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知识范例6篇

垃圾分类知识

垃圾分类知识范文1

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

2、厨余垃圾包括剩饭剩菜,骨头,菜根,杂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处理堆肥。

3、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需要特殊安全处理;其他垃圾包括上述几类以外,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采取卫生填埋。

(来源:文章屋网 https://www.wzu.com)

垃圾分类知识范文2

关键词:垃圾分类;北京市;昌平城区;分类状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62-03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一般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我国一度采用混合收集方式,即城市生活垃圾不需要任何处理,混杂收集然后集中处理的方式,基本采用填埋法处理,也就是不进行垃圾分类。这种方法不受时间限制,随时可以处理,不需要全民参与分类,处理垃圾时也简单粗暴,但是其后果显而易见:其中可回收的资源无法再利用,有毒有害垃圾也会污染环境。

一、昌平区小区垃圾分类状况

1.小区垃圾分类状况。根据小区的社区公共环境建设、物业建设、住宅的户型及面积、大致的居民月平均收入等因素可将小区划分为高、中高、中、低四档。(1)高档小区。每栋楼都有垃圾分类指导员,设有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三种垃圾桶,也设有回收点。但是垃圾分类指导员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居民反映没有见到垃圾分类指导员工作;三种分类垃圾桶也没有真正做到分类,居民们没有按照垃圾桶上的标识将垃圾分类处理。而回收点的作用不大,只有距离回收点较近的居民才会使用其安放自家杂物。小区内也没有过期药品、电池、水银等危险垃圾特殊回收的方案。物业按照上级要求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在宣传栏张贴海报,很少有深入的宣传。(2)中高档小区。居民丢弃垃圾时并没有核对垃圾桶上的标识,而是选择离自己较近的垃圾桶,而且其中的废电池也没有特殊处理。居民们普遍存在着垃圾分类的意识,也会对废纸、塑料瓶进行废品回收处理,但是对于其他的生活垃圾并没有分类处理,特殊垃圾处理箱位置设置不合理,很少有居民使用。回收点居委会用来放置闲置物品。而垃圾分类宣传有过一至两次深入的宣传。(3)中档小区。某小区毗邻昌平区两个偏向理科类的重点高校,进行垃圾分类宣传的大学生志愿者非常多,几乎定期举行垃圾分类宣传,垃圾分类宣传非常好,宣传橱窗中贴着相关的非常详细的资料,居委会有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电池、灯管的分类处理箱,其中确实有居民所丢弃的垃圾。但是居民没有利用回收点,而是自己处理废品。居委会在小区的所有出口都安放了特殊垃圾回收桶,使用效率较高。但是普通生活垃圾只有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这两种。并且在执行过程中,很少有居民进行分类处理,执行状况较差。(4)低档小区。某小区居民以某厂老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租住为主,居住面积普遍较小,住房类似于保障性住房。居民收入普遍较低,知识水平较低,垃圾分类意识较低。物业建设缺乏,居委会的大门紧锁。回收点没有使用痕迹,也没有分类垃圾桶,普通垃圾桶较少,平均3栋楼有一个垃圾桶,整体建设较差。居民反映整个小区对垃圾分类的建设较差,几乎没有垃圾分类宣传,没有分类垃圾桶,也没有特殊垃圾分类处理。但是居民们有一定的垃圾分类意识,由于分类麻烦,认为政府不会进行后续处理等原因而不进行垃圾分类。(5)实际调查结论。昌平城区的小区都设有昌平区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但是可利用率低,基本是放置闲置物品。不同档次的小区垃圾分类的状况不同。高档小区的垃圾分类状况相对较好,设有三种分类垃圾桶:回收、不可回收和厨余垃圾。中高档小区一般设有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分类垃圾桶,低档小区的垃圾分类状况较差,没有分类垃圾桶。高档和中档小区的垃圾分类宣传较好,低档小区的宣传状况较差。但是,最终垃圾运走都是集中统一运走,并不分类处理。

2.问卷调查中的垃圾分类状况。日常生活垃圾处理上,11%的被调查者对日常的生活垃圾不出售也不分类,60%的被调查者将废品出售,其余的投放进垃圾桶,只有29%的居民将垃圾将废品出售后,分类投放其余垃圾;22%的小区没有分类垃圾桶,58%的小区虽然有但是没起效果或者效果不大,仅有3%的小区有分类垃圾桶且执行得很好。只有4%的小区对药品、电池、化妆品瓶、水银温度计等有毒垃圾进行特殊回收,绝大部分小区对此都没有回收点或者弃之不用。所有小区都设有统一的回收点,但是99%的居民认为该回收点没有被合理利用。50%的居民表示自己居住的小区没有举行过垃圾分类的相关宣传,41%表示虽然进行过,可是并没有起什么用。没人认为垃圾分类宣传好,执行好,这说明居民普遍认为垃圾分类状况较差。

