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范例6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1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三(13)、(14)班共有学生108人,其中(13)班53人,(14)班55人。从八年级期末检测及入学考试成绩来看,这两班学生语文成绩是14个班中最差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底子薄,偏科现象较严重,而且两班不及格的有32人,全班最低分仅13分。从开学初几天语文课堂上的观察以及平时谈话、调查了解到:本班大部分学生(尤其是男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良好的语文习惯(课外阅读、利用工具书、主动积累素材、写日记等)尚未养成,而且只有五至八个同学口语表达及写作能力较强,其他学生在课堂上属于“沉默的一族”,有几个学生作文文理不通,错别字到处俯拾即是,病句随处可见,甚至比不上语文好一点的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而且我尝试在课堂上分小组讨论时,老是几个成绩好的女同学在充当主力军。所以,接手这个班,了解到了以上情况,我越发觉得肩上担子之沉重。

从整体来看,学生身上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根据数据看出,14个班级语文水平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今后一定要从减少低分层入手。今年,学生已进入初中学习的冲刺阶段,由于学科的增加,学习任务的加重,压力的加大,又加上教育局的有关减轻学生负担的规定,语文学科的教学时间就更少,除课堂时间外,学生基本上是不动语文的。他们能否顺利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需要教者多下功夫。对这部分语文学科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有待在最后的总复习阶段得到全面的巩固和提高,自己有信心,也有能力在最后这一学年中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指标和任务,力争在xx年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三、教材分析

九年级上册在整个新课程教材体系中属于第五阶段,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准确地说,是肩负着提高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重任。本册教材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为主,安排了一个单元的议论文,继续集中学习文言文。

本册教材仍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新课程理念选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的人文性、多样性、探究性、开放性,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特别是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精神、合作意识与知识的整合能力。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2

一、广东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编写使用

在广东,1983年,广州市海珠区同福中路第一小学学习黑龙江的经验,率先在该校进行实验。在省教育厅教研室的支持鼓励下开始编写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当时由于条件和经验所限,只编写出一年级第一学期四种和第二学期一种,即《语文》(第一册)、《语文》(第二册)、《语文》(课外阅读)、《语文》(写字课本)、《语文》(说话课本),共五种。i[①]

1984年5月30日在广州市同福中路第一小学召开了广东省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研究会,即现 场会。各地、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和准备做实验的小学代表参加了会议。会后,各地慎重研究了选实验点。最后决定在全省20所小学于1984学年度开始进行 “注・提”实验。这些实验点分布在全省四大方言区(片),包括广州话(粤方言)、潮州话(闽方言)、客家话(客家方言)、海南话(闽方言)。1985年3 月至6月编出了第一、三册实验课本和课外阅读课本,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至1988年编完了《广东省小学语文实验课本》,然后又进行了两次修改。到 1989年,第一批“注・提”实验班完成了5年一个周期的实验。

二、广东小学语文教材建设的黄金期

(一)教材编写的历史背景

1985年,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开始着手对中小学教材的编审制度进行改革。 1986年9月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教育部明确提出了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基本方针,即在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领导、有计划地实行教材多样化,鼓励各个地方、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有条件的专家、学者、教师个人编写教材。

1988年,教育部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编写规划方案》, 根据这一规划方案,国家教育部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十多家单位和地区,筹备、组织编写四类教材,并明确提出要按不同风格,不同层次,编写出八套半教材,供全国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学校使用。以广东省教育厅和华南师范大学为主,编写了沿海地区教材。

(二)广东省三大小学语文主流教材的问世

这一时期,广东省的小学语文教材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广东自1949年建国以来最辉煌的时期。 首先是教育部规划的全国八套半教材即沿海版教材,其次是丁有宽老师主编的“读写结合”特色教材,再有就是湛江地区编写的湛江版小学语文教材。这三套教材先 后都通过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审查,供全国使用。这在全国来讲也是比较少见的。

