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药市场营销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药市场营销计划范文1
关键词:中药;出口问题;对策。
1.中药走向世界的必然性。
1。1西方替代医学的兴起为中药走向世界开辟了道路。
在美国,替代医学被定义为:尚未成为被广泛接受的正统医学的一部分医学实践。它们没有在医学院校被广泛地教授,但它的声望却如日中天。美国人平均每年在替代医学上的花费为270亿美元,尤其是草药,这是个真正增长的领域。在欧洲,诸如草药等诸多的替代医学产品已得到广泛承认。在德国,超过80%的医生处方用到草药产品,而且有40%的草药处方能够获得国家医疗保险报销;而有些替代医学,如草药疗法等,已顺理成章成为医学院校的必修 课 程。 由 此 可 见,作 为 替 代 医 学 的 组 成 部分———中药产品必然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1]。
1。2化学药物研发的高成本使其转向中药产品。
新药研发历来是美国财团最热衷的投资项目之一。由于化学药物的研制难度越来越大,从化学合成物中发现新药的命中率明显降低(从1/900到1/10 000),创制成本越来越高(现已经达到每个药约3~5亿美元左右),研制周期越来越长(每个药约需10年时间)。所有这些巨额费用最终都要由政府和消费者去买单。在另一方面,随着世界老年人口增多,各国政府均感到医疗保健费用的巨额开支压力,试图降低国家补助的医疗保健费用,将药品费用由公共支出转向私人支出。[2]而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应用有效的中药,较通过西药普遍筛选的研制方法,具有开发投资少、风险小、周期短的特点,其研发费用仅以百万人民币计算。从中药等天然资源中寻找新药在美国引起重视,一些制药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国大陆购取单味药材的提取物进行分离提取及筛选,以期发现新药或先导化合物。
1。3西药自身的缺陷使人们目光投向无毒副作用的中药。
西药是纯而又纯的单体,结构清楚,作用靶点单一。由于作用单一,局部对抗,毒副作用明显,很多西药因为毒副作用的影响而被淘汰,巨额前期成本无法收回。西药的毒副作用是其不可克服的一大弱点,正所谓“食至精则有害,药至精则有毒”。而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药方讲究配伍得当,大大降低了药物的毒性。
耐药性问题是西药在治疗疾病同时所产生的,部分西药因此而日益迅速地被淘汰,只有加快开发新药品;而新药产生耐药性的周期越来越短,成本越来越高,形成恶性循环。青霉素从发明到今天的80多年已发展到第四代产品,而且使用量逐年在增加,可说是个典型例子。相比较,中药应用了五千年,却没有因耐药性而被淘汰,关键在于其整体治疗思想和方药配伍的灵活性。
2中药出口存在的问题中药出口前景虽好,但出口存在诸多问题。
2。1中药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
中药出口商品低附加值中药材占出口比例过重,不利于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国内不少中药生产企业为缩短周期,降低成本,减少中药提取次数或缩短提取时间,致使所丢掉的药渣中还留有很多有效成分。如“金银花露”仅利用了其中的挥发成分,不具挥发成分的绿原酸等则被丢弃,而后者是制备双黄连、银黄等制剂的主要有效成分。据估计,全国生产这三种中成药的企业有近200家,一年所造成的金银花浪费高达两万吨。
2。2中药质量存在问题。
世界很多国家对中成药部分产品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反应强烈。中药材种植商为提高预测产量,大量使用农药,致使药材农药残留量出现严重超标。
中药商品包装材料选择不当,致使中药在海外运输过程中发生霉变、药品失效等质量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中成药在国际市场的声誉,直接或间接地限制了中国中成药的出口。[3]/.
