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名句范例6篇

离骚名句范文1

[关键词]离骚 语气词 兮 作用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044-02

一、“兮”的意义

《说文》:“兮,语所稽也。从丂八,像气越亏也。”《说文》六篇下:“稽,留止也。”就是说“稽”指语气於此少驻,声音拖长。“兮”在古书中做感叹的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或“呀”。从丂八,像气出而得抒发之状。《汉语大词典》:“兮,古代韵文中的助词。用于句中或句末,表示停顿或感叹。与现代汉语“啊”相似。”“兮”作为语气词,先秦汉语用得比较多,《诗经》中也有很多“兮”字句,《诗经》用“兮”285次。

二、《离骚》中的“兮”

《离骚》共373句,“兮”字出现了186次,而且是隔句出现。“兮”在《离骚》中是位于句末,只是语气词,没有实在的意义,如果《离骚》中没有“兮”字,虽然不影响诗歌意义,但会影响诗歌的形式,也会影响诗歌的情感和气势,所以《离骚》中的“兮”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离骚》中“兮”的作用

《离骚》中“兮”的作用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一)具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离骚》中的“兮”虽然没有实在的意义,但可以加强诗歌的语气,更好地表达作者屈原的浓烈的感情。《离骚》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抒情诗,屈原放逐江南汨罗期间所作,在报国无门、痛苦无处抒发之际,写下了这首回顾生平奋斗的历程的自传性诗作。《离骚》主要表达了屈原充满希冀的理想追求及其破灭,遭受冤屈和不能容忍昏君、谗臣误国的愤恨,最终只能埋葬自己的“美政”理想的无奈之情,但同时也表达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孤傲与自信,还有对故国故土的眷恋。《离骚》中的“兮”大多可以翻译成“啊”,可以加强语气,表达作者浓烈的情感。作者具有良好的素质和修养却得不到重用,表达诗人对当时政治的强烈不满,但却无法改变当时局势的无奈之情。例如:

(1)纷吾具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2)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3)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狭隘。

例(1)(2)(3)中的“兮”都可以翻译为“啊”,表达作者浓烈的情感。例(1)可以翻译为:我天生就有这么多内在的美质啊,又不断加强我后天的修养。例(2)可以翻译为:荃草不知我的一片忠心啊,反而听信谗言发怒于我。例(3)可以翻译为:那些结党小人苟安享乐啊,国家前途黑暗而有狭隘。

(二)具有音乐美

《离骚》中的“兮”给人一种音乐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古代的诗歌是可以唱出来的,现在我们有时候也把古代的诗词变为流行歌曲,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成为一首流行音乐《明月几时有》。“离骚”本是楚地民歌的歌名,《离骚》这篇诗歌具有楚地民歌的特点,特别是《离骚》中的“兮”更具有楚地民歌的典型特点。周秉高先生指出:“楚辞大量用‘兮’是可以歌唱的标志。”虽然,“可歌之诗不见得一定有‘兮’字,但古籍中大量的记载可证明:秦汉之际用‘兮’之诗歌可以歌唱,这是不容质疑的事实。”①《离骚》在古代可以用来歌唱,其中的“兮”字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可以用来调节节奏。例如:

(1)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于伯庸。

(2)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3)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例(1)(2)(3)中的“兮”具有调节节奏的作用,具有音乐美。例(1)可以翻译为:我是高阳氏的远代子孙啊,伯庸是我已去世的父亲。例(2)可以翻译为: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啊,我将生那天又值庚寅日。例(3)可以翻译为:父亲把我生辰仔细揣度啊,于是赐给我相应的美名。例(1)(2)(3)都是陈述句,其中“兮”可以来调节节奏,使节奏稍微舒缓,如果没有“兮”,节奏就会加快,不利于这些陈述句的表达。

(三)具有对称美

《离骚》中的“兮”字出现的频率有一定的规律性,“兮”字在《离骚》中隔句出现,具有对称美。例如:

为兹佩之可贵兮,

为厥美而历兹。

芳菲菲而难亏兮,

芬至今犹未沫。

和调度以自娱兮,

聊浮游而求女。

基余饰之方壮兮,

周流观乎上下。

上文所举的例子共八句话,“兮”字出现了四次,而且是隔句出现,具有对称美,给人一种整齐的效果。

(四)具有缓冲作用

《离骚》中的“兮”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可以有停顿的时间。如果把《离骚》中的“兮”字去掉,句子与句子之间没有缓冲,会觉得很突兀,所以《离骚》中的“兮”字不可缺少。林庚先生说:“楚辞里的‘兮’字乃是一个纯粹句逗上的作用,它的目的只在让句子在自身的中央得到一个较长的休息时间。②《离骚》里的“兮”没有实在的意义,“兮”字在《离骚》中是隔句出现的,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例如:

忽吾行此流沙兮,

遇赤水而容与。

麾蛟龙使梁津兮,

诏西皇使涉予。

路修远以多艰兮,

腾众车使径待。

路不周以左转兮,

指西海以为期。

屯余车千乘兮,

齐玉轪而并驰。

驾八龙之蜿蜒兮,

载云旗之委蛇。

上面所列举《离骚》中的12句话,“兮”在这些话中具有缓冲的效果,使句子与句子之间稍微停顿一下,增强表达效果。上面12句话可以翻译为:忽然我来到这流沙地段,沿着赤水从容缓缓行进。指挥蛟龙在渡口上架桥,命令西皇将我渡过河流。行程多么遥远天路艰险,我传令众车等待在路旁。经过不周山向左转去啊,浩瀚的西海才是目的地。我再把成千辆车子聚集,对齐玉轮转动并驾齐驱。驾车的八龙蜿蜒地前进,载着云霓旗帜随风卷曲。这12句表达了作者的“美政”理想,以及遇到困难却不放弃的精神,句中的“兮”字具有缓冲作用,表达了作者浓烈的情感。

四、《离骚》中的“兮”对后世的影响

《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占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而《离骚》中的“兮”这种用法对后世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后世的一些作品中也用到“兮”字。例如我们熟悉的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风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虽然只有简单的三句话,但表达了汉高祖刘邦强烈的感情,并且《大风歌》共三句话,句句都出现了“兮”字。《大风歌》可以翻译为: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我威武平天下,荣归故乡。怎样得到勇士去守卫国家的边疆啊!《大风歌》是一首成功的凯歌,直抒胸臆,全诗充满着一种霸王之气,但同时也表现了刘邦志满意得、狂妄自大的心理特征。

后世的作品除了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中用到“兮”,还有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两句是千古绝唱,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荆轲刺秦王前的悲壮之情。“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两句话中“兮”出现了两次,增强那种悲壮感情的表达。

五、小结

《离骚》中一个简单的语气词“兮”字,可以让我们去了解“兮”字的意义和作用,也让我们了解了楚地民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还有“兮”字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后来的文学作品中看出来。

注释:

①周秉.高楚辞解析.“兮”字与楚辞的音乐性[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347页.

②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楚辞里“兮”的性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19-120页.

【参考文献】

[1]周秉.高楚辞解析.“兮”字与楚辞的音乐性.[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

[2]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楚辞里“兮”的性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离骚名句范文2

魏晋南北朝对《楚辞》的接受是全方位的,人们不仅重视它,甚至把它当成“超逸”风神的象征;屈原作为一种人格范型,已通过民俗的方式深入人心,与他有关的地望和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对于《楚辞》这一经典性的文学作品,此时期的文人比两汉更看重它的抒情性和华美的艺术形式,他们有意识地选择《九歌》而非《离骚》作为仿效和学习的对象;《楚辞》作为一种先在的文学资源,依然是文人摹仿的对象,其句式、意象和语词被大量运用于诗赋作品中,并在与文体赋、乐府诗、骈文等各体文学的碰撞交融中,推动文学形式的发展,激活新型文体的产生。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楚辞/接受