1. 沿海地区小学《语文》教材

沿海地区小学语文教材是在教育部统一规划下主要由广东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编写的。当时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广东、福建、海南三省负责具体实施,由于各种原因,后来福建、海南退出了使用,由广东省负责修改实施、修订使用。1988年启动编写工作,1996 年基本编写完毕,并于l997年全部通过国家教委审查,正式推荐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试用。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发的《关于推进素质教育调整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意见》、2000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和《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结合试用反馈意见,对该教材进行了调整和修订,一年级、三年级修订本从2000年秋开始供学校使用,其他年级从2001年秋开始全部使用修订 本。ii[②]

2002年,该套教科书要求重新送审,由吴惟粤任修订组组长,杨建国、李坝鋈涡薅楦弊槌ぃ根据教育部当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对本套教材进行了调整和修订,并经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iii[③]从本世纪新课标教材开始,在原使用地区逐步被人教版和语文社S版替代。

2. 丁有宽主编的小学《语文》教材

1983年,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浮洋镇六联小学特级教师丁有宽老师坚持“树一宗,学百家,求创 新”的指导思想,在总结读写结合基本经验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读写同步,一年起步,系列训练,整体结合”的综合训练型体系。以培养和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自学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小学生听读说写能力,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目的; 贯彻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体现了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教材与教法的同步改革、教与学协调发展的教学思想。iv[④]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广西教育出版社李仁凡的支持下,该书于1990年在该社正式出版,并在广西和广东开始实验。

这套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经过长期实践与研究,为原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 被列为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单科教材,于1993年向全国推荐试用。2001年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作了全面修订, 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作为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向全国推荐使用。v[⑤]2002年,该套教科书要求重新送审,但限于人力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等问题,该套教科书最终没有送审,逐步被新课程教科书代替。

3. 湛江版小学《语文》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掌握方法整体发展”教材,是湛江市教育委员会组织人员,于1989年春开始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编写的。经广东省教育厅教材编审室逐册审查批准,于1990年秋开始在湛江市部分学校逐级实验。这套教材,1995年1月获得广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1998年7月被列为国家“九五”重点科研课题“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研究”的子课题;1999年11月经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作为“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在湛江市小学广泛使用。vi[⑥]

三、广东省辅助教材的建设

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教材建设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其突出表现为,几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在自己编写教材,其教材编写的品种和数量激增,编写教材的单位多是各地教委和出版部门的联合体。进入新世纪之初,国家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材的编写审查权收归教育部管理。广东除了经教育部上世纪审定的三种教材外,还出现了一些专题性和课题实验的辅助教材。

1. 小学《说话》《说话训练》专题性教材

这套教材是广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语文教师和教研人员编写的,根据小学语文加强说话教学和大力推广普通话的需要,在广泛征求各地教师和教研人员的意见的基础上完成编写。1997年7月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供广东省各地六年制小学各年级进行说话训练使用。

2.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课题实验教科书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和要求,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语文科组织编写了《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课题实验教科 书,课题名称:广东省教育厅教育科学“十五”规划一般课题“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其目的是为了按照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水平,让学 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掌握语文学习的有效方法。全书按年级和学期共分为六个年级十二册书,每册按八个单元设计,每个单元再分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共十 六项内容。2002年8月出版,供广东省各地六年制小学各年级进行说话训练使用。2008年秋停止使用

3. 生本教育试验小学《语文》

生本教育试验小学《语文》教材是“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在生本教育试验的学校使用。由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编写,并向全国推广“生本教育”理念。“生本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方法,强调学生先学,而不是老师先教。广东省内、外有几百所学校使用这套教材。

4. 小学《硬笔书法练习指导》教材

这套教材是根据2013年1月18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编写的,经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13年批准试验,并于2014年通过审定,供广东省各地六年制小学各年级使用。

参考文献

i[①]根据原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王东明口述记录。

ii[②]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沿海地区)编写委员会编.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教学参考书・说明[G].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iii[③]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沿海地区)编写委员会编,吴惟粤、黄强主编.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说明[G].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iv[④]刘达中、李学明主编.丁有款教育思想与实践(卷一)[G].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4第一版:458.

v[⑤]丁有宽主编.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说明》[G].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第四版.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3

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良好的工作计划,可以顺利地进行工作。为了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能做到心中有计划,工作有成绩,我结合本班学情作一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8名,其中男生3名,女生5名。从整体看,优等生较多,是学校最好的班级。学生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但课外积累欠缺。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

