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节日范例6篇

蒙古族的节日

蒙古族的节日范文1

关键词:阿拉善左旗 蒙古族 穆斯林 伊斯兰教

一、前言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敖龙布鲁格和巴音木仁两个苏木居住着一部分操蒙古语、穿蒙古袍、住蒙古包且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他们与大部分蒙古人一样以游牧生活为主,并且也过蒙古族传统的宗教节日(如萨满教的祭敖包仪式等),日常生活习惯与其他蒙古人并无太大区别。但作为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相比一般蒙古族而言,他们在宗教文化与生活习俗等各方面有其不同的特点。那么他们形成的历史渊源及如今的文化概貌如何?蒙古族穆斯林的形成固然有历史的影响以及变迁过程中的混居与通婚等因素,本文致力于分析以上所述的问题并做出相关的描述与挖掘。

二、蒙古族穆斯林的分布现状

蒙古族穆斯林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青海省海晏县、祁连县及新疆博湖一带。阿拉善一带的被称做“缠头回回”或“蒙古回回”,新疆的蒙古族穆斯林自称“托们能克”,青海的蒙古族穆斯林被称之为“驼毛”、“托茂蒙古”,自称“托茂”或“托茂家”。[1]阿拉善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贺兰山西麓,东北与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接壤,东边与伊克昭盟(现鄂尔多斯市)相连。阿拉善左旗蒙古族穆斯林是在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上具有共同文化中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解放后他们被识别为蒙古族的一支,“主要集中在敖龙布鲁格、巴音木仁、乌素太、韩乌拉等苏木。”1(表1所示)

蒙古族穆斯林以游牧生活方式为主,居住分散,导致了集中举办宗教活动的困难。他们的宗教活动范围很小,但是仍然坚持伊斯兰教教规,牵着牛羊,拉着蒙古包聚集到清真寺周围安营扎寨,举行宗教节日等活动。

宁夏、甘肃等地离阿拉善左旗仅几个小时路程,蒙古族穆斯林受回族穆斯林的影响是很普遍的事情。解放前,蒙古族穆斯林几乎不与其他民族通婚,但是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他们后来与回族及附近信仰伊斯兰教的东乡族等民族通婚,并出现了极少数人们与当地蒙古族通婚的情况。

这些蒙古族穆斯林使用蒙古语、穿蒙古袍、住蒙古包以及生活方式基本与其他蒙古族一致,而且从很早他们的政治管辖权属于阿拉善左旗,只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而区别于其他蒙古人。

三、蒙古族穆斯林的历史

(一)早期蒙古族穆斯林的由来

“元时回回遍天下”一句形容了元朝时期伊斯兰教普遍传播的景象,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族统治者采取了在宗教方面兼容并包的政策,使蒙古人信仰的传统宗教外其他宗教得以在中原地区及边疆地区广泛传播,这样的政策导致了一小部分蒙古人改信伊斯兰教。

成吉思汗带兵征战中亚地区进行军事扩张,蒙古军队几乎是常胜军,将中亚多地归入大蒙古帝国的版图。统治者扩充军队为增加战斗力将众多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编入军队中,并使占领地区的穆斯林大规模服务于统治者的军队。待成吉思汗率领军队回到蒙古高原,大批伊斯兰教徒东迁。

元代蒙古军队随后又对中亚地区进行了第二次、三次征战,不少蒙古贵族随军到中亚地区迁移定居,久而久之这些蒙古贵族到普通人民逐渐摒弃萨满教与佛教等传统信仰,皈依了在当地盛行的伊斯兰教。

疆域广阔之便促进了商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创造了中亚宗教传教士在内地的布道传教条件。如此大量人流的涌动使伊斯兰教得到了广泛传播,在这样的背景下,西北部地区出现了众多改信伊斯兰教的人们。

(二)阿拉善左旗蒙古族穆斯林的来源

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前,阿拉善地区属于当时的西夏国,待西夏灭亡后阿拉善地区归入蒙古帝国的版图,成为了蒙古人的土地。阿拉善左旗地处今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东南部分与贺兰山相邻。这样的地理位置,是中亚伊斯兰教徒进入内地的必经之路。当前,学者对于居住在阿拉善左旗的蒙古族穆斯林的由来持不同的看法,本文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由来进行了以下分析:

东察合台汗国的秃黑鲁帖木儿汗在传教士的劝说下首先自己摒弃了原来的宗教改信了伊斯兰教,并带领臣民一同皈依伊斯兰教。这一时期秃黑鲁帖木儿汗在新疆地区大力推行伊斯兰教。

据《史集》记载,安西王阿难答率部众皈依伊斯兰教是蒙古人信仰伊斯兰教的典型事例。阿难答是忽必烈汗之子忙哥剌的儿子,自幼被伊斯兰教徒抚养,其在童年时期所接受的文化与思维模式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他能流利背诵《古兰经》,大食文书法也写得很好。阿难答继承安西王位后,其部下15万蒙古军队中大半跟随他信仰伊斯兰

