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范例6篇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范文1

依靠科技进步是气象事业发展的法宝和成功经验,是提升气象业务服务水平的关键。因此,要着力强化气象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内在动力,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增强科技创新活力、成果转化的能力和中国气象事业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的积极推进,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也取得明显进展,科技创新对气象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彰显,而气象事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和强烈。目前,我国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与气象大国地位不相称,尚不能满足气象业务服务发展的需求,许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各类科技资源的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渠道不畅,科研与业务有机结合的政策环境和机制措施有待完善;实质性部门合作、协作机制尚需加强;部门内国家、区域、省级科技力量的布局、分工、合作的格局和机制不够完善;尤其是气象人才培养不足,科技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领军人才相对缺乏、创新团队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制约我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气象科技创新人才的涵义

总的来讲,科技创新人才具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稳定的研究方向,精通本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其次,具有极为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从本源上发现重大问题,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及时发现他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第三,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对事物做出系统、综合分析与准确判断的能力。第四,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善于创新的能力[1]。气象科技工作必须突出行业特色、立足部门职责,紧密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和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要,以增强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为目标,以解决气象业务服务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为重点,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着力提高事关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核心领域。

三、高校气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针对切实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这一问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一要加强人才培养管理政策研究,制定更适应新形势发展、更具针对性、更科学合理的气象人才体系建设体制机制;二要注重人才培养,重视现有人才的分类管理,为人才发展提供宽松良好的环境;三要加强与相关高等院校的沟通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端口前移,既培养业务服务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又注重培养更适应事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高校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注重对气象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首先要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提高教师的水平,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及科技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模式。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设计能力、实验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技能技法等等。在世界科技水平总体领先我国的形势下,采用国际化培养方式是快速培养造就大批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高校可以访问学者、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博士后等形式,邀请或接收国内外相关气专家学者进行科研合作,提升教师科研、教学水平,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

2.分化人才培养层次,培养复合型气象人才

气象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以科学研究、发展气象学科知识为取向的高层次学术型气象人才,同样也需要大量以气象业务实践工作为取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理论的突破和技术的进步集成合力才能推动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3]。如高校在进行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既需要尊重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纯粹性,也要保证人才培养的适用性,从而满足现代气象业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技成果的支撑。气象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不同层面的需求。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和天气预报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水平是气象事业发展亟需解决的根本问题[4]。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时候还应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相结合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和企事业单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结合点,使高校教育由高校向社会延伸,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兼顾的契合点。根据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的需求,结合院校气象相关学科的建设实际和发展需要,加强部级、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培育和建设工作,进行气象基础、气象应用基础研究,为气象科技创新夯实基础。高校除承担研究、教学等工作外,还应加强气象科技创新推广示范等方面的工作。

4.加强科技服务型人才培养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范文2

关键词: 现代科技革命; 创新型人才; 教育理念; 高校教师

中图分类号: G40-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1-0097-02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当今时生的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合流,以产业革命为后果的空前大变革,它涉及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各学科、工程技术生产技术的各领域。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创造着新的技术群、产业群,改变着产业结构和劳动组织,对现代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着巨大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世界图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1]。

在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得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应用、科学研究和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担负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历史使命[2]。应该指出,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高校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不能适应国家科技创新形势的要求,这是与高校的地位不相称的,因此,正确认识科技创新和实施科技创新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科技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现代科技革命的特征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比起以往的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以及与其相关联系的其它领域中的革命有如下几个特征[3]:

1.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紧密联系综合变革的总和,它使社会生产力的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2.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整个科学技术系统及各学科向综合化、整体化发展。科学理论趋于统一,技术发展趋于综合,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结合。

3.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的主体因素在现代世界中的作用大大提高了。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融合,人对自然的关系由解释过渡到控制;由分析物质结构和自然过程过渡到有目的地合成物质结构和影响自然过程,甚至合成生命和影响生命的过程。体现了人在生产体系中的地位上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人们从直接参加生产过程者转变为监督者、调节者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并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4.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一个全球性过程,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发达国家中进行着同一的科学技术革命。

5.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一次使人类劳动智能化的革命,它被用之以代替或增强人的体力,减轻人们的体力劳动,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最核心的问题是强化信息科学技术,是普及以自动化系统为结果的智能化。

6.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在科学技术前导下而实现的现代生产力根本变革,它突出地表现为社会生产的高技术化、科学技术的产业化的进程大大加速。

二、现代科技革命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挑战

在现代科技革命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对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增强的作用越来越大。哪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走在世界前面,哪个国家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科学和技术创新又要靠人才来完成,只有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拥有大批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人才,经济发展才有巨大潜力。相反,缺少科学技术储备和创新型人才,则科技创新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有丰富知识又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是自然产生的,是依靠教育培养和造就的。

