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总结范例6篇

林下经济总结

林下经济总结范文1

(一)数据来源说明林业本身是一个综合产业,根据中国林业统计年鉴上的产业分类标准,林业产业的内部结构可依其功能属性划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林业第一产业主要包括5个行业,分别是林木的培育和种植、木材和竹材的采运、经济林产品的种植与采集、花卉的种植以及陆生野生动物繁育与利用;林业第二产业主要包括6个行业,分别是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苇制品制造业,木、竹、藤家具制造业,木、竹、苇浆造纸业,林产化学产品制造业,木制工艺品和木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业;林业第三产业主要包括5个行业,分别是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林业专业技术服务、自然保护管理服务、森林公园管理服务、林业公共管理服务。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林业统计年鉴》(1995年~2011年)和《江西省统计年鉴》(1996年~2012年),指标包括江西省1995年~2011年林业总产值、林业第一、二、三产业产值(见表1)

(二)模型设定为了定量分析江西省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引入崔元锋等、肖利容、张微等、崔玉泉等提出的结构效应模型,将模型应用到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中,模型推导如下可见,林业总产值增长率的相对变化率UI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由林业产业结构的相对变化率引起的,即结构效应U1;二是由林业三次产业产值的增长率的相对变化率引起的,即部门增长效应U2。如果结构效应与林业总产值增长率的相对变化率的比值()为负,表明林业经济增长全部来自部门增长效应;如果比值为正且小于50%,说明林业经济增长主要来自部门增长效应;如果比值大于50%,说明林业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结构效应;如果比值大于100%,说明林业经济增长全部来自结构效应。(三)模型计算结果分析利用上面的公式(1)、(2)、(3)、(4)及1995年~2011年江西省林业产值相关数据,经分析整理计算得到各年份相关指标如下表2所示。根据上表2可以分析如下:(1)1998年结构效应与林业总产值增长率的相对变化率的比值最大,2001年其次,2007年第三;(2)从林业产业结构本身的变动情况对江西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来看,除1997年外,江西1998年~2011年间结构效应与林业总产值增长率的相对变化率的比值都为正,表明1997年江西林业经济增长全部来自林业产业(一产、二产、三产)的增长效应;(3)从林业产业结构效应分析路径来看,在1998年~2011年间,1999年、2002年、2003年的结构效应与林业总产值增长率的相对变化率的比值为正且小于50%,说明这三年的林业经济增长主要来自林业产业(一产、二产、三产)的增长效应;2008年、2009年、2010年的结构效应与林业总产值增长率的相对变化率的比值为正大于50%小于100%,说明这三年的林业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结构效应;1998年、2000年、2001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11年结构效应与林业总产值增长率的相对变化率的比值为正且大于100%,从林业产业结构本身的情况来看,说明这8年的林业经济增长全部来自结构效应。(4)1997年~2006年间,U1在2000年以前,U1波动较大,2000年以后,U1变动程度数值逐渐变小,并趋于0;结构效应U1在逐渐减弱,并趋于0;增长效应U2在逐渐增强,并趋于0。与总效应U1变化同方向的年份有1997年、1999年、2002年、2003年、2008年、2009年、2010年,还不到总年份的一半,而跟总效应U1相反的方向的年份有8个,超过一半。2007年~2011年,U1、U1、U2基本保持不变。可能原因是:在2006年以前,林业产业结构发展呈现“一、二、三”的局面,林业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靠林业一产、二产、三产的结构优势,2006年后,江西实施林权改革一系列配套措施来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不断加大对林业的投入,林业产业不断发展,林业产业的增长效应比结构效应更明显。直至2008年的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加速了林业产业的发展,林业产业增长效应不断提升。

二、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综上所述,林业总产值增长率的相对变化率是由结构效应和增长效应两者共同引起的,它们共同推动着林业经济的增长,且结构效应对林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更明显。江西在1995年~2011年间林业经济增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95年~2003年和2004年~2011年,在1997年~2003年,林业经济增长由结构效应和增长效应共同引起,1997年全部来自于林业经济的产业增长效应,1998年结构效应与林业总产值增长率的相对变化率的比值最大;在2004年~2011年,林业经济增长主要是由结构效应引起的,江西林业发展呈现林业“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势头,林业经济的增长依靠林业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优势效应。江西林业投资规模不断加大,林业产业不断发展,结构效应和增长效应不断提升,江西在1995年~2011年间,林业经济由波动性增长转向平稳性增长,可能由于2003年国家颁布《加快林业发展决定》文件,大大推进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林下经济总结范文2

【关键词】县域经济;林业可持续发展;关联性;福建省大田县

一、引言

当前我国有1500多个县(不含县级市)。这些县的土地面积占我国总土地面积的90%以上,县域人口的数量也占全国总人口数的80%以上,工农业的总产值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以上种种数据表明县域经济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基础,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与我国国民的利益息息相关。本文主要以大田县为例进行分析。大田县的县域经济属于资源禀赋型,这种类型在我国的县域经济中十分典型且分布极为广泛。因此,以大田县为例进行研究具有极强的代表性。

二、研究区概述

林业资源一直是我国自然资源中十分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越来越深入到各个领域之中。林业的发展领域也在积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但县域经济的发展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某些时候是相冲突的。在这种情况下,县域经济为了得到更好地发展会违背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论文研究的样本福建大田县地处福建省的中部,位于三明市的东南面,地理坐标117°28′58″-118°03′13″E,25°28′53″-26°09′42″N。全县横贯东西宽57km,纵贯南北长75km,地形南北走势,土地面积22.94万hm2,含18个乡镇。截止到2009年末人口数达367184,县域经济国民生产总值66亿元,其中人均20401元。

