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假日范例6篇

休闲假日

休闲假日范文1

【摘 要 题】产业结构

【关 键 词】休闲产业/假日经济/可持续发展

假日经济是以旅游、文化、体育、交通、餐饮等连带产业群为主体,将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文化产业整合成一个休闲产业系统。假日经济的出现,是国家刺激消费,推动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带来的成果,是近年来人们期望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它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如何维护假日经济这一良好势头,使它长盛不衰,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值得认真地总结和研究。

一、假日消费与休闲产业的多元化

休闲产业并不局限于某一个或几个具体的行业,而是将各种能够调节人们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行业从传统产业划分的框架中剥离出来,即以休闲产品为龙头,以人们的休闲消费为市场的综合性产业。它的主要阵地是为满足现代人旅游、健身、服饰、娱乐、求智、消闲、居室装饰等休闲要求。由于它贴近生活,崇尚国际潮流,顺应大众风俗习惯,紧跟时代步伐,并紧密地依赖先进技术,有助于高新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因而被人们称为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

从追求温饱到寻求享受,是消费者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作出的自然选择。人们在温饱之后,不仅有享受可供追求,更有发展的需求和动力。假日休闲作为一种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不同于基本生存需要的单一化和物质型,而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和精神型。如文化娱乐消费、体育健身消费、旅游服务消费等等。此外,假日休闲还表现在教育、科技、文博等领域,如为自身发展而开办的各种业余电脑、外语及其他专业技能班,老年大学的各类休闲教育,科技馆的科普启蒙,文史博物馆的历史文化温故等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向利润率高的新兴行业流动这一规律的驱使,文化娱乐业、体育健身业、旅游服务业等休闲产业逐渐地发展起来,成为市民休闲消费的最好去处。

1.旅游业魅力无穷。旅游业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前景最为广阔的产业之一,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自然、访古探幽的兴趣高涨,旅游显示出无穷的魅力。旅游这种休闲消费把旅游情结、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三者融合在一起,高尚而富有情趣,实用而蕴含文化,因此很受各类人们的喜爱。每逢节假日,三五亲朋好友,结伴而行,或去名胜古迹,或去名山大川,或游北国风光,或览南国风情,甚至远游异国他乡、原始森林、热带海滨……,游览、访古、享受、探险……。这种休闲消费既使消费者增加了阅历、陶冶了性情,又享受了人生、健全了体魄。1999年至2002年,中国的旅游市场几次出现“人满为患”的火爆场面。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费朗加利曾预测,中国将成为21世纪初世界第一大旅游国,届时将有1.37亿人次到中国参观、访问和游览。

2.文体娱乐业。近年来,文化市场成了市民和游客在假日里光顾的重点。人们在休闲中追求文化品位、文化享受,感受文化氛围,接受文化熏陶。利用休闲时间进行文化娱乐是人们休闲消费最主要、最普遍的需求。因此常常以家庭亲人为单位,或在家观看电视、录像、家庭影院,或外出观看电影、观赏节目、听听音乐、跳跳舞蹈。还有的经常以亲朋好友为群体,或切磋棋艺,品尝茶艺,或尽情享受泡吧文化和网络文化的乐趣,等等。这些积极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不仅使人们得到高尚有益的休闲消费,而且还可以得到高雅美好的艺术享受。从文化市场的种种迹象表明,无论报刊、图书,还是电影、音像,其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3.体育健身业。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愿意把休闲时间和部分收入花在强身健体上,于是,“花钱买健康”成了都市时尚。不需要特别留意,你就能感受到体育健身休闲消费在当今都市的热度,游泳馆、网球场、羽毛球场、溜冰场、旱冰场、男子健身房、女子健美中心、台球厅、保龄球馆,等等,已经成为人们经常光顾的场所。就是那被称为贵族化的高尔夫球也吸引了不少顾客。至于观看足球、篮球、排球、体操等一类比赛的人,更是多得不可胜数。由此可见,体育健身的市场空间大得不得了,这种休闲消费的市场前景也好得不得了。

4.商业街休闲好去处。现代的商业街里,商场、超市林立,各种专卖店,餐饮店,应有尽有。加之城市及城乡之间交通便利,人们已将“逛街”看成首选的休闲方式,商场也就成为休闲产业最大的窗口之一。时下有不少商厦和专卖店十分注重美化购物环境,其构思巧妙,品位高雅,确让人流连忘返。许多商场引进盆景、鲜花、灯光喷泉、艺术雕塑乃至假山鱼池,使购物环境充满活力,成了温馨世界,让顾客在浏览购物之中得到美的享受。有的商厦和购物中心特意辟出一大片场地为顾客的共享空间,实行开架售货,电脑管理,并设立咖啡间、休息厅、展览角……不再使店堂里的商品与顾客争夺空间。还有更多的时装专卖商场推出流行服饰展览,名师获奖作品展、时装模特表演,让人领略到一种文化氛围,增添不少艺术渲染力,使顾客觉是不是单纯的购物,而是置身于特定的艺术环境中,成为一种享受。

餐饮业也在假日经济的大潮中得到长足的发展,我国传统的大餐、各具特色的地方小吃不仅吸引了外国人,也吸引国人从家庭餐桌走向 酒店、饭店。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进饭店、吃宵夜已经成了寻常的事,特别是像元宵节、中秋节和春节这些具有团圆意义的聚餐已成为各大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

5.风格各异的“吧”文化。如今,都市里各式各样的“吧”已经非常流行,如“陶吧”、“玻璃吧”、“布吧”、“果吧”等。在繁忙的都市人生活中,这种新兴的“吧”文化确实成为一种休闲的新时尚,“吧”里面的那种艺术、文化或浓浓的个性化的氛围,能使人们的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欣赏陶瓷艺术佳品和制作陶瓷作品是“陶吧”最诱人的主题。在昆明、贵州、上海都能见到“布吧”,是都市女孩儿聚会的最佳去处之一。前卫的女孩儿在这里能够体验到“男耕女织”的田园风情。“吧”与文化的融合,引导着都市人新的休闲娱乐方式。

6.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双休日制度的实施,人们崇尚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生态意识不断增强,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出现的一个新经济用语。节假日和家人或朋友到近郊的农田去从事种地、除草、采摘等农活,可以亲自感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辛劳和丰收的喜悦,还能获得休闲度假和精神享受的满足。

休闲农业提供给城市居民的应该是轻松、愉快、宁静的精神享受,闲情逸致的田园情调,富有特色的农副产品。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旅游娱乐型:这种类型的景点设置有果树开花时期赏花,典型花卉争妍季节花展,农作物生长、收获阶段参观,鱼塘垂钩、采菱泛舟、农家习俗、舞蹈等。(2)品尝消费型:这种类型主要是在农产品收获时期如果实成熟时让城市居民亲自采摘、品尝,并且引导他们消费购买;另外还有珍禽烧烤、畜禽加工制品的品尝出售等活动。(3)耕作体验型:这种类型主要是通过城镇居民亲自参加农事劳作体验农村生活而设置的。它的方式可以是出租小片菜地、小片果园、小片鱼塘给城镇居民,或者实行会员证形式定期举办等。这种类型强调真实感,精耕细作的传统方式和高效率的机械化现代方式相结合。许多退休工人愿意在退休后寻找一种充实的生活方式,这种类型适合他们的需要。(4)主题教育型:这种类型以实地参观、实地体验、录像教学方式向中小学生提供农作物的栽培、生长,畜禽饲养、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知识。这种类型强调教育启发性,主要对象是中小学生。(5)疗养修身型:这种类型以提供度假村的方式提供给城市上流社会综合服务达到修养身心、疗养身体的目的。它强调全方位的休闲,重视服务质量,重视生态环境。

二、假日经济可持续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迅速发展起来的假日经济,使旅游和各大城市的节日市场着实火了一把。但是,从政府到企业,从交通部门到旅游服务业,许多部门和商家似乎都准备不足,从“食、住、行、玩”几方面看,在假日消费火爆的背后,也暴露出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

1.旅游产业水平不高。外出旅游是假日经济中最为亮丽的风景线之一,但假日旅游暴露出的问题也是最多。首先,热线太热,过于集中。由于各旅游社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主要的旅游线路上,从促销宣传、人员组织安排及资金的投入上都重点向旅游热线倾斜,导致游客对旅游地点的选择过于集中。游客的过于集中,各景点人满为患。由于现有旅游基础设施大大超负荷运行,难免接待质量会出问题,得不到保证。比如住宿不尽人意,伙食、用车标准降低,临时变更参观景点等一系列问题时有发生,游客投诉增多,造成不少人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其次,旅游点营销手段太少,旅游产品品种单调,层次较低,缺乏休闲内涵。再次,各旅游景点在软硬件配套设施方面,在旅游信息传输协调等方面还欠缺很多。最后,旅行社无序竞争,使旅游市场竞相压价,旅行社生意火爆利润却平平。个别鱼目混珠的旅行社以低报价吸引游客,设下“零团费”的旅游陷阱,在旅途中受导游引诱甚至胁迫购物,从中收取高额回扣。这些不规范的运作既“坑”了消费者,也“苦”了旅行社自己。

2.消费者消费不成熟。一是消费意识不成熟,存在盲从心理。表现在出外旅游对景点盲目选择,喜欢跟风,人家去什么地方游玩、观赏,自己也跟着去,只看热闹不看门道;购物时见商场打折让利就有购买冲动,只顾价格便宜,不管是否需要;休闲娱乐也喜欢随大流,不会寻找新的消费途径。二是消费权益保护意识不成熟,对自己的权利与义务缺乏正确认识。一方面不了解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是当消费利益将遭受损失时,不懂得及时采取措施把未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三是消费观念有待提高。

