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读后感范例6篇

长恨歌读后感范文1

关键词:知人论世;大学古典诗歌;欣赏

一、“知人论世”的具体应用

我们知道,每个人对每首诗的解读方式和解读的角度都不同。如果没有一种好的鉴赏诗歌的方式,那么就很难发现诗人想表达的真实情感。例如,大学课本中白居易的《长恨歌》,里面生动地描写了唐朝皇帝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惨爱情故事。许多人对《长恨歌》的主题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长恨歌》是用于揭露唐朝后期逐渐走向没落是由于唐朝皇帝的腐败,从而告诫后世的人们;但是有的人认为这个主题就是在写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是诗人对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的一种颂扬;还有人说既有揭露又有颂扬,一方面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以悲剧收尾而“恨”,另一方面也对唐玄宗后期的统治而“恨”,双重恨并存。为了更加准确地发现《长恨歌》的内在意蕴,我们可以在欣赏的过程中引入“知人论世”的方法。通过对白居易本人的思想感情和当时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我们了解到白居易曾经有一段让人唏嘘不已的恋情。在白居易十几岁的时候与一名女子自由相恋,可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压力下,白居易最终和自己不喜欢的人结婚了。这使得他的感情受到极大的创伤。《长恨歌》结尾那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深刻表明了诗人对昔日爱情的悼念和悲叹。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白居易为什么会创作出如此“感天动地”的爱情作品。

二、进入意境,品味情理

诗歌是由诗人在某种环境和心情下创作的,任何的诗歌都有其自身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因此我们在欣赏作品时可以通过“知人论世”的方式深入到作者的意境当中,领略和品味其中的情理。例如,《声声慢・寻寻觅觅》这首诗歌描写了残秋的已凋落,黄昏时分冷冷清清的场景,好似所有的愁苦都聚在了心头,无处排遣。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知人论世”这种方式,深入到诗人身处的环境中去体会诗人真切的情感。那个时候李清照其丈夫赵明诚因得疾病而去世了,李清照只身一人流亡到浙东一带,在承受丧夫之苦的同时还尝尽了避难奔走的苦痛,实为悲惨。了解了李清照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心境后,仿佛自己就被带到那个颠沛流离的时代,面对生活的重重打击,心情是如此的低落和难受。从而能更加深入地体会李清照的苦闷和无奈,对她诗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品味起来就更加独有一番风味了。

三、应用“知人论世”时要避免的误区

1.避免限制自己的思维空间

在欣赏大学古典诗歌中运用“知人论世”时,要避免自己的思维受到局限。也就是说,读者还没了解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感情之前,可能对诗歌的品味和理解是从创新的视角出发的,但是在读者深入了解了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和背景之后,可能自己的思维就会被书本的解释和理解牵制着,没有了自己真切的想法和感受,这对诗歌的创新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对诗人思想感情和身处背景理解的基础上,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勇于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读懂诗歌,读懂诗人。

2.避免曲解诗歌的本意

有的人认为只要了解诗人当时所处的背景和思想感情就可以完全读懂诗歌,了解到诗人创作的本意,其实不然,虽然“知人论世”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但这并不代表这种方式就能完全读懂诗人的内心感情。如果“知人论世”方式运用得不恰当,反而会曲解诗歌原本的蕴意,对诗歌的理解出现偏差。因此,读者在运用“知人论世”这种方法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因为同情诗人或者是个人情感因素来胡乱评判作品,这只会使诗歌失去了原本的内在价值,不利于诗人情感的世代传颂。

总的来说,中国诗歌更加讲究意象和情绪,我们不能单单从诗歌的表层意思来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欣赏中国古典诗歌时,要正确使用“知人论世”这种鉴诗方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当时所处的背景出发,深入体会诗人的内在世界和情感宣泄,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对诗歌的解读。不过在使用“知人论世”时,要注意避免曲解本意和限制思维的误区,保证我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可以更好地发掘和创新,从而促进中国古典诗歌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安朝辉.大学古典诗歌欣赏“知人论世”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07(04):99-101,108.