二、指导思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完成教学目标,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本册要求认100个字、写150个字。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1、大量更新课使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生活。2、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3、注重图文并茂。

四、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专题的思想。

2.新认识100个字,新会写150个字。

3.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五、三年级册语文上册教学进度表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进度表

 

时间     周次

课   文

备   注

第一周

开学检查暑假作业、课文 1

第二周

2    3    4

第三周

单元园地       5

第四周

6     7     8

第五周

单元园地    9

第六周

10    11   12

第七周

0     13   14

第八周

15    16   单元园地

第九周

单元园地   期中复习

第十周

17    18   19

第十一周

20   单元园地    21

第十二周

22    23   24

第十三周

单元园地    25

第十四周

26    27    28

第十五周

选读课文8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4

本年度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中心小学校本部要争创市级示范小学,在今年12月份,高标准高质量通过验收。学校要在“双高普九”的基础上,多方筹措资金,完善多媒体教室的配备,创设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要积极推进课改工作的深入发展,办出学校特色。

二、完成学校目标管理考评。特别是中心小学校本部要严格按照目标管理考评要求,规范学校管理,并注意积累资料,完善建档,迎接县局10月份对我校的考评。

三、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探索农村小学课改之路,经研究,中心小学初步确立了四个校级课题:

1、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研究;

2、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实践研究;

3、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实践研究;

4、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数学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

各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定课题,拟订课题实验方案(方案要围绕专题,以实际的活动、做法为主,并确定各阶段验收时间),开展实验研究。以上课题,理论研究已经较为成熟,缺乏的是学校和教师的实践。开展课题研究的学校,要鼓励教师勇于实践,从每节课做起,从每天做起,持之以恒地开展活动。

四、扎实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心小学校本部要积极行动起来,开发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并作为课程认真实施。

五、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各校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师要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重视特长生的培养,以便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各级(县、市)的质量抽查制度将长期存在,科任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今年上半年,县局将举行小学生作文竞赛,市教育局也将举行数学竞赛和小学生计算机作品竞赛,中心小学也将相应举行选拔赛。

六、要严格教学常规管理,认真执行《福建省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意见》和《永定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暂行办法》,并注意积累资料,包括:

1、教师会议记录、教师学习记录;

2、教学工作计划(包括行事周历)和总结、各科教学计划;

3、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点名册、考勤表;

4、校长、教导巡课记录;

5、教师的教案、学生的作业(检查过的教案作业要盖章)、教案作业检查情况记载表和展评表;

6、组织公开课、汇报课的计划、通知、安排表、评课材料、教学反思、总结;

7、教研组活动的系列材料(如会议记录、相片等)

8、学籍卡、素质教育报告册;

9、学校制订的有关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和检查的情况记载;

10、学困生帮学帮教的材料,特长生获奖证书;

11、家访记录或家长会记录;

12、国旗下讲话材料。

七、做好迎接“双高普九”的跟踪复评工作,管理好、使用好教学仪器和设备,并注意积累原始材料(如“五单三册、管理人员名单及职责、图书仪器借用、报损单等),中心小学将在每年的3月和10月始对学校的各项工作开展检查。

八、做好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工作,迎接下半年举行的全县小学生运动会的召开。各校要选好苗子,制定切实有效的训练计划,尽早地、持之以恒地开展训练工作,

九、中心小学本学期论文汇编事宜:

1、语文专题:①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②如何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数学专题:①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包括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学会提出问题、交流看法、评价与反思、运用数学语言等);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5

【关键词】段落划分 教材体现 教学策略

“段落划分”,曾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小语教学的流行语,“划分段落、概括段意、逐段讲解”一度成为阅读教学的三部曲。后因在课堂教学中机械重复,逐渐偏离了新改革的要求而逐渐被教师所淡忘、遗弃。如今,在各类公开教学或公开发表的教学设计、实录中,往往以第二课时教学为主,即使有第一课时的教学,也鲜有划分段落这样的环节。

划分段落,究竟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又该怎样恰到好处地实施?笔者结合苏教版教材和自身的教学实践,从教材体现、教学策略两个方面作一粗浅的剖析。

