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专业技术总结范例6篇

中级经济师专业技术总结

中级经济师专业技术总结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 地方经济 适应性

[作者简介]曹玉平(1963- ),男,江苏常州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数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江苏 连云港 222006)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连云港地处江苏省东北部,南连长三角,北接渤海湾,隔海东临东北亚,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也是中西部地区运距最短、成本最低的出海口岸。高职院校通过培养各种适用的高技能人才来实现服务地方经济之目的,因此,作为连云港时唯一一所高职院校,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就必须适应连云港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专业建设必须紧密围绕地方对技能人才的需要。

一、连云港地方经济对高职院校的需要

(一)连云港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

连云港位于沿海经济带和陇海兰新产业带的结合部,是江苏实施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和沿海开发的主要承担者,是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枢纽。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1603.42亿元,全市人均GDP接近6000美元,达到36470元,固定资产投资1280.88亿元。 首先,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农业逐步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优质高效农业得到大力发展,渔业和海洋养殖成为第一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传统工业升级改造步伐加快,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装备制造等新的工业体系已形成规模;服务行业已现快速发展之势。其次,不断发展的高新产业。2012年连云港高新产业产值由2007年的137.17亿元增加到151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7年的19.72%提升到45.15% ,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聚于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最后,高集群性的产业发展体系。新医药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集群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

(二)连云港地方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的需求

首先,技能人才馈乏已经严重制约了连云港地方经济发展。连云港提出创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国家新兴临港工业集群、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全国科学发展先行区”的目标,实现该目标的重要因素是创新技术和技能人才,引进高素质技能人成为连云港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十二五”期间,连云港将开工建设12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项目,急需一批从事材料和化工生产、技术研发的高技能人才;将建成30万吨级航道和30万吨级原油等专业化深水码头,急需既懂现代港口管理又具有超强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其次,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由于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技能人才必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随着连云港产业结构调整及地方经济发展对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如何服务地方经济提出了新要求,而作为连云港市唯一的高职院校,它的发展又离不开连云港市政府的大力资助,它在设置专业时应该密切关注连云港产业结构变化及地方经济发展,通过地方经济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从而真正实现学院的自身发展。

二、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适应地方经济的情况分析

(一)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概况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涵盖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教高[2004]3号)中的制造、土建、电子信息、生化、环保、农林等12个专业大类。具体设置的专业有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建筑工程技术、港口工程技术、船舶工程技术、生物制药、会计与审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与策划、旅游管理等50个专业。这与连云港市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港口运输、旅游观光、海洋养殖等重点优势产业所需人才还存在明显不足。

(二)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的适应性分析

高技能人才是连云港地方经济发展的急需,包括生物制药、仪器仪表、材料、太阳能光伏、建筑、农业技术、水产养殖等专业的技术人才。根据连云港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结合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的现状,不难发现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所设置专业与地方经济的适应性正逐步提高。首先,对连云港经济发展所作贡献呈上升之势。培养的人才质量迅速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升,且50%毕业生在连云港就业,为连云港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能人才。其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明显提高。对连云港市重点发展的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船舶修造、电子信息、港口运输、旅游观光、海洋养殖等产业,除部分产业外都有相应的专业与之匹配。再次,已有专业质量不断提高。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具有物流管理、化学制药技术两个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化学制药技术、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四个江苏省特色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化学制药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三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并且建有2个部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60余个校级实训基地,1个部级职业技能鉴定所,与连云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建连云港市公共培训基地。

(三)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首先,设置专业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欠佳。从2012年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计划可以看出,招生专业中第三产业较多,而且偏重管理类,作为港口城市临港工业急需的港口管理等专业却没见踪影;第一产业发展急需的生态农业、海洋养殖等专业更是少的可怜,只有园艺一个专业招生;第二产业中新材料、新能源、港口运输、船舶修造等都没有设置相应专业。因此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要进一步适应连云港的产业结构调整。

其次,所设置专业的技术含量较低。“技术含量”是指所设置专业在师资及实训设备等所含的技术成份。目前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所设置的专业呈现:文科专业多、管理专业多。究其原因:文科专业开办经费低、投入专业建设的经费少,而工科类专业开办成本高、设备投入经费高、实训实验技术要求高、“双师型”教师素质要求高,因此偏重文科专业也属正常。

再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是软肋。较强的产业集聚性是连云港地方经济的特色,这种高集聚性不仅要求专业设置要密切关注产业发展所需的技能人才,而且要求专业设置更应具备鲜明的产业特色,进而形成特色专业。连云港是水晶之都,也是我国的著名港口,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船舶修造、港口运输、旅游观光、海洋养殖等都是连云港重点发展的产业和特色产业,但在当地发展特色产业之际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还没有形成与特色产业对应的特色专业。这与缺乏专业建设定位、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衔接性欠佳密切相关。

三、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适应性的对策分析

(一)满足多方需要,提高专业的适应性

第一,应该满足地方政府的需要。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由地方政府投资,学院的首要任务是服务地方政府,学院应该严格遵守党的教育方针,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真正实现培养更多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第二,应该满足企业的需要。市场经济时代企业通过市场招聘员工,企业拥有用人的自、决定权,企业只会录用适合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如果还按原来自我制定的标准培养学生,就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就业率肯定低,因此学校必须深入企业调研人才需求,明确各类人才培养标准,由此制定培养目标及各类人才的培养计划,并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始终,这样才能培养出企业欢迎的高技能人才。

第三,满足生源市场的需要。高职院校的生存价值是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只有密切关注善变的社会需要,才能及时调整专业建设以应对新的经济需要。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就应该顾及家长和学生的各种需要,然而这种生源需要与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常常无法一致,因为家长和学生不一定喜欢地方经济急需专业,反而可能热捧已经饱和或就业率低的专业。因此,高职院校既要考虑企业需要,还要兼顾家长和学生的需求。

第四,满足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只有维持专业的相对稳定,才能满足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如果专业无法相对稳定,那么形成高水平、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团队就十分困难,形成鲜明的特色专业更是空谈,高的教育质量也就无法实现。然而,满足企业需要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企业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样就形成一对矛盾体,解决该矛盾的最佳方法是在相对稳定的专业大类下增设专业方向。

(二)及时进行专业开发,提高专业的针对性

高职院校只有在充分进行地方宏观经济、人才市场、受教育者、职业能力及教学等分析之后才能开发新专业。

第一,设置新专业时应该对地方宏观经济作出分析。要充分了解周边及本地的经济模式,了解产业结构及其调整,了解就业形势和劳动力结构的发展现状,经过分析初步掌握周边和本地宏观经济的基本格局,挖掘出待发展的朝阳产业及待调整处理的夕阳产业,与朝阳产业相关的专业应该大力开发、充分设置,与夕阳产业相关的专业应该缩减甚至取消。

第二,设置新专业时应该对人才市场进行分析。一是要分析新生劳动力市场;二是要及时掌握人才市场供需关系,由供需关系获得供不应求、供过于求的职业,应该重点开发并充分设置与紧缺职业相应的专业,缩减甚至取消与供过于求职业相应的专业;三是要分析教育市场,只有充分熟悉本地高职教育的现状,才能开发建设具有特色的专业。因此,高职院校调整和设置专业时,必须依据当地人才市场的需求并结合自己的办学条件。

第三,设置新专业时应该对受教育者进行分析。满足需要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出发点,这种需要包括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的个人需要。职业发展是人的基本发展,急剧变化的职业结构促使就业观念发生巨变。因此,高职院校设置专业时,要充分考虑受教育者适应职业变化及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做到“以人为本”,真正满足受教育者的各种合理需要。

第四,设置新专业时应该对职业能力进行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时要充分听取企业人员的建议,特别是基层一线负责人(流水线线长、加工车间工段长、连锁超市店长等)、企业人力资源经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总设计师等的意见。一线负责人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能准确直观描述职业的各种要求;其他人员能充分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开发职业能力的最佳方法是将两者意见有机结合起来。设置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专业时,高职院校领导、课程专家、教师要进行多方调研和实地考察,与行业专家及前述企业人员一起分析职业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进行职业能力分析不仅要考虑当前,更要考虑今后的发展,这样才能保证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能满足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

