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舞蹈范例6篇

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舞蹈范文1

关键词:蒙古族 舞蹈教学 特点 训练步骤

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少数民族。由于长期生活在绿色草原上,他们“逐水草而居”,从事着游牧活动。在这种生活过程中,蒙古族人民创造了具有游牧民族特征的舞蹈艺术。他们的歌与舞无不同他们游牧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反映着这个游牧民族所固有的民族个性和风格。

一、蒙古族舞蹈风格的形成及其特征

蒙古族人民世代生息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大草原上,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由于长期的游牧狩猎生活和受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蒙古族与其他东方民族差异很大,形成了强悍、矫健的体魄和桀骜不驯、勇往直前的性格,同时也创造了富有草原文化气息的、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草原游牧舞蹈――蒙古族舞。他们的民间舞蹈热情奔放,稳健有力,节奏欢快,具有粗犷、剽悍、质朴、庄重的鲜明特点,洋溢着来自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呈现出一派豪放与自信的“天之骄子”的气概。

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的人们,当听到他们最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部位、各关节,随着舞律的变化,身体便自然舞动起来。这就是这个群体审美意识的一种本能的具体表现。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如不同地区舞蹈,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的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蒙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蒙古族主要集中居住在内蒙古草原上,辽阔的草原畜牧生活培养了蒙古族人民勇敢,热情,爽直的性格。蒙古族民间舞蹈热情彪悍有力的基本风格特点,蒙古族民间舞是通过模仿矫健的大雁,活泼多样的马步。蒙古族民间舞的音乐特点是热情奔放,悍健有力,节奏欢快,富有草原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调式多为羽调式,音乐宽广,音程跳动较大马步音乐活泼跳跃,表现雁为主题的舞曲多为民歌,经常使用散板的自由节奏以衬托辽阔草原的意境,摔跤舞一般在节日进行。

在蒙古族传统民间舞蹈中,《安代舞》以其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健康向上的活跃艺术特色,为各民族人民所喜闻乐见。其主要动作为上绕巾、甩绕巾、双掸巾、双摆巾、双甩巾,脚下动作为深哈腰、轻跺脚,高潮时,双腿高跳,空中甩巾,表演由徐缓到流畅,表演风格活泼生动,富于即兴色彩。舞蹈在热烈、欢腾、火爆的气氛中结束,是蒙古族舞蹈教学中的代表作。

另外《筷子舞》、《盅碗舞》、《马刀舞》、《摔跤舞》、《挤奶员》、《彩虹》、《喜悦》、《海浪》等一些舞蹈都不失为独具风格特色的优秀舞蹈。一些新作如《奔腾》等正是在这些作品的基础上为适应时展,不断创新升华,成为人们喜闻乐见,尽展时代风采的上乘之作。由于蒙古民族居住地域广阔,因而各地舞蹈都有一定地区倾向性。各地舞蹈风格虽有一定的差别,但总的来看统一性是较强的。在教学中把握这种统一性之中的舞蹈风格,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是十分有益的。

二、蒙古族舞蹈教学中的训练步骤初探

蒙古族舞蹈的风格训练与把握应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掌握具体的训练步骤,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其举手投足之间让人一目了然,这也是把握风格的关键之所在。

(一)体态训练。

作为马背上的民族,长期的生活习俗使蒙古族人养成了自然站立姿态为仰头、挺胸、立腰,后背略后靠,膝部松弛自然,脚下呈八字形的外开状。在舞台表演及教学过程中,往往一个站姿便能让人感觉到你要表现的是哪一个民族的舞蹈。体态在训练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体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此外,体态练习可将单一动作提炼编成气质组合,进行气质的单一练习,气质组合适宜低班初学者。

(二)手位、脚位训练。

1.手的基本形态。 (1)平手。四指并拢,拇指向旁。(2)挥鞭手。食指伸直,大拇指与中指、无名指相握,小指弯曲。

2.手的几种位置。(1)叉腰位。双手叉腰。(2)平鹰式位。双手平肩。(3)高鹰式位。双手举于头上方两侧。 (4)勒马位。一手叉腰,另一手握虚拳在前方平肩。

3.脚的几种位置。(1)点步位。一脚八字步位,另一脚正前方膝略弯曲打开,脚尖点地。(2)踏步位。一脚脚尖朝斜前方,另一脚在后膝略弯曲,脚掌点地。(3)八字步位。两脚分开站立,脚尖朝斜前方。

(三)动律练习。

1.屈伸动律。包括平、柔、软、硬及配合各种脚位的单一屈伸,屈伸的训练尤为关键。

2.上身动律。包括摆、推、靠、扭、圆伸,也包括各种点、扭、圆、摆、反射韵。

3.呼吸训练。可单一训练,也可加在屈伸动律或上身动律训练中共同完成。

4.节奏训练。可单一练习,也可加在屈伸动律、上身动律及其它单一组合动作中共同练习。

(四)肩的训练,重点训练四种肩。1.硬肩和柔肩。一肩向前推出,肘部向后,同时另一肩向后,肘部向前。硬肩干脆有力,柔肩柔中有刚。2.耸肩和笑肩。一肩向上端,再下落回原姿,或双肩同时起落称耸肩。笑肩是在耸肩的基础上加快速度。

