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论文范例6篇

新文化论文

新文化论文范文1

中国股市不平凡的十年是在巨大的理论争议和现实波动中发展起来的。从早期“股份制是私有化”的政治观点之争,到今天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否像“老鼠会和”的文化歧见,这种风风雨雨始终与中国资本市场的高速扩容相伴随。如果说,前者是主张和反对建立资本市场的两种力量之争,这已在“摸着石头过河”和不辩解、不争论的指导思想下,回避了意识形态方面很多矛盾和干扰,我们已建成了初具规模的资本市场。那么后者则主要是在主张培育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践中,如何使中国的资本市场得以健康发展而产生的不同观点,尽管其都主张规范发展资本市场,但路径的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事实上,我国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始终落后于资本市场发展的实践,不仅对资本市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没有论证清楚并广为宣传,而且对资本市场的许多概念和技术层面的资本运作分析技术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培训和普及环境。令人遗憾的是,我们采用了回避争议和矛盾的做法,这些资本市场的重大理论问题始终。没有突破,人们普遍还在资本市场就是,要么跟庄搞投机,要么随机撞大运的投资理念中徘徊。

概括起来,中国股市有三个没底:

1.上市公司造假没底

上市公司造假既有资本经济作为股权虚拟经济监管难度大的原因,也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一股独大所致。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上市公司质量的真、假、优、劣是决定中国资本市场是投资场所还是的关键。正确投资观应是建立在投资人对上市公司的理性判断并作出相应用脚投票选择基础上,来促使上市公司以自身价值提高给投资人带来良好投资回报的投资机制。它是投资人对投资对象在“蛋糕做大”基础上来实现投资人投资收益的体现,而绝不仅仅是在二级市场上机构和中小投资人之间利益分配的“零和游戏”。但中国的上市公司到底还有多少个银广厦、吉林通海、蓝田股份,人们心里没底。

2.政策没底

我国资本市场政策市特征明显,这是新兴转轨市场的必然现象。因此,政策决定股市,是把政策作为一个长期的调控手段来炫耀,使中国的股市处于一涨就怕、一怕就打、一打就跌、一跌也怕、一怕又托、一托又涨的恶性循环。最终是政府调控股市,形成典型的政策市。而人们却看不见那只“看得见的手”,人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想干什么。

3.股市理论的探讨没底

中国股市到底是、老鼠会,人们置身其中是在撞大运、尔虞我诈的场所,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经济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个市场的基本功能,这个市场培育的投资人在市场经济中究竟发挥着何种作用,都亟待理论的证明。而资本市场监管的各种政策的出台,也是建立在正确的股市理论的基础上。但目前我们的股市理论体系极不清晰和完善。

解决三个没底的核心是探讨并完善股市的基本理论。基础理论问题对上可以影响政策,影响决策者那只“手”;对下则可动摇资本市场投资人的信念和信心。因此,在这三个没底当中,对我国股市基本理论的探讨最为重要。

研究我国的股市基本理论,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两大问题。第一是在社会主义资本经济条件下,股市的基本功能探讨,使人们对资本市场首先有一个认识上的突破。第二是股市新文化和股权新文化的建立。解决这两个问题,不仅能教育股民建立正确投资观,更重要的是让决策者和监管部门都能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本质和基本功能。在转轨特征明显的中国股市的监管上,有效地发挥那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2、股市基本功能探讨

我国股市的每一次波动,都跟股市的基本理论不清、扰乱人们的思想密切相关。十年来,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迅速,但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却严重落后于实践。股市大讨论虽然目前暂时处于平息状态,但是只要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理论问题,一旦市场发生波动,否定我国股市的声音,像论、老鼠会论就仍会冒出来。这些理论在特殊时期,都和资本市场发展和政策的制定密切相关,监管政策直接受资本市场理论的影响。继续采取回避态度,不论证清楚这些问题,势必对我国资本市场今后的发展产生不良的结果。

股市的基础理论研究应从股市的基本功能探讨入手,我认为有以下四个功能:

1.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体现在两个环节上:其一,一级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就中国的实情说,股市资源的配置过程主要是在一级市场通过IPO方式完成的。股市筹集的资金进入到企业,上市公司之所以能筹资,能被市场认知,在于它能提供被投资者认知的产品和劳务,在于它能生产社会需要的紧俏、盈利的产品。其二,二级市场再融资的配置功能,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的增发和配股来实现的。上市公司的持续融资功能就是社会资源再配置功能的体现,当然,二级市场的再配置同样是向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倾斜。上市公司的资本优化是社会资源配置优化的前提。

所以,股市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与上市公司的质量及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密切相关。如果上市公司质量低劣,信息披露虚假,就会丧失这一功能,导致股市堕落为。

2.晴雨表功能

资本市场不仅是一个资本和物的生产要素的配置场所,而且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信息的集散地,股票二级市场的价格与这些信息的质量正相关。因此,不仅股民而且一般民众,不仅企业家而且政治家,不仅国内各界而且国际各方,只要和所在国的利益相关,都会关注这个市场。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同样会最先从这一市场反映出来。因此,资本市场更是一个信息场。在市场经济崇尚资本至上的旗帜下,资本的选择是最敏感的。在市场经济推崇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准则下,这一信息的反映在理论上说也是最公平、最准确的。因此,资本市场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功能从表象上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进行交易、判断重要的参照系,而从实质上看则反映的是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稳定和发展。它是中国了解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的最重要窗口。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如政策导市,机构操作,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大盘和个股会走出和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形势不相吻合的走势,但从长期看,在正常的形势下,股市是具有晴雨表功能的,股市价格与其价值在长期走势上应该是一致的。它与的靠赌运和赌技好坏决定输赢是完全不同的。

3.价值发现功能

首先,价值发现功能是指在资本市场上一只股票的现实和潜在的价值,而从社会的角度说,它所表现的是一家上市公司为社会和股东现实和未来的贡献度。这一功能和企业真实的信息反馈和评价密切相关。人们通过股市所反映出的综合信息进行判断和投资,指导着价格方向,进而引导资源的分配。

其次,这种价值发现使人们能够看到某一行业、某一企业的内在价值,使人们对未来做出理性判断。这种发现一定要符合一定客观规律,所以它能推出一个概念,并且引导市场,人们承认这个概念,用超过人们现实中比用简单的成本价值要高的潜力判断去看待它,人们在股市中趋利避害的本能以及这种发现和投资人的利益相关性,决定了这个发现的过程是理性的,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理性经济走向。

第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趋利避害的无形之手引导整个市场经济的规律向前发展,因此要普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一致的思想,市场经济承认以单一个体为本源的自然发展,倡导个体和总体利益的一致性,其奥妙在于私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只要具备社会要求的理性和道德,遵守法律,恪守诚信,社会的总体利益就会得到同步放大。

4.股市的增值功能

股市的增值功能主要体现在股票的增值功能上。股票有三种价格,即票面价格,账面价格和交易价格,在论证股票的增值功能时,票面价格无意义,交易价格不能自身证明,唯有论证账面价格最能说明问题。股票的账面价格又被人们称为股票的含金量,一个公司的总体含金量是通过其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反映的,而净资产是由股本、公积金、未分利润组成的。股份公司的分配制度决定了其年度利润分配,必须要先完成盈余公积金的提取,而这一基金的提取又决定了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含量的提高,这决定了股票有内在增值功能。如果我们把公积金的提取当作股票增值功能的内生变量,那么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和配股所导致的每股净资产的增值功能,则是外生变量。这两个变量从财务分析上能直观看到股票的本金是可以增长的事实,股票的账面价格可以从一元涨到五元,正是源于这一机理。而股票账面价格增长导致的本金的增长是其他金融资产如储蓄、债券所不具备的。而账面价格的增长则是直接导致股票交易价格上升的合理因素之一。

