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专业范例6篇

物理学专业

物理学专业范文1

物理专业专升本毕业论文--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探讨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现象、物理定律都可以用实验加以演示,这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当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发生浓厚的稳定的兴趣时,学习这门课程就有了内在的持久的动力,这种内因的作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兴趣在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问题情境提问幽默语言联系生活有趣实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布鲁纳。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问题情境”是指与某些具体情境融合在一起的问题。将物理问题融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能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新知学习中。例如:在学习“变阻器”之前,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变明变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此时,学生为了了解电视机的潜在的某些内部“零件”所起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新课内容,从而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想了解“新知识”的迫切的心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浮力》这节时,我运用多媒体先给同学们播放了一段《泰坦尼克号》的片断,号称当时最大的游轮,鸣笛徐徐驶来时,把同学们带到影片中的境界,欢呼之余,问同学们它与本节有什么关系呢?至此不少同学已在纷纷议论:这么大的船为什么能浮在海面上而不沉啊,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呢?……这时已把同学们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同时使学生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是有用的,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以良好提问为契机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学内容都能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要以良好的契机为抓手,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惯性概念后,教师可做这样一个实验,拿一只笔套竖立在讲台边缘的纸条上,然后问:谁能拿出笔套下面的纸条又不接触或碰到笔套?做法是可用手捏住纸条的一端,用另一只手的食指迅速打击纸条,这样能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既使兴趣因诱导而生,更使学生在终身难忘的小实验中获取和巩固了知识。

三、运用幽默语言,培养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一很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中教师讲课时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恰当运用幽默语言,能使学生富有生气和引起注意,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例如:在讲到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时,若引用了男女之间的关系: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进行幽默比喻,能使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规律。又如:在讲完光的反射规律时,因不少同学仍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说成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呢?在数学上不是一样的意思吗?针对这个问题,我给他们举了个例子:根据先后顺序,我们只能说儿子像爸爸,而为什么不能说成爸爸像儿子呢?通过这样的比较,使同学们恍然大悟,知道了先有入射角,在有了反射角的道理,进一步培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四、紧密联系生活,培养学习兴趣。

要使学生对物理有亲切感,体会到学物理的实用性,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教师应该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鼓励他们多留意生活中的事物。例如:我们在上“声音的传播”时,教师可以结合校运会说明“终点计时员是以看到发令枪的烟开始计时,还是以听到枪声时开始计时?”。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又如:因在“回南天”到来时,不管是地板还是墙壁,或者是桌椅的表面上,都会出现一层抹不干、擦不净的水,黑板变得湿漉漉根本无法写字,同学们老在抱怨这鬼天气,了解到这一情况,课上我微笑着对同学们说:“这是上天给我们出题目:同学们能否利用学过的知识,使黑板快点干?”一时间课堂气氛浓烈……同学们抱怨心理早已抛到九宵云外了。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若能紧密联系生活,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五、多做有趣实验,培养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一切物理理论都来源于物理实验,物理理论是对物理实验现象的正确解释,要全面提高物理的学习质量,做好物理实验是关键一环,通过实验又能促进学习兴趣提高。例如,在讲过“光现象”后,我给同学们做了一个扑克魔术:方法很简单,就是在自己前面的讲台上,盛上一杯黑墨水(这里称为魔水),然后拿一张扑克牌,背面朝上,慢慢通过魔水上方,就能说出自己所拿的是什么牌。刚开始同学们兴奋之余又百思不得其解,不由得佩服老师太厉害了……当时只是微微一笑,轻轻地对同学们说,其实同学们也能拆穿这个把戏,这时同学们兴趣又被调动了起来,经过一番提示,同学们纷纷点头,原来是这样的,原来我也可以玩魔术了。又如在讲授“大气压强”时,可加做一个“瓶子吞鸡蛋”的实验。有趣的实验能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会使学生觉得很奇怪,从而产生一种强烈想了解其中原因的愿望。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获得感性材料,探索物理规律、认识物理世界的基本手段。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演示实验和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分组实验,不仅能使抽象的概念形象、生动具体化,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和探究能力。

六、总结:心理学上证明,凡人们感兴趣的事物,就会引起注意,并能使人感知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从而引起探究倾向,他们就会执着地追求和钻研,他的智力因素也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若能巧设情境,用深入浅出的幽默语言并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良好提问为契机,课堂上形成师生互动,并且能多做有趣的实验,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并会使学生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从而达到“乐学”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广东省何滔《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广东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物理学专业范文2

