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鹿柴范例6篇

古诗鹿柴

古诗鹿柴范文1

教学目标 :

1.学习《鹿柴》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正确背诵《鹿柴》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

一、导言激趣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鲜花,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博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古诗,齐读课题。

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出示投影,明确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解诗题。

2.解词连句知大意。

3.展开想象悟诗情。

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上述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鹿柴》这首古诗。

三、学习古诗《鹿柴》。

1.知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画家、音乐家王维所写。

请学生补充介绍有关王维的资料。

2)解诗题。

“柴”,通“寨”,指导有篱落的乡村别墅。

2.读诗解意。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词语。

2)指名读全诗,纠正以下字的读音。

“鹿柴”的“柴:读作“zhài”,不要读作“chái”。

“返景”的“景”读作“jǐng”,不要读作“yǐng”。

“青苔”的“苔”读作“tái”,不要读作“tāi”。

3)自学诗中的生字。

“景”,不要多加“彡”。

“复”中间是“日”不是“目”。

3.解词连句知大意。

1)根据书的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白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

青苔:深绿色的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面上。

2)自己试着把句子的意思说一说。

一、二句句意: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但看不见人。

三、四句句意:只有阳光透射过密密的丛林,照在青苔上。

4.展开想象,悟诗情。

1)自由练读、背古诗,体会诗的意境。

2)请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讲的是诗人感受到的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这首诗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空山深林中的幽静景色。前两句以人的话语声来反衬空山的幽静,着重从听觉方面描写环境的寂静。后两句以明亮的夕阳返光,反衬出山林深处的幽暗,是从视觉上来描写环境的幽美。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构成一幅空山人语、深林夕照的画面。诗中写返照的阳光、幽暗的树林、深绿的青苔,色彩丰富、绚丽。空山中有“人语”,深林中有阳光,使描写的环境有了生字。这样描写有声有色,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3)给点时间让学生讨论:

①在这首描绘的景象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②学生这首诗你还有哪些疑问?

(为什么前两句明明写“人语响”,我们却说它写空山的寂静?后两句写“返景”“复照”,我们却说它写深林的幽暗?)

4)教师小结:

《鹿柴》这首诗描绘了山林的幽静,写出了诗人在山林深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感觉。

5.练习朗读,试背诵。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意境。读时注意自然停顿,读出韵味。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2)自己试背。

3)同桌互背。

4)集体背。

四、作业 :

背、默古诗;预习下一首古诗,查有关作者资料。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正确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学过程 :

一、检查复习。

1.集体背诵《鹿柴》;请几名同学背。

2.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知诗人,解诗题。

1.介绍作者。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写。

学生补充介绍有关作者资料。

2.解诗题。

渔者——打鱼的人。

这首题目的意思是:江上打鱼的人。

三、读诗解意。

1.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出没”的“没”读作“mò”,不要读作“méi”。

“风波”的“波”读作“bō”,不要读作“pō”。

2.自学诗中的生字。

(1)区分“渔”“鱼”。

(2)“君”字第二笔右边要出头。

3.齐读《江上渔者》这首诗。

4.解词连句知大意。

(1)根据书下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

往来:来来往往。

但;只。

美:鲜美。

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风浪。

(2)自己试着把词意连起来说说句意。

一、二句: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欢鲈鱼的味道鲜美。

三、四句: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中飘着,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惊险啊!

(3)把四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四、展开想象,悟诗情。

1.请一名学生朗读全诗,学生边听边想象,打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飘荡,时隐时现,场面惊险。

2.课堂讨论:

(1)诗人在这首诗中讲了几种人?他们有什么不同?