3.休闲产业尚未开发。假日经济是一种综合性强、牵涉面广、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经济形式,它涉及的远不止旅游、购物等产业。目前的休闲热仅仅是迈向追求生活质量的新阶段的开始。温饱之后,不仅有享受可供追求,更有发展的需求和动力。广大消费者对身体健康的向往、对精神生活的渴望、对自身文化素质的提升、对职业技能的寻求同样有着迫切的要求。这些都是我们亟待大力开发的领域。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例,较长的假日里,旅游胜地固然游人大增,但也有相当多的人利用这一良机为自己、为子女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高而大把花钱。在为数众多的图书馆、博物馆里,在各种大学和社区所办的继续教育学院里,消费者或怀揣快餐,专注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或携妻带子,在充满知识与智慧的娱乐中度过欢快的假期。在发达国家的城市里,各类图书馆(包括一些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博物馆为数众多,各具特色,成为市民乃至学生的第二课堂,让人流连忘返,百看不厌。每次造访,受益匪浅。这类场所,吸引的大多是附近居民,很少给假日的交通增添多大的负担。由此观之,我国的休闲产业,不仅要满足消费者旅游和购物等基本需求,从长远来看,还要满足人们发展的愿望,丰富假日大餐的内容,真正把消费者在假日的各种消费需求挖掘出来并最大限度地加以满足。

三、对假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 点思考

据有关部门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休闲娱乐的消费支出占百姓生活可支配收入比重日益增大,可以预见,随着人均可支配性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会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假日经济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有理由认真地去研究它,开发与之相关性的休闲产业,推动假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旅游的龙头带动作用,进行产业升级逐步向国际化靠拢

(1)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除了一些现已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景区外,许多景区其实早就有相当的知名度。由于长期以来产品开发单一,又缺乏高水平的策划包装,加上财力有限,促销乏力,因而不能对国内外市场产生吸引力,造成热线过于集中的现象。只要增加这些景区的基本配套设施的投入,加大促销力度,这些景区就能产生强有力的吸引力,既能分流过热量区的部分客源,又可以扩大旅游市场的需求总量。(2)旅游城市要在提高自身承载力上下功夫,改变旅游管理体系中条块分割、职能弱化等弊端,使旅游管理一体化,此外,还应发展城市周边旅游和城郊旅游,以分散游人。引导本市居民在假日到郊外旅游,以便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外地游客。(3)目前国内外的旅行社大多处于小散弱差状态,无论在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没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政府主管部门一方面要扶优扶强,使具有优势的旅行社得以不断地发展扩大,另一方面要鼓励旅行社组建联合体,内部统一步调,规范运作,优势资源互补,推出精品,开辟特色,提供优质服务。

2.加强对游客假日休闲行为的指导

目前,假日消费市场出现人满为患、怨声载道的现象,很大程度上与假日休闲行为的指导不力有关。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消费习惯,再加上对市场的变化难以把握,游客的消费行为比较盲目,市场自我调节的滞后性,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各种问题。因此,加强对游客休闲行为的引导显得格外重要。首先,加强休闲学研究。当前,人们的休闲概念还不甚明确,对休闲消费还处于盲目和随意的初始阶段,商家对休闲业可以成为一个新的投资方向与热点还缺乏远见性认识,从而导致中国目前的休闲还很混乱,急需休闲学给以指导,向人们宣传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消费观念。在国外,闲暇社会学是热门学科,但国内重视和研究休闲学的人却寥寥无几,这与迅猛发展的假日休闲产业是不相配套的。其次,是加强休闲信息指导。假日市场呼唤能指导休闲、推介市场、播报信息的休闲信息网络的产生。当前尤为急切的是要建立全国旅游城市及景点的信息网络,及时为旅游者提供旅游路线、交通状况、景区接待、订票订房、购物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该网络系统的涵盖内容,向假日市场其他消费领域扩展,为消费者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假日休闲信息指导。

3.加强假日市场休闲产业链的建设

外出旅游,不是假日盛筵中的惟一佳肴,甚至也不是其中的惟一大菜,研究假日经济潜在的消费热点,能从整体上将假日经济引向更深的层次,扩大休闲的内涵和外延,提高文化品位,把假日经济推向深入。据有关专家认为,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人们在长假里不仅要达到休闲的目的,而且还要求在休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满足精神需求。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单位和假日市场相关行业的生产经营者,紧紧围绕休闲消费,为消费者提供相应的休闲产业。(1)文化娱乐业。据调查,长假期间,市民的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占家庭、社会消费的比例在不断提高,市民花钱观赏文艺表演、参加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已越来越普遍。随着“假日经济”的发展,我们应积极发展报刊、图书、电影、音像等传统文化行业,举办书市、花市等富有特色的广场娱乐项目,应适当增加文艺演出,开展各种娱乐项目。不断增强娱乐性,注重参与性,提升假日的附加值,深化假日的吸引力。并适当增加网吧、陶吧、赛场等青少年乐于参与的娱乐场所,使他们尽情享受泡吧文化和网络文化的乐趣,在满足个性化需求方面提高营造能力,用丰富多彩的消费方式来创造消费、引导消费。(2)体育健身业。一是要兴建和改造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二是要正确合理地引导这种休闲消费。关于前者,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拥有61万个体育场馆,从绝对数量来说,已具相当规模,但人均体育场馆面积不足1平方米,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因此,兴建一批体育场馆,改造一批体育场馆,已成为当务之急。应该看到,我们的体育健身休闲消费起步很晚,消费水平不高,要从现有的实际出发,合理引导这种休闲消费。(3)餐饮零售业。首先,餐饮业要把握好以下几种节日服务型经营方式:一是主妇型。即饭店为市民家庭配送半成品节日套餐,饭店只收取少量的加工费。二是包办型。即饭店为市民预订到饭店就餐的节日家宴。餐馆酒店要本着勤俭节约、物美价廉、面向市民、为大众服务的原则,推出“敬老宴”、“爱心宴”、“合家团圆”等众多菜谱扩大目标市场。三是系列型。为适应现代人的消费需求,餐馆酒店应推出面向家庭的节日宴席快送、“出租厨师”,向居民开放客房、游艺厅等休闲娱乐设施和场所,以吸引居民到酒店里自娱自乐过假日。同时,餐饮业的经营者,还应在文化品味上做文章,要以饮食文化搭台、在店内推出书面摄影展览、音乐欣赏、杂技魔术表演、名厨教授顾客“绝活菜”等活动,让顾客集食、饮、赏、览、听于一体,吃得潇洒,玩得开心,同时又得到精神享受。商场要在店内外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除了张灯结彩、披红挂绿等一般方法外,还要注意布置出自家的特色。节假日商家应以真诚回报顾客消费者为宗旨,开展打折销售、买大件赠小件、以旧换新等促销活动,促销活动要以“情”字当先,充满浓郁的温情,打动消费者的心。(4)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一种商品农业,要有推销商品的意识,通过广告宣传向城市居民输灌休闲意识,通过各种农事活动(如花卉展览、龙舟竞赛、民间舞蹈等)吸引游客。主动适应市场,积极争取市场。应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利用最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在为市民提供卫生、洁净、新鲜的农产品的同时,为市民创造一个回归大自然的绿色生态环境。(5)技艺培训。不少人希望利用假期难得的时间学习汽车驾驶、电脑操作、花卉栽培、投资理财、古董鉴赏、书法篆刻和体育、舞蹈、烹调等一技之长。社会各方面应当提供这些方面的机会,以满足各类培训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马业进.假日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金融论坛,2000,(3).

[2] 郭舒权.东明正.休闲消费浪潮与休闲产业的崛起[J].对外开放研究,2000,(4).

休闲假日范文2

论文摘要:假日体育休闲作为一种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不同于基本生存需要的单一化和物质型,而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和精神型。将体育旅游业和体育服务业整合成一个休闲体育产业系统,有助于推动我国假日体育经济的发展。

1 引言

“假日体育”是与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产物。体育与经济的结合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假日体育”引导市民体育消费,促进体育休闲、体育健身、体育竞赛等体育市场的扩展和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进而不断带来新的生机和商机,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假日体育”奠定了经济基础。体育与文化、旅游的结合是拓展体育事业的最佳组合。新时期体育的“全景”在丰富,“界面”在扩展,对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工作者应站在体育之外思考体育、研究体育、发展体育。随着国家实行“双休日”、法定长假的延长,“假日体育经济”的出现,以此拉动内需,启动消费,为“假日体育”奠定了借鉴基础。假日体育经济是以体育旅游业、体育服务业和体育文化产业等连带产业群为主体,将体育旅游业、体育服务业、体育文化产业整合成一个体育休闲产业系统。假日体育经济的出现,是国家刺激体育消费,推动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带来的成果,是近年来人们期望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它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如何维护假日体育经济这一良好势头,使它长盛不衰,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值得认真地总结和研究。

2 假日体育消费与休闲体育产业的两个支柱

休闲体育产业并不局限于某一个或几个具体的行业,而是将各种能够调节人们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行业从传统产业划分的框架中剥离出来,即以休闲体育产品为龙头,以人们的休闲体育消费为市场的综合性产业。它的主要阵地是为满足现代人体育旅游、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体育消遣等休闲体育要求,被人们称为21世纪最具活力和广阔前景的“朝阳产业”。从追求温饱到寻求体育休闲享受,是消费者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作出的自然选择。人们在温饱之后,不仅有享受可供追求,更有发展的需求和动力。假日休闲体育作为一种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不同于基本生存需要的单一化和物质型,而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和精神型。如体育文化娱乐消费、体育健身消费、体育旅游服务消费等等。此外,假日体育休闲还表现在体育教育、体育科技、体育文博等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向利润率高的新兴行业流动这一规律的驱使,体育旅游服务业和体育服务业等休闲体育产业逐渐地发展起来,成为市民休闲体育消费的最好去处。

