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课文原文范例6篇

社戏课文原文

社戏课文原文范文1

【关键词】戏剧教育;课程设置;素质教育;人文关怀

一、戏剧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实现学生人格教育

戏剧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艺术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创造美、发现美以及审美,艺术就是通过这一过程来提高自身能力的过程,通过创造美、发现美以及审美最终实现了人格的健全和完善。而戏剧教育做为戏剧的一个教育形式,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的培养和提升学生健全和完善人格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戏剧教育在培养学生艺术情怀的同时也是一种人格教育,而且人格教育超越了表面上的艺术教育。所以在戏剧教育的课程设置要遵循更高的教学目标,即实现学生的人格教育,而不是停留在简单的表面的艺术教育的形式上。

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一种稳定的、个人独有独特的、内在的心里品质,是由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性感等心里构成的复合体。一个人的人格还能通过一个人的自我调控能力、精神面貌、性感、行为方式、认知能力、外在气质等表现出来。戏剧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实现学生人格教育,戏剧教育的课程设置能够有效的把学生带入到戏剧本身的意境中,使戏剧教育的受众以及参与戏剧参演者体验到戏剧本身的价值,从而实现对参演者和受众的各方面影响。在这影响的过程中,戏剧的课程能够对参演者和受众产生人生观、个人气质、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等全面的促进。对戏剧课程的体验也是在帮助学生建立自身的道德感、审美观和审美情感,对个人道德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戏剧教育过程中的相关课程设置,一定程度上来说不在于培养戏剧的人才,更为重要的还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健全和完善的人格。

二、戏剧教育中的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可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人生观及人格修养的教育表现形式,人文教育是一种人文情怀的培养过程,是在当前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一个重要的教育价值取向。人文教育追求个人在人文方面的综合情况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发展高度,实现对他人的关怀和理解,对健全和完善的个性的追求,较高的想象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人文教育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空间以及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人文教育在当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人文教育、人文情怀等概念被不断的提及,在现代教育体系下同样占据了越来越高的位置。人文教育的强化,能够有效弥补当前教育上存在的诸多困境,诸如学校教育的重理轻文,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重科技轻人文等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社会危机可以在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得到补充。人文教育、人文情怀能够弥补和健全科技人才、工科人才在人格方面的不足,健全、完善和塑造一个优秀的人才。

戏剧教育中的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人文教育。戏剧教育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所有的艺术门类里,戏剧是离人最近的艺术,戏剧教育是最便捷、最适当的人文素质教育。不同于书法、音乐、美术以及舞蹈等这些艺术表现形式,戏剧由于有故事和剧情、有冲突和矛盾、有人物性格和形象塑造,所以戏剧的内涵十分的丰富,包含着诸多的人文思想和情感。戏剧又不同于摄影、影视等艺术形式,戏剧更加的直观、明了、剪短和富于现实意义,戏剧无论是悲剧、喜剧、正剧还是各种小品,都是社会历史的缩影和人生内容的翻版,所以戏剧更接近现实生活,成语“人生如戏”、“戏即人生”等就能充分的说明戏剧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戏剧教育中的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人文教育,戏剧课程的设置绝对不能是简单的道德宣传教育,戏剧课程的设置应该通过戏剧的展示、角色的扮演和剧情的设计达到教育目的。在戏剧课程过程中,学生能够很好的通过戏剧中的相关剧情、人物更好的认识生活本身,感悟人生,培养和发展人格。戏剧课程设置应该更重视培养学生通过戏剧学习、参与实现对社会的认识、人生的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高超的人际交往能力,实现戏剧课程设置的人文教育倾向。

三、戏剧教育的相关课程设置要体现出素质教育原则

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戏剧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教育在实现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戏剧教育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戏剧教育的相关课程设置要体现出素质教育原则。戏剧教育的课程设置中,要努力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同时,戏剧课程的设置也要帮助学生启发想像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领一方面,戏剧课程设置要明确有意义地运用身体动作、美化身体动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其次,戏剧课程设置也要努力帮助学生之间促进表达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养成合作的能力和遵守纪律的习惯。

戏剧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要努力做到让学生丰富感性、陶冶情操、富于意义、培养道德、健全人格、获得知识,还要做到提升学生语言交流能力、想像力、创造力、在公众场合的自我表现能力、才艺发展、团队合作精神等多方面的能力。这样的戏剧教育课程设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 孙惠柱.高等戏剧教育的两种模式及其前景[J].戏剧艺术,2004(2)

[2] 吴戈.戏剧教育与戏剧专业发展的前途[J].艺术教育, 2007(12)

[3] 周斌.关于推动教育戏剧发展的若干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08(9)

社戏课文原文范文2

关键词:高校;游戏美术专业;研究性学习;素质教育;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215-02

伴随着2012年新年钟声的敲响,中国网络游戏产业亦进入了象征民族文化的龙年。在过往的近十年内,我国的游戏产业经历了一个迅猛发展的周期。截止到2011年,国内游戏产业年总产值规模已达500多亿元人民币。①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行业对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游戏教育产业亦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但是,目前国内对游戏研发人才的培养远落后于行业发展:一方面,各大高等院校关于游戏研发专业的教学体系尚未完善,另一方面,各种民办游戏教育机构的办学质量良莠不齐,教学状况堪忧。这种环境导致的结果是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需要或者面临就业方向不对口的情况,而企业的人才缺口依旧与日俱增,双方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鉴于国内游戏教育产业的现状,“培养怎样的人才”以及“怎样培养人才”,是笔者等高校教育工作者长期探讨的问题。因此在以下章节中,笔者将结合近年来的调研以及课程教学实践作出浅述。

一、教学定位——符合高校特点的游戏美术专业教育

(一)高校游戏美术专业教学的面向层次是大学生群体

纵观当今国内游戏美术教育产业,其教育机构总体上可以划分为高校专业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两种类型。高校游戏美术专业教育之所以区别于社会上的游戏培训机构,原因之一是:前者面向的是教学对象是普遍处于18-22岁年龄层段,具有较高文化水平、艺术基础的大学生,而后者面向的教学对象则是遍及各个年龄层段,文化层次与学历水平、职业与身份各不相同的社会人员。教学对象的差异决定了高校游戏美术专业教学必须具有更高的起点,必须在人才培养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群体普遍具有思维灵活、文化知识层面广、创造力强等特质,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习惯于网络生活、以计算机辅助学习的特点,为他们学习游戏美术专业知识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人生经历比较单一,社会经验比较缺乏,尤其缺乏在相关行业内的工作实践经验,在学习专业技术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过度理想化,或是所掌握知识技能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等情况。②因此,高校游戏美术专业教学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因材施教,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强调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便于适应就业形势。

