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课文范例6篇

离骚课文

离骚课文范文1

关键词: 《离骚》 民生 人生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人教版第三单元学习先秦到南北朝的诗歌。其中第二课节选了屈原《离骚》的一部分。课下注释将第一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中的“民生”注解为“百姓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另一种说法,作“人生”来理解。查阅相关资料,矛盾重重,说法不一。如王逸《楚辞章句》云“乃太息长叹,哀念万民受命而生,遭遇多难,以陨其身,申生经,子胥沉江,是谓多难也”。一方面解释“民生”为“万民受命而生”,把“民生”理解为百姓,另一方面又说申生自缢子胥沉江就是多难的证明,说明屈原有与之相同的遭遇。那么,“多艰”的到底是百姓还是屈原自己?我们在该课的教学中到底是把“民生”理解为“百姓的生活”还是“人生”?这值得我们去思索去探究。因为这有助于学生深入准确地理解作者及作品。

笔者认为,按照对整部《离骚》的整体把握及节选部分内容的理解,把“民生”理解为“人生”更准确,具体说来,就指屈原“坎坷而艰难的人生”。

具体理由如下:

从《离骚》标题含义及创作动力来看,离犹“罹”也,指遭受或遭遇了某种挫折或磨难。“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之怨生也”。由司马迁对《离骚》标题含义的解释及创作动力的说明可以看出,屈原写作《离骚》重在抒发自己满腔的怨恨之情。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也说:“屈原放逐,乃著《离骚》。”《史记・屈原列传》也说:“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原为了重振国家,“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但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由此可见,整部《离骚》都在表现自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忠怨之情,都在为自己人生的不幸遭遇大声疾呼!

由节选部分内容可知,该部分内容主要叙述作者因崇尚美德,坚持美好的品行受到周围众人的嫉妒和诽谤,君主也冷落了他。他一方面表明誓死坚持正道,不与群小同流合污的坚决态度,一方面表明自己对当初选择的道路的后悔,同时决定隐退,继续保持自己的美好德行永不改变。该部分正如戴震在《屈原赋注》中所述“言君信谗之故,而已终不随流俗”“设为退隐之思,言事君虽不得,而好修不变”。可见,节选部分不涉及百姓或人民,只是谈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及对待此事的坚定态度。

从节选部分的行文内在逻辑来看,把“民生”理解为“人生”也是合适的。我们试以节选部分第一段为例分析其行文内在逻辑。选文第一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谈到自己的遭遇或人生的不幸,所以才“长叹息”“掩涕”,接下来,作者谈到了不幸遭遇的表现。“余虽好修以羁兮,又申之以揽。”接着表述自己对待此事的决心。“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满腔怨愤,怨的对象有三:一怨灵修,二怨众女,三怨时俗。因此说“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峨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接下来,作者表述了在这样的环境下自己的生存状态“郁悒余傺兮,吾独穷困乎此事也”。接下来,继续陈述自己的决心或态度“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接下来,通过比喻说明自己的这一决心“鸷鸟之不群兮,至前世而固然。何方圆之能周?夫孰异道而相安?”,接下去,继续表明自己的艰难处境“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最后再次重申自己的态度“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总的来说,课文表现出这样的一种逻辑关系:遭遇――表现――原因――决心――怨愤(灵修、众女、时俗)――处境――决心――说明――处境――决心。可见,在选文部分,他只是谈到自己处境的艰难及造成其“穷困”的主客观原因,并多次重申自己对待此事的态度,由此看来,只有把“民生”理解为“个人遭遇或人生”才能符合这一逻辑关系。

离骚课文范文2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教学方法;学习兴趣;评价方式

一、参与式教学的概述

所谓参与式教学就是指基于学生自身的需求以及愿望,将主体性作为内核,采取的一种以自觉性选择的学习。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为主体,通过和谐且民主教学氛围的构建,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均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参与式教学包含两种形式,即正规参与教学法和在传统教学中融入参与式教学法元素。

在参与式教学中,学习目标与学习进度均由学生来制定,教师借助于组织活动或者设计活动,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来开展教学活动。参与式教学法是基于心理学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理论与弗洛姆期望理论,使全部参与者均可积极且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简而言之,就是该方法为一种协作式教学法或者合作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多样、直观、形象以及灵活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且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在参与式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有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以及课堂讨论等。

