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庐山诗句范例6篇

赞美庐山诗句

赞美庐山诗句范文1

关键词:望庐山瀑布;题西林壁;李白;苏轼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而宋代则被称为词的时代。唐诗起源于魏晋以来文风的不断转变发展,繁荣得益于统治者对诗才的偏爱。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精华,蜚声四海,映照古今,其内容之广泛,体裁之多样,艺术之精湛,都是历代无法与之相比的。宋词则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

而山水文化,又是人们以自然山水为素材而创造的精神成果。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过程中辟出的一片壮丽天地,亦是构成中华民族形象的重要精神支柱。这其中庐山山水文化,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庐山的自然,是诗化的自然,亦是“人化”的自然。自东晋以来,诗人们以其豪迈激情、生花妙笔,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

唐朝诗仙李白就从庐山的一个视角写下了一首气势磅礴的山水诗《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一首画面壮观,气势恢宏的山水诗歌。描写的是庐山瀑布。庐山雄伟峭拔的香炉峰,在日光照耀下,紫气蒸腾,烟雾缭绕,远看瀑布像一条白链高挂在前边江面上。这首七绝,描写庐山瀑布的总体阵容。首句写阳光灿烂、紫烟缭绕的香炉峰,算是铺设背景,诗人在庐山香炉峰下,远远地观赏这里的风景。他先从上面的香炉峰看起,“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中在升起紫色的烟雾是香炉峰下有瀑布,水气蒸腾,混入云气,透着日光,反映出紫红色,远望过去,在形似香炉的高峰上盘旋缭绕的就是紫色的烟云了。香炉冒烟是极为平常的事物,诗人借它来描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观,并为下句做好铺垫;“遥看瀑布挂前川”,写瀑布从山顶直垂下来,就像悬挂在山前河道的上空一样,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上。这里最传神的是一个“挂”字。瀑布原本是从山壁上突然倾泻而下的水,远远看起来就像是悬挂着的布,所以叫瀑布。作者用“挂”字形容它从上而下,非常形象。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写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地奔泻而下的迅疾情况。“三千尺”是一个夸张数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挂流三百丈”一样都是夸大地形容瀑布从陡峭的山壁的极高处飞流而下的气势。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说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极高的天空降落下来了。银河本是晴朗的夜晚环绕天空的银白色光带,它既很壮观,又富于神秘的美,是大自然的一种天象奇观,用银河比喻瀑布,显示出瀑布银光闪闪,气势磅礴的壮丽奇观,真是别出心裁的联想。诗人在运用这个比喻时,不取“像”“似”之类的字,而用一个“疑”字,故意说它若真若假,却更强调了两者相似的逼真程度。“飞流直下”,写瀑布的水流迅猛如飞,一泻到底;“三千尺”,夸张地说香炉峰高,瀑布水长;“银河落九天”,用天河落地的奇特想象,比喻瀑布的壮丽形象和雄伟气势,读起来仿佛看见那银白耀眼的光泽,听到那惊心动魄的轰响。从“遥看”到“疑是”,由见景而生情,使人感受到诗人欣赏瀑布时的兴奋和喜悦,这首山水小诗,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深深地激发着人们对庐山风光的向往和祖国山河的热爱;而庐山瀑布,它的形象也随同这首诗,宛如天上皎洁明亮的银河,在作者眼前闪闪发光,永不消逝。