产生于战国的屈、宋楚辞,在长达四百年的两汉时期,经由贾谊、司马迁、扬雄、班固、王逸等学者的张扬、阐释,同时也因为许多文人的摹仿、学习,逐渐成为了一种与《诗经》具有同等地位的文学经典。有研究者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坛对楚辞的重视,前不如两汉,后不如唐宋明清。鉴于此时期社会的长期动乱,学者无暇研治楚辞,而文人责任意识的缺失,又导致他们难以与《离骚》之类的作品形成共鸣,故这种说法确乎有一定道理。但如果细检相关文献便可发现,其实此时期不仅有陆云、郭璞、刘勰等人精研楚辞,有曹植、傅玄、江淹等一大批作家自觉地汲取楚辞的艺术营养,而且楚辞的表现手法、形式要素和精神特质,也成为激活文学新体产生和导致文学新变的重要资源,甚至因为其既成经典的身份,渗入到了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从而影响当时人们的行为模式、审美情趣和创作倾向。据《南史·萧思话列传》的记载,思话之孙萧洽“年七岁,诵《楚辞》略上口”;《陈书·高祖皇后列传》言宣章皇后“能诵《诗》及《楚辞》”;萧绎《金楼子·聚书篇》自诩其命孔昂抄写《史记》、《三国志》、《庄子》、《老子》和《离骚》等典籍,“合六百三十四卷,悉在一巾箱中,书极精细”,因而珍藏之;傅玄曾仿《九歌》而作《九悯》;又《北史·儒林下》载,北周及隋时期,刘炫因得罪蜀王秀遭羞辱,故“拟屈原《卜居》为《筮涂》以自寄”。由此可见,《楚辞》已广泛流布于民间和宫廷,成为幼童习诵的教科书、妃嫔显示才情的读物和贵族争相收藏的典籍,而屈原的辞作,则依然是文人摹仿的对象。

《世说新语,任诞》云:“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同书《豪爽》亦曰:“王司州在谢公坐,咏‘人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语人曰:‘当尔时,觉一坐无人。’”《魏书·卢玄传》记载,中山王熙见卢元明饮酒赋诗,性情洒脱,由衷赞曰:“卢郎有如此风神,唯须诵《离骚》,饮美酒,自为佳器。”魏晋品藻人物,不同于汉代的道德尺度,而侧重于人的才情气质。这种超乎功利的审美性尺度以独特的个性和精神风范为重要内容,同于众生则为平庸,超乎庶类则为俊杰。因此他们特别看重与“俗”和“浊”相对立的“清拔”,也即清雅超拔、隽秀飘逸的神采特质。而《离骚》中驷玉虬、驾飞龙、朝苍梧、夕县圃、览观四极、飘摇轻举的神奇场景,《九歌》中开天门、乘玄云、沐咸池、晞阳阿、众神同游、临风浩歌的仙界奇观,无不超尘拔俗,“不似从人间来”。楚辞“蝉蜕浊秽之中,浮游尘埃之外”①的风格,给魏晋人一种疏放不拘、清拔超逸的文化暗示,与当时士人所追求的人格理想正相契合。因此,“读《离骚》”与“饮美酒”一样,成为名士超逸疏放性格的象征;而一旦吟咏《九歌》中的诗句,也就自然觉得不同凡俗、“一坐无人”了。

屈原是楚辞的代表性作家,因而魏晋南北朝对屈原的认识,首先值得关注。众所周知,汉代人关于屈原的评价,除了公认他创造了“瑰丽奇伟”的文学作品外,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其一是忠直之臣(以司马迁、王逸为代表),其二是迁谪之客(以贾谊为代表),其三是狂狷之士(以班固为代表)。与此三个层面相对应的,则是汉人的三种情感倾向:赞颂、同情、批判。相对于两汉,此时期对屈原的评价有同有异,既有沿袭也有变化。

就屈原“忠直之臣”这一层面而言,此时期大体沿袭汉人的观点。如傅玄云:“诗人睹王雎而咏后妃之德,屈平见朱橘而申直臣之志焉”②。刘勰《文心雕龙·比兴》曰:“楚襄信谗,而三闾忠烈,依《诗》制《骚》,讽兼比兴。”萧统《文选序》亦云:“又楚人屈原,含忠履洁,君匪从流,臣进逆耳。”无不赞扬屈子的“直”、“忠烈”和“忠洁”。不过,魏、晋二朝皆以威逼禅让的方式从旧主手中夺得天下,不便理直气壮地提倡忠直气节;南朝历代祚短,士人臣事多朝数主渐成通例,况且家族观念日重于忠君意识。由于朝野上下对“忠节”的空前淡漠,屈原作为“忠臣”的人格层面,在魏晋南北朝通常只是被一般性地提及,具有概念化和类型化的特征,并没有被深入挖掘和大力张扬。

与汉人一样,魏晋南北朝对于作为“迁谪之客”的屈原,基本的态度就是同情和叹惜。晋人华谭曰:“故上官昵而屈原放,宰噽宠而伍员戮,岂不哀哉”③!陆云《九悯序》亦曰:“惜屈原放逐,而《离骚》之辞兴。”尽管此时期对屈原这一精神层面的接受同样具有概念化的倾向,“逐臣”屈原更多的只是一种既定的政治身份、一个遭遇坎坷的文化符号,但毕竟宦途浮沉是人们经常要面对的困惑,每当人生或政治的波折产生,他们就会联想到屈原“逐臣”的困顿,发出“悲伍员之沉悴,痛屈平之无辜”④之类的感叹,并在痛惜屈子“无辜迁谪”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怨愤与不平。例如颜延之因遭忌出为始安太守,道经汨潭时便作《祭屈原文》,感怀屈子“身绝郢阙,迹遍湘干”的冤屈,并借以抒发心中的愁怨。类似这样的作品并不少见。因此,此时期作为“迁客”的屈原,在文人的作品中,涵蕴着更为丰富真切的生命感悟,更具有文学原型的典范意义。

以屈原为“狂狷之士”是从班固开始的。虽然班固盛赞屈原“弘博丽雅”的文采,并在《汉书·古今人表》中将其列在“上中”,为“仁人”,可见没有全盘否定屈原,但他认为屈原“露才扬己”、“沉江而死”⑤的行为,不合儒家经义和中庸之道的基本原则,乃“狂狷”的表现,却为后人对屈原这方面的批评埋下了伏笔。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篇》里的论说:“自古文人,多陷轻薄: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宋玉体貌容冶,见遇俳优……”颜氏将屈原与许多历史上的文人都归入“轻薄”一类,认为文章之体,很容易“使人矜伐,故忽于持操”,告诫儿孙要“行有余力”而后为文。北魏刘献之的批判则更为激烈:“观屈原《离骚》之作,自是狂人,死其宜矣,何足惜也”⑥!从汉代开始,随着“明哲保身”人生哲学的流行,学者大多并不认同屈原露才扬己、自沉身死的过激行为。到魏晋南北朝,人们日益追求当下的生命享受,更加看重在政治风波中“全身保命”的处世原则,故屈原在政治上、处世上的认真和偏执,很难为当时的人们所接受。晋人谢万作《八贤论》,“以处者为优,出者为劣”,屈原虽位列“八贤”,但与嵇康一样被视为“出者”,劣于渔父、楚老等人⑦。三国时李康在《运命论》中曰:“治乱,运也;贵贱,命也。而后之君子,区区于一主,叹息于一朝。屈原以之沉湘,贾谊以之发愤,不亦过乎?”过,也就是过激、过头,超越了中庸平和的处世之道,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狂狷”。屈原以一己之力与整个世俗环境对抗而绝不被动适应的批判精神,具有一种悲剧性的殉道意味和非实践性的宗教品格,它注定是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

有关屈原的传说与民俗节日逐渐在民间流行,是魏晋南北朝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王逸《楚辞章句·渔父》所记江滨渔父的问答、《卜居》所言求太卜决疑之类,其实便已揭开了屈原传说及其民间纪念的序幕,此后经两汉的酝酿和累积,到此时期更为丰富并定型。例如关于“舟楫竞渡以悼屈原”的民俗。东晋葛洪云:“屈原没汨罗之日,人并命舟楫以迎之。至今以为口渡,或谓之飞凫”⑧。宗懔《荆楚岁时记》条二十二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士人悉临水而观之。”而《太平御览》引《续齐谐记》则曰: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粉米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回白日忽见一士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闻君常见祭,甚善。但常年所遗为蛟龙所窃,若今有惠,可以楝叶塞其上,五色丝缚之,此二物是蛟龙所惮。”⑨

这三则文献材料,清晰地记载了端午节的由来、内容、形式及其定型化的过程,也说明在东晋南北朝,屈原的事迹和峻洁人格,已通过民俗的方式流播于千家万户,得到了最广泛而普遍的接受。而屈原化为士人的传说,则纯为民间艺术化的虚构,它作为“屈原”这一原型的文化附加形态,折射出的是创造者对原型的喜爱与认同,并为后来沈亚之《屈原外传》之类专记屈原“逸事”的作品开了先河。

