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等待为话题的作文范例6篇

以等待为话题的作文

以等待为话题的作文范文1

一、阅读等待,深度对话文本

静水本无光华,相互激荡才会出现层层涟漪。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亦需要教师提供平等对话,与文本深度对话的时间。笔者在阅读教学中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积极搭建全体阅读的平台,为学生留有阅读的时间,耐心等待他们自觉读通文本,走进文本,在其积思求解处适时点拨,引领其融入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

在教学苏教版《济南的冬天》一文时,笔者设计了品读欣赏环节,耐心等待学生反复朗读,深度对话文本。学生阅读后,举手回答,“我认为用‘温晴’一词概括济南的冬天最恰当,这一特点贯穿了全文。”“济南的冬天温暖舒适,我觉得用‘理想的境界’最合适。”“我同意,除气候温暖外,济南让每个人心里流淌温暖。”“我认为该词太笼统,还是‘奇迹’最好,因为奇迹,它才成为‘理想的境界’。”……学生的赏读还在精彩继续,笔者并未评论,还是耐心等候,与文本深度对话的学生进行创新解读,学生由“读文”出发,在一遍遍朗读诗意之冬中,抓住了文本主线,挖掘出了脉脉的温晴,真正学会了读懂文本。

阅读,需要中学生与文本及作者等多重对话,有效的n堂需要中学生自己学会慢慢阅读,细细品读,融入心与心的交流,思想与思想之间的争鸣。中学语文教师要捕捉其思想的动态,相机引领其深入,让各层次的学生在梯度阅读的空间孕育个性解读的花蕾。

二、合作等待,充分碰撞思维

新课程带来了新导向,合作学习的理念已根植于每位中学教师的心中。正如《学记》中的相关阐述,“独学而无有,则孤陋而寡闻”也是在强调合作的魅力。笔者由此在阅读教学中侧重培养中学生的合作与竞争精神,为他们拓宽合作的空间,鼓励他们各抒己见,静心倾听他们发出不同的声音,等待他们充分的碰撞思维。

在教学苏教版《变色龙》一文时,笔者引导所教学生合作学习。学生角色朗读,组织语言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组展示,“请问赫留金先生,对于这次审判,你作何感想?”“我非常不满意这个结果,试问公平正义何在呀?”另一组展示,“请问审判长,你在审判时,为什么反复修改结果?”“对于这个话题,我难以启齿,我是审判长,秉公执法是我的职责,可我为了生存不得不放弃公正,丧失个人的人格,抛弃尊严,以求全家苟活。”……学生角色朗读,置身情境,读出了奥楚蔑洛夫内心的恐惧,神情的诧异,表情的尴尬;合作采访后体验到了思维充分碰撞的惊喜,合作让学生深刻理解了该文的主题所在。

那些合作意识强烈的人才能更好地生存,继而创造更多的文明。中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合作的优势,让他们主动参与,踊跃展示,学会在倾听、尊重、反思中整合信息,慢慢等待学生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自由绽放个人乃至团队的创造之花。

三、生成等待,捕捉意外资源

语文教学巧妙之处并非课堂细节预见的多少,是能灵活地根据中学生的学习情况悄无声息地做出相应地调整。笔者由此敏锐捕捉并宽容接纳语文课堂出现的美丽意外,为动态生成的最佳契机而尝试等待,为学生也为自己留有冷静思索的余地,让未预约的意外资源在教师的冷静等待中幻化为语文课堂中的精彩片断。

在教学苏教版《皇帝的新装》一文时,笔者引导学生用一个字概括故事,学生思索后,举手回答,“我认为是‘装’,因为文本从做新装开始,再看新装,换新装,最后议新装。”“文中的骗子、大臣、百姓都说了假话,我认为是‘假’。”“我认为是‘装’,文本主要事件围绕新装展开,故事的中心指向众人的假装。”该同学展示后,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学生们纷纷响应,给予了好评,课堂的意外生成偏离了预设轨道,笔者趁机把握这一意外资源,等候学生新的创造,学生在问题引领下,一次次回归文本进行排除,不仅深刻领悟了故事的主题,而且赋予不同的角色以精准的高度概括,生成等待,让师生收获了意外的美丽。