教,这对壮大元代穆斯林队伍及西北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2

随着元朝的灭亡,朝代更替,统治内地的蒙古统治者纷纷撤回蒙古高原。这时的蒙古统治阶级内部产生战乱,经过几十年的混战最终瓦剌部得到统一,继续控制了鞑靼部。瓦剌部的脱欢之子进一步征战控制了西域要道。当时西北地区的文化经济在各方面与伊斯兰教紧密相连,有很多蒙古人信仰伊斯兰教。明朝时期,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被称为“瓦剌回回”,则信仰萨满教与藏传佛教的蒙古人被称为“瓦剌达子”。

明朝灭亡后,清政府对蒙古人强制推行格鲁派藏传佛教(俗称“黄教”或“黄帽派”)。这一政策使蒙古人的宗教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清朝时期,蒙古和硕特部从天山北麓迁徙至今阿拉善地区,其部众有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们。阿拉善扎萨克君王阿宝携青海部众回归阿拉善地区,其中有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这样的两个部落迁徙到阿拉善地区对当地蒙古族穆斯林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后期从新疆等地迁徙至阿拉善地区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其他民族也对蒙古族穆斯林的演变过程添加了外来因素。

清末民国时期,从甘肃、宁夏等地有很大一部分回族迁徙至阿拉善地区,在日久的民族融合中促进了蒙古族穆斯林的演变,其中姓氏为杨、马、王的穆斯林的祖先通常被认为是回族人。

四、蒙古族穆斯林的宗教生活

(一)蒙古族穆斯林的日常宗教生活

生活在阿拉善的蒙古族穆斯林被政府部门识别为蒙古族,但在上区别于其他蒙古族。“阿拉善左旗蒙古族穆斯林作为游牧民族,与回族相比,其宗教意识较为淡漠,宗教组织松散,无门宦教派的概念。”3

阿拉善全盟共有清真寺庙10所,其中额济纳旗1所、左旗9所,以蒙古族信徒为主的寺庙主要有两所,称之为“莫其德”,其最初的建造始于清朝。解放前阿拉善盟的清真寺发展到7所,“”时期部分清真寺遭到毁坏,恢复宗教政策之后修缮了清真寺。

蒙古族穆斯林虽然人数甚少,但是他们遵循伊斯兰教规,严格按伊斯兰教历法过节。同全世界的穆斯林一样,他们也极其重视白拉台月(沙尔巴乃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蒙古族穆斯林将这些节日称为“都巴”。伊斯兰教的三大宗教节日在蒙古族穆斯林的生活里有不同的叫法,充分体现出蒙古族穆斯林的特殊性。蒙古族穆斯林同其他虔诚的教徒一样坚持每日五次的礼拜,每周五一次的主麻。洗礼是穆斯林礼拜时必定进行的工作,蒙古族穆斯林坚持洗礼,与其他穆斯林基本一致。葬礼方面坚持着主流信仰的方式,仪式复杂,他们仍旧按照伊斯兰教的方式安葬无常者4,严禁火葬、装棺和随地安葬。

(二)萨满教与藏传佛教对蒙古族穆斯林的影响

阿拉善左旗的蒙古族穆斯林长时间受蒙古统治者的统治,与蒙古族来往密切,随着社会的变迁及民族融合,他们难免会受到萨满教及藏传佛教的影响。蒙古族穆斯林这个群体虽是伊斯兰教徒却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受当地蒙古族宗教的影响。

传统的祭祀活动是萨满教的残留物,祭敖包是萨满教的祭祀仪式,而在当今社会中蒙古人的祭敖包仪式成为了藏传佛教与萨满教相结合的一种举行祭祀、祈祷以及伴有进行的摔跤、赛马、射箭等娱乐方式的群体性集中的活动。在阿拉善左旗的蒙古族穆斯林有一部分参加祭敖包的活动,而有一部分则坚持不参与此类活动。

蒙古族穆斯林的敖包是独立的,他们不会祭拜其他敖包,一般蒙古人也不会来祭拜他们的敖包。祭敖包的过程是由寺里的喇嘛来主持、人们聚集到敖包周围,人们将自己的期望和希望寄托于敖包,献上珍贵的奶食品,并且堆加石堆。蒙古族穆斯林祭敖包时不会磕头,这一点区别于其他蒙古人。上述提到有一部分蒙古族穆斯林则坚持不祭拜、不参与祭敖包祭祀活动,认为祭敖包不是伊斯兰教的仪式。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学者分析是由姓氏不同、祖先的来源不同而决定参与否。

蒙古族穆斯林也相信原始巫术治病、辟邪等。种种迹象表明他们的生活中渗透了其他蒙古人传统信仰的思维,但是并不影响他们的主流信仰,他们仍是穆斯林。

(三)蒙古族穆斯林的衣食住行

阿拉善左旗蒙古族穆斯林几百年来与其他蒙古族一样以畜牧业生产为主,虽在日常生活起居、文字语言的使用方面与其他蒙古族有着大同小异的差别,但由于信仰不同,在阿拉善沙漠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同于一般蒙古族和回族,形成了自己历史文化的独特性。

