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考试总结范例

网上考试总结

网上考试总结范文1

关键词:网上阅卷;透明度;教育考试;评卷优势

0引言

网上阅卷又称为无纸化阅卷,是20世纪末在我国开始的一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扫描技术为依托,以控制主观评分误差、实现考试公平性原则为最终目的,将多年来人工评卷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和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由评卷教师在计算机辅助下完成试卷评阅的一种全新工作模式[1]。网上阅卷技术最初被用于高考阅卷,从1999年广西高考英语试点到现在,高考网上阅卷已从1个省发展到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阅卷科目也从单科英语作文发展到全部科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广东和福建率先在全国实现了高考全科目计算机网上辅助评卷并取得了成功。2003年,黑龙江省率先在全国成人高考中推行网上阅卷,首试成功。随后,社会考试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硕士研究生入学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全国证券从业人员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科目、电大远程教育课程、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等,分别作为网上阅卷试点考试,全部取得成功。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网上阅卷是对传统评卷方式的一种革命,是考试理念、考试手段和考试组织的一种创新,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2008年4月28日,教育部还下发了《国家教育考试网上阅卷技术暂行规范》《国家教育考试网上阅卷统计测量暂行规范》《国家教育考试网上阅卷暂行实施办法》,使网上阅卷从执行标准跟管理办法上有据可依。据考证,网上阅卷在我国兴起,始于1989年以来推行的标准化考试改革,我国网上阅卷的兴起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客观题评卷阶段和主观题网上阅卷阶段,如果说前者是标准化的结果,后者则是为了提高考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随着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了网上阅卷模式,明确网上阅卷是教育考试评卷的发展方向。随着高等教育考试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现代化技术的发展,考试实行改革已势在必行。考试手段现代化是考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网上阅卷则是考试手段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有必要对高等医学院校教育考试实行网上阅卷改革进行探讨和研究[2,3]。

1网上阅卷技术的开发应用与实践推广

高校教育考试实施网上阅卷的关键在于:一是网上阅卷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二是网上阅卷的实施和推广。

1.1网上阅卷技术开发与应用

技术的开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硬件技术,最基本的就是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扫描技术。二是软件技术,包括图像校验与考号识别技术。三是网络技术,包括基于局限网的C/S结构和基于广域网的B/S结构,这是两种不同的网上阅卷系统,前者适应于小规模考试,后者则适应于大规模考试。应用主要取决于专业技术公司的支持和服务。这是因为网上阅卷是一项以现代高新技术应用为标志的工作,其技术性、专业性很强,对于技术支持和服务的依赖性相当强大。其中的高速扫描、OCR/OMR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和压缩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客观题的识别和评分、主观题试卷的自动流转、评分误差控制等,都需要依靠专业技术公司的支持和服务[4]。

1.2网上阅卷技术的实践与推广

网上阅卷的实践与推广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网上阅卷系统的完善与多元化开发,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如高校各专业课程种类多、规模小、题型复杂的考试阅卷,对网上阅卷系统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特别是阅卷后考试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充分挖掘和利用。二是制定并完善与网上阅卷相匹配的一整套考务管理办法,包括考前试题设计、答题卡制作,以及考试过程和评卷过程的监控,试卷的管理和数据库的安全管理,以及评卷后的查询、统计分析工作等,这就要求根据新情况、新特点,改革原有的考务管理模式,从组织上、管理上确保网上阅卷系统的顺畅运行。三是进一步加强网上阅卷的标准化研究,包括网上阅卷的技术标准(含软件和硬件技术)、网上阅卷的测量和控制标准、网上阅卷的管理标准等。实施网上阅卷,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阅卷速度、保证了阅卷质量,也减少了评分误差,实现了考试的公平,并便于统计分析,确保信息的反馈。

2网上阅卷在实践中的应用

2.1考前答题卡的制作

由于高校校内考试的科目种类众多,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不同,适合不同科目的题型和题量也有所差别。因此,考前需制定出几个适用于不同类别科目考试的通用答题卡模板。规范命题计划,尽量将答题卡模板的数量控制在3-5种,以提高切割模板、评卷任务建立和分配的效率。

2.2印制试卷和答题卡

试卷将试题与答卷部分分开,即试题部分不再给考生留作答空间,所有主观题的作答区域都印刷在答题卡上。考生在答题时,客观部分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主观题部分在答题卡的相应答题区域内作答。由于网上阅卷的试卷扫描对答题卡模板的定位和印刷质量要求比较高,在试行阶段不断完善答题卡模板的修订和印刷,降低试卷识别异常率,提高网上阅卷的效率。

2.3准考号和阅卷教师账号

考前将学生名单信息录入Excel模板中导进系统,为考生考号的有效性检测做好基础。根据二级学院上报的网上阅卷教师名单,创建教师个人评卷账号。

2.4试卷扫描

考试结束当天,由考试中心人员在保密室进行试卷扫描工作。首先,在系统中创建扫描任务,即考试科目的文件夹。用高速扫描仪快速扫描答题卡,批量扫描结束时,查看异常识别的试卷图像,并进行考号有效性检测,对异常识别的试卷和检测无效的考号处理成功后将试卷图像保存在计算机的服务器中。根据答题卡样式选取对应模板进行模板扫描并切割成部分答题区域图片,将图片建立成阅卷任务。根据教研室上报的评阅分配计划,按照教师的评卷题目范围,将考生的主观题答题图像分发给评阅相应题目的评卷教师的。

2.5网上阅卷

考试结束次日,组织科目相关评阅教师在机房集中进行主观题评阅,由考试中心人员全程监督,网络中心技术人员配合。评卷教师根据细化的评分标准进行网上评阅。

2.6成绩合成

考试中心人员在计算机终端把握教师评阅的进度,对已完成主观题评阅的科目进行客观题评分。对客观题部分进行OMR识别,录入标准答案,自动评分,即通过OMR/OCR识别软件自动识别考生的客观题涂点信息,把考生客观题涂点信息转换成数据信息,并与标准答案信息进行对比,得到考生的客观题成绩,同时,记录在数据库中,最终将主观题和客观题的分数合成,整理出最终成绩信息,并将相关数据信息和统计数据信息导出Excel表格。避免了教师合分、登分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3实施网上阅卷的优点和缺点

