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论文范例

新文化论文

新文化论文范文1

1.1文化产业创新相关概念及内涵

从人工自然过程论的视角看,产业创新是动态地反映人工物变成制造物的过程。在经济学中,产业通常被定义为“一定区域内生产同类或同一产品的所有企业的集合”。从现代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是生产和经营同类产品的企业群。据此观点可以把文化产业定义为生产和经营文化产品的企业群。但是从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上看文化产业生产出的产品兼有私有性和公共产品特征的一类特殊的“混合产品”,所以文化产业又是区别于所有其它产业的一种极其特殊的产业部门。单世联(2001)的研究认为文化产业提供的产品不同于商品生产在物质领域的产物只承载单一的“实用”功能,而是同时承载“审美”与“实用”的双重功能,具有的特殊“文化属性”。目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定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因为各国国家战略,传统文化,文化政策,地域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出现不同的见解也在所难免。但综合起来说,他们不管如何定义,文化产业的内容和关注重点基本是一致的。

1.2文化产业的金融制度创新

由于文化产业项目具有高风险、难量化的特点,所以一直面临着融资难的发展瓶颈。为解决文化产业的融资难问题,部分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从文化产业宏观角度出发,俞晓敏(2008)指出国有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和机制的单一性,是导致文化产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还有学者指出金融机构的缺乏和金融的创新性不足,阻碍了地区文化产业的融资。高宏存(2013)认为中国文化产业引进风险投资虽然是文化企业融资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在具体运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并针对研究发现的以上问题,从政府,风险投资机构,文化企业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探索性建议。另外还有一些学者从相对微观角度对融资难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贾瑛瑛(2011)认为目前文化产业的无形资产比重大,加之对无形资产的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大部分抵押担保机构对无形资产抵押这种贷款方式的信心不足。于孝建,任兆璋(2011)的研究认为单个或多个知识产权集合质押担保贷款方式更为灵活,能有效降低银行贷款风险,为文化企业融资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刘德良(2013)等创新性提出6个模型评估方法,通过评估模型的系统分析,就有了具体的考核指标。这就相当于对整个文化项目或产品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体检,可以有效地规避政策风险,制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等。总的来说,以上相关文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解决文化产业融资难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本文认为文化产业项目要想解决融资难问题,一方面应该加强文化产业项目本身的质量,了解项目的潜在价值,评估项目的风险;另一方面要规范健全文化产业行业法律法规,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民间资本的参与支持,融资方式的创新等等。

1.3文化产业集群创新

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主要从集群企业间互动、创新动力两个角度对文化产业的集群创新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1.3.1集群企业间互动。

Kieron、Mark(2004)研究发现,集群创新企业之间通过创新网络组织,不仅有利于创新企业向同行或上下游企业以拆借、购买等方式筹措到实施创新所需的设备、零部件、资金和原材料等硬件资源,而且有利于创新企业获得实施创新所需的技能、知识等软件资源。Jerez-Gomez(2005)研究发现高效学习的方式最终会影响到集群企业的创新行为。王铮(2004)等人进行的知识网络动态学研究,把主体间的广义距离和互动状态变量结合起来,通过构建数学分析模型创新性的把网络主体间的接近性耦合与互动强度结合起来,很好的解释了区域企业集群创新实现的机理。

1.3.2创新动力。

Freeman&Rothwell(1991)指出,创新早已不是单个企业的活动,与外部的知识资源的关联已经成为创新的主要因素,系统整合网络资源是创新的重要动力。Martin&Michae(l1999)认为,产业集群发展动力相对于生成动力来说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层次性,因此,产业集群强大竞争力的体现,要靠一些相对比较稳定的驱动力的作用。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区域知识创新、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互信度和信息共享等可以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Saxenian(1994)发现良好的社交氛围有利于新知识的产生与传播;Enright(1996)认为集群的发展依赖于知识成果共享程度和熟练技术劳动力的推动;Debresson(1996)认为区域化的知识创新是集群发展的主要动力。国内对文化产业集群创新动力方面的研究文献也比较多,总的来说主要集中在外部经济,技术创新,合作效率,社会资本整合,竞争效应,创新收益,创新积累,地域分工和市场需求等中的一个或多个作为创新驱动力来进行的研究。对比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文献,很多学者都认为文化产业的集群创新的动力需要很多方面的驱动力。也有学者认为在很多驱动力中,核心驱动力最重要,而核心驱动力包括技术,资源,学习能力,知识,信息的获取和分享等等。至于最终如何选择驱动力,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1.4文化产业创新评价体系

对于文化产业创新评价体系的研究,目前学术界主要集中在对评价方法、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结合具体事例,说明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可靠性,实用性的研究上。魏亚平(2009)等对文化企业选择EVA评价方法的原因做了分析和说明,得出EVA评价方法要优于基于利润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更能实际地反映文化企业投入情况。臧志彭、解学芳(2013)等通过建立三维评价模型和创新指标评价体系研究得到以下结论:①网络文化产业制度体系得以确立,但制度效力、权威性尚待加强;②网络文化产业制度创新能力已经基本建立,能够根据产业的发展演化从层级、范域以及强度方面进行适应性的制度创新。孙彤(2012)等在综合考虑文化产业融资环境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构建文化产业融资环境评价体系,得出某市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瓶颈在于科技创新环境方面。张润清(2014)等在遵循科学性,可度量,客观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文化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河北省农村的集体数据进行了具体的操作演示。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说明该体系具有相对广泛的实用性,可以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状况,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进而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提出不同建议。

