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范例6篇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7-0068-05

由傅运森编纂,高凤谦、张元济校订的《高等小学用・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是民国初期商务版《共和国教科书》系列高小教科书中的一种,自1912年出版后,一直使用至1925年左右。这套历史教科书在当时的历史教学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12年1月1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令上海各书局将旧存教科书暂行修改应用,强调教科书务必要符合共和精神,废止读经,禁用《大清会典》《大清律例》等书。并于总务厅下设编纂、审查二处。同日,还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这两个重要法令对稳定清末民初政权交替时期教育界的混乱局面起了重要作用。

对此情况,教育界、出版界都做出了迅速反应。陆费逵、沈知方等人迅速创办了中华书局,及时出版了适应新形势的《中华新教科书》,这套教科书包括中小学使用的全套国文、算术、历史、地理等科目。商务印书馆则依据教育部通令的精神,对旧教科书加以修改,以应对各学校秋季开学的急需。同时,还组织人力编写《共和国新教科书》,其中初等小学教科书11种,高等小学教科书6种,小学教师用书16种,中学教科书23种,中学教师用书9种。为了照顾一些老校一时难以放弃旧学制春季始业的做法,商务印书馆还另外出版了各科的春季用教材。

根据上述《普通教育暂行办法》的规定,从高等小学开始,中学、师范学校都开设了历史课。其中,高等小学为“中华历史”,中学、师范学校为“历史”。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则规定,高等小学在四个学年中,中华历史、地理每周共为5课时,教学内容为第一、第二学年教授本国历史之大要,第三、第四学年补习本国历史,依系统述之,注重文明开化。②

据此,商务印书馆请著名史学家傅运森等人编写了高等小学用《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其指导思想是遵循1912年9月初民国政府教育部制定的教育宗旨,即“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③

编写这套教科书的目的是:第一,以教科书内容“启发”以上“数种观念为必要”;第二,“今古互证,前后对勘,为历史上必需之知识”;第三,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使“学生受历史之益,不蒙历史之困”;第四,以浅显的语言向学生解释复杂的历史现象。

本套小学历史教科书共6册,概述了从远古到民国初期的中国历史。每册大约为18课,页码在28页左右,一册书使用一学期。全书正文短小精练,包罗历史知识众多,除正文外,第一至四册每册附有与本册内容有关的《大事表》,第五、六册后附《历朝统系表》。

书中在目录后还附有《时间分配方法》:“每篇(即每节)教授二时者,其分配方法,可分三种:(甲)每篇平分二段,每时教授一段。(乙)每篇分二段,第一段较多,第二段较少;第一时教授第一段,第二时教授第二段并复习全篇。(丙)不分段落,第一时教授,第二时复习;其每篇教授三时以上者,以此类推(如三时者可分二三段,四时者可分三四段;或竟不分段落,视各篇内容而定)。”

与本套教科书配套的教师用书是赵玉森编纂、傅运森校订的《高等小学新历史教授法》(亦名《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教授法》),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按其“编辑大意”所言,包括对“地图、历史图、人物图”的介绍、“问答发端”“教授事项”(时间分配和内容提示)以及“参考”(课文中的“名物训诂及事实原委”)。

教材中制定的课时安排,给了教师很大的活动空间;教师用书也规定:“教授时尽可酌量增减,总以不背授课之额定时间为主。”课文的简短加之课时安排的灵活性,意味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组织课堂教学。

第一,强调“国土之统一种族之调和”。

民国建立后,南京临时政府在第一份文告《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作为这一思想的体现,《新历史》强调了国土的统一和民族调和。如第四册第18课中强调:各民族“同在一国中,休戚相通,谊属兄弟。前此为一姓专制时代,各私其种人,故多不平等之制度。今民国建立,凡我民族,不问何种何教,权利义务皆属平等,无所轩轾,利害与共,痛痒相关,同心协力,以肩国家之重任。”