2。3中成药在西方国家难以正名限制了其出口量。
在西方很多国家,中医药没有合法地位。在美国市场,中药多是以保健食品和饮料身份进入,不能标明主治功效,不能在药店出售。由于对部分中药毒性和副作用缺乏充分的介绍,而产生消费者因大剂量服用而造成中毒甚至死亡事件,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和限制了中药的对外出口量。
3针对中药出口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3。1借鉴成功经验。
从源头控制中药产品的质量韩国和日本的中药产品远销世界各国,而他们的中药材原材料有50%以上从中国进口,但他们对中药产品经营和销售水平在很多方面远高于中国的中药企业。
韩国中药材出口,以拳头产品、名牌战略取胜。韩国一直把高丽参当作拳头产品,实现定点生产、加工,种植人参在指定的区域,并在规定生产年限采挖,有专门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由政府指定的唯一加工点按标准加工再出售。在销售方面,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量供货,并向国际着名的医药专家赠送研究样品,以高规格邀请他们参加 “国际人参学术研讨会”,并颁发论文集等。这种学术广告,大大抬高了高丽参的价格,增加了其海外销量。中国的中药材经营也应向韩国学习,注重药材规范化种植,保证药材的质量,出口采取高价战略,而不是仅仅作为其他国家中药产品的原料输出国。同时重视对中药材资源合理地开采和利用,不要造成浪费。中药材质量是决定中药饮品和中成药质量的关键因素,中药企业采购时要严把关,因为药材质量的好坏最终直接影响中药产品的疗效及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4]日本汉方药剂型生产全部实现机械化,应用先进工艺技术如固液分离技术、冻结干燥工艺、真空包装技术、洗净灭菌技术等,质量控制上都符合GMP要求。在剂型研究上独树一帜。例如标准汤剂,工艺要求十分严格,从对生药选择,粉碎细度、升温速度、提取次数、离心时间、浓缩方式、干燥方法等都有详细规定。日本汉方制剂质控及剂型上的重大改革,符合了现代人对医疗服务高效优质的要求,同时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加强中成药剂型改革,迎合现在生活节奏要求,这既是我国中药企业需要借鉴的地方,同时也是提高中药商品附加值的一个关键点。
3。2对中药产品进行品牌管理。
打出自己的中医药品牌特色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要求更多的自我决定权,由于西医学的困境,很多西方人尝试着使用替代医学,这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医药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中医药在亚洲大多数国家都有合法的地位,并与西医药并存;在欧美医药市场仍未取得合法的地位,但是其销售渠道是广泛的;在国外,可以从很多地方买到中药产品。中药在西方医药市场取得合法席位,只是个时间问题。[5]针对中药产品出口渠道混乱,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问题,我们应该学习西方商业化的营销运营模式。
国家应整合我国零散的中药企业,使其做大做强,形成如国外制药企业般的垄断实力。对药品进行品牌管理,无论是从药品的命名、生产,还是销售模式都需要仔细推敲和运作,打出自己独特的品牌。虎标万金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品牌管理案例。它在8个国家生产,其销售遍布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虽然它充分利用了亚洲的传统,但是它已经成功突破了文化的界限,而成为真正的国际品牌。[6]我们中药企业缺失的是对中药产品的品牌管理,中药作为一种有特色的商品,它应该有自己的品牌。中医药文化赋予了中药产品深刻的文化内涵,这正是中药产品的品牌价值体现。国内很多百年老字号的中药产品都没有被好好地重视和开发,作为商品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它的文化内涵,如何传承和发扬这些百年老字号品牌的价值,是我们应深思的问题。做好了这点,中药产品一定可以立足于世界医药市场。
参考文献。
[1]王广平,张竞之.基于知识传播途径的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问题探讨[J].中国现代中药,2009,11(3):3-6。
[2]王广平,孙东川,张竞之.
基于知识管理的中医药发展的理论与方法[J].
科技管理研究,2009(6):
316-318。
[3]广东省中医药振兴计划领导小组.