1.饮食

饮食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各民族的饮食深受其生存环境及生产方式的制约,创造出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蒙古族穆斯林既有蒙古族传统的饮食习惯又严格遵守古兰经中的要求。他们大量吸收了蒙古饮食文化,牛羊肉以及奶食品是他们的主流食品。作为穆斯林也有饮食禁忌,比如:禁食猪肉、血液、脑子、死畜肉、未经过伊斯兰教要求的方式宰杀的牲畜。茶主要以砖茶和奶茶为主,在平常一日三餐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当有客人来访时首先倒茶,忌讳倒白开水。

2.服饰

蒙古族的服饰深受以游牧为主的生活方式的影响,通常较长、上下宽度相差不大,高领、长袖、宽大、束腰带,颜色对比较为鲜明。蒙古族穆斯林的服饰通常与蒙古袍无太大区别,通称满蒙结合式,但他们的在颜色上与喜好素装的回族相近。

全世界穆斯林妇女都在外出时用长围巾缠头只留双眼,蒙古族穆斯林妇女也遵循宗教的要求用长围巾缠头,其长度及颜色根据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蒙古族男穆斯林服饰则与其他蒙古族男子服饰是相同的。

随着时代的变更,服饰的变化较为明显,现如今老少习惯于穿短衣,但在参与宗教活动时缠头的风尚仍然延续至今。绝大多数蒙古族穆斯林都有一套或多套蒙古袍作为仪式用装。每逢节日,穿上蒙古袍相互问候,以示喜庆。

3.起居

蒙古族穆斯林与其他蒙古人一样居住在蒙古包内,他们的蒙古包与传统蒙古包的格局无大差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蒙古人住进了现代瓦房甚至楼房,蒙古族穆斯林与之有着同样的变化。交通工具与当地的地貌相符,日常使用的坐骑用具等与其他蒙古族相同,进入现代社会后机动车等现代交通工具进入了他们的生活。

4.风俗礼仪

“传统的古尔邦节、开斋节仍然保持。但汉族与蒙古族的春节也同时存在于蒙古族穆斯林人的节日礼仪生活中。”5 “蒙古穆斯林还有一个明显的与穆斯林似乎无关的祈雨仪式,与蒙古族祭敖包极其相似。”6

五、结语

居住在阿拉善左旗的蒙古族穆斯林是历史上各民族不断融合迁徙而形成的特殊的族群。蒙古文化对这一群体的影响深刻,使他们拥有了一定的特殊性。他们的生活习惯大致上与其他蒙古族相差不多,他们在政府部门的民族识别过程中登记为蒙古族。在民族认同上承认是蒙古族,“尽管一些蒙古族穆斯林一再强调其先民为哈萨克族或回族,但对上世纪50年代国家将他们确定为蒙古族,也没有产生异议。在民族交往中,与蒙古族交往多,其次为汉、回、东乡族。他们说,他们是蒙古族,但信仰伊斯兰教,在感情上与蒙古族存在天然联系。表现在族群关系上,因为蒙古族穆斯林与回族、东乡族、一致,双方产生亲和感,但在生产、生活及文娱活动方面,蒙古族穆斯林则与蒙古族联系更为紧密。”7但是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因素都深受藏传佛教与萨满教的影响,在这样的特殊条件下,这些蒙古族穆斯林仍然坚守自己的信仰,依然坚持进行宗教仪式等活动。

伊斯兰文化对蒙古族穆斯林而言是起着精神层面的作用,而蒙古文化对他们而言是物质上的。这一特性,使蒙古族穆斯林与蒙古族、回族、东乡族共同生活生产,推进民族相互融合。在阿拉善地区,多个民族与宗教共存,蒙古族穆斯林作为其中一分子,正通过坚守其和坚持宗教活动的方式,在宗教文化的丰富与发展方面继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乌云毕力格 白拉都其格,蒙古史纲要[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第一版:327

[2]阿拉善左旗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阿拉善左旗志[Z],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3] 安・孟和,阿拉善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165

[4]阿拉善盟地方志编撰委员会,阿拉善盟志[Z],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1年6月第一版。

[5]丁明俊,阿拉善草原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穆斯林[J],西北民族研究,2005(4)。

[6]乌兰托娅,蒙古族穆斯林历史与文化研究概述[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3)。

[7]嘎尔迪,阿拉善左旗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之由来[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

[8]周竞红,蒙古民族问题述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0月第一版。

[9]金宜久,伊斯兰教卷[M],民族出版社,2008年一月第一版。

[10]马平,阿拉善的“蒙古浩腾”人族群――对阿拉善地区蒙古族穆斯林群体的初步田野调查报告[M],回族研究,2006年11月。

注释:

1丁明俊,2005(4).85.

2乌兰托亚,2010(3).112.

3丁明俊,2005(4).80.

4 无常,中国回族穆斯林日常用语,为逝世之意

5马平,2006.49.

