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教学设计范例6篇

在家里教学设计

在家里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戴维•梅里尔;学术思想;成分显示理论;首要教学原理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5―0005―04

Even though an instructional product may have high quality production with beautiful multimedia if it does not promote th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and skill and the ability to apply these to the solution of real world problems it has no value.Our job, as instructional designers, is to help develop instruction that is effective, efficient and engaging and that really does teach.

――M. David Merrill

一 M. David Merrill其人

戴维•梅里尔,教学效能咨询师、伯明翰青年大学客座教授、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客座教授、犹他州立大学荣誉教授,教育技术领域中最受人尊敬的学者之一。

自从1964年获得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之后,梅里尔教授先后供职于乔治师范学院(1964-1966)、伯明翰青年大学(1966-1967, 1968-1979)、南加利福尼亚大学(1979 -1988)以及犹他州立大学(1987至今)。在研究工作的同时,梅里尔教授撰写著作12部,期刊文章65篇,独立与合作承担了100多项有关教学过程设计的研究项目,是一位耕耘不辍的学者。由于卓越的成就,梅里尔教授成为教育技术领域中第二代教学设计理论的先驱人物,并于1973年被评选为“杰出教育家”,于1989年被美国《教育技术杂志》评选为教育技术年度人物,并获得AECT终身成就奖。

二 Merrill学术思想发展脉络及总体考察

从早期对概念教学的关注,到当前针对自动化创作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梅里尔教授的研究始终围绕着“效果、效率、参与”(Effective, Efficient, Engaging)三个基本要素展开,认为教学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如何利用技术传递信息,而更应关注如何使教学更有效,更能提升学生的参与性。纵览梅里尔教授40余年的研究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由TICCIT创作工具系统、成分显示理论、自动化教学设计理论以及首要教学原理四部分构成的核心研究领域,探索其研究思路与成果的线索。

1 1970年代:TICCIT创作工具系统

TICCIT(Time-shared Interactive Computer-Controlled Instructional Television, TICCIT)1项目由梅里尔教授以及德克萨斯大学的邦德森教授等人设计并开发。该系统的特点在于它是一款以学习者控制为基础而进行教学设计的创作型系统。在TICCIT系统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梅里尔教授将基本呈现形式(primary presentation of forms)中所涉及的“规则”、“范例”以及“实践”理念应用于TICCIT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简单”、“困难”以及“帮助”功能按钮,以帮助学生自主选择需要的帮助以及帮助的程度。依靠这些按键,TICCIT成为当时唯一允许学生不仅可以控制学习内容,而且可以控制学习策略的教学系统。

依靠TICCIT系统,梅里尔教授以及他的合作伙伴设计并开发了完整的基础代数课程和英语协作项目。无论是在美国菲尼克斯的马利柯帕社区学院还是在伯明翰青年大学所进行的测试,由该系统所支撑的教学在某些方面要优于传统教学。如今,由TICCIT系统支持的英语学习项目仍在运行,或许它可以被誉为是计算机支持教学中运行时间最长的项目之一了。[1]

作为早期CBI项目的代表,TICCIT系统是最早具有彩色文本和图片的系统之一;使用了早期的视窗版本;并且实现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控制、从菜单中选择教学的下一环节,提供“规则”、“范例”、“实践”、“简单”、“容易”以及“帮助”等学生控制功能[2],使得学生能够确定他们需要掌握范例和实践单元的数量,以及允许学生确定规则、范例、实践形式的顺序。

2 1980年代:成分显示理论&精细加工理论

20世纪70年代,梅里尔教授在伯明翰青年大学任教期间已经开始了对“任务/内容矩阵”各个方面的探索,并指导他的学生展开对基本呈现形式(Primary Presentation Forms,PPF)、辅助呈现形式(Secondary Presentation Forms,SPF)以及呈现间的关系(interdisplay relationships,IDR)等范畴的探索和研究,并由梅里尔教授对其中的内容分类维度和策略描述进行了规范,形成了成分显示理论(Component Display Theory,CDT),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其一,对于被教授内容形成的任务/内容二维表格的描述方案;其二,对于教学策略,如主成分形式、次要成分形式以及之间关系的描述方案;其三,两者建立联系的一系列规则。20世纪80年代时,梅里尔教授对成分显示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在此基础上形成成分设计理论(Component Design Theory,CDT)。在成分设计理论中,梅里尔教授用目标系列代替单一的行为目标,用内容结构来代替成分,探讨了如何确定什么内容结构是适当的以及如何从内容结构过渡到课程组织等问题,并提出课程并非线性结构而更多呈现出跳跃式形式以及新的学习的条件等内容[3] [4]。

由于梅里尔教授及其团队的卓越工作,成分显示理论被加涅等人誉为是对“教学心理学的主要贡献”,[5]该理论的特点及贡献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成分显示理论完全赞同加涅提出的“不同的学习类型需要有不同的学习条件”这一原则[6],正如梅里尔教授自己所言“我赞同加涅关于学习条件的假设,简要地说,就是不同的学习条件会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并且在认知目标分类、呈现形式、呈现形式与业绩相匹配的教学处方、呈现间关系等方面对加涅的理论做出了极好的补充[7][8] [9]。

其次,成分显示理论主要同微观组织策略的改进有关[10][11]。针对认知领域的微观水平,即体现在教授单一的概念、原理等时,成分显示理论在教学设计的理论发展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三,成分显示理论中采用对认知目标的二维矩阵分类方式,大大简化了教学目标编制及实现其具体化的过程,实现了教学目标具体化的工作从 “创造”向“选择”的过渡。

3 1990年代:从自动化教学设计系统到教学设计专家系统的开发

1980s期间梅里尔教授于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创作系统(authoring system)课程。在其对由美国空军开发的一个基于计算机的教学系统进行研究时,提出这个由两台显示器构成的系统(一台呈现文本,一台呈现图片,并通过音频的方式为学生朗读文本)难以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在遵循该公司“基于任务的设计”理念前提下,梅里尔教授与他的学生李忠敏2合作进行教学设计专家系统的设计,以保证该系统可以为不同类型的学习提供有效教学[12]。自动化教学专家系统在使用中会询问一些关于使用者的问题,并在作者回答的基础上提出可以利用的最有效教学策略的建议 [13]。梅里尔教授将新开发的教学设计专家系统与原有的教学系统整合,形成了新的自动化教学设计创作系统。自动化教学设计创作系统不仅可以推荐合适的教学策略,而且可以选择合适的创作程序,同时提示使用者将他们的相关内容输入程序并提供给学习者参考。

