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两则范例6篇

文言文两则范文1

这个世界上就是有这么一些人,忘性特别大,有时候忙得连亲人或是自己的生日都给忘了,实在不应该。如果你的记性不太好,最佳的解决方法就是亲自制作一张日历表,并在上头清楚地将自己或是亲人生日标注起来,贴在墙上,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就行了吗?其实,要制作这么一张日历也不是太难,利用这款著名的iSee图片处理软件就能轻松搞定。

步骤1:打开iSee主界面,选中一张图片,而后在工具栏上单击“相框合成”图标按钮;

步骤2:这时会弹出“相框合成”窗口,首先点击左侧的“我的日历”按钮,然后单击上方的“选择类型”下拉框,从中选择一种日历的类型(如季节变迁),并在下方对话框中选中一个日历名称(如春-半年历),然后再点击一下“高级”按钮;

步骤3:在出现的“相框合成-高级设置”对话框中,单击“特殊日子”选项卡,在其中分别设定好日期、类型等选项,并在“描述”空白栏中键入简短的文字说明(如妈妈的生日),以上设置完成之后,点击“添加”按钮就大功告成了,最后将日历打印出来即可。

二、自制幻灯视频小动画

如今网上流行着一些网友们自制的视频小动画,看上去很有意思,假如自己也想制作这种幻灯视频小动画的话,方法不是太难,利用iSee同样能轻松完成。

步骤1:打开iSee主界面,首先单击窗口上方的“我要拍照”图标按钮,这时会出现“我要拍照”对话框,将左下方的“连拍间隔”设置为1秒,并在“存放路径”空白框中设定一个图片的具体保存位置,然后单击右侧的“连拍”按钮,自己摆出些小动作,利用摄像头来进行拍摄,拍摄完成之后,再单击一下“停止拍摄”按钮,“退出”即可;

文言文两则范文2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3题;共120分)

1.

(8分)给多音字注音在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4分)按拼音写词语。

hòu

zhǔ

yào

gèng

jiā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4分)读一读,选择正确的读音。

则________

①zhé

②zé

街________

①jiā

②jiē

圈________

①juàn

②zhuàn

缠________

①chán

②cán

4.

(5分)小小书法家(看拼音,写汉字)

lán

________窝

贪________

饥肠________

guì

chēng

衣________

________伞

5.

(4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小院

________的小花

________的枝叶

________的梦

6.

(7分)读《守株待兔》》《掩耳盗铃》根据解释填词语。

①孔;洞。________

②指为了过去的作为或为了没有做到的事而感到懊悔。________

③用道理劝人;使人改正错误或接受意见。________

④代词。用作某种专业、行当或某类人的尾缀。________

⑤出远门所带的行李和钱财。侧重指钱财。________

⑥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________

⑦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________​

7.

(5分)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②难道爸爸的咳嗽和东南风有关系吗?

8.

(6分)口语交际

根据材料提示,想象一段对话,注意对话连贯以及态度和语言的文明。李明同学上课时突然晕倒了,老师和几位同学把他送到医院急诊室,班主任王老师让张兵同学打电话告诉李明的家长,电话已经接通。假如你是张兵,请接着往下说。

张兵:您好,请问您是李明的妈妈吗?

家长:我是李明的妈妈。

张兵:________

家长:________

张兵:________

家长:________

张兵:________

家长:________

9.

(5分)扩句。

①船开得快。

②星星眨眼。

③枝叶展开。

10.

(5分)用学过的词语造句。

①后悔

②窟窿

③亡羊补牢

④南辕北辙

11.

(6分)照样子,仿写成语。

结结实实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气息奄奄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2.

(5分)缩句。

①奶奶在水井边用水桶打水。

②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

③宽阔的钱塘江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

13.

(2分)想一想,哪两个成语的意思相近,连线。

掩耳盗铃________

自欺欺人

守株待兔________

刻舟求剑

14.

(5分)把你知道的由寓言而来的成语写下来,看谁写得多。

15.

(3分)根据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

牢:

监狱

坚固

养畜生的圈

①今天我们学习了《亡羊补牢》这个寓言。________

②老师教导我的话,我已牢记在心。________

③老一辈革命家江姐曾说,为了革命她愿意把牢底坐穿。________

16.

(5分)缩句

①北面是重重叠叠的燕山山脉。

②它是那么雄伟。

17.

(6分)拼一拼,写一写,把生字词记牢。

qiáng

dào

shù

zhuāng

shǒu

zhū

dài

líng

jiàn

líng

dang

yǎng

ěr

dào

lí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8.

(10分)在横线上填上动物名称。

________争________斗

________吞________咽

________假________威

________飞蛋打

________鬼________神

________目寸光

19.

(5分)读一读,补一补,写一写。

例: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李老师正忙着________呢!

________正________呢!

________正________呢!

20.

(5分)抄写词语。

铃铛

想法

听见

21.

(5分)扩句。

①钱塘江罩着雾。

②小松鼠跳。

22.

(5分)缩句。

①小鹿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水里影子。

②夏天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蔚蓝天空。

23.

(5分)说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飞机以飞碟的速度在蓝天轨道上狂奔着。

二、阅读题

(共2题;共24分)

24.

(5分)学了《南辕北辙》,你想对那个要去楚国的人说些什么?

25.

(19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门采尔是德国著名的油画家和版画家。他l3岁开始作画,非常勤奋、刻苦。他的画比较早地反映了德国工人阶级的生活。泥水匠、马车夫、磨刀人、油漆工、修车工等,在他的笔下都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他用四年工夫画了一幅油画《轧钢工人》,轰动了全国。

当时,有一个青年也经常作画,但画得很草率。他的画总是长时间卖不出去。他看到门采尔的画总是一经上市就被人们抢购一空,就去找门采尔,请他介绍成功的秘诀。门采尔告诉青年画家说:“要说有秘诀,那就是多看多画。”青年画家说:“我画得不少呀!有时一天就可以画好几张,要卖出去往往得等上一年,这是为什么呢?”门采尔笑着说:“这件事好办,你不妨倒着试试”青年画家不明白,问:“倒过来,这是什么意思?先生。”门采尔庄重严肃地说:“对呀!请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年画家苦笑着说:“一年画一张画,那多慢呀!”门采尔严肃起来:“画画是艰苦的劳动,是没有捷径可走的。”青年画家回家后,着实认真地画起来,用一年的时间画一幅画,果然不到一天就卖出去了。

(1)请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请你在文中找出表现青年画家请教门采尔前后两种不同态度的一对反义词。

________一一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想想门采尔最有可能说的话是什么,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4)门采尔要青年画家“倒过来”。这里指的是把________和________倒过来。