现代科技革命的浪潮已席卷全球,呈现出加速化、整体化、物质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这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无疑是顺应科技革命的需要谋求大发展的良好机遇,自然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然而,所谓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大学的培养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形成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4]。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5]。

三、高校如何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和储备的重要基地,成功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高等教育的成功关键所在,特别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解决人才培养困境,也是回答钱学森之问的重要举措。高校既是知识传播传承,知识创造的重要基地,也是进行科学研究,创造新思想新理论,创造新技术,推广科学技术理论等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的最佳基地,将知识、理论和技术的创新研究工作融入到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佳培养方式。但是如何很好的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融入结合到高校教育的实际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则是我们高等教育成功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关键。本人觉得在我国高校内更加有效的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解放思想改变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和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改变教育理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师就必须革除陈旧的教育观念,大力推行创新的精神理念,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具体的各种教学和科研活动中。高校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应着眼于将创新的理念要渗透到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提出各种基础性理论问题或技术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敢于否定某些事物或理念,对于提出的问题给出多种解决方法方案。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倡导学生要敢于怀疑的做学问精神,通过怀疑,自己提出发现问题,最后自己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资料研究解决问题。在具体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 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首先,教学内容是培育人才的物质载体,是传递知识、启迪思维、培养能力的基本手段。及时地把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坚实基础。其次,要使用最新、最适用的教材融合相关学科知识追踪学术前沿,增加应用性内容[6]。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如何科学正确利用现有的理论技术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所掌握知识理论的应用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因此要改革单一的讲授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积极培养学生对新事物新理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对专业的兴趣爱好。将创新的理念渗透于具体的教学方法手段中。

3. 加大高校教师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师应该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将创新理念渗透于实际的科研实践活动中,这样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国家和高校应该高度重视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要进入相关科研生产制造实体企业中,到生产车间中认识了解掌握最新的生产加工制造技术,在实践中发现和形成新的科研课题,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各种技术难题,加大推广校企合作,建议重视程度应上升到政府主导和国有大型企业积极支持配合。

4.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大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理论的正确与否都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而且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有更深的认识,在不断的实践中更容易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和想法,更加容易发生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因此大学的实践教学应该更多地融入到生产实习,科技预研活动和实际科研项目中。开放校内更多的各种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研究所等实践教育研究场所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和自主创新活动。

5. 近年来国家和部分大型企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竞赛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现象。通过参加此类活动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学习掌握新技术理论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要进一步促进和加大科技竞赛活动的支持力度和奖励机制。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大更多更广的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和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更多的科研活动和科技竞赛中。

6. 要倡导高校内部建立院系独立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可以依托相关行业的大型企业,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或者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再培训,吸收更多的行业内高级技术人才到基地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使校企合作基地成为相关行业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中心,进行有效的技术交流,技术合作和行业新技术推广工作。使在校学生不出校门即可学习掌握到行业内的最近技术手段,使学生学习目的性更强,好奇心更强,求知欲持续时间更长,对新技术理论的认识程度更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欲望。

7. 加大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孵化器。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三者之间的合作。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参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较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模式。大学要独立完成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功能上是有限的。而产业与科研系统较之学校教育系统更直接地面对知识、技术创新的实际,尤其是一些高科技产业与高科技开发部门更是立足于科技的前沿,他们对创新趋势、信息的掌握程度,生动而又实在的创新工作等不仅直接贡献“实力”,而且蕴藏着教育的潜能。这种优势一旦被补充到大学,那么对于创新人才培养就可能产生优势互补式的飞跃。

因此,从优势互补考虑,在宏观上让大学、产业和科研三要素,以合作的联结方式组成更大的教育系统及产学研合作教育系统就具有更完备的结构,也就能期待它发挥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功能。

参考文献:

[1] 史小俐.现代科技革命与教育体制改革[J].机械高教研究,2002(4):1-3.

[2] 王余丁.在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9(3):1-4.

[3] 蒋恕,王华.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高校育人模式改革的思路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S1):168-169.

