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范文1

1、蒙古族的那达慕: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

2、傣族的泼水节:亦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3、傈僳族的刀杆节:是云南边陲轮马山一带傈僳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体育节日,时间是农历二月初八。

4、彝族的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范文2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爱马和善骑是蒙古族的传统,蒙古民族素有“马上民族”的美称。蒙古马曾被列为世界两大名马之一。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赛马是那达慕大会必不可少的项目,远近百里甚至几百里的蒙古族牧民会驱车乘马赶来聚会,参加赛马活动。赛马场上,彩旗飘飘,鼓角长鸣,热闹非凡。蒙古族赛马不分男女老少均可参加。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一起上阵,直线赛跑。为了减轻马的负荷量,不论老少,大都不备马鞍,不穿靴袜,只着华丽彩衣,配上长长彩带,显得格外英武。

彝族草马节

彝族的历史上有过许多大规模迁徙和奔波,因此,彝族人十分敬重曾陪伴祖先长途跋涉、相依为命的马,并以过节的形式,祈求役马帮人驱邪除害,保佑地里粮食丰收。这种节日就叫草马节,在文山、砚山的一些彝族支系中较盛行。草马节的来源,说法单一。传说古时曾有一草籽鬼常到彝家人的地里随意撒野草籽来危害庄稼,坑害人民。人们为了根除草籽鬼之害,便利用草籽鬼喜爱花马的习性,采集一些未成熟的野草籽,让花马驮上,运到西天火焰山,诱使草籽鬼跌入火中烧死,草马节的习俗便由此流传下来。

苗族斗马节

每年11月下旬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一年一度的“斗马节”,当地群众举行斗马比赛来欢庆自己的节日。斗马在当地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最初是一种婚姻的裁决方式。经过后来的演变,斗马受到众人的喜爱,参加的人越来越多。每逢传统节日都有斗马,它已成为群众性的娱乐活动。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范文3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这一首我国古代著名的民歌,生动地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草原生活,如今已是家喻户晓。站在这几乎象是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下,脚踏着无边的绿色,极目都是成群的牛羊和骏马,我们不尽心旷神怡,仿佛来到了梦中的人间天堂。

走在辽阔的草原上,我们回看到星星点点的毡包。这便是蒙古族人居住的帐篷——蒙古包了。它的结构非常简易,由陶脑、乌泥和哈那组成,外面再覆上一层羊毛毡,既保暖又轻便,再安上门窗,两个人用不了一个小时就可以搭建完成。火膛放在屋内的正中央,再在顶上开一个小天窗,把烟囱伸出去就可以啦。这种房子冬暖夏凉,是蒙古族人为适应草原生活而发明的流动的家。

在每年骄阳似火的七八月间,蒙古族人们要举办一年一度热闹非凡的那达慕大会。这是蒙古族人民特有的传统节日,在这里人们买掉牛羊,用换来的钱买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还可以欣赏到各种蒙古草原人民特有的节日,如摔跤、赛马等,让人赏心悦目,留恋忘返……

说起草原人民的服装,那可就更美啦!既简洁又大方。每一种颜色有着不同的象征。白色是如乳汁一般无暇的颜色,象征纯洁,一般在节日盛典时才能拿出来穿;。蓝色象征忠诚坚定。红色象征热烈开朗,是人们最常穿的颜色。黄色只有活佛与王亲才可以穿,一般人不会穿。他们的腰间总是系一条宽大的腰带,通长长三至四米不等,起到防寒的作用,具有极其浓郁的民族特色。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范文4

