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例6篇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1

(一)搭建蒙古包的习俗

蒙古族搭建蒙古包的历史已近千年,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逐渐发展成多种搭建蒙古包的传统习俗。1927年5月27日,考察团行至胡济图河时,斯文赫定记述了蒙古族搭建蒙古包的习俗。“考察团的帐篷在草地上排成了一长溜,拉尔生坚持让我们遵照蒙古人的习惯,把帐篷的门向南开。”[1]蒙古民族一般会在蒙古包上设计和绘制一些图案,使蒙古包更加美观的同时也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在帐篷长边一侧两个稍矮些的角上,编着寿星的图案,它代表着长寿,而在篷顶的中间,同样的图案又组成了一个有象征意味的圆圈。”[2]

(二)祭祀敖包活动

敖包在蒙古语中称“鄂博”,多用石头、沙土或树枝堆积而成。考察团行至胡济图河时遇到“鄂博”,斯文赫定记述:“首领的代表告诉他们,可以做想做的一切事情,但就是不让在土地上挖坑,因为这会伤害土地的灵气。他们还特别要求不要触动所有高起来的土坡,因为那上面都堆着鄂博。”[3]敖包在蒙古族居民生活中具有神圣地位,他们尊重敖包,认为那是神灵的象征,这不仅是对万物有灵信仰的体现,还表达出蒙古族人民对安定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三)婚嫁习俗

蒙古族具有浓厚草原民族特色的婚嫁风俗。考察团行至西利乌苏时,黄文弼记述道:“据云若育女子至长未嫁,而有孕生子,乃向蒙古包前马桩上扣头,意为与马桩配婚。……婚前男先至女家,与女同回男家,拜马桩,又拜来宾,即成婚姻。”[4]蒙古地区的婚嫁风俗是蒙古族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的一个缩影,拜马桩就鲜明显示出这一点。

(四)丧葬风俗

蒙古族的丧葬习俗既蕴含着的内涵,又是社会民俗的具体体现。1927年5月19日,黄文弼记录了蒙古族的丧葬风俗:“又闻此地丧礼甚薄,男子未成年者,以席卷之填于野。老人其棺木衣服,无论贫富,均不华丽。犹有蒙古之旧习也。”[5]由此可知,蒙古族“丧礼甚薄”的丧葬风俗与汉族有很大不同。对汉人来说,人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婚”“生”“死”,而蒙古族丧葬尚俭,不论贫富,亡者的棺木服饰都不推崇华丽。这种独特的丧葬文化反映出蒙古族人们平淡自然的价值观念,对现今社会厉行节约有借鉴意义。

(五)蒙古族的服饰

蒙古袍是蒙古族的主要服饰,具有浓郁的游牧民族特色。由于地域的差异,蒙古服饰在长袍的款式、妇女的佩戴首饰等方面存有不同。黄文弼在日记中记述了乌拉特与阿拉善两地区之间妇女在穿着和装扮上的差异。“据商人云,阿拉善女人装饰与乌拉特不同。乌拉特女人发髻,珍珠珊瑚垂额;阿拉善女人发下垂,以网络笼之,戴耳珠,以珊瑚夹银华饰之,富者用真珊瑚,贫者以假货充之。”[6]其作为鲜明的民族符号,成为展现蒙古族风貌的一个窗口。

二、民俗文化在当今社会的生存状况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因其自身文化传承的脆弱性,受到经济一体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更强烈的撞击。民俗文化在当今面临着迅速变异和流失的危险。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俗文化商业化现象

当前,文化产业作为新的消费热点,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身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文化被广泛商业化。一些开发商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不顾当地原有的文化形态,急功近利,将其过分包装。如内蒙古祭祀敖包的民俗活动。在斯文赫定的记述中,敖包是蒙古族人对“万物有灵”信仰崇拜的表现,祭祀敖包的活动神圣而庄严。随着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一些敖包在商业利益的冲击下,其本质开始扭曲。旅游开发者片面追求敖包外观的宏伟,以达到赚人眼球的效果,但对其深刻的内涵却漠视不顾。同时,许多游客也参与到祭祀中来,游客“祭祀的时候什么也不拿、不懂,就跟着牧民绕敖包三圈,嘴里喊着:呼来、呼来”。[7]游客并不真正理解敖包祭祀背后蕴藏的神圣意义,祭祀敖包这一传统民俗文化无疑已在商业开发中变质。

(二)民俗文化的内部断裂现象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社会生活现代化,许多民俗文化因不能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需求而逐渐被遗弃,这种内部民俗文化的传承断裂现象在少数民族地区尤为严重。在内蒙古,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许多牧民开始定居,拥有固定住房,蒙古包的数量锐减。“现代牧民在自己承包的牧场上建造了砖瓦房,过上了定居生活,生活条件有了改善……牧民家有现代电器,多数牧户有小四轮拖拉机和辅助机,有的家庭还购置了小汽车、摩托车。”[8]传统的游牧民俗文化正在逐渐消失。斯文赫定在考察期间提及的蒙古包如今只能在一些草原旅游景点看到,作为具有观赏性的民俗旅游消费吸引点出现,其蕴含的悠久深厚的民俗寓意已经消失。