二、参与式教学在浙教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为加深对参与式教学的认识,笔者就以浙教版高中语文中的《离骚》为例,就参与式教学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学习该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关于屈原与楚辞方面的文学知识,着重掌握比喻以及象征等各种表现手法,深刻体会作者的爱国精神以及人格节操等,学会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应用。

1.借助情境导入课文,激发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在学习《离骚》之前,首先应该对课文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学生一同明确该篇文章学习的内容与方向,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目标的制订,可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离骚所阐述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其和诗人的经历有着怎样的关系”等,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自己来进行课文的阅读。在学生阅读完课文以后,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关于屈原的视频,通过吃粽子与赛龙舟来引出屈原这一人物。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意结合教材中的内容,给予学生相应的提示,以便于学生更好地自学。

2.创设一个平等的教学氛围,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

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构建一个平等且互相尊重的教学氛围,将教师和学生摆放于一个平等的位置来进行交流与沟

通,使学生之间能够分享自己的体会以及新的观点等,继而唤醒学生的表现欲望以及主体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内心世界与情感的表达方式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必须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对于文本所表现出来的多元反映,同时教师还应多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勇于将自己的想法以及观点表达出来。如:在学习《离骚》这篇课文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与学习过程中,勇于提出质疑,如:“苗裔、昌被”等词语的解释。或者通过学生自主的阅读和学习,让学生就课文表达出了“屈原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旁进行正确的引导,予以相应的帮助,并适当地进行点拨,及时了解并掌握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针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借此确保其教学活动有效且有序地进行。

3.采取多样化评价方式,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所得到的理论,教师不可盲目地予以肯定或者否定,应该结合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来予以合理地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坚信每一位学生均具备学习能力,且

可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适时予以表扬或者批评,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关注,这样学生就会真实感受到教师的信任,继而更好地自主学习。要注意的是,在批评时,教师应该注重批评对象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应将批评的眼光放于未来成功上,而非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结果。如:在学习《离骚》时,教师可让学生发挥想象,阐述自己心中的屈原,对于屈原抱石投江这一举动有什么样的看法,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可一味地按照某一固定思想来评判学生的想法。

此外,在参与式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实践活动。在设计教学实践活动时,教师可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教学条件以及内容等来开展一些具有竞赛性或者趣味性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这一活动中可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继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完《离骚》这篇文章后,若有条件可组织学生观看划龙舟比赛,或者开展包粽子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加深学生对《离骚》这篇课文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李永红.从论语・侍坐看古代语文参与式教学[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1(5):115-116.

[2]梁鑫.实施参与式教学,提高语文教学实效[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9):115-115.

[3]蒋欣.实施参与式教学,提高语文教学实效[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6):81-81.

离骚课文范文3

插图是文本教学资源的有益补充,选图得当,可以提高阅读兴趣;反之,非但不能达到“以图补文”“借图激趣”的效果,还会矮化文本的精神内蕴。

在教学《渔父》一课时,我曾要求学生依据文本,描摹出自己心中的《渔父图》,并将自己的“渔父图”和课文前的插图(见图1)相互比较。结果,学生心中的屈原形象和课本提供的插图有很大距离。而且,学生质疑:屈原不是喜欢戴高冠吗?屈原的衣服怎么像官服?文中只有屈原、渔父二人,图中怎么成了三人?屈原双手所捧为何物?这些问题是编者的失误,还是绘画者的随意,抑或另有深意?

多方查阅后,我发现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所选的这幅图出自《钦定补绘萧云从离骚全图》,原为清初人萧云从所绘。乾隆皇帝编《四库全书》时,见萧绘《离骚图》,觉其不足,便命补绘其余各篇插图,由当时的工部员外郎、《四库全书》绘图分校官补绘完成,除临摹萧氏原作64幅以外,又补绘91幅,共计155幅。

对于构图的思考,萧云从在《凡例》交代得很明白:“屈子有石本名臣像,暨张僧繇图。俱丰下髭旁,不类枯槁憔悴之游江潭也。又见宋史艺作《渔父图》,李公麟作《郑詹尹图》,皆有三闾真仪,如沈亚之《外传》,戴截云之冠,高缨长铗,拭巾以明洁也。今合为一图矣。”这段话可以提取三个关键信息:

1.这幅图不是单一的《渔父图》,而是《卜居》和《渔父》的合图,画名是《三间大夫卜居渔父图》(见图1),故教材将该图命名为《渔父图》是不准确的;

2.图中屈原和渔父之外一位书生模样的人是《卜居》中的郑詹尹,郑詹尹双手所捧之物应该是象征其身份用于占卜的龟壳;

3.屈原手中所捧之物为白色丝巾,取意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表明不被玷污节操之志。

至此,学生针对该图提出的问题大都可以解决了。但我对这幅图做了进一步思考:

一是把楚人屈原描绘成“儒家夫子”与历史不符。屈原是楚人,楚人的服装有自己独特的地域特征,而图中的人物着装却是儒服;查阅资料得知,屈原协会副秘书长、理事周秉高教授早就对此图提出了疑问。周教授撰文指出:图中屈原所着服饰是“儒服”,楚人“服短衣”,区别于中原士人所穿的“儒服”——“大掖之衣”。画中所绘屈原之“衣”,明显是儒家“大掖之衣”。画中屈原所穿的鞋子也是儒家崇尚的“履句(方)屦(鞋)”。楚人所戴的“冠”有两个特点:一是高,二是“尖”。画中所绘屈原之“冠”,明显不是楚人所戴的“南冠”。为什么屈原会以儒家形象出现呢?周教授没有回答。

二是三个人物形象风貌和文本精神不符。画面中,屈原居于中心,巫师郑詹尹被描绘成年轻儒生模样,面色柔和而恭敬,手捧占卜所用龟壳,面朝屈原,倾听着屈原的诉说。渔父怀抱鱼竿,神态安详,也是一脸虔诚之态,完全被塑造成了屈原的“忠实听众”,高蹈姿态全无。最奇怪的是渔父的着装,光着脚的渔父竟然也穿着“宽袍大袖”。众所周知,为便于劳作,渔夫多着短衣。再看屈原的神态,面貌丰腴,伸颈屈背,比之文本,少憔悴落魄之态,无刚直不阿之姿。我以为,这幅《三闾大夫卜居渔父图》,无法体现《卜居》和《渔父》的精神风貌,不能契合《渔父》的意旨。

这两个问题甚至让人怀疑画家的创作水准。难道真是画家的水平问题吗?

萧云从是明末清初芜湖著名画家,被奉为姑孰画派的始祖。其诗书画达于统一和谐之境界,被誉为“神品”。门应兆是乾隆时由工部主事派充四库馆绘图分校官,其水平亦毋庸置疑。可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这幅《渔父图》给我们留下这么多疑惑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又查阅了相关研究资料,读到潘啸龙、陈欣教授撰写的《萧云从(离骚图)及序跋注文研究》一文时,发现二位教授使用的《渔父图》(图2)和课文选用的《钦定补绘萧云从离骚全图》中的《渔父图》(图1)差别很大。周秉高教授所质疑的《渔父图》恰恰是《钦定补绘萧云从离骚全图》这个版本的,而潘、陈二位教授引用的是民国十六年(1927)武进陶湘玻璃版印《喜咏轩丛书》本。

比较后,我发现,对萧云从的64幅原作,门应兆基本是“如实临摹”,但对其中的《三闾大夫卜居渔父图》却做了较大的改动:

一是人物服饰造型变化。武进陶湘玻璃版(以下简称“武进版”)中屈原服饰更接近于楚人风俗。张璐认为,楚人服饰多趋于瘦长,用宽腰带束出细腰,面料多为轻薄透气的纱、罗,穿着舒适,且能彰显身份,同时为防止轻薄面料缠身造成行动不便,又以较为硬挺的锦做边,即所谓的“衣作绣,锦为缘”。《钦定补绘萧云从离骚全图》中人物服饰更接近于儒家服饰。周秉高教授认为此图中屈原的服饰“与吴道子、马远笔下的孔丘十分相像”。《钦定补绘萧云从离骚全图》中渔父穿着宽大的“儒服”,“武进版”中渔父的服饰完全是“短襦”,符合其职业身份。屈原所戴的“冠”也有变化。萧云从在《凡例》中说,屈原所戴冠的创意发端于唐人沈亚之的《屈原外传》:“(屈原)好奇服,冠切云之冠。”“武进版”中屈原所戴的冠就是“切云之冠”(图2),而门应兆在临摹时改成了“云彩形状”的冠(图1),不知是误读还是避“礼制”之讳,难怪周秉高教授对这样的“冠”生疑。