3.1网上阅卷的优点

第一,相对于传统的评卷方式,这种模式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考试评卷工作的公平、公正[5]。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引进,考生信息可以被自动屏蔽,阅卷教师评阅的是随机分发的考生答题图像,纸质答卷和考生信息根本看不到,评卷后又立即提交,使阅卷工作的保密性得到保证,避免了人为干预分数的可能性,极大限度地维护了考试公平、公正原则。第二,通过计算机自动合分、登分和统计分析等功能,避免了人工合分可能导致的漏判和合分、登分错误[6,7]。第三,减少了教师领卷、送卷等环节,规范了试卷的管理,减少试卷丢失的风险,方便试卷的储存。第四,提高了评卷的效率。网上阅卷减少了教师搬运、翻阅试卷、合分、登分等环节,明显减少了教师阅卷的工作量,提高了阅卷速度[8]。第五,试卷图像相对于传统的纸质版试卷更有利于储存,而且图像上显示阅卷教师姓名和时间有利于试卷的抽查。

3.2网上阅卷的缺点

第一,成本高。评卷中使用的服务器、储存和交换设备是不小的一笔投入。评卷场地和技术支持人员的考务成本较高[9]。第二,由于分发到每个阅卷教师的作答图片是随机的,因此对于雷同和抄袭等异常问题相对于传统手工阅卷不够直观。第三,由于高等医学院校考试科目众多,每科试卷各题分值不等,使网上阅卷的前期扫描和任务分配的工作量过大。

4高等院校教育考试中实行网上阅卷的思考

4.1实行网上阅卷对考试中心提出新的要求

考试中心作为考试的组织单位,肩负着领导和执行的责任。在管理过程中要做好各部门的分工负责和互相协调与配合。为保证整个考试和阅卷的正常运行,就必须根据网上阅卷的特点制定出与其相适应的考务管理方案,做好有关考务人员的考务培训工作,保证网络安全,加强内部监控并指定专人进行设备维护,服务器密码注意保密,数据及时备份,确保网络阅卷数据的安全可靠和完整性。

4.2实行网上阅卷对考生提出新的要求

答题卡的使用,对答题卡的作答有规范的要求,考生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注意事项认真作答。签字笔写好个人信息,规范填涂考号,在答题区域内按照题号顺序答题,否则,不在规定范围内的答案无法正常批阅。此外,要保持答题卡的平整和清洁,切勿折损。

4.3实行网上阅卷对阅卷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阅卷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对新的阅卷方式领悟力强,尽量避免在评阅操作上的失误从而减少对分数的影响。

5结束语

网上阅卷可以有效提高阅卷效率,在众多考试中已得到广泛应用。锦州医科大学通过4次网上阅卷试行工作,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总结了大量经验,今后会结合实际,进一步优化操作规范,使网上阅卷工作更规范、更准确、更高效。

参考文献:

[1]王赫.对高校考试实行网上阅卷的研究与思考[J].新校园,2017(12):11-12.

[2]杨泽,忠朱铭.网上阅卷之理性审视[J].中国考试,2017(8):50-55.

[3]范鹏.网上阅卷的优缺点分析[J].都市家教,2017(10):258-259.

[4]张颖.网上阅卷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2006(10):38-39.

[5]周德松,教育考试网上阅卷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3):40-41.

[6]彭茂玲,黄爱明,余光琳.网上阅卷环境中基于AgentH-IS的可信交互模型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6):74-82.

[7]王文成“人机对抗”视域下主观题评分误差控制策略研究[J].中国考试,2013(9):11-19.

[8]朱京江.大数据时代下人事考试网上阅卷管理系统的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71-172.

网上考试总结范文2

1.1考点数量大,地域分布广,受人力及物力条件限制,无法巡视所有考点网络教育的教学模式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学习者的学习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所以学习地点的地域分布非常分散。据教育部网站上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12月,全国68所试点高校的网络教育在校生已达570多万,部分试点高校学生人数已超过6万,其学习中心及考点的数量已过百。组建近百人的巡考队伍对很多试点高校来说,面临不少的困难:一是符合巡考条件(如工作认真负责、时间许可,等)的教师不多,有许多在网络学院兼职授课的教师往往因为工作繁忙而无法胜任此项工作;二是试点高校所设的学习中心分布在全国各地,如果全部派人巡视,差旅费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1.2缺乏科学的巡考监督机制,巡考效果差强人意学校一般将责任心强、作风正派及工作认真负责作为聘用巡考人员的首要条件,但在实际巡考过程中,仍会不同程度出现巡考工作走过场的现象,有些巡考人员对考试工作中出现的违纪违规现象不指出、不纠正,甚至离开考场,外出观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巡考监督机制不完善以及评价与反馈环节不到位所造成的。

1.3巡考人员业务不熟,难以发挥巡考的作用每次巡考,因工作需要往往还要聘用校内其他学院或部门的教师,以增强巡考队伍的力量,但这其中有些教师因对巡考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认真学习和领会巡考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因此,在执行巡考任务时很难对症下药,没有很好地起到检查、督促作用。

1.4巡考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增加了工作难度目前,许多试点高校都很重视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但巡考工作却停留在人工管理阶段,致使巡考工作信息化程度明显滞后。在网络教育发展初期,这种模式还可以运行,但随着网络教育的飞速发展,学生人数、学习中心及考点数量的不断增多,实现巡考工作信息化,已提升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2加强巡考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为了解决巡考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并不断提升巡考管理工作水平,特提出以下工作思路:

2.1建立健全科学的巡考机制

2.1.1加强巡考队伍建设,形成严肃考风考纪的骨干力量巡考人员承担着贯彻落实学校考试工作要求的职责,发挥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对考点考场的考风考纪实施有效监督检查的作用,并对考场违纪违规行为进行直接处理。因此,考试部门应在巡考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一是在人员选拔方面,应选拔原则性强、认真负责、不恂私情、年富力强,能代表单位风貌和形象的教师参加巡考工作;二是建立巡考人员信息库,跟踪记录他们的工作情况,以备下次巡考安排时优中选优,避免用人的随意性。

2.1.2强化巡考培训工作,提高巡考工作质量巡考是一项原则性和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巡考人员必须参加相关培训才能胜任此项工作。培训的主要内容:一是讲意义,要强调巡考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巡考人员的责任感;二是讲纪律,要指出巡考工作中必须遵守的纪律要求以及违反纪律的处理措施,增强风险意识;三是讲任务,要使巡考人员知晓巡考任务的具体内容和各阶段工作目标与质量标准,做到心中有数;四是讲方法,要使巡考人员在工作中能够正确处理巡考与监考之间的关系、巡考与考生之间的关系,保证工作效果;五是讲技能,要使巡考人员掌握发现各类违纪现象的技巧,并能够准确处理各种违纪违规行为,冷静对待和处理突发事件;六是讲作风,要提示巡考人员注意树立良好形象,文明执纪,并在工作期间坚守岗位,不接受任何宴请和礼金。培训工作能够提高巡视人员的素质,增强做好工作的信心,为他们顺利完成任务打下良好基础。