论证股票的增值功能是我们解开资本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表现形式是否应该成为我国下一步改革开放主战场的关键所在。唯有论证这一功能,资本市场才能实现上市公司赢、投资人赢、市场赢的三赢局面。反之,人们就会把资本市场与的“零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只是像一样财富在参与各方之间的简单重新分配,是股民之间左兜和右兜的财富搬家,而这一过程由于造假和不规范,又充满了尔虞我诈。

资本市场具备增值功能是和最重要的区别。只有论证这一功能的存在,投资人才会摒弃撞大运,学会判断和分析作理性的投资人。当然,创造三赢局面的基础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在真实的基础上,企业的效益上升,直接带来股价的上升,才能带来资本市场的真实繁荣和投资人的获利,而上市公司也才能实现再融资和持续发展。

3、股市新文化的建立

(一)股市旧文化批判

在中国的传统上历来对股市就存有偏见,这种偏见加上我国90年代股市发展初期大量借鉴海外资本市场,特别是由于翻译文字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台湾的股市用语,而台湾的股市用语大都是从术语衍生来的。由于我们没有能够进行批判吸收和投资者教育的主渠道引导,及时纠正那些不健康的、有明显误导的股市语言,使其在二级市场股评家的口中大行其道,如庄家、筹码、发牌、跟庄、出局、庄家洗筹、与庄共舞等近20种语言,这些语言极不准确,如庄家一词,庄家(Banker)在里是指开局设赌者(通常只有才具备这一资格),与闲家(Player)对赌,而把这一术语引入股市中,只有在深沪交易所作为实体也下场参与股票买卖与投资人对博时才成立。而把它用在即使是在主观和客观上会操纵股价的机构投资人和大户身上也是极不准确的。在西方国家的资本市场中并无庄家一词,那些违规的机构和大户往往被称作违规操纵股价者,还有一类则是合规的维护一只股票流动性和股价稳定性的机构——做市商(MarketMaker)。而我们由于没弄明白庄家的含义,把机构和大户都当作庄,似乎是股股有庄,跟庄成风,无庄不成市。但事实上,只要中国的交易所不下场对博,我国资本市场和西方国家一样,根本就就有庄家,有的只是那些违规操纵股份的机构。

显然,股市旧文化是导致中国资本市场不能健康发展和中小投资人不能建立正确投资观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须彻底摒弃从台湾引进的股市旧文化理论,首先从净化股市语言入手。废止庄家之类的用语,而用机构违规者和价格操纵者取而代之,使资本市场和区分开,一扫投资人“跟庄”的风气。在中国证券市场开展股市新文化运动,把投资者教育扎扎实实的搞起来。

(二)股市文化与股权文化的关系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正在探讨股权文化,股权文化的核心是通过诚信文化培育有良好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来保护价小投资人的利益,形成良好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股权文化是股市文化的重要内容。开展股市新文化运动不仅要和投资者教育联系起来,也要和股权文化基本理论的探讨联系起来。当前由于上市公司造假现象严重,我们迫切需要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开展诚信运动,开展股权文化的目的是树立上市公司经营者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如果说股权文化是从公司的角度考虑文化和诚信问题,那么股市文化则是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考虑文化和诚信问题;如果说股权文化是强调经理人的道德水平的提高,那么股市文化则涉及到监管部门、中介机构、上市公司、投资人等方方面面文化和道德素养的提高。

中国资本市场的当务之急是解决股市的新文化,解决了股市的新文化问题,股权文化的探讨就会迎刃而解。

(三)股市新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资本市场开展股市新文化运动,形成中国的股市新文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1.思想建设——正确的投资现

开展投资人教育,建立股民的神圣使命感和通过市场“看不见的手”承认人们在追逐自身盈利动机的驱使下,作出市场短线品种的选择,而这一过程也正是增加社会共同财富,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过程。这是一个投资人从传统的劳动参与到个人物化劳动——所形成的资本参与的进程,充分调动投资人对国家建设事业的参与意识,使参与者的盈利动机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机统一,这是对传统上以牺牲奉献来促进国家利益发展的重要补充。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投资人应该引以为荣,并值得人们赞誉。应该从正面去倡导这种投资者的道德与使命,而那种认为投资股市发不义之财的偏见必须被摒弃。

2.文化建设——科学侑专业知识的投资理念

在正确投资观的指引下,必须普及股市运作的科学专业知识和法律意识,提高投资者的专业素质,形成科学的投资理念,具体包括:(1)作理智的投资人,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风险防范;(2)学会对上市公司质量判断的基本知识,科学选股,不盲目跟风,实现资本市场价值与价格一致,作理性投资人;(3)熟悉资本市场的法规政策,对各种证券欺诈、操纵市场等违规行为能够防范,增强自我保护;放弃“跟庄”心态,开展股市的新文化运动。社会要提高不诚信的成本,只有提高投资人本身的素质及理念。

通过投资人正确投资规和科学投资理念的建立,使之放弃撞大运和赌及跟庄共舞的心态,要从根本上学习财务知识,客观分析股票,这是我国资本市场真正走上成熟、健康之路的根本保证,也是当前证券监管部门开展投资者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

新文化论文范文2

武术从原始社会发展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风雨的洗礼。而今,武术从竞技体育开始向大众休闲体育发展,休闲武术和人们从事工作、活动没有冲突.却有着密切的联系。武术为了适应现代大众生活的需要。因时因地的发生着变化。大众武术作为一种休闲方式能够放松身心、缓解疲劳、减轻压力、满足人们的身体和生理需要,这是大众武术和现代生活的契合点。由于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繁忙的工作等原因,使现代人出现身体和精力透支、生活和精神压力沉重,对于部分人来说,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问合理练习休闲武术是一个调节身心疲惫、缓解压力的不错选择。参加大众武术看似是一种能量补偿,给人带来视觉享受和精神的满足,恰如一种由内而外的诗意美。因为大众武术除了带领人们走出困境,解脱束缚之外,武术中宣扬的真善美的人生哲学,也是学习者深深着迷的地方。那里是一片绿色的草地,一方净土,一个令人向往的精神的世外桃源。

2、新时代背景下的武术文化

2.1、多层次、厚底蕴武术文化

武术不仅与中国哲学、宗教、医学以及美学密不可分,同时也因为其完整的锻炼系统、技击技巧、神奇的健身功效与现代社会的多种文化形态相互渗透、彼此作用。武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文化内涵,处处彰显其独具特色的风格。它有拳术、有器械、有快有慢、有刚有软。如长拳和太极。它深受儒家仁学的影响,提倡“天人合一、阴阳协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在学习武术中,能身临其境的体会武术中豁达、知天命的养生之道。在锻炼的同时,能使人身心合一,与自然天地融合为一体.从而达到至情至圣的境界。