作者:欧军 单位:集宁师范学院

民俗文化呈现兼容性特征察哈尔蒙古族和其他兄弟民族一道,以其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积极吸纳汉、满、朝鲜、藏等民族的文化元素,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传统游牧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文化蕴义。自清代雍正颁布“借地养民”令以后,尤其在清政府推行“移民实边”政策下,从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地涌入大批流民,进而在流民聚集的地方逐渐形成了村落,零星的农耕经济开始萌发,察哈尔草原大规模被垦殖,蒙古族的传统经济由单一的游牧经济逐渐过渡为牧业经济、半农半牧经济、农业经济。从1915年起,察哈尔地区陆续“增设新县(宝昌、康保、商都),盛行放垦”②。1934年3月,察哈尔省政府在察哈尔左翼四旗、四牧群旗境内增设了化德、尚义、崇礼等3个设治局,专门管理移民开垦事宜。这些不同的经济活动在其文化中得到了积极的反映。这种兼容并蓄的文化促成了一种积极的开放性,因而在民众意识中很少有封闭的排外情绪。乌兰察布地域民俗文化在其形成演化中,呈现出明显的兼容性特征。以蒙汉族际交流为例,蒙汉两族大量吸收对方的文化习惯,在语言、居住、饮食、婚嫁、丧葬、娱乐等多方面发生改变或出现添加。这一情形,一方面反映了蒙汉近距离交往的深入性和全面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正常民间交往中得以伸展的民族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和自愿性。1.蒙古族对汉族文化习俗的吸收语言随着汉族人口增多及在数量上超过蒙古族,乌兰察布地区语言的流向发生了转折,学汉语、行汉俗趋于流行。“随着村民中汉族的比例越来越大,随着整个地区汉族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强,学习语言的趋势从汉族学蒙古语逐渐转变为蒙古族学汉语”③。察哈尔地区的蒙古族对汉语的吸收呈现出分区结合的特点。察哈尔八旗的口音则分属山西、河北两省,泾渭分明,“察哈尔左翼张、独、多等属由直隶省开垦,则人民多操直隶之言语焉;察哈尔右翼丰、兴、凉、陶等属,由山西省开垦,则人民多操山西之言语焉”④。住宅蒙古族因逐水草而居,住屋原都是移动性的“蒙古包”,固定的土木或砖石建筑只有大大小小的喇嘛庙。随着向定居生活过渡,蒙古牧民也模仿汉人,修造固定房屋。察哈尔右翼四旗,“其居近内地及县境者,则住砖板土房,倚山者亦住窑洞,建筑形状,与汉人同”⑤。饮食随着农业生活的不断植入,蒙古族逐渐转向汉族以谷物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察哈尔右翼四旗日常食品与汉族毫无二致,还学会了腌制咸菜。“其食物平常以莜面、小米为最普遍,白面、荞面次之。副食品以山药为大宗。至晚秋腌咸菜、烂腌菜,亦与汉人同。……零食如麻花、饼子等为早晚佐食品;粽子、凉糕、月饼等为时节品”⑥。汉人喜食的饺子也进入了蒙古牧区。不过饺子在蒙旗是珍贵食品,非尊客不用。2.汉族对蒙古族文化习俗的吸纳蒙汉文化交流具有明显的双向性和变异性,迁入蒙古地区的汉族也大量吸收蒙古族的文化成分。特别是最初迁入蒙地的汉族经历了一个蒙古化的过程,“依蒙族、习蒙语、行蒙俗”,更加强化了对于蒙古文化的认同与吸收。如蒙古族的奶酒、酥油、奶食品不仅受到汉人的喜欢,而且畅销内地,如今汉人普遍喜食的手把肉、奶茶、蒙古饺子、炒米、交肯(醍醐)、焙子、饼子(月饼)等等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吃蒙餐已成为一种习惯,特别是招待客人的时候,一定要去品尝。蒙古族妇女喜佩带银首饰及珊瑚首饰(蒙古族的头戴),这一习惯也为汉族妇女接受。在语言上,同蒙古族的蒙汉语夹杂一样,汉族也是汉蒙语混用。如爬山歌就吸收了“脑包”(蒙古语为“敖包”,即堆子的意思)、“灰塌二胡”(蒙古语,冷落凄凉的意思)、“哈苜尔”(蒙古语,即狼针草)等蒙古族惯用语,如“山药皮皮盖脑包,谁给俺们管媒天火烧”;“远远瞭见他家的门,灰塌二胡死下个人”;“蛤蟆口炉炉烧哈苜尔,活到哪影儿算哪影儿”等等。⑦文化的相互影响,在族际文化民间对等交往中,任何一方都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表现为主动的学习者和采借者。某种文化习俗与其说是从邻族那里“传来”(闫天灵语)的,还不如说成是从邻族那里“学来”的。如蒙古族的“圆形屋”带有明显的蒙汉嫁接特征,外形上延续了蒙古包的穹庐顶及圆形墙风格,内部结构与功能则属于汉式。蒙古族的“包房组合”院落同样也标识着一种蒙汉双向文化交流的结晶。这种交流同样也体现在许多地名上,如“××圐圇”、“××脑包”、“××胡同(洞)”等生动地反映了民族杂居地带的文化兼容特征。民俗文化体现大众化特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是由民间大众文化构建的。蒙古族的文人阶层形成较晚,在文化中的主导性不强,即便是元朝以及后来的宫廷文化曾一度繁荣,却也未能脱离民间文化的基础。例如,在清代整理出来的蒙古宫廷歌曲,虽然有着文人墨客的加工痕迹,但几乎都存在相应的民歌演唱形式。这说明,宫廷歌曲大多数来源于民间,或者宫廷中的创作歌曲也顺利地传播到了民间。在蒙古社会里,老百姓欣赏的歌曲、遵循的文化习俗和语言表达习惯与那颜阶层的并无二致,更谈不上什么质的区别。在辽阔的察哈尔草原上至今传唱演奏的传统民歌和阿斯尔乐曲,就是最为有力的佐证。因此,蒙古族传统文化在总体上表现为一种富有民族气息的平民化倾向。这在客观上减少了文化内部的摩擦与消耗,为在文化整体上较为容易接受和适应外来文化提供了可能性。1.宗教习俗方面的变化。接受佛教之前,蒙古民族先民信仰原始的萨满教,毡房里主要供奉撒满偶像,祭天、祭火、祭山神、祭水神、祭星、祭敖包、祭祖先(祭成吉思汗)、祭苏勒德。十六世纪,佛教传入蒙古地区以后,草原上信仰佛教(喇嘛教)的人多了,毡房里开始供奉佛像,家庭经济宽裕的人家都要去五台山朝圣。到清末民初放垦后,蒙古族绝大多数逐步吸纳了汉民族的一些习俗,专门修建龙王庙、土地庙等,供奉祭拜龙王、太上老君、土地神、关公等。1893年4月26日,俄国学者阿•马•波兹德涅耶夫从承德去多伦诺尔的路上看见了热河锡拉苏默的德木齐喇嘛张老爷所建的一所小庙。“小庙内部分成三间,把宗喀巴佛像和古老的红教佛像古怪地混合供奉在一起。这座庙奉祀的是刘备,他是关帝的结义兄弟”⑧。2.丧葬方面。放垦之前因土地辽阔,无人区多,而且蒙古人认为人生成于自然,应还原于自然,故人死后一般采取天葬。放垦后,因草场大面积锐减,适于游牧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狼、狐狸、秃鹫、鹰、雕等禽兽数量锐减,失去了天葬的天然环境与条件,只好接受汉族的丧葬习俗,农区和半农区的蒙古人开始采取土葬。3.节日方面。察哈尔地区开垦后,蒙古族除保留原有传统节日(蒙古语称“乃日”)文化习俗之外,同时接受了汉民族的节庆习俗,如在最早开垦的沿长城一线,蒙古族的生活习俗中逐步介入诸如元宵节、端午节,过年时贴门神、贴对联、供财神等习俗。与此同时,汉族也在学习吸收蒙古族的一些生活习俗。流行至今的“二人台”、“漫瀚调”就是吸收蒙古民歌之后形成的一种曲艺剧目,甚至有“学会走西口,到处有吃口”⑨俗称。