2.1 体育旅游业

体育旅游业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前景最为广阔的产业之一,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自然、访古探幽的兴趣高涨,体育旅游显示出无穷的魅力。体育旅游这种休闲体育消费把体育旅游情结、体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三者融合在一起,高尚而富有情趣,实用而蕴含文化,因此很受各类人群的喜爱。

2.1.1 生态体育旅游

生态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已经成为国际上近年新兴的热点旅游项目。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生态体育旅游,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消费客体。体育旅游者置身于自然、真实、完美的情景中,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近几年,广东省清远市通过举办全国漂流大赛、全国龙舟锦标赛、全国越野摩托车锦标赛及成功申报全国“漂流之乡”,开创了生态体育品牌的先河。清远的生态体育资源异常丰富,为了把生态体育 资源的效益最大化,该市把以往功效比较单一的游乐项目,揉进体育运动的内容,使生态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体育结合起来,达到游乐与体育共同促进发展的目的。由于成本分摊,还有效降低了项目开发的成本。纯民族、原生态的体育项目已经作为特色体育旅游项目在昆明市逐步推广,昆明市石林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与独具特色的民族体育相映成趣,进一步推动昆明体育旅游项目的发展,通过展示原生态的民族体育旅游活动,增加昆明的体育旅游内涵,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昆明石林观光游览。

2.1.2 农闲体育旅游

农闲体育旅游业提供给城市居民的应该是轻松、愉快、宁静的精神享受,闲情逸致的田园情调,富有特色的农副产品。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体育旅游娱乐型:这种类型的景点设置有果树开花时期赏花,典型花卉争妍季节花展,农作物生长、收获阶段参观,举办草墩象棋大盘赛、象棋车轮战2人对弈10人、民族射箭、射驽、打弹弓、民族高跷竞速(双拐)赛、滚铁环绕标杆赛、草地排球赛、吊秋、磨担秋、空海模型表演、草地嗒嗒球赛、竹筏划水夺标赛、拉牛车比赛、老虎抱蛋、鱼塘垂钩、采菱泛舟、农家体育文化习俗、体育舞蹈等。第二,耕作体验型体育旅游:这种类型主要是通过城镇居民亲自参加农事劳作体验农村生活而设置的。它的方式可以是出租小片菜地、小片果园、小片鱼塘给城镇居民,或者实行会员证形式定期举办等。这种类型强调真实感,精耕细作的传统方式和高效率的机械化现代方式相结合。许多退休工人愿意在退休后寻找一种充实的生活方式,这种类型适合他们的需要。第三,主题教育型体育旅游:这种类型以实地参观、实地体验、录像教学方式向中小学生提供人力划船、脚踏船、碰碰船、龙舟、船上垂钓;拖曳式降落伞;游艇;游泳;环水库徒步、自行车旅行;岸边垂钓;滑翔;滑草;果树迷宫等方面的知识。这种类型强调教育启发性,主要对象是中小学生。第四,疗养修身型体育旅游:这种类型以提供度假村的方式提供给城市上流社会综合服务达到修养身心、疗养身体的目的。它强调全方位的休闲,重视服务质量,重视生态环境。

2.1.3 滨海休闲体育旅游

我国有丰富的滨海体育旅游资源,滨海地带跨越温带以及压热带和热带3个温度带,具备“阳光、沙滩、海水、空气和绿色”5个旅游资源基本要素,旅游资源种类多、数量大。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滨海体育旅游业开始蓬勃发展。1996年滨海体育旅游者为520.8万人,到2000年已达1114.3万人。据初步调查,截止2005年12月31日,我国滨海景点1500多处,其中最重要的有国务院公布的16个部级历史文化名胜区、25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3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和7个部级旅游度假区。在我国1500多处滨海旅游景点中,滨海沙滩100多处。按资源类型分,具有273处主要景点,其中有45处海岸景点、15处最主要的岛屿的景点、8处奇特景点、19处比较重要的生态景点、5处海底景点、62处比较著名的山岳景点、以及119处比较有名的人文景点。目前以开发或部分开发的滨海人文景点、海岸景点、奇物景点和山丘景点共350处,大约占全部可开发景点的23.5%,2000年主要沿海城市接待海外体育旅游者达1330余万人。在此基础上,我国计划根据海洋体育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发展现状,争取到2030年使各类滨海体育旅游景点基本开发出来,使滨海体育旅游景点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服务现代化。在全国锦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海岛上形成一大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备配套、技术先进的海滨浴场、海上娱乐场、滨海旅游度假区;使我国滨海体育旅游业在产业规模、接待水平、创汇能力等方面跻身世界滨海体育旅游发达国家的行列。

2.2 体育服务业

体育服务业包括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培训业、体育用品销售业和体育中介业。在体育服务业中,健身娱乐业的规模在发达地区都超过了60%。而且中国体育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平均同比增长率达到了17.38%,潜力巨大。

2.2.1 体育健身娱乐业

体育健身娱乐业是体育产业的基础性本体产业,也是支柱性的本体产业,发展体育健身娱乐业对于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两大战略的实施和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因而加强我国体育健身娱乐业的研究刻不容缓,也是我国体育健身娱乐业发展的需要。体育健身娱乐业是以体育娱乐项目为中介,为参与活动者提供各种满足人们的健身娱乐需要劳务的第三产业。体育健身娱乐业应该以体育技术、物质资料和资金为基本要素。因而体育健身娱乐业应该为实现体育自身价值和意义而进行开发、生产和提供体育健身娱乐劳务的行业。体育健身娱乐业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它既具有第三产业的一般特点,如非实物性,生产、交换、消费的同时性,非储备性,非转移性,严格被制约性等;也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劳动本身的依赖性。劳务领域的特点之一是主要依靠劳动者本身的作用,依靠劳动者的“手艺”和思维能力。在体育健身娱乐业,对劳动者本身的依赖主要表现在劳务人员和消费者两个方面,消费者自己的技术、技巧和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态度以及体育指导人员的指导能力都是这种依赖性的体现。第二,健身娱乐性。体育娱乐不象竞技那样对参加者技术要求过高,也不象一般的身体锻炼枯燥无味,体育娱乐融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性、审美性于一体,在健身中娱乐,在娱乐中健身,是人们促进身体健康,满足身心享受的一种重要形式,所以说体育娱乐讲究自娱自乐。第三,可替代性。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同一产业的产品成具有相同的性质,或者是同类产品。不同健身娱乐项目劳务的使用价值相同,即满足相同的健身娱乐的需要,因而在体育劳务内部有一定的替代关系。如徒手运动与到消费性场所运动之间,普通场所与高档场所之间以及不同项目之间都具有替代性。此外,一般的文化消费品需求弹性大,与体育劳务也存在替代关系。第四,趋众性。体育娱乐的趋众性是指体育健身娱乐产品具有大众的社会理想、民族习性以及他们的接受水平、期待视野、审美情趣的这一种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体育自身娱乐产品要最大限度地趋向大众、贴近大众。其具体表现是,有意识地选取大众感兴趣的项目和内容,采取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赢得尽可能多的消费者。此外,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来说,“有些物品从一角度看是私人物品,从另一角度看是公共物品”。体育健身娱乐业的产出就属于这种物品,因而体育健身娱乐业的产出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体育健身娱乐市场,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涌现的一个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情趣为核心价值的新兴服务市场。它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活动社会化、产业化、消费化的产物,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运动现实的生存与运作方式。

现代意义上的健身娱乐市场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市场的供给主体是各种类型的俱乐部,从此“俱乐部”和“会员制”构成了现代健身娱乐市场的最活跃主体。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愿意把休闲时间和部分收入花在强身健体上,于是,“花钱买健康”成了都市时尚。不需要特别留意,你就能感受到体育健身休闲消费在当今都市的热度,游泳馆、网球场、羽毛球场、溜冰场、旱冰场、男子健身房、女子健美中心、台球厅、保龄球馆,等等,已经成为人们经常光顾的场所。就是那被称为贵族化的高尔夫球也吸引了不少顾客。至于观看足球、篮球、排球、体操等一类比赛的人,更是多得不可胜数。由此可见,体育健身的市场空间巨大,这种休闲体育消费的市场前景也好得不得了。在我国体育健身娱乐业一枝独秀,在调查省市体育服务业的结果中,各项经济统计指标均超过体育服务业总体的50%以上,充分体现了国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这一跨世纪宏伟事业的成果。比如2002年北京市以健身娱乐业为主体的体育服务业共创收41.15亿元,北京市体育健身娱乐经营项目主要集中在游泳、保龄球、台球、乒乓球、网球、健美及棋类。同时北京市有关部门还在郊区县开发了富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如滑雪、漂流、蹦极、划船、钓鱼、滑翔、远足登山等体育活动。截止到2005年,北京市的健身场所就已经达到了8000家,这还远远不够,今后我国还将大力发展体育健身娱乐业,在政府政策放宽的同时,政府还将加强监管,像《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的颁布就对健身场所从业人员进行了规范,以避免健身过程中出现危险事故,做到科学健身。