二、昌平城区垃圾分类现状和存在问题

1.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北京市昌平城区生活垃圾的生产量以3%左右的速度逐年增加,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和消纳已经成为困扰城区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中共北京市政府在生活垃圾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但是从长远发展角度看,垃圾回收处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还没有深入人心,在实际行动上有很大欠缺。调查研究显示,虽然大部分居民了解垃圾分类,仍旧有超过半数人不能严格按照垃圾类别来丢垃圾。一是家庭生活中,不能做到垃圾分类保存。二是很多家庭在将垃圾扔进小区的分类垃圾桶的时候不能按标识投入。第二,居民垃圾分类知识匮乏。对于垃圾分类的知识,大部分居民有粗浅的认知。我国对于垃圾分类的前期宣传力度较大,但是深度不够。居民能够简单区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中青年人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要高于老年人对垃圾分类的了解。但是对于一些较为细致的垃圾无法进行区分。这种问题的出现不仅反映了我国垃圾分类知识宣传不够普及、深入,也侧面反映了我国垃圾分类标准不够明确、细致。第三,垃圾分类设施不完善。从家庭方面来看,居民家里不设分类垃圾桶,这就意味着垃圾分类前端的失败。但这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居民无意识,垃圾分类本身需要增加总投入,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影响实际执行。小区居民楼内没有配备完整的垃圾分类措施。垃圾处理的受益人为昌平区乃至北京市全体居民,那么垃圾处理的费用应该是北京市昌平区政府承担,以财政支出的方式下拨,实际上不少西方国家正是以这种方式付费。但是实际中我国垃圾分类责任主体不明确,垃圾分类有不明确的责任体系,这个不明确的责任体系也没有落实,财政政策上也没有具体的落实政策,这就导致了北京市垃圾分类雷声大雨点小。

2.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和知识中存在的问题。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显示,昌平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和知识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关于人们不按照分类扔垃圾的主要原因,35%的居民认为觉得麻烦,21%认为对垃圾分类回收的益处不了解,20%认为设施不全,无法分类,14%认为不知道如何分类,10%认为对职能部门不信任,认为还会将垃圾混在一起,分类是无用功。64%的居民表示应该积极配合垃圾分类。21%认为需要政策的鞭策,15%认为条件不成熟,难以分类。这说明,居民们是一定程度上了解垃圾分类的益处的,也赞成垃圾分类,但是由于现实原因(例如执行困难,例如麻烦)而放弃垃圾分类。如果政府有政策鞭策,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有成熟的条件,居民还是乐于垃圾分类的。在日常垃圾的处理中,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并不强,并且小区的设施也不够全面,影响垃圾分类的贯彻和实施。而且调查显示,大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能十分准确地分清生活中各种垃圾属于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

居民的经济水平和学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垃圾分类的知识。他们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而是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在可回收垃圾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全对的人或学历较高(博士),或是学习相关专业,而且收入较高(月收入超过6000元);而厨余垃圾的19%的错误率中,有10%的人月收入低于1500或者学历为高中及以下。学历高或者是经济水平高的人对于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在某些程度上,高于学历低或者经济水平较低的人。

三、解决建议

1.进一步加大社区宣传,社区物业部门发挥监管、指导作用。从之前的调查可以了解到,目前居民尚未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的习惯,因而一定程度上的指导和监督是必要的。一方面,物业部门可以定期在社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宣讲活动,指导居民将不同的垃圾放到对应的垃圾收容器中;另一方面,社区可以进一步改善垃圾收容器上的标签设置,在标签上注明更为详尽的内容,帮助居民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意识。

2.从厨余垃圾和其他生活垃圾入手,推动垃圾分类工作。餐厨类有机垃圾是填埋场污染空气和地下水的主要来源,也是目前居民垃圾分类知识薄弱环节。对于厨余垃圾,可以参考日本、德国等垃圾分类已经比较完善的国家,在现有的垃圾分类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垃圾分类标准。

3.进一步完善垃圾集中、运输,特别是垃圾处理时期的进一步分类过程。垃圾运输全程监督和管理,尤其是垃圾处理终端监管。在居民垃圾分类后,垃圾清运车并没有真正做到按照分类清运,而是将垃圾混合后统一运走,这就造成了前期垃圾分类的浪费。如果不改善垃圾分类的终端处理,那么前期的宣传、居民分类工作就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应该加强垃圾分类终端管理,如不同垃圾不同时段回收,或者一个垃圾车划分为不同的部分,分装不同类别的垃圾。

4.完善政策法规,用行政、经济和科技手段进行垃圾分类的实施。在现行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垃圾排放、组分的特点,政府可以实行更为具体全面的垃圾分类办法。同时,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城区在垃圾堆肥、垃圾焚烧发电、热能利用和污染控制、电子垃圾拆分等处理技术的科技含量,并鼓舞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资源综合利用效果。

5.贯彻落实现有的政策,加强监督,加强问责机制,建立并且执行完善的垃圾分类责任体系。垃圾分类的管理主体应该明确,各个部门划分明确的责任及义务,并且认真落实。不应该出现互相推诿责任或者无人落实负责的状况。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进行公示,不仅做到内部监督,内部问责,同时加强人民群众对于相关负责部门的监督,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的问责体系和监督体系。同时,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内部强化绩效考核机制,量化标准,真正发挥垃圾分类应有的效果,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做到造福百姓、资源利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梅.发达国家垃圾分类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2011,32(10).

[2]陈兰芳,吴刚,张燕,张仪彬.垃圾分类回收行为研究现状及其关键问题[J].Ecological Economy.