在自动化教学设计创作系统的基础上,梅里尔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广泛利用来自政府的资源援助,以及与IBM公司之间的合作,创建了第二代教学设计研究小组(ID2 Research Group),并与马克•琼斯等人通力合作,继续其对教学设计专家系统的开发工作 [14]。新开发的教学设计专家系统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提供一系列可以重复利用的教学策略算法,从而可以适应以教学原则(CDT)为基础的不同类型的教学结果;(2)提供一套相互关联的知识基础,使设计人员或系统能够将一个给定的知识目标与任何一种教学策略算法建立联系,从而保证系统中知识目标的重复利用;(3)提供一系列的教学参数,使教学策略的修正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参数价值而得以实现 [15][16]。

通过对教学设计专家系统的开发研究,梅里尔教授在这一阶段从实践出发,对之前的理论研究工作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和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之前的CDT理论进行了扩展以形成更为精确的知识水平,使得计算机程序可以仅依靠内容便可提供相对应的教学,从而形成了教学交易理论。其二,对教学知识/内容更精确的描述使得需要对知识目标进行细致描述。[17]

4 近期:首要教学原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梅里尔教授的研究重点从关注业绩-内容矩阵逐渐转向了对五种知识技能的分类以及与相应教学策略的匹配问题,热衷于倡导他于新世纪之初所倡导的首要教学原理。首要教学原理是梅里尔教授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研究结果,是对其原有理论基础的一次补充与完善。

在考察大量教学设计理论的基础上,梅里尔教授以一种折中的方式论证了各种教学设计和模式都能够接受和赞同的“首要教学原理”这一处方性教学设计原理[18]。该原理依然遵循了加涅所倡导的教学设计思想,从认知领域的角度将知识技能划分为信息、成分、概念、程序及过程五个类别,并试图寻找与这些知识技能相匹配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提出了展示论证新知原理、尝试应用新知原理、聚焦完整任务原理、激活相关旧知原理、融会贯通掌握原理五条基本原理,并且认为教学应该是建立在“聚焦解决问题”宗旨之下的,由激活原有知识、展示论证新知、尝试应用练习以及融会贯通掌握四个环节所构成的循环系统,只有做到让学习者介入解决实际问题、激活学习者已有知识并将它作为新知识的基础、给学习者呈现新知识、帮助学习者应用新知识,以及使新知识与学习者的生活融于一体时,教学才能够真正促进学习,成为效果好、效率高和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活动体系[19]。

首要教学原理一经提出,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莫兰达(Molenda M)教授《认知领域教学的一种新框架》对梅里尔教授的观点给予赞赏,认为这是对加涅模式进行更新改造的一种尝试[20]。我国学者盛群立教授第一时间将该原理翻译成中文介绍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并认为该理论有可能成为继“九大教学事件”之后的又一个制高点 [21]。

三 Merrill学术思想述评

40余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使得梅里尔教授经常被描述为是一位“最富有创作性的教育心理学家”是“基于计算机的教育研究中被频繁引用的作者”同时也是教育技术领域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22]回顾梅里尔教授丰富的研究轨迹,我们不难看出他对学习的关注,对教学及教学设计的关注,而这种关注使得他很好地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形成了底蕴丰厚的3E教学探索之路。

1 梅里尔学术思想的贡献

(1) 从学习到教学,关注教学的现实功能

梅里尔教授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加涅学习思想的影响,他曾一度将加涅对他的影响排在其父亲和祖父之上。在与加涅的沟通与交流中,梅里尔教授遵循了加涅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连接的研究途径;在加涅“促进人类有效学习”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框架中发展了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提出了著名的成分显示理论。成分显示理论的提出,是梅里尔教授对加涅九大教学事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成分显示理论中,梅里尔教授更加关注如何根据学习的类型提供相应的教学程序与教学策略,更加关注教学的现实功能,得教学系统设计成为了一门具有应用性、操作性的实践学科。

(2) 从教学到教学设计,坚持教学设计的科学基础

在理论研究中,梅里尔教授的贡献主要集中对第二代教学设计理论的支持与探索。他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设计理论研究视角,成为第二代教学设计理论的领军人物。梅里尔教授认为教学的原理是固定不变的,教学科学“就像生物、物理或化学科学一样经久不变……生物学的原理是不随社会的变革而变化的,学习与教学的原理也不会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化。” [23]由于这一观点的存在,梅里尔教授认为教学设计领域应该以科学为基础,强调为适应学习者的需求而进行设计的人为地活动过程。为了回应教学设计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梅里尔教授于1996年与其同仁一起再次发表声明,清楚地阐明教学是一种科学,提出了一条通往教学设计未来发展的狭窄的专业化道路。

在坚持教学设计是一种科学的基础上,梅里尔教授一直致力于探讨教育领域中核心概念间的关系,如教学学科与教学设计技术、教学与学习、学生与学习者、个体学习与教学原理等,使得我们能够看到其理论研究的清晰轮廓。梅里尔教授在被自己认可的领域坚持己见,将程序设计、过程、工具等元素看作是可以被发明的教学设计技术,并致力于在这些技术中体现科学的原理,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3) 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追求3E教学之路

梅里尔教授的学术生涯并非单纯的理论研究,同时注重将理论研究的结果应用到实践探索中去,力图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建构的科学性。在成分显示理论的基础上,梅里尔教授及其团队与各种研究机构、公司广泛合作,设计并开发了TICCIT系统以及自动化教学专家系统,用理论支持并优化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在计算机辅助教育领域中同样留下了浓墨淡彩的一笔。纵观梅里尔教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我们不难看出,他对计算机媒体所持的中性态度,看到他对于学生的关注。面对信息化教育发展中越来越强调媒体应用的现状,梅里尔教授指出媒体仅仅是表征内容的一种手段,单靠媒体不能决定教学的效果。只有当媒体与教学相匹配时,才能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否则就有可能起到干扰的作用。梅里尔教授的研究始终围绕“effective, efficient and engaging”展开,以此为唯一标准评价教学设计的价值以及教学媒体的价值,坚持教学发展的3E之路。