二是屈原佩剑造型和位置的变化。剑曾经是贵族显示地位身份的一种标志。“武进版”中屈原的佩剑造型古朴,剑首是“同心圆”造型,剑柄采用“竹节柄”造型,这是先秦时期剑的显著特征。明代陈洪绶《屈子行吟图》中屈原的佩剑也是此种造型。作家黄晓萍在《另一种召唤》中写道:“在这幅行吟图中,广袖长袍翘头履上,原是悬宝剑的腰,悬了一根拐杖,怎么看也那么苍凉。”她误把这种“竹节柄”的“长铗”误认为是“拐杖”。门应兆临摹时把剑首改成了如意造型,而这种造型在明清才比较流行。再来看佩剑的位置,陈洪绶和“武进版”中屈原的佩剑均在右边,这的确和现实不符,除非屈原是个“左撇子”。因为剑挂在身体左侧,便于右手拔剑。门应兆在临摹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将剑改画在左边。

三是屈原面部变化。萧云从绘画一向不肯“苟且沿袭”,在其创作《渔父图》之前,萧看到“石本名臣像”中的屈子形象“俱丰下髭旁,不类枯槁憔悴之游江潭也”,陈洪绶的木刻版画《屈子行吟图》中屈原是清瘦的,但是萧云从不愿“沿袭前人”,对前人对屈原的造像“均不满意”,参照了唐人沈亚之《屈原外传》中对屈原容貌的描绘:“屈原瘦细美髯,丰神朗秀。”于是面部造型取丰腴和清瘦之间,神韵上突出其“丰神朗秀”。门应兆在临摹时,在屈原面部上做了很大改动,采用了“儒家夫子”造型。其实,门应兆把屈原描绘成儒家夫子形象并非独出心裁,在萧云从之前,屈原图像有诸多版本是“儒生”形象。在两宋时期,屈原的形象不断被“儒化”,因为屈原的献身精神和儒家的“舍生取义”的追求是一致的。孟娜娜认为,屈原不是一个彻底的儒家学者,但经过儒化,他的内在精神越来越与儒家接近。

四是渔父造型的变化。最明显的是,门应兆临摹时去掉了船桨。其实,船桨既是人物身份的象征,亦是三人对话情境的省略,暗示对话的地点是在水边。当然,将船桨拿在手中,没有必要,再说船桨一般是固定在船上的。不知门应兆的修改是否基于这样的考虑。

萧、门二人的绘画技艺和对楚辞的研究修养,毕竟不可同日而语;两幅《渔父图》,其境界层次之高下也不言自明。可能因为《钦定补绘萧云从离骚全图》是乾隆皇帝钦定,门应兆临摹萧云从《离骚图》的时候,基本保留了萧作的原貌,而且获得了较高的评价。故让许多学者也忽视了门应兆的这些改变,而误视“门作”为“萧作”。

作为明代遗民,一名忠贞之士,萧云从可谓深契屈原爱国之心。国破家亡的痛楚阅历,给他的《离骚图》刻上了更多的情感烙印。门应兆只不过是宫廷御用画师,对《三闾大夫卜居渔父图》的修改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但他永远走不出“钦定”的政治禁钢与约束,他也就无法真正理解萧云从对屈原精神上的膜拜和情感上的共鸣。他的《三闾大夫卜居渔父图》在“无意”中“矮化”了《渔父》的文本内蕴。

综上,笔者建议教材编者在修订时,将门应兆版《渔父图》(图1)换为民国十六年(1927)武进陶湘玻璃版印《喜咏轩丛书》中的《三闾大夫卜居渔父》(图2),且在图下标写完整画名,不能简写成《渔父图》,以免引起师生误解。同时,还要在教学参考书中增加关于图画配置的简要说明,以免造成插图资源的“闲置”或误读。