2.2、全球化的武术文化

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武术要在新时代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要有新的提升,去面对新时代机遇和挑战。世界经济全球化,武术产业化发展日新月异。武术在大众时代已经发展成大众消费、休闲、交际的文化活动。如链接武术文化的影视文化、服装文化、武侠小说、多媒体和网络文化,这些武术文化的衍生,都在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同时推动武术文化的商业化发展。武术已经成为世界各地的一种流行文化.各种武术文化报告和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多姿多彩的武术表演走出国门,在世界的舞台上尽情挥洒自身的魅力。许多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习中国功夫.在很多外国人心中认为中国的武术文化已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遗产,它的价值远远超越了武术原有的价值。

2.3、和谐科学发展的武术文化

“和谐统一”本来就是武术文化中所蕴含的哲理,在新时代,武术不仅要有和谐,还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即科学发展观。这样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武术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在新时代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处理好当代中国大众武术文化发展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把武术的社会价值发挥到最大化。武术文化要避免糟粕之论,以辩证的观念看武术的发展前景,进行积极有效的科学引导.为大众提供积极健康的武术文化。

3、武术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新文化论文范文3

我国研究者主要将软实力理论运用到国家综合实力及文化层面,并从概念界定、实践应用及实证研究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例如,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2008)指出,文化软实力即是文化的凝摄自固力、竞争力、传创力和感召力的整合表达,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者,都产生实实在在的改变性影响,所以,文化软实力是人在创造生存的过程中改变自己或他者的实在影响力。王一川(2009)认为文化软实力是指特定人类共同体生活的价值系统及其象征形式所呈现的柔性吸引力。在实践中,文化软实力一般与特定区域或特定层面相结合。例如,刘彩云等(2011)从探讨蜂蜜文化内涵出发,指出弘扬蜂蜜文化在发展蜂产业中的作用,并提出扩大宣传途径、加快蜂蜜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等提升蜂产业发展对策。杨柳(2012)认为提升“中国白酒金三角”文化生产力的两大途径包括通过高端要素的化学聚合创造和承袭文化生产力,以及通过地理品牌的传播强化文化生产力。实证研究成果大多关注与地区,对行业及产业的关注比较少,结合四川地区白酒产业的研究比较有限。鉴于此,本文拟对川酒文化软实力提升思路进行探索。

二、川酒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分析川酒经过多年的发展,无论是品牌,还是生产技术上在国内、国际堪称首屈一指,被行业认为“最大的产业集群、最大的品牌群、最大的产能群、最好的政策洼地”,酒类生产已成为四川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然而,当川酒产业面临着从销售量提升到产业文化影响力扩大这一挑战时,还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品牌建设不够完善。四川白酒品牌主要分布在四大酒城———宜宾、泸州、绵竹、邛崃。其中宜宾、泸州两地白酒品牌建设在命名、文化、包装、定位等工作相对比较完善,品牌知名度较高。邛崃拥有酒类企业近300家,是中国重要的白酒原酒基地,生产窖池2万余个,原酒储量约20万吨,其自然条件适合酿造高品质白酒。然而,邛崃白酒除了“文君”品牌稍有名声外,大多企业从事散酒生产和销售,因缺乏品牌建设和推广,知名度和盈利能力都有待提高。

第二,地方文化挖掘不够深入。四川被誉为浓香酒的世界、酱香酒的故乡。提起四川白酒,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五粮液、泸州老窖和郎酒等著名品牌。的确,川酒经过多年的发展,无论是品牌,还是生产技术上在国内、国际堪称首屈一指。然而,各著名的白酒品牌使四川享誉了国内外,却没有使孕育了这些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白酒品牌的白酒酿造地大放异彩,很少人提到白酒品牌就联想到白酒酿造地。由于白酒的生产条件和环境是不可复制的,酒类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与所在地的关系就重要。当一个企业的产品与所在地的地理、历史、民俗等联系越紧密、融入越自然,越能充实其内涵,也更能借助当地文化扩大影响力。

第三,对“高端产业”理解不够全面。四川白酒产业导向是走高端化、品牌化道路,建设固态蒸馏白酒高端品牌的集聚区,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对“高端化”理解不全面的现象,将“高端化”与“高价格”混淆,存在盲目高端化的局面。近年来,白酒价格一路飙升,中高端白酒似乎成了有钱人的专属品,加之我国自古以来的“宴请文化”促使了高档白酒的消费,高端必定是高价的。然而,高价格不等于高端化。盲目高端化不仅带来整个行业产品链价格的上涨,而且导致白酒产品标签、标识使用混乱,误导消费。其中,年份酒一直充当涨价先锋,但我国的年份酒缺乏产品标注中有关窖藏时间的标准,出现乱标年份误导消费的情况,其投机和市场混乱度较高。这种情况不利于白酒产业健康发展。因此,在川酒产业高端化发展道路上亟待出台一系列产品标准和管理制度。

三、川酒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路径

文化软实力不是通过物质累加的途径就能提升,它需要相对较长时间的努力且无法量化和有形化,但其价值不可忽视。笔者认为,通过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和提升川酒品牌文化内涵,可以彰显川酒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1.通过探寻川酒的酿酒史提升其文化软实力四川拥有悠久的酿酒历史。举世瞩目的广汉三星堆遗址,埋藏着许多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历史遗迹。在数以千计的珍贵出土文物中,有相当一部分陶器、青铜器属于酒器,如盉、觚、觯、瓮、罍、钵、尊、爵等。考古工作者还在四川各地发现了大量商周至战国末期的酒器,包括陶器、漆器和青铜器,既有盛酒器,又有饮酒器,仅青铜器就发现了100多件。大量酒器的出土,足以说明古代蜀国酿酒业的发达和蜀人饮酒之风的盛行。在源远流长的四川酿酒文明演进过程中形成的酒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和历史的沉淀。通过探寻川酒的酿酒史,发现川酒品牌历史演变的深层次价值,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升川酒文化软实力。

2.通过体验川酒饮酒习俗提升其文化软实力在古代,酒是权力的象征。由于酒的来历神秘且喝起来有飘然晕眩的感觉,所以古人以为酒是神赐的,或者是得到神的启示而酿成的。掌权者将酒作为体现自身威严与地位的象征之一,酿酒权由掌权者赐予,有功之臣才可以得到赏赐的美酒。随着酒的酿造技术逐渐普及到民间,白酒的品种越来越多,原先繁杂的仪式礼法逐渐淡化失去了神秘性,饮酒成为一种礼节和人生享受。以前白酒度数相对较低,饮酒以男性为主,佐酒菜肴不如现在丰富,人们饮酒崇尚“豪饮”,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方显男儿气概。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要求更高,饮酒从“豪饮”变为“细品”。人们通过闻香、观色、品味来欣赏和回味酒的品质高低和风格。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洋酒进入中国消费市场并得到人们喜爱,白酒仍然是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饮用佳品。上述各种饮酒习俗,可以在川酒的生产与营销环节中实景展现,通过消费者的体验活动,可以很好地提升川酒文化软实力。

3.通过传递川酒精神价值提升其文化软实力当将酒作为产品销售,品牌就成为区分产品的标志之一。不同的白酒企业和产品系列在命名、包装、宣传口号、商标等品牌构建方面追求的是创造独特的形象,传递丰厚的内涵理念,倡导积极健康的精神价值。例如,川酒“六朵金花”之一的四川沱牌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从2001年开始培育“舍得”酒品牌,2010到2011年公司在水处理、粮食处理和生产工艺方面的设施设备投入共进行了十亿左右的投入,这些都是先舍去的利润。在舍去一部分利润基础上酿造出的更高品质的酒才更加受到市场的认可,然后才逐渐收回投入,获得良好经济效益。正所谓“舍得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舍之于物,得知于心;舍之于利,得之于义;人生福报,在于舍得。”,“舍得”品牌可谓集千古智慧于一体,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理念,也传递出健康的价值观念。