2 梅里尔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

梅里尔教授40余年的工作使我们看到一位教育技术研究者对于该领域无比的热忱。他坚持自己的研究理念,始终将学生的学习作为研究起点,以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探讨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与策略,这些对于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教育技术而言都是值得借鉴的。

(1) 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的角度探讨教的策略。

或许正如梅里尔教授所言,一个教学产品的价值体现在其是否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解决实践中遇到问题的知识和技能,而非在其鲜光的外表和漂亮的多媒体形式。教学设计者的工作在于开发那些真正关注教,并能够保证效果、效率和参与性的教学[24]。梅里尔教授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所有工作的唯一核心,真正体现了教育领域的价值取向。由梅里尔教授的思想反思我国教育技术当前的现状,我们不得不说,在教育技术很多应用领域中我们似乎还在走着单纯强调媒体和教学的老路,忽视学生的个体性,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漂亮的课件,层出不穷的新媒体、新技术非但没有起到促进教学效果的作用,反而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破坏了长久以来已经形成的课堂生态系统。究其原因不正是我们对于学的忽视么?只强调技术应用的优势,没有考察学生可以接受的程度;只强调热热闹闹的媒体应用,没有考察学生在其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变革现状,使得教育技术真正为人所用,发挥其促进教学效果、效率、参与性的作用?梅里尔教授的研究给我们带来了启示。

(2) 兼容并包的学术态度,吸纳接受各家所言。

梅里尔教授的研究充分体现了其作为一个学术研究者所具有的旷达的心态、包容的理念,他对各家各派研究悉心钻研,广为我用;他的人格魅力使其周围聚集了一批有着同样信念的研究者,在团队合作中形成独具特色的研究思路与成果。梅里尔教授这种兼容并包的研究作风同样是我国当前教育技术研究领域所需要的。

附注:

1 李忠敏博士移民至美国过后改名为James Z. Li,建立了LeadingWay Corporation,在知识管理领域有卓越成就。

2 TICCIT项目由MITRE公司命名,该公司在项目中完成硬件开发工作。TICCIT项目最初的理念是将教学电视传递到美国弗吉尼亚东北部的雷斯顿社区。尽管后期项目的本质发生了变化,但并没有因此而更换项目名称。

参考文献

[1]Alderman, Donald L. Evaluation of the TICCIT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al system in the community college[J].ACM SIGCUE Outlook, 1979, 13(3):5-17.

[2] M.David Merrill. Learner control: Beyond aptitude-treatment interactions[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975, 23(2):217-226.

[3] Twitchell, David, Ed. , Robert M. Gagne and M. David Merrill. In Conversation No. 3: An Overview of M. David Merrill’s New Component Design Theory [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990, 30(9):36-42.

[4] M. David Merrill. The new Component Design Theory: instructional design for courseware authoring[J].Instructional Science,1987,16(1):19-34.

[5] Gagne, R. M, Dick, W.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83, (34): 261-295.

[6] Twitchell, David, Ed. , Robert M. Gagne and M. David Merrill. In Conversation: Reviewing the Main Points of Robert M. Gagne′s Learning Theory [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990, 30(7):34-39..

[7] Twitchell, David, Ed. , Robert M. Gagne and M. David Merrill. In Conversation: Reviewing the Main Points of Robert M. Gagne′s Learning Theory [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990, 30(8):36-41.

[8] Twitchell, David, Ed, Robert M. Gagne and M. David Merrill. In Conversation: A Look 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eories of Robert M. Gagne and M. David Merrill [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990, 30(10):37-45.

[9] Robert M.Gagne. The content analysis of subject-matter a dialogue between Robert M. Gagné and M. David Merrill[J]. Instructional Science, 1976, 5(1):1-28.

[10] Charles M.Reigeluth, M.David Merrill, Brent G.Wilson and Reginald T. Spiller. The elaboration theory of instruction: A model for sequencing and synthesizing instruction[J]. Instructional Science, 1980, 9(3):195-219.

[11] Charles M. Reigeluth, C. Victor Bunderson and M. David Merrill. What is the design science of instruction?[J].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1978, 1(2):11-16.

[12] Zhongmin Li, M.David Merrill. ID expert 2.0: Design theory and process [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991, 39(2):53-69.

[13] M.David Merrill, Zhongmin Li. An instructional design expert system [J]. Journal of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1989, 16(3): 95-101.

[14] M.David Merrill, Zhongmin Li and Mark Jones. Limitations of first generation instructional design (ID1) [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990, 30(1): 7-11.

[15] M.David Merrill, Zhongmin Li and Mark Jones. Second generation instructional design (ID2) [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990, 30(2):7-14.

[16] M.David Merrill, Zhongmin Li and Mark Jones. Instructional transac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991, 31(6):7-12

[17] M.David Merrill. ID ExpertTM: A second generation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System [J]. Instructional Science, 1998, 26(3-4):243-262.

[18] [19] M.David Merrill. First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 [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2, 50(3):43-59.

[20] M.David Merrill, 盛群力,马兰. 首要教学原理[J]. 远程教育杂志, 2003, (4):20-26.

[21] 盛力群等. 教学设计[M]. 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50-258.

[22] M.David Merrill. Resume [OL].

在家里教学设计范文2

采访时间 2015年6月11日

采访地点 中央美院艺讯网办公室

章燕紫(以下简称“章”):王老师,这次毕业季,学校呈现了新的面貌,设计学院在毕业季里是如何展示毕业成果的?