(2)从哪儿看出打鱼人的艰辛?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到诗中讲了两种人:吃鱼人和打鱼人。吃鱼人只爱鲈鱼的味道鲜美;打鱼人捕鱼十分艰险。

打鱼人为了捕鱼,每天要驾驶着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荡,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生命危险,自身无安全保障。他们的劳动成果是来之不易的。

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反映吃鱼人不知打鱼人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3.练习朗读。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4.汇报、评读。

5.自己试着背诵,同桌互背。

6.作业 :

背默古诗《江上渔者》;预习下一首古诗,查找有关诗人资料。

板书设计

江上渔者

北宋:范仲淹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

一、检查复习。

1.集体背诵《鹿柴》《江上渔者》。

2.请几名同学背。

3.回顾古诗的学习方法。

二、知诗人,解诗题。

1.介绍作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写的。

学生补充有关诗人的资料。

2.解诗题。

出门遇上大雪,借宿在芙蓉山一农夫家里。

三、读诗解意。

1.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宿”读作“sù”,不要读作“shù”。

2.自学诗中的生字。

(1)区分“暮”“幕”“墓”。

(2)“贫”上下结构,上边是个“分”,不要写成“”。

“蓉”上中下结构,中间是个“”。

“吠”“大”字上面不要丢点。

3.齐读《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

4.解词连句知大意。

(1)根据书下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白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

日暮:天色将晚。

柴门:树枝做的门。

苍山远:苍苍茫茫的远山,一直连向天边。

贫:穷。

(2)自己试着把词意连起来说说句子的意思。

1、2句:天色已晚,远望苍山,路途遥远,得找个投宿的地方。我投宿的是一个贫穷的山村人家。

3、4句:忽然,从柴门边传来了狗叫声,知道是主人冒着风雪回来了。

(3)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四、展开想象,悟诗情。

1.请一名同学有语气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体会意境。

2.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景色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写了一幅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的寒山夜宿图。它通过旅客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概括了山中人家的生活环境,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意境。

4.可根据诗的内容,试着画一幅“风雪夜归人”图,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5.练习背诵古诗。

(1)自己试着背。

(2)同桌互相背。

(3)集体背。

古诗鹿柴范文2

入若耶溪

王籍

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划着船在溪中游览,只见长空和溪水悠然相映;远处的山巅漂浮着白云,近处的溪水反映着日光;听到几声蝉鸣,更感觉到树林的静寂,听到几声鸟叫更感觉到山间的幽深。这里美好的景色触动了归心,因而对长期在外做官产生了厌倦情绪。

诗中“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两句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冠绝当时,为后人长期传诵。其妙处就在于以动写静,从鸟鸣蝉噪的声音中,我们体会到了若耶溪景色的幽静。再如:

鹿 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在这首诗中描写的是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之处也是在于以动写静。前两句“静中有动”,写空山寂寂,不见人影,却有说话的声音在回荡。后两句“动中有静”,描写光影流动,但又充满寂静的感觉。此诗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后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接着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周身幽暗的感觉。最后以青苔结尾,由于长期没人走过的地方才长青苔,因此,所闻的人语只能是自己的自言自语,空山异常幽静。

以动写静的艺术手法在高考诗歌鉴赏中也偶有考查。例如2012年福建卷 。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注:①玉花:喻雪花。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

【参考答案】要点:“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静的意境有各种各样,如清静、宁静、恬静等,但其表现手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声音写静,另一种是以动态写意中之静。

以声音写静意,就是寂然处有声,用人们能够感受到的声音来描写静境和静意。钱钟书先生对此艺术手法的作用体会颇深,他说:“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这种手法古诗词中经常运用,甚至可远追朔到《诗经》,如“萧萧马鸣”便是运用这种手法的句子之一。至唐后采用声音营造静境更为普遍,如崔颢《入若耶溪》诗“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王勃《春庄》诗“直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诗“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诗“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温庭筠《开圣寺》诗“竹间泉落山厨静,塔下僧归影殿香”等等都是通过各种声响来描写静景和静意的。

以动态写意中之静,就是所谓静中有动,用这种动态来表现静的手法例子在诗词中也很多。如储光羲《贻刘高士别》诗“山昼猿静,溪曛鱼鸟乱”,钱起《山中酬杨补阙见过》诗“幽溪鹿过苔还静,深树云来鸟不知”,李频《古意》诗“玄鸟深巢静,飞花入户香”,司空图《赠鉴禅师》诗“夜深雨绝松堂静,一点飞萤照寂寥”,徐铉《又和游光睦院》诗“日华船竹静,云影过阶闲”,等等,都是依靠鸟兽鱼虫云日的动态来创造意中的静境。

