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人物范例6篇

三国历史人物

三国历史人物范文1

历史建筑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历史印记,除却历史研究价值外,亦具有建筑学、美学、以及文化观光的价值。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现存的历史建筑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然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历史建筑的保护状况却着实堪忧。当诸如“梁林故居”之类的名人故居被拆的报道屡见报端时,我们不经需要反思,我国现行的历史建筑保护法律模式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将历史建筑绝对国有能否达到预期保护之目的,能否从公物制度相关理论中寻求到历史建筑保护的新途径?

一、现有历史建筑所有权体系下的保护模式

通过梳理现行立法后,笔者认为,我国现有的历史建筑所有权制度是以国家所有作为原则,以集体与私人所有作为例外。具体如下:第一,历史建筑以国家所有为原则是指,国家通过指定的方式,将古建筑的所有权归属于国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五条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属于国家所有。国家指定保护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石刻、壁画、近代现代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除国家另有规定的以外,属于国家所有。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改变而改变。”由文物保护法第五条可以看出,古建筑属于国有,是历史建筑所有权的原则性规定,以文物保护指导性法律明文规定的方式确定下来。对于属于国家所有的历史建筑,根据《文物保护法》第八条的规定,国家通过中央地方两级三层的模式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第二,国家对历史建筑既定的所有权采取承认的态度,作为古建筑国家所有原则的例外情形。针对《文物保护法》第五条第二款所规定的“国家另有规定”的情形,《文物保护法》第六条规定:“属于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和祖传文物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文物,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文物的所有者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现有保护模式存在的问题

三国历史人物范文2

关键词:诸葛亮;足智多谋;智慧化身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4-0160-01

在现实生活中,《三国演义》是著名的历史小说,也是三国时期的开明丞相,在公元221―263年,在我们高中历史教科书上,对诸葛亮也有独到的介绍,我们学历史和读该书一样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享受,感到历史书中的诸葛亮不但是古代历史时期的战略家、军事家、外交家,而且是杰出的政治家。

一、诸葛亮在历史用人上也有独到之处

在中国的历史上用人,如他在用人中从七个方面去考察人、选拔人、使用人、推荐人,值得我们在学习历史时借鉴。一是问之以是非观其志,看一个人的志向如何?世界观怎么样。二是穷之以辞观其变,看反应快慢,是否思维敏捷。三是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看一个人是否有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是否有胆有识,善于决策,当好参谋。四是告知以困难,而观其勇。这就看一个人遇上急、难、危的事情,能不能挺身而出,敢于向困难挑战。五是将之以利观其廉,看一个人在金钱物质面前是不是拜金主义,极端的个人主义者,见利忘义,饱起私囊,还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在某种程度上,看是否孝顺和尊敬父母,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孝顺,就别谈工作和别人了,对这样的人就要提防。六是醉之以酒而观其性,看酒后是否失态,而伤其大雅。七是期之以事而观其信,看一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诸葛亮不但在用人上有独到之处,在其他方面在历史上也是影响很深远的。

二、诸葛亮足智多谋,有经天纬地之才

中学历史教科书向我们介绍了诸葛亮的为人和建树,诸葛亮忠于君主,辅佐先帝和后生。这些在高中历史也做以深刻的介绍,对全国人民的文化生活都有深远的影响,诸葛亮在历史的知名度是历史人物中首屈一指的。全国人民都熟悉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艺术形象和历史人物形象,对历史人物诸葛亮,高中历史课本介绍以外,现在了解的并不是十分很多,但是经典的历史人物大家都知道。所以我们面对历史人物,正如高中教科书上说的那样,对以历史人物要有正确的评价。在就是历史上《出师表》,把治国治家描绘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惟妙惟肖。

三、诸葛亮的形象不朽

我们在学习高中历史时,书中已经对历史人物做了简单明了的介绍,诸葛亮既是历史人物,也是不朽的历史艺术典型,诸葛亮的历史形象是经过漫长的社会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三国演义》诸葛亮的描述可以说是最接近历史事实的,是具有历史性和权威性的代表作。《三国志》,描绘了诸葛亮的超人志向、高瞻远瞩、世事洞明、品德优秀,高中历史对诸葛亮的治国成就的实事求是的介绍,“千古一相”的历史形象就非常高大。而高中课本对诸葛亮的介绍不是很多,虽然也提及诸葛亮在阵法和战法上很有出其不意造诣,“推演兵战法,作战八阵图,咸得其要云。”并且善于思索,有“木牛流马”、“损益连弩”等发明,但是高中课作了介绍比较实在可信:“然亮才,於治戎为长,理民之,优於将略。”