(三)民族文化的同化现象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各民族民俗文化同化现象日益突出,现代文明正以惊人的速度弱化民族的个性符号,民俗文化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民俗文化的同化现象鲜明地表现在服饰和婚嫁习俗上。随着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现在内蒙古地区的很多人已不再穿蒙古袍,不再佩戴自己的民族服饰。蒙古族的年轻人多数崇尚现代审美观念,喜欢佩戴流行饰品,对蒙古衣服的做工及穿戴方法等逐渐陌生。现今的蒙古族年轻人婚嫁时,往往采取中西结合,甚至完全西式的结婚方式,很少沿用传统当地婚俗仪式。蕴含传统蒙古族文化的“以牛马为聘礼”、举办“祭火仪式”等婚俗被弃之不用,使其失去了体验民族自我认知感和存在感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将导致民族意识的迷失。

三、民俗文化的独特价值及保护的必要性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资源,代表着中华各民族最具特色的东西,是一个民族存在的重要体现。它的独特价值表现在文化、社会、教育、艺术等多个领域,极具发掘和保护的必要性。

(一)历史文化价值

民俗文化是某一地区民族文明的传承形式,它记录了相应的历史,反映某一时期的历史画面。“人是民俗的动物”。[9]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生活与民俗紧密相关。从斯文赫定记载蒙古族怕破坏土地的灵气、祭祀敖包的习俗中,可以看出推崇“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对蒙古民族的深刻影响。由此体现出蒙古族的特征,再现蒙古民族在草原、溪流边堆垒敖包进行祭祀活动的画面,为学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二)社会调解功能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习俗惯制,对社会生活具有调节功能。民俗文化通过形成固定规范,起着稳定社会生活秩序,维系社会关系的作用。据斯文赫定记载,“1929年夏召开的麦德尔节从苏尼特右旗赶来的香客,就有2000人之多,据说从苏尼特左旗也至少来了这么多人。人们骑着马匹、骆驼,乘坐马车、汽车纷纷赶来,只是为了一个目标———朝拜班禅喇嘛并接受其祝福。”[10]蒙古族集体参加麦德尔节这种习俗,反映出蒙古族共同的信仰基础,它是民族团结的象征,是加强族内各地区之间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纽带。

(三)现实教育价值

民俗文化蕴涵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对社会群体特别是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通过斯文赫定所记述的内蒙古地区民俗文化提出了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即从民俗文化产生于民间、人们思想文化的载体、民俗文化的历史地位等角度论述其开展教育的必要性。[11]并指出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方式,包括学校教育、广播、网络电视风方式。[12]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独具特色。一方面它与学校教育不同,不受时间地点、教师素质水平等条件限制,无时无处不在。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说:“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他的经验和行动。[13]”另一方面,民俗文化教育大多不具有强制性,是潜移默化的,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例如,每逢大规模祭祀敖包之后,蒙古族都会举行摔跤、赛马、射箭等娱乐活动,此民俗文化与蒙古族人粗犷豪放的游牧文明紧密相连,在无形中塑造、强化他们崇尚勇敢,尊敬武士的价值观念。

(四)艺术审美价值

“民间艺术是人类文明古拙和精美的活化石。”[14]民俗文化是民间艺术的土壤,其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不容忽视。作为审美的民俗文化有两种形式。一是民俗物质文化,如黄文弼记录不同蒙古地区妇女的装饰物品,乌特拉妇女以“珍珠珊瑚垂额”,阿拉善妇女以“珊瑚夹银华饰之”。它们是民俗习惯的产物,以其独特的地域风格传达美的理念;二是民俗活动。在民俗的动态展示中,也展现了特殊美感。蒙古族嫁娶仪式中,在马头琴悠扬伴奏下,新郎新娘盛装华服,举起银碗向亲朋歌唱敬酒,就传达一种热烈奔放的美。民俗文化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重要作用。

四、保护民俗文化的原则

民俗文化对民族自身发展、文化多样性的保持具有独特价值。当今社会,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民俗文化处于流失的边缘境地,因此,亟需研究相关保护策略,但保护民俗文化应当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从哲学角度来说,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部分在整体中存在。保护民俗文化,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包含两层内涵。首先,“中国民俗文化各种表现形式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一个整体,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整体性”。[15]保护民俗文化就必须将静态的物质文化与动态的精神活动相结合,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全面保护,不能顾此失彼。如,可在保护蒙古族传统婚俗中同时推进民族服饰的保护。其次,整体性原则还要求将某区域的民俗文化融入到整个区域的文化发展中进行保护。例如,蒙古族崇拜万物神灵,推崇摔跤、赛马等习俗充实了内蒙古地区文化中善良淳朴、勇敢坚毅的精神内涵。深入挖掘蒙古族民俗文化对整个内蒙古地区文化的价值,对保护和促进多样性的文化和谐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宏观上,要形成一套保护民俗文化的科学理论体系。例如,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民俗文化保护经验,结合内蒙古地区草原辽阔、地域宽广的特点,构建起具有游牧民族特色、适合游牧民族民俗文化发展的基本理论。在理论体系指导下,使蒙古族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协调发展。从微观上,利用民俗文化无时不在、潜移默化的特点,培养具有现代人文素养的文化主体。“文化的本质是人创造的。文化创造最重要的就是文化创造主体。”[16]加强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民俗文化教育,培养他们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避免民俗文化的内部链条断裂,使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发展。