(5)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用一句名言来回答。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3题;共1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二、阅读题

(共2题;共24分)

24-1、

25-1、

25-2、

25-3、

文言文两则范文3

关键词:翻译教学;文化导入;英汉文化对比

一、引言:文化、语言与翻译

什么是文化?英国文化学家爱德华•泰勒(E.B.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是一种复杂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那么,在各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必然存在着差异。

就文化和语言的关系而言,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另一个方面,语言又受文化的制约,反映文化。语言的使用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一个民族的语言特点常能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学习理解语言必须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理解文化必须学习和了解该语言。

所谓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完全确切地表达出来的一种创作活动。不言而喻,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两种文化,翻译实质上是不同文化的交流——一种跨文化的活动,即通过一种语言转达另一语言的文化信息。美国翻译理论家Nida(1993:109)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我国学者王佐良先生曾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可以说,翻译研究本身就是文化问题的研究,尤其是涉及两种文化比较的研究。

二、在翻译教学中导入文化和进行文化对比的重要性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的较为明显,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否则就没有真正掌握这种语言。由于汉民族和英民族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其风俗习惯、、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英汉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语言结构、词义、句义、联想意义、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文化干扰势必成为英语教学的“难题”之一。而翻译是涉及到两种语言的一种跨文化活动,翻译教学当然离不开对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因此更要遵循对比分析的一个重要基本原则——文化对比的原则。

翻译学家Nida(1993:110)曾说过:“就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译者的双文化能力甚至比双语能力更重要。”在翻译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英语国家的文化导入,还要引导学生学习自己汉民族的文化。通过有目的地进行英汉文化知识的对比,可以增强学生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而有助于把握和运用所学的语言,在翻译时能准确表达出原语的文化内涵,提高翻译能力。

三、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一)翻译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原则:

1.相关性原则

翻译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导入应该与学生所学的内容密切相关,有意识地把文化知识渗透到具体的翻译实践中,从而激发学生在学翻译的过程中把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两者的兴趣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翻译能力。

2.循序渐进原则

在翻译教学中导入文化时,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做出合适的选择,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3.系统性原则

翻译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导入不能只是随意介绍一下,而要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结合循序渐进原则对要导入的文化知识进行合理安排,分层导入。

(二)翻译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

在翻译教学中,我们按照文化内含中的层级关系,把文化内容分为三种:与语言结构相关的文化,与语义相关的文化和与语用相关的文化。

1.与语言结构相关的文化,就是指英语词汇、词组、句子及篇章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即“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语言结构差异”。

2.与语义相关的文化:就是指英语词语的内涵意义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即词语的文化涵义。

3.与语用相关的文化:就是指人们在真实的社会情景中和不同的场合下交际时使用的话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四、文化对比在翻译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可以帮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英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熟悉其语言结构,充实学生的知识结构。但是如果想真正提高翻译能力,在了解英语文化的同时,还要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在翻译教学中,通过英汉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对比,可以更具体地了解两种文化的特色和差异,从而在翻译实践中,把握各自语言里的文化含义,忠实地再现出源语言所表达的语言信息及文化内涵。

下面将以《新时代交互英语——读写译》(第1-2级,学生用书)中的实例翻译从语言结构、语义、语用等方面的差异来对英汉文化进行对比。

(一)思维模式不同导致英汉语言结构的差异

思维模式受不同文化、个人知识结构、社会中工作环境及习惯的影响而形成,因此,思维模式通常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渊源。不同文化的人对外界认知模式的差异,往往导致思维模式的差异。由于思维与语言是相辅相成的,语言语法结构方式可以说是该民族思维方式的语言表现。

例1:ItisimpossibletosayhowgladIwastoseeyourhandwritingandtoknowwewereagainincommunication.看到你的笔迹,知道我们又在互通音信,内心有说不出的喜悦。(先表达后叙事先叙事后表达)Chapter1(BookI)

上句反映出由于思维模式的不同,英汉语叙事论理表达方式存在的差异。汉民族凡事习惯从整体到局部;而英民族则从具体到局部到整体。基于思维方式的这一差异,英语叙述顺序是先道出结果,再分析原因(如例3);先下结论,再给出前提;先说明议题,再交代背景。而汉民族论述方式则是先因后果(如例3),先给出前提,再下结论;先交代背景,再说明议题。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注意要在英汉互译时调整语序,以符合英汉语各自叙事论理的习惯。

例2:Someverystrongdrugscanbetakenforalongtimewithfewsideeffects.有些强效药物可以长期服用而且几乎没有副作用。Chapter3(BookI)

例3:FishingwithlightsinthePhilippines,butthelawisoftenignored,asitisabetterwaytocatchfish.在菲律宾夜间点灯捕鱼是违法的,但由于用这种方法比较容易捕到鱼,人们常忽视这条法律。Chapter4(BookI)

这两句英语原文都是被动语态,汉译时则转换成了主动语态。这也是因为英汉思维差异对语言结构的影响。英民族注重客观思维,受此影响,英语重物称、英语主动与被动两个范畴泾渭分明,且经常使用被动语态;而汉民族表达思想时则非常注重主体意识,常用人称主语、多用主动语态和无主句。

(二)词汇语义内涵反映出的英汉文化差异

受宗教文化、典籍文化、地域文化等的影响,英汉词语文化内涵也有差异。

首先,英汉语言中指称意义或语面意义相同的词语在文化上可能具有不同的内涵意义。

譬如文化差异导致的英汉颜色词汇内涵意义各异。在Chapter7LoveandMarriage背景知识中介绍西方习俗婚礼上新娘穿白色婚纱,因为英语中的white可表示美好、幸福、善意、公平等涵义。而在汉语中“白色”没有相对应的含义,传统的中国婚礼上新娘应该着红装,而不能穿白色衣服。当然这种习俗现在已经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就“红色”而言,虽然在英语中也表示欢乐和喜庆,但没有汉语中的含义那样广泛。在中国凡是与吉祥、兴旺、热闹、顺利和成功等有关的事物,在汉语中都喜欢用“红”来表示,如“红利”、“红火”、“红包”、“披红”、“开门红”、“满堂红”“红运”、“红歌星”等等。

其次,英汉词汇在文化涵义上的具有不等值性。英语中的morning与汉语中的“早晨”是不等值的,因为英语的morning可用于凌晨至整个上午,而汉语的“早晨”只限于早晨。如下面Chapter3(BookII)中的两个句子在翻译成汉语时,就分别译为了“清晨”和“上午”。