此时期对与屈原、楚辞相关的地名也非常关注。汉代以来各类文献中,已有不少对此类地名的解释和考证,但从来没有像魏晋南北朝这么大量而集中地产生。郭璞《楚辞注》、《山海经注》对相关地名的考证已为人所共知,无庸赘述。据《太平御览》所引,另有《江夏记》、《鄱阳记》、《郡国志》、《永初山川记》、《荆州记》、《水经注》等著作言及南浦、夏首、汨水、秭归、沧浪水等许多故楚地名,其中尤以《水经注》的记载最为详明。此书所叙,有澧水、沅水、夏水、湘水、汨水、辰水等楚地河流,有龙门、玄圃、三危、玄趾、辰阳、鄢郢等《楚辞》地名,还记载了与屈原有关的传说和楚地的习俗,其中对秭归、屈原故宅、女媭庙、屈潭、屈原庙等的叙述和考证,给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承两汉楚辞学的余绪,魏晋南北朝整理、注解楚辞的热情并未衰退。据姜亮夫《楚辞书目五种》,这一时期的《楚辞》注本,主要有晋代郭璞《楚辞注》三卷、徐邈《楚辞音》一卷、刘宋时何偃《楚辞删王逸注》(未知卷数)、诸葛民《楚辞音》一卷、梁朝刘杳《楚辞草木疏》一卷、无名氏《楚辞》十一卷、另有《隋书·经籍志》著录孟奥(生平不详,很可能是南朝人)《楚辞音》一卷,数量颇为可观。遗憾的是,这些《楚辞》注本大多已经亡佚,只有郭璞的《楚辞注》比较特殊。因为敦煌《楚辞音》残卷、洪兴祖《楚辞补注》曾对此书加以引用;又据近人考证,郭璞所撰《山海经注》、《方言注》、《穆天子注》等文献中,与《楚辞》内容有关的注文也大量存在。从这些辑出来的材料中可以看出,郭氏的《楚辞注》,无论是在方言辨析、古音审读、词义阐释、文字校刊,还是神话传说的收集保存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鉴于对此的论述已经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上列诸书中有三种《楚辞音》,显然对《楚辞》音义和方言的辨析审读,是当时《楚辞》研究的重要内容。颜之推也说:“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已来,固常然矣。自《春秋》标《齐言》之传,《离骚》目《楚词》之经,此盖其较明之初也。后有扬雄著《方言》,其言大备”⑩。六朝音韵之学的兴盛,激发了学者对《楚辞》方言与音读的研究兴趣;而《楚辞》成为当时“音辞”研究的重点对象,进入正统语言音韵的学术视野,也是它作为文学经典文本为学者所普遍接受的一个明证。

汉人评价《楚辞》作品,非常看重它所表达的“义”:刘安《离骚传》言《离骚》“举类迩而见义远”;《汉书·艺文志》说屈辞“有恻隐古诗之义”;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叙》赞《离骚》“其义皎而朗”。魏晋南北朝则既不忽视其“义”,却更重其“情”:陆云《九悯序》称《离骚》出现后,“文雅之士,莫不以其情而玩其辞”;刘勰《文心雕龙·辨骚》言“《九歌》《九辩》,绮靡以伤情”;庾信《赵国公集序》云“昔者屈原、宋玉始于哀怨之深”。所谓义,也即作品的内容,它包括政治、伦理、道德等理性原则,通常与劝谏、教化联系在一起,具有社会性和功利性的特征;所谓情,指的是作品的情感表达,它不顾忌太多的理性原则和社会功利,以抒发个体喜怒哀乐等情绪为旨归,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魏晋南北朝文学开始摆脱政治教化的束缚,冲破个性依附于群体的局限。正如罗宗强所言,此时期的作家,已经“从定儒学于一尊时的那个理性的心灵世界,走到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感情世界中来了”(11)。这样的时代风气,导致了人们接受心理和审美意识的深刻变化。他们不再特别关注《楚辞》的讽谏教化的社会性之“义”,而更看重其自由表达的个性化之“情”。在楚辞接受上的由重义到重情,实在是时代风气的转变使然。

对于楚辞的艺术形式,汉人只是偶尔论及。如班固《离骚序》称其“弘博丽雅”;王逸虽详细论述了它的“比兴”手法,也仅概括性地赞其为“华藻”、“金相玉质,百世无匹”(12)。魏晋南北朝则特别强调楚辞的文学要素,而尤其关注它华美艳丽的艺术形式。曹丕、皇甫谧都认为,包括《楚辞》在内的辞赋,具有“丽”、“美”的特征;裴子野《雕虫论》谓“悱恻芬芳,楚骚为之祖;靡漫容与,相如和其音”;刘勰《文心雕龙·辨骚》云:“《骚经》《九章》,朗丽以哀志;《九歌》《九辩》,绮靡以伤情;《远游》《天问》,瓌诡而惠巧;《招魂》《招隐》,耀艳而深华。”将《楚辞》的总体风格归结为“惊采绝艳”,并从“宗经”的卫道立场,批评“楚艳汉侈,流弊不还”(13)。不管是赞扬还是批评,人们都一致认定,华美艳丽是楚辞的基本艺术特征,这种特征对汉代以来的诗赋文章产生了重大影响。刘勰甚至认为:“屈平联藻于日月,宋玉交彩于风云。观其艳说,则笼罩《雅》、《颂》”(14)。其影响已超过了《诗经》。如果说建安文坛力主“文虚质实”,大体依然延续汉代质朴文风的话,那么从两晋开始,提倡“丽美”之文的观点逐渐成为主流。傅玄《连珠序》言“辞丽而言约”,陆机《文赋》系统地提出言贵妍、藻欲丽、诗绮靡的文学主张。东晋的葛洪,从文学发展的角度,肯定“清富赡丽”的文风,并认为“古者事事醇素,今则莫不雕饰,时移世易,理自然也”(15)。到了南朝,随着文、笔区分之类的讨论,人们有意识地将文学与政教、立身与文章分离开来。在这样一种文学意识觉醒、普遍追求华美文风的背景下,本来就具有华艳特质的楚辞,不但成为此时期文人关注的对象,而且还被尊为华美文风之宗,从文学经典的意义上构成唯美思潮合理性的一个重要理由。

传统的屈、宋楚辞,从形式风格上看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是《离骚》、《九章》和《九辩》,优游案衍而辞志深宏;其二是《天问》,四言为体而规整有序;其三是《九歌》,情思哀婉而文辞清丽。沈德潜《说诗晬语》曰:“《九歌》哀而艳。”“哀而艳”确实是《九歌》的基本风格,而情感的哀婉动人、文辞的艳丽华靡,正好是此时期尤其是南朝文人的共同追求;同时,《九歌》参差错落、富于咏叹意味的句式特点,与贵族化的题材内容正相契合。因此,《九歌》受重视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类型。或许陆云的看法最具代表性,他在《与兄平原书》中说:

尝闻汤仲叹《九歌》:“昔读《楚辞》,意不大爱之。顷日视之,实自清绝滔滔,故自是识者。”古今来为如此种文,此为宗矣。视《九章》时有善语,大类是秽文,不难举意;视《九歌》,便自归谢绝。

他不喜《九章》《九辩》,却极为推崇《九歌》,原因就在于它哀艳疏朗、“清绝滔滔”的风格。由此可见,魏晋南北朝文人对楚辞的接受是有选择和偏向的,他们偏向的不是幽怨深广的《离骚》,而是符合这个时代审美要求的《九歌》。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曰:“周室既衰,风流弥著,屈平、宋玉导清源于前,贾谊、相如振芳尘于后。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近人郑振铎也说:“《楚辞》,或屈原、宋玉诸人的作品,其影响是至深且久、至巨且广的”(16)。他们都肯定了《楚辞》对后世文学的巨大影响。

此时期文人对楚辞的接受与汲取,首先表现在对这种体式的强烈兴趣上。据笔者比较详尽的统计,整个魏晋南北朝,纯粹楚骚体的作品(包括骚体赋),便多达160余篇,其中如蔡琰骚体《悲愤诗》、王粲《登楼赋》、曹丕《思亲赋》、曹植《离缴雁赋》、阮籍《清思赋》、向秀《思旧赋》、江淹《山中楚辞》五首等,都是情文并茂的佳作。而且,有不少作家格外钟爱楚骚的形式。如曹植的此类作品就有17篇之多,江淹也有13篇,而曹丕、傅玄、夏侯湛、潘岳等人创作的楚骚体亦不在少数。这么多此时期最有成就的作家,沿用楚辞的原初体式,写下如此多的优秀作品,这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对《楚辞》这一文学经典自觉而普遍的效仿与继承。

事实上,此时期文学对楚辞艺术营养的汲取,不仅仅表现在体式的运用方面。楚辞中大量的意象、语词、语句,作为重要的文学资源和文学要素,被文人直接采用或经过改造而化用。例如谢灵运《郡东山望溟海》这首诗的前半:

开春献初岁,白日出悠悠。荡志将愉乐,瞰海庶忘忧。策马步兰皋,绁控息椒丘。采蕙遵大薄,搴若履长洲。

此诗前四句出自《楚辞·九章,思美人》:“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五、六句出自《离骚》:“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七、八句出自《思美人》:“揽大薄之芳茞兮,搴长洲之宿莽。”几乎全是从《楚辞》中化出。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只要仔细审读此时期的诗赋便会发现,利用楚辞意象语词进行创作,确是彼时作家常用的手法,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江淹。江淹在《灯赋》中借淮南王之口说:“屈原才华,宋玉英人,恨不得与之同时,结佩共绅。”他的《刘仆射东山集学骚》、《应谢主簿骚体》,在标题中即标明对楚骚的仿效;《山中楚辞》仿《招隐士》,《遂古篇》仿《天问》。至于他的辞赋沿用、转借、点化楚骚意象语境,更是俯拾即是,而且这种活用点化往往信手拈来,不著形迹,达到了自然圆融的境界。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文学逐步走向自觉的时期,也是各种文体互相碰撞交融,从而形成文体“新变”的时期。楚辞以传统经典文体的身份,在这一文学形式“新变”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但促成了各类文体的融合,而且还激活着文学新体的产生。

此时期“赋的诗化”是近年来学者十分关注的一个文学现象。所谓赋的诗化之“诗”,严格地说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当时盛行的五、七言诗;其二是楚骚体的诗歌,主要指《九歌》体(兮)和“乱辞”体(,兮)这两种类型的诗句。其中的《九歌》句型,“兮”字在一句之中,更多地保留着楚民歌活泼浪漫的原初韵味,它以三言为基本节奏的句式特征,又可避免《离骚》句型与文体赋六言句相似相类的弱点,因而它是与赋体组合交融的最佳句类。从汉代开始,赋家就试着将这两类楚骚句型引入文体赋,寻求最好的搭配方式。经过魏晋南北朝许多赋家的自觉实践和倡导,赋作夹用楚骚句型的手法日益为人们所接受。例如谢庄的《月赋》云:

……情纡轸其何托,愬皓月而长歌。歌曰:“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歌响未终,余景就毕。满堂变容,回遑如失。又称歌曰:“月既没兮露欲晞,岁方晏兮无与归。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

祝尧说《月赋》中的两首歌“犹有诗人所赋之情,故‘隔千里兮共明月’之辞,极为当世人所称赏”(17),许梿也评此篇“以二歌总结全局,与怨遥伤远相应,深情婉致,有味外味”(18)。

楚声是乐府形成的基础,楚声的《郊祀歌》、《房中歌》及大量的楚骚歌辞构成了早期汉乐府诗歌的主体。尽管从东汉开始,楚声在乐府中的统治地位有所削弱,但整个魏晋南北朝,它仍然是乐府的重要资源。其中以相和歌辞、琴曲歌辞、清商曲辞、杂歌谣辞四类吸收、保留“楚声”的成分最多。就此时期乐府诗对传统楚声、楚辞资源的吸收利用而言,大略有以下几种情况:其一是魏晋时期故楚地区的土乐,它们的乐曲声调大体上还保留着古代楚声的风格,但歌辞已不再是纯粹的骚体了,如“相和歌辞”中的楚调曲、瑟调曲等相当多的作品;其二是六朝时期以江汉“西曲”为核心的南方新乐,它们是新时代的楚声,其乐曲在对原初楚声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变化,如“清商曲辞”中的《襄阳乐》、《江陵乐》等;其三是魏晋以来由《楚辞》某个篇目或诗句派生出来的文人乐府诗,它们与音乐的关系已经非常疏远,失去了倚声歌唱的功能,实际上只是一种书面化的诗歌,如曹植《远游篇》、《飞龙篇》、傅玄《秋兰篇》、江淹《古别离》等。(19)

近人徐嘉瑞说:“六朝文人的骈文,是远接《楚辞》一派,由汉赋蜕变下来的”(20)。骈文是魏晋南北朝产生的新型文学体裁,它的形成,离不开《楚辞》骈对资源的孕育,只不过楚骚对骈体的启迪,是通过“赋”这一中介来实现罢了。楚辞之所以被称为“俪体之先声”,主要就在于《楚辞》中对偶结构数量之多、比例之大,是先秦其他文体所无法比拟的。楚辞句式中的“兮”字,既是语音的中心,也是结构的枢纽,它规定了楚辞句子必须以两两相对的偶句形式出现,否则就会破坏结构的平衡,因此《楚辞》存在大量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对偶结构。普通对偶句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离骚》);当句对如“屈心而抑志兮”(《离骚》);双声对如“忳郁邑余侘傺兮”(《离骚》),叠韵对如“聊逍遥以相羊”(《离骚》);重言对如“风飒飒兮木萧萧”(《山鬼》);等等。《楚辞》的对偶,以“当句对”为最多,所以洪迈说,当句对“盖起于《楚辞》‘蕙烝兰藉’、‘桂酒椒浆’、‘桂棹兰枻’、‘斫冰积雪’。自齐、梁以来,江文通、庾子山诸人亦如此”(《容斋续笔》卷三)。客观地说,楚辞不但给后起的赋体和骈文提供了骈偶化的基因和范本,而且还给它们提供了大量而丰富的骈对组构资源。由楚辞到赋、到赋的骈偶化、再到用赋的方法作文章、最后在晋代形成骈文。楚骚“兮”字句通过赋体文学这一中间环节促成了骈体文的产生,同时,在晋代以后成熟的骈文中,楚骚句式依然是构成篇章的语句材料。

注释:

①刘安:《离骚传》。

②傅玄:《橘赋序》,见《太平御览》卷九百六十六。

③《晋书·华谭传》。

④曹攄:《述志赋》,见《艺文类聚》卷二十六。

⑤班固:《离骚序》,见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叙》引。

⑥《魏书·儒林传》。

⑦见《晋书·谢安传》。

⑧见《北堂书钞》卷一百三十七。

⑨见《太平御览》卷九百三十。又同书卷三十一所引《续齐谐记》亦有相同内容的记载,只不过文字略有不同。

⑩《颜氏家训·音辞篇》。

(11)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61页。

(12)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后叙》。

(13)刘勰:《文心雕龙·宗经》。

(14)刘勰:《文心雕龙·时序》。

(15)葛洪:《抱朴子·钧世》。

(16)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54页。

(17)《古赋辩体》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影印本。

(18)《六朝文絜笺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离骚名句范文3

《离骚》是一部传世名著,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体现了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屈原将满腔的热血倾注到文章中,字字句句之间体现了对家乡人们和楚国的热爱,同时屈原在书中针对楚国政治集团进行了批评,剖析了楚国灭亡的原因,对楚国人民流露出真正的关怀。《离骚》是一部传世名著,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体现了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屈原将满腔的热血倾注到文章中,字字句句之间体现了对家乡人们和楚国的热爱,同时屈原在书中针对楚国政治集团进行了批评,剖析了楚国灭亡的原因,对楚国人民流露出真正的关怀。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离骚名句范文4

一、体味人情美

屈原忠君爱国,忧国忧民,其政治理想就是“美政”,即圣君贤臣的政治和民本思想。《离骚(节选)》用大量诗句,反映了诗人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感情,表现了诗人修身洁行的高尚情操和疾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流亡赴死”与“卑恭求荣”二者之间做出选择是很困难的事,不是思想品质极高尚之人是很难处理好的,屈原做到了,而且又表示了对“卑恭求荣”之行为的蔑视。

《离骚(节选)》中表现屈原鲜明思想性格特点的诗句比比皆是:

“亦余心之所善,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皆然。”(效法古圣先贤,不流俗,不

媚俗)

屈原以“民生”为本,抛弃了一己之私,追求“美政”与“洁性”,宁死不悔,执著坚韧,至真至诚,做到了外在行为与内在精神的完善统一。

二、品味艺术美

《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在节选部分,诗人讴歌理想,发挥想象,塑造形象,给我们展现出了一个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给我们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1.屈原善于运用自然界的花草禽鸟来比喻社会现象。

“既替余以蕙襄兮,又申之以揽茝。”比喻自己的美好品质,反衬奸佞小人的嫉恨,显示自己品德的高尚。

2.屈原善于运用“比兴”来表达思想。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此句比兴兼用,以“背绳墨以追曲”,引出“竞周容以为度”,又用“绳墨”喻指准则准绳。整句诗在于揭露趋炎附势之徒的丑态,比兴的运用,使其表达得更形象生动。

