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读书园地范例6篇

网上读书园地范文1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生长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层次较高的文化,其主体是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图书馆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做好读者服务工作,以拉近图书馆与学生的距离,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先进文化的前沿。它既且有社会主义文化烙印,又体现大学生浓厚色彩的亚文化类型。它主要是指在大学校园里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因其自身强劲的趋同力和渗透性,对大学生起着自律的作用,调适着他们的观念,对整个校园生活起导向作用。

一、读者服务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图书馆作为大学生最主要的文化信息集聚场所,控制校园文化趋向只是它两重性身份的一个方面,此外,图书馆本身亦是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基地之一的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直接体现了图书馆的性质、职能、方针、任务,直接反映图书馆的社会效果,直接检验整个图书馆工作的价值与质量,直接推动其它各项工作的开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图书馆工作的水平。图书馆在提倡正确的、健康向上的文化和理念上,应该以优质的读者服务、丰富多彩的图书资源来吸引和指导那些在迷惑和矛盾中探求出路的青年学子,使他们在现在和将来的道路上走得平稳一些、看得清晰一点,将图书馆建成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园地。

读者服务工作,也就是如何指导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工作,是在熟知读者及阅读的基础上参与读者的阅读活动。在指导读者阅读过程中,要研究读者心理、了解读者阅读兴趣,并在做新书推荐、好书导读、专题介绍、读书讲座等各种宣传活动中,辅以文献检索课等指导,吸引学生进人图书馆这一知识殿堂。通过指导阅读,既为读者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又对读者如何检索文献资料;如何选择文献;以及阅读内容、阅读方法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指导,能促进读者更好地获得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与阅读效果。

二、网络环境下如何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图书馆的文献载体、信息传递、文献检索和为读者提供的服务方式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文献服务的方式、方法必须加以调整和改进,其读者服务工作的水平直接反映读者服务水平的高低。

1.提高自身素质,改变服务方式。由于网络的介人,图书馆丧失了在信息收集、保管、利用方面的垄断地位,但并不意味着图书馆在学校教育科研及校园文化建设中丧失了地位。传统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主要以馆藏纸质印刷型文献为主,图书馆因为是唯一的信息中心而占据了信息的垄断地位,所以图书馆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比较欠缺。而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数字化、网络化为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查询带来了全新的概念。图书馆文献载体呈现印刷型、电子型、声像光盘型等多元化媒介并存和互相补充的文献信息资源态式。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转变观念,主动迎接网络文化的挑战,把图书馆作为一个文化品牌来建设。图书馆要积极研究校园文化中的发展规律和可变因素,加强对读者阅读心理的研究,开拓图书馆的电子化信息,实施更有针对性的、层次特点分明的服务。在服务中主动与读者沟通,宣传自己的服务功能,让图书馆的形象深入人心。

2.针对不同读者需要,增强馆员服务意识。图书馆要主动做好对学生读者服务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导读服务。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部分高校年年都在扩招,而且各种学历层次均有,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正在不断扩大;他们的知识结构、专业要求、外语水平、情报意识、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接受能力上各有差异。因此,随着读者面的不断扩大,馆员在进行读者服务工作时,应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读者服务工作。例如,对刚人学的新生来说,他们迫切地想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确定方向,急于用各种知识“武装”自己。馆员可为新生介绍图书馆的概况和使用方法,网络阅读的一般方法,推荐优秀的文献资源。在电子信息的利用方面强调信息选择与鉴别的重要性。而对毕业班的学生来说,馆员的服务则应侧重于专业刊物或专业数据库的介绍,并介绍相关的检索手段和检索技巧,有时还需介绍应聘、择业的有关信息,这是因为毕业班的学生都面临撰写论文和寻找工作的重任。利用网络环境优势,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把潜在用户变成现实用户,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转贴于

三、利用网络设施,优化读者服务工作,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1.加强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图书馆的馆藏是对外服务的基础,馆藏的数量和质量影响着服务的质量。在网络信息膨胀的今天,图书馆要从内外两方面加强文献资源的建设。首先是向外拓展文献资源的量,一方面要努力搜集、整理各类电子文献,另一方面要通过资源共享的途径增加虚拟馆藏。其次是向内提高文献资源的质量,充分发掘图书馆现有资源的信息潜力,加快对文献资源的开发、加工,优化排序和检索手段,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内外兼修”,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将对读者产生更大的吸引力,提供更好的文献保障。