王敏(以下简称“王”):今年毕业季这个活动我觉得特别好,因为毕业设计、毕业展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方面,学校通过毕业展向社会展示我们的教学成果。一方面,也是一个向社会推荐我们学生才能的机会。所以每年毕业展我们都会很重视,都会跟老师同学讲要重视毕业设计。但是以往每年毕业设计由于场地问题,大家排了档期,这星期设计学院,下一星期可能是建筑学院,再下一个星期是其他学院,因此展览时间特别短,时间一短大家觉得很可惜,花很多时间准备的毕业设计展几天就要撤掉了。我也经常听到业内和外边一些设计师一些公司的人很希望看到我们学生的东西,听说有毕业展赶来,已经结束了。所以这次拿出一个月的时间来展学生的作品,我觉得真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我觉得应该坚持下去,每年都应该有这样长的时间让我们的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因为社会上对我们的教学成果尽管可能听说过一些,也见过我们一些设计师的作品,但是还是需要一个平台来全面地展示我们的教学理念,我们的教学成果,另外也展示一下学校的整个风貌。有毕业季这样一个月的时间,学校开展不同的活动,方方面面的人可以来和我们学生对话,这是特别好的举措。

我经常跟同学讲,做一个设计作品,做一个项目,做一个行活,这是一辈子天天都要做的事情,以后每天都要靠这个吃饭,每天都要做。但是做一个毕业设计,完全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东西,没有甲方,自己就是甲方,没有老板在旁边看着你,让你做得红一点,绿一点,大一点,小一点,没有这些因素,就是按照自己的兴趣,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的感触,自己心灵的东西表达出来。我觉得这个机会是特别难得的,很可能一辈子就这一次,我是希望同学把这次机会利用起来。毕业设计千万不要做成行活,千万不要做成一个项目,而应当是展示自己的综合才能和对设计的激情、追求,同时也希望大家利用这个机会更有探索性,有一些实验性,做一些别人没做过的东西,做一些发自内心有创意的东西。

章:王老师,你说毕业创作没有甲方,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艺术家或者设计师的角度来说,更加偏艺术家一些?

王:我想毕业设计可能比平时做的项目更偏艺术胜,在这里边可能有更多的对设计语言的探索,可能也有更多的更偏个性化的表达。但是设计毕竟跟纯艺术还是不一样的,我想我们的同学也都知道,既然要做设计师,既然你的项目是一个毕业设计项目,那在这个设计的过程里面,应当还是要贯穿一个设计思维。也就是说,在这里边我们的同学更多的还是要去发现一些问题,不管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里面,还是在自己的生活里面发现问题,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毕业设计展示出来。

那么,在这个过程里边我们也鼓励学生要去关注社会,要去关注更多的社会创新问题,更多的去关注怎么样通过自己的设计能够为身边的环境解决问题,能够真的为这个社会带来一些正面的东西,带来一些价值。所以这一点我觉得美院的学生做的很好,他们是在思考这些问题的。从每年的毕业展里也能够看出来,有很多的学生的作品更多思考怎么用自己的设计,通过自己的手中的这支笔,或者是自己的设计技能能够变成社会创新的一个手段,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

章:设计学院有一些学生毕业之后也成为了职业艺术家,而且有一些很出色的职业艺术家。您刚才讲到的设计思维对成为一位艺术家有没有什么帮助?

王:这个我很难下判断,可能这种设计思维让他们在思考自己的艺术创作的时候,有不同的角度,就像我们经常也跟企业讲,我们的设计师可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之中,它可以让设计师运用一些不同于企业管理家的思维模式,从另外的角度提出一些他们新的思路。这些思路可能对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对企业的产品生产会带来很多良性的推动作用。反过来这种设计思维,对做艺术作品可能起到某种特殊的作用,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的设计专业,中央美院的设计专业,因为出身在美院这样一个大的氛围里面,在充满创意和艺术家的氛围里面,我们所培养的设计师身上多多少少的具备了比其他院校培养的设计师更多的艺术家的色彩,我觉得这是好的事情,因为他们做东西可能更有创意。

章:其实好的设计师和好的艺术家也是很难区分,好的设计师就是好的艺术家。

王:美国有一位设计师保罗・兰德说过一句话:“好的设计就是好的艺术品”。但是反过来不能这么说,你不能说好的艺术品是好的设计。

因为一件好的设计作品,它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它本身也可以是一件很好的艺术品。当然了我们今天在谈的这个设计思维恐怕更多是超越这个范畴的,更多的是讲到怎么样解决一些问题,怎么样让设计师能够在社会现象里面发现问题,然后提出一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里边可能还有很多方方面面的因素,这里边有跨学科的合作,有团队合作的因素,不是一个艺术家独立创作的过程。

简单的把艺术家和设计师用定义作区分是很难的。因为艺术家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定义,但是设计师很难定义。设计门类有各种各样的设计师,有方方面面的设计师。在设计师里边有一类的设计师更接近于艺术家,有一类设计师他们做家俱,他们设计的一些产品,可能是很个性化的东西,是为某一个特定的顾客群做的,甚至是为自己。或者是一个小圈子做的,可以是特别像艺术品的,特别小众的。但是我们也有很多的设计师,可能这些设计师大家永远听不到他们的名字,他们是在一个很大的团队里边,在团队里面他们对产品的产生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现在有的设计最后出来的东西可能是一个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你不能简单称之为艺术品。

章:你刚才也讲了,美院的大环境是一个硬件环境,设计系的老师很多也在参与纯艺术的展览,设计学院在这个大环境里边,可以更多的跟纯艺术有一些互动和关联。我还想知道,中央美院的设计学院和你所知的国外设计学院相比,其中的差异,以及我们的优劣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就你刚才谈的问题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就是我们的老师本来是设计专业的老师,可能是平面的,也可能是数码和产品的。但是他们也在外边参与一些纯艺术的展览,我觉得这是一件好的事情,为什么?因为设计作为一个行业,作为一个学科要发展,它需要方方面面的推动,也需要对设计语言和设计艺术方面有发展。这个发展需要有人能够在设计语言上,在设计的偏艺术方面有所探索和努力。所以我觉得我很高兴看到我们有一些老师在做这方面的努力。我经常讲中国有一千多所设计学院或者是设计专业,这些学校或者这些专业,每个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发展。综合看这里面很多的都是偏职业性和专业性训练的。我觉得在中国应当有几所学校更注重设计探索和研究,并对设计发展和设计语言能够起到推动作用的学校。我觉得美院应该是起到了这样一个作用。我们应当有一批老师,他们应当不断地探索新的语言,不断地探索新的设计发展的可能性,要去开拓这个行业,或者是开拓这个学科。如果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从艺术的角度或者从材料的角度去做探索,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做出来的东西,可能很像纯艺术的作品,但是这种探索对我们的学科发展会起到一种开拓性的作用。所以这是回答了第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挺好。