蒙古族的节日范文2

一、内蒙古的盟、旗、苏木、嘎查、艾力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现为9个自治区直辖市(地级)、3个盟(地级)、11个县级市(含2个市委书记为副地级干部的自治区计划单列市)、21个地级市直辖区(县级)、17个县、49个旗(县级)、3个自治旗(县级)一般称为“9市3盟101个旗县(市区)”,是全国惟一盟市、旗县并存的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内蒙古盟、旗,源于清代在蒙古地区推行的“盟旗制度”。民国以来,尤其是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以来,在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内蒙古地区一直是盟市、旗县并存,只是盟长、旗长一般必须由蒙古族出任,自治旗旗长由当地自治民族人士担任。旗内乡、镇、苏木(乡镇级,蒙古族聚居,牧业相对发达)并存,苏木下辖嘎查(相当于行政村),嘎查下辖艾力(相当于自然村,但在牧区实指散居于独立蒙古包或零星定居点的牧户人家)。二、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民俗风情荟萃 作为全国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省级行政区划,内蒙古自治区118.3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生活着蒙、汉等49个民族近2400万民众。各民族由于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和历史条件不同,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这些民间习俗通常表现在居住、饮食、服饰、礼仪、游宴、行旅、节庆、结社、婚嫁、丧葬、禁忌、信仰、祭祀、娱乐、艺术、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心理、意识、情感和生活方式,体现了一定的民族形式、民族特点,成为区分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志。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多为世代沿袭和流传下来的;当然,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经过一番移风易俗的变迁,一些传统习俗被赋予了某些新的内容。常言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即使是同一个民族的习俗,各地也不尽相同。 遵照马列主义实事求是的原则,试对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这四个自治民族的民俗风情概况作一简明介绍。 您想最先知道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民俗吗?那么请看—— (一)蒙古族 内蒙古现有蒙古族人口423万多,约占全国蒙古族人口总数(500余万)的78%,占世界蒙古族人口总数(700多万)的一半以上,约等于元朝时蒙古族总人口数。 历史上,畜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一向是蒙古族赖以生存的主体经济和生活方式。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古代蒙古族信仰萨满教,十六世纪后普遍改信了喇嘛教。蒙古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实行同姓不婚的习俗;丧葬一般为土葬、火葬和野葬;衣食住行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生活在聚居区的蒙古族大都保留了传统的习俗。如男女都穿蒙古袍,束以腰带,脚着长筒马靴,男子多戴深色礼帽,女子多以红、蓝色布缠头,而且盛妆时还戴不少金银头饰点缀的冠,饮食多以牛羊肉和奶食为主,粮食、蔬菜为辅;解放前居住蒙古包,现多已定居,改住砖木结构的房子;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勤劳勇敢,憨厚豪爽,具有许多传统美德;节庆,除了过春节等节日外,每年7、8月间都隆重举办那达慕大会(现已发展为“那达慕草原旅游节”)和祭敖包活动。由于地域环境等多方面原因,内蒙古东、西部,以及农、牧区的蒙古族,在某些习俗上有一定差异。 苏台柴 蒙语意为奶茶,蒙古民族一种日常饮料,同时也是待客必备佳品之一。做法是将砖茶放入锅内加水熬成紫红色,然后将鲜牛奶或羊、驼奶以6:1的比例倒入茶水锅中,熬至沸腾即成。奶茶营养丰富,具有提神、开胃、助消化、解渴等作用。目前,内蒙古各族人民大都喜好喝蒙古族风味的奶茶。 马奶酒 蒙语称作“乞戈”或“艾日戈”。内蒙古东西部牧区用马奶酿制的一种酒精含量颇小的饮料,味道醇香,清凉解渴,也是牧民款待宾客的一种最佳冷饮。制法是将鲜马奶装入生皮囊中,挂在向阳处,用一根特制的木棍每日搅拌数次,使马奶逐渐发酵变酸。当马奶变成清淡透明,味道酸辣时,即成为马奶酒。马奶酒历史悠久,《马可·波罗行记》和元初名臣耶律楚材的诗中,都有对马奶酒色、香、味盛赞之文句。常饮马奶酒,可治胃溃疡、肺结核等疾病。 酸奶子 牧区优质饮料之一。牧民一般不爱喝鲜牛奶,而喜欢喝酸奶子。制法有二:一是将鲜牛奶倒入大锅中烧开,再放在通风处晾凉,使其发酵,产生酸味;另是将鲜牛奶置于阳光下或温度高的地方,使其受热发酵,产生酸味,便成酸奶子。酸奶子营养丰富,醇香扑鼻,夏季常饮,止渴祛火,帮助消化。全羊席 蒙语称之为“秀什”或“不禾勒”,是蒙古族招待贵宾的传统嘉肴,又称整羊席,乃蒙古族最古老、最隆重的一种宴席,一般只在盛大宴会、隆重集会、举行婚礼或招待高级贵宾时摆设。全羊席是将整羊加工(烤熟或煮熟)后摆在长方形大木盘中,像一只卧着的活羊,浓香飘逸扑鼻,肉味鲜美异常。宾主进餐前,还要由主人主持举行一定的仪式,高唱赞歌,朗诵献整羊的祝辞等。史载,成吉思汗

蒙古族的节日范文3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为了更好地共同保护好这一文化遗存,中国第一次与外国联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未来的10年里,中蒙两国将在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田野调查、研究与保护措施等方面,继续进行密切而有效的合作。

从蒙古族民歌的音乐特点来讲,大致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长调”在蒙古族民歌中占重要地位,代表着蒙古族音乐文化的最高成就。长调民歌字少腔长,高亢悠远,气势宽广,具有丰富的装饰音,舒缓自由,既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充分表现了蒙古民族独有的气质和性格。

