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父亲节的文章范例6篇

有关父亲节的文章

有关父亲节的文章范文1

2016小学生父亲节活动方案精选一

一、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让全体队员感受父母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感悟父母在自己成长历程中所付出的爱,激发队员对父母的感恩之心。用行动来回报父母。

二、活动主题:感恩父母

三、活动口号:感恩父母,从小事做起

四、活动内容及程序:

1、老师推荐名人感恩名言,创设浓郁的班级感恩教育氛围。

2、通过班队会:

(1)让学生估算一笔养育帐(经济付出:将自己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

(2)讲述一件关爱事(感情付出:让学生们通过翻看旧照片,听父母、长辈讲述自己成长的经历,回忆自己生病时,遇到疼痛、烦恼时,父母是如何照顾、开解、鼓励自己的,了解父母家长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无私付出)

3、利用午会课和音乐课,学唱感恩歌曲,做到熟背歌词,熟记旋律。

推荐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童年的小摇车》、《白发亲娘》、《感恩的心》、《儿行千里》、《常回家看看》、满文军的《懂你》、刘和刚的《父亲》、阎维文的《母亲》等。

4、阅读一组亲情文章。

精心选择一组亲情文章,认真开展亲情阅读,为丰富其情感内涵,积淀其人文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推荐书目:《天下父母--有一种爱让我们泪流满面》、《傅雷家书》、冰心《寄小读者》、印度泰戈尔《新月集》、意大利亚米契斯《爱的教育》、张洁《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王小波、李银河《爱你就象你自己》。

5、完成一套感恩作业

(1)开展每天一件家务事活动,如: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整理房间等。

(2)开展给父母写一封信活动,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3)自制一张送给父母的感恩卡,向父母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了,送一句祝福语。

(4)牢记四个感恩节(母亲节:5月的第2个星期日,父亲节:6月的第3个星期日,父母的生日),设计一项感恩作业(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洗洗头,给父母一个拥抱等)。

2016小学生父亲节活动方案精选二

一、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让全体队员感受父母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感悟父母在自己成长历程中所付出的爱,激发队员对父母的感恩之心。用行动来回报父母。

二、活动时间:6月11日6月17日

三、活动对象:全体在校学生

四、活动口号:感恩父母,记住四个感恩日

五、活动内容及程序:

1、老师推荐名人感恩名言,创设浓郁的班级感恩教育氛围。

2、通过班队会:

(1)让学生估算一笔养育帐(经济付出:将自己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

(2)父母的生日你记住了吗?(让学生要记住父母的生日)

(3)讲述一件关爱事(感情付出:让学生们通过翻看旧照片,听父母、长辈讲述自己成长的经历,回忆自己生病时,遇到疼痛、烦恼时,父母是如何照顾、开解、鼓励自己的,了解父母家长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无私付出)

3、利用午会课和音乐课,学唱感恩歌曲,做到熟背歌词,熟记旋律。

推荐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童年的小摇车》、《白发亲娘》、《感恩的心》、《儿行千里》、《常回家看看》、满文军的《懂你》、刘和刚的《父亲》、阎维文的《母亲》等。

4、阅读一组亲情文章。

精心选择一组亲情文章,认真开展亲情阅读,为丰富其情感内涵,积淀其人文素养打下坚实基础。推荐书目:《天下父母--有一种爱让我们泪流满面》、《傅雷家书》、冰心《寄小读者》、印度泰戈尔《新月集》、意大利亚米契斯《爱的教育》、张洁《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王小波、李银河《爱你就象你自己》。

5、完成一套感恩作业

(1)开展每天一件家务事活动,如: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整理房间等。

(2)开展给父母写一封信活动,感谢父母养育之恩。自制一张送给父母的感恩卡,向父母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了,送一句祝福语。

(3)中高年级开展一次以学会感恩父母为主题的手抄报制作比赛。

(4)牢记四个感恩节(母亲节:5月的第2个星期日,父亲节:6月的第3个星期日,父母的生日),设计一项感恩作业(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洗洗头,给父母一个拥抱等)。

六、活动要求:(望各班认真组织及时上报活动资料。)

1、为爸爸唱一首歌帮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由各班级自行组织落实,有条件的可留下一些照片作为学生成长记录。

有关父亲节的文章范文2

【关键词】《背影》 父爱 细节 真情 感悟

经典之作,不仅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声音,还因它让人无论何时拾读,都能以其内蕴的魅力引发感动,令人久久回味。而面对新的学生,再次品味它,还是会有诸多新的体会和感悟。

