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谐社会范例6篇

创建和谐社会

创建和谐社会范文1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

所谓和谐创建活动,就是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和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把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任务落实到城乡基层,广泛开展以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创建活动。

(一)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是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丰富和发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各地开展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及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三大系列创建活动。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不断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大系列创建活动呈现出勃勃生机,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显然,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有机结合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难以涵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因此,必须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基础上,增加开展一种更加符合“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群众性创建活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和谐创建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是群众性创建活动,它们有各自侧重的领域,又具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在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谐创建活动重在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通过这两个群众性创建活动的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是大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有效载体。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生成与发展,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建设和谐文化同样需要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过程。和谐创建活动能够承载和谐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能够反映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人是社区中的一员、村镇中的一员、单位中的一员、家庭中的一员,社区、村镇、单位、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只有每个人自身实现了和谐,每个社会“细胞”实现了和谐,全社会和谐才具有广泛坚实的文化基础。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和谐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要求贯穿于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单位、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始终,坚持重在建设、常抓不懈,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具体事情抓起,通过春风化雨的方式,让和谐精神、和谐理念入脑入心,使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的创建过程成为推动全社会强化和谐理念、践行和谐精神的过程,从而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对人们思想的引领和启迪作用、对人们精神的抚慰和激励作用、对社会矛盾的疏导和缓解作用、对全社会的亲和和凝聚作用。

(三)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揭示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道路、实践主体和根本目的,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党把广大人民群众最广泛地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和谐创建活动,就能够激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增强公民、企业和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感,培育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就能够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方方面面投身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就能够促进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完善社会调节机制,增强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因此,一定要把开展和谐创建活动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把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等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和谐创建中的主体作用,真正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有效途径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要高举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万众一心、共创和谐为主题,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建立健全“以创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为重点,以创建和谐单位为支撑,以创建和谐家庭为基础”的创建体系,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维护和谐的良好局面。

(一)坚持思想领先,创建文明型社区。良好的社会风尚、共同的生活愿望、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创建和谐社区的精神支撑。社区各种组织一定要着眼于增强居民的社会责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教育居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振奋精神、鼓舞斗志,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行为、养成美德,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积极推动理论教育进社区、时代精神驻社区、先进典型在社区,不断增强居民的爱国爱市意识、团结奋斗意识、创业发展意识。要不断创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的内容,大力倡导爱国、诚信、友善、敬业、守法等道德规范,切实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努力形成“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知我社区、爱我社区、奉献社区、为社区争光”的风尚,积极营造社区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二)坚持重在建设,创建服务型社区。社区是具有多重功能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创建和谐社区,要以服务居民为宗旨,以群众满意为准则,加强社区公益设施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推进“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要积极推进社区就业服务,增强居民的生活幸福感。要积极推进社区社保服务,增强居民的生活稳定感。要积极推进社区救助服务,增强居民的社会信赖感。要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增强居民的健康保障感。要积极推进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增强居民的地缘归属感。要积极推进社区便民服务,增强居民的生活方便感。

(三)坚持资源共享,创建学习型社区。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学习型社区,要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能力为目标,全方位、多形式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要有效整合优势资源,让人们接受各种智能、技能、体能方面的培训提高。要积极开展社区教育,逐步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要不断优化学习环境,把社区建成广大居民求知的课堂、心灵的家园。

(四)坚持安居乐群,创建友好型社区。良好的治安环境是人的基本需要,良好的人居环境和人际关系更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条件。一个和谐的社区必定是安全、宜居、友好的社区,有一个能够保证人们顺心干事、和谐创业的社会环境。要高度重视社区安全建设,把综合治理工作延伸到社区内各个单位、各个角落。要充分发挥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居民小组的作用,抓小抓早抓苗头,及时消除社区内部反映出来的各种不和谐、不稳定因素。要切实抓好社区环境建设,为社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为社区单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五)坚持激发活力,创建凝聚型社区。一个和谐的社区,既是社区内各单位、各家庭团结和睦的社区,也是人人充满活力的社区。因此,社区党建工作和和谐创建活动要努力实现“全覆盖”。要扩大社区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要扩大和谐单位创建工作的覆盖面,努力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为构建和谐社区和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要扩大和谐家庭创建工作的覆盖面,通过家家户户的稳定和谐,促进整个社区的稳定和谐。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保障机制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要借鉴吸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好做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建立健全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体制机制。

