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课堂笔记范例6篇

社戏课堂笔记

社戏课堂笔记范文1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社团;课堂教学;民乐团;戏曲社团

音乐社团活动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在中小学中的,属于新兴形式。因此学者们对音乐社团活动的研究较少。通过笔者对中国知网收录的学术论文及期刊杂志进行搜索和整理,可以看出,与音乐社团活动相关的学术性论文少之又少;而且研究者大多是中小学一线教师,少有教育专家学者。经整理,发现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研究分别是从现状、音乐社团与课堂教学以及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的。

一、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现状研究

中小学音乐社团自开展至今,已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但出于希望音乐社团能够更好开展的意图,笔者在整理资料时,着重于现状中做的不太完美的地方进行综述,更加客观、直接地让后续研究者了解音乐社团活动现状。除了对中小学音乐社团大框的综述,笔者还总结了一部分中小学民乐团、中小学戏曲社团的相关研究。

(一)对社团活动教师的研究

在高文丽的《区域性中小学音乐社团“事业伙伴”协作组的构建与实施》中指出教师只是在追求表面荣誉。这一观点与李宝红《如何将古筝社团活动与音乐课堂有机结合》一文中论述音乐社团只顾及面子工程,主次不分,不能很好地进行教学相一致。此外,李宝红还指出教师不能将教学保质保量地完成,说明音乐社团活动教师迫于各种压力,难以将音乐社团活动“单纯”的开展。另外,在赵文静《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中从教师自身角度出发,指出教师普遍对新课标的掌握较弱;且多媒体这样的现代教学工具的使用也比较生疏;教师团队质量无法提高是由于没有很好的培训体系。这些观点均说明音乐社团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又不能得到相关支持,导致音乐社团活动不能按理想模式开展。

(二)对社团活动学生的研究

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中学生的研究,在笔者搜集的资料中郭越怡的硕士论文《小学课外音乐社团活动的调查研究》最为全面,有说服力。文章从学生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方面进行论述。学生普遍喜欢音乐,这是内部原因;学生参与音乐社团活动往往受家庭环境影响,属于外部原因。文中还明确指出“动机”是学生学习音乐,参加音乐社团活动的心理动因,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想要使学生积极参加音乐社团活动,从其内心激发学习音乐兴趣是首要。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喜欢音乐,才能解决其他外部原因对学生的影响。

(三)对音乐社团活动本身的研究

综合文献,发现各学者对音乐社团活动本身的现状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社团活动方案不完善;2.教育资源严重匮乏;3.没有合理、统一的课后培养体系;4.部分学校对于音乐社团不重视;5.学校间音乐社团发展不均衡;6.招生考核标准不合理,学生处于“被选择”状态。以上均为音乐社团活动的不足之处。但其本身所具有的优点也不容忽视。例如温爱霞在《课外活动推动高校音乐课堂》中指出社团可以使学生更加喜欢音乐;使师生惯性更融洽;使课堂关系更高效;“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四)对民乐社团活动研究

中小学民乐社团活动开展对培养学生民族意识、合作精神;与传统课堂结合是必要的。赵婧伊在《民族器乐教学在小学民乐社团中的实践研究》中学生指出学习民族音乐可以增强民族情感意识,提高欣赏民族音乐的能力。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了解民乐,学习民族器乐,是很有必要的。民乐社团活动是一个群体的活动。学生不仅仅要发挥自己的特长,还需要与别人配合,共同完成作品演绎。这就显露出了民乐社团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这一特点。吴伟华在文章《初中生民乐活动中合作精神的培养》中从教师、学生、家长的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培养合作精神的设施办法,其条理清晰,观点明确,值得借鉴采用。梅玮在《音乐课程与民乐社团“伙伴协作”的构建与实施》中指出了民乐社团活动、传统课堂各自的不足之处。随后,他提出传统音乐课要与民乐社团建立一种“协作”的伙伴关系,使二者优势互补,并在文中给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对于协作的影响,他认为能够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学生民族意识”。

中小学民乐社团活动的发展虽前景一片大好,但现实状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王直在《如何建设学生乐团_从北京35中金帆民乐团成功访谈记》中提出民乐团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排练、训练的问题;2.预备队员问题;3.演出问题;4.曲目问题。这些问题在整理过程中也找到了相对应的解决对策,由于篇幅就不一一论述。但是关于演出问题,从笔者搜集到的资料来看,研究者们只浅显的提出要鼓励积极参加演出,参加竞赛。但具体的方式方法却无人涉及,这会导致一线教师空有想展示学生学习成果的心,却无计可施。笔者呼吁教育相关工作者能够多关注演出平台的问题。