第五,设置新专业时应该进行教学分析。设置专业的重要环节是进行教学分析,教学分析是在前述四项分析基础上对教学条件和专业课程进行的分析,教学分析是确保专业正常运行的前提。将职业能力分析所获职业技能全部转化成知识点并将知识点组成新课程是教学分析的关键内容。教学分析还要进行教学条件、教师能力和学员水平的分析,教学条件包括教学组织机构、管理系统、教学大纲、教材、教辅材料、实习实训场所、必备设备等,教学分析的重点是分析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而确定专业学制和课程设计的必要条件是学员水平,由此应该对学员的品行、专业技能、文化教育进行慎密分析。所有这些分析都是为了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建设的质量

专业建设的最终执行者是教师,教师的素质及能力直接影响专业建设质量,因此要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就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应该拓宽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高职院校教师最基本的知识,高职院校教师应该紧跟学科发展趋势,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

第二,加强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基本素质是实践技能,目前各行各业的新工艺、新知识、新方法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果专业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得不到及时更新,必将导致所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建立并完善专业教师技能更新体系尤其重要,要选择与专业对应的企业定期培训专业教师,促使专业教师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同时要对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进行定期考核。

第三,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其综合素质的体现,主要包含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能力、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等。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对高职院校尤其显得重要,高职院校应该让教师树立正确人才观和质量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第四,努力建设“双师型”队伍。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应该努力获得与专业相关的技术职称,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学校要为专业教师制订切实可行的实践技能培训计划,有步骤地把专业教师逐个送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学习进修,使其获得生产实践经验和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等最新信息,让专业教师都真正具有“双师”素质。

总之,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要充分适应地方经济、兼顾地方需求,通过建设高水平的专业达到更好的服务连云港地方经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姜蕙,杨敖.20年回眸——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教育部高教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育才通道——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张俊宗.现代大学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连云港市统计局.连云港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2008-03-17.

[5]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连云港日报,2011-04-18.

[6]颜旻,谢陈祥,宋红玲.港城去年实现GDP1603亿元[N].连云港日报,2013-01-31.

[7]王尧.乘势而上,突出特色,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J].宁夏教育,2008(7).

[8]任君庆.课程开发与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5(1).

中级经济师专业技术总结范文2

基本现状

(一)全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

止20*年7月30日统计,全市企事业单位,包括党组织关系在我市的部、省属企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83169名,其中市直13532名,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16.3%;县区50856名,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61.1%;党组织关系在我市的部、省属企事业单位15638名,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18.8%;民营企业3143名,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3.8%;女性29740名,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35.8%;少数民族530名,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0.6%;中共党员21680名,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26.1%;派539名,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0.6%;全市现有部级突出贡献专家4名(部省属企事业单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47名(不含部省属企事业单位),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37名(其中部省属企事业单位20名),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名(其中部省属企事业单位5名),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员9名,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115名,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拔尖人才60名,市“三五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员50名。

1、学历结构:全市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238名,占总数的0.3%,其士15名(民营企业7名,部省属企事业单位6名),硕士96名(部省属企事业单位84名);大学学历的12291名,占总数的14.8%,其中第一学历的8145名(部省属企事业单位4192名);大专学历的29026名,占总数的34.9%;中专学历的30275名,占总数的36.4%。

2、职称结构:全市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212名,占总数的0.3%,其中部省属企事业单位95名,市直60名,县区28名,民营企业29名;副高职称的2953名,占总数的3.6%,其中部省属企事业单位1083名,市直606名,县区1177名,民营企业87名;中级职称的19320名,占总数的23.2%,其中部省属企事业单位4572名,市直2710名,县区10829名,民营企业1209名;初级职称的46349名,占总数的55.7%,其中部省属企事业单位6271名,市直5863名,县区32661名,民营企业1554名。

3、年龄结构:全市专业技术人才中,35岁以下的36876名,36岁至45岁的23783名,46岁至55岁的17046名,55岁以上的5464名,分别占总数的44.3%、28.6%、20.5%和6.6%。

4、行业结构:全市专业技术人才中

(1)教育系统35949名,占总数的43.2%,其中女性13574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11名,大学学历的5411名(第一学历的2935名),大专学历的14936名,中专学历的14166名;正高级职称的60名,副高级职称的1352名,中级职称的8405名,初级职称的21197名;35岁以下的16389名,36岁至45岁的88*名,46岁至55岁的7690名,55岁以上的3067名;

(2)卫生系统10255名,占总数的12.3%,其中女性5807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6名,大学学历的901名(第一学历的746名),大专学历的2632名,中专学历的5362名;正高级职称的68名,副高级职称的454名,中级职称的2361名,初级职称的6845名;35岁以下的5111名,36岁至45岁的2891名,46岁至55岁的1923名,55岁以上的330名;

(3)农林水系统4674名,占总数的5.6%,其中女性1181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8名,大学学历的672名(第一学历的458名),大专学历的1101名,中专学历的2615名;正高级职称的10名,副高级职称的183名,中级职称的1229名,初级职称的2764名;35岁以下的2211名,36岁至45岁的1306名,46岁至55岁的815名,55岁以上的342名;

(4)工商企业系统153*名,占总数的18.4%,其中女性4855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57名,大学学历的2816名(第一学历的2213名),大专学历的5272名,中专学历的4137名;正高级职称的13名,副高级职称的593名,中级职称的3480名,初级职称的8073名;35岁以下的6878名,36岁至45岁的5110名,46岁至55岁的2836名,55岁以上的479名;

(5)其它系统16988名,占总数的20.4%,其中女性3961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53名,大学学历的3908名(第一学历的2650名),大专学历的6676名,中专学历的5422名;正高级职称的62名,副高级职称的714名,中级职称的5487名,初级职称的8132名;35岁以下的6298名,36岁至45岁的5285名,46岁至55岁的4000名,55岁以上的1405名。

(二)全市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全市各系统均需要专业技术人才,行业不同,专业不同,年龄集中在30—40岁之间,男性需求居多,学历要求大学本科以上,中级以上职称,特别是具有高学历、高职称、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教育系统:

全市应编制中小学教师38495名,其中高、职中教师6262名,初中教师13963名,小学教师18270名。目前,全市中小学教师实际缺编4179名,其中高、职中教师缺编1534名,初中教师缺编1569名,小学教师缺编1076名。高中语文、数学、物理、英语、农村小学体育、音乐、美术以及中小学英语、信息技术教育等学科教师比较紧缺。

2、林业系统:

主要缺乏林业工程勘察设计、林业工程监理、生物技术营销、旅游策划、园林花卉和林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其中林业工程技术人员缺口25人,经营管理人员5人;学历要求研究生4人,大学本科16人,大专学历10人,年龄在25—40岁之间;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15人,中级以下职称的15人。

3、卫生系统:

需要懂业务、懂管理、有一定法律知识和企业营销经验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和有专业特长和较高技术水平、在业务上富有创新的学科带头人。要求大学本科以上,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卫生法律、精神卫生等学科。

4、农业系统:

需要农业信息管理、植保、畜牧、农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

5、县区需求情况:

(1)、岐山县:熟悉林业技术规划、农业信息管理、临床医学等学科的大学以上,中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

(2)、陇县:英语3名、物理、化学、数学各2名,要求大学本科学历;外科2名、骨科、眼科、麻醉等需要6名,要求副高级职称或大学本科学历;市场营销10名,财务与金融10名,要求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

(3)、麟游县:需要城镇绿化、规划、临床医学、数理化、英语教师,要求大学以上学历,果树、蔬菜、植保、农产品加工、水利工程等专业要求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

(4)、眉县:需求林业设计、水利工程、水泥专业、西医临床、英语、生物、数理化教师等方面的大学本科学历,35岁以下,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

(5)、扶风县:需求植物保护、园艺、临床医学、英语、中文、数理化教师等方面的大学本科学历,20—45岁之间,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

(6)、太白县:需求种植、临床医学、英语、数理化教师、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大专及以上学历,年龄35岁左右,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

(7)、金台区:需求园林工程、建设规划、环卫工程、公共卫生、健康教育、临床医学等方面的大学本科学历,25—50岁之间,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

(8)、陈仓区:需要历史、物理、化学、地理、英语等专业教师,畜牧、农林、水电、医疗卫生和统计、会计、经济管理等领域中高学历层次和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全市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的基本情况

