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所工作打算范例6篇

供电所工作打算

供电所工作打算范文1

1.1概念

电网GIS系统即电网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以电子地图、卫星定位为背景,以电网设备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为基础数据,为电力行业量身打造的图形化管理系统。

1.2特点

它充分利用局域网快速、稳定、方便、安全的特点,实施网络化结构设计,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数据同步等电网信息管理功能,它的最大优势是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相结合,将属性数据通过图形的方式显示在屏幕上,方便、直观地进行查询。

结合电力系统的特点,电网GIS系统采用B/S和C/S相结合的结构进行设计, C/S体系结构具有在客户端功能强大的特点,客户端可以直接对数据图形进行操作打印等功能,而服务器端只进行数据图形维护等功能。C/S结构的系统主要针对数据管理人员,在每个用户处安装客户端,实现数据管理的功能。B/S结构的系统可以通过浏览器进行访问,不需安装任何客户端,主要完成相关领导或其他人员对数据的浏览、查询、统计等。

1.3数据采集

利用GPS手持机对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采集、定位,现场搜索卫星,填写线路、变压器、电杆等设备属性信息,通过数据线或编辑模板导入地理信息系统。精确的电网地理信息数据为电网地理信息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4主要功能

电网GIS系统图层选择具有多重选择性,可以单一选择线路层、杆塔层等,也可以同时选中需要显示的图层。可以方便的对电网信息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分析汇总,同时还可以进行断电电模拟、线损计算、剖面图自动生成、施工图和施工预算自动生成、智能报表等高级的辅助决策功能。

2 电网GIS系统在农村配网中的实际应用

2.1 为农网升级改造、大修基建等工程提供准确、完整的数据基础

农网升级改造、大修基建等工程调改需要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做好各种数据的统计与整理,根据辖区内的电压质量、用电负荷、设备等情况,统计出输配电设施、线路等需改造升级的项目,绘制详细的规划图纸,编制内容广泛、技术全面的项目规划,以及工程概预算、项目建议书等基础资料。

电网GIS系统有强大的地图查看打印功能,可以任意打印某单条线路、多条线路或者某个供电区域的地理接线图,同时也可以适当放大缩小地图,打开任意线路的图纸进行查询统计,为农网升级改造及大修基建工程等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如可以查询到需要改造导线原有型号、长度,需要切改线路的位置、搭接方向及长度,自动生成剖面图、施工图、平面图,同时与预算软件相接轨,计算出工程所需的材料、费用,避免发生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浪费。

2.2 在SG186系统和生产MIS系统中的应用

SG186系统业扩报装手续是有严格时间节点限制的,利用电网GIS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查找到该业扩的具置,查看周围电网环境,以此作为参考,经过现场核实后制定正确合理的供电方案,保证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完成业扩手续。

生产MIS系统与SG186系统设备信息是一一对应的,新增业扩供电方案除了在生产MIS系统中电源方案映射环节进行映射以计算线路是否超负荷外,同时需要在调改、验收完成后及时录入系统,而电网GIS系统可以方便地进行GPS采集数据的导入和转出,导出数据应用EXCEL表格模板更加方便统计和汇总,所以直接从完善好的电网GIS系统中导出电杆、变压器、断路器等设备所在的坐标录入到生产MIS系统,既保证了生产MIS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又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2.3 线损管理

线损率是供电企业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它不仅表明供电系统技术水平的高低,而且反映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好坏,所以必须大力加强线损管理工作,实现线损管理的规范化,达到"机制创新、管理规范、考核科学、成效显著"的目标要求。

选择电网GIS系统线损管理功能,在地图上选择要计算的线路,输入有功电量、无功电量、投用时间等信息参数,即可计算出所选线路的理论线损。也可选择 "多线路计算"按钮计算多条线路线损,以Excel文件形式输出。管理人员可以形象直观的借助电子地图和基础数据对理论线路资料进行整理和计算,正确编制线路线损指标和线路改造方案,短时期内有效降损。