2.2.2 体育竞赛表演业

体育竞赛表演业是指各商业性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的经营活动。要提高现有体育场馆的使用率,积极引进和举办国内外高水平体育竞赛表演,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承办。鼓励企业赞助体育活动,力争赞助费计入企业生产成本。在一定范围内允许试办奖励性竞猜活动,使竞赛活动增强娱乐性。借鉴国内外举办商业赛事的惯例,逐步建立和完善竞赛中介机构和竞赛经纪人制度,规范经营行为。发展竞赛产业的重点是竞技表演业和体育竞赛组织管理业。主要包括:在训运动员参加的各类高水平商业性竞赛;退役优秀运动员从事的经营性体育表演。 体育竞赛组织管理业:是指具有丰富经验的竞赛组织管理人员提供技术咨询、组织编排以及场地器材等方式的劳务输出的服务行业。竞技表演业和体育竞赛组织管理业是现代体育职业化。商业化、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发展竞技表演业和体育竞赛组织管理业对当前我国训练竞赛体制改革,提高竞技运动水平,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发展竞赛表演产业,培育竞赛市场的过程中,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竞赛产业的规划管理,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先行试点成立竞赛实体,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多种竞赛经营活动,为竞赛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确保竞赛质量和效益,要加强竞赛市场管理,引导竞赛产业和竞赛市场的健康发展。体育竞赛管理要走向法制化轨道。全国性竞赛将实施举办竞赛许可证制度。举办竞赛的许可证是从事竞赛产业经营活动的合法凭证,任何从事竞赛产业经营活动的单位或个人都必须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经所属体育行政部门批准,获得举办竞赛的许可证方可从事竞赛经营活动。

2.2.3 体育培训业

目前我国体育培训业逐步系统化、专业化,体育健身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巨大。许多高校和建设俱乐部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体育的需求,开设课外体育兴趣班和俱乐部体育健身活动,对学生和社会体育人员进行培训服务。有的高校开设身体素质辅导班,重点为体育差生进行培训与指导。许多高校面向社会、开办少儿游泳、足球、乒乓球、体育舞蹈等训练班。为社区、企、事业单位提供运动队培训及承办运动会等服务。例如,北京奥运之星体育培训中心是由首都体育学院的专项教师牵头,由各项目体育研究生具体负责的专业体育培训机构。中心主要从事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小球类项目培训,现业务已经拓展到篮球、拓展培训、体育中考高考的赛前训练和辅导等项目。所聘教练员均为网球专业研究生,具有二级及以上运动员资格证书,理论水平高,技术全面,教学经验丰富。此中心自2004年9月成立以来,先后举办了数十期各项目的培训班,为数百名学员提供了优质服务,得到了广大学员的一致好评。在北京已经发展成为最具权威性的综合性体育培训机构,并力争打造成为中国体育培训业的超级航母。为丰富大中小学生业余生活,奥运之星体育培训中心应广大家长要求,特开办青少年网球班,在培训班不仅可以学到基本的网球技战术,掌握正确的运动习惯,还可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提高各项身体素质,进一步培养自信、勇敢、果断等优良的心理素质。“十五”期间,江苏省体育培训业发展迅猛,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5.58万人,健身辅导站6000多个,国民体质监测和体育组织网络逐步完善,以提高人的体育技能为目的的各类体育培训班受到普遍欢迎。各地体育运动学校、业余体校的培训质量和办学效益逐步提高。

2.2.4 体育用品销售业

体育产业的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在体育用品销售业表现得更为明显。例如大连市大港区体育用品的销售,绝大部分集中在体育用品专营商店中,有的也分布在大、中、小型百货商场(店)中。据调查,2005年末全区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达63个,从业人员436人,资产合计4821万元;2005年销售总额达到7904万元,主营业务收入8016万元,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形成了康威、李宁、健捷文体等经营规模较大的专营体育用品销售单位,销售品种包括体育服装、鞋帽、、球类、体育用具、健身器械等种类。同时,大港区许多商场(店)也兼营体育用品业务,其中一商友谊大港店就设有专门经营体育用品的部门。随着居民健身意识的增强,体育健身器材、服装等用品正在逐渐步入家庭。2005年海南体育用品销售业实现增加值0.13亿元,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76.5%。随着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和体育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各种体育健身器材、体育品牌服装等体育用品需求日益增长,促进了体育用品销售业的快速发展,形形的体育用品专卖店不断增多。目前,我国拥有各种专营、兼营体育用品商店达到3亿多家。2003年底,江苏省各类体育用品销售单位共有1300多家,从业人员为1.17万人,创造增加值10.9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54%、14.66%。其中:专营体育用品销售单位数为700多家,创造增加值为4.21亿元,占体育用品销售业38.61%;其他体育用品销售单位数为650多家,创造增加值为11.62亿元,分别占体育用品销售业73.40%。目前,我我国体育用品业以制造为主、服务为辅,行业发展主要靠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知名企业较少,企业营销规模分散,标准化程度低。“十一五”期间,要全面振兴我国体育用品业,积极引导,多方配合,多管齐下,共同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2.2.5 体育中介业

体育中介产业的发展在于体育中介巾场的发育程度,体育中介市场的发育程度又取决于职业体育市场的发育状况。我国的体育中介产业是近年来随着部分体育项目职业化改革的实践而开始起步的。休育产业的出现,从发展规律看,自然就要求体育市场的管理人才、体育经纪人快速的介入。体育中介产业管理人才、体育经纪人是体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行的产物。而且体育经纪人在激励体育消费、繁荣和规范体育市场、以及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体育经纪人的成长,就没有体育市场的繁荣。当今世界各国在全球体育市场上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体育经纪人素质的竞争,没有一流的体育经纪人队伍,就不会有强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产业。作为体育产业的后发国家,我们必须加快体育经纪人队伍建设,为体育产业在新世纪的大发展,提供不町或缺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适应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2003年,体育中介产业在哈尔滨体育学院已经展开。哈尔滨体育学院的体育经营管理专业于2003年正式招生。从此,我国体育中介产业的高级管理人才、体育经纪人将有了专门的培养基地。

3 假日体育消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迅速发展起来的假日体育经济,使体育旅游和各大城市的节日市场着实火了一把。但是,从政府到企业,从交通部门到体育旅游服务业,许多部门和商家似乎都准备不足,从“食、住、行、玩”几方面看,在假日体育消费火爆的背后,也暴露出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

3.1 体育旅游产业水平不高

外出体育旅游是假日体育经济中最为亮丽的风景线之一,但假日体育旅游暴露出的问题也最多。首先,热线太热,过于集中。由于各体育旅游社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主要的旅游线路上,从促销宣传、人员组织安排及资金的投入上都重点向旅游热线倾斜,导致游客对体育旅游地点的选择过于集中。游客的过于集中,各景点人满为患。由于现有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大大超负荷运行,难免接待质量会出问题,得不到保证。比如住宿不尽人意,伙食、用车标准降低,临时变更参观景点等一系列问题时有发生,游客投诉增多,造成不少人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其次,体育旅游点营销手段太少,体育旅游产品品种单调,层次较低,缺乏体育休闲内涵。再次,各体育旅游景点在软硬件配套设施方面,在体育旅游信息传输协调等方面还欠缺很多。

3.2 体育消费者消费不成熟

一是体育消费意识不成熟,存在盲从心理。表现在出外体育旅游对景点盲目选择,喜欢跟风,人家去什么地方游玩、观赏,自己也跟着去,只看热闹不看门道;购物时见商场打折让利就有购买冲动,只顾价格便宜,不管是否需要;体育休闲娱乐也喜欢随大流,不会寻找新的体育消费途径。二是体育消费权益保护意识不成熟,对自己的权利与义务缺乏正确认识。一方面不了解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是当消费利益将遭受损失时,不懂得及时采取措施把未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三是体育消费观念有待提高。

3.3 休闲体育产业尚未开发

假日体育经济是一种综合性强、牵涉面广、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经济形式,它涉及的远不止体育旅游、购物等产业。目前的休闲体育热仅仅是迈向追求生活质量的新阶段的开始。温饱之后,不仅有享受可供追求,更有发展的需求和动力。广大消费者对身体健康的向往、对精神生活的渴望、对自身体育文化素质的提升、对职业技能的寻求同样有着迫切的要求。这些都是我们亟待大力开发的领域。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例,较长的假日里,体育旅游胜地固然游人大增,但也有相当多的人利用这一良机为自己、为子女的体育文化素质和专业体育技能的提高而大把花钱。我国的休闲体育产业,不仅要满足消费者体育旅游和购物等基本需求,从长远来看,还要满足人们发展的愿望,丰富假日大餐的内容,真正把体育消费者在假日的各种消费需求挖掘出来并最大限度地加以满足。

参考文献:

[1] 刘晓. 我国假日经济与促进体育消费关系之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6):20-22.