1、切实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管理工作。抓好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制定了《关于加强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意见》,对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行了分级分类管理。1999年以来,在全市专业技术人员中开展了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培训考试,参训人员达6000多人。市教育系统以造就“名师”为目标,实施跨世纪青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从1992年起,在全市教师中推行了“教育质量工程”,开展了“评教赛教、评优树模”活动,树立了一批学科骨干教师。目前,全市有在职特级教师25名,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560名,省、市级教学能手1211名,市级青年骨干教师1360名,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75名。结合全市“三五人才工程”的实施,先后选派100多名专家赴港、澳和出国培训,使他们及时了解本学科专业领域以及相关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根据《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管理办法》,确定市级部门干部培训中心和15个专业技术学校为继续教育基地,设立了3个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培训考试点,为搞好继续教育奠定了基础。

切实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工作。一是在用人制度上,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推行聘用制为目标,以职称聘约管理为切入点,按照因事设岗、按岗聘任、签订聘约的步骤,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对全市4.68万名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全部按岗位评聘了职称。认真落实中组部、人事部、卫生部及省政府《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我市的《实施意见》及六个配套政策,在全市卫生系统实行了全员聘任制。二是在分配制度上,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关于事业单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指导意见》,在全市21个单位进行了试点。目前重点在扩大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范围上下功夫,计划年内力争市属事业单位扩大到80%,县(区)属事业单位扩大到50%。三是在人才资源配置上,充分发挥人才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和开放了*市人才市场,形成了以中国西安人才市场为依托,市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人才市场为中心,12个县区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13个人才市场为分支机构的服务网络体系,设立*人事人才网站,点击网站、收集信息15万条,在今年“非典”时期举办了为期一月的*市网上招聘会,100多个单位参加,7000多人求职,招聘人才500多人。每年举办两期大型人才交流大会,每月逢“6”举办中小型人才交流会,近两年交流人才3万多人,人事3000多人,人才测评4000多人,这些工作打造了各类人才自主择业、合理流动的平台,市场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凸现。

2、抓好有突出贡献专家和拔尖人才的选拔管理。一是有计划地加大了有突出贡献专家和拔尖人才的选拔力度。99年,制订了《*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和《*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将评选周期由不定期改为两年评选一次;将评选范围扩大到驻宝部、省属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将评选种类由只评选拔尖人才,变为既评选拔尖人才,又评选中青年拔尖人才,从而使全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的骨干力量明显增强。先后命名表彰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和有突出贡献中青年拔尖人才190名。二是对专家和拔尖人才实行动态管理。对已命名的省管专家和市管拔尖人才,分别实行五年期和四年期的动态管理,每年都给他们定目标任务,签订责任合同,年终进行考核,实行优胜劣汰,组织他们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全市产业结构调整、重大经济建设项目决策,开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咨询论证,引导他们在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建功立业。三是建立并落实了市委常委及县区领导联系专家拔尖人才制度、专家拔尖人才体检、疗养、津贴发放等制度。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专家和拔尖人才的先进事迹,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抓专家和拔尖人才这支骨干力量,带动和加强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3、加大农村乡土人才开发力度。制订了全市《实施“县、乡、村乡土人才工程”的规则》,提出从*年开始,在五年内全市培养800名县级乡土人才,8000名乡级乡土人才,8000名村级乡土人才的总体奋斗目标。12个县(区)均建立了乡土人才服务站。下发了《关于做好乡土人才选拔工作的通知》,提出了乡土人才的选拔标准。目前已建立了由33300名农村各类“土专家”、“田秀才”组成的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先后两次对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90名优秀乡土人才进行了表彰。

4、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展引才引智工作。先后引进了具有硕士学位、双学位和大学本科学历的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1680名。围绕引进国(境)外专家、引进技术、引进优良品种和国内外培训四个重点,全市共组织实施各类引智项目57项,从德、法、美等国家和地区引进专家44人(次)。分别开展了机床设计与工艺、航空仪表设计、农产品残留物鉴定、辣椒抗病毒育种、果树栽培、蔬菜栽培、花卉组培、柳树组培、布尔羊胚胎移植、肉牛奶牛胚胎移植等方面的技术交流。2001年12月,国家外专局授予我市麟游县布尔羊繁育中心为全国引智示范基地,省外专局授予我市辣椒中心和苗木培育中心全省引智示范推广基地。

问题原因

近年来,全市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面对我国加入WTO后的新挑战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全市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仍有与新形势的发展不相适应的诸多问题,从调查结果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观念需要创新,人才环境有待改善。目前我市在选人用人上表现得观念比较陈旧,发现人才的视野不够开阔,尚未形成人才发现、培养、使用等各个环节互相配套的用人机制,真正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观念的人并不多,当前发展经济的重点是吸引外来投资,大多只是把资金、项目放在第一位,引进人才和技术往往被忽视。问卷调查显示,认为“观念滞后,思想不解放,对人才的认识不够”的占76%;认为“缺乏有力的政策倾斜,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占100%;认为“轻人才的培养,继续教育投入不足”的占32%;有的单位把人才当“花瓶”,引进人才是为了单位上等级、评资质,引进前是人才,引进后就成为“虚”才,束之高阁,埋没人才;有的单位在改善人才的工作、生活、居住等环境方面投资少,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人才便往其他条件好、环境优越、待遇高的地区流走。在调查中发现,某县去年给一单位引进3名大学生,用人单位仅给予引进的大学生本单位职工子弟的待遇,3名大学生工作不到半年,就都走了;某医院从西安交大引进一名本地医科本科生,每月只发给600元工资,到医院只两星期,就被河南一家医院以每月*元聘走了;人才观念、政策、机制的相对滞后,制约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现有人才作用的发挥。

(二)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高层次人才十分紧缺。从区域分布看,市区及县城地区人才比较集中,山区、基层人才严重不足。非公有单位人才拥有量与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规模不相称。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中,一般专业人才所占比重较大,而具有高学历、高职称以及科技带头人、专利发明人比重偏低,全市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仅有287名(部省属企事业单位121名),大学第一学历为本科的仅占11%,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占83.7%;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中,高级以上职称的仅占4.4%,初级职称的占68.8%;且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其中教育和卫生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占总量的59.3%,而直接从事技术开发与创新的人才相对不足。能够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生产领域,经营管理、科研创新、市场营销等高级专家人才十分缺乏,严重制约*新型工业化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近三年,我市考入各类高等院校的本科生高达19678人,但回*工作的本科生仅863人,且多为文科专业的学生。大学本科生来宝工作人数呈下降趋势,急需的本科生或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引进十分困难,高层次人才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

(三)人才使用效益不高,管理机制缺乏活力。在使用方面,论资排辈的现象比较突出,重资历,轻能力,照顾平衡的多,而破格提拔优秀人才少;考核机制不完善,年终考核缺少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形式成份多,“优秀”轮流当,能上不能下,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依然存在;人才调配、流动机制不完善,有的企业停产、倒闭后,上级主管部门往往只是重视有形资产的盘算,而不重视包括人才在内的无形资产的重新配置,任其自生自灭,大量流失。人才流失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人才流失给我市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单位对流失人才培养的投入无法收回;另一方面,流失的人才可能成为新的竞争对手。特别是掌握着单位关键技术、主要客户或商业机密人员的流失对单位的损失和打击是无法估量的,有时甚至是致命的。我市仅拔尖人才就有9名调往外省或外地,还有2名自行离职出走;97年以来,全市骨干教师共流失409名;某部、省属企业,近五年外流的专业技术人才达140多人。在人才资源配置日益市场化的情况下,对人才流动的宏观调控机制和政策法规缺乏研究。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我市在吸引人才、重视人才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政策,但这些政策停留在口号层面的多,真正落到实处的少。虽然政策的制订也不比一些地区迟,但真正的实施却阻碍重重。一是人才引进还存在领导人说了算的现状,领导不表态,人才就引不进,既使引进了,政策也兑现不了,结果造成人才再度流失,增加了人才引进成本;二是就业政策缺少透明度,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分配制度不灵活,大锅饭现象依然严重,想留的留不住,想进的进不来;四是人才的有效流动机制还没有形成,大材小用、专业不对口、所用非所长、闲置和半闲置等现象比较普遍;我市人才开发建设意识和人才观念还未达到应有的高度,人才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不够健全;人才、智力引进和流动渠道不畅,人才政策上,大多也是停留在农转非、工资升级等方面的内容多,而市场化配置效能不高;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形成,存在着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的现象;择业观念、用人机制、收入分配、人才环境等因素对人才总量扩张、高层次人才引进开发形成制约;同时,*地处西北内陆,综合经济实力不强,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与沿海城市及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收入水平普遍偏低,各级政府用于高级人才的开发、引进、奖励、培训、工资福利等方面的财力有限,这是我市对高级人才缺乏吸引力的最直接的根本性原因。