4.通过川酒的表现载体提升其文化软实力四川是浓香型、酱香型白酒的发源地和固态蒸馏白酒的故乡,拥有千年古窖、酿酒建筑和盛酒器物,且古迹、建筑和器物与生产经营融为一体,流传至今。成都拥有元、明、清三代川酒老烧坊的遗址,2000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泸州拥有明代万历年间所建的泸州老窖国宝窖池;绵竹拥有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获200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五粮液、水井坊、剑南春等酒企都建设有酒史博物馆,展现从古至今的白酒生产工艺、酿造工具和器物等等。历史遗留下来并仍在使用的建筑和器物足以说明川酒的历史,也是证明川酒文化的物证。古迹、建筑、器物、诗词歌赋、书画、楹联、雕刻、典故等都是在酒文化的形成中产生的瑰宝,令人回味,让人遐想,极具挖掘和提升潜力,是不可忽视的酒文化载体。

5.通过川酒名人资源提升其文化软实力历代名人吟诵川酒,川酒很早就和文化的联系非常密切。川酒的声名远播得益于历代四川籍名人或旅居四川的名人在生活、工作中对川酒写下的赞美之词,其中,以文人学士居多。例如,唐朝诗人杜甫在宜宾品尝春酒和荔枝后留下了“重碧拈春酒,轻红劈荔枝”的诗句,后来春酒改名为重碧酒;1909年,晚清举人杨惠泉品尝姚子雪后说:“如此佳酿,名为杂粮酒似嫌凡俗,而姚子雪曲虽雅,但不能体现此酒的韵味。此酒是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更名为‘五粮液’是一个雅俗共赏的名字,而且顾名可思其义。”自此五粮液美名问世。唐朝学士李肇在《唐国史补》中将“剑南之烧春”列为全国名酒。杜甫、宋朝著名学者王灼、明朝四川抚军饶景晖、康熙年间浙西词人吴陈琰都曾赞誉射洪春酒,民国举人马天衢根据店前牌坊命名“沱牌曲酒”。北宋诗人黄庭坚、南宋诗人陆游等旅居四川时都留下了描写四川白酒的诗句。在诗词中的酒有如今知名的,也有不知名的;有可考证来历的,也有无法考证来历的,但这些都是川酒产业重要的文化资源。通过名人效应和历史典故打造品牌不失为挖掘提升川酒品牌文化的一个方法,邛崃“文君酒”就是一个好例子。因酒的供给,才能酒品源源,提供吟诗作赋的素材;因酒的诗词,才让酒香四溢,留下历史文化的积淀;因名人典故,才能千古流传,获得挖掘提升的资源。两者相互依存,才形成生生不息的川酒文化和川酒的人文环境。

四、结语

新文化论文范文4

(1)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传播精神文明道德新风,是社区群众文化的内涵要求。在社区文体团队中,以公民道德建设为主线,把社区文体活动与市民学校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因势利导,有针对性的经常举办“公民道德大讨论”“社区新貌”、歌曲征集、摄影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增强居民“社区是我家”的主人翁意识和建设社区的责任感。这样居民在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充实和提高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一个地区的文化活动层次。(2)自编节目是现代社区群众文化的主要内容。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和创建文明社区工作,扶持、引导和鼓励群众创作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反映社区中的新人新事、道德新风,体现社区群众性文化的自娱自乐,以及“热烈、隆重、欢乐、祥和”的特色,使文体活动更具有群众基础性和生命力。如将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编写成“老歌新唱”、快板、歌曲、表演唱等小节目。(3)多样性是社区群众文化的形式需求。人们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在社区,社区居民由于工作背景、学历和个人兴趣爱好的不同,决定了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如合唱队、舞蹈队、时装表演队、戏剧小品、书画队等,这些社区活动贴近居民,贴近生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能充分体现社区文化建设的广泛性和实用性,使社区居民在参加文化活动中有所得、有所值。

2乌鲁木齐市群众文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乌鲁木齐市的社区群众文化主要以广场文化和晨练两大形式为主,而广场文化主要是群众性的集体舞、健身操、戏剧演唱、街舞等自娱自乐。为了深入了解社区群众文化的现状,近年来,通过对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铁路局中心广场、八钢、石化及阜康、米泉等地的调查发现,目前社区群众性文化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晚上和早晨,且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参加社区文化群众活动的人员以离退休老年人员居多,在职人员、青壮年人员参与率比较低。二是文艺团体参与较少。三是群众文艺骨干较少。综合分析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对社区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2)参与意识不够强。一般来说,一项活动的参与面达到20%就属较高了,而目前我们的活动参与面与其相比相差甚远。老年人是文化活动参与的主力军,在职职工及青壮年参与率低是一个普遍现象。(3)社区文化管理及资金投入不足。目前在社区,文化设施主要指街道社区文化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而这些设施的活动面积就达不到所需标准,且有的设施陈旧老化,无资金更新,至于新的文化设施建设更不可能。这在客观上制约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发展。(4)社区群众文化人才缺乏。目前许多社区居民委员会就无文化人才,而且参加文化专业培训的机会也不多,这也影响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

3完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议

新文化论文范文5

论文内容:提要文化研究是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在西方崛起的一种学术思潮与知识传统,目前它已是国际国内学界关注的热点I'~-J题。本文提出,文化研究是当代社会文化批判的又一新军,它从内在精神上与以往文化批判理论有着自觉的传承,同时又表现出自己的特征,并将在反对和抵抗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霸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主要是指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国兴起,尔后扩展到欧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学术思潮与知识传统,它已是目前国际国内的一个热点问题,有的学者甚至把它看作是后现代主义之后学术发展的主潮之一。从总体看,文化研究不仅在内在精神和理论传承上与以往的批判理论有着直接关系,同时它还有所超越,并表现出自己的特征,成为当代社会文化批判理论的又一劲旅。

文化是20世纪的一个关键词。这里的文化不是社会学层面的与政治、经济等并列的一个领域的指称,也并非人类学意义上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现象的总称,在这里文化体现为人类永远追求创造、超越和批判的精神向度。如果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那么20世纪的文化批判已成为时代精神的哲学回响。激烈的批判与激进的解构,现代批判理论对工业文明发展所形成的对人与自然的控制和霸权的批判,构成了20世纪前半期文化理论的主导行为,而对于现代性宏大叙事和主流文化的解构和抵制,倡导差异与多元、标举少数与边缘,则构成20世纪后半叶的主要文化实践。

20世纪前半期,以科学技术为主要支撑的现代工业文明展示了惊人的成就,它同时带来了不可否认的积极性内涵,它对人类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的提升是以往文明所无法比拟的,但工业文明发展的偏至导致了技术理性独角戏的上演,成为扼杀、束缚人的主体性和自由的异化与统治力量,也构成文明的困境。这种异化与统治力量对人的存在来说无疑是一种霸权,它以非暴力的形式,通过科学技术来实施对人的统治和压迫,正如现代哲学家们所提出的,本为打破神话与霸权而被推崇的启蒙理性,自身却蜕变为神话与霸权,因此,现代文明是一种悖论式的存在,即超越与霸权同在。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卢卡奇要恢复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抵抗物化,阿多诺倡导否定的辩证法,马尔库塞呼唤培育边缘人与亚文化群体来作为对抗霸权的新主体,哈贝马斯提出建立新的交往理性。从根本上看,上述现代主义批判理论所追求的依然是总体性的话语和宏大的革命的叙事,或依然执著于现实政治层面的革命,或追求一种宏大的理论,带着救赎与乌托邦的情怀构筑着重建现代性的光荣与梦想。