长恨歌读后感范文2

典题1:请举两例分析本词中想象手法的运用。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试题解析:这首宋词的标题已经明确的介绍了这是一首送别诗。“白苎新袍入嫩凉”一句主要是介绍廓之的穿着及考试时节,这一句很明显是实写。“春蚕食叶响回廊”一句,则是在想象廓之和其他考生在考场上奋笔疾书,那沙沙的写字声犹如春蚕啃食桑叶一样回响在走廊里。

经验总结:诗歌鉴赏中,要读懂诗歌,首先对诗歌的标题要进行仔细揣摩、推敲,切不可跳过标题直接阅读答题。

典题2: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试题解析:这首只有27个字的词,理解的重点应该是对温庭筠的词风的把握。作为花间派鼻祖,温庭筠词作多模仿闺中女子口吻,风格浓艳绮丽。因此难看出他词中本词中的“恨”指的是“闺中女子因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而产生的无限怅恨之情”。

经验总结:诗歌鉴赏过程中,作者的创作风格、生平经历及诗歌的注释等提示信息是极其重要的,答题时一定要全面考虑,不能疏漏。

二、鉴赏实例

送魏二

[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教师:请认真阅读此诗,翻译成通俗的白话并讲解大意。

学生:我喝醉了酒,在江楼送别我的朋友,现在正是橘柚飘香的时节,江风引导着细雨吹进小舟,感觉很凉。回忆你在遥远的……

教师:这位同学翻译的怎样?不够完整通顺。那么怎样就完整通顺了呢?

1.抓典型意象,明作者心境

诗歌的意象是客观的物象和作者主观情感的契合点。捕捉诗词中富有情感色彩的物象,挖掘其内在的品格、精神,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发何端。在王昌龄的《送魏二》一诗中,橘柚、江风、秋雨、孤舟、猿鸣等意象正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外化。“橘柚香”点明了离别在深秋时节,所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难堪冷落清秋节”,加深了离别的凄楚。离别本已让人伤心,加上秋风秋雨的渲染,更多一份忧愁凄凉。而梦中的猿鸣则是对离别及朋友别后悲苦境遇的一种挂念。所有的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了一场在凄风苦雨中送别友人的悲凉画面,感情真挚,催人泪下。抓住了这些典型意象,对诗歌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把握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2.调倒装语序,补残缺成分

在诗歌中,诗人为了诗歌创作的需要,往往要讲究平仄和押韵,致使句子正常的语序常被打乱,这也给读者的阅读理解造成了困难。北京大学谢冕教授在《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一文中说:“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这就要求我们欣赏者将诗句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倒装的语序颠倒过来,使之符合我们现在的语言习惯。《送魏二》这首诗中,“醉别江楼橘柚香”一句的顺序是:人物情态(醉)+人物动作(别)+地点(江楼)+季节(橘柚香),按照现代汉语表达的习惯,表达次序应该是“时间+人物+地点+事件”,显然,这样的表达给读者的阅读造成了障碍,影响了学生的正确理解,这就需要首先调整语序,如果有残缺的成分也要补充完整,以避免理解上的偏差。那么这句诗“泡”开后就应该是:在橘柚飘香的季节,我(王昌龄)在靠近江边的高楼上为友人设宴饯别,因不舍友人离别而酩酊大醉。这样一来,意思就明白了。

3.展想象翅膀,连独立画面

长恨歌读后感范文3

摘要 本文以王安忆的《长恨歌》为例,从叙事视角、叙事语言、叙事结构三方面来分析其叙事技巧,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王安忆的作品,解读她的文章。

关键词:王安忆 《长恨歌》 叙事技巧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王安忆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画出来的。她的作品是她以女性独有的细腻,运用白描的手法一笔笔勾勒出来的。本文试图通过对王安忆《长恨歌》叙事技巧的解读,来分析这位女作家及其作品。