2结论与展望

新文化论文范文2

科技创新是驱动发展的新引擎,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至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此问题,经济理论界的研究在传承中不断发展。Smith(1776)认为资本、劳动和土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这一经济思想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被大家广为接受。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变革,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传统经济增长因素理论难以解释的经济现象,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经济现象就是国民收入的增长除了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贡献之外,还出现了一个“余额”。那么这个国民收入增长的“余额”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经济学家经历了长期探索。Solow(1957)认为这个因素就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经济突破传统模式增长的根本原因。Denison(1962)也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要素,另一类就是提高生产要素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即广义的技术进步。以Lucas、Romer等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通过建立人力资本溢出模型(Lucas,1988)和知识溢出模型(Romer,1990),把技术进步作为经济的内生变量纳入了增长模型的理论框架之中,认为各个国家或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是由其技术进步水平差异所致。因此,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要想实现经济赶超,必须要依靠各种形式的创新。之后,以Young(1991)为代表的技术扩散模型,Aghion、Howitt(1998)为代表的Schumpeter主义增长模型等对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拓展,深化了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认识。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Kydland和Prescott认为宏观经济的波动是技术的冲击变化所引起的。迄今为止,科技创新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已成为人们的普遍性共识,并深深影响着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我国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就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十二五”规划也强调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未来将要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目前,我国学者更多的研究焦点不是侧重从理论上阐释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更多的是围绕着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估算,进行量化研究。如,刘伟、张辉(2008);袁堂军(2009);胡宗义(2010);陈诗一(2010);高昌林等(2012);何锦义(2012);张浩然、衣保中(2012);邹心勇、赵丽芬(2013),以及周绍森近几年的一系列成果等。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由于学者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测算函数形式不一、科技进步的内涵界定不一、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假设的前提不一,以及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方法不一,导致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估算结果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大多数测算结果都在30%-50%之间,这一方面进一步说明经济增长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不同侧面的贡献,能起到互相补充或交叉验证的作用。

二、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演进的理论研究进展

产业升级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产业结构逐步高级化的一个过程。Clark(1940)通过经验分析揭示出了三次产业逐步演进的内在规律。那么这个规律是如何形成的呢?Clark研究发现这个规律形成的原因除了需求因素之外,不同产业的技术进步效率才是关键。Schumpeter(1942)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重要贡献,并认为科技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在时间上也不呈均匀分布,先是一些企业科技成功创新,领先市场,之后是大多数企业争先跟进、模仿;产业发展的实质就是由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一个不断破坏旧的、创造新的内部经济结构的一种创造性破坏过程。20世纪50-60年代,Kuznets在研究产业演化规律时指出单一产业部门的兴衰往往是与科技创新紧密联系的;Rostow(1963)认为主导产业部门是区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指标,而由科技创新所带来的产业持续增长则是这些产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主导产业部门的一个关键原因。Porter(2008)认为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和专有知识的扩散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产品的创新可以扩大企业的市场范围,实现产品差异化,进而增加企业利润;过程创新或者工艺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专有知识的分享或扩散则会影响到整个产业或行业的持续竞争优势。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是产业演进发展的根本原因。当前,更多学者对科技创新作用和影响产业演化的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以1978年哈佛大学的Abernathy和麻省理工学院的Utterback提出的描述产业技术创新分布形式的A-U创新过程模型最为典型。Abernathy和Utterback指出创新类型和创新程度取决于产业发展的成长阶段,形成了以产品创新为中心的产业技术创新分布规律。A-U模型为我们更好理解技术创新和产业生命周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线索,它不仅考虑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之间的关系,而且指明了在单一产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应如何对创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变迁。吕明元(2009)运用A-U模型对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成长的路径及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同产业的创新演化规律有其自身特点,应该结合产业的自身属性以及特定的国家和历史阶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A-U模型。除此之外,众多学者还探索了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如,张倩男(2008)、赵玉林(2012)等;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如,施建军(2009)、江可申(2011)、孙冰(2012)等。近年来,个别学者开始从科技创新的需求侧,即从需求空间、需求异质性和需求条件、需求约束等视角出发勾连市场需求、科技创新以及产业发展,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如,孙军(2008)、孙晓华(2012)等,从而改变了以往过于侧重如何改变技术创新的供给,进而推动产业发展的传统研究范式或路径。从上述研究文献可知,学者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演进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不同产业的创新演化规律有其自身的特点,还应该结合产业的属性以及特定国家和历史阶段进行具体分析。

三、现代科技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进展

以“文化产业”、“文化与科技”、“文化产业与科技”为关键词进行CNKI检索,之后再经过筛选,发现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文化产业概念的层系研究(段莉、胡惠林,2013);文化产业集群的研究(雷宏振,2012);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分析(朱智文,2013;冯根尧,2014);文化产业国际比较研究(郭玉军,2012);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和战略研究(金元浦,2012),等。仅有部分文献围绕文化产业和现代科技的融合问题进行了一般研究,但大多是理论的可行性辨析,或者散见于数字产业、内容产业等新兴文化业态的零星论述中。如,胡惠林(2007)就认为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革命和发展的主导性力量,正是现代科技的不断更新与突破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解学芳(2007)、张培奇(2010)、祁述裕(2011)等在研究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融合的重要性。解学芳(2010)进一步深入地对现代科技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逻辑演进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现代科技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形成了互动和谐的逻辑关系;但短期内,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与现代科技进步之间往往存在时滞性,现代科技的反文化特性以及管理主体的利益之间会存在明显的时间差。顾江(2010)通过构建赫芬达尔指数对我国大多数省域的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程度进行了测算。张京成(2011)、朱自强(2012)等在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内容产业等过程中纷纷认为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是这些新兴文化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典型特征。近两年,个别学者还对文化产业的科技贡献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如郑世林和葛珺沂(2012)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但由于我国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起步晚,统计口径不一致,导致数据收集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总体来看,当前国内外有关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交叉研究的文献规模相对而言较少,且比较零散,亟需开展系统化的研究。当前研究更多侧重于理论可行性辨析,实证研究还非常薄弱,也有待今后加强。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新文化论文范文3