民俗文化蕴涵深厚的生态化属性游牧社会生产生活的特殊性及其需求的独特性,大部分需求只能靠自己来满足。如牧民的衣食住行用、日常奶食品、肉食品的加工及保鲜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是自己去摸索,于是就产生了适合于游牧生活特点的、方便易行的实用技术,比如马具、蒙古包、车辆、兵器、狩猎工具及大量生产生活用具等等都属于这一范畴。由人、家畜和环境三个要素构成了畜牧生产方式,而事实上这三种要素是相互依托不可分离的生态链条,牧民在此充当了十分关键的要素。因此,牧民时刻注意观察家畜的各种反应,由此来把握环境、适应环境,这样才能保证“人—畜—环境”的平衡。牧民的这种角色要求使得牧民所拥有的文化必然带有生态属性的功能与特征。另外,游牧生活方式不利于物质财富的大量积累与保存,牧民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无数实用、方便、简易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如蒙古刀是男人的装饰品、防身武器,同时也是餐具。英雄史诗是歌曲,是诗词,也是故事,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游牧文明在后来数千年的发展中,北方草原民族游牧生产技术不断创新,使得游牧文明逐步向更高水平发展,如优良畜种的培育、草场的合理使用、兽医技术的发展等等。这也体现出游牧文明一种内在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使游牧生产逐步发展,使游牧文明的根基逐步牢固。民俗文化的地域性特点由于传统的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碰撞、相互交流,表现在民风民俗方面则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性特点。村落地名是民俗文化的标志和载体。乌兰察布地处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汇地带,历来战乱频繁,人口稀少,直到清末放垦后,内地人口大量移居进入察哈尔地区,人口急剧攀升,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汉族村落。在村落发展过程中,有些地方先有寺庙,后有移民,由于受喇嘛教文化的影响,很多村落地名带有佛教色彩。有的以寺庙名称为村名,如兴和县的台基庙、巧尔基庙,察哈尔右翼前旗的庙沟、庙子沟,四子王旗的大庙、葛根庙,察哈尔右翼后旗的阿贵图、红旗庙,商都的小庙子,化德的嘉卜寺,中旗的蒙古寺等;有的村庄与喇嘛教遗迹有关,如哈拉沟、喇嘛营子、喇嘛板、活佛滩、红召、经棚(现在称“金盆”)、转经召、卧佛山、五塔垓等。受喇嘛教影响命名的村庄,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同时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反映了乌兰察布地域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也构成了乌兰察布地名文化特色,为研究地名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现实资料。此外,受清末招垦开荒影响,以“号”为单位,每丈量750亩确定为一个“号”,一些村落地名便以顺序编为“头号”村,“二号”村,直到“百号”村的,一直沿用到今天。为纪念佛和菩萨的圣诞日、成道日、涅槃日等,喇嘛教仪轨中规定了许多纪念日,喇嘛庙按期举行法会纪念,并逐渐演变成固定的庙会。每到重大节日,乌兰察布前山地区的信徒居士、善男信女,相邀到寺庙敬香拜佛,念经吃斋,民间俗称“坐会”,最为盛名的是隆盛庄每年的“6月24日庙会”。