2.1.3选聘部分学习中心的教师一起参加学院组织的巡考工作,扩大巡考面从2012年12月考试开始,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改变原来巡考工作全部由校内人员担任的局面,选聘了校外学习中心的人员一起参加巡考工作,这种做法的优点:一是扭转了原来在校内选聘大量巡考人员的困难局面,学习中心教师的加入,使考点巡视的范围更加扩大,其监控功能也得到有效发挥;二是学习中心参加巡考的人员一般是一线工作人员,对考试组织流程比较清楚,能起到监督和协助兄弟学习中心做好考试组织工作的作用,另外,也提供了各学习中心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三是节省了开支,因为学院在安排管理中心或学习中心巡考人员时,一般不会跨省安排,这样费用也相对减少。

2.1.4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对于巡考人员的使用原则是优胜劣汰,其关键在于有效的考核:一是巡考人员必须完成网络学院布置的各项巡考任务,并提交相关的检查表格和巡考总结,如果材料没提交或与实际情况不符,则说明该巡考人员工作没到位;二是学习中心及考生对巡考人员进行监督。学习中心或考生可通过学院公布的巡考邮箱、电话及平台,随时向学院反映巡考人员工作情况。凡不认真履行巡考工作职责的教师,我们将不再续聘。

2.1.5建立巡考责任追究制度,增强巡考责任心维护好考场纪律,保证好考试质量。一经发现巡考人员有任何不作为或严重违规行为,并且由此造成严重后果者,学校将给予相应的处罚,并且不再续聘。

2.1.6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要建立高素质的巡考工作队伍,还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对那些坚持原则、认真负责、敢抓会管、工作出色的巡考人员,一方面要给予相应的荣誉;另一方面应予以适当的物质奖励,以调动整个巡考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2.2提高巡考管理信息化程度巡考工作从组织报名、安排巡视、巡考工作汇报及学习中心对巡考人员工作的评价,每个环节的工作量都很大,如果不借助信息化平台高效开展工作,其效果会大打折扣。总结多年来的巡考工作经验及问题,我们认为巡考工作至少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化管理:

2.2.1档案管理电子化巡考工作仅仅依靠网院工作人员的参与是远远不够的,常常还要聘用部分校内的其他人员,为了长期保存巡考人员信息,同时实现高效管理、快速查询,我们迫切需要建立巡考人员的电子档案。电子档案主要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历次巡视的考点、提交的巡考总结及学院、学习中心对巡考人员评价等信息。

2.2.2巡考安排智能化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学习中心及考点也在相应增加,巡考工作如果还停留在人工管理的水平上,则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如在安排巡考时,既要考虑巡视新点,又要考虑巡视近几次未巡视过的考点,还要考虑巡视存在问题的考点,同时还要综合考虑人员的安排。总之,如果系统能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给出一个基本满足巡考需求的初始安排,管理人员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则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就会大为提高。

2.2.3材料提交无纸化巡考人员回来后,一般都要向学院提交对学习中心考试组织工作的评价表、巡考工作总结等材料,这些纸质材料不便于收集或保管,常出现遗失或漏交现象,如能从网上提交,则能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同时,学院管理人员可以从系统里调阅、汇总巡考人员在巡考工作中收集的学习中心关于招生、教学、资源、技术等方面意见或建议,并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

2.2.4评价反馈网络化学习中心在网上对巡考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以往,学习中心都是通过电话和邮箱反映巡考人员工作情况,但这些方式都不便于信息的保留,容易被遗忘。如果学习中心能在考试结束后,在网上对此次巡视人员的工作情况给予评价,则非常有利于对巡考人员的监督,同时,学院也可根据巡考人员的工作表现,确定下次是否继续聘用。

3新管理机制的实施效果

从2013年4月起,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采用了新的巡考管理机制,有效地提升了巡考工作的质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巡考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职责有了一个更清晰的了解从此次开始,巡考人员可通过三种方式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①面对面的巡考培训。学院在考前20天左右召开所有巡考人员的工作会议,会议对巡考前的准备工作、巡考中的检查工作及巡考后的总结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培训;②发放巡考手册。从该次起,我们改变了原来发放零散的巡考资料的做法,而是将巡考工作职责、考试时间安排及考试有关规章制度整理成册,发放给巡考人员,这样既便于巡考人员全面了解巡考工作,也便于携带,受到了教师们的普遍欢迎;③巡考信息管理系统设有巡考资料专栏,教师们也可通过此栏目了解巡考的相关信息。

3.2评价、监控机制更健全针对不同对象增设有三个评价功能:①巡考人员对考点考试组织情况的评价;②学习中心对巡考人员工作的评价;③学院通过检查巡考人员在网上提交的巡考总结对他的此次巡考工作进行评分。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3年6月份课程考试共聘用了63位校内教师及28位校外学习中心教师参与巡考工作,其中85位巡考人员对考点做出了有效的评价,54个学习中心对巡考人员进行了评价。而学院依据学习中心给出的评价及巡考总结提交情况对巡考人员也给予等级评价,其中有2名教师因工作不负责,离岗现象严重,下次巡考已不再聘用。

3.3资料、信息收集更科学,更易于管理巡考报名人员的信息、考点考试情况登记表及巡考总结均通过网络提交,这样有利于信息和资料的收集、保存和分析,同时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3.4考场秩序良好,违纪违规现象明显减少此次考试阅卷工作结束后,我们对各科的成绩进行分析并对违纪情况进行了汇总,结果显示,违纪违规及无证参考现象明显减少,这得益于学院在考前召开的考试视频工作会议,在强调考试纪律的同时,也指出了此次派出的巡考人员将重点检查的几项工作,如是否按学院统一规定的时间和地点组织考试;是否带学生卡和身份证参考、考场纪律是否良好,等。如果巡考人员对所巡视考点给出比较差的评价,学院查明属实,将用书面的形式告之其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整改,如果情节严重,将给予相应的处罚。2013年6月课程考试,有8个考点被点名批评,1个学习中心受到停招处罚。

4总结

网上考试总结范文3

(一)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能够帮助大学生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能够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能够促进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素养,从而使得大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

(二)是国家发展的必然需要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希望,他们是国家兴盛强大的主要源泉,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地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能够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将自己的前途和理想与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兴盛结合起来,从而为国家的强大而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二、以网络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措施