生物化学是我校高职部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针对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我校使用的《生物化学基础》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全国医药卫生高职高专院校规划教材,本教材根据教育部“职业院校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编写而成,全书分十二章介绍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主要从生物大分子、物质代谢、基因遗传等不同方面展开。由于我国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护理专业的实施文理兼收的政策,再加上各省市高考制度不同,部分高中学校过早分科及重理论轻实验等主客观原因,导致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化学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生物化学课程的困难重重,教师也难以正常实施教学进度。

2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方法

2.1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讲出相应知识点的深度,达到高等教育的目的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讲解知识点,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调整教学方法,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达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和目的。就生物化学课而言,教师应改变相对落后的传统教学方法,增加更多更好的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突出启发式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实际病例的生化分析、健康、营养、环保等知识的渗透,综合利用不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由“不会学、不想学”转变为“我会学、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2)教师应由单纯的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通过开展科研,向同行、专家请教,努力提高自身业务和教学水平、争取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2.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化学反应繁多杂乱,生化机理比较抽象,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以糖酵解为例,一份子葡萄糖在无氧气存在下需要通过十步复杂的酶促化学反应才能转变为乳酸。在过去的教学中,常采用挂图或者板书,但因其生硬、呆板、不易变化等原因,使学生对反应物的转化、酶的催化、反应的快慢等的理解非常困难,也容易使学生由难学而产生厌学的情绪。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时,能以生动、形象的动画展示化学反应的具体过程,弥补了教学挂图或板书的缺陷,使微观、抽象、枯燥的内容生动化,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降低了学习难度、突破了教学难点、增强了学生的记忆,提高了教学质量。

2.3合理安排生化实验,强化知识的理解生物化学作为化学的分支,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开设生化实验,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生物化学专业实验技能,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多数院校都将生化实验并入理论课,学时和成绩的比例仅占一小部分,实验课教学处于从属地位,教师和学生对实验都不重视,致使生化试验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生物化学实验,作为理论课的有效补充,必须正常开设,而且要合理安排。比如讲完蛋白质化学一章,应当及时开设《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和《蛋白质理化性质》的实验课;讲完酶和糖的代谢,必须安排开设《淀粉酶催化活性的测定实验》,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获得相应实验结果,既可以强化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也有利于后续章节的讲授。

2.4多学科协商,优化教学内容护理专业开设的众多课程中,生物化学既不同于大学英语、思想政治、大学语文等通识教育课程,也不同于内科护理、药理学、病理学、社区护理等专业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为遗传学、分子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需的生物化学基础知识,所以内容安排上与后续专业课程多有重复,为了设定高等护理专业学制短、课时少的特点,依据高等教育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实际需要,与其他相关专业学科教师协商,坚持基础课内容服从于专业课的原则,以“少而精”和“实用性”为定位,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尺度,合理取舍,力求达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的目的。譬如:属于《医学化学基础》的生物大分子内容,侧重于其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属于《营养与膳食》的维生素内容,侧重于介绍其辅酶的作用,属于《病理学》的内容,侧重于将生化机理等。

3结语

物理学专业范文3

关键词: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学习兴趣

作者简介:罗劲明(1981-),男,广东梅州人,嘉应学院物理与光信息科技学院,讲师;罗裕霞(1988-),女,广东梅州人,嘉应学院数学学院,助教。(广东 梅州 514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梅州市科学技术局与嘉应学院联合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KJM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138-02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许多部门,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以物理学基础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该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1]

一、非物理专业的大学物理教学遇到的难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尽管大学物理课程已经在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的理工科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根据实际的教学研究发现,[2,3]目前大学物理教学遇到的普遍难题是:非物理专业的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一直不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4]

首先是学生方面。由于大学物理本身是一门内容抽象、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大部分非物理专业学生对这门基础课产生畏惧的学习心理,从而选择规避的态度;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就业形势的严峻,学生往往认为只要学好本专业领域的课堂知识,其他非本专业的课程不需用心学习,只要拿到学分即可,这也导致学生从心理上忽视了大学物理的重要性,失去了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兴趣。

其次是教师方面。高等院校教师尤其是理工科的教师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科研为重,而在教学方面认为只要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任务即可,从而导致以教师为中心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填鸭式传统教学依然普遍存在。结果显而易见,多数大学物理教师在教学方面缺乏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授课内容不能与学生的专业知识有机结合,使得非物理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仍然以应试为目的,以学分为终点,最终导致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学学物理兴趣索然甚至出现排斥心理。