当然古诗词在创造静境的过程中以上的两种手法不是绝对分开的,而是经常混合在一起使用,也就是说有时候既以声音写静,也同时以动态写静。如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首四句诗说:

犬吠水深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古诗鹿柴范文3

新课标推荐的120篇(段)古诗文是诗中精华,内容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却富含人生哲理。做好古诗教学,首先应解决让学生从古诗中学什么的问题,其次是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以达到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的。本文以新课标推荐的部分古诗文为例,进行简要分析。总体而言,它们所表达的思想积极向上,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祖国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对亲情友情的歌颂,对快乐童年的回忆。

1 爱国诗

如陆游的《示儿》,该诗是陆游的绝笔,在弥留之际,作者还是念念不忘被外族侵占着的中原故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可以领会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著、深沉、热烈、真挚!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2 写景状物诗

写景状物诗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如李白的《望天门山》。这首诗,作者不仅描写了山的奇伟(中断),而且描写了水的湍急(回),由此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一片热情,并且于无形中塑造了一位在前进的道路上昂首挺立、心怀激荡、思绪奔放,迎太阳勇往直前的主人公形象。诗人对壮丽河山的满腔热爱和他豪迈个性的精神力量,在诗行间洋溢,全诗充满阳刚之美。再如杜牧的《江南春绝句》为人们描绘了一幅多彩、广阔、深远而迷离的江南春色图,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如果诗人没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绝不会描绘出这样一幅饱含深情的江南春图。

3 亲情、友情、乡情诗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开元四年(716年)重阳节,作者在长安遥望家乡,思念兄弟作的节日思亲诗。首句两用“异”字,倍觉与亲人的别离凄苦;“独”字更突出怀乡之情的强烈。对亲人的思念,不一定逢佳节才有,但以逢佳节时更迫切,二句以一“倍”字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又以“每”字点出这种激情绵绵不断,表现出他离家时间的长久。又如李白的《静夜思》是一首借月写旅中思乡之情的五言绝句,客中静夜不寐,忽见床前月光如霜,遂有天寒客久之感。而抬头望见窗外明月高挂,家乡、客中本一月共照,因之望月顿生思乡之情。作者紧紧抓住由眼前景物而触发的瞬息之间的灵感,以传神之笔写出这首千古绝唱。又如孟郊的《游子吟》,此诗是游子出门临行思亲人恩情之作,诗中“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深入表现母亲在游子临行时的心理状态,作者以极平淡的语言写极平凡琐屑的家常,却道出人类最伟大而永恒的爱――母爱。

4 田园生活诗

如王维的《鹿柴》,这首诗写鹿柴傍晚景致,前两句写幽深山境,静中寓动,愈显其静;后两句一派生机,以动托静,意境优美。这首诗的特点就是用极其平淡之语营造出一种恬静的境界,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5 童趣诗

如白居易的《池上》,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用直白的笔触描写了小孩采莲归来的情景。一个“偷”字使小孩的“顽皮”跃然纸上,一个“藏”字写出儿时的无忧无虑,“浮萍一道开”不仅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还勾起人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更给人留下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无限惆怅。又如袁枚的《所见》,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奇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6 歌颂劳动人民的诗

如李绅的《悯农》,两首诗生动地表现了农夫劳作之艰辛,同时也暗寓了粮食之得来不易,作者通过“锄禾”“汗滴”“种粟”“收子”等典型的劳动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反映了千百万农民的疾苦,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哀怜。

从以上看出,中小学语言教材中的古诗,虽然数量少,篇幅短,但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却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进行古诗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充分理解古诗内含的思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目的。笔者认为,理想的古诗教学,不应该是学生学习此首古诗的终点,而应该是学生阅读大量古诗,进而接触、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起点,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爱美情趣,全面提高素质的起点。