(五)对戏曲社团活动研究

笔者在中国知网搜索时发现,与中小学戏曲社团相关的文章几乎没有。但戏曲是中国国粹,音乐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对弘扬戏曲文化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呼吁戏曲进校园。因此对中小学戏曲社团的发展研究迫在眉睫。笔者将搜集到的有关高中、大学开设戏曲社团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望对日后中小学戏曲社团的开展及研究有所帮助。

关于戏曲社团活动的学生的研究,熊秋玲的文章《大学生对河南戏曲的认知状况调查研究》中指出学生对戏曲喜欢的不多,但是并不排斥,认知层面也只停留在戏曲的基本知识。且文中也分析了原因,“听不懂”“流行音乐冲击”。对于教师的研究,基本是一致的。指出教师素质普遍不高。且戏曲社团活动开展对教师另有要求,正如房宁的《民办高校戏曲社团发展及京剧文化普及问题思考――以西安培华学院为例》中论述“懂戏曲,会唱戏”的教师不多。无疑会对社团活动开展造成影响。对于戏曲社团活动本身存在的问题,与其他社团一样,最主要是由于有关部门没能高度重视。戏曲社团活动不能很好的开展,与戏曲本身也存在很大关系。熊秋玲的文章《大学生对河南戏曲的认知状况调查研究》中就明确表示戏曲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对学生的影响较小。由此可见,发展戏曲社团活动,对于戏曲本身也要有改善和提升。戏曲社团活动开展的意义,笔者对相关资料整理、归纳,总结为对学生的意义;对戏曲文化的意义。关于戏曲社团活动的开展对策研究观点较为统一。房宁的《民办高校戏曲社团发展及京剧文化普及问题思考――以西安培华学院为例》中指出曲目方面可以引进新曲目,也可引进其他剧中的经典曲目。谭兴芳《戏曲走进大学校园的若干思考》指出可以举办讲座、研讨会;举办戏曲表演;建立戏曲网站。

综上所述,中小学音乐社团有效开展的条件可以概括为管理部门重视、保质保量的专业教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校外有效资源以及社团自身的管理等等。总的来说,中小学的音乐社团的开展是有现实意义的,是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音乐文化传承的。希望像戏曲社团这样的“冷门”社团也能大步赶上,早日走进中小学生的生活。

二、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与课堂教学研究

中小学音乐社团与课堂的联系,是社团有无开展必要的重中之重。因此,许多研究者将研究重心放在了社团与课堂的联系上。通过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将二者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更加全面的学习音乐,表现音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研究

薛琪《以音乐社团形式开展高中音乐课选修模块》与郭越怡《小学课外音乐社团活动的调查研究》中均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二者观点一致课堂音乐社团活动的基础;社团实践是课堂的更高阶段。课堂是音乐教育发展之根本;音乐社团活动是补充与延伸。在传统音乐课堂中,学生的行为是聆听、模唱,是吸收音乐的过程,但不能给他们一个自由学习音乐的空间。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中,将表演和创造也纳入美育教育的领域。音乐社团活动应运而生,为学生创造了良好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环境,让他们在社团活动中将课堂所学的音乐知识自我吸收后升华出新,延伸课堂。

(二)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原因、意义的研究

胡菁华在文章《关于音乐社团与音乐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构初探》中对二者结合的原因进行了说明:1.教学目标一致;2.教学内容相似;3.教学方式互补。这三点使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相互支撑,优势互补。

王婷在《“里”应“外”合德艺并进――课堂教学与学生音乐社团训练关系初探》一文中罗列了二者结合的意义: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音乐知识在音乐社团活动中得到再现、运用、创造;2.促进社团成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表现形式不仅有独唱、独奏,而且有合唱、合奏,使学生自身音乐技能及合作能力都有所提高;3.保障人才培养,音乐社团活动给学生了一个展现音乐才能,激发音乐兴趣的舞台,这样不仅让课堂教学优势最大化,且最大限度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音乐人才。

综上可得,正是由于将音乐社团的表现性、空间性、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欣赏性、知识性、以教师为引导者的优势相结合,才能将二者共同发展。才能够推动中小学音乐学科的更高追求。

三、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发展对策研究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音乐社团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受到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喜爱。它的发展问题自然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在笔者搜集到的资料中,涉及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发展对策的文献很多,或作为核心阐述,或对此问题的分析思考作结。均提出了可行性对策,可供一线教师参考。