(五)腕臂训练。1.硬腕。手腕向上、向下提压。2.柔臂。双手体侧从柔肩开始,手臂拉出并提腕、指尖下垂,同时另一肘弯曲压腕。

(六)基本步伐训练。1.平步。向前走或后退。 2.马步。(1)跑马步。上身前倾,一手勒马,一手直臂挥鞭手伸出,同时一腿半蹲,另一脚绷脚向前方擦地踢出,再原地倒步。(2)勒马步。勒马姿势,一脚向前方迈步,另一脚随之旁靠,同时勒马手提压腕。(3)软骑和硬骑。一脚脚跟落地,两膝弯曲,同时另一脚抬脚跟,重心再移至前脚。软骑柔和,上身直立;硬骑刚健,上身前倾。3.滑步 。一脚经脚掌向外弧线滑出,重心平稳移至此脚。

蒙古族舞蹈范文2

摘要:音乐是蒙古族舞蹈的灵魂,蒙古族舞蹈是音乐的回声。舞剧音乐与舞剧存在密切的关系,它有着与其他音乐不同的美学特征,进而成为舞剧创作的基石。

关键词:舞蹈 音乐 灵魂 关系

蒙古族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蒙古族舞蹈是一种无声的表达,通过肢体来表现内心的情感。蒙古族舞蹈是伴随着人类最早的动作行为出现的艺术形式,而在蒙古族舞蹈创作的若干重要因素中包含着音乐的音素。任何一种蒙古族舞蹈,任何一个舞者必须根据音乐的节奏来进行蒙古族舞蹈动作的创作,音乐就像是蒙古族舞蹈创作环境的氧气一样,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它的存在。蒙古族舞蹈和音乐相互依存,没有音乐伴随就不存在蒙古族舞蹈,即使是最原始的蒙古族舞蹈也有节拍或歌唱相伴。音乐与蒙古族舞蹈的结合,使得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得到了丰富,而且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求又满足于两者相结合以后绚丽多姿的综合艺术中。蒙古族舞蹈和音乐的这种“共性”为它们的结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音乐在蒙古族舞蹈中的存在性

蒙古族舞蹈需要音乐的情感激发和动作强化。离开音乐,蒙古族舞蹈是难以充分表达感情的。音乐是一种无声的艺术,它是声音的艺术,是以音响为表现的物化形态。其主要表现手段是旋律,节奏与和声;而蒙古族舞蹈主要是以肢体动作为其表现的物化形态,主要表现手段是舞情、舞律和造型。音乐是时间、空间、听觉的艺术。蒙古族舞蹈是空间、视觉的艺术。它们虽然有着不同却也有相同的地方,一直以来蒙古族舞蹈与音乐被作为姐妹花艺术来看待。从蒙古族舞蹈与音乐的结合来看,节奏是蒙古族舞蹈与音乐之间存在的共同点。节奏是蒙古族舞蹈动作构成的基本因素,也是构成音乐旋律的基本因素。从产生之初,两者就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了,这是他们结合的基础。从上古时代,蒙古族舞蹈、音乐就伴随着人类声场劳动而产生。动作和节奏是密切相关的。在独舞的蒙古族舞蹈作品创作中,蒙古族舞蹈编导也必须按照自己的心理节奏,或者是根据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自行安排与音乐相对应的蒙古族舞蹈动作完成作品创作。抒情也是蒙古族舞蹈与音乐的共同点。两者都长于抒情而出于叙事。蒙古族舞蹈借助形态动作,便于表现情感的外部形态,音乐长于抒发复杂而强烈的内心情感,而且音乐的表达具有抽象性,它不会对蒙古族舞蹈的具体表达产生重叠,矛盾或干扰,而可以与蒙古族舞蹈结合得天衣无缝。

二、音乐是蒙古族舞蹈的灵魂

音乐是蒙古族舞蹈的灵魂。蒙古族舞蹈成为音乐之行,音乐成为蒙古族舞蹈之声,自古以来就难舍难分。从音乐中的音素、动机、主题旋律与环境氛围,其一致性达到了近似“同步”的境地。蒙古族舞蹈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音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蒙古族舞蹈属于视觉范畴,有形而无声,而音乐则属于听觉艺术的范畴,有声而无形,两者可以有机结合。在蒙古族舞蹈表演艺术中,优美的音乐配合,可以帮助蒙古族舞蹈在整个表演过程中表达情绪,体现个性,烘托气氛,从而塑造完美的蒙古族舞蹈形象。蒙古族舞蹈中的音乐是完成蒙古族舞蹈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揭示其主题思想的组成部分。蒙古族舞蹈表现的情绪变化,是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来体现的。蒙古族舞蹈正是在形体动作与音乐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的有机结合中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的。正是源于蒙古族舞蹈与音乐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乐舞”之称。蒙古族舞蹈需要音乐的激发与强化。离开音乐,蒙古族舞蹈是难以充分表达感情的。音乐本来就有直接渗入人心的特点,欣赏中常常把音乐中表现的感情当作自己内心的感情来体验。蒙古族舞蹈家对于自己表演的作品的组成部分的音乐当然有更深的感觉和理解。这种感觉和理解进一步激发起内心的感情,通过外在的形体动作表现出来。