(一)构建网上教育基地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型媒体渐渐地成为了当代大学生学习和交流的主要工具之一,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构建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基地来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念。在构建网上教育基地时我们可以采用现在的主流文化,从而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我们可以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三个代表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了解并且掌握这些知识,最终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同时,我们可以在网上举办一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理念。我们也可以创新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例如,将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中。另外,我们也可以将图片、声音、影像和视频作为教学手段之一。

(二)积极开展网上教育活动

开展网上教育活动能够大大地增加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定时举办一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例如,我们可以开展网上交流学习活动,让所有的学生在活动中可以畅所欲言,然后,可以由教师进行总结工作,并且将交流的最终结果公布,使得每位学生都可以强化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另外,我们可以开展网上心理辅导课程,每天由不同的教师向学生讲解,学生可以向教师咨询关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问题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三)实施网上考试制度

我国的许多大学对于大学生的考试成绩要求都比较低,这就使得大学生渐渐的失去了学习的压力,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课程更是枯燥乏味,许多大学生只是将这一课程作为选修课对待。为了改变目前的现状,我们必须制定网上考核制度。教师可以定期在网上对学生进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测试,对于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应该给予一定的惩罚,并且让他们参加补考,如果补考成绩仍然不合格,应该扣除他们的所有奖学金和学分,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四)传承传统文化,借鉴国外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主要内容,例如,善良、理解等都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文化并不是完全正确,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并且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将我国传统文化与国外优秀文化相结合,从而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更加丰富。我们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国外优秀文化,并且将他们变为自己的文化。另外,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强化自己的知识。例如,学校可以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聘请国外相关专家与大学生进行文化交流,使他们学习国外的优良传统文化,不断的强化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并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三、小结

网上考试总结范文4

工商管理专业是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社会培养了急需的管理人才,对其教学资源的建设和有效利用进行探索,对开放教育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资源利用现状

1.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需要脱钩工商管理专业为许多大企业集团培养过不少学生,这些学生工作经验比较丰富,在学习中他们反映大部分教材资料在工作中没有太大作用,只是应付考试,实用性不大,而那些注重应用性的教材受到欢迎。大部分学生购买教材,但平时很少用,只是考前才赶紧翻看,少数人考试时教材还是崭新的。

2.面授课到课率极低新生刚入学时,对学习内容和形式报有好奇的心态,但是上过一段时间的课后,感觉没意思,到课率逐渐下降,有的课甚至整个学期没人上,大部分课程的到课率也只有10%左右。学生希望有面授辅导,但又不来上课,面授课遇到了困境。

3.网上的教学资源内容繁多但用者寥寥网上提供的教学资源包括静态和动态两种,同时分为中央、省、市三级教学平台,教学资源看似很多,但能被有效利用的资源不多;学生对网上资源需求较高,但高质量的网络教育课程资源缺乏,内容多是文字教材的翻版,专业特色不够明显;资源存在重复建设现象,利用率低。

二、教学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分析

1.教材内容与经济建设的相关性制约着这项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学校教材的编写主要由高校教师进行,内容偏向理论性,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基层管理的一线,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仅凭书上泛泛的理论很难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内容对工作没有实质性影响。期末考试基本上是闭卷形式,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力,所以学生对教材的利用只是在考前几天。

2.教师的授课能力和授课内容与考试的相关度是面授课到课率高低的关键多数教师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授枯燥而单调的内容,教材有什么教师教什么,这种陈旧的教学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授课教师对考试缺乏知情权,授课时没有重点,或对重点掌握错误,导致学生对面授课缺乏兴趣,久而久之到课人数会越来越少。

3.网上资源质量不高影响利用率三级教学平台都有教学资源,种类和数量相差不多,下级平台资源粘贴上级平台的内容,造成重复,缺乏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学生懒得去看,网上讨论、答疑方式不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所以资源利用率不高。

三、提高教学资源有效性的措施

1.工商管理专业的文字教材应具有应用性

工商管理专业选修课的教材可以校企合作编写,针对合作企业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充分发挥教材的应用性,满足企业对特色人才的要求。同时,可采取向兄弟院校乃至国外高校购买或合作编写等形式,以解决通用基础课程的教学问题。这样不仅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且还能促进教育的跨界发展。

2.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学生的到课率

开展专题讨论和说课比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面授课内容要生动有趣、有重点,提高学生的到课率。

3.合并三级平台资源,减少资源建设的重复度

现有教学资源种类和数量都很多,但是资源重复建设多,学生需要花费精力到三级平台查阅资料,内容多有重复,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我们的学生属于在职人员,在自主学习中工学矛盾较突出,学校尽量减少查阅资料的复杂性,只需建立一级平台资源,方便学生学习。

4.实时语音教学是面授辅导课的较好替代资源由于家校距离较远或因晚上上课不安全,无法参加面授辅导课的学生,不想放弃和教师面对面沟通的机会,用实时语音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实验显示签到率达到60%,远远高于面授课10%的到课率,其中不签到的原因是有一部分学生不习惯用耳麦,一部分人没有时间。采取这种方式,教学教师可以在家授课,也可以在语音室进行,在语音室教学时,愿意参加面授的同学可以来学校听课,对各种情况的学生都能照顾到。

5.QQ群讨论、共享资源,更符合学生获得信息的习惯

每个学生和教师都有QQ号,经要求都能加入班级的QQ群,对于课程重点难点的讨论在群中可以随时进行,教师不在线时,同学间可以进行讨论解决,真正实现了小组讨论的目的,而且范围更广,打破小组的界限,避免自主学习中的孤独感。教师根据讨论较多的问题进行集中回答,学生养成每天观看群消息的习惯,可以手机上网的同学更是随时可以知道群中的消息。

网上考试总结范文5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Mooc课;现代控制理论;教学设计;高等教育

前言

2001年,美国教育学家马克•普伦斯基(MARcPren-sky)提出“数字土著”和“数字移民”概念[1]。“数字土著”是指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在数字环境下成长、可熟练地操作电脑的一个特定青年群体。“数字移民”是指生于上世纪80年代(网络时代)之前,靠后天学习融入数字化生活,习惯于文本阅读的中老年群体。当下大学生基本为90后出生,正是“数字土著”一族,习惯屏幕阅读,数字化是从小就开始的生存方式。在这样的生源背景下,催生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现代大学教学方式,此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大学教学环境的与时俱进,体现教学手段的新与旧、传统与创新、技术与人文等元素之间的深度融合,是一种将“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相结合构成的教学环境,是“线下+线上”两种教学方式的有机整合[2]。混合式教学作为信息技术与现代教学手段深度融合的有效载体,综合运用不同教学理论、不同技术与手段、不同应用方式,汇聚“统一授课制的教学优势与网络教学的个性化特质”为一体,成为教师教学的一种新形态而备受推崇。