(一)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管理、开展方面

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发展至今存在许多不完善的方面,管理不足成为首要原因。对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的管理,主要是要尽快确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其次,音乐社团活动要想取得成绩,就要将制定的先进管理理念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位社团学生。更需要注意的是,管理,不单单可以自上而下开展,亦可自下而上,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将音乐社团活动开展起来。因此,笔者总结资料得出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参考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完善教育相关政策,建立先进管理理念;制定素质教育整体规划,落实常规活动;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抓好素质教育两支队伍――师资队伍与社团文化队伍。

此外,社团开展什么活动,如何开展,成了各位学者研究的重点。例如李雷《浅析校内音乐社团的发展》中论述可以“引入优秀的课外音乐”“进行音乐的对比”“积极开展相关主题活动”。也有学者将创新列入,提出要创新社团活动,创新学生自主的社团体系。

(二)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师资方面

在笔者搜集到的资料中,涉及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发展对策的文献很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王静的学位论文《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和中央音乐学院硕士郭越怡《小学课外音乐社团活动的调查研究》。现今的音乐社团活动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师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将这一问题解决,音乐社团活动才有继续开展的可行性。对音乐社团活动教师的发展,可从数量、质量两方面着手。

综上所述,笔者发现文献中提到的发展对策都是针对现状研究中涉及的,音乐社团现状中的确存在的问题的对策。由此可知,研究者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通过实地调研后给出的指导性意见。笔者相信,只要根据实际中的问题,合理借鉴,音乐社团定会有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通过笔者对文献的搜集整理发现,有些观点存在重复研究的现象,例如民乐团的排练问题,音乐社团的发展对策问题等等。而有些问题则急需研究解决,却无人涉及。例如戏曲社团在中小学的开展问题,民乐团成果展示途径问题等等。为避免中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相关研究出现重复,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笔者呼吁研究者能够更深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高文丽.《区域性中小学音乐社团“事业伙伴”协作组的构建与实施》[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5,(01).

[2]李宝红.《如何将古筝社团活动与音乐课堂有机结合》[J].《新课程・小学》,2014,(04).

[3]赵文静.《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北方音乐》,2014,(07).

[4]郭越怡.《小学课外音乐社团活动的调查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5]温爱霞.《课外音乐活动推动高校音乐课堂》[J].《信息科技》,2011,(02).

[6]赵婧伊.《民族器乐教学在小学民乐社团中的实践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2013年.

[7]吴伟华.《初中生民乐活动中合作精神的培养》[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2年.

[8]梅玮.《音乐课程与民乐社团“伙伴协作”的构建与实施》[J].《黄河之声》,2015,(16).

[9]王直.《如何建设学生乐团――从北京35中金帆民乐团成功访谈记》[J].《人民音乐》,1999,(04).

[10]熊秋玲.《大学生对河南戏曲的认知状况调查研究》[J].《戏剧文学》,2013,(12).

[11]房宁.《民办高校戏曲社团发展及京剧文化普及问题思考――以西安培华学院为例》[J].《大众文艺》,2014,(19).

[12]谭兴芳.《戏曲走进大学校园的若干思考》[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03).

[13]薛琪.《以音乐社团形式开展高中音乐课选修模块》[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6).

[14]胡菁华.《关于音乐社团与音乐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构初探》[J].《音乐时空》,2015,(07).

[15]王婷.《“里”应“外”合德艺并进――课堂教学与学生音乐社团训练关系初探》[J].《中国音乐教育》,2013,(07).

社戏课堂笔记范文2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学习能力 授之以渔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11-0021-02

作者简介:康爱红(1970―),女,江苏如东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江苏南通如东县袁庄镇先民初中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并努力跨越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引领学生进入新的发展区。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语文的学科特性与学生的发展水平,通过学习方法与技巧的教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同时,新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双边规律,尤其是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敏感阶段以及抽象思维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认知发展需求,有效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又要明确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与提高其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在本文中,笔者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研究的主体,就如何真正实现授之以渔,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提出如下看法:

一、学会预习方法,打好课前准备之“渔”

所谓“预习”,就是预先学习,它是合理有效的“抢跑”,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以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语文课程的学科特征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如预习材料以文章为主,知识连续性体现在字、词、语法的运用上;同时,要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运用注释、标记、工具书、网络资源等信息加工方式初读、细读课文,尝试归纳、理解课文中心,并主动地提出问题。