对策建议

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结合我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我市经济发展,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升人才素质为主题,以调整人才结构为主线,以优化人才环境为重点,在稳定现有人才的基础上,培养适用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努力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布局适当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创建“四市”目标,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1、领导重视,广泛宣传、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1)强化措施,建立联系专业技术人才长效机制。一是不断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知识分子制度,在县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人联系一名科技专家,每人联系一个专业技术人才比较密集的单位,每人抓一个科研项目;二是每年定期召开两次知识分子工作座谈会,不断收集知识分子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和建议,归口办理,及时解决;三是做好知识分子工作检查总结,每年组织人力对全市知识分子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督导已有的政策全面落实,对政策落实好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落实差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

(2)加强制度建设,为人才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在健全现有人才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首先,完善专家和拔尖人才体检、疗养、津贴发放等制度;其次,按照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等5部门《关于优化人才环境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尽快拿出我市贯彻意见。制定专业技术人才参与成果转化的收入分配政策、税收减免政策、功臣奖励政策、住房和子女就业等优惠政策,努力改善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生活条件;第三,建立重大项目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凡市府实施重大项目重大决策前召集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以促进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施的准确性。

(3)加强宣传,不断提高人才的社会地位。一是组建科技人才宣讲团,充分利用每年开展的科技宣传月活动,广泛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使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认识到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继续在市属各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常年开展科技人才典型宣传,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社会地位。

(4)营造公开规范的执法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政府各部门要转变职能,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增强服务意识,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切实为人才排忧解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每年有计划的为人才办一两件实事,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聚才、爱才、惜才的良好社会风尚。

2、提高待遇,稳定队伍,切实转变用人机制。

(1)优化配置,调整结构。围绕总量优化、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目标,改革现有学历、职称待遇政策,提高事业单位、企业科技人员的工资待遇,鼓励大专以上毕业生到科研单位、企业去工作,改变非生产性单位占有人才比例高的局面;对于使用不当,用非所长或专业不对口的科技人员打破工人、干部身份,在个人提出意愿的基础上,调整到新的适合其特长的岗位,对优化组合下来的富余人员,按照用其所学的原则,进行对口调整,达到人事相称,职才相称。

(2)进一步加强引人机制。一是出台《*市高级人才管理办法》,认真研究区域优势及其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确定重点课题、重点行业的紧缺人才,在引进各类高学历、高职称、高能力等高级人才时,允许突破编制限额、学历限制、户籍、地域和所有制身份限制,迅速改变目前我市高级人才严重缺乏的现状。二是加强引智力度,坚持“不求所有所在,但求所用所得”。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交通条件,从部、省属国有企业、大专院校、国家科研机构“借脑引智”,在项目引进、嫁接、合作等过程中吸引“候鸟式”人才,形成人才共享,让人才以兼职、短期职务、承担委托项目、技术入股、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参加本地经济建设。

(3)改进措施,稳定人才队伍。要做到引得进、留的住、用得好,一是对引进的高级人才,要解放思想,唯才是举,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把他们放在关键岗位去锻炼、去使用,对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人才要及时发展,对政治素质好、具有领导才能的人才要大胆提选拔使用,在重大决策的咨询和论证中积极采纳他们的意见,要避免束之高阁、埋没人才,造成人才资源浪费。二是以情聚心。领导要关心和信任人才,采取定期探访,主动沟通的方式,增强单位对人才的凝聚力。同时,加强对科技人才的思想政治建设,在科技人才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国情教育,引导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热爱*,奉献*的主人翁意识。

(4)建立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首先实行市场化、多样化的分配激励机制,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事业单位和科研单位分档次提高科技人才的工资水平,对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拉开档次,实行一定的补贴;企业和自收自支单位,实行谈判工资制、合同工资制、年薪制,允许科技干部以技术和专利入股,参与分配,政府给政策,单位具体落实。其次改革我市职称评审办法,适当放宽中级以上的评审条件,实行地方评审证书,在人才具备国家、省评审条件后,再予换证。同时提高企业、事业单位中青年科技人才破格评审比例,在科研单位,企业推行评(审)聘(任)分离的办法。第三由政府牵头,将在技术岗位上的研究生、博士生等高学历人才和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及拔尖人才,纳入市级经济实用住房系列,享受优惠政策,同时提高拔尖人才的津贴,调动人才工作积极性,尤其是对我市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每年评选出3名给予重奖,如配专车、奖住房、给荣誉等。

3、强化培训,狠抓落实,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培养。

培训是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增强竞争力和活力的重要途径,按照德才兼备原则,不断加大科技人员和专业技术再培训力度,有效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做好全市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1)建立公益性政府培训指导中心。挂靠在市委知识分子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挥宏观调控与管理协调作用,具体负责人才教育的机构落实,平衡生源、培训师资、各部门职能发挥作用等问题。同时,以市级部门干部培训中心和15个专业技术学校为继续教育基地,发挥市级以上专家和拔尖人才优势,组建培训讲师团,坚持面向全体,突出骨干,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学用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制订详尽的人才培养规划,切实抓好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

(2)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进修制度。在已进行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培训和教师系列教育质量工程培训的基础上,加强各职能部门的宏观指导,三年内力争对全市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分学科、有计划的进行一次全面培训,重点是向我市目前急需紧缺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科技创新人才倾斜,弥补人才结构缺陷;结合全市“三五人才工程”的实施,每年组织安排一批素质好、有能力、有成果的科技人才到高等院校或国外学习深造;鼓励和提倡专业技术人才对口自学或参加各种形式的专业培训,提高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

(3)建立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考核和择优奖励机制。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情况进行登记,完成教育任务的统一发给教育证书,作为职称晋升、评聘和今后择优奖励和提拔的重要依据,激活内因,不断激发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提高的积极性。

(4)建立用于人才培养开发的专项教育基金。经费来源:一是政府每年从财政中列出一定的比例,专门用于人力资源的培训;二是每年收取培训对象一小部分继续教育经费,专款专用;三是社会筹集,用课题或项目带动培训,使受益单位出资赞助培训。资金也可用于科研启动、出版学术著作、扶植企业骨干人才等。

4、加强领导,改革体制,保障人才资源的健康运行。

(1)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尽快成立市委知识分子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知识分子工作的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调查研究,为市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制订有关知识分子工作的政策、规定提出意见和建议;负责落实市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政策和精神;负责做好市管拔尖人才的选拔管理和推选省管专家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工作;组织市管拔尖人才外出考察学习、疗养及身体检查,做好发放津贴、接待知识分子来信来访、落实各项待遇等工作;引进外地人才质量的审查工作;解决专业人才工作、生活中实际问题,为人才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中级经济师专业技术总结范文3

产学研互动:做到极致便成金

在职业教育领域中,产学研互动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的独特之处,不单单在于它“以研促教,以产带学”的职业教育模式,更在于它把产学研互动做到了极致。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明确界定了“以研促教,以产带学”的科学内涵,即把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和育人功能融为一体,密切学院与产业界的关系,通过科技项目和科技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反过来再利用科技工作和科技服务创造的资源,引进企业的人才参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使教学更加贴近产业需要。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学院形成了完善的产学研机制。

在管理层上,学院成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委员会”,各专业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并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管理人员参加,由校企双方有决策权的领导(学院系主任、医院院长、科主任、企业经理等)在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发挥管理作用。

遵循“依托行业、产学结合”的理念,学院建立了128家院外实习基地,大部分农学、医学校外实训基地都进行与学院合作的技术应用项目研究。尤其是医学类专业,与国内大医院,如总医院、北京武警总医院、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唐山工人医院、唐山开滦医院等签订了共建实习基地的协议,通过资金支持、教师医生岗位交流、共同育人等途径共建实习基地。

同时,学院立足于地方经济,所设专业与唐山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链对接,形成了13个专业大类。商务英语、审计实务、资产评估与管理等社会需求不旺的专业被淘汰,新增医药营销、物流管理等社会急需专业。研究的成果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同时,反哺了专业,及时更新和优化了教学内容。例如,学院通过省级鉴定的《磷化处理技术研究》项目,在唐山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唐山润园煤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推广,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科研立项、课程开发、教材编写等方面,学院积极接受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吸收企业相关人员参加。近年来,学院将过去偏重理论又大量重叠的学科进行了整合,依据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增加了大量实践课程。2007年,学院确立了3项课程改革与建设研究项目,都邀请了企业界人士参与。据统计,企业及行业人员参加的学院研究项目达30%左右。