2.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利用自身优势,勇于改革创新,增强自身竞争力和生命力,充分发挥特有的服务功能,积极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读者服务工作,以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和优质的服务,吸引读者,争取用户,从而树立一个全新的服务模式,以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的要求,也是图书馆不断提高读者服务水平,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情报信息职能的有效途径。在网络环境下,努力做好读者服务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3.确立舆论导向,办好特色服务。做好特色服务的前提是以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宗旨,以满足读者文献信息需求为依托。从服务的形式和途径入手,打破馆内服务模式,不断扩大服务空间,目的是充分使师生员工通过校园网络的信息节点登录图书馆网页,读者可不受服务时间的限制,方便、快捷的检索和浏览到各自所需的文献信息。近几年,我们学院图书馆为了扩大和丰富馆藏电子资源特色,就购入了一些数据库,如: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超星、中国数字图书电子图书。在馆藏建建设方面,由于我们是食品专业学院,还做了以食品专业为特色数据库。极大的丰富了馆藏资源。如何使这些资源得到充分科学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是办好特色服务的关键。图书馆如何及时有效的为读者提供有学术价值的文献信息,当好读者的参谋。这就要求图书馆在读者服务上下功夫,如何为读者营造出文明、绿色的网络导读环境。图书馆良好的阅览环境,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为开展各类交流活动提供了适宜的场所。图书馆还应以开放的姿态,积极组织各种读书活动、学术讲演或社团活动在图书馆举行,营造浓郁、宽松的文化氛围,使图书馆成为学校的文化交流中心。

四、提高馆员创新意识,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空间和网络环境,读者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在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对图书馆提供情报信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面对不断发展的网络空间,情报信息载体形式呈现出多样化,这给图书馆传统读者服务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从网络发展趋势来看,传统的读者服务形式、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图书馆现代情报信息传递服务的要求。因此,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必须转变服务机制,开拓创新,从根本上提升图书馆读者服务能力。网络化不仅对图书馆的软件、硬件提出了要求,而且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适应于网络环境的工作能力不会随计算机的设置而自动生成,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从意识到行动的主动加压,在实践中勇于尝试,探索在新的形势下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的成功经验。在图书馆电子化、网络化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贴近读者的真正需求。在对读者服务能力上要有:一是信息意识。作为一名优秀的图书馆馆员,应该具有敏锐的和善于捕捉信息的意识,具备运用信息工具或信息方法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二是信息搜集的能力。图书馆馆员不仅能够比读者更快更准地搜集馆藏文献信息,同时要具备搜索外部信息资源的能力。三是信息处理的能力。对于搜索到的信息,必须进行科学的处理,才能变成能够反复应用的馆藏。一旦图书馆馆员掌握了有效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那么图书馆员就能在网络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四是信息分析与服务的能力。从搜集到的大量信息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并提供给读者。

图书馆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形象工程,读者服务工作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同时,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也是教学科研的助推器和保障。作为高校的一名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具备:一是职业精神;二是善于学习的精神;三是是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网络环境下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扎实的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谦.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第15卷[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1).

[2]郭今萃.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7,(3).

网上读书园地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校园文化

分析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探讨和研究高职院校图书馆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定位和作用,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精神、传统、作风的综合体现,必然产生这所院校自身的文化积淀,时间越长积淀越丰厚。同时校园文化因为高职学生思想活跃,以及发展变化的社会历史条件对其价值取向和人格的影响具有可塑性。二是高职校园文化的独立性和开放性,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培养一线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职业学院,其校园文化更多地融入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质。高职教育需要行业拉动、社会参与,其本身的开放性也决定了校园文化的开放性。

二、图书馆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定位

(一)图书馆是高职院校建设校园物质文化的重要部门。近年来,高效图书馆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馆藏资源、宽敞明亮的馆舍、安静舒适的阅览条件和现代化的技术服务手段等,这些设施本身就是构成校园高品位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物质条件的支持。图书馆所营造出的这种优雅、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使读者能全方位地感受到环境与人的亲和力,无声无息地激发着师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意识和学习动机。

(二)图书馆是高职院校建设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阵地。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载体多样、种类繁多,是校园最主要的精神文化资源,图书馆可以通过对馆藏的多文种、多类型、多载体文献资料的筛选、加工、集萃,向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满足学生对文献的各种需求,把精神化成物质,向读者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支撑着校园文化的展开,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发展和质量水平,是高职院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之一。

(三)图书馆是高职院校建设校园制度文化的重要机构。高职院校图书馆富于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和图书馆员良好的信息服务质量,在高职院校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围绕馆员和读者制定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既考虑职工管理的合理性、可行性和高效性,又体现了对读者的规范性、方便性和快捷性,同时在图书馆管理实施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其公正性和公平性,传达着浓厚的制度文化,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

(四)图书馆是高职院校建设校园行为文化的重要场所。高校图书馆不仅是文献信息中心,而且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集散地。通过开展多种类型的读书活动,如读书报告会、读书知识竞赛、座谈会、举办专家讲座等,活跃读书气氛,调动学生读书兴趣。众多与文化有关的活动都可以在图书馆完成,如教师的备课和教学,学生的课外学习和知识的积累,科研课题的开展及学术交流等。因此,图书馆理所当然地成为高职院校建设校园行为文化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

