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档案管理范例6篇

毕业档案管理

毕业档案管理范文1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毕业档案;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0-0071-02

毕业档案记载着大学生在校期间素质、学业、能力、个性和家庭情况等各种信息,是了解考察学生历史和现实情况的主要依据,也是毕业生就业落户以及今后升学、选拔、任用、考核、离退休的主要依据。因此,大学毕业生应重视并正确对待自己的毕业档案。

毕业档案的现状及原因

目前,在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毕业生中流行着一种档案无用的观点,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体制了,用人制度日趋灵活,用人单位看重的是劳动者的能力,档案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重要作用。因此,不少毕业生在毕业时根本不关心自己档案的去向,有的将档案留在学校就不管了,有的改换工作也不调档案,将档案留在原工作单位不管不问,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档案在哪里。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用工形式多样,许多用人单位在录用和管理员工的时候并不看重档案。二是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大都是自谋职业,部分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尚未落实工作单位,就将档案留在学校,在找到工作之后,或是因为已经身在外地,或是因为忘记,而没有回学校办理档案移转手续。三是毕业生在就业之后由于种种原因要离开原来的单位,此时,往往需要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交纳违约金,许多人因为不想交纳这笔违约金,就在未经原单位同意的情况下,“跳槽”去了另一家单位。而用人单位则因为员工没有交纳违约金而不为其办理档案移转手续,扣押了其档案。时间一长,“跳槽”的员工觉得没有档案也没有什么影响,也就不再关心自己的档案关系了。四是有的毕业生因为存档费太高,觉得档案也没有什么作用,因而对自己的档案置之不理。

正确认识毕业档案的作用

(一)认清大学毕业生“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的关系

大学毕业生的学籍档案是指通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并被录取的大学生的档案,以文字资料的形式记录了学生的高考成绩、在校学习成绩、家庭状况、在校期间表现和奖惩情况等,是原始资料。大学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是由学籍档案转换而来,是指大学生毕业后,在其学籍档案中放入该毕业生的报到证,然后由学校将档案转交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这时的学籍档案正式成为人事档案,需要经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签订就业协议,然后,履行相关毕业程序并取得报到证后,才得以形成。

(二)认清大学生毕业档案的合法去向

国家规定,大学生的毕业档案一般有以下三种合法去向。

档案转到工作单位 大学生毕业后找到了接受户口的单位,档案和户口都转到工作单位。这是通常认为最正规的一种档案处理方式,但据统计,在高职院校中属于这种情况的不到10%。

档案留在学校 国家规定,允许毕业时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大学毕业生户口、档案留校保存两年。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大学毕业生档案留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这种方式适合有就业愿望但尚未就业的毕业生,此种方式的优点与缺点并存。优点是学校的诚信度一般较高,代毕业生保管户口关系和档案不收取额外费用,缺点是毕业生档案留校只是延长了择业期,与学校没有人事隶属关系,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学校均不能出具。学校保存的毕业生学籍档案只是“存放”,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无法缴纳社会保险,将来也无法计算工龄,从而会影响养老金的数额计算,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得不偿失。

档案转至就业部门或人才交流中心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考研、创业、灵活就业的毕业生。此种方式也是各有优缺点,优点是易于毕业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缺点是由于毕业生与就业中心交流相对较少,容易导致信息不畅。

除以上三种情况外,还有高职院校学生自行提取、保管档案的现象。他们认为自行保管档案即方便,又省钱。实际上,按照国家规定,严禁个人保管本人或他人的人事档案,除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及普通高等院校可保管大学毕业生档案外,其他任何机构无权保管。用人单位只能向这些部门调档、查档。大学毕业生自行携带档案还会导致工作中的许多信息无法入档、工作多年后档案仍是学籍档案等问题的发生。

(三)认清大学毕业生档案的作用

当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后,会面对诸如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养老保险办理、人事调动、社保福利、工龄计算、继续深造(如出国、考研)、考公务员等问题,这些方面都离不开档案。因此,档案看似一时用不到,但“弃档”会使个人的一些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会影响个人利益 有了档案,就可以享受到相关的人事、劳动、社会保障服务,如办理贷款,办理社会保险、失业保险等。无论是在原单位供职的人,还是辞职后另谋新职业者,在办理社会保险、领取失业金时,个人档案记录的工龄、工资、待遇、职务、社保参保年限等都是主要依据。

