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赏析范例6篇

长恨歌赏析

长恨歌赏析范文1

1、《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2、《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像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来源:文章屋网 )

长恨歌赏析范文2

【关键词】 诗词教学 起承转合 缘景明情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代诗歌是汉语的精华,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经常阅读不但可以陶冶情操,而且能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针对诗歌鉴赏也提出相应的要求:其中培养鉴赏古代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被列在第一点;另外还提出要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取新的阅读体验。诗歌虽然篇幅短小,叙事简单,但它意蕴深刻,情感内敛,往往采取避实就虚的形式,浓缩历史,观照未来,挖掘内心;又由于时代距离远、文化底蕴深广、学生文言功底浅等原因,古诗鉴赏对学生而言有着比鉴赏现代文多得多的障碍和难度。所以,要真正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达到陶冶情操,提升品位的目的,教会学生学习探究诗歌的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

基于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就教学诗歌中一些方法做点探讨,以求正于方家。

1 从古代诗词的行文脉络——起承转合教学生把握诗歌内容

古代诗歌虽灿若星河,浩如烟海,但归结起来,在结构上总不过“起承转合”(这是我的浅见,但后来发现也是大家的共识)。也就是古人作诗基本上都有一个行文脉络,就是用一事一物或一景开起全诗,起到统领全诗的作用,,为诗之起句;然后承所起展开描述,起到贯穿前后的桥梁纽带作用,是承接句;接着由承而转,在内容上推进一层,转出他意,为深化主题服务,是转句;最后在诗文的结尾,或议论,或抒情,或寓情于景等整合全诗,深化意境,突出主题,使诗歌的结构完整,它往往就是诗眼或词眼,是合句。我觉得如果学生把握了古代诗歌的这一结构脉络,便能很容易的把握诗歌内容,从而达到进一步鉴赏诗歌,挖掘内涵,赏析艺术特性,陶冶性情,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所以在教学古诗的开始,我就让学生在诵读成诵的基础上,探究诗歌结构的特点,找寻古诗结构的规律。

首先探究古诗结构起承转合特点。如:在教学杜甫《咏怀古迹》(其三)时,就让学生在熟读基础上,探究其思路脉络。全诗如下: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诗的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说它:“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这正是诗的起句。

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承前两句昭君村而写到了昭君本人,这句诗写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仰天叹息,关山无限,茫茫朔漠,家国有恨。笼罩四野的只有黄昏的天幕,漫漫无期的人生之路。昭君永远地留在了草原,异域他乡。但是,她心中的苦悲,她对家国的思念,她的怨愤之情,又有谁知晓呢?只有孤独的青冢。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是承接句。

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揭示王昭君悲剧命运的根源及其思念故国的不变情怀。王昭君虽然骨留青冢,而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心还永远向着汉朝。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是诗歌的“转”。

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昭君的“怨恨”尽管也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此为全诗的合,也是全诗的诗眼。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他的身世家国之情的。杜甫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他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全诗通过起承转合的思路,自然地表达出作者深沉的思想。

再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全诗如下: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是全诗时间的开起,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洞庭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的壮阔之景,是承接句。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是诗的转句。

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全诗起句叙事,承句接前之景描写,转句由此抒情,合句总结,点出主旨。通篇“起”于时间的抚今追昔,”承”空间的包吴楚、越关山。”转”身世之悲,合”国家之忧,浩浩茫茫,此浩茫之忧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总之,按照起承转合的思路,就能很自然的梳理出全诗的思路,把握诗人的思想。掌握了这一规律,学习古词,元曲,也一样的容易,因为它们有共同的结构特征。

以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为例。全词如下: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是全词的“起”句,交代了写诗的时间和背景。第二句“浓睡不消残酒”,紧承上句写出了在此环境中,词人的情状。第三句“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则由“浓睡不消残酒”而转入词人醒后对天气的询问。末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承问的又一转,是对“海棠依旧”回答的反诘。是承而合,既是对“海棠依旧”回答“错误”的纠正,又是诗人通过“风骤”而推知的“海棠”的真实现状,从而借“绿肥红瘦”形象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内心的伤感和寂寞。