三、图书馆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导读工作。图书馆员绝非书刊搬运工人,馆员是知识和信息的管理员,理所当然地成为新读者的良师和老读者的益友。众所周知,大学生在阅读中具有一定程度的猎奇、从众心理,由此导致读书的随意性和片面性。高职院校图书馆应以信息技能为核心,以各专业知识为背景,为读者开展导读工作。

(二)净化网络环境。网络具有无地域性、无时间性、开放性、虚拟性等特征,创造出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无疑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安装硬件防火墙,对不良的信息文化进行有效过滤;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打造具有广泛影响的网上文化平台;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巩固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促进广大读者自律的养成;加强网络依法监督,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的网上精神家园。

(三)提高馆员素质。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形象代言人。馆员的敬业精神、学识水平、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也影响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程度。图书馆员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倡主动、人性化的服务,以良好的形象、和蔼的态度、优雅的举止、规范的语言、文明的行为,竭诚为读者服务。同时,图书馆员还要通过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等方式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四)开展教育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发展,高职高专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紧跟时代步伐,唱响主旋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我院图书馆联合学院团委及有关系部,组织开展以“阅读文化经典,建设书香校园”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促进了读者阅读经典习惯的养成;开展新生入馆教育活动,吸引新生利用图书馆;组织以“享受阅读生活,培育校园文化”为主题的系列“大学生读书月”活动,推进我院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开展“争做文明读者,构建和谐图书馆”活动,提高读者的文明修养,让文明行为在校园落地生根;为了展示了中华汉字书写的真谛和魅力,督促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图书馆协助有关部门组织举办我院学生首届汉字听写大赛,促进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自我塑造与成长。通过这些教育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我院图书馆文化,也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

四、结语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学校文化活动的窗口,是建设校园文化的主力军。在社会发展和高等职业教育环境发生急剧变化的今天,高职院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幽雅宁静的馆舍、现代化的传输设备、优美的阅览环境、完善的管理制度文化、浓郁的文化氛围和馆员热情周到的高质量服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金建军.发挥高校图书馆优势推进校园文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2).

网上读书园地范文3

改革是让平凡变为“不平凡”的手段,发展是让普通变为“不普通”的途径。张家口市桥西区北新村小学是一所塞外山城的普通小学,却能借助现代教育装备加速学校转变,立足校园文化促进自身跨越式发展,展现出属于自己的别样风采。本刊()记者对付晓萍校长进行专访,展示了学校追求改革发展的特色之路。

付晓萍,中共党员,河北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毕业。现任张家口市桥西区北新村小学校长。1992年任桥西区教育局党委办主任,2002年7月任桥西区南菜园小学校长,2005年6月任现职。工作期间曾获得全国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阅读教育先进个人、河北省优秀园丁、师德先进个人、图书工作先进个人、张家口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魅力校长、骨干校长、市级名校长等荣誉称号。

张家口市桥西区北新村小学(以下简称“北小”)地处张家口市老城区,是一所拥有50多年建校历史的市级示范性学校。其南面紧邻市郊农村,生源多为普通工人、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一些问题被逐渐放大,不仅成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也严重制约学生今后的发展。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学校开始借助装备手段,以校园文化为核心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新兴道路,结合一切力量办“为学生终身幸福和发展奠基”的教育。

校园文化 丰富内涵显特色

近年来,随着学校社会声誉的不断提高,“怎样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成为摆在每一个“北小人”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对众多名校发展历程的学习探讨中,学校领导认识到,学校要发展,文化需先行。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它集中反映了学校的个性和精神风貌,主导着校园文化的方向。近年来,北小在加强学校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建设的同时,把精神文化的构建放在首位,秉承“为学生终身幸福和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提炼出“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校训,在师生精神风貌、思想理念、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等“隐形”文化的建设中不断思考、实践,并形成了以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为目标的“四主线”教育体系,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肯定。

首先,以“红色文化”为抓手,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学校把英雄中队活动作为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切入点,通过开展 “红领巾长征行动”,在校园内建立“大渡河十七勇士纪念壁”,到张家口市崇礼县寻找“大渡河十七勇士”之一熊尚林烈士墓地,和四川石棉县安顺场小学建立“手拉手”联系等活动,引领学生寻找英雄、认识英雄、了解英雄。同时加强和革命前辈的联系,让学生亲身感受英雄人物崇高的革命理想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其次,以“行为文化”为重心,提升学生礼仪修养。行为习惯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现。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针对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最基本、最简单的礼仪常识入手,引导学生举止文明。