此外,随着高等院校的连续扩招,部分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进行了比较大的倾斜。为了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应用型的专业课程不断开设,而作为非物理专业基础课的大学物理课程则不断压缩,不少非物理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由多课时变成少课时,有些甚至直接取消开设大学物理这门基础课。这样,课时量与教学内容严重不匹配,内容多、课时少、进度快、习题多、解题繁等这些综合因素最终导致了非物理专业的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兴趣急剧降低。

二、提高非物理专业学生学学物理兴趣的探索

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有效完成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任务,提高理工科非物理专业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呢? 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探索。

1.从源头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对大学物理学习的兴趣

“万事开头难”,在大学物理的绪论课上引起学生学习该门基础课的兴趣是关键。笔者在非物理专业的大学物理绪论课上总喜欢问学生:“你们专业为什么要学学物理?”然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异口同声地回答:“不知道。”针对这样的疑惑,教师在授课开始前就应该首先强调物理学的重要性,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对非物理专业学生来说,要重视大学物理对本专业课程的相互依赖作用,掌握物理基本思想和方法,对于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将来把物理知识应用到本专业的相关工作之中。

例如数学专业,应着重强调物理和数学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没有物理的发展就没有数学,没有数学的发展也没有物理,要在教学中注重引用实例来说明,如牛顿力学和微积分,麦克斯韦方程组与电磁场理论,爱因斯坦相对论与黎曼几何;强调大学物理与微积分等数学工具的关系,数学专业的学生对数学在物理中的运用也就会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再如计算机专业,有人认为学计算机的学生不需要学习物理,但计算机发展史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以物理学的发展变革为前提,而计算机又在近代物理学的历史中扮演着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特别是计算机软件专业,物理学是计算机硬件的基础,而硬件则是软件的根基,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依存。

理工科非物理专业的大学物理教学,应依据各专业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将大学物理知识与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学习产生兴趣,感知到大学物理的重要性。

2.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兴起了一项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利用这种技术手段,可以将文、图、声、像等信息融为一体,大大增强了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使人们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知识和信息。适当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科学合理地运用科普短片、Flas等多媒体教学课件,把复杂的物理现象以直观形象的画面呈现出来,让学生从直观感知信息中获得知识。大学物理的教学表现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既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又提高了课堂授课效果,达到激发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授课时放一张简单的图片,播一段科普短片,或者打开一个Flas替代黑板板书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热学的分子运动速率统计内容时,由于大学物理一般安排在低年级,而低年级的学生仅学过微积分没有学过统计学,仅靠物理教师课堂上的讲解,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通常无法理解,此时如果采用伽尔顿板实验的科普短片,能直观地把分子运动速率统计规律通过视觉效果展示出来,使学生不需要复杂的数学知识就能够理解;再如讲解狭义相对论内容,教师若只是口头教授或者黑板画图,学生不仅难以接受,还会觉得枯燥无味,如果适当结合类似爱因斯坦火车之类的Flas进行讲解,就能够把比较高深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用简单明了的动画展示出来,易于学生理解接受。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大学物理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这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这样一种充满活力的新的教学手段,必然会激发非物理专业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兴趣。

3.鼓励学生参与物理实验,提升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主动性

物理学科中的重大发现及其理论的建立往往都是由实验现象展开的,实验与理论的矛盾运动是物理学发展的直接源动力,一旦离开实验这一基石,整个物理学科的发展将面临灾难性的毁灭。在非物理专业的大学物理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必然需要学生参与到大学物理实验这一块领域。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能够巩固学生对大学物理内容的掌握,同时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操作、创新等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笔者在担任大学物理理论课程的同时兼任实验课程,发现非物理专业的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普遍高于理论课程的学习,物理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看”、“听”、“动”等多种协调能力,尤其是“动”的能力,而不仅仅限于理论课程中简单的“看”和“听”。此外,实验中还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依实验内容的选择而不同,例如弹簧系数测量的每一步过程都需要学生自己手动调节,动手时间比较长;而对于金属线膨胀系数的测量,只需调好仪器然后就是长时间的等待,每升到一个温度点记录一个数据即可,这种操作简单只需机械记录数据的实验明显不太受非物理专业学生的欢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对实验技能要求比较高的实验却又适得其反,例如等厚干涉实验需要学生非常细腻的微调,很多学生在这一点上失去了耐心。

目前,在非物理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实验的比重仍然较小,未来教学应该注重引入一些和学生本专业相结合的跨专业综合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理论联系实际讲授大学物理,增强学生物理学习的实效性