四、诸葛亮尽心尽力,死而后己

高中教科书上,我们知晓诸葛亮的尽心尽力,也就是终于职守,进入角色。《三国志》中记载的历史人物诸葛亮主要是一个杰出忠臣良相,更是神奇军师、智慧的化身的艺术形象。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教科书已经向我们介绍,历史上历代文人墨客都比较看重历史人物诸葛亮,他对刘氏君主的忠贞,他依法治国,诸葛亮清廉、淡泊名利,“鞠躬尽粹、死而后已”的精神受到全社会人们的广泛称道,这些都是历代所仰慕的。历史上的文人墨客通过文学艺术等形式来抒发对诸葛亮的怀念和仰慕崇敬之情。尤其是“鞠躬尽粹”的精神,成为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的信条核心追求。我们还时常听见一些流传的关于诸葛亮的神奇传说,如《三国演义》中就有著名的“空城计”故事等,形成了智慧的化身。诸葛亮的形象开始被罩上神秘色彩。

五、诸葛亮成为社会智慧的化身

历史反映向我们介绍了诸葛亮作为一个贤相,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于国家和社稷,高中历史介绍了三国时期由于充满了各种政治、军事的矛盾与冲突,历史素材丰富,所以三国故事被社会广泛地传说。在唐代历史引述了“死诸葛怖生仲达”的历史故事以说明“刘氏重孔明”,其内容比魏晋南北朝时更加离奇,喜欢更加浓厚,带有明显的民间传说喜爱的色彩。社会的流传发展到至真成熟,广泛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要民间艺术形式,形成了人民大众传承的经典。随着“三国平话”的普及,就出现了《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历史内容生动,不妨视之《三国演义》的蓝本。通过历史介绍三国中的人物,人们将诸葛亮转身成为社会智慧的化身,特别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更是塑造了诸葛亮政治、军事、外交三方面集中的人才,作战冷静、自信潇洒、神机妙算、用兵如神是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完人。

《三国演义》和高中课文向我们介绍的诸葛亮形象是历史上人民大众的智慧结晶,是历代人民理想、愿望、希望的凝聚,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历史观、道德观与审美情趣和社会的发展,所以为全社会所推崇。

参考文献

[1]陈林芳.由诸葛亮想到用人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0.

三国历史人物范文3

关键词:历史教学 历史观 培养方法

由于历史并非主课程,在升学考试中的比例不高等因素,导致学生关注度不高,笔者从调研中发现,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一般还是死记硬背,并没有对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关系,形成自我的历史观,这种缺失导致历史教学效果的落后,直接影响到历史课对于学生学习的价值。 一、注重和培养学生历史观的重要意义

初中的历史课涉及到了一些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变迁,每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对应这个时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的背景,学习历史知识不通过事物发生的本来面貌去了解,学习就成为了形式,在每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中,都有起主导因素的历史推动力和破坏力,从哲学上说,历史观本身也是对立而统一的,历史事件发生过程充分体现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状况,由这种状况所形成的价值观决定了历史观的形成,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就是要通过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从而分析出这种历史背景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历史事件,我们说三国,首先会阐述的是三国的文化。为什么要说三国的文化,就是因为不说三国的文化不足以说三足鼎力的局面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这种背景下所发生的政治事件,形成了三国特有的历史观,所以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不深入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就不能准确的形成和判断当时的历史观,当时的历史观同样对当时的历史发展起到了反作用。所以历史教学中注重历史观就是注重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核心,反之就是形式主义,表面文章。而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又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自然学生更能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观的形成的条件和意义,从学习思维上说,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教学往往能唤醒学生对于历史的好感,对于历史人物的评论,不管这种评论对与错,都与学生本身的世界观形成了对照和冲突,把历史还原为历史,把文化还原为文化,把历史文化与学生自我的世界观相互作用,就能发现,历史并不是古老的,古老的并不一定是历名,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哲学观来看,过去的历史对学生的世界观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初中学生的世界观还没有完全的形成,他们通过知识的学习,通过知识的积累,更通过思维和训练和历史观的培养来达到对自我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完善,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学除了授知也要授智,这个智是智力的智,更是智慧的智。

二、注重和培养学生历史观存在问题分析

初中开展历史教学是符合现代教学发展理念的,初中需要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来开阔眼界,历史不是陈旧的,特别是要明白这一点,许多学生认为历史是陈旧的,从而觉得学习过去的东西有用吗?笔者从调研中发现,历史知识学习好的学习都是对人生特别有规划的,因为这些学生明白,对于今天来说昨天就是历史了,所以学习要规划,人生更要规划,从目前历史教学的现状来看,主要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历史教师缺乏历史观的教学意识

许多历史教师,非常认真的进行备课,很用心的在课堂上讲课,把历史知识传播给学生,但是并没有意识到在传播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历史观并培养历史观,这与我国教育方式有关,我们更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播,目的是为了考试过关,缺乏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来达到和满足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历史观的深入了解,什么样的历史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历史观,物质决定意识,历史观也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历史教师的这种缺乏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深度不感,更无从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许多成年人可能会有这种体会,当我们今天再回顾历史知识时,或者我们看到某部由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时,我们会记得这个人,这个事件,但是很少有人会说出这个事件和人物的历史观,这就是我们教学的不足和遗憾。