例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社戏》的预习引导中,笔者根据课文的体裁(记叙文)、课文知识背景(作者鲁迅、社戏是祭祀土地神所演的戏等)、学生的学习特点(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抽象概括能力不强)设计了这样的预习任务: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利用词典识记陌生的字、词;利用信息检索工具了解什么是社戏,鲁迅写社戏的背景。这项预习任务的完成既可以解决学生学习课文前的两大问题:字词不识与阅读不畅,背景不熟悉与感悟不精确。接着让学生整理文章中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尾,因为课文是记叙文,要学好、理解好课文,便要熟悉掌握课文的写作要素。最后,让学生标记出文中难以理解的内容、提出自己在课文预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预习的任务是让学生“不打无准备之仗”,它的出发点是促进课堂学习,所以教师在课文预习引导中只要让学生课堂学习时心中有数即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敏感时期”,因此,过分花哨和严苛的预习任务,反而会让他们产生厌烦心理,结果适得其反。

二、引导课堂自学,打好课堂学习之“渔”

课堂是学生汲取知识养分、获取学习技能的主阵地。听课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点环节与关键步骤,它不仅是一门学习知识的艺术,更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效学习的最佳途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考虑学生正处于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在教学引导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假设与推理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的实际需要,重点教会学生掌握“如何学、学什么、怎么学”这三项课堂学习技巧,帮助学生提高课堂自学的热情与能力,为随后的课堂语文实践活动打好基础。

例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下《我们家的男子汉》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做了这样的自学引导:笔者首先将学生预习时产生的问题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将多个同类问题概括成一个,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整理概括能力。学生自主概括之后,笔者和学生共同敲定了两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争取将问题在组内解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也是这堂课自学引导的重点:这篇课文是王安忆写自己外甥的回忆文章,描法细腻有趣,是记叙文写作优秀的范例。笔者让学生熟悉课文的写作结构,思考课文三个小标题的作用,学习王安忆的表现手法,通过这样的引导,帮助学生习得方法、提高能力。所以,语文课堂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应该根据课堂资源的不同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有意识地挖掘课堂的潜在资源,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培养对策,并且坚持灵活运用的教学原则,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与相应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真正获得学习技巧,成为课堂学习与实践的主人。

三、懂得总结反思,打好课后固基之“渔”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复的自省与概括。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反思总结的学习能力,尤其要提高学生归纳、概括的语文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地对自己学习中的情况进行反思与归因,找出自己在本课学习的短板,充分发挥自己在语文学习上的优势。通过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巩固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社戏课堂笔记范文3

关键词:中职工科类专业 英语口语 有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017-0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质量评价、考试制度。”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必须重视教育质量,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2009年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新大纲强调:“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体验语言,培训技能,进行实践,提高语言综合应用的能力……”因此,我们对我校工科类专业英语口语教学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我们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考试体制和课堂评价体系,大大激发了工科类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有效提高了英语口语教学,促进了师生共同成长。

1 中职学校学生学习英语和教师教学现状

中职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不认识国际音标,无法自己拼读单词,音发不准,词记不住,对基本的语法及语言结构知之甚少,不会说英语也不会写英语。他们普遍缺乏自信,不敢开口,不乐于参与课堂活动,英语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课后更不会学习英语。工科类专业的学生以男生居多,他们更是如此。因此,学生的学习现状不容乐观。面临这一形势,众多教师的精神压力与日俱增,教学的热情逐日减退。

根据我校工科类学生学习英语存在“开口说英语难”的现状,我们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了解了学生对现有英语教材和教学方法的看法和需求,从而探索适合工科类专业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策略。

2 课堂教学有效模式

2.1 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2.2 有效的课堂模式

有效教学的实施中教学设计是前提,课堂教学是核心,评价反馈是关键。实验中,我们为学生创设英语情景活动,把游戏和竞赛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说英语”变成一种愉快的体验。我们还利用直观教具、实物、图片、简笔画等把教学内容融入到形象直观的教学情景之中,从而最大效能地激发学生的联想,透过视听说读等学习功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在教学设计中采用P―P―T的模式:Pre-task…Task-cycle…Post-task。

第一,Pre-task通过一些图片,激活背景知识。

第二,Task-cycle通过听说的训练,为完成任务做好铺垫。

第三,Post-task 达成任务,巩固提高,反馈学习情况。

其基本步骤为:(见图1)

以上六个步骤可以归纳为三个环节:

(1)热身导入环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热身环节是一堂课的序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前奏,新课开始,教师能否用短短的几分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使学生的思维迅速进入学习的状态,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此外热身活动还能复习旧知,降低新知的难度,为学习新的内容作好铺垫。课前热身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①Free talk热身。

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可以和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这样不但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英语口语训练机会,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对旧知进行了复习和巩固。