第二个问题,如果比较美院的设计学院和国际上的一些好院校,当然在有些地方我们是有差距的,但是从大的教学理念,包括学科设置等很多方面,我们跟国际的很多好学校又是同步的,我们有很多共同点,这一点上我们很多同学在毕业出国留学后也有同感。他们会觉得去了以后没有什么很特殊的落差,甚至到了有的学校后还觉得有点留恋美院。当然一方面这些年我们教师队伍里的老师,很多也都是从一些国际知名学校毕业的。这些老师把他们学习到的一些好东西,把很多好学校的教学理念都带了回来。所以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大方向上,我们跟国际的一些好的院校有很多共同点。从教师队伍上,应当可以很自豪地讲,我们是有一个特别强的教师队伍。当然在这里边因为我是做平面的,我也是经常跟别人讲,我们的平面设计,就是视觉传达的教学团队应当是很难再找到一个学校有我们强。当然,我们的教学设施还有缺陷,这也是我们正在努力改善的。我们想把教学设备,工作室,教研室,实验室做得更好,所以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好多时候我们觉得应该做得更好,可以做得更好。但是从大的方面讲,我们设计学院已经具备了一所优秀设计学院的基本条件,这也是为什么2∞9年的时候,美国商业周刊把我们评为全世界最好的30所设计学院之一。

章:时间很短,设计学院成立才多少年啊。

王:我们是2002年下半年挂牌的。

章:在这30所里面中央美院是最年轻的?

王:对,可以这样说。美院不是最年轻的,设计学科是很年轻的。但是从某种角度讲我们学科在中央美院也不是那么年轻了,1918年就有了,当时美院有一个绘画科,一个图案科,图案一词是从日文里借鉴的,实际上就是设计。当然到了1956年学科调整的时候,中央美院的设计系分出来了,成立了中央工艺美院,所以从那之后我们有很多年没有设计专业,一直到1993年才在壁画系里边开始做设计专业,1995年开始正式成立系。

章:设计学院在毕业创作的展示时,其实可以更加多样化,现在似乎是按照美院造型的展示方式来的。

王:对,明年毕业展我们可以提前一点准备,今年有点仓促。另外,今年参与负责展览的老师也都写了总结,大家把今年的问题都凑了一下,明年准备拿出一个新的办法来。我们明年也可能想办法在展示方面做得更有趣一点,更好一点。这个涉及到空间,涉及到经费,所以还是要去动脑筋的。还有设计学院的时装专业,以往是每年都有时装秀,今年是在毕业季开幕典礼上做了,后来就没有单独做,明年我们希望做得更好。

章:对今年设计学院的毕业生,有一些什么样的期望?

王:每年都会对毕业生说几句话,每年都提出期望。有些年给大家讲梦想,希望大家能够有一个梦想,可能大家耳朵都起老茧子了。但是作为一个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人,经过这么多年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工作,现在回头看我觉得有一个梦想是特别重要的。

有一个梦想,有一个追求,也就是说有一个方向,对于一个人的一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我有时候也跟同学讲,很重要的是找到一个幸福的人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把它做好,做到极致,这就是成功,这就是人生的幸福,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所要达到的目的。

当然我也经常讲,希望同学能够让母校为他们骄傲,做到这一点我觉得是每位毕业生应该的,你应当让母校为你骄傲,应当让母校为你感到自豪。实际上我们很多的同学都做到了这一点,美院在国内的声望,在国际的声望,就是靠毕业生们做出来的,毕业生们的成就才让美院成为众所周知的名校,成为一所优秀的美术院校。

当然了,同学毕业也挺替他们可惜的,因为学生生活是最好的,毕业了以后大家回想起来应该是怀念的。我现在想一想什么是最好的时光,就是在学校的时候,可惜回不去了。所以对毕业生,一方面恭喜他们,祝贺他们毕业,取得了学位。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替他们可惜,大学时光结束了,包括研究生阶段毕业了,以后再想找到这样一段时间很难了。

在家里教学设计范文3

翻开《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不难发现,现在教材的家庭作业突破了单一书面形式的传统,几乎是布置学生就课程的学习与家长交流,或者是为正在和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做准备,使教学活动能得以顺利开展。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对每个主题活动的家庭作业要用心、用情来精心设计,应该给点空间,给点时间让学生在学习每个主题活动时,能够以自主、生动、活跃的心态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努力完成作业,使教学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一、注重儿童特征,突出作业的简易性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家庭作业不能设计得太复杂,这样会提高难度,达不到好的效果,为此,作业设计应该力求简单易行,如教学《春天在哪里》(北师大版一下),只要给学生出点时间找到代表春天的信息,记住几样,在课堂上能表达出来就行,并不需要让学生写下来或画出春天景色。而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但家庭作业的难度也不能太高。如教学《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布置学生的作业可以是:让学生自行去采访父母和长辈,搜集有关本地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民俗的资料或对本地的居住、饮食习惯的资料,其目的是了解我国农业文明在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春节等节日文化,理解本地民俗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体验人们过节的愉快心情,并不需要让学生写出调查报告之类。

二、发挥学生特长,突出作业的多样性

课程整合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利于展示个性,有利于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在家庭作业的内容紧扣教材的三维目标之外,形式则应丰富多彩,可以说唱、书写、绘画、实物或采用卡通式、卡片式、图表式等活动性的作业,这样,就可以突破传统作业的练习形式,彻底改变以往的单调、枯燥、乏味的作业。如教学《我们来造彩虹》一课,可以布置学生吹泡泡,画彩虹、收集彩虹故事等作业,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太阳光的七种颜色,学会一些制造彩虹的方法,这样,给作业插图、配色,使原本单一的作业,一下子就变成生动、活泼、绚丽多彩的欣赏性极强的作业。如《我们这里的农产品》这一课中,学生的“作业”则是苹果、梨子、桔子等实物,在《“六一”大行动》一课中,“作业”就是自己设计的拉花、彩纸、剪刀、胶水等实物。这样的家庭作业学生自然是很乐意去完成的。当然作业也可以围绕“活动与实践,设计与编辑,合作与分工”,责任到人来布置合作作业。如:五六年级的手抄报作业的完成,在编报中,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集体统筹分配任务,编辑的,收集资料的、绘画的、版面设计等分工明确又能互相协助。四年级的风筝制作,可以让几个学生共同完成这一作业,可以体现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运用美术、社会、数学、语文等知识,尽自己所能,完成风筝制作的全过程。这样,在教学中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性作业,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课堂讲授效果,而且也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一种好方法。