三、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本文资料主要来自2005年―2009年间福建省大田县的国民经济统计年鉴、大田县林业现状统计资料和林地征占用使用情况等。

在研究方法方面,主要是结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进行研究。其一,对县域经济和林业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依据林业资源的变化指标和国民经济指标做为样本,对这两组样本中的各个数据两两一组进行对比分析,将数据记录成关系数矩阵,并分别置于SPSS(统计产品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中进行数据分析,用相关系数来衡量两个数据集合之间的线性关系。当一组变量显示为正态分布,且二者呈现线性关系时,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总体上是简单相关。其二,要建立县域国民经济预判模型。通过对两组数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将县域的国民经济与林业的各项指标分别以因变量与自变量表示,利用多元的线性回归方程构建县域国民经济的预判模型。假定自变量县域国民经济和因变量林业各项指标之间呈线性关系并进行分析验证。

在数据信息的处理方面,主要使用Excel2010和SPSS17.0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四、研究结果与结果分析

经过资料收集与资料分析,最终就县域经济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联性进行了归纳总结。

首先,在县域国民经济和林业资源经济方面,通过对大田县的林业资源经济的量化分析,选取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分析两者的变化规律指标,借以反映林业资源经济在县域国民经济的不同时期所起作用与关联性关系。通过整合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林业资源经济与县域国民经济在总体上具有极强的关联性。林业资源经济的发展和县域经济呈现正相关的趋势:一方面林业资源经济的发展与其自身规律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另一方面林业资源经济也与相应时期的国家政策相联系,随政策的变化而有所波动。总体上来看,林业资源经济与县域国民生产总值呈现线性关系,林业资源经济是县域国民经济的自变量,对县域国民经济的产值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国内生产总值。

其次,从林业的保护与利用和国民经济发展方面来看,结合大田县从2005年―2009年的林地征占用情况可以看出,大田县资源禀赋型的经济生产模式必然会因资源的开发而大量征占用林地。县域国民经济和征占用林地的上升趋势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3]。

再次,从林业中的各个因素都与县域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方面来看,林业方面包括:林业总产值、有林地面积、林地保有量、林分蓄积、征占用林地面积和征占用林地数量等因素;县域国民经济方面包括: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工业总产值以及农林牧渔总产值等。两两相比较可以发现两方面因素呈正相关的几率很高。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林业的各项因素与县域国民经济呈现正相关趋势,可以建立线性回归的县域国民经济预期模型。经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定性分析预定量分析,结合实地调查和各种文献数据,建立的关于大田县县域国民经济最优预期模型为:

Y=18570000+5.136X1-149.837X2+13.123X3+0.153X4

在模型中,因变量Y为县域国民经济,自变量X1为林业总产值、自变量X2为有林地面积、自量X3为林地保有量、自变量X4为林分蓄积。

五、结束语

对县域经济与林业之间的发展关系进行分析能更好地认识林业发展。经过系统的社会科学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县域经济与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依赖。通过本篇论文的分析可以选择最优方案实现县域国民经济预判,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同时提高人民的可支配收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将林业发展成为以实现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新型林业。

参考文献:

[1]苏迎平.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内在机理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2.

[2]黄贤松.县域经济与林业可持续发展关联性分析――以福建省大田县为例[J].林业勘察设计,2013,01:17-20.

[3]刘维纳.福建省县域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的评价及其空间特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

林下经济总结范文3

1林下生态经济产业概念与内涵

林下生态经济产业,是在林下经济概念基础上提出的,林下经济虽然还是新名词,没有统一定义,但已有许多不同的表述。大多专家、学者乃至基层科技工作者都偏重对经济方面的作用进行定义。最近,有两位学者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对林下经济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表述。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的张东升、于小飞(2011)对林下经济归纳出5个方面的要义:(1)以林业用地(尤其是山区林地)为主要活动范围,包括与之相连的生态文化资源;(2)它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为基础理论;(3)它以获得经济、生态与社会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直接目标;(4)以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为基本思路;(5)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1]。北京林业大学的翟明普(2011)认为:林下经济是指以林地资源为基础,充分利用林下特有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种植和养殖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构建和谐稳定的复合林农业系统,或开展其他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以取得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而发展林业生产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2]。

2杭州市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的可行性研究

2.1发展林下生态经济的必要性“十五”以来,杭州市按照国家、省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技术标准和有关要求,建设了大量的公益性生态林。共区划生态公益林面积56.5万hm2,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49.3%。将生态公益林建设列入林业十大工程,按照森林生态区位的重要性、生态功能的脆弱性和资源保护的特殊性,对位于以水系为主的钱塘江、太湖二大源头汇水区、大江大河两岸、大中型水库(湖区)周围,以重要交通干线为主的国道、省道、高速公路两侧,以生态保护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集中连片的阔叶林、破坏后难以恢复的森林生态脆弱区等重要生态区位的公益林,纳入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实施强制性的禁伐保护措施,采取封山育(护)林、生态补植、林相改造、生态经济利用等定向培育技术,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的资源质量,逐步增强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逐步构筑杭州大都市的绿色防护体系,保障城市的生态安全,提高人居环境的生态质量,促进社会的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十一五”期间,全市坚持生态优先,森林面积从106.13万hm2增加到108.45万hm2,活立木蓄积量从3342.00万m3增加到4349.72万m3,森林覆盖率达到64.44%,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首位。杭州市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已初具规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在如何协调生态的长期综合效益与农民近期现实利益的关系上已暴露出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杭州市林业用地日趋紧张,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将更加突出,对于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2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的可行性