一、“段落划分”的教材体现

苏教版教材编者将涉及段落划分的训练内容以“练习”的形式在四年级上册教材中首次提出,在四、五年级教材中合计安排了5次,具体情况如下。

四年级上册:按照下面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我给献花》);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课文分为三段,并写出段落大意(《李时珍夜宿古寺》)。

五年级上册:按下面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变色龙》);给这篇课文编写段落提纲(《莫高窟》);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天火之谜》)。

另外,还有部分教材间接体现了“段落划分”这一训练要求,如:说说第三、四、五各自然段的内容(四年级下册《人类的“老师”》);默读课文,根据“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五年级下册《郑和远航》);这篇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五年级下册《秦兵马俑》);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五年级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

二、“段落划分”的教学策略

1.咬住“例子”不放松。

苏教版教材中明确进行段落训练的5篇课文要求各有侧重,其中,分段包括根据段落大意分段、根据表达顺序分段,概括段意包括自己写出段落大意、选用课文语句概括段意,而编写段落提纲则是综合要求。

这些训练相辅相成,要仔细揣摩编者意图,用好这些例子,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段落划分的要求与方法。比如四年级《我给鲜花》一课,书后练习四要求“按下面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并提供段意:(1)“‘我’和欢迎队伍在机场等待”;(2)“‘我’给献花,感到非常幸福”;(3)“‘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为将这一训练落到实处,笔者设计这样几个流程:(1)出示书后练习,明确要求;(2)默读段意,找出段意中的关键词;(3)默读课文,对照段意尝试分段;(4)集体讨论,交流分段理由;(5)回读段意,感知段意来源;(6)教师小结,渗透分段方法。其中,“找出段意中的关键词”这一环节,便于学生借助“等待、献花、忘不了”等词语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感知段意来源”这一环节,便于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去概括段落大意。

2.立根原在“方法”中。

学贵得法,指导学生划分段落也需要渗透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切割法”。如《黄果树瀑布》一课,可遵循作者“移步换景”的写法将课文分为“进入景区——透过缝隙——来到谷底——登上平台”这样几个部分;又如《少年王冕》一课,可抓住课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句“眼看三个年头过去”“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到了十七八岁”等划分段落。

此外,在段落划分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还常用“突破法”,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题目、重点语句等“牵一发而动全身”,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策略一:题目突破。教学课文《云雀的心愿》,让学生围绕题目进行质疑。释疑时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介绍的小云雀和妈妈飞行的路径——“沙漠、大河、森林”中分步思考、分步概括,从而理清课文脉络,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策略二:语句突破。课文《秦兵马俑》中的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在内容上提纲挈领。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关联词“不仅……而且……”追溯上文,追寻下文,文章的脉络便一目了然。

策略三:话题突破。初读课文《嫦娥奔月》后,抛出话题:“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围绕着这些人物分别写了哪几个小故事?”师生互动交流中,逐步引导学生概括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想念嫦娥”等几个小故事,课文的段落划分显而易见。

当然,给课文划分段落,不能搞“一刀切”,要因文而异,对那些层次不明、界限模糊,甚至教师也难以定夺的课文,还是不分为好;对那些有必要划分的,要精心设计话题,变换划分形式,将学生步步引向课文结构的敞亮。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6

中图分类号:F406.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099-02

摘 要 甲骨文是甲骨学研究的基础,而甲骨文的原始材料是甲骨文赖以存在的依据。如何选择原始材料进行探究,成为研究者们所需要关注甲骨文的起步。1978年《甲骨文合集》的出版,开启了甲骨文字研究的新境界;在这之后,《甲骨文合集补编》在《甲骨文合集》的基础上增收、补齐、更换,完善了《合集》并把研究范围扩大;与此同时,《甲骨文合集释文》的出现让人们对殷商时期的认识从抽象转为具体。进入90年代以后,《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的考古及2003年出版的著作,把研究者们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具体表现为把研究目光由“王卜辞”延伸到“子卜辞”。