以等待为话题的作文范文2

【关键词】农民工 媒体话语权 缺失

2008年10月9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是研究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发展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10个中央一号文件勾勒出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蓬勃发展的历史。笔者以为,城乡互动催生出的农民工群体问题,已成为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突破口之一。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推进,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农业部部长孙政才说,2007年我国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达1.26亿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为1.5亿人,扣除重复计算部分,2007年农民工达到2.26亿人。” 十七届三中全会是继党的十七大之后,召开的一次关于改革和发展部署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精神也是对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贯彻。十七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时,对“三农”问题做出特别强调,并提出四大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以农村为重点改善民生,依法改善农民的平等权利。农民工的媒体话语权,就是亟需保障的重要权利。

所谓话语权,“是指公民运用媒体或通过各种合理合法的渠道,对其关心的国家事务、社会事务以及各种社会现象提出建议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媒体话语权,即公民运用或通过大众媒体这一社会公共资源,对其关心的国家事务、社会事务以及各种社会现象提出建议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在我国,农民工的数量已经达到2.26亿人,如此庞大的社会群体,当他们面对媒体和社会时,所呈现的状态却是普遍的“失语”和无奈的“沉默”――他们在各类媒体上没有话语权,很少能通过媒体发出他们自己的声音,不能借助媒体表达他们对国家事务和社会现象的意见和看法。总的来说,当下农民工的媒体话语权处于严重缺失状态。导致农民工群体缺失媒体话语权,笔者认为有下列几个原因:

一、农民工自身缺乏媒体话语权的权利意识

农民工自身普遍缺乏媒体话语权意识,具体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文化素质偏低

由于社会政策和文化观念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的农民工,在社会认知和知识储备等方面的能力普遍较低。“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调查数据,2004年,在农民工流动就业人群中,文盲占2%,小学文化程度占16%,初中文化程度占65%。偏低的文化知识积淀相应地导致了农民工群体在社会政策解读能力、新闻素养等方面普遍不高。”这严重制约了农民工群体理解和掌握各种行为规则的能力,当农民工碰到各种困难时,很难通过媒体表达自身的意愿和要求。

(二)缺乏组织文化

近年来,农民工群体对城市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城市各项建设和服务活动已经离不开农民工群体。但是,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社会产生的经济影响并没有扩散到政治文化领域中。在社会强势群体掌控的政治文化领域,农民工群体的影响微乎其微。虽然农民工数量已经达到2.26亿,由于该群体的自身局限性,无论是在政治还是经济上,都无法组织化,诸如工会这样的团体或机构来维护该群体成员的利益,也缺乏相应的手段和渠道通过媒体获得一定的表达空间――媒体话语权。

二、城乡二元结构制约农民工行使话语权

城乡二元户籍制让农民进城后仍然无法摆脱“乡下人”的身份。在户籍制度造成的二元社会结构中,农民工群体的媒体话语空间遭到社会主流话语空间的排挤,农民工的微弱声音最终淹没在城市主流声音中。

三、媒体迎合城市精英阶层,牺牲弱势群体的话语空间

随着我国传媒行业逐渐市场化,媒体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必须追求利润最大化,争取获得主流人群的青睐,尽量报道能引起具有消费能力群体注意的新闻,而农民工群体在文化素养、经济能力、消费水平上普遍不高。出于利益的驱使,媒体只给农民工群体非常微小的话语空间,甚至忽略他们的话语空间。媒体的“媚强嫌弱”导致了话语权资源分配越来越向城市强势群体倾斜,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当前,城市精英阶层掌握着大部分政治和文化资本,他们通过对媒体话语资源的控制,确立了文化和思想道德上的垄断。“带着城市主流群体的价值观、偏好和思维逻辑,传媒扮演起了扬强抑弱的角色,其宣扬公正、道义和责任的职业道德正在被高额的商业利润所消解。农民工阶层所发出的任何企图改变现状的呼声都将被视为是缺乏合法性的、不安全的。”

“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出,如何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发展,是政府关注的重点之一。农民工问题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将会牢牢地牵动着社会各条神经。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工数量达到2.26亿的国家,农民工媒体话语权缺失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农民工自己的问题,农民工媒体话语权的保障关系到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命运。我国的新闻媒体作为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喉舌,应该在促进农村改革发展方面发挥舆论导向和正面宣传作用,尤其应该在为农民工群体争取媒体话语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新闻媒体要充分重视农民工话语权缺失问题的严重性,要积极给予农民工群体最基本的媒体话语权。