2.2.1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是政府的要求与导向我国林下套种或间作蔬菜、棉花、小麦、花生等作物非常普遍,但把林下空间作为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始于21世纪初,随着林下生态经济活动成就的取得,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总理在辽宁抚顺农村考察时提出:“能够保护好生态环境,发展好林下经济很重要”。201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要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种养业。林下生态经济发展被提到了一定的战略高度。同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环境。

2.2.2林下种养生态经济产业已经起步根据杭州市生态条件和主要林相结构特点,已经筛选了几种适宜杭州市林下种植、养殖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某些相关技术比较成熟,基本摸清了杭州市特别是淳安县林地结构特点,林下种养模式开始规模化示范。如:千岛湖主体经营者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长期从事森林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发的发明专利《马兰生态型仿生栽培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是迄今为止浙江省淳安县林业行业首个独立完成的发明专利。在森林蔬菜有机栽培、加工和功能性产品的开发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森林蔬菜开发利用和示范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建立林下种植、养殖、游憩三大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示范区8个。推广林下种植2个、林下养殖3个、林下游憩项目3个,实现年产值1134万元,年利润235万元,年税金75万元。

2.2.3林下生态经济产业与森林旅游业有机结合,为社会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森林中富含负氧离子和大量的新鲜空气,步行或在森林下休闲娱乐,对增进人体心理和生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研究表明:林下广场调节城市小气候的功能最佳,人体舒适度最好,是夏季人们户外活动的较佳选择。森林的健康经营,无论从森林本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还是从森林对于人类健康的影响角度,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充分发挥杭州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开发林下游憩,有望实现林业和旅游双赢。

3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模式

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模式雷同林下经济模式。林下经济模式表述很多,如:浙江省林业厅(2011)最近进行了林下经济调查,全省年实现林下经济效益826亿元,并将林下经济发展分为高效经济林、笋竹开发、林苗一体化、林粮套种、林禽共养、复合经营、休闲观光等7种模式[3];胡奕锋等(2011)调查,根据林地资源及社会经济条件,淳安的林下经济主要选择在山核桃、板栗、毛竹、油茶、柑橘、杉木用材林等11个树种下实施,实施总面积1976.60hm2,总产值达到5054万元。其中,山核桃林1816.27hm2,占实施面积的91.7%。目前林下生态经济栽培模式主要有林+林、林+草、林+药、林+粮、林+桑、林+茶、林+畜等模式[4]。海渤(2010)提出林菌、林禽、林—草—牧复合经营、林药、林粮、林油、林菜7种模式[5];李彦玲(2011)认为要发展能源型、园林资源型、畜牧业型、林药型、菜果型林下经济,并从有利于政策的执行、统筹林地整体经营、信息利用、技术扶持、人力资源合理利用出发,主张林下经济发展应该以国有林场为主力[6]。尽管众说纷纭,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可以归结为林下种植、养殖、游憩三大类。其中林下种植包括林下药材种植、林下食用菌培育、林下野菜栽培、林下牧草和绿肥种植、林下育苗和经济林培育;林下养殖包括林下畜禽养殖和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林下游憩包括森林旅游观光、林下休闲娱乐等。适宜淳安(含千岛湖)乃至杭州市的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笔者认为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宜以国有林场为主力军。通过林分改造方式,林下带状、块状、点状补植南方红豆杉、油茶、杨梅、柿、杨桐、茶叶等经济树种林下种植模式;利用森林发展畜牧养殖和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开发,林下养殖山鸡、草猪等,丰富菜篮子供应的林下养殖模式;围绕生态文化游憩定位,坚持在生态游憩中渗透生态文化教育,将部级良种基地以及独特的文化和山水人文底蕴相融,森林休闲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使观光旅游、乡村旅游形成良性互补,并吸纳带动周边乡村农家乐发展的林下游憩模式[7]。

4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4.1存在问题就杭州市而论,目前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林下生态经济技术研究方面。由于林业周期长,做到长短结合,是林下生态经济的出发点和目标,而在技术层面上,遗传改良、选育、栽植等依然沿袭传统方法,真正实现安全、高产、高效,大有文章可做。(2)林下生态经济产品的生产经营加工方面。如何拉长林下生态经济产业链,发挥集群作用,提高经济效益,是直接影响林下生态经济发展的瓶颈。(3)林农在林下生态经济产品的营销渠道方面。大多林下生态经济产业还没有统一组织和协调,容易造成生产无序化,缺乏品牌经营渠道;同时在管理上缺乏对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的整体布局和区域分布。

4.2制约因素顾晓君等(2008)认为发展林下生态经济的制约因素:(1)好的项目从哪来;(2)启动资金谁提供;(3)经营风险如何防;(4)市场如何开拓;(5)基础设施要加强[8]。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主要归结为2方面的制约:一是生态方面,科学地揭示和正确地掌握不同环境条件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的潜力,做到因地制宜发展;二是经济方面,作为一个产业链,推进规模化、基地化、标准化生产,并非易事。

5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方向

5.1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市场经济规律,以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企业增效益为宗旨,以产业技术为支撑,整合多种资源,按照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思路,建立以林为主,林下种植、林下养殖、采集加工以及森林景观利用等相结合的复合经营林业,延伸林业产业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最大限度地提高综合经营效益,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使林农形成一种新的更好的生存生活方式。

5.2发展原则

5.2.1坚持生态经济原则在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经营习惯,选择、推广切合本地实际,适宜本地区林下产业发展模式。重点开发用材林地、经济林地林下资源,采取“适宜、适当、适度、适用”的方法,确保林地可持续发展[9]。

5.2.2坚持集约经营原则聚集生产要素,重点培育区域化的特色基地与专业市场,强化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注重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配套发展,加快形成种养加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5.2.3坚持科技兴林原则发挥科技在林下生态经济发展中的突破、带动、支撑和引领作用。搞好科技创新和科技示范,特别是在种苗培育、病虫害防治、林产品加工等方面加强科技服务。