②竞赛热身。

竞赛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也能有效的调动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竞赛热身活动形式可以丰富多彩,例如,猜谜语比赛、单词拼读比赛、单词或句子接龙比赛、BINGO、传话不走样等。

③唱歌热身。

动听的歌曲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课前可以播放英文歌曲或师生学唱英文歌,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

④视频热身。

视频声色并茂,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促进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下用英语理解和记忆。因此,在上新课前几分钟播放一段与新课主题有关的视频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环境。

⑤游戏热身。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把枯燥无味的认字造句,化作兴致勃勃的游戏活动,在做的过程中培养兴趣,加强学习,这就是教学游戏化的真实意义。”教学游戏化能让学生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使枯燥的语言知识灌输转变为喜闻乐见的言语实践活动,能够调节课堂气氛,使英语教学变得生动、丰富、有趣、活泼,从而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例如,猜袋中物、传话游戏、BINGO、你来比划我来猜等。但是热身游戏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喧宾夺主。

(2)呈现环节(即情景引入―― 新知呈现部分)。

呈现是英语课堂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地呈现新课中的语言点呢?

①实物呈现。

实物最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它很直观,更能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真实可信。如在教到外研社出版的基础英语第一册第八单元单词fax machine/microphone/printer/remote control/photocopier,这些单词都比较长,难以记忆,尤其是对工科班的学生而言,所以用实物让学生摸一摸,按一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单词的记忆。直观的手段要比言语描述更为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②单词卡呈现。

单词卡片用于英语教学,直观、易懂、易记、方便携带和保存,它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学生对单词的记忆,提高教学实效,若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单词卡,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③多媒体呈现。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于一体。色彩鲜艳,图像生动,能够给学生各种感官刺激。实践证明,用这种方式来呈现单词或对话,学生的兴趣会大大增加,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提高。如我在教外研社出版的基础英语第一册第六单元What’s for dinner?―Listening and Speaking时,课前我把所要教的西餐厅点菜的对话拍成录像,教师扮演顾客,一名外教扮演服务员,通过视频,把教材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让学生进入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唤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

④简笔画呈现。

简笔画简单形象、通俗易懂。教师用寥寥数笔,简单的线条,就能画出要教学的内容,生动形象,能很好地吸引学生。而且很多学生喜欢画画,把简笔画和语言教学结合起来,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我在教外研社出版的基础英语第一册Welcome Unit―My body时,先让四个学生上台画画,我用英语说出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学生快速画出来,比比谁画得又快又好,因为学生的画千奇百怪,下面的学生一下子乐了,这个活动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⑤情景呈现。

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将某些真实的情景搬入课堂,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情景中感知、思考、表演。例如,在教外研社出版的基础英语第一册Unit10 Fun Time―Reading and Writing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实物:糖果、面具、雕刻的南瓜来教词汇candy/put on masks/pumpkin/carved 从而引出单词festival/Halloween。接着教师创设这样的情景:教师让一个学生戴上面具扮演勇士去找其他同学讨糖果,一个同学悄悄从背后蒙住他的眼睛,结果糖果不小心掉到地上。这时教师问学生What do people do on that day?再引导学生回答People put on masks and play tricks to celebrate Halloween on that day.这样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就很容易掌握这些单词celebrate、Halloween、put on masks、play tricks等。

(3)巩固环节。

知识从理解到掌握需要一个过程,通过巩固,温故而知新,学生才能真正学懂并掌握该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巩固环节应该巧妙地设计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英语课堂教学训练巩固活动可以多种多样。

①机械操练。

机械操练的形式有很多,如跟读单词可以先全班、小组后个人,或男生、女生;前排、后排;左右排;单号、双号、开火车;我大声读、你小声读等多种形式操练。

②复述(Retell)。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内容复述出来,是进行口语训练的常用方法。为了扩大练习面,可以让学生先进行两人小组(Pair work)练习,再选择个别学生在班上复述;为了降低难度,可以把关键词或主要信息写在黑板上。

③编唱歌曲或chant/rhyme。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知的曲调,把重点句型编成歌曲,让学生在欢快的节奏中巩固重点语言。例如我在教外研社出版的基础英语第一册Unit6 What’s for dinner?时,我根据学生熟悉的旋律创编了点餐歌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I’d like a coke and chicken./

What about you? /I’d like a coffee and beef学生在歌声中很快掌握了一些点餐句型。又如我在教外研社出版的基础英语第一册Unit1 Nice people,nice places 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记住表示国家和国籍的英文名称,我创编了China,China/ I’m from China/Chinese,Chinese/I’m Chinese/I speak Chinese,学生可以把中国改为其他国家,这样朗朗上口的rhyme学生能快速记忆单词。