一、实施“混合式”教学外部教学环境可行性分析

(一)国家政策大力支撑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学的改革

2016年,教育部公布《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积极组织推进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教学活动,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3]以信息技术引领高等教育现代化,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正在迎来教师“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对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将带来深刻影响。

(二)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成就“混合式”教学模式

随着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胜利完成,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显著的进展,网络校校通、资源班班通、空间人人通及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建成,快速推进“三通两平台”[4]的应用,此项工程的完成为高等教育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同时,催生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是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基础

高等教育有效的教学是将技术知识、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相互作用形成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现代的生源是“数字土著”,生长在一个数字包围的时代,习惯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和人际互动。大部分教师属于“数字移民”,后天学习融入数字化生活,具备网络教学能力。

(四)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互联网时代,学生面临需掌握的知识量超载且知识碎片化两大问题,为此,王竹立教授提出了选择原则和零存整取学习策略的新建构主义教学法[5]:根据个人兴趣和问题解决需要,选择相关的信息与知识,采用零存整取式策略进行学习,建立起个性化知识体系。基于此,建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下,学生在网上灵活自主学习,课上,师生分享与交流,开展协作与探究,在教师引导下,实现知识的加工与整合,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将知识引入更深更广,实现知识创新,课后,总结、反思、答疑、讨论、私聊,师生间、生生间开展更深入互动。

二、《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

控制理论作为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历经三个阶段的发展: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智能控制理论,设计思想已在各个学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现代控制理论在控制理论中占有重要的承前启后地位。

(一)教学理念的确定

本课程教学秉承“开放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重视学生,尊重学生,提升学生的精神贯注于本课程教学全过程中,注重学生现阶段需要和未来发展需求。经本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注重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教”始终围绕“学生学”开展,以点拨、启发、引导、开发和训练学生的创造力才能为基本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设计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程是自动化专业基础课,针对现代控制学科的内涵,以最低限度的数学工具(线性代数)和恰当的物理浅释,全面、系统、深入浅出地讲授现代控制系统状态空间数学模型建立方法、内部结构的能控性、能观测性及稳定性等特性、状态变量及系统反馈调节和最优设计、观测器设计实验等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模型、表示方法、控制与优化方法等用于分析、解决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毕业要求指标点1.4);能够运用现代控制理论的相关概念和专业术语,对控制系统的特性进行正确的描述、分析(毕业要求指标点2.1),具备运用微分方程、状态向量方程、矩阵、状态空间模型等理论和方法对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对象进行建模、分析和设计的能力(毕业要求指标点2.2),能够识别自动化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正确运用物理规律和数学方法建立状态空间模型(毕业要求指标点2.3);并能够熟练运用自动化专业术语就自动化工程控制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毕业要求指标点10.2)。

(三)教学内容设计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涉及状态空间模型建立及求解、控制系统内部结构的特性(能控性、能观测性及稳定性)及最优设计、状态变量及系统反馈调节和最优设计、基于MATLAB观测器设计实验等知识内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

教学方法:依据《现代控制理论基础》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综合运用启发式、研讨式、过程导向式、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特别注意结合典型案例进行教学,营造良好的专业氛围,使学生在接受专业课程教育的同时,受到工程实践教育。教学手段:在保留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积极引进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采用“线上+线下+实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时数3/5,线上课时数1/5,实验时数1/5(暂定)。

三、《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内涵建设

(一)《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网上平台建设

网课教学平台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保障,依赖于校园信息化建设。我校建有智慧树(网课)平台,本课程充分利用学校网课平台,在此平台上构建《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网课平台。构建实时课堂直播(录播)和先进电子双板教学系统的“全时域,全地域”网络教学环境,构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和服务“一体化”云端集成式管理的硬件系统和环境建设。

(二)《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网上平台内容设计

1.教学视频

教学视频以西北工业大学郭建国教授带领团队制作的教学软件为基础,配合本课程教师的讲解视频(45分钟X8次=360分钟)。主要技术指标:H.264编码、MP4格式,分辨率720P,时长45分钟。因视频较长,在视频制作中,为避免学生拖拉视频,快速播放,设计了视频弹题,保证学生全程参与。

2.教学资料

教学资料主要有每个教学单元的PPT课件、PDF电子教案、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设计、电子版教材及参考文献及链接网址等。

3.单元测试与作业

每个教学单元学习结束后,配有单元测试题目,主要由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计算题等构成(10%),对于客观题平台自动判分,计算题等由教师批改。单元作业由控制系统数学建模及求解题、控制系统内部特性及优化设计题目、综合设计题目等组成。要求7天内完成并提交作业。采用学生互评后教师复查的批改方式,并给出最终成绩,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20%)。

(三)课堂讲授与讨论

线下讨论是弥补线上讨论不足的重要举措,每个单元安排2-3次课堂讲授与讨论课,讲授内容、讨论的题目由教师根据学生网上学习、测试及作业完成情况设定,对于大多数学生共同感兴趣或有疑问的问题,学生汇总到班长处统一提交给教师,可作为候选内容或题目。讨论题提前公布在网上,学生可提前准备,查找相关文献资料,还可以让学生在线预热,制作几分钟的PPT,届时课堂讨论会热烈,避免冷场。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表现给出每个学生的成绩,计入平时成绩(10%)。

(四)期末考试方式

由于目前条件还不成熟,期末考试仍沿用传统的考试方式,即:纸质课堂测试(60%)。本课程最终成绩由网上单元测验、作业、课上讨论和期末考试组成,其中单元测验占10%,单元作业占20%,课上讨论占10%,期末考试占60%。

四、《现代控制理论基础》混合式教学运行方式设计

混合式教学没有规定的模式,如何操作由课程负责人自由选择,经本课程组研究分析后,制定《现代控制理论基础》混合式教学运行方式如下:课前,学生同步学习网课(部分内容上网):观看视频、参与讨论、完成单元测试和作业。学生需向任课教师提供网课学习成果截屏,教师以此给出成绩;课上,教师结合网课学习内容,组织课内教学与讨论题目,学生必须参加课内学习;课后,教师和学生都要及时总结反思。

五、《现代控制理论基础》混合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及标准设计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评价标准包括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两部分,侧重网络教学的评价,特制定表1评价指标及标准。

六、结束语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既可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启发、监控的主导作用,又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将传统“面对面”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可获得令人欣喜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妮•施伦普.课程领导者与教育技术[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刘锦,安珍珍,徐丽芳.MOOC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5(11):69-76.