参考文献

[1]汪堂家.“论学”之识[N].文汇读书周报,2007-7-13

古诗鹿柴范文4

关键词:元代;送使安南诗

有元一代,对外交流频繁,其中与安南(安南,古称交趾,位于今天的越南北部)的往来也较为密切,有史记载的,元朝曾有三十七次遣使安南。在出使安南过程中,作为使臣的文人,也留下了诸多记载安南之行的诗作。同时,在出使前,为这些使臣赠诗送行、寄托情意,也成为当时文人赠答唱和的一种方式,故而元代产生了送使安南诗。笔者打算在前人的基础上,试图对元代送使安南诗作一个全面的辨别与梳理工作,为以后元代送使安南诗的研究打下一个基础。

首先,汤开建《元代安南诗辑校》中篇:元人送使安南及安南人酬唱诗,中收录了元人送使安南诗共52首。其中是安南送使诗且与《全元诗》中重复的有33首;其收录的在《全元诗》中所没有收录的元人送使安南诗有11首;还有8首不算是安南送使诗。其次,周思成的学位论文《诗人、使臣集一身――元代安南纪行诗人群体研究》,在汤开建《元代安南诗辑校》的基础上增补诗歌5首,其中4首都符合,1首恐误。且存疑1首。最后,翻阅《全元诗》《安南志略》,增补5首。故目前,元代送使安南诗有54首,其中1首存疑。

一、《元代安南诗辑校》辑录情况

(1)《元代安南诗辑校》中确为安南送使诗且与《全元诗》中重复的有33首为:

1.送尚书柴庄卿出使安南 王盘;2.送尚书柴庄卿出使安南 侯宗礼;3.送尚书柴庄卿出使安南 阎复;4.送尚书柴庄卿出使安南 庾恭;5.送柴尚书辈西南行 胡祗y;6.送柴尚书云南开府三首 胡祗y(三首);7.送尚书柴庄卿出使安南 王载;8.送柴尚书庄卿出使安南 侯谦;9.送柴尚书庄卿出使安南两首 李清(两首);10.送李两山奉使安南二首 董文用(两首);11.送李两山再使安南 阎复;12.送梁贡父尚书使安南诗并引 姚燧;13.送李萧二君奉使安南 王恽;14.送萧郎中出使安南 信世昌;15.送萧郎中出使安南 刘岳;16.送则平使安南 臧梦解;17.送萧郎中方奉使安南 董文用 ;18.送萧郎中出使安南 陈俨;19.送礼部侍郎乔元朗使安南 程夫;20.送南宫舍人赵期颐奉使安南 王约;21.送南宫舍人赵子期宣诏交趾 虞集;22.送赵子期使交趾 陈旅;23.送南宫舍人赵子期出使安南 苏天爵;24.送傅汝砺之安南 黄;25.送傅与砺出使安南 宋沂;26.赠刘宗道使安南(《全元诗》中题目为《赠刘宗道使日南》内容一致,且日南也是安南一部分,故判断为同一首诗)(此诗采用《全元诗》版本)李源道;27.送文郎中赴交趾 柳贯;28.安南行(送李景山侍郎出使)袁桷;29.送李景山侍郎使安南 程夫。

(2)《全元诗》中没有收录的但在《元代安南诗辑校》中有提及的元代送使诗,共11首:

1.送礼部尚书柴椿使安南 李宏;2.送柴椿使安南 王构;3.送礼部尚书柴椿使安南 王之纲;4.送礼部尚书柴椿使安南 王希贤;5.送李b使安南 王沂;6.送兵部郎中萧泰登使安南 宋渤(两首);7.送傅与砺从事安南 揭菟;8.送傅与砺佐使安南 欧阳玄;9.送傅与砺使安南 倪道原(两首)。

(3)其中不是元代送使诗的8首:

1.夺锦标――送李景山 滕宾;2.满江红――送李景山使交趾 姚燧;3.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 贡师泰;4.送傅与砺广州教授 黄;5.送傅汝砺使安南 谢端;6.送傅与砺使安南 贺方;7.赠傅与砺使安南还 危起;8.赠傅与砺使安南还 张翥。