[4] 徐金梧.培养创新人才[N].科技日报,2004-6-29.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范文3

一、科技人才队伍现状与形势分析

(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

“十一五”时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代渔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建设“一流院所、三个基地”为目标,积极创新和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全院科技人才队伍规模日益壮大,素质结构稳步提高,高层次创新人才不断涌现,人才在渔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显。

1.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渔业科技骨干队伍。截至2010年底,全院在职科技人才总量达1552人,占在职职工的75%,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全院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有了大幅度增加,总数达到56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数量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多,有3人被聘为专业技术一级岗位、27人被聘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全院拥有博士、硕士生导师196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科技人才已达到533人,占在职科技人才总数的35.5%,在渔业科学研究、技术支撑、科技服务与推广、科技管理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支科技骨干力量。

2.涌现出一批对引领学科和推动产业发展做出贡献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全院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步,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部级、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7名,在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名,“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8名,院首席科学家23名。以这些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的全院科技人员,在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十一五”期间我院共获得各级成果奖励219项次,其中,国家奖9项,省部级奖励106项。一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荣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华农业英才奖”、全国和省级劳动模范等各种荣誉。

3.逐步构建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科技人才工作管理体系。一是成功实施院首席科学家制度。自2002年起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首席科学家,凝聚了一批学科领军人才,成为全院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在带动十大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发展了重要作用。二是建立科技人才考核评价制度。全院普遍建立了科技人员的竞争上岗考核机制和绩效评价激励机制,还制定了《全院关于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评价的指导意见(试行)》,对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支撑、科技推广与服务和科技管理等不同类型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类评价和考核,以促进各类科技人才的全面成长和均衡发展。三是联合龙头企业设立科技奖励基金和人才奖励基金,发挥科技奖励制度的导向作用,促进了优秀科技成果、优秀创新团队和中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4.将人才发展贯穿于各方面工作中,全方位搭建人才培养平台。一是充分发挥院学术委员会及10个学科委员会在全院人才培养上的作用。通过学科带头人在各重点研究领域的引领作用和指导帮扶,带动和促进了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技骨干的成长。二是在全院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中,组建了95个院级功能实验室,按学科功能方向形成科研团队,为有针对性开展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打下了基础。三是发挥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与十几个国际学术机构签订了包括人才培养内容的合作协议,“十一五”期间,全院共派出留学、培训和合作研究376人次、引进专家开展合作研究73人次;并注重办好和发挥“水产科技论坛”等学术交流平台作用,较好地活跃了学术氛围,对加快学术骨干的成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积极推进培养联合研究生工作,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全院科研队伍建设。全院与2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培养研究生协议,设立了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在站博士后、在读研究生785名。2010年,在农业部和教育部合作协议的大框架下,与南京农业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高水平水产学科与人才培养平台。

(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国已进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三化”同步的重要时期,农业、渔业发展更加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和人才智力支持。这既给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最近10年里,中央先后两次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做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特别是2010年召开的全国人才会议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人才工作做出战略部署,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指导方针、战略布局和目标任务。启动并实施了“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标志着我国人才工作翻开了新的篇章。农业部也一直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部署和加强。专门成立农业农村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部署。颁布了《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明确了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两支队伍建设,提出要突出培养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等重点人才,带动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虽然目前我国科技对渔业发展的贡献率已提高至55%,但与建设现代渔业的新要求相比,与国际渔业科技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加快转变渔业自身发展方式,提升我国渔业国际竞争力,将我国由渔业大国发展成为渔业强国,迫切需要科技人才提供更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作为渔业科研的国家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上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全院人才队伍科技创新整体实力、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还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二是科技人才总量不足,尤其在一些重点、新兴学科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还缺乏相应的研究力量;三是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偏少,战略性学科带头人不足,而且年龄分布相对集中,没有形成合理的梯队,优秀中青年人才断档较为突出;四是全院各单位之间、各学科之间人才发展不平衡,优势特色不突出,从事基础性、前沿性研究人才少,人才队伍中具有高学位的人员比例与中科院、高校等比较仍偏低,科研辅助人员不足,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五是在引进和培养人才方面还缺少必要的政策和条件保障;六是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健全,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渔业科技工作的需要。

二、发展思路与目标任务

(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思路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院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一流院所、三个基地”发展目标和“四大体系”建设需要,按照“人才优先,引领发展;引育并举,以用为本;突出重点,整体提升;创新机制,优化环境”的基本原则,以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科技领军人才和中青年拔尖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为核心,以创新机制和完善政策体系为保障,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关键环节,努力建设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为发展现代渔业、促进渔业科技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

1.扩大科技人才规模。到2020年,打造70个左右在重点学科领域具有明确的主攻方向,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全院科技人才总量增加到3000人,占全院职工的84%。其中,科学研究达到1600人,技术支撑达到1200人,科技推广与服务达到750人。加大研究生培养力度,力争全院研究生总规模达到1500人以上。

2.改善科技人才结构。到2020年,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影响力强的高层次学科带头人队伍和一大批发展潜力大的中青年科技骨干队伍,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精干高效、善于管理的高素质科技管理人才队伍。引进10名左右“”人才和“青年”人才、20名左右部级海外高层次人才、30名左右院级海外高层次人才。科技人才中拥有高级职称人员总量达到1200人,高级职称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由目前的27%提高到40%左右。科技人才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区域分布等更加合理。