这首绝句是在天宝十五年,李白被流放夜郎时写的。当时李白因其妻思弟心切,欲上豫章看望弟弟,遂离开宣城,到距豫章很近的庐山隐居。庐山乃天下名山,景色秀丽无双,李白观察多日,爱之深切,思官场纷争无数,他体会到了从天子近臣到江湖文人这两种社会角色之间的巨大差异,也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世态炎凉,但是李白却丝毫没有向世俗低头,更不会趋炎附势,他在酒中求道,山里作乐,落得逍遥自在,尽管内心的孤寂一直像影子一样,寸步不离,但念天下大好山河充满了浪漫、洒脱与活力,使得他可以抛开朝堂,怡情山水!其中写下不少诗篇赞美庐山美景。《望庐山瀑布》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像力,有比喻,有夸张,显示出庐山瀑布奇丽雄伟的独特风姿,也反映了李白这位大诗人胸襟开阔、超群出俗的精神面貌。面对着这样壮丽的瀑布,诗人画家常常要为它吟诗作画。但在旧社会里,由于时代的局限,纵如李白的豪放,在这大自然的杰作面前也只能发出“壮哉造化功”的感叹,乃至产生了“永愿辞人间”的念头。李白一生非常喜爱庐山的风景,从他的“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望庐山瀑布》之一)等诗句可以看到他晚年曾经有过退隐庐山的念头。

同样饱受宦海沉浮的宋代大文豪――苏轼。他的一首《题西林壁》,不仅仅是一首山水诗歌,也表达出来作者本人身陷囹圄,坎坷不平的仕途寓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在这里,诗人透过云雾的迷纱打算直接探认庐山本体。你看,他从横里看观察,所得到的印象是道道山岭;再从侧面端详,则是座座奇峰。无论是从远处望,近处看,还是高处俯视,低处仰观,所见景象全然不同。然而苏轼并没有象其他诗人那样仅仅止于惊叹和迷惘,而是进一步地思索:人们所看到的万千异态毕竟是局部景致,而并非庐山的本来面目。原因就在于游人未能超然庐山之外统观全貌,一味山间留连,“见木不见林”,自然难见其本象。

结尾二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难道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吗?小而言之,我们研讨某个问题时,不是也有因为钻牛角尖而陷入困境的吗?我们从事某项工作时,不是有时也由于纠缠一些枝节而难以自拔吗?大而言之,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不是常常也有限于某一局部或某一方面的偏见而未能着眼于全局,把握不住客观事物本质吗?…… 这一切不都是由于当事者“身在此山中”,因而“不得庐山真面目”这种种人生境遇与游人看山不得其法何其相似啊!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多少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远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诗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顺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地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意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赞美庐山诗句范文2

我们坐车登上庐山,盘山公路像一条巨龙,蜿蜒在连绵起伏的山群之中。登上庐山,只见四周绿树成荫、遮天蔽日,树林中时不时传出一阵阵蝉鸣,越发显得幽静。这里的山路十分曲折,不时峰回路转,让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奔波,突然,我发现前面灯火通明,小房子挨挨挤挤。啊,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牯岭镇。

牯岭镇是建在庐山山顶上的一座小镇,这里超市、电影院、商场应有尽有。可是,这儿与我想象中的庐山完全不一样,我想象的庐山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没有高楼,没有汽车,只有自然的美。而这里简直就是一座城市,车水马龙、灯火通明,不禁让我有几分失望。

第二天,我们便去看著名的庐山瀑布。还没走到三叠泉,就已经听到它的声音:“哗啦啦,哗啦啦。”走过去一看,哇,真壮观啊!只见三叠泉瀑布就像一个大茶壶,从大峡谷的裂缝之中喷涌而出,流到峡谷里。而峡谷又连绵起伏,像一个弯弯曲曲的滑梯,“滑梯”中间又有几个“断口”,一共形成三个瀑布,所以称为“三叠泉”。这神奇的三叠泉,一叠更比一叠长,叠叠相连,奇妙无比。而在这三叠瀑布中,最漂亮的要数第三叠了,泉水飞流而下,分开时像晨雾,连在一起时像雪花。突然,在灿烂的阳光中,瀑布的水雾中若隐若现地出现了一道彩虹,真是美不胜收,让人赞叹不已。

就在那一刻,我想起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对啊,李白看到的与我看到的是不是一样的呢?或许三叠泉被时间所打磨,没有以前壮观了吧,或许诗人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并非那么壮观吧。