首先,媒体要承担起自身社会责任,给予农民工群体平等的媒体话语权。要主动倾听农民工群体的意见和呼声,坚决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一方面,媒体应通过新闻热线等方式为农民工群体的投诉提供便捷的渠道;另一方面,记者要积极深入到农民工群体中去,主动了解他们的疾苦和需要。

媒体不能以牺牲农民工群体为代表的弱势群体的利益,来获取商业利益,要正确处理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之间的关系。“媒体在行使引导舆论的权力时,也要时刻铭记善用自己的权力。作为社会公器的大众传媒资源不能无限制地趋于市场化和城市精英化。媒体在拥有权利的同时,也要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不可以也不应该对农民工群体的声音不屑一顾,必须赋予农民工与城市精英阶层相对等的媒体话语权,平等地分配媒体的话语空间。

其次,媒体应积极为农民工群体争取话语权,让农民工群体成为话语权主体。媒体积极为农民工群体争取话语权,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实现农民工群体的“主体性表达”:让农民工群体拥有自己的媒体话语权,而不再是被关心、被怜悯的弱势群体。媒体话语权是利益的代表之一,媒体话语权的拥有者会最大限度地运用大众媒体,维护自身和自己所属群体在社会中的各项权利。

当农民工群体真正拥有了平等的媒体话语权,才可以通过媒体为自己赢得政治、经济方面的正当权利。当农民工群体的声音通过媒体被外界听见,他们的生存状况才会有人关心,他们的困难才会有人来解决,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才能不再被“边缘化”。

最后,媒体应通过保护农民工话语权来为他们争取应有的国民待遇。媒体为农民工群体提供平等话语权,既是社会公平观念的回归,也是给予农民工群体平等国民待遇的体现。“所谓国民待遇,是指国民在生产、生活中享受到的便利条件和各种福利待遇。”“国民待遇原则体现了两个基本理念:第一,对等原则,即成员之间给予相互同等的待遇。第二,公平原则,即每个公民都应该享受到最基本的国民权益和保障,国家不应该在基本政策和制度上根据出身、来源地、职业等区别对待某些公民。”当社会的某个群体无法获得应有的国民待遇,相应的社会歧视和矛盾就会产生,这些社会矛盾如果长期积压,一旦激化就会危害国家的正常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将国民待遇原则应用到农民工媒体话语权问题,是指农民工作为一国公民,同样应当得到非歧视待遇,享有公平的媒体话语空间,国家和社会应当给予农民工和其他国民同等的话语权。但在现实中,农民工的国民待遇没有得到保障,他们的媒体话语权总是被人们忽视和排挤。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也严重阻碍了城乡交流,不利于农村改革发展。

结合“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笔者认为,积极为农民工群体争取以媒体话语权为代表的各种合法权益,有利于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党和人民群众喉舌的广大新闻媒体,要积极开拓关于农民工正面形象的报道。总的来说,媒体有责任为农民工群体提供说话、发言的机会和平台,赋予农民工群体与其他社会阶层相等的话语权,赋予他们应有的平等国民待遇。■

注释

①周英峰,王飞. 2007年我国农民工达到2.26亿人.新华网.,2006-02-14.

④陈成立,彭国胜.在失衡的世界中失语. 天府新论,2006-05.

⑤金玉.浅析大众媒体弱势群体的话语权.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

⑥谢茂明.农民工离平等国民待遇有多远.乡镇论坛,2006-01.

以等待为话题的作文范文3

[关键词] 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细节;咬嚼

【中图分类号】 G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120-1

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常常有不少学生提出很有创见性的问题。限于时间和篇幅,在此仅就教学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来谈一谈我的课堂释疑,以期窥斑见豹,一叶知秋。通过教学这篇课文,同学们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在人生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地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这自然不在话下。但在教学本文的过程中,学生余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杰利还应说句话”。要回答这个问题,教师必须首先深钻教材和吃透教材,认认真真地备好课。下面就是我在这堂课中回答的主要内容。