6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保障体系

6.1切实加强领导,做好协调管理把林下空间作为宝贵的战略资源来看待,把开发林下生态经济作为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成立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开发领导组织,积极给予并向上争取政策扶持。林下产业属于新兴产业,要加强资源协调管理,制定林下产业区域、产品调整规划,合理布局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结构。注重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引导的超前和适度性,及时开展阶段性总结和思路梳理,防止一味行政推动,引起产业、产品和规模结构性失衡,引导林下生态经济产业深入发展。

6.2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建立林权交易中心和林产品专业市场,大力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推进森林保险,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林下生态经济发展。按照性质不变、渠道多样、捆绑使用的原则,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与农业综合开发、经济结构调整、畜牧养殖、扶贫开发、科技推广等项目,在资金使用上完全可以有机结合起来。

6.3坚持典型示范,发挥辐射作用实施林下生态经济试点,动员、引导农民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优势,探索林下生态经济等多种复合经营发展模式。建立一批不同类型的林下生态经济特色产业示范园区,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做大做强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

林下经济总结范文4

关键词:产业结构;不协调;弊端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一、榆林经济发展现状

榆林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榆林市2010年生产总值为1756.67亿元,居全省第二,且增速连续7年全省第一。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19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02元。神木、靖边进入全国百强县。目前榆林已建成超亿吨煤炭生产基地、亚洲最大天然气净化装置、全国最大的甲醇生产基地。现榆林经济实力有显著提升,但经济快速增长背后,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以产业结构问题最为突出。

二、榆林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第二产业增长快,贡献率高,第一、三产业和严重滞后

2010年榆林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为5.3:68.6:26.1;第一产业贡献率为5.3%;第二产业68.6% ,远高于陕西省的51.8%的平均水平;第三产业为26.1%。2006年-2010年第一产业平均每年增速仅为7.6%;第二产业达20.6%;第三产业增速达19.4%。从以上数据可以得知,榆林经济主要靠第二产业拉动且发展迅速,第一、三产业发展滞后。

2.第二产业内重工业比重过大,采掘和原料工业比例过高

2010年榆林的工业总产值高达19599.6亿元。从2000年以来,重工业内部的采掘和原料工业比重在90%以上。2010年采掘工业占工业生产总值比重高达68.7%,仅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就达到68.6%;轻工业的贡献率仅为1.6%。榆林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位663家,轻工业企业只有13.1%;重工业企业达到86.9%。榆林工业内部轻重比例失调,重工业比重过大。

3.投资集中于第二产业,第一、三产业投资额过低

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105.46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0%。其中,第一产业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仅为1.68%,第二产业高达45.38%,交通运输和邮电业达到26.0%。第二产业的计划固定资产投资额是第一产业的16.7倍;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5.1倍;是教育投资的95.7倍。因为能源工业回报率极高,导致投资过度集中,其他产业被忽视。

4.就业人口在产业中的分布落后

榆林市到2010年底,从业人员达到193.0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约占45.9%;第二产业占23.5%;第三产业占30.7%。榆林和1995年高收入国家的农业人口比重5%水平还相差甚远;和第二产业的31%也有一定差距;和服务业64%的水平差距更大。第三产业内部就业分布过度集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占第三产业总人数的17.0%;批发和零售业18.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50.9%。产业结构的落后导致就业人口分布滞后。

三、榆林产业结构不协调的弊端

1.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结构脆弱,抗市场风险能力极低

榆林的经济快速增长是粗放式的、初级的资源的驱动。重化工业产业链条段,附加值低,到2010年,能源资源初级产品就地转化率为21.3%,完全靠多挖煤、多采油创造收益。现阶段榆林产业结构单一、重工业独大、严重依赖资源,易受国际煤炭市场、国内经济的影响。例如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2008年8月至2009年,榆林市的大部分月份工业总产值增速为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32.2%停产;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亏损面高达56.7%。由于这些行业的不景气,导致榆林经济的GDP增速从2008年25.3%降到2009年的13.3%。这样单一的产业结构是极其脆弱的,易受国内、国际市场影响,导致经济大起大落,抗市场风险的水平低。

2.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南北差距过大

由于资源禀赋的不同,榆林北部六县和南部六县的经济差距较大。北六县依托煤炭、石油、化工和国家的大力投资,经济飞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极大的提高。而南六县现阶段无经济起飞的助力,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的扶南政策和特色农业。2010年北六县的GDP占全市80%,是南六县的约10倍。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位于北六县约87.5%;南六县仅为12.5%。北六县在岗人数约占全市总量的75%。人均生产总值最高的神木县是最低佳县的16倍。而且神木全民医保、神木新村的建设、政府对于新毕业的大学生的分配、教育的投入使神木居民的隐性收入增加,使全民能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南北失衡局面仍然在扩大,这是农业和能源化工业产出的差距。

3.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健康、稳定的扩大就业

榆林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约有45.34万人,约占总就业人口的23.5%。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下半年以来很多企业都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就业岗位明显减少,在岗人员的工资下降很多。据调查,企业用工比往年减少1.2万人次,下降30%;非正常返乡农民工约3万多人。失业农民工、农村新增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等需要就业人员总数约5.5万人。就业面窄,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工资可观的第二产业,可吸纳大量劳动力的第三产业滞后,这造成了榆林就业压力大,矛盾突出。