3.优化科技人才环境。科技人才建设投入逐年增加,政策体系更加完备,人才培养、引进、评价、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并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基本形成。鼓励和培育科技人才创新的积极性,坚持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制度保障人才。

4.发挥科技人才作用。引导广大科技人才围绕基础性、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力争在核心和关键领域突破一批重大方法和技术,取得一批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成果,推广一批对产业有明显提升作用的研究成果,发明专利授权量、国际科技论文收录和引用量、育成新品种量和获重大成果奖励量明显增加,科技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对产业的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三、主要措施

(一)大力实施“5511人才工程”,打造科技创新团队,培养造就规模化人才骨干群

全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一是打造50个左右在重点学科领域具有明确的主攻方向、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和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团队;二是培养造就50名左右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在本学科有较高学术造诣的水产学学科及院十大重点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三是实施“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遴选100名左右在科技工作中科学道德良好、科研作风严谨、在本学科领域能起骨干作用、发展潜力大、创新意识强、工作积极努力的科技英才培育人选,通过加强实践锻炼、重点培养等措施,形成高水平人才梯队;四是建立一支1000名左右满足产业和学科发展需求的中青年科技骨干队伍。

(二)实施高端人才海外深造计划,加快培养造就领军人才和中青年拔尖人才

全院每年选派15名左右学科带头人、“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人选和具有良好专业基础、发展潜力的高学历人才赴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实验室从事为期6个月以上的脱产学习、研修活动或博士后研究工作,进一步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加深基础理论,拓宽知识面,提升学术水平。

(三)加大研究生培养力度,有效促进人才队伍持续发展

争取尽快建立专门的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生列入正常的招生渠道;完善导师评价考核及研究生管理等相关制度;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建立知识传授与素质提高、能力发展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研究生培养力度,培养创新精神,打牢专业基础,增强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围绕产业特点和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与各类大学和各地区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的合作,努力扩大研究生的培养规模,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全院当前承担的科研任务及今后发展需求,努力使博士、硕士生导师达到300人次以上,研究生总规模达到1500人以上;为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需要,建设、改造研究生宿舍及教学楼等基础设施,推动全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不断发展。

(四)完善内部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营造良好氛围

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细则,努力构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知识更新、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刚性引才和柔性引才相结合的人才引进机制,能力和业绩贡献为导向、分类评价为重点的人才评价机制,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鼓励先进、优劳优酬的人才激励机制。要积极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良好氛围,旗帜鲜明地鼓励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科研、勇于创新、开放和谐、宽容失败的学术环境;大力倡导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学风,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五)搭建培养平台,全方位促进人才培养工作

加快建设并完善科技人才培养的3大平台。一是要以进一步发展完善十大学科建设为抓手,发挥全院“一盘棋”的优势,通过院首席科学家及学科带头人传帮带作用,促进和加快科技人才培养与成长,打造院十大学科学术集成和人才培养平台。二是要以我院获批1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9个科学观测实验站为契机,以院功能实验室的建设为抓手,在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方向上,集中力量,搭建我院的科技创新和优秀科技团队培育工作平台。三是要以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为抓手,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对学术骨干和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打造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和科技人才培养平台。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范文4

关键词:创新团队 团队建设 创新能力 质量工程

随着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迫切要求高校改变过去那种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模式,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此外,随着全球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和渗透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科研活动已经由传统的“单兵作战”向“团队协同作战”转变。因此,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必须切实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培养水平,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输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1、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现状

20世纪90年代后,国内许多高校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例如,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研基金,建立创新实验班,开展各种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资助计划等,为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不够完善,有效运行机制不够成熟,评价和奖励机制不够科学,对创新机制和创新文化精神的培育不足,广大师生的主动参与不够等。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这些创新活动基本上是少数尖子生参与,绝大多数大学生无缘于此,参与面越来越窄,不利于在大学生中实现创新活动的普及深入,形成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氛围,从而使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水平大打折扣。

为进一步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2007年教育部启动了质量工程,明确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了适应社会对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旺盛的需求,不断推进质量工程建设,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机制和方法,提供更多的学生创新培养平台,不断完善创新人才激励和评价机制,进一步做好学生创新团队的全面普及与重点扶持工作等。

2、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举措

通过加强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校内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开放实验室建设,为学生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并通过以项目为导向的创新科技活动、竞赛活动等方式组建学生创新团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并将在相应教学活动中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激励措施、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创新人才的团队式培养模式。