2、历史观并不是历史事件的起因

许多历史老师也会讲到历史事件时去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讲到为什么会引起这个事件,这就是历史事件起因说,把起因说定义为历史观是狭隘的,历史起因可以说是历史观的一个变因,但并不是成熟的历史观,成熟的历史观是由真实不可逆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及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哲学的、社会的、心理的、政治的、文化的诸多因素对立和统一形成。那么教师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历史观,从历史观形成的条件入手,去寻找和发现当时社会的历史观,从历史观进行深入解剖,深入浅出,让学生掌握这些历史观对当时社会所形成的冲击以及由这些冲击决定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和终结。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和培养学生历史观的方法

1、让学生扮演历史事件中的人物角色

让学生扮演人物角色只是第一步,最为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在扮演前要掌握这个历史人物的特点以及由这种特点决定的思维和语言的习惯,特别是要对学生扮演人物角色进行人物解读,包括人物的心理动态、人物的社会地位决定的社会价值,以及人物对过去和未来的判断,这种判断是基于什么样的历史观,所以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展现人物的历史观对人物所掌控的事件的作用。对于扮演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历史知识并从中明白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历史观。

2、初中历史教学“三七理论”

三国历史人物范文4

一、从“四处变化”说起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颁发了《课标2011年版》,两年多来,对其解读研究的文章不胜枚举,尤以谈《课标2011年版》相较于《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新变化的居多,包括《课标2011年版》修订的召集人、首都师范大学徐蓝教授在《人民教育》(2012年第6期)、《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第10期)上两度接受采访或著文,但均对关于唯物史观的“四处变化”作低调处理甚至没有提及。

关于唯物史观的“四处变化”,一是在第一部分前言的“总体目标”中,指导思想用“唯物史观”取代了原来的“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着重号为作者所加,下同)。二是在第一部分前言的“课程性质”中,用“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取代“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中,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行科学、正确的阐释,客观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解释和评述”取代“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四是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的“教材编写建议”中,用“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学生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角度出发,力图有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取代“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并作出客观评价”。

显而易见,以上“四处变化”实际上是因《课标2011年版》把指导思想统一为“唯物史观”而出现的:第一处变化略去了“科学的教育理论”,其他三处变化则是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或“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统一为“唯物史观”。

二、透析“四处变化”的哲理

首先,“四处变化”是对近年来关于是否要坚持唯物史观对历史教育与研究进行指导的争论的一个明确回应。

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课标实验稿》后的一个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蒋大椿研究员在《历史研究》发表文章,指出多元化史学思潮在中国已经形成,唯物史观的理论影响在下降,并分析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理论缺陷,认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应当发展成为唯物辩证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系统史观,还对马克思主义新历史观的基本内容作了分析的和综合的探索,勾画出大致的理论轮廓及其建设线索。这无疑是一方巨石落入原本就不平静的史学理论研究湖面,击起千层浪。吴英、庞卓恒、王锐生、陈先达、郭小凌、于沛等专家学者纷纷著文指出:“当代仍要坚持、弘扬、发展唯物史观,而不是超越唯物史观。”[1]更有杂志社邀请国内顶尖的理论专家在同一期杂志同时发表八篇文章强调“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20世纪取得了丰硕成果,端赖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2]在持续的激辩之后,2010年1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理论重点学科主办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内涵的小型座谈会”,会后《史学理论研究》2010年第2期上发表了六位学者的发言稿,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坚持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地发展唯物史观,自觉地用唯物史观指导世界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其次,“四处变化”是对几十年来“唯物史观”是否等同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回应。

关于“唯物史观”是否等同于“历史唯物主义”,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争论,迟至2011年仍有学者在论述二者的细微不同。但正如张奎良教授在其文章开头所说的那样:“长期以来,我国学界一直把唯物史观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概念混淆并用:几乎所有的哲学辞典或哲学教科书都无一例外地宣称:‘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3]所以大型综合性辞典《辞海》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解释是“亦称‘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对“唯物史观”的全部解释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简称,即‘历史唯物主义’”。

第三,“四处变化”是对即将开始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的很好昭示。

教育部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原教育部副部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对《意见》进行深度解读时指出:“从今年开始,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在近十年改革实验的基础上,在顶层设计的整体框架下,将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4]这就意味着颁发于2003年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将出新的版本,“尽管高中历史教学有别于初中历史教学,但其共同点在于:都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5]

第四,“四处变化”是对国家文本的呼应和教学实践中重视不足的提醒。

新中国第一个历史课程标准开宗明义地指出其“目标”是 “逐步培养其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革命的战斗意志”,[6]随后在“教材编选要点”和“教学方法要点”中两度强调“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江苏卷)的命题也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指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作为国家文本的“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等都对掌握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这些规定并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似乎对这些基本原理的研究只是历史研究人员或教科书编者的事。因此,尤其是基于中学历史教学的视域、中学生的知识水平,结合中学教学实际和中学课程设置,明确唯物史观确立的标志与在中国的传播过程、科学内涵与基本内容等,通俗易懂地理解唯物史观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检索中学教学实践中的唯物史观