大学物理讲授的知识内容主要是物理学的经典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以及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的基本概念,而对近代物理学思想知识和方法的新发展则涉及较少,知识的陈旧导致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物理的兴趣。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能结合各章节内容,广泛联系实际,介绍物理学的最新应用,比如粒子加速器、黑洞、反物质等,不仅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还能引发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好奇心。

笔者在大学物理的授课过程中,偶尔增加一些物理趣事和物理前沿知识,发现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为之一振,比如在讲述牛顿力学的引力内容时,适时给学生简单介绍引力最强的天体――黑洞的相关知识,其引发的有趣物理现象使所有学生对这未知的领域充满了好奇之心。此外,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哲理,对大学物理教学往往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机械地讲述乏味枯燥的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的时候,适时加入一些与物理概念相关的生活哲理,例如把大学物理的参考系概念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或参考系,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即所谓的“换位思考”或“将心比心”,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这样很多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总而言之,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并且易于接受,而只要让学生们觉得大学物理“有意思”,其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结论

针对非物理专业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的这种现实情况,笔者主要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分析了其原因,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以上几个途径去提高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教学无止境,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理工科非物理专业学生学学物理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J].物理与工程,

2006,16(5):1-8.

[2]孙锦如,张锡娟,胡经国.非物理专业学生对学学物理兴趣的调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10):135-137.

物理学专业范文4

一、中专物流管理专业主要教学模式

1.课堂讲授。课堂讲授是最简单和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根据课本和教案进行基本的理论讲述,从而将专业性的内容以语言形式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是当前专业教学的最主要形式。

2.案例分析。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的描述以及产生的结果分析,使学生与教师共同对某种物流管理工作中的特点、规律或者问题进行思维上的推断,从而分析出相关的结论,使理论教学更具说服力。这是配备讲授法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模式。

3.企业参观。这是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将课堂环境转移到企业的具体工作环境中,让学生进行观摩、实践,对课堂学习知识有更深一步地认识和理解。在实际的教学中,这种模式被采用的机率很小,由于其操作上的难度相对较大,因此没有被非常有效地运用。

4.团队实践。团队实践需要学生自行组织或教师分配成为一个个小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特定物流管理课题的讨论、调研、分析等,这种模式是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调动起来,教学灵活性非常强,但可能会因课题设计不科学造成实践效果不佳。

二、中专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运用现状

当前中专教学中仍然是以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为最主要的教学模式,而对于实践性较高的教学模式却采用机率很低。对于物流管理专业来说,教师选择较多的方式同样是课堂理论教学加案例分析的传统模式,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课堂气氛营造效果不良,大大造成了教学质量的水平。不过从软件教学的角度来说,一般中专院校能将先进的行业软件作为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些实用性强的软件是进行物流管理行业之后所必须的。但从另一个角度说仅仅拥有软件专业能力毕竟是远远不够的。

三、中专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不科学。从教育理念角度来说,当前的中专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意识,对物流行业及管理工作的认知水平有限,运用这些传统的认知观点在当下时代背景下,物流专业教学必定会产生与行业现实的严重脱节的情况,从而使教学无法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只有更新教育理念,才能与物流业的发展相同步,使教学对人才能力的培养更符合行业的具体人才要求。

2.实践教学不足。物流行业的运作及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因此只有在足够的实践学习过程中才能逐渐掌握有效的专业操作能力。然而当前的中专物流管理教学中实践教学的涉及比例极低,这是大多中专院校由于办学条件有限,无法建立自有的学生实践基地,而且缺乏与行业的交流,同时校方对实践教学缺少关注,共同造成了初中教学不足的现象。

3.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内容陈旧是当前中专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一大问题所在。随着物流行业信息的不断更新,无论是行业运营、管理还是行业的发展形势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当中专教学仍然以传统的内容进行教学,其选用的教材即使是最新改版,但也与当前有几年的间隔,所以相对陈旧的教学内容与当前的行业发展及管理具有相当的距离。

4.专业设置不科学。就专业设置来说,中专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重点处理极不科学。物流管理是指某个行业(这里是物流)的管理,重点为管理,而实际上教学统统以物流作为重点,忽视管理的主导地位。这种不科学的专业设置,存在定位上不准确和不科学的问题。同时在物流管理专业的设立上,许多中专院校没有专门的物流行业研究,而是仅仅以其它教学经验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途径及方式,这样没有经过调查和研究的专业设置,缺少专业性与科学性。