①[清]萧云从原绘,[清]门应兆补绘《钦定补绘萧云从离骚全图》第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②潘啸龙、陈欣《萧文从(离骚图)序跋及注文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③⑤周秉高《屈原服饰考》,《职大学报》2006年第1期。

④张璐《论(楚辞)服饰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渊源》,《社科纵横》2012年第12期。

离骚课文范文4

诗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审美体验,是所有文学样式的最初源头,是艺术金字塔最顶端的明珠,是独特个性抒写的最佳途径,是人类精神家园里永不褪色的梦幻色彩。古典诗歌历史久远,学起来是有点吃力;其实学生普遍反映,现代诗其实也不好学。中学生对现代诗不感兴趣,除了因地域、语言、现实等原因造成的理解与接受上的隔膜外,也与教师陈陈相因的教学态度与方法有关。不少教师其实是很惧怕教现代诗的。现代诗,尤其是一些非现实主义的作品,其多义性使得很多教师望而却步。

经过数年探索,笔者尝试将现代诗与古典诗歌结合起来教授,即将现代诗改为古典诗。做法是在诵读——创境——品味——解读的基础上进行外国诗歌的中国古典化再创作,让学生将外国诗歌改写为中国古典诗歌之中的诗经体、离骚体、五言体或七言体的一种或几种体裁。

一、短诗改写,初试锋芒

短诗往往具有浓郁的抽象色彩,它表现的往往是人类对自身境遇的关注,或是现实存在的关怀。它短小精悍,质朴纯粹,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正因如此,亦更具有可塑性。改写前,先对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诗经体、离骚体、五言体和七言体诗体式做一些基本介绍。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很快就可以掌握,如诗经的四言体、离骚体带“兮”、五言七言要押韵等。改写时,可以让学生“先习其形,再悟其神”,不对学生做过多的限制,只要大体上符合要求即可。让学生先用某一种古典诗歌样式进行改写,由易到难,逐步推进。

(一)《玫瑰,少女》改写

1、原诗展示

玫瑰,少女

胡安?拉蒙?希梅内斯(西班牙)

整个秋天,玫瑰,/都是你唯一的/飘零的叶片。/少女,所有的痛苦/都是你唯一的/一滴血。

2、教师示范——诗经诗

三秋玫瑰,唯尔孤单。/少女所痛,飘零叶片。/唯一为你,痛苦惆怅。/一滴血丝,我心离殇。

3、述评与引言:胡安?拉蒙?希梅内斯是西班牙诗人,主张创作“纯粹的诗”。他的诗歌和诗论对西班牙诗歌产生重大影响。“由于他的西班牙文抒情诗,成了高度精神和纯粹艺术的最佳典范”。《玫瑰,少女》这首诗雕琢艰涩,哀伤忧郁,玫瑰的一片飘零的红叶最终成了姑娘心头抹不去的那“一滴血”。改写的作品基本上保留了原诗的情调,将中国诗歌巧妙地移植进去,如“三秋”“尔”“离殇”等,隔句押韵,读来上口。改写时,也请同学们融入一些中国元素。

4、请同学们将之改写为离骚体:

(二)《终点》改写

1、原诗展示

终点

魏尔纳·海顿斯坦姆(瑞典)

当你登上最高的山顶/在夜晚的清凉下俯瞰大地时/人啊,你只会变得更加聪明/在道路的终点处/停下歇一会儿,看一看过来的路/君王啊,那儿全都和谐、清楚/青春的年华又再次熠熠生辉/如往昔撒满灿灿金光和晨露

2、教师示范——离骚体

登临绝顶兮,清夜正凉。/俯瞰大地兮,余心凄伤。/人何慧明兮,路何阻断。/暂驻中途兮,来路茫茫。/遥望君王兮,犹在眼前。/和谐清楚兮,青春依然。/熠熠生辉兮,如昔过往。/灿灿金光兮,晨露撒满。