长调民歌由马头琴伴奏,歌词一般由32节诗句构成,既遵循蒙古族诗歌的韵律特点,又在音乐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个性特征。每行诗歌的第一个声母相同,是蒙古语诗歌的特色之一,这在长调歌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和谐”作用。长调歌词的内容绝大多是赞美草原,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表达对父母和朋友的热爱,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沉思。也有久唱不衰的爱情歌曲。

长调民歌通常是举行婚礼,住宅奠基,子女出生,牲畜烙印,以及蒙古游牧社会著名的宗教纪念日的必唱节目。在那达慕大会举行摔跤、射箭、骑马三项竞赛运动时的演唱,更加展现出了蒙古族长调的魅力。

蒙古族的节日范文4

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给长调牧歌的传承和传播带来新的机遇。在录音技术刚刚诞生的20世纪初的时候,丹麦人哈士纶用钢丝录音机在蒙古草原录制了一大批长调牧歌,其地域涵盖阿尔泰地区、阿拉善地区、鄂尔多斯高原、锡林格勒草原、科尔沁草原等地,具有非同寻常的史学价值。在同一时期前苏联、日本也有为数不多的蒙古原生态音乐的唱片。1947年音乐家安波和许直在察哈尔地区所采集的蒙古民歌《牧歌》的原民歌《乌和尔图灰腾》,就是由曾经在满洲国时期给日本人做劳工的蒙古民歌手伊和吉日木老人唱给他们听后才收集到的,而伊和吉日木老人就是在劳工营做劳工时,经常听日本人播放这首歌的唱片才学会的。同时期在日本出版过的蒙古原生态音乐还有一些,有宫廷音乐、叙事民歌、马头琴曲、民间乐曲等,可惜的是战争的降临同样给蒙古族长调牧歌及原生态音乐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带来巨大损失和无法估量的灾难。

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末期,广播技术的普及运用和飞速发展对蒙古族长调牧歌及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传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作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唱片社的音乐资料库里最早的蒙古族音乐的录音是一代蒙古族音乐大师色拉西的潮尔曲,还有色拉西当年给和等国家领导人演出的实况录音,这也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广播节目中最早出现的蒙古族音乐,潮尔曲《朱色烈》、《乌拉盖河》、《本宾希里》、《碧斯曼姑娘》、《满都拉》等都在其中。哈扎布和宝音德力格尔等长调牧歌代表性人物的《走马》、《辽阔的草原》等录音也都是通过广播电台的音乐节目传播给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听众。在内蒙古自治区及新疆、青海、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等有蒙古族聚居的地区,蒙古语的广播、电视节目是长调牧歌传播最广泛、最直接的平台。从1950年代蒙古语广播节目诞生以来,长调牧歌就是文艺节目中体量最大的品类,人们通过收听广播来欣赏和学习长调牧歌。从1960年代到20世纪末是蒙古族长调牧歌通过广播传播的黄金期,拉苏荣、扎格达苏荣、乌日才呼、阿拉坦其其格、乌日娜等长调牧歌的代表性人物及代表曲目也是同时期在广播音乐节目的传播中为人们所熟知的。

2004年中央电视台CCTV西部民歌大赛举办以来,蒙古族长调牧歌的队伍开始大批量频繁出现在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的文艺节目中;扎格达苏荣荣获这次大赛的潮尔演唱金奖和长调最佳歌手,乌云获得独唱组的长调金奖,斯琴格日乐获得长调银奖,乌云苏都获得长调优秀奖。这是国家电视台首次举办原生态民歌及唱法的比赛,被《南方周末》等媒体评为当年最大的文化事件,成为中国百年以来本土原生态音乐文化的首次盛典。蒙古族长调牧歌从参加的人数到取得的成绩都体现出歌种本身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和大众喜爱的深厚基础。2006年原生态唱法纳入中央电视台青歌赛后,在全国蒙古族居住的八省区都有长调牧歌歌手和爱好者参加大赛活动,长调牧歌得以在这些地区的电视媒体平台上的活动逐渐频繁和常态化,是由于传播手段的优越和强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新华社在2011年创办国内首个原生态音乐文化网,简称原音网,这标志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于长调牧歌和所有本土歌种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展示平台。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给蒙古族长调牧歌的传播带来极大的便捷,普通的牧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长调,互动交流。《内蒙古音乐网》、《蒙古文化网》《天堂草原音乐网》等一大批音乐网站应运而生,在这些网站上不仅可以浏览著名长调大师们的经典之作,还可以随时捕捉到新生代歌手们的最新信息。如“草原727”曾在网上东乌珠穆沁旗乌兰牧骑长调歌唱家敖特根图雅在家乡举办专场演唱会的消息。题目是《回草原家,看敖特根图雅演唱会》:“女歌唱家敖特根图雅专场演唱会,将于2013年8月19日下午3点在锡盟东乌旗那达慕会场举办。敖特根图雅是出生于锡盟东苏旗的长调歌手,曾获得蒙古国功勋演员称号”。而这个消息同时也在内蒙古各种大小音乐网站上、转发。打开这些音乐网站,所有出版过专辑的长调歌手及作品都可以搜索到。各地区各种长调牧歌协会也都纷纷建立自己的宣传网站,积极传播长调牧歌及蒙古族原生态音乐文化。