2.1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实践平台建设

提供丰富的创新实践资源,寻找合适的载体,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1)加强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建设。

创新实验室是学生创新团队以及本科生开展科技项目实验研究的平台。专门设立指导本科生创新实验的指导老师和强大的技术支持小组,帮助本科生进行本专业的科学和教学研究,同时鼓励他们在交叉学科、跨专业等领域进行自主创新,提高综合创新实践能力。

安排专人负责实验室和实验仪器的开放与管理工作,并建立配套的实验室管理措施。由教研较为丰富的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提出研究课题或由学生自己提出可行的课题,将课题题目公布,然后由学生自由选择,查阅文献、组织讨论和整理材料,提交解决方案并进行实验,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

(2)加强大学生开放实验室创新平台建设。

开放实验室充分利用了实验室的设备、资源,延长了实验室的利用时间,方便学生自主灵活参与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实验内容的多样化、方法的灵活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求知欲、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加强开放实验室建设是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开放实验室要做到时间开放、实验项目开放、实验资源开放、指导教师开放、实验对象开放等全方位开放,使其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3)建立新型教研工厂,开展多层次的创新科研活动。

新型教研工厂实际上就是一个完整的生产线,学生可以近距离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更重要的是,学生利用这样一个平台,可以将基础研究平台开发出的产品或技术应用到中试生产线上来,解决放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利用教研工厂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利用设平台可以更好地使科研项目与企业对接。教师也可以把科研项目和企业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实验项目向学生开设,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能通过该平台进行科学研究,学生能通过该平台开展科技创新、工艺改造与设计、设计竞赛等,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2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创新实践载体建设

通过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有了更好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平台。有了好的创新平台,还必须有好的更多的创新载体,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实践机会,不断加强创新能力。除了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科技创新外,有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和带动作用,以教师的创新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增强。

(1)以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带动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学校为了提升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应组建一引起教师科研创新团队成员一般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教师。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可以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根据团队研究方向和学生兴趣,组成不同的学生创新小组,通过参与教师科研创新团队的科研项目的研究,带动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具有高素质创新人才。

(2)以教师重点科研项目为载体培育创新人才。

教师承担的基金项目或横向科研项目,可以吸纳本科生参与,在项目内部成立学生创新团队。学生创新成员不要限于打杂,做一些边角工作,要切实参与到项目的主体活动中来:参与项目研究方案的制订、修改;实验方法的讨论;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的解决;定期的项目组内研究进展报告;项目的结题验收或产业化对接等等,多方面、全方位得到锻炼。

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发动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每年至少提供1项创新研究项目,为学生科技创新不断提供新的创新实践机会,有利于广大学生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

2.3加强大学生创新团队的激励与运行管理

(1)制定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办法,保障创新团队的活动。

“创新团队”是一个群体的模式,因此需要把一大批学生都吸引到我们所设计的创新团队活动中来。组建创新团队时按“宽进严训的原则,制定宽松的创新团队准入条件,成立完善的团队组织机构,建立卓有实效的管理制度,保障通过创新团队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组建学生科技创新教师指导小组,为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供技术支持。

为了给学生创新团队参加实践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要成立以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创新能力强的教师为主的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小组,加强与学生创新团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指导,做好技术保障工作。

(3)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保障创新团队稳定发展。

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和科研工作,引导学生将参与创新实践的成果写成研究论文或申请专利技术,根据成果的类型和层次,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学分奖励或精神奖励。

(4)要确立长期的创新团队任务。

创新团队的任务决不能停留在一个活动、某个阶段的层面,要设立近期、中期、远期的系统目标,做好跟踪调查,完成长期研究,实现团队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5)不断凝练先进的团队理念。

通过对学生创新团队的深入研究,要形成先进的创新团队理念,深刻挖掘其理论价值、实践意义,总结摸索学生创新团队的组织原则、发展原则、形成规律、与教学科研以及各部门的关系等。

3、结语

高校要以推进质量工程为契机,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以及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着眼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通过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提升创新能力培养水平,顺应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呼唤,为创建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玥,张祎.以创新和实践构建开放性实验室[J]. 黑龙江:科技促进发展. 2010(3):279.

[2]段远源,张文雪.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1-23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范文5

【关键词】海洋技术;实践教学;教学体系;教学平台

【Abstract】“Multi-channels and Multi-levels” was used as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marin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The innovation included the practical teaching idea, practice teaching platform and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 power was greatly improved, and high quality talents of marine technology was cultivated.