学院还面向社会、农村、行业与企事业单位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科技成果推广服务工作。先后为河北省农村素质工程培育人才711人,为唐山百货大楼集团公司进行干部管理培训和全员业务技术培训,累计达万余人次;积极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举办农业科技推广培训52期,培训人员5千余名,发送科技宣传资料15万余份,科技光碟3千余张,义务提供果苗2500余株,在省、市电视台搞科技专题讲座28期。

学院在“以研促教,以产带学”的教育模式,校企双向介入、共同育人,产学研一体的办学体制,学院与企业(工商业、农业、医院等)互利双赢的办学机制的基础上、制定了符合国家“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多项保障:产学研互动无后顾之忧

以优势学科为龙头的产学研互动模版医学类和农学类是学校的传统强势学科,学科技术实力雄厚。学校深入了解行业企业需求后,不断调整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如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确定了专业主干课以“口腔修复”课程为主线,以“固定义齿工艺技术”课程为核心,适当削减其它专业课程的改革方案,目前这个专业已建成为省级教学改革示范专业。在专业领域,学院有数十项应用研究项目,为相关单位和地方产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如口腔专业教师与原卫校附属医院专业人员共同研究开发的种植牙项目,获得1999年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医院累计带来上千万元的经济效益。农学专业教师与产业界科技人员共同从事的安梨、果树、桃及农业科技推广等项目曾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科技推广三等奖。由于学校对地方和企业的服务卓有成效,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医学类专业曾两次获得香港华夏基金会的资助,并曾获得世界银行的专项贷款。

以双师型为主的师资力量学校的基础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及双师素质教师292人,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总数的73.2%。教师队伍中,既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又有入选“三三三人才工程”的专家;既有在各级行业学会、企业、医院兼任重要业务领导职务的专家,又有承担部级、省级科研项目的专家。这样一支技术专、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成为学院发展的发动机。这些教师都有较多从事专业研究工作的经历,许多教师还是产业界的技术权威,他们直接在企业任职,参与企业的技术推广、人员培训、业务管理等工作。如学院教师在各级行业协会担任理事长、常务理事等职务,在唐山市协和医院担任临床科和医技科等室科的主任等职,也有的教师担任企业财务顾问、注册会计师、法律顾问,更有许多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的员工培训。学院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科研、管理、培训等智力支持,既是校企双向介入的必要途径,又是提升学院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式。

以校企互利为本的政策保障本着校企互利双赢的原则,学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对产学研合作项目(包括教学项目和研究项目)开发、方案制定及组织实施等都进行了具体的规定。例如,对产学研合作项目设专项资金,定期拨给企业教学补贴费,用以购置一般常用教学仪器设备。2006年学院投资30万元建成附属医院手术室远程视频系统,学生在教室就可以实时收看手术实况,学院直接将岗位一线真实工作环境的宝贵教学资源引入教学,医院也可以使用这套系统实施培训和教学。

学院根据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和唐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制定了《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专业建设规划》,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专业调整、改造和优化,专业设置涉及13个专业大类,使专业建设与唐山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链对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学院还成立了由校企双方人员组成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委员会”,重视吸引医院、企业参与到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中,形成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专业主动为行业企业服务、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校企合作模式。学院定期派遣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直接参与生产实践、科技开发和管理等工作;医院、企业的知名专家、高级技术人员被学院聘为兼职教师、实践指导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以及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在学院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改革、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科研工作、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合作。

成就显著

“以研促教,以产带学”的办学方针,使学院在推进科研工作、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服务职能凸显,使学院建立了校企双向介入、合作育人的体制与机制,专业建设得到加强,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乃至学生就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高水平教研成果学院教师论文和课题整体数量多、质量高,与产业行业联系密切,反映了学院的办学特色和方向,其中直接结合专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热点需求开发的科技项目28项,直接结合专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论文377篇。这些成果有的已经成为一项项新农村致富的技术,如唐山市政府2007年面向全市农民提供的100项致富新技术中,有三项是学院的研究成果。有的成为经济建设的参考资料,如学院教师参与研究的《环京津创业带对接服务平台建设研究》、《唐山市工业循环经济可再利用资源潜力及利用途径研究》等区域性宏观经济系列项目,对唐山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高质量毕业生护理专业2006届毕业生闫寒同学,在总医院实习期间表现优秀,被选入“人民的好军医”华益慰同志特护小组。由于工作突出,闫寒同学作为华益慰特护小组的一员,受到总书记亲切接见。华老去世后,闫寒被总医院授予二等功,并被医院正式录用。学校像闫寒这样的同学还有很多,该专业学生每年都在河北省大中专院校护理专业技能抽考中位列三甲,很多学生都进入省内外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实习、就业,还有一些学生被推荐到国外就业。

几年来,先后有10名学生参加“西部计划”,到西部参与志愿服务。环境工程系2006届学生王学斌赴贵州省晴隆县大田乡纳屯村服务,在切身感受到贫困给当地孩子求学带来的困难后,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为当地孩子募集学习及生活用品,又通过媒体向家乡人民发出“献上一份爱心,让纳屯村孩子走出大山”的倡议,得到唐山社会各界捐赠衣服4千多件,文具1万多件,药品价值3万多元,捐赠物达7吨多。在王学斌感召下,唐山一位慈善家投资26万元在当地建立希望小学。2007年6月20日,纳屯村“唐山爱心小学”建成,共青团唐山市委书记付振波前往剪彩。王学斌以一己之力,搭起了黔冀两地的爱心桥,他“牵手家乡,爱心援助”的典型事迹,在贵州省反响很大,也受到家乡父老和省市两级媒体的广泛关注,其业绩被唐山电视台、《燕赵都市报》、《唐山晚报》等多家媒体连续跟踪报道,既为所在地区做出了突出贡献,也显示了学院毕业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学院赢得了社会声誉。

中级经济师专业技术总结范文4

(1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财经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3 ;2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经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4)

摘 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职能,也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求。湖北高职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在总结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基础上,着力探索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发展途经。

关键词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8.002

*基金项目: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4G587);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13A041)。

作者简介:李慧(1981-),女,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财经学院讲师,华中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李萍(1987-),女,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收稿日期:2015-01-20

我国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经历了由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到社会服务的过程。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高职院校优势,使之充分发挥推动湖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作用,是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1 湖北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近年来,湖北省高职院校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围绕富强湖北、创新湖北、法治湖北、文明湖北、幸福湖北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力度。

第一,初步建立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产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2013年度报告》显示,2012-2013学年度,湖北省共有独立设置高职高专院校55所,包括3所公办高等专科学校,41所公办高等职业学校,11所民办高等职业学校(其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4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5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6所)。湖北省独立设置高职高专院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44.83万人。

第二,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湖北省实施职业教育“319工程”,开展职教园区建设,组建各种层次、不同行业的职业教育联盟,建立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制度,实施“楚天技能名师”计划,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校企结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第三,围绕节能环保、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率先实施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支持高等职业院校与其对应的行业、企业联合开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第四,充分发挥湖北高职院校技术优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或行业产业提供具体直接的技术创新、咨询、推广和服务。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湖北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湖北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湖北省高职院校在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得到了各级政府、产业界等方面的重视,也做出了许多成绩,但与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仍存在许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实际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高职教育设置专业缺乏前瞻性,与社会需求脱节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没有意识到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办学理念落后,缺乏市场的前瞻性,在设置专业时考虑市场需求不足,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不相适应。被重复设置的“热门专业”,就业情况并不理想,而不少区域经济发展真正需要的专业人才又十分匮乏。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为例,按“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的评价要素来看,学校专业设置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从人才培养质量上,尚不能体现“高”;从结构上看,武汉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对应的专业还不具规模,如动漫、文化创意;与武汉市千亿产业对应的专业仅有汽车;从总体规模上看已经具备,但存在均衡性问题;从效益上看部分专业的规模效应还未体现,学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也是湖北省高职院校的共性问题。由“十二五”期间湖北省高技能紧缺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可知,到2015年,湖北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与2008年相比,7年之内增加52.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7.5万人。2020年,高技能人才达到25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31%以上。由表1可知,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数、专业点数、在校生数较少,第一产业科技人才严重短缺;由表2、表3可知,面向“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发展的纺织、食品、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专业、专业点数及在校生数偏少,面向新材料等产业的专业几乎还是空白。