会影响毕业生转正定级和工龄计算 很多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后,没有及时办理参加工作的相关手续,工作几年后仍然是学生身份,从而影响了自己的转正定级和工龄及退休金的计算。

毕业档案管理范文2

1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毕业生人事档案虽然重要,但是从目前大多数地方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来看,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1毕业生对人事档案不够重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人才流动等外部环境的逐步宽松,特别是组织人事政审工作相对减少,一些毕业生就认为人事档案的作用不大了。却不知将来政审、调资、出据证明、职称晋升等均要以档案材料为依据。

1.2档案管理手段相对落后

地方档案管理仍以传统的手工操作为主,整档工序复杂,档案管理人员常年忙于材料的收集、入袋、整理、拆、装、订等大量简单重复的劳动,档案管理人员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内在信息。即使利用计算机管理,也仅限于名字与档案号输入、输出与检索的管理,没从根本上改变手工操作运转慢、利用率低、效率低下等问题。

1.3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

管理档案的部门只照搬中组部下发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没有形成自己的实施细则和工作制度,仅充当档案“保管员”的角色,对接收到的毕业生档案,只是编号入库了事,这些不规范的操作导致了档案内容不全、管理混乱、档案材料遗失等问题。

2解决办法和措施

2.1提高对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和高校的沟通协调机制和信息联动机制

加强宣传力度,要大力宣传《档案法》、《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条例》等相关人事档案法律法规,让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机构明确管档职责、档案管理原则、档案整理及转递规定等,提高业务水平,增强责任心,并在实际工作中切实规范操作。

2.2加大人事工作力度,彻底解除毕业生的后顾之忧

一是要不断完善人事的内容。要适应存档个人的多种需求,如办理转正定级、确认干部身份、参加各类考试资格审查、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出国政审、社会保险缴纳、组织关系管理、户籍挂靠等一系列社会化的人事人才服务。二是要逐步扩大人事的范围。在继续做好“个人”的基础上,积极向各高校联系,宣传人事政策,制定毕业生人事的优惠政策,对毕业生实行以学校为单位的“集体”。

2.3加大对毕业生人事档案托管机构的审查清理力度

要营造毕业生人事档案托管的良好环境,保障广大毕业生人事档案的合法权益。要加强立法,用法律法规净化档案托管环境;加强市场监管,严格禁止私自保管档案,严肃查处非法保管档案的行为,坚决取缔违法中介机构;定期开展清理整顿工作,,坚决打击人事档案管理违规行为,坚决打击损害存档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努力营造运行规范、恪守诚信的市场环境。

2.4加强对毕业生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做到人事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科学规范

一要对接收到的毕业生档案应重新整理,按照《干部档案管理条例》重新分类、编写目录、装订成册。二要加强收集工作,完善档案内容。创新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机制,注意收集能体现其近期经历,职业资格、业绩能力、诚信记录、单位考核等材料充实档案内容,提高档案的价值。三是实行专门统一管理,建立专门的毕业生人事档案库,开发多种检索方式,便于查找与利用,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

2.5创新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实现现代化管理

要增强创新意识,在档案整理过程中更新工作手段。要利用各种方式,积极与单位和个人取得联系,督促其补充档案材料,延续托管关系。加强现代化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要利用计算机方便档案信息录入和查找,加强档案网络信息化建设,方便广大人员远程查找、查询和咨询,提供网上办公服务,实现人事档案保存数字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网络化。

2.6加大毕业生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立人才储备库

通过对毕业生人事档案的整理,选出其中可反映毕业生知识水平、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并建立以姓名、年龄、学历、专业等为标题的多种检索方式,建立专门的毕业生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库,作为政府的人才储备库。

【参考文献】

[1]刘淑杰.对加强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决策探索,2007-03-28.