关键词 甲骨文;《甲骨文合集》;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

作为甲骨学研究基础的甲骨文字,历年来被研究者们所重视。于是,一部收集整理甲骨文字的著作便必不可少了。在各位大师的潜心整理下,《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补编》、《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等书相继出版,为甲骨学的研究提供了便利。下面我们来简要介绍一下这些伟大的编纂工程。

1 《甲骨文合集》

《甲骨文合集》(以下简称《合集》)是由郭沫若先生主编,胡厚宣先生总编辑,自一九七八年开始出版,并于一九八二年出齐全书。全书共十三巨册,收录甲骨四万一千九百五十六片。

《合集》的成书过程是曲折而艰难的,而其书得以出版,功劳首推主编郭沫若先生。众所周知,郭老是我们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戏剧创作家及“甲骨四堂”(另三人为分别为: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之一等。而他除却文坛上的地位,更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身兼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等多项要职。在一九五六年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七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考古工作会议上,郭老发出号召,即号召考古工作者在十二年内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同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制定了《一九五六至一九六七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纲要(草案)》,在其第四部分第二项“关于历史资料的编纂出版计划”中提到:

“甲骨文字和铜器铭文为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的极其宝贵的资料,于五年内做全面搜集、整理、编纂、注释工作,于一九六一年分别出版《合集》,一九六一年后续出新的发现,于一九六七年付印。”

这便是《合集》命名的由来。随后经历了“反运动”和“”时期,在一九五九年,《甲骨文合集》编辑工作组正式建立,组长由第一组研究组长胡厚宣先生兼任。一九六一年工作正式进行。一九七八年出版,一九八二年出齐全书。

书中对于甲骨的分期,采用了董作宾的“五期分法”,具体分布是:第1—6册为第一期(武丁时期);第七册为第一期附;第8册为第二期(祖庚、祖甲时期);第9—10册前半为第三期(廪辛、康丁时期);第10册后半—11册为第四期(武乙、文丁时期);第12册为第五期(帝乙、帝辛时期);第13册为摹本,摹本也按上述五期次第编排。每期甲骨按其主要内容,从社会史的角度进行分类,全书共分为4大类,21小类,具体为:(一)阶级和国家:(1)奴隶和平民;(2)奴隶主贵族;(3)官吏;(4)军队、刑罚、监狱;(5)战 争;(6)方域;(7)贡纳。(二)社会生产:(8)农业;(9)渔猎、畜牧;(10)手工业;(11)商业、交通。(三)思想文化:(12)天文、历法;(13)气象;(14)建筑;(15)疾病;(16)生育;(17)鬼神崇拜;(18)祭祀;(19)吉凶梦幻;(20)卜法;(21)文字。(四)其他。

2 《甲骨文合集补编》

中国社会科学院彭邦炯、谢济、马季凡等人在《甲骨文合集》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新的内容,编为《甲骨文合集补编》,

于一九九九年由语文教育社出版。

《甲骨文合集补编》共七册,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为图版,收有殷墟甲骨文和殷墟以外遗址出土甲骨文,共一万三千四百五十片。“下”为“释文及来源表、索引”,共包含七个表。

3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是一九九一年十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安阳当地筑路工程进行考古钻探时找到的,它是继小屯北地H127坑甲骨、小屯南地甲骨之后的第三次大发现。经过整理,坑内共发现甲骨1583片,其中卜甲1558片,上有刻辞的574片;卜骨25片,上有刻辞的5片,共计刻辞甲骨579片。

经过刘一曼、曹定云教授的十余年的致力研究,2003年,《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共6册,第一分册的内容为甲骨序列号、图版号目录表、刻辞卜骨统计表、刻辞龟甲统计表、卜甲反面文字统计表、卜甲缀合统计表、图版凡例和拓本、摹本图版(1-130);第二分册的内容为拓本、摹本图版(131-297);第三分册的内容为拓本、摹本图版(298-464);第四分册为照相图版(1-273);第五分册为照相图版(274-546);第六分册为释文凡例、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释文、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钻凿形态研究等。此书首创“拓本、摹本、照相”三位一体的录著方式。

参考文献 

[1] 郭沫若与《甲骨文合集》,孟世凯;

[2] 《论甲骨文研究“全面深入”的新阶段》,王宇信;

[3] 《初读》,沈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