(三)创新性原则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创新对民族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土壤中诞生的民俗文化正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发生剧变,要使民俗文化适应时展的潮流,就必须遵循创新性原则。创新能使民俗文化既能保持独特的地域性,又能适应现代化潮流。例如,根据现代审美理念,将蒙古族传统的民族服饰加入现代流行元素,创造民族特色品牌,进军国内、国际市场。

(四)可持续性原则

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提出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指出:“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概念,它需要在生态文明、社会文明等协调作用下实现。民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经济、自然与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例如,在保护内蒙古民俗文化过程中,要保护好草原生态,遏制因过度放牧而造成草原面积萎缩、土地沙漠化。草原生态是蒙古族民俗文化产生的土壤,保护草原生态就是保护民俗文化的生长空间和发展背景。民俗文化的发展又能带动民俗资源深入开发,促进经济增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五、结语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2

关键词:东北地区;居住;习俗

中国东北地区,从地域上讲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四个盟市。该区域内从古文化发源的角度看,属于不同的文化源,但单从居住习俗而言却十分类似。本文将以东北的住房为研究对象,对居住习俗文化进行分析。

一、东北农村地区居住文化的渊源

东北地区历来是满族人生活的地域,后来蒙古族进入到该地区,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继而对抗明朝的过程中,将朝鲜半岛的居民迁入东北地区,清朝末期国家为了增加收入加之黄河中下游受黄河泛滥影响,山东、河南、河北的农民大量涌入东北,从而形成了东北地区满、蒙、朝鲜和汉族的民族结构。民族的融合为文化融合提供了便利条件。

蒙古族为牧猎民族,历来以牧业和狩猎为主要经济生产方式。为了便利游牧生活的需要,蒙古族以蒙古包为主要居住形式。满族以渔猎为主农业为辅为经济生产方式,居住形式则以茅草屋为主,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满族逐步进入定居生活阶段,定居后满族则以四合院为主要居住形式。朝鲜族是进入东北地区最晚的民族,其文化对东北地区的影响也较晚,其居住习俗对该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小。

从居住习俗文化的角度看,中国东北地区的居住习俗文化虽然伴随着社会整体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的变迁状况。从整体上看东北农村地区的居住习俗以满族的居住习俗为主,掺杂了部分蒙古族的文化元素,在部分地区也存在少量朝鲜族聚居群体仍以朝鲜族居住习俗为主。所以,中国东北农村地区的居住习俗文化,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以满族习俗文化为主体,混合有汉族、朝鲜族、蒙古族文化元素的多元文化综合体。

二、东北农村地区居住文化多元分解

中国东北地区除了赫哲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聚居的地区存在一定的如狩猎等其他经济生产方式外,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盟市和东北三省的部分地区存在定居的半农半牧、牧区、农区。所以,从经济生产方式上看,仍呈现多元现状。但是从居住的角度看,虽然部分牧区存在不同季节的牧场,但都以定居为主,尤其国家将草场划归一家庭为单位的经济生产单位之后传统的游牧生活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定居生活。同样的自然环境和统一的定居生活为居住形式同质化提供了条件。

目前,东北农村地区的住房格局整体上传承了满族传统的居住习俗,以三间或四间住房结构为主,其内部的设计和其他内容的摆设也有部分蒙古族的文化元素,朝鲜族在整个东北地区有很多小型的聚居点,一般以村级为单位。朝鲜族聚居点的住房格局设计体现了浓厚的朝鲜族文化特色。

满族传统的居住格局为四合院,条件好的住户会选择建造成正房和东西厢房加门楼的形式。正房称为上屋,都是取坐北朝南的取向,东西两侧的厢房一般称为下屋,上屋以住人和做饭为主,而下屋则以放置各种生产工具和粮食为主。受蒙古族传统的游牧文化影响,在厢房与正房的两侧拐角处建造牲畜的棚圈,饲养畜牧业或是农用牲畜。正房内部则一般选择三间式格局,中间称为堂屋,以安置厨灶和火炉等厨具和取暖设备为主,而西间为主屋,东间为侧屋。也有部分农村地区取消了东侧厢房,只建设有西侧的厢房,四合院也被正房加西厢房和院墙的建筑格局取代。建筑房屋的材料也从最初的茅草后来被泥土,再后来被砖瓦所取代。当前,建筑房屋以砖瓦为主要材质。

满族以西为大东为小。在整个东北农村地区也受此传统习俗影响,一般尊者以西屋为住所,并将祖宗的牌位贡于西屋西侧的墙壁上。蒙古族传统的信仰为萨满教,信奉万物有灵,所以在广大的蒙古地区有供奉狐仙、蛇仙(常仙)、黄仙的习俗,受满族以西为大的习俗影响,在整个东北地区尤其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几个盟市地区供奉的各种仙家牌位也安置在正房西屋的西侧墙壁上,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的民众较多,在家供奉佛位的家庭也较多,同样将其供奉在正屋西屋的西侧墙壁上。