垃圾分类知识范文3

众所周知,垃圾的分类对垃圾的处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好做到环境保护、垃圾资源化利用。目前,我国垃圾分类回收已经全面展开,但回收效果非常差,效率不高,给后续处理带来了巨大压力。上海作为一座国际一流城市,其垃圾分离与处理能力和国际上同等城市有着很大差距,市政府现将垃圾分类回收作为重点开展项目,力争三年内全市所有区县完成垃圾分类及预处理工作。目前,上海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令人堪忧,要想完成市政府的预期目标将会是一场攻坚战。其实,通过居民调查不难发现,并不是说大家不愿去做,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去做,配套设施、相应环节都没有跟上。

从学生角度来看,他们对垃圾分类回收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能从新闻和各类宣传活动中知道垃圾分类与回收的相关信息,在学校的科学类课程中,也学习过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在小区垃圾站和公共场所的垃圾桶上,也可能见到过垃圾分类标志。但是学生并不清楚的知道垃圾分类的具体标准,也不了解垃圾回收之后的用途。

我们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与回收”综合实践活动项目活动,就是让学生明确垃圾的分类标准,认识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意义,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自己的言行影响周围的人们,投身到各社区目前开展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中。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中,同时利用垃圾分类调查为载体能探究考察校园内的垃圾分类现状,让学生学会访谈调查:制定访谈计划表、能在班内模拟调查,学会记录。然后通过调查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并用口头形式交流调查结果,初步具有探究调查能力。

研究的目标:(目标要明确,落实 2~3个目标即可)

1.      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和分类活动,知道垃圾分为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四类、认识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意义。

2.      通过访谈计划制定,学生能够体会访谈对象选择的重要性,能够例举访谈对象选择的一些方法,学生能参与问卷调查计划制定、访谈设计、发放、回收、数据整理,最后能通过分析、总结,发现校园垃圾分类的现状及出现问题的原因,培养探究考察能力。

研究的主要内容:(内容要具体,有研究重点和难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了,可伴随着越发严重的环境问题、资源的大量浪费。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和充分利用资源,可是大多数人都是有心无力,自己在家做好垃圾分类,到了小区门口,又统一扔到了一起;亦或者是看着五花八门的垃圾桶不知道该怎样去进行分类等等。现今上海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市政府了《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确定了垃圾的分类标准,并在街头、社区、公共场所设置相应合理的垃圾桶。

那如何让学生学会垃圾分类呢?除了来自家庭教育更多的是来自学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访谈探究活动,认识垃圾分类。

所以本研究的重点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和分类活动,知道垃圾分为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四类,认识垃圾分类的意义,建立环境保护意识。

皮亚杰指出:“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由学生自己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这就表明学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本研究借助垃圾分类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垃圾分类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考察能力,发现问题(校园垃圾分类现状)、确定调查目的(校园垃圾分类问题)、调查对象(同学、老师、后勤、保洁人员)、调查方法(访谈法)、确定调查内容(是否知道垃圾分类标准、是否平常垃圾分类投放……),及数据的收集,汇总归纳,最后得出结论,初步学会探究考察和团队合作。

所以本研究的难点是:学生能尝试访谈计划制定,体会访谈对象选择的重要性,能够例举访谈对象选择的一些调查方法,学生并能参与访谈设计、发放、回收、数据整理,最后能通过分析、总结,发现校园垃圾分类的现状及出现问题的原因,初步形成探究调查能力。

 

 

研究的主要对象:(具体到年级、班级、学科以及何种类型的学生)

三(2)班、三(5)班、三(7)班、三(6)班、五(2)班、五(6)班。

自然、探究

善于观察、善于言谈、敢于提问,社会交往能力突出

 

研究的方法:(即将用“什么研究方法(策略)”、采取“什么研究行动”解决问题)

访谈法

问卷法

实验法

预期研究成果:即经过研究和实践探索后,开发出可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包括形成:课程方案设计、课例、学生的成果与作品、经验总结(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方式、学习评价、教学策略、课程资源开发等角度任选2个方面写,其中必须要有学习方式或者学习评价(评价维度、观察点、方式))

 

活动设计(第1课时)