例4:Afteronlyafewhoursofsleepthatnight,wearoseinthedark,coldmorningtoattendtheearlyChristmasDayserviceinSwedishattheLutheranChurchinSanFrancisco.那天晚上睡了仅仅几个小时之后,我们就在黑暗寒冷的清晨中起身,去参加旧金山路德教会用瑞典语作的圣诞日礼拜。Chapter3(BookII)

例5:ThelasttimeIsatwithJuneonaSaturdaymorninginherbedroom,shewashavinghardtimebreathingandgettingcomfortable.我最后一次同琼坐在一起是一个星期六的上午在她的卧室里,当时他呼吸困难,身体特别不舒服。Chapter3(BookII)

再次,在词汇及语义上,英汉文化对同一对象的观念划分也存在差异,最明显的差异体现在英汉语中对亲属的称谓方面。例如:

例6:AuntJuneplayedtheaccordionwhilemyUncleKendancedwithhissister,mymother.肯舅舅和他的姐姐,也就是我的妈妈跳舞的时候,琼恩姑妈演奏了手风琴。Chapter3(BookII)

英语中“uncle”一词的意义范围很大,它既可以指伯父、叔叔、舅舅,也可以指姑父、姨父,同样“aunt”一词既可以指伯母、婶婶、舅妈,,也可以指姑妈、姨。这句中的aunt,uncle就根据实际所指翻译成了姑妈和舅舅。类似的称谓用词还很多,像grandfather,grandmother,nephew,niece,cousin等等。尤其cousin一个词就包括了汉语中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等平辈的亲属称谓。

(三)传统习俗的不同所导致的语用差异

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传统文化习俗,它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语用的得体性、语言的交际性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受传统文化影响,同样的话语在不同语言交际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英汉两种语言在打招呼、称谓、恭维、致歉、致谢、告别等习俗方面,都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比如:在汉语中,当别人向自己表示感谢时,人们常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如果直接翻译成“Itismyduty”.或“Ioughttodothat.”在英美人听起来就不恰当,可能导致不愉快、造成误解。他们会认为你的帮助不是出于本意,而是履行职责、不得已而为之。得体的回答应该是“Youarewelcome.”、“Itisapleasure.”或者“Notatall.”。

五、结束语

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文化作为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价值观或行为观,时刻在控制、指导人们的行为。作为跨文化活动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着莫大的关系,受它们的影响和制约,而不仅仅只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言:“他(翻译工作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所以,在进行翻译的时候,翻译者需要经历从语言能力的成熟,最终到文化能力的成熟这一必经的过程。

通过两种语言文化因素的比较有助于学生了解与熟悉英美文化,加深对语言本身的理解和掌握,真正提高翻译水平。因此,把文化教学贯穿于翻译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将文化信息的传导结合在翻译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使学生在掌握翻译理论知识、技巧的同时又获得有关的文化知识,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P105-115)

2.戚雨村.语言文化对比[A].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C].(李瑞华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翻译通讯,1984(1)(P2-6).

4.《新时代交互英语——读写译》(第1-2级,学生用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第二版).

5.《新时代交互英语——读写译》(第1-2级,学生用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第二版).

6.谭载喜.翻译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7.冯锦.英汉对比分析与翻译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7).

8.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文言文两则范文4

这种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托寓的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某种含蓄和幽默。《矛与盾》全文仅四句话,分两层意思,前两句讲这个人如何夸耀他的盾和矛,后两句写他如何被人问住,无言以答。《郑人买履》也分两层,先陈述这个人从量尺码准备买鞋到后来“遂不得履”的全过程;然后用简单的对话点明他没买到鞋的原因。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都很紧密。两则寓言都没有作者的任何评论,而用对话作为点睛之笔,用人物自己的话来点明寓意,给读者留出思考的余地。

除了继续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外,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是学习本课的难点。而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语展开思考、讨论,可作为教学的重点。

选编这两则寓言的意图是,在第十一册初步接触文言文的基础上,继续读一点文言文,为初中学习打一点基础;同时,引导学生从这两则寓言中领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二、学习目标

1.学会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三、教学建议

1.这两则寓言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很多不同,然而有注释可供借助,

小学生读起来就容易多了,加上在第十一册已接触过文言文,学生多少有了一些经验。因此,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仍应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不要讲语法知识。教材中的注释,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还可让学生从中逐步体会古今词义、表达方法的不同。要启发学生善于充分利用,但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注释。

2.本课教学安排两课时,每课时可以集中学习一则寓言。两则寓言除具体内容不相同外,有许多相同之处。现以《矛与盾》为例,建议如下教学步骤:首先,教师范读,让学生借助注释试读课文,力求了解句子的意思;接着,指导朗读,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在反复读文中进一步感悟句子的意思;而后,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练习讲寓言故事;最后,讨论、理解寓意,并联系实际谈谈感受。

3.指导朗读和背诵是教学重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读古文的经验。现在的学生阅读古文的障碍在于古文词语、句式运用与现代文存在差别。这种障碍的消除,对小学生来说,不能讲古汉语的词法、句法。主要方法是: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揣摩句子的大意,然后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悟句子以至全文的意思。在学生练习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两则寓言的朗读,除了须正确停顿、突出重音外,还应注意语气和节奏。

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其中,前面部分,那人吹嘘自己的盾和矛的两句话,要适当突出对应的部分,语气语调比较张扬;后面部分“其人弗能应也”则语气改缓变沉,与之形成对照。“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应读出问句的语气(尾音稍上扬)。还可以设想是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的不同语气、节奏:年轻气盛者问得俏皮一些,稍快些;年老或斯文些的人问得舒缓些……都可表现一定的幽默感。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4.“思考·练习”第二题“读一读,说说句子的意思。”此题目的在于将文中较难的句子列出来重点理解。引导关注文言文的词句运用特点,领悟用现代汉语表达文言句子意思的方法。做这一练习,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注释理解句意并结合指导朗读进行,也可以安排在读好课文、理解寓意之后进行。但无论在什么时候进行这项练习,都宜采用整体感悟、通句揣摩的方法。千万不要讲文言虚词、实词及句式的知识。以下是列出的五个句子的大意,供参考。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意思是:我的盾(非常,很,特别)坚固(结实),没有什么东西能穿透(它)。或:我的盾坚固得很,什么东西都穿不透。

(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意思是:我的矛(特别,非常,很)锋利,对于物体(东西)没有不能穿透的。或:我的矛锋利得很,什么东西都穿得透。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意思是: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或:用您自己的矛戳您自己的盾,会怎么样呢?

(4)“至之市而忘操之。”意思是:等到到集市上去的时候,却忘了拿尺码。

(5)“何不试之以足?”意思是: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鞋呢?