3、述评与引言:魏尔纳·海顿斯坦姆是瑞典唯美主义代表诗人,其诗作激情描绘瑞典性格,生活和传统,富有爱国热情。《终点》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对民族的巨大热情和关注,是一首民族颂歌,风格深沉、乐观,具有宁静和内省的气质。改写的作品保持了作者大气磅礴的气势,有李白浪漫主义的风格特点。每句押韵,琅琅上口。同学们改写时,要保持风格的一致和诗意的协调。

4、请同学们将之改写为诗经体:

(三)《越过田野》改写

1、原诗展示

越过田野

赫尔曼?海塞(瑞士)

越过天空,云层飘动/越过田野,风吹拂,/越过田野,我母亲的迷失的孩子流浪。/越过街道,树叶吹动,/越过树木,鸟儿鸣叫--/越过群山,我的家/肯定在远方。

2、教师示范——七言体

横穿天穹云漫漂,跨越田陌风轻摇。

孩童失路迷歧途,归鸟嘤鸣归家早。

3、述评与引言:赫尔曼?海塞是二十世纪前半叶著名德国(后加入瑞士籍)小说家、诗人,被人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的一个骑士”,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越过田野》这首诗富于音乐节奏和民歌色彩的浪漫气息,表现出对自然与家园的挚爱。改写的作品做了大胆的取舍,风格上也更像一首羁旅漂泊的游子的思乡曲。改写时也要注意剪裁与取舍。

4、请同学们将之改写为五言体:

二、综合练习,一诗多改

对于多个小节的诗,则鼓励学生分节改写,将一节分别改为诗经体、离骚体、五言体和七言体,或每一诗节用一种体裁,节与节不重复。

(一)《我愿是激流》改写

1、原诗展示

我愿是激流

裴多菲(匈牙利)

我愿是一条激流/是山间的小河/穿过崎岖的道路/从山岩中间流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里/愉快地游来游去;

2、教师示范

诗经体:

激流一支,山涧微溪。/翻越崎岖,中流崖石。/惟我爱人,似一尾鱼。/嬉闹浪花,悠游来去。

离骚体:

愿化激流兮,山涧小溪。/历经崎岖兮,飞腾高岩。/惟我爱人兮,一尾小鱼。/在我浪花兮,愉悦游玩。

五言体

山间一激流,奔涌出岩走。

我爱似尾鱼,浪里乐优游。

七言体

激流奔涌穿山涧,飞跃高岩不觉烦。

惟愿我爱似尾鱼,浪花声里笑开颜。

(二)请同学们仿照第一节,将《我愿意是激流》的改写为诗经体、离骚体、五言体或七言体中的一种:

我愿是一片荒林/座落在河流两岸/我高声呼叫着/同暴风雨作战/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停在枝头上鸣叫/在我的怀里作巢

三、学生优秀作品展示

(一)《玫瑰,少女》

秋日将尽兮,玫瑰依然。/唯尔独芳兮,飘零叶片。/少女戚戚兮,痛苦哀伤。/天地唯你兮,一滴血嫣。

(二)《终点》

方尔步上,高山之巅。/俯视寰宇,清夜正凉。/且愈慧聪,人生何忙?/路维终止,歧路亡羊。/暂歇片臾,来路茫茫。/维君王兮,和谐清亮。/青春年少,再放华章。/往昔晨露,灿灿金光。

(三)《越过田野》

横飞越天宇,云沉飘欲流。

摇飖过田畴,萧潇拂衣袖。

慈母悲泪举,阿儿失迷走。

街巷依旧日,木叶落心忧。

关上虽难度,归家路已修。

(四)《我愿是激流》

荒林错落河两岸,呼啸风雨勇作战。

惟愿吾爱如啼雀,鸣啭窠巢慰我伤。

这种训练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现代诗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并实践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样式,实现了学生对诗意的再创造,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是一条诗歌教学的佳捷之路。

离骚课文范文5

关键词:小学生;踩踏事故;安全意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77

学校安全工作关系到在校师生人身及财产的安全,也关系到千千万万的家庭安宁和社会稳定。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重大活动人员聚集人数上限不断提高,人们处理危机的能力却不断降低,因此,加强小学生的踩踏事故安全教育工作,保障小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学校安全与稳定,是摆在班主任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