休闲假日范文3

关键词:休假制度 休闲度假 旅游开发

国务院于2007年12月公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两项政府法规,形成了新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和休假方案。新方案体现了“丰富内涵、优化结构、完善制度、提高质量、有利发展、促进和谐”的总体思路和“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尽量减少对经济社会运行的影响和冲击、体现社会公平和充分考虑国民旅游需求”等原则。随着大众休闲意识的提高,休闲度假旅游成为一种新的需求主流,并逐渐改变着传统的旅游市场结构。如何适应新休假制度以加快国内休闲度假旅游发展是旅游业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休假制度的效果及其意义

随着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文明程度的全面提高,我国城市居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不断增加,旅游已成为一种新的需求主流。休闲度假旅游是经济社会发展、文明程度提高的必然趋势,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最关键的两个基本条件是有支付能力和旅游的时间。我国旅游客源三大产出地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人均gdp均已接近或超过4000美元,三区域的33个城市中70%的经济水平已经达到休闲度假旅游以上的需求水准,休闲度假旅游已成为这些地区居民更高层次的旅游消费热点。

新的休假制度的实行,标志着制约休闲度假旅游的“有闲”问题也将逐步得到解决,形成了两天双休日、三天小长假、七天黄金周的科学合理、分布均衡的假日体系,我国法定节假日和周末休息日达到了115天,已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准。尤其是法定的职工带薪休假条例出台,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强制实行休假制度,会激发更多的工薪阶层加入到休闲度假旅游队伍中来。

传统旅游市场的新变化

(一)旅游消费偏好变化

一改黄金周“人满为患”的假日旅游传统,旅游者的出游动机渐趋理性化,旅游者消费行为、消费格局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广大旅游者在消费理念上越来越与国际接轨,对休闲度假旅游的认知越来越成熟,出游动机也越来越理性。人们出游目的已不再是盲目跟风,开始由单纯的游山玩水、追求猎奇性向追求舒适型、享受型的方向转变,对个性化、多元化、精品化休闲度假产品需求更为迫切。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五个长周末的出现将逐渐改变当前国内旅游观光为主的方式,推动远郊度假市场的井喷式发展。旅游者出游方式更多倾向于自我选择、自主决定的自驾游或自助游,加上携程、同程等旅游网商运营的日渐成熟,未来自助游将占更大比重。

(二)旅游经营管理部门面临的新挑战

满足游客需求是旅游业的生命线,由于旅游者消费行为和消费格局的改变,也必将对旅游经营单位和旅游管理部门产生较大的冲击。对旅行社而言,由于旅游者对旅行社的依赖度降低,传统的组团旅游减少,常规的线路设计及促销规程将被打破,经营风险及压力增大,尤其是门市化的小旅行社将步履维艰。但对于连锁化、品牌化经营的旅行社来说不啻是一个趁势发展壮大的机遇。仅负责安排交通和住宿的半自助旅游则是当前市场最受欢迎的产品类型,作为以团队接待为主的旅行社应当重视自助游市场,逐渐从观光团队旅游转向自助度假旅游的操作上来。

对景区而言,新休假制度催生的多样化游憩方式,会使以旅游团队为主要客源支撑的观光景区减少客流、减少收入。环境优美的开放式城市绿地系统、功能齐全的城郊休闲度假地、特色鲜明的人文历史景区和乡村旅游景点将成为新热点。对住宿业而言,度假酒店、经济型酒店和汽车旅馆、自驾车营地等个性住宿需求趋于旺盛,而以接待团队为主的传统型宾馆必将受到冲击,服务理念和经营方式也亟需调整。各景区和旅游目的地要相应提供从青年旅馆、经济型酒店、高端度假酒店到豪华私人酒店的多层级住宿系统,提供多功能合一的自助游客服务中心。

对旅游行业管理部门而言,要考虑旅游发展的远景,原有的项目规划、产品建设、服务体系等都需要调整和适应。新的休假制度实行后,旅游市场预测难度加大。当务之急是要抓住机遇把握旅游市场动态。同时,旅游行业管理部门的安全监管压力加大,而且游客活动的范围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景区,多样化的个性旅游方式会给旅游安全监管带来严峻考验,城市旅游危机管理势在必行。

休闲度假旅游开发面临的困难

休闲度假旅游是旅游者支配自己的“闲暇”时间用于度假旅游活动,以达到放松、体验、娱乐、健康和自我完善目的的行为和过程,其良好的发展前景已引起政府和旅游业界的极大关注和重视。如何协调各产品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将休闲度假这一新型的产品融于原有的旅游产品,是新休假制度实施后必须关注的焦点问题。首先要处理好观光旅游及其他旅游与休闲度假旅游之间的关系,在传统观光旅游产品中融入休闲度假的概念。休闲娱乐项目的设置要符合消费能力与消费习惯,对高档的娱乐产品要适当控制,增加大众休闲项目,特别是对民间丰富的传统游艺项目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以深度挖掘。

休闲度假旅游由于其涉及面广、要求高,在由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与观光并重型转化过程中必然要遇到许多困难,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土地利用中的矛盾、管理体制上的矛盾以及与风景名胜区的矛盾。由于城市化建设在不断发展,土地资源日渐稀缺成为开发建设的限制性因素。旅游用地属经营性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

然而旅游项目是产业关联度较大的长线投资项目,综合效益好但直接效益并不一定很好,如果没有部分旅游房产等直接经济效益较好的项目作为补偿,投资热情并不高。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不仅要有固定的度假区的建设,而且还要有各种休闲活动的配合,如闲适性的休闲观光、各种休闲文体活动、休闲购物等,与城市建设、社会服务系统、文化产业、商贸业等其他产业都有密切的关系,加强与相关产业的系统整合,特别是深层次体制上的整合对于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是很重要的。

发展国内休闲度假旅游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规划休闲度假旅游产业,驱动休闲度假旅游市场

旅游相关部门要认真分析和研究新的休假制度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加强对休闲经济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休闲度假旅游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休闲度假旅游规划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合理配置目的地的旅游资源,科学考虑景区或者旅游目的地的长远发展战略。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要符合国情和旅游环境的特色,符合目前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互动、参与、文化性强的休闲产品成为新休假制度下旅游业转型的特征。

要处理好观光、会议、居住、奖励与度假等的关系,在功能与方式分类上可以突出会议度假、奖励度假、亲子型家庭度假、情侣度假、银发度假、分时度假、休闲农庄等重点市场的驱动。要加强城市休闲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交通条件、娱乐设施、文化设施、景观建设的改善,重视城市生态休闲环境和休闲文化品牌的培育。结合城市特色,推广基于休闲活动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开发各类具有吸引力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旅游经营管理部门可以联合媒体,组织车迷俱乐部、驴友俱乐部和热心读者参与一些个性化的旅游活动,例如乡村采摘游、自驾游以及户外探险等新兴旅游休闲方式。作为景区和旅游目的地应当顺应形势,必须考虑自驾车因素,建设多层级服务的自驾车、房车营地,形成旅游目的地基营式度假体系。

(二)构建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提升传统民俗文化品位

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将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假日经济格局,游客的出游时间将更具灵活性,形成从短线到长线,从春季到冬季的多时段、多季节、多线路的多元化旅游形式。旅游部门要以旅游新需求为出发点,增加休闲内涵。要加快乡村旅游度假区建设,积极推动城郊旅游发展,规范提升乡村旅游。通过深度挖掘、创新培育,加快开发建设一批满足高端消费的高端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加快开发一批能适应大众休闲需求的旅游产品。建设具有示范作用的游憩商务区和环城游憩带,开拓夜间娱乐市场,开发水上运动休闲娱乐项目,启动精品节庆工程,开发特色表演项目。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增强了国家法定节假日的传统文化影响力,旅游区域可能出现以近郊、祖地为目的地的清明扫墓旅游和以赏月、家乡为目的地的中秋亲情旅游两轮旅游小高峰,并将促进传统土特产的热销,兴旺传统旅游商品市场。旅游经营部门要适时调整自己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安排,加深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民俗特色,努力用文化休闲品牌提升旅游产品层次,以旅游项目展示文化意蕴,把挖掘文化内涵和提升文化品位、提供文化服务贯穿于旅游产品要素建设之中。要积极培育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市场。

(三)完善旅游接待体系,整合旅游信息服务系统

加强地域旅游交通网络建设,基于不同等级旅游交通节点以及不同等级旅游交通通道构成互动的地域旅游交通体系。不同旅游交通枢纽之间的体系协调的组织制度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加强通往主要休闲度假旅游区、旅游集散地、乡村旅游地的公路建设,形成快速便捷的休闲度假旅游交通网络。加强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在加快建设道路交通、通讯、环卫等基础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旅游区内、通往旅游区的通道以及休闲者主要活动场所的专业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包括各种指路牌、景点指示牌、景点介绍、游览安全设施,为满足游客在旅游区最基本的饮食等需求的服务设施。旅游城市要整合各类旅游信息资源,最终实现各级旅游管理部门与旅行社、景区、饭店等各类旅游企业以及与机场、铁路、公路、气象、银行等各相关行业之间的相互联结,构建适应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跨行业、跨区域、跨国界的旅游信息服务网络系统,从而引导广大游客理性出游,维护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

随着法定假日的调整与带薪休假制度的设施,积极开发国内休闲度假旅游市场,对于丰富旅游活动内容、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和促进国内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级地方政府既要强调本地休闲度假资源的优势,开发具有特色的度假产品,同时也要顾全大局、通力合作,实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发建设,使旅游资源得到最有效配置,避免出现过度开发、环境质量退化、重复建设、产品雷同、投入产出比率低下等失误。

参考文献:

休闲假日范文4

[关键词] 江苏 休闲度假 旅游市场

随着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文明程度的全面提高,我国城市居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大大增加,旅游已成为大家满足了温饱之后的一种新需求。休闲度假旅游是经济社会发展、文明程度提高的必然趋势。传统旅游业中观光游览的单一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高品质、多元化的休闲需求,旅游目的从传统的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向通过旅游使身心得到休息放松、陶冶生活情趣等转变。整体而言,中国旅游业正处于向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转折期。尽管距离真正的休闲时代还有一段距离,但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随着大众休闲意识的提高,以旅游为休闲方式的休闲度假旅游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并逐渐改变着传统的旅游市场结构。