5.“思考·练习”第三题,意思是通过“用自己的话说说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和那个买鞋的人可笑在哪里”,理解寓言的寓意,受到启发和教育。感悟寓言的寓意,关键在于熟悉寓言讲的故事。所以,进行这一步教学,应安排在指导学生熟读课文之后,先让学生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讲讲寓言故事,然后组织讨论:寓言中人物说话、办事可笑在哪里,为什么可笑,从中悟到了什么道理。为使人人参与思考,可先小组交谈,再全班讨论。学生感悟不准、不到之处,教师要作适当引导、点拨。

文言文两则范文5

关键词:《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曲阜宣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

中图分类号:TU-09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9-0050-03

1

前言

在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前行中,由于观念、制度等方面的因素对文物古迹及其周围环境所造成的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破坏,文物古迹的保护及其价值取向都面临新的课题与挑战,触发了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近些年来所出现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与《关于中国特色的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的共识——曲阜宣言》是两部颇具代表性的文件,本文旨在通过对两者比较阅读与分析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浅见与思考。

2 概述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是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制订,于2000年10月在承德通过,经中国国家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准则》是在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和相关法规的基础上,参照以1964年《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威尼斯》)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文件为主要原则依据,并以《巴拉》作为参照范本而最终制定的。《准则》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准则》正文含有38条,共包括5章,分为总则、保护程序、保护原则、保护工程、附则。第二部分是《关于若干重要问题的阐述》,对《准则》中涉及的16项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的解释与论述。第三部分是《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实例》,选择文物保护的成功实例,未进一步说明应该怎样理解和执行《准则》的条款规定。《准则》的制定标志着文物古迹保护工作向标准化、科学化的方向更迈进了一步,一定程度上确立了我国文物保护的行业规范。

《关于中国特色的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的共识——曲阜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发表于2005年10月,恰逢在曲阜举办的当代古建学人第八届兰亭叙谈会和《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第五届二次会议期间,与会的有罗哲文、马炳坚等当代古建学人、艺匠工师,就我国以木构建筑为主体的文物古建筑的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达成共识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宣言》。《宣言》共计十二条组成,内容不求大而全,却体现着术业专攻的从业态度,凝聚着文物保护工作者丰富的经验总结与深切的亲身感悟。

3

《准则》与《宣言》之同

3.1关于制定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和相关法规明确了我国文物古迹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但针对文物古迹保护的具体论述相对较为简单,导致在实践工作中对基本原则的不同理解产生了多种解释,因此保护的结果也不尽相同。鉴于此,《准则》与《宣言》的出现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做了一定的专业阐释。

事实上,《准则》并不是一部法规性文件,而是“在中国文物保护法规体系的框架下,对文物古迹保护工作进行指导的行业规则和评价工作成果的主要标准,也是对保护法规相关条款的专业性阐释,同时可以作为处理有关文物古迹事务时的专业依据”,这是在《准则》的序言中对自身明确的定位。同样的,《宣言》在第一条中便着重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的‘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去制定文物古迹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方法的。”两者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相关法规作为制定的基础,充分体现了对于文物保护法的尊重、继承与延续,同时为文物古迹保护工作的具体开展提供了有效的行业规范。

3.2关于文物古迹的价值

《准则》与《宣言》中对于文物古迹的三大价值均予以了肯定。《准则》第一章总则第3条中指出了:“文物古迹的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在《宣言》的第二条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以木结构为主体的文物古建筑是……具有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这样的字眼。

当然,《准则》在第二部分《阐述》2-3中又补充道:“对文物价值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科学文化水平面的不断提高而不断深化的。”此句似乎在暗示,除了三大价值,对文物古迹的自身价值的理解存在着可拓展性,联系第二部分《阐述》中着重列出的“关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条,《准则》审慎的表明既要展示文物古迹的全部价值,发挥其社会效益,又要正确引导其所创造的经济效益,避免对文物古迹任何形式的损害。因此,《准则》在肯定了文物古迹的三大价值的同时,实则还涉及到文物古迹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3.3关于日常保养

无论是《准则》还是《宣言》,对于日常保养都给予了重视与强调。在《准则》第四章第29条中便提出:“日常保养是及时化解外力侵害可能造成损伤的预防性措施,适用于任何保护对象。必须制订相应的保养制度,主要工作是对有隐患的部分实行连续监测,记录存档,并按照有关的规范实施保养工程。”而在《宣言》第四条中强调“对柱根、屋面经常观测进行保养性维修是十分必要的”。其保养的重点是灾害和损伤的多发、易发部位,将保养和监测相结合起来。对于以木结构建筑为主的中国古建筑而言日常保养尤为重要,易损毁、易虫蛀、易腐蚀是木结构古建筑面临的普遍问题,而“中国古建筑快速残损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自然因素,而是缺少维修。”可见,日常保养工作被视为必要的环节,其目的是及时排除隐患,避免以后更多干预。

3.4关于落架大修

对于“落架大修”这一修复方法,《准则》与《宣言》都秉持了极为慎重的态度。《准则》第四章第32条有明确的示意:“要慎重使用全部解体修复的方法,经过解体后修复的结构,应当全面减除隐患,保证较长时间不再修缮。”此处所说的“全部解体修复”即意指落架大修。《宣言》中的第六条,虽指出落架大修是使得古建筑祛病延年的彻底有效的传统修缮方法,但又强调落架大修要慎重,能用其它方法解决问题的,应尽量采用其它方法。

4

《准则》与《宣言》之异

4.1关于适用范围

《准则》在第一章总则第1条中首先开宗明义,指出其“适用的对象通称为文物古迹。”文物古迹的涵盖面非常广泛,“它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或人类活动遗留的具有价值的不可移动的实物遗存,包括地面与地下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近现代史迹及纪念建筑、由国家公布应予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以及其中原有的附属文物。”也就是说,《准则》的保护对象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其基本原则和保护程序适用的范围较广。

与之对比,《宣言》的适用对象则限定在以木结构为主体的文物古建筑,专业针对性极强。如果说《准则》努力打造成内容丰富、涵盖广泛、提纲挈领的百科全书的话,而《宣言》所涉及的对象仅仅是《准则》当中的一部分,其旨在成为专业领域的实用手册。

4.2关于理论与实践

倘若说《准则》属于纲领性文件的范畴,那么《宣言》则更侧重于从工程实践的角度进行总结,这与两者的编纂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准则》的编制集中了建筑、考古、规划、文物保护科技、法律、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资深专家,汇聚了最有代表性的共识与经验,是对建国后几十年来的保护工作长期实践积累的总结,是对以往的工作经验、理论脉络的系统梳理;在法规体系的指导下将国际的内容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体现了现阶段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对国际原则的理解,协调了宏观法规与文物古迹保护具体操作之间的关系,一系列保护界长期存在的有争议的问题在《准则》中得以规范;同时,这也是我国保护界一次国际合作的大胆尝试,通过这个国际合作项目,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者得以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同行进行深入的交流,获得了不少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与方法。虽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作为一份官方推荐的文件,《准则》具有指导性和权威性。可以说,《准则》在体现了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原则的同时,也成为反映我国文化特征的标准性文件。