(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制。和谐创建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组织领导尤为重要。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和谐创建活动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逐步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始终抓住城市和农村这两“块”、各行各业这一“条”,努力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无论是社区和村镇的“块块管理”,还是各行各业的“条条管理”,都要把和谐创建活动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统一起来,科学制定符合实际的和谐创建活动规划。各级党委宣传部和文明办要认真履行组织、协调、服务、指导的职能,通过不断完善议事制度和工作制度,积极协调民政、公安等部门抓好城市和谐社区创建,协调农业等部门抓好农村和谐村镇、和谐社区创建,协调各行各业抓好和谐单位创建,协调辖区内具有较强实力和能力的单位对口社区、村镇共建和谐,协调妇联抓好和谐家庭创建,从而形成推进和谐创建活动的整体合力。

(二)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人民群众是和谐创建活动的主体,是和谐创建活动的实践者和创建成果的受益者。要坚持以人为本,引导群众广泛参与,不断扩大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的社会基础。要问计于民,悉心听取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凡有关和谐创建活动中的重要决策,都要积极听取吸纳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要贴近于民,按照“三贴近”要求精心策划组织各类活动,不断扩大和谐创建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要服务于民,把和谐创建活动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群众最欢迎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使创建过程成为服务群众的过程,让人民群众从和谐创建活动中得到实惠。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力宣传和谐创建活动中的好人好事和先进典型,形成人人追求和谐、人人维护和谐、人人促进和谐的良好局面。

创建和谐社会范文2

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是国家电网公司的重要使命

国有企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按照这一精神,国有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肩负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雄厚物质基础的重要使命。

国家电网公司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在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国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创建和谐企业、促进行业和谐、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与保障。电力工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对于缓解能源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至关重要。国家电网公司2005年位居《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球企业500强第32位,公司资产规模位居中央企业前列,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和效益水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公司作为电网建设和运营的主体,承担着确保电网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使命,它的运行直接影响着社会稳定。电网不仅具备大范围、大规模、高效率配置能源资源的基本功能,而且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有力手段,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现在公司已被国家列为全国创新型试点企业,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电力服务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社会团结和睦。国家电网公司员工人数众多,经营范围覆盖国土面积的88%,服务人口近10亿人,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客观上要求加快电力发展和电网建设,充分发挥电网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的作用,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因此,公司创建和谐企业,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责任十分重大。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成员,创建和谐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电网公司把创建和谐企业、促进行业和谐、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为宗旨,以“奉献清洁电能,服务和谐社会”为主线,按照“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建设科学先进的国家电网,形成优秀企业文化,建立良好公共关系,全面推进和谐企业建设。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建设政治坚定、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廉政勤政的坚强领导集体;全面开展全员教育培训,突出抓好领导干部、一线员工、紧缺人才的培训,切实提高员工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让全体员工共享公司发展的成果。

二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自觉肩负促进国家能源战略实施、推动国际能源合作、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的重要责任,加快推进新型电网建设,大力实施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全面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提高发展质量,实现电网发展方式和公司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

三要坚持依法经营企业、严格管理企业、勤俭办企业的方针,继续严格执行公司关于资产管理、投资管理、成本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深入挖掘潜力,堵塞管理漏洞,努力增收节支,不断提高效率和效益。

四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协调推进,高度重视深化改革中的队伍稳定,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确保电网安全和队伍稳定。

五要加强企业和谐文化建设,强化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员工中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公司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六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完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严肃党的纪律,切实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