《夺锦标――送李景山》、《满江红――送李景山使交趾》是词,不是诗歌,汤开建先生将其纳入入《元人送使安南及安南人酬唱诗》的范围内,有不妥之处。贡师泰的《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黄玫摹端透涤腠鹿阒萁淌凇贰⑿欢说摹端透等觏率拱材稀贰⒑胤降摹端透涤腠率拱材稀贰⑽F鸬摹对傅与砺使安南还》、张翥的《赠傅与砺使安南还》为傅若金出使安南之后,去广州任职时,各名家的送别之作,不是为其出使安南所作的送别诗,故不能算作元人送使安南诗。贡师泰的《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黄玫摹端透涤腠鹿阒萁淌凇反颖晏饩涂梢耘卸掀湮赴广州时的送别诗。谢端的《送傅汝砺使安南》、贺方的《送傅与砺使安南》虽从标题上看似乎为其出使安南时的送别诗,但在《全元诗》中的标题则分别为《送傅与砺赴广州教授》、《送傅与砺赴广州教授》,可见,这两首诗,为傅若金赴广州时友人所作。危起的《赠傅与砺使安南还》、张翥的《赠傅与砺使安南还》,危起的《赠傅与砺使安南还》在《全元诗》中标题也为《送傅与砺赴广州教授》,且有注释:“后至元初,傅若金出使安南还朝,授广东路儒学教授,朝野为其送行,危起也以诗相饯”亦可证明其为傅若金赴广州时的送别之作。张翥的《赠傅与砺使安南还》在《全元诗》中无对应之作,但也为傅若金出使归来的后续诗作,不在安南送使诗的范围内。

二、周思成论文增补情况

周思成增补的5首诗,其中王恽的《赠孟文伯》、梁曾的《送兵部尚书柴椿使安南》①、陆友《送赵子期使交趾》、刘敏中《送乔元朗奉使交趾》四首,确为送使安南诗;但其中增补的薛玄曦的《送文郎中奉使交趾》,实为柳贯的《送文郎中傅交趾》。周思成增补薛玄曦的《送文郎中奉使交趾》是从《元诗选二集・上卿外史薛玄曦》中辑得,诗原文为“天子龙飞统万邦,玉符封检下殊方。远人尽是雕题僚,奉使唯应粉署郎。翡翠飞时铜柱湿,鹧鸪啼处石门荒。炎风苦雨烦珍重,蒌叶槟榔取次尝。下面注云:“《提要》《正题》俱作柳贯,《待制集》中不载” ②指出,此篇作者可能为柳贯。《安南诗辑校》中此诗被列入柳贯的名下,但也有注云:“作者,《元音》卷7题为‘薛元羲’,待考”,可见作者为薛元羲还是柳贯,不确定。《全元诗》中,薛元曦的诗歌中,没有收录此篇,但柳贯诗作中可见此诗《送文郎中赴交趾》“天子龙飞统万邦,玉苻封检下殊方。远人尽是雕题僚,奉使唯应粉署郎。翡翠飞时铜柱湿,鹧鸪啼处石门荒。炎风苦雨烦珍重,蒌叶槟榔取次尝。”可见,作者,已经将作者考证确认为柳贯。故此诗实为柳贯的作品,周思成的增补有误。另外,他还指出存疑诗歌1首:杨载《送李侍郎使安南》由于诗作没有序言、注解等其他信息,单凭李侍郎难以断定,送别对象,故暂且存疑。

三、据《全元诗》、《安南志略》的增补情况

另外,本人在在翻阅《全元诗》、《安南志略》基础上,也增补3首元代送使安南诗:袁桷的《送文子方著作受交趾使于武昌长律二十韵》、胡宽的《文子方郎中奉使交趾》、袁桷的《送李景山使交趾》。另外,《安南志略》中收录的黎〉2首诗――《送侍郎智子元使安南》、《送文史傅与砺佐天使安南》,也可以算作元代送使安南诗。黎∷湮安南人,但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元师人安南,第二年,黎榻等朐,后居汉阳。其送使诗是在居于元朝时所作,可以算作元朝送使安南诗的一部分。

根据以上分析,目前,可以确定元代送使安南诗共有54首,其中1首存疑。(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注释:

①汤开建《元代安南诗辑校》将梁曾的《送兵部尚书柴椿使安南》列入了《元人使安南诗》,恐误。

②(清)顾嗣立.元诗选(二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87:1355.