一 全知的叙事视角

王安忆的《长恨歌》开篇就以“站在一个制高点看上海”来吸引读者的眼球,把读者带到了一个俯视大上海的高度。然而,到底是谁站在这个制高点上看上海呢?作者却不急着做交代,它像一个充满悬疑的谜一样吸引着我们,在作者的引导下,我们终于见到了它,它就是上海弄堂常见的鸽子。为什么作者不选用其他飞鸟而偏要选择鸽子呢?因为作者认为“鸽子是人类真正的朋友,不是结党营私的那种,而是了解的,同情的,体恤和爱的”。这个人类真正的朋友,不但能体察世人,而且能审视人间百态。“当它降落在屋顶时,它和世俗的人贴近;当它飞翔在城市的上空,却又远远地冷静审视弄堂里的世俗人,它在执行着一种介于人神之间的功能。”作者赋予了鸽子特殊的能力,而鸽子则作为作者审视生命的代言人,揭示着弄堂里人们的生活状态。

读完全文,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是通过鸽子的视角,引领着读者对生命进行反思的,而这种反思是在一种全知全觉的状态下进行的。这种独特的叙事视角,给人一种新鲜感,可以说王安忆的这一尝试是成功的,鸽子全知的视角,所传达的意义的生成是作家精神理念的显现。

作者采用鸽子这一视角很独特。如果叙述者是人,那么或多或少会有些主观倾向,而动物的视角则显得更客观,没有掺杂任何主观因素,作者的叙述似乎也就是事情本身,让人有种想找回原形的冲动。用鸽子不用人来叙述故事的“零度介入”的写法,有点像小说家余华《活着》中的零度写作,“把自己的情感喜好放在文章之外,只为写作写作”。作者这样写作让人更感故事本身的真实性。仅从这个方面来看,王安忆在安排叙事角度方面是有独特的思考的,其心思细腻可见一斑。

二 女性化的叙事话语

王安忆在叙述故事方面有其独特的一面,在语言表现上,也是独树一帜的。她的文字表达很细腻,擅长于文字的使用技艺和手段,使得她的小说有点像是苏式的刺绣:工艺精湛、精美绝伦。她让读者感到女作家对色彩、质地和声响等的感觉是独异而丰富的:她能领会其中的隐含意象、意味。可以这么讲,那里有一片属于女性的天地。

有学者把《长恨歌》中的叙事话语定位于女性化,即女人的本性化,就是由琐屑的人生经验所堆砌而成的不同于男性的生活轨迹。不管是对街市的描绘还是对弄堂的刻画,也不管是对人生的理解还是对生活的感叹,不管是对时髦的见解还是对风尚的评判,也不管是对历史的感触还是对未来的憧憬,《长恨歌》的叙事话语里都有一种幽幽的女人气,这女人气虽不是脂粉厚重,却也清新四溢。

从作品的第一部第一章开始,我们就不难看出,女性化气息已经明显地散露出来。如在《弄堂》、《流言》、《闺阁》、《鸽子》等节中,字里行间都有种女性的气息。这里我们所强调的女性化是一种女性的原初状态。在《长恨歌》中,女性话语几乎统治着整个文本和故事,而文章中的男性形象则自然隐入。下面我们就来细品一下她的女性化叙事语言。