二、蒙古族长调牧歌既要在国内文化市场形成品牌,更要在国际文化市场上不断开拓进取。 国际文化市场一直是包容开放的交流平台,我们要使用她之前,必须甄别文化的属性是否适合国际化的表达。而国际国内的市场规律是一致的,艺术家的生命只有市场观众才能给。观众有观看的欲望,才有票房保证,有了足够的票房收入,才能起到传播和宣传的效果。

内蒙古青年合唱团在从1987年建立以来,多次获得国际国内的各种奖项,演唱的曲目中有百分之三十是长调牧歌及其音乐元素,虽然观众喜欢,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大规模系统化的商业演出规划和专业的演艺经纪,所以,也没有形成商业品牌和商业巡演。

蒙古族的节日范文5

【关键词】蒙古舞;造型;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157-01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代表,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蒙古族民众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蒙古舞蹈作为蒙古文化的代表,深受北方民众喜爱。蒙古舞具有艺术风格独特、意境深远等特点,在舞蹈文化相互交融的大驱使下,探讨蒙古舞的美学特征,促进蒙古舞更快更好地发展,也成为业界、艺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那么,蒙古舞蹈都具有哪些美学特征呢,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研究:

一、情感质朴,积极向上

提起蒙古艺术,尤其是蒙古舞蹈和歌曲,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蓝天、成群的牛羊和一望无际的草原,这是蒙古文化独有的魅力。艺术来源于生活,内蒙古民众所拥有的那种生于自然、源于自然的生活状态和纯天然的生活环境,势必会给蒙古舞蹈带来深刻的影响。蒙古民众长期以游牧、狩猎等为主,在内心深处,他们对大自然的供养和馈赠非常感恩,自然而然地,他们也将对自然的感恩和领悟融入到艺术创作中,从而使得蒙古舞的主题、动作、情感和内涵都与自然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蒙古舞蹈都离不开草原环境和草原生活,也正是在开阔自然的草原环境中,蒙古民众才养成了开朗质朴、热情奔放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当然,从蒙古舞蹈中,我们也可以对蒙古舞蹈自然天成、积极向上的思想特征管窥一二。以蒙古舞蹈《牧马舞》为例,该作品以牧民日常生活为主题,所有的动作都是从牧民骑马、驯马、挤奶、摔跤等生活场景中提炼出来的,动作形象、经典。舞蹈中的套马、拴马、骑马、飞驰等动作,更是充分体现了蒙古民众粗犷英武、激昂向上的精神气质。通过这些动作,观众仿佛可以看到绿草遍地、骏马飞驰的大草原。

二、造型多样,极富体态美

舞蹈造型丰富,体态形式多样、极富美感,是蒙古舞的一个显著特征。不过,与其他舞蹈艺术形式一样,蒙古舞蹈造型和动作技巧都是为表现舞蹈内容和舞蹈精神而生的。蒙古族素来有“马背民族”、“舞蹈民族”的美称,蒙古民众放牧中的拍手、顿足、挥帕动作,骑马时的马步、姿势,宴席时敲碗击盅、载歌载舞的动作等等,都以舞蹈的形式被记录下来,并构成了蒙古舞蹈最基本的动作造型与姿态。作为草原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舞蹈中的许多动作,都散发着浓郁的草原气息,带有鲜明的草原风情。蒙古舞蹈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马步动作,具有较强的模仿性、技巧性和感染力,譬如,马儿饮水、马儿腾空飞跃、马儿跪地休息等,都是从日常生活中模拟和创造出来的,兼具造型美和体态美。在不同的作品中,舞者可通过马步动作来变化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塑造不同的形态。

三、节奏明快,韵律独特

在许多舞蹈作品中,为了表达舞者强烈的情感和内心体验,人们通常会利用动作力度的轻重变化、动作幅度的高低强弱来体现其主题和气质。如在蒙古舞蹈《草原酒歌》中,很多时候,脚步动作幅度都较大,脚下重心移动的速度也非常快。为了使上肢动作与脚步动作保持一致,演员的呼吸、上肢移动幅度也会随之加快,上下肢动作在快慢、幅度大小上都有严格的节奏要求。为了增添舞蹈的艺术魅力,舞者会根据舞蹈节奏调整呼吸、手臂动作。如许多蒙古祝酒舞中都有趟步、拖步动作,在趟步过程中,舞者通常要以呼吸引领手部动作走向,并在拖步、呼吸频率变换的同时,控制好整个身体的协调性,目的就是强化舞蹈动作的整体节奏感,增强舞蹈的立体化视觉效果。

四、意蕴丰富,意境深远

一望无际的草原,塑造了蒙古人民豁达开朗的性格,也丰富了他们的想象。舞蹈是一种用身体语言去进行艺术构造和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蒙古族民众对生活、对舞蹈的热爱,赋予了蒙古舞蹈更加丰富的情感和内涵。许多蒙古族舞蹈的动作、步伐、造型,都带有蒙古族特有的文化感和民族性。譬如,蒙古族有鹰崇拜思想,在他们的舞蹈中,也有许多模仿雄鹰的手部动作。如在模仿鹰击长空的气势时,舞者的硬手动作要干脆利落。在模仿雄鹰平缓下落的姿势时,软手动作要柔软连贯。但是,不管是软手还是硬手,都具有大开大合、舒缓大方等特点,这与蒙古族的鹰崇拜心理、图腾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

综上所述,蒙古舞蹈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它们是民族文化心理、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在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大背景下,我们可以蒙古舞蹈艺术的美学特征研究为基础,加强与异域文化、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走民族舞蹈文化创新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成菊.蒙古族舞蹈审美特征探究[J].大舞台,2014,(12):201-202.