第三,以“传统文化”为精髓,塑造学生丰富内涵。学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年级主题教育的方式,有重点、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一年级:入校礼仪教育;二年级:热爱集体教育;三年级:感恩教育;四年级:明辨是非教育;五年级:诚实守信教育;六年级:克己励志教育。旨在通过小学阶段的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第四,以“书香文化”为特色,陶冶学生儒雅气质。2006年学校提出“创建书香校园”的构想,建成了融借、阅、藏为一体的图书馆,开通了全天候的“图书超市”。在此基础上,向全体家长发出了“创建书香家庭”的倡议,成功开展了“共读书,同感悟”“共读书,同创作”系列亲子活动,从2008年起,学校每年都要组织一次读书节活动。

图1 第五届读书节上曹文轩教授与学生共同学习

北小在推出各种异彩纷呈的读书活动基础上,以制度引领促进兴趣向习惯的转化。重点开展5项工作:一是将读书指导课确立为校本课程,列入课程设置之中。二是定期推荐各年级阅读书目,让好书成为孩子的朋友。三是设立全校统一的读书时间,鼓励学生自由读书。每天下午2:30~2:50为学生读书时间,学校每周对各班读书情况进行点评,并列入“书香班级”的重要考评依据。四是充分发挥网站功能,化解学生阅读难题。五是加强课题研究。

积淀孕育创新,智慧创造价值。在北小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四主线教育”已成为学校特色建设的有效途径,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长足发展。河北省文明办和团省委曾两次到北小进行调研;“英雄中队”创新案例在省“首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评比中获奖,学校被评为市省两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获张家口市文明单位、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近期,北小又荣获“全国校园文化研究基地”和“全国阅读教育先进集体”的称号。

教育装备 奠定基础助发展

自2001年被授予河北省第一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以来,学校一直站在跨越式发展的高度,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充分发挥实验校的先导性、示范性、实验性特点。为创建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环境,抢占信息教育先机,提升信息化装备水平。北小按照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力争超前的原则,高标准地设计学校网络布局,加大学校信息化硬件投入。

从2005年到2008年,北小陆续为24间教室和2间专用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安装了数字化班班通(包括计算机、液晶投影仪、电动屏幕、音响设备),每间教室均接入互联网。学校还建有计算机教室和计算机活动室各1个。北小于2006年年底重新改建了12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并配置计算机、影碟机、液晶投影仪、视频展台、电子白板、电动屏幕、音响、录像机等设备,既能够满足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使用,还可以服务于区大型公开课和会议报告。

北小先后投入8万元进行图书馆改扩建工作。图书馆原面积仅为45平方米,为解决其空间狭小的问题,学校打通楼内储物间,巧妙地利用走廊、小厅,建成融藏书区、阅览区和阅览长廊为一体的“书馨园”。扩建后,图书馆面积达88平方米,馆内藏书35 774册,报刊近20余种。图书馆设计独具匠心,具有浓郁的读书氛围和文化气息。书架、桌台色彩温馨,长椅、小凳充满童趣;墙壁上的名人名言催人奋进,“心灵回声”“新书推荐”两大栏目的新颖内容和一架架图书,每天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小读者,图书馆成了北小学生最喜欢去的地方。

图2 学生在改建后的多功能厅展示作品

校园网也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一大特色,学校网路实现30兆光纤改造,并配备了1台容量达1 T的惠普高性能服务器,除此以外还配有交换机、路由器、不间断电源等设备。全校遍布近200个信息点,实现校园联网,形成了一个内外交汇、四通八达的网络体系。教师可利用学校为其配备的笔记本电脑实现无线上网、校园联网和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

北小同样重视门户网站的建设,网站突出学校特色,成为学校文化重塑的重要工具。一是发挥教育教学资源中心的作用。北小在用足用好电教教材费购置教学软件的基础上,通过自制、订购、网上下载等方式,使资源库每学期都有新教育教学资源补充。同时,北小作为河北远程教育网会员单位,可及时接收远程网的教学资源,资源库容量现已达600 G。网管中心将其按新课程标准整合,使之与新课程框架相匹配。二是发挥教师交流媒介的作用。学校大力提倡教师进行软件开发。现已收集6个年级8个学科的课件600多份,教学设计近500项,各年级题库也已颇具规模。对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借鉴起到促进作用。三是发挥学校特色展示的作用。依据北小育人的“四主线”教育体系,在网站栏目上设有“书香校园”和“星星火炬”两个栏目,其丰富多彩的内容紧紧吸引着学生和家长的目光。四是发挥自动化管理的作用。北小十分重视将现代化技术应用于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安装了一批实用的管理软件,加强了学校各部门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行政管理方面,推进管理办公自动化,完善办公和管理系统的配备,运用校园网络改革学校的教育管理模式。

研究课题 提升素质立品牌

除了校园文化的打造和教育装备的投入,学校还利用研究课题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教师队伍,促进学校整体发展锻造学校优质品牌。学校曾承担《利用读书指导课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课内外阅读的研究》《校园网环境下小学语文活动课的研究》《信息技术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等十余项省市级研究课题,多位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获得奖励。