2.4 "低电压"治理

随着农村地区用电量的增加,导致在用电高峰时段,部分区域的居民电压偏低,个别地区问题非常突出,构成较大的安全隐患,造成报修停电次数多、用户投诉多;用电卡脖子,电气设备发热,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继续运行,导致"低电压"现象严重。

农村"低电压"问题涉及面广、用户数量多,通过电网GIS系统基础数据方便查询每个台区的低压供电半径,电表箱数、用户数等信息,认真分析每个电源点的分布情况,以"多布点、小容量、短半径"为原则,低压严格按照"县城低于300米,农村低于500米"的供电半径进行配变布点,导线选型等按照规划新标准进行设计。尽量改善线路迂回、线路过长、交叉供电、功率倒送等不合理的供电状况,系统解决"低电压"问题,提高农网供电能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5 供电可靠性管理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人们对电能的依赖越来越大,而停电所造成的社会损失也越大,社会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就越高。供电可靠性指标的高低直接反映出一个供电企业的设备状况及管理水平,它与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利用电网GIS系统线路巡检管理系统及刀闸模拟可以有效减少停电,保证供电可靠性。

缺陷管理是日常运行维护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制定切合实际的相关方案制度,加强巡视工作的管理,尽可能使缺陷消除在萌芽状态,限制故障扩大,减小停电范围,降低线路及设备故障抢修率,有效保障线路及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全面提升农村配网供电质量。设备巡视检查不到位,缺陷未及时发现、消除,就会引起线路损耗大、压降大。线路管理人员巡检完毕后,导入线路巡检管理系统,提交任务,完成巡检任务,即可根据反馈信息对线路进行消缺,同时也可对巡检人员巡检情况进行监督。

在地图上选择要进行刀闸模拟分析的线路。选中线路后,对话框中将显示选中的线路名称及线路当前的状态,并显示可以改变当前线路状态的刀闸的类型、状态和位置。"操作刀闸"将根据刀闸的不同状态显示为"断电"或"供电"两种状态,同时受影响的线路和变压器将在地图上以选中状态标识,可以直接查看到某个刀闸所控制的线路,也可以直观地查看到线路走径,利用"距离测量"工具测量出线路供电半径,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合理方案缩小停电范围,减少停电时间,如增加隔离开关、调改线路电流方向等。

供电所工作打算范文2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计算机辅助审计;审计效率;审计质量;审计风险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会计电算化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以下简称计算机审计)在审计实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如何利用计算机审计来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预防和降低审计风险,已成为广大审计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此,笔者就如何加强计算机辅助审计谈点个人浅见。

一、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计算机审计意识

在一般审计人员的观念里,计算机审计无非就是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查阅资料、传送文件与撰写审计报告等。因此,即使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程度很高,审计人员的审计方式很可能仍沿袭着以往传统的手工审计模式,花大量时间来翻阅被审计单位打印出来的账册,审查“账证、账账、账表”是否相符。对方提供多少打印的账册,就查看多少,不了解计算机信息系统与手工处理数据的本质区别。同时,仍然停留在手工工作底稿的整理和归档阶段,没有意识到计算机信息数据和审计报告文档保存和电子资料备份的重要性。

广大审计人员必须及时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计算机审计意识,要将计算机审计提升到要如何对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审计,防止作弊;如何提取数据,了解设计程序是否合理、授权监控是否相互牵制;以及如何对计算机处理的文档和数据进行保密、授权、打包、归档,等等。WWw.133229.Com对此,审计单位和审计人员应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要求被审计单位积极配合,同时提供两种资料。被审计单位在提供真实、完整的纸质会计资料的同时,还应该提供真实、完整的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电子数据接口和必要的计算机技术文档等资料。由于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计算机审计准则,计算机审计还没有纳入正常审计程序,因此,许多被审计单位还不明白其有责任和义务提供计算机信息系统给审计单位进行审计。为此,审计单位和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方案时应该把计算机审计列入正常的审计内容,并要求被审计单位对其提供的信息资料作出书面承诺。承诺的内容不仅要包括其提供的纸质会计资料是真实、完整和合法的,而且还应包括其提供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及相关备份数据也是真实、完整、安全和合法的。