首先,中学历史课程中有三处与唯物史观紧密相关的内容。

一是在必修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知识点中,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了,而作为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的唯物史观应该也产生了。二是在必修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知识点中,发表于1919年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表明唯物史观此时已传入中国。三是在选修四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知识点别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还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是恩格斯所肯定的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

其次,在中学语文课程中有一处与唯物史观紧密联系的内容,即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讲到马克思一生中两大最主要发现之一――“唯物史观”时指出:“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而马克思则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7]776

再次,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概括了唯物史观(课文中称“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一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二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三是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前进的、上升的、由低级向高级的和曲折的、自然的过程。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邓小平语)所以要坚持历史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四是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人自身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的历史的统一。

四、借力“学术争鸣”明晰唯物史观

首先,明确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到底是什么。

“时序思维技能是历史推理的核心。没有强烈的年代学意识(指事件发生的时间、处在何种时间顺序中),学生就不可能考察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解释历史因果联系。年代组织是历史思维的前提”,[8]而标志历史事件是构成历史时序的重要关节点,故作为以探讨历史事件来龙去脉为要务的历史课堂,首先应结合史实明了唯物史观确立的标志,更何况唯物史观的创立,使“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被驱逐出来了”,[9]意义尤为重大!

《辞海》明确指出唯物史观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创立的。《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年――引者注)是唯物史观形成的主要标志。此观点对中国学术界影响较大,强调的是“主要标志”。但也有学者认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唯物史观正式诞生的标志”,[10]更有学者将唯物史观的创立作为一个时期,分为两个阶段:“1843年夏《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至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基本设计出不同于近代一切历史观的思想体系”“1847年的《哲学的贫困》至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成熟地、完整地、精确地表述了唯物史观体系。”[11]基于在整个创立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没有使用“唯物史观”这一学术用语,直至1872年,恩格斯才首次使用并界定了这一概念:“唯物史观是以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来说明一切历史事变和观念,一切政治、哲学和宗教的。”[7]209因此,“时期说”应该更合乎学理,也更容易被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师生接受。

其次,明晰史观中的“山”与“角”。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专家学者对西方史学著作的翻译、研究和解读,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生态史观、社会史观等各种各样的历史观纷至沓来,令中学历史教师目不暇接,以至于部分中学教师甚至专家学者对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有所动摇。专家学者的争鸣在上文可见一斑,高中教师则表现为教学中只强调新史观、新视角,忽视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和方法的讲授,甚至以唯物史观中某些过时的观点(如阶级观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否定整个理论体系,二者的共性是否定唯物史观作为宏观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地位,以片面的史学研究范式替代或否定整个唯物史观体系。

实际上,明确史观中的孰是“山”、孰是“角”一类的争论或彷徨可休矣!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时批判地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思想,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是开放的科学的体系,具有博大的气度和宽广的胸襟,承认这些史观有其精华,有其长处,因而对其持吸收、借鉴和改造的态度……吸收现代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的科学精辟的观点和论述……借鉴诸多史观的视角、研究领域、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资源观等……转换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等史观的哲学基础,让其成为奠定在唯物论和辩证法基础上的科学史观,让其与生产力史观,阶级斗争史观等中观史观一起,成为构成现代唯物史观体系的中观史观”。[12]由此可见,唯物史观是“山”,是宏观的史观,其他史观则为“冰山一角”,是中观史观。也正是因为“山”在人们思想中的伟岸、强大和震撼,所以西方史学家德里达说:“地球上所有的人,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不管他们愿意与否,知道与否,他们今天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13]

再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有哪些?如何培养?

纵览1950年至2011年新中国颁布的每个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学大纲),行文都强调“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14]

作为资深的教育科研专家,白月桥先生在《历史教学问题探讨》一书中列出了20个他认为的历史教学中的一级观点性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行了对应(见表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正在修订中,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实践也在进行中,笔者撰写拙文,希冀能给修订的专家提供些许参考,给忙碌于文山题海中的历史教师捧上一杯透心的凉茶,以解对唯物史观的求知之渴,从而让原本高高在上的唯物史观更好地渗透到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 刘方现.近年来围绕唯物史观的理论争鸣[J].历史教学,2005(3):77.

[2] 瞿林东,于沛,郭小凌,等.唯物史观与21世纪史学发展问题笔谈[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

[3] 张奎良.关于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辨析[J].哲学研究,2011(2):21.

[4] 王湛.做好五个环节统筹 理顺人才培养体制[N].中国教育报,2014-6-23(8).

[5] 陈辉.重新认识唯物史观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历史教学,2012(10):20.

[6] 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4.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 赵亚夫.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0-51.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6.