对于人生阅历较为丰富的成人,特别是与亲人有过离别之痛的成人来讲,《背影》的感人之处,自是不难体会。但对生于独生年代,且人生阅历简单、情感单薄的初中生来讲,买几个橘子,看几眼背影,就让他们感动,那无异于天方夜谭。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唤起学生的情感认同,有几处地方不能错过。

一、注意感人的背景铺垫

“感伤意识”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主流地位。屈原赋《离骚》,韩非作《孤愤》,贾谊哭长沙,曹雪芹写《红楼梦》,梁祝化蝶,无不抒发了哀怨之情,充满感伤色彩,从而也使得作品永远被人们流传。而《背影》一文,正好顺应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习惯,把一个传统的严父形象写得悲悯动人,满足了人们的感伤情感。在教授《背影》时,要注意到文章开篇就交待了家中一连串不幸的遭遇:“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交卸”“还了亏空”“办丧事”,这一系列的祸不单行就奠定了文章悲伤的感情基调。文章的最后同样充满了感伤: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老境颓唐”,并且父亲自叹“大去之期不远矣”,使人读之不禁悲从中起。也正缘于此,让我们感受到时代即使给一个老人的生活带来了重压,也丝毫没有弱化他的爱子深情,这便为作者见“背影”而落泪,做了充分的情感铺垫。

二、体味慈父细节的爱

《背影》中作者表现父爱不只父亲为“我”买橘子这一特写镜头,事实上,还有许多值得关注的做铺垫的细节,是它们推动着作者的情感逐步走向高潮。

文章第四段,作者看似用笔随意,写父亲送我的原因,实际上却蕴含了作者对父爱的深深理解:

①父亲失业,家景惨淡,一家人还待父亲养活,父亲自然有重要的事要忙,而且父亲本已说定不送“我”了;

②父亲怕“我”路上有事,把“我”托付给了一个熟识的茶房,而且“再三”嘱咐他,所以即使父亲不送“我”,他也该放心了;

③“我”这时已来过北京两三趟,且已二十岁,父亲完全可以放手,而不必亲自来送;

④“我”再三劝他不用去,可他“踌躇”了又“踌躇”,总觉得“他们去不好”,总是放心不下。

从以上四点来看,父亲对待已长大成人的儿子,犹如一位慈母待她的幼子,尽现“慈爱”之情。也许在别人眼中,这拖泥带水的舔犊之情多么缺少一些男人的气概,但对于父亲来说,有一点疏忽,他的内心都无法释然。

细读文章第五段,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在生活的沉重打击面前,依然活得冷静自如的父亲:①“我”去买票,父亲忙着为“我”照看着行李;②行李太多,需要雇脚夫,他便又忙着和脚夫讲起价钱;③送“我”上车,他特意给“我”捡定了靠车门的一把椅子;④叮嘱“我”夜里小心,不要着凉,又嘱咐茶房好好照应“我”。

这里的四件事,件件都是那么琐碎。但在家庭遭遇变故之时,在父亲的心里,儿子的哪一件事又是小事呢?不丢东西,不被人骗,不生病,一路顺心,不让家庭的变故影响儿子的情绪和学业,这是多么体贴周到的关爱啊。从“背影”中终于读懂父爱的朱自清,回想起这一幕幕,又怎能不潸然泪下呢?

三、透析“我”的独立意识对父爱的消解

二十岁的朱自清,和父亲在浦口分别时,已经“为人夫”了,此时,他的独立意识应该比现在的初中生要强得多吧。因此,当我们细读文章时,就能从许多细节中感受到父亲默默的关爱,在一个年轻人的眼里却似乎成了多余和牵绊,让他在尴尬无奈的同时,甚至生出了些许不耐烦和隐隐的轻视。例如:

①父亲忙着和脚夫讲价钱,“我”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②父亲嘱咐过“我”之后,又嘱托茶房。“我”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也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的人,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从这几处文字来看,父亲的诸多努力和付出,在二十岁的朱自清眼里,看上去总有些不合时宜、拖泥带水,让人不由得想要摆脱, 几年后,再回想起这些,朱自清对父亲“琐碎”的爱才有了更多的关注和回味。因此在文章中,作者想把当时被自己忽略、被自己的年少轻狂所消解的“爱”的细节一一还原。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如果能关注到这一点,同时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叛逆来体察作者的叛逆,不仅能激起学生对父爱感人的情感认同,还能感受到儿子的“聪明”和父亲对此熟视无睹的“宽容”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在此基础上,再看朱自清见“背影”而落泪,就会自然地产生同感了。