一、休闲度假旅游时代的到来

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公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两项政府法规,形成了新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和休假方案。新的休假制度的实行,标志着制约休闲度假旅游的“有闲”问题也将逐步得到解决。它不仅使我国节假日的分布更加合理,同时使广大居民得到更多的休息和出游时间,形成了两天双休日、三天小长假、七天黄金周的科学合理、分布均衡的假日体系,我国法定节假日和周末休息日达到了115天,已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准。尤其是法定的职工带薪休假条例出台,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强制实行休假制度,会激发更多的工薪阶层加入到休闲度假旅游队伍中来。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最关键的两个基本条件是有钱和有闲,即有支付能力和旅游的时间。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旅游形态开始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化升级。中国旅游客源三大产出地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人均GDP均已接近或超过4000,三区域的33个城市中70%的经济水平已经达到休闲度假旅游以上的需求水准,休闲度假旅游已成为这些地区居民更高层次的旅游消费热点。

二、旅游市场的消费偏好变化

经过十多年人满为患的黄金周假日旅游的洗礼,特别是近年来出境游的快速发展,广大旅游者在消费理念上越来越与国际接轨,对休闲度假旅游的认知越来越成熟,出游动机也越来越理性。人们出游目的已不再是盲目跟风,不再以“到此一游”为乐,开始由单纯的游山玩水、追求猎奇性向追求舒适型、享受型的方向转变。旅游者对个性化、多元化、精品化休闲度假产品需求更为迫切。

新的假期制度改革催生出一个新名词――长周末,五个长周末的出现将逐渐改变当前国内旅游观光为主的方式,推动远郊度假市场的井喷式发展。带薪休假的实行,更能催动常年性的客流。旅游者出游方式上也必然发生改变,不再是传统的由旅行社统一组织的在规定时间、规定线路、规定活动范围内的以观光游览为主的旅游方式,而更多倾向于自我选择、自主决定的自驾游或自助游。新假日制度的改革,使人们的出游时间更灵活,出游时段选择自由度更大,加上以携程、同程等旅游网运营的日渐成熟,未来自助游将占更大比重。游客们更愿意没有购物推销、没有严格时间限制、景点限制、路线住宿限制的纯自助旅游,而仅负责安排交通和住宿的半自助旅游则是当前市场最受欢迎的产品类型。作为以团队接待为主的旅行社应当重视自助游市场,逐渐从观光团队旅游转向自助度假旅游的操作上来。而各景区和旅游目的地也要相应提供从青年旅馆、经济型酒店、高端度假酒店到豪华私人酒店的多元化住宿系统,提供多功能合一的自助游客服务中心。对旅游行业管理部门而言,要考虑旅游发展的远景,原有的项目规划、产品建设、服务体系等都需要调整和适应。

三、江苏国内休闲度假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

1.江苏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条件分析

休闲度假旅游是旅游者支配自己的“闲暇”时间用于度假旅游活动,以达到放松、体验、娱乐、健康和自我完善目的的行为和过程,其良好的发展前景已引起政府和旅游业界的极大关注和重视。江苏地处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内外交通便利、人们生活富裕、消费理念新潮。江苏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文化古迹丰富,丘阜散布,水网密布,素称“水乡泽国”,多有名山秀水,是山水园林、名胜古迹和旅游城市高度集中的地区,江苏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最多的省份,旅游业发展起步早,产业基础雄厚。因此,不论是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角度分析,从满足人们的需求角度分析,还是从旅游产业自身的发展角度分析,江苏具备了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时机与基础。

2.江苏国内旅游市场的分析

江苏本省是江苏国内旅游最大客源市场,2007年接待本省游客8223.9万人次,同比增长19.3%,占国内游客总量的35.5%。2007年国内旅游排列前四位的省际客源地依次是上海、浙江、安徽和山东,占国内游客总量的30.55%。2007年江苏国内过夜旅游者在江苏平均停留时间为1.68。由此可见,以中短途旅游为主的周边旅游市场是江苏国内旅游的主力军。但是江苏休闲度假市场处于初级阶段,度假消费能力较低,休闲度假市场差异化十分明显,目前真正能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度假旅游的主要集中在高收入阶层,特别是外资企业工作的高收入阶层,另外公务市场占有相当比例。

3.江苏开发休闲度假旅游的瓶颈分析

休闲度假旅游由于其涉及面广、要求高,江苏在由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与观光并重型转化过程中必然要遇到许多困难,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土地利用中的矛盾、管理体制上的矛盾以及与风景名胜区的矛盾。由于城市化建设在不断发展,土地资源日渐稀缺成为开发建设的限制性因素。旅游用地属经营性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然而旅游项目是产业关联度较大的长线投资项目,综合效益好但直接效益并不一定很好,如果没有部分旅游房产等直间经济效益较好的项目作为补偿,投资热情并不高。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不仅要有固定的度假区的建设,而且还要有各种休闲活动的配合,如闲适性的休闲观光、各种休闲文体活动、休闲购物等,与城市建设、社会服务系统、文化产业、商贸业等其他产业都有密切的关系,加强与相关产业的系统整合,特别是深层次体制上的整合对于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是十分重要的。

四、江苏发展国内休闲度假旅游的对策研究

1.科学规划休闲度假旅游产业

旅游相关部门要认真分析和研究新的休假制度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加强对休闲经济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休闲度假旅游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将江苏建设成为东部沿海地区以浓郁水乡园林气息和湖泊风光为特色的度假目的地。在重点建设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基础上,积极扶持常熟虞山-尚湖,连云港连岛、东海温泉,无锡太湖山水城、江阴要塞、宜兴阳羡景区,南通狼山,盐城大丰港,常州茅山,镇江雷公岛,扬州邵伯湖-高邮湖,泰州溱湖等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和建设。条件成熟的城市要建成环城市旅游度假带,并围绕上海建设环沪度假休闲带,积极引导企业对休闲度假旅游的投入和经营。休闲度假旅游规划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合理配置目的地的旅游资源,科学考虑景区或者旅游目的地的长远发展战略。

要加强城市休闲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交通条件、娱乐设施、文化设施、景观建设的改善,重视城市生态休闲环境和休闲文化品牌的培育。结合城市特色,推广基于休闲活动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开发各类具有吸引力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精心设计城市周边中短途旅游线路,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消费层次的游客需求。

在江苏重点开发的旅游项目策划中要加大休闲度假的服务功能。宁镇扬泰旅游区中规划大运河国家博物苑、秦淮河旅游带和润扬大桥旅游区要重点进行以水文化为主题的生态休闲建设;苏锡常通旅游区以中国古典园林、中国水乡古镇、“中华龙城”品牌塑造工程与“东方好莱坞影城”等大型、超大型现代旅游主题公园和太湖国际休闲体育运动中心项目为重点支撑;连盐旅游区突出西游记文化休闲度假旅游区和盐城生态休闲湿地国家公园重点项目。

2.构建休闲度假旅游精品体系

旅游部门要以新的休假制度实行后旅游者需求为出发点,调整老产品的功能,在原有产品观光的基础上,构建休闲度假旅游精品体系。通过深度挖掘、创新培育,加快开发建设一批满足高端消费的保健康体、温泉养生、邮轮游艇、分时度假、高尔夫旅游等高端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加快开发一批能适应大众休闲需求的城市休闲、乡镇休闲、海洋湖泊休闲、山地休闲、森林休闲等系列旅游产品。建设具有示范作用的游憩商务区和环城游憩带,开拓夜间娱乐市场,开发水上运动休闲娱乐项目,启动精品节庆工程,开发特色表演项目。要加深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民俗特色,努力用文化休闲品牌提升旅游产品层次,以旅游项目展示文化意蕴,把挖掘文化内涵和提升文化品位、提供文化服务贯穿于旅游产品要素建设之中。要积极培育特色旅游商品市场,要重点建设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扬州花鸟、漆器、玉器、东海水晶、南京云锦、盛泽丝绸、如皋花木盆景、宜兴陶瓷等江苏特色品牌。江苏目前有涵盖农家乐、休闲田园、古老村落和现代农业主题公园等形式的70余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要加快乡村旅游度假区建设,积极推动城郊旅游发展,规范提升乡村旅游。

3.完善旅游接待服务体系

加强地域旅游交通网络建设,基于不同等级旅游交通节点以及不同等级旅游交通通道构成互动的地域旅游交通体系。以不对称“工”字形战略性空间发展格局为牵引,拉动五条旅游带和不同旅游区的发展,强化旅游交通枢纽体系建设,将南京、扬州、镇江、苏锡通作为一级综合旅游交通枢纽体系加以完善和建设;徐州、连云港、淮安为二级枢纽,新沂、盐城为三级枢纽。分别在上海、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方向建设旅游交通出入口系统,完善旅游交通形象和标识系统建设。不同旅游交通枢纽之间的体系协调的组织制度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沿江旅游交通通道为一级旅游通道,沿陇海铁路、沿运河两侧旅游交通通道为二级旅游通道,沿海、环太湖、沿淮旅游交通通道为三级旅游交通通道,强化各旅游区(点)与以上不同级别的旅游通道之间联系的更低级别旅游交通通道建设。推动通往主要休闲度假旅游区、旅游集散地、乡村旅游地的公路建设,形成快速便捷的休闲度假旅游交通网络。

加强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在加快建设道路交通、通讯、环卫等基础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旅游区内、通往旅游区的通道以及休闲者主要活动场所的专业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包括各种指路牌、景点指示牌、景点介绍、游览安全设施,为满足游客在旅游区最基本的饮食、如厕等需求的服务设施。