2.2 教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

客观来说,高职院校教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不足,一方面,他们的科技开发能力不如普通本科院校教师,专业技术攻关能力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大多数高职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其专业业务工作的实践经验相比一般企业从业人员十分匮乏,课堂讲授与企业生产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这些问题既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又使得教师开展的社会服务与企业的要求不对接,服务效果不够理想。

2.3 服务能力建设层次不深入,服务内容和形式有待拓宽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层次不深入,服务的内容还比较单一,还只停留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面向社会开展职业资格培训、认定和考证工作上,缺乏针对企业的生产实际需要的科技研究与开发。

3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探索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是武汉市属高职院校,前身为“两湖总师范学堂”。学校办学条件良好,设施先进,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20个,校外实训基地166个,馆藏图书121万余册,现代化信息网络覆盖全校。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教职工840余人,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学校设有学前教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与电气自动化学院、汽车技术与服务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财经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招生专业涵盖12个专业大类,制造、文教、土建、财经、电子信息、旅游、艺术设计7个大类为我校重点建设与发展专业大类。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一直注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探索,鼓励和支持广大师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在服务中形成优势,创建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才能提高学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从而获得生存的基础和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3.1 明确办学理念,树立服务意识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先进的办学理念对内是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是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高职教育要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的理念,要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调整专业设置,制定培养目标,紧紧跟上产业发展步伐,承担起经济发展中技能型人才保障任务。学校坚持“五个三”的办学理念:“面向现代城市化、城市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三个面向),坚持“城市导向、区域导向、市场导向”(三个导向),瞄准“新兴产业、新兴行业、新兴职业”(三个方向),实施“高技能教育、通识教育、养成教育”(三种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造就“能工巧匠、岗位专家、行业大师”(三种层次人才),实现内涵式发展、跨越式发展与差异化发展。2014年,学校进一步确定了“服务经济结构调整,面向市场紧扣产业设专业;服务职业人才培养,依托行业深挖内涵建专业;服务国计民生工程,政行企校四方合作兴专业”的总体思路。专业结构布局以土建、教育类专业为特色(行业、企业背景),以机械、汽车、电子类专业为骨干(区域经济重点产业),以财经、文创、管理、服务、传媒类专业为重点(生产、生活类服务行业)。

3.2 以“订单培养”等形式为企业提供高技能人才

学校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用人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实训,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高度、密切的合作。如汽车技术与服务学院与长安福特公司合作,在校区内建设实训基地,校企双方联合开发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教材,共同举办“长安福特订单班”。机械工程与电气自动化学院与世界500强企业“科达集团”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开发适合企业需要的教材,开设“新型墙体材料制造生产副厂长”订单班,学生毕业后将成为该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通过订单式培养,该校机电学院焊接专业毕业生月薪超过6 000元,打破了高职毕业生拿不到高薪水的成见;学前教育专业、初等教育类专业的毕业生生均6个岗位,还未毕业就被用人单位一抢而空。汽车类、建工类、机械类等专业近年来就业满意度高,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3.3 精心打造职教集团,积极构建区域校企交流平台

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紧密联系。截至目前,该校已成立和加入了五个职教集团,政、校、企合作全方位展开,与近300个世界500强企业、国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标准合作开发与设计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教程、实训手册;聘请企业行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学;接纳学生实习、就业。企业因其成熟的文化、先进的技术设备、完善的企业管理、较强的就业岗位储备,成为学校校企合作的可靠战略伙伴。如,该校学前教育学院以武汉学前教育职教集团为依托,通过各级专家评估并获批承担《湖北省学前教育专业技能高考》组考资格。

3.4 发挥各二级学院特色专业比较优势,面向社会服务城市

学校是教育部命名的“师范教育先进学校”,学前教育学院和初等教育学院发挥“师范教育”优势,为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基础教育人才,现武汉市小学、幼儿教育界的名师、骨干教师80%以上都是该校的毕业生,其中不乏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学校汽车学院、机电学院及电信学院承担“市职业技能实训基地”项目,基地主要承担汽车维修工、模具设计师、数控车工、维修电工等7 个工种中高级职业技能实训及鉴定基地工作。职业网球学院、外事外语学院积极服务WTA顶级赛事。赛前,网球学院承接了此次活动600 多名志愿者的培训,全院师生全程参与、成功策划并实施培训方案。电信学院智能楼宇专业师生共同走进“部级城市住宅试点优秀小区”常青花园社区,对社区高标准道路、水电和现代化的电子监控管理系统进行调研,并帮助维修社区监控系统;参与社区信息采集工作,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建立信息查询网站系统,实现社区智能化管理;义务为社区开办电脑培训班,为大家讲解计算机及网络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充分发挥技术专长为城市社区提供服务。

3.5 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为增强教师服务行业、企业、社会能力,学校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每年外派120多名教师到企业锻炼,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同时邀请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技术能手”走进课堂,并为行业大师成立“服务大师工作站”,请他们定时到实习基地,手把手教学生学习技能。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更好地促进了他们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的提高,同时也拓展了社会服务领域。

3.6 学校教师主动参与企业各类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项目

学校注重以项目为纽带,积极开展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通过科技开发,既服务了区域经济,也锻炼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企业服务能力、技术指导能力、项目研发能力。机电学院与武汉交科港口机械工程研究所签订技术服务合同负责张家港保税码头汽车滚装物流系统规划分析项目。建工学院与新八建集团建设有限公司合作签订协议,为对方制定武汉网球中心看台测量定位施工方案,所编制的《武汉网球中心看台测量定位质量》QC 成果获得湖北省建设工程一等奖、全国建设工程二等奖。财经学院教师担任上海库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市场调研项目的项目经理。创艺学院教师参与武汉体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WTA 赛事策划、组织管理和平台宣传工作。汽车学院教师参与武汉市泽邦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骐铃系列车型车辆及部件的设计开发、售后技术文件(维修手册、零件图册、使用说明书)的编撰。机电学院教师参与焊接技术专业教师、科玛公司人员共同开发“焊接教学训练模拟器”软件。酒店学院教师为多家知名酒店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学校还承担了工作室项目。如,建筑工程学院的“造价工作室”承接工程造价项目。酒店管理的“中国服务大师(湖北)工作站”为酒店行业提供营销咨询、开业策划、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经营分析、管理顾问、餐饮连锁推广等服务;为专业学生提供职业技能考证、酒店兼职、实践教学等服务。学校一直支持各学院、各专业教师积极依托“产学研”项目服务地方,2014年度,学校有7项“产学研”项目获武汉市教育局立项。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已进入全新的发展时代,追求生源扩张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历史,内涵发展、品牌构建、凸显特色、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已成为现代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一现实趋势下,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将进一步增强竞争意识,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服务中寻求发展的新机遇,在服务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 汪立超.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地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职业教育,2012(12)

2 史晓英.高职院校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建设能力的途径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2)

3 雷久相.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研究[J].教研理论,2012(36)

4 李慧.高职院校服务湖北经济发展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13(11)

5 王霞.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途径与方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3)

6 付义朝.湖北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10(6)

中级经济师专业技术总结范文5

关键词:区域经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

作者简介:张晓刚(1979-)男,河北廊坊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2013年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PHR(IHLB)的分课题“北京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成果之一,主持人:王海平。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2-0019-03

一、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关系

职业教育是所有教育类型中与区域经济发展最紧密、服务最贴切的教育,两者之间表现为一种协同关系。

(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和质量;区域经济发展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工作岗位,提升了职业教育招生的吸引力。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服务、信息资源和继续教育培训基地,提高了劳动者素质。理论上来说,区域经济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基本一致。

(二)区域人才需求与职业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水平影响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人才需求的数量、类型、水平又影响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路和定位。

(三)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是职业教育依托产业办学的基础,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是应对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的积极反应。反过来,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类型、比例、招生人数也会影响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与质量。