本文确实存在一点儿问题,即“我”的“最要好的朋友杰利”的表现不是“最要好”,而是比“当时和我在一起的”其他四个孩子要好一些,因为和“我”的父亲来找我,这毕竟是杰利的功劳呗。从文中的伏笔与照应手法来看,我们知道:“八年来我一直有病”是为后文中的“我落在最后”、“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等埋下伏笔的,反之,“我落在最后”、“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等自然照应了前文中的“八年来我一直有病”。同样,作者在前面写道“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是为后文中写杰利和我父亲让我在暮色苍茫中的悬崖上得以脱险埋下伏笔,“我”的父亲之所以拿着手电在暮色苍茫中来找我,就是因为杰利向“我”父亲告诉了“我”的处境很危险,也就是说“我”能脱离危险,是与杰利分不开的。在这个大的伏笔与照应中,杰利的“走了”与杰利同“我”的父亲的“到来”是伏笔与照应,“拿着手电”与“暮色苍茫”也是伏笔与照应(还有渲染)。作为一个小孩的杰利,能做到这一点,是很了不起的。从杰利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不仅对“我”有同情心,而且很有智慧――让大人来解决小孩难以解决的的问题。这比陪“我”同处险境待天明,不知要好多少倍!

俗话说:忙中常有失。这话不假,杰利就是因为救“我”之忙,而有失的――即杰利“和大家一起走了”之前连安慰“我”的一句话也没有说。不过,这不是杰利的问题,作为作者应该经过精心加工,从生活中加以提炼以符合生活的真实性。所以,余伟提出杰利还应说一句话,是应该的,必须的;不然的话,杰利就不是“我”的“最要好的朋友”了。应该说上怎样的一句话呢?……(等待学生说)说上与“你待会儿吧,我会想办法的!”类似的话就可以了。自然,这样以后,本文的第13自然段的末句“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就应该变成“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说了一声‘你待会儿吧,我会想办法的!’,便和大家一起走了。”如果再往深处一想,“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中的“好像”一词应该删去,“有点”一词也应该改为“很”字,这样就更能照应和突出杰利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了。

为什么出现这个问题呢?这很可能还不是作者的问题,而是译者的疏忽所造成的……希望同学们今后不但要学会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这种方法来写作文,还要认真思考,做到语意严密,尽量不出问题。老师期待着哩。

通过回答这个问题,不仅让余伟释然,还得到全班同学的刮目相看。这真是教学相长,师生同乐啊!

以等待为话题的作文范文4

但与此同时,不禁想到除了学生课前做到充足的预习工作、老师对教学进行二次备课之外,我们是否也不能忽略,课堂上如何体现“以学定教”思想的另一个细节――课堂等待。所以,笔者想从等待的必要性和艺术性角度来谈谈,关于以学生的课堂认识和理解,来确定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调整课堂教学进度的一点认识和想法。

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我们的语文课堂越来越热闹了,许多的课堂我们看到的是老师、学生一场场精彩的表演,听到的是唧唧喳喳的交流、热情洋溢的表达。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美好,但静下心来想想,过度的自主、合作、探究是不是背离了语文课的本质?语文课堂是不是需要一点等待?

有些课堂发问是有深度和难度的,需要学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有些课文大声朗读效果是不大的,需要学生静下心来默读冥想。不等学生看书,不待学生思考,就让他们读书、回答、讨论,无异于让无本之木长成参天大树,使无源之水汇成浩荡江河,其结果可想而知。由此,我们的语文教师不应在课堂上过于轰轰烈烈、越俎代庖,使课堂教学变得浮躁。当课堂洗净浮躁时,真实就是美丽,真正的语文课堂,该等待时就得等待。

一、等待是一种方法,等待会制造惊喜

身为一线教师,常常不自觉地以从教者的认知规律取代受教育者的认知规律。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产生来源而仅是被灌输的认知规律是难以接受的,而一味强记的结果也必然导致最终的遗忘。课堂上经常会发现教师总是在引导学生进行齐读、讨论,而让学生静心默读的时间却非常少,甚至一堂课下来,学生完全没有默读的机会,这样的一堂课看似十分活跃,但当我们静下心来想想,就会发现表面活跃的气氛下掩藏着教学目标没有达成,思维没有得到发展等问题。动起来的课堂为何会这样?是老师忽视了教学中的等待。学语文是需要用心去感悟的,需要学生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时代对话。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和空间,等待学生走进文本,等待他们的发现,是课堂“以学定教”的很好体现。