2.对被审计单位数据的安全性作出承诺,严防泄密。目前审计单位和审计人员对电子资料的归档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不利于电子审计资料的保管和计算机审计的推广应用。因此,审计单位在执行审计时应该保证不恶意破坏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和更改数据,建立电子审计资料的归档和内部保密的管理制度,加强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数据的保密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如对电子审计资料的查看和拷贝实行组长责任制或由组长和系统管理员组成的双人签名制,定期进行服务器备份,年度终了应该分部门或分项目进行打包和归档,多层备份,刻录光盘,贴上标签等,也可参照手工底稿的归档要求进行归档和管理。

二、健全法规,使计算机审计有法可依

1.加快制定计算机审计准则、标准与规范。要尽快出台计算机审计规范文本,对计算机审计的概念、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计算机审计人员的资格条件、计算机审计过程、相关审计技术及审计证据收集等方面应遵循的规范,给予具体明确的阐明。

2.严把审计软件审批关。国家在制定审计准则、标准与规范时,应该考虑在审批通用审计软件时,把程序设计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以及提供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接口的多种模式作为首要条件,以适应计算机信息系统发展的需要,而不是被动地要求被审计单位的数据格式适应审计软件。

三、加强培训和检查,提高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1.从易到难,加强培训。我们可以把office办公软件作为培训基础,作为应用计算机审计的“金钥匙”,以带动计算机审计的推广应用。因为office办公软件,操作简单方便,界面友好,功能强大,它不仅包括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的应用,还有access桌面型数据库等等。如果能熟练运用office办公软件,不仅日常审计工作方便,效率提高,而且能为以后提高计算机审计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学习和应用其他应用软件都很容易上手。因此,各审计单位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开展灵活多样的计算机审计培训。审计人员也可利用空余时间根据有关软件自带的帮助文档进行自学、自建账套进行练习。

2.从上到下,加强检查。即由上一级的审计机关通过检查,带动下一级的审计机关在实践中应用提高。上级审计机关每年可以定点派员到基层审计单位检查计算机审计情况,让基层的审计人员在实践中能够快速掌握计算机审计的具体步骤和要领。这是加强计算机审计推广应用的催化剂。

四、加快会计软件的完善和标准化,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与水平

1.会计软件应能提供修改数据的完整记录。目前会计软件带有的操作日志,对所有的操作人员的每一次操作内容都进行记录,这样记录内容显得过于宽泛,不利于突出重要审计线索。针对这种情况,在会计软件开发过程中,应对其进行改进,以便能提供一个记录所有修改数据的操作记录,而不是记录对数据进行正常的输入输出工作。这样可使审计人员通过对数据改动的操作记录,找到相应的审计线索,以达到审计监督的目的。

2.审计人员应参与会计软件的开发与评审。对于会计软件的可审计性问题,不仅要让审计人员参与会计软件的系统开发,而且要参与会计软件的评审,严格控制。一方面,审计人员在会计软件的系统开发过程中,要发挥监督作用,对软件开发的可行性、可用性进行分析和调试;另一方面,在评审阶段,应由财政部门与同级的审计机关联合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对软件的各项指标提出意见,从而保证会计软件的可审计性。

3.会计软件应尽量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由于会计软件数据接口的不统一,不仅易导致计算机审计发生错误,增加了审计的难度,最重要的是妨碍了计算机审计的迅速发展。会计软件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即对会计软件设计一个统一的数据结构、统一的输入要求,就使得各种各样的会计核算系统在最后进行数据输出的时候,都能按同一格式向审计软件进行数据文件的输入,且保证两端的数据严格一致。这样,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只需要将该数据文件调入审计软件即可,而不用把各种各样的数据文件转化为同一格式再进行输入,降低了审计风险。如果目前的会计软件再不提供标准数据,它必将被会审一体化软件所代替。所以提供标准化数据接口,对会计软件行业的发展也是有莫大好处的。