三、蒙古族舞蹈与音乐的内在联系与异同

(一)蒙古族舞蹈与音乐的内在联系

蒙古族舞蹈是以人的肢体语言为主体的,那么音乐究竟给予蒙古族舞蹈一些什么呢?本人看来,音乐shi少在以下六个方面,给蒙古族舞蹈增添了魅力。

1.节奏、节拍等,给蒙古族舞蹈以鲜明的律动;

2.音调、调式、音色等,给蒙古族舞蹈以主题形象和风格的预示;

3.背景音乐、音量、速度等,给蒙古族舞蹈以情绪的渲染和烘托增加戏剧性;

4.转调、变和铉、变节奏等,给蒙古族舞蹈的内容以花容点睛,立增加戏剧性;

5.和声、复调等多声部,给蒙古族舞蹈形象表现以丰富感,立体感和层次感;

6.不同的曲式结构连接,使蒙古族舞蹈作品的情节发展更具逻辑性、完整性。

(二)蒙古族舞蹈与音乐存在的共同点

1.蒙古族舞蹈和音乐都是时间性流动的艺术,它们都是表现一个连续的、进行的过程,音乐是靠音符的连续,蒙古族舞蹈是靠动作的连续,二者都是以节拍和节奏组织起来、连贯起来的。如果说旋律是音乐的灵魂,那末节奏就是它的基础,同样地说,动作是蒙古族舞蹈的灵魂,那么它的基础也是节奏。因之节奏是音乐与蒙古族舞蹈同步进行的最重要的基础,也是连续两种艺术的桥梁。

2.蒙古族舞蹈和音乐在表现特点上都是不擅长表现抽象的概念。二者都是长于抒情,出于叙述,更出于理论。蒙古族舞蹈与音乐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是人们审美的一种方式,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志趣,并表现着他们的传统习俗,道德观念以及理想和愿望。它们都来自于生活,并都用自身的表现规律去揭示生活,因此,它们是具体的,形象的,并不是理论性的。

3.蒙古族舞蹈和音乐都是表演艺术。它们必须经过二度创作――表演,才能完成整个创作的过程。当一个蒙古族舞蹈作品在舞台上演出时,舞蹈和音乐同时经过视觉的途径到听觉的途径――“殊途同归”于欣赏者的感官,融合在一起,产生了新的“质”。

(三)舞蹈与音乐存在的差异

1.音乐是听觉艺术,舞蹈是视觉艺术,进一步说,一个是有声而无动作,一个是有动作而无声,这两者的结合既有声又有动作,就可能产生更鲜明、更准确的形象和更深刻、更细致的感情。

2.音乐善长于表现人的内心情感,本身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抽象性,并且是靠听着来联想,发挥其最好的效益,而蒙古族舞蹈是通过具体的动作来表达要表达的对象。

蒙古族舞蹈范文3

关键词:蒙古族舞舞蹈文化继承和发展

蒙古族舞蹈是我国民族舞蹈百花园中的一朵鲜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有着过去的悠久与古老,也有着现代的繁荣与辉煌。随着时代的前进,蒙古族舞蹈也在寻求着发展与变化,也在升华和突破。因此,只有对蒙古族舞蹈的不断挖掘,才能产生巨大的创造力,才能使蒙古族舞蹈大放光彩。

一、蒙古族舞蹈的特点

蒙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蒙古族主要集中居住在内蒙古草原上,辽阔的草原畜牧生活培养了蒙古族人民勇敢,热情,爽直的性格。蒙古族民间舞蹈热情彪悍有力的基本风格特点,蒙古族民间舞是通过模仿矫健的大雁,活泼多样的马步。蒙古族民间舞的音乐特点是热情奔放,悍健有力,节奏欢快,富有草原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在蒙古族传统民间舞蹈中,《安代舞》以其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健康向上的活跃艺术特色,为各民族人民所喜闻乐见。其主要动作为上绕巾、甩绕巾、双掸巾、双摆巾、双甩巾,脚下动作为深哈腰、轻跺脚,高潮时,双腿高跳,空中甩巾,表演由徐缓到流畅,表演风格活泼生动,富于即兴色彩。舞蹈在热烈、欢腾、火爆的气氛中结束,是蒙古族舞蹈教学中的代表作。另外《筷子舞》、《盅碗舞》、《马刀舞》、《摔跤舞》、《挤奶员舞》、《彩虹》、《喜悦》、《海浪》等一些舞蹈都不失为独具风格特色的优秀舞蹈。一些新作如《奔腾》等正是在这些作品的基础上为适应时展,不断创新升华,成为人们喜闻乐见,尽展时代风采的上乘之作。由于蒙古民族居住地域广阔,因而各地舞蹈都有一定地区倾向性。各地舞蹈风格虽有一定的差别,但总的来看统一性是较强的。