三、给予想象空间,突出作业的趣味性

兴趣是儿童注意力产生的源泉,也是儿童主动探知的心理基础,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趣味性的活动参与性特别强。而想象是思维的翅膀,是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也是人的创造力的基础。因此,教师布置的作业应该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同时也应该有趣味性的,这样学生就能乐意去认真完成。如二年级《我和影子一起玩》的作业设计可以是:我和影子比一比,测量早、中、晚自己身体影子的长度,并记录下来,发现有什么变化?《动物的脚》的作业可以设计为:观察鸡、鸭、猪、牛等动物有几条腿,是什么样子?并把它记或画下来。这样的作业设计在家长的帮助下,以动物为内容,把知识的训练、技能的培养和智能的开发与儿歌、绘画、制作实验等活动贯穿起来,不仅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想象的空间。而且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团结协作的愉悦。六年级的《发生在我家里的事》的作业可以设计为:让学生向家长了解本月用在自己身上的花销有哪些?《算算家庭帐》的作业设计可以是:想父母了解家庭本月的收入与付出情况?《“四大件”的变迁》的作业设计可以是:从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那里调查自己家里的“四大件”分别是什么?当时家里用了多长时间买齐了“四大件”?花了多少钱?以后的“四大件”又可能是什么?给出时间和空间,发挥他们的想象,这样的作业设计既能满足学生活泼好动、渴望自主、希望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又增强了学生对材料进行概括和分析的能力,从中让学生感悟祖国的变化,产生民族自豪感。

四、利用课程资源,突出作业的开放性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课程资源丰富多彩,文本资源、音像资源、网络资源、社会资源等,都有助于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同时也给家庭作业的设计提供更开放的空间,作业的形式可以是资料调查式、行为践履式、专题研究式等。这些都是由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引起学生主动探究、体验的,致力于丰富道德认识、促进道德内化、达到知行统一的学习活动。

资料调查式。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还要根据教学需要以及儿童的兴趣水平,设计相应的资料调查式作业,引导学生从家庭、社区、媒体等渠道采集资料,对既定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予以鲜明的证明和具体的充实,从而将其化为 发自内心的价值追求和自我完善的意向。如在教《我们身边的交通事故》一课时,可设计:根据课上的准备,利用上下学或休息日的时间进行调查本地区近期的、特别是关于小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这样能让学生体验到“交通事故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而且可能会发生在每个人的身上”,感受到交通事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伤害。

行为践履式。这类的家庭作业,是为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设置相应的“岗位”,承担某种角色,通过亲身体验实践,从行为践履中孕育出相应的情感体验,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道德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帮助学生掌握准确的道德行为方式。如《通信技术与我们的生活》家庭作业的设计:让学生给想念或很长时间没有联系的一位亲友写封信、打一个电话,把问候带给他,同时注意通话的礼貌。能够让学生亲身体会科技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又学会了有关通信的基本礼貌。

在家里教学设计范文4

1.引导幼儿能不受形状的干扰而进行三项大小的辩识;

2.理解设计图的意义,并能用语言清晰、完整地表达;

3.能积极愉悦地参与情境中的操作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大鱼、河里的小鱼、鸟窝里三只大小不一样的小鸟;大小不一样的皮球沙包各三个;幼儿操作卡大图一张;小标志的设计图1、2、3各一张。

学具:幼儿操作卡每人一张 ;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线条从钢笔里出生了,它不愿意卧在画上当一条不够蜿蜒的小河,于是,他决定和画前观瞻的蚯蚓交换一下身份。它钻到泥土里,突然被一只大手抓出来缠在鱼钩上,仍进了水里。一条大鱼直奔过来(出示大鱼图片),把线条吞进了肚子,线条和小鱼们在大鱼的肚子里拼命地挣扎,大鱼受不了大吐特吐,线条和小鱼回到了水中(出示小河里有小~的图,同时把大鱼贴在图上)。

提问:“图上谁大谁小?”让幼儿直观地比较和观察大鱼和小鱼。

二、情景布题

互动1:按设计图要求给小鸟涂颜色

线条从大鱼的肚子里逃出来,刚游上岸,又被一只大鸟叼进了鸟窝里(出示图片),提问:“鸟窝里有几只小鸟,这些小鸟一样吗?”让幼儿观察比较三只小鸟的大小。

线条被小鸟们争抢一番后,发现它不能吃,就和线条成了好伙伴。线条看见小鸟们都穿着白色的衣服,就请来小标志给它们设计不一样的衣服颜色。你们看,这是小标志为线条设计的图(出示设计图1)。

教师讲解设计图的意思,并示范操作。这个设计图告诉我们最大的小鸟穿蓝色的衣服,最小的小鸟穿红色的衣服,引导幼儿先找到最大的和最小的小鸟,按设计图要求涂上正确的颜色。

互动2:按设计图要求给小鸟的皮球和沙包涂颜色

小鸟们非常喜欢各自衣服的颜色,它们请小标记给它们圆形的皮球、心形的沙包也设计出不一样的颜色。(出示大小不一的皮球和沙包各三个,摆放时要乱,给幼儿寻找同一类物品时制造一定的难度。)小标志非常乐意帮助它们,又送来了两张设计图(出示设计图2和3)。

教师请幼儿集体和个别幼儿分别说出两张设计图的意思,并请个别幼儿示范操作。

三、评价练习

一天,小鸟带着线条飞到天空中去玩,不小心线条被飞机带到了南极,它遇见了孤独的小企鹅,他们一起钓鱼、玩游戏,很快成了好朋友。小企鹅把线条带回家里,受到了小企鹅爸爸妈妈的欢迎,但是线条发现企鹅家里的东西都是白色的。线条又请来小标志,让它设计一下企鹅家里正方形的毛巾、圆形的杯垫、三角形的凳子分别都要有不一样的颜色。小标志这次送来了这一张大图(出示幼儿操作卡大图),它要考一考小朋友们能否按设计图的要求给这些物品涂上正确的颜色。幼儿独自完成操作卡,教师作巡回指导。