美联社2015年10月9日报道,最新统计显示,在今年的麦加朝圣期间,至少有1399名朝圣者于发生在沙特圣城麦加附近的踩踏事件中丧生。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系教师王起全等人在发表于2008年的论文中表示,经统计,仅2000-2006年间,国内外大型活动中就发生85起踩踏事故,造成4026人死亡,7513人受伤,平均每起踩踏事故死亡人数约为47人,受伤人数约为88人,每起事故都达到了我国规定的特别重大伤亡事故级别。

一、踩踏事件发生的原因

踩踏:一般指在某一事件或某个活动过程中,因聚集在某处的人群过度拥挤,致使一部分甚至多数人因行走或站立不稳而跌倒未能及时爬起,被人踩在脚下或压在身下,短时间内无法及时控制、制止的混乱场面。踩踏是一种极其原始的事故。每年东非大迁徙的过程中都有很多食草动物死于踩踏。

人意识到危险时,奔跑、逃生是本能反应。大多数人都会因为恐惧而“慌不择路”,引发拥挤甚至踩踏。

二、校园踩踏事故的特点

2002年7月1日,中国教育部出台《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其中对班额、校舍面积、生平均面积做出了详细规定(以完全小学为例,12个班,生均面积应该达到十平米)。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集中到城市。很多学校出现了超班额招生、班内超人数,许多学校在不知不觉间,学生密度超过相关规定。

特别是教学楼建设,有些教学楼设置的楼梯并不宽敞,并且楼梯过少,上学放学、上课下课,学生集中在楼道,这是踩踏事故最易发生的区域。

统计发现,学校踩踏事故的时间也非常集中,就是下课、上课、放学,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学生,伤亡人员多以小学生为主。

通常来说,发生踩踏事故有三个条件:高密度、骚动、奔逃。这三个因素缺一不可。另外,狭窄的街道、楼梯、出口,都会增加踩踏事故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踩踏事故的伤亡。

三个原因中,人口密度高是避免不了的,随着合班并校,学生扩招,校园密度不断增加,而学校统一活动时,极易发生人员拥堵,一旦发生骚乱,引发的恐慌就能把小事故酿成大事故!

另外,某些偶然因素,如照明不畅、天气、恐怖袭击也会造成或者加剧踩踏事故的发生。

三、校园踩踏事故的教育性预防措施及相关主题班会

学校所能做的,常常是把引发骚动的和骚动引发的恐慌进行杜绝。基本上是三类措施:第一,减小人口密度;第二,减少引发骚动;第三,减少恐慌、制止奔逃。

而作为班主任,在班级中,我组织了一堂安全教育课程。教育课程的内容有四大模块。

1.班会的开始,结合新闻,实施安全教育。这样也能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点的敏感。

2.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做成幻灯片,观摩讨论。学生寻找到校园踩踏事故案例,并进行展示。

3.组织班内角色扮演游戏,针对性地教授自救动作。

4.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学生查找安全隐患班会活动,并且整理成公开信进行呼吁。

在班会中,师生探讨并建议学校加强以下措施:

1.进行危险状况演习,如地震演习,恐怖袭击演习等,特别是下楼的演练。

2.在楼道等容易发生拥堵的位置设立警示标志,移走杂物,保障畅通。

3.开展绘制校园平面图等课程,教育每一个学生熟悉学校的每一个安全出口。在遇到拥堵的时候要学会用灵活使用安全出口逃生。

4.作为班主任要和学校的心理教师一起准备好心理干预课程。师生一同学习急救课程,如果事件发生,要做好救助。

5.学会在遇到危险时应该如何呼喊,用以警告后面的同学停止前进。

6.要考虑到各种特殊情况下的踩踏事故发生。例如地震和袭击。另外,阴天,雨雪等特殊天气,也要考虑应对。

班级以公开信的形式对学校的安全隐患提出建议,获得了学校的表扬和肯定。

四、安全教育中的一些不妥做法

学校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在当前的重压之下,很多班主任和学校采取了宁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做法,该开展的活动不开展,该组织的活动取消。这种行为表面上是安全第一,实际上却是一种渎职。