“上海的弄堂是性感的,有一股肌肤之亲似的。”这里是作者写到弄堂时的第一句话。一个“性感”将作品的妩媚纳入到女性的生命母体,一个“性感”将作品的柔婉深深地烙上了女性特有的那种敏感的生理和心理特质。而作者在下面的描绘中更是将其女性化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弄堂)积着油垢的后窗,是专供老妈子一里一外扯闲篇的;窗边后门,是供大小姐提着书包上学堂读书,或者和男先生幽会用的;前边大门虽是不常开,开了就是有大事情,是专为贵客走动,贴了婚丧嫁娶的告示的。它总是有一点按捺不住的兴奋,跃跃然的,有点絮叨的。晒台和阳台上,还有窗畔,都留者些窃窃私语,夜间的敲门声此起彼落。还要站在一个制高点,再找一个好角度:弄堂里横七竖八晾衣竹竿上的衣物,带有点私情的味道;花盆里栽的凤仙花,宝石花和青葱青蒜,也是私情的性质;屋顶上空着的鸽笼,是一颗空着的心;碎了和乱了的瓦片,也是心和身子的象征……这是深入肌肤,已经谈不上是亲是近,反而有些起腻,暗地里生畏的,却是有一股噬骨的感动。”

作者把生活中的场景都详详细细地描绘出来,一点儿也不急着说故事,似乎不把故事所需的气氛造足,就不能说故事,这与女性特有的耐心是分不开的,而在王安忆的作品中,则把它推到了一个极致。如写弄堂,是住家的弄堂,有晾衣竹竿,有衣物,有宝石花和青葱青蒜,有像空着的心一样的空鸽笼;写平安里,有煤球炉子,有隔夜洗的衣衫,有朽烂的砖木格子,有挣扎的日月等。这绵密的语言如细雨轻风,渗透到人的骨髓里,说的是那样精辟,是那样恰到好处,这与作者细腻的感情是分不开的,也与她独具匠心的白描手法分不开,这也正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

三 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

《长恨歌》的叙事结构分空间叙事和时间叙事。《长恨歌》就是利用空间的相似性、临近性,用空间的叙事来跨越作品,以弄堂及弄堂里的鸽子这两个意象结束,形成了环形的包绕,达到了空间上的前后默契和平衡。所谓空间连缀并不是以空间为中心,而是以空间为纽带。《长恨歌》的前两部分有一条明显的空间跃动线:“弄堂――片厂――爱丽斯公寓――邬桥――上海――平安里――弄堂。”

这两部分其实也是有一个回环,女主人公王琦瑶经历了一次逃亡和一次情感伤害。尽管时间上的跨度有三年,但由于空间上的连缀,尤其是在作者对诸如邬桥等地方,那美妙悠长的静态叙述的屏蔽下,时间似乎只是那么一瞬。时间上的集中错觉,造成了在叙事上的严密性,亦即“密不透风”的韵味。“邬桥这种地方,是专供作避乱的。六月的栀子花一开,铺天盖地地香,是起邬雾一般。水是长流水,不停地出岔去,又不断地接上头,是在人家屋檐下过的。檐赏识黑的瓦棱,排得很整齐,线描出来似的。水上是桥,一弯一弯也是线描的。这种小镇在江南不计其数,也是供怀旧用的……那树上叶上的露水此时也化了烟,湿腾腾地起来。邬桥被光和烟烘托着,云雾缠绕,就好像有音乐之声起来。”在诸如以上的优美描述中,读者就会不知不觉忘记故事时间,进入作者建立的叙述文本,不管外在的故事发生多大的变化,文本深层的叙事基本没有变。

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在她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是用“茶馆式”的空间结构方式。所谓“茶馆式”就是以女主人公王琦瑶的住处,也就是平安里弄堂为立足点,以王琦瑶为人物中心,兼写到严师母、薇薇、永红、薇薇的男朋友,以及与王琦瑶命运有密切关系的康明逊、萨沙、老克腊、长脚的这种叙事方法。而长脚是王琦瑶生命的终结者,也是一个极有象征性的角色。可以说,他给王琦瑶带来的解脱多于损害。而另外的几个男人,是她悲剧性一生的不同驿站点。女主人的一生是在弄堂走完,弄堂则是她一生宿命的原点。既是开始,也是终点。所以,这个空间因素不管是对作品的内容还是叙事都非常的重要。弄堂是大上海不起眼但又不可少的构成因子,以弄堂为中心进行叙事,既集中又紧密,使作品显得错落有致,如一针一线密缝出来一般,也是同前面一般的“密不透风”。