二、等待是一种激励,等待会创造精彩

以往在课堂上教师“独唱”与“领唱”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学生只能跟着老师走,只能在教师制定的框架中发挥很少的主动性,这种以“教”定“学”的教学怎能收到“ 保底不封顶”的理想成效?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课堂上,特别是公开课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大多没有反应,静寂无声,教师就有点惶恐。为了避开这样的冷场出现,很多教师要么充分利用自己主导的角色,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解、剖析,换一种方式重新提问。要么,急不可耐地点一两个自认为能回答的学生,立刻交流,还不时加以引导、点拨,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实际上,遇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大可不必心慌,不妨有几分淡定的气质,须知这正是学生“不愤”、“不悱”之时,需要我们启用“以学定教”的机智。此时,我们要做的是耐心等待,让他们有足够时间潜心阅读并深入思考。因为等待,是一种无声的鼓励,为了更好的生成。

三、等待是一种尊重,等待会营造和谐

王荣生教授说:“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语文教师上课要学会等待的艺术,要舍得花时间,要花在问题的辨认,知识的确认。教学设计应该具有较强的兼容性,能随时应付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有适当调控的余地。只有明白了教师“实际在教什么”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和谐美妙,美不胜收!

新课程改革呼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鼓励学生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并珍惜他们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这样的理念之下,课堂已经不属于教师独占鳌头的舞台。笔者认为教师需要等待,等待学生展示错误,等待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

特级教师孙双金认为:语文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那么,情感的激发要有心灵的感悟,智慧的启迪,要有思维的过程,而感悟、思维需要学生自己去完成。孔子的教育理论中也强调“思”的作用。因而,在语文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思考的时间是必要的。没有时间的保障,“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也只能是空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耐心等待,等待学生的思考、发现、错误、评价和感悟。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个性得以张扬。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徐忠祥.课堂上的等待[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7).

以等待为话题的作文范文5

一、给学生一个空间,他就能创造出一个乐园

中学生是可塑性很强的个体,不同的教育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育结果。相信学生,给他适当的思维空间,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也许你就会发现一个崭新的课堂面貌:学生活跃了,不用逼着再去学了;学生记得深刻了,不用再恨铁不成钢了;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多了,不再是沉闷不振了……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在一节作文课上,讲到什么是话题作文时,我让同学们先说一下生活中你曾碰到过那些话题,学生马上就说道:成功、挫折、校园生活、亲情,甚至说到宇宙等。这样没用老师说一句话,学生就已经说出许多话题。然后,老师再讲什么是话题作文及写作的要求是什么,并让学生讨论以“树”为话题的作文怎么写,讨论要求提出后各小组立刻迫不及待的讨论,几乎没用老师就一句,学生就整理出了数十种写作思路。整个课堂成了学生动手动脑的乐园。所以,给学生一些平等,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更容易被激发。

二、给学生一点平等,用宽容的心态关注每一位学生

在洗衣服时放上“肥皂水”,衣服就会滑而干净;教育学生时宽容就是“肥皂水”。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他们的内心都是多姿多彩的世界,教师不要因为他是优等生,犯点小错就不去追究,也不能因为是学困生而遗弃,教师要以人为本,学会以关爱、宽容。要做到真正的关爱学生,让宽容结出硕果,这需要教师具有一种独特的教育智慧。当教师遇到学生犯错误时,不要立即“拆穿、点破,”更不能公开指责,让学生难堪,要用非常委婉的方式,让学生知晓过错,促其觉悟,进而达到自律。多给学生涂些“肥皂水”吧,让他们的身心少受一些伤害。

三、给学生一点尊严,用尊重的眼光看待学生

通常来说,由于某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极不耐烦的或反抗的心理现象,人们称它为“超限效应”。“超限效应”是在我们的日常教育工作中经常可以见到的。像教师拖堂;用同样一种方式重复传授同一内容等等都是如此,教师做这些工作时没有考虑到学生也是极具尊严的人,其结果使学生的神经细胞处于抑制状态,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谓得不偿失。特别是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都尚未发育成熟,其自控能力还很差,一味地对其机械地重复传授知识,很容易使他们焦躁、不耐烦。“逼”急了甚至会产生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教师必须要考虑变换不同的表达方式或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地避开 “超限效应”的产生,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给学生一点希望,用期待的眼光看待学生