庐山啊庐山,你真美丽!虽然你没有泰山的雄伟,没有黄山的秀丽,没有云台山的绮丽,但你的沉稳、古朴让我铭记在心,让我流连忘返。

赞美庐山诗句范文3

人境庐取意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的名句,是我国著名爱国诗人、杰出的外交家 黄遵宪 的故居,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坐落在市区东山大桥下的小溪唇,于1884年由黄遵宪亲自设计建造,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座故居占地面积不大,但建筑精巧,布局合理,里面有会客厅、书房、卧室、藏书室、无壁楼、五步楼、十步阁、息亭、花坛、假山等,藏书室内有黄遵宪的各种著作和读过的书共八千多册。庐中保留着黄遵宪亲自撰写的对联,如会客厅对联:“万丈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另有一联:“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都十分形象地描绘了这故居的环境。进入人境庐,你就会感到这是别开生面的文化景观。

黄遵宪,字公度,他所生活的年代,正值清未光绪年间。虽然只是一位举人,但他博学多才,又有一颗爱国忧民之心。光绪三年(1877年)被朝廷破格晋升为驻日使馆参赞,成为驻日参使何如璋的最得力助手与参谋。在驻日友赞四年内,着重研究日本历史,特别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后写成一部50多万字的<<日本国志>>。这部书不仅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日本历史的专著,同时也成为日本的第一部“国史”,它为当时中国的政治改革运动---即维新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日本回国后,黄遵宪又先后任驻美参赞、驻美国旧金山及新加坡领事。他在担任十多年外交官期间,为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建议政府实行护照办法与保护华侨做了大量工作,受到华侨和中外人士的敬仰。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黄遵宪被召回国,任江宁洋务局总办。并积极投身于救国图存的维新运动,提倡科学救国,兴办实业,加强国防和改革维新,推行新政,主强对外开放,先后参与强学会和创办<<时务报>>,得到光绪皇帝赏识,下旨召见,当面咨询。 在署理湖南按察使期间,大力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卓有成效。

戊戌失败后,黄遵宪因涉嫌被清政府解职放归故里后,邀集地方人士创设嘉应教育学会,大力倡办新学,为推动梅州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在倡办教育的同时,在人境庐内潜心著述,先后著有<<日本杂事诗>>、<<人境庐诗草>>等,他的诗歌反映了近代史上中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史诗”之称。他的诗论主张“我手写我口”,提倡反映现实,被称为“诗界革命的巨子。因此,他被列为“中国十大爱国诗人”之一。可以说,黄遵宪是在一百多年前,提倡科学救国,主张改革开放的先驱,也是诗坛革命的榜样。

赞美庐山诗句范文4

一、了解背景,初步朗读,体会诗意

诗歌是诗人借助语言文字表达自己观点,抒发自己情感的一种文学样式,这就决定了诗歌和诗人所处的时代、经历的人生紧密相关,而这也是我们学习诗歌,了解诗人情感、观点的基础,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古诗的创作背景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没有丰富的积累,加之认知上以直观为主,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还需借助多媒体、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背景。

首先,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以《望庐山瀑布》的教学为例,教学中教师先以幻灯片呈现庐山瀑布的壮美景象引导学生观察,然后引出作者,幻灯呈现作者头像设问“这是谁?”,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简单说说对李白的了解,然后教师配图解说李白经过安史之乱后从安徽的宣城来到庐山,初游庐山被庐山的美景吸引,于是引笔高歌写下了此诗以表现庐山的雄伟奇丽,气象万千,从而抒发对祖国壮丽河山的喜爱之情。学生在观察图片中感受庐山之壮丽,了解了作者的基本经历,朗读过程中才能体会诗人的情感。

其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如在《春夜喜雨》的教学中教师以云南大旱为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当时杜甫因陕西旱灾严重来到四川成都定居时对春雨的渴望和喜爱之情,理解古诗的内涵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字斟句酌,逐句辨析,理解内涵

了解古诗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朗读,朗读后理解,这是学习古诗的不二法门。在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意思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逐字逐句,结合古诗中的重点词汇把握诗歌的内涵。