(二)高校游戏美术专业教学应当体现其学术性

高校游戏美术专业与民间游戏教育培训机构的区别,重在体现其学术性。强调学术性,一方面在于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学术性,另一方面在于注重教学的学术性。

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学术性,体现在对游戏美术专业中所涉及的各项美术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以及相关学科知识与信息要进行严谨考究。具体而言,游戏美术是一门综合学科,该学科不但涉及到美术造型基础的素描、色彩、人体结构等方面的知识,也包含设计学方面的各种构成原理、动画运动规律,并且还需要运用到计算机软件操作技术和编程等知识技能。与社会上某些游戏美术培训机构忽视学生基础能力培养、鼓吹短期速成、套路式的技能训练相反,作为高校专业教学,我们在每一个知识点和每一个操作环节中,都应当强调其严谨性、规范性、正确性,并且还要提倡思辨、钻研的学术精神。例如,我们应当鼓励学生研究当前网络游戏审美流行趋势,并且尝试进行游戏美术风格的创新;又例如,我们应当启发学生将文化历史知识融合到游戏美术策划中,开发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网络游戏;再例如,我们应当组织学生将游戏美术和动漫的专业知识进行整合,利用一系列同步课程、嵌套课程,引导学生“学一门,关联另一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注重教学的学术性,体现在教师对教育理论的不断深入钻研、对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将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统一在教学之中,以科学的方式培养人才。我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在本专业的各个年级依次开设关于游戏美术的造型基础课程、设计入门课程、进阶课程,并且严格依据教学大纲进行备课和安排作业。与此同时,代表游戏美术各个专业方向的教师会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探讨教育理论、交流教学心得,并且将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不断改进教学,力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不主张某些游戏美术培训机构以教师为中心的“作坊式”教学,也反对一味强调以作品数量堆积出成果的训练方式。我们强调,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因材施教,在实践过程中既重数量也重质量,力求培养出既有实践动手能力,又有学习思考能力的学生。

(三)高校游戏美术专业教学应当注重对校本资源的利用

基于高校游戏美术专业课程的综合性、自主性、素质教育性的特点,高校应根据院校自身特点,开发利用资源,开展富有院校特色的游戏美术专业教学。以我校为例,游戏美术专业的发展正是以学院的软件技术教育作为依托,借助于学院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汇集网络学习资源和师资力量,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专业。另一方面,近年来在广东地区大力发展游戏动漫产业的形势下,我们借助于地理优势进一步开拓了校企合作之路。学生通过在游戏设计公司的实习进一步提高了专业能力,并且将实习经验以及游戏产业市场现状反馈学校,为在校师生提供了解行业信息的途径,促进教学与时俱进。总而言之,笔者认为高校游戏美术专业教学应当结合自身条件、周边环境、时代形势等各个方面进行校本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发挥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将这一新兴专业办好办强。

二、教学模式——实践为主、兼具素质教育的研究性学习

在当今强调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的学习正从以往教师主导的接受式学习逐步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转变。游戏美术设计既是一门新兴的技能型学科,也是一门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学科,因此高校游戏美术教学不但要保证学生掌握技术技能,还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视野和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和研究性学习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游戏产业市场需要。那么,如何通过教学实现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若干个人浅见,望抛砖引玉,促进各位读者们的共同探讨:

(一)前期准备

在游戏美术设计课程开展前,教师需要针对课题进行前期准备,包括分析教材、编写课件、安排实践作业等,通过一系列教学设计,把需要学生掌握和实践的知识技能化为具体的研究性学习任务。例如在《游戏原画场景设计》的某节课程中,需要学生掌握透视原理、色彩搭配和软件操作技巧三方面的知识,那么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不必将拆分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而可以将这些知识融合成具体的实践操作任务,例如:“参照某某网络游戏(学生自选)的原画场景设计形式,以成角透视的角度,结合数位板和图形软件,绘制出一个冷色调的NPC道具店”。在这个实践任务中已包括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的全部知识点。此外,这种具体的实践任务,在命题方式和要求上与游戏公司的项目要求是非常相似的,因此学生在通过实践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又得到了模拟企业实战式的锻炼。通过教学验证,这种将知识转化成任务的实践型教学设计,既提高了教学效率,亦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积累丰富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实施

游戏美术设计课程的教学实施,一般的流程是,先把相关教材和资料中的理论知识点筛选出来,配以典型图例并精简讲解,而后布置实践操作任务,为学生安排4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实践,最后进行作业讲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环节是重点。在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指导,而且指导的方式方法要注重多样性。除了个别辅导、集中辅导以外,还应该组织学生之间的分组学习讨论、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一系列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达到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目的。

(三)交流评价

在课程即将结束的阶段,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对当堂作业进行多元化评价。评价对象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作品画面效果、对知识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践过程中个人的心得体会等等。总而言之,我们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是丰富的、具体的、动态的、客观的,力求以生动的交流评价代替刻板的课后总结。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消化,并养成反思、钻研的精神,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以外的收获。

(四)课后延伸

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当布置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课后延伸学习。结合游戏美术的学科特点,学生的课后延伸任务也紧密围绕游戏设计而展开。课后延伸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样性的,例如组织学生以搜集资料的方式,将不同的网络游戏进行美术风格的对比,并且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风格类型进行分析,学习其色彩、线条、造型等方面的表现手法。再者,学生可以结合其他相关课程进行同步的延伸学习,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游戏策划、游戏界面设计和FLASH动画课程三门课目的知识点综合起来制作一个网页小游戏,这就达到了学习的综合运用和延伸的目的。总之,通过课后延伸学习和实践,使得学生更加注重学科的关联性,为综合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游戏美术专业课程应当抓好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设计与课堂组织,通过理论教学强化素质教育,通过实践教学强调能力培养,充分发挥高校教育的优势,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素质与技能全面发展的游戏设计人才。

三、结语

游戏美术设计在国内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同时亦是继动漫之后的又一门朝阳产业。发展好游戏产业,势必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数十年中,高校将在游戏美术教育产业中充当主力军的角色,因此适应市场发展趋势,改进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以及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使命。游戏教育产业的发展道路是广阔而漫长的,值得我们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

注释:

①资料来源:新浪游戏频道.网址games.省略/w/n/2012-03-15/1431594489.shtml及CGBC中国游戏商务大会官方网站:省略 (中文),信息日期:2012年03月15日.