国家电网公司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深刻认识创建和谐企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行业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通过创建和谐企业,积极促进和谐电力建设,努力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全力确保电网安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电网安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高度重视国家电力安全。同志曾语重心长地指出:“电力系统非常重要,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人民生活,关系到社会稳定。”确保电网安全和电力有序供应,特别是确保重点城市、重点地区和城乡居民生活安全可靠用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国际上,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大面积停电事故相继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重大的社会影响,教训十分深刻。近年来,在电力供需矛盾突出、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的困难情况下,国家电网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和谐理念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强化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反事故工作,切实做到人员、时间、力量百分之百的投入,积极推动形成全社会共保电网安全的机制,不断提高电网安全的可控、能控、在控水平。引导用户安全用电,争取政府关心和支持,形成社会各界共同保障电网安全的良好局面,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

建设坚强的国家电网,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电力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至关重要。电网与电源协调发展是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工业“重发轻供”,电网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电网发展严重滞后于电源发展。电网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不足,主网架薄弱、抵御事故能力不强,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今后要重点解决电网建设相对滞后等突出问题。按照这个精神,国家电网公司从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深入总结电网发展规律,以科学规划为指导,提出了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重点、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全面加快跨区电网、区域电网、省级电网、城乡电网发展,建设规划科学、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运行灵活、标准统一、经济高效的坚强国家电网,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推进电力发展方式转变,为和谐社会建设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较大的能源和环保压力,尤其是近几年出现的煤电油运紧张问题,已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究其根源,是能源配置方式特别是电力发展方式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引起的。推动电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是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的基本途径。我国能源资源生产、消费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生产力发达,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这种状况决定了必须在全国范围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我们认为,特高压输电具备大容量、长距离、低损耗的技术优势,能够减少工程投资,节约输电走廊占用的土地资源。发展特高压电网,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基地建设,对解决能源和环保问题至关重要,能够带动煤炭资源集约化开发,促进能源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开展能源合作、实现跨国输电,积极缓解能源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是电力工业服务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选择,也是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通过国家核准并启动建设,计划于2009年投产。同时,公司还将大力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发展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推进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产业链建设,为发展循环经济作出积极贡献。

加快建设三级电力市场体系,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电网作为网络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按照国务院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要求,提高电网跨大区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加快电力市场建设,着力构建符合国情的统一开放的电力市场体系,完善省级市场、发展区域市场、培育国家市场,积极推进国家、区域、省三级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扩大跨区跨省电力交易。力争到2020年使特高压电网的跨区传输容量达到2.4亿千瓦以上,既为东部、中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支撑,又推动西部、北部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发展农电事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电网企业落实中央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电网发展滞后,用电水平低,城乡差距大。国家电网公司按照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制定并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户户通电”工程。至2006年10月底,公司已为42万个无电户通电,新增8个全面实现“户户通电”的省份,全年可解决50万户,新增12个“户户通电”的省份。国家电网公司将力争用5年的时间,通过采取电网最大限度延伸等方式,解决约120万无电户、450万人的用电问题,基本解决公司经营区域内无电户的通电问题。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以优质服务促进行业和谐与社会和谐。电力服务直接关系全社会的生产生活,关系社会稳定。作为公用事业企业,国家电网公司必须始终秉承服务宗旨,强化服务意识,在服务好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一如既往地为广大发电企业和电力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一是坚持团结治网,与发电企业共建和谐网厂关系。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依法统一调度,优化运行方式,维护发电企业合法权益。坚持同谋发展,在电力发展规划、电力建设、运营管理各方面与发电企业加强交流与沟通,相互支持,形成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二是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为客户服务的水平。把倡导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员工道德素养和职业素质的基本内涵,以诚信、负责为本、严格落实员工责任制和供电服务“十项承诺”等措施,大力改进行业作风。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不断拓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健全优质服务常态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开展明察暗访,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定期听取客户意见和建议,认真受理投诉举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供电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