“合”句在诗词中既可浑圆章法,更是作者“感发意志”“体物写情”的诗眼词眼所在,所以还要在探究“合”句上多下功夫。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正是词人由物是人非的感慨而表达出的绵绵不绝的愁绪;李清照《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道出了词人在孤苦冷寂凄凉之境下的悲痛、遗恨、愁苦难耐的复杂感情。都表达了诗词的主旨。

总之,诗歌的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不但表现出诗人的思维进程和情感的发展变化,而且使诗歌的结构严谨,波澜起伏,曲折有致。因此,在教学中,自觉地渗透古诗行文思路的探究方法,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赏析诗歌,深究诗歌内涵,提高赏析能力,确实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应当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古诗,都运用起承转合的章法来写,也有一些诗词它的结构是“起-承-承-合”,或起合易位,或根本就不用此法。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千古绝唱,却只是像电影特写一样,拍摄了四幅美景,也许正是这一原因,才无法安排标题,只好冠以“绝句”。说明这些的意思是,我们只是教学生学习诗歌时要有把握诗人思路的意识,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赏析习惯,不可机械的照搬硬套。吕居仁《夏均父集序》中说:“学诗当学活法。”沈德潜《说诗语》中说:“诗贵性情,亦需论法。杂乱无章,非诗也。然所谓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而起伏照应,承接转换,自神明变化于其中。若泥定此处应如何,彼处应如何,不以意运法,转以意从法,则死法矣。试看天地间水流云在,月到风来,何处着得死法。”我们应从古人的见解中认识并做到认真学法、依法,而又不守法、泥法。学而能化,规矩中有活脱,有创新。

2 教会学生用缘景明情的方法欣赏诗词

欣赏诗歌,除了从梳理结构入手外,还可以从探究诗歌的景境情之间的关系入手,深入挖掘其诗蕴内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谢傣在《四溟诗话》中曾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诗由情胚而孕育,借景媒以表现,情胚与景媒交融契合才产生诗的意境。”由此可以逆推,诗歌是由景而境,由境而融情。所以欣赏一首诗,首先要看诗歌都写了哪些景物或人事,这些景或人或事都有什么样的特点,诗人凭借这些景(意象),即诗中的形象,要构成一幅怎样的“意境”。而这个“境”正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诗人正是通过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来实现自己表情达意的目的。基于此,在教学中,要有意渗透景境情关系探究方法的教学。

比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曲如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可以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先找出作者都选了哪些意象,比如首句用12个字写了六个意象,这些意象各有特征:“枯藤”萧条,“老树”凄凉,“昏鸦”怪叫阴冷,三者都造成冷凄暗淡之境;而“小桥流水人家”,虽显得清新幽静,却经不住下面的“古道西风瘦马”渲染,又为僻静的村野图增加了一层荒凉感。

诗人把这些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意象,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这些字的语言特点,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忧伤凄冷孤寂之境中,由此引出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的点睛之笔。学生找出这些意象很容易,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思考、讨论、探究诗人为什么要选这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共同特征,以便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情”。最后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或勾画出自己脑海中的深秋村野图,想象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肝肠寸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的情景,以更深入地领悟诗人的内心。

长恨歌赏析范文3

首先,作品集中在唐宋时期,金元诗歌、明清诗歌每年轮流出现。唐代以前的古诗以及元曲基本不选用。同学们在复习中应注意这一规律。

其次,所考内容集中在8大类。(1)思远怀人,如课标卷晏几道《思远人》;(2)伤春惜别,如江西卷秦观《江城子》;(3)羁旅愁情,如四川卷曹伯启《子规》;(4)寄情山水,如安徽卷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5)风物写真,如上海卷张九龄《春江晚景》;(6)托物寓意(借物寓理),如北京卷金銮《柳堤》;(7)边塞生活,如湖南卷李益《度破讷沙(其二)》;(8)闲适归隐,如福建卷李纲《望江南》。其中考“托物寓意”的试题最多,同学们可在平时加强这类题型的训练。