②张积家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第3页.

参考文献:

[1]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年11月.

[2]钟启泉.研究性学习理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3]刘儒德主编.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7月.

[4]钟仕伦主编.美育与美育心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11月.

社戏课文原文范文3

【关键词】生活世界 钢琴教学 课程内容 组织原则

生活世界的理论,首先由现象学家胡塞尔提出,他强调以生活世界真理的来源为出发点,来阐明普遍规范真理的意义构造。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与胡塞尔都强调“我生”“我在”的意义。哈贝马斯将“生活世界”变成3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即“我在自然中”“我在他人中”,以及“我生”在其中,并明确强调了“我”与世界的关系,即人与自然事物的关系构成的“客观世界”、人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构成的“社会世界”、人与自我的关系构成的“主观世界”,他认为三者分别对应着关于自然事物的知识及其对人的意义:社会的道德、法律和艺术、人格的自我建构。胡塞尔和哈贝马斯强调人类生活世界的主体间性。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突出的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强调的是人的交往活动。哈贝马斯从社会、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出发,指出科学和技术为代表的“工具理性”不但统治了现代社会,也从思想和意识形态上实现了对人的统治,侵入了人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提出要解放人,拯救人。①从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审视教育世界,发现教育世界中师生双方都受制于“工具理性”的束缚,教育改革的使命就是要进一步通过弘扬人的主体性,倡导“交往理性”解放教育,进而解放人类自己,从“工具的人”变为“生命的人”,确立人本意识和生命意识。

一、钢琴课程内容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

当前基础音乐教育钢琴课程问题之一在于远离儿童的生活世界,把儿童定格在“书本世界”或“技术世界”中,忽视儿童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丧失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意义,难以培养儿童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郭元祥教授认为,“生活世界”对课程的意义在于确立人本意识和生命意识,注重人的生成的动态过程。因此,钢琴课程改革的着眼点之一应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②钢琴课程内容不应该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音乐知识与技能,而要给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把它纳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加以组织,使音乐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履历情境”。回归生活世界所诉求的时代精神是文化哲学的当代转向,这需要我们站在文化哲学的基本立场,“转换和超越实体本体的思维方式,深入领会教学回归生活的文化本体呼唤,尊重学生的学习生命,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存在和特殊体验,组织学生能自我互动的有意义的知识学习活动,建构和创设学生自己的丰富世界和生命历程”。③

“生活世界”不是指“生活环境”,也不是指“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而是指对人生有意义的且人生在其中的世界,是人生的过程、生活着的心物统一的世界。“生活世界”既是一个实体世界,又是一个关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人是能动的主体,人不依附于自然、社会、他人或者其他某些外在的力量。生活世界中充满着自然事实、社会事务和人的生活行为事件,而且这些因素相互交叉,生活世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背景,是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它为人生奠定了基石。

“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课程内容不应该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要给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把它纳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加以组织,使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履历情境”。奥地利现象社会学家阿尔弗雷德・舒茨(Schutz,A.)在他的《社会世界的现象学》中论及“生活世界”的结构时,谈到生活世界中的知识问题,他提出生活世界是一个交互主体的文化世界,在互为一体的观点下,主体都有意识流。他认为,生活世界的结构可用3个部分来论述:第一为“履历情境”。舒兹认为生活世界中的任何人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存在,而他之所以如此存在,也是“履历情境”所决定的,每个人皆以其独特的兴趣、动机、欲望、宗教、意识形态的认同观点,来解释他所接触的世界,因此,每个人在生活世界中都有自己的历史,这些历史是他过去经验的累积,而这些经验也都会主观地呈现。第二为“现有的知识储备”。他认为,这个世界在我们出生以前就存在,并被前人用自己的方式来诠释世界,所有对这个世界的解释全都是植基于过去对这个世界的经验储存,因此人都是由以熟悉的知识来看世界,而生活世界的以前种种,也已经被他人解释过,对未来不熟悉的东西要理解或接受,是有一定程度限定的。第三为“社会母体的坐标”。是指个人理解和转化社会世界所根据的主观位置和时空坐标。④舒茨说:人在面对外在世界、理解世界时,并不仅仅在进行感知的活动,他们和科学家一样,也运用了一套极为复杂的抽象构造来理解这些对象,这些构造物就是“手头的库存知识”,人利用这些“库存知识”才能理解世界。⑤课程内容不能仅仅是来自“科学世界”的内容,而必须以“生活世界”作为背景和来源,课程才能够真正成为沟通学生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桥梁。

(一)钢琴基础课程内容必须融入儿童“生活世界”的文化印记

法国思想家埃德加・莫兰认为:“文化印记从幼儿时期起就通过神经突出的选择性稳定作用记录在人的大脑中,这些最初的记录不可逆转地影响这个人的认识模式和行动模式。”“文化印记只能让我们看到它让我们看到的东西,而看不到任何别的东西。”⑥也就是说,儿童的认识总是在其特有的“生活世界”的文化印记的基础上生长的,这种文化印记决定了他的认识取向和行为方式,偏离这种文化印记的任何内容,儿童将会视而不见,也可以说是一种无效的刺激。例如,7至9岁的儿童喜欢的音乐多是以拟人化手法表现动物、植物、写人和事的,很贴近他们的生活,他们喜欢的乐曲,如《小星星》《洋娃娃的梦》也因其形象鲜明,而使他们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如果忽视儿童的这些特点,一味追求严格的技术训练,把儿童禁锢在琴凳上弹奏枯燥的手指练习,在乐曲选择上不顾及儿童的审美情趣,选择他们并不熟悉,也不理解的音乐,学琴儿童就容易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内容必须以儿童的文化印记为基础,唤醒儿童现实的文化意义,才能够为儿童所认同,从而影响儿童的文化生长。因此,课程内容不应该是专家的想当然,应是具体文化情境中的一种选择。⑦