创建和谐社会范文3

[论文摘要] 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在内的“创新”是推动物质文明、制度文明、文化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物质、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条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也是充满“创新”活力的社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创新”是贯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整个过程的主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再一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那么,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和谐社会呢?笔者认为,“创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也是充满“创新”活力的社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创新”是贯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过程的主题。

一、科技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推动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而科技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性因素,是推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动力。

首先,科技创新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增长质量较差、能源及其他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人口健康与就业、公共安全等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日益凸显,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充分表明,我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城乡统筹发展的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道路。说到底,就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带动和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就是说,依靠科技创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事关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全面发展,也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其次,科技创新是推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超常动力,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物质基础。贫穷不是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物质财富相对宽裕的基础之上,其建设、发展和繁荣也必须依靠坚实的经济基础来支撑。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只有经济发展了,才具备解决各种矛盾、协调各方面利益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有充分的物质保障。从现实情况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和谐"现象,固然和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政策取向有关,但是最根本的还是由于我们的经济发展不充分。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必须加快科技创新。马克思早在一个半世纪前就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11页);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更进一步指出,“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论科学技术》,第171页)。历史也一再表明,科技创新成果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据法国社会学家格·普·阿波斯托尔估计,由于科技创新,当今物质生产力3年内的变化,相当于20世纪初30年内的变化,牛顿以前时代300年内的变化,石器时代3000年内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推动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制度创新:打破制度消除不和谐因素、推动制度文明发展的直接动 力,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因此,我们无法设想构建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应该是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得到协调解决的社会。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种种“不和谐”现象,例如腐败问题、“三农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问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等,实质上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某些方面、环节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造成的。其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源于我们制度创新滞后所导致的制度缺失和制度缺陷。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积极进行制度创新,以满足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制度需求,从而不断纠正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现象,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

首先,按照充满活力的要求进行经济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和支持新的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要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主动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对他们的创业精神给予充分鼓励、创造愿望给予切实尊重、创造活动给予真正支持,进一步坚定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把他们的创造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其次,按照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要求进行分配制度创新,解决收入分配中的收入差距过大和分配不公问题,保证人民群众各得其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效率与公平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因素。效率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生产力的水平高低,公平属于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范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一个社会的公平状况如何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和谐社会既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富有效率的社会,也是一个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此,我们必须通过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实现经济发展中的高效率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公平,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从而把效率与公平统一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中。

最后,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制度创新,完善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充分发扬民主,真正让人民当家作主。民主制度不仅是国家政治管理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社会良性运行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只有将民主的指导原则和运作机制贯彻到社会政治生活中去,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对话、协商权利,才能有效克服集权制、官僚制向社会渗透可能造成的弊端,防止和化解社会利益关系的失衡和矛盾,从而建设一个民主活泼、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文化创新:建设先进文化确立社会和谐理念、推动精神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撑

和谐社会一个最基本的特征是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友爱,也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培养这种符合人类共同伦理的社会观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通过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培养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从而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来说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意义。

首先,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紧密结合干部群众思想实际,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用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来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问题,坚决破除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坚决抵制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正确回答群众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导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处理社会问题,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防止思想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

其次,积极推进科学创新,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用科学创新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新观念来提高人们的智力,丰富人们的思想,这就不但可以增强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可以推动人们在改造生活方式的过程中也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进一步适应并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智力支持。

最后,通过文艺作品的创新,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帮助人们树立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表明,要建设一个快速发展、和谐稳定的社会,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在批判继承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科学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实践,通过文化创新,发掘新的精神因子,提炼新的思想元素,进而培育新的和谐理念及和谐精神。以优秀的创新作品为载体,以和谐社会观为核心,大力宣传并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自然观、竞争观等现代观念,积极汲取优秀传统道德的积极成分,可以使全社会逐步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从而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道德体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四、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以及应该具备的一个基本特征,从而也是贯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整个过程的主题