值得一提的是,在《利用读书指导课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课内外阅读的研究》这一省规划课题研究中,学校以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关于阅读的论述、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于小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等阅读要求以及小学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深入探究小学生阅读教育问题。初步积累总结出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及策略,构建起科学、规范、有效的小学语文读书指导课的教学模式,形成切合本校实际和教育特点的课内外阅读实践经验,促使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为学校文化特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课题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读书指导课,使课内外贯通融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动机,教会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着力构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自主性、自动性品质,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吸取更多的养分,提升语言积累,优化语感,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2)通过读书指导课,探索小学生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结合点和基本方法,构建课内外阅读相互沟通、相辅相成的阅读体系,开拓阅读领域。(3)通过读书指导课,在“教学相长”中提升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厚实文学、文化底蕴,在研究实践中掌握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方法,形成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能力。(4)通过读书指导课,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在全校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积淀。在教师中积极倡导“书香为伴”的思想,将“朴素”的读书是一种需要,提升为读书是一种责任。让学生享受阅读、享受教育、享受人生。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课题组教师编辑完成了2~5年级的读书指导课教材,这套教材获张家口市首届校本教材评选一等奖。该课题获河北省教育学会科研二等奖。

图3 教师自主编写的2~5年级读书指导课教材

网上读书园地范文4

一、建设书香校园的意义

1.建设书香校园是时代的要求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和智慧开启未来的时代,更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总理于2009年2月在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直播室与亿万网民在线交流时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2.建设书香校园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教会学生阅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加强学生阅读工作,使学生“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3.建设书香校园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

高尔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校园文化体现着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目标、特色、风格和氛围,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有利于构建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全面提升学校教育的内涵。

4.建设书香校园是提升师生精神境界的要求

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也说过“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一辈子不寂寞,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一辈子不知所措。建设书香校园就是要用浓郁的文化氛围来引导人、感化人、塑造人,使人真正成为“人”。

二、书香校园建设中图书馆的定位

1.建设书香校园,学校图书馆不可缺位

书香校园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具有层次性、具体性和全面性等特点,要统筹规划,全员参与。图书馆作为学校文化的“集散地”,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涵盖的博大精深,也发挥着现代媒体无法替代的职能与作用,理应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上承担起重要的责任。

2.参与书香校园建设,是学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学校教育体系的职能部门,图书馆担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使命。等“客”上门,图书馆的功效无疑会大打折扣;唯有走近学生,走进课堂,切实加入到书香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图书馆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我校图书馆在书香校园建设中的实践

如同应试教育以考试作为载体一样,素质教育也需要有活动作为载体。书香校园建设作为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必不可少。一些活动需要多部门协调,也有一些活动学校图书馆可以单独组织。对于前者,学校图书馆应该积极参与;对于后者,学校图书馆应该精心组织。下面谈谈我校图书馆的一些实践。

1.创设物质载体

(1)图书馆建设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石头写的史书”,它不仅具有物质功能,更具有精神功能,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我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三面落地的玻璃幕墙如翻开的书籍伸向乐群湖,可以说集学校最美风景于斯处。馆藏资源丰富,既有门类齐全的纸制图书,也有相当数量的电子图书;既有历年来的报刊合订本,也有相当数量的视听音像资料;图书馆古籍库还收藏有《四库备要》《万有文库》及《大英百科全书》(学者版)等珍贵文献。

(2)设立校园书店

2009年11月9日,无锡新华书店匡园书屋正式在我校开业。该书屋位于学校教学楼一层大厅,秉承着“让图书接近学生和让学生亲近阅读”的宗旨,书屋建设兼顾购书和阅读智能,学生即便课间休息也有机会品味逛书店和勤阅读的乐趣。匡园书屋的设立,不仅是新华书店集团服务我校师生的举措,更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使有着百年办学历史、从岁月深处飘来的幽幽书香在新校园中更为浓郁、更加芬芳!

(3)设立“阅读岛”

为丰富我校师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书香校园氛围,学校在实验楼一楼大厅设立“阅读岛”。“阅读岛”与匡园书屋实行差别化服务,这里主要提供报刊阅览,凡我校师生均可在课余时间自由进入阅览,里面的报刊亦可带回教室阅览,但需及时归还。

(4)各班教室设立小书房

学校在各班教室设立“班级小书房”,统一装修并配置书桌、椅子及书架等设备,小书房图书一部分由学校统一购置,一部分由班级学生自行捐赠,图书保有量均超过200本。在管理上,每班设2名学生志愿者具体负责小书房的日常管理工作,学校图书馆负责业务指导,并进行学期考核,考核成绩纳入红旗班评比。

以学校图书馆为中心,以匡园书屋和“阅读岛”为两翼,以“班级小书房”为触须,我们努力营造书香校园的文化环境,力求让学生有“人在书中、书在人旁”的美好意境,从而实现海德格尔所谓“诗意的栖居”。