二、北京区域经济特征及发展布局

(一)北京的区域经济特征

北京作为综合性产业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在全国前列。“十一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2010年经济总量达到14113.6亿元,人均GDP 78,50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07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262元。北京的经济表现为中央经济、总部经济、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等特征。中央经济在北京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资产总额占全市的83.4%,对整个经济的贡献占到37.7%。北京正在成为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初步形成了CBD、金融街、中关村、丰台总部基地等几大特色总部聚集区。北京在全国率先实现了“ 三、二、一” 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比重超过75.1%,以金融、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北京的主导产业。北京的知识经济发展迅速,高技术产业、科技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021.6亿元,《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9—2010)》显示,北京的知识经济竞争力在国内排名第一。

(二)北京的经济发展布局

北京所处的环渤海经济圈是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被誉为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国家“十二五”规划又正式把首都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北京在其中处于核心地位。北京“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构建“两城两带、六高四新”的创新和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将集中力量打造中关村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加快建设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带、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基本形成国家创新中心的新格局,使之成为世界城市先行实践区。“十二五”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中心区、金融街、奥林匹克中心区、临空经济区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比重力争达到50%。同时,北京还将积极推动通州高端商务服务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丽泽金融商务区、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等高端产业功能区规划建设。

三、北京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一)培养适应首都经济建设需求的高端技能人才

北京“十二五”将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发展方向,为适应经济结构优化的需求,满足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高端化要求,需要大量的高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北京明确提出了“培养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战略,掌握高端技术和具有更高学历水平“高端人才”成为技能人才的关键词。

(二)根据产业结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类型

2010年,北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6.0%、19.6%、74.4%。目前,北京中等职业院校一、二、三产业专业在校生人数比例分别为3.6%、41.3%和55.1%。高等职业院校一、二、三产业专业在校生人数比例分别为0.6%、32.3%和67.1%。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比例存在一定差距,不能满足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的人才需求。需要按照“构建首都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促进职业人才与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三)拓展职业教育服务功能

北京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要求正在日益提高。随着传统产业的转型和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兴起,下岗职工再就业,在岗人员再教育,新农村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的培养等,都要求职业院校面向企业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培训。也要求职业院校更多元化地参与区域经济活动,为其提供经济信息资源服务、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服务,以及人才流通等服务。

(四)需要具有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院校

北京作为全国经济领先的地区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交流的中心,迫切要求有一批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世界城市地位相匹配的高等职业院校。随着人民群众对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具有较高办学水平和学历层次的高等职业院校是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重要要求。此外,构建学习型社会和提高终身学习的理念也需要有一批高水平的职业院校作为支撑。

四、促进北京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对策和建议

(一)立足区域经济,明确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

1.北京的职业院校所处区域的经济特征和对技能人才需求情况在“十二五”规划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都已明确定位,职业院校要立足区域,主动与所处区域相融合,找准目标,确定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走融合发展道路。例如位于通州的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就要把服务CBD中心商务区作为发展目标,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位于房山的农业职业学院,应着力于为西部次区域高新技术研发与服务旅游休闲生态友好型产业。

2.北京首批两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在融合区域经济中走在了前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确定了“立足开发区,面向首都经济,服务京津冀,走出环渤海,实现学校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办学定位。通过“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推动学校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育人机制的改革和社会服务机制的转换提升,面向北京南部新区、首都经济圈和环渤海地区,提供人才培养、技术支持、信息平台、社会培训等服务。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中关村石景山园和综合服务中心为依托,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和实现首都休闲娱乐中心区的定位,通过改革办学机制和育人机制,提升服务水平等措施,努力成为石景山区及北京西部地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技术服务应用推广平台,区域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二)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1.不断优化并丰富第一产业人才。目前北京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为6.0%,而中职院校涉农专业在校生比例为3.6%,高职仅为0.6%,需要进一步提高涉农专业的学生比例。未来北京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因此,专业类型要按照现代都市农业的要求进行优化升级,不断增加现代都市农业的专业,例如,会展农业、循环农业、观光农业等,学校专业建设也要跟上产业升级的步伐。

2.进一步优化提高第二产专业人才结构。北京职业院校第二产业的专业学生人数比例还偏高,特别是中职院校第二产业的学生比例还高达41.3%,中低端制造业学生比例偏大,这与北京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的趋势相违背。因此,第二产业专业要根据需要及时升级,减少中低端制造专业人才,提高高端技制造专业人才,减少传统制造业专业数,增加高端制造业专业数。重点培养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医药等产业的高端技能人才。

3.提高第三产业人才比例,重点培养生产业人才。2010年,北京第三产业的GDP为 10600.8 亿元,其中生产业为6705.1亿元。“十二五”期间,第三产业的比例还将进一步提高,将促进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流通服务等生产业加快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由服务业主导向生产业主导升级。当前生产专业中高职在校生比例偏低,专业覆盖面还不够全面。特别是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流通服务专业的学生数相对较少,人才需求还有一定的缺口。因此要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专业学生比例,特别加大生产专业人才的培养。

4.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人才。“十一五”期间,北京新兴产业飞速发展,累计接近北京生产总值的50%,成为北京的支柱产业。其中,文化创意产业、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信息服务业的经济贡献量都取得了迅速提升。与之相比,职业院校在校生人数和专业设置都与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不协调。因此,培养新兴产业职业人才是未来的重要方向。要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航空航天等产业需求,从专业开发、专业设置,以及招生人数上做相应的调整。

(三)增强能力,丰富内涵,建设国际一流的职业院校

1.优化结构,加强培养与引进,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优势培养一批有一定社会知名度、教科研方面有所长的专家、学者,或专业技能方面有所长的能工巧匠和技能大师。积极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与测评,建立科学、系统的教师能力培养评测体系。不断增加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建立面向企业与学校的兼职教师流动站及兼职教师津贴制度,吸引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等高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2.加强实践教学,更加突出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优势。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调配、实践教学环节管理为建设主线,构建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运行机制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训基地建设重心要向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和提高校外实训基地质量上转移。

3.加强课程建设,成立政府、企业、行业和职业院校共同参与的课程改革委员会。由政府主导,企业和行业发挥指导作用,职业学院具体实施。定期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设计和调整,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评议、筛选和增减。遵循市场规律,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的紧密结合,使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科研活动与地方产业发展、企业需求相结合。

4.提升学校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企业培训需求,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充分利用师资、实验设备,帮助企业进行产品设计、技术革新、工艺改造,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与区域政府及企业建立“共建、共管、共用、共享”的运行机制,合作建设资讯中心、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和人才调剂中心,为企业及社区提供信息咨询、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服务。

(四)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

1.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我国,职教集团已有10年的发展历程,截至2010年,正常运行的职业教育集团有50多家,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延伸至全国各地。2009年,教育部提出了《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明确表示将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但在北京,职业教育集团无论从数量还是形式上都与北京的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2009年,北京成立了首家职教集团——北京交通职教集团,北京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开始起步。北京市教委表示,未来将围绕首都重点发展的行业和领域,积极推进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工作。

2.结合区域经济,组建具有北京特色的职教集团。一方面,北京的职业教育集团应该是以具有区域优势和影响力高职院校为龙头和核心,政府主导扶持,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辐射相关中、高职院校的多元型职教集团。充分发挥集团作用,积极开展学校之间、校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校企共同培育“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共同管理教学,共同培养学生等。积极拓展办学空间,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和成人继续教育并举,实现学校与行业企业资源整合、融通、共享。另一方面,集团的组建要以特色专业群为基础。根据专业群的类别,以行业为指导,积极吸收企业参与,实现师资和专业的优势互补,组织对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实习实训、质量考核标准等有关人才培养事项进行研讨和交流,使各方合作更有针对性地为企业、社会量身定做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树超.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中级经济师专业技术总结范文6

关键词:新疆兵团;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张洪安(1962-),男,河南通许人,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徐培江(1973-),男,四川三台人,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课题项目:本文系新疆兵团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新疆兵团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对策研究”(编号:2011BB032)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2-0111-02

一、新疆兵团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目标

(一)新疆兵团区域背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周边与八个国家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特定的地理区位,使新疆历史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多民族并存与融合、多种文化兼容与并蓄的特色。新疆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是中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屯垦戍边是中国几千年开发和保卫边疆的历史遗产。兵团作为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是“稳疆兴疆、守边固边”的重要力量。五十多年的发展,对加快新疆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打击和抵御境内外分裂势力的破坏和渗透活动,保卫祖国边疆稳定和安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二)兵团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兵团现有14个师全部分布新疆的14个地、州、市境内,并形成了点状布局、带状布局的“三带两区”经济格局。 “三带”是指天山北坡经济带(包括六师、七师、八师、十二师和建工师),南疆经济带(包括一师、二师、三师和十四师),边境经济带(包括四师、五师、九师、十师、十三师),“两区”包括石河子垦区和十三师特色经济带。