(二)课程内容必须满足儿童文化期待

儿童作为发展中的文化主体,天生就有一种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总是向往一些新奇的东西,对成人世界那些标志性的文化因素有一种模仿愿望,但这种模仿是凭个人兴趣和主观愿望的。也就是说,儿童的文化期待有明显的个人兴趣倾向,而这种兴趣是基于儿童现实需要的。不符合儿童兴趣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是异己的东西,他们会毫无理性地加以排斥,即使在成人的诱导和威胁之下一时被他们所接受,但很难融入他们自身的文化,也就不能成为其内在的东西。9至13岁乃至高中的学生逐渐学会以审美态度来对待音乐作品,并逐渐形成带有个性特点的对风格、表现性等审美特性的知觉敏感性。他们对音乐作品逐渐能表示出自己的意见,“好听”或“不好听”,“有意思”或“没意思”,“愿意学”或“不愿意学”。例如,由于现代传媒对流行音乐文化、大众文化的传播,抒情、轻松,具有时尚感的音乐往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小学中高年级儿童对克莱德曼的情调钢琴曲或马克西姆的钢琴曲产生极大兴趣,他们在家主动练习这些乐曲的时间可能超过练习老师所布置的作业的时间。在钢琴教育活动中,大量的灌输行为之所以仅仅发挥了其工具效能,而无法触及儿童的精神生命,原因大致在此。所以,课程内容须从儿童现实的需要出发,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才能满足他们的文化期待,实现其课程功能。⑧

(三)课程内容与儿童生活之间应保持适当的文化张力

儿童文化生长的过程是自身文化对社会群体文化认同并自主建构新的文化规范的过程,是从文化冲突走向文化平衡的过程,每一次文化平衡都使儿童文化获得新的生长。作为促进儿童文化生长的课程,其内容的文化属性必须与儿童的文化现实有适当的张力。我们可以用“文化年龄”来支撑儿童的现实文化状态,如果课程内容的文化内涵已经被儿童文化年龄的实际内涵所拥有,那就不可能促进儿童的文化生长;如果课程内容的文化内涵与儿童文化年龄的内涵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集合,那也不可能调动儿童文化生长的内在需求;只有课程内容的文化内涵与儿童文化年龄的文化内涵适度相交,才有一定的文化冲击力,形成可控制的文化冲突,最终推动儿童文化成长。课程内容与儿童文化的这种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二、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钢琴课程组织原则

传统的钢琴课程内容往往按照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进行组织,活动课程内容则往往按照学生的心理结构进行组织,这样的组织原则往往注重理性,注重预设而缺少灵性,缺少生成。而回到儿童的“生活世界”的视界中看待课程内容组织,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空间自由。课程内容的组织要打破学科结构的封闭性和活动设计的严密性,给儿童以发挥想象和自主行为的空间。但当代教育往往剥夺了儿童自主学习的权利,总强制儿童学习,既使学生失去了童年,也摧毁了儿童天然的创造。⑩因此,钢琴课程内容应打破音乐学科内部的封闭型结构,进行有机整合,不仅是让孩子复制音乐、传承音乐,更大的职能应该是开发孩子创造音乐的潜能,通过钢琴即兴演奏、钢琴即兴伴奏等活动给他们以发挥想象和自主创造音乐的空间。通过音乐欣赏、音乐与相关文化的教学让儿童认识一个五彩缤纷的、多样性的音乐文化的世界。

(二)话语开放。要消除课程内容的话语霸权,让儿童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体现他们自身的文化价值。课程回归生活世界,首先回归人的世界,教师与学生都是平等的文化主体,师生间应形成平等的“对话型”交往方式,钢琴教师不能把学生当做需要改造的对象“客体”,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应把学生视为平等的文化主体对待,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有自己选择弹奏曲目的机会,应充分发挥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主导作用”,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帮助者”,而不是“强迫者”与“灌输者”。

(三)游戏状态。尽可能减少课程内容的文化压迫力,使学生的学习出于一种完全自主的游戏状态。席勒说:“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能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席勒强调的是游戏是一种美的状态,他认为,游戏欲决定的美成了人的存在的最高形式。成人总是生活在基于现实追求的忙碌和奔波中而难以达到这种状态。游戏是儿童的生活,正是游戏展示了儿童作为人的意义。儿童在玩游戏的时候往往专注、认真、放松、快乐,他们一遍又一遍地不断重复并乐此不疲,因为游戏就是儿童的生活世界,游戏是儿童体验、探索、认识世界的一种最自然的生活方式。奥地利教育人类学家茨达齐尔说:“游戏状态是有意识活动的创造,人在其中是在实现可能的目标,所以游戏者在游戏中也许追求一定的目的(即在游戏活动中所追求的东西),但这种目的仍然属于游戏内在的。游戏本身就是游戏的目的――游戏者并不借用游戏达到目的。”?儿童游戏的目的就在于游戏本身,只是在游戏中带入了儿童的文化冲突及认同,释放了儿童的生命活力,同时也进一步生成了他们的文化性格。研究表明,小学生在音乐能力方面,每年都在迅速发展,而小学低年级学生,通过“游戏”对音乐的体验有了明显增长,教师要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将音乐教学的材料和内容,用创设游戏化的“情景”或“情境”使儿童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好奇、愉悦和快乐的气氛中主动学习和建构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教师应主动与儿童产生“视界的融合”,特别是要掌握儿童的生理、心理规律,以及儿童音乐能力的阶段性发展特点和需要,用儿童喜爱的讲故事、肢体律动、念唱儿歌童谣、做游戏等方法教学。钢琴教学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弹奏技能技巧教学,钢琴教师应将枯燥的手指练习转化为一种“游戏化”的方式,以设置情境、故事、拟人等方法把教学内容与儿童的生活世界联系起来,发挥其想象力,使弹琴由“苦学、苦练”转化为“乐学、乐练”,这样的课程内容组织即使是文本,也只是具体情境中的一种参照,实际的课程内容始终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注释:

①王鉴.论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0.