4.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收入差距过大

除上文提到南北的收入差距巨大,还有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545元,是农民人均纯收入5113元的3.4倍。而且城镇居民可以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农民很难平等享有发展成果。有报道,榆林的亿万富豪达7000人,其中神木资产过亿的富豪可达2000人,而且还存在很多难以统计的隐性富豪。由于资本的持续的增殖性,富人会越来越富,所占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多,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处于利润较高的第二产业中的居民收入水平过高,处于农业和服务业中的居民收入水平偏低,这是收入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

5.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榆林位于黄土高原北部,是荒漠化地区,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本来脆弱。榆林因煤矿采空导致地面坍塌面积超过60平方公里,很多地方地面开裂,山体崩塌;林草地每年以0.53-0.67万公顷在减少;化工业发展造成水源污染、地下水渗漏、地下水位下降,榆阳区沙河下降2.62米,红碱淖水面下降约2米。生态的恶化,是我们过快、过猛开采资源,发展重化工产业所致。

四、总结

单一发展能源化工业,现已出现很多问题、矛盾,未来榆林生态恶化、失去经济增长动力,后人将无法承受。现在榆林在强调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转型,但多集中与对产业链条的延伸,归根结底还是在单一的发展重工业,要解决这些问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裴成荣.区域发展与产业培养[M].陕西出版集团,2011.

[2]胡志强.榆林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0[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刘恩德.榆林统计年鉴2010[Z].榆林市统计局编.

作者简介:王 涛(1984-),男,陕西神木人,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现任职于陕西华电榆横煤电分公司,主要从事矿井经营管理。

赵 琛(1988-),女,甘肃天水人,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现攻读德国弗莱堡大学,经济金融学硕士。

林下经济总结范文5

1长水河农场林业产业基本情况

长水河农场地处小兴安岭西南麓,位于北安市境内,隶属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管理局。全场占地总面积4.5万hm2,耕地2.4万hm2;森林面积9067hm2,其中:人工林4827hm2,天然次生林4240hm2;林木总蓄积量43.3万m3。森林覆盖率达到20.3%,城镇绿化覆盖率达45.3%,人口13199人,职工2956人。覆盖境内有南北河、讷漠尔河、王老好河、长水河、柳毛河5条无污染河流,属于部级生态示范区。按照总局党委书记隋凤富同志提出的“造林绿化与发展林业经济相结合,与发展林业产业相结合,与职工致富相结合”的发展思路,长水河农场结合自身独特的自然优势,始终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坚持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在理清思路中发挥优势,在统领全局中抓住关键,在重点突破中整体跃升,强力打造了以“林木、林园、林下”为主的林业经济产业。林业科技示范园区规划了“”种植区域,培育苗木品种100余种。现已建设成为拥有苗木存量5000万株、占地300hm2的集生产、示范、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苗木生产基地。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培育建成了美国提子、坚果嫁接、五味子及万亩杞柳种植基地,构建了林业经济占农场经济“半壁江山”的新格局,农场被总局确定为垦区惟一的林业经济示范场。

2长水河农场发展林业产业的基本做法

2.1以战略思维审视自身,制定科学合理的林业发展规划

在富民强场进程中,长水河农场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发展林业是职工增收致富的坚实基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实保障,始终把林业产业发展摆在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他们坚持规划先行,围绕场情,深入调研,借助“外脑”,确定了本场林业产业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项目、产业布局和保障措施,科学制定出了适合本场林业产业发展的具体规划,千方百计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同时,他们改变发展观念,拓宽发展思路,探索出以发展林木、林园、林下“三林经济”为主的林业产业发展模式。每年召开林业专题会议,解决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每年拿出一定资金重奖林业经济发展大户,鼓励职工植树造林,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把林业办成了长水河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2.2以造林绿化为重点,培植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长水河农场始终坚持大面积、高标准造林,大力培育森林资源,发展以造林绿化为主的林木经济,培植了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也实现了“人居楼房中、楼置花园中、花园森林中、森林自然中”的城镇建设理念。农场始终坚持“造林绿化与发展林业经济和林业产业”相结合的原则,在绿化的同时,扩大以杞柳、五味子、坚果种植为主的经济林种植面积,实现农场与职工双赢。从2008年开始,农场以每年133hm2的造林速度发展,2009年实施了“全场总动员,大干三十天;四年任务一年完,再造秀美山川”的“万亩大造林”工程,投入资金1100万元完成造林533hm2,实现了“四年任务一年完”的工作目标。2010年,农场又投资600万元完成造林绿化133hm2,共栽植各类苗木85万株,实现了全场累计人工造林5733hm2。与此同时,农场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共栽植“公仆林、党员林、青年林、护士林、金盾林、学生林”3万余株,形成了“人人爱林、人人造林”的良好氛围,实现了“一夜成林”的梦想。2011年农场又紧紧围绕“抓城”建设,按照绿化与坚果、杞柳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完成场部133hm2造林绿化任务,并且加速大苗栽植进程,完成容海公园的卧虎山度假村和凤凰岭度假村的高标准绿化任务。预计到2020年全场将实现森林总面积11333hm2,森林覆盖率达到25.2%,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0万m3,林木蓄积以每年3.78万m3速度增长,按每立方米300元计算,年增值1134万元,户均200m3,价值6万元,林木资源总价值3亿元。