第三,今年高考对“炼字”的考查有所加强,如安徽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和“涌”二字的妙处,湖北卷要求对“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由此可见高考对语言考查的重视。

试题亮点分析

今年高考命题的主要亮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比较鉴赏,二是探究能力考查。

1 比较鉴赏

这类题型是近年来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现的一种新题型。这种考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检测性强,能更准确地考查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例7(2012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作:纵使

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解析这道考题非常切合“回归教材”的命题思想,务实教材基础知识,是应对高考最好的策略。相同之处为:①写出了愁之深广绵长;②比喻手法及艺术效果:以水喻愁,比喻生动形象。不同之处在于:①愁情及其程度:李词表现的是家国之愁,秦词表达的是儿女之情,且秦词愁情的程度比李词有所加强;②表现手法:秦词是对李词的翻新,不是直接以水喻愁,而是以春水比拟泪水,再以泪写愁,写法曲折。

2 探究能力考查

这是新课标考纲特意提出的一种能力层级,本是对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散文)的考查要求,近年来则移用到古代诗歌鉴赏题中。这一点非常值得同学们注意。

例2(2012北京卷)阅读诗歌,完成试题。

柳堤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请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

解析本题需要答出两层次要点:1,任选上文一首诗或自选另一首诗,归纳概括出诗中的“景”和“理”分别是什么内容:2,在此基础上分析“景”与“理”之间的逻辑联系,为什么从这部分内容可以过渡到下一层意思。同学们需答全两个层次,并且注意语言文字的流畅表述和层次感。字数需要达到要求。

诗歌鉴赏复习建议

根据高考命题所拆分出的几大板块,即意象类考题、情感观点类考题、词语赏析类考题、表达技巧类考题、探究类考题,同学们也可针对眭地分成若干个专题来复习。

1 意象(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自然形象这两方面。鉴赏形象,就是要把握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分析判断作品形象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时还要判断其社会意义。考查时通常设置这些问题:诗歌中描写了什么景物(事物、人物)?它有什么特点?此形象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第一,同学们要积累常见意象的含义,如送别类意象(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如杨柳、长亭、南浦、酒等;思乡类意象(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如月亮、鸿雁、捣衣、双鲤等:战争类意象(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如投笔、请缨、长城、楼兰、关山、柳营、羌笛等。

第二,要善于分析情与景的关系,近年来,情景交融、虚与实考查较多。

2 情感观点。这类题目无外乎要求分析归纳作者在诗歌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或者所寓含的人生哲理。

首先,要了解作家,所谓“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经历和情感倾向,有助于理解诗歌。其次,把握时代,诗作写于哪个时代,往往带有哪一时代的印记。再次,解读形象,即采用前文提到的方法,对诗作中的意象进行分析,可解读出作者的情感观点。第四,品味语言,看言语之间、字里行间,有没有透露作者情感的关键词,如《春夜喜雨》《汾上惊秋》《望月怀远》《闺怨》《书愤》《秋夜独坐》《哭晁卿衡》《悲陈陶》《哀江头》《恨别》《倦夜》等诗题中“喜”“惊”“怀”“怨”“愤”“独”“哭”“悲”“哀”“恨”“倦”诸字。

长恨歌赏析范文4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诗歌教学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是唐代诗歌的鉴赏。古代诗歌鉴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是高考的必考题目。在鉴赏古代诗歌时,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高的鉴赏技巧,还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情感经验,以及理解、分析、评价的综合处理能力。但由于学生文化底蕴薄弱,高考试题中的诗歌鉴赏题得分率一直偏低。自从200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高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唐代诗歌的教学中,笔者把诗歌鉴赏与相关高考题考查的模式结合起来,对古代诗歌的鉴赏做了如下探讨。

一、抓诗题,找诗眼,看主旨。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鉴赏一首古诗时,首先要注意题目。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情感、主旨等。解读诗题既是鉴赏古诗的重要切入点,又是找出诗眼的必要步骤。什么是“诗眼”呢?“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概括生动的、能笼罩全篇、全联(句)的字,或词语,或句子。诗眼往往通过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清晰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作品的主旨及表达技巧。可见,解读诗题有利于学生迅速地找出诗眼,进而深入地领会文本。