旅游城市要整合各类旅游信息资源,最终实现各级旅游管理部门与旅行社、景区、饭店等各类旅游企业以及与机场、铁路、公路、气象、银行等各相关行业之间的相互联结,构建适应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跨行业、跨区域、跨国界的旅游信息服务网络系统。一是要建立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建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呼叫服务中心,向游客介绍自助游线路;二是建立旅游网络预订系统,使游客通过网络能够方便地预订到机票、车票、酒店、景点门票等,并能享受一定的折扣,并提供优惠的自助游套票;三是建立旅游网上支付结算系统,保证游客旅游消费支出的安全和便捷;四是建立旅游网上投诉和救援系统,当游客在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和生命安全遇到危险时能够得到及时救助。

休闲假日范文5

“我是小强,我没时间吃晚饭;我是王继伟,我没时间长途旅行;我是张慧,我没时间睡午觉;我是朱亚青,我没时间减肥;我是盖伦,我没时间回家看我姥姥;我是邰晶,我没时间生孩子;我是乔丹,我没有时间睡觉……突然很想不去上班,发一发呆偷一点懒,我真的没时间、没时间……”2011年下半年,一首流行歌曲《没时间》唱出了广大职场人的心声。

作为社会的中坚,他们却无法对自己的闲暇时间进行自由支配,他们的休闲满意度不高。《小康》调查显示,对自己的休闲状况感到“满意”的职场人,只占两成多(22.2%),45.4%的人感到“不满”,32.4%的人感觉“一般”。

2011年9月,《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中产阶层休闲满意度”调查。样本的东、中、西部分布为40.2%、29.8%和30%。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均为学历在高中/中专/职高及以上、实际月收入在3000元及以上的职场人士,职业集中在普通公务员、领导干部、职业经理人、教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媒体工作者、科研工作者、金融/证券/保险从业者、法律工作者、IT人士等十类职业。本次调查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上,可将估计误差控制在3.2%。

调查显示,“工作忙、压力大,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个人和家庭的收入状况所限”、“带薪休假制度不完善”是影响中国中产阶层休闲满意度的三大因素。

教育工作者、领导干部和法律工作者,在受访的十类职业群体中休闲满意度相对较高,满意度较低的则是普通公务员、IT人士和科研工作者。

一没闲、二缺钱、制度又不给力,是自称“压力山大”的中产阶层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

职场人都是“小强”

・近四成职场人认为自己属于“没钱没闲”之列。

・近八成职场人每周工作时长超过40个小时,其中近三成人每周工作时长在50个小时以上。

在关于“钱”与“闲”的四种关系中,您觉得自己属于哪一种?有钱有闲、有钱没闲、有闲没钱,还是……没钱没闲?

在关于时间与金钱的四个选项中,有38.2%的受访者选择了“没钱没闲”,25.2%的受访者选择了“有钱没闲”、22.5%的受访者选择“有闲没钱”,仅有14.1%的受访者既有时间,又不缺钱。

《小康》调查发现,超时工作,是很多职场人士的生活状态。在受访者中,仅有23.7%的人每周工作“40小时及以下”。每周工作时长超过40小时的达76.3%,其中,28.8%的人每周工作时长超过50个小时,又有11.8%的受访者每周工作60个小时以上。

关于中国人的工作时长,经济学家郎咸平曾经算过一笔账:中国人均工作时间排名世界第一,一年高达2200个小时。美国为1610小时,日本是1758小时,荷兰则只有1389小时,为全球最低。与此相关的是绝对工资收入,每小时工资,中国在全世界排名最低。中国人的人均工资为0.8美金一小时。全世界第一名是德国,约30美金一小时;第二名美国,约22美金一小时。

与工作时间长相对应的是休闲时间少。

根据相关规定,我国的法定假日已经达到115天,加上职工带薪休假5~15天,在理论上,中国职场人士一年内应该享有的假日可达120天及以上,大致相当于一年时间的三分之一。

可惜的是,规定与现实总是保持着一定距离。

《小康》调查显示,近七成(68%)受访者表示每周休闲时间在20个小时以下,其中25.8%的人每周休闲时间不到10个小时;对于自己的休闲时间,只有14%的受访者表示“足够”,47.9%的人觉得“一般”,34%的人认为“差远了”,还有4.2%的人表示“几乎没有休闲时间”;同时,有41.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休闲时间比去年“更少了”。

“休闲时间少”的表现之一是,高达62.1%的职场人“没有足够的时间旅游”。

时间、金钱仿佛永远欠缺,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对旅游这种休闲方式的向往。本次调查显示,香港、和云南,是中国职场人最向往的国内旅游目的地;而他们最向往的境外旅游目的地则是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西班牙、瑞士等欧洲国家、北美(美国、加拿大、夏威夷等),以及海岛(马尔代夫、普吉岛、巴厘岛等)。

以上这些地方,李哲几乎都去过了,但他还是“没时间”。

李哲今年51岁,上有老,下有小,是东南沿海一个二线城市的旅行社总经理,主要工作就是帮助大家去休闲。作为这个城市最早的休闲产业从业者,他却几乎是整个城市生活得最不“休闲”的一个人。

李哲的工作状态,是真正的“全年无休”:两个手机永远24小时开机,铃声响后10秒内一定会接,哪怕那是凌晨一点;几乎从来不休周末,一天也不休,完全顾不上老婆和孩子的抱怨;节假日更是他最忙的时候,五一、十一、春节、元宵,全家正在吃团圆饭的时候,他的手机往往响个不停,让亲人们非常扫兴;每天晚上连散步的时间也没有――因为每天晚上七八点钟,他大部分时间是在酒店应酬,如果赶上哪天运气好,没有请别人吃饭或者是被请,那李哲一定正窝在客厅的太师椅上看电视,因为白天太累,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他总觉得“放不下”、“不放心”。“放不下”的是家人幸福、呼朋唤友、功名利禄;“不放心”的是单位的工作。他总觉得,下属的工作离开他,就做不好。

对于中国职场人停不下来的原因,《中国旅游报》社总编辑、 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前副司长高舜礼有另外一番解释,“关于休闲的要素,大家比较多地强调有钱和有闲,却往往忽视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休闲的观念。欧洲人在严重的债务危机影响下,都还开着车去休假,我们享受着美丽、祥和的日子,为什么不能休?”

高舜礼说,西方人对于休假的观念近似于我们春节这种观念,不让你休假是不行的,当事人认为不行,领导也认为不行。作为职场人,“应该更多地、理直气壮地从权益的角度谈休假的事情,这可能会对优化整个休假的大环境有好处。”

膨胀的欲望遇见稀少的时间

・上网是中国职场人最常采用的休闲方式,三成受访者每天花在网络休闲上的时间在3个小时以上,看各类新闻、看电影/看视频、聊天和网上购物,是他们从事网络休闲活动的主要样式。

・放松身心、满足爱好和暂别现实压力是中国职场人从事休闲活动最主要的三个目的。

《小康》调查显示,最近一年来,有39.9%的受访者的休闲支出为2000~4999元;24.8%的受访者休闲支出为5000元~9999元;20.3%的受访者休闲支出为2000元以下。最近一年的休闲支出在10000元以上的受访者仅为15%。

和去年相比,46.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休闲支出“更多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41.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休闲时间比去年“更少了”。

更少的时间,更多的消费,这是许多职场人士用自己的生命践行的一条都市生活法则。为了追求幸福,所以努力工作,就此没有时间享受真正的休闲生活。为了补偿自己为工作过度消耗的身体,过度消费,欲望与日俱增,最终形成的是钱始终不够花的恶性循环。

“我必须拼命工作,之后才能痛快花钱和休假。”27岁的王小璐就职于北京一家私营广告公司,月收入7000元。因为赶着制作一个大客户的方案,她和其他20多位同事一起,连续三个月没有休息一天,而且常常加班到深夜12点。支持她连续工作的动力有两个:不停上网买衣服和老板许诺的未来“悠长假期”。

“老板向我们承诺,只要拿下这个客户,不仅有奖金,还给我们放半个月的大假!”王小璐说,“每次加班加得要崩溃的时候,想睡觉想得要发疯的时候,吃着难吃的公司餐,一边在网上看着花花绿绿的漂亮衣裳,一边想象着马尔代夫的蔚蓝海岸线和金黄沙滩,心情就能稍稍平衡一点。”

在这个人人都喊着“压力巨大”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释放压力、舒缓情绪的方式。《小康》调查显示,上网是中国职场人最常采用的休闲方式,近八成人每天花在网络休闲上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其中三成人在3小时以上,看各类新闻、看电影/看视频、聊天和网上购物,是他们从事网络休闲活动的主要样式。除了上网,中国职场人经常采用的十大休闲方式还有看电视、散步等大众体育活动、观光游览、度假、逛街购物、看电影、阅读、打游戏和餐饮。

调查显示,职场人对于休闲方式的选择,主要是受到兴趣爱好、费用以及时间的影响。

放松身心、满足爱好和暂别现实压力是职场人士进行休闲活动的三大目的。其中,“暂别现实压力”从2010年排名第六位到2011年排名第三,明显上升。

“每次我们都往死里喝,不醉不归。平时工作压力实在太大了,只有喝酒的时候能暂时忘掉烦心事,虽然醒来以后,还是要面对。”31岁的孙铭是国家某部委的一个普通公务员,因为工作性质比较特殊,常常日夜颠倒,加班更是家常便饭。每个月最后一个周六的晚上聚餐后去酒吧喝酒至凌晨,是他跟朋友们的“解压之夜”。

带薪休假是否是你的奢望?