广东省中医振兴计划(2005~2010)[S]。2005。
[4]王魁林,市场营销[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2006。
农药市场营销计划范文2
关键词:中药材;农业发展;增收
连州市位于广东省西北部,与广西、湖南两省交界,北纬24°37′至25°12′,东经112°07′至112°47′。连州市地处五岭中之萌渚岭南麓,海拔范围80-1712米,境内地形有中山地、低山地、丘陵、谷地、平原之分,以丘陵、山地为主,市境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常年热量大,气温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19.9摄氏度。多年平均降雨量1605.90毫米。特定的生态气候环境,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和药材资源。农民自古以来就有种植中药材的习惯,种植中药材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
1 连州市中药材生产现状
连州市中药材种植品种29个,面积54869亩,年产中药材5.02万吨,中药种植业产值达到4.02亿元。主要种植品种有:生姜、红枣、金银花、黄栀子、百合、玉竹、、溪黄草等,其中连州玉竹自古以来就有着西玉竹之称。
连州市中药材主要种植品种有:生姜,面积24780亩,产量37170吨;红枣,面积6230亩,产量3115吨;金银花,面积1456亩,产量109吨;黄栀子,面积1684亩,产量882吨;百合,面积3880亩,产量2522吨;玉竹,面积4052亩,产量2026吨;:面积2500亩,产量582吨;溪黄草,种植面积325亩,产量217吨,野生溪黄草全市各地有零星分布。
连州市中药材生产的产品基本上是初产品,深加工的少。目前从事深加工的企业有广东豪爽天然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广东省连州市柏木山天然食品厂这两家,其在中药材方面主要是对溪黄草的加工。
2 连州市中药材生产主要存在问题
2.1 市场信息不透明,药农盲目跟风种植
我国现今在农产品信息统计上正处于起步阶段,对种植种类、种植面积的信息掌握不全,无法进行有效的市场调控。在缺少正确信息和判断的情况下盲目跟风。听说种植金银花赚钱就去种植金银花,失败以后听说种植赚钱,就去跟风种植。在我市,大多数的中药材种植方式是农民散户种植,缺乏统一的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对中药材市场供需信息反应也较为迟钝。这种种植方式直接导致了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也无法有效的应付市场需求的变化。由于药农无法准确把握市场规律,在中药涨价时,开始大面积的种植,最终供大于求,中药价格大幅下跌,造成了“药贱伤农”的悲剧。
2.2 缺乏技术支撑,产品质量无法稳定
目前,全市没有一家专门从事药用植物栽培的科研、推广单位,懂得药材规范栽培技术专业人员也是廖廖无几。药材专业的技术人员严重缺乏,这种状态直接造成二低现象:一是良种化程度低。药材良种引种、示范、推广工作滞后,良种化程度低。目前栽培的药材品种多是药农采用自己繁育的种子或种苗开展生产,缺乏专门的药材种子生产机构。品系选择、提纯复壮及良种选育研究十分薄弱,直接导致药材品种退化,地方品种繁多,缺少科学界定,产区药农种植混乱。缺乏生态适生性科学论证,盲目引种。造成一定损失。二是栽培技术标准化水平低。在中药材种植方面,目前只制定了《连州溪黄草栽培技术规范》、《连州百合栽培技术规范》两部地方标准,其它种类匀没制定种植标准。药农种植方法依旧停留在各地传统习惯上,甚至为了经济利益而随意缩短生长年限,提前采收,导致药材品质下降。如柴胡、丹参、桔梗等当年采挖,五味子抢青采摘等。再加上后期加工环节的不规范,导致药材的干度、纯度不足,如果贮藏环节不重视,都将造成药材有效成份流失,水分、灰分超标,很可能引起药材的二次污染。
2.3 药农质量意识观念淡薄,使用不当农资投入品,影响质量
中药材野生变栽培品种后,病虫害日趋严重。目前,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比较落后,特别是在生物防治、综合防治方面研究更少,缺乏经济、安全、有效的控制手段,导致一些地方滥用农药,甚至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某些基地为了追逐增产的经济效益,施用大量无机化肥及根部膨大剂、除草剂等生物激素,还在加工药材时用硫磺熏蒸。这些不仅造成质量下降、有害物质超标,而且还扰乱了药用植物固有的生物学特性,导致品种退化。人们只强调中药材因重金属含量超标、污染严重而难以挤入国际市场,但在国内流通领域,似乎并没有太多的人关心。重金属再超标、污染再严重,也不会影响使用,国内市场非标准化药材依旧盛行,药材质量标准研究滞后,检测手段停留在传统的“眼观、手摸、鼻闻、口尝”上。在种植户看来,中药材只要保证根茎粗壮、果实丰硕、颜色鲜亮就行,不管喷施的化学农药是否超标或有害,这种小农心理的存在,使中药材市场变得鱼龙混杂。
2.4 组织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不强
连州市中药种植面e54869亩左右,但连片规范化种植面积仅占30%。连片规范化种植的主要是一家公司和34家合作社,这些公司、合作社也是起步晚,带动辐射能力不强。其他皆为农户盲目跟风、自发种植,因缺乏专业技术,不仅产量、质量无法达到标准,在产出后因为市场信息滞后,产品积销,无法达到预期经济效应。
2.5 产业化程度低,整体效益不高
连州市中药材产业化程度低,在整个产业链中,技术、种子等产前服务缺位,种植过程中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产后加工、贮存、销售跟不上。目前,中药材产业中基本都是原材料生产,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保留价值低,储存不便,应对市场价格波动能力差。
3 中药材生产发展对策浅议
3.1 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随着人民群众的健康理念的改变和物质生活的提高。中药材的属性从最初单一的防痛治病,向滋补膳食、保健养生、酒水饮料、洗涤化妆等多个领域迅速延伸。中药材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大增加了中药材的需求量。 其次,随着人口增长、老龄化进程加快,国家给予的医保政策也在逐年健全,从而提升居民整体生活水平,并使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健康需求逐步得到释放。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药品消费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有望在2020年以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