毕业档案管理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毕业生档案 电子化

高职院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电子化的必要性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广泛普及和应用给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多方便。毕业生电子档案便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它不仅使得毕业生档案管理发展为电子化方式,方便学生、学校、用人单位的快速查询、保存,同时也实现了远程佐证。传统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纸质档案主要包括:高校毕业生登记表、学生成绩单、学生实习鉴定表、体检表、奖惩资料、高中毕业登记表、党(团)材料、高校招生报名表、志愿表等资料。这些都是高职院校毕业生档案里最原始的一手资料,基本属于手工填写,学校仅此一份,一旦遗失或损坏将对学生就业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毕业生档案管理电子化就要从源头做起,档案管理人员应从学生入学就开始着手学生个人资料的收集、鉴定、整理及电子化录入,利用扫描设备等高科技方法实现毕业生档案管理电子化,以保障毕业生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永久性。此外,毕业生电子档案同时具有方便存储、快捷利用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易于保存,便于查询

传统的纸质毕业生档案大多数会因为年数长久而引起纸张的泛黄、字迹模糊;此外,由于保存空间难以长久保持干燥的环境或者是因为一些虫子的撕咬、人为的管理不当等因素都会使纸质档案受到一定损伤。与纸质档案相比,电子档案则不需要面临以上问题,其只是保存在网络空间内,且可以多次备份,因此更加易于保存,且可以通过搜索或引索功能快速查询所需资料,具有更大的优势。

2.具有更大的服务价值

与传统的纸质毕业生档案相比,毕业生电子档案达到了信息资源共享的最大化。例如,学生学历电子档案,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网络系统确定该学生的真实学历,有效发挥毕业生档案电子化网络化的重要作用,使用人单位通过本校数据库平台调取该毕业生本人的档案信息,了解学生详细资料。促进了学生就业速度,为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量才用人”提供真实的全面的学历信息,大大减少了毕业生就业市场不诚信的行为。

高职院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电子化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的标准来限定高职院校毕业生电子档案的管理范围

由于我国的电子档案发展起步较晚,因此到目前为止,高职院校毕业生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标准来限定哪些信息应纳入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中、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料各自应保存多久、哪些需要重点保存等,甚至是各个单位都是独自为政,标准不一,既没有弄清哪些该单独保存,哪些应该与社会资源共享,造成毕业生档案资料没能被充分利用发挥其完整性的作用。

2.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电子档案难以确定其真实性、原始性

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化以及黑客、电脑病毒的入侵等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生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原始性难以确定。由于每个学生的字迹都各有其特点,纸质档案可以通过个人签名、文字、图形等有形方式来确保档案的真实准确性;而与纸质档案相比,毕业生电子档案明显更容易被篡改,且无迹可寻,降低了档案的真实准确性。

3.档案管理人员对毕业生电子档案管理的认识不足

很多院校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切实认识到毕业生电子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及优势,使得他们根本就不重视甚至是忽略毕业生电子档案的归档与整理。

高职院校毕业生档案电子化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制定科学规范的毕业生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及统一标准

在毕业生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中,为更加有效地面临复杂的网络环境,就必须使其管理工作从一开始就有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及必须遵循的统一标准。这一规制和标准的确立必须秉承科学严谨的制定程序,详细制定从毕业生电子档案的设置整理、分类归档、保存、修改等方面的具体规则。

2.切实保障电子档案管理的原始性、真实性、准确性

在毕业生信息输入方面,设置密码时,规定采用数字、字母、特殊符号相组合的方式来设置毕业生电子档案个人密码,并时常变动,降低个人密码被盗、黑客入侵等潜在风险;在学院档案部门集体信息录入及确认中,配合使用电子指纹录入、电脑拍照,使得信息与指纹、照片三者相符合,保障毕业生电子档案的真实准确性;在毕业生电子档案管理中,对于个别重要档案资料,同时要进行纸质档案保存,并扫描到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中,保障电子档案的原始性。

3.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培训和对电子档案管理的规范性认识

应加强高职院校毕业生电子档案管理人员信息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现代化技术操作水平,及时更新毕业生电子档案管理内容,促使高职院校毕业生档案电子化管理从根本上从传统档案管理的思维方式向网络化、数字化的毕业生电子档案管理方向转化。

结 语

高职院校毕业生档案电子化管理要想实行科学有效的规范管理,必须从网络的大环境下考虑,采取内外结合的双重保护措施。在毕业生电子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到技术、环境、人员素质、网络等多方面的因素,并结合本院校的实际情况以及毕业生电子档案管理的自身优缺点,要重视相关电子技术的学习以及新型科技的运用,同时要注重本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个人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保障电子档案的安全性、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同宇、李哲:《电子档案管理方案的实施与注意事项》,《企业管理资讯》2009年。