[3]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技〔2016〕2号][S].2016-6.

[4]蒋东兴,吴海燕,袁芳.“三通两平台”建设内容与实施模式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318(03):7-10.

网上考试总结范文6

关键词:网络资源;高职院校;高等数学

在国务院2017年1月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强调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要求进一步改善基础条件,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无线校园”建设。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相关技术的不断创新,互联网深深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网络已经无处不在,商场、学校、工作单位等各个地方已基本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人们使用智能手机可实现随时随地上网。网上购物、在线购买火车票、移动支付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人们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提出了新的挑战。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也成为高职院校广大数学教师一个亟须研究的课题。

1网络资源的内涵与特点

网络资源又称网络信息资源,主要是指借助于网络环境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网络上所有可用于教学活动的资源,都可作为网络教育资源加以利用。网络资源具有以下特点:存储数字化,易于共享;表现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数量巨大,增长迅速;传播速度快,具有交互性和实时性;信息源复杂;动态不稳定性。

2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选择在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商丘职业技术学院、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新乡职业技术学院5所高职院校进行此次调查研究。其中,在5所学校随机抽取300名学生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另外,抽取5所学校的30名数学教师采用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在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网络资源的利用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意识低、缺乏完善的教学资源库、教师注重资源信息的呈现而忽略数学学科理论的教学3个方面的问题。

2.1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意识低

调查结果表明,由于家长担心学生过分使用电脑影响学习,只有31.5%的学生配有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有电脑的学生中80.6%的电脑能够上网,但有许多学生虽然没有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却可以用手机上网。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差,很难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的乐趣,所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更多的是被动学习,有的甚至直接放弃了高等数学的学习。因此大多数学生利用网络并不是用来查阅学习资源,而是用来做聊天、看小说、玩游戏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调查结果还显示,虽然92.3%的学生使用过网络学习资源但经常访问数学专业网站的学生却只占2.5%。可见,高职院校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数学知识的意识非常低。

2.2缺乏完善的教学资源库

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实力开发使用专业的网络教育平台,因此缺乏完善的教学资源库。互联网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各种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教师与学生寻找专业网络资源时要花费不少精力与时间。另外,在信息搜索过程中,学生难免会接触不少不良信息。因此教师要尝试利用网络空间建立教学资源库,包括教案、试题、课件、教学大纲、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研究成果等,让学生能随时随地高效地获取专业信息资源。

2.3部分教师注重资源信息的呈现而忽略数学学科理论的教学

有的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网上搜集下载了大量的图片、动画、视频等网络资源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将网络资源引入课堂,确实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但是如果不考虑教学内容而过多展示这些网络资源,就会舍本逐末,忽略学科有关理论的传授。数学学科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过多地在课堂上展示图片、动画、视频等网络资源,虽然学习过程愉快了,但是一节课下来,学生并不能真正有所收获。

3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与实践

3.1培养学生自主搜索网络资源的意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应能恰当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数学教学,还应培养学生有问题自主搜索网络资源的意识,教会学生获取网络资源的方法。比如培养学生遇到问题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答案的习惯,向学生推荐常用的搜索引擎网站。搜索引擎作为互联网的窗口,链接着无数资源和网站,百度搜索、360搜索等搜索方式无一例外是利用关键字匹配的方式获得我们想要的数据,再用列表的方式一页页展示给访问者。利用搜索引擎可以帮助学生查阅所需的数学学习资料。常用的搜索引擎有:百度搜索、雅虎搜索、搜狗搜索、360搜索等。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态度,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习过程中的难题进行自主研究和探索,从而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1]。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对网络资源利用的目的不仅在于促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更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促进其终身学习理念的树立。因为高职院校的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就会步入工作岗位。而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习的知识是很难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的,还需要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根据工作需要不断学习。显然,良好的学习习惯、终身学习的理念对学生适应工作岗位大有裨益。

3.2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应用传统的教学手段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引入网络资源对于有的教学内容而言确实可以变抽象为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一些单纯用语言不易讲解的概念和定理。比如在讲解定积分概念的时候,可以在网上下载有关Flash动画,动画使得原本抽象难懂的概念变得形象直观[2]。网络资源涵盖了声音、图片、视频等信息,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有其生命力。利用网络资源教学不意味着要完全放弃传统的板书等教学手段,两者是相辅相成而不是互相排斥的。比如对于一些重点例题,教师最好能板书重要的演算步骤,而不是在多媒体课件上一放而过,这样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

3.3利用数学学科论坛加强交流讨论

论坛又称为BBS,英文全称是BulletinBoardSystem。在BBS上,访问者可以浏览别人提供的信息,也可注册后发表主题供大家讨论。目前数学方面的论坛访问量较大的有数学中国论坛、数学研发论坛、数学之家等。数学学习者假如有什么问题无法自己解决,可以在BBS上发帖求助。在论坛这个虚拟世界中,每个人都可以给自己起一个极具个性化的网名。无论会员的身份是教师还是学生,每个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都有相同的话语权,即都可以发表主题和回复别人的主题。因此在论坛上,每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3.4使用考试酷云平台搭建在线测试系统

考试酷云平台是一个永久免费的电子作业与在线考试系统云平台,是广州创讯软件有限公司推出的针对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各种培训机构而设计的最新一代基于云技术的电子作业和在线考试系统,简称考试酷。可实现网上自测练习、模拟考试、电子作业、班级考试、自动评分和阅卷、答卷和成绩管理、智能组卷等功能。考试酷云平台的使用非常方便,首先由教师在网站进行注册,创建班级后,通知班级学生登录该网站进行注册、登录和申请进入教师所创建的班级。然后教师再次登录,进入班级,可以查看班级学生注册情况,还可以通过自测练习、电子作业、班级考试等功能开展辅助教学工作。学生登录考试酷云平台可随时随地进行自我检测,检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及时调整学习进度。

3.5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构建移动设备教学辅导环境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年初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信服务的应用程序。高职院校的学生几乎每个人都申请了微信号,基本上每天都在使用微信。教师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构建移动设备教学辅导环境,对学生很有亲和力和吸引力。微信公众平台主要有实时交流、消息发送和素材管理的功能,非常适合构建互动性强的教学辅导环境。到目前为止微信公众号有四大类,即订阅号、服务号、小程序和企业微信。教师一般使用订阅号构建移动设备教学辅导环境。教师首先登录网站申请微信公众账号,然后将高等数学相关的教学资源转换为包括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等微信公众平台支持的素材。为了方便学生浏览教学资源,给学生呈现友好的界面,还需教师建立完善的信息导航机制。

4结语

实践证明,对网络资源的恰当利用,能有效弥补传统高职院校的不足,同时能促使教师及时更新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在高数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终身学习的观念。需要注意的是,网络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是绝对不是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万能钥匙。教师在教学中不可过分依赖网络资源而忽略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只有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最新的教学理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推进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管永娟,张新萍.浅谈利用网络资源优化高职高专高数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8):175.