【Key words】Marine technology; Practice teaching; Teaching system; Teaching platform

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1-2]。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国家对创新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日益重视。教育部在教技〔2012〕6号文件中提出了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强调“创新能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灵魂”[3]。因此,加速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新世纪优秀人才,是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刻不容缓的任务。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海洋技术专业作为广东海洋大学的特色专业诞生于2009年。本研究通过分析我校海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海洋专业办学的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以重点提高学生的海洋技术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了新的实践教学理念和新的实践教学形式,构建了适应新形势,符合新要求, 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推动了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入。

1 海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在四年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海洋技术专业的理论教学模式逐渐成熟,但实践教学环节远远落后于理论教学环节,存在着实践教学资源配置不足、实践教学理念及体系不完善及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不等问题,还远远满足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1)实践教学理念不完善。我校海洋技术专业建设之初,限于实验条件的不成熟,人才培养理念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随着2014年第一届海洋技术专业学生的毕业,以及海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一次修订,如何将创新的实践教学理念有效地应用于实践教学环节及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中,提高海洋技术专业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及科研创新潜力,是教学团队不断思考的问题。

2)实践教学平台资源不足。实践教学资源包括财务资源、实验室环境资源、设备资源、人力资源等。目前的实验教学平台情况,包括专业实验室的数量、实验室设备的台套数、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及师资队伍的建设,均满足不了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提高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质量及加快建设速度,包括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及师资队伍,以及发挥现有实验教学平台的开放程度,更好发挥实践教学支撑作用,是培养综合素质较高、适用面较宽、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保障。

3)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建立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重视实践教学,促进实践教学质量快速提高,加强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如何优化整合我校海洋技术专业的实验、实习及课程设计等多形式的实践教学安排,构建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质量保障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前提条件。

2 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针对海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组织调研组,到中国海洋大学、同济大学及厦门大学等高校开展调研,了解兄弟院校海洋技术专业课程实践安排现状,全面掌握全国高校实践教学中的改革方向及其研究成果。另外,到涉海相关的用人单位进行调研,了解更多全国涉海用人单位对高校海洋技术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需求。根据调研结果,分析我校海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与兄弟院校的差距理念,结合我校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体系、实践师资队伍等多种途径的创新,加强实践教学体制的改革。

根据海洋科学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及提高人才竞争力的目标,积极加强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构建“基础-综合-创新”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和“实习-科研-业务”的多渠道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1)完善实践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和科研创新能力为核心,夯实海洋基础理论,强化海洋调查和仪器维修技能,提高数值预报和仪器研发能力,培养科研创新意识,为南海海洋环境调查、海洋灾害预警及资源开发培养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三能”人才。

2)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和多渠道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1)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包括理论夯实型基础实验、操作实践性综合实验及科技研发型创新实验a.理论夯实型基础实验,是指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学科基础课的实验教学,以实验室为主要平台,以理论实证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实验教师演示并引导学生自主操作为主要教学形式,如流体力学实验,让学生掌握流体力学的原理及方法;海洋动力学实验,通过模拟海洋动力学变化,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海洋动力学理论,同时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并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实验作风。b.操作实践性综合实验,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专业所需的能力为主,如针对海上观测的海洋调查实验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进行海上观测所需仪器设备的使用等基本业务技能。海洋数据处理及可视化、计算流体力学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海洋数据处理的能力。结合学院每年两次的出海考察工作,让部分有兴趣的学生加入进来,一方面对专业知识进行更直观的认识;另一方面,对实践实战能力进行加强。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挖掘动手能力强、有科研潜力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开展科技研发创新实验。c.科技研发创新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团队方式申报创新实验项目,自主定题和设计方案,并合作实施;然后以创新设计实验为基础,深化、拓展科学研究方向,综合运用实验技能,并完成毕业论文。通过创新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科学素质,以及项目设计与科学研究能力。

(2)多渠道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主要针对海洋科技以海上调查和数据分析为基础、人才培养必须注重海上实践的特点所设置。渠道一,是依靠学校的实习经费支持,开展课程实习,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操作有了系统的认识;渠道二,依靠学院教师的科研航次或其他单位的开放航次,选派本科生参加外海科研调查,并授予一定的科研角色,使其对海洋调查相关设备够熟练掌握,同时锻炼其科研动手能力方面独挡一面的能力;渠道三,依靠业务部门的业务支持,进一步加强锻炼,为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3)加快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针对以上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多渠道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及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加强流体力学、海洋动力学及海洋调查实验室的实验教学条件建设,建设满足学生从基本技能操作训练、综合实验到参与进行科研项目研究等的实验室;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在实践教学中把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实习业务部门的调查任务增加海上调查实习的渠道;建立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提升方面,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从涉海单位引进有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理论教学过程中,使得丰富的实践经验走进课堂,实施好课内实践,弥补海洋技术实验室建设滞后于理论教学的不足,实现人才培养的对接,同时,与用人单位合作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培养社会适应性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选派教师外出学习进修,提升实验教学动手技能和实验项目开发技能,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