[2]余屹:《浅谈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实践应用》,《有线电视技术》2004年。

毕业档案管理范文4

【关键词】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

21世纪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资源的比较优势将越来越明显,人才流动的数量与质量会逐步增强。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就成为人事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本人就目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对策,提出自己的拙见。

一、目前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毕业生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准确、齐全、完整的毕业生人事档案,历史全面地记载着毕业生的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学习成绩、实践能力及个人特长等信息,是反映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最重要依据。但是就目前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毕业生对人事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作中心的转移,组织人事政审工作相对减少,一些毕业生就认为人事档案“没什么用了”、“作用低了”,另一些就业于私营企业、民营企业等没有人事主管权的非公有制单位的毕业生,更是“遗忘”了自己的档案,怀着一种要不要档案无所谓的态度,其不知将来政审、调资、出据证明、职称晋升中均要以档案材料为依据。这种对人事档案重要性的欠缺认识,势必会影响人事档案在人才资源开发中所起的作用。

(二)档案管理不规范

档案管理部门只照搬中组部下发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没有形成自己的实施细则和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不严格现象,收集、归档工作被动不及时;另外管档人员在管理上流于形式,仅充当档案“保管员”的角色,对接收到的毕业生档案,只是按学校或接收时间不同在原档案袋上直接编号,这些不规范的操作导致了档案内容不全、管理混乱等问题,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严肃性,降低了人事档案工作效率,更谈不上为毕业生提供优质服务了。

(三)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档案管理部门的管理手段还是手工操作,即使利用计算机管理,也仅限于将名字与档案号输入、输出与检索的管理,计算机现代化管理的潜力完全不能发挥出来,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手工操作运转慢、效率低的问题。

二、做好新时期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路及对策

从上述问题来看,目前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已远跟不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为使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广大毕业生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增强创新意识,更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对毕业生人事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一是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毕业生对其人事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做好咨询服务工作,利用多种渠道向毕业生宣传有关人事档案的管理知识,要让广大毕业生充分认识到,毕业生人事档案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对毕业生今后的就业、生活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人事档案是反映毕业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企业或用人单位选贤举能的重要依据,是对毕业生本人进行定位的重要参考,即使不设人事档案的企业、公司也是十分重视人事档案所提供的人才信息的。

二是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管档人员素质。新时期人事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同时也给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档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人才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开发、管理和利用好毕业生人事档案这一信息资源。

(二)加强对毕业生人事档案的科学规范化管理

一是要全面普查案卷,去糟取精。对接收到的毕业生档案应重新整理,剔除无用的案卷资料,对所保留的案卷资料重新组卷。重新组卷的原则是尽可能将那些相互关联的资料组合在一起,并编写页码、目录、标题,一一对应,装订成册。

二是要加强收集工作,完善档案内容。按照《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制度,全面收集材料,特别是对人才信息需要完善的档案内容,注意收集那些能体现毕业生实践能力、思想品德、政治素质等方面的材料,了解其近期经历,将其培训进修登记、科研成果、等新记录补充进档案内容,准确、客观地反映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现实表现,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

三是要实行专门统一管理。将所有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统一整理,分门别类,按照人员年龄、学历、专业、姓名等统一编号,并建立多种检索方式,便于查找与利用。建立专门的毕业生人事档案库,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

(三)创新档案管理模式,实现现代化管理。

毕业档案管理范文5

[关键词]高校;学籍档案;学籍档案管理;档案利用

按照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办法,学籍档案属于教学档案类,学籍档案占了教学档案相当大的比例。学籍档案是对学生德、智、体诸方面表现状况的全面的、历史的综合反映,它来源于学校的教学行政管理和教学业务活动,即“教”、“管”、“学”的过程[1]。本文所指的毕业生学籍档案是学生毕业后各部门各学院移交给校档案馆保存以便为学校、师生和社会提供利用的档案资料,而非学生毕业随学生本人档案转至工作单位或报到单位的那部分学籍档案资料。毕业生学籍档案具有“原始性”“历史性”“记录性”,“原始的历史记录”是学籍档案的本质属性[2]。就近几年学校实际来看,毕业生学籍档案主要包括毕业生的纸质学籍表(卡)、学籍附表、成绩单等。