3.屈原善于运用联想、想象来表现所憧憬的理想世界。

“世不入以尤离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初服”课文中注解为“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其实,也可理解为先王“美政”,或喻指屈原的美好品质。“初服”作为联想的起点和联想的物质凭借,成为内涵丰富的意象,它不仅是诗人的外在表现,更是内心世界的写照;不仅是诗人“美政”的表现之一,还是实现“美政”的精神支点;既是诗人追求现实世界的代表,又是理想世界的象征。屈原的浪漫主义诗风,开创了中国抒情诗的先河。

三、体会音韵美

《离骚》“书楚语,作楚声”,其音韵独特而优美。

1.初读,初步体会音韵美。

读准句子节奏。骚体诗一般是三四个节拍,要随文切分。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读准章节间感情基调的差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女夸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抒发感慨,忧国忧民;追求理想而又徒显无奈。“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向往古圣先贤,保持清白,献身正道,虽遭受委屈,蒙受耻辱,亦在所不惜。

2.再读,欣赏体会音韵美。

只要感情投入,动情地读,就能有独特的欣赏收获,就会自然展现出特殊的音韵美。

如:“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诗人沉浸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精神状态中,读时应为之动容、动情。宁以身赴死也不改初衷,感天地泣鬼神,读时应是哀声、重调、浓情、凝神。运用强烈的反问句式,很有语势,读来自然心臆沉重。

离骚名句范文5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现老人孩子都悠闲快乐的句子是“,。”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想到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高楼大厦,能够“,。” 3、屈原《离骚》中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先贤、愿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4、《逍遥游》中“,”,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独自一人喝酒的两句是:“,。 6、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现“自己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无学之辈”的两个句子是:“,。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7、庄子《逍遥游》通过舟对水的依赖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的句子是“,”。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精神的诗句“,”。 9、(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 10、《琵琶行》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借动物的鸣叫声表现环境氛围的荒凉凄清的句子是“?”。 11、《赤壁赋》中,写苏子扣舷而歌,抒发其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失意之情的句子是“,”。 12、《行路难》中,以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内心依旧苦闷抑郁的句子是“,”。 13、《庄子∙逍遥游》指出,宋荣子不但做到“________,________”,而且能够认清自身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 1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侧面描写和衬托了琵琶曲无穷的艺术魅力。 15、范仲淹在《渔家傲》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有故土之思,又有功业未建的焦虑。 16、在《诗经·氓》中女子倾诉自己从早到晚、终日操劳的两句诗是“,。” 17、在杜甫《春望》中,写用手挠发、头发稀疏,甚至连发簪都挽不起来的诗句是:“,。” 18、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描绘历史英雄人物征战沙场、所向披靡的名句是:“,。” 1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塞外胡天八月大雪纷飞,一夜之间好像树上开满了洁白的梨花的景象。 20、李白在《行路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21、《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用“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来侧面描述说书人高超的造诣;《琵琶行》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来烘托琵琶女的高妙的演奏技艺。 22、苏轼《赤壁赋》中的“,”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23、李商隐的《锦瑟》一诗由思忆青春年华起笔,写得如梦如幻,最后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追梦已醒,只是当时不甚分明。 24、歌德说:“善于捕捉机会者为俊杰。”杜牧在《赤壁》中说周瑜的获胜是机遇所致,其中表达这种看法的诗句是:“,。” 25、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且认为后天学习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劝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劝勉人们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劝人为“善”,文中“,,圣心备焉”可见。 26、《琵琶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7、《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 28、《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29、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有直接描述,这个句子是,。 30、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曾子所说的“,”自勉。 31、《琵琶行》中的“,”常被用来表达生活不如意的人在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而产生同病相怜的感慨。 3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两句,描写了庆典将近,音乐不断的热闹景象,也反映了当时纯朴的民风。 33、《诗经·氓》中表现女子对氓因婚事推迟而进行解释的两句是“,”,表现了女子的温柔善良。 34、《诗经·氓》中以比兴手法暗示自己愁思无尽,且对男子忍耐有限,心意已死的句子是,。 35、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36、《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37、屈原在《离骚》中表示自己埋怨楚怀王行事荒唐,不能体察自己忧国忧民之情的两句是:“,。” 38、《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39、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表达作者要为朝廷率师北上,统一南北,以得到功勋美名的两句是“,”。 40、《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 ”有异曲同工之妙。 4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比喻和反问的手法描写楼阁之间通道壮丽之美的句子是:“, ” 42、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气势和战功的句子是:“,。” 43、屈原在《离骚》中用“,”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坚持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悔的心志。 44、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写沙漠奇寒、彤云密布的景象,并由此过渡到“送别”。 4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两句描写宫殿、楼阁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殿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整。 46、在《离骚》中,屈原用“,”两句自白心志,表示自己要像古代圣贤所崇尚的那样,保持清白,献身正道。 47、李白的《蜀道难》中,“,”句描写了飞流直下,瀑布喧嚣,水石激荡的动人场景。 48、世事无常,生命如雨如花,生活却时有不如意,每每感伤之余,我们往往会借助《琵琶行》中的“,”两句来抒发自己和他人境遇相似的感慨。 49、李白的《蜀道难》中用“,”两句写出了蜀道的山之高,水之曲。 50、《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51、《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音凄切婉转的两句是“,”。 52、《阿房宫赋》中,作者杜牧借“,”两句告诫当朝统治者要吸取秦灭亡的教训,否则会重蹈覆辙。 53、《登高》中寄寓了作者飘零之感和伤逝之情的诗句是:“,。” 54、《论语》中,孔子说:“,。”这两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思考要紧密结合,不可偏废。 55、《过故人庄》中体现老友热情好客准备食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56、《离骚》中可以佐证“既因为屈原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他,又因为采集白芷而给加上罪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7、《锦瑟》一诗的颈联是:,,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58、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59、《离骚》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两句表现自己遭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 60、杜甫在《登高》中把眼前秋景和自己老病缠身的悲情紧密联系,高度概括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名句是“,”。 61、苏轼在《赤壁赋》“主客问答”中用小虫、米粒感叹人生短暂的两句是“,”。 62、《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 6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的物是人非的情景。《虞美人》中,也有写出了这样物是人非之感的句子是:“,。” 64、《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山势高危,行人步履维艰、神情无奈的句子是:“,” 66、哲学上讲,运动是绝对的。在《赤壁赋》中,苏轼认为,从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万物存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典故,表达对老友的怀念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的句子是: 68、《出师表》中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身为一介布衣时所持的处世态度的两句是“,。” 69、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意蕴丰富,以月烘托情思是常用笔法。《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借月抒发别离之情。 70、《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 71、《阿房宫赋》一文中,运用比喻的修辞,以质问的语气,强烈抨击秦统治者残民以自肥的两句是“,”。 72、《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是因为德行高的两句是,” 7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作者遥望古都长安看到的悲凉场景的句子是“,” 74、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 75、《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76、《登高》中道出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77、李白《蜀道难》中用神话传说表现蜀道开辟之难和来历之神奇的两句诗是:“,。” 78、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79、在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认为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不过是“,”的缘故。 80、《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8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比喻和反问的手法描写楼阁之间通道壮丽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 82、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气势和战功的句子是“,。” 83、《荀子·劝学>中,“____,____”两句表达了君子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的观点。 84、杜甫在《登高》中高度概括自己晚年悲凉处境的两句是“____,____” 8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通过描写邹忌的身高和容貌来表现邹忌美男子特征的两句是“,____。” 86、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阿房宫宫殿楼阁的接连不断和高大雄伟。 87、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暂歇后,“,”两句表明乐音又变得激越、雄壮。 88、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两句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并不羡慕他们。 89、《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 90、《次北固山下》中,与刘禹锡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哲理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9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因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是,。 9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由神话传说讲到今日蜀道来历的句子是,。 93、《桃花源记》中突出桃源人相处和谐、生活幸福的语句是,。 94、韩愈在《师说》中说的“,”与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句意接近。 95、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的一句是“,”。 96、李煌《虞美人》词中将愁思形象化的两句是“,”。 97、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用“,”一联,描摹了潮平江阔、风浪潜踪的江景,表现了诗人壮观、豪迈的气概。 98、李白在《蜀道难》中,用比喻、比拟等手法强化了蜀地政治形势的险恶,向友人表明属地不可久留,用“,”规劝有人早离是非之地。 99、《赤壁赋》中“,”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笑声表现的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 100、《赤壁赋》中“,”两句唱出了诗人在饮酒后思念君主、朝廷,但无奈路途遥远无法顾及自己,自己对国事也无能为力的幽怨与惆帐。 101、《离骚》中,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世俗皆“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诗人却选择“,”。 参考答案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4.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5.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9.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10.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此句应注意“鹃”字) 11.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此句应注意“渺”字) 1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此句应注意“箸”字及“拔”字) 1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6.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17.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8.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0.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2.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26.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2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8.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29.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2.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33.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3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3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7.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38.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9.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0.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1.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4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有未悔。 4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5.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46.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47.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9.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50.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5.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56.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57.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5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59.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60.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6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6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6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65.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6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67.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68.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9.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70.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7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72.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73.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7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75.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76.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7.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78.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79.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80.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1.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8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8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8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8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日失丽 86.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87.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88.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8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90海内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9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9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9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4.是故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9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7.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98.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99.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00.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10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离骚名句范文6