首先,逐字逐句分析,整体把握古诗的意思。小学生在学习古诗中因古诗和现代汉语的差异,很多时候容易出现不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从而导致“望文生义”的现象,对古诗理解也就“相去甚远”了。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分析古诗,了解古诗的基本含义是学习古诗的基础。如《望洞庭》中“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湖光指湖面的光芒,两则指湖光和秋月,而和是和谐,即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整句诗意为“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美好”,从而理解秋夜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澄澈空明的特点。

其次,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汇理解。如《绝句》(杜甫)中“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泊”字写出了诗人漂泊不定的人生,写出了诗人这种处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心情。在对重点词汇的理解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教师予以点拨。

三、发挥想象,体会感情,熟读成诵

古诗往往意境深远,而对意境的理解又需深入体验。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加入自己的理解,从而体会作者的感情,理解诗歌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朗读,熟读成诵。

首先,引导学生结合诗歌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句理解为例,如果学生对荷花没有直观的感受就无法理解“接天莲叶”的壮阔,于是,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呈现壮阔的荷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后自我体会,然后结合“碧”和“红”这两个颜色词体会景色的绚烂多姿,从而体会作者对西湖美丽景色的赞美和眷恋之情。

赞美庐山诗句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文陶冶;语言魅力;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有。从我们古人留给我们那浩如烟海的爱国诗词中就是明证。2009年湛江日报报一则报道《中小学生爱国教育亟待加强》引发我们深思。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出现危机了吗?本文选取几首小学语文教材内爱国诗歌为例,探讨诗歌教育中如何对学生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爱国主义教育给我们的反思

在《中小学生爱国教育亟待加强》报道:“让人们担忧的是,在这次的爱国主义浪潮中,不少90后、00后却没有赶这个时髦,国庆阅兵和举国欢庆的气氛似乎并没有给这些张扬、自信的孩子们带来的一次洗礼……” 面对上面的报道,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我们不该反思吗?

二、诗歌中的爱国情怀的培养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爱国主义诗词在中国古典诗歌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这些爱国诗歌给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爱国史册。从诗歌文学形式来看,中国人的爱国情节是非常强烈的,绝不是一般的国家可比的。本文选取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其二)、王昌龄的《出塞》、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赏析对象。学生们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诗句,感受其中的诗文意思,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陶冶他们的心情。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得到很好的教育,比起平时说教好有效果。

为了便于赏析这些诗歌,笔者分为两大类:一为太平盛世时期的诗歌,二为国难当头时期的诗歌。具体如下:

(一)太平盛世时期的爱国诗歌

古代中国太平盛世的时期较少。在这些人民能够安身立命,安居乐业的时代,我们的爱国诗人们,没有放下为人们的福祉安康,为国家的繁荣强大而奔走呼号。此类诗歌还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诗;二是边疆美景下寄托和平的边塞诗。

1、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诗

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歌首推李白的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其二)。该诗选自鲁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请看诗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本诗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江西省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七言绝句的《望庐山瀑布》堪称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本诗融情于景,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

首句形象贴切比喻庐山的形状及其烟雾情景。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学生对老师讲解后了解到庐山的形状,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们前去实地旅游考察,自然而然喜欢祖国山水。这就是语言修辞魅力所在。

次句“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挂前川”把瀑布比喻成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最后两句句则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一词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疑是银河落九天”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本诗夸张、比喻、想象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对中国语言修辞的魅力所吸引,自然了解到李白的“诗仙”的语言能力,学生对李白描写的庐山美景所吸引,深深理解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自然得到应有的教育。