④竞赛性活动巩固。

在英语课堂上,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分小组开展活动比赛,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能巩固新知,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例如对话排序比赛、抢答比赛、背诵比赛、你来比划我来猜等。

⑤游戏巩固。

利用游戏巩固单词或句型,不仅能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又能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得到放松。如,传话游戏、接龙游戏、猜单词游戏、瞬间记忆游戏、猜谜语游戏……

⑥角色扮演巩固。

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书中内容或让学生把对话、课文内容改编成短剧来表演,不仅能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语感。

3 评价机制有效模式

在中职学校工科类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都比其他专业薄弱得多,他们怕学、厌学、不学,所以中职教师不能完全用非工科班的要求和方法,要求这些学生,我们应该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让他们“跳一跳便能摘到果子”,从而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因此,我们将过程性评价和总结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该评价机制采取量化课堂表现40%、单元达标口试30%、落实作业10%和淡化期末考试20%的形式。在单元测试中,我们根据工科类学生特点和他们的英语基础采用分层次测试,考察其在自身基础上获得的提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恰当的评价,并且保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们注重平时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过程的考核,降低期末考试的权重。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让学生通过努力就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其评价方式为如图2所示。

注:每周课堂表现2分,每学期按19周计算如表1所示。

英语口语有效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是个难题,如何提高中职工科类专业英语口语有效教学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我们希望能在今后的实践中探索出更适合中职工科类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有效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口语水平。

参考文献

社戏课堂笔记范文4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 鼓励教学 教学模式 开放式思维

一、引言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或者说是一种课堂教学的方法,它是随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而产生的。互动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个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二、推进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动因

1.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我国是一个有着优良教育传统的民族,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优势,经过几千年的沉淀,积累了很多课堂教学经验。但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存在很多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仅借助“黑板+粉笔”,会让学生感到抽象,难以消化和理解。比如教师讲解概念,学生在理解概念时,由于缺少经验的支持,对概念的理解往往感到茫然。

2.知识记忆的要求

英国教育学家培根说过:“世界上的一切知识都只不过是记忆。”我们从小到大,学了许多知识,而掌握这些知识靠的就是记忆。据调查,在我们现在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单靠教师讲、学生听,一段时间后我们大概只能记住10%的内容。而如果在课堂上我们加上图片、视频的内容让学生去看,去听,一段时间后他们大概也只能记住50%的内容。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发现并解决问题,一段时间后他们大概能记住90%的内容。这对传统教育的知识的记忆是一个质的飞跃。

3.社会对学生的新要求

整个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也在变化中,除了能证明学习经历的文凭外,更看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及团队协调能力。这种现象说明整个社会的观念已经转变了或正在转变中,大家不是一味地看重学历和文凭,而是更看重你在整个学习生涯中学到的各种本领。所以我们希望,学生在整个学习生涯中,能掌握各种各样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及团队协调能力。

三、如何进行互动式教学

1.鼓励开放性的思维方式

在传统教学中,很多孩子就是害怕答错问题而不敢太多地去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慢慢导致他们只听不说。其实很多问题有很多不同的答案,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答案。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支铅笔的用途。铅笔能干什么?传统的答案就是写字。那真的就只能写字么?放开思维我们还能想到些什么呢?是不是可以作为尺子划线,可以作为礼物送人,铅笔的笔芯可以作为粉等等。我们可以从一支铅笔的故事看到原来一支铅笔也有这么多的用途。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太在乎学生的答案,而要鼓励他们去想、去思考。

2.鼓励教学

学生不敢回答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怕被老师批评。所以老师必须要做到的就是多鼓励少批评。学生就像一张白纸,约束他们的框架很少,而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想法却有一定的局限性,觉得他们回答出来的问题也是千奇百怪的,甚至是匪夷所思的,但是我们依然要鼓励学生的这些想法。

3.适当地进行团队协作,玩小游戏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团队内的成员,大家一起参考分析并制定出可行性方案,这是现在一个很流行的方式。在团队中我们能了解自己方案的长处与短处,观察分析其他人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并学会分析制定如何取长补短,制定出最优质的方

案等。

游戏是学生最喜爱的一种活动。我们可以把游戏引入课堂,可以把教学内容融于游戏之中,学生不但可以在游戏中完成教学任务,反过来又可以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满足。所以我们可以关注教学游戏这种教学手段并好好地利用它,使这种教学模式更加贴近学生的心,使它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