一、毕业生学籍档案的利用价值

随着毕业就业人数的增加,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突显档案利用价值的重要性、真实性。档案的利用价值是满足社会需求的有用性。毕业生学籍档案的利用价值简要归纳如下:

首先,凭证价值。毕业生学籍档案从形成规律来看,它是毕业生在校期间综合表现的历史记载,是毕业生整体素质的客观反映。其次,参考价值。用人单位依据档案的全部原始记录材料,掌握毕业生全貌,评判毕业生优劣,选拔优秀人才,实现用好人才。再次,社会价值。从本校档案利用登记表看,毕业生学籍档案服务于学生就业、企业招聘、职务晋升、职称晋级、各类报考、出国留学、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各类公证等诸多社会活动,满足学校、师生、社会的利用需求。

二、毕业生学籍档案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1、档案材料缺乏规范。以最近2013年归档的30个本科学院85个专业9198名学生的学籍档案资料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学籍档案不够重视,书写内容错误、不全,书写字迹不清、随意涂改,签字漏签,未粘贴照片,鉴定评语不实,奖惩没有记载,公章加盖错误,材料不齐全不完整等等。

2、方法与手段缺乏创新。如在办理出国(英文)成绩档案的过程中,利用者要求时间紧,同一时期内要求办理的人员较多,工作量较大,现有能力无法满足所有利用者意愿,因此努力提高档案开发利用手段和水平,是摆在档案馆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3、档案管理系统有待升级。目前我校南大之星档案网络管理系统的档案目录数据主要靠逐条手工录入,随着人数的急剧增长,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管理的需要,有待加强学习,普遍采用数据导入功能,可以将EXCEL等格式文件与管理系统相衔接,自由导入导出表格,避免手工录入信息的耗时和错误,提高工作效率。

三、毕业生学籍档案管理的相应对策

1、培养档案意识,注重法规学习。首先,培养学生档案意识,使学生了解档案的重要性,知道哪些档案可以在档案馆查询利用;提高教师档案意识,提高归档质量,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其次,学习有关档案法规与文件。学习领会《档案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黑龙江大学档案管理办法》等法规和文件,明确档案工作流程,从档案收集归档到查询利用,做到依法治档,遵循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要求,使档案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实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加强队伍建设,完善规范体系。学籍档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积极推进学籍档案专兼职管理队伍建设。选拔政治过硬,认真负责,熟悉档案业务和学生管理,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同志负责学籍档案工作。规范工作用语,熟悉专门术语,按章办事,遵守程序,求真务实,提高效率,促进工作的高效、快捷、准确、规范。学籍档案规范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学籍管理人员和学籍档案人员难以有效组织实施,需要把所有的规范标准按其内在联系组成一个科学的有机整体――学籍档案规范体系[3],就本校现状来看,专兼职队伍人员分布在档案馆、学工部(学生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相关负责科室老师以及各学院教务员、辅导员老师中。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实现专门术语的统一、规范和标准,便于相互交流,利于档案检索。推进部门二级档案员制度,提高业务素质,规范部门立卷,加强密切合作。档案馆随时了解、督促、检查学籍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3、拓展管理系统的开发利用。随着招生规模扩大,学籍档案数量庞大,本校借助信息化、数字化有力条件,2003年采用了南大之星档案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了全校各部门各类文件网上分类归档管理,方便了查询、利用,实现了档案的接收准度、处理速度、利用效度。档案网络管理系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管理的方便,但仍需开发利用其真正价值,如随着利用率的提高,频繁翻阅纸质档案,存在坏损风险,因此将纸质学籍档案原件扫描,存储电脑之中,上传至管理系统,缓解纸质档案磨损,提高查找利用效率,建立电子档案为主,纸质档案为辅的档案管理制度是今后改进创新之处。

4、加强校际间学籍档案管理经验交流。高校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有学籍档案管理制度就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不足,制约管理的效率,加强校际间学籍档案管理经验交流成为“冲破学籍档案管理瓶颈的突破口”[4],有利于发现自身盲点与缺陷,互相学习,彼此借鉴,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毕业档案管理范文6