二、蒙古族舞蹈的创作

蒙古族舞蹈创作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活跃繁荣。半个多世纪以来,古老的蒙古族舞蹈艺术焕发了青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有益的经验。进入新世纪,蒙古族舞蹈创作呈现出更加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新局面。创作观念逐渐从禁锢、封闭转向开放改革,广泛吸收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的各种富有价值的艺术思潮和创作观念。在艺术表现手法及风格式样上力求创新,表现独到的审美理想和追求;在题材取向上也更加宽广和开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参与现实,着力表现社会生活。精品意识的强化,时代精神与民族风格的统一,继承传统和借鉴其他的统一,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代同步并进,使蒙古族舞蹈创作的质和量得到提高和优化,显示了蒙古族舞蹈的艺术美感和青春活力,出现了《鄂尔多斯》、《彩虹》、《马刀舞》等许多舞蹈经典作品和《筷子舞》、《鹰》、《盅碗舞》、《喜悦》、《捣茶舞》、《挤奶员舞》、《牧民浪漫曲》等一大批优秀舞蹈作品。随着社会的不断演进,随着物质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对艺术舞蹈人们需要多元、多层的鉴赏需求和审美飨食,促使舞蹈创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不断提高艺术作品的文化品位和审美价值。近些年舞蹈创作,许多作品能够立足当代社会文明的高点,强化民族精神,强化民族意识,力求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挖掘更深层次的民族精髓。特别是一些年轻编导敢于打破因袭固守的创作观念,尊重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借鉴其他又为我用,冲决既成模式的制约框限,广采博纳,大胆创新,开拓新路,使艺术的表现,与现实生活相映,一些作品极富哲理意味;有的富有博大的诗意空间;有的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表现方法却极富有创意和个性,以新的气质,新的追求,新的技法,新的风格,给当代中国舞蹈带来了新鲜的气息。

三、蒙古族舞蹈发展的思考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类进一步认识自我,发展个性,不愿重复别人,独创自己的风格,将是舞蹈艺术创作的一大特征。无论是创作还是表演,都需要多出精品、出好精品,以全新的面貌向更高阶段发展,而富有时代感,有新的审美情趣的蒙古族舞蹈,更富有生命活力,闪烁出更加魅人的独特风光。关于如何创作发展蒙古族舞蹈,多出优秀精品。

(1)我们文艺界蓄聚着一大批各种专长的专业人才,可以为优秀艺术作品的生产提出咨询和建议,帮助作品的加工、修改、完善和提高,必要时可以应邀直接参与创作,确保优秀作品达到艺术的高水平。

(2)要创作出好的舞蹈作品,必须有正确的途径,引进竞争机制,适时举办展演、评比、大赛是促进出精品、出人才、繁荣舞蹈艺术创作的好路径。

(3)适时组织艺术人才的示范性展演活动是活跃文化市场、增强社会效应及培养和扩大观众的好办法。

(4)舞蹈创作者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认真细致的观察生活,靠持之以恒的实践与积累,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成功作品,所以,适时组织艺术家深入生活的采风活动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繁荣艺术创作、多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的有力措施。

(5)适时组织理论研究、学术探讨和新作品评议会等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并给实践以引导,促进艺术生产、繁荣艺术创作的可靠保障。因为,理论的高度是蒙古族舞蹈事业发展的高度。

蒙古族舞蹈范文4

【关键词】蒙古族舞蹈;审美意识;变化

通过对一个民族的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识发展的轨迹。蒙古族与其它少数民族同样,有着丰富的舞蹈语汇和舞蹈样式。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主要代表之一。所以,通过对蒙古族舞蹈的分析,可以看到蒙古族舞蹈审美意识的变化。就艺术发展而言,现代审美意识,是最接近艺术本质的现代追求,是最具艺术的现代意义。通过对蒙古族舞蹈所具有的现代审美意识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加深对这种意义的理解。

一、从时展看蒙古族舞蹈的审美意识转变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又能够敏锐反映特定时代的审美意识。新中国的成立,给舞蹈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舞蹈艺术进入一个新的具有突破性发展的里程。

广泛流传在民间的蒙古族舞蹈经过舞蹈艺术家的收集、整理,在编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同时,以一种舞蹈组合的形式进入了教学的课堂,形成规范的民间舞蹈教学体系。其中在内蒙古大学出版的蒙古族舞蹈教材中就有不少组合,如:《安代表演组合》、《盅子表演组合》、《顶碗表演组合》等。这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舞蹈组合,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的确,它们代表了这个时代的蒙古族舞蹈的审美追求,有着经得起岁月考验的鲜明特点。如《盅子表演组合》以击打酒盅表演为目的,通过每一个眼神和动作,将蒙古族女性的柔美、干练表现得淋漓尽致,却又具有中国游牧民族女性“稳健”的审美特点。正是因为这一点,使这个教学的舞蹈组合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训练价值。然而,这种“稳健”的审美特点,并不缺乏现代意义,这其中都是经过许多突破发展而成的。

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人们对艺术的本质的认识是需要过程的,所以人们在返回人本身之前,首先扑向大自然的怀抱。20世纪后期,人们开始用舞蹈表现自然美,编导们创作出一系列模仿动物动态的舞蹈作品,如:《鹰舞》、《翔》、《万马奔腾》等。但是,这类作品的创作并没有持续多少时间,人们终于认识到,舞蹈应该表现人,表现人的生活。