正房除了堂屋外的西屋和东屋都建有火炕,一般在北侧或西侧的墙壁上建有火墙,火炕和火墙是东北农村地区冬季取暖的主要设备。火墙和火炕也是满族传统住房建筑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农村地区不论是满族、汉族、蒙古族还是朝鲜族在建房的过程中火炕和火墙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东北地区也聚居着一些朝鲜族群体,他们的房屋建筑独具特色。一般有五道脊梁,而且在整个房屋的东侧要开东窗。本地区的人们称其为“四坡五脊”的建筑架构。其中的设备建构与其他民族的相去无几。

三、东北农村地区居住习俗形成的原因分析

东北农村地区的居住习俗文化的特点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以满族习俗文化为主体,混合有汉族、朝鲜族、蒙古族文化元素的多元文化综合体。之所以能形成如此的居住习俗,主要由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满族起源并长期居住于东北地区。满族的传统文化起源于东北地区,是满族人长期与自然互动的结果。所以相对而言满族的习俗文化也是在该地区最适宜的,具有本源优势。

其次,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与满族的文化渊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蒙古族以牧猎文化为主,满族以渔猎为主,因此在相互接触中具有一定的相容性。所以,在满族文化为主体的基础上具有较为浓厚的蒙古文化特点。

再次,对于东北地区而言,朝鲜族和汉族是属于外来民族,汉族群体以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等地区的人口为多。所以,该地区居住习俗中的汉族文化元素主要来源于黄河流域的文化。

最后,朝鲜族以点的形式散布在东北地区,其传统的居住习俗也多有体现。甚至对其他民族的家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结语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3

大部分蒙古族喜欢饮酒,酒已成为这个民族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深深融入蒙古人的血液中。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可能与长期生活在高寒环境有关,更喜欢饮烈性的酒,如《牧人》中所唱的“最爱喝的是烈性的酒,最爱唱的是蒙古的长调”。另外,蒙古人也青睐饮用奶酒,蒙古人酿制奶酒的历史悠久,常喝奶酒可治胃溃疡、肺结核等疾病。蒙古族饮食文化中,有非常重视煮肉汤的习俗,蒙古族认为肉汤的营养价值比肉本身还要高,吃肉时不喝汤不能离席,他们比较喜欢排骨汤、全羊汤、精肉汤,还有在汤中加入米做成的肉粥。蒙古族的特色饮品还有酸味奶饮料,稀者为酸奶,稍稠些的为酸乳,具有开胃健脾通便美容的功效,也形成了非常知名的乳业品牌。蒙古族饮食文化中,有非常重视煮肉汤的习俗,认为肉汤的营养价值比肉本身还要高,吃肉时不喝汤不成席,全羊汤、精肉汤、排骨汤、是他们的餐桌常见的。此外还作为高端宴会的“蒙古八珍”和平常百姓爱吃的蒙古小菜。此外,蒙古族的饮食礼仪是蒙古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丰富多彩,最主要最普遍的饮食礼俗有萨察礼、德吉礼、迷拉礼和祝福礼,蒙古族饮食习俗中也有很多禁忌,如禁止扣放盛奶的器具、禁吃变脏的食物等等。

二、蒙古族饮食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意义

旅游离不开饮食,二者相得益彰。旅游活动与饮食文化相结合,对提升民族的经济文化价值、促进旅游业和餐饮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蒙古民族饮食文化是蒙古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包含了蒙古民族的丰富的食材、独到的饮食加工技艺、蕴涵深厚的饮食美学和饮食民俗等文化内涵,它已成为蒙古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散发着艺术的美感。随着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旅游活动的内在质量,讲究旅游活动内在的文化品位,对饮食也有更高的要求。蒙古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蒙古族饮食文化对于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蒙古族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要吸引广大旅游者前往内蒙古旅游观光,不仅要有美丽的草原风光、绚丽的历史文化古迹,而且还要有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特色的饮食文化,特别是民族饮食文化,会为我们带来无尽的魅力,会使各方游客有兴趣和蒙古族交流,沟通,对蒙古族饮食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去品尝蒙古族的美食,进一步推动内蒙古旅游事业的发展,增强内蒙古旅游的魅力。其次,有助于我区传统饮食民俗文化的发扬光大,增强蒙古族饮食文化的影响力,促进我区饮食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游客对蒙古族饮食文化的了解人数的增加,蒙古族的饮食被更多的人接受,对蒙古族的饮食文化无疑会有极大的推动和宣传作用,从而促进蒙古族饮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增强我区饮食业的特色魅力,无疑会对以“食、住、行、游、购、娱”为主的旅游业起到推动作用。再次,有助于促进蒙古族特色文化宣传,进一步增强内蒙古旅游的魅力。旅游业的发展中为内蒙古特色的饮食文化,特别是蒙古民族饮食文化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展示平台,蒙古族饮食文化要更好适应市场需求,也会对自身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对自身种类工艺不断完善也会加强与其他地区饮食文化的交流,以得到更好的发展。蒙古民族饮食文化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游客来通过接触到蒙古族的饮食文化,会对整个蒙古族文化产生浓厚兴趣,这对以草原文化为主题的内蒙古旅游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蒙古族饮食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的饮食文化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被作为一个独立的旅游产品受到重视,目前发展蒙古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存在如下重要问题:

(一)旅游开发价值认识不够,营销不足

旅游产品的开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支持,然而从内蒙古的旅游发展的实际来看,蒙古族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价值认识没有引起各级主管部门足够的重视。蒙古族饮食文化只作为旅游活动中的补充,没有把其作为重要的旅游产品加以开发。目前内蒙古各级政府、旅游局及旅行社在发展旅游时,仍然重点宣传和营销传统的优势旅游项目和新兴的旅游项目,如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呼和浩特周边的草原观光旅游;响沙湾、恩格贝等沙漠观光和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探险旅游;以成吉思汗陵园和大小召为代表的文物古迹观光旅游,饮食文化旅游仅仅作为旅游活动的补充,没有把其作为重要的旅游产品加以开发,更谈不上专业的研发和营销团队。

(二)项目单一,参与性差

从旅游发展现实来看,饮食文化旅游项目较为单一,以享受为主,参与性不强。目前主要旅游者能够品尝到的特色饮食主要有草原旅游区包含在团费中的手把肉,访问牧民家庭时品尝的奶茶、奶酪等奶食品以及蒙式早餐,而作为蒙古族独具特色且有较高品质的烤全羊、烤羊腿由于制作工艺复杂、耗时较长、价格昂贵只能被列为计划外餐,因此只能被少数豪华旅游团所享用。内蒙古各大城市及旅游区所提供的饮食基本上如上所述,项目较为单一。此外,目前已有的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基本上以品尝佳肴的基础层次为主,并没有考虑到旅游者对于饮食文化的精神需求,端到旅游者面前的往往是已经加工完毕的食物成品,如“烤全羊”制作过程中令人叹

为观止的蒙古族熟练的宰杀羊、剥皮以及烹制的过程旅游者无法欣赏和参与到,再如熬制奶茶及各类奶食品和奶制饮品有趣的制作过程也无法参与。(三)品尝为主,文化和营养价值介绍不足营养价值和文化是饮食类旅游产品开发的核心,但在蒙古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开发者却忽视对蒙古族深厚的饮食文化和丰富的营养价值的发掘。经营者只是简单提供味道不错的菜肴,游客在用餐之后,留在印象中的往往只是一时的美味,并没有对菜肴的历史、文化典故、食用习俗等文化内涵和营养价值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开发者没有把蒙古族饮食与蒙古族民俗风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只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忽视游客的精神享受,难以让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游客在饮食过程中,若对蒙古族菜肴的典故和营养价值没有较深的印象,就很难提高旅游地主体文化的综合吸引力,也就无法增加经济收入。

四、蒙古族饮食文化旅游开发利用的设想

(一)加强对蒙古族饮食文化的重视和营销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其他旅游资源开发相比,具有投入较小回报率高,且可不断利用的优势,所以,要尽快把蒙古族饮食文化开发利用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把其作为重要的旅游产品加以开发。要对蒙古族饮食文化资源进行系地分析研究,建立资源信息系统,通过准确的评估确定其吸引力和开发潜力。同时,还要加强蒙古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营销,充分发挥大众新闻媒体的作用,可以在报刊、电视台、电台开辟专栏、专题,进行广泛宣传。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景点网站也应加大对蒙古族饮食、蒙餐名店的介绍宣传力度。还可将蒙古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内容汇集在光碟里,通过光碟进行宣传。也要充分利用各种重大节庆活动和经贸活动,例如草原文化节和民族商品交易会等活动大力推广蒙古族饮食文化,还可以将旅游饮食与旅游线路一起开发,共同包装设计,甚至在条件成熟时,在饮食民俗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展以饮食为主的专项旅游。

(二)加强蒙古族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参与性的开发蒙古族饮食就单纯的饮食种类就有百十多种,经常品尝到的仅十多种,所以,今后要改变以往单一的饮食品种,增多饮食种类,如蒙古小菜和面食的种类。同时,蒙古族饮食文化的旅游开发应该摆脱以前单纯品尝的模式,大胆引入游客参与制作的环节。现代旅游者不仅要品尝佳肴,而且要求参与并融入菜肴的制作过程中,获得一种有别于以往生活的情趣和刺激的体验。参与性旅游开发就是让游客有一个原生的旅游环境,有一种身在其中,入乡随俗的体验。蒙古族饮食文化者要增强游客用餐的趣味性,加深游客对蒙古族饮食文化的理解,满足旅游者娱乐、探奇、求知等目的。总之,开发参与性蒙古族饮食文化,旅游者可以寻求到现代喧嚣都市里所缺乏的自然经济状态下的粗犷和质朴,让客人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体味到真正的草原文化。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4