参考文献:

[1]杨镰编.全元诗 [M].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

古诗鹿柴范文5

陶渊明的诗作主要以田园生活为主题,代表作有《归园田居》五首、《饮酒》、《归去来兮辞》等,其中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田园诗佳句。

谢灵运代表作有《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登池上楼》、《初去郡》等。

2、唐朝时期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众多,有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常建等。

王维,唐代诗人,被称为“诗佛”,宋代苏轼评价王维的田园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歌主要描写田园隐逸生活和自然风光,代表作有《鸟鸣涧》、《积雨辋川庄作》、《山居秋暝》、《鹿柴》等。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山水诗居多,如《宿建德江》、《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江上思归》等。他的田园诗主要是写隐居生活的高雅情怀和闲情逸致。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等。

柳宗元的山水田园诗,善于表现孤峭高洁的境界,寄托精神上深刻的痛苦,在艺术上很有特色,如《溪居》《江雪》。

常建,诗作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风格接近王、孟一派,代表作有《题破山寺后禅院》,著名诗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3、两宋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主要是杨万里和范成大。

杨万里对自然景物有着特别的敏感,独具眼光和心胸,观察细致,领会深刻,描写别有生趣,蕴含哲理。代表作有《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暮行田间》等。

古诗鹿柴范文6

《野有死麕》首先就告诉我们,男女双方欲结成婚姻,需要有前期的求婚过程。诗第一章云: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毛传曰:“野有死麕,群田之获而分其肉。白茅,取洁清也。……诱,道也。”郑玄笺:“吉士使媒人道成之。”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曰:“吕记曰:‘毛、郑以诱为道,《仪礼·射礼》亦先有诱射,皆谓以礼道之。古人固有此训诂也。’” 则“诱”可训“道”。故陈奂云:“《楚辞·离骚》赋:‘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理弱而媒拙兮,恐道言之不固。’此与《传》‘道’字义同。”可见,“诱”之训“道”即为引导。在这里就是指吉士直接向女子“求婚”。郑玄拘于求婚必需有媒氏之言,故强解为“吉士使媒人道成之”,当非诗之本义。

《说文•鹿部》:“麇,麞也。从鹿,囷省声。麕,籀文不省。”“麞,麋属。从鹿,章声。”《左传•哀公十四年》:“逢泽有介麇焉。”陆德明释文:“麇,麞也。”晋《古今注•鸟兽》:“麞有牙而不能噬。鹿有角而不能触。麞,一名麕,青州人谓麕为麞。”则“麕”,又名麞,为麋鹿类动物。故此章大意是说,一个刚刚在野外田猎结束的男子,他把自己狩猎得来的麕用白茅包裹着作为礼物来向一个怀春少女求婚。此章实是总括全诗主旨。

毛传释“怀春”曰:“怀,思也。春,不暇待秋也。”郑玄云:“有贞女思仲春以礼与男会。”孔颖达疏:“传以秋冬为正婚……笺以仲春为昏时……”由于毛、郑对昏时的理解不同,而有不同的训释,但他们以“怀春”为思昏之词则基本一致,而且从诗义来看这样解释无疑是对的。

但是,为什么“怀春”会成为女子思昏之词呢?我们从《周礼》中找到了答案。

《周礼·地官·媒氏》云:“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可见, 周代有仲春之月男女可以自由选择结婚对象的制度,这 自然 是礼制。但是,这时又允许“奔者不禁”,即对于那些已到了嫁娶年龄还没有结婚的青年,不行礼法限制,这就是习俗了。这种礼法与习俗的结合与男女的情爱联系在一起,自然就成为了诗人的好素材。《野有死麕》一诗正是明证。诗之第二章就描述了这一对情人仲春幽会时的情景。诗云: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尔雅·释地》云:“邑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垧。”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林部》:“林,《冂部》曰:‘野外谓之林’。”《诗·鲁颂·駉》“在垧之野”毛传:“邑外曰郊,郊外曰野,野外曰林,林外曰垧。”此处林、野对言,当指郊外林莽之地。