让社会充满活力,让创新成为时代强音,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我们必须把营造和谐氛围与激发社会创造力、培育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和谐推动创新和发展,在发展和创新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无疑也是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整个过程的主题。

首先,创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充分发挥、社会财富充分涌流、社会公平普遍实现的基础上的。历史证明,普遍贫穷不是和谐社会,缺乏创造活力、不敢创新也建不成和谐社会。只有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开拓创新,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真正把和谐社会建立在物质财富相对富裕的基础之上;只有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开拓创新,不断突破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相适应的制度,才能够真正把和谐社会建立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制度基础之上;只有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开拓创新,不断开辟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够真正把和谐社会建立在诚信友爱、团结和谐的精神基础之上。唯有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和谐社会这个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才能够变成现实。反之,离开了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制度保障和精神支撑,也就成为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其次,创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具备的一个基本特征。社会活力是历史进步与发展的源泉与动力,一个没有活力的社会是没有生命力与停滞的社会。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得到增强,人民群众的创新热情得到充分激发,社会财富的创造源泉得到充分涌流,全体人民能够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反之,如果没有创新热情,缺乏创造活力,经济不能发展,制度不能创新,文化不能繁荣,即使是社会相对稳定,那么这种“一潭死水”的稳定,是以牺牲效率、牺牲生活水平为代价的,只能是低水平的稳定,并不是我们所要构建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创建和谐社会范文4

关键词:社会认同 和谐社会 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社会工程,是包括13亿人口在内的全社会参与的一项战略任务,要完成好这项战略任务,就必须首先打好包括13亿人口在内的社会基础,而要打好这个社会基础就要努力去实现社会认同。如果我们社会没有基本的社会认同,那就肯定不是什么和谐的社会,而只能是一个充满冲突和斗争的社会,是一个潜在地不稳定的社会。

一、社会认同可以对社会矛盾、社会冲突起到“减震”作用

目前,我国在粮食问题基本解决以后,潜在的主要社会风险与威胁来自于社会矛盾、社会冲突。我国的经济增长重新进入快车道的今天,我们本来以为可以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自然得到解决一些问题,如贫富关系、劳资关系、干群方面的社会矛盾问题;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等问题,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中反而进一步加剧,以至于严重威胁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政府的主要责任,已不再是为了经济的增长去做各种产业投资的计划,而是维护和完善市场秩序,解决好市场本身不能解决的各种社会发展问题,如就业、收入差距、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健康、环境资源保护和贫富关系、劳资关系、干群方面等问题。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中国的城乡差距拉大了,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贫富差距也越来越悬殊,因此,对当代中国人来说,社会认同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不同阶层,不同社会地域,大家都能够互相接纳认同,社会认同包含非常多的方面,有国家认同,有文化认同,有组织认同、政党认同等等,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看呢,认同本身是一个心理的过程。当人长期不被认同时,就会在心理上产生问题。而这样的人群多起来,会反过来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比如聋哑人不被社会接纳,不被社会认同,他们便结成聋哑人团伙去做非法的事情。社会认同是一种心理需要,它可以帮助我们与他人交往时增加亲和力,也可以协助我们以和谐的方式融入社会。

面对这些新型的社会矛盾和冲突,我们党和政府采取了应对措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基于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阶段的深刻认识,基于对快速经济增长中出现的各种新的社会矛盾的清醒判断,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二、社会认同可以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决策导向