[10] 李幼斌,吴冬春,瞿学兰. 唯物史观诞生的标志――谈《〈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意义[J]. 茂名学院学报, 2002(5):15-17.

[11] 张艳国.史学理论:唯物史观的视域和尺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9.

[12] 冯一下.论现代唯物史观的基本特征[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6):7-8.

三国历史人物范文5

钟文典先生(1924~2010)系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广西蒙山人。1950年7月北京大学政治系毕业。同年8月受聘为广西大学史地系助教,并考取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师从郑天挺教授研究中国近代史。

1953年8月转入广西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曾任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副主任、主任,广西地方民族史研究所所长。100余篇,代表着作有《太平军在永安》《太平天国人物》《太平天国开国史》《广西客家》等。主编、选编和合着《广西地方民族史研究集刊》《太平天国史丛书》《广西通史》《罗尔纲文选》等书。先后荣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广西精神文明建设“桂花工程”荣誉奖各1项,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曾任广西社科联副主席、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主席团主席、广西史学会会长、广西儒学研究会名誉主席、广西文史馆名誉馆员等职。198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2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同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①钟文典先生60多年的史学研究,成果最为丰硕的是对太平天国史的研究,其次是对近代广西社会历史的研究。历史人物研究是他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成果显着、特点突出。本文拟就他的历史人物研究的成就和特点,提出一己之见,并请教于方家。

一、钟文典先生历史人物研究的成就

钟文典先生历史人物研究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历史人物研究理论、历史人物研究专着、历史人物研究论文等三个方面。

第一,历史人物研究理论。钟先生的历史人物研究理论是他从事历史人物研究和评价的基础,也是他多年从事史学研究的一大成果。他在《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发表题为“历史人物研究与气节问题”的论文,总结他40年来从事历史人物研究的经验,提出对历史人物研究与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标准和研究方法。

钟先生认为,我们研究和评价历史人物,是为了解决在教学和科研中经常遇到的重要问题。研究人物的目的,在于弄清与历史人物有关的社会历史真相,考察他们在历史活动中的是非功过,总结经验教训,以资鉴后人,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作用。钟先生认为,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才能正确地研究和评价历史人物。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相结合占有翔实的史料,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历史 人物研究,研究 成 果 才 能 健 康 长寿。

钟先生认为,要通过全面考察,实事求是地看历史人物的行为,是否有利于国家、民族和人民,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这是他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他还认为,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才是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人物,都应该值得我们肯定的。③同时,他指出:研究和评价历史人物,要讲究气节。但,不应唯气节论。如果只抓住历史人物的某一点有失气节,而不问他曾经为国家、民族和人民做过多少好事,就不加分析地全予否定。这样做,极易把复杂的历史问题简单化,既无法说清历史,也难免厚诬古人。

恩格斯说:“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为,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是怎样的一个人。”⑤钟先生坚持了这一原则,并认为研究和评价历史人物首先看他的社会实践。判断一个历史人物是否已经成为革命者,听其言还必须观其行。要以人物的社会实践为依据,要通观其一生一世,探求历史的真实,免于把历史现象误作历史的本质。他认为,研究和评价历史人物,要弄清他何以有这些表现和功过,何以会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物。他善于从历史人物一生经历来考察他们的思想变化,善于从思想根源来分析人物的实践活动。这就是钟先生历史人物研究的方法论。

第二,历史人物研究专着。《太平天国人物》(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一书的出版,是钟先生对太平天国史研究的一大贡献,也是他关于历史人物研究的最大成果。该书以30万字重点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肖朝贵、韦昌辉、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等8人;其他重要人物有胡以晃、蒙得恩、莫仕睽、罗大纲、洪宣娇、苏三娘等6人。其中,洪宣娇、苏三娘为女性人物。通过对这12位人物的研究,让人们对太平天国运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对于运动中的一些复杂问题更加明朗化。该书一面世,太平天国史研究上最有权威的专家罗尔纲先生,一见到该书,一口气把它读完,他赞不绝口,连声说:“好书!好书!”是“难得到的好书。”接着又说;“考证详确,记叙生动,论证精严,为当今史学着作别开生面。”尔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广西日报》《新书报》等10余家报刊,相继发表评论,称赞它是太平天国史“写得最好的一部,不但写作体裁别具一格,资料详实,而且解决了一些人物史实的疑问”,是一本难得的好书。⑥1987年,该书荣获第二次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钟先生所编着的其他着作,如《广西通史》(第二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广西客家》《广西近代圩镇研究》《二十世纪30年代的广西》《广西会党研究》《近代广西社会研究》《桂林通史》等,也涉及到众多广西近代人物的研究与评价。