毛传曰:“朴樕,小木也。野有死鹿,广物也。纯束,犹包之也。”郑玄笺云:“朴樕之中及野有死鹿皆可以白茅包裹束以为礼,广可用之物,非独麕也。”即因上章言麕,故此章则言鹿。陈奂进一步补充:“朴樕,谓薪也。野有死鹿,白茅纯束,犹上章云野有死麕,白茅包之,谓礼也。”诗人在这里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具有原始气息的古代爱情生活画卷:在辽阔的林中草地上,一个青年男子捆束好砍来做柴薪的小树,还把自己狩猎得来的猎物用白茅裹束着给纯洁如玉的姑娘做见面礼。

我认为这是古人特有的一个求婚仪式,而且是保留着原始状态的求婚习俗。据美国民族学者约瑟夫·布雷多克说,东非有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加拉民族,该民族的男子想要娶妻,必须首先向人们证明自己狩猎的勇敢和技艺。“一只羚羊不能作为进见之礼赠送给心上的姑娘,有时甚至一只水牛或一只狮子仍嫌不足,说不定他必须怀揣从亲手杀死的敌兵身上取下的睾丸,才敢迈出走向结婚之路的第一步。而一个身为人妻的加拉女子,如果没有这些表现其夫勇猛的凭证,就别想跻身于其他已婚妇女的行列之中,她会觉察到自己是个被歧视,被排斥的可怜虫。”

引用这个材料有助于我们对诗义的理解。胡适先生亦云:“初民 社会 中,男子求婚于女子,往往猎取野兽,献给女子。女子若收其所献,即是允许的表示。此俗至今犹存于亚洲、美洲的一部分民族之中。此诗第一、第二章说那用白茅包着的死鹿,正是吉士诱佳人的挚礼也。”其说至为中肯。人类在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男子主要从事重体力劳动和负责保护部落安全的任务,战争与狩猎都是男子的主要任务之一,因而在狩猎时获取猎物的多少与在战场上杀死敌人的数量就都成为衡量男子勇敢和技艺的标志。同时,一个女子也因为能够成为一个勇敢男子的妻子而得到人们的尊重。这样,男子以自己狩猎所获得的猎物作为求婚的“进见之礼”就成为重要的求婚习俗。

《仪礼·士昏礼》云:“纳徵,玄纁束帛,俪皮。”郑玄注曰:“俪,两也。……皮,鹿皮。”《仪礼》所记应该是以鹿为“进见之礼”的习俗进入文明社会礼仪制度的例证。

以朴樕为薪也与婚俗有关。《周南·汉广》篇已经涉及到求婚要刈楚、刈蒌的 问题 。《唐风·绸缪》云:“绸缪束薪,三星在天。”毛传:“男女待礼而成若薪刍待人事而后束也。”毛传认为婚礼用束薪,是选择一种象征意义。孔颖达申论:“言薪在田野之中,必缠绵束之乃得成为家用,以兴女在父母之家必以礼娶之乃得成为室家。薪刍待人事而束犹室家待礼而成也。”

其实,毛、孔说皆为后起之义,而束薪刍之义应为古志。据《仪礼·士昏礼》载,古代亲迎之礼在黄昏举行:“士昏礼,凡行事必用昏、昕。”郑玄注曰:“用昕,使者;用昏,婿也。”贾公彦疏:“云‘用昕,使者’, 谓男氏使向女家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五者,皆用昕。昕即明之始。君子举事尚早,故用朝旦也。云‘用昏,婿也’者,谓亲迎时也。”《士昏礼》之婚姻六礼,凡由使者承担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五礼皆在白天进行,而由婿亲迎之礼则是在黄昏进行,故在亲迎时需要点燃火把照明,即《士昏礼》所谓“执烛前马”、“烛出”等。所以束薪、束楚作成火把就成了婚礼所必须。马瑞辰曰:“欧阳《诗本义》谓林有朴樕,犹可用以为薪。胡承珙曰:‘诗于昏礼每言析薪,古者昏礼或本有薪刍之馈耳。盖刍以秣马,薪以供炬。’《士昏礼》‘执烛前马’,古烛即以薪为之也。”其说至确。这样,用“白茅纯束”之类辞语来表达男女爱情,就成为了一种风俗。所以说,仲春之会就是男子以野外幽会的方式向所爱的姑娘求婚,如果成功,就进入了商定婚礼阶段。