五、查错纠弊,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

1.初始数据设置错误或作弊。即在计算机系统启用前设置错误或作弊,从而导致该系统打印出来的账册、报表不正确。出现这种错误的会计账套不会出现手工会计常见的“账证、账账、账表”不相符的现象,却会导致费用分配或税金入库的错误。比如,企业在会计电算初始化时把固定资产的折旧信息输入错误,折旧年限和分配比例不正确,就会导致“累计折旧”科目的计提金额和分配出现错误,从而影响企业的成本费用的合理分配,这不仅不利于企业的本量利分析,也将会影响到企业应纳所得税计算的正确性。

供电所工作打算范文3

关键词:会计档案 管理 分析

1 现代会计档案管理的新特点

会计电算化是指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替代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有如下特点:

计算机技能。电算化会计系统对人员的素质与系统安全操作提出了新需要。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要求所从事人员不仅要熟悉会计核算工作的各项专门方法,还必须同时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操作和维护知识,才能顺利实现电算化。

现代化载体。根据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不仅要电子会计数据,而且应当保存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这就使得电算化会计档案拥有了双重的会计档案载体,即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档案与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以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等形式在内的电子会计档案。

系列化资料。这是由电算化操作流程及电算化信息系统维护要求带来的会计档案涉及范围的新特点。除了要保存会计档案的电子数据,还要保存能被计算机识读的程序文件、数据结构文件以及各种代码,然后才能借助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

软硬件环境。由于不具备传统会计档案的直观可视性,电算化下的电子会计档案必须在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环境中才可视;电子档案易被修改;电子档案的保存,受到载体本身的质量、存放环境、存储信息有效期等因素的影响。

2 会计档案的收集与保存

为了更有效地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工作,我们必须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管理与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2.1 档案的收集。所谓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如一个会计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从而形成脱离于原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档案。财务部门应把财务数据的备份文件保存好,以防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

2.2 档案的保存。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准备双份即采用“ab备份法”进行数据的备份,并且每份上要注明形成档案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并贴上写保护,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以防止地震或火灾等意外情况引起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性。在保存这些档案时应远离磁场,注意防潮、防尘等。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

2.3 档案的利用。即电算化会计档案的调阅。在长期开展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随着软件系统的不断升级,我们所调阅的会计档案会有下述两种情况:①所调阅的会计档案的版本号与当前会计电算化系统版本号一致,此时只需将您所需调阅的档案通过电算化软件系统中的档案调阅(或数据恢复)功能进行调阅即可;②所调阅的会计档案的版本号与当前会计电算化系统版本号不一致,此时您只需在另外一台电脑上安装与此档案相对应版本的电算化系统,然后再进行调阅。

3 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问题分析

3.1 完善硬件设施建设 提供环境清洁与温湿度稳定适宜的专用会计档案存放仓库;配备具有高清晰度打印能力的激光或喷墨打印机,以它们作为输出纸质会计档案的工具:选用功能符合本单位实际业务的电算化会计软件,最好是具有档案管理辅助功能的电算化软件;强化系统的安全防护功能,如有联网,注意进行定期的补丁维护,避免因电脑安全或网络安全,导致会计档案泄密或被人为恶意修改。

针对电算化会计档案易修改且不留痕迹这一特点,在进行管理时应对硬盘上的会计档案,采取相应的安全保密措施,防止对会计档案进行修改。

3.2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3.2.1 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归档制度: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和使用的全套文档资料及软件程序,都应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会计数据在未打印成书面形式输出之前,应妥善保管并保留副本,记账凭证、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打印输出,并按照有关税务、审计等管理部门的要求,及时打印输出有关账簿、报表。

3.2.2 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保管制度:根据国家档案局的标准,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制度:选择优质的磁盘介质进行会计档案数据备份,备用盘与储存盘分离存放;做好防压、防尘、防光、防腐蚀工作;按分类和一定顺序对数据磁盘、光盘的著录等电子会计档案进行编号,标明时间和文件内容,制作档案管理文件卡片。

3.2.3 建立严格的借用手续制度:查阅会计档案,需经财务部门负责人批准,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借阅手续;外单位查阅本部门会计档案,要有单位介绍信,并经主管领导、财务部门负责人批准。