民俗文化的现代化气息传统的民俗文化具有浓厚的生活化气息。民俗文化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淀下来的。它始终像一面镜子一样,反射出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例如蒙古人的夏特日不是在商店里买来的,而是自己精心雕刻而成的,自用的箱子和马头琴、小茶桌等全部是自己设计和制作。牧民们在劳动之余,或者在劳动之中可以制作生活用品,这种民间艺术是为了生活的需要,美化自身,美化物品,美化生活环境。传统的民俗文化所呈现的日常生活,既包含了知识,也包含了态度和品性,还包含了技能和策略,是一种综合的智慧。我认为,以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为底蕴的民俗文化以其优良的生态精神和艺术精神迎接知识经济时代,走向跨越式的发展是有可能的。近代以来,乌兰察布地域民俗文化发展、变迁的趋势,无疑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民族习俗的直接影响。随着传统游牧业向定居畜牧业、半农半牧业的转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便于拆装、便于迁徙的蒙古包逐渐被居住舒适且经济实用的土木、砖混结构平房所取代,文明、舒适成为人们的基本追求。如今在牧区,马匹、骆驼不再是最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人们更看重的是马、驼所承载的文化象征意义和竞技休闲的乘用价值。现在很少有人相信萨满巫术、喇嘛诵经的祛病避邪功效,科学养生、现代医疗的观念以及更多的现代意识已经深深扎根于普通大众的平常生活。融合了众多文化元素而形成的崇尚自然,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民俗文化,不仅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蕴涵着深刻的自然生态、社会进步思想,在历史上产生过非常积极的效应,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仍不失其现实价值,对于构建和谐小康社会,人类应对全球性的环境危机以及倡导发展低碳经济等方面必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范文5