活动目标1.      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和分类活动,知道垃圾分为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四类。2.      通过活动调查,学会根据活动目的确立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制定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地点、调查对象、注意事项、问题、分工”的简单调查计划。3.      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在在家庭、学校、社区范围内实施调查活动,能运用文字在记录单内记录的简要内容;能够结合团队成员的优势,推荐合适人选,进行组内分工。活动准备:调查计划表(访谈、问卷、实地考察)、调查记录表学生: 调查计划表、调查记录表教师: 自制ppt活动环节师生行为说明&建议引入1、 引入:交流课前调查(1)   每天产生了哪些垃圾?(2)   生活中还有哪些垃圾?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活动一2、 视频:垃圾围城思考:每天产生大量的垃圾会造成哪些后果?3、 讨论: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你知道哪些垃圾处理的方法?(垃圾可以被填埋和焚烧)进一步思考:所有的垃圾都可以被填埋或焚烧么?(在垃圾填埋和焚烧之前一定要分类,否则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焚烧一些有害垃圾,会产生许多有害气体,填埋垃圾,会有有害物质渗漏到地底,污染土质)4、 讨论:我们该怎样来处理垃圾?(垃圾要分类来处理——把有用的垃圾分出来再利用;把有害的垃圾分出来做特殊处理)5、 讨论:你知道垃圾分类的标准么?(学生回答)6、 阅读资料:垃圾分类现行标准(我国在这次的第19次人民代表代表大会就指出建设生态文明,颁布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我国的垃圾分类标准。上海市也颁布了《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7、 交流:垃圾的分类标准以及每一类中包含的垃圾种类垃圾分为四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衣物、报纸等有害垃圾:药物、电池等干垃圾:纸巾、灰土等湿垃圾:粪便、果皮等    引导学生认识到大量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十分严峻。需要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处理垃圾。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垃圾的处理方法,认识到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性。    指导学生边看边思考:垃圾分几类?分别包含哪些垃圾呢?划下关键词。活动2思考:你在日常生活中垃圾分类有做到吗?生活中你的生活环境的垃圾分类现状。生:结合生活经验,发现生活中垃圾分类的现状问题。引出调查目的:学校垃圾分类现状。学生总结:个人:不清楚垃圾分类标准同学:没有设置相应的垃圾分类垃圾桶保洁员:垃圾分类在运输过程中直接被混为一起。工厂、建筑工地、餐厅:相应垃圾乱处理政府相关部分:分工不明确、相关法律方案不齐。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垃圾分类现象,从自身出发。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出发,从社会各个方面了解学校垃圾分类现状。 活动3思考:通过什么方法得知学校垃圾分类现状引出:通过调查,确定调查目的:学校的垃圾分类现状。思考:调查对象的确立同学、教师、保洁员、后勤人员。思考:调查方法的确立问卷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思考:问卷设计、访谈表设计、实地考察记录表设计。引导学生关注点多方面,明确问题调查的调查对象活动4出示一张完整的问卷调查表,思考:问卷调查表上该有哪些内容调查目的、敬语、调查说明、调查对象(年龄、性别)、问卷问题、感谢词出示较为粗略的问卷调查表,对调查表进行修改和填写,设计出问卷调查表。设计:小组之间的相互更正和填写,确定问卷内容,及分工。实施:组织学生完善表头后,结合班级互调查,进行填写。交流:若干张学生试填后的“访谈记录表”,对填写方法与技巧进行总结。交流分享:问卷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更正。问题从易至难的编写,问题通俗易懂,问题的长度控制。修改设计的问卷调查表。 引导学生调查方法的确立、知道如何去完成调查引导学生问卷表问题从易至难的编写,问题通俗易懂,问题的长度控制。 活动5对本节课完成的计划与记录表设计进行简单总结要求各组完善计划后交老师审核,审核通过可以依据分工在课外进行问卷调查计划通过审核后才能实施,意图强调计划的重要性与指导性。活动的个体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将依据计划中的个人分工开展。课后一周时间,学生依据分工,完成访谈任务临近一周结束,可安排各组组长了解组员任务完成情况,加以督促。 

 

问卷样表:

上海垃圾分类现状大调查敬爱的同学/老师/保洁员:您好!为了全面了解学校的垃圾分类情况,我们将对您进行调查(垃圾分类现状)。我们将非常感谢您参加此次调查活动,请您热心提供您的看法和意见,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支持,本问卷为单选题(答题要求)。可在选项中画√(答题方法)本调查是不记名方式,能倾听您的想法,我们感到非常荣幸。谢谢!  

 1. 题目1 [单选题] * 选项1  选项2  选项3 2.题目2 [多选题] * 选项4  选项5  选项6 3. 题目3 [单选题] * 选项1  选项2  选项3 4.题目4 [多选题] * 选项4  选项5  选项6  

 

 

问卷简案

学校垃圾分类现状大调查调查目的:学校垃圾分类现状调查对象:问题:             

 

 

分工合作表班级:       组号:                

 

 

 

 

 

 

活动设计(第2课时)

活动目标1.  通过汇总问卷调查,学生能够结合问卷所得调查结果,将问卷根据调查对象分类,整合信息。2.  通过结合数据,整合信息,分析学校垃圾分类的出现的问题及造成的原因。活动准备学生:各小组问卷记录汇总表(每组1套);2、问卷数据统计分析(每组1份)教师: 自制ppt活动环节师生行为说明&建议课程回顾交流分享:学生对课外问卷的经过、发现问题、解决方法进行交流。学生针对访谈存在的问题,思考计划制定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并作班内交流。引导学生针对问卷调查存在的问题,计划制定的完善方面可能有:调查对象的选择;问题设计;人员分工;地点选择等。活动1分享:各自分享的问卷调查结果思考:如何解决调查结果过于杂乱,难以分析引出:对问卷进行整理:按调查对象分类:将问卷依据调查对象进行分类汇总数据:同学、老师:生活中垃圾分类的情况,对垃圾分类标准了解情况,在班级设置的垃圾桶垃圾投放情况班级、校园公共场所:分类垃圾桶的设置情况、垃圾桶垃圾处理时垃圾的分类投放情况、垃圾桶旁是否贴有垃圾分类标准及宣传海报。保洁员:是否知道垃圾分类的标准,日常在垃圾运输过程中垃圾的放置,日常在回收垃圾时垃圾的分类情况。后勤部门:是否对垃圾分类进行宣传、监察工作,是否会对垃圾分类进行鼓励,垃圾分类的惩罚力度。 引导使用有效的问卷调查、注意是否存在重复数据,或无效数据。(无效数据一般指一行数据中有数据项缺失)活动2学生初步对组内数据进行统计,主要统计项为“知道垃圾分类标准、能否做到垃圾分类、垃圾桶的正确投放、垃圾的正确处理与运输”的人数,并给出大致的倾向性数据。  活动3思考:整合问卷信息,总结校园垃圾分类的现状,各个环节所产生的问题。归纳:垃圾源头——同学的垃圾投放情况(知道垃圾分类标准、养成垃圾分类投放习惯)餐厅的垃圾分类投放情况(知道垃圾分类标准、严格按照垃圾分类投放)垃圾桶设置——学校、班级等公共场所垃圾桶的设置。(按照垃圾分类标准投放垃圾筒)垃圾的运输——保洁员的垃圾分类投放情况(知道垃圾分类标准、严格按照垃圾分类投放工作)垃圾分类的相关机制——学校的宣传、监察、奖惩制度 总结:做不好垃圾分类,各个人群对象都有责任,垃圾处理环节每一步多很重要,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错都将前功尽弃。引导学生通过问卷数据汇总,从数据发现上海市垃圾分类的现状问题。多角度出发。思考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问卷记录汇总表