四、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创新

1.教学方式的创新。要实现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寻求各个方面的创新是必然途径。教学方式的创新一般是指对当前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严重不足的现象,进行其它多种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创新教学方式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活动的直观性和实践性,还要及时把握具体操作的方法,使学生尽量在实践学习中不因失误而对整个物流项目产生影响。下面列举两个创新教学方式:第一,示范观摩教学方式。这种方式相对实施比较简单,而且基本不产生额外成本,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在物流运转中心或者物流公司进行观摩,除了加深学生印象之外,更能促进学生以实践的方式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第二,主题教学方式。主题一般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或者要求制定,给出学生一个特定的物流管理专业主题,由学生自主寻求与之相关的材料、理论知识等,并通过事实分析或者安全参考,得出最终结论,由教师来进行点评与最后的相互交流。

2.实践教学的创新。实践教学在物流管理行业中的重要意义已经非常明确,对实践教学进行创新的手段主要通过建立长期的实践教学规划,以基本的理论内容为基础对行业需求方向进行明确分析,并最终确定实践教学的目标和方式。在此基础上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还要建立科学的运作模式,例如将教学内容进行课题化、模块化设计,使学生逐步攻破专业学习的难题,掌握更多的专业实践能力。

3.校企结合新模式。校企结合的模式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课题,然而对于物流管理专业来说,这种合作机制尚待有效开发和挖掘。要解决中专院校实践教学难的问题,建立校企合作的完善机制是非常有效的手段。这样能够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互惠,校方能够在企业的支持前提下进行更加完善的实践教学,而企业与院校的合作也使其有了长期稳定的专业人才来源,从而为保持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持。正因校企合作模式对于院校和企业来说都有利,所以发展这种新的合作模式对于中专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优化来说,既能实现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比例,又能保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全面提高中专院校的专业教学水平。

4.教学手段的创新。最后是教学手段的创新,这是实现专业教学模式优化的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优秀的专业教师会选择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手段而获得学生的关注,同时将枯燥的理论讲解转变为生动的语言描述,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手段主要有故事讲解法、趣味说明法、直观描述法等,这些教学手段能够为创新化的专业教学模式提供极为重要的支持。

五、结语

物理学专业范文5

【关键词】物流管理;实训教学;探析

近年来,随着物流产业被国家列为十大振兴产业,各地掀起一股物流发展热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物流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当今社会对综合能力型物流人才需求的加大,物流实训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已经不再是课堂理论教学的从属角色。本文将就提高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水平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

实训课程体系设计直接关系高职生技能培养的效果,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否满足企业需求的关键。如何设置实训课程体系,这是摆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头等大事。[2006]16号文件指“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为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物流管理专业在制定课程和教学实施方案的时候不是理论的单项研究,而是通过市场的反馈和调研来进行。为了更好的服务长三角地区的航运物流港口企业,必须根据港口物流市场人才需求,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来确定职业能力要求和知识模块,根据职业能力要求和知识模块构建主干课程。在专业建设中,不片面的追求学科理论性和系统性,更要注重职业性、应用性和岗位针对性。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及实际应用相结合,整合教学资源。在教学上实施理论讲解、课程设计、计算机仿真、港口物流管理活动实务性相结合的复合教学模式。物流实训课程的设置,要请企业的人员参与,不能闭门造车。在每年新制的专业教学培养计划中,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通过一线企业的意见,做出的计划才更能体现于市场需求的融合。

二、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

高职院校要通过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等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社会物流业发展的要求。从岗位设置、操作流程、工作标准、操作规范、职业规划、企业文化等方面认真着手对学生培养,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操作一线、接触真实的企业运作、接触社会。具体的可以通过学校走进企业式教学模式和企业走进学校式教学模式。

学校走进企业式教学模式是指将学校课堂搬迁到物流企业中去,展开工作现场授课的尝试。以商品的进出入库为例,在理论教学完成后,带领学生进入仓库,跟随仓储管理人员按照整个流程操作一遍,即可掌握进出入库的基本操作。传统单向思维模式偏重于强调学校

带领学生走入企业实训。现实世界中的企业从事实业生产,学校为企业培育创新型实用技术人才,二者相依相生,互惠互利,不可分割。企业走进学校,物流管理教学不仅要求老师带领学生走进企业,而且可以请合作企业的技术骨干来课堂,以教师的身份开展授课。授课时间和内容要和该课程教学进度相吻合。企业人员可以运用翔实的案例,通俗的语言,详细的剖析该节知识点在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特别是企业人员熟悉当前企业用人的政策导向,对选拔人才的评价标准了如指掌,通过引入企业人员进入正规课堂,有利于提早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校企合作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比如共建一个物流实训室。如学校提供场地、配套设施、管理人员等,企业提供相应的软、硬件设备可成为出资方学生实训,员工培训的场所,条件许可的前提下,还应积极尝试提供社会化的实训、培训服务。