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一系列以“讲故事”、描述情节为主的作品,并很快风靡全国的艺术舞台,如《乳香飘》、《捣茶舞》等。这些作品可以说是让观众彻底“看懂”了。因为那个时代的舞蹈观众还存有一种喜欢“听故事”的审美欣赏习惯,经常以能否“看懂”来评价舞蹈作品的好坏,而这类作品恰恰迎合了人们的这种欣赏习惯。然而,“讲故事”的编舞手法,在对人的生活细节描绘的同时,掩盖了人的生命的内在律动。人的生命力的内在体验与外在表现——这种舞蹈艺术的最本质的韵味,依然沉默着。进入9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在经济上的全面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进一步解放,在国内人文主义思潮和国外“环保热”的影响下,蒙古族舞蹈艺术创作开始了向本位文化“草原文化”、向人自身回归的创作阶段。这是一个令人激动、振奋的阶段。这个阶段以内蒙古大学的一系列舞蹈作品为代表。让人们感知着时代的脉膊与审美意识的转向。

二、从作品中看蒙古族舞蹈的审美变化

随着现代舞蹈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蒙古族舞蹈传统的审美观受到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带来的审美欣赏方面的变化对蒙古族舞蹈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打破了蒙古族传统舞蹈创作模式,人们的审美意识显然走向了多样化。在形式上不再以照搬生活、模拟生活为最美,而是追求体现内心感受为动机进以创作。

动作幅度的加大,是蒙古族舞蹈现代意识的又一个鲜明表现。加大动作幅度的原因是为了增强蒙古族舞蹈的表现力和技巧性,使其更能适应现代舞蹈者的内心体验和意境追求以及技术技巧需要。舞蹈源于生活,它是人类心灵的表达,早期蒙古族舞蹈素材可以是创作的基础,它只是为创作者主观世界的表达而服务。当舞蹈创作向人回归的同时,必然引起蒙古族舞蹈动作的某种程度的变形。比如《草原酒歌》这一作品,脚下重心的移动,除脚底滚步外,都要求动作加大幅度。脚底的“重心”移动,常常打破动作本身的原始规范,要求演员在能够保持稳定性的同时,尽可能将动作做到最大程度,我认为它表现出了现代人对自由的追求。这种加大幅度的动作,才能承受情感的迸发和内心生命之流的巨大冲力。蒙古族舞蹈有其特定的风格,失去了这种风格就不再是蒙古族舞蹈,但是一味因陈又会失去观众,所以编导者为了创新,在不改变其主体风格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让观众耳目一新。

我认为《草原酒歌》之所以能拿到舞蹈界中最高奖项,它在于编创者赵林萍老师在现代意识上对艺术效果的追求,在创作过程中,改变了动作的单一性和重复性。不再按照蒙古族舞蹈的习惯那样,多遍重复。如果动作需要多次重复,在其中必然有所变化。编导者非常巧妙的加入了对比性动作,在力度、幅度上加以调整,使动作发展的内在逻辑呈现出多种可能性,打破传统蒙古族舞蹈动作变化的“可预期性”的美学原则,一反观众对动作变化的心理期待,从而使观众在观赏时感到变化莫测的新奇。

蒙古族舞蹈的现代性还表现在节奏变化上。节奏,是时间性的概念,对节奏的理解与运用并不是单纯的节拍运用,特别是现代音乐,从外形上,是没有节拍规律可寻的,在一般音乐里是由不同的节奏型来共同组成,同时,由不同节奏型时间上的各种差异、不和谐融汇成新的一种和谐状态。这种不平衡的和谐恰恰是现代音乐与古典音乐最根本的差别。现代音乐的内部结构呈现出的这种节奏型的立体交叉网,是人们处于信息爆炸时代,在思想、审美、情感、观念等意识形态的变化下所产生的一种必然。人们不再以传统的是非对错来简单地评判一种事物的存在,尤其是思想意识层面的艺术。如赵林萍老师编创的《塔林毕斯贵》这一成功的舞蹈作品,它也在“荷花杯”舞蹈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塔林毕斯贵》选用的音乐开头是沉稳悠长的蒙古长调,音乐的旋律,节拍上,还保留原有的规整性,但在舞蹈中,我认为动作节奏使用上已打破了原有音乐中节奏的规整性。

从舞蹈作品的开头说起,在蒙古长调的音乐中,首先是一个劳动的场景浮现在观众眼前,其内在的气质表现了蒙古族女性端庄大方的一面。表演者在悠长的曲调中做着剪羊毛、挤奶、擀毡等劳动场景,在音乐的衬托下体现了憨厚性格的艺术。编导还把平圆,柔肩和弹拨手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给观众带来了某种程度上的视觉冲击。整套动作都是在肩的韵律中加以硬腕的铺垫下完成的,这样慢动作快用的处理方式改变了动作的连接变化。其次,这种节奏的多重处理法使作品就动作而言打破了原有的课堂训练组合的规整性,加强了舞蹈动作变化的莫测性,这是现今新作品的一个创新特点。