2.优化馆藏资源

(1)以纸质资源建设为基础

①保证经费投入:图书采购经费列入学校每年的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

②固定采购团队:图书馆成立采书专家组,由各教研组选派一人组成,人员相对固定,负责学校图书馆每学期一次的大宗图书采购工作。

③强化校店联系:加强学校图书馆与市新华书店的联系,及时沟通信息。

④加快流通速度:集中人力进行新书编目加工,及时上架流通,同时多渠道做好新书宣传推荐工作。

(2)以数字资源建设为补充

①北大Apabi数字图书馆:学校非常重视数字图书馆建设,拨专款购入北大方正的Apabi数字图书馆管理平台,并已陆续购置126个图书包,共计10 290册。

②中国知网全文期刊库:2009年,学校又斥资购入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该数据库含1994年至今的各学科、各类别期刊2 000余种,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中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强调一个“用”字,不管是纸质资源抑或数字资源,都以是否便于师生利用为出发点。纸质资源采购上坚持“种多册少”,管理上坚持“全开放、全开架、全接待”。数字资源保证校内每网计算机都可无障碍访问、下载和阅读。

3.组织读书活动

(1)针对教师—“百万百卷读书行动”

2010年10月10日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好日子,在这天,学校举行了一项意义重大的活动——“百万百卷读书行动”启动仪式。该活动的具体目标是:在5年内,学校投入100万元经费用于满足教师的读书需求,使5年内每位教师人均阅读图书数量达到100本。年均阅读20本。要让学生学会阅读,首先要让教师成为阅读者。

(2)针对学生—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近年来,学校在营造读书氛围、打造书香校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不断补充图书馆藏书、改建匡园书屋、举办读书征文活动、邀请名家大师来校讲学等。

①“读书月”活动鼓励全员参与。2010年11月15日,我校首届“读书月”启动,全校各年级学生积极参与。“读书月”活动包括“国旗下的讲话”“图书漂流”“书签设计”“朗诵会”“我来推荐一本书”“黑板报设计评比”等多种活动。可以说这一活动的启动,进一步强化了校园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快乐阅读中拓展了生命的长度和宽度。

②匡园讲坛邀请名家进校园。让学生聆听大家的至理名言,感受名师的精神风采,与他们进行智慧的对话、心灵的沟通,是学校教育的梦想。为此,学校成立了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匡园大讲堂活动办公室,专门负责该项活动的开展。截至目前,已有曹文轩、周国平、康震、刘强等多位名家走入匡园,撒播文化。

③阅读课进入正式课表。我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即将语文阅读纳入课程系列,语文阅读课两节连排进入正式课表。语文阅读课在图书馆阅览室进行,以语文教师为主、图书馆教师为辅,共同承担。

④激励形式图书化。学校开展的各项评比及竞赛活动,除必要的奖状证书外,物质奖励均是购书券(可在校园书店直接消费)或图书,这在无形中促进了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四、我校图书馆在建设书香校园中的思考

学校图书馆积极参与书香校园的建设,发挥着自己独到的作用。结合我校实践,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1.多方协作很重要

书香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学校图书馆的力量显然无法实现。因此,成立学校层面的领导小组,建立相对完善的组织体系,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调动学校内各部门的力量就显得至关重要。我校书香校园建设由学校校长室负责,由一位主管校长牵头,以学校图书馆为基地,学校相关处室(如课程教学处、学生工作处、教师发展处、后勤服务处)和各级部通力合作,有效地保证了该项活动的开展。

2.活动策划求细致

活动的策划是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的策划书是活动开展的基石。在建设书香校园的过程中,我校图书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具体需求,认真做好每次活动的策划书。策划力求细致、详尽,尽可能描绘出活动的宏观图景。比如,我们

(下转页)

(上接页)

将活动分为前期准备、过程追踪、结束汇总等阶段,在过程追踪中又要求强化重点,兼顾其他。

3.活动宣传需到位

学校图书馆要采用多种方式做好阅读活动的宣传工作,在校园内营造出浓厚的读书氛围。我校图书馆在阅读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积极利用校内资源,包括校报、校刊以及学校网站,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同时,我们还利用图书馆自有的宣传栏,制作亲近学生的海报、宣传画等进行宣传。通过多措并举,不但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活动,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图书馆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4.活动实施要给力

书香校园建设要有诸多活动作为支撑,而活动效果的达成依赖于活动实施的力度。因此,学校图书馆在创新读书活动、推广阅读的过程中,必须树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想。以我校图书馆为例,阅读活动的策划涉及诸多项目,如果要面面俱到,以图书馆的现有资源,结果必将面面俱“倒”。所以,我们每次确定将2~3个项目作为重点,集中精力将其打造成品牌活动。另外,对于业已确定的活动,我们实行项目负责制,并签署责任状,做到责任具体到人。

五、结束语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因此,积极开展书香校园建设活动,对于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长远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此背景下,学校图书馆应将书香校园建设视为图书馆的使命,努力探索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方式和途径,积极投身于书香校园建设工作之中,并借此提升学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阎雅玲,陈红.最是书香能致远:以区域大阅读推动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3):15-17.