三、整合校内外资源开拓物流实训基地

现代物流的内涵之一是整合。整合就是从整体优化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外部彼此相关却又相互独立的资源、信息、技术、设施设备,达到效率、效益最大化。

高技能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训场所。筹建物流实验室,少则要投入几百万元,多则上千万元,而且实训场室的规模上和实训的项目随着高等教育的推进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鉴于此,可以整合学校资源,建立学校实训基地既能缓解学校现有资金、实验场所和设备的不足,又能为学生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以seven-eleven为例来介绍校内资源的整合。利用超市的商品、设施设备、信息系统训练学生常用设备操作技能,熟悉销售物流的流程和树立服务理念。学生可以训练的内容包括:见识POS机、RFID条码打印机、条码扫描仪、手持式EFID阅读器、、电子标签以及主控计算机的操作;熟知、前台后台管理、自动补货、盘点等业务;熟悉货物摆放的区域,叉车、托盘操作的方法和技巧、周转箱的使用和货物的堆码;掌握运输包装、销售包装、包装材料的选用以及包装材料回收和处理;认识商品条码和物流条码的构成、编码的结构和条码作用等,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比如去大型超市、物流企业、码头调研等来提高实训教学水平。比如超市调研:结合课程内容,安排调研活动。通过对超市考察、购物体验、与顾客、员工和超市经理的交流、采访获取相关信息和知识点,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激情和创新毅力。这些开放式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运用、检验、升华和拓展;码头调研:通过现场观摩,熟悉物流装卸搬运设备名称、作用和操作方法,认识集装箱的种类、集装箱的参数,了解集装箱的集疏方法、集装箱拼箱拆箱业务、集装箱全程管理及单证流转、通关流程和检验检疫方法,体会集装箱标准化和集装箱在货物运输中的优越性。

四、以职业技能大赛促进学生对物流实训课程的学习

近几年来,全国现代物流技能大赛成功举办,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全面掀起了学习技能的高潮。物流技能竞赛是运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设定作业岗位的模式,实现仓储、配送、信息等综合物流活动,检验选手的企业物流设计能力及进行采购、备货、配货、补货、电子拣选、货物交付、货物接收、入库作业及货位优化等

物流活动的操作能力,全面考核参赛选手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展示参赛选手团队协作能力、计划组织能力及快速分析、总结、表达能力等职业素养,整个比赛都是物流企业运作的实景再现。基于物流技能大赛的技术能力竞技,可以考验参赛选手的专业技能水平,并能够展现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体现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能在比赛竞争中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因此,可以考虑把这种职业技能大赛的模式直接引入到平常教学中来,在教学中渗透大赛的内容,使学生可以学会在日常比赛中不断地总结、思考,以赛促学,以赛代练,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寓教于乐、不断提升。

五、完善实训全过程评价体系

按照培养学生是否具备胜任将来某个物流岗位(岗位群)工作能力的要求,应以实操考核的为主,理论知识考试为辅,侧重“基本技能”、“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来确定考核评价内容。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取消一次性期末书面考试,将考试分为书面考试、技能测试、项目设计报告等各种形式,突出过程性,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操作是不是规范,操作中存在什么问题,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学生对生产环境和项目流程熟悉程度以及操作熟练程度;是否能够独立完成实训要求,完成实训任务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能否根据已学的知识和个人的见解进行项目的设计同时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象,采取任课教师、企业中的能工巧匠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方式,突出评价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自我评价能提高学生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对技术学习的过程进行反思,学生对其他同学的评价的过程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从中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在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培育既有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又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工程技术型专业物流管理人才,应当成为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和职

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物流教育改革的方向。怎样提高实训教学水平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现代物流教学模式,借助校内外资源,通过参加比赛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瞿玲.职业竞赛模式下的实训课程改革[J].科教纵横,2012(6).