这套教科书不仅介绍了各个民族的英雄豪杰,而且强调了国家领土的统一与民族平等。其中,汉族的著名历史人物包括汉高祖、汉武帝、张骞、苏武、班超等(第一册,第14、15、16、18课);蒙古族的民族英雄成吉思汗、元世祖、俺答等(第三册,第1、2、9课);对的讲述则证明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第三册,第10课);对满族的阐述不仅有对清朝英雄豪杰的介绍,而且在叙述满洲兴起的过程中注重了对国土统一和种族融合的阐述(第三册,第12课)。

在注重基本的历史知识教育的同时,教科书内容中还处处渗透着价值观教育。针对中国史的特点,教科书在叙述有关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在对历史人物的介绍中,除了介绍他们的重要历史活动外,还突出了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如第二册第8课《唐太宗》中写道:唐太宗“喜闻善言。魏征等随事谏争,不以为忤。故其时国内太平,人民乐业,为唐室最盛之世。”

第二,强调历史与修身、地理、中外交流与中华文化发展的关系。

历史与修身。民国初期教育部制定小学教则时,强调在对小学生加强品德和道德教育的基础上,“渐及于社会对国家之责任,以激发进取之志,养成爱群爱国之精神”。①

如教科书通过讲述我国古代的辉煌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之心(如第三册第5课所述郑和下西洋的事迹);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忠勇事迹的讲述,培养学生的“忠信、义勇”观念,如《文天祥》一课中写道:文天祥“从容就义。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通过对历史上奸佞之臣卖国求荣历史的讲述,明确学生的是非观念,如第二册第18课讲述秦桧对岳飞的迫害;通过对近代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前因后果的阐述,激起学生的积极进取态度,形成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树立其为国家与民族独立做出贡献的信念与信心(如第四册第8课《鸦片战争》等)。

历史与地理。具体的历史事件离不开时间与空间因素,学习历史自然也离不开历史地图的帮助。正如梁启超所说:“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臂筑屋而拔基础也。”在该教科书中陆续展现的中国历代疆域图(如第一册第6课《齐桓公》所附《春秋疆域图》和第四册第2课《中俄界约》所附《中俄边界图》等),帮助小学生初步了解与历史事件有关的空间因素。

中外交往与文化发展。这包括中外关系(第三册,第13课《欧人来华》)和中外交涉两个方面(后者以鸦片战争后为主,如第四册第8课《鸦片战争》、第9课《英法联军之役》、第12课《中法之战》等),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上所处地位和近代以来中国所遭遇的外来侵略,激起他们的爱国之心。

历代文化史的内容。在第五、六册教科书中,叙述了中国历代文化的发展过程,从而初步形成一个中国文化发展史的基本脉络。通过对文化史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欣赏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文化成就,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源流和多样性,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帮助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第三,在教科书中引入新的思想观念和史学观念。

处于民国初期的历史环境下,教科书中引入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自由思想,注重对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大开原因的分析和阐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教科书把唤起民族意识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之一。在这种基调下,教科书强调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是民心所向、民心所愿。如第四册第17课《清帝退位》和第18课《民国统一》,说明清朝灭亡、民国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历史的进步性与传承性。

教科书还宣扬了民主主义思想,特别是民权平等思想。正如第六册最后一课《近代之文化》的结尾所说:“我国国民虽有五千年文化,虽有广土众民,虽中华民国已成立,五族已为一家,尚宜实体共和之旨,相互爱护,永巩民国万年之基。■第国内文化光辉日新,且将远庇海外诸同族,俾同享人类之幸福,增世界之和平。”

在史学观念和方法上,这套教科书并不是简单地抛弃传统史学,而是在近代史学观念和方法的参照下使传统史学获得新生。在编撰内容和体例变更的基础上,亦强调国史编撰不能局限于一国之史,而是把中国放到世界舞台上,进一步认清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以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教材编写者还注意到吸收史学研究的较新成果,将教科书所述历史内容的下限延伸到民国初年,使学生能接触到离自己比较近的历史知识。