摘要: 萧云从《离骚图》是我国古代楚辞图绘的精品。通过对《离骚图》及近八千字的序跋注文的研究可知,萧云从不愿蹈袭前人画作,力求有所新创,显示了对艺术创造的苦心经营和独创性追求;基于绘画的诫世功用,萧云从的图绘多蕴有规劝鉴诫的思想内涵,体现了笔之所到、思之久远的人文关怀。作为明代遗民,萧云从深契于屈子的爱国之心,在《离骚图》笔墨之中,灌注着深沉的哀愤和思怀故国之情。

中图分类号: i207.2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435(2012)03032506

家国沧桑一慨中,离骚图就思无穷。

遗民老去诗心苦,古壁长留画本工。

——沈祥龙《过萧尺木墓》

萧云从《离骚图》凡64图,包括《九歌图》9图、《天问图》54图、《三闾大夫卜居渔父》1图,总称《离骚图》。据《凡例》,萧云从曾绘有《远游》5图,但因战火被毁,而香草图则“有志未逮”。乾隆四十七年(1782),清高宗在四库呈览时得见此图,惜其佚阙不全,命补绘其余各篇插图,由四库馆绘图分校官门应兆耗时两年完成,除临摹萧氏原作64幅外,又补绘了91幅,共计155图,名为《钦定补绘萧云从离骚全图》。

顺治二年(1645)五月,清兵进驻芜湖,萧云从离家避居高淳,直至顺治四年(1647)秋才返回芜湖。大多数研究者因《离骚图》之《自序》作于乙酉(1645),认为该图亦初刊于此年。然而《自序》所标明的时间是乙酉中秋,此时萧云从正避居外地,不太可能与歙县汤复合作镌刻,故笔者认为《离骚图》的初刊时间应是在顺治四年(1647)萧氏回到芜湖之后不久。《离骚图》的版本情况比较复杂,笔者所依据的版本为民国十六年(1927)武进陶湘玻璃版印《喜咏轩丛书》本。

萧云从《离骚图》有近八千字的注文和序跋,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遗憾的是后世对它们不甚留意,门应兆《钦定补绘萧云从离骚全图》又只存图而舍注文及序跋,此本因《四库全书》著录而流传甚广,故其序跋注文逐渐湮没无闻。从《离骚图》各篇注文和序跋可以看出,萧云从在图绘之前曾仔细研读屈原作品以及王逸《楚辞章句》、朱熹《楚辞集注》、柳宗元《天对》和杨万里《天问天对解》等,并作精慎考据。萧云从《离骚图》作为配诗的插图,可以说是在忠实原作的前提下,运用纷纭的艺术想象,以生动传神之笔,展现其才思的精品佳构。

《九歌图》:“不肯沿袭”的独创性追求

纵观历代楚辞图绘作品,《九歌》无疑是古代画家文人最珍视的题材。历代《九歌图》既体现了不同时代画家对《九歌》的理解和诠释,又展现了不同画家的精湛技艺和个性风格。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九歌图》是现存最早的全套《九歌图》。李公麟善用线描并发展了白描技法,其《九歌图》人物秀发,行笔精妙,是元明时期《九歌》题材绘画的标准范本。元人钱选、赵孟頫、张渥,明人董其昌、陆谨、仇英等,均是在李公麟《九歌图》的基础上,或作为范本临摹,或进行发挥和新创造的。

萧云从在《离骚图·自序》中说:“近睹《九歌图》,不大称意,怪为改窜。”笔者疑萧氏所指,即为明人陈洪绶所绘之版画《九歌图》。陈洪绶《九歌图》是在崇祯十一年(1638)来钦之《楚辞述注》付梓时作为插图付诸木刻的,在当时影响甚广。对于陈、萧《九歌图》各自的特点,姜亮夫所论极为精到:“老莲(陈洪绶)笔意简古、俊美,尺木(萧云从)精细斟酌。老莲体认稍涉谲诡,容有所短,然富于故事性,而尺木用力真实,考据精慎,特有独到。”[1]近人罗振常云:“余所见《离骚图》,绘者有李龙眠、陈章侯、萧尺木三家,李 、陈均图《九歌》,萧则兼及《天问》。论其笔意,则龙眠高古,章侯奇诡,尺木谨严,同绘一图,而落墨不同,为状各异。其不肯苟且沿袭,而能自用其心思,以各臻妙境如此,古人所为不可及也。”(1924年蟫隐庐影印《陈萧二家绘离骚图》本)姜亮夫、罗振常二人分别用“谲诡”、“奇诡”来形容陈洪绶画作的风格,又均提及萧云从精慎的笔意和创作态度。这正是陈、萧二人最明显的不同之处,而陈洪绶笔意之“诡”,恐怕就是萧云从序称“不大称意”之缘由。罗振常指出,陈洪绶、萧云从二人画作的共同之处,在于均“不肯苟且沿袭”而能自用心思。此论诚为卓识。

萧云从的《九歌图》不愿蹈袭前人画作,在谨遵诗作原意的基础上,力求有所新创,显示了对艺术创

作的苦心经营和独创性追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构图富于创造性,形式多样,注重画面表现的场面和气氛。与张渥、赵孟頫和陈洪绶的《九歌图》仅正面凸显主神形象不同,萧云从除表现主神外,还把巫觋、从者亦作为表现的重要对象。萧云从《九歌图》凡九图二十五人,在容涵方面比张渥、赵孟頫和陈洪绶的《九歌图》有所扩充。构图形式多样,有一神一图、二神一图的,还有一神多人一图的,且注意画面的疏密处理。基于屈原《九歌》的祀神性质,萧云从在《九歌图》的创作中,更多融入了民间版画的元素,着重表现人神同乐的欢快场面。如《东君》图共有九人,为《九歌图》中人物最多的一幅。萧云从根据《礼记》所载的祭日神之礼,绘日神东君站在龙车之上,双手举日向下俯瞰。龙与雷公一左一右同驾车辕,巧妙绘出了“驾龙车舟兮乘雷”的意蕴。随行男女二人,男子背弓捧箭,为“射天狼”之用;女子手捧桂浆,以表现诗中“援北斗兮酌桂浆”之意。画面左下方五位迎神巫者,各拿着一种乐器在演奏,仔细一看,正是“縆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鸣篪兮吹竽”句中的瑟、鼓、编钟、篪、竽五种乐器。图中神灵、从者皆面露喜色,场面热烈欢愉。

又如,萧云从一反前人一神一图的思路,而将《湘君》、《湘夫人》合为一图,《大司命》、《少司命》亦合为一图。两幅画面构图相似,人物成对角线分布,结构坚实,而方向相反,呼应感极强。萧云从谨遵诗句原意,在《湘君湘夫人》图中,让湘君驾飞龙在上(“驾飞龙兮北征”),湘夫人策骏马于下(“朝驰余马兮江皋”),中间杂布各种芳草;《大司命少司命》图,则是大司命乘龙在上(“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少司命手持翠旍在车盖之下(“孔盖兮翠旍”),云雾、山石点缀其间。二湘、二司命两两相望,彼此观照,各具情致。萧云从采韩愈、洪兴祖之说,以湘君为娥皇、湘夫人为女英,故所绘均为女性形象。萧云从注云:“此篇极尽情致,皆本于天性彝伦而出之,岂拾香草于江沅者哉!”鉴于《湘君》、《湘夫人》诗篇情致的绵缈,萧云从主张表达其“天性彝伦”。萧云从认为少司命同大司命一样,亦是阳神,故均绘为男性形象。图中大司命表情安详,气韵生动。少司命虽仅绘其背影,然正如萧云从注文所云:“阳阿晞发,浩歌临风,孔盖而拥幼者,则又望其诛除凶秽,休霡善良,而宜为民之所取正也。”其所表现的,正是“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少司命》)之诗蕴。二图之神均面容温善,姿态从容,与祀神的祥和气氛正相符合。形象塑造各具特色,不落前人窠臼。对于《九歌》各神的形象塑造,画家既要考虑屈子原作中的诗意形象,又要面对前代画家已经创造的绘画形象,以进行自己的新创造。萧云从在塑造神灵形象时,特别重视自身对屈原诗作的理解,而不囿于前代画作中的既创形象。其《画九歌图自跋》云:“世工山鬼如狞鬿,而太乙、东君、两司命殊无分辨,二湘同虙嫔,河伯类天吴,遂落笔改定,粉匀丹垩。”前代《九歌图》因东皇太一、东君、大司命和少司命均为男神,在形象塑造上多有雷同。萧云从则十分注意从各神的不同职守、神性特征加以区分。如绘东皇太一似华贵天子:身着帝服、头戴冕旒的东皇太一神情肃穆,手抚长剑,颇有王者风范。又如绘东君托日而出,绘云中君驾龙车飘举在舒卷的云中,正别具一格地彰显了日神、云神的各自特性,而不落前代画家笔下东君、云中君形象之窠臼。