(一)群众文化的创新举措

1.创新群众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首先,要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形式新颖、有创意而且多样化,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极大丰富。其次,要深入了解广大群众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精神文化生活新特点以及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进而结合群众文化的特点对其形式和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探索,并且不断大胆创新,使群众文化的形式实现新颖化和多样化,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不断丰富。

2.创新群众文化的指导理论。首先,要在坚持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的前提下,结合时展的需要进行有关先进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其次,要以群众文化的基本理论为研究基础,在不断的群众文化活动实践中摸索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创新新思路和新方法;再次,要重视群众文化理论与群众文化实践的紧密联系和结合,逐步形成并且不断创新理论研究机制,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和开展得到更好的指导。

(二)群众文化的创新是必然趋势

1.群众文化的创新是适应人们精神文化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也是广大群众所盼望和追求的。广大群众对群众文化活动是满怀期待和积极参与的,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群众文化工作者一定要结合群众的需求和特点指导其掌握方法,要引导其坚持下来,以便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随着人们精神文化追求的不断提高,要想满足人们多元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就要在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搞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并对群众文化不断地进行有目的地创新,以便有效地实现群众文化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的重要社会价值和作用。

2.广大群众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了文化素养,并对群众文化工作提出了创新要求。随着社会文化的繁荣和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广大群众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主动性越来越强,而且在参加群众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创新意识,对群众文化工作提出了创新要求,这也同样显现出了广大群众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一定要发挥广大群众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促使他们在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其文化创造潜能,使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脚步与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合拍。

二、反思群众文化,促进繁荣发展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是否能符合广大群众的需求,是否能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又是否能顺应广大群众的心声,最为关键的是看开展的各项群众文化活动是否贴近广大群众的生活,是否是从广大群众的实际出发。所以,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之前的载体设计、策划、组织实施等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广大群众的实际,要从群众的实际出发,要重视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力求使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富有特色。

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需要有一支热爱群众文化工作的队伍作支撑和后盾,这支文化队伍一定要政治素养过硬、业务能力足够精、敬业精神特别好,而且又充分热爱文化工作。要不然,财力再强、设施再好、政策再优惠都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要自觉地、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同时,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工作也一定要开展得有声有色,以有效提高其各项能力,有效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例如,可以通过开办业务培训班和业务讲座,分期分批地培训当下的文化工作人员,使其业务素质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要做好新进文化工作人员的招募计划,并且要有目的地实施公开选拔,保证其具有相对较好的文化水平、业务素养,为朝气蓬勃的高素养新群众文化工作队伍的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也必须努力学习相关文化方针政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业务能力。

群众文化的繁荣需要有文化工作者做支撑,而群众文化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样需要有大量资金的投入和积累作保障。国家的相关拨款对于群众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和开展的宗旨是服务于广大群众,而群众文化的建设和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同样需要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扶持。例如,组织和开办各类相关的文化艺术培训班、开展各种相关的文化娱乐活动、举办各类相关的社团演出等,都可以结合群众的接受能力和意愿收取一定的费用,这种收费要建立在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接受的基础上。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文化产业化可以推动和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文化产业化也是市场经济规律下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结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的双丰收。

三、总结

新文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法治新闻;受众;精细化;深度化;互动化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法治建设进入前所未有的高度。法治新闻在融媒体大势下,迎来内容的挑战,受众的挑战,营销的挑战等等。笔者从受众的角度,尝试分析当下法治新闻面临的受众现状、问题以及发展路径。法治新闻是建立在“新闻”本身的基础上,聚焦法治元素,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多样化新闻媒介对社会生活各方面新近发生的与法治相关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法治新闻既有社会新闻的一般要素,也有更为精准的报道范围,具体包括立法、司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法律服务、法律教育等多个方面。融媒体发展的当下,不同的传播载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已经让法治新闻呈现出纷繁多样的形态,突破了读者阅读习惯中相对单一的载体和形式。在法治专业媒体、都市类媒体、商业网站乃至个人社交平台都成为法治新闻的传播途径,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法治新闻早就打破行业壁垒,屡屡成为受众关注的焦点,引发全社会的讨论,推动社会法治进程。与此同时,法治新闻的受众群体也在信息大潮中,进行了自我分化和选择,逐渐呈现出需求多样化、阅读习惯分众化、新闻要求深度化、以新媒体为载体的互动需求增多等趋势。研究分析受众需求,能够为当下法治新闻的发展与进化提供更为准确的方向和定位。笔者尝试从精细化、深度化、互动化三个方面,分析当下法治新闻受众所呈现出的趋势对法治新闻制作的影响,尝试寻找针对性的解决路径。