蒙古族的节日范文6

关键词:蒙古族;民俗文化;变迁;保护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1(C)-0197-02

民俗的变迁,民族心理上的变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属于民族自身发展中的自我扬弃,有的是因主体强势文化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保存与变迁、弘扬与遗失等诸多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在中国,由于蒙古族居住的地域不同,历史发展的情况不同,所以各地的蒙古族风俗习惯不尽相同。在生活环境上,森林蒙古族和牧区蒙古族及农业蒙古族在今天已经呈现出极大的民族民俗差异,在地缘划分方面,内蒙古蒙古族、外蒙古蒙古族、新疆蒙古族、青海蒙古族在生产生活方式上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差异。就是历史延续下来的同属于从事一种生产活动的生活环境相近的蒙古人习俗,随着时间的变迁也存在明显的不同。

中原传统农业历史性外扩,深刻的影响着蒙古地区。明清以来伴随汉地农业及农民的逐渐涌入,传统蒙古畜牧业受到较大冲击。蒙古族在其民族发展的早期便已经有从事农业的蒙古人。史料证明:农业是蒙古人世代相传下来的事业。[1]早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前一些蒙古部落中已经有了农业,但直至清之前,蒙古地区的农业仍然是产量较少的副业,人们生产生活主要依靠畜牧业。人口的增加,争夺牧场草地的压力加大,使得越来越多的蒙古地区向半农半牧甚至完全农业生产转变。农耕这一生产方式的到来带来的不仅仅是更多的粮食和安定的居所,更带来了农耕民族的文化。清至建国以前,越来越多的汉族人口涌至蒙古地区,越来越多的蒙古民族人口在从事农业,并且已经完成了由早期蒙古粗放式的农业生产向灌溉农业发展。据考证,1743年土默特地区共有土地55048公顷,其中牧地仅有14268公顷,已不足五分之一。[2]而今天土默特地区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农耕地区,由于经营方式的改变,导致了生活习惯的改变,定居的蒙古族因与汉族农民杂居,其语言、饮食、服饰等方面逐渐汉化,在清末已经呈“近边诸旗,渐染汉俗,――凡没捃县之区,类皆重与牧,操作亦如汉人”[3]。在清嘉庆年间大批的蒙古人的汉化引起了清廷的关注,颁布了不许蒙古人“起用汉名”“建屋而居,演听戏曲”不准“延请内地书吏教读”等限制令。今天的土默特旗基本起汉名,习汉俗,流传此处的蒙古民族文化受到了激烈冲击。

蒙汉文化交流中蒙古文化资源的流失。蒙古民族与汉民族交流日愈密切,蒙古民族面临着生产方式转变过后的文化选择问题,并且汉民族文化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悄的转变着蒙古民族的文化认同方式。所以从清至今,除了少数地区仍然保留着古朴的蒙古民俗之外,蒙古民族的人们一般呈现着较强的双重文化特征,即汉族文化的与蒙古文化的集成者,并且这种“蜕变”的趋势日愈明显,而这种蜕变的实质是有甚与先进生产方式的又一种征服――文化征服。若将这种汉文化与蒙古文化的对抗与融合称之为蒙汉民族文化的交流的话,这种交流的表现便是“来”大与“往”。

蒙古族的语言文对汉语的影响最大的时期是在元代。蒙古硬译文体和书面语的口语化,是元代语言文字的特征。根据学者的研究,元代的杂剧、散曲中经常出现蒙古词汇有几十个,上述的几个只不过是之中的一部分。[4]元代的其他汉文的文献(如法律文书、碑刻、文集、笔记等)中出现的蒙古词汇为数更多。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汉蒙对照的词典,有代表性的是《至元译语》。此书将蒙古语分门别类,用汉字标音的方式意译。《至元译语》收录在《事林广记》中,这是当时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日用百科全书,可见民间学习蒙古语的很常见的事情。当然,这也是因为蒙古语的特殊地位造成的,《事林广记》庆集卷10的卷首说:当今所尚,莫贵与此[5]。元代汉语中大量渗入蒙古词汇,有些词汇在后代一直流传下来,已经成为汉语的词汇的组成部分,如:站[jam]、胡同[qudun]、把势[baqsi]、戈壁[gebier]等。有些中国的地名也是以蒙古文字命名的,如博格达峰、哈那斯湖、泸沽湖、可可西里、布拉格等。甚至在祁连山附近的很多的汉族地区,他们的方言也受到了蒙古族语言的影响。比如说甘肃酒泉地区的方言中,就有很多的蒙古词汇。[6]