3 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效

1)在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支撑下,海洋技术专业的学生通过在低年级开展基础实验,夯实了理论基础;在高年级,通过加大操作实践型综合实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进一步通过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在科技研发创新实验的过程中,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得到了提高。通过这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有很好的科研创新意识,在多项部级和省级大学生知识竞赛及“挑战杯” 科技竞赛中获奖。另外,海洋技术专业的学生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其中廖周鑫同学在与211、985院校的学生竞争中胜出,被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录用。

2)通过“课程实习”、“科研调查”和“部门业务”多渠道的海上实践,

海洋技术专业的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多名学生评借较强的动手能力,与著名的海洋仪器公司如上海泛际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等签约。同时,海洋技术专业2014届毕业生凭借较强的创新能力,考研上线率达到30%,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及河海大学等海洋系统注明高校所录取。

3)平台建设。经过建设,完善海洋调查实验室、海气相互作用实验室和内波与混合实验室,新建海洋有机化学实验室1个和海洋地质实验室1个,在这些平台支撑下,结合实验教师最新的科研思路,更新20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同时增加创新实验项目5-10项用于学生课外科研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创素质及动手能力,增强海洋技术专业的宽口径基础的培养目标。新建海洋气象及海洋监测相关实习基地8个。

4)师资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师资队伍数量、学历结构、国内外进修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三年内新增加高水平教师20名,职称结构士达到55%,,国内进修8人次;给缺乏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提供参与科研、定期进修和上海实训的机会,提高了实践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将实践活动中的成果和经验反馈于教学。

开发海洋,向海洋要财富,变海洋优势为经济优势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广东省既是经济大省,又是海洋大省,为了把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大力发展海洋教育,尤其是海洋高等教育,以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海洋类专业人才。本研究围绕海洋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展开,从实践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理念及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强化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了高素质海洋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春龙,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85-86.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范文6

一、以政策激励为导向,健全人才工作运行机制

1、完善与“十一五”人才规划相配套的人才政策。由县人才办牵头,会同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对以往出台的人才政策进行梳理汇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加强人才培养、激励、引进等环节中的综合性全局性的人才政策,增强可操作性,统筹考虑五支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十一五”人才规划相配套的人才政策体系。

2、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制度。健全和完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党政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人才工作信息联络员制度、人才重点工作督查制度和年度总结报告制度等五项工作制度。健全各成员单位人才工作组织机构,加强县人才办与各成员单位的联系沟通,促进各成员单位切实履行人才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务。

3、加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建立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镇、重点企事业单位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细化目标责任,量化考核内容。加强对相关部门的人才政策、培养阵地、工作渠道等进行充分挖掘使用,互通有无,推动人才工作资源整合和目标责任制的落实。

4、组织开展人才工作重点课题调研。开展以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为重点的课题调研,为开展人才队伍建设应用对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时发现和总结各地在人才工作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加强理论研究。继续对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研,探索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渠道和途径。

5、继续开展“人才强县”宣传月活动。深入宣传中央、省、市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政策,宣传各类人才在“全面达小康、建设新**”中的先进事迹,宣传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自主创新成果,宣传各镇、各单位人才工作的成功经验,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不断扩大**人才在省、市、县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以能力提升为核心,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6、加强“三宽型”党政人才培训。深入实施“135”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工程,开展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努力构建“党校培训、专题培训、菜单选学、网络培训、基地培训、以考促学”六管齐下的大培训格局,全年培训2800人次。以党政领导干部和年轻干部为重点,通过干部脱产培训、中心组学习、在职自学、自主选学、在线学习、理论考试等多种形式,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学习十七大、学习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加大干部专业知识和政策法规培训力度。积极推进干部在线学习,探索干部“菜单式”选学。加强对干部的实践锻炼。发挥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作用,加强党外人才培养。制定落实《干部教育条例》的配套制度,逐步形成以条例为主体的干部培训制度体系。