②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③郭元祥.课程观的转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1(6).

④⑤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3.

⑥埃德加.莫兰.方法:思想观念[M].秦海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8.

⑦⑧⑨⑩刘一军.儿童文化课程――理论、实践与案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69,70,84.

?席勒.美学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90.

社戏课文原文范文4

【关键词】:真语文 教育误区 自然语文

“党的十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十闭幕后,一股‘短、实、新’的语风成为新风尚。”作为肩负着传承我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这一重任的语文学科来说,把这股“新风”带入语文课堂,积极提倡本真语文,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真读、真说、真写尤为重要!因为语文教学最该真实、真诚、真情。作为一线语文教师要自然本色教语文,认认真真教语文,使语文回归“自然”状态。

国家教育部(微博)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张世平说:“真语文呼唤返璞归真,弘扬传统文化,是符合时展规律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言文字无不包含着一定的思想、情感。而语文教学则承担着两项任务:一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文文字的理解、感悟,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二是让学生掌握有关语言文字的知识和应用的方法,在实践中学会应用,形成能力。基于以上两点,语文教学的原本性就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切实体现出来,而不是装腔作势,抹粉饰黛。

如今的语文教学似乎走进了一个教育误区,上课时不弄得花里胡哨就好像不是上语文课似的。看吧,课堂上音乐飘扬,浮光掠影,人声喧闹,仿佛置身于一个声色场所,我们不禁纳闷,学生是在学语文呢?还是在听音乐,间或在欣赏电影?

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课堂教学也愈显现代化,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大有取代教师的功效,上课鼠标轻轻一点,课堂教学内容尽显眼前,要图片有图片,要声音有声音,要电影有电影,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整堂课华丽无比,热闹非凡。

语文老师也不在例外,生怕不用这些先进的技术,似乎上不好语文课,兼或似乎显示不出自己的高超教学水平来。于是乎,一堂轰轰烈烈的语文课就粉墨登场了。课堂上黑板被现代教育手段的屏幕代替了,教师的板书被现代教育手段代替了,教师的分析被现代教育手段代替了,学生的疑问被现代教育手段代替了,学生的想象被现代教育手段代替了……

记得听过这样一些课:有教师上《皇帝的新装》,上成了一出舞台表演课,你演皇帝,他演大臣,我演骗子;有教师上《安塞腰鼓》,上成了腰鼓欣赏课,一群后生在黄土地上尽情的宣泄着;有教师上《竹影》,上成了绘画理论鉴赏课,也叫学生在图画纸上画竹影;有教师上《桥之美》,上成了美术鉴赏课。

早些年,在现代教育技术没有被发明之前,很多的语文教学专家,诸如魏书生、李镇西、于永正等语文大师,他们却上出了真实完美的语文课,我们今天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却上不出一堂真正自然的语文课。

现代教育新技术的泛滥,使语文教学变得不是异常热闹,就是如同观看电影片一样,真正的原本自然语文味就显得苍白无味。上海市教育科学院蒋鸣和教授就当前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认识的误区现象,他形象地把此误区比作“胡同文化”。在讲座中他借鉴了一位特级教师的话说:“现代教育技术在于辅助教学,不能全盘替代传统的教法,不能把教室当成电影院,不能使课件成为影片,不能让学生成为观众,更不能让教师充当放映员。”这也是这位特级教师是在听了几节示范课之后得出的感言。

从这感言中,我们不难看出,当下现代教育技术技术的运用正走进死胡同。如果不能有效改变老师的观念,不然的话,很难产生现代教育技术技术应该产生的效果。蒋教授还说:“以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为目的的‘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媒体播放’的应用模式,在教学改革中日益暴露其局限性,要提高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必须改革教与学方式,资源演示加灌输的教学方式不能发展学生的能力,注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从蒋教授的告诫话语里,我们应该读懂他的呼声,一线教师一定要尽快走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技术的误区,回到正轨上来。

蒋教授说:“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技术整合到课程中去,而不是把课程整合到技术中去。”

这句话使我不禁想起了在前一段时间听的一节语文课,那位授课老师讲的啥内容,我早已忘的一干二净,但是这老师制作的课件却深深留在了我的脑海里。原来,那节课从一开始就是播放PPT,一张一张令人眼花缭乱,听课看课件简直可以用目不暇接形容绝对不为过,那节课也就是一节课件播放课。课结束后,我问了那位老师共设计了多少张PPT。她答曰:“也就是60来张吧!还有几张我看下课时间快到,没有展示。”听后,我无语。

当然,这个老师的授课情况只是个例。但从这个例中也能反映出部分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技术教学时,不能摆正现代教育技术位置,说白了就是有喧宾夺主、哗众取宠之嫌。课堂教学的实质是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形成与提高,而现代教育技术技术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不过是要适时、适课恰当运用方可达到此目的。否则正如蒋教授所说:“技术的运用不是新一轮的‘做课件、放课件’,课堂不是课件展示厅。如果不改革教法,只不过就如一个戏子过去是不化妆清唱,现在是穿上戏装、浓妆淡抹后再登台演唱一样罢了。”他还说:“现代技术是引导问题、激发思考、引出讨论的设置,而不是锦上添花!”也就是说,你戏演得再好,学生不感兴趣,和对牛弹琴又有两样吗?

这又使我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社戏》一文来。文中写到先生和小伙伴一起去看社戏,可令他最难忘的是去看社戏途中偷豆一事,至于社戏是如何演的,只是有些模糊印象,大都忘记了,有点印象的还是那个依依呀呀唱戏的老生。为什么社戏在先生的记忆里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正如上课一样,假如老师只是一味的展示课件,不是恰当地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课堂表演,不几日后,也会像先生看社戏一样索然无味,早早地忘记了。那样,我们精心设计的课件又有何用?