3.2.4 建立电算化档案定期备份制度:电算会计档案应定期将会计数据备份到磁性介质,并设立备查登记簿,提供备份时间、数量、保管方式等备份细节信息;同时由于磁性介质的特殊性,管理人员必须对这些会计电算档案进行定期检查、复制,以防止会计信息损坏。

3.2.5 建立电算化软件内的会计档案管理多用户、分权限调用制度。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各项内容要规定不同的使用权限。普通数据,可较大范围共享;涉及单位机密的数据,仅供一定需要的人员使用;而设计原程序文件、数据结构文件等,则只有主管人员或程序开发人员才能使用。通过这样设置,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减少人为修改的可能。

3.3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由于电算化会计,不仅仅是要实现传统会计的功能,更有其他利用计算机高速度计算、分析能力的功能,所以必须相应增加专业人才,加强对电子档案的管理,为提供更有效的会计信息打好基础;同时电算化软件维护及系统安全的要求较高,这也需要会计部门相应增加一定数量的电脑高级人才,维护日常运作,开发更合理、高效的软件。

供电所工作打算范文4

[关键词]电算化集中核算电费核算

电能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主要能源,电力生产的特点是发电厂发电、输电部门输电、配电部门配电、用户用电这四个部门连成一个系统,不间断地同时完成。电费核算是电力营销中的重要一环,如何进行电费核算,涉及到一些体制、技术、经济问题。提高电能计量的正确性和电费核算的准确性,对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四方都是十分必要的,这些都要求我们要做实做细各项工作的过程管理。

电费核算,又称电费“审核”,是电费管理工作的中枢。电费是否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收回,账务是否清楚,统计报表数字是否准确,关键在于电费核算的工作质量。电费核算管理是一个跨部门的综合性财务管理工作,需要部门和人员之间的支持、理解与配合,需要电费管理模式及管理手段的不断深化与完善,需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操作系统,使其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一、 电费核算应在规范上下工夫

1. 电费账本保管要实行制度化管理。第一建立和完善《供电公司用电营业管理办法》,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电费管理中心账本、抄表机管理制度》。第二增设账本发放室。独立的账本发放办公室,将核算工作和账本发放工作严格分开,避免核算工作期间借用账本出现的混乱现象,既保障第一手资料账本的安全,又为核算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避免核算差错。

2. 新装用户建账立卡工作要合理化。合理地安排新装户账卡发放时间,这是因为装表工作是连续不断的,每天都有新装用户要建账立卡,而抄表核算工作是每月一次,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使新装用户及时上账,在每月月初抄表前,将上月出账后接到的新装户账卡发放给抄表员,这样抄表员有充足的时间去熟悉新表,也就能按时将抄表任务完成,及时将新户上账。

3.电量调整及电费退补工作要规范化。一是严格执行《省电力公司企业标准抄核收管理办法》中有关规定,凡退还电费额度较大的需经公司领导批准,方可处理。二是规范电量调整、退补传单,正式编号录入电脑。因为电量调整、退补的传单,只能通过核算员手工操作才能完成,以往传单采用的都是临时编号并不载入电脑中,使得在电费系统中不能清楚地了解调整、退补的具体原因。

4. 变更传单处理要严格化。变更传单由专人统一接收、返还,严格把关,审核传单是否合格。每月出账后将各班异动传单分别登记在各营抄班异动传单登记本中,便于返还及以后查阅,保证业扩变更单月结月清。

二、电费管理应在创新上求发展

电费管理坚持以实际出发,以创新管理为着力点,以优质服务为突破口,以两个转变、四大举措为手段,促进了电费回收工作。

1.双方观念的转变:一是转变客户观念。通过有理有节的措施,积极地扭转客户交费观念,客户欠费通常是企业效益差,资金周转困难,“欠费有理,欠费有利”的思想,恶意欠费等原因。要让这些客户主动交费光靠宣传是没用的,应实际制定电费回收战略,首先对企业效益差的采取按旬抄表收费并签定交纳电费承诺书,缩短电费回收周期。其次对交费信誉度不高的客户实行预付费。最终实现从“供电”转变为“售电”。二是转变员工观念。现代企业管理“以人为本”,没有一流的员工就没有一流的企业,再好的政策、举措到头是一句空话。通过各种形式,宣讲公司的福利、待遇,常道‘锅里有了,碗里才有’的理念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对岗位的热爱,按劳取酬,拉开电费风险金奖励差距。有效地提高责任心和自主性。