然而这不乏理想主义与悲情色彩的现代主义的光荣与梦想却没有无限延展,它在20世纪中期几乎被拦腰斩断。如果说一定要找出某一年作为标志,那就是1968年。1968年在西方历史上是不寻常的、颇具纪念碑式意味的一年,因为这一年的“五月风暴”作为一个具有深刻的历史与文化意义的象征性事件,被视为西方文化的一个分水岭,那张1968年5月贴在巴黎大学紧锁的房门上的著名海报也许正昭示了一种社会的转型与文化变迁:“当下这个革命不但质疑资本主义社会还要质疑工业社会。消费社会注定得暴毙。将来再也没有任何社会异化。我们正发明一个原创性盎然的全新世界。想象力正在夺权。”①正如西方学者所指出的,1968年所启示的意义是重大的,“重得让我们这个时代难以背负”。虽然它与历史上其他的革命相比并没有“发展出革命性的权力结构翻转”,但“和它一比,其他的革命都要矮了一截”。五月革命所产生的冲击和变革完全是内在的深层次的文化与哲学“理念”的断裂和转变②,正如福柯在后来回顾自己的转变时所指出的:“从60年代初期到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我自己的生活也是如此。当然,这不能归因于政党。这是许多社会运动的结果。这些社会运动实际上改变了我们的全部生活、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态度以及其他不属于这些运动的人的态度和思想。”③

文化研究正是在前述20世纪大的文化背景下出现的,它的出现和崛起既是直接基于上述大的历史文化语境,同时又有具体的背景和原因。20世纪后半叶,人类的文化景观上的重大变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这些变化成为文化研究的直接的文化背景。

第一,六、七十年代,尤其是1968年“五月风暴”以后,后现代主义思潮异军突起,它致力于解构现代主义的权威、质疑现代性的霸权。在此,我们暂且不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优劣、是非以及它们彼此内在关联与冲突做出详细的辨析,只想简略指出,与求知求同的现代主义哲学不同,后现代主义标举的是差异哲学,主张“去权威”、“去中心”、“拆结构”,强调差异与多元的存在,承认异质之间的平等。

第二,1968年“五月风暴”过后的又一重大变化,就是思想家们尤其是后现代思想家们普遍对宏观政治失望(因为在他们看来,宏观政治或“革命”话语不免带有极权化色彩),转而投入微观政治和话语层面的实践。作为一种文化理论或人文学科的后现论,它主要致力于从微观层次上解构现代社会的霸权,以便把人从制度、结构、实践、话语等微观的政治和压制中解放出来,它把话语和知识领域看作是权力和意识形态生成与争夺的重要场所,因此它通过揭示和辨析话语与知识中所包含的意识形态和权力构成机制来消解以往“知识”、“真理”和“客观性”所包容的主观预设和人为建构性的因素,并进而解构使权力话语合法化的意识形态。

第三,与前两者直接相关的、也可以说前两者所直接派生的是边缘文化和弱势人群的崛起。在某种程度上看,边缘文化与弱势人群的崛起使革命的主体发生了变化,女权主义者、反种族主义者、第三世界民族主义思潮以及同性恋等文化与群体已越来越引人注目,它们所发出的反抗之音日益燎亮,它们所掀起的造反运动也愈演愈烈,正如一位西方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至于20世纪中期,产业工人阶级显然已不再是反抗的标准支承者。与此同时,其他群体却上升到革命中心的显要位置。首先是第三世界的农民,最近则有学生、人种与种族的少数人群、妇女、同性恋者、囚犯和环保主义者,他们都合法地称自己是‘无产阶级’,声称自己是最受社会压迫、最反对当前社会形式继续延续的群体,因而也就是‘革命性的主体”,。④

除了上述文化背景外,文化研究的出现还有一些更为具体的原因:第一,它是对战后西方国家文化出现的新情势、新趋向、新特点的回应。随着意识形态斗争的终结,现实层面的激烈的政治对抗与较量已大大淡化,主流文化或中心文化与亚文化、边缘文化之间的对抗渐渐浮出水面。直接的生硬政治统治与军事侵略已被隐性的文化渗透与文化殖民所代替。上述变化都需要有新的理论和话语做出实际的有效的解读与阐释。第二,从前一统天下的精英主义的“新批评”大势已去,由于它具有的非语境化的脱离历史的缺陷使它早已不适应新的文化形势,它有着深刻的局限与偏见,代表的是一种保守僵化的旧文化标准,因此文化批判呼唤新的理论的出场,以边缘的、批判性的立场为主要标志的文化研究适应了新的历史需要,应运而生。第三,出于对学科与专业划分过细过于刻板的一种反动。已有的传统学科和专业划分得过细已使学科间的界限变得异常僵硬,构成对思想发展和学术研究的严重束缚,文化研究的崛起正是“出于对其他学科的不满,针对的不仅是这些学科的内容,也是这些学科的局限性”。⑤文化研究主要在对活生生的社会现实和文化生活进行文化批判与文化分析,必须采用跨学科甚至是反学科的方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杰姆逊将文化研究称作一种“后学科”的代表。

沿着文化研究的理论演进的内在逻辑线索进行上溯,可以看到,它所蕴涵的知识传统和理论来源一直可以追溯到从马克思开始的西方近现代哲学,具体来说就是马克思哲学、现代主义哲学(主要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哲学。对这些哲学进行一种总体性归类和切人即可以发现,它们都是一种批判的哲学和理论,而且从某个侧面看都可以定性为文化批判理论。回眸人类思想演进的历程,批判理论尤其是文化批判理论,因其所内蕴的对人类自我和现存的否定性和超越性而在历史的天空闪烁着异常耀眼而恒久的光辉,它能够穿越精神与话语的迷雾并保持着锐利的锋芒,体现着人类作为万物精华和宇宙的灵长的不凡与睿智。文化研究正是从马克思到20世纪文化批判理论的传承和延续。从马克思到现代主义(这里主要指西方马克思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以至到文化研究,挖掘其内在的深层的理论轨迹就会发现,它们作为文化批判理论有着隐性的逻辑的传承关系和演进历程,从这一意义上说,这也是对文化研究的知识图谱的一种表征。

从马克思哲学到20世纪的文化批判理论带着一种自觉地为人类守望意义、追求超越的使命感,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它们对人类存在的自我提升这一点上功勋卓著,在人类存在的自我提升上它们既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促动,同时又是一种内在的支撑。

反观其演进的历程可以看出,从马克思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再到文化研究,尽管在理论精神和批判意识上具有同构性,但由于它们分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存在背景,因而有不同的批判对象、批判视域和批判的落脚点,即有不同的定位。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和发展的上升期,出于颠覆私有制和倡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马克思提出的包含着深刻的文化批判立场的异化批判理论,把批判对象和批判视域对准了资本主义私有制,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来消除异化,以便实现改善人类生存状况和恢复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的最终目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带有浓重精英主义和悲剧意味,它主要从大的方面着眼于人类的精神文化与思想文化的变革与拯救,主要目的是修正和拯救出现偏至与倾斜的现代工业文明,最终实现人的创造性、超越性等本质的回归。