第一,这套教科书编撰体例中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圆周法”,即将所学内容分为两个“圆周”:第一个“圆周”用“史谈体”,教授时间为第一、二学年,即教育部小学教则规定的“本国历史之要略”;第二个“圆周”用“开化史体”,即高等小学第三年的“本国历史之补习”。

所谓“史谈体”,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史话体”,主要内容为以代表每一个时代的人物或史实为题,注重趣味性,改变历史的枯燥形象,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至四册每课都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构成,符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课与课之间又根据历史的发展时序和内在逻辑加以排列。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这种“以线串珠”的结构安排,帮助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在初学历史阶段在知道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的同时,又初步了解了历史的发展线索。

而所谓“开化史体”,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通史体”,其重点在于注重对各朝历史的系统讲述梳理出历史发展的脉络。由于第五、六册是以通史体例出现的,其内在的线索性更强了,其主要目的看似是为了复习,但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此时学生头脑中出现的已不是一个个人物或历史事件,而是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特征。这也是因为到了小学高年级的最后阶段,学生的理解水平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例如,第五册第2课《三代之事业》中即以简洁的语言,系统概括了从禅让制向传子制的转变以及夏商两朝的兴起衰亡。之后对各朝历史的概述亦如此。而第五、六册的课文安排都是先由几课以系统概述某一阶段的朝代兴衰更替,再对这一时段的文化发展情况进行综述。如第五册在第1课《三皇五帝》、第2课《三代之事业》、第3课《春秋战国时代》三课之后安排了第4课《太古三代之文化》。

史话体例与通史体例的结合,兼顾了基础与提高的统一。这样的“圆周法”即“两个循环”方法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其影响不应低估。此外,该套教科书的这一编排也改变了清末教科书的内容编排结构。把历史人物、事件与系统的历史讲述、文化发展部分的内容分开编排,这是清末与民初教科书在体例上的最大区别。

第二,注重精选教学内容与历史发展脉络的统一。这套教科上启原始社会“文化未开”之时,下至20世纪初民国的建立,时间跨度长达几百万年,空间范围涵盖中国的各个主要地区。而教材的文字量又有一定限制,每本书的文字量不足6000字,加上少量的插图、地图,也只有区区28页左右。

因此,教科书一方面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通过精选教材内容,把一些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最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展现给学生。通过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大致了解从人类的起源到古代社会、近代社会中国历史发展的概貌。这些历史知识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具体内容选择的原则是:形象生动、深入浅出,通过典型案例,向学生展现特定的历史现象,这容易帮助学生加深印象,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

但是,历史学习毕竟不完全是历史故事,不能仅止于知道每一个津津有味的情节,历史课的一个最基本任务是通过学习历史,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序概念和历史空间概念,准确地说,就是让他们知道某一历史事件的时序发展关系和它与其他因素的相互影响。这就规定了任何一个历史知识都不可能是孤立的,教材的内容安排充分反映了这一点。除了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安排知识点之外,还在叙述典型案例的同时,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与该案例有关的历史现象,例如,在讲述“三国”(第一册第19课)时,不仅介绍了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和大致过程,还辅以一幅地图,标明三国分立的形势和赤壁的位置。

另一方面,教科书也注重介绍相对“完整”的历史知识。这里所说的“完整”,是指在选择教学内容时,编者仍然重视那些对历史发展有重大转折性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但也开始注意那些看似平淡无奇、但确实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历史现象,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认识历史。具体来讲,教材主要讲述政治史、经济史和军事史的有关内容,通过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介绍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的变革、社会生活的发展以及重要的战争,如淝水之战、欧洲人来华、鸦片战争等。学习上述内容,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和发展脉络、认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出现的政治制度、理解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教科书也阐述了文化史的内容。编者希望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的发展,了解历史上不同阶段文化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以及影响文化发展的各种因素。