2010年兵团生产总值为77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8.81亿元,增长11.8%;第二产业增加值262.27亿元,增长21.2%;第三产业增加值229.54亿元,增长9%。三次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份额分别为第一产业28.36%,第二产业50.2%,第三产业21.44%;三次产业拉动生产总值增长百分比分别为第一产业3.95%,第二产业7%,第三产业2.99%。从三次产业的增长情况和三次产业的贡献份额来看,第二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最高,说明近年来兵团三次产业结构升级趋势明显,工业化进程在加快。从兵团区域经济内部看,出现了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水平优于南疆经济带和边境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呈逐步扩大趋势。

(三)兵团产业结构特点

兵团从农副产品加工业起步,发展现代工业,农业已逐步形成了种植业、畜牧业、果蔬园艺业“三足鼎立”的局面,工业形成了农牧机械、食品饮料、服装纺织、矿产开发、新型建材和氯碱化工生产等六大支柱产业和一批龙头企业。从农业结构来看,种植业所占比重较大,棉花依然是最主要的农作物,占到兵团农业生产总值的44.65%,蔬菜、瓜果、林业、牧业所占的发展速度较快,比重逐年增加。从第二产业结构看,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水泥制造、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的比重接近70%,是兵团的支柱产业,采矿业和制造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兵团三次产业结构从2005年的39.4:25.2:35.4调整为 2010年的36.2:34:29.8,第二产业比重增幅较大,但仍低于自治区19.9:46.8:33.3及全国10.2:46.8:43的水平。通过三次产业结构可以看出兵团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第二产业比重较低,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向工业化中级阶段的过渡阶段。

(四)兵团区域经济发展目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把实现科学跨越发展作为主题。2015年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达到1550亿元以上,占自治区经济比重达到17%左右,年均增长15%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提高到60%,城镇化率达到60%。 支持南疆垦区跨越发展。扶持边境垦区加快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提高畜牧业和果蔬园艺业效益,因地制宜建设设施农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实现稳粮、优棉、增果畜目标。发挥工业主导作用:重点发展食品医药、纺织服装、氯碱化工及煤化工、特色矿产资源加工等支柱产业,培育壮大石油天然气化工、新型建材和装备制造等产业,着力建设优势农产品深加工和矿产资源转换两大基地,使工业成为未来五年带动兵团跨越式发展的主力军。

二、兵团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截止到2010年底,兵团有普通高等学校4所(含1所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学校23所。各类在校生565477人,其中:中高职在校生4.5万多人。高职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成为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校布局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有7所学校被认定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4所学校被认定为部级重点中职学校,2所学校进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一批项目学校。

兵团24所职业院校就区域布局看,天山北坡经济带有15所, 其中6所在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含建工师、十二师),7所在八师石河子市,农六师、农七师各有1所,3所国家中高职示范院校也全部分布在这里;南疆经济带边境经济带的其他师各师拥有1所职业学校,但是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实训条件等普遍较弱。

三、兵团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1.人才培养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不适应。兵团根据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将科学跨越发展作为主题,支柱产业的集聚效应和人口集聚效应更加凸显,促进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将越来越大。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十二五”期间,仅八师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用工需求将达10万人。

从兵团职业院校2006年至2010年在校生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06-2008年出现较大增幅,兵团职业院校在校生数从2006年的31237人,达到2008年的最高值46302人,从2009年起呈现逐年下滑趋势,2010年职业院校在校生为45557人,这与兵团科学跨越发展、“三化”建设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不相符的。受此影响,兵团许多引进项目、企业由于受技能型人才紧缺影响已经处于无法正常开工生产的状态。

2.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与经济结构不适应。随着兵团“三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倡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工业化和新兴产业的兴起,迫切需要大量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兵团目前职业教育仍然以中职层次为主,最高层次为高职,中职毕业生通过“三校”高职考试升入高等职业院校后,由于中高职培养目标的模糊,在课程体系方面缺乏统筹,内容上重复现象较多;高职毕业生中只有5%的优秀学生可以直接升入本科学习。上述问题的存在,既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和成长,也难以满足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业化及新兴产业对人才需求层次的提高。

(二)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不适应

目前兵团职业教育共开设113个专业,其中开设78个中职专业,涉及18个专业类别;开设35个高职专业,涉及9个专业大类18个专业类别。兵团职业教育开设专业中对应于农林牧渔类专业共有13个,基本覆盖了兵团“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三大基地建设和种植业、畜牧业、果蔬园艺业等农业主体产业;对应第二产业的专业有56个,包括中职专业30个,高职专业26个,对应兵团农牧机械类、食品饮料、服装纺织、矿产开发、新型建材和氯碱化工生产等六大支柱产业的专业数为41.07%;对应第三产业的中职专业为35个,高职专业为9个,计算机类和财经类专业开设较多。涉及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极少,尚无涉及生物技术的专业。

(三)职业院校办学实力、发展速度与区域经济跨越发展不适应

由于兵团的特殊体制,没有财政,职业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加上兵团传统的“以农为主”的产业结构,导致兵团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着办学实力较弱、专业设置不合理、品牌专业极少、专业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短缺、实训设备数量严重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兵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也必将严重制约兵团科学跨越发展目标的实现和“三化”进程。

四、对策建议

(一)以服务兵团现代产业体系为导向,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职业教育专业的调整与提升必须根据兵团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对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进行统筹布局,调整专业结构,提高专业结构的适应性程度,尤其是与工业支柱产业对应的专业群建设、与部分新兴产业对应的专业设置、优化力度应进一步加大。

(二)优化兵团职业教育结构,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根据职业教育原理,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处于工业化初、中级阶段,职业教育发展应放在突出地位。如果处于后工业化阶段,高等教育应放在突出地位。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表明,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和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兵团科学跨越发展、“三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急需与之配套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例如经济较发达的天山北坡经济带需要的是大量的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高、中级技术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所占比重较大,可以尝试应用型本科、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而非天山北坡经济带则更多地是需要适应这些地区区域经济、产业特点的人才,应以培养中、初级实用型人才为主,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短期技术培训教育。

完整的兵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五部分:第一是中职和高职衔接方面,扩大“三校生”高考招生规模和3+2招生规模、允许“三校生”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探索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职培养试点工作,为中职学生进一步向上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第二是高职与本科的衔接,采用3+2模式,即前3年在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后2年高职学生毕业后并取得相关职业资格后,经过相关本科院校考核可以升入本科学习;对于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设备等条件较好的专业,可以采用2+2方式,即前2年在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后2年高职学生毕业后并取得相关职业资格后,经过相关本科院校考核可以升入本科学习,或者直接在职业技术学院攻读本科,本科院校承认已修学分;第三是职业资格与学历证书的衔接。根据兵团产业结构特点,成立行业企业专家、职业院校教师等组成的技能鉴定委员会和建立兵团技能人才培养、鉴定重点基地,统一兵团职业资格、学历证书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能力标准、教学组织形式、考核标准、考核地点等。第四是职业教育与成人、继续教育的对接。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对接主要是搭建中高职和成人大专、自学考试的对接,将职业技术学院列为自学考试高职层次主考院校,并尝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理论+技能考核模式。第五是尝试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的贯通,由职业院校教师承担高中学生的综合技能教学任务,使学生取得高中毕业证书的同时,可以获得技能证书。

(三)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组建职业教育集团。职业教育集团化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进行了大量实践,积累了许多经验,形成了具有各自鲜明特点的职业教育集团化模式。我国职教集团在实践中也已初步形成“津、豫、苏、鲁、琼”几种典型模式。目前兵团职业院校中办学实力较强的大多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结构比较完善的师,也为职业教育集团牵头院校发挥带动、引领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兵团的特殊体制,职业教育集团可以采用政府主导型模式,可以借鉴澳大利亚TAFE学院分校制的管理模式,实行政府主导下的校校联盟、校企联盟管理模式,即根据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特点,以实力较强的职业院校牵头,组建三—五个的校校联盟的职业教育集团,内部采用分校制管理模式,教学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现集团内师资、实训设备、课程标准、专业建设等教学资源最大限度的共建共享;吸纳行业实力较强的企业建立校企联盟,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办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新华社.《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Z].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