后现代主义是带着对总体性的不信任以至反感和“重写现代性”的目的出现的,旨在反对现代性的话语霸权,反对现代主义的宏大叙事,倡导差异和多元,以微观政治消解现代性的权力话语。

文化研究与上述各种哲学有着直接的理论承袭关系,同时它自身也是从马克思哲学到20世纪文化批判理论内在逻辑线索和理论精神的一种延续。文化研究秉持了上述理论的反思、批判以至解构的精神,同时由于它有着强烈的现实政治关怀和实践性品格,因此它表现出更加强烈的现实批判性,有的西方学者将批判性作为文化研究最突出的特征,而且这种批判是“最充分意义上的批判:不是纯粹的批评,甚至不是论战,而是研究其他传统的方法,借以看出它们可能生产什么、可能禁止什么。”⑥

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研究不仅在总的理论精神上承袭从马克思哲学到20世纪文化批判理论的批判立场和批判精神,而且还直接将后现代主义的微观政治学或差异政治学作为主要方法论,对现存的文化理论和文化秩序的存在前提和合法性进行质疑和解构,并有如下的定位,即它从差异和多元立场出发,反对现存的社会与文化中的权力话语,尤其是注重中心与主流话语对边缘的、少数的、非主流和非主导的文化和群体所具有的或显或隐的压制性和权力性机制的揭示和批判。文化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等理论资源,同时将亚文化或边缘的、少数的文化群体和话语作为出发点和阵地,从阶级、种族、性别、性偏向等差异视角来展开自己对文化霸权的抵制和批判。可以说,文化研究是着眼于差异与微观的新的文化批判理论,是从马克思哲学到20世纪文化批判理论在当今时代的新发展和新的表现形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化研究在理论界和学术界具有重要的贡献和意义。它是当代社会文化批判理论的又一新军。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以往批判理论主要注重于普遍与宏观层面的文化批判,如人的异化与人的存在、人的解放与超越之维的重建等,文化研究则主要着眼于差异与微观,揭示在阶级、性别、种族等亚文化理论视角所透射出的不平等和压制关系,考察和批判权力在其中的活动机制。因为这一思潮看到了“因种族、性别和性爱倾向形成的等级观念,实际上是一种服务于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权力系统”。⑦它的基本旨趣和诉求是揭开权力在意义及话语实践中的运作机制。

虽然文化研究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个学术热点和重要的研究范式之一,但目前文化研究还没有一个真正完整而确切的定义,这主要是由于它不像传统或经典意义上的学科那样有相对固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更确切地说,文化研究在本质上是反定义的,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显然,任何给文化研究‘定义’的努力都会顷刻陷人困境之中。并没有一个文化研究主张,无论是历时的还是共时的;总是有多个的、叠合的、变化的投向、所执和矢量,它正是依此来不断地重新阐发。……文化研究总是在断裂和游走中向前推进的,不断地拼力重新安排和重新界定工作平台本身的理论差异,以回应特定的历史问题和事件。”⑧尽管难以定义,但文化研究也并非无所指,它可以通过以下两点来辨别。首先,它起源于20世纪50-60年代英国的研究界,以1964年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简称CCCS)成立为正式崛起的标志。该中心最早为英文系的一个机构,后来成为独立的研究机构。霍加特、威廉斯、霍尔等为文化研究学派的先驱。后来文化研究作为新的学术思潮进人美国及西欧乃至世界更大的范围。其次,从研究范围和涉及的论题、范畴也可以加以辨别,即文化研究所关注的主要是当代文化中的边缘文化、亚文化及少数话语,主要论题有大众文化及传媒研究、种族问题与后殖民主义、性别政治问题、知识分子问题、身份政治以至文化政策与文化机构等等。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文化研究只能部分地通过此类研究旨趣的范围加以识别,因为没有任何图表排列能够硬性地限定文化研究未来的主题。”⑨因此,可以说,文化研究是具有复数意义的论题的集合或具有多重意义的“复合批判话语”,是一种着眼于微观与差异的新的文化批判理论。

尽管文化研究如此难以界定和把握,但作为一个新的思潮和学派,它还是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开放性与包容性。这是文化研究的最突出的特征,在文化研究中有着全方位的体现。文化研究在论题上是动态的,它的视域立足当代并无限地面向未来,任何将其论题与视域固定化的企图都是徒劳的,因为文化研究“不能局限于专门实践、特殊文类或通俗消遣”,⑩如果非得需要对文化研究的论题和视野做出总体性和同一性概括,那么也许问题意识可以作为一个答案。因为文化研究正是以鲜明的间题意识来面对现实政治社会的。文化研究在跨学科上更是取向鲜明,它本身不仅是跨学科的学科,而且它有意反学科,因为文化研究的主要目标“不仅是跨越现存的学科疆界,而且更迫切的是拆解学科化的知识方式,对学科疆界本身提出质疑”。。因此,对于文化研究来说,“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掌握这种研究的全部复杂性(或严肃性)。文化研究就发展倾向来看必须是跨学科的(有时是反学科的)”。。跨学科不仅是文化研究的一个突出特征,同时也是它得以产生和存在的部分理由。正是论题与视野的不可限定及跨学科的取向等决定了文化研究必然采用了多元灵活的方法。只要适合,无论是文本分析、语用学、解构主义、民族志,还是会议记录、心理分析,等等,都可以运用,正所谓“歇脚的地方数不胜数,其中许多都可以用做文化研究的作坊”。。