物理学专业范文6

【关键词】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H19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005-02

物理化学是药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当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学科间相互交叉、相互结合,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已渗透到药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该课程是一门概念性、理论性、系统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涉及的公式多、应用条件严格并且比较抽象,因而无论是理科学生还是工科学生普遍感觉物理化学是一门比较难学的课程[1]。同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不易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教学达不到预期的要求和效果。在医药专业物理化学理论课时不断减少的现状下如何使枯燥、难学的物理化学变得有趣、易学,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讲好此门课程如何能提高物理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这些问题是广大师生共同所关注的。我们结合山西中医学院的实际情况,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对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从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实验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改革:

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本校的物理化学课程是为中药学、中药分析、制药工程、临床中药等理工科类专业每届200多名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根据我学院培养合格的药学人才的办学定位和学生需要比较扎实的理论化学知识目标要求:本课程开设目标定位于使开设《物理化学》课程专业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的内在关系,牢固掌握物质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和物理化学原理以及其行为条件与相关的理论计算方法。同时使学生获得物理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训练和逻辑能力的培养,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其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化学理论基础。针对本课程面向我校不同专业实际及其专业课程需求的情况,课程授课内容分为两个方向,并制定了相关的大纲及基本要求。第一层次面向药学类理科专业,要求较全面掌握物理化学课所涉及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应用于药学相关领域研究进展新动态,例如穿插物理药学、生物药剂学等等相关专业知识及科研应用推广。第二层次则面向制药工程等工程类专业,课程授课内容除了加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外,重点在于化学热力学和反应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计算和制药工业新进展的内容,以适应其工程类专业学习知识的需要,提高其从化学角度出发的工程设计能力。按照以上教学目标设定我们重新编排物理化学教材:

首先,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先进性与基础性的结合,精选出国内经典教材中的物理化学学科基础内容掺入本专业各相关知识点的应用及推广,内容的编排与选择体现出物理化学教学基本要求以及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兼顾知识体系的科学规律和教育规律。

其次,在教材章节的处理上注重专业性与普适性相结合。在教材的选用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专业教学的特点和统一性。为增强教学内容的普适性,各专业教学内容的编排均超出了本专业的教学大纲,授课教师可依据具体专业要求灵活地进行节选。

再次,建立专业全面的物理化学题库。依据各章知识点、测点及对各专业学生的不同要求,分类编排了选择、填空、简答、计算及证明等多种题型,各类题目编排由易到难,题目数量大、内容涉及面广,其中的一些问题来自生活实际、生产现场,有些则来自最新的科技期刊。并选出一些优秀的应用性试题做为例题,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化学在药学上的应用拓展。

最后,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使得整个教材立体化。将课件设计为开放系统,教师可根据专业所需增加或删减有关内容,对授课内容进行及时更新。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课件所提供的媒体资料以及自己所需添加的相关内容组织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特色课件,从而体现教师个人教学的个性和特点。我们搜集了大量丰富的教学素材,利用动画影音播放等形式辅助理论教学,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化学课程的兴趣。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准备,针对课程内容、专业需求、课堂气氛适时调节等问题,在电子版书的文字、画面、速度等问题上仔细进行教学设计。

2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采用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如果能激发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就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此我们在课程伊始的绪论介绍中就向学生阐明物理化学课程的重要性、特殊性以及课程内容和特点,并特别注重介绍物理化学原理在药学研究、制药工业中的实际应用。例如物理化学可为药物新剂型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2],混悬液、乳状液、胶体等剂型的药物配制都需要应用表面化学和胶体的知识点。比方说固体分散体是提高药物吸收效果和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方法,利用物化中的低共熔相图原理,使药物与载体以低共熔比例共存时,制成的药物具有均匀的微细分散结构可大大改善其溶出速度。如灰黄霉素—酒石酸低共熔混合物的溶出速度比纯灰黄霉素的大2.7倍;48%尿素与52%磺胺噻唑制成的低共熔混合物的溶出速度是纯磺胺噻唑的12倍。在课堂教学中还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注意理论教学贴近生活,适时地列举一些活生生的生活实例,使学生能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介绍节流效应过程时提出“空调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在学习化学动力学时提问学生“为什么夏天牛奶、食物容易变馊”、“为何生病吃药时要求每天要定时定量服药”;在讲授界面现象时可联系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 “为什么玻璃管中水呈凹面汞却成凸面”、“气泡、小液滴、露珠为何呈球状”等等实际问题并加以解决。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成为课程的设计师,依据课程内容以及不同要求,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多样以及方便性,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比如讲熵函数时,由多媒体动画动态模拟气缸中气体的做功过程,再由卡诺定理、可逆循环、不可逆循环,演绎得到熵增加原理、熵判据,说明隔离系统总是自发趋于平衡,趋向于无序;再如讲相平衡时,通过气液平衡仪、精馏装置等动画动态模拟实验进行状态,使同学对气液平衡、混合物的精馏分离有直观的认识,加深同学对不同气液平衡体系相图的理解,利用灵活的超连接功能,对相关相图进行对比、分析,即节省时间又直观具体。