第三,做到通俗性与专业性的结合。编者在编写教科书时,力图以通俗易懂的文字、生动形象的案例,展现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揭示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尽量避免成人化的文字和专业化的叙述,减少艰深难懂的历史学理论和概念。但是,历史课毕竟是一门学科知识课程,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还要学会历史思维和历史理解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了解必要的历史概念,而且,建立在历史概念基础上的知识和能力对日后进一步的学习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教材不同于一般读物的区别之一。因此,本教材在保持通俗性、生动性的同时,也保留了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如太古、王安石变法、郑和下西洋、太平天国、义和团等。

第四,大事年表、历朝统系表,地图、插图各具特色。

大事年表。作为民国初年的本国史教科书,本套教科书在编辑体例上与清末的最大不同是采用了民国纪元。对民国建立以前所有历史年代均采用了“民国纪元前若干年”,如此“既免儿童费无益之精神,且易知各事实相距之远近,以便于比较”。

历朝统系表。第三学年两册即第五、第六册的末尾都附带了本册教科书的所有朝代君主传承表,同时以民国纪元注明每朝兴衰的时间。便于学生在新的纪元方式中对各朝历史有明确的概念。

地图。特别注重其辅助课文的作用,教科书中陆续展现的中国历代疆域图已经形成为一个系列,达到了图文的有机结合。

插图。插图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力工具,该教科书特别注意反映民族英雄、帝王、历史名人。如第一册中有“孔子像”“孔子问礼于老子”“汉兵攻占图”等。也有一些反映其他方面人物或事件的插图,如第一册中的“夏桀乘人图”。在教师用书第一册中对此图的解释是:它是“汉时武梁石室画像,用以垂戒人世者,桀以人为车,坐二人肩背,此亦大违人道之举也。”

这套教科书依当时的技术条件,采取了图文并茂的编排结构,有利于历史教学。对于习惯于形象思维的小学生而言,特定的历史形象对于学习历史知识、进行历史思维和历史判断显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从版面安排来看,图文大致的比例大约是6:1,例如在第一册,全书共28页,其中包括10幅插图或地图。教科书中的图片大部分选用的是历史图,特别是人物图。因为当时的技术条件,书中的插图都是线条图。

当然,本书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教科书的某些“选材易以成年人的观点取舍,有很多不符合儿童心理的内容”,①特别是其中第五、六册中有关文化史的内容,也许对当时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一些。但这些不足并非这套教科书的主流。

著名学者陈庆年在《中国历史教科书・序》中指出:“历史之学,其文不繁,其事不散,其义不隘,而后足以为教,三者一不备焉,皆无当也。”这是对清末民初优秀的历史教科书编撰特点的最好概括。

“文不繁”是指历史教科书在内容的安排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体现科学的现代教育规律。“事不散”是指教科书叙事集中而有条理。“义不隘”是指重视用进化史观和因果关系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这三个特点在《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中都得到体现。简言之,它做到文字浅显,叙事集中而有系统,以较新的观念来指导小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并帮助他们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范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A-0123-01

历史故事主要反映了历史上所发生过的事情。在历史故事中,主人公或许真实存在过,但是故事发生的情节并不完全按照历史事实,它是基于原始资料的二手资料,存在部分虚构情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历史故事。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初中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历史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更容易接受富有趣味性、故事性的知识。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非常容易被其中的情节所吸引。如果教师可以在上课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讲述与所学知识有密切联系的历史故事,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选择有悬念的历史故事来“激趣”,同时,要把握好故事情节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突出“疑点”和“问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

例如,教学《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的内容时,笔者先讲述故事:“1649年1月30日,英国伦敦的天气特别阴冷。在白金汉宫的广场上,有一个衣着华丽的犯人被拉到了绞刑台下,这个犯人就是英国著名的国王――查理一世。他的死,翻开了英国历史重要的一页。大家想想,国王是一个国家中权力、地位最高的人,为什么他会被处死呢?处死查理一世,为什么会对英国历史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呢?”这种悬念式的故事讲述,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英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性,有利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利用历史故事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历史教材中,有一些比较抽象、枯燥的重点、难点知识,如果教师生硬地教授知识点,学生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如果教师能利用历史故事来教授这些重点、难点,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抽象的历史理论变得浅显易懂。而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生听课的疲劳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教师在讲述历史故事的时候,可以将前后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理顺教材知识点和知识结构。