朋友们,现在我们要去的景区是蒙古风情园。蒙古风情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南郊,占地2万亩(一期工程占地l万亩)。是由鄂尔多斯东方路桥集团投资3.4亿元兴建的以蒙古族文化、风俗和草原(恢复)生态为主的大型旅游景区。 大家看到远处的三个大的形似蒙古包的建筑就是景区的主要建筑之一——可汗宫大酒店,可汗宫大酒店是按照四星级标准建造的集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主体型酒店。除了可汗宫大酒店以外,景区最重要的建筑设施还有各个主题鲜明的游览景点了。 大家可以从“园区交通游览图”上看到景区的主要建设都集中在这三千亩的范围内,包括蒙古大道、可汗宫大酒店、成吉思汗广场、成吉思汗纪念堂、马文化博物馆、蒙古大汗营、蒙古部落、苏勒德吉格、白云塔拉民俗园、王爷府(规划项目)、知青园、宗教寺庙区(规划项目)、赛马场、草原神舟航天台、草原奇石馆15个主题景区。在这里各位可以领略到蒙古文化中最精湛的内容和蒙古族古老的生活习俗,同时大家还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具有蒙古族特点的娱乐活动,加深对这种文化内涵的了解,我们的景区可以说是蒙占族文化精华的浓缩。这里能够让您领略到悠久而古老的蒙古族文化,亲身体验一下蒙古族游牧生活。 当然除了这15个特色鲜明的主题旅游景区以外我们还为游客的草原之行提供了广袤、宽阔的草原——七千亩精品草原。七千亩精品草原是我们规划的一片原生态草原,这里的草都是自然生长的。为了让大家亲身体验一下草原牧民的日常生活习俗,我们在这七千亩的原生态草原里还设立了7座特色鲜明的草原浩特(草原人家)。这些草原浩特都是按照蒙古民族一定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习俗设立的,每一个草原浩特都拥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如制作生产用品和生活用品以及奶制品,我们草原上最淳朴勤劳的老额吉会在现场教您制作,有的浩特还有巴克希(师傅)教授骑马、射箭、摔跤等等竞技类或是技能类活动。通过参与竞技类的项目,大家能够真正的感觉到自己就是蒙古人,就是这茫茫草原的主人。各位在这里不仅可以吃到地道纯正的蒙古族食品,还可以欣赏到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文艺表演。 此外园区还为大家修建了3个大小不同的草原渔村,大家在草地上玩累了,还可以下到水中和鱼儿嬉戏一番,或用您手中的鱼杆为自己丰盛的晚餐再添一道可口的鱼菜。享受一下自给自足、怡然自乐的独特心情。这就是蒙古风情园。“走进蒙古风情园,做一天蒙古人”就是我们要传播给各位的信息。那么大家就随着我的脚步一同迈进蒙古文化之园——蒙古风情园,共同领略博大精深的蒙古文化吧!大家一定听过这样的一个比喻,说我们内蒙古是“歌的海洋,酒的故乡”,因此各位如果想做一回马背上的民族,就得入乡随俗了,那就先从我们蒙古族的传统礼仪开始吧。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我们极富蒙古族风情特色的入园大门“风情园彩虹门”。彩虹门是一座跨度长99米的巨型拱形大门,诸位由下向上看,最底端是一条洁白的巨型哈达。对于蒙古族来说,洁白是乳汁的颜色,是圣洁,善良,友好和正义的表示。洁白的哈达是献给客人最诚挚的礼物。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十分厚重的礼物,只有最最珍贵的客人才会收到主人敬献的哈达。在藏语里哈达是两个字组合而成的,也就是哈和达。哈的意思是“嘴上的”,达的意思是“一匹马”,合起来哈达的意思就是“嘴上的一匹马”。看来,马能帮人解决吃饭问题。众所周知,马匹对于蒙古族和藏族是十分重要的生产、生活伴侣,足见敬献哈达的礼节是多么的隆重。 大家请看,蒙古风情园的吉祥哈达正向各位尊贵的客人致以最诚挚、最热烈的欢迎——欢迎您到草原来!大家可能很奇怪,为什么要用9这个数字呢?在蒙古族看来9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也是一个圆满的数字。婚礼或王宫送礼,讲求九礼,是一九到九九不等,九九就是八十一件礼品,这是最高的。给那达慕竞赛中夺魁的搏克手(摔跤手)的奖励,一般是一九的礼品。这里的99是指99天,亦即九十九个天,萨满教把天分为许多种,诸天各司其职。成吉思汗陵阴历三月二十一日的大祭,就是祭祀99天的。我们的99米哈达的蔚蓝色,都是象征天空即“长生天”的。 诸位再向上看,上面就是这样一条蔚蓝色的哈达,热情好客的蒙古风情园人民献上一条蔚蓝的哈达,表达对您最真诚的敬意。敬献哈达是蒙古族世代相传的一种礼俗,一条圣洁的哈达,不仅是对您情深谊厚的表现,而且是蒙汉之间、宾主之间增进友谊,互助互爱的联络纽带。 高高在上的那几个有点像兵器的装饰物就是蒙古族最高权力的象征——苏勒德。苏勒德在蒙古族中是族徽、是战神、是威严和神圣的标志、是精气神的综合体、是所向披靡的精神旗帜。它是用九九八十一绺公马之鬃,栽在一柄长矛矛头下的圆盘上做成的,使用之前要开光。相传成吉思汗幼年的时候,因为父亲去世、部众叛离,他的母亲诃额仑夫人就曾举着它,以其神勇之力召唤过失散的部众。在蒙古征战时期,每当将士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5