3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同时我们还在积极寻求网络教学平台的合作建设。从本质上讲,教育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网络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辅助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3]。在网络辅助教学中,教师根据现阶段的教学条件和教学需要,通过网络来辅助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将丰富、齐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网络化,使得概念性强、学习难度大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可以在网上远程开展,给学生创造了不受课堂教学时间、地域限制的自主学习空间。同时依托数字化资源信息承载量大、信息呈现方式多样的特点,用网络平台辅助进行课堂教学和考核改革的实践,拓展了教改渠道。我们可以将多媒体课件、教科书、参考书、教案、习题答疑以及笔记等都放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参考不同的资料,这也满足了不同水平同学对知识的需求[4,5]。网络答疑系统、网上讨论组等辅助功能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得以拓展、深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及时,成为教学的第二渠道。将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程教学录像、综合思考题、试卷标准答案等资源上网,配合开展研讨式、迁移式、问题式等课堂新模式教学的研究。

4实验教学的改革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验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将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通过典型实验的设计、分析和操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学习,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和操作能力。目前药学专业物理化学实验课主要由训练基本技能、强化课堂内容的验证性、经典性实验为主。现行的药学专业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体系还没有完全摆脱“化学模式”的影响,有关药学方面的内容很少,这就使学生难以认识到物理化学在药学中的重要性,从而逐渐产生轻视物理化学课的想法[6]。我们积极调整实验内容,适当缩减经典物理化学实验课的内容,增加近代物理化学实验技术;并准备将一般验证性实验采用附有文字材料的多媒体教学,而集中有限的经费重点开设好难度较大的综合性实验;补充一些和药学关系密切的药物稳定性预测、药物溶解度影响实验等,改善药学人才的知识结构。并准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制作形式精美内容前沿的实验课件,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信息刺激,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缩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时间,教师也可以从大量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这对有限的实验教学课程非常重要。在毕业论文设计实验中增设一些药学相关内容的综合性实验,题目可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题,使学生在查阅资料,文献,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归纳处理,实验结果讨论等方面受到很好的训练。开放实验室,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增加动手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进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教学管理的改革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作为任课教师要严格遵守理论和实验教学大纲、物理化学课程安排表、物理化学实验等制订的计划去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但在新时代,教师和学生都可随时上网获得系统共享信息,进行网上交流,通过学生反应来随时更改教学进度和调整教学重点,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更有活力[7]。进入实验室采取登记制度对药品和防火等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将来也可以通过网络来登记老师学生出入。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如何设计适合的考核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给出合理的评价,也是广大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8]。我们主要采取了开卷与闭卷、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并积极了解学习国内优秀院校及国外大学物理化学考核办法。如由华南理工大学谢逢春教授介绍的美国田纳西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的结构性考核[9]。结构性考核由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两部分组成。形成性考核的一部分是课堂问答与讨论,将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及回答正确与否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课堂测验,调用课件中的相关试题进行章节测试,起到了对学习过程的监控作用,引导学生更加关注学习过程,培养了同学学习的主动性。终结性考核是指课程全部结束后的期末考试。结构性考核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学生对于整门课程的掌握情况,也能为大多数同学所接受。我们正在调整课程设置,希望可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运用结构式考核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本课程。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改革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我们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物理化学教研室还需不断改革,把物理化学课程建设工作推向新的高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通过不断学习研究借鉴各兄弟院校物理化学课程建设,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大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物理化学教学效果。可以相信通过努力,通过对物理化学教学的不断改革,我们可以培养出具有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优秀学生,使他们养成既重视理论又重视实验的科学作风,从而为学习药学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物理化学教学的改革涉及到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改革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的努力。物理化学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能期望一挥而就、一步到位,只有不懈努力,不断探索,把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有用人才,为科教兴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林树坤,高绍康,庄乃锋,王彬.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质量[J].教育教学论坛,2012,1:37-39.

[2]穆筱梅,梁世强.物理化学教学方法研究[J].广东化工,2009,36(1):107-108.

[3] 王芳珠,杨国华.物理化学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及教学改革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8,99(1):96-98.

[4] 刘庆波.物理化学改革的几点认识[J].化工时刊,2011,25(10):52-54.

[5]于丽梅,高占先,姜文凤,陈宏博,王梅.有机化学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大学化学,2008,23(6):16-18.

[6]王周玉,蒋珍菊.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J].高师理科学刊,2008,28(6):66.

[7]石恩娴,田青平.物理化学教学改革探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7,9(3):253-255.

上一篇公司名称

下一篇合并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