一、法治新闻受众分化的具体表现

融媒体格局正以迅猛的势头重整媒体行业,重塑媒介形态。当前,媒介形态已经突破传统媒介载体形式,报纸、广播、电视、手机、互联网皆是受众习惯使用的媒体。当受众被新颖、快速、海量、便捷的网络媒体分流时,传统媒体被倒逼向创新融合方向推进。法治新闻最初的载体正是这些传统媒体,而它的受众在这一波重整中分化趋势更为明显。法治新闻,广义上来说,属于跨界新闻体裁,与社会、经济、教育、行政等领域的新闻都有着交叉,这些领域的很多事件离不开法律规制,也就自带法治色彩。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程序与实体的合法,早已经在受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相关法治事件发生时通用的评价标准。受众的法治意识和对法治新闻的专业、深度的需求,开始推动法治新闻报道的渠道、方式、内容等的改变。一是法治新闻受众类型的精细化。传媒分众化是伴随数字媒体出现诞生的新概念。法治新闻的受众精细化,正是传媒分众化的缩影。法治新闻的目标受众相当广泛,大到关注法治类信息的广大社会群众,小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以及法律专业领域内的职业人群。目标受众开始在年龄层、文化水平层、职业层甚至个人喜好层面呈现多维度、精细化,而且每个维度的受众对法治新闻的选择呈现不同的特点。多维度的受众开始选择性找寻自己关注的法治新闻,主动屏蔽或忽略自己不关注的内容。在社会人群中,猎奇心理、实用主义、问题导向等都会有不同的关注受众;在政府机关,对法治新闻的正面输出引导越来越受关注;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则将聚焦点放在新政策解读、法治动向对市场的影响等;对于法律专业领域的职业人群,法治新闻更大的价值是成为他们掌握信息或者提高曝光度的桥梁……不同的受众类型,脱离了原本法治新闻输出的统一模式,呈现出自我主动定制的趋势。二是受众对法治新闻内容深度化的追求日趋明显。一个法治热点的出现,已经不是昙花一现,出现受众快速遗忘的状况。近几年,连续出现的轰动全国的法治事件,都是在受众的传播、讨论、追问中,不断发酵,继而引发相关部门介入,追查并还原真相。受众对法治新闻的需求和关注不再满足于信息的传递,甚至对政策的推送,都会有更进一步的追问和思考。尤其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受众突破围观心态,在接收媒体传递的讯息同时,保持关注以及追问的态度。三是受众对法治新闻报道的互动性需求不断增长。受众类型精细化、需求深度化,根源就在于信息化发展,新媒体涌现,受众掌握了信息传递的主动权,受众的好奇心与自主选择权增大。信息技术的支持,让受众多了与新闻平台互动的机会,法治新闻传播中,受众的意见表达开始出现,而且对法治新闻的媒体有了“回应”这一需求。互动性成为法治新闻争取受众的重要方式,也是传播载体表达诚意的体现。

二、受众分化对法治新闻的影响

法治新闻的载体从传统媒体发展成全媒体再到融媒体,它的受众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因上述的多个趋势开始多元化,这给法治新闻传播带来最直接的冲击。一是精细化、深度化的受众需求,倒逼法治新闻传播开始找寻更为有效的传播手段。传统意义上的传播方式是“输出-接收”模式,但是现在的受众不仅仅是法治新闻的接收者,他们往往会在不断转发的过程中,成为事件的传播者。借助自媒体平台,受众可以对新近发生的法治新闻转发、评论,让事件在不同维度出现不同声音,甚至还会影响事件的走向。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法治新闻容易脱离其原本严谨的特质,质量参次不齐,相比较传统媒体而言,新闻议程设置向受众本位转变,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二是受众成为信息的再传播者,直接影响法治新闻传播的有效性。法治新闻往往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及时传递讯息,有效发出声音,才能掌握法治新闻发展走向。但是媒体行业的采编力量,或局限于传统采编流程,或仅仅熟悉网络编发的流程,面对受众的快速成熟,媒体发展相对滞后。当前,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全面融合,法治新闻的受众将面对更为专业的新闻传播者,受众对法治新闻制作以及传播的形式、速度、内容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受众面对法治新闻信息时,会根据其自身的要求进行选择、接受、传播,而且呈现多元化特征。三是融媒体环境下的互动性特征,强化了受众参与法治新闻传播的主动性。这一互动性既表现在受众与媒体之间,也表现在受众之间。法治新闻的发生、传播,通过网络在受众中发酵,自媒体承担了重要角色。由于自媒体平台的交流与互动具有简便和随时性,网民可以随手转发或评论,甚至还会出现新闻搭车现象,这既体现了受众参与法治新闻传播的积极性,也对舆论引导带来挑战,所以主流媒体的舆情引导成为关键。

三、法治新闻找准受众需求的路径

在融媒体语境下,审视法治新闻发展与受众分化的共振点,笔者认为需要从受众心理、受众粘性、融媒体推进的角度,找准受众需求,探索法治新闻具有长久生命力和广泛受众市场的发展路径。进入融媒体时代,不仅仅是外在形式的改变,形成传统媒体、新媒体等优势互相结合并且发挥更大作用的运作模式,而且在内在运作中,融媒体也将所有媒体的优点进行再组合,优化功能、手段、作用和价值。法治新闻的传播载体在优化的基础上,才能与受众保持并进的步伐。一是受众面对纷繁芜杂的讯息,呈现出求异心理、认知需求以及共情追求的心理特征。从受众的自身需求出发,法治新闻需要在受众精细化的趋势下,对受众进行大数据分类,为不同层面、不同需求心理的受众提供个性化服务,再将个性与喜好相似的受众聚合,借助评论区的社交互动聚集用户。受众对于信息的接触和理解是建立在自己的选择基础上,尤其基于认知需求和情感共鸣,会出现差异。法治新闻的推送,就要打破传统媒体时代的输出方式,要进行个性化精准推送与细分领域深耕,促使受众之间更加高效地连接。生活中,人们需要一种自由而灵活的信息交流方式,而要实现生活的有序性,还需要一种深入性和权威性的信息作为引导,因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传统媒体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肩负起自身的责任,且需要在信息的深度以及高度上进行不断完善和改进。二是增强法治新闻与受众之间的粘性。受众对法治新闻的深度提出了需求,对法治新闻报道的进展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作为法治新闻的生产者,不同平台的媒体都需要重新认识与受众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媒体的服务意识,报道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方便受众接收信息,推进受众转化,从传统媒体有效向新媒体引流,防止传统媒体在转型期的受众流失。三是增强受众的参与性成为法治新闻粘性的重要引擎。法治新闻报道应该考虑到精细化受众群的感受和体验,有针对性地选择新闻、选择话题,将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集纳推送,方便受众高效阅看和深度查阅,增强受众的粘性。互联网为所有媒体提供了互动空间,拥有公众号、网站、短视频等账号的媒体,在推送法治新闻的同时,可以与受众在网络上进行充分的互动,这类互动包括留言、参与、直播等形式,让受众的互动感得到充分满足,而且让法治新闻的可信度和直观性更强,继而为舆情引导奠定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郭青春.新闻要努力把握受众的求同和求异心理[J].新闻大学,1999(03).