班级         组号_   _

一、选择统计

研究对象问卷问题人数同学知道垃圾分类标准 养成垃圾分类投放习惯 老师知道垃圾分类标准 严格按照垃圾分类投放 教室垃圾桶的设置垃圾桶按照公共场所垃圾分类标准投放 保洁阿姨知道垃圾分类标准 严格按照垃圾分类投放工作 后勤部门垃圾分类标准的宣传力度 垃圾分类监察 垃圾分类的奖惩         

 

数据分析

l       根据统计在          (类型)中,选择          (知道/不知道)垃圾分类标准的较多。

l       其中         选择          (会/不会)严格按照垃圾分类标准投放的较多。

l       其中         选择          (会/不会)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对垃圾桶投放的较多。

l       因此,我们认为学校垃圾分类现状出现的问题与                       有关。

 

 

 

 

 

 

 

 

主导学科

探究

涉及的相关学科

自然

时间安排

主要任务

预期成果

责任人

 2018学年

第一学期

垃圾的分类标准

认识垃圾分类标准

2018学年第二学期

 

校园垃圾分类现状调查

经过调查,数据汇总,总结发现各类人员垃圾分类问题

2019学年第一学期

校园垃圾分类宣传

认识垃圾分类,实施一定办法

2019学年第二学期

正确垃圾分类实施

各个环节人员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

2020学年第一学期

垃圾分类知识范文4

为贯彻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根据市教委《关于印发北京市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区教委工作要求,推动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德树人,强化国民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着力提高全体师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意识。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让生活垃圾分类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促进学校绿色发展、减量发展,为建设和谐宜居之都,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工作,形成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建立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按要求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体教师参与到社区的桶前值守活动中去。

三、主要任务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副书记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督导推进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在总务室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总务主任兼任。

(二)研究制定实施方案

学校按照区教委及巨各庄镇政府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相关要求,研究制定学校实施方案,做到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配置合理,分类标志规范、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落实到位。建立并完善校内生活垃圾分类台账制度,记录责任范围内产生的生活垃圾的种类、数量等情况,明确运输单位和垃圾去向,并与有资质的收运单位做好交接、登记和统计工作,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日常管理。

(三)开展垃圾分类教育

1.组织教育活动

学校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逐步建立包括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的生态文明教育长效机制。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长规律,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融入相关课程,与开学第一课、学校健康教育、环保教育、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促使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方法,提倡校园垃圾减量,促进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

2.组织创新活动

根据学校和师生的实际,结合科技小发明、艺术小创作等活动,鼓励师生自主创新、推广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的科技发明,鼓励师生开展废物利用、资源可回收等创新项目和艺术创造。

3.组织参观活动

与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厂等生活垃圾处理场所,促使师生增强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并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活动。

(四)强化校园宣传动员

1.加强校园宣传

学校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动员部署会和以生活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到每个师生。广泛采取讲故事、做游戏、知识竞赛等活动形式,利用挂图、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广播及网站等宣传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着力提高广大师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养成勤俭节约、垃圾减量、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

2.培育社团组织

学校大力培育青少年学生生态文明实践社团或志愿者团队,充分调动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显著的生活垃圾分类综合实践活动。

3.发挥辐射作用

结合“小手拉大手”主题教育,家、校、社三结合,多形式、多途径开展以生活垃圾分类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带动身边的家庭成员和社区成员参与、践行垃圾减量与分类收集,让垃圾分类行为成为社会习惯。

(五)细化源头减量措施

1.开展专项培训活动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厉行节俭,使垃圾分类减量成为人人皆知、人人皆守的规矩。每学年至少组织食堂人员开展一次垃圾分类减量业务培训,列入研修计划,落实垃圾产生者分类和减量的基本责任与义务。

2.组织实施“光盘行动”

在学校食堂和就餐区域醒目位置摆放或张贴节约标识,引导师生适量点餐、多次领餐,促进厨余垃圾源头减量。

3.落实总量控制计划

学校按照区教委及属地要求,从厨余垃圾和物品采购等方面组织落实生活垃圾总量控制计划,大力促进源头减量,提升可回收物、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六)规范垃圾分类管理

1.完善分类标准

按照《北京市党政机关社会单位垃圾分类实施办法(暂行)》规定的分类标准及相关要求,学校实行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分类方式。

2.严格分类处理

可回收物由学校收集后交由回收机构处理;有害垃圾在环保部门指导下,由专业机构回收处理;厨余垃圾,严格按照《北京市厨余垃圾管理办法》收集和处理;其他垃圾学校收集后交由属地环卫部门处理。

3.合理配置设施

学校要结合实际,在校园内、教室、办公室、食堂等场所,合理设置足够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满足实际分类需要。

(七)落实《管理办法》,开展好“每周六桶前值守日”活动

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管理办法》,组织动员本部门教师开展好“每周六桶前值守日”活动,按要求做好汇总分析、督查上报和党员考评等工作。教师要主动回居住社区(村)报到、领岗领责。