三、从观赏的角度看蒙古族舞蹈现代审美意识的追求

审美是超功利的,人们应该以一种超脱的态度去欣赏,以得到一种审美的情感愉悦,这是艺术欣赏的真谛,也是舞蹈艺术欣赏的真谛。蒙古族舞蹈的现代审美意识也体现在这种对功利性的超越上。无论任何一个门类的艺术形式,都有一个走出实用价值而追求纯艺术与审美意境的过程,舞蹈艺术自然不能例外。以往的蒙古族舞蹈(包括各种民族民间舞蹈,常常与庆典、祭祀、图腾崇拜和宗教仪式有关,在神秘意味背后却无法摆脱自身的实用性和工具性。我认为它们虽然有不可忽视的审美意义,但它们不是真正的纯舞蹈艺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的提高,审美意识的觉醒和主体地位的提升,艺术的实用性和功利价值不断地淡化,其独立的审美意味不断强化。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已不再相信它的宗教迷信内涵,从而使它作为一种审美或娱乐形式而存在。这种超越功利的审美价值具有很强的文化凝聚力和理想感召力,具有一种引导人们变得纯洁、崇高的精神力量。

这种审美意识的现代变化使得舞蹈创作者开始追求“一种能够感动人的情感形式”,作品开始注入编创者自己的个人感受、体验,以表达编创者本人的思想,塑造“个人”的独立性。就拿道日娜老师编创的《心中的嘎达》来说,舞蹈本身表达了嘎达梅林的妻子牡丹思念自己已故丈夫的悲伤之情,用一件蒙古袍的舞动来表现自己痛彻心肺的思念不舍。在我观看这个作品的时候,那种沉重的气氛始终感染着我,让我体会到了牡丹对她丈夫的怀念、崇敬、颂扬之情。

因此,我认为这个作品就是迎合了人们的现代审美意识,成功地塑造了牡丹这一蒙古族女性的人物形象。可见,舞蹈编创者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叙述故事、模仿自然或塑造典型人物,而是更深层地追求表达人内心的灵动和丰富的情感世界,使舞蹈进入到一种“纯舞性”的艺术境界。所谓“纯舞性”是指,舞蹈所要表达的思想、意志、情感和个性无法用语言说清楚,只能用舞者的肢体,以其流动的线条和结构在舞动的过程中表达。

随着世界文化的相互交融与影响,世界文化在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作用下,也呈现出某种程度的趋同性,这是一种客观趋势。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理所当然地变成了世界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隔离和封闭,拒绝外来文化的影响,拒绝与世界文化的交融,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蒙古族舞蹈正是在这种大趋势下,在迎接挑战和表现主体个性的过程中,向世人们呈现出自己的现代审美意识。这种现代审美意识,正是内蒙古蒙古族舞蹈走向世界,与异域文化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前提。只有走向世界,拥有现代审美意识,才能最好地保持具有深层文化底蕴的中华传统,这是历史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一个舞者的使命。

参 考 文 献

[1]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蒙古族舞蹈范文5

关键词:蒙古族舞蹈 创作风格 艺术特点

蒙古民族的精神气质是蒙古族舞蹈艺术的灵魂,形体表演是感情的宣泄。健美豪放、动感洒脱的舞蹈动作表现了蒙古族男性的阳刚之气,而端庄典雅、舒展明快的舞蹈动作则展现了蒙古族女性的柔丽之美。舞蹈家们通过自己肩、胸、腰、臂、腕、手、腿、脚协调配合的动律,让肢体尽情舒展于无遮无拦的蓝天草原之间,为我们生动地展示着蒙古族的舞蹈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为世界舞台奉献出独特的草原之美。她表现出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的健康气质。建国后蒙古族舞蹈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品,舞蹈风格从朴素的捕捉舞蹈形象到编创者个性的升华,各有特点。本文选取了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个蒙族舞蹈:《牧马舞》《奔腾》和《搏回蓝天》来分析蒙古族舞蹈的创作风格及形成原因。

一、从生活中激发灵感,捕捉朴素的舞蹈形象

舞蹈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舞蹈语汇和不同风格特点的“标准”是在生活中形成的。著名的表演艺术家贾作光曾说到:“要学好一种舞蹈就必须掌握它的全部特点和标准,讲标准就要谈‘规范化’;而所谓讲‘规范化’就是将生活中产生、又在生活中经过无数民间艺术家长期发展形成的、能鲜明体现本民族生活和性格的舞蹈特点固定下来。”

贾作光在舞蹈创作过程中,讲究舞蹈的韵律和节奏,将情、舞、乐等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早在50年代《牧马舞》的创作中,他就意识到舞蹈动作要从生活中去提炼并积极从事着继承、借鉴传统的工作。《牧马舞》从牧民生活出发,他在内蒙古传统民间舞蹈的基础上,从牧民骑马、训马、摔跤、挤奶、射箭等劳动生活中,观察、捕捉、提炼和创造了新的民族舞蹈语汇,提炼了牧民放马的典型形态,把握了舞蹈形象化的套马、拴马、骑马、飞驰等典型动作,表现了蒙古民族朴实粗犷、剽悍英武的精神气质,成功地塑造了性格豪迈、马术高超的牧民形象。

从《牧马舞》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贾作光创作舞蹈动作从生活中提炼,却并非单纯模仿,而是把具象动态美化、优化、韵律化,把舞蹈技巧紧密地和牧民性格凝结在一起。这一时期的舞蹈创作不论是观察还是模仿,都着力于强调舞蹈形象的“生活源泉”和“舞蹈本体”。