对国家民族负责任的社会成员,不应该对各种不公正现象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正是这些对各种不公正现象的“社会反响”,通过各种渠道反馈到决策机关,经由决策机关的科学决策,达到创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除了物质利益性矛盾,城乡社会中正在产生着一种社会价值观念性矛盾。在物质利益的损失与实际的冲突行动之间,还有由利益变动导致的不公正感,和生活满意度下降,才是导致冲突行为产生的直接根源。那些对过大的贫富差距现象很难以承受的人具有更强的社会冲突意识。党政干部取代私营企业主或演艺人员被认为是改革开放以来受益最多的群体。公务员的职业稳定性,社会保障的可靠性,和腐败得利问题使人们产生了“不公”的看法。城市公众在各类企业的劳资冲突中,对私营企业劳资冲突的感受最为强烈。而且,这些发现多数都在围绕着一个主题,即在于揭示一种新型的由价值认同矛盾引发的社会冲突意识。在现实生活当中,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利益性矛盾,物质利益的差别是造成各种社会冲突的根本原因。利益格局变动本身尚不足以导致冲突行为的发生,由体制不完善导致的不公正感,和生活满意度下降才是导致冲突行为产生的直接根源。这些现象通过社会认同机制反应出来,从而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决策导向。

三、社会认同可以降低对创建和谐社会的成本投入

社会认同缺失,或社会认同危机、社会认同错位,都会导致一种社会偏见,甚至导致一种社会冲突和社会灾难。就是说,社会认同是一种心理需要,几乎人人有之,但如果将其发挥到极端,就会成为危及社会,使社会发生震荡的力量。目前社会上存在着大量不和谐的因素,而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社会冲突严重,日益增多的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稳定。比如对国家性质、国家基本制度、政党制度、执政能力和执政方式等方面的社会认同;对政策和法律的权威性的社会认同;对政治信仰和政治伦理的社会认同;对执政党的先进性,对社会公平和公正的社会认同;对评价国家领导人及各省市和县乡领导干部的社会认同等等。等等。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

参考文献:

[1]王伦光.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构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26.

创建和谐社会范文5

朋友们,今天站在这里,我为大家带来的演讲题目是“青年在创建和谐社会中所担负的责任”。

众所周知,“和谐社会”一词,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现已成为当前国内政治主题词之一。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演进和梯级升华。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我们执政党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目标,同样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更是新时期下的青年理所担当的历史责任。

稳定是和谐的前提,稳定提压倒一切。作为青年,在创建和谐社会中,要做到创造安定有序的环境。安定有序的环境,就石油企业来说,可以解释为生产安全、队伍稳定。作为青年,如何创造安全的环境,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生力军作用,这需要我们站在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抓好安全的重要性,牢固树立起安全理念,切实担负起本岗位、本班组的安全责任,认真研究制定安全的具体办法,研究南部油田安全生产规律,对新情况、新问题,能够主动的思考对策,筑起一道牢固的安全屏障。没有社会稳定,就没有社会和谐。身为青年,要在队伍的稳定中发挥出骨干作用,在维护稳定上下功夫。我们石油企业是国有企业的龙头,“铁人王进喜”又是全国工人学习的楷模。因此,我们要注重青年形象,保持青年形象,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为身边的同事和群众着想,帮助他们化解矛盾、排忧解难,保持我们队伍的稳定。我想,只有安全、稳定,正是我们石油企业最和谐的音符。小陈老师工作室版权所有

如何创建和谐社会,又使我想到了团结。古人说的好:人心齐,泰山移。也曾经说过:团结就是力量。社会是由群体组成,而群体是由一个个的人组成。因此,可以这么说,社会和谐的基础,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团结就是胜利。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谱写的就是一曲曲艰苦创业、团结奋进之歌。作为新时期下的石油企业青年,无论是在岗位上,还是在生活中,要注重团结,做到创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要尊重同事,要理解同事,要帮助同事,待人真诚、为人守信、与人为善;要团结人,尊重人,使自己在利益诉求多样化的社会中摆正位置,率先建立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积极实践科学、健康、文明的交往方式,争做一代团结向上的好青年,让团结之歌高昂嘹亮。