在校园踩踏事故发生后,济南某校园要求学生排队上下楼,下课铃错开打。各班错开时间上下楼。甚至要求手牵手,喊口令上下楼。

还有的学校,只要下课,就把教师派出去守着各楼梯口,以教师的权威来保障秩序。

可实际上,这不是教育而是管理,教育的目标不应该是在学校负责的年龄段不出事,教育应该让孩子学会面对危险,并且把这种技能带入成年。

踩踏事故的发生,必然是各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的预防只在管理上做文章明显不对。排查安全隐患也似乎不够,校长唯独忽视了教育,忘记了教育的作用。

五、校园踩踏安全教育的意义

当我们总结和整理踩踏事故案例时,我们发现,成人的踩踏事故死亡率、发生率、死亡人数都远超儿童。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作为一种求生技能,可以说,社会的大部分成人都不具备,而我们的教育就应该从娃娃抓起,把安全教育上升为一种学生的技能,而不应该把安全当作学校的管理责任。

教师和学校,更应该从能力上对学生教育,让学生具备观察到危险的敏感,也知道远离危险的人群,具备应对危险的技能,甚至自救的能力,具有面对危险而不慌张的勇气。

离开学校之后,学生也能把学校所学习的技能固化到自己的技能储备中,甚至上升为自救和处理危险的能力,这才是教育应该做的。

参考文献:

离骚课文范文6

高中语文教材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素材,这些素材有的是显性的,可以被学生直接感知;有的是隐性的,蕴含在课文的字里行间,需要教师的启发引导。一方面,有效认知显性文化素材。显性文化素材是能够为学生感官所直接感知的感性材料,学生对此种素材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知识能够较快理解,教师在教学时要重点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有效认知。

例如,在必修二《成语:中国文化的微缩景观》一课的学习中,生活在美丽的乡村,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农村学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扬长补短,在文化素养上弥补提升,假以活动组织提高,农村学生的语文学习也一定出色。其中汉语成语的五大方面的来源: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典故、文人作品、外来文化,包含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元素。成语来源所涉及的元典包括《论语》《孟子》《诗经》《史记》等,无不是中华传统经典名著。对成语的学习,不仅要知其意,更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另一方面,充分感悟隐性文化素材。高中语文课程具有其他基础课程所共有的知识性和工具性,同时又具有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重构性和生成性。语文课程的生成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学生识记和理解语文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实现由感性认知到理性感悟的提升,自主探究课文文本所隐含的文化素材,升华学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

例如,在《说“木叶”》一文的学习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木叶”这一意象,还要引导学生透过“木叶”这一古代文化意象的典型代表,充分感悟借物言志,通过对古代文化的理解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

二、 整合多样化文化素材

文化从来都不是某一方面单独存在的,文化的传承是多样化、多角度、多方面的有机组合。语文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包含了多样化的文化素材,涉及语言文化、民俗文化、社会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等多方面,这些文化素材的紧密联系和有机结合促进了整体文化传承的有序进行。教师在将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相结合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多样化文化素材的有机整合,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的整体感知和深刻体会。

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对贾府院落布局、建筑样式、雕刻装饰的描述体现了建筑文化的审美特点,并暗含了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而对王熙凤、林黛玉等人的语言描写,府中长辈、晚辈之间称呼的描写,又体现了语言文化的特点。对贾府迎客待人的礼制习惯、穿着佩戴的风俗习惯的描述,又体现了浓厚的社会、民俗文化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文学语言的不同描写特点,感悟文章所蕴含的多种文化元素,从整体上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三、 生活素材与教学相融合

生活即教育。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不仅要对教材中出现的文化素材进行充分挖掘和有机整合,还要注重将生活中的文化元素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与教材中的文化素材相结合。生活化的文化知识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也能使学生对语文知识和文化素材的感悟更加贴近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文化、注重实践的良好品质。

例如,《离骚》一课的学习可以充分利用端午节的文化背景,离骚、屈原、端午节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将端午节传统民俗文化与《离骚》中作者的情感表达相融合,从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在古诗《春江花月夜》一文的学习中,由于诗作本身的古典文化气息,加之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音乐感和画面感,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产生对唯美意境的沉思。教师在教授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将古筝曲《春江花月夜》引入课堂,为学生渲染出一种唯美意境与典雅音乐相结合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视听一体的文化熏陶中,更容易引发学生对诗作美的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