二、从时代中汲取精神,抒发浓郁的民族情感

20世纪80年代中叶,内蒙古草原乃至整个中国大地沉浸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之中,中国人民意气风发,精神抖擞地奔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正是基于这种时代特点,这一时期创作的舞蹈风格都极具强烈的民族情感,其中《奔腾》就是一部代表作。

《奔腾》由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创作并于1986年首演,一经演出,便以其生动的气韵、磅礴的气势、浓郁的民族风格引起强烈的震撼。《奔腾》的编导马跃正是重塑了民族舞蹈素材中最重要的语言风格,他不仅仅让舞蹈停留在马姿,马步,马舞的舞蹈形式中,更着力于刻画漫漫草地和茫茫大漠塑造的“马背民族”粗犷、豪放、强悍的性格特征,还有对待生活的热情与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以领舞、群舞的相互衬托,展现出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雄伟气势。其中更以“人”的“信马由缰”与“马”的“奔腾飞驰”交相挥映,迸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为观众展现了一幅蒙族人骑马奔腾朝气勃勃的画面,这种创新的表现手法使这个舞蹈更贴近民族情感。

《奔腾》这部作品代表了新时期整个中华民族昂扬奋发的生命状态。表演者激昂的神情,气势蓬勃的舞台气氛,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全都囊括其中,直到如今还是作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剧目不断活跃在舞台上。这一创作不局限于舞蹈形态上,使整个舞蹈看来无形的民族力量大于舞蹈形式。这个舞蹈是对蒙古族舞蹈创作的重要突破,它不满足于一般意义的民族风格展现,而是通过体现蒙古民族须臾难离的马的“灵魂”搏击,揭示这个民族对生命的感悟。

三、从审美中创新思想,追求自我的个性升华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民族民间舞蹈虽然根植于民间肥沃的土壤中,但它们的风格特征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是时代的原因,也是编创者思想创新的原因,所以,在这一社会时期,民族民间舞蹈出现了符合当代社会情感、运用编舞技巧表达主题乃至情感的舞蹈作品。其中《搏回蓝天》可以称为一部代表作。

《搏回蓝天》是由万马尖措编导的蒙族独舞,舞者从一只鹰的角度刻画了被剥夺生存环境和自由意志与生命的悲哀,带有一定故事情节与主题,舞蹈中动作元素的设计,虽然大部分是课堂组合的变形,但不乏是一次大胆地尝试。它的诞生符合当代的审美取向,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运用方法非常生动,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像万马尖措一样,运用民族舞蹈语汇编创出具有当代审美倾向的舞蹈作品,是一种新风尚。这些舞蹈的编创者已远远不满足于单一模仿动物或象征祭祀性的舞蹈形态,需要创新,在保护好民族民间艺术原始魅力的基础上不断输入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艺术血液,从原生态、课堂训练中的舞蹈转变为符合时代精神的舞蹈艺术。这不仅需要编导在观念、意识和思维上的创新,更是舞蹈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但无论怎样,舞蹈最重要的是打动观众的内心,不管民族舞蹈艺术随着时间流逝如何发展,与观众的沟通、与心灵的对话是舞蹈艺术亘古不变的追求。

从《牧马舞》到《奔腾》到《搏回蓝天》,我们无法定论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孰好孰坏,就像一直以来争论不休的原生态艺术和舞台艺术的话题一样。对于今天的民间舞蹈创作而言,当代有许许多多作品从反映真实、纯朴、热情的社会生产到奔放、唯美的民族民间舞蹈,这为民间舞蹈带来了新的生命。从而使民族舞蹈具有了新的品格。时代在前进,民族舞蹈这种活跃的艺术形态就必然不会停滞,编创者在继承原有舞蹈风格特征的基础上,不断“拿来”与“创新”,既彰显民族舞蹈“母语”的文化特异性,又具有时代性。在各个不同时期向我们展示不同的风采,而每一种风采都是民族舞蹈文化发展长河中不可缺少、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蒙古族舞蹈范文6

 

关键词:蒙古族舞蹈 创作风格 艺术特点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能歌善舞的民族。受草原文化的影响,舞蹈风格彪悍矫健。传统的舞蹈有:马刀舞、鄂尔多斯、筷子、安代、盅碗舞等。这些舞蹈节奏欢快、舞步轻捷,表现出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的健康气质。建国后蒙古族舞蹈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品,舞蹈风格从朴素的捕捉舞蹈形象到编创者个性的升华,各有特点。本文选取了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个蒙族舞蹈:《牧马舞》《奔腾》和《搏回蓝天》来分析蒙古族舞蹈的创作风格及形成原因。 

一、从生活中激发灵感,捕捉朴素的舞蹈形象 

舞蹈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舞蹈语汇和不同风格特点的“标准”是在生活中形成的。著名的表演艺术家贾作光曾说到:“要学好一种舞蹈就必须掌握它的全部特点和标准,讲标准就要谈‘规范化’;而所谓讲‘规范化’就是将生活中产生、又在生活中经过无数民间艺术家长期发展形成的、能鲜明体现本民族生活和性格的舞蹈特点固定下来。” 