2、边疆美景下寄托和平的边塞诗

战争是惨烈的,王昌龄曾写过“黄尘足古今,白骨乱蓬蒿”(《塞下曲》);王翰也曾写过“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的诗句。古代的边塞之作,往往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也描写了西北边疆奇异壮丽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们的幽怨和士兵们的艰苦,歌颂这些将士的爱国英雄气概,同样表达了深刻的爱国情怀。王昌龄的《出塞(其一)》选自语文版六年级上册,诗文如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本诗表现了诗人一方面希望唐王朝也能起用得力干将来抵御胡马的侵扰;另一方面也饱含着战胜敌人、保卫祖国的信心,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的愿望。通过诗意文化领悟到祖国文化,学生由衷的学国语言,爱国情怀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通过诗文把原本西北塞外戈壁荒漠的情景在作者笔下描绘的边塞美景,打消了学生心目中塞外无风光的心理,学生自然喜欢这首诗歌。“秦”、“汉”两字暗示边塞战事自秦汉以来连年战争,表达时间之久。用两个字把战事连年概括的也是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第二句中的“万里”也表达出征战之苦,“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读到这里,学生对作者的抒发的感情已经接受并影响。最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也显示出强烈的英雄主义气息,字里行间也透出大国子民的一种内心强烈的自豪。学生读此诗句除了领略到祖国文化的深沉与博大,也领略到语言文字的精简凝练概括性强特点,自然激发了学习文化的重要性。

(二)国难当头时期的爱国诗歌

当国家国力日减,面临动乱,或将要灭亡之时,人心中的爱国情感才更加的深刻,更加地真切。生活在各个朝代的这样的国难当头时期的爱国诗人,比较典型的代表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屈原,唐朝的杜甫,宋元以后的陆游、辛弃疾、岳飞、文天祥等。小学语文人教版中的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最具有代表意义。先看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本诗深刻而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学生结合作者写作背景资料,在老师的讲解下,不难理解本诗的思想感情。只有理解了本诗所表达的感情,才能很好的了解杜甫的写作目的,赏析诗文的语言文化内涵,难道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还要担忧吗?

首联写诗人虽偏居“剑外”,但听到官军收复了遥远的“蓟北”后,喜极而泣。河南河北被收复,曾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安史之乱被平定,想着自己即将会与广大人民一样获得安定的生活,诗人怎能不喜极而泣、热泪纵横呢?联系写作背景,了解安史之乱事件,学生肯定能理解这两句诗句意思,典型的“文史不分家”理念,促使学生学好祖国历史、祖国文化的兴趣。颔联写出了诗人的妻儿子女笑逐颜开、欢天喜地的心情,这使得诗人更是激动万分,从而漫卷诗书、兴高采烈。此两句妙笔传神,诗人那种大喜欲狂的情状,跃然纸上,惟妙惟肖。本联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这种场景能不感染吗?诗的后两联,继续就喜意升华,由前面的国喜、家喜,转入写喜归,表达了诗人意欲开怀痛饮,放声高歌,准备趁着大好春光早日返乡的心情。最后两联语言得到升华,学生想象这几个画面,很快理解这两联诗句的意思。

赞美庐山诗句范文6

九江,集名山(庐山)、名江(长江)、名湖(鄱阳湖)于一体,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长江流经九江水域境内,与鄱阳湖和赣、鄂、皖三省毗连的河流汇集,百川归海,水势浩渺,江面壮阔。由于得舟楫之便,加上物产丰富,九江自古就是通都大邑,是长江中游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曾是中国的“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一。如今,中国最大、最长的东西向水上大通道――长江,我国最长、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南北向陆上运输大通道――京九铁路,这两条大动脉在九江市区交汇,九江成为承东启西、引南接北的金十字交汇点。