又如宋人李公麟所绘之《山鬼图》,为一女子乘豹在山松、溪涧中穿行,肩披薜荔,微微含笑。着重表现“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等句的意蕴。元人赵孟頫、张渥,则又把山鬼绘为骑赤豹、执灵芝的男性。后世画家所绘之山鬼虽男女有别、妍媸各异,然总体构思大多沿袭李公麟《山鬼图》,只是在背景上有简有繁,或是在细节上有所不同而已。萧云从在《山鬼图》后注云:“画工狗马难,作鬼魅易,言尝目之莫欺也。使含睇宜笑,相遇于松阴,讵漫焉省识邪?故写山鬼如蒙棋者,谬矣。”萧云从所云“写山鬼如蒙棋者”,当是指陈洪绶把山鬼绘为面目狰狞的男性山怪。萧云从不满于此,根据屈辞原作之情思意蕴,仍将山鬼恢复为“含睇宜笑”、浪漫多情的女性形象。但与前代《山鬼图》重在山石树木的烘托不同,萧云从更注重与山鬼形象相关联的车驾护从之缘饰、布置。如对山鬼的坐骑“赤豹”、“辛夷车”作重点描绘,以松柏、芝草和葛蔓

等作装饰;根据诗中“雷填填”、“猿啾啾”等语,还在空中、身后配以雷公、猿猴等作为衬景,更多地展现了山鬼的野性之美。

值得刮目相看的,还有《三闾大夫卜居渔父》图。据萧氏《凡例》云:“屈子有石本名臣像,暨张僧繇图。俱丰下髭旁,不类枯槁憔悴之游江潭者也。又见宋史艺作《渔父图》,李公麟作《郑詹尹图》,皆有三闾真仪,如沈亚之《外传》,戴截云之冠,高缨长铗,拭巾以明洁也。今合为一图矣。”考明弘治、万历年间的历代名人圣贤像赞本,以及元赵孟頫、张渥等所绘的屈原像中,屈原多是头戴方形儒巾或圆形缁冠,神情淡定的圣贤化的儒者形象。陈洪绶所绘之屈原,则是行吟泽畔、躯体羸弱的孤独形象。萧云从对这几种形象塑造均不满意,故参考屈骚原作和沈亚之《屈原外传》的记载,把屈原与郑詹尹、渔父合绘一图,力图展现屈辞所述放逐中的三闾大夫之真实形貌。图中所绘之屈大夫头戴切云高冠,腰佩长剑,双手托拭巾,面容憔悴。正如郑振铎所云:“其衣冠履杖,古朴典重,雅有六朝人画意,若‘黄钟大吕之音’,非近人浅学者所能作也。”[2]7

从《九歌图》及其序跋注文可以看出,萧云从思虑深至,以忠实的态度和学者式的严谨,复原屈原笔下的巫风楚韵,风格独树一帜。萧云从不肯蹈袭前人画作,力求有所新创,正显示了他艺术经营孜孜矻矻的苦心和对独创性的不舍追求。

《天问图》:“义存规鉴”的人文内涵

萧云从在《画九歌图自跋》之末说:“吾用此与《天问》诸图锢铁函中,沉于幽泉,使华林诸君子,庸补萧《选》之阙云尔。”据此可推知,《天问》诸图的完成应在《九歌图》之前,由此亦可看出萧云从《离骚图》的主要用意和用力之所在。其《画天问图总序》云:

画家之工于堵壁,其楚先王之庙之遗乎?古者尸居监观,以为天道人事之正,象物而动,神禹铸鼎,文周勒钟,其来远矣。第美迪则吉,从慝则凶,俯仰之间,忧乐之顷,相应如响。乃暴者自谓有命在天,投龟詈之,囊血射之。悠悠苍天,亦无可如何于若辈矣。然则天至此,其不可问邪?问之不可,而复有对之者乎?对之不得,而复有画之者乎?抑何愚哉!夫嬴秦恃其富强,鞭笞天下。屈子见宗庙祠堂,不忍复会于荆棘中,而不甘遽死,遂事呵而问之,彼其中岂不知福善祸淫之若循环然邪?意谓天必有不可明告于人者,与人之必有不可解于天之故者,只此残粉沉丹,照耀四壁间者,凄凄然可相索也。

在这里,萧云从以画师身份,提出了画壁传统是否源于楚先王庙堂壁画之疑问。事实上,我国古代早就流传有“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象,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孔子家语》)的记载,可知庙堂壁画由来已久,而且更可见出古人对庙堂壁画鉴诫作用的重视。萧云从序中指出,自古“天道人事之正”取法于物象,来源甚古。《左传·宣公三年》记载:“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又,王逸之子王延寿所作之《鲁灵光殿赋》,记述西汉景帝时所建宫室壁画云:“图画天地,品类群生。……贤愚成败,靡不载叙;恶以诫世,善以示后。”萧云从所云“福善祸淫之若循环”之理,即是此意。此序从《天问》诞生的远背景考察,并从诗画相通的角度指出:屈原的构思方式和《天问》的表现形式,是与上古时代宗庙祠堂的结构形态相对应的,由此肯定《天问》是屈原的呵壁之作。其《总序》又云:

图其事者,先稽其典,则明法物之不可废也。至于舞干蛮遏,环辔戎归,则知远方之宜率服也;鼓刀负鼎,则庆贤人之遇也;醢身披发,则恸忠直之穷也;石腷桑育,虎乳鸟燠,脱焚出泉,则纪圣人之生不偶也。烛龙之启其长夜也,岐蛇之毙于自噬也,缝裳乱伦之霣首也,棘林肆情之蒙羞也,牛饮之膘也,虫尸之争也,此其仪型可鉴,而报复无殊者尔。……合而观之,无幽淑而不彰,无隐悖而不歼。被谗者有蚤名,窃据者无蟭类。不得之于身,必得之于子孙。

看来,作为画师的萧云从,对绘画规劝鉴诫的社会伦理功能相当重视。正如宋代画论家郭若虚所云:“盖古人必以圣贤形象、往昔事实,含毫命素,制为图画者,要在指鉴贤愚,发明治乱。”(《叙自古规鉴》)曹植《画赞序》亦云:“存乎鉴者,图画也。”如上总序所引“鼓刀负鼎,则庆贤人之遇也;醢身披发,则恸忠直之穷也”,萧云从《天问图》中涉及到古史人事的部分,多存有规劝鉴诫之内

涵,其意也并不只在为当政者说教,而更体现着一种非常鲜明的人文精神。 龟曳衔永遏羽山》图,萧云从注云:“尧放鲧于羽山,飞鸟虫曳鲧而食之,三年不舍其罪。鲧狠愎而生禹,遂平九土。嗟乎!为国而死,蒙罪何辱?……故悉画之,以劈符命之说。”洪兴祖《楚辞补注》引《洪范》云:“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3]90正是以五行灾异之说,来阐释鲧禹治水的功过的。萧云从则明确反对这种灾异符命之说,而高度赞扬鲧平治洪水、为国而死的精神。此图画鲧赤身俯卧在波涛汹涌的洪水之中,两只飞鸟和一只大龟在其身上衔食,几块山石象征着鲧羽山放流的处境。整幅画面气氛悲壮,在赞扬鲧的同时,对帝尧诛杀贤臣的行径亦表现了深切的不满。

又如《天问》“惟浇在户,何求于嫂?何少康逐犬,而颠殒厥首?女岐缝裳,而馆同爰止;何颠易厥首,而亲以逢殆?”萧云从绘为《少康逐犬》一图,注云:“朱、杨注云浇多力,至嫂之户,佯有所求而遂淫之。少康因猎放犬,遂袭浇而断其首。王注云误断其嫂首也。今因之特图以为禽兽行者之诫。”图中身背弓箭的少康一手挥剑,一手提女岐头颅奋力追赶,猎犬随奔其侧;浇则是袒胸露乳,一手护头,一手拿衣,丢帽弃鞋,仓皇逃窜。整幅画面简洁生动,一正一邪,对比强烈,有力地表现了对荒淫邪恶之行的批判精神。