[3]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9.

[4]克劳斯•布鲁恩•延森.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31.

新文化论文范文5

公益性文化的职能决定了它在一个社会的文化领域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如福利性文化设施的覆盖面、高雅文化产品的水准、群众文化的普及程度等,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标志,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志,也是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社会的文化传统与现实的重要窗口。因此,繁荣和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就我国文化成长状况来看,公益性文化事业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种:一是如新华社、人平易近日报、《求是》杂志、省级党报与党刊等承担党和国家喉舌功能的政治性文化事业;二是如作为国学的京剧、昆剧等平易近族文化遗产的文化事业单元;三是如公共藏书楼、文物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四是如面向社会群众的文艺表演、文化展览等文化事业。2007年10月十七大召开,同志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文化建设提到了全新的历史高度。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催化剂。群艺馆、文化馆站等是向全社会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的单位机构。积极探索公益性文化服务模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益文化活动,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应成为群艺馆、文化馆站的主要功能定位。本文主要结合我国群艺馆、艺术馆近年创办公益性文化活动的现状进行研究。

二、我国公益文化中,群艺馆、艺术馆的问题

1.管理机制不适应。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弊端延续多年。对职工来说,利来伸手、饭来张口,干与不干一个样,钱来大家都有,甚至于放任闲着看的,挑剔忙着干的;对管理者来说,干好干坏无风险,事业萎缩,人才荒芜,福利低劣失去凝聚力。随着改革进程的推移,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2.人员素质的不适应。目前,两馆职工的结构现状大多是人才匮乏、专业缺档、人员老化,编制内人员无法流动,优秀人才进不来:年轻创新型人才缺乏,文化经营型人才缺乏,策划经纪型人才缺乏3.资金投入渠道不适应。虽然有的馆在开创产业方面有所涉足,但总体上还是依赖上级拨款和指令性项目,等靠要思想严重,多年来资金零积累。由于受经济实力的制约,在开拓中缺乏竞争意识。4.从社会外部来说,出现多级竞争。其一,少儿、广电和教育等部门,各自以传播、阵地、机制方面的优势,渗透在各个层次的群众文化之中;其二,一批有经济实力的企业,以其营销的优势、灵活的机制,瓜分文化产业。随着大型文化活动进入市场操作模式,我们的强势项目面临岌岌可危之境。其三,个人办文化,尤其是抢摊培训市场,成为后起之秀。5.是社会力量支持文化建设的渠道不畅通。完全依靠国家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投入难以满足新时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社会力量捐赠公益文化事业,是国家财政投入的有益补充。目前我国公益文化事业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社会力量捐助公益文化事业的成功案例非常少。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政策宣传力度不够,难以形成普遍的社会共识;缺乏有吸引力的荣誉制度,捐助人得不到应有的表彰;税前列支的优惠政策程序繁琐,税务部门和捐助企业的积极性都不高,使得有关政策在实际捐助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强。这无疑妨碍了全社会的文化共建共享。6.四是内部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虽然自2003年以来,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改革不断深化,群艺馆、艺术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很多方面尚未建立起确有约束力、有激励作用的内部管理制度。用人机制不活、收入分配激励约束作用不明显、社会保险尚未完全社会化等问题仍然广泛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效率和水平的提高。

三、发展群艺馆的重要性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在开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历史进程中,文化既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必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中央既强调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必要性,又明确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目的是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所带来的新成果,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充分表明中央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可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必然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主要职责是生产和传播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具有普遍性、实用性、流行性等特点,是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现思想和观点,它是由精英文化转化而成。公益性文化事业就是将先进文化、精英文化转化成为大众文化,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接受、认可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的活动。在管理工作中,公益性文化事业必须坚持以非营利为目的的方针,如作为公益性事业组织的纪念馆、博物馆和图书馆,应该坚持为人民服务而不应带有任何营利性质。文化馆和群艺馆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它以提高当地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艺术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根本目标,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宗旨,组织和动员广大群众开展健康文明的文化艺术活动。不断加强文化馆和群艺馆的专业化建设,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的专业化水平,对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文化馆和群艺馆自身的职能,实现其肩负的主要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群艺馆(文化馆)是《宪法》规定各级政府设立的,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研究文化活动规律,创作文艺作品,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公益性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机构。它是当地社会文化活动的指导中心、创作中心、培训中心、活动中心,是学习、宣传、实践先进文化的主体力量,群艺馆(文化馆)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一个单位无法比拟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是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起沟通和联系的一座桥梁。群艺馆(文化馆)是协助政府来管理群众文化工作的,它的建立历史久远、意义重大。早在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在蔡元培、陶行知等先后倡导下,各省组建社会教育和通俗教育,着重针对中国农村“贫、愚、弱、私”四大弊病。1927年,在民众教育呼声的影响下,各省市组织设立民众教育馆。原通俗讲演所、通俗教育馆均改为民众教育馆。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民众教育暂行规程》,对民众教育馆的普及和它的任务等作了具体规定。要求民众教育馆设立阅览室、讲演室、生计室、游艺室、健身室、陈列室、教育室、出版室。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群众文化工作成为革命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得到新的发展。抗日战争期间,解放区政府在接收原民众教育馆的基础上,经过整顿和核实,恢复和发展了新型的民众教育馆。它是无产阶级政府领导下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与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众教育馆有质的区别。1949年建国以后,人民政府将接收的近千个民众教育馆改建为人民文化馆,并继续在全国普及文化馆的建设。从1951年起,全国统一规范名称为人民文化馆。从建国到1952年,我国文化馆事业是由教育部社会教育司领导的。1952年,文化部接管文化馆事业以后,对文化馆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于1953年12月,了关于“整顿和加强文化馆、站工作的指示”,明确了文化馆的性质和工作任务,确定了以识字教育、政治宣传、文艺活动及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职能,集行政管理、业务开展于一身。1982年文化部颁布了《文化馆工作试行条例》,文化馆的主要工作任务是:通过各种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向广大人民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教育;宣传马列主义、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令;宣传国内外形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普及科学技术和文化卫生知识;组织辅导群众业余文艺创作和业余文化艺术、娱乐活动,搜集、整理当地民族、民间的文学艺术遗产等。1956年按文化部要求,各地成立群众艺术馆,并颁发了“关于群众艺术馆的任务和工作的通知”,其工作任务是:

(1)搜集、整理民间艺术遗产和辅导群众业余艺术创作,以发扬民族的民间的艺术优秀传统,充分发挥群众的艺术创造才能。确保了我国民间艺术的流失。

(2)编辑并推荐适合群众业余艺术活动需要的演唱材料和业务学习材料。

(3)协助文化艺术干部学校,或采取举办讲座等方式,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文化馆(站)、文化宫(俱乐部)的艺术干部,以便通过他们来培养和提高群众业余艺术骨干。

(4)组织专业艺术工作者,有计划地对群众业余艺术组织进行业务辅导,以推动群众业余艺术活动的开展和提高。

综上所述群艺馆(文化馆)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的职能显而易见,究竟如何发挥群艺馆(文化馆)的职能作用,如何为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呢?是我们广大群文工作者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笔者认为,群艺馆(文化馆)应该站在时代的前列,认清形势,开拓进取,按照政府赋予我们的职能,大力开展当地的群众文化活动,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当地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改善群艺馆的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群文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后,精神文明建设显得极为重要,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于精神食粮的需求与日俱增,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社会,在外来文化不断侵入的今天,承担先进文化传播和引导的群艺馆(文化馆)作用尤为重要。如果不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来占领社会主义这个大舞台,那些庸俗、低级、封建迷信的腐朽文化将会无孔不入的渗透进来,危害着我们的社会,危害着我们的心灵。假如我们放松警惕,社会主义的堡垒将会不攻自破。所以群文工作者要认真践行“三个代表”,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充分认识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伟大意义,抢占建设先进文化的制高点,横扫庸俗低级的腐朽文化,增强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群艺馆(文化馆)社会作用的发挥真正与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一致。

2.广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在践行先进文化的过程中,群艺馆(文化馆)要唱好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紧扣时代脉搏,组织、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如市群艺馆近几年来示范性、导向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全面带动了整个群文活动的开展。广场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农村文化、社区文化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美术、摄影、曲艺、相声、小品、声乐、器乐等专业辅导培训全面出击,齐头并进;作用的发挥,活动的开展,不但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净化人民群众的心灵,陶冶人民群众情。公益演出:主要结合元旦、春节、“五一”、“七一”、“八一”、国庆、中秋等重大节庆,组织创排文艺节目进社区、校园、部队和赴省外扶贫演出等,为扩大受益面演出,通常采取流动模式,一场晚会在多个地区演出

3.有机制大胆改革.

首先是尽量用足、用好政府政策,主动争取党和政府部门的支持。政府对两馆的投入方式实行总量控制和按项目投入。根据两馆目前的发展现状,我们可改变传统的机构框架,设置新的部室和岗位结构。建立以馆长负责制为核心的行政机制,以岗位管理制为核心的用人机制,以项目核准制为核心的投入机制和以绩效工资为核心的分配机制,并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对馆和全体职工的利益给予法律保障。同时,根据两馆的职能,把部门分为公益性经营型部门和经营性公益型部门,既保持了履行政府公益性群众文化的职能,又加大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

4.推行能人制度,强化竞争机制。

按照因事设岗、量才录用、双向选择、优胜劣汰的基本原则,群艺馆、文化馆可以实行全员聘任制和职称评聘分离制,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客观分析职工年龄、身体、文化程度和能力水平,使他们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岗位,发挥最佳才能。职工上岗实行一年一聘制。聘用程序为设岗、选岗、评岗、聘岗,凡受聘人员均与聘用部门签订劳动合同书,合同书明确受聘人的岗位、职务、责任、权限、工资福利、劳动时间、应尽义务以及奖励处罚、解聘等条款。在实施全员聘用制的基础上,还可试行外聘制、项目制,打破论资排辈,实行择优录取。

5.是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力争实现各级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逐年增长,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完善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赠、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政策措施。四是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合理规划。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详细了解人民群众的实际文化需求,立足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确定各种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规模、布局和内容

6.公益展览和公益讲座

展览通过实物、图片方式向观众展示某种文化信息,能充分发挥教育宣传、传播信息和弘扬文化的作用

新文化论文范文6

1、在市场条件下,群众文化的消费方式已经发生转变,消费方式更加多样化。

网络这一媒介有着独特的影响力。相对于传统群众文化工作,如今的群众文化工作更加随意、自然。Ktv,网吧,馆等文化消费场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网络越来越重要。