在学白《蜀道难》时,笔者让学生先分析诗题,明确本诗的“诗眼”是“难”字。接着学生逐句赏析,分析诗歌如何围绕“诗眼”展开的。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蜀道之“难”,是因为它高(开辟难)、险(攀越难)、战祸之烈(安居难)。它一方面表现出诗人对友人入蜀的担忧,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其中“怨恨”一词,既写王昭君对远嫁大漠的怨恨之情,又写诗人对自己入朝见妒、无辜被贬的怨恨之情。再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一句,准确深刻地点明诗歌抒发的是诗人的羁旅之愁,思乡之苦。

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诗句中最富有表现力,包含着丰富而深刻意蕴的诗眼往往是高考试题考查的对象。在高考试题中,往往以“一词统领全诗型”的模式来考查诗眼在全诗中的作用。如2000年全国卷考查赵师秀《约客》中“闲敲棋子落灯花”的“闲”字;2002年全国卷考查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折柳”;2003年春季高考中考查王维《过香积寺》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2004年浙江卷考查李白《菩萨蛮》中的“空”字;2005年江苏卷考查中的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中的“微风”;2007年全国卷二考查王维《新晴野望》第三联上下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个字,等等。这些高考试题都是考查诗歌是如何通过诗眼来表达主旨的。只有抓住了诗句中富有感彩的诗眼,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旨。

二、抓作者,知背景,明风格。

《孟子·万章下》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可见,对古人的作品进行批评和鉴赏时,不仅要了解古人的思想性格和生平遭遇,还要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包括时代氛围和社会风俗)和创作目的。同样,古代诗歌的鉴赏也不例外。只有设身处地地揣摩诗人的心境,才能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

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笔者先给学生介绍白居易的境况,了解白居易因宰相武元衡被杀,上书请求缉捕凶手,而触怒当朝权贵,被贬江州司马的这一写作背景。昔日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因直言相谏而被贬江州,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这种自身境况的变化,让诗人与誉满京都、因年老色衰而嫁于商人的琵琶女有着共同的人生体验。学生理解了诗人与琵琶女有着相似的遭遇,对诗人发出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就很好理解了。再如杜甫的《登高》,诗人在重阳节这天约远亲吴郎饮酒,吴郎未至。杜甫想到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以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诗人为排遣内心的苦闷,抱病登台,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学生在了解这些写作背景的同时,再联系到杜甫“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就不难理解诗歌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在高考试题中,命题所选取的诗歌大都代表了作者的主要创作风格。如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人的诗歌多表现远离浊世,向往朴素的田园生活,以及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等人的诗歌多描写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慷慨激昂,以及捐躯赴国难的悲壮。杜甫、白居易、李绅等人的诗多关心民生疾苦,充满关心、同情的情感。如2010年高考安徽卷杜甫的《岁暮》。苏轼、辛弃疾、陆游、李白、杜甫、刘禹锡等的诗歌,凭吊古迹时常常吊古伤今,或表达对古代英雄人物的仰慕,或表达自己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或抒发空有济世之心,却无报国之门的愤慨,或抒发年事已高、功业无成的悲凉。如2008年江苏卷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009年四川卷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这类诗歌容易出现典故,都借古讽今,表达昔盛今衰的伤感。诗歌都是言志的,作品就是作者的内心的真实写照。如果能注意到诗人的创作风格,这对高考试题的整体把握是有帮助的。

长恨歌赏析范文5

高中语文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首先强调,要“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这就明确提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内容是“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方法是“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内涵为“应用、审美、探究”。

这些具体的要求在古诗词教学中则体现为加强诵读指导,唤醒主体意识,凸显语文风味,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从而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

古诗词教学,历来推崇声情并茂的诵读。通过诵读,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再现场景,品味语言,体验生活,领悟妙趣,陶冶心性。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提升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读懂古诗文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仍然推崇本色的“四读”法,即:默读,感知疏通;朗读,描述概括;品读,品味探究;诵读,鉴赏小结。具体操作程序例析如下:

一读(默读),感知疏通

(一)默读全诗,初步感知

例如,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通过默读,学生可以初步感知辛弃疾作为一代抗金名将,从早年追随耿京抗金,到南下献上《美芹十论》,一生主张收复中原的一腔忠烈之气。进而感知诗人登上北固亭,感慨壮志未酬、怀古实为伤今的意图。

(二)对照注解,疏通词句

默读过后,对照注解,弄清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典故的内涵,就会为进一步读懂全诗扫清障碍。

二读(朗读),描述概括

(一)朗读全诗,描述画面

在扫清字词障碍后,引导学生大声朗读,然后让学生或口头、或书面描述诗歌的画面,是进一步加深理解的前提。学习柳永的《雨霖铃》,可以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分上下阕分别描述画面,要求展开联想,补充细节。如上阕的画面可以这样描述:秋风萧瑟的黄昏下,几只孤零零的蝉儿在有气无力地嘶叫,一场冰冷的急雨打在路边的长亭中,打断了蝉的叫声,也似抽打在这对即将分手的恋人的心头。两个人彼此间默默相对,泪眼相看,端起酒杯来却又难以下咽。清秋暮雨,长亭饯别,帐饮无绪,艄公偏又不成人之美,不忍分手又不得不分手。一时间百感交集,只有泪眼相看,执手凝咽了。一双无力却有情的手,两对无神却有意的眼,脉脉传情。烟波浩渺,暮霭深沉,天地辽阔,前途难测。

(二)整合意象,概括大意

画面的描述,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要求学生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概括。可以将《雨霖铃》的内容作如下概括:上阕写别时凄凉,融情入景。捕捉物候变化,精心设置环境,集远近背景于一刻。下阕写别后冷清,以景写情。渲染孤寂情怀,着意烘托气氛,融喜忧之情于一体。

三读(品读),品味探究

学生对诗歌读过两遍,在对诗歌的思想内容整体把握之后,可以再采用领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朗读,细细品味,深入探究其思想内容和表现特色。

(一)品味诗句,炼字炼句

在三读(品读)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品味诗句的精妙,让学生找出最能打动自己的词句加以分析,说明作者遣词造句时方法之精妙。例如,读《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上阕,可以让学生抓住“浪淘尽”的“尽”来体会宇宙永恒,人类渺小的自然法则;抓住“乱石穿空”的“穿”字,品味怪石的气场之大,穿透力之强。

(二)对比分析,探究意图

还可以通过多角度的对比分析,探究诗人真正的表达意图。仍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下阕中的“强虏”与“樯橹”的版本不同,表达效果各不相同,前者突出对方的强大,尽显周瑜运筹帷幄、以弱胜强之儒将风流;后者运用借代,突出曹操水军顷刻间化为灰烬的结果,形象具体。

四读(诵读),鉴赏小结

(一)诵读全诗,品味意境

最后要求学生在揣摩全诗意境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全诗,进而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读杜甫的《咏怀古迹》(之三),可以引导学生联系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的“尚”字,品味诗人对王昭君生长名邦,殁身塞外,仅遗此迹浓重的伤悼之情。联系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中的“一去”二字,品味王昭君“去紫台”而“连朔漠”的怨恨之由,以及生离汉国,死葬异邦,其骨虽朽,其冢犹青的怨恨之结。联系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省识”品味君王之昏庸,后宫之黑暗,进而体会美如明妃,生前失宠,死后无依,离家去国,遗恨绝域的凄怨之情。并推而广之,诅咒埋没多少人才的社会制度。联系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中的“千载”二字,品味其怨恨之长久,离家去国之怨思。感明妃遗恨绝域,叹志士失遇无路。