语文课穿上华丽的外表时,语文就不再是语文了。我们知道,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重要学科,语文课关键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感悟,其次是在语文课里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

我们并不一味反对教师在课堂上穿插图片或音乐或影视片段,但如果过于热闹,就有违背了语文的实质,失去了语文课应有的味道。

社戏课文原文范文5

[关键词]学校戏剧教育;学科性戏剧教育;渗透性戏剧教育;活动性戏剧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09)12-0059-03

戏剧与教育,自古以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西方,戏剧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古希腊雅典城邦的公民教育中,戏剧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政府甚至给公民发“观剧津贴”。我国古代的“六艺”中,也包含着戏剧教育的元素。但戏剧教育理论的系统化和戏剧教育方法的多样探索,大约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戏剧教育现已成为一大艺术教育门类。当前,戏剧教育思潮在全世界方兴未艾,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成立有自己的戏剧教育组织,如美国有“美国戏剧与教育联盟”(AATE)、我国香港有“香港教育剧场论坛”(TEFO)。1992年,“国际戏剧/剧场与教育联盟”(IDEA)在葡萄牙举行创会会议,该组织每三年举办一次世界大会,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戏剧教育何以能够在近20年来蓬勃发展?这是因为戏剧教育既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又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契合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适合21世纪复合型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戏剧教育是普适性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戏剧教育是使人回归本性的教育,因而我们强调戏剧教育对于学生的普遍适用性。学校戏剧教育不是“天才教育”,不着眼于只培养少数校园精英,也不走专业化教育的路子。我们提倡的戏剧教育,是普适性教育,面对全体在学人群,为全体学生所享有,为全体学生服务。

20世纪初期,天津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借鉴西方先进教育思想,把戏剧原理与教育原理相贯通,在我国首创了把校园戏剧纳入整个教育体制这样一种现代教育方式。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艺术教育改革浪潮的掀起,开放、多元、综合的艺术教育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戏剧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方式之一被纳入了学校教育的范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都纷纷将戏剧纳入普通学校教育体制之中,以立法或课程计划的形式确立戏剧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例如,美国于1987年颁布《国家戏剧教育研究计划》,列出戏剧与剧场课程范本,将戏剧的教学内容归纳为“个人资源的内在与外在发展”“以艺术上的合作创作戏剧”“戏剧及剧场与社会情况的关联”“建立审美上的判断能力”四个方面,并按照年龄,从幼儿园至十二年级分成六个阶段,由浅入深逐步完成一系列教育。1994年,美国颁布《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其所设置的“艺术课程”,包括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戏剧作为一门独立的单科课程在中小学开设。我国台湾也于2000年开始,首次将戏剧纳入国民义务教育“艺术与人文”领域的“表演艺术”学习与统整教学之中,并自2002年展开实际的学校课程教学;高中阶段也已将戏剧列在“艺术生活”科的“表演艺术”选修课程中。在我国大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把戏剧、舞蹈纳入艺术课程之中,使之与传统的音乐、美术并列。

二、戏剧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格教育,而非才艺培养

学校戏剧教育是非专业戏剧教育,与专业戏剧教育以培养专业戏剧从业人员为主不同,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它的终极目标是人格教育,而非才艺培养。

人格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格是一个人品德、性格、气质、精神风貌、心理状态、行为方式、能力、兴趣、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的总和,尤其侧重于人的道德品质。戏剧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能以直观有效的方式使参演者和观看者产生感同身受的直接体验,从而对人的思想情感施以政治的、道德的、审美的等多方面影响,同时也对人的个性气质和人生观、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感帮助学生认识个人的道德尊严,净化自己的灵魂,培养道德观念。对别人的道德行为的审美情感,对形成个人的道德尊严起着很大作用。”戏剧正是具有这种强大功能的美的艺术。英国著名戏剧教育家布莱恩・威认为:“没有两个人是相近的。教育是关怀着每个人,戏剧则是关怀着每个人的独特性并其人格的特质。”我国台湾戏剧教育家张晓华先生也明确指出,戏剧教育能使“对人格的培育,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的确,戏剧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这些独特的美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观照他人、反省自我的机会,能让他们明确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共处法则,引导他们热爱真善美、憎恨罪恶,发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自我调控能力,养成良好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

张伯苓是20世纪初我国最早主张通过戏剧教育达到人格教育目的的教育家。在他看来,戏剧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造就戏剧人才,而是通过戏剧教育培养学生的美善人格和创造能力,以利于学生日后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他相信,戏剧活动能达到造就具有“完全人格”、能“改造旧中国,创造新中国”的新人才的教育目的。当然,学生经常参与戏剧活动,能够在才艺方面得到锻炼,但才艺培养不是戏剧教育的主要目标,它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人格教育。我国的香港、台湾自20世纪80年代初学习西方提倡戏剧教育,20多年来在有识之士和政府部门的不断努力和大力推动下,至今已取得相当成效。他们倡导、推广戏剧教育,并不在于培养专门的戏剧理论和创作人才,而是在于培养人格健全的国民,使其具备一个公民的基本条件。

三、戏剧教育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性,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掀起的世界教育改革浪潮中的一种大趋势。针对当今世界普遍存着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目前由于教育的太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改变各专门人才的“单向度”倾向,使得2l世纪学校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既有科学素养,又有人文精神,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健全人格。是否具备人文精神、人文素质不仅是大学生、成年人的事,也是中小学生的一种基本素质,是所有受教育人群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潜质。

“在所有的艺术门类里,戏剧是离人最近的艺术,戏剧教育是最便捷、最适当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确,与音乐、舞蹈、美术、书法这些艺术相比,戏剧由于有故事、有冲突、有人物性格塑造,包含着更丰富的人文内容和知识,蕴含着更深刻的人文思想和精神。较之作为影像艺术的影视,戏剧也以其形式简单、随时能参与而体现了它的便捷性、可操

作性。戏剧无论是悲剧、喜剧、正剧还是各种小品,都是社会历史的缩影和人生内容的翻版,因而戏剧离人最近,所谓“人生如戏”“戏即人生”,就是对戏剧与人生、戏剧与人文关系之密切的形象说明。戏剧教育不是简单枯燥的道德宣教,它是借助形象,通过角色扮演和戏剧情境达到教育目的。无论观剧或是参演,学生都能够通过剧中故事和人物更好地理解生活、体悟人生、发展个性。戏剧教育不以戏剧知识和表演技能的学习为目的,而是注重通过戏剧方式对学生进行认识社会、思考人生、选择生活及增强自身素质修养的培训,重视的是参与者的交际、表达、情感、想像力、集体意识等素质的养成和体悟,因而戏剧教育是最适当的人文素质教育方式之一,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四、戏剧教育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观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当然,其中还包括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样人才能在丰富、全面的社会交往与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更是提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认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是把丰富的精神生活、纯洁的道德、健全的体格和谐结合在一起的人,是将高尚的思想信念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融为一体的人,是把对社会的需求和为社会劳动和谐统一起来的人。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就必须实施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即把教育看作由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美育五部分相互联系并相互渗透的统一的整体。