2. 三种优化的管理:一是改革机制激发潜力。建立和完善《电费回收考核办法》、《电费预警和风险机制》、《大客户动态跟踪制度》等制度,通过各项制度加大收费员的收入档次,让电费回收与收入挂钩,激发员工的潜力。二是优质服务促回收。用优质的服务与客户建立感情,使客户对供电企业少一分埋怨、多一分理解。将每一个客户当自己的亲人对待,以诚动人,以情感人,主动为客户用电解疑释惑,解决客户用电的实际困难,当好客户用电的“参谋”;三是动态跟踪防风险。为防范电费风险,把有风险的客户实行预付电费,对信誉度差的大客户实行动态跟踪,及时了解客户的生产、销售情况,制订针对性的回收措施,确保当期电费结零。

三、在农电电费核算上要重视

供电公司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农电电费核算中心,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原需在每个供电所进行抄表、算费、打票等工作统一集中到农电电费核算中心,由农电电费核算中心集中完成,实现统一核算、统一审核、统一考核、统一分析、统一管理。

1.保障客户用电资料数据源,杜绝三电、三乱 建立农电电费核算中心,对营销客户资料源:新装凭证、换验凭证、事换凭证、用电变更凭证、临时用电信息、电价信息、抄表信息、票据信息等实现集中管理。杜绝农村用电中的“三电”(人情电、权力电、关系电)和“三乱”(乱加价、乱收费、乱摊派)现象。

2.提供多种可选缴费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农电电费核算中心的建立,同时实现多元化的电费缴纳方式,营业厅收费、移动收费终端、银行联网、自助缴费终端机等方式。改变以往只能通过营业厅缴费的模式,从此使用户缴费不受时间约束,方便用户进行电费信息查询,缴纳电费等。

3.节约人力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农电电费核算中心一般人员定编在10人左右,负责公司农电所有用户电量电费的计算发行、电费账务的统一管理等工作,相当于过去20-40人的工作量,采用农电电费核算中心统一模式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工作效率大大得以提高,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

供电所工作打算范文5

1 传统电费回收以及电费核算存在的问题

1.1 用户数量大,增加收费工作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企业的不断增多,县级的电能使用量不断增多,由于在乡镇,电能的用电体制是一户一表的政策,所以在进行电费回收的时候,需要对于每一户的每一个电表进行抄表操作,随着乡镇的用户数量增多,给县级供电企业增大了很多的工作量,并且在抄表、开票、收费的整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增加了电费回收工作量以及工作强度。

1.2 客户对于服务质量需求不断提高

在乡镇的传统收费模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用户以及企业的不满,用户对于抄表以及自行缴费的模式感到了厌烦,企业是由于在收费过程中,受到一些钉子户不缴费用户的影响,引起了收费人员的不满。并且对着客户对于用电质量以及服务质量需求的增多,这种传统电费回收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1.3 外出群体增多

随着县级居住人员的外出务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电费收取难度,很多家庭长期无人居住,或者是仅留下了老人和孩子,并不具备缴费能力,给电费的回收造成了很大难度。并且在乡镇的用电客户中,并没有预存电费的习惯,一般都是在抄表之后进行集体缴费,所以业导致收费难度加大。

1.4 县级金融网点少

虽然通过网点进行缴费的模式已经应用已久,但是在县级的供电企业中,金融网点很少,所以缴费时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客观上影响了用户缴费的积极性,影响了电费的回收效果。