(二)分析手法,鉴赏主旨

如,杜甫的《旅夜书怀》,即景抒怀,于细腻的绘景之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杜甫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孤独、寂寞与愤恨,感情激越,形象鲜明,境界宏阔。可以引导学生弄清其中几种对比的内涵,即自然的宏阔与诗人的渺小之对比,辽阔伟丽的乐景与诗人孤独的哀情之对比,伟大的理想和残酷的现实之对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经过以上的循序渐进的反复诵读,不仅可以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让学生全程参与教学过程,变教师的讲解为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而且通过反复的语言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阅读阶段分步解决不同的问题,由浅入深,在诵读中理解,在理解中加深,在探究中明了,循序渐进地进入到文本的内核,进而把握诗歌的内容,加深对主旨的理解。

在古诗词教学中实施“四读”步骤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诵读感知的过程不能简单地以录音取代主体诵读体验。有时候没有录音,反而更能突出学生的本体阅读体验的效果。

第二,要求学生描述概括时,不能以机械的翻译代替连贯、流畅的画面描述。可以通过想象,融入主体经验,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句序,增删内容。

第三,品味探究时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急中生智,因势利导,临场调控,而不是不加评点,或是将学生的思路硬拉回到教师预设的程序上。应该抓住契机生成,这往往是课堂出彩的地方。

长恨歌赏析范文6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①

王 维

积水不可极②,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③,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④,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注]①晁衡,原名仲满、阿倍仲麻吕,日本人。公元717年(唐玄宗开元五年)随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留学,改姓名为晁衡。历仕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任秘书监,兼卫尉卿等职。大历五年卒于长安。天宝十二载,晁衡乘船回国探亲。②极:引申为达到极点、最大限度。③鳌:传说中海中能负山的大鳖或大龟。④乡树:乡野间的树木。扶桑:这里指日本国。

1.“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这是实写还是虚写?诗人写送别友人,为什么要写这些动物呢?请简析之。

答:

2.有人说,此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请简要分析。

答: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圣泉宴①

王 勃

披襟乘石蹬,列籍②俯春泉。

兰气熏山酌③,松声韵野弦。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兴洽④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注]①圣泉:在今四川中江东南玄武山。②列籍:依次而坐。③山酌:山野人家酿的酒。④兴洽:兴致和谐融洽。

1.“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此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答:

2.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物?表现出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概括。

答: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湘宫人歌

温庭筠

池塘芳草湿,夜半东风起。

生绿画罗屏,金壶贮春水。

黄粉①楚宫人,芳花②玉刻鳞。

娟娟照棋③烛,不语两含埂

[注]①黄粉:在面部点黄粉作为妆饰。②芳花:一作“芳菲”。③棋:一作“台”。

1.首联有什么巧妙之处?请简析之。

答:

2.此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呢?为什么?

答:

【七律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苏 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②。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作者因受政治迫害一贬再贬,由英州(州治在今广东英德)而至惠州,最后远放儋州(州治在今广东儋县,辖境在今海南)。这首诗,就是1100年(元符三年)六月,作者遇赦北还时所作。②鲁叟,指孔子。乘桴,乘船。桴,小筏子。据《论语・公冶长》载,孔子曾说:“道(王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轩辕:即黄帝。《庄子・天地》:“黄帝张(演奏)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这句是以轩辕古乐比大海涛声。传说古时黄帝演奏过《咸池》这首乐曲。

1.诗歌首句“参横斗转欲三更”说明黑夜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亦比喻他在政治上即将获得新生。接下来三句也为借景为喻的手法,请简析之。

答:

2.请解读诗歌最后两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正月崇让宅①

李商隐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

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

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

背灯独共馀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②。

[注]①崇让宅是诗人的岳父、径原节度使王茂元在东都洛阳崇让坊的宅邸,诗人和妻子曾在此居住。诗人的妻子卒于公元851年(大中五年)夏秋g。此诗作于公元857年(大中十一年)正月。②起夜来,乐府曲调名,是妻子思念丈夫之辞。

1.请从写景技巧的角度赏析颈联。

答:

2.结合全诗,简析尾联的思想感情。

答: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 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注]。

[注]谢玄晖,即谢I,南齐著名诗人,曾任过地方官和京官,后被诬陷,下狱死。“澄江静如练”出自谢I《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请赏析颔联中“摇”和“滴”字的表达效果。

答:

2.结合全诗,简析为什么诗人“长忆谢玄晖”?