戏剧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其目的正是培养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人。我国台湾戏剧教育家张晓华先生,曾具体阐述过创造性戏剧教育目标,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感性融入培养同理心,建立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启发想像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增进创作能力;明确有意义地运用身体动作、美化身体动作,促进身心健康;促进表达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养成合作的能力和遵守纪律的习惯;学习戏剧与剧场及其他艺术之间的关系,养成批评等审美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戏剧教育除了具有丰富感知、范导人生、陶冶性情、寓教于乐、培养道德、完善人格、获得知识等方面的作用外,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角色意识,提升语言交流能力、想像力、创造力、在公众场合的自我表现能力、才艺发展、团队合作精神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同时又由于它承载着丰富的社会人文内容,能对人的思想情感产生道德的、审美的等多方面影响,对青少年的智力开发、人格形成、个性发展、体能锻炼甚至劳动意识的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因而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获得协调发展。当然,我们不是说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不能提高人的素质,而是强调,在培养适合2l世纪的现代化复合型人才方面,本身综合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雕刻、建筑等方面知识的戏剧,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方面要比其他单科艺术教育具有更多的优势和潜能。

五、戏剧教育运用于基础教育的构想

如何从我国国情出发,把戏剧教育的理念运用于基础教育之中?我们自2004年开始进行了实践探索,并以杭州市大关小学和杭州市外国语学校为重点观察和实验的平台展开个案研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不断探索,我们逐渐构想了一套适合我国中小学戏剧教育的框架体系和实践模式。

(一)学科性戏剧教育

学科性戏剧教育,严格地说是指开设专门的戏剧课程,即把戏剧当作一门学科纳入学制内来教学。目前戏剧课程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的,有美国的单科戏剧教学课程、英国的复科统整的戏剧教学、我国台湾的跨科统整的戏剧教学等多种课程模式。2001年,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开始明确把戏剧列为其教学内容之一,与音乐、美术、舞蹈等学科相互支持和补充,构成整体的综合艺术课程。该包含戏剧在内的综合艺术课程的设置,被教育专家认为是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戏剧作为学制内的学科性教育,从此有了政策依据。目前不少部级实验区都在尝试开设包括戏剧在内的综合艺术课程,已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笔者曾在杭州市大关小学指导开设多节综合艺术公开课,取得了很好效果,深受学生欢迎。

(二)渗透性戏剧教育

渗透性戏剧教育,又分渗透戏剧教育的内容和渗透戏剧教育的方法两种。渗透戏剧教育的内容,是指在语文、英语等课文中直选人剧本,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戏剧文本来实施戏剧教育,如我国中学《语文》教材常常节选中外名剧。这些经典之作,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戏剧的一般知识,培养其对戏剧的浓厚兴趣。渗透性戏剧教育的方法,可称之为“戏剧教学法”,是指把戏剧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使之同时达到戏剧与科目的教育目标。教师借由经过设计的戏剧活动,如扮演、模仿、想像、游戏等,让参与的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不仅可用在艺术课程、语言类课程、社会科学课程,甚至还可以应用于自然科学课程。在中国,“戏剧教学法”中运用最多的是“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等。

(三)活动性戏剧教育

社戏课文原文范文6

关键词:小学 游戏教学法 必要性 可行性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8(a)-0194-02

小学生的年龄大都在六、七岁到十二、三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一般都很爱玩儿,这是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是合乎这个年龄段小学生们的这种天性的。游戏教学法顺应孩子们的天性,引导小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是一种有必要而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游戏教学的基本原则,适当运用游戏教学法能让小学生更好地增长知识和技能,体验情感和情绪,锻炼意志和品质。

1 游戏教学法的本质

“游戏”二字连用为一个词,在先秦时期的汉语里就开始了。比如《韩非子・难三》中说,“管仲之所谓‘言室满室,言堂满堂’者,非特谓游戏饮食之言也,必谓大物也。”[1]这句话里“游戏”的含义是游乐嬉戏、玩耍,或泛指的娱乐活动。从先秦时期到当代,“游戏”的含义从游乐嬉戏、玩耍的动作方面,以及从或娱乐活动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运用。游戏的上述两种含义分别对应于英语中表示动作的play(“玩儿”)或表示活动的game(“游戏活动”)。我们日常所说的“在水边游戏”,“下午我们可以继续游戏”等就是从动作方面来运用“游戏”一词的;而当我们说“平七巧板游戏”,“猜灯谜游戏”或“玩魔方游戏”时则用的“游戏”的“文娱活动”的含义。而二者实际上是很难分开的,我们通过“游戏”的动作来进行“游戏”活动,“游戏”活动,总是通过参与者的“游戏”动作来实现的。

游戏是在一定规则内的自由行动,当大家都遵循一定规则而又能相对自由地行动的时候,人们就会感觉到快乐。所以,游戏通常是具有娱乐性的,能够给参与者带来一种“玩儿”的放松游和快乐。在游戏中,小学生们经过模仿、参与和自由发挥,真正让游戏之为游戏得以现实化,并在体中体验到快乐和自由。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游戏教学法,其本质就是让学生通过在能够带来快乐的“游戏活动”(game)中的“玩儿”(play)来学习和成长。游戏教学法的这种本质与小学生爱玩儿的天性十分契合,也与小学阶段孩子们通过行动来感知和探索世界的需求满足有着内在的亲缘联系。可以说,在小学阶段运用游戏教学法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2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阶段运用的必要性