例如,教学《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中“赤壁之战对三国形成的重要性”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讲述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在讲述故事前,先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在官渡之战中,曹操打败了袁绍,统一了北方,准备南下一举统一全国。教师可重点讲述诸葛亮在茅庐中的隆中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三国局面形成”的知识点做好铺垫。教师还可以请学生上台扮演故事中的刘备和诸葛亮,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故事讲述,让学生理顺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加深了学生对赤壁之战的理解。

三、利用历史故事作为课堂结尾

若历史课堂的结尾比较草率,不仅会影响整体教学效果,而且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以历史故事作为课堂结尾,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也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把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留下“悬念”,让学生“有盼头”,从而使学生保持进行历史学习的兴趣,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例如,教学《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结课时,教师可以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作为课堂的结尾,以小见大,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仁义不施”的暴政对秦朝的统治有什么致命的影响。用故事作为课堂结尾,使学生对秦朝统治的政策有了总结性的了解,同时也为下一节课学习秦末农民起义的内容做好了铺垫。这样教学,不仅延续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对知识点的教授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范文3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查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三、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1、目标统一,准确,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二、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四、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五、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

新教材初一历史第一册总共有22课,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四个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范文4

一、利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以往的初中历史课堂,我们看到的教学局面常常是教师手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在黑板上详细罗列教科书上的知识要点,并滔滔不绝地向学生讲述,学生则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匆匆忙忙地记笔记,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型教学模式严重限制了学生学习思维的发展,使学生成为了容纳知识的容器,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学不到实质性的历史知识,还会对历史学习产生厌恶和抵触感。所以,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对这种教学局面进行改观和完善。如今,一种全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走进了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即多媒体技术,它本身具有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和与人分享功能,将它引进初中历史课堂,可以促进以往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教学形式的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从而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历史课程的学习。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将全班学生四人分为一组,让他们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查阅隋唐时期在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然后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课堂上,每组轮流对本组成果进行汇总式阐述。这样,我通过让学生自行搜集、整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就使学生详细了解和掌握了隋唐时期的主要成就,同时也将学习权利归还给了学生,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历史教学课堂。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习历史是学生了解古今中外世事变迁的渠道,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历史教材中的事件与学生之间存在着遥远的时空差距,如果我们只是利用口头语言进行描述,学生还是难以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正确的联想和想象。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真实认识到列强在中国犯下的血腥、野蛮的滔天罪行,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了有关介绍圆明园的图片和资料,然后播放了电影《火烧圆明园》的片段,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人类文明的文化结晶在冲天光火中化为了残垣断壁……看着投影屏幕上呈现出来的历史场景,学生不断发出了各种惋惜和叹息声,同时也表现出了愤怒和愤恨的神情。这样,我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直观式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了列强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认识到了侵略者的凶残本质,从而使他们在强烈爱国心的驱使下,进入本节知识的学习。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攻破教学重难点,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纷繁复杂、不易说明的历史知识点,单纯的语言描述和传统教具的运用,根本无法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而信息技术则能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呈现学习资料,使那些抽象、复杂、静态的历史知识点以具体、简单、动态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达到攻破教学重难点、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的教学目的。

比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这部分内容时,“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属于教学重点,尤其是尼克松总统将美国战略进攻调整为战略防御,对于初中阶段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更是不易。于是,我就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一组动态画面这样,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理解这一教学重难点了,同时也使初中历史课堂变得形象生动、精彩有趣。