・本次调查中,“每年享受”带薪休假的职场人只占三成,两成多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符合条件但从来没有享受过带薪休假”。

・“政府人事、劳动保障部门没有主动监督检查”被认为是带薪休假落实不到位的最大障碍,其次是“工作忙、没时间休”以及“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员工休假能省就省”。

・“政府有关部门强制督促,大力推行”被认为是保障带薪休假落实到位最应采取的措施,其次是“对违反者经济重罚,行政司法同步介入”。

孙铭今年八月份跟相处两年的女友结婚,婚礼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宴会厅举行,盛大豪华。因为工作忙,筹办婚礼主要是女友完成的。婚礼当天,作为证婚人的单位领导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词之后说“我们小孙明天就将远赴出差……”让在场的许多宾客傻了眼――婚假都不休?蜜月也没有?

“我想休假,不敢说。领导会觉得奇怪,因为没有人提出要休假。其实也不是不能休,但总觉得休假影响不好,会阻止我继续往上爬。”孙铭说,“别说婚假、年假,忙的时候连双休日也休不了。”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然而《小康》调查显示,在受访的职场人当中,“每年享受”带薪休假的,只占31.3%;“经常享受”的占17.6%,26%的人只是“偶尔享受”,另有21.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符合条件但从来没有享受过带薪休假”。

本次调查显示,中国带薪休假的软肋在私企――仅六成(60.1%)私企员工表示,其单位按照或高于国家现行标准执行带薪休假。而在行政机关,这一比例达到98.2%。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该比例也分别达到了97%、96.5%和95.4%。

“有一次开会快结束的时候,领导说,‘大家谁想休假可以发短信给他,不发短信视为愿意继续工作。’有几个同事扛不住了就要求休假,领导当时没说什么。结果过了几天,这三个人竟然被辞掉了。我们有什么办法?只能扛着!扛到拿下客户的那一天!扛到能去马尔代夫晒太阳的那一天!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必须要hold住!”王小璐说到此处几乎“泪奔”,“自愿”放弃日常休息,实属无奈。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今年了一份各国“带薪假期”时间长短的排行榜。巴西和立陶宛以41天位居榜首,中国以21天排名最后一位。

“如果再告诉你巴西休假的那30天,老板需要支付1.33倍的工资呢?理由是这一个月他带家人度假,花费较大。”央视主持人张泉灵在微博说的话更是让许多上班族“羡慕嫉妒恨”。

当你不想上班,脱口而出的理由是不是“我病了”?全球最大的劳动力管理解决方案商克罗诺思公司今年调查称,71%受调查的中国人承认曾装病翘班,位居全球之首。相比之下,法国人装病缺勤的数字最低,仅为16%。

在问及为什么请病假时,全球上班族回答最多的就是“压力大,需要一天休息”。调查指出,从数据上来看,在年假较多的国家当中,员工很少编撰千奇百怪的理由来请假;而在那些年假较少、请假可能被扣薪水的国家中,员工装病请假的问题较突出。

为何带薪休假成了中国职场人的奢望?我国《劳动法》虽然明确了带薪休假制度,但由于没有执行的具体办法,缺乏明确可操作的依据,在实施中经常被打折扣。

《小康》调查显示,带薪休假落实不到位,受访者认为最关键的五个因素依次是:政府人事、劳动保障部门没有主动监督检查;工作忙,没时间休;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员工休假能省就省;担心上司对其工作态度的评价而不愿休假;劳动者维权意识和能力不足。

而要保障带薪休假落实到位,受访的职场人认为,首先要“政府有关部门强制督促,大力推行”,其次是“对违反者经济重罚,行政司法同步介入”以及“保障劳动者申诉渠道畅通”。

该结果显示出,在劳资双方力量的博弈中,资强劳弱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在强大的资方面前,劳动者自认为没有对等的博弈能力,因此将希望寄托在国家强制力上。

在制度建设方面,山东省先行一步。今年7月底,《山东省国民休闲发展纲要(2011―2015)》印发。其中一项,对落实带薪休假出台了硬措施。

该纲要的规定如下:“严格落实国务院《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依法保障职工休假权利。将职工带薪年休假落实情况纳入同级机关事业单位年度考核、企业单位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考核,确保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到位。”

《中国旅游报》社总编辑高舜礼认为,带薪休假有可能在山东省率先实现。

休闲假日范文6

德国人:“有组织”的休闲

德国人以工作勤奋严谨而闻名世界。他们在闲暇时都愿意参加各类体育或歌咏协会等机构的有组织的休闲娱乐。

体育协会在德国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几乎每4个德国人中就有一位是某个体育协会的会员。在德国的不来梅,一个城市里的体育协会就有上百个。德国的体育协会多数是非盈利性质的,目的是让更多人更自由地参加锻炼。但是为了维持协会运转,根据会员的情况,协会也会收取数量不等的费用。

德国的歌咏协会也很多,目前各类歌咏协会拥有200多万名会员。这些协会经常组织会员参加活动,为丰富德国人的业余生活,减轻工作压力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德国人现在还把休闲作为一门学问在研究。德国在1964年就成立了休闲活动协会。该协会同欧洲和国际休闲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从事关于休闲活动的基础研究,为市民和相关企业提供信息和咨询。此外,有关休闲的研究也在德国大学专业里占有一席之地。休闲学往往和体育运动以及旅游专业结合在一起。例如,科隆体育大学就设有运动和休闲学专业。在一些综合性大学里,休闲也被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和文化现象来研究。

瑞典人:爱好休闲旅游

瑞典人热爱假期旅游。瑞典每年每个家庭用于休闲旅游的平均开支约为3000美元,超过了许多欧洲国家。瑞典全年节假日加在一起有150天之多。国家规定,带薪假期每年不得少于5周,有些企业的带薪假期长达7周。

瑞典人一般不会一次性把假期用完,而是分成数段,在不同时期使用。冬季,瑞典人会去东南亚的泰国和马来西亚,享受阳光;夏季,风光旖旎的欧洲国家是他们的首选度假地。瑞典人休假也不是挥金如土,巧用“第二住宅”就是瑞典人节约旅游成本的一步妙招。早在19世纪末,瑞典富裕家庭便已购买或建造自己的夏季住宅。今天超过一半的瑞典家庭拥有这种“第二住宅”。

除了外出休闲以外,许多瑞典人喜欢用运动的方式来让自己放松,如跑步、踢球、打高尔夫球等等。瑞典人一般都喜欢晚上锻炼身体,如果有人天天早上去外边锻炼,会使人佩服又吃惊。

法国人:信奉快乐休闲哲学

度假、体育运动、听音乐会、整理花园……法国人的休闲方式多种多样,但宗旨只有一条:快乐而放松。法国人把每年的7月和8月称为“大假期”。尤其是8月,可以说是法国的“休假月”。能休假的都去休假了。在法国,这两个月既是学生的暑假,也是成人休假的高峰期。法国法律明确规定,全年正常工作的员工有权享受正常节假日之外的25天带薪休假。具体休假时间由雇主和员工协商决定,员工可一次性用完全部假期,也可以分段使用。因夏季酷热,多数法国人都选择在“大假期”休假。

瑞士人:休闲为生活必不可少

“上帝是吝啬的,但对瑞士人除外”,所有来瑞士旅游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这种感慨。国土面积不过4.2万平方公里的瑞士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天然的旅游胜地。同时,瑞士距离柏林、巴黎、维也纳不过几百公里,距离伦敦、马德里也只有一两个小时的飞行距离,对瑞士人来说,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度假旅游成为家常便饭。

瑞士人喜欢各种各样的休闲旅游活动,休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瑞士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休闲旅游方式,即利用周末或两三天的短假期去周边国家旅游。如选择廉价机票去法国的蓝色海岸、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意大利的罗马等地,既省钱又可以度过一个轻松浪漫的周末。对于瑞士人来说,休闲旅游和工作已经成为生活不可分割的整体。

英国人:喜欢运动休闲

近几年,在英国,上健身中心、参加各种训练班成为一种时尚。因为英国人开始意识到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必须取得一个良好的平衡,他们希望更健康地工作和生活。步行是较受欢迎的体能活动,大约每五个人当中,就有一个选择步行来锻炼身体。因为步行可以让人放松心情,还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此外英国人喜欢足球、板球、台球、网球等体育运动。

据调查,英国人比其他欧洲人更喜欢外出或参加聚会。到酒馆喝酒,也是英国人喜爱的消闲活动之一。英国人一年大约要喝掉价值550亿美元的酒精饮料。人们喜欢在酒馆闲聊的那种轻松气氛。酒馆其实是一个社区的中心,在酒馆里也有一些体育活动,比如玩飞镖。这些都是英国酒馆的魅力。

意大利人:休闲方式多

久居意大利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热情浪漫的意大利人生活过得悠闲舒适。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人们会和亲友驾车外出前往公园、海滨和乡下农庄等地旅游。

在法定节假日,不仅意大利政府机构和办公室关门,而且就连一些在市中心繁华地段经营商店的老板们或缩短营业时间,或干脆关门歇业,带着全家老小走出喧嚣的城市,到乡下呼吸新鲜空气。

意大利人的休闲方式多种多样,文化古迹游、滨海游、山区游、冬季游、农业游、自然生态游,工业游和酒文化游等特色旅游项目不断涌现。据有关部门统计,意大利人每年用于休闲游方面的开支达到580亿欧元,全国从事休闲旅游业的就业人数在300万左右。

上一篇土建施工

下一篇三八活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