1.5 电费核算质量较低

在县级的供电企业中,电费的核算效果很差,很多电力企业的管理技术较为落后,而且电力企业在内外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很难保证在电费核算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不出现失误。没有先进的技术,没有高素质的核算人员,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县级电力企业的电费核算效果。错误的核算手段以及错误的电费核算想法都影响着电费核算的效果。并且在现阶段的县级电力企业中,很多电费核算人员一直沿用着错误的核算模式,检查力度并不高,很多都是走走过场,并不利于电费核算质量的提高。

1.6 电费核算制度并不完善

在县级的电力企业电费核算中,制度并不完善,缺少先进的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意识,并且电力核算制度相当的不健全,特别是在电费账目的管理上,很多依旧沿用原有的记录模式,并没有引进先进的电费核算计算机手段,严重制约着电力企业的发展。在现阶段的县级电力企业电费核算中主要影响电费核算效果的因素有以下几个:缺少电费核算监管制度;相关电费核算法制体系并不完善;管理手段较为单一,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1.7 农村缴费方式太少

在县级的电力企业中,还有一个最主要影响电费核算的因素就是农村的缴费方式太少,很多地区依旧是应用传统的缴费模式,就是应用人力方式进行收取,及增加了电力企业的工作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电费核算的难度。缺少先进的网上支付手段,不仅会增加缴费时间,还会降低用电客户满意度。

1.8 电费补退工作不规范

在县级的电力企业中,如果想要对于电费价格进行调整,较为困难,在对于电费进行补退的时候,需要人工进行操作,不仅容易出现漏洞,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费核算的准确进行,调度以及补退制度制定的不完善,很多补退流程仅经过领导审核,没有系统的进行记录,就会导致最后电费账目记录出现问题,还没有办法进行核实查找,严重应电费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1.9 认为电费收缴是“讨债”行为

很多县级用电用户对于电费收缴并不喜欢,甚至厌烦,认为电费的收缴是一种“讨债”行为,忽略了自己用电的需求。将电力企业的服务当做是理所当然的行为,所以就导致在进行电费收缴的时候产生很大的排斥感,拖延缴费,严重影响着县级供电企业的正常发展。

2 传统收费方式及新的收费模式

2.1 传统收费方式

(1)管理电工走收、坐收。是农电作业组织专业化之前县级供电所企业最传统的收费方式,由管理农电工抄表后将客户电费发票打印出来上门收取电费。(2)营业网点坐收。是农电作业组织专业化后目前大部分县供电企业重要的电费回收方式。(3)IC卡预存收费。IC卡充值预付费的弊端是不能支持阶梯电价,也就是在发生阶梯电价调整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2.2 新收费模式

(1)自助缴费终端机:客户通过银行及供电公司自身的自助终端机等,按照界面提示步骤缴纳电费。(2)网上支付宝缴费:客户通过登录持卡银行或银联的网上银行、代收机构网上商铺、供电企业网上营业厅等,根据提示缴纳电费。(3)手机短信缴费:客户将移动、联通等手机与银行卡绑定,开通“手机钱包”,同时,银联等代收电费机构可以实现手机短信指令缴纳电费。(4)电费充值卡缴费:供电企业自建95598充值平台,开通充值业务后,客户购买充值卡、拨打指定充值电话,根据语音流程提示缴纳电费。(5)固网支付缴费:购买具有刷卡功能的电话,开通固定电话公共支付功能,实现“足不出户,轻松缴费”。

3 县级供电企业加强电费核算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转变观念,抓好完善与改革工作

新时期的电力用户对供电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样化。随着供电需求增长持续稳步放缓,县级供电企业应当看清当前形势的变化,与时俱进,转变观念,立足于实际,大力开展创新与改革工作,谋求新作为。

3.2 建立农电核算中心,改变原本的电费核算管理模式

为了提高电费核算的工作效率,减少电费核算的差错率,县级供电企业可以在内部成立一个电费核算中心,专门监控供电所每月的抄表、核算、收费等工作,并配合地市局的电费核算中心完成每月电费的核算发行工作,这样能显著的提高电费核算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3 建立电力用户用电资料数据库