贾作光在舞蹈创作过程中,讲究舞蹈的韵律和节奏,将情、舞、乐等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早在50年代《牧马舞》的创作中,他就意识到舞蹈动作要从生活中去提炼并积极从事着继承、借鉴传统的工作。《牧马舞》从牧民生活出发,他在内蒙古传统民间舞蹈的基础上,从牧民骑马、训马、摔跤、挤奶、射箭等劳动生活中,观察、捕捉、提炼和创造了新的民族舞蹈语汇,提炼了牧民放马的典型形态,把握了舞蹈形象化的套马、拴马、骑马、飞驰等典型动作,表现了蒙古民族朴实粗犷、剽悍英武的精神气质,成功地塑造了性格豪迈、马术高超的牧民形象。 

从《牧马舞》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贾作光创作舞蹈动作从生活中提炼,却并非单纯模仿,而是把具象动态美化、优化、韵律化,把舞蹈技巧紧密地和牧民性格凝结在一起。这一时期的舞蹈创作不论是观察还是模仿,都着力于强调舞蹈形象的“生活源泉”和“舞蹈本体”。 

二、从时代中汲取精神,抒发浓郁的民族情感 

20世纪80年代中叶,内蒙古草原乃至整个中国大地沉浸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之中,中国人民意气风发,精神抖擞地奔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正是基于这种时代特点,这一时期创作的舞蹈风格都极具强烈的民族情感,其中《奔腾》就是一部代表作。 

《奔腾》由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创作并于1986年首演,一经演出,便以其生动的气韵、磅礴的气势、浓郁的民族风格引起强烈的震撼。《奔腾》的编导马跃正是重塑了民族舞蹈素材中最重要的语言风格,他不仅仅让舞蹈停留在马姿,马步,马舞的舞蹈形式中,更着力于刻画漫漫草地和茫茫大漠塑造的“马背民族”粗犷、豪放、强悍的性格特征,还有对待生活的热情与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以领舞、群舞的相互衬托,展现出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雄伟气势。其中更以“人”的“信马由缰”与“马”的“奔腾飞驰”交相挥映,迸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为观众展现了一幅蒙族人骑马奔腾朝气勃勃的画面,这种创新的表现手法使这个舞蹈更贴近民族情感。

《奔腾》这部作品代表了新时期整个中华民族昂扬奋发的生命状态。表演者激昂的神情,气势蓬勃的舞台气氛,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全都囊括其中,直到如今还是作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剧目不断活跃在舞台上。这一创作不局限于舞蹈形态上,使整个舞蹈看来无形的民族力量大于舞蹈形式。这个舞蹈是对蒙古族舞蹈创作的重要突破,它不满足于一般意义的民族风格展现,而是通过体现蒙古民族须臾难离的马的"灵魂"搏击,揭示这个民族对生命的感悟。 

三、从审美中创新思想,追求自我的个性升华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民族民间舞蹈虽然根植于民间肥沃的土壤中,但它们的风格特征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是时代的原因,也是编创者思想创新的原因,所以,在这一社会时期,民族民间舞蹈出现了符合当代社会情感、运用编舞技巧表达主题乃至情感的舞蹈作品。其中《搏回蓝天》可以称为一部代表作。 

《搏回蓝天》是由万马尖措编导的蒙族独舞,舞者从一只鹰的角度刻画了被剥夺生存环境和自由意志与生命的悲哀,带有一定故事情节与主题,舞蹈中动作元素的设计,虽然大部分是课堂组合的变形,但不乏是一次大胆地尝试。它的诞生符合当代的审美取向,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运用方

[1] [2] 

法非常生动,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像万马尖措一样,运用民族舞蹈语汇编创出具有当代审美倾向的舞蹈作品,是一种新风尚。这些舞蹈的编创者已远远不满足于单一模仿动物或象征祭祀性的舞蹈形态,需要创新,在保护好民族民间艺术原始魅力的基础上不断输入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艺术血液,从原生态、课堂训练中的舞蹈转变为符合时代精神的舞蹈艺术。这不仅需要编导在观念、意识和思维上的创新,更是舞蹈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但无论怎样,舞蹈最重要的是打动观众的内心,不管民族舞蹈艺术随着时间流逝如何发展,与观众的沟通、与心灵的对话是舞蹈艺术亘古不变的追求。 

结论 

从《牧马舞》到《奔腾》到《搏回蓝天》,我们无法定论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孰好孰坏,就像一直以来争论不休的原生态艺术和舞台艺术的话题一样。对于今天的民间舞蹈创作而言,当代有许许多多作品从反映真实、纯朴、热情的社会生产到奔放、唯美的民族民间舞蹈,这为民间舞蹈带来了新的生命。从而使民族舞蹈具有了新的品格。时代在前进,民族舞蹈这种活跃的艺术形态就必然不会停滞,编创者在继承原有舞蹈风格特征的基础上,不断“拿来”与“创新”,既彰显民族舞蹈“母语”的文化特异性,又具有时代性。在各个不同时期向我们展示不同的风采,而每一种风采都是民族舞蹈文化发展长河中不可缺少、独具特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