[2] 陈淑贞.创建书香校园,促进内涵发展[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1):28-29,30.

[3] 李中英.营造书香校园,提升文化品位:浅谈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点[J].教师,2010(32).

[4] 黄炜添.建设书香校园的实践探索[J].教育导刊,2010(8):30-31.

网上读书园地范文5

关键词:信息时代;农村学校;阅读教学

农村儿童阅读现状令人堪忧,亟待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农村学校的阅读推广,激发农村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农村儿童的阅读习惯、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从整体上改善农村儿童的阅读现状,使农村儿童有书读、爱读书、读好书。

一、信息时代农村学校阅读现状

第一,阅读环境缺失。由于课业繁重、升学压力等因素,农村学校对学生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学生的阅读兴趣普遍不高,未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尤其是一些农村学校经济能力有限,没有多余资金建设图书馆、阅读室,学生缺少阅读的硬件环境,根本没有机会大量地阅读,更别提阅读感兴趣的书籍[1]。第二,阅读资源少。一些农村学校没有配备图书馆、阅读室,即使有图书馆、阅读室,藏书也相对残旧,种类不全、数量有限,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三,阅读引导不足。农村学校很少有组织、有规划地指导学生阅读,很多学生盲目阅读,严重降低了阅读价值。

二、信息时代农村学校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营造阅读氛围良好的阅读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阅读,推动“书香班级”“书香学校”建设。为此,学校应采用有效策略营造阅读氛围,第一,农村学校认真落实贯彻九年义务教育要求,积极建设数字图书馆、阅读室,开辟“读书园”,加强“书香班级”建设,建构一个符合“书香学校”构建要求的阅读环境。第二,始终坚持“教室是简易阅览室,学校是读书乐园”的校园读书环境建设指导思想,力求构建读书氛围浓厚的“书香校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第三,通过多媒体课堂、校园广播、微信群、校讯通平台等阵地进行书籍推广,分享一些有益的阅读经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第四,搭建阅读活动展示平台,推广交流阅读经验、过程,评议阅读成果,促进阅读优化与阅读推广。学校基于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建立线上阅读活动展示平台,如利用校园网建立“学校阅读活动展示”板块,展示各个班级每周的阅读主题、学生阅读书籍目录,以及所达成的阅读效果。此外,还可以展示不同班级、学生的阅读评比结果,营造竞争氛围,以带动学生阅读。

(二)拓宽阅读渠道信息时代下,阅读方式日益便捷,阅读资源也越来越丰富,除了实体阅读材料外,网络资源也是重要的阅读材料,农村学校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展阅读渠道,丰富阅读资源[2]。第一,基于信息技术搭建阅读活动平台,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数字阅读平台,提供多样化的网络资源和个性化的阅读服务,共享阅读乐趣。第二,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开展节庆、节气等阅读实践活动,发挥数字图书馆、农家书屋等阵地作用,满足农村学生的基本阅读需求。第三,充分推广“考拉阅读”中文分级等互联网阅读平台,引领农村学生的阅读活动,使农村学生有大量的阅读平台。

(三)落实阅读内容积极落实阅读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这是农村学生阅读推广的出发点和着力点。第一,教师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组织各种各样的班级阅读活动,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书籍阅读。第二,教师要鼓励学生每天晨诵、午读、暮享,利用节假日大量阅读,引导学生养成自觉、主动的阅读习惯。第三,教师要开展实施以“三个一阅读”为主的常规阅读活动,使阅读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常态。第四,教师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互联网平台上阅读网络资源,拓展阅读面。通过阅读内容的积极落实,有意识地把阅读变成学生日常生活的常态,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与习惯。

(四)加强阅读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向学生总结推广有价值的阅读材料、分享高效的阅读经验,锻炼学生的阅读甄别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大量读物中汲取有价值内容,进而强化阅读质量。第一,学校建立“读书会”微信共读群,每周设定一个主题,由教师根据主题向学生推广阅读内容、分享阅读经验,指导学生阅读。第二,教师引领学生在“读书会”微信共读群中自由沟通,互通有无、交流经验,达到互相借鉴学习与经验积累的效果。第三,教师要利用每周阅读课围绕着本周共读内容在班内进行探讨交流,以写听后感或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巩固转化阅读成果。第四,教师要有甄别地让学生阅读网络资源,使学生浏览有意义的网络资源,从网络资源中汲取有益养分,避免学生被互联网上一些不健康内容的干扰。