[关键词]蒙古族 长调 民族背景 形成 特点 演唱特点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70-02

1.研究蒙古长调的意义

蒙古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无论从那方面讲,都有其独特的民族魅力。辽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蓝蓝的天空、飘荡的白云,这些自然环境使每一个蒙古人形成了心胸宽广、情感深邃的民族特质。这些民族特质无不体现在他们的生活中、劳动中,特别是在他们的歌声里。蒙古族的歌曲主要分长调和短调两大类。而长调又是在他们的生活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一种,也是蒙古族最主要的艺术形式。长调的曲调悠长、旋律优美、抒情,聆听着长调的曲调常常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有无限的遐想。长调的歌词内容也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和湖泊,通过对自然的描述来表达蒙古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对亲人的挚爱、对爱情的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歌颂与憧憬。可以毫不夸张的讲,蒙古族从古至今的文化精髓在蒙古长调的旋律中都有所体现,它是蒙古音乐的灵魂。千百年来,智慧的蒙古族人民一直以师承的方式传承着长调这一音乐文化之精髓,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并熟识这一艺术形式,然而由于长调的曲调的特殊性使得人们无法用完整的曲谱来记录下所有的唱腔,因此,长调往往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由此可见,极力保护这一特有的民族音乐文化有多么的重要。

2.蒙古族的历史

蒙古族历史悠久,7世纪发源于额尔古纳河流域,是一个古老的部落,9世纪迁至蒙古高原,13世纪,铁木真凭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打败了蒙古族的其他部落,逐渐统一了蒙古,1206年,被选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时期的国土疆域已经达到了中亚和俄罗斯,因此,蒙古族的文化融合了东西方多民族的文化元素。1271年,元灭南宋统一了中国。

3.蒙古族风俗习惯

长期的游牧生活,使蒙古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居住方式――蒙古包。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勒勒车就可以运走,两三个小时就能够搭盖起来,非常适合于经常移场放牧的游牧民居住和使用。蒙古族的服饰也很具特色,看似简单的一件袍子、一双靴子也是各地形制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盛装与常装之别。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即白节、那达慕大会、祭敖包、马奶节、剪羊毛节等,此外,还有一个重大的祭事活动,即成吉思汗陵祭奠。每逢节日,他们会吃手扒肉、点篝火、敬酒、举办赛马、摔跤、射箭等比赛项目。