在农电电费核算中心建立的基础上,构建电力用户用电资料数据库,对新装用户档案、供用电合同、用电基建规划信息、电价信息、用电调度等等进行信息化的集中管理,消除传统农村用电中存在的“三电”、“三乱”现象,规范电费审核监督与管理。

供电所工作打算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客户;服务;9559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用电量也与日俱增,供电企业与电力客户交往日益密切。一般供电企业少则管理15万户,多则能达到30万户,为客户服务的主要内容是:故障维修、现场抄表、录入核算、电费回收。在这四项任务中,每项都是费时费力。由于我们参与这些工作的人员有限,而且抄核收这三项工作是在短时间内(3-5天)内集中完成的,难免出现差错和服务不到位而引起客户的不满。而且还还很难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

为了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树立供电企业“大营销、大服务”的工作意识,要尽快整合企业内部资源,畅通工作流程,缩短内转时间,完善供电营业服务、建立快速反应的客户服务体系。对于客户的现场抄表、电费回收等环节,越来越成为我们的管理瓶颈,无形中制约了我们服务水平的提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让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变的简单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改革传统的工作方式,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变烦为简的可能。下面简单从五个方面来说说。

一、实现95598客户服务系统深化

客户服务系统在解决故障报修、电话咨询、用电查询等方面确实给老百姓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客户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用户不再仅仅满足于以上服务要求,有些用户提出电话业扩报装、电话缴费、短信查询、网上营业厅等诸多功能。

客户服务系统功能要更多更全面,要成为电力系统对内对外的中心。

客户服务中心应该知道所有关于已经发生或者将要发生的所有事情,是真正的“信息”中心,客户来电询问任何事情,原则上坐席人员就能直接给客户满意的答复,因为这里是“信息”中心,他这里的信息就是最新的最全面的,不能给客户回答:“您稍等,我等会回复你!”,即使你很及时的回复了客户,作为客户也不一定就很满意,因为这回复并没有直接回答更好。

如何使客服中心变为信息中心,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信息汇总的机制。客户要获取的信息主要是客户电量、电费和停送电信息。停送电信息比较复杂,分为计划停电、故障停电、临时抢修停电。计划停电的信息容易汇总,故障抢修停电的信息不容易汇总上来。因为管辖面积大,台区维修停电相对频繁,当然可以要求维修人员打电话通知客户中心,假若停电这个台区没有一个客户拨打95598问关于停电的事,那么维修人员就觉得这个电话打的有些多余,而且也会占用坐席人员的时间。

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所有维修人员配备pda,无论到哪里进行维修,都需要打开pda输入:工作人员、工作内容、开始时间和预计完成时间。该pda具有gps和gprs功能,输入完毕后,pda自动上报信息到客户服务中心,坐席人员在需要时就能查询到这些信息。

二、实现大客户抄表、核算、收费自动化(95598实时监控负控终端,及时催缴预付电费)

对于用电量比较大的客户,投入资金实现负控。以为这部分客户不是很多,并不需要投入太大资金。实现抄表、核算、收费日常化,不再确定固定核算日和收费日。选择成熟的软件和负控厂家。实现收费和负控装置联动。

收费工作在营业大厅进行,每天都可以进行收费,收费信息保存在营销mis中,负控中心根据每小时抄回来的电表度示自动核算电费,并对于营销mis中的收费信息判断该户是否欠费。并能按余额比例提前发送现场报警和催缴短信。若客户欠费能自动或者手动进行停电处理。

三、实现居民用电抄表智能化(95598监督抄表轨迹)

对于广大的居民,抄表问题一直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能够实现集中抄表当然是最理想的了,但是因为户数比较多,投入资金很是巨大。对于资金充裕的供电企业,可以采用集中抄表,对于不想投入大量资金的企业,可以采用pda实现移动抄表。

抄表员手持pda作为抄表器使用,该手机具备手机的gprs功能和gps卫星定位功能。当抄表员进行抄表时,手机屏幕上会自动弹出当前位置的客户,录入完毕后直接上报中心,中心可进行电费核算。并能准确记录抄表员的行进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