(八)按时完成在职党员垃圾分类履职情况周报工作

在职党员垃圾分类履职情况周报表,每周一上午 11 点前报教委党建科邮箱,周一报上周一至周日内容。

(九)加强工作资金保障

学校校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障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费,确保生活垃圾分类硬件配置、宣传培训、垃圾运输处理工作到位。充实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力量,提升分类作业水平,增强生活垃圾分类实效。

四、工作要求

(一)压实主体责任

学校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做到校长亲自过问,亲自部署,亲自检查,带头实施垃圾分类。对照首善标准,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强垃圾分类教育情怀,把垃圾分类教育与管理作为学校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行动,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内容做实、做好、做出成效,真正让垃圾分类成为新习惯、新时尚、新规矩。

(二)突出教育特色

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整合教育资源,具体规划实施各学段学生垃圾分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实现不同学段互相衔接、不同领域互相融合,将垃圾分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将垃圾分类与生态文明教育结合、与行为养成教育结合、与社会实践教育结合,逐步培养学生垃圾分类意识、养成垃圾分类习惯、践行垃圾分类行为。

垃圾分类知识范文5

【关键词】PPP模式;学生管理;垃圾分类

【Abstract】The garbage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of PPP pattern wants to push in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irst in Guangdong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 on a trial basis.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improving students’ management were proposed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so it can ensure garbage classification is carried smoothly, also can put forward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and extending garbage classification.

【Key words】PPP pattern; Student management; Campus garbage classification

近年来,广州市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垃圾能否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直接关系到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形象工程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2013年广州市制定《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并以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模式试点推进垃圾分类管理,在居民社区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为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广州市联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广轻工)、广东拜登投资有限公司研发垃圾分类智能管理系统,将试点范围扩大到高校。于2014年9月进驻广轻工学生宿舍区,并投入使用。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应在不断改善校园环境的同时,结合垃圾分类教育学生,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故本文将针对高校在实施PPP模式下的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举措。

1 PPP模式下校园垃圾分类运行方式

学校联合广东拜登投资有限公司、学校后勤集团、学生工作处等多个部门采取行动,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广东拜登投资有限公司主要是结合高校垃圾种类及特点,研发智能系统。智能系统是由智能密封式垃圾点、后台大数据处理系统和积分兑换系统组成;学校后勤集团主要是结合智能系统的需求,对垃圾及时分类处理;学生工作处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智能系统,确保垃圾正确投放。

智能系统与学生一卡通相结合,可以实时身份核对和实时称重,垃圾投放者的身份核对和实时称重可在1至2秒钟完成。学生只要按照分类要求分好垃圾并装袋,放到垃圾箱顶,刷学生一卡通,密闭的垃圾箱盖会打开,将垃圾投入相应的箱体。投放垃圾后,用户投放垃圾的类别和重量也会及时传送至后台数据处理系统。垃圾投放后,后勤保洁人员每天对分类的垃圾进行核对,分类正确的可以获得与投放垃圾重量相对应的积分,分类不正确的则通过短信等方式进行提示,通过提醒,提高垃圾正确的投放率。垃圾投放正确获得的积分可以到指定地点兑换奖励。针对投放者心理设计的积分兑换系统,不仅提高了正确投放率,也提升学生投放的信心度,最终使得学生养成正确投放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垃圾分类的正确运转。

2 从校园垃圾分类视角审视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垃圾分类回收在循环经济“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3R)三种方式中属于再使用和再循环的范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从校园垃圾分类视角,客观审视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构建绿色校园,将资源循环利用思想融入高等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2.1 学生对垃圾分类缺乏行动意识

曾经有学者提出,高校师生们环保意识较高,定点安放的垃圾桶让大家养成了不随意丢弃垃圾的好习惯,但是多数高校在生活垃圾产生最大源头的宿舍区、饭堂,垃圾“一桶装”情况异常严重。[3]这种“一桶装”的现象在我校也是存在的。学生公寓在PPP模式垃圾分类之前,垃圾的处理方式是每个楼层设置大垃圾桶,学生直接将垃圾投放到垃圾桶即可。在启用垃圾分类办法后,大垃圾桶全部撤掉,要求学生将垃圾投放到指定位置。但是很多学生习惯了大垃圾桶简单的投放方式,不愿意到指定地点投放,甚至出现直接将垃圾放在宿舍门口,等待清洁人员来处理。

2.2 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了解不全面

针对学生生活垃圾,垃圾种类分为金属类、玻璃类、塑料类、废纸类、其它生活垃圾。在垃圾分类实施后,虽然有同学将垃圾装入不同的垃圾袋中,但是并没有分类的迹象。据智能系统的统计,垃圾分类错误的现象经常发生。另外,对于垃圾分类的意义,大部分同学仅知道“变废为宝”,对于垃圾分类的其他意义了解并不多。垃圾分类标准、方法,很多同学都较模糊。

2.3 学生对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参与性不高

垃圾分类工作的初期,学生社团主要通过宣传纸,手册等方式宣传垃圾分类方法、标准相关内容,同时在垃圾回收点附近设立摊位,为同学们解答疑惑。但是从宣传的效果发现,主动走向摊位了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同学较少,即使有同学拿到宣传纸后,直接丢垃圾桶的现象也是有的。从这些情况发现,学生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主动参与性不高。

3 促进校园垃圾分类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路

在高校实施垃圾分类,教授学生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还可以通过学生影响家庭成员,家庭成员也会影响周边的社会人员,随着时间推移,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意识逐渐会传播到整个民族,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因此高校实施垃圾分类很重要。高校垃圾分类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投放者对系统的正确使用,为了提高投放的正确率,学生工作处在学生管理方面做了很大努力。