《宣言》的制订,其发起源于实践界的老前辈,针对的是实践界在文物保护工作中面临的困境和遇到的问题,所探讨的内容往往涉及十分细节、具体的现象和做法,比如《宣言》第四条中列举由木构架腐朽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再比如油饰彩画的修复方法在《宣言》当中以第七条独立成一条的形式加以强调。《宣言》的提出具有以下的贡献:强调了木构建筑有着自己特殊的损毁规律;充分反映了北京地区从清末至今的修缮经验,成为非常有益的经验总结;强调“四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强调国情,强调我国特有的修缮方法,如更换构件、可以重建。

经验总结固然弥足珍贵,而将实践中得来的经验经过提炼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能更好地为今后的实践活动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宣言》所解决的问题似乎更多停留在实践的层面,一旦触及到问题更深的理论层面则难免有这样或那样尚待推敲之处,关键在于不是用损毁规律一词便能涵盖方方面面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宣言》的作用和价值正是延续了中国古代建筑维修观,而《准则》的制订则是反思和批评这种建筑维修观的思考。

4.3关于原状

不改变文物原状是保护文物古迹的法律规定,《准则》延续并扩展了这一理解。《准则》在《阐述》部分3—1中对于原状的描述为以下四种状态:“实施保护工程以前的状态;历史上经过修缮、改建、重建后留存的有价值的状态,以及能够体现重要历史因素的残毁状态;局部坍塌、掩埋、变形、错置、支撑,但仍保留原构件和原有结构形制,经过修整后恢复的状态;文物古迹价值中所包涵的原有环境状态。”此处所言原状包含了多重信息,或是初建之面目,或是历史上某次有意义的大修后状况,亦或就是现状。同时《准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于《阐述》3-3进一步详细规定:“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可以包括保存现状和恢复原状两方面内容。”其中,对于必须保存现状的对象和可以恢复原状的对象又各有明确的界定,必须保存现状的对象包含有经过重大自然灾害后遗留下有研究价值的残损状态,在重大历史事件中被损坏后有纪念价值的残损状态等。

《宣言》中对于原状的理解也是基于文物法中明确规定的“不改变原状”这一古建筑修缮的根本原则展开的,“‘原状’应是文物建筑健康的状况,而不是被破坏、被歪曲和破旧衰败的状况。衰败破旧不是原状,是现状。现状不等于原状。”《宣言》将现状排斥在原状之外,自始至终将文物健康的状况等同于原状。

可见,两者对于“原状”的解读显然有明显差异。诚然,对于文物古迹而言,健康、安全和长久是至关重要的,将其完好地保存下来,它才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可言。但现状即便是残破不堪的,依然携带有丰富的历史信息,不同时代的历史信息都是有价值的,或是重大自然灾害后遗留下来的有研究价值的状态,或是作为某一历史事件的见证,或是其残损的本身已经构成了特有的历史价值,仍具有保护的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判世界遗产的重要依据之一正是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强调岁月在建筑遗产中留下的痕迹。比如,在2008年5月12日的强震中被摧毁的北川县城,其残损破败的状态即是对那次触目惊心的灾难的最好记录,值得人们小心翼翼地去保护、去纪念,而不是将其原址重建,抹去其历史的印记。又比如,1924年倒掉的杭州雷峰塔在历史上以其完整的宋塔形象持续了近600年。“自明代以后,雷峰塔外部木檐被毁,仅存残损的砖砌塔身,然而雷峰塔这样一种残缺美在以后的400年间被人们广为欣赏和称道,却没有被重修重建”,雷峰塔自身随着时代而呈现出不断变化和改动的面貌。“因此残缺是雷峰塔的原真性,而不是完整性构成了它的主要历史价值。雷峰塔遗址残损的真实遗存本身已经完成了表现形式与历史价值的内在统一,体现了它的原真性。”

同时,《宣言》中仅是将现状脱离于“原状”之外,而究竟原状是初建时之状态,还是历史上某次有意义的大修后状况,文中未置可否。《宣言》中反复提到保护维修古建筑的四保存原则:一是保存原来形制(包括造型、平面布局等),二是保存原结构,三是保存原材料,四是保存原工艺技术。那么,这“四原”中的“原”到底是指代的哪个时期的状态?如果进行科学的修复,又该将其恢复到哪个阶段的原真状态?假如原状意为初建时之状态,那么我们在故宫世纪大修之时完全没有理由将其从整体上恢复到“康乾盛世”年间金碧辉煌的全盛模样,而应将其恢复至1407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皇帝始建之初的风貌。

再者,《宣言》针对的主要是北京地区的木构古建筑,作为皇家建筑其自身安全系数高,保存状况较好,且相关可考数据充足,完全可以遵照《宣言》中所言“四原”的原则进行修缮,而若应用到南方,则《宣言》所述未必奏效。以无锡阿炳故居的修缮为例,风雨飘摇、残破不堪的阿炳故居已不得不改变其原形制,无法做到《宣言》中所谓的“四原”。又如,苏州师俭堂的修缮,其内部门窗除楼厅采用了大量的进口玻璃窗外,其他是明瓦镶嵌的长、槛窗。但是在江浙地区,明瓦加工的传统工艺已经失传,只能对现有的几扇明瓦窗进行整修,其余门窗采用玻璃进行替代。因此,师俭堂的修缮也无法实现“四原”中“原工艺技术”的要求。

另外,《宣言》中并未对文物古迹所谓的“健康”做进一步的阐述说明,导致“健康”一词所指含糊不清,也是值得商榷的。如若以现代的安全标准规范去校验文物古迹,则多数皆不符合当今的防火、抗震等规范要求,可以称之为“危房”,我们又是否要将这些文物古迹均推倒重来,复原成如今所谓的“健康”的状况。

由此可见,有关“原状”之意的理解,《准则》的表述更为全面、科学与准确,实际操作的灵活性更强。

文言文两则范文6

关键词:彼是;彼此;是非;语言分析

中图分类号:B2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11-0122-05

一、“彼是”议题所在

《庄子・齐物论》中有“物无非彼,物无非是”一段,此为“彼是”说的缘起。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①

上述基本为纯粹说理形式,其前后文有严密的逻辑脉络。文中先后出现“彼是”“彼此”“是非”三组概念配偶,此为疏通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