小说《长恨歌》前后讲了40年间,发生在王绮瑶身上的故事。从小说空间的叙述上看,由于这个“密不透风”往往会给人造成错觉,因此就形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倒错:本来是故事发生的时间远远大于文本的叙事时间,但经过作者的处理,就让人感觉叙事时间远远大于故事发生的时间了。尤其是作者自己以人物为幌子隐藏在文本中,不时将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感、欲望、思想用女人特有的敏感和细腻展现出来,王琦瑶一生四十年的幽幽怨怨、悲欢爱恨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就算王琦瑶从少女变成半老太婆,读者也会有浑然不知她变化的感觉,使得整个的作品在阅读上有种粘连的韧性。

小说的时间叙事在结尾也有很好的体现。小说虽然以一出莫名其妙的盗窃凶杀案作结,但王琦瑶的命运似乎从一开始就牢牢地牵扯在自己的掌心里,每一步都是照着既定的意图去走,每一个意图从表面看都是成功的,但当生命进行到最后一秒,她才发现所有的争取都不过是昙花一现,自己的结局早在四十年前,在她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已经被预言过了:“一间三面是墙的房间里,有一张大床,一个女人横陈床上,头顶上的一盏电灯摇曳不停,在三面墙壁上投下水波般的光影,四周是死一般的寂静,于是想起自己过去的漫漫长路以及那些正在被渐渐淡忘的影子,她这才明白,这床上的女人就是她自己,死于他杀。”

文章一开始使用的是顺序的写法,纵观王琦瑶从年轻到逐渐衰老的一生,而结尾处作者却通过王琦瑶的灵魂反观自己的一生。我们可以把这理解为是作者为了达到某种平衡,用结局照应开始,通过结局把谜底全部揭开,揭示王琦瑶凄惨的一生,以了却读者对王琦瑶命运的关注。作者无论是在故事的开头,还是在故事的结尾,都有意无意地通过时间来叙事,而采用的手法又不尽相同,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同中求异的平衡。

如果我们不考虑文章结构的呼应性,我们单看文章,这一结局似乎有些出乎意料。有人认为这似乎是跌入畅销读物的套路,在已经作好的菜上撒了一把粗盐。而有人则认为这样的结局是作者王安忆不能更好的把握文章的走向,是笔力不足的表现。作者王安忆则解释说:“结局是无情的,王琦瑶被一个小混混扼杀了,完全没有Romantic的感觉,我就是要将它和那些通俗言情小说区分开来,言情已经太多了,在我的小说中,这也是通俗成分最重的一个。对我来说也是一个例外,它是合乎大众口味的一个作品,它只是我写作当中某个状态,并不是全部。”可以这么说,王安忆为什么要让女主角死,是由她文章的主旨所决定的,而不是她为了提高作品的可读性,落入俗套的不得已。我们可以看出这种不考虑文章合理性的结局,是符合王安忆的初衷的,正如王安忆所说,这只是一个写作的状态。可以说结局虽悲,但有了这个结局,文章才更显得合情合理些,才更具有可信度。

王安忆细腻的心思,是通过其独具匠心的白描手法体现出来的,这些无论是在小说的叙事角度,还是其叙事语言、叙事结构上都有所反映。

通过对王安忆小说《长恨歌》叙事技巧的解读,可以使我们对王安忆这位女作家有一个粗浅的认识,从而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把握王安忆的其他作品。

我们知道,一个作家的风格一旦形成,其作品就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他(她)的烙印,王安忆也不例外。王安忆的叙事技巧成就了王安忆的写作风格,而我们在了解了王安忆的叙事技巧之后,要把握带有王安忆特有风格的作品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参考文献:

[1] 薛蓓蓓:《王安忆叙事视角的探索》,《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2] 陈林群:《王安忆〈长恨歌〉技术故障举隅》,《书屋》,2005年第1期。

[3] 龙其林:《王安忆创作研究综述》,《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9期。

[4] 杨素秋:《王安忆的叙事语言》,《肇庆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5] 王彩蓉:《〈长恨歌〉的叙事学分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6] 吴俊:《瓶颈中的王安忆――关于〈长恨歌〉及其后的几部长篇小说》,《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5期。

[7] 杜学霞:《论王安忆的艺术表现》,《大同职业技术学院报》,2003年第6期。

[8] 吴俊:《文学的变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9] 王安忆:《长恨歌》,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

作者简介:

长恨歌读后感范文4

【关键词】长恨歌 伤讽主题 感伤诗

一、艺术的真实:从诗作本身析主题

(一)诗歌的题目

此诗诗题为“长恨歌”,关键点落在“恨”字。“恨”的意义有二:其一是“遗憾”之意。“遗憾”即遗恨,由无法控制的或无力补救的情况所引起的后悔;其二是“痛恨”之意。“痛恨”古义为感到痛心,遗憾。诗人不单是“恨”,而且是“长恨”,由此看来,诗人是带着深深的遗憾和痛恨创作这首诗歌的。诗人感伤而恨,恨而讽。

(二)诗歌的文本特征

诗人白居易把自己的诗歌分为讽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把《长恨歌》归入感伤诗。按其本意,感伤诗乃是“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咏叹者”。以《长恨歌》而言,其“牵于外”的“事物”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但故事本身包含大量政治因素。《长恨歌》是一首“婉丽多情”的感伤诗,但感伤至深时,诗人亦带着讽喻的意味。“感伤”是表达方式,“讽刺”是内容体现。诗人从主观感受出发,以“感伤”这一十分独特的方式反映他对唐玄宗沉湎于声色淫乐,不理国事而使国家陷入祸乱中的讽刺。诗人的讽是带着感伤的讽,是伤而讽。

(三)诗歌的内容

《长恨歌》在前半部分着力突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私人关系与国家政治之间的冲突。开篇两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平平的叙述中点出唐玄宗“重色”形象。“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更进一步指出其贪图美色荒淫误国。杨贵妃达到“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后,一人得宠,恩及全族,杨国忠当上右丞相,势倾朝廷,擅权乱政,埋下了造就安史之乱的恶果。“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杨贵妃得宠甚至还引起社会生育观念的改变,诗句的夸张手法的运用传达了广大人民对唐玄宗宠妃乱政的情绪,诗人嘲讽之意十分鲜明。“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暗含大唐帝国由盛而衰的历史转折,更有疾讽之意。

后半部分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生离死别,刻意营造的悲剧结局,与前半部分构成因果关系。“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安史之乱迫使玄宗将杨贵妃赐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玄宗对贵妃死后的思念,渲染烘托、风情流转,一气直下:“峨眉山下少行人,旌旗无光日色薄”写其路上凄凉惨淡,“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状其行宫雨夜之愁绝。

《长恨歌》着力描写了唐玄宗对杨贵妃间的深情,这正利于伤讽主题的表达,因为爱得越真、越深,就越珍贵,失去的就越多,破坏就越重,对帝王的震动就越大,教训就越应被记取。动之以情,感伤而讽,表现真挚的感情,尤其是刻骨铭心的感情,讽劝才更有力度,对帝王才更为有效。

二、历史的真实:由基本史实明主题

(一)创作背景

《长恨歌》创作于元和初期。距安史之乱51年之后,唐王朝百废待兴,民生凋敝,战争的创伤仍未抚平。当时宪宗初立,有志改革弊政,并使社会状况出现一丝转机。但他在生活中骄奢淫逸,宫中多宠。此时,白居易初入仕途,代表着新兴士族踏入政坛,主张革新,反对保守,反对门阀地主世龚先祖权益。白居易看到宪宗的情形,心中既充满希望又清醒地反思、总结历史教训。