山奇水秀

庐山,这座久享盛名的名山就位于九江市以南,它以其迷人的秀姿,吸引了许多历代名人高士,各宗教界杰出人物在这里驻足,秦皇汉武,亦步入其中……2000多年来,许多杰出的人物为庐山吟唱出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使庐山成为千古名山。庐山,佛教、道教、儒教、伊斯兰教并处一山,形成了中外历史的独特文化现象。秀丽的风景,多变的景幻,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关于庐山的名称,有三种传说。早在周初(大约公元前十七十六世纪),也有说在周威烈王时候(即公元前四世纪),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庐山学道求仙,为朝廷所获悉。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也屡次回避,潜入深山之中。后来,匡俗其人无影无踪。有人说他成仙去了,这自然是无稽之谈。后来人们美化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并说庐山这一名称,就是这样出现的。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为匡庐。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胤匡字的讳,而改称康山。 另一种传说,在周武王时候,有一位方辅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 骑着白色驴子,入山炼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庐。人们把这座“人去庐存”的山,称为庐山。“成仙”的先生名辅,所以又称为辅山。但是老子与武王并不同时,这同样是神话故事。 第三种传说,仍然是匡俗先生的故事,但时间较晚,情节也有些不同。说是匡俗的父亲东野王,曾经同都阳令吴芮一道,辅佐刘邦平定天下,东野王不幸中途牺牲。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勋,封东野王的儿子匡俗于邬阳,号越庐君。越庐君匡俗,有兄弟七人,爱好道术,都到鄱阳湖边大山里学道求仙。这座越庐君兄弟们学道求仙的山,被人们称为庐山。

庐山终年云雾缭绕,变幻莫测。这云,或从谷中升,或在峰间游,突然又消失得无影无踪,露出一张灿烂的太阳笑脸;这雾,时而薄如轻纱,时而厚似黑布,难怪,当年坡会发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叹。庐山的冬日,银装素裹,明代诗人王世懋在《庐山雪》中大为赞叹: 朝日照积雪, 庐山白如云。始知灵境杳, 不与众山群。树色空中断, 泉声天半闻。千崖冰玉里, 何处着匡君?

庐山别墅是庐山又一道别致的风景。依山傍水,千姿百态,或隐约在深林浓荫、云雾萦绕中,或屹立在丹崖翠壑处,或坐落在潺潺山泉溪流边,小巧玲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一致,相得益彰。近看,鳞次栉比,宛如一幅瑰丽的水彩画,居高远眺,像散落的珍珠,点缀在绿色的山谷群中,犹如一座精深、博大的万国建筑艺术博物馆,大放异彩。在这里,游人既能欣赏到英国券廊式的建筑符号、巴洛克式建筑的模拟品、折中主义建筑的产物,又能欣赏到哥特式建筑的遗风,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还能辨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美学情趣。

鄱阳湖,近2000年来,无数诗人在这里放歌山水,吐露心声,留下了名篇无数,胜迹如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代的陶渊明,吟出了一派闲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唐代的李太白,唱出了一派豪放;“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留下了千古浩叹;“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的诗句,更是将山水的壮美与诗人的情怀推向了极致。鄱阳湖水域是中国最早的渔业基地,也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候鸟越冬栖息地。每逢冬春之际,大约有200多种鹤类珍禽在此翔集,有“中国第二长城的美誉”。

寻古探幽

在九江市星子县有一处点将台,络绎不绝的来往行人到此总要驻足仰望,这就是三国名将周瑜的点将台。点将台有两处:一在甘棠湖中,即烟水亭基址,传说周瑜进军赤壁的命令在此;一在星子县城,传为周瑜操练水军点将的场所。周瑜都督府和小乔梳妆台,传故址在今九江军分区内。“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点将台,不禁令人遥想当年周瑜大将军的英姿。此外,浔阳楼因九江古称浔阳而得名,初为民间酒楼,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雄踞江畔的浔阳楼历来是名人云集之地。白居易、韦应物、坡等等,都曾登楼题吟。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更因施耐庵写下一部《水浒》,其中一位主要人物――宋江浔阳楼醉酒题反诗,随着名人名著流芳百世,浔阳楼也蜚声海内外。 东林寺位于九江市庐山西麓,建于东晋大元九年(384年),为庐山上历史悠久的寺院之一。东林寺是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对一些国家的佛教徒影响较大。寺中有一眼“聪明泉”,据说名牌是唐太宗亲笔题写,喝了之后可以让人变得聪明。到了九江,不得不去的就是九江长江大桥。它始建于1973年12月,是继武汉长江大桥之后,我国在长江上建造的第八座大桥,也是我国目前最长、工程量最大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无论是桥的设计、施工工艺,还是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等方面,都反映了我国迄今最先进的建桥水平。九江长江大桥铁路桥长7675米,公路桥长4460米,江中有桥墩10个,共架设11孔钢梁,最大跨度216米,最小跨度126米。整个大桥设计新颖,造型优美,工艺独特,雄伟壮观。大桥铁路引桥采用的无碴无枕预应力箱形梁,在我国建桥史上还是第一次。主河槽216米宽的大跨度,也居全国桥梁前列。目前九江大桥既是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又是九江最引人注目的新旅游景点。