4.蒙古族长调的形成

长调由形成到成熟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在一千多年前,也就是大约八世纪前后,蒙古族部落从起源地额尔古纳河流域的山林地带迁徙到大草原,由起初的狩猎部落逐渐演变为今天的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生存环境的转变也给他们的音乐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改变。在以狩猎生活为主的时期,蒙古族的音乐主要以短调歌曲为主,体现了蒙古族人民勤劳勇敢、智慧果断的狩猎方式及性格特征。那时的音乐活泼、激昂,旋律性强,节奏节拍规律分明,结构短小精悍,曲式结构紧凑,叙述性和歌舞性较强,抒情性较弱,内容多是描写身边的景物,比如天空的飞鸟,山林中的小动物以及蜿蜒的河流等等。迁徙到了蒙古草原后,由于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蒙古族人民的音乐也发生了转变。再不是短调盛行的年代。此时的长调歌曲有了长足的发展。可以想象,面对着辽阔的草原,他们内心的情绪再也不是狩猎时期的紧张、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了,辽阔的视野、美好的景色、舒缓的心情,进而形成了曲调悠扬、结构绵长,节奏自由、曲式简单的长调歌曲,内容也多为歌颂景色、赞美家乡、咏颂美好的爱情、暖暖的亲情以及在游牧生活的过程中对家人、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这是长调形成的初级阶段。第二个发展阶段,也是蒙古族人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时期,即由游牧时期转为半农半牧时期。此时,中原地区的文化逐渐渗透到了蒙古族,北方和草原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交流步伐加快。人们的生活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草原农业的发展,使蒙古族人民了解外界的视野更加的开阔,更进一步的增进了蒙古族人民与外民族的交流往来。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的丰富使得长调的歌曲内容也更加丰富。我们熟知的酒歌就是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蒙古族在庆祝盛大的节日以及在宴请远道而来的宾客时,我们都会欣赏到热情洋溢、曲调优美、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深长的酒歌。蒙古族人民通过不同内容的酒歌在表达着对客人欢迎的同时也展现着自己充实愉悦的生活状态。除了酒歌,牧歌、思乡曲、赞歌、婚礼歌也是长调的基本题材。长调集中体现了蒙古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并与蒙古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生态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蒙古民族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中。因此,在较长时期内,长调歌曲将占领蒙古族音乐文化的主导地位。

5.蒙古长调的音乐特点

长调是蒙古民歌的主要艺术形式之一,主要流行于牧区。蒙古民族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明,并以能歌善舞闻名于世,长调这一具有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以它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演绎着这个民族繁衍生息的足迹,千百年来,草原人民用长调歌唱生活,赞美自然,抒怀,祈福未来。它以优美舒缓的旋律和雄浑壮阔的格调构成深邃的意境,它的音调高亢辽阔,音域宽广,曲调优美舒畅,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而悠长,多采用复合式节拍,曲式结构以上、下旬构成的乐段较为常见,也有复乐段乃至多乐段构成的联句体,以非方整性结构居多,歌词多以两行为一段,在不同的韵步上反复叠唱。词曲结合则“腔多字少”,常用彩腔及华彩性拖腔,以各种装饰音点缀旋律。除了独唱外,还有齐唱、对唱、伴唱,乃至“潮尔”合唱等演唱形式。长调的题材集中表现在思乡、赞马、思亲、酒歌等方面,包括草原牧歌、赞歌、思乡曲、婚礼歌、情歌等不同歌种,所反映的内容多集中于一个侧面,很少有长篇巨制。