答: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雨过偶书

王安石

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

地望岁功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间。

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

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

1.有人说,此诗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呢?请你简要赏析。

答:

2.这首咏物诗表达出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简要概括。

答:

【词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谪仙怨①

刘长卿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独恨长沙②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注]①这首词为酬答远谪的好友梁耿的寄赠而作。@时作者也被谪睦州,道经苕溪,在朋友招饮的宴会上写了这首词。②长沙:指汉代贾谊谪迁长沙。

1.“鸟向平芜近远,人随流水东西”这两句写景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答:

2.请结合全词,简析“独恨长沙谪去”一句中“恨”的内涵。

答: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生查子

欧阳修

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雁柱十三弦①,一一春莺语。

娇云容易飞,梦断知何处?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注]①雁柱十三弦:筝有十三弦;琴柱斜排如雁斜飞,称雁柱。这里代指古筝。

1.请赏析“整翠鬟”与“频相顾”两个动作描写的表达效果。

答:

2.本诗表现手法多样,请结合诗句简析。

答: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柳初新①

柳 永

东郊向晓星杓亚。报帝里、春来也②。柳抬烟眼,花匀露脸,渐觉绿娇红姹。妆点层台芳树,运神功、丹青无价。

别有尧阶试罢。新郎君③、成行如画。杏园风细,桃花浪暖,竞喜羽迁鳞化。偏九陌、相将游冶④。聚香尘、宝鞍骄马。

[注]①此词为作者于景佑元年(1034年)中进士时所作。②杓:(biāo)古代指北斗第五、六、七颗星,亦称“斗柄”。亚:低俯、低垂。③尧阶:喻宫廷。新郎君:唐宋时称新考中的进士为新郎君。④羽迁鳞化:道士成仙称为羽化,鱼变为龙称为鳞化。九陌:指京城的大道。相将:相共,相随。

1.“东郊向晓星杓亚。报帝里、春来也”这两句话采用了什么手法?简要分析之。

答:

2.词作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心情呢?试作简要概括。

答: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竹马子

柳 永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①。对雌霓②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③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④,非雾非烟深处。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注]①烟渚:烟雾弥漫的水中小岛。②雌霓:古代传说,虹出现时成双成对,其颜色鲜艳为雄,颜色暗淡为雌。又说,雄称“虹”,雌称“霓”。③素商:秋天。④神京:指南宋都城汴梁(即今开封)。

1.柳永作词最善于使用虚实手法,此词可见一斑,那么,请你分析他这首词作是如何使用虚实相生手法的。

答:

2.在这首词作中,词人择取了哪些意象来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八六子①

秦 观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i尽还生②。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③,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④、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鞑杏炅晴。正销凝⑤,黄鹂又啼数声。

[注]①八六子:杜牧始创此调,又名《感黄鹂》。②i:同“铲”。③袂红:红袖,指女子,情人。④怎奈向:即怎奈、如何。宋人方言,“向”字为语尾助词。⑤销凝:消魂凝恨。

1.词作的下阕开头句有什么巧妙之处呢?请简析之。

答:

2.这首词语言上有何特色?全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答: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木兰花慢

戴复古

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这一点闲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①。重来故人不见②,但依然、杨柳小楼东。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

兰皋新涨绿溶溶③。流恨落花红。念着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落日楚天无际④,凭栏目送飞鸿。

[注]①恼乱:宋时口语,即撩乱。②故人:指戴复古的亡妻(即后娶之妻)。③兰皋:芳草丛生的水湾。皋,水边地。屈原《离骚》:“步余马于兰皋兮。”④楚天:指南方的天空。楚,戴复古悼亡之地在江右武宁即今江西武宁县,古属楚。

1.在词的上阕中,有这样的用词“一点”“十年”,既然是“一点闲愁”为何又“十年不断”,这是否矛盾呢?为什么?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