企鹅一家非常开心,因为它们各自的东西都涂上了自己喜欢的颜色,他们要带着你们和线条一起出去滑冰。(放轻快的音乐离开教室,结束活动)

教学建议 :

1.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线条历险记》的故事情节展开,但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让幼儿从“同一种物品的比较――两种物品的比较――三种物品的比较”中,层层递进,逐个突破。

在家里教学设计范文5

这是翟良记对于自己从事行业的基本要求,无论是在时装设计还是在培养未来设计师。

农村的印记:勇敢追梦

原香港埃芙蕾集团璐嘉儿品牌女装首席设计师、广州谜底品牌女装主设计师、原香港普菲拉服饰公司设计总监、服装教育专家、高级服装设计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这些都是翟良记拥有的头衔。从设计总监到教学总监,一路走来,回忆里都是风风雨雨。

坐在独立的办公室里,午后的阳光正好洒在了咖啡色的沙发上,打在了翟良记轮廓分明的五官上,他是个帅气的男人,而他自己却浑然不觉。“接触时装设计可以说是一次巧合,但确实也是我的选择。”翟良记回忆道。

第一次接触时装设计是在15岁,那时面临着小学升初中的选择,再回忆这件事,翟良记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了微笑。来自江苏的一个小山村,村里的人都认为好好学门技术就够了,家里人自然也这么认为,但万万没想到翟良记却选择了时装设计。对于村里的人来说,那就只是个裁缝的工作。

一时间,不理解和反对声涌了过来,当裁缝的姑姑也因此被当成例子拿来“教育”翟良记,就在快要被淹没的时候,父亲站了出来,第一个表示支持。“努力走到今天,也是很多时候都想起当年爸爸顶着压力让我学时装设计的情景。”

“我是农村的孩子。”这是翟良记接受采访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不是为了勉励谁,而是提醒自己勿忘初心。

寒门学子身上的坚韧和勇敢是岁月给他最好的礼物。

在修完三年的中专课程后,辗转到沈阳修读了大学时装设计课程。美应该是大家的追求,人靠衣装,如果能让穿我的衣服的人显得更美,那这件衣服就可以是被定位成功的设计。为此,每次课后,翟良记都会自己再动手做一遍理论教的,便于了解记忆的同时,也让自己多实践,而通常一动手就是一个晚上,有时候为了一件作品,他可以通宵达旦地研究。

大三的时候,他忽然辍学,要去工作实践。作为班里具有天赋的学生,老师们表示不理解这个决定,也纷纷劝他再三考虑,最终他决定回到了故土。村里人自然也是一通说,休息了两天后,翟良记到省府苏州的婚纱城得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婚纱设计。那年他20岁。

做有温度的设计

婚纱设计是翟良记的第一份工作。

婚纱定制需要跟客人一对一沟通,了解对方的想法和需求,这是在课堂上没有接触的。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你可以感受到一种温度,感受别人的喜悦和紧张,有时候还能听到别人的恋爱故事,激发灵感。这也算是婚纱设计师的一种福利。

“一位朋友2010年结婚,我给他们送了一套主婚纱,不过我当天不在场,没有现场体验他们的喜悦,挺遗憾的。”这套婚纱是给朋友的妻子穿的,翟良记根据新娘的面容和身材气质,结合新人间的浪漫爱情故事,设计了一款巴洛克宫廷风格的复古婚纱。

巴洛克是一种17世纪初直至18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欧洲的主要艺术风格。

在古典主义韵味大行其道的当下,一款复古的巴洛克宫廷风格婚纱是最完美的体现。强烈的立体感是巴洛克风格服饰中最明显的特征,仿巴洛克的提胸和束腰,层层叠叠的裙摆,在细节上将繁复且精细的做工体现得淋漓尽致,优雅又不失俏丽。为了这套婚纱,翟良记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几乎24小时都花在办公室里,绘手稿、选面料、制版、裁样,当朋友收到婚纱马上给他打电话表示非常喜欢时,一切都值得了。

要做有故事的、贴近客人的设计。有这样的想法,翟良记也试着从各种主题入手,创造了很多畅销系列。因为想要体验不同的设计风格,翟良记也尝试过老年装的设计,最后还是回归到女装的设计上。用男人的眼光看女人,总归是有些道理的。因而在苏州工作了一年后,翟良记开始转到北京做女装设计。

天马行空的设计,不拘一格的用色,再加上对时装设计的执着投入让翟良记遇到了良师―当时公司的设计总监。21岁的他得到总监的真传,迅速成长,良师因故离开了公司,翟良记也成为了公司里最年轻的总监。

其实时装设计挺简单

从设计师助理到设计师到主设计师到设计总监,订货量从7万到15万,在村里人都认为翟良记终于可以安分地工作的时候,他又给大家一次意外惊喜:辞掉大公司的总监职位,自己开公司。自己开公司意味着更多的风险,也确实失败了。但翟良记说,只一次,他就知道他不会再回去为别人打工了,他要成就自己的品牌。

想不到他想创造的不是时装品牌,而是教育品牌。

在杭州圣马丁时装设计学校,翟良记一如既往地在投入。站在课室里,这一次,他的身份变成了讲师。

有着丰富的时装设计经验,负责讲解设计的教学工作就变得得心应手了。

2012年韩国电视剧《时尚王》讲述了一群从事服装设计和销售行业的年轻人的励志故事。剧中的男女主角总能给自己喜欢的人做衣服,这也让很多学设计的人找到了共鸣。

把想法具象化,时装设计就是这样的概念。设计、电脑绘图、美术、工艺、制版、立裁、销售……虽然要学的课程很多,但是时装设计却又是一种很纯粹的手艺。把你想到的画下来,然后做成一件衣服,这就把想法具象化,这也是很多学设计的人的基本目的。

取名为圣马丁,是因为英国有所非常著名设计学院: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曾任迪奥首席时装设计师的约翰・加利亚诺、让・保罗・高缇耶的创始人让・保罗・高缇耶、英国鬼才时尚教父亚历山大・麦昆等都毕业于这所名校。