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提升。医药出口持续快速增长,2010 年,出口总额达到397 亿美元,“十一五”年均增长23.5%。全球医药市场继续保持增长今后5 年,预计全球药品销售将保持3%~6%的增速,到2015 年达到约11000 亿美元。
国内、国外的市场巨大,为中药材的生产提供了大的空间。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生产。
3.2 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建立中药GAP种植基地
3.2.1 中药材基地建设以连州市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
中药材基地建设要结合本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包括温度、光照、水、气、坡向、坡度、海拔高度、土壤等进行科学的调查和论证,要结合本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引种区域适生品种。
3.2.2 中药材基地建设要以良种引种、繁育基地为优先
中药材行业如果想要逐渐走向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最关键是要尽快实现中药材的良种繁育。品种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后期药材栽培的成败。所以,相关研究人员要不断加强中药材良种繁育复壮、培育技术等方面的探索,进而提升中药材的产量与质量。首先,通过人工提纯复壮或选育选择出优质品种;然后,在环境适宜的区域进行栽培,繁育,形成良种繁育基地;最后,将繁育的药材种子、种苗推广到基地,开始大面积栽培。并加强种苗繁育、脱毒培养、生态种植等试验研究,再结合现代育种技术培育优质中药材品种,进一步促进种子、种苗实现产业化发展。
3.2.3 中药材基地建设要以科技为支撑
一是制定技术标准、管理规范
要对与优质高产有关的种质选育,种植密度,水肥管理,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最佳采收期的确定,采收后的干燥、加工、包装、贮藏等进行探索,加强中药材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的研究,开展中药材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推广植物农药和有机肥料,着力解决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从源头上提高药材质量。确定优良类型,筛选优树,鉴定、选育优良无性系;按GAP标准原则,总结道地药材传统特色种植技术,结合现代科技,研究制订四种道地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和操作管理规范(SOP);引进EM菌肥、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施肥等新技术,选择无污染的生产环境,加强环境动态监测,达到降低重金属含量和农药化肥污染的目的。
二是加大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工作
要充分利用农业科研和推广部门的技术和人才资源优势,促进规范化种植药材技术的持续推进。
要在连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中增加相关课程,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面向农村的短W制中药材种植课程,同时要不断创新教育模式,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产学结合的非学历职业技术培训,进而提升中药材品质。
3.3 强化政府职能管理部门,提供有效服务
要建立更加快捷的市场信息渠道,掌握第一手的市场供需信息,及时调整中药材种植规模,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实现种植效益的最大化。
3.3.1 质量监管部门,规范相应技术标准与质量要求,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加强本地品牌建设,建成相应药材新道地产区。 加强对产地、产品等相关项目进行质量监管,同时提高相应的技术指标,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在源头和流通领域保证中药材产品质量,维护连州中药材品牌。
3.3.2 农业部门强化服务。一是建立官方中药材种植信息体统,提供市场信息与各地种植情况,完善农户种植意向信息收集,科学分析市场趋势,充分发挥不同区域产地优势,合理分配产能与市场,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计划,避免重复种植、过量种植。二是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户与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与市场经济意识。
3.3.3 政府制定中药材产业政策,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一是加大对有潜力有实力的优秀企业扶持力度,形成带头作用。对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优秀企业进行奖励,鼓励社会民间团体积极参加连州中药产业开发,促进市场良性竞争与发展。鼓励技术改良,提高连州中药材产品质量。二是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自身品质,打造本地品牌,形成地区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