4.进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总结——这是对以往所做的事情的一种思考反省能力和重要的经验积累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会不会对自己进行定位,查找并分析自身问题,总结以往所犯过的错误所带来的经验教训,是判断一个学生会学习与不会学习的标准,也是决定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整个学习阶段和考试过后,学生对自己该阶段的学习情况和考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是很有必要的。

四、小结

社戏课堂笔记范文5

关键词 :     智障儿童,生活语文,游戏,

游戏是儿童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种独特的学习活动,也是培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补偿教育手段。[1]在生活语文教学过程中,智障儿童难免会遇到许多抽象、枯燥的知识,降低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运用游戏进行教学,可以营造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而自然的状态下学习。[2]笔者对游戏在生活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将游戏与智障儿童熟悉的生活环境及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相结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适应生活的语文素养。

一、引入辅助性游戏,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识字情景、生活环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与主动性。智障儿童学习汉字的速度缓慢。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笔者以游戏的方式,结合“小步子,多循环”教学思想来开展识字与写字教学。

在教学《毛巾》一课时,笔者发现学生能依图或实物说出词语“毛巾”,但当“毛巾”一词出现在眼前时,他们却陷入茫然。这时笔者指着词告诉学生,这就是“毛巾”,让学生跟读。然后,以“找朋友”游戏帮助学生真正识记“毛巾”一词。笔者随机分发“毛巾”的词卡或图片给每位学生,边讲述游戏规则边请能力较强的学生来示范游戏。学生举着图片说:“嗨嗨,我的朋友在哪里?”笔者举着词卡说:“嗨嗨,你的朋友在这里。”两人齐说:“我们的名字叫毛巾。”学生完成游戏后,笔者竖起大拇指夸奖他,给予学生积极反馈。接着,请程度中等的学生上台参与游戏,笔者从旁协助,完成游戏后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对于需要支持的学生,则只要求其在游戏中找到“朋友”,语言上不作特别要求。最后,全班同学一起做游戏,找与自己词卡或图片配对的“朋友”。

在教学写字时,笔者首先在“毛巾”一词中的“毛”字下面用红点标注,为学生示范“毛”的笔顺,指导学生书空。然后,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毛”,让学生看清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接着,笔者以“加一笔”的游戏帮学生识记“毛”,给每位学生发放田字格中写上“乇”的卡片,请学生加一笔变成“毛”。有书写能力的学生陆续完成了游戏,掌握了书写顺序。最后,笔者要求学生独立将“毛”字写在生字本上,并为需要支持的学生提供协助或不作书写要求。学生完成书写后,得到表扬,个个兴高采烈;无书写能力的学生也抓起笔,在本子上尝试着写。游戏让智障儿童在快乐的学习活动中提高了识字写字能力。

二、采用比赛式游戏,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

课程标准要求,在倾听与说话教学中,应以真实生活为基础,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采用示范、模仿、游戏、表演等手段,结合生活情境体验活动开展语言训练。

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小天地二》时,笔者逐张展示生活场景图,让智障儿童结合场景及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学习说出“起床”“吃饭”“运动”“睡觉”等词。笔者向学生提问:“你能结合图说出李天天在做什么吗?”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如“李天天在起床”“李天天在吃饭”等。智障儿童容易记住形象直观的事物,所以笔者采用“跳房子”游戏,帮助学生发现“李天天在做什么”。笔者在教室内设置起点和终点,将图片及句子放置在终点的筐内,向学生讲述“跳房子”的游戏规则,并做示范:一个方格用单脚跳,两个方格用双脚跳,每个方格站一只脚。开始比赛后,学生两两一组,分别站在起点,需要支持的学生则由家长或助教扶着。笔者朗读句子,学生跳房子至终点,从终点的筐内找到相应的句子或图片,大声地说出来,用时短的一组获胜,并得到奖励。比赛式游戏把抽象的教学趣味化,并加入了一定的竞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创设情景模拟游戏,发展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生活语文课程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按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存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注重语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拓宽生活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在教学《好吃的水果》一课时,当学生了解了常见水果的颜色、气味及吃法后,笔者创设了“水果店”游戏,参照水果店来布置课堂环境,向学生讲述情景模拟游戏的规则并发放购物券,然后带领学生模拟到水果店买水果的情景。笔者扮演水果导购员,向学生介绍各种水果,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常见水果的名称(苹果、梨、香蕉、草莓等)。学生选好水果后带到收银台,用购物券购买,把生活数学的知识整合进游戏。学生买到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兴奋不已。有的高兴地说:“我要带回家给妈妈吃。”最后,笔者布置课外作业,鼓励学生周末跟家长去水果店买水果。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进行游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水平。此外,让学生在课外把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喜欢玩耍是所有儿童的天性。在生活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巧妙地运用游戏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游戏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平等地参与进来,有效提高了生活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社戏课堂笔记范文6