总之,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历史课堂具有无限生机和活力,也希望广大历史教师能广泛搜集和探索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进行有效融合的教学策略,使我们的初中历史课堂焕发出灵动的光彩。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范文5

一、利用课本的封面图片来构建知识体系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教授每本书之前,笔者都会引导学生掌握每本书的封面信息。这就正如我们去书店买书,首先会关注这本书的封面介绍,如果被其中的一些细节所打动,就会进而关注这本书。在高三历史的总复习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每本书之前可以进行课本的总述,即利用课本封面的图片来构建整本书的知识体系。现以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和下册为例,谈谈如何利用课本的封面进行生活化教学以及构建整本书的知识体系。

【教学片断一】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本书的封面。同学们看到这本书的最上面,有什么内容?

生:有一些机器。

教师在黑板上写上“世界近代史”。

师:是的,上面是机器,这反映了整本书的核心是机器,那么机器让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生:工业革命。

师:是的,工业革命是《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经济核心内容,所有重大的历史事件都与工业革命有关。因此这本书的封面反映了整本书的重点是工业革命,它是属于经济领域的。

教师在黑板上写“近代的含义就是机器化和民主化”。

师:那么这本书封面的下面是什么内容?

生:是法国大革命中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师:很好。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中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它为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立法的规范。如果说工业革命体现了整本书的经济重点,那么,法国大革命则反映了整本书的政治重点,即资产阶级夺取权力,建立资本主义社会。

教师具体的板书如下:

【教学片断二】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本书的封面。同学们看到这本书的最上面,有什么内容?

生:有些人在开会。

教师在黑板上写上“世界现代史”。

师:是的,上面是有些人在开会,那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会议吗?

生:是联合国会议,因为开会的人有黑人,不可能是其他性质的会议。

师:这说明《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的政治核心内容是国际关系,因为它把联合国会议作为重点内容。那么,中间的人物是谁?

生:苏联的宇航员加加林。

师:加加林出现在教科书的封面说明了什么呢?

生:科技的发展与重要性。

师:非常好!同学们,这些高科技成果表明世界的经济发展很快,也说明了国家之间的合作会不断地加强,全球化问题是任何国家都不敢忽视的一个问题,所以《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的经济核心内容是高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问题。

这样利用封面来构建知识体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而且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整本书的认识。

二、利用课本的目录来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宏观掌握历史线索

在新授课和复习课中,教师都要不断提醒学生回归课本。课本的目录隐藏着很多重要的历史信息和重要的知识点,关注课本目录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每一单元所包括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结论、历史概念、历史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历史规律都有一定的认识,而且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及影响和意义。只要学生认真复习和理解目录的内容,就可以准确掌握基础知识,在考场上以不变应万变,因为很多历史知识隐藏于中学历史各册教材的目录或章节标题之中:如奴隶社会编中“第一章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夏商”,就要求学生明白夏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与此相类似的知识点有: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秦汉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到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即1919年至1923年是中共创立时期;“一大”至叛变即1924年至1927年7月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此外,目录还可以让学生更好记住一些历史事件的原因,如高中《中国古代史》第四章第八节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原因;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五章新文化运动和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条件和阶级条件等等。 由此可见,教材的目录标题隐含着丰富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目录的知识和思考目录隐含的信息。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目录章节之间的联系进行对比学习,通过对比目录的知识点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及阶段性特征,例如《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三章、第四章的对照区别如下:

就这样,笔者一次又一次通过对生活化的目录知识的运用帮助学生理清章节的知识结构,构建知识体系,归纳历史线索,从而使学生学会主动利用教材进行学习,积极从教材找信息来学习历史,这样学到的历史知识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学生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学生主动读教材,喜欢读教材,善于读教材,能自主整理教材,练习后回归教材,全面掌握教材的重要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从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三、利用生活化词语“市场”来构建知识体系