首先,蒙古族音乐对元散曲的产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元代,随着蒙古铁骑大举南下,蒙古族刚健清新的民族音乐也被带到了中原,散曲汲取 “胡夷之曲”的养分,破土而出,光彩夺目。它的产生,依赖于诗乐一体的变革和演进。诗乐合璧,相得益彰,形成完美的艺术整体。徐渭在《南词叙录》中提到:“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宋词既不可被之弦管,南人亦遂尚北,上下风靡。”“北曲”即散曲,所谓“民间之日用”,其实是形成了一种适合大众的新的审美趣味,这种审美趣味排斥宋词,遂作新词且很快流行起来。这段文字指出了北方少数民族的音乐在散曲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当时少数民族当以马背上的蒙古族为主体民族,这样蒙古族音乐流入中原,遂为民间日用。

在人类艺术的轨迹中,诗乐是浑然一体的,它们处于共生状态。据《毛诗序》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文学与音乐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面发生变化,必然带动另一方面的变化,散曲的创作是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的,音乐借散曲使真切自然的情感得以流露,散曲借拨动心弦的音乐增强了审美张力。这样带有自由、奔放的蒙古族民族文化特质的乐曲对南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蒙古族音乐得以迅速传播,这也为散曲的兴盛起到推动作用。大量朗朗上口的元曲的出现,适合广大民众的审美趣味,扩大了听众的范围,并很快如流行歌曲一般被推崇。

其次,蒙古族音乐影响了散曲的风格

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审美观念主要体现在观赏性和愉悦性上,蒙古族音乐承载着独特的审美情感,坚忍乐观、直率爽朗的民族精神和唯真实为美的审美价值取向。蒙古族是一个豁达开朗的民族,他们酷爱音乐,草原的宽广赋予了这个民族豪爽的情怀,受这种性格影响的蒙古族音乐审美趣味渐渐形成了一种风格,这种独特风格直接影响了散曲。钟嗣成在《录鬼簿序 》中提到 :“吾党且啖蛤蜊 ,别与知味者道”。称散曲为风味独特的“蛤蜊 ”。

生活在辽阔的漠北草原蒙古族,其民族音乐和中原本土音乐在融合中产生了新乐曲系统。蒙古族的音乐吸收了北方诸多民族的音乐发展而来,其乐器有筝,琵琶,胡琴,火不思等,乐曲有大曲18种,小曲12种。王国维《宋元戏曲考》里说:“北曲黄钟宫之‘者剌古’,双调之‘阿纳忽’、‘古都白’、‘唐兀歹’、‘阿忽令’,越调之‘拙鲁速’,商调之‘浪来里’,皆非中原之语,亦当为女真或蒙古之曲也。”这种新兴乐曲及使用的乐器与前有所不同,音调节奏也呈现较大差异,势必创造新词以适应音乐的变化,如陶宗仪在其《南村辍耕录》里列举了“蒙古摇落四”、“起土苦里”等曲名,看出是蒙古及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乐曲。这些乐曲能反映时代精神和被广大民众所接受与喜爱的。

蒙古族的乐器和乐调进入中原大地,当时人们的审美视野带来冲击,他们的音乐特有的文化气质,给散曲带来了感情直露的特征,这种特殊的时代审美风尚,艺术上摆脱传统诗词的理性束缚,质朴自然的审美情致使散曲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因此文学言志功能有所削弱,增加了娱乐功能,这也是文学发展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诗体的一次解放。

三,蒙古族音乐对散曲语言的影响

王世贞《曲藻序》:“曲者词之变。金、元王朝时期,所用胡乐,嘈杂凄紧,缓急之间,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所谓“胡乐”,当指北方少数民族音乐,包括乐调和乐器。明・徐渭《南词叙录》亦云:“中原自金、元二虏猾乱之后,胡曲盛行……听北曲使人神气鹰扬,毛发洒淅,是以作人勇往之志……”这种崇尚力量,敢于抗争,节奏明快,给人以阳刚之气的音乐与中原歌词无法适应,所以作新词与音乐相和谐,甚至还把“胡语”引入散曲创作中,出现了蒙汉双语的混搭现象,为散曲语言输进了新鲜的血液。胡适《吾国历史上的文学革命》中说:“文学革命,至元代而登峰造极。其时,词也,曲也,剧本也,小说也,皆第一流之文学,而皆以俚语为之。” 散曲是与传统诗词分庭抗礼的俗文学产物,创作中贴近生活,为了配合蒙古族音乐,吸收方言俗语入曲,语言泼辣、不避俚俗。自然天成,民族色彩十分浓厚,更显得生动活泼,有一唱三叹之感,给读者留下轻松愉快的审美愉悦。

在宋代,文学语言与生活语言出现了脱节的现象,散曲语言表现出民间文学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这恰恰满足了大众的需求。散曲语言以北方流行的方言、俗语和俚语为主,经过提炼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学语言。这种通俗并非浅俗,而是人民群众普遍熟悉的语言,其质朴自然、鲜明泼辣进一步加强了散曲的戏谑性。王和卿的 [仙吕・醉中天 ]《咏大蝴蝶 》:“挣破庄周梦 ,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扇过桥东 ”。夸张的内容体现了散曲滑稽戏谑之趣。任讷在《散曲概论》说:“词仅宜于庄而不宜于谐,曲则庄谐杂出,态度极活也。”散曲就是一种本色泼辣, 嬉笑怒骂,充满蛤蜊风味和蒜酪味,形成“文而不文、俗而不俗”雅俗共赏的文学。