到九江,可看到“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万里长江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鄱阳湖;可以看到被宋代诗人苏轼赞叹为“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峻岭奇峰,被唐代诗人李白形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九天奇瀑和清代诗人张维屏为之陶醉的“白如雪,软如绵,光如银,阔如海”的神奇云海;可以看到吟咏过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险峰奇洞与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察过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到九江游玩,真的是不虚此行。

人杰地灵

九江之美,还在于人文底蕴的深厚,在于人才辈出的灵气。江环湖绕的九江,早在古代就是高僧名士和文人墨客慕名登临的旅游佳境。魏晋南北朝时,高僧慧永、慧远,名道士陆修静等曾先后来到九江,寻觅净土,筑舍修行。从东晋至清末到九江和庐山为官、访友、游览、隐居的著名文人雅士多至500余人。九江是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故土家园;又是北宋“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的故里,宋代我国四大书院的白鹿洞书院就在九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靖节之士,有用之才,流风余绪,泽及明清。

陶渊明,东晋浔阳柴桑人――就是现在的江西九江人。曾祖陶侃做过晋朝的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父亲都做过太守。陶渊明年轻时徘徊于仕与隐之间。在那个年代,做官是所有文人的入世之道;然而陶渊明生性热爱自由,不喜欢被拘束。作为东晋时期的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他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而且开创了田园文学这一文流。他的诗文充满了田园气息,他的名士风范和对生活简朴的热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深受其影响。

白居易,这个“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践行者,一生用笔针砭时弊,反映民众疾苦。白居易草堂,又名庐山草堂,亦称遗爱草堂,就是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建,在结构上极为独特,置身其间,恍若进入一个忘我境界。堂前立有一尊2米多高的白居易石雕像,其潇洒情怀,借石质而再现于天地间。草堂内陈列着白居易的著作及他在庐山活动的有关资料,是著名的历史文化胜地。

九江的山水不仅哺育出了陶渊明、黄庭坚、陈三立、、许德衍、袁隆平等一代代成就卓著的家乡儿女,而且也吸引了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朱熹、康有为等诗文巨擘,同时还陶冶了释慧远、陆修静、吕洞宾、虚云法师等高士名僧。九江给他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们亦给九江留下了不可胜数的诗词书画、铭文碑刻、轶文趣事和种种文化胜迹。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苏轼的《题西林壁》至今老少成诵;东林净土、云居禅院天下佛门景仰;白鹿洞书院、粟里醉石、周瑜点将台、白司马花径、灌婴浪井、南崖山谷祠驰名四海。它们交相辉映,闪耀着九江文化的灿烂光辉!

物华天宝

九江古称浔阳,九江最出名的音乐是什么?那肯定是《浔阳琵琶》了。如果你不知道,那么你一定知道《春江花月夜》吧,这可是著名的民族管弦乐曲了。《春江花月夜》亦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就是根据浔阳江美丽的景色而创作的,原是一首琵琶独奏曲。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春江明月初升,一叶扁舟,一点渔火,在月下随水漂浮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了江南九江水乡的风姿异态。全曲就像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

有好的山水,自然少不了音乐;有好的人文,当然少不了影视。先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他们的后继者同样在创造辉煌,20世纪80年代,以毕必成、王一民为代表的电影文学工作者先后创作了《庐山恋》《乡情》等一大批优秀电影作品。庐山“东谷电影院”(现名“庐山恋电影院”)自1980年起,每天循环放映《庐山恋》一部影片,至今长达20多年,2002年被英国吉尼斯总部授予“首轮电影时间最长的电影院”的吉尼斯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