2.1 游戏教学法是顺应小学生学习和成长天性的教学方法

一种教学方法本身很难评判优劣好坏,而总要放在应用这种教学法的教学环境中才能给予评判,其关键是要看这种教学法是否能够适应教学对象的年龄特点和身心需要。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在《论语・为政》中,针对“子游问孝”和“子夏问孝”给予了结合提问者实际情况的回答,使子游和子夏分别通过“孝”与“不敬”,“孝”与“色难”的关系更加切实地体验到“孝”的真谛。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强调要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内容和方法施以合适的教育。这种主张不仅要求对于不同的学生施以差异化的、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而且要求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具体化的、适宜性的方法。小学阶段相对于中学和大学阶段而言,正是孩子们事物感知、行为模仿、言语学习等各种能力相对较强,而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的时期。在这个阶段,适当运用游戏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小学低年级学生顺利实现从幼儿园游戏为主的学习模式向游戏为辅的小学教育阶段的过度;也有利于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保持良好的感知能力、模仿能力和语言能力。

2.2 游戏教学法是培养小学生法律和规范意识的重要方法

人的法律和规范意识是需要从小培养的,而小学阶段正是养成良好的法律和规范意识的重要阶段。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儿童们的游戏……对我们已经制定的法律能否永久保存起着决定性的影响。”[2](《法篇》797A)成人社会制定的法律和少儿世界的游戏都需要遵行一系列规则。会玩某种游戏,就意味着掌握和能够实践其规则。正如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所说,“人们通过观察别人如何做游戏而学会了游戏”。[3](《哲学研究》第一部分§54)小学阶段的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和投入地“玩儿”,要比仅被告知游戏规则,更容易学会游戏并掌握其规则。而一旦掌握了规则,玩游戏的小学生们就会遵守它,并纠正任何在游戏中“犯规”的小伙伴。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法律和规范意识是潜移默化、喜闻乐见而又十分有效的。

2.3 游戏教学法是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活动中,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有限。如果一堂课从头到尾进行知识讲授和灌输,效果往往事倍功半。课堂开始时,适当运用游戏教学法,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们迅速从课前的非学习状态集中注意力。在课堂进行中,适当运用游戏教学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适当调节放松,并再次激活学习热情。课堂结束前,适当运用游戏教学法能够帮助有些疲惫、甚至开始期盼下课的学生充分利用好课堂的最后一段时间,激发并保留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而言,采用顺应学生们天性的方法引导其学习,培养其遵守规则的法律和规范意识,激发其学习的浓厚兴趣并使其注意力养成集中的好习惯,要比通过灌输使学生们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更有意义。所以,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阶段的运用十分有必要。

3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阶段运用的可行性

3.1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可行性

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教学目的首要的一条就是“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通过一些数学游戏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比如,做“数青蛙游戏”,让学生们快速、接龙式地说出“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的时候,会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里让学生迅速掌握基础乘法和相应的数量关系。类似这种游戏有很多,可以适应不同阶段、不同内容的小学数学教学。而且这些游戏对于实现另一条教学目的,即“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也大有裨益。

3.2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可行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选取合适的对话或课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带有一定语气和感彩地朗读,甚至可以带上一些动作。这样一来,就会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语文的实际表达等运用能力。针对不同阶段和年级,还可以进行一些适应性的游戏。比如,在小学低年级可以在讲解生字的时候用一些儿歌,字谜的形式。在小学高年级,可以针对一些节日,某些花草、景物,请学生预习和查找相关古诗词,举行赛诗会游戏活动。通过小学语文课游戏教学法的运用能够激发兴趣、营造氛围、提供机会,有效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一教学目的。

3.3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可行性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听、说、读、写训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游戏教学法最有利于实现“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最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英语“字谜游戏”,“英语对话角色扮演”都是非常好的游戏形式,在高年级还可以在“英语对话角色扮演”的基础上,改编简单的英语剧本,进行“英语小话剧”排演。学生们在英语游戏中,全面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会自然、轻松而有效。

3.4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可行性

小学体育在一个人健康成长过程中是一个基础性环节。这一阶段的体育课可以充分利用游戏来满足孩子们爱玩儿的天性,激发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和健身习惯。而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阶段体育课上的运用,不仅可以实现“锻炼学生身体”,“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发展”的教学任务和要求。而且,由于体育游戏常常需要的协作精神,竞争意识,抗挫折品质,通过游戏教学法在体育课上的运用,还可以有效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的“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与疾病的抵抗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等相应任务和要求。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语文、英语和体育等课堂上,可以结合教学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游戏项目和游戏形式,来行之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完成教学任务和要求,最终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4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阶段运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阶段的运用是必要和可行的,但凡事需有度。游戏教学法的应用也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在这些基本原则指导下,游戏教学法合理、适当地运用才能有效改善小学阶段的教学效果,实现既定的教学目的。

4.1 游戏教学适度性原则

所谓游戏教学适度性原则,就是要求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游戏教学法既不能弃之不用,也不可过多滥用,而应当适度运用。而这个度的把握应当以教学大纲相应规定为依据,以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的实现为标准来进行。

4.2 游戏教学适应性原则

所谓游戏教学适应性原则,就是要求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游戏教学法既不能抛开具体科目的特点,也不可置具体课堂内容于不顾,而应当与科目和课堂具体内容相适应。这里要适应的是课程自身的特性,以及学生们知识和能力的结构特征。

4.3 游戏教学适时性原则

所谓游戏教学的适时性原则,就是要求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游戏教学法既不能超越课程内容进程,也不可忽视学生的智力、体力发展阶段,而应当与具体课程进程紧密联系,在课堂教学需要的时候适宜地采用,把握好游戏方法运用的时间节点和小学生课堂上具体的、随时间变动的心身状态。

概而言之,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游戏教学法,其本质就是让学生通过在“游戏活动”中的“玩儿”来学习和成长。游戏教学法顺应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天性,对于小学生法律和规范意识的培养,课堂氛围的活跃,学习兴趣的激发都是大有裨益的。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语文、英语和体育等科目教学中的运用也已经有一些好的经验可以借鉴,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是具有可行性的。当然,游戏教学法的科学运用需要把握好适度性、适应性和适时性的基本原则。而且在游戏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还必须发挥教师对课堂的驾驭和引导作用。只有按照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遵循游戏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发挥小学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发挥游戏教学法的有益功效。

参考文献

[1]韩非.韩非子[M].陈秉才,译.北京:中华书局,201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