普通高中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较缺乏,在学习世界史知识时感觉到比较吃力,有些学生认为世界史就是各国历史的简单相加,其实不是这样的,世界史是世界历史宏观的发展和整体的发展。以《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内容为例,在讲这本书之前,教师可以一个总纲来引导学生把握整本书的内容。这个总纲就是“市场”。《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第一章到第四章是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时期、发展时期、形成时期、完全形成时期。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市场”两个字既可以反映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对市场的需求,又能反映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廉价商品的倾销地和原料产地这一特点。笔者以“市场”一词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构建世界近代史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以及世界近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联系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真正让学生理解了“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结论。

其实,从中国近代现代史来看列强的侵华史的关键之处在于“市场”,正所谓:“得市场者得天下。”“市场”这个生活化的词语可以把人教版的《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和《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样的对比让学生很容易就理解资本主义经济是谋利经济,农业经济是谋生经济,因此两者对于“市场”的理解是截然不同的。再以人教版中国近代史(上、下册)的内容为例,笔者利用生活化词语“市场”自己制作了学习表格帮助学生梳理整本书的线索,具体如下:

同样的,教师在讲述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曲折、衰落时也可以运用“市场”这一关键词。

综上所述,由于教材本身已有一定的知识体系,因此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了利用标题下面的黑体字来构建知识体系,而往往会把教材中最富有个性和特点的词语、封面、目录丢在一边。事实上,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假设、细心观察、积极推理和认真总结归纳知识和构建知识体系更有价值。同时,教师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能进一步体会到历史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构建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在运用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能力的过程中笔者进一步明白:我们历史教师一定要注意在生活中挖掘历史学习素材,使学生学到有用的历史,真正发挥历史教育在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煜.走进高中新课改——历史教师必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升.如何形成教学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

[6]邓璟生,陈雄章,唐凌.历史意识、教学方法、课程资源[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

[7]施良方.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王铎全.全国优秀历史教学案例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范文6

一、关于历史教材目录的学习

一本教材都会编排有目录,这是整体教材的总纲,是教材内容架构的直观体现。教师一定要重视教材目录的学习。1.结合教材目录,宏观角度审视历史发展规律。如在学习《世界近现代史》上册时,本册共分五章,前四章均明确了世界近代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资本主义手工业的兴起,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时期,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从章节内容看,第1章的内容包括: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和欧洲早期的殖民行为;第2章内容包括: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西欧的殖民扩张,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第3、4章内容包括: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欧洲列强的对外殖民与扩张。通过综合分析,可以比较清晰理清世界近代史的发展脉络:资本主义发展史,工人和社会主义运动史,世界民族解放史,国际关系史。而资本主义发展史贯穿本册始终,是世界近代史发展的主轴。所以,世界近代史实际上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程,是世界秩序形成的过程。2.结合教材内容,整体把握世界历史发展历程。如在学习《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时,其中第6章讲解的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这个标题就是非常精炼地述说了我国在1956-1966年这一时期的发展现状———探索中的、曲折的、向前进的。再进一步结合教材内容分析:(1)探索:打破苏联经验的权威,制定了正确的方针,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有效开展整风运动,总结发展经验,适时调整经济政策。(2)曲折:在发展中出现失策与失误,反右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二次会议方针脱离实际,,化致使左倾思想泛滥。(3)前进:尽管探索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向前发展的:10年的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深化认知:党和国家在制定方针政策时,要贴合国家发展实情,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进步;相反,则会严重迟滞社会发展,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才能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高潮。3.跨章节读目录,将历史专题了然于胸。在学习历史时,教师要具备打破教材编排顺序的能力,对教材内容进行跨章节认知以加强历史专题知识的学习。如在学习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史专题时,可将依据教材目录对知识进行分类归纳如下:(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2)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上册第四章);(3)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影响下的1918-192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下册第一章);(4)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20世纪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下册第5章);(5)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下册第6章)。经过对教材目录的梳理,使本专题的知识架构体系清晰明了。有利促进了学生对相关历史专题学习的效率,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质量。

二、关于历史教材引言的学习

上一篇基本养老保险

下一篇地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