服装的制作最难。为了帮助学生制作出罪犯、衙役、刽子手的简易服装,要将服装的设计和制作过程用录像的方法录制下来,做成微课,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剧本编写的微课录制,要用到舞台、台词录音、体式动作视频等内容,这部分也是本课的难点,要采用录屏的方法录制微课,时间控制在6分钟内。3.学生的准备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观看3个微课视频预习功课,熟悉写作背景和历史上的孝妇形象,了解道具设计制作和剧本编写的基本方法流程。学生借助“微课”和“导学案”自主预习,完成问答,记录疑惑。

(二)课中:学生探究,教师答疑1.课中任务布置教师准备好上课情境和道具配件,每人1台平板电脑,每组1本空白剧本,每组1套道具制作材料。教师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分组探究文本,解决本课重点——窦娥形象和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根据文本线索和导学案、微课提示设计制作道具,编写剧本。此环节中,教师是支持者和答疑者。2.学生根据任务进行组内分工学生根据任务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进行组内分工,按步骤完成教学任务。文学素养高者,带领组员进行人物形象分析、写作意图探讨、写作手法研究等理论性学习;动手能力强者,负责道具的设计制作;写作能力强者,负责剧本的编写。这样,小组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分工负责道具设计和剧本编写,达到效率最大化。在道具制作和剧本编写的环节,微课视频发挥了最大的优势,视频可以反复播放、逐帧观看,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在微课视频中找到解决答案,经过观看视频和小组讨论仍不能解决的,再请求教师提供帮助。学生在微课导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挑战竞技的环境下完成文本解读、道具设计、剧本编写等任务。

(三)课后:学生巩固,教师反思1.教师反思教师根据学生课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找出微课和导学案不完善之处,加以改进,在网络平台(蓝墨云班课、QQ群和微信群)上分析、评价、展示各小组提交的道具作品和剧本,与学生交流戏剧学习的心得体会。2.学生复习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再次完善道具和剧本,在此基础上进行课下的戏剧排练、PK,将PK视频和最终结果上传至平台,完成最终评价。教师利用微课视频拓展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窦娥冤》第一折的解读和设计,疑惑处观看教师提供的微课视频“《窦娥冤》第一折解读与设计”,进行自主探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由此可知,《窦娥冤》的教学中,“微课”和“导学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都起到了关键作用,能够全方位地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中探究和课后复习,实现了“导学一体”和戏剧教学的突破创新。

窦娥冤教案范文6

关键词:《窦娥冤》 悲剧意识

元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是一出悲剧。何为悲剧?恩格斯的解释为“悲剧产生于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按照其意思来理解,窦娥的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而其悲剧乃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这种被冤枉的宿命是不可能改变的。关汉卿所处的年代是民族矛盾最为突出的时代。

在中国众多的悲剧文学中,似乎都能发现一种共性,即悲剧的产生根源往往是在社会这个大背景下所造成的,即悲剧社会化。窦娥如果处在不同的社会当中,命运也许会有所不同。在元代的残酷统治之下,小人物的命运当然会被整个社会的黑暗所吞没。单独的个性张扬往往会被社会所不容,而社会自有一套合理的价值观取向。个人只能服从而不能反抗,因此,中国的悲剧艺术中人物的命运往往会处于一种极为不利的境地。而对比双方的悬殊相差甚远。窦娥只是一介布衣,无权无势;张驴儿和桃杌却是无赖加贪官,一方是弱者,一方是强权。悲剧的发生在所难免。而在发掘过程中即会明了造成这种原因的根源所在。因此,在中国的悲剧中,社会是悲剧的主要根源所在。

在《窦娥冤》中,桃杌曾说:“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还有“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贪官的嘴脸暴露无疑,但其认为是一种合理的现象并沾沾自喜。这说明当时元代的社会已经是污吏横行天下而为所欲为了。关汉卿关于桃杌的描写可以说是入木三分地表现了社会的非常规化状态。贪官污吏横行,自然恶势力流氓也就为所欲为了,因此张驴儿父子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强娶婆媳,张驴儿之父被毒死之后,张驴儿才敢恶人先告状,有恃无恐。贪官桃杌主观妄加臆断轻易定罪。而这一切,看似偶然,但有其必然的原因,元代允许放高利贷,官府就是天下第一高利贷主。试想蔡婆如果不放高利贷就不会有事发生吗?答案显而易见,不会。在高利贷、贪官、流氓横行的时代,下层人物注定是悲剧的命运,悲剧的结局。这不单单是一身正气的关汉卿心中的伤痛所在,更是全天下下层人民苦难的真实写照。

社会的黑暗造成了小人物窦娥的悲剧。而窦娥的临刑绝唱则更说明了这个问题所在:“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指斥天地鬼神,直指封建的统治秩序。小人物最终意识到自己的命运无法得到公正的审判,但结局却无可奈何,这更加重了悲剧色彩的表现。

与之相反的西方悲剧则更多的是一种人格上的悲剧,或者说是命运上的悲剧。如索福克勒斯的《俄底浦斯》,俄底浦斯完全是因为神谕的原因而造成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悲剧。再如埃斯库罗斯所写作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仍然是命运的无法更替的悲剧。希腊古典悲剧也有历史的原型,当然在《古典希腊神话》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再有如莎士比亚的历史悲剧《哈姆莱特》(王子复仇记)以我的观点则更多的是人格上的悲剧,哈姆莱特复仇的方式完全是自我真实的体现,为了复仇不惜与杀死自己父亲的仇敌同归于尽。与此相同的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与朱丽叶完全是由个人或命运所造成的悲剧。尽管悲剧似乎是偶然原因造成的,但在发展过程中,则必不可少地带有主人公浓厚的主观感彩。一种近似英雄主义情结的悲剧。当然社会的因素不可忽视,但人物的主观性则更具特色。

对比中西方的悲剧意识,更能体现出《窦娥冤》是作者由一己之感情蔓延于全社会的情感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怀不容忽视。在中国古典十大悲剧中,基本上作者的悲剧意识体现非常充分,从一个侧面反映作者的主观创作动机外,历史的悲剧题材也感染了作者本人。在《窦娥冤》中,这种意识体现得非常充分。

上一篇屈老师教案

下一篇木兰诗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