四、解析背影的感人之处

有关父亲节的文章范文3

一、寓亲情于课堂教学之中

1.在阅读中进行亲情教育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获取知识、获得情感享受、提高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透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受到高尚道德情操的影响,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且提高思想境界。教师可以从情境的创设入手,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引发学生强烈的共鸣。教师将课文中所记述的情景和现象真实地还原于学生的眼前,可以让学生感同身受,从而加深对情感教育的理解。例如在教授朱自清《背影》一文时,教师可以选用符合文章内容的背景音乐,在音乐中用富有感情的声线,为学生朗读“望父买橘”的段落,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很容易被带入戏,在头脑中重现父亲步履艰难地买橘的背影,父与子之间那种与生俱来的爱油然而生。教师再回到学生自身父母的实际:在为生活而起早贪晚、为孩子筹措学费而彻夜未眠……这样可以让学生开始心疼父母,产生感恩父母的想法。教师还可以在教案中加入“懂得感恩、寄托祝福”的内容,并且在有关亲情课文的讲解中,对于突出情感冲突和关键语句,重点培养学生解读分析这些语言文字的能力。善于引导学生发现亲情美的教师,才是真正懂得亲情教育的人。教会学生多角度思考阅读内容,充分挖掘人物身上的美,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亲情的感受和体会,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亲情观。

2.在写作中进行亲情教育

写作,需要学生选取适当的材料,整合思路,训练自身的文字组织能力。要想自己的作文能够打动读者,就必须让它充满真挚情感。只有情真意切、融入你对生命真切体验的文章,才能够从内心深处打动读者。教师可以在学生开始写作前进行指导,例如写作“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教师可以播放视频:公益广告《洗脚》和音乐《懂你》,先营造一个温馨感人的气氛;然后教师诵读自己准备已久的感人肺腑之言:“孩子们,是父母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之所以温暖,是因为我们的身边有亲情: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声琐碎的唠叨、一杯香浓的牛奶、一个鼓励的眼神,都是我们的力量之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味这份属于我们的温暖……”帮助学生从记忆的材料中抽取有关“亲情”话题的古诗词,让亲情与诗意充分结合起来。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排比或者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来描述亲情,增加学生文章的词采,让他们的文章变得生动且文采斐然。为了更好地打开学生有关亲情的记忆大门,可以让他们留意生活中的小细节,从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中提取出“爱”的成分。采取了这一系列的措施,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不再是矫揉造作、无病,而是更具实感、有笑有泪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寓亲情于课外活动之中

1.第二课堂的亲情教育

在课堂短短的45分钟的教学中,要想完全将亲情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几乎是不可能的。教师需要在课外语文学习活动中,继续开展对学生的亲情教育,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有所感悟。将读和写的环节融入课外学习中,例如让学生到图书馆寻找有关亲情的诗歌、散文书籍,然后组织主题班会,进行亲情诵读大赛;还可以举行以亲情为主题的校园文学创作大赛,让学生挥洒自己对亲情的感悟。也可以开展感恩亲人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制作礼物送给为自己付出过的每位亲人,增进他们与亲人之间的感情,同时也为他们的情感表达提供一个平台。最后还可以通过文艺汇演活动,邀请学生的亲人团聚,学生在台上进行歌曲、舞蹈、小品相声等节目的表演,献给台下的每一位亲人,让亲情感染在场的每一个人。这样的亲情教育,不仅增加了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积累,升华了情感,还可以改善亲人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之更加融洽。

2.利用课外资源的亲情教育

有关父亲节的文章范文4

关键词:《背影》 感人 赏析

经典之作,不止因它应运而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声音,还因它让人无论何时拾读,都能以其内蕴的魅力引发感动,令人久久回味。经历了读书时读《背影》,教书时教《背影》,甚至已教过三四遍,面对新的学生,再次品味它,还是会有诸多新的体会和感悟。

对于人生阅历较为丰富的成人,特别是与亲人有过离别之痛的成人来讲,《背影》的感人之处,自是不难体会。但对生于独生年代,且人生阅历简单、情感单薄的初中生来讲,买几个橘子,看几眼背影,就让他们感动,那无异于天方夜谭。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唤起学生的情感认同,有几处地方不能放过。