这是做时装设计教育人的向往!翟良记和合伙人也希望能有一天,自己提供的舞台能够让更多爱好设计的人绽放光芒。因此,需要制订完善的课程。

分析现在的大学时装设计专业的课程,翟良记希望能在艺术性上加入更多的技术性知识。理论性更多的艺术性课程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和修养,但是在实践方面就会相对弱化了。“如果学生一出校门就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这是企业单位最希望看到的,也是老师最想看到的。”实战技术是杭州圣马丁时装设计学校的最主要教学宗旨,讲师们也鞭策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衣服。

在家里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学习效果;体验;环境设计

学习是一个综合性的接受、体验、认知的过程,它包含了学习者与教师的交流、对教学资源的应用以及对学习环境的体验。学习的效果也正是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差异,这些因素都将直接作用于学习过程最终体现在学习的效果上。

1.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1)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很多,诸如授课教师、教学资源、学习环境以及学习心理等等,这其中学习环境因为属于最基础的条件而常常被忽视。课堂是学习者学习不可或缺的外在条件,所以课堂环境的优劣对学习者学习效果影响很大。(2)营造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是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有研究证实,温馨、积极的环境可以使人心情愉悦、学习行为稳定,注意力更加集中于具体的问题。而单调、机械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产生烦躁、厌恶学习的负面心理。即学习环境的优劣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习的效果。

2.传统的开放教育授课环境亟待改变

(1)我国的教学环境现状教育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从古到今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无不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从奴隶制时期的“学在官府”思想到今天倡导全民学习的“终生教育体系”的建立,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质的变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逐渐围绕并越来愈聚焦于学习主体的内在需求和科学发展,也即“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下,人的个人需求和体验在当下被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一切围绕教育的革新都在看其是否符合人的发展需求。(2)发达国家授课环境对比不同的国情、教育思想形成了不同的课堂表现。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教育提倡个性化教育、更加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相对于我们国家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加注重学习者个性化的内在需求,所以它的教学观念、授课形式、授课环境布置以及课堂表现都得以自由和随意,学生个性更加张扬、想象力也比较丰富。虽然西方的这种教育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比较松散、漫不经心,实质上却更加适合处于求学期青年人的自然天性的成长、也更加满足学习者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更加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这一点是我们应该研究和借鉴的。(3)我国开放教育环境改变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对远程开放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学资源、网络技术、教学活动等方面,而鲜有对授课环境的足够关注。在大众物质文化普遍提高的当下,面授课堂环境是否具有设计性、是否符合远程学习的特点、是否满足学习者的审美需求是当前远程教育研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终身学习环境下开放教育学习环境的设想与探索

(1)空间划分开放大学的新的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分组学习、讨论为主,所以在室内的空间划分上应遵循的是空间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室内空间是根据相互间的功能关系组合而成的,而且功能空间相互渗透,空间的利用才最合理。空间组织不再是四四方方,空间的划分也不再局限于横排竖行,而是更注重听课、自由讨论、学习等功能空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尝试通过课桌摆设、地面设计、陈列品布局等等的变化来表达不同功能空间的划分,而且这种划分又可以随着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课程或室内用途表现出灵活性、兼容性和流动性,如听课空间和讨论空间的快速转换,会议空间和分组讨论空间的相互转换等等,这些正是典型的现代空间设计手法。(2)色彩应用心理学家认为,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视觉,而对视觉影响最大的则是色彩。因为人的行为很多时候容易受情绪的支配,所以色彩往往会影响人的行为。过去英国伦敦的菲里埃大桥的桥身是黑色的,常常有人从桥上跳水自杀。由于每年从桥上跳水自尽的人数惊人,伦敦市议会敦促皇家科学院的科研人员追查原因。开始,皇家科学院的医学专家普里森博士提出这与桥身是黑色有关时,引来不少人的嘲笑。在没找出更好办法的情况下,英国政府试着将黑色的桥身换掉,于是奇迹便发生了:桥身自从改为蓝色后,跳桥自杀的人数当年减少了56.4%!如是案例不胜枚举,它们充分验证了英国、芬兰的科学家们的研究:即色彩对人的情绪的确影响很大,色彩作用于人的感官,刺激人的神经,进而在情绪心理上产生影响。在现在的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色彩的影响,室内设计非常讲究色彩与色调的搭配。不同颜色所发出的光的波长不同,当人眼接触到不同的颜色,大脑神经做出的联想跟反应也不一。明亮的暖色会使人有温暖亲切感,心情活泼开朗;灰暗的冷色调会使人心生忧郁,这种心理效应可以被有效地运用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习者并影响学习的效果。例如,青年人的授课环境里可以通过使用一些活泼、纯度较高的色块室内色彩来契合他们的活力从而激发学习的乐趣;而对于一些老年学学习者的环境则应选择较为安静的、弱对比的色块,这样他们才会感到自然和舒适。(3)室内装饰传统的教室里,除了桌子、椅子、墙上的名言警句标语外,几乎没有其他装饰摆件,在现代这个物质极丰富的时代,这样的环境无疑显得极单调。如果长期在这种空间里学习很容易就产生疲劳、厌学的情绪,假设根据整体设计和情况适当增加一些贴心、温馨的特色配饰,学习者的积极性势必会提高。绿色可以提高室内环境的透氧度,在教室里适当配以绿色植物可使环境更显葱茏绿植,每个角落将更加充满自然气息。绿色植物装点的主题环境又将空间从现代拉回自然,透露出丰盈的生态气韵。在这个提倡终身学习、教育全民开放、注重学习者体验的时代。不断提升的生活水平以及教育理念使得教学环境的设计理念和标准也有所提高。教室不应只是一间学习的场所,也是人们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学习者需要在自由随意、个性化的环境中愉悦地学习。家是每个人最为温馨的港湾也是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所在,所以如果在公共学习环境的设计中能够向家的标准靠拢来设计的话,那暖暖的灯光、贴心的装饰、充满生机的绿植以及随处人性化的座椅等等,都是吸引着每个人“回家”的必备之物。当代学校的建筑及空间设计都应该是根据人们日常学习的情境来设定。这种与传统教室截然不同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使他们更擅于进行思考以及随机小组和网络合作。相信在这样的开放学习环境中培养的学生,较以往环境下学习者应更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也更能够适应未来的国际化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孙香虎.灯光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6).

[2]丁勤芝.中西方教育差异之我见[J].时代英语报教学研究月刊,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