2、群众文化面临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双重挑战。

因为年龄、经历、背景、知识水平等的不同,导致人们审美的不同,对文化的需求也呈现千差万别。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独立和自主观念不断增强,表现在文化上体现为自我参与和欣赏。因此,群众文化必须顺应潮流发展,从而占领文化消费高地。既有适合大众的喜闻乐见的文化,又照顾小部分人的特殊的文化需求。

3、群众文化工作开展主要的阵地是文化馆和文化站,这是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事业单位。

处于群众文化工作的排头兵和前沿阵地位置,同时也是政府和群众之间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文化馆和文化站起着组织实施群众文化活动,专业研究、创作、普及与提高群众文化活动规模和活动水平的关键作用。文化馆和文化站这些文化基层工作单位建设的好坏直接从根本上影响着群众文化工作的水平。但是,据调查研究表明,当前众多文化馆和文化站的建设情况普遍十分堪忧!群众文化工作干部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选拔和任用制度、工作制度都已经僵化,导致很多有能力的人难以进入工作,而本身有的人中又有一部分养老的人,对于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文化馆和文化站等自身管理也比较松散,创新力不足,导致群众文化的路越走越窄,有些难以维系。许多乡镇一级的文化站张冠李戴,业务荒废;村级的文化大院有名无实,有牌无人,群众文化工作难于有效组织和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队伍面临青黄不接,整体萎缩的局面。这一切都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群众文化的开展。根据群众文化工作面临的现状,要做好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一方面要让市场参与到群众文化工作中来,不断寻求自我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承担起公益性文化的责任重担,更好的发挥群众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

二、新形势下做好群众文化的措施

1、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目前,各种群众文化活动类型多样,让人目不暇接,但是其片面追求新颖和追求美的热情同实际不相符合,最后活动取得的效果也不尽人意。这些文化中并没有起到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的作用。许多传统文化正在走向夕阳,而经市场运作的精英文化更多的造成了赚文化钱和利用文化赚钱,功利色彩十分浓厚。群众文化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不好,日益被人们所抛弃。因此,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要注意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的艺术修养实践技能和工作水平。基层文化工作者一定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进行群众文化的创作、专业培训和业务指导工作。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的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因势利导发展好群众文化工作。

2、不断充实和丰富群众文化工作的内涵和形式。

针对不同的群众,要相应的开展工作。

(1)群众文化工作要起到和谐作用。即通过群众文化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让人们在文化中享受到情绪上的激动,感觉上的舒适,精神的满足,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2)群众文化工作要起到精神调剂作用。要通过群众文化调控参与者的意识、思维活动,从而促进心里的健康。

(3)群众文化要起到情感宣泄的作用。通过群众文化活动使人们的情感宣泄找到途径和方式。从而体现自我价值。

(4)群众文化要起到娱乐的作用。群众文化必须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要让人们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得到休息并调剂精神。

3、不断拓展群众文化发展空间。

群众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而人民大众是包括各行各业在内的广大劳动者,因此群众文化不应该局限于任何一个环境和方式,而应该利用多种空间,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的形式。目前,诸如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街头文化、商业文化、青少年文化、老年文化等等许多都在各自的环境中大放异彩。要把这些文化形式和内涵运用好,巧妙的借助这些环境,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使群众文化真正融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使群众文化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1)校园文化是流行于校园内部学生之间的文化,他的出现和繁荣极大的满足了学生群体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而其主要内容就是各类文化艺术活动。而校园作为一个特殊的地方,当学生走出校园时,他便影响了成千上万个家庭,会促进家庭文化,社会文化等多方面不断繁荣进步和发展。

(2)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是现代的、通俗的、潮流的。群众文化工作者一定要创作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能够更多的以普通人的视角去反映普通人的思维和情感。更好的拉近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3)广场文化作为近年来流行起来的文化形式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青睐,也成为城市文化建设和综合文化实力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一定要突破传统模式的限制和束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创新,强化文化产业意识,使群众文化走向市场。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点。群众文化事业要向产业化发展。必须按照市场规律来发展自己。要通过市场来对群众文化的资源进行配置。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也要进行市场化改革。只有这样,群众文化事业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群众文化才能在市场中找准位置,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文化服务单位的主体业务必须按照产业化的要求进行规划和运作,而不能作为文化事业的补充,作为权宜之计。

三、结语

新文化论文范文7

1.会计信息安全缺乏保证

会计的信息化是把会计信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信息网络充分融合的一项工程。信息化就要求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交流,开放。要想解决会计信息化技术和系统的推广,要在网络安全的研究上下足功夫,确保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可能的危险泄露或者恶意的攻击,做到滴水不漏,而不是出现问题后亡羊补牢,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在云会计模式下,会计数据存放在云服务商提供的云平台上。虽然从技术角度来看,云服务商通常可以提供较安全的数据保障机制,但云计算模式决定了它的风险,由于大量数据的存储和分析都在“云”端,许多单位会担心其核心的会计数据遭黑客盗窃,或者是被意外泄露使得其会计数据保密和隐私问题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会计监督信息化还处在摸索阶段

新时期会计信息化的方向主要是由核算型逐步向管理型升级,要求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然而针对如何和信息化的审计对接却考虑少,软件的设计也忽视此方面,例如,大多数的系统没有提供可用的标准I/O接口和外部进行数据交换,不能实现审计功能。另外,软件的内设数据库在结构方面也不够开放,不够规范,没有考虑审计时的双向查询需要;目前的信息化软件对于如何保存审计的痕迹还做得相当不够,特别的是没有给信息化审计提供相应的测试环境,无法进行审计的直接对接。