6.蒙古长调的演唱方法

长调是蒙古族人民独特的表达情感的艺术方式,在蒙古族众多的艺术形式中,长调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是蒙古族音乐艺术的主流。但是,就是有着这样地位的蒙古长调到今天为止,在演唱方法上却还没能形成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探索科学的长调演唱方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长调在不同的地区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演唱方法。在我国,长调主要分四个流派。呼伦贝尔地区的长调,曲调高亢嘹亮;阿拉善地区的长调庄严淳朴;锡林郭勒地区的长调则深远悠长、优美开阔;还有一个是鄂尔多斯地区的长调,特点为绵长细腻。长期以来,不同年代的长调演唱家们也在极力探索科学系统的演唱方法。第一代,以歌唱家宝音德力格尔、哈扎布为代表的时代。他们是上个世纪活跃在蒙古族音乐舞台上的老一辈长调演唱家,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草原歌手。因此,它们的演唱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态风格。在演唱方法上多用丹田气息与鼻腔、口腔共鸣的方法,声音位置比较靠前,表演风格也显得粗犷豪放,嘹亮高亢。他们学习长调歌曲的方法也是很原始的口传心授的方法,所以没能形成系统的教授体系。第二代,以德德玛、金花、拉苏荣为代表的时代。德德玛是我国建国以来培养的一代专业学院派歌手,在学习了系统的音乐专业理论之后,她开始了草原长调的演唱,她的代表作《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流传至今,仍是一首脍炙人口、人人喜爱的长调歌曲。她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不仅为她的演唱铺平了道路,更为长调音乐增添了更新的魅力,成为我们研究、改进长调音乐演唱方法的典范。金花是以演唱民歌闻名的歌手,她将伊克昭盟民歌的演唱元素融进了长调的演唱中,她的代表作《金杯》使人听了耳目一新,为蒙古族音乐艺术带来了新的活力。拉苏荣是继哈扎布、宝音德力格尔之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长调演唱家。他在掌握了传统的长调演唱技能的基础上借鉴了科学的发声方法,给长调注入了新的活力。他还为老一辈长调演唱家写书立传,记录了他们的艺术家们的生活,把他们卓越的艺术造诣保留下来,传给后人,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有价值的研究资料。第三代,以歌唱家阿拉泰、那顺、朝鲁为代表的时代。他们都在音乐学院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并构成了蒙古族长调学院派演唱方法及风格的基础。他们正促使民族声乐艺术走向理论化、科学化、系统化的道路。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范文6

1.1、那达慕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那达慕来自于蒙古语的音译,是汉语中“娱乐”或者“游戏”的意思。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族“敖包祭祀”的宗教活动,是蒙古族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娱乐节目之一,在每年的7、8月份举行。那达慕大会以嘎查、苏木或是旗县为举行单位,传统的那达慕主要包括摔跤、骑马和射箭等体育活动,如今的那达慕大会中有加入了马球、马术以及田径等新的内容。在举行体育活动的同时,还增添了物资交流会等内容,在晚间,还会有歌舞等文化活动。那达慕大会距今已经有近800年的历史,一直在锡林郭勒草原上流传和发展,受到各民族的喜爱,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的载体。那达慕大会上的各项活动是蒙古族人民的力与美的结合,彰显了蒙古族人民的智慧,力量、速度和耐力,比较全面的展示了草原人民和草原文化的魅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旅游行业的兴起,那达慕大会与旅游行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当下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的举行大都是以发展旅游行业为目的的,很多地区的那达慕大会会在旅游旺季举行,以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

1.2、那达慕文化的功能性

那达慕文化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标志,能够全面的反应蒙古族人民的精神面貌,展示了蒙古族人民独特的人文气息,那达慕文化中蕴含了蒙古族人民最美好的希望以及坚强的信念,那达慕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是每一位蒙古人民的理想和责任。每一届那达慕大会都为蒙古族文化和精神的传扬提供了途径,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遇。那达慕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具有一定的功能性,(1)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能够促进蒙古文化的发扬和传承;(2)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3)能够有效的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地区经济效益;(4)具有一定的贸易功能,吸引更多的投资,推动蒙古自治区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

2、那达慕文化与旅游业之前的关系

2.1、那达慕文化与草原旅游业具有一致性

(1)时间上具有一致性。草原旅游业的发展非常受到时间上的限制,大部分的旅游产业都在水草丰盛的夏季进行,很少的部分会在寒冷的冬天举行。而那达慕大会的举行时间恰巧也在7、8月份举行,那达慕大会的举行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草原旅游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2)内容上具有一致性。旅游业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当地的传统文化以及自然的风景,这是一个地方是否能够发展旅游行业的前提基础。那达慕大会一般会在草原上举行,活动内容广泛,涉及了蒙古族的传统饮食、文化以及富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既符合旅游产业传统文化的要求,也符合了自然风景的要求。(3)目的上具有一致性。旅游行业的发展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措施,使游客的身心愉悦,压力得以释放,继而获得经济上的利益;而那达慕大会的举行也是通过一定的活动内容,比如体育项目,歌舞表演的娱乐手段,使参加的人们获得内心的喜悦。