2.3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为主线,推动林业经济处处开花

为了给职工群众寻找更多的致富门路,长水河农场认真研究场情,积极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作为促进农场经济发展、职工可持续增收的一个突破口。充分利用现有的林地资源、林木资源、荒山弃地,发展林下经济,探索出“房前屋后种五味、空地闲壤插杞柳、荒山弃地栽坚果”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调研得知,杞柳种植一次可连续采收6~7年,是一项当年投入当年回本,一次性投入多年受益的产业,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而且从种植、管理到加工、成品制作等过程需要大量劳动力,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解决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好项目,是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好产业。2007年,农场引进山东的柳条在农场试种,获得成功。于是近2年,农场通过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对种植户进行科技示范、农场出台回收优惠政策等措施调动种植户的积极性,重点发展杞柳种植。2011年全场杞柳种植已发展到1333hm2。该场计划到2015年,全场杞柳种植发展到6667hm2,带动周边赵光、红星、二龙山、龙镇4场种植杞柳13333hm2,形成2万hm2的柳编原料种植基地,实现产值5.4亿元,职工收益1.8亿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可增加1.5万元。

2.4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广林业种养殖先进实用技术

长水河农场大力实施林业富民工程,根据当地实际和职工意愿,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重点发展五味子、杞柳和苗木,创造性的发明了“松柳间作”栽植模式,即在造林地的松树苗间种植杞柳,两者互不影响生长但却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创造性地开展苗木培育、定植方式、修剪整枝定干成形、灌溉管理等先进适应技术,取得了明显突破。农场按照“实用、管用、够用”原则,围绕林业产业发展,以致富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实施“一年一户一人一技”致富技能培训工程,大力加强培训力度,聘请东北林业大学专家采取课堂授课、现场实习、召开现场会、制作科教专题片等有效形式,积极开展了林业科学管理、适用实效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科技素质,着力培养出了一批土专家和典型示范户。2.5以规模化经营为突破,寻求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为了培育农场林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长水河农场以总局党委提出的创建“森林垦区”战略为契机,依托林业经济示范园区,聘请有关大专院校专家帮助进行规划论证,总投资3000万元,重点打造占地面积333hm2的苗木生产基地。基地现有喷灌设备10套,保护地钢骨架大棚30栋2万m2,温室大棚2栋640m2;较大规模晒水池3个,占地面积4.5hm2;苗木窖3栋800m2,规划出针叶育苗区、花灌木区、中草药区、休闲区、嫁接区、大棚区、花卉区、果树区和杞柳区九个区域,拥有苗木8000万株,100余个品种,可满足北安管理局及周边地区造林绿化用苗,实现年利润1000万元,为绿化垦区做出了贡献,实现了职工增收,企业增效。

2.6以产业化经营为目标,进一步延伸林业产业链

没有稳定的市场,林业产业发展就会失去根本动力。长水河农场一手抓杞柳种植,一手抓柳编工艺市场,形成良性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通过对市场需求研究,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大力发展订单林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产品生产。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该场成立了临沭北大荒柳编工艺品有限公司,在2009年春秋两届广交会上,临沭北大荒柳编工艺品有限公司与德国、约旦、波兰等72个国家和地区签订订单198份,出口创汇300多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100万元。同时,为拓展国内市场,在临沂地区建立20多个销售点,在上海、重庆、北京、哈尔滨等大中城市设立了4家产品商,国内市场销售额达800多万元。目前公司生产的柳编产品已由建厂时的几百种发展到7000多种,新产品开发2000余种。“虚拟经济、实体发展、先进市场、打造品牌、后建厂房、带动基地”的创业发展观,不得不说是一种睿智,一种创新。如今长水河正按照“引进来、走出去”的要求,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资源、两个市场,着力稳定传统出口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国际市场,长水河北大荒柳编工艺产品正在跨步走向世界。长水河的实践证明,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对于加强生态建设、繁荣地方经济、促进兴林富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长水河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值得垦区森林资源丰富的农场认真学习借鉴,不断做大做强林业产业。

3垦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战略思考

在总局全力加速推进“强工”的大环境下,在加快推进森林垦区创建活动中,垦区林业经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应成为林业的重要任务,部分林业资源大场应以林业产业的大发展实现自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在推广长水河农场发展林业经济的新模式同时,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3.1切实加强领导,尽快完善林业产业发展规划

垦区各级要把林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建立林业建设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加大对产业化发展的引导力度。要集思广益,善用“外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编制区域“林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明确林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目标、布局、主要任务及措施,科学引导西部小兴安岭山区、半山区、东部完达山区农场发展林业产业,同时要注重与“创建森林垦区”活动的衔接,及时制定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业产业规划,构建科学合理的林业产业规划体系,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

3.2明确发展重点,尽快提高林业产业化水平

从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出发,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需求,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加快林业产业化发展。积极培育支撑力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优势产业,做强林业产业链。垦区的苗圃无论在规模和管理上都明显优于周边地区,在此基础之上要做大做强育苗产业。林果传统产业也要壮大,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广丰产栽培技术,提高苹果、梨、李、葡萄等经济林产量,抓好基地建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垦区位于哈市和齐市的近郊农场林业应该发展围城经济,以果蔬、花卉、食用菌等为主抢占市场,远离城市农场应以苗木、特禽养殖、食用果等为主,各农牧场应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做大做强苗木产业、食用菌产业、果蔬产业等,把地理、气候、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3.3制定优惠政策,尽快拓宽林业投融资渠道