[2]李少文.利用网络资源优化高职高专高数教学初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62-263.

[3]张志凯,屠高雄.“考试酷”在单招计算机专业理论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18):108.

[4]蔡艳婧.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的应用与研究[J].电子世界,2016(15):31-32.

网上考试总结范文7

在开始培训之前,我们要先让学生填写调查表进行知识的摸底,根据收集到的学员情况制定适合学员的学习策略,帮助学员实现对考试内容、考试大纲、考试时间、试题结构与题型、试题题量与难度分布、可用的学习资源、自己可支配的有效时间等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合理的学习策略和备考方案。另外,辅导员还要检查督促学员积极参加面授辅导、网上答疑和讨论,接受考前强化培训,进行考前模拟练习等,同时利用电话、E-MAIL和QQ聊天等网络工具,为学员提供各种学习和考试的咨询服务。《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的课程,该课程网络统考重在考查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水平及实际操作能力,考试中基础知识的选择题部分占40分,而操作题占60分,满分100分。对大部分开放教育学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面授辅导成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作为辅导教师应仔细研究统考大纲,坚持以纲为纲,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分析统考知识点,把握章节重难点,总结反馈统考信息,认真设计面授辅导方案。通过面授辅导,引导学员按照知识体系和结构由浅入深系统的进行复习备考。考前培训我们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理论知识部分、操作部分和网考要点讲授。

理论知识占总分的40%,涉及知识面极广。根据以往考试情况分析,我们发现相对操作题,考生在理论知识部分失分情况更为严重。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随着计算机网考题库不断进行扩充,很多理论题已经超出考试大纲的范围,其次由于成人生自身年龄偏大,记忆力下降。根据以上特点,我们的理论教学要突出四个重点:教会学生进行取舍,复习以考试大纲为主,对于某些过于刁钻的题目果断放弃。在教学的时候尽量以理解为主,多让学生联想,少让学生少记忆。例如在讲授计算机病毒的特性的时候,我们就以感冒病毒来举例,这样学生看到计算机病毒时,就自然而然的想到感冒病毒,就会想到传染性、破坏性、潜伏性等特性。教会学生巧做题目。例如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的转换,是考试的必考题目。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这部分内容起码要花上半节课的内容,而且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还要花大量时间进行计算。我们就教学生使用附件的科学计算器来进行计算,既省时又省力。其实很多Word、Excel的题目,只要把软件打开一看就可以得到答案,根本无需强行记忆。使用好随书附带的联系光盘,建议有时间的学生多做理论练习题,熟悉题目。

操作题占到总分的60%。题目包括计算机基础操作题、WORD文字编辑操作题、EXCEL电子表格操作题、PowerPoint电子演示文稿操作题、Internet的应用操作题及新增加的多媒体应用。这部分的练习我们以全国高校网络教育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组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随书光盘“全国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统一考试练习系统”为平台进行练习。由于面授时间的限制,操作部分采取先在网上公布上课内容,学生先自己做练习,把所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在集中授课时,老师演示所有题目的操作过程。在演示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讲解如何做题外,还讲解做题的技巧以及分析往届学员在做此类题时出现的一些问题,最后应如何解决等。课后学生再次反复进行练习,加深印象。除此之外,学校应提供多媒体教室,安排好开放时间,以满足无法在家里或单位里参加自主学习的学生的需要。操作部分分为五个次面授,每次内容如下:计算机基础操作题,重点讲解资源管理器、控制面板使用和设置、常用工具等;WORD文字编辑操作题,重点讲解Word基本知识;文件操作和文本编辑;文档格式与版面;表格建立与编辑;图形制作及编辑;文档的页面设置与打印;EXCEL电子表格操作题,重点讲解基本知识;工作表的建立与编辑;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数据处理(排序、筛选等)图表的使用;PowerPoint电子演示文稿操作题,重点讲解考幻灯片创建、版式、模板,字体格式,移动复制,动画切换等。Internet的应用操作题、多媒体应用合成一次面授,Internet的应用有两道题目,一题用Outlook收发电子邮件,二是浏览页面并保存。后者比较简单,关键是保存位置,前者题型变换较多,难点是依据收到的邮件要求进一步操作,此时要强调学员灵活应对。多媒体应用是新推出的题目,主要考压缩和解压文件,难度不大。

网上考试总结范文8

关键词:应用型;网上授课;英语自主学习

0引言

在当今的大数据和信息化时代,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更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要。自主学习能力对学习者自身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加入WTO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外交流的增多,对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升和学习效率的提高。以“以人为本”、“终身教育”的理念为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将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2020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中,倡导学生朝着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方向发展。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现状

应用型本科院校,尤其是工科院校,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学习主要是为了应对考试。被动消极地学习,没有效率,甚至不能顺利通过考试。还有部分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依赖心里,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不利于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影响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原因如下:

1.1英语基础薄弱,缺乏自律性,学习方法欠佳。高校扩招,生源差异大,应用型本科院校,相对于其他本科院校来说,录取分数不高,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偏弱,未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擅长搜集英语资源,英语成绩“底线思维”(只想考试及格拿到学位证即可)造成心理障碍,对英语学习没有信心和恒心。自律性较差,对老师的依赖性强,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是上课听讲,很少预习和预习,很难保证学习效果。

1.2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能自主学习。高中时,部分学生学习较为被动,仍以考试为目标,即“通过四、六级考试”,但如何实现,未想好,很少学生主动思考“为什么学英语”,“怎么样才能学好”。部分学生学习无目的、无计划。非上课即不学习状态,自主学习意识不强,遇到不懂的问题,依赖老师指导,不主动思考解决的方法和寻求解决的途径。课堂上,只有30%左右的学生能够主动和老师互动,参与教学活动,自我评估能力不足,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后,不能对所学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审查,很少关注学习效率和水平的提高,不利于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1.3缺乏英语自主学习氛围,学习策略不够可科学。受高中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学习较为被动,英语学习也不例外,为了通过考试,记单词、学语法,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对知识只是死记硬背,缺乏深入的思考,不能形成良好的英语自主学习氛围。英语学习以背诵为主,未能较好掌握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学习策略。学生的英语学习渠道较为单一,只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练习,只有20%左右的学生能参与到英语角等第二课堂活动中来。部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偏弱,不能对网络资源整理归纳,选取适合自己的英语资源。