新文化论文范文6

[内容提要]近几年来,INTERNET在我国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一种全新的传媒,它在新闻传播方面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这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上的种种高科技特征,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划时代的革命性产物,它反映了人们在文化观念上的变革,也必将对使用者在文化层面上产生巨大的影响,新事物必然与旧事物有所决裂,那么从媒体角度出发,INTERNET也必将在新闻文化方面与依托于我国传统媒体存在的新闻文化产生种种冲击。本文就网络新闻传播的“离散性”特征,对我国新闻传播中传统的以“合”为特征的新闻文化造成的冲击,这种冲击造成的影响做了简要的分析。[关键词]网络传播新闻文化离合近几年来,INTERNET作为一种全新的传媒,正在我国的传播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类文化史上重要的“四大发明”中有两项(造纸术、活版印刷术)与传播有关,可见传播在人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同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崭新媒体INTERNET的出现,其意义不言自明。从科技角度讲网络意味着更快、更简捷、更广等等,这些由高科技带来的种种的便利,是广大使用者们早已感觉到、享受到的。但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技术不仅仅是手段。技术是一种展现的方式。”这也就是说,对手段的使用总是参与到对自然和世界的独特构造之中,它参与了对事物存在的规定,从而是从某一角度对事物的展示。而文化观念无疑是这种“规定”和“展现”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正如我们的祖先用火药造出了鞭炮,而欧洲人却用它造出了“西洋火器”一样,科技的运用与文化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网络在传播上的运用,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观念的“展现”呢?一、第四媒体的文化特征——“离”网络的文化特征正如我们所使用的网络的基本构成单位PC机的全称(PERSONALCOMPUTER,中文翻译为“个人计算机”)一样,网络强调“PERSONAL”(个人的)一面。与我国五千来形成的以“合”为特征的文化,以及相应的整体性的系统观相对,作为一种传媒,网络在文化层面的特征恰恰是“离”。这种离散性特征的本质是:网络在物质层面形成的隔离性极强、具有极大自由的虚拟空间,以及这一空间对使用者在意识层面的“个人主义”倾向的影响,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方面网络是冷战的产物,美国国防部曾设想设计一种地点分散而又集中协调的指挥网络,当战时部分指挥点被破坏时其他各点仍能正常工作,这就是创造网络的最初构想。正为了达到这种最初的战略目的,网络上的任何一部计算机在功能上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使用者在网上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同时也使每一位使用者具有极大的自由。“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只狗”的名言正是这一特点的诙谐的说法。另外,计算机技术属于自然科学。大凡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都不提供价值判断,不能决定人的目的和行为取向。那么也就意味着,网络同样不能决定人们在网上行为的目的和价值取向,使用者只要遵守技术上的规则和协议,掌握一定的技术能力,就可在网上畅通无阻。这种技术上的特性为每个互联网的使用者提供了一个自由度极大的网上空间,这一自由使使用者在网络上的个人行为失去了有效的控制。“黑客”和“网络英雄”(或叫做“跨客”)的涌现,以及网上病毒的流行正是这一点有力的证明。这种系统上的特性,也为使用者的“个人主义”提供了极为牢靠的物质基础。2.传播方式方面在网络和多媒体的条件下,与我国传统的线性传播方式不同,网络采用的是非线性的传播方式,这主要体现在网络新闻传播的多向性。在网上大量的信息源传播着或真或假、来自各种立场的信息。受众不再处于统一传播口径的某一种或某一系传媒的影响之下,他们可以听到来自多方面的声音,并根据自己的判断和利益来进行评判,或不予理睬。受众所接受的关于某一新闻事件的报道,无论在事实还是在态度上都不再是前后连贯、首尾一致的线形状态;受众面临的信息超量情况下的众说纷纭、意见不一。受众也再不是统一的整体,而是分散状态下各新闻者争夺的对象。自由的传播者,自由的信息,自由的受众,网络的这种非线性的传播方式给网络受众的“个人主义”倾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3.商品的系统性方面计算机是一种商品。马克思说:“商品之所以是商品,不是它作为物化了的活动,而只是作为活着的主体的对象。”也就是说,任何产品都要与人的精神发展水平相适应,它不只是单纯的满足人的某种物质需要,还要与人的全部身心特性处于和谐的相互关系中。商品是一种适应性系统,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是该系统的功能。它的适应性表现在与环境和人两个方面的关系上,但归根结底对环境的关系仍然是对人的关系。商品处在这样一种相互作用中,对人必然要产生某种作用,特别是在文化观念上施加的影响。正如钟表的发明,作为一种计时器,它本来是向人告知时间的装置,而时至今日,钟表却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另一种角色:人们吃饭往往不是因为肚子饿了,而是吃饭的时间到了,人们上床睡觉也往往不是因为困倦,而是到了睡觉的时间。“网络时代”不仅仅是一个广泛使用网络的时代。网络在物质层面为使用者提供了“个人主义”的存在基础,在意识层面上,网上英语内容约占90%,是网上的主要使用语言,而语言则正是文化的外壳。随异国语言而来的决不仅仅是全国人民英语素质的提高。正如有人分析国人吃肯德鸡的实质是在吃美国的文化一样,网络在我国的流传也正是西方“个人主义”特征文化的介入。4.使用者方面网络作为一个传播系统,并非只是各类计算机的集成,使用的人也是这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网络使用者也是网络的一个重要部分,他们的特性也是网络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同在医院设备越先进,医生就离病人越远一样。网络在传播上的先进性能,也使使用者之间越离越远。人们依靠网络可以与更多、更广泛的人结识交流,人们依靠网络得到了有关社会和环境的大量信息,而与他人、与环境的直接接触却越来越少。网络文化作为一种物质文化,是在特定的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下,根据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并通过科技文化而被创造出来的。其在物质层面的离散性特征,必将对使用者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人与人之间的隔离和分散状态,与网络“个人主义”的特性可谓是相辅相成。二、网络“个人主义”特征对我国传统新闻文化造成的冲击纵观我国文化发生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合”是我国文化的一个典型特征。具体到今天来讲,“合”的内涵就是“集体主义”,这也是今天我国新闻文化的一个核心概念。从建国以来,各个传媒都在热情地宣传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好人好事。我国宣传的所有正面典型无一不是以集体为重,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民英雄。所有被舆论抨击的反面典型无一不是损公肥私的人民罪人。近来在传媒上大量出现的集体扶危济困的报道,为他人生命财产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报道,以及以前频频见诸报端的不记报酬的报道(姑且不管这种报道的适宜性),等等这一切都在表明:对“集体主义”的宣传报道是我国新闻事业一贯坚持的报道方针,“合”的文化精神是我国新闻工作的灵魂所在。网络在我国传播领域的出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新闻上网势在必行。也有许多新闻单位在这方面有所行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新闻的网络传播也给我国的新闻事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从深一层次来看,由网络自身“个人”化特性,而给我国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新闻文化带来的冲击显得尤为显著。网络的介入,使我国新闻文化“合”的精神面临着“离”的冲击。1.“小众化”的网络新闻传播“年轻”的网络网络对于我国来讲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其从业者和使用者也都呈现出了明显的年轻化态势。据调查我国上网者有85%是年轻人,整个电脑业的从业者中年轻人占了绝大多数,也是有目共睹的。和别的国家一样,年轻人对传统的印刷报刊反应有些冷淡,他们认为那是爸爸妈妈的媒体,今天年轻的媒体是INTERNET,或者是电视。这种现象的出现,从主观上来讲,网络作为新事物符合了年轻人的心理特点,以及作为高科技产品带来的丰富信息和感官上的刺激,满足了年轻人成长阶段的特殊需要。从客观上来讲,计算机作为一种全新的科学领域,对它的掌握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年轻人的教育满足了这一需要。从网络传播内容的角度看,网上新闻文风活泼,文字精练,信息内容新鲜前卫,冲击力强,节奏强劲,处处体现出了迎合年轻人口味的特点。