科学发展观就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彰显人与自然的和谐。这让我想到了古人孟尝君的“合浦还珠”的典故,其实这就是讲的“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就我们石油企业而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尊重自然规律,生产发展、环保达标、环境优良。在我们的南部油田,近年来的一系列政策正是都体现出了尊重自然规律。采油站兴建、井场达标、污水排放为零、绿色井站建设以及多年的小区治理等等,让大地重新自然修复,让生活的环境日趋完美。如今,南部油田显现出站新景靓、水净路畅、树绿花香的新景象,让人与自然真正得到融洽相处。身为青年,我们还要以自己实际行动,无论在工作岗位上,还是日常生活中,要尊重自然,亲近自然,养护自然,不让一滴原油落入土壤,不让一滴清水浪费,走出一条无愧于前人、也不负于后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石油企业发展之路,为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创造着美好的生活图景。

创建和谐社会范文6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解决社会建设与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增强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建议》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全面推进首都的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

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指示精神,结合北京市的工作实际,先后召开了五次城市管理工作会议、和谐社区建设座谈会和社会建设大会,制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意见》、《北京市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纲要》等一批重要文件,积极探索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一是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奋斗目标。二是确立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基本思路,提出了大民政的工作理念和无零就业家庭、无城镇危房户、无重大重复上访户、无社会救助盲点、无拖欠工资问题的“五无”工作目标。围绕解决民生问题,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健全了领导体制。抓住奥运机遇,深化市、区两级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经中央批准,成立了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建了市委社会工委和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并在各区县逐步设立了相应机构,形成了市委市政府统筹社会建设与管理的领导体制。四是完善社会建设的工作制度,在社会公共服务、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选聘大学毕业生到社区和农村任职、福利养老金制度、社保卡、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志愿服务工作及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等方面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实施了以“九养”政策为代表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初步形成了推进社会建设的政策体系框架。五是健全了社会建设的运行机制。在街道、乡镇建立了社会工作党委,形成了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四级社会建设工作网络。在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基础上,建立了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网络,形成了市委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社会工委具体协调的社会领域党建工作机制。六是加强了社会建设的基层基础工作。北京市目前共有社区2600多个,社会组织近3万个,全市1249座商务楼宇中有6万多家法人单位、83万多从业人员,社会服务管理工作难度很大。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探索了以“一分、三定、两目标”为主要内容的社区规范化建设模式,以“枢纽型”社会组织为龙头的社会组织管理模式,以专业化、职业化为目标的社会工作队伍建设模式,志愿服务常态化管理工作模式以及“五站合一”的商务楼宇党建等工作模式。七是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动员新机制,在构建社会矛盾化解体系、社会面防控、重点人群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具有首都特色的工作经验。

总的看,北京市的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在探索创新中不断完善,并且发挥了作用,特别是在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首都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总体上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社会建设管理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抓好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是要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的开放性、流动性大大增强,新经济、社会组织快速发展,流动人口及境外来华人员日益增多,对社会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呈现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趋势,对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切实加大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的力度,才能从源头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不断巩固党领导和执政的思想基础、工作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二是要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紧迫性。一方面,我国国情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变化对首都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以更高标准做好首都的各项工作,提高首都建设管理的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比如,流动人口增长过快,有的地方出现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比例严重倒挂的现象;部分地区人户分离情况严重,等等。应当说,我们在社会建设与管理中还有很多薄弱环节,特别是社会服务管理主体单一、责任不清、层次不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社区发育不够完善,社会组织还未能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一些制约社会建设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性束缚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成功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在落实中还有不平衡的现象,等等。我们必须切实增强紧迫感,切实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作为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下大力气统筹推进,努力取得社会建设的新突破。

三是要切实增强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能力。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方方面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是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水平、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在新的形势下,面对大量复杂的社会问题,实现科学发展,只有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影响和谐稳定的因素;只有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公共服务,才能不断夯实维护稳定的群众基础,凝聚强大的社会动力;只有把社会建设与管理这项工作抓好了,我们才能把广大群众组织起来,真正实现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承担起稳定这个第一责任。