蒙古民俗也曾深刻影响周边民族生活习俗。在饮食上,汉地民族一般以粮食为主,肉类奶制品为辅,但在邻近蒙古地区的汉民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中,食物结构中明显增加了“白食”(奶制品)及“红食”(肉制品)。杂居于蒙古地区的汉民族,在过春节那天早上也要煮一锅手把肉,并且将锅盖好,一直将肉用温火炖至初一早上,全盘上席,意味着福禄永享,来年丰足。日常生活中,他们也比较爱吃炒米,喜喝奶茶,爱吃“烧美”、“其格”等蒙古食品,在我国东北,许多地区同东部蒙古族一样,将婴儿放于木制摇篮中,用布绳紧绑,据说这样成长的孩子头形与体形都好看。前几年上映的反映蒙古族与当地的汉族居民以及下乡知青故事的《额敏河》以及张承志笔下的《黑骏马》,都是蒙古与汉族长期生活相互影响的经典事例。

虽然蒙古文化一定程度的影响了周边的汉族地区,当农耕文化对游牧文化的影响较之游牧文化对农耕文化的影响则更为深远。

儒家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的核心,早在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后儒家文化便开始影响蒙古族的统治阶级,而后来,由于元代以来民间交往的增多,统治者的拥护及草原民族不同于山地民族的文化开放态度,儒家思想已经深入到中国蒙古族的心理。早期蒙古的道德认同,源于民族自身沿袭下来的传统道德观念。儒家思想传入之后,使原来的道德认同观念发展为一种体制健全,更加标准化,即“中原化”的道德观。[7]这使得许多蒙古族变成了带有儒家传统道德观念的“孝敬父母,友与兄弟,勤谨、廉洁、驯良、驽实、慎默、不犯脏滥”[8]的蒙古人。

如在葬俗礼仪方面,蒙古族在早期的葬仪较为简单朴素,他们讲究“夫葬以安,遗体既安,多物以殉,何益?”[9]。他们往往深葬死者,将死者生前之物烧掉,以免除病菌传播。现今许多的蒙古地区的蒙古人长辈死后要守孝和祭七天以及祭百天,在这期间不剃发、不饮酒、不做乐,百日之内不宴请宾客。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蒙古人中,普遍盛行清明节祭祖之灵、扫墓之俗。蒙古贞地区的蒙古族长辈死后头三年要在春节那天给死者烧些春节宴席上的瓜果肉品,并且一般由家中男子去烧,说女人和女儿即使去烧,死者在阴间也得不到。这与汉族守孝和孝道儿行的习俗很相似,这种丧制深受儒家的孝悌观念的影响。

汉语言对蒙古语所带来的冲击。现如今的广大蒙古族聚居区,民族语言丧失的情况比较严重。在辽宁的蒙古贞地区,蒙古语言的丧失已经成为了令人十分痛心的社会问题。除了上了年纪的老人能够完全用蒙语进行听说表达,许多青年人已经是只能听懂不会说,而大多数的孩童则完全用汉语表达。虽然上学也学习蒙语,但学习本民族的语言犹如学习外语,应付考试尚可,但是缺乏基本的交流能力。在科尔沁地区,蒙古语言的表达受到了汉语言的强烈冲击。出现了语法结构虽为蒙语但句子中的大量词汇都是汉语的问题。在内蒙古东部的大中小城市及城镇里,汉语言是日常通用的语言,甚至出现了操持蒙语口音的人即会被受到歧视的问题。在这些地区,在蒙校上学的学生普遍受到社会的歧视,怀疑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语言交流能力,这也影响着蒙古族家庭对蒙古文化的传承的决心。他们的报考专业和地区仍受着一定的限制。许多的家庭为了孩子的将来,不得不让孩子从汉名,上汉族学校。

对本民族民俗文化流失的思考,其实是一个民族群众中的个体如何进行文化选择,如何看待本民族文化并予以继承的思考。一般来说,这既需要本民族中的精英人士用自身行动来弘扬光大本民族文化,让普通民众建立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又需要广大的族众依旧怀有对本民族文化的依恋的感情,通过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方式,一代一代的将本民族文化继承下来。在继承的过程中,必将受到其他民族或区域的文化冲击,并导致本民族文化的弱化,民俗事项的更变,从而影响其民族共同的心理意识。在现代社会,用简单的某种手段方式阻碍交流融合是不正确的也是不现实的,而经济处于落后的民族一旦开放式的迎接变化,顺应趋势,它所带来的同化作用亦是不容小视的。如何处理好传承与变迁的关系,是每个民族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辽宁省宗教民族问题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喀喇沁在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县志[M].辽宁省民族出版社,2008.

[2]杨仁普.蒙古族风俗见闻[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

[3]策.达木丁苏隆.蒙古秘史[M].中华书局,1957.

[4]婆兹德奈夜夫等.蒙古及蒙古人[M]北洋法政学会,1913.

[5]嘎尔迪.蒙古文化专题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4.

[6]莎日娜.蒙古族民俗风情.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

上一篇中药灌肠

下一篇理想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