林业是一项生产周期长经济效益回报慢的产业,仅靠群众和少量的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需要总局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因此要制定扶持林业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增加林业投入。

a.用好用足国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争取资金投入。同时提高农发基金支持林业产业的比重,恢复并提高林业基地建设项目;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将农业政策保险、财政贴息等优惠政策惠及林业产业。

b.鼓励职工以林地、林木入股,参与林业生产;建立森林资源评估机制,允许垦区职工以林地、林木等林权证明,在农村信用社融资、贷款。

c.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林业,精心谋划,设计一批有规模、有优势、有潜力的林业产业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平台吸引本地、外地的企业投资开发林业产业;建立合理、有效的林地流转机制,解决投资者在林权、采伐等方面问题,努力形成以企业和职工自筹为主,总局扶持为辅,金融和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的林业产业投资体系,加速建成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3.4实施科技兴林,尽快提高林产品的竞争力

a.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组织开展林业科技攻关,大力开发传统加工业,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培育扶持林业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新型森林食品、林特产品加工业,延伸林业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应重视品牌建设,对获得绿色林产品、森林食品基地和特色基地等称号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

b.大力推进科技兴林,制定科技兴林实施方案,理顺、健全林业科技推广网络,加强农场林业科和技术推广站科技能力建设,提高林业总体科技水平,搞好科技示范,在重点林业大场设立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延伸科技服务功能;加强对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努力培养一支研究推广能力强、专业结构合理的林业科技队伍,提高研究和推广指导水平。