二、解决新时期会计信息化难题的策略

1.提升单位管理水平,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

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不仅是工具,单位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应当注重会计信息系统与经营管理环境的契合,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实施过程,往往也是会计工作变革的过程,通过会计信息化推动单位管理模式、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的优化与革新,建立健全适应会计信息化工作环境的制度体系,提高业务数据与会计数据的一致性,实现单位内部信息资源共享,推动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信息系统集成,促进财务业务一体化。

2.注重整体规划,统一标准,消除会计信息孤岛

在会计信息化的世界里,标准即是生命线,会计信息系统要做到整体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编码规则和系统参数,实现各个系统的有机整合。以全面推广会计信息化为契机,构建基于XBRL的标准财务报告平台。XBRL(eXtensibleBusinessReportingLanguage)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作为财务信息处理的最新标准和技术,通过它可以使各种会计信息在不同软件、平台、技术间实现数据的可靠提取和顺畅交换,促进单位财务报告的标准化和信息化,使计算机能够以统一的方式识别、处理会计信息,从而消除会计信息孤岛。

3.拓展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渠道

再强大,再科学,再有效的管理方法归根结底还是人在操作,所以顺势培养专业的人才是推动技术普及的重要环节,各行各业都是这样,会计更是如此。实施学历教育与在职教育并重的发展战略,建立健全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网络教育、实践锻炼、交流研讨、在岗学习为一体的长效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作用,单位也应加大投入,造就一批既能够精通信息技术,又具有财务管理知识,能够熟练地进行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和分析的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为促进会计信息化的顺利推进打下扎实的基础。

4.重视会计信息系统安全

会计信息是单位的核心价值所在,必须保证重要数据在单位控制之下。必须加强和完善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硬件系统的维护,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建立预防病毒和黑客的网络安全措施。在当前有关网络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单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研究应用云会计的可行性,可以有选择地使用“私有云”或“公有云”的部分模块,关键会计信息不储存在“云”端。

5.加强会计监督信息化

会计监督信息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通过信息化手段监督检查会计基础工作,监督检查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内控制度建设,监督检查会计信息化工作。在会计监督信息化过程中,主要任务是要推进会计监管手段和方式的信息化,首先,加快审计软件的开发进程,提高审计手段的信息化含量;其次,审计机构要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对会计日常业务的监管,实现从事后监督向日常监督和实时监督转变。

三、结语

新文化论文范文8

展示空间设计指的是提前做好计划,根据计划拟定某个主题,确定此次展示的目标,选定某个特定场所,对所选定的物品进行设计和摆放,达到具有某种特色的信息传递效果。其主要在室内或室外进行,可以在商店、广场等公共场所对某些物品进行陈列。在不同的环境、场所,会展示出不同的艺术文化特色。展示空间设计不仅渗透着文化气息,也体现着不同的专业特色。其旨在通过营造一个独具特色、拥有个性色彩的艺术文化空间场地,向公众传达设计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展示空间设计内容丰富,不仅蕴含深刻的文化色彩,也充满时代特色,采用各种新颖的方法和设计技巧,展现出丰富多样的空间样式。随着信息全球化的传递,展示空间设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也充当着重要角色,发挥着文化交流与传播媒介的作用。

二、文化对展示空间设计的影响

随着历史的演变,博大精深的文化呈现出多维度、多视角的表现形式,文化在设计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当今的设计中,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在设计中都被设计师多次利用,虽然随着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日益发达,设计的手法和工具都有很大的改变,但是在设计中文化理念和现代文化气息仍有着重要作用。展示空间设计讲究符号信息的表达,注重色彩的搭配、场景的适宜,既要有现代设计的艺术美,还要有传统文化特色,讲究一定的规律性、线条的美观性,力求空间展示既独特又不离奇。如,有的展示空间的设计讲究大气、稳重、祥和,体现出中国文化中的中庸思想;有的讲究线条对称、方圆有序,体现出中规中矩的文化气息,具有十足的中国风格;有的不拘泥于传统文化,结合现代科技,讲究意蕴和时尚,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中国文化。另外,不同的地域文化在展示空间设计中也体现出不同的特色,根据不同的民族特色、地理条件,设计师在展示空间设计中会结合当地或某一特色民族文化进行设计,在创新与传承中寻找两者的结合点,达到既有设计又有地域或民族文化特色。设计都是建立在一定文化基础之上的,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创新设计并不是简单的超凡脱俗、标新立异,只有充分结合文化元素才能更好地进行空间设计,获得美的效果。

三、展示空间设计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信息

展示空间设计传递的是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传递出社会、经济、科技、自然等综合信息。在展示空间设计中,不同领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展示空间设计师向人传递一种空间艺术信息,在展示空间设计中抓住人文符号信息的传递尤为重要。现实生活中,人文空间符号的形式反映着现实社会环境。只有在展示空间设计中注重人文信息的传递,才能在公众活动的场所营造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交流空间,在展示中使人获得愉悦和舒适的感受,形成精神的力量。在传递人文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净化心灵,形成正能量,把传统文化的积极信息不断传承下去。

2.传承地域文化特色

目前,越来越多有地域、民族文化特色的展示空间出现,这不仅体现出展示空间设计风格的多样性,也表现出多样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在展示空间设计中,要注重结合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加以设计,在设计的手法、色彩、风格上要融入民族文化元素。除了注重从室内、室外建筑文化元素中提炼,也要注重从精神文化中吸收。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的展示空间设计,都要充分运用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元素,营造出具有地域文化色彩和民族特性的个性化的展示空间。这样既应用了不同的特色文化元素,也彰显出具有独特魅力的展示艺术效果。

3.展示空间设计中文化信息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