传播内容与主要受众相互影响,这一趋势不可避免地使受众群体在年龄上产生了分化。“技术化”的网络计算机技术是一种发展迅速的前沿科学,其技术的更新和发展日新月异。能够掌握多少计算机知识,决定着人在网上获得信息的能力。同时,这也决定着人分析、利用和掌握信息的能力。由所具有的计算机能力和网络能力的不同,也将使得网络的受众产生多层次的分化。“个人化”的网络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交互”,每个受众不仅可以接收信息还可以发表意见,甚至可以建立网站由自己充当新闻的者,而且这种形式的新闻传播无须接收任何部门的检查,也无须与什么权威媒体保持口径上的一致,传播信息“个人化”。从传播的角度来看,整个网络就是一个超大容量的信息超市,受众对信息实施自选,而非像以前那样必须接收传统媒体的信息套餐。在网上,信息消费也是“个人化”的。导致受众分化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传播内容针对性程度、区域化倾向的日益加强等等,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体的“大众化”传播相反的“小众化”特征显而易见。这与我国曾有过的,全国人民长期只拥有“两报一刊”的历史相比,显然是另一个极端。受众群体的分化,对我国以“合”为特征的新闻文化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主流传媒面对分化的受众和传播者,很难以口径一致的传播对全体受众进行统一的舆论影响,以及实施有效的舆论引导。2.难以整合的网络新闻文化观在互联网上对不同文化(除了主导语言以外)没有明显的歧视性,东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都有自己独立的数据库和访问形式。各种文化数据库之间没有主次、上下、先后等隶属关系。这种状况一方面维持了文化领域中相互尊重、平等理解的关系,一方面又为新闻文化的整合带来了障碍。持各种文化观的个人都可以自己的新闻信息,没有任何垄断形式能对其文化进行封锁和压制。从信息内涵上分析,互联网消息结构是无中心的。这是一个消息高度离散化的国际文化网络。从它一开始具有公众服务功能时,这个网络就失去了信息的专门化特点,而向高度综合性,广泛性发展。没有一个门类的信息可以用一种排斥性的方式对其他信息种类、对其他信息库进行限制,5万个子网络的所有者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独立、平行地信息。网络文化生存环境的这种先天性特点,使网络的新闻文化很难整合,这将使主流文化面临严峻考验,传统的整合方式将很难发挥作用。三、网络对传统新闻文化的冲击造成的影响1.新闻价值标准的全球化1996年底,在美国和欧盟的推动下,28个国家签定WTO自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全球性协议;到2000年,取消信息技术的所有关税,实行自由贸易。尽管亚洲国家讨价还价,1997年2月15日,WTO再接再厉,代表全球电信市场90%以上份额的69个国家,签署了2000年电信自由化经营的全球协议。协议覆盖了电话、数据传输、传真、卫星和无线电等所有形式的电信服务,一个直接的结果是国际长途通信的价格下降80%以上。开放电讯市场,直接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到发展中国家吐丝结网;更意味深长的是,这在很大程度上开放了新闻媒体和文化市场。今年我国在“入关”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意味着必须实行信息产品零关税,开放电讯;即使争得一个“发展中国家待遇”,也不过是两三年的特殊照顾。现在已签约参加的国家,代表了信息技术和电讯市场的90%多。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政治上来讲,不参加都是不可能的。一旦加入,我国的传统媒体将完全暴露在世界媒体竞争的大环境下,受众也将被置于世界媒体的影响之下。其中,网络必将以它独有的特点首当其冲,在这场革命中充当主要角色。从个体文化行为上分析,在互联网上各类文化实体具有高度自主化特点,每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成为世界文化的一个实在的组成部分,个体文化与世界文化变化发生了真实的、有影响力的联系。就新闻传播范围来讲,互联网意味着把我国的新闻宣传置于世界化的模拟社会——网络之中,大量的信息从各个不同的信息源涌来,受众面对的是整个世界。我国新闻传媒常用的传统运作手段:不予报道、推迟报道、省略报道、内外有别报道、综合式一次性报道、多种媒体形成合力报道等,在互联网上都将无法有效运作。问题也就随之而来:新闻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形态在网络上出现,我们现在的权威媒体是否能与在网络驰骋多年的CNN、迪斯尼或是BBC匹敌,来守卫住我们的宣传阵地,维系住我们的受众?互联网的离散性、个人化的全新特点,要求我国的新闻传播要有全新的传播理论来支持,随着网络传播的日益迫近,这种要求也越来越紧迫。而对新闻价值的评价标准,无疑是任何一种新闻传播理论的核心。而且这一标准的确定必将与世界接轨,在世界传播格局中接受检验。2.新闻由意义退到价值平面网上可谓信息如潮。这主要是由网络新闻的周期和超大的信息容量来决定的。从周期上来讲,网络新闻打破了出版周期,而且迅速。信息到位后从审、修、定到上传最多1个小时,可以随时滚动播出最新消息。尤其对于突发事件,可随时报道几十分钟前的发展景况。例如3月25日凌晨3时北约空袭的爆炸响起,几乎同时四通利方新浪网上就出现了相关快讯,在以后的进程中,各种图像、文字消息几乎每隔两三分钟就更新一次。从信息容量来讲,网络传播无论在信息的流量还是在流速上都是传统媒体所无法相比的。在流速上,它接近于电的速度。在流量上,一个9个G的硬盘可以储存45亿汉字的信息量。如《电脑报》56个版,在其网站的一个电子版子站就绰绰有余地放下了,而且不止一期。CPCW网站的其他栏目也日日更新,的信息量是报纸的数倍,周期是报纸的七分之一,CPCW网站的平台数据库中,目前存有大约700MB的数据,相当于3.5亿个汉字的信息量。每天上网信息约5MB,约合250万个汉字的数据量。最高一天流量达到2GB,相当于10亿个汉字的信息量。在互联网上新闻的快速滚动以及新闻信息的巨大流量,使受众无暇关注新闻事件的详细过程。在信息的传播上,“多多益善”更是共同的原则,“说”得越多“传”得越少的道理谁都明白,因此信息在“制码”中对新闻结果的重视也远远大于过程。作为信息的媒介内容,是传播动机和效果研究的居间因素。过程的“出局”对“意义”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我国新闻传媒由强调新闻教化作用而特别推崇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依傍于新闻事件的过程来传播的(这一点在我国的“典型报道”中尤为明显)。在网络新闻传播中,我国传统媒体一直推崇的“讲故事”的文本形式将不再适用。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人是时间的存在物,只有在时间的延续和流动中,人们才能去感知、体验和思考。电脑技术却具有加速度趋向和缩短时间过程的功能。它消除了时间的停滞,这会引起人的意识和人的实在的虚无化倾向。这是一种技术抽象,它简化了过程而只保留了结果,它从人的生活中抽去了时间性的过程,也抽去了人的体验和思考,造成人的虚无化。正是由这以上的种种“变故”,使网络上新闻的获得停留在了价值的层面。对新闻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新闻作为信息层面的价值,而非对教化层面的意义。3.网上新闻道德问题在互联网上的离散性特征,不仅使受众相分离也使新闻的传播者和制作者处于一种隐蔽状态,这种状态对新闻道德的教育、监督和新闻道德的评价都十分不利。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信息,无论真还是假,也无论是否会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越是谁都可以讲,越是要负责任”,然而指望完全靠自律来实现这一道德标准,显然是不现实的。新闻作品在网上可以自由获得,抄袭也就在所难免,把别人的作品照搬过来,署上自己的名字在网上发表,受害者却很难在现实世界中找到抄袭者,而且掌握证据也同样很难。在信息时代,网络的到来是无法阻挡的,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电脑、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数据库和服务器等等这些有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随之而来的特殊的传播方式还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无形之物,那就是网络所特有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念,这种“无形之物”依托于网络而生,与网络的传播方式水融,它具有与我国的传统媒介截然不同的特性,可以说它是一种全新的媒体。这在某种程度上给我国的传统新闻传播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特别是在文化上的冲击日益明显,而且随着网络在我国普及,这种冲击将是无法回避的。意识是受物质支配的,新闻传播的物质层面——传媒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其结果必然是导致新闻传播意识层面的变化,也就是依托与我国传统传媒的新闻文化的变化,这也正是网络给我国新闻文化带来冲击的核心。注释: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4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4页参考书目①《互联网的文化意义反系》曹增节刊于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杭州),1998,2②《科技美学》徐恒醇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③《网络让世界重新洗牌》《天涯》杂志1998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