2网上授课模式下提升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2.1教学准备阶段

疫情爆发之前,网上授课模式并未广泛使用,为保障教学效果,并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相结合,课题团队成员召开了两次教研会议,主要内容为:网上授课模式、内容、教学进度计划等的研讨;网上授课期间对学生监管措施研讨。教学内容采用“经典慕课+教材”,制定详尽的教学进度计划。网上授课毕竟不同于教室授课,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力争取得较好地学习效果,通过教研活动探讨丰富了教学内容:由“单纯”的教材内容,转化为“有声教材+经典慕课点播”;在讲课的同时,融入课程思政。将课件进行改造,把课文、语法、写作等教学内容的讲解配成音频,插入课件,把课件变成有声教材,同时,将课件制成视频版,成为翻转课堂的素材。教材的内容是有限的,精选慕课,让学生进行点播学习。选择通用型的内容,如英语语音、英语词汇解析、大学英语创新写作等等。通过笔记的检查、作文思路的讲解及背诵、习题的讲解、课堂讨论的参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管。

2.2教学设计与创新

2.2.1课程内容设计根据大学英语课的特点,线上授课主要采用“直播+点播+自主学习指导”的方式,教学内容为“有声教材+经典慕课+分类教学初步融入”。丰富教学内容,融入课程思政,抓住学生的眼球,力争在发音、阅读、写作等方面有所突破,并培养学生每天坚持学习的习惯。

2.2.2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学习任务的下发”、“课前预习”、“课上授课”、“课下监督”、“评价与反馈”五个环节,形成闭环,以更好地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告同学们书”的形式下发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准备材料和完成预习工作;线上授课主要包括:串讲重点内容;通过学生讲解习题来强化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地评讲作业;答疑;课前创建作业,通过作业提交的方式监督学生、检查学习效果;通过微信/QQ等方式进行辅导答疑。多平台综合利用:钉钉直播,慕课点播,钉钉/微信群讨论或答疑;多途径资源整合:融入课文、语法、写作等内容的讲解的有声课件、精选慕课点播。

2.2.3考核评价设计多元化地考核评价指标,包括考勤、课堂讨论、口语练习、习题讲解、小测验、多样化的作业设计等方式,评价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监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课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更好地确保教学效果。

2.3特色与创新

2.3.1定时更新“告同学们书”,并提前下发,让学生心中有数。“告同学们书”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进度计划、学习要求、作业布置、慕课网址。根据学习内容的进展,定时更新,明确任务及要求,以便于学生按时完成、巩固学习效果。

2.3.2选择钉钉平台,创建班级群,使用圈子功能创建作业。将纸质版作业变革为图片、音频、视频等有声作业。作业主要有三种类型:笔记、熟读、背诵。表现为三种形式:图片、音频、视频。图片是慕课点播笔记;音频是音素、课文熟读等内容;视频是作文背诵。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指出优缺点,课堂上进行针对性讲解。

2.3.3分类教学和课程思政的融入,丰富教学内容。为了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更好地衔接,初步融入了分类教学内容:(1)语料库地建设,适量给学生补充专业相关词汇;(2)补充行业通用英语,让学生进行情景口语练习。在英语课堂上,融入课程思政,在补充肺炎相关英语词汇和口语练习的同时,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国家关于疫情防控的大政方针,同时引导学生做好个人防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网上授课模式下提升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策略的构建

网上授课模式的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课前知识的传授、课中知识的内化、课后知识的深层次提高。

3.1课前知识的传授

课前知识传授的主要形式为在线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形成报告、习题的完成与知识点解析。课前,英语知识的传授,主要由学生自主学习来完成。根据内容,教师设计典型的学习任务,在此基础上,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老师提供学生需要的慕课、课件、网络资源等。慕课主要是为学生夯实基础的内容,学生通过学习,梳理知识的逻辑性,以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吸收。课件,主要供学生预习使用,让学生对新课内容形成初步印象,对有疑问的内容做好记录,以便课堂上讨论使用。网络资源是新课内容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提高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任务的设计,将学习策略和对学生思维的引导结合起来,帮助构建解决问题的模型,实现原有认知结构和新知识有效建构,实现知识的内化。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主要通过在线讨论来完成。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在微信群、钉钉群及时与老师和同学讨论和交流。问题的及时解决能够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培养语言学习的自信、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强化学生对知识掌握,自主学习要配有习题,来检测知识的掌握情况。将学生分成小组,将分配的任务完成后,准备PPT汇报,形成发言人制度,轮流作为代表发言。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付之于行动,让英语得到充分运用,而不是形成惰性思维,总是依仗个别代表发言。

3.2课中知识的内化

在课堂上,针对英语自主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汇报,老师进行点评,对难点和重点进行深度的剖析,帮助学生找到疑问的根源,形成知识的有效建构,实现知识的内化吸收。除此之外,按小组讲解习题,其他小组提问,并作出评价,实现协作探究式学习,进而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和思辨能力,促进英语知识的内化吸收。

3.3课后知识的深层次提高

课后,布置相关创造性作业。学生完成后,将学生作业成果上传到钉钉进行展示,老师和学生都能看到全部的作业内容,老师点评和生生互评相结合,帮助学生开阔思路,提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老师标准优秀的作业,在同学们中起到榜样的作用,互助互学,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提高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4网上授课模式下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逐步提升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网上授课模式下,对学生进行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丰富授课模式的同时,培养了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增强了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全方位发展,对学习动机、学习规划、学习策略、学习反思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在学习动机方面,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大学英语课程的价值,增强了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在学习规划方面,部分学生目标明确,能够合理安排时间,主动地制定周学习计划和月学习安排;在学习策略方面:部分学生已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在实践中运用、调整,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提高英语的自主学习效果。学习反思,主要包括自我监控和评价,部分学生对自己英语学习的强项或弱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会主动评建自己的学习过程,建立学习档案,在监控和自我评价方面有明显改善。

5总结

总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英语课突出语言的应用性,但课时有限,仅靠课堂时间来学习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上课时,英语老师,要对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充分了解,使新旧知识之间有效建构,让学生学习有成就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合理地制定学习规划,通过网络平台加强师生沟通,创新教学方式,营造自主学习英语的氛围,调动积极性,引导学生能掌握学习英语的规律,灵活运用科学的学习策略,以增强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满足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为学生个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佳音,孙颖.基于终身学习的中日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1):96-99.

[2]王婷婷.巧用评价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