第三,历史人物研究论文。钟先生发表了很多研究与评价历史人物的论文。如《杨秀清‘尊孔投降’说商榷》(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78年第4期)、《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籍贯考》(载《文物》1979年第7期)、《试说洪宣娇》(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论李秀成》(载《学术论坛》1980年第1期)、《陈玉成籍贯再探讨》(载《学术论坛》1982年第5期)、《谈李秀成的‘洋务’观》(载《苏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洪秀全与皇上帝·孔夫子》(载《社会科学家》1991年第5期)、《爱国·务实·奉献———谈雷沛鸿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载《桂海论丛》1995年第1期)、《身在民国,心恋亡清———从陆荣廷看民初政治》(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马君武祖籍家世考》(载《广西文史》1996年第1期)、《利在人民,功垂青史———纪念陈宏谋诞辰300周年》(载朱方棢主编:《纪念陈宏谋诞辰300周年研究论文集》,广西师范大学,1998年)、《革命伟人孙中山———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载《广西文史》2001年第3期)、《民主革命家马君武》(载《社会科学家》2001年第6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谈罗尔纲先生的做人和治学》(《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陆荣廷生平‘三问’》(载《广西文史》2007年第4期)、《勿忘提督军门苏元春》(载《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等等。

二、钟文典先生历史人物研究的特点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指导历史人物研究

在《太平天国人物》一书中,他共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经典着作理论14次,说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重视。钟先生认为:马克思主义者评人论史,以其是否对社会历史起促进作用,是否造福于国家和人民为依据。

因此,他对陈宏谋研究的结语为:陈宏谋生于清康熙中期,成长于雍正年间,而为乾隆朝的重臣,他以数十年艰辛的社会实践,卓越的政绩,为“康乾盛世”的发展繁荣,做了杰出的贡献,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国家的富强,各民族的团结和生活的改善,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真可说是利在人民,功垂青史。

钟先生认为,研究历史人物应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洪秀全与皇上帝·孔夫子》一文中,他指出:“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革命,打的是皇上帝的旗号,用的是孔夫子的思想,干的是反对封建统治,抵制外国侵略的大事业。”而个别学者则认为,洪秀全宣扬皇上帝,认定他要把中国中世纪化、宗教化,将使中国推向黑暗。

我们认为,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主要是用它来发动农民起义,向封建统治者和外国侵略者进攻,而不是让皇上帝在中国的大地上驻留。不问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笼统地把它视为中世纪的西方宗教是不妥当的。研究历史人物,不要以我们今天的思想感情和条件去要求古人,要设身处地为古人想一想,尽量从当时当地以及历史人物所处的阶级地位去考虑问题。因此说,钟先生的观点是正确的。

(二)历史人物研究对象的本土化

他所研究的对象以广西近代的历史人物为主。如《太平天国人物》中的杨秀清、肖朝贵、韦昌辉、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胡以晃、蒙得恩、莫仕睽、洪宣娇、苏三娘等人均为广西人。个别为广西古代或现代人物,如陈宏谋、苏元春、陆荣廷、马君武、雷沛鸿、罗尔纲等等。部分为广西外省人,如孙中山、洪秀全、冯云山、罗大纲等,这些历史人物都曾在广西领导革命斗争或在广西工作生活过。研究对象的本土化是由钟先生的学术研究体系决定的,因为他一生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太平天国史、广西地方史、客家历史文化和高等教育等四个领域。⑩这种历史人物研究对象的选择方式,便于研究者收集史料和从事实地调査,对从事史学研究来说,可以起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功效,事半功倍,是值得后学们学习借鉴的。

(三)历史人物研究重视实地调查

钟先生在给着名太平天国史专家罗尔纲先生的信中说:“在取材和用材方面,拙着(《太平天国人物》笔者注)是以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调查资料写成的。为了收集文献资料,我读了四百多种有关史籍。为了取得散于民间,尚‘不见经传’的其他资料,我从1956年起,每当课余之暇,只要条件许可,我坚持实地调查。

我走访了太平军在两广活动过的主要地区,还到湘、鄂、苏、皖、赣以及川、滇等省的一些方做过‘走马观花’式的观察和访问,向数以千计的老人和各方人士请教,看到了不少散落在地方上的故事传说和歌谣。他们都给我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依据和营养。”

罗尔纲先生认为,钟先生积30年间的调查访问,然后以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调查而写成《太平天国人物》一书,他的做法正是司马迁写《史记》的方法。郭毅生介绍该书时认为,钟先生在30年间,八次访问金田村,六次深入紫荆山区,足迹遍于粤西。凡属碑记稿本、文物遗存、山川地理,皆所在留心,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太平天国人物》一书“精湛的论断,不可能从头脑里凭空产生,而是从掌握史料丰富,不仅网罗已刊行的文献史料,更可贵的是着者长期坚持调查搜访。”据统计,钟先生在《太平天国人物》一书所引用的实地调查资料多达159次,足以说明他对实地调查研究的重视。