7、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深入实施“兴企强县”企业人才培训工程,围绕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通过举办专题培训、开设专题讲座、加强学历教育、组织外出参观考察等形式,引导和组织企业经营管理者参加培训。发挥企业自主培训的主体作用,积极为企业搭建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引导民企摸索“引人、留人、用人”的新路子。发挥企业人才工作联络员作用,定期组织开展活动,积极探索做好民营经济组织人才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8、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继续开展“112”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以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为主要内容,分领域、分类别、分层次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全年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200名左右。继续实施“高专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培训形式,对100名左右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和高新技术人才进行创新知识和能力培训。加强对教育、卫生等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全员培训,采取菜单培训、网上培训、专题培训和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9、深化技术蓝领培训。协调推进“蓝领人才培养工程”,促进技能水平提档升级。以增加就业和促进创业为重点,依托县职教中心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镇成教中心及英才、钟声等社会培训机构,在做好家政服务等传统技能培训项目的同时,加大汽车制造与汽配、食品与生物医药、轻工机械、新型材料、现代物流与服务等主导产业及软件开发、动漫制作等新兴产业的技能培训力度。全年各类技能培训不少于2万人次,其中中级以上技能人才有明显增加。引导并发挥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推动企业、培训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通过开展岗位劳动竞赛、职业技能大赛等形式,提升技能人才技能水平。

10、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和现代农民培训。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现代农民教育工程,服务新农村建设。依托县农广校、基层党校、农民政治科技学校、农村人口学校及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等资源,大规模开展有机农业、畜禽、水产养殖、黑莓、苗木、茶叶栽培等实用技术培训,培养造就大批生产能手、经营能人、农技专家、能工巧匠等农村实用人才,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加强村干部学历教育,提升村干部学历层次。全年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农民素质提升培训不少于3.5万人次。

11、加强“两支人才队伍”培养。在第三批县中青年拔尖人才和镇村优秀科技人才中深入实施“三创三带”工程。全面开展科研攻关、名师带徒、品牌创建、宣传推介、建言献策和结对帮扶六项活动,使“两支人才队伍”科研成果不断创新,带出一批科技后备人才;品牌产品不断创优,带动一批产业发展壮大;经济发展不断创效,带领一批农户增收致富。加强政治理论培训,提高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对照“两支人才队伍”选拔管理办法和双向目标责任书,加强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人才津贴挂钩。

三、以载体建设为依托,拓展人才智力集聚空间

12、广泛开展人才招聘交流活动,大力引进紧缺人才。继续办好周周人才招聘会,形成人才集市、专场招聘、网上市场、招聘四位一体的大市场格局。重点做好品牌企业和规模企业的人才需求服务,全年参会人数累计不少于2万人次。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刚性引进”与“柔性流动”并举,探索用人单位赴外地开展人才招聘活动和参加省、市组织的专场招聘活动,加快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和具有成长潜力的创新人才、符合**发展需要的基础性人才。积极实施“人才回归工程”,鼓励**籍高校毕业生和在外优秀创业青年回乡发展。

13、加快人才小高地建设,打造人才聚集的平台。围绕食品医药、机械制造与汽车、建筑、教育、卫生和农林六大行业,组织实施人才小高地工程。依托相关镇(开发区)和部门,建立人事部门与企业沟通联系的桥梁,引导企业重视人才、培养和开发人才。实施“名师、名医、学科带头人”等相关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岗位目标责任制建设,促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开展在云海公司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的筹建工作。引进国(境)外智力工作拓展到更多的企业。

14、依托高新技术企业及研发中心,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充分发挥28家各级高新技术企业、10个县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及云海公司省级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飞燕公司市级活塞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永阳市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全县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努力为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提供舞台,为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载体。全年组织实施50个以上科技项目,新发展高新技术企业4家,认定高新技术产品5个,新发展民营科技企业10家,吸纳转化工农业科技成果10项,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推进“工业立县”战略。

15、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及科技园区,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充分发挥傅家边农业科技园(金陵海外学子创业园)、永阳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园、白马有机农业科技园及众多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辐射作用,加快农业新产品开发、新技术使用、新品种引进,加强对农村干部群众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继续组织实施农业品种、技术、知识更新工程,全年引进推广国内外农业新品种10个,推广应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10项,加快科教兴农工作力度,推进新农村建设。

16、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继续配合上级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好“南京市百名专家进百村暨党员科技致富示范工程”活动、“学科学技术、做现代农民、建文明家园”科普活动等。组织开展好“第二十届科普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结对进村入户、送科技下乡、科技咨询等活动,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提供舞台。充分发挥县内科技教育基地作用开展科普宣传,提高青少年和城乡广大群众的科技素质。

四、以强化服务为保障,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

17、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畅通人事、档案保管、代缴社会保险、职称、培训、考试、派遣等服务,打造人事平台。尝试客户服务制度,为规模企业开辟VIP绿色通道。处理好公益服务与市场服务的关系,提升人才服务水平。继续推进人力资源市场(人才市场)建设。

18、打造人才社会评价平台。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坚持社会认可、市场认可、业内认可的原则,继续探索地方职称评定试点,注重为经济建设一线和新农村建设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做好职称评定、聘任工作,为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评审做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