历代注疏多对三组范畴不加区别。如章太炎云“彼借为匪”,故“彼是”同于“是非”②,此为一说。崔大华解“彼是”为“彼此”或“彼人自以为是”③,姑且可称二、三说。虽然诸解庄者立场不尽相同,但多人为弥合三组范畴的显见区别。

三组范畴的形态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先看“彼此”,其有“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该段上文有“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便可知“彼此”“彼我”为明确的人称或物称代词,解“是”为“此”不尽如意。再看“是非”,通观上下文,“是非”观念的陈述皆有其清晰的文字形态,上文“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本文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等诸多表述,章太炎训“彼”为“非”着实不妥。本文中也有“彼是莫得其偶”一句,“彼此”与“是非”皆为对偶形态,恐亦不合。如若训“彼是”为“彼人自以为是”,则诸多对偶工整的“彼是”观念的表述不合文法,“彼是”绝不应为主谓或偏正关系。如此可说,“彼是”之说历代注家多未得正解。

其实,《齐物论》一文的解读不可囿于道家思想樊篱之内,由《天下篇》可知庄子其人必有广阔的学术视野,《秋水》《马蹄》等诸篇内多有对儒、墨、名诸家学术之品味,若欲对“彼是”之说有公允解读,须回归诸子学术的视野。

“物无非彼”一段下有:“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④显见其与墨辩学派或名家公孙龙有关联。《公孙龙子》中《白马论》《指物论》两篇,有“白马非马”及“物莫非指而指非指”两论,可与庄子之论前后呼应,且《墨经》中多有“彼此”“是非”之说,如《经上》:“辩,争彼也,辩胜,当也。”《经说上》:“辩,或谓之牛,谓之非牛,是争彼也,是不俱当。”⑤章太炎以庄子此论为破公孙龙之说⑥,两说是否互为破立,有待商榷,但“彼是”说与墨辩及名家的学术颇有机缘。笔者将以名辩学派的立场来解读庄子“彼是”之说。

《经上》:“辩,争彼也。”高享诠释为:“彼者,所争辩之命题也。辩者,彼此以言论争一命题也。”⑦《经说上》:“辩,或谓之牛,或谓之非牛,是争彼也。是不俱当。不俱当,必或不当,不当若犬。”若依此说,训“彼”为“非”决然不可,“彼”当对是非判断这一形态的指称。《经上》:“彼,不可两不可也。”《经说上》:“彼,凡牛,枢非牛,两也。无以非也。”“彼”当在“可”与“不可”两者择一。“凡牛”与“枢非牛”对称,“两也”当兼两种情形言,“无以非也”乃对“两也”言,可知“有以非”之情形必不可有“两”,只能为“一”,即非此即彼,两种情态只能择一发生,有如逻辑的矛盾律。

若解“彼”为命题,即主观认识以语言为载体所形成的对象化表达,则如何解读与“彼”相对的“是”呢?仅依赖《齐物论》文本,似并未提供充足的依赖,须参看名辩学派的理论。

法,取此择彼,问故观宜。以人之有黑者有不黑者也,止黑人。与以有爱于人有不爱于人,心爱人,是孰宜。⑧

止,类以行人,说在同。⑨

止,彼以此其然也,说是其然也;我以此其不然也,疑是其然也。⑩

“是孰宜”当对“取此择彼”而言,即立场的选择;“止黑人”乃对“有不黑者”言,因并非人皆黑,故“黑人”概念不可成立;“心爱人”乃对“有不爱于人”而言,“心爱人”这一命题成立并不受到“有不爱于人”这种情态影响。即,只要“有爱于人”的情态在某种场合可以发生,“心爱人”的命题便可成立,但只要有“不黑者”例外,“黑人”概念便不能成立。《经说上》:“止,无久之不止,当牛非马,若矢过楹。有久之不止,当马非马,若人过梁。”王运,于省吾诸家曲解“久”为“柱”之意,“无久之不止”理解为“言所以止者因有柱塞之故也”。此说对“矢过楹”尚可勉强,而“人过梁”要理解为撞桥不成!“矢过楹”为对“无久之不止”之喻,并非描述,“久”与“止”皆无具体指物之意。《仪礼・乡射礼》有“射自楹间”之说,但务必与“当牛非马”之意相合。实则此无非是区别“止”的两种含义,一则对时间而言,即“有久之不止”,“若人过梁”,即人过桥这一场景对桥是放大的,若无桥,人不得过。“矢过楹”,过楹是忽略的,即“楹”并非射箭标的,其“过楹”亦是倏忽之间。一则忽略时间过程之“止”,当对内容判定而言,即“当牛非马”,亦即“止黑人”意,“当马非马”亦合于“若人过梁”的时间意义的突出,此时“马”不同于彼时“马”。“止黑人”为对“黑人”概念的否定,因存在不黑之人,公孙龙有“白马非马”论,相互参看可知名家无亚里士多德“属加种差”命名模式,在名家看来,“黑人”并非“人”的属类,“白马”亦非“马”的属类,“黑人”“白马”虽为偏正关系,但两概念并不对“人”与“马”两概念形成周延,故不可采纳于命题推理中。若如“白雪”形态,“白”周延“雪”之概念,故于命题中方可采纳。“当牛非马”之“当”应与“辩胜,当也”相合,可知“止”为论辩推理的规范。“是宜乎”之“是”应无系词含义,亦不对“是非”而言,“是”在此当为主词,指代“止黑人”与“心爱人”而言,且“是”可以兼而言之。“说是其然也”,“疑是其然也”,当皆为此意。“止黑人”为逻辑常识,“心爱人”为知性规范,二者皆为实然判断,无推理之必要,其为推理的逻辑前提。“取此择彼,问故观宜”之道便在于“此其然”与“此其不然”的举例论证方法。

依此分析,“彼”当指命题推理的逻辑形态,“是”为经验常识或实然判断,即举例法和类推法的前提依据,如《经下》:“类以行人,说在同。”此推断尚需其他支持。《经上》:“彼,不可两不可也。”《经说下》有“是其然也”之说,故“可”与“然”两范畴意义的界定,亦为支持此推断的重要依据。

二、“可”与“然”的问题

《齐物论》:“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此段纠缠于“可不可”“然不然”两命题,若仅由文本分析,难免有附会的嫌疑,尚需佐证。

《经上》《经说上》:

故,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

必,谓台执者也。若弟兄一然者一不然者,必不必也,是非必也。

止,彼举然者,以为此其然也,则举不然者而问之。

《经下》《经说下》:

狂举不可以知异,说在有不可。

牛马之非牛,与可之同,说在兼。或不非牛而非牛也,则或非牛或牛而牛也,可。故曰:牛马非牛也,未可,牛马牛也,未可。则或可或不可,而曰牛马牛也,未可,亦不可。且牛不二,马不二,而牛马二。则牛不非牛,马不非马,而牛马非牛非马,无难。

彼,正名者彼此彼此,可。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彼此不可。彼且此也,彼此亦可。彼此止于彼此,若是而彼此也,则彼亦且此此也。

《墨经》中“然”与“可”两观念界定,当对理解庄子“可不可”“然不然”之说颇有借鉴。历代注家对“可”“然”两说均未有确指,对文本的借鉴意义十分有限,不必提及。“物谓之而然”的解读亦须参考《墨经》。《经说下》:“谓四足,兽与,生鸟与,物尽与,大小也。此然是必然,则。”可知“谓”之内容为建立一个表述,用以表述某种判断,“然”当指此判断与经验世界的符合程度。《庄子・寓言》篇:

言无言。终身言,未尝不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这与《齐物论》相关描述略有差别,但意义全然贯通。若如上文解读,以“然”为经验世界的描述,则“可”的意义亦应有明确界定,此问题仍需参看名家文本。

《公孙龙子》一书中“可”与“不可”为相当常用的表达方式,如“白马非马,可乎”,“物可谓指乎”,“而牛之非也,羊之非牛也,未可”,“坚白石三,可乎”,可见“可”与“不可”当对命题判断的真伪而言,即某一命题可否成立。《墨子・经下》:

狗,犬也,而杀狗非杀犬也,可,说在重。

狂举不可以知异,说在有不可。

牛马之非牛,与可之同,说在兼。

诽之可否,不以众寡,说在可非。

《公孙龙子》与《墨经》上述说明,可以认为“可”与“不可”判断的发生当对命题判断的合理性而言。此合理性并非构建在经验世界与认知能力彼此符合的基础上,如此为“然”与“不然”的判定,“可”与“不可”的成立依据仅可能构建在语言形态自身规范的基础上,或可说语言自身的规定性。如“白马非马”“羊和牛非马”等命题,显然无法由经验判断获得支持,着实是由语言的内在职能加以解读。依此,“虽然,方死方生,方生方死,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一句,必不可理解为简单的情感铺排,应有明晰的意义指向。先看“虽然”,即庄子有“然于然”之说,此处当解其为“虽”与“然”的复合结构,“然”当于下文统一,即有经验的符合。此句当解读为,即便有经验判断作为前提依据,命题判断仍无从获得支持。“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与“恶乎可,可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两句对举,是强调“可”与“然”的区别,即经验判定与命题判断的泾渭分明。因“然于然”“可与可”,可知其真正需要避免的判断形态为“然于可”与“可与然”,即将感性认知与命题判断彼此作为依据。通常,经验认知以人的内在感官机能为手段,命题判断服从语言的自身规范,前者为个体自身职能,后者为公共的普遍规范。名辩“白马非马”“羊和牛非马”,实则就此而言。“白马”之“马”必依赖感官发用,“马”为命题之一般概念,“羊与牛唯异”就经验世界言,“异”强调感官对象的差别,“羊之非牛也,牛之非羊也,未可”指出经验内容的区别,却不可指导“是非”判断的发生。《经下》:“牛马之非牛,与可之同,说在兼。”“羊和牛”“牛和羊”“牛马”皆为“说在兼”的状态,即概念复合,亦即“以类取,以类予”。“羊和牛”“牛和羊”,皆有“类”的描象作用发生,“羊和牛非马”“牛和羊非鸡”正如亚里士多德所作“种”与“属”的区别,此就一般概念而言可构成命题判断的条件,才有“是非”“可”与“不可”的发生。

三、由“彼是”说看先秦认识论

此等问题厘清,可把握“彼是”意义所指。

彼,正名者彼此彼此,可,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彼此不可。彼且此也,彼此亦可。彼此止于彼此,若是而彼此也,则彼亦且此此也。

故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可。彼此而彼且此,此彼而此且彼,不可。

上引两段文字意旨似有差别,但有一确定因素,即“彼此”并非相对而言的称谓代词,“彼此”次序不可颠倒,可知“彼”与“此”皆有其意义指称。《经上》:“辩,争彼也。”“彼”可理解为命题判断,正与“可乎可”的形态匹配。《经上》:“彼,不可两不可也”一句可作此支持。《经说下》:“止,彼以此其然也,说是其然也;我以此其不然也,疑是其然也。”“彼我”相对,可知“此”并非代词指称,“然”若依前文理解为经验判断,则“此”当解读为判断的内容,以今日语言哲学的称谓可称为“事态”。

庄子“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之“彼此”,并非历代注家理解的人称或物称代词,应指经验世界与概念世界而言。“彼”为概念命题或价值判断,“此”为经验认知或事实判断。“彼此”与“彼是”绝非相同意味,“是”的解读亦待参看名家文本。

《经说上》:

利,得是而喜,则是利也。其害也,非是也。

害,得是而恶,则是害也。其利也,非是也。

侗,二人而俱见是楹也,若事君。

《经说下》:

不若敷与美,谓是则是固美也,谓也则是非美,无谓则报也。

或,知是之非此也,有知是之不在此也,然而谓此南北,过而以已为然。

且,犹是也。且然必然,且已必已。

以,不可也。出入之言可,是不,则是有可也。

惟,谓是霍可,而犹之非夫霍也,谓彼是是也,不可。谓者毋惟乎其谓。

物,甚长甚短,莫长于是,莫短于是。是之是也,非是也者莫甚于是。

由上可知在名家话语中,“是”并非皆就“是非”之论而言。《公孙龙子・名实论》:“故彼彼当乎彼,则唯乎彼,其谓行彼,此此当乎此,则唯乎此,其谓行此。”此说正与《墨经》“唯乎其谓”说相合。“是”用法在《墨经》之中并非指示代词而已,“其害也,非是也”,“其利也,非是也”,诸处中“是”明显有价值判断的效用。非常值得关注之处,《墨经》中“是”在表述中反复出现。“是”的意义是否保持一致呢?综观上下文,可知“是”的职能在发生转化,如《经下》:“是是与是同,说在不州。”又如《经说下》:

不是是则是且是焉。今是文于是,而不于是,故是不文。是不文则是而不文焉。今是不文于是,而文于是,故文与是不文同说也。

至少“是是”联用,可知两“是”必非同意反复,其职能应有所区别。名家语言中“是”的意旨应有如下几种。

其一,指示代词,略同于“此”。如“二人俱见是楹也”,“得是而恶”,“得是而喜。”