美国人罗森塔尔等人对小学生作了一次所谓的潜力测验,其实验只不过是一次一般的智力测验。他们随机抽取少数学生进行测试,测试后故意告诉他们的教师,说这些学生都是有潜力的学生,要求教师注意观察,但不要告诉学生本人。结果那些所谓有潜力的学生成绩真的比其他学生的成绩进步快,这就是所谓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实验表明,教师的期待是学生进步的一大动力。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公平对待和赏识,也特别希望老师多关注自己,所以作为教师就应多给学生一些关注,用期待的眼光看待他们,让他们在关注和期待中主动地成长。当然教师的期待应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是恰如其分的期待,能让学生拓展憧憬未来通道的期待。

以等待为话题的作文范文6

作文题目如下:

黑暗中,石头愤愤不平地对身边的钻石说:“我不知道平时人们为什么把你抬得那么高,把你视作宝贝。现在你跟我又有什么两样呢,不都黯淡无光吗?”钻石说:“是的,我和你一样,也不会发光。但我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这时,天边露出了一丝星光。石头发现,身边的钻石立刻熠熠生辉,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卷下来,发现学生的思维真的是教师无法想象的,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立意,比如:把握机遇;严酷造就辉煌;准备;不打无准备的仗;涌泉相报;月亮也曾是个贼;传播光芒;感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金子都会发光,自己要有真才实学;谦虚;等等。这些立意明显偏题。学生们怎么会得出这么多偏题、走题的结论?原因何在?我们在对材料作文审题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写作材料作文,必须紧扣材料

材料作文,强调的是在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写作,并由学生自主选择角度写作,就是说所写的文章主旨都应该从材料中能找到。但有些学生的作文并非如此。有个学生以“月亮也曾是个贼”为题写作,在作文中这样写道:“钻石不发光,依靠别人发光,由此联想到月亮也是一回事。所以说月亮是个贼。”还有个学生以“严酷造就辉煌”为题写作,作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原本都是黯淡无光的石头和钻石,怎么遇见星光就不一样呢?因为,钻石经过了高温高压的考验,才变得晶莹剔透,所以说,严酷造就辉煌。”

试问,材料里涉及月亮吗?材料里写到钻石经过高温高压的考验吗?没有。很明显,这审题是不准确的,完全偏离了材料,偏离了题意。

所以,写材料作文,必须紧扣材料,对材料进行辨证、具体、全面的分析,不能脱离材料内容,随意联想。一切立意都应从材料中得出,这是保证写作成功的前提。

二、审题立意时一定要分析内容,对材料之间的“关联”进行解读

对材料作文进行审题立意时,我们要仔细阅读所提供的材料,切实弄清材料的中心和实质,不能只抓其中的只言片语,以局部代替整体,一定要注重整体性。

这则材料写了石头和钻石的对话,首先要分层勾画词语,理清材料间的逻辑。

石头 :愤愤不平于钻石比它地位高,因为黑暗中两者都一样――黯淡无光。

钻石: 承认现状――不会发光,但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

后来的情况:天边露出一丝星光。

钻石:立刻熠熠生辉,甚至比星光更闪亮。

整体框架是石头和钻石的对话,石头评价钻石,认为两种事物是一样的――黯淡无光,钻石客观分析自己――不会发光,但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下文写钻石变得熠熠生辉就是因为正确对待别人的光芒,这样就对材料内部各事物之间的关联能解读。从整体上来看,材料的主旨就是正确地认识自己与正确地看待他人,钻石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看待别人,但石头没能做到这些,这才是材料的方向,所以可从正确地认识自己与正确地看待他人,或者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如何正确地看待他人这些方面去写,写其中的一个方面,或者从这两个方面写。

而上面学生拟写的很多中心都没有一个整体性规律,只是抓住了其中的只言片语,以局部代替整体,偏离了材料的中心,这正是错误的根源之所在。如立意为“谦虚”的学生可能抓住第一句话认为石头太不谦虚了,所以结论为“要谦虚”;立意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生可能只是根据最后一句“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错误地认为钻石吸收星光,但比星光还灿烂,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把握机遇”的学生可能抓住这句“天边露出一丝星光,钻石熠熠生辉”,认为钻石就是因为抓住了这机会,所以要把握机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