林下经济总结范文6

生态经济系统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基础,任何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当地环境基础和外界资源流入的支撑[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经济系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和今后寻求的主要目标之一。由美国著名生态学家H.T.Odum提出的能值分析理论,第一次将能流、信息流与经济流都用能值统一起来,有助于正确分析自然与人类、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的价值和相互关系,深受国际生态学界和经济学界及政府决策者的关注[2-4]。笔者运用能值分析方法,把桂林市社会、经济和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进行能值分析研究,以期对桂林市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行定量评价,并提出相应对策。 1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桂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端,地势上北高南低,辖5个城区12个县,全市土地面积27800km2。桂林市区处于南北向岩溶盆地内的漓江河谷阶地和峰林平原之上,是世界著名的岩溶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2008年末,桂林市人口508.32万,生产总值883.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73亿元,比上年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82.23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42.74亿元,增长11.0%,三种产业结构比为19.42∶45.24∶35.34[5]。桂林是一座基础较好的新兴工业城市,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子、橡胶、机械、纺织,医药、客车、工艺美术、轻工食品为支柱产业,工业企业规模化建设取得成效,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765家,工业总产值达350.71亿元。 1.2能值分析方法与步骤 H.T.Odum建立的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把能值定义为“一种流动或存储的能量中所包含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数量[6]”。任何形式的能量均源于太阳能,实际应用中常以太阳能值(solaremer-gy)为基准来衡量各种能量的能值。以能值为基准,可以衡量和比较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能量真实价值;通过能值转换率,可以把不同种类、不可比较的能量转换为能值统一比较。本文的研究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桂林市2003—2008年《桂林市经济社会统计年鉴》中有关自然地理及经济等资料; (2)根据H.T.Odum的“能量系统语言”图例,确定系统范围的边界、主要能量来源、系统内的主要成分,列出系统内各组分的过程和关系; (3)列出主要能量输入和输出项目,将各类别能量、物质用相应的能值转换率转换成共同的能值单位,用以评价它们在系统中的贡献和地位; (4)将重要的、类似的项目归并; (5)根据地方特点、能值分析表和系统归类图,优化筛选出总体能值评价指标; (6)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合理化的对策。 2研究结果分析 根据2003—2008年桂林市的生态经济系统的主要资源及货币流的原始数据计算出能值流量汇总(表1),可以看出,市域资源能值流量不高,其中约74%为不可更新资源能值,资源的约束性十分明显。同时,根据表1能值统计出桂林市2003—2008年经济发展主要能值指标(表2)。 2.1净能值产出率 净能值产出率(netemergyyieldratio,EYR)为系统产出的能值与经济反馈能值之比,是衡量系统产出对经济贡献大小的指标,也是衡量系统生产效率的一种标准。EYR值越高,表明系统获得一定的经济能值投入,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值越高,即系统的生产效率越高。2003—2008年桂林市净能值产出率EYR总体有所提升(图1,折线a),但有所波动,表明桂林市生态经济系统净效益有所上升,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在投入相同经济能值条件下,生产竞争力增强了。6年来,桂林市经济快速发展,进口资源和劳务能值大幅度增加,其科技发展水平、产业的区际竞争力水平已有较大提高,输出能值增长也明显加快。 2.2能值货币比率 能值货币比率(emergydollarratio,EDR)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全年的总能值使用量与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欠发达地区由于直接大量使用本地无需付费的自然资源,较少购买其他地区的资源产品,同时生产总值较低,经济领域流通的货币量少,能值货币比率较高,每单位的货币所能购买的能值财富较多,经济开发程度低。而发达地区大量购买外部资源,生产总值也较高,货币周转快,因而其能值货币比率均较低。桂林市近年来能值货币比率(EDR)逐年有所降低(图1,折线b),明显低于甘肃(11.88×1012sej/$,2000年)和新疆(14.7×1012sej/$,1999年)能值货币比率[7-8],但仍高于江苏(3.02×1012sej/$,2000年)和福建(2.76×1012sej/$,2000年)等沿海省份的水平[9-10],表明桂林市经济开放程度和流通程度不高,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 2.3能值投资率 能值投资率(emergyinvestmentratio,EIR)为来自经济反馈能值与来自环境无偿能值的比值,是衡量经济发展程度与环境负载程度、评价产业竞争力的指标。其值越大则表明系统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对资源条件的压力也越大。目前,全球平均能值投资率约为2,发展中国家的能值投资率一般较低,因为需要依靠自身环境资源来发展经济,而发达国家需要购买较多的外地能值资源支撑其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维持生活的高消费,能值投资率较高(美国和西班牙为7,印度为2.4[11])。桂林市2003—2008年能值投资率EIR情况,近年维持在1.1左右(表2),发展水平较低,显示桂林市环境负载能力不高,利于“桂林山水”的保护,但经济发展速度及其水平还处于较低状态,产业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 2.4电力能值使用比 #p#分页标题#e# 电力能值使用比(fractionofemergyusedfromelectricity,FEE)为电力能值量与总能值使用量U的比值。电力作为高品质的清洁能源,其使用程度能反映区域开发程度,发达地区电力使用程度一般远高于发展中地区。图2为近年来桂林市电力能值使用比FEE情况,多年波动程度较大,近二年明显下降。桂林市电力能值使用比例明显低于福建(19%,2004年)、江苏(20.8%,2000年)、甘肃(11.36%,2000年)等省份的水平[7,9-10]。这说明:①桂林市工业不够发达、电气化程度较低,部分工业企业可能采用燃煤供热;②桂林市的电子、橡胶、机械、纺织、医药、客车、工艺美术等支柱产业耗能一般较低。表明桂林市目前的产业发展定位是基本适宜的。 2.5能值使用强度 能值使用强度(emergydensity,ED)即能值功能密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值总利用量U与该国家或地区面积(Area)之比,这一指标反映了被评价对象经济发展强度和等级两个特性。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能值利用量越大,则能值使用强度越高,说明经济越发达,在等级中的地位也越高,同时面临的环境压力也大。近年桂林市能值使用强度ED曲线,由2003年的12.029×1011sej/m2上升到2008年的18.079×1011sej/m2(表2),增加了50.30%,但与沿海某些地区还有较大差距,如江苏省2000年能值使用强度为30.60×1011sej/m2[9]。说明桂林市经济发展程度不够,所面临的环境压力较为有限。 2.6人均能值使用量 人均能值使用量(emergypercapita,EPC)指总能值使用量U与该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比值,是评价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从宏观的生态经济能量学角度考虑,用人均能值使用量来衡量人们生存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高低,比传统的人均收入更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一般来说,人均能值越大,表明人均享受的能值越高。近年来桂林市的人均能值使用量EPC曲线,从2003年的6.818×1015sej/人提升到2008年的9.887×1015sej/人(表2),显示了桂林市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但与国内较发达的广州市(13.39×1015sej/人,1995年)、北京市(11.02×1015sej/人,1995年)人均利用能值以及欧美发达地区人均能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4,12-13],目前桂林市人均GDP仅1743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4636元/a、农民人均纯收入仅4465元/a,人民生活还处于较低发展水平。桂林市仍然是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 2.7环境负荷率 环境负荷率(environmentalloadingratio,ELR)为系统不可更新能源投入能值总量与可更新能源投入能值总量的比值。较大的环境负荷率表明经济系统能值利用率强度高,对环境压力也较大。环境负荷率是对经济系统的一种警示,若系统长期处于较高环境负荷率,将产生不可逆转的功能退化。近年来桂林市的环境负荷率ELR由2003年的4.555上升到2008年的7.159(表2),环境压力呈不断加大趋势。究其原因,除了桂林市更新资源能值较低(表1)外,不可更新资源消耗和输入劳务的能值总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原木、粘土、石灰石等不可更新资源的大量消耗,导致环境压力不断加大,说明桂林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2.8人口承载量 人口承载量(populationcarryingcapacity,PCC)是指以当前环境状况为标准,系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2003—2008年桂林市实际人口从4904663人增加到5083215人,可承载人口却由3474186人下降到3324365人(图3)。2008年桂林市的人口是目前生活标准下桂林市人口承载量的1.53倍,这表明在现有发展模式和经济水平条件下,桂林市的资源、生态、环境均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现有耕地总量、发展高效农业和高科技产业,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9系统可持续发展性能指标 系统可持续发展性能能值指标(emergyindex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EISD)为能值产出率与能值交换率乘积和环境负载率与废弃物能值指标之和的比值。该指标值越高,说明单位环境压力下社会经济效益较高,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好。桂林市可持续发展性能的能值指标从2003年的2.710急剧下降到2008年0.865(图4),可持续发展能力迅速减弱。分析其原因:2003—2008年桂林市净能值产出率从5.748上升到6.749,经济活动的竞争力有所提高,但由于原材料价格逐年快速增长,购买生产商品货币相当的能值迅速增加,而对应的产业结构调整没有及时跟上,循环经济发展没有同步跟上,环境负载率和废弃物影响指数有所提高,使得能值交换率从2.185快速下降到0.927,可持续发展性能的能值指标快速降低。随着经济的快速扩张,桂林市对不可更新资源的开采力度越来越大,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间的矛盾逐步显现,加快产业转型、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农业特色种养-特色农林药产品深加工-生态旅游与特产营销的循环产业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结论与建议 从能值分析的整体水平来看,桂林市生态系统的总应用能值主要由本地的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输入可更新资源以及输入劳务等能值构成,在既保护“桂林山水”又努力发展工业的基础上,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都在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系统的自然环境压力也在不断增加。桂林市的能值投资率为1.1左右,显示桂林市经济发展速度及其水平仍处于较低状态,且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外界输入,经济扩张主要为数量的扩张;桂林市的环境负荷率由2003年的4.555上升到2008年的7.159,其可持续发展性能的能值指标从2003年的2.710急剧下降到2008年的0.865,表明桂林市在快速推进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资源约束增强,环境压力增大,现有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为此,提出如下对策: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淘汰污染严重、工艺设备落后、科技含量低的技术或相关产业,增加科技投入,加强电子、橡胶、机械、医药、客车、轻工食品等产业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p#分页标题#e# (2)合理开发利用本地生态资源、土地资源,构建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同时,适度对本地可更新和不可更新的无需付费的能值财富进行开发利用,如水力资源、太阳能等,为桂林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3)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建立以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为特征的生态产业群,依靠科学技术和政策扶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尤其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种养-农林药产品深加工-生态旅游与特产营销的循环产业,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