蒙古族音乐与散曲的完美结合,使散曲散发出自由奔放、雄浑粗犷的民族文化精神,文学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

参考文献:

[1]隋树森:《全元散曲》(上、下)〔M〕北京:中华书局,1964

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6

关键词:肃北;蒙古族;长调;艺术特色

肃北蒙古族长调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点的演唱形式,这种演唱形式比较自由,而在编曲当中也加入了以游牧民族为代表的蒙古族人对生活、历史以及艺术的认识,体现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在对肃北蒙古族长调进行艺术特点分析的过程中,也可以对肃北蒙古族的历史文化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这样可以有助于我们理解肃北蒙古族长调中所蕴含的内容与情感。

一、肃北蒙古族的发展和起源

肃北蒙古族主要是清朝中后期从青海及新疆迁入,普遍信仰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多数人的宗教意识中残存着萨满教的影响。蒙古族饮食以肉、奶为主,粮食为辅,普遍嗜饮砖茶、奶茶。肉食传统的吃法有“手抓肉”、“烤全羊”。牧区多住容易拆搭、便于搬运的蒙古包。

二、肃北蒙古族长调的艺术特色

肃北蒙古族人们都比较热情好客,也很豪爽,同时他们也有比较特殊同时也很独特的生活习俗,这些习俗也体现了他们的种种生活方式和态度,这些也决定了他们的艺术形态和风格。所以肃北蒙古族长调的发展与肃北蒙古族人的生活习惯是分不开的,生活中的习惯影响了民族的风俗习惯,风俗习惯决定了肃北蒙古族人的生活特点,而最大体现的就是肃北蒙古族的长调,以下将针对肃北蒙古族长调中的艺术特点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总结。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历史悠久。早在春秋、魏晋时期就有先民居住,西晋已设县,之后历朝都在这里设镇置县。民国25年(即1937年)设肃北设置局,1950年7月22日解放,7月29日正式建立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同时这种肃北蒙古族长调的曲调都比较悠长,也足可见到这种长调民歌所蕴含的历史底蕴和生活价值。

(一)肃北蒙古族长调的旋律特色

肃北蒙古族的生活方式决定了肃北蒙古族长调的特点,而长调的演唱特点也体现了肃北蒙古族人的性格特点。在肃北蒙古族长调的旋律中,很多时候利用一些拖腔使得整个肃北蒙古族长调变得更加悠长,同时在歌曲的旋律中也会对部分旋律进行重复,在重复之中不仅仅凸显了长调的唱腔特点,同时也使情感的表达更加细致和深入。在进行尾音的修饰中,肃北蒙古族长调的修饰更加具有灵动性和随性,这使得肃北蒙古族长调的内容和旋律结构更加贴近肃北蒙古族人的生活。在旋律中五音的转换使得肃北蒙古族长调更加完整,同时使肃北蒙古族的旋律结构更加紧凑,旋律上也更加大气婉转。

(二)肃北蒙古族长调内容上的多元化融合

肃北蒙古族长调有着不同于蒙古族长调的特点,肃北蒙古族长调的内容以及唱法上融入了更多的藏族元素,这种藏族元素的融入使得肃北蒙古族长调的唱腔也与其他民歌唱法有所不同。同时肃北蒙古族长调的内容多样性使得蒙古族长调的功能也具有多元性,在作用上,肃北蒙古族长调被应用在多个场合当中。在宗教相关仪式当中,肃北蒙古族长调的音域比较广阔,唱腔比较低沉,给人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另外在被应用于一些歌颂相关人物事迹当中时,肃北蒙古族长调的唱法就比较豪迈奔放,通过肃北蒙古族长调的唱腔中就可以体现出在各场合中的运用,进一步展现了肃北蒙古族人的精神风貌。

(三)文化对肃北蒙古族长调的影响

在肃北蒙古族长调的发展过程中,文化环境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肃北蒙古族人大多都有,同时藏族文化对其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在肃北蒙古族长调当中也可以深入地体会到藏族文化的魅力。在藏族文化当中我们可以领会到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积极地看法,这些看法决定了藏族文化的基础。而在藏族文化的影响下,肃北蒙古族长调中所描述的内容也大多是乐观积极地,同时也可以彰显出肃北蒙古族人的性格特点。

三、结语

回首我国的发展历程,有很多民族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尊重和发扬,这些民族文化和艺术体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展现了民族的特点,同时也是历史的一种积淀。这些都是我们用物质买不来的,而肃北蒙古族长调又有着很强的民族特点,在了解认识了它的艺术特色之余,应该去了解这种民族艺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发扬,从而对我们民族艺术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促进我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艳秋.肃北蒙古族长调音乐及其演唱探析.音乐与舞蹈学;音乐学[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2]汪绘纹克,那木格,张德罡.蒙古族草原游牧文化(Ⅵ)--蒙古族的游牧生活与文体文化[J].《草原与草坪》.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