2.2、那达慕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1)丰富旅游业的内容。简单说来旅游行业就是“食住行游购娱”组成的,而那达慕大会就能够涵盖这几个方面,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那达慕大会一起独特的表达方式向游客展示了蒙古族的文化特色和生活特色,在满足游客基本需求的基础之上又向游客传扬了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使蒙古族文化发扬光大。(2)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克旗为例,克什克腾旗的旅游业是蒙古自治区中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每年由旅游行业的创收达几百万元。克旗在旅游旺季时会举行中小型的那达慕大会或者以旅游点为载体,举行那达慕,很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大大的提高了克旗当地的经济收入。

2.3、草原旅游业对那达慕文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首先,草原旅游行业能够成为那达慕文化向外传播的途径之一。其次,那达慕文化是一种文化遗产,旅游行业的发展,能够对那达慕文化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为其传承提供前提。(2)消极影响。游牧民族的发展与传统的农耕民族的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生活方式上的差别尤为明显。由于旅游行业发展的速度比较快,带来的经济效益又是比较高的,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有的牧民会盲目的接受一些新鲜的事物,也包含了一些不健康,不利于民族文化发展的观念和方式,导致传统文化和传统的生活方式被摒弃,从而失去流传;还会出现一些旅游行业的不正之风,比如说牧民私自揽客,哄抬物价等。

3、那达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3.1、旅游景点举行那达慕大会的现状

那达慕大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是那达慕文化旅游行业的最大看点之一。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蒙古地区的很多的旅游景点都举行了针对旅游行业的那达慕大会,比如说格根塔拉,它是距离呼和浩特最近的旅游景点,格根塔拉的那达慕大会就是在旅游旺季举行的,吸引了很多的游客。但是,游客大都是对那达慕活动进行观看,并没有去参加那达慕表演的。

3.2、以嘎查为单位牧民家庭举行那达慕的现状

随着旅游行业的升温,嘎查牧民也以自身为单位举行那达慕,并创立了牧人之家,就像是我们所说的农家乐一样的存在,将自身发展成了特有当地特色的旅游资源,意在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牧民的收入。这点做的比较好的就是锡林郭勒盟,目前是牧业经济发展状况最好的。但是由于牧民的经济条件有限,所以那达慕是旅游规模不大,而且发展的比较缓慢,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小;另外,为游客提供的食宿条件以及附属设施都会存在不足的现象,这些环境条件都会影响着旅游行业的发展;还有一点比较主要的是,牧人之家的位置通常都会设立在牧区,位于草原的深处,游客的交通不是很方便。

4、那达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4.1、那达慕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应该遵循市场规律,避免重复建设,推出精品旅游

对于在各个地区的旅游景点,应该轮流举办各具特色的那达慕大会,比如说,在旅游的旺季,令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鄂尔多斯草原,乌兰察布草原,克什克腾旗草原,阿拉善草原等10处为草原为例,在这些旅游地点定期轮流的举办那达慕大会,当地的那达慕大会一定要结合当地的特点,使之具有不同的特色。自治区的政府只是在时间的安排上对旅游行业进行调控,避免出现时间上的冲突,也避免了同一个地域那达慕大会频开,也可以达到对草原的一个保护。

4.2、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

一个行业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是一个行业高度发展的关键。因此,必须提高旅游行业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尤其是导游,更应该具有高质量的服务。想要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可以通过加强对从业人员服务的培训来进行,比如说,锡盟的旅游局就曾经对牧人之家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专业的培训,并制定了相关的服务标准和鼓励政策,激励工作人员提高其服务质量,从而有效避免哄抬物价等现象。

5、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