3.1 办学理念与垃圾分类相结合,提高学生保护环境意识

广轻工的办学理念是“高素质为本,高技能为重,高就业导向,创新促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是学校的根本出发点,始终与时俱进,锐意改革,敢于创新,寻求学校发展的机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垃圾分类融入办学理念,不断追求卓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曾经有学者提出“思想决定行为,理论指导实践,先进科学的理论决定理性成熟的行为”。[4]环境问题的改善,不是仅靠一个国家努力治理就能解决的,根源还是需要人类在意识上重视环境保护[5]。因此垃圾分类的成败,关键是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学生意识层面提高,对垃圾分类的实际行动具有指引作用。广轻工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意识方面主要从垃圾分类知识和文化熏陶两个方面抓起。在文化熏陶方面,依靠校园文化建设和环境优化实现意识熏陶,使垃圾分类思想潜移默化进入学生意识。在垃圾分类知识方面,主要利用校园宣传栏、展板、BBS等多种方式宣传垃圾分类重要性以及垃圾分类方法,同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以及社团开展知识竞猜等学习渠道加强学生在知识方面的认知。

3.2 垃圾分类思想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高校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重视高校学生培养教育工作,使之健康成长,是我国高校培养人才的战略性任务。以高校为依托和阵地,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至于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整个日常工作的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外化为自觉行为。校园垃圾分类的成功实施不能仅依靠学校管理规章制度,或者是惩罚性规定,如果仅是依靠严格的管理而缺乏学生的积极主动配合,这样的管理是脆弱的,有效管理的关键是学生的参与,德育放在优先位置,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将垃圾分类思想上升到一种品格,学生能够主动加入垃圾分类队伍是最重要的。学校在学生主动性方面主要是将勤工助学与垃圾分类引导工作结合。勤工助学的同学按照自主、自愿的原则,利用课余时间,加入到垃圾分类引导工作中,这样,在增加了勤工助学岗位基础上,不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同时由于岗位的增加,提高学生在垃圾分类引导工作中的成就感,使得学生思想上重视垃圾分类,勤工助学的同学会传染给身边的舍友、同学,慢慢的在学生间相互感染,最终不仅提高垃圾分类工作的效率,也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学生的自觉性。

3.3 通过垃圾分类,推进民主化进程,提高学生主体性地位

学校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培养对象的主体,学生必须不断提高自我管理,使学生在组织管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针对垃圾分类,在学生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活动的基础上,推进学生民主化进程,启发学生自行约束,实现自我管理。通过不同的形式,学生参与到垃圾分类管理和监督工作中,尊重他们的民利,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针对垃圾分类,学生组织成立自律委员会、维权委员会,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管理转向主动参与管理。PPP模式下的智能系统投入使用后,学生宿舍区的垃圾桶全部撤离,学生自产的垃圾必须自己分类并投入指定地点。刚进入使用阶段,学生对智能系统的使用不习惯,以前每个楼层都放置垃圾桶,简单、便捷的投放方式出门可以实现,现在全部撤离,需要投放到宿舍楼外的指定地点。有学生会有偷懒现象,尤其是楼层高的同学,会把垃圾装袋后放在宿舍门口,等待后勤保洁人员的帮忙,但是这样等来的是学生自律委员会的同学,通过学生社团的加入,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律意识,也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另外一方面是组织开展志愿者活动,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性.

3.4 垃圾分类融入校风建设工作

校风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文化修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师生道德文明素质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6]垃圾分类与学生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将垃圾分类融入校风建设中,不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质量,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奠定良好基础,为高校培养优秀人才提供借鉴。优良校风是长期积淀的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的无形资产。传统校风是需要学生一代代的传承。将垃圾分类作为优良校风的一个方面,通过高年级的学生向新生传递,使得这种良好的习惯不断传承下去,不仅提高高校垃圾分类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为高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供有力帮助。

4 结束语

将垃圾分类融入学生管理工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同时,在高校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上,通过成功的经验发挥高校的模范带头作用,逐步提高国人保护环境的意识,最终使人类生存的环境得到改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栏芳.垃圾分类回收行为研究现状及其关键问题[J].生态环境,2012.(2).

[2]王雯姝,杨增岽.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的成功经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2).

[3]冼灿标,齐水冰,李连和,李可,邵琴,李惠萌.广东高校节能减排对策研究[J].节能,2013(10).

垃圾分类知识范文6

【摘要】 目的 加强普通病区的医疗垃圾收集管理,防止医源性感染。方法 应用5S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个经典步骤对医疗垃圾进行管理,完善医疗垃圾收集处理的制度、流程和职责,并由专人不定时检查整改。结果 病区的医疗垃圾收集分类明确,容器选择合理,处理及时到位,人人知晓收集流程,杜绝了因医疗垃圾而引起的院内感染。 结论 5S管理法能有效规范病区医疗垃圾的收集。

【关键词】 医疗垃圾;普通病区;5S管理法

“5S”管理是日本企业的一种独特管理方法,5S是5个日文的简称,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1]。医疗垃圾是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对医疗垃圾的有效管理是控制疾病扩散的重要环节和途径[2]。医院一大部分的医疗垃圾是在普通病区产生的,所以普通病区医疗垃圾的收集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此,我们医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运用了5S管理法管理医疗垃圾的收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普通病区医疗垃圾收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各类医疗垃圾之间混放或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