中唐时代仍是藩镇跋扈、宦官专权,朝士相争、外患不断,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回观“_元盛世”,整个社会为一股感伤主义思潮所笼罩。白居易与文人间谈起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日:‘夫稀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更让他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值得怀恋的盛世时代已经过去,激起他怀旧感伤的情绪。

以“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写诗主导思想的白居易,在创作《长恨歌》的时候是感伤的,他一方面对唐宪宗的改革有所希望,另一方面对其生活的骄奢淫逸深有恐惧。再回想唐玄宗的故事,心中的遗憾更深,动之以情,而不得不讽劝宪宗。

(二)史料记载

首先,从白居易的其他诗作看。《上阳白发人》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喻诗。此诗通过描写一位上阳宫女长达四十余年的幽禁遭遇,揭示了“后宫佳丽三千人”的悲惨命运,同时对封建帝王强制征选民间女子以满足自己淫欲的罪恶行径提出强烈的控诉。“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杨妃”指杨贵妃,由此诗可见,白居易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态度是讽刺的,《长恨歌》或多或少也融入诗人自身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讽刺态度。

其次,《长恨歌》讽劝有明确对象,即封建帝王等政治统治者。《唐宋诗醇》记载乾隆皇帝在读《长恨歌》后慨叹“欲不可纵”、“总以为发乎情丽不倦止乎礼义者戒也”。是《长恨歌》表达伤讽主题有效性相当有力、极其关键的可靠证据。

最后,据通行本《长恨歌传》记载,元和元年十二月,白居易从校书郎调T作县尉,当时陈鸿与王质夫住在整匿,闲暇时一起游览仙游寺,谈起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互相感叹不已。“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歌既成,使鸿传焉。世所不闻者,予非开元遗民,不得知。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纪》在。今但传《长恨歌》云尔。”《长恨歌》创作刚完成,白居易即委托陈鸿作《长恨歌传》。《长恨歌传》指出,白居易创作《长恨歌》“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即要借助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惩戒导致惨祸的“尤物”,阻断违背朝纲的乱源,以作为将来的鉴戒。《长恨歌传》虽非专论,但几乎与《长恨歌》的创作同步,有时代的信度,也体现了《长恨歌》的伤讽主题。

【参考文献】

长恨歌读后感范文5

英语老师扭过头叫道:你们停下来干吗!然后一教室芽一般的声音又怯怯冒出来,顷刻间又是一片灿烂。英语老师拍了一下手,没事般地走了。

他没事一般,我可不行。我在众目睽睽之下,俯下身把语文课本拾起,然后伏在课桌上,一动也不动。我能遏止自己的哭声,但止不住的泪水却从我的指缝里快速渗出来。虽然我知道错了,周一周三周五的早晨该读英语,但我的过错难道就该由这记毫无商量余地的耳光来惩罚吗?想到这里,我的眼泪流得更快了。我从没有被人打过耳光,更没有在这样的大庭广众下受过辱,我满脸火辣辣的,不是因为疼痛,而是因为羞耻!我感觉我那个叫自尊心的东西,在这个早晨,像被一把无形的快刀给拦腰斩断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直不声不响低着头进出教室,而心中,仇恨的水草却疯了般昂扬生长。是的,我要报复,我要杀了他!我一定要杀了这个让我当众丢丑的家伙!我要用最解恨的方法报复……我低着头,一声不响,就这样在自己的幻想中把内心捣鼓得壮怀激烈。那被拦腰斩断的自尊心在伤口处似乎又长出了细嫩的芽儿来。但我最终还是失去了寻刀杀人的耐心,英语老师就这样在懵懵懂懂中逃过一劫。我后来的想法是,我一定要发奋读书,将来超过他,再来羞辱他!