关键词:兴趣;习惯;英语教学

在我国农村教学中,英语教学一直比较差。在农村中学如何进行课改?如何提高农村英语教学的质量?这些都是我们广大英语教师一直深思的问题。农村的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不愿意学习英语,造成学困生越来越多,在农村中有部分学生辍学主要原因就是英语成绩不好所造成的。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下面几点:

一是同学们自身对英语学习目的没有清楚的认识,受到社会一股新的”读书无用论“和”我在家里劳动,又不出国,学习英语没有多大用“的影响。二是学困生存在着逆反心理,在低年级时就出现两极分化,造成很多人掉队,丧失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三是“教师的教法问题”,有些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教法陈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鉴于以上这些情况,我们老师如何地解决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呢?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个人认为只要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措施,就能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以下是我总结的几个方面: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集中注意力,记忆才会持久而准确,从而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很多的同学由于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屡屡受挫,逐渐对学习英语失去了兴趣。学生怎样才会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兴趣呢?

首先,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刚入学时,我就给学生播放了迪斯尼的动画片。不过里面的人物讲的可都是英文,学生看着精彩的动画,却听不懂里面的对白。于是我就问他们,动画片精彩吗?想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吗?

其次,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积极的情绪体验。很多老师上课时给学生营造了愉快的学习氛围,课堂中穿插了歌曲、游戏、比赛、活动。让学生没有学习的负担,只有学习的快乐。再次,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肯定,树立信心。例如,学生在上课时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口语流利,发音准确。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老师在授课时要尽量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尽情的发挥。家长对学生的进步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支持。

二、让学生养成学习英语的好习惯

学生的兴趣激活了,下一步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我总结了以下九种好习惯:一要有预习的习惯;二要养成正确发音,熟读成诵的习惯;三要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四要养成规范正确整洁的书写习惯;五要养成善于运用耳朵的习惯;六要养成敢于开口讲英语的习惯;七要养成背诵课文的习惯;八要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九要养成坚持不懈天天学的习惯。要让学生养成这些习惯并不容易,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提醒学生。例如在听录音时,要时刻提醒学生养成正确发音,模仿原声材料的习惯;在黑板上板书时,提醒学生记笔记的习惯。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课堂效率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简笔画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它的特征是简单、快捷且达意传神。教师用寥寥数笔,简单的线条,就能画出要教学的内容,以最小的教学代价(一枝笔,一块黑板),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节省宝贵的教学时间。教师在课堂上边讲边画,展示事物的变化,生动直观,能很好地吸引学生,这是图片、实物等媒体所不能替代的。我们还可以在教学中,利用歌曲、歌谣、小韵文或顺口溜等进行教学,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而且学得快、记得牢。还有游戏教学,通常用于对所学知识巩固,帮助教师将单调乏味的复习巩固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教师在设计游戏时一定要注意方法合理、形式多样、生动有趣。游戏涉及学生的面越宽越好,不要一两个人做,其他学生仅当观众,使一些平常不爱说、不好动的学生得不到机会。要使学生参与和配合,游戏的形式多样化显得非常重要。但是“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就没有新鲜感。因此教师应不断收集游戏,设计、翻新游戏。除此之外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得出过这样的结论: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及动作。可见形体语言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采取形象、生动、新奇、有趣的方法,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肢体语言可贯穿教学始终,无论是教单词、短语还是句子,我们都可利用形体动作来优化教学。如在教到bow时,教师可边教读单词边鞠躬等等。

四、营造情境氛围,发展学生个性学习英语的方法

学好一门语言,关键是要有一个氛围,要学好英语,提高教学质量,仅仅靠课堂45分钟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课外坚持不懈的学习和练习,要多听、多说,多读、多写。以听、说、读、写为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和练习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平时多给学生听录音,看影碟,看幻灯,看英语短片电影,多以现代的教学手段为平台。开展书法、朗诵、阅读理解等课外活动。我们的活动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成绩分组参加,使成绩差的同学也有机会参加,让他们开口。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

英语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不仅应具有扎实的英语语音基础知识及较高的语言水准,同时还应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精湛的课堂教学技能。农村学校英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创造性地运用简笔画、肢体语言,口诀、顺口溜,巧设游戏等各种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一定会使农村的英语课堂焕发光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