按照建首善、创一流的工作标准,加快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贯彻落实《建议》中关于加快社会建设与管理的要求,关键在于创新。重点是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各类社会群体服务管理创新、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创新、互联网等新媒体管理创新、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创新。通过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切实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

第一,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是经济的调节器,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北京市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正在实现从家庭保障、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的历史性跨越。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加快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北京作为首都,各方面条件比较好,应当在这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十二五”期间,应当紧紧围绕着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个任务,抓住重点、加强整合、提高水平,使绝大多数基层群众能够更好地享受到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当前,要着力解决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与衔接,特别是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方面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立起普惠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着力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体制机制。当前,北京市的社会服务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少地方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空白点,特别是随着流动人口急剧增加,人户分离、党员与党组织关系分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管理与服务不相适应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还亟待改革创新。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不断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先进经验,有针对性地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社区服务管理、“两新”组织服务管理、民族宗教工作服务管理、外籍来京人员服务管理以及刑释解教人员帮教服务管理等,不断满足各类社会群体的服务需求,努力扩大社会服务管理的覆盖面。要在郊区全面推广村庄社区化管理的经验,实现城乡统筹的社区化管理模式。二是要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服务和管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形成互相衔接、有机结合的政策体系。三是要着力扩大社会领域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积极创新社会领域党建工作方式,力争今明两年实现社区党建、社会组织党建、新经济组织党建、商务楼宇党建工作的全覆盖,努力以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全覆盖带动社会服务管理全覆盖,以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创新推动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第三,要把化解社会矛盾作为当前推动社会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任务。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必须积极应对、妥善处理好社会矛盾。一是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要坚持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正确处理好社会矛盾打牢物质基础。要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坚持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部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使各项决策符合客观实际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二是注重维护群众权益。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三是注重做好群众工作。要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高度重视群众工作,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落实好群众工作的各项制度,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特别是坚持好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健全工作责任制,及时了解群众心声和实际需求,热情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四是积极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社会力量调解相互衔接的工作模式,形成“大调解”格局。总结推广牛街民族和谐创建、原崇文区“制”、西城区“调解进所”、北京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家协会调解商事纠纷和知识产权纠纷等先进经验,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矛盾排查和信息预警机制。认真做好基层基础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第四,要进一步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方式方法。在认真总结发展“群防群治”、北京奥运会社会动员经验的基础上,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和改进社会服务管理,积极应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对社会稳定和社会管理带来的巨大挑战。一方面,高度重视网络阵地建设,加强引导和规范,健全管理法规,完善监控体系,把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统筹管理起来,使新媒体成为弘扬正气、传播文明、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有效途径与载体;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和发挥新技术的优越性,推进社会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构建覆盖全市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在流动人口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动员创新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信息化手段的运用,特别是要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扩大网格化管理的范围,推动网格化管理由事件、物件管理向宽领域、动态管理升级,努力实现社会管理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整体效能。

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领导

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是新形势下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建议》以及中央关于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一系列重要精神,切实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要把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纳入“十二五”规划之中,统筹谋划、全面推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建设管理新格局。各级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要把任务分解,责任落实到具体人,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不留空白。同时,把社会服务与管理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与绩效评定、选拔使用挂钩。

二要加强统筹协调,增强工作合力。社会建设与管理涉及的单位、部门很多,加强这项工作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建立起任务明确、责任到位、协调有效、运转顺畅的工作机制,集成政策、集中资金、集聚资源、集合力量,共同推进社会建设与管理。党委、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都要按照责任分工,加强工作统筹、加强组织协调、加强督促检查。同时要加大对推进社会管理工作的考核力度,确保社会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要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多为群众办好事实事。要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改善民生,让广大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落脚点,不断扩大和完善公共服务。通过继续落实“五无”目标、特别是要在老年、儿童、残疾人等群体的福利制度方面实现城乡一体化,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公益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纵深发展和全覆盖,让广大人民群众从社会建设中得到实惠。

上一篇神奇科技

下一篇户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