诗之第三章就表明男子的求婚获得了成功,而其 内容 就是女子特殊的许婚之词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毛传云:“舒,徐也。脱脱,舒迟也。感,动也。帨,佩巾也。尨,狗也。非礼相陵则狗吠。”马瑞辰曰:“古以佩巾为帨,《内则》‘左佩纷帨’是也。亦以缡为帨,《东山》诗‘亲结其缡’,毛传‘缡,妇人之袆’,又引《士昏礼》‘施巾结帨’;《尔雅》‘妇人之袆谓之缡’,孙炎注‘袆,帨巾也’是也。《内则》‘女子生,设帨于门右’及此诗‘无感我帨’,帨皆为缡,因其为女子出嫁时所结,故重言之,非佩巾也。缡为妇人之袆,袆即蔽膝;一名大巾,故又通名帨。” 依马说,此诗之“帨”,应是蔽膝,而非佩巾,为女子出嫁时所结之物。

此章盖言通过仲春之会吉士以自己的勇敢和真诚感动了如玉般纯洁美丽的姑娘,因而诗人仅用姑娘叮嘱吉士的三句话表明了她许婚的心意。郑玄笺云:“贞女欲吉士以礼来,脱脱然舒也。”孔颖达疏:“此贞女思以其威仪舒迟而脱脱兮,无动我之佩巾(应为蔽膝)兮,又无令狗也吠,但以礼来我则从之。”郑笺、孔疏是对的。

现将三句诗通释第一句,女子邀请吉士来的时候要礼仪齐备讲究威仪。此句暗示吉士要以礼迎娶;第二句,嘱咐他不要牵动自己的蔽膝。第三句,嘱咐他不要惹得看家狗叫起来。此二句表示不可非礼****苟合成婚。三句话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女子许婚之义甚明。

通过对《野有死麕》一诗的 分析 ,我们发现其中不但提供了对当时男子求婚的基本礼仪与习俗的记录,还证明《周礼·地官·媒氏》关于仲春之会的记载,其实就是当时存在的一种特殊的婚恋习俗。可以想见,当时男女无夫家者通过相会各自找到自己喜欢的对象,并由男子向女子求婚。对找不到对象的,媒氏就为他们安排,即所谓“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仲春之会一经成功,就进入了商定婚礼阶段,依礼也要有媒氏介入。如《卫风·氓》云:“非我愆期,子无良媒。”即为男女幽会成功,再请媒氏介入的明证。而从《诗经》其它有关篇章可以看出,在仲春之会以外的婚姻中,青年男女的婚姻,双方的父母和媒氏是主要的参与者。如《齐风·南山》云:“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非媒不得。”《豳风·伐柯》亦云:“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仪礼》所记的婚姻六礼,就是指贵族阶层男子求婚成功后所举行的一系列婚姻礼仪形式。

《野有死麕》所反映的周代这种求婚习俗,就相当于汉代的议婚。杨树达先生考证汉代议婚的几种形式:有“夫家或介者先请于女家”者,有“发议自女子之亲族者”,“又有由女子自主之者”,有“不待父母之命而私奔”者等几种情况,议婚得许后则举行婚仪,即行六礼。这反映出在当时 社会 ,男女婚姻中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由选择因素,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婚姻本质的纯粹性。

————————

[清]陈奂《诗毛氏传疏》,北京市 中国 书店1984年版,卷二26页

[清]陈奂《诗毛氏传疏》,北京市中国书店1984年版,卷二27页

布雷多克《婚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19页。转引自李衡眉《〈周易〉中所见古代婚姻礼俗考》,《先秦史论集》,齐鲁书社1999年版

胡适《论野有死麕》,顾颉刚编着《古史辨》第三册(上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442页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1989年版,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