钟先生之所以非常重视实地调查研究,是因为他认为历史资料不仅集中在文献里,也蕴藏在民间,各地都具有丰富的独特的历史资料。每个历史人物都有复杂的一生,单靠文献资料很难说清复杂的历史真相。只有把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资料相结合,才能揭示历史人物的真相。钟先生的实地调查研究与文献研究始终相伴相随,相互促进。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唐凌教授与钟先生共事30余年,他认为,钟文典先生用自己不平凡的工作经历生动诠释了“在田野里发现历史其乐无穷”的真谛。这是一个客观的评价,重视实地调查研究是钟先生治史方法的一大特色。

(四)历史人物研究关注历史人物的家世考察

在《太平天国人物》前言中,他说:“按照个人的愿望,我比较着重写这些人物的家世,他们所以投身于一场大革命的原因,并且希望从他们的一生主要活动中,找出一点可供后人借鉴的东西”。书中所研究的12位太平天国英雄,都有各人生评的详尽介绍。如洪秀全的“动荡的年代,曲折的道路”,冯云山的“家世、家庭、家道”,杨秀清的“孤儿、耕山夫、烧炭佬”,肖朝贵的“颠沛流离的青少年时代”,韦昌辉的“家世与族属”,石达开的“富裕农民的儿子”,胡以晃的“山乡巨富”,蒙得恩的“壮族人氏的由来”,陈玉成的“家世与童年”,李秀成的“家庭、社会、教育”,莫仕睽的“鹏化里的土经纪”,罗尔纲的“江洋大盗”,洪宣娇的“杨云娇与洪宣娇”,苏三娘的“浪迹江湖谁家女”。从这些人物的研究条目来看,足以说明钟 先生很重视对历史 人物家世的研究。另外,他的其他历史人物研究论文也 非 常 重 视 人 物 家 世 考 察。如“陆荣廷生平‘三问’”,“马君武祖籍家世考”、“利在人民,功垂青史———纪念陈宏谋诞辰300年”,“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籍贯考”,“试说洪宣娇”,“一位大学者的真实写照”等。

研究历史人物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而阶级分析的方法应是最基本的方法。我们只有将历史人物的研究评价置于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弄清楚人物的阶级地位、政治表现及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等,才能避免就事论事的机械评论,而得出符合历史实际的科学结论。

钟先生正是因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所以在历史人物研究中非常重视对人物家世的考察。目的是为了考究历史人物的阶级出身、社会关系、生活阅历与所受教育,从中探究历史人物深厚的阶级根源、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

(五)历史人物研究做到评人论史兼顾

钟先生认为,研究历史人物的目的之一,就是在于弄清与历史人物有关的历史真相。如上所述,钟先生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太平天国史、广西地方史、广西客家史三个领域,他善于把历史人物研究与太平天国史研究、广西近代史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结合起来,认为历史人物研究应该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研究结合起来。钟先生对历史人物的研究是建立在他对广西地方史有较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把广

西历史人物的研究与广西地方史的研究结合来,相得益彰,深化了历史研究的内涵,丰富了历史研究的内容。他对太平天国12位英雄人物的研究,构成了以历史人物为主线的太平天国革命史。不仅让读者全面了解这些英雄人物,也让读者从一个侧面了解太平天国的历史。对此,罗尔纲先生给予很高的评价:钟文典同志写的洪秀全传就很好,既提出他的伟大,也指出他的渺小,肯定他的丰功伟绩,也如实地记出他 “丧国”的悲剧。这样,说明了历史的真实情况,真正了解历史,而从分辨功过是非的基础上,总结它的经验教训,找到一面可供后人借鉴的历史明镜,达到“古为今用”的撰史的目的。

钟先生对旧桂系首领陆荣廷的社会实践作全面考察后,他指出:像陆荣廷“身在民国,心恋亡清;口讲民主共和,心想君主独裁”的政治表现,当时并不是陆荣廷个人的问题,而是在他那个层次的人物中相当普遍的现象。其它如陈炳焜、谭浩明、段祺瑞、冯国璋等民国的都督、将军、总理以至总统们,都对民主共和是格格不入,而于君主专制则是藕断丝连。在他们的脑海里,高高在上做人民的主宰者,乃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事,而对孙中山提倡的民国官员应为人民公仆则斥为主次颠倒,谬论奇谈。这就是民国初期中国旧军阀的真实写照。钟先生这种评人论史的做法,向后学们提供了历史人物研究的方法论。

钟先生在“试说洪宣娇”一文中,他揭示了单纯农民革命的致命弱点,并最后坚信:单纯的农民战争可以给自己的敌人以致命的打击,但不能把自己所从事的正义事业引向真正的胜利。农民要解放,必须在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

三、结语

三国历史人物范文6

关键词:革命博物馆 爱国主义教育 提升策略

革命博物馆不仅拥有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而且真实的再现了革命岁月的历史场景,是当代人了解革命历史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利用革命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有效激发社会各界的爱国情感。