生活垃圾是指:病人或医务人员用过的生活废弃物,如报纸、瓜皮果壳、纸巾、杂物等。医疗垃圾又可分为:感染性垃圾、损伤性垃圾、病理性垃圾、化学性垃圾、药物性垃圾。由于临床上部分医务人员对垃圾分类概念不清或习惯不良等原因,经常会出现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混放的现象,严重违反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的医疗垃圾收集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1.2 部分人员对医疗垃圾收集规范认识不够

部分在职医务人员、实习医生或护士、保洁人员、配餐员、后勤人员等对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不熟悉,处理程序不了解,意识不强,无相关的奖罚制度,导致各类垃圾随意丢弃、垃圾满出桶外、垃圾无分类放置等不规范的现象。

1.3 各病区缺乏医疗垃圾收集的制度流程

1.3.1 垃圾无定量管理,经常会发现医疗垃圾过满洒落地上,垃圾运送人员因各种原因无法及时下病区输送垃圾,工作人员不知医疗垃圾在病区内的允许储放时间,无法起监督提醒的作用。各类医疗垃圾无封口、无标签、无分袋的现象屡屡出现。

1.3.2 病区内缺乏专人管理医疗垃圾,各类垃圾桶无定位放置,无明确的标识,无定时监督自查的措施,未定期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及考核,导致院感检查均出现较多的问题,存在不安全现象。

2 5S管理法的实施

2.1 管理目标

病区内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在职临床医生护士、实习医生或护士、保洁人员、配餐员、后勤人员等都要重视医疗垃圾带来的危害,明确医疗垃圾分类,分清医疗垃圾储存容器,正确收集医疗垃圾,人人知晓医疗垃圾收集制度及流程,杜绝院感发生。

2.2 实施前准备

首先成立科室5S活动管理小组,由院感护士担任组长兼总负责人,全面监督管理科室医疗垃圾收集情况,再由全科人员参与,并召开动员大会,学习5S管理相关知识,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尤其是保洁人员也要参与。做到人人知晓“5S”,人人参与“5S”。

2.3 实施的内容和方法

(1)整理:对科内所有医疗垃圾产生区域进行一次彻底的整理,根据临床各个空间的主要用途,将垃圾收集桶分为需要与不需要,将需要的垃圾收集桶留下,不需要的丢弃。严格按医疗垃圾的分类标准准备垃圾收集桶。通过整理,各个空间都非常干净,无遗留死角,无不必要的垃圾桶。

(2)整顿:首先结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建立科室医疗垃圾收集管理制度及流程、奖惩制度,并上墙明示。将配置室、诊疗室及垃圾处置室等垃圾产生较多的区域列入重点管理区域,设专人管理,责任到人。以5S的“三定”原则,即“定点、定容、定量”,结合临床实际操作的简便性及不违反无菌原则的标准来确立垃圾桶的放置地点,结合垃圾的分类、垃圾的量,确定垃圾桶的种类及大小,分别标上标识,并严格按要求定量管理(要求垃圾桶满2/3时需及时倾倒)。垃圾桶的种类可按颜色分为:黄色(感染性、损伤性、药物性、病理性、化学性)、白色(一次性物品外包装袋)、黑色(生活垃圾)、红色(放射性垃圾)。

(3)清扫:责任人每天对各区域的垃圾收集情况进行不定期督查,将不规范的现象记录或拍下照片,制作多媒体并加以点评或下达反馈意见书[3],每月汇总一次,月初晨会后进行全面反馈,并与个人考核挂钩。

(4)清洁: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各班严格按照垃圾收集管理制度和流程执行,严格垃圾分类,保持各个区域环境整洁不留卫生死角。

(5)素养: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是5S管理的最高境界,要做到这一步,我们必须强调人人按制度行事,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在工作中养成尽职尽责的习惯[4]。在刚开始实施阶段组长需增加督促检查的力度和次数,检查结果与个人考核成绩挂钩,对于不合理之处及时提出再大会讨论整改,渐渐养成人人“形式化-行事化-习惯化”,达到人人“5S”的好习惯。

3 效果

通过对科室医疗垃圾收集管理进行5S管理法后,科室人员对医疗垃圾收集规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各类医疗垃圾分类明确,各个垃圾收集容器、放置地点符合院感要求,标识明确,各个区域环境亮丽,无卫生死角,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了医务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杜绝了因医疗垃圾而引起的院内感染。

4 讨论

4.1 提高了全体医务人员对医疗垃圾收集处理相关知识的认识 通过对《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医疗垃圾收集处理工作的相关知识,人人知晓垃圾分类,标识明显,彻底杜绝了垃圾混放现象。既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也降低了院感的发生率。

4.2 进一步完善了医疗垃圾处理相关制度及流程 在细化医疗垃圾处理制度及流程的过程中,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参与和讨论,从而提高了医务人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

4.3 改善病区环境提升医院的形象 实施5S管理后,病区的环境整洁、舒适,无卫生死角,无臭味,提升了病人及家属对科室和整个医院的印象,大大提高了医院的信誉度,从而给医院带来了经济效益。

4.4 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 通过5S管理活动,医务人员的责任心明显增强,人人养成按规章制度行事、认真负责、相互监督的良好工作习惯,提高工作主动性,提升人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高玲,.5S管理法在手术间物品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8(2):97-98.

[2] 艾德梅,鞠建新,王颖.医院医疗垃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34(4):38-38.

[3] 黄晓琴,汪玉霞,张林,等.“五常法”在洁净手术室保洁维护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3):53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