其二,系词的联接作用。如同现代汉语的“是”。如“则是害也”,“则是利也”,“则是固美也”,“则是非美”,“则是有可也”,此类表述多以“则是”联用。

其三,表达一类判断职能。如“其害也,非是也”,“其利也,非是也”,“谓是”,“谓是霍可”,“是”的此类判断功能与今日的命题判断不尽相同,应有其特定的意义,不可以今日的逻辑系统加以比附。

如“谓是则是固美也”,句中“谓是”之“是”显然并非指示代词,否则不可有“固美”的判定;再如“谓彼是是也,不可,谓者毋惟乎其谓”,“是”的判断职能十分清晰。现代汉语的“是”虽有命题肯定的作用,但未有明晰的施用范围的界定。《墨经》中“可”“然”“彼”皆有明确的适用范畴,“是”必不能忽略当时的语法职能。如《经下》:“无甚不甚,说在若是。”《经说下》解为:“物,甚长,甚短,莫长于是,莫短于是。是之是也,非是也者莫甚于是。”此种理解当较为清晰,或有启发效用。“说在若是”之“若是”当理解为与“物”的符合程度,即“是”的论述与“物”为最切合的程度描述,“莫长于是,莫短于是”即此意。“是”若表事态符合之意,则“是”为一般概念,即如“甚长,甚短”,其他性态如“高低”“美丑”之类,皆可作“是”的内容,无需于“是”后再置程度词。此意正为“是之是也”的主词“是”,“非是也者莫甚于是”之“非是”亦为此意。宾词“是也”“甚于是”之“是”,当为系词职能。如“谓是则是固美也”,“谓是霍可”两句,作主词“谓是”,皆表一般意义的符合程度,如“固美”之类。“谓彼是是也,不可,谓者毋惟乎其谓。”可知“彼是是”的表达方式,不符合当时的语言规范。“彼”在名家有两种解读:“彼此”之称谓代词;“争彼”之命题判断。“固美”一句,经文为“一偏弃之,谓而固是也,说在因”。《经说》中有“二与一亡,不与一在,偏去未,有文实也,而后谓之,无文实也,则无谓也”一句。“彼是是”当对“谓而固是”及“有文实也,而后谓之”而言。再参看《经说下》:“彼犹惟乎其谓,则吾谓不行。彼若不惟其谓,则不行也。”“谓”的发生当对“有文实”而言,“有文实”当为“有文有实”的并列意,如“是不文则是而不文焉”。“有文有实,方可有谓”,此当为名辩的规范。《名实论》:“彼彼当乎彼,则唯乎彼,其谓行彼。”此句“其谓”当对“唯乎彼”而言,“行彼”即可以施行“彼”的意义职能。“彼彼当乎彼”与“谓彼是是也”两句相互参考,可知《墨经》与《公孙龙子》两系统在此问题当达成契合,即“谓彼是是也”的表述为“不可”,可取的表述为“彼彼”或“是是”,此即“唯乎彼”“惟乎其谓”。如此“谓彼是是也”之句读为“谓彼是,是也”。此句义理违于当时论辩常识,“谓彼彼,是也”,“谓是是,是也”皆可,“是也”的“是”,为系词职能,“彼是”当正为《齐物论》中“彼是”说意指。“彼”为“争彼”之“彼”,“是”为“若是”之“是”,“彼”为命题判断,其条件为语言构建的说理能力,“是”为感性把握能力,其手段为人类先天的感知能力。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乃对“物”即“彼”亦“是”的强调,即“物”为人类复合的认知能力的构建,其中既有“彼”的概念构建,也有“是”的感性描述,两者复合方有“物”对人的呈现。

“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见”为对感性认知而言,“彼”的概念命题并不依赖对经验世界的把握,“自知”乃对概念指称而言,此处参考公孙龙子《坚白论》:“天下无坚,不可以谓石”,“故知与不知相与离,见与不见相与藏”。“知”乃对由“谓石”而“知坚”言,即“石”的概念包涵“坚”的内涵。“自知而知之”,正对命题自身的逻辑合理性而言,因其无需经验世界的指实。“彼”与“是”的疏离,体现在“彼”命题形态与“是”感官统合的区别上,并不对“名实相符”构成否定,单个概念的命名即概念的内涵必然合乎一般经验,但推理命题中,所依循的规范却由语言自身性态确定。

“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说文・方部》:“方,船也。”即互为前提,并生并存之意。“彼出于是”言概念命名依赖经验指实,“是亦因彼”言经验也需命题判断发挥其描述职能。“彼是”共同作用,可构成认知能力。《庄子・齐物论》: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此处就人类“彼是”结合的认知能力言,它指出对人类认知结果的怀疑与否定。“彼是”在庄子看来已有“有”与“无”的或然情形,即认知结果并无客观必然性可言。因认知能力受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影响,即如“莫若以明”;不就“彼是”的功能加以运用,即不做判断,也是可能情形。“彼是莫得其偶”,即“彼是”的认知过程应留予怀疑空间,由“彼是”的能力不应推出必然的结论。“偶”对“能力”与“结论”而言,即认识到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如此可称为“道枢”,为人类开发认知能力留予广阔的可能空间,不为既然的陈规旧律所限定。“枢始得其环中”,“枢”应取“户枢”意,“得其环中”应为形象描述,形容门枢往复无穷。“道枢”即“道之枢机”,“彼是莫得其偶”意旨在人类认知能力不可受到陈规旧律的妨碍,因为“物无非彼,物无非是”,世界无非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主观构建而已。

《齐物论》中反映的“彼是”说,以往注疏者理解多有附会嫌疑。“彼此”“彼是”“是非”之别,绝非文学铺陈的无意安排,应有明确意旨的区别。庄子在该文已完整表达了认知能力对认知对象加以构造的思想,此实为认识论的发育开辟了广阔空间;若无定学术一尊的经学运动,庄子与名辩学派的认识论传统应有广阔的远景期待。以此澄清先秦认识论系统及规模,对今日学术应有裨益。

注释

①④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91年,第54、59页。②崔大华:《庄子歧解》,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74页。③章太炎:《章太炎全集・庄子解故》,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62页。⑤吴毓江:《墨子校注》,中华书局,2010年,第470页。其后《墨经》原文以吴毓江校注为主,偶参照高亨校诠,不再注释。⑥杨俊光:《墨经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42、367页。⑦高亨:《墨经校诠》,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75页。⑧《墨子・经说上》。⑨《墨子・经下》。⑩《墨子・经说下》。黄侃:《白文十三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6页。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第69、942页。王:《公孙龙子悬解》,中华书局,2011年。下同。《公孙龙子・名实论》。许慎:《说文解字校订本》,班吉庆等点校,凤凰出版社,2006年,第2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