网上读书园地范文6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在高校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作为一项系统化的工程,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涉及到高校内的各个部门,尤其是与校园文化联系十分紧密的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本身具备了多重优势,它拥有丰富的藏书和先进的设备,还拥有多样化的宣传方式,能够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利的条件。高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为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1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高校的校园文化指的是将社会的先进文化作为核心,将各种文化活动作为载体,在高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所产生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总和。从内涵方面可以将高校的校园文化分为四个部分:(1)物质文化,包括生活、教学以及科研等方面的物质条件,它们主要以校园环境、基础设施以及物质资料等为载体,是校园文化得以存在的重要基础。(2)精神文化,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价值观、社会规范、学风与校风等等,是校园文化中的核心内容。(3)行为文化。它主要是用来组织与设计校园内的精神文化。(4)制度文化,它是校园文化中的行为准则。

2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

2.1图书馆是校园文化活动中心之一

作为高校的情报中心,图书馆内储存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其中还包括很多专业的学科文献。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图书馆既可以为其提供所需的文献资源,还可以为其提供和谐的活动环境以及广阔的空间,是建设校园内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重要阵地。在高校内,教师备课、开展科研活动、进行学术交流、学生学习课外知识等活动都是在图书馆内进行的,所以,图书馆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一个文化活动的中心。

2.2图书馆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

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培养,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方式。但由于课堂教学难以涵盖所有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因此要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就需要借助于具备多重优势的图书馆。图书馆储备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并配备了先进的基础设施,可以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来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而且信息网络的发展可以使得图书馆内的资源实现共享,有利于拓宽教师与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3图书馆是学生充实自己,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基地

如今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大学生要向在新的时代中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继续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不断学习和储备新的知识。对于大学生来说,图书馆内具备了独特的资源优势,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满足自身的知识和文化需求,还可以供他们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实现全面综合发展。

3高校图书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3.1完善高校图书馆的硬件设施

作为高校内物质文化的重要标志建筑之一,高校图书馆的外形、建筑布局、室内环境以及周边绿化等各个方面能够反映出校园文化的深厚内涵,有利于陶冶教师和学生的情操。因此,高校应加大资金支持,对图书馆各方面的硬件设施进行完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对图书馆的空间设计进行统一,为师生提供惬意的阅读环境,为高校树立良好的形象。(2)在布置图书馆的空间时应体现出高校浓厚的精神理念与人文内涵,如可以在馆内摆放书画作品或者名人名言,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风格。(3)将图书馆营造成一个文雅优美的阅读场地,充分激发出教师与学生的阅读兴趣。

3.2完善高校图书馆内的软件设施

积极完善高校图书馆内的软件设施有利于推动校园内精神文化的建设,因此,高校应对此提高重视,并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进行完善:(1)提高馆员的综合素养,包括政治素养与业务素养。图书馆员应将以人为本的观念运用到工作当中,为读者提供周到的服务,并耐心引导读者自觉遵守馆内的规章制度,运用自身的良好修养来感染读者。(2)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以满足读者更高层次的追求。图书馆应结合本校的专业设置以及学科特点来对藏书进行摆放,并不断的补充和更新自身的馆藏资源。在采购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时应做好质量把关,避免不健康的产品进入到馆内。另外,图书馆还应为自身的文献资源与信息资源建立分类索引,方便读者更快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3)开展各种导读活动,树立良好的读书风气。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导读活动来向学生推荐高质量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接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3.3完善高校图书馆内的制度

作为校园内制度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校图书馆内的各种规章制度对规范师生的行为方式,提高读者的素质与修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规范和完善高校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有助于将办馆理念落于实处,充分发挥出图书馆的所有职能。高校图书馆应将读者放在主体地位,对原来的制度进行规范并加以完善,包括各部门的岗位职责、业务工作的细则、日常的行为规范以及奖惩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制度。这样既可以为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依据,使其得到统一与规范,确保图书馆内的各项工作都能够顺利进行,还可以在潜移默化当中对读者进行约束,让读者形成一种自我管理的意识,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

3.4利用网络促进图书馆与师生良性互动

随时移动互联网和手机时代的来临,高校师生利用电脑和手机获得资讯的占比越来越大,高校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也要顺应这种时代潮流,充分利用好社交媒体和网络工具将自身优势展示出来,可以定期在公众微信号上更新馆藏资源动态,讲座信息等,以扩大图书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的互动性实现与读者的交流,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促进师生与图书馆的良性互动,保障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4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建设校园文化的主要阵地,高校图书馆能够有效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高校应充分发挥出图书馆的多重优势,并积极完善图书馆内的软硬件设施以及各种规章制度,为建设校园文化奠定基础,从而实现培养全面综合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亚军.大学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探讨[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03).

[2]罗丙军.基于校园文化建设背景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探讨[J].兰台世界,2014(08).

[3]郭芳,李莉.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