清人王先谦评萧云从《离骚图》云:“博考前经,义存规鉴,颇合古人左图右书之意。”(乾隆朝《东华续录》)今人郑振铎也说:“《天问图》全部洋洋洒洒的五十四幅,无一懈笔,一方面需要通过十分精细的考据,一方面也需要繁重绵密的功力,的是一部光辉的大作品。”[4]《天问》本即屈原讽喻现实的抒愤之作,一些楚辞学者藉由注解《天问》借古讽今,以抒发对国家民族危亡的忧愤。萧云从则在寄托遗民之思的同时,赋予《天问图》“义存规鉴”的思想内涵,以绘画批判荒淫邪恶之行径,赞颂舍己救世之精神,体现了萧氏《离骚图》笔之所到、思之久远的人文关怀。

处乱托忧:笔墨灌注的遗民之思

明清嬗代,在汉族文人士大夫看来不是一般的朝代更迭,也不是一般的亡国,而是亡天下。因为随着清人铁骑而来的,还有剃发易服以及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上的冲突。这种冲突又是通过血与火的暴力来解决的,其残酷性和震撼性自不待言。郑振铎说:“尺木为明遗民,故绘《离骚》以见志,仅署‘甲子’,而不书‘顺治’年号。”[2]7不仅《离骚图》不署清朝年号,萧云从入清后所作之画皆是如此。《离骚图》创作于明清鼎革的动乱年代,《自序》说出了他的创作动机:“大约征形烁理,使后人翻覆玩绎,凄絭以想古人处乱托忧之难。而环琦卓谲,足以惊心动魄,知阴阳鬼神之不可测,俾明治乱之数,芳秽之辨,有自来尔。”可见萧云从的《离骚图》,正是有感于国破家亡、坚贞之士“处乱托忧”之难而创作的,在其图画的笔墨之中,自然灌注了这位遗民哀念故国的深切情思。

如《天问》“彼王纣之躬,孰使乱惑?何恶辅弼,谗谄是服?比干何逆,而抑沈之?雷开阿顺,而赐封之。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梅伯受醢,箕子佯狂。”萧云从据此绘为《箕狂梅醢》一图,以寄其哀愤。王逸注原诗云:“雷开,佞人也。阿顺于纣,乃赐之金玉而封之也”;“梅伯忠直,而数谏纣,纣怒,乃杀之,葅醢其身。箕子见之,则被发佯狂也。”[3]112这一历史大悲剧,在萧氏图中,化为被砍成肉酱装入坛子的梅伯,只剩头颅露出坛口的景象,可谓触目惊心!在旁的纣王叔父箕子,看见梅伯受醢刑,而披发装疯,那衣衫零乱、冠带坠地的景象,同样令人哀慨!萧云从注曰:“雷开受赐不足画,止以箕狂梅醢为图,著古人顺受之正。” 其《画天问图总序》更明确指出:“醢身披发,则恸忠直之穷也。”所谓“恸忠直之穷”,正表现了萧氏在笔墨挥写之中,对与商纣王朝迫害忠良相似的晚明王朝之覆灭,所挟带的沉痛和悲愤。

萧云从《离骚图》以楚辞作为载体,表现其忠正之义与清峻之节;在其笔墨中灌注的这种沉痛和悲愤,也正是他图绘之精神所在。萧云从《画九歌图自跋》云:

仆本恨人,既长贫贱,抱疴不死。家区湖之上,秋风夜雨,万木凋摇。每听要眇之音,不知涕泗之横集,岂复有情之所钟乎!谢皋羽击竹如意,哭于西台,终吟《九歌》一阕;雪庵和尚泛舟贵阳河,读《楚辞

》毕,则投一纸于水中,号鸣不已。两人心湛狂疾,恋慕各有所归。……然而冥心澄虑,寄愁天上而幻出之,所谓思之思之,鬼神通之者,画师亦难言矣。嗟乎!屈子栖玉笥山作《九歌》以乐神,又托以风谏。彼其时尚有摈之者也,有谗之者也,我将何求乎?吾用此与《天问》诸图锢铁函中,沉于幽泉,使华林诸君子,庸补萧《选》之阙云尔。

从萧云从跋文中“仆本恨人”、“抱疴不死”之语,可以想见其作为故明遗民的精神创伤和黍离之悲。作为历经亡国之痛的明遗民,萧云从的生命处境和心境异常孤绝,其晚号钟山老人,即隐含着仰望钟山陵阙(即明皇陵)之意。这段跋文中提到的两个人,谢翱和雪庵和尚都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谢翱(字皋羽,一字皋父)是南宋末年的爱国志士、诗人,为人倜傥有大节。文天祥起兵抗元时,谢翱倾尽家资募集乡兵数百人投奔文公,任谘议参军。宋亡文天祥就义后,谢翱始终无法释怀,浪迹于闽江浙山川名胜间,寻访南宋遗老,遇名台必哭祭文公,曾作《西台恸哭记》。萧云从钦慕谢翱志节,绘有《西台恸哭图》,并在画上题曰:“宋谢皋父事,用赵子固笔法为之,盖其志同也。”赵孟坚(字子固)是南宋遗民画家,由此可见萧云从的用意,正是藉由夙昔遗民之典型,来表明自己的遗民志节。

雪庵和尚原是建文帝朱允炆之臣,因靖难发不愿侍奉篡位的明成祖朱棣而剃度为僧,走避重庆。据郑为先生考证,雪庵和尚即随建文帝出走曾做过监察御史的叶希贤。[5]王逸《楚辞章句》清初溪香馆刻本,即是明代卢之颐之师严氏闻国变后,命卢之颐刊印的。严氏云:“汝知雪庵和尚之事乎?和尚名暨,不知其姓。靖难初,恸哭落发为僧。好楚辞,时时袖之。登小舟,急棹滩中流,朗诵一叶,辄投一叶于水。投已辄哭,哭已又读,终卷乃已。此吾欲梓之意,汝宜申数言以彰此经。”[6]即效法雪庵和尚诵读楚辞以寄其忠贞之思。雪庵和尚的生平事迹在明代流传甚广,到明末清初,已成为具有遗民气节的文人士子常常论及的榜样。

此跋文中还隐藏着另一位遗民志士,只是萧云从没有明确说出他的名字,那就是与谢翱齐名的南宋遗民郑思肖。南宋灭亡后,他不愿臣服于蒙元的统治,坚持民族气节,晚年将其字字血泪的诗文集《心史》以铁函密封,沉入苏州承天寺一井中。这部奇书直至三百五十余年后的明崇祯十一年(1638)冬始被发现,得以重见天日。萧云从所云“用此(笔者按:指《九歌图》)与《天问》诸图锢铁函中,沉于幽泉”,正是想要效仿郑思肖以表其幽贞之情。为寻求人格上的认同,前代遗民自然成为萧云从自我比拟的对象。明清鼎革是异族入主中原,故萧云从的遗民之思,并不只系心于一家一姓,而是像屈子一样,寄托着对故国宗土、自己民族的深切情怀,其深契于屈子的爱国之心自不言而喻。清人李楷为萧云从《离骚图》所作序云:“楚大夫之骚经,继三百,启六朝,悲吟欷呬,尤于今时为宜。……尺木穷甚于洛阳(笔者按:指贾谊)、河东(笔者按:指柳宗元),能以歌咢哭啼,尚友乎骚人。惟其有之,是以似之。”萧云从创作六十四幅《离骚图》,以寄托、抒发异代同感之深切悲怆。人们在屈原诗与萧云从的画作之间,正可以感受到二者心灵之如此相契,爱国情怀之如此交映!

综上所论,萧云从之画不愿蹈袭前人画作,力求有所新创,显示了对艺术创造的苦心经营和独创性追求;基于绘画的诫世功用,萧云从的图绘多蕴有规劝鉴诫的思想内涵,体现了笔之所到、思之久远的人文关怀;作为明代遗民,萧云从深契于屈子的爱国之心,在《离骚图》的笔墨之中,还灌注着深沉的哀愤和思怀故国之情。《离骚图》无疑是我国古代楚辞图绘中的精品,其艺术价值和精神内蕴,理应得到千秋万代之珍重。

参考文献:

[1]姜亮夫.楚辞书目五种[m].北京:中华书局,1961:387.

[2]郑振铎.劫中得书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郑振铎.楚辞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

上一篇毕加猪

下一篇初一英语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