【关键词】技师学院 学生档案管理 毕业生就业

技师学院学生的档案材料,不仅记载了其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思想品德、身心健康状态等信息,而且是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录用学生的主要参考依据,在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其个人档案仍然是职称评定、学习深造和各级组织选拔、任用、考核的重要凭证。因此,加强学生档案管理,对于促进毕业生就业、规范就业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一、技师学院学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档案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落后。虽然学生档案管理对于毕业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一些技师学院学生档案在管理理念上却十分落后,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不够重视学生档案管理,没有把学生档案管理放在学校重点工作项目上,并且投入的资金十分有限,导致学生档案质量不高,不能充分起到促进毕业生实现成功就业,帮助用人单位尽快了解、用好毕业生的功能。另一方面具体表现在学生档案管理观念上仍然停留在汇集学生在校的政治表现和毕业阶段的终端学习成绩,而对用人单位所急需要的信息。在管理模式上,大部分技师学院学生档案管理比较混乱,或是人事部门管,或是学生处管,又或是在各院系分散管理,由于没有固定的管理部门,导很多学生档案都没有进行系统整理,都是要等到学生快要毕业的时候才进行集中整理。这些零散的不规范的学生档案根本不能够促进学生的就业,而学校这种陈旧落后的管理模式根本无法适合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

(二)学生档案材料内容陈旧。学生档案材料应该具有丰富多样性和实用权威性的特点,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再加上技师学院相对于高校而言,和企业的合作更为频繁和紧密,用人单位在选择和录用人才时更想要看到的是学生的心理测试成绩、各种技能竞赛证书和社会实践活动材料等,但是大部分技师学院的学生档案材料仍然停留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奖惩情况、党团材料、体检表等内容上,这样的档案材料根本不能够准确而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全方位地展示学生的精神面貌,不能体现学生的竞争力,因此,内容陈旧的学生档案材料是不能够很好地服务于学生就业的。这就要求技师学院在学生档案管理方式上,特别是对毕业生在校期间成长成才的行为表现方面形成的档案材料要实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为用人单位提供客观详尽反映毕业生整体情况的档案资料。

(三)学生档案意识普遍薄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毕业生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毕业生毕业由以前的国家统一分配变成了现在的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双向选择,用人单位更加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并不过多关注学生的个人档案,而学生更加关心的则是工作待遇和工作前途,特别是技师学院的毕业生,大多都进入了外资企业或民营企业,而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实行人事,把毕业生的档案放在人才中心保管,这样就导致许多毕业生不关心档案的去留或者干脆不要档案,形成档案有没有关系不大的错误意识,这样最后就导致出现毕业生和档案分离的现象,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四)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技师学院普遍不重视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引起专门的档案管理专业的人才,导致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都是从其他学科转行而来,因此他们的素质业务水平普遍不高,专业能力普遍不强,由于这些管理人员不具备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功底,因此,他们在具体工作中经常出现文字材料纸张规格不一、书写不规范、材料缺失等问题,再加上缺乏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最终造成学生档案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因此也就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个人信息和能力素质,也就不能够有效地服务毕业生就业。

二、加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做好为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首先,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学生档案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学校领导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不断更新学生档案管理理念,把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当作学校的重点工作去抓,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学生档案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将更能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材料归入学生档案之中,保证学生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同时在收集和整理学生档案时一定要写要规范、字迹工整,不要出现错别字,保证学生档案材料的准确性。

其次,要引进先进技术来提高学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技师学院的学生档案管理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必须要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来提高学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一方面我们要将学生的基本信息录入数据库,建立学生的电子档案,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学生档案进行迅速而有效的整理、分类和重组,从而有利于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以最便捷、最快速的方式进行搜索和利用。

再次,加强宣传力度,提升学生的档案意识。我们要从大一阶段就要加引导学生认识、重视、明白档案的重要性,从而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档案意识,以便在毕业时学生能够妥善地处置和保管好个人档案。

最后,技师学院要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技师学院要在资金和政策上全力支持学校的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一方面要加大在职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主动服务意识;另一方面,要引进一批高素质的专业的档案学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能量的人才队伍,以便以最专业、最快速的标准为毕业生的就业做好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海英.职业院校学生档案管理与就业推荐的联系[J].科技创新导报,2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