一、革命博物馆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主要保存与全国或地方有关的革命史。革命博物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浓缩了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经验与启示,对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与推进未来中国发展有重要价值。首先,革命博物馆以真实历史材料为基础,通过形象化的陈列来达到宣传教育人民群众的作用。其次,革命博物馆兼有收集文献资料,进行历史研究和宣传教育的三重作用,其中以实物的生动展示为主要教育手段,承担了作用于参观者感观的教育作用。

(二)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重要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为了更好的传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充分的挖掘中国近代史上杰出革命家、思想家、民族英雄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力求通过各种历史遗迹全面展示这些杰出历史人物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贡献。第二,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中国人民战争苦难危亡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创业奋斗的历史,在战胜苦难和创业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财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教材,需要发挥出这些纪念性旧址遗迹的教育作用。可以说革命博物馆是天然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革命博物馆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主要特征

(一)革命博物馆的免费开放特征

为了发挥革命博物馆的在宣传和弘扬红色文化中的价值,不断加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我国自2008年以来就开始逐步的实现革命博物馆等国家公共博物馆进行免费开放。免费开放可以更好的发挥革命博物馆的公益性社会价值,可以促进社会公众更好的走进革命博物馆感受革命历史价值。实现革命博物馆的免费开放,要求革命博物馆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日益增加的观众人数,不断满足观众的参观需求。

(二)革命博物馆的直观陈列特征

革命博物馆主要展示和生动的再现革命历史遗迹,为此要求更直观的展现革命博物馆陈列。首先,革命博物馆的陈列要有主题,要对陈列有全面细致的规划,力求通过不同的陈列方式,有效的向观众传递出主题鲜明的信息。其次,革命博物馆是向社会展示和传播历史知识的载体,陈列应当展现历史研究水平,应当围绕着观众的需求,为观众提供更加直观和丰富的展品,切实起到实现社会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

(三)革命博物馆的科技展示特征

当前的革命博物馆大多数是以历史事件的原址进行展示,历史物品和历史资料是展览的主要部分,主要以当时的生活用具和文字图片资料为主。为了提升展览的直观性,更好的还厚历史原貌,可以在展示过程中更好的使用现代技术,首先,可以使用立体三维技术,全面立体再现当时情景。其次,可以使用多种自动播放系统,为观众自动播报解说词,从而减少解说工作人员的压力。

(四)革命博物馆的多样解说特征

讲解是革命博物馆传统历史信息的主要手段,为了准确传达革命博物馆的历史信息,促进观众有更好的参观体验,应当根据观众的实际需要拓展多种解说方式。首先,要求根据观众的不同年龄和知识能力水平,为观众采用恰当的解说方式。其次,要不断精练语言,熟悉展品,全面深入挖掘展品的历史内涵,力求生动感人的传达出历史物品的生动故事。第三,讲解工作不仅要吸引观众的情感关怀,还要激发出观众的爱国热情,让观众对革命博物馆产生更多的历史向往与积极追求。

三、发挥革命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策略

(一)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以往单纯的说教方式已经不能很好的起到宣传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必须结合信息社会特征,逐步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渠道。首先,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理念,积极提高革命博物馆的信息技术水平,给观众更广阔的信息教育渠道。其次,针对不同观众的实际需求,为观众设计特别的参观主},积极的创新讲解词,吸引观众对革命历史的追求。第三,开拓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和红色旅游纪念品,让观众感受浓厚的红色文化气息,发展特色旅游革命产品等。

(二)拓展爱国主义教育路径

革命博物馆为了更好的应对当代多渠道获得信息的方式,应当在等观众上门的同时,积极走出去开展多种爱国主义教育服务,从而不断提高履职能力。首先,可以定期走进各学校开展革命讲堂活动,积极的上门为学生提供多种展览、宣讲等活动。其次,在特定的节假日和主题日举办纪念性活动,不断组织开展专题研究性的革命历史知识的研究、举办演讲比赛、诗会,积极组织开展理论研讨活动,积极创办西柏坡精神理论研究刊物和论坛等。第三,积极开展送历史下乡活动,多在社区、道德、广场组织各种形式的巡回展览。

(三)革命博物馆标准化服务

革命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设施,应当全面贯彻执行公共博物馆免费开放的要求,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的公益性社会价值。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首先,要求全面改进博物馆的服务质量,保证软硬件建设达到国家博物馆评估定级标准要求,其次,力求全面建成无障碍服务通道设施,有自助服务系统,有免费开放公示项目,有符合标准的免费开放时间及志愿服务者等。第三,积极根据观众的反响不断改进革命博物馆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革命博物馆的服务质量,促进革命博物馆提高履职能力。

四、结语

革命博物馆不仅可以激发出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感,而且可以增加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尊心。新形式下应当不断创新革命博物馆的工作形式,切实全面提升革命博物馆的软硬件实力,从博物馆的服务形式上,管理制度上,服务理念上进行创新,全面满足观众的参观需要,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杜小耕.浅谈陈列展览的评价标准与体系[J].文物世界,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