但很快就有一件事,让我进入了两难境地。那天英语老师闯进教室,对教室里的三个同学说:下午帮我去挖薯吧。你,你,还有你。来,把书收起,我们这就走。

三个同学其中一个就是我,英语老师仿佛早就忘了两个月以前发生的事。但现在他既然点到我了,我不能让他知道我心中的仇恨。我只能皱着眉头,和另外两个同学一起去了他家。我记得一进家门,他就像个妇人一样唠唠叨叨地骂着他的妻子:天天死人,怎么不见你死?这样骂人的话我是第一次听到,所以一下子就记住了,而且根深蒂固。挖薯时,我时不时就把红薯给挖断了。我应该不是故意这样的。挖薯是一项技术活,也是一项体力活,在家里,这常常是我爸的事。我还太小,力气也小,一锄下去,挖得不深,红薯往往就被拦腰截断了。我看见英语老师不时地皱着眉头,后来他说:宗玉啊,你书也读得不好,事也做得不好,以后就等着进棺材吧。我一脸羞怍,我年纪尚小,他竟把我与棺材联系上了。心中的恨意一下子又增加了,可手中的活儿并不能停下……

我现在算有些明白他那时为什么脱口就是“棺材”就是“死”了。那时他除了当老师,晚上常常替人唱号歌,哪里死了人,来请他,他一般不拒绝,十里八里也要赶去。他的号歌唱得不错。小时他在茶陵住过,一口的茶陵腔,用茶陵腔唱号歌,别具一格。有时在教室上课,他的声音也拉得好长,像唱号歌。有时夜里唱号歌唱得太晚,白天上课,他把作业布置下去,就趴在讲桌上睡着了。

挖薯回来后不久,学校组织学生入团。那时入团是件非常时髦的事,我们班只有三个名额,英语老师就把帮他挖过薯的三个同学都推荐上去了。全班同学知道这事后,议论纷纷。因为如果凭成绩,我们三个没有一个能被推荐上去。后来,那两个同学就在那次入了团,而我没有。因为我拒绝写入团申请书。我这样做,一是对英语老师的软性对抗,用老甘的话说,就是非暴力不合作吧;二是在同学们的冷嘲热讽中,实在没什么脸面写入团申请书。

好在与英语老师总算有分开的一天。初中毕业,我怀揣着仇恨悄悄离开学校。我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我对自己说:有朝一日,我终是要回来的。

可到高中毕业的时候,我就为自己幼稚的想法感到好笑了。我看金庸那些侠骨豪情的武打书,江湖上的似海深仇都可以一笑泯之,而我与英语老师之间的破事儿,算得了什么呢?他自己也许根本就没把这事记在心上,几年过后,我这个人就可能从他头脑中淡出了。

在大学里,有天晚上,我与一个同学在法律楼的天台上闲扯,说到中学的事,他居然也有类似的经历。不同的是,他依然把恨记在心上。他说:总有一天,我要跑回去指着他的鼻子骂一顿。我听后,不禁哑然失笑。

不过,回头想想,也许并不完全是少年人的心胸太过狭窄。我们怀揣多深的仇恨上路,说明我们当时受到的伤害就有多深。随着时间的淘洗,仇恨也许可以忘记,但伤害之痛事隔多年仍可以使心灵颤抖。那时的心灵是多么柔弱啊,可仿佛没有几个大人(包括老师、家长和其他成年人)注意,所以成长的心灵,注定会遍布刀斫之痕。

长恨歌读后感范文6

《长恨歌》既塑造了唐玄宗贪图美色、懒于朝政,离乱时懦弱无策,连心爱的妃子都保护不了,爱人死后又深情款款不能罢休的痴情帝王形象,又塑造了杨贵妃美丽、专宠、多情、怨怅、敢爱敢恨、大义凛然的柔弱女子形象。

《长恨歌》简介: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