一、重视背影感人的背景铺垫

买橘子,在生活中只是一桩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但如果放到一个具体的情境中,橘子的“色彩”就会发生变化。这就如同画家写生,把一个苹果、一束鲜花放到不同颜色的桌布上,它就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因此,在教授《背影》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景惨淡,父子离别”这么重要的背景,是无论如何不能忽略的。它不仅为整个故事渲染出了伤感的气氛,奠定了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也让我们感受到时代即使给一个老人的生活带来了重压,也丝毫没有弱化他的爱子深情,这便为作者见“背影”而落泪,做了充分的情感铺垫。

作者刻画父亲的形象,在语言和外貌描写方面都只有淡淡的几笔,而在“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景惨淡,父子离别”的背景上产生的忧伤情感,却犹如一层潮湿而浓重的雾气,弥漫其间。在这浓雾散去时,父亲的背影却越来越清晰,形象也越来越亲切感人。

二、体味慈父情怀的层层积淀

读《背影》,如果只是把父亲为“我”买橘子这件事翻来覆去地阅读、讲解、分析,只能让学生从父亲步态的老迈、行动的艰难中,感受到作者的善良和情感脆弱。事实上,文章写父爱不止这一特写镜头,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用来做铺垫的细节,是它们推动着作者的情感逐步走向高潮。

学生如果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品味这些细节,定能感受到父爱的纯朴和炽烈,这样,对于朱自清何以对“背影”潸然泪下,也就不难理解了。

父亲对待已长大成人的儿子,犹如一位慈母待她的幼子,尽现“慈爱”之情。也许在别人眼中,这拖泥带水的舔犊之情多么缺少一些男人的气概,但对于父亲来说,有一点疏忽,他的内心都无法释然。

在当时那个父权依然高举的社会,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温情。几年后,随着作者对父亲越来越理解,回想起这些,哪一个细节又能忍心忽略呢?那当初让他感觉翻来覆去决断不了一件小事的父亲,是多么疼爱自己呀。

但在家庭遭遇变故之时,在父亲的心里,儿子的哪一件事又是小事呢?不丢东西,不被人骗,不生病,一路顺心,不让家庭的变故影响儿子的情绪和学业,这是多么体贴周到的关爱啊。从“背影”中终于读懂父爱的朱自清,回想起这一幕幕,又怎能不潸然泪下呢?

三、不能忽视的细节:“我”的独立意识对父爱的消解

慈父的关怀,虽然在那个年代是稀缺的,但一个成长中的青年,却不一定懂得珍惜它。对于年轻人来说,自觉长大的意识会鼓励他去彻底摆脱幼稚、懵懂和对家人的依赖,而意气风发地去追求自由、独立和自己憧憬的生活。

二十岁的朱自清,和父亲在浦口分别时,已经“为人夫”了,此时,他的独立意识应该比现在的初中生要强得多吧。因此,当我们细读文章时,就能从许多细节中感受到父亲默默的关爱,在一个年轻人的眼里却似乎成了多余和牵绊,让他在尴尬无奈的同时,甚至生出了些许不耐烦和隐隐的轻视。父亲由于常年在外奔波,深谙世事的艰难,在他看来,和脚夫讲价钱是很正常的事,而“我”却不能接受;父亲和“我”都明知茶房托了也白托,可他还是寄予茶房几分希望,把“我”这个“大”学生托付给他们;结尾的几句补叙,更暗示了这几年“我”与父亲之间矛盾不断,而这矛盾,便是一个在世事变迁中穷于应付的老人与一个青春期寻求独立自由的年轻人之间的隔阂,这隔阂使父亲再忙碌的身影,也难以唤起儿子的理解和欣赏。

也正是这叛逆性,使父爱的深沉、体贴和周到,在二十岁的朱自清眼里,看上去总有些不合时宜、拖泥带水,让人不由得想要摆脱。父亲的诸多努力和付出,年轻的朱自清是体会到了一些,但要说感动,则远远谈不上。因为这隔阂所带来的心理距离,使他无法主动走进父亲的内心,也消解了父爱在他心里的深度。

几年后,再回想起这些,朱自清对自己当时的少不更事,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认识,也对父亲“琐碎”的爱才有了更多的关注和回味。因此在文章中,作者想把当时被自己忽略、被自己的年少轻狂所消解的“爱”的细节一一还原。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如果能关注到这一点,同时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叛逆来体察作者的叛逆,不仅能激起学生对父爱感人的情感认同,还能感受到儿子的“聪明”和父亲对此熟视无睹的“宽容”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在此基础上,再看朱自清见“背影”而落泪,就会自然地产生同感了。

四、解析慈父背影的感人魅力

父亲是一个胖子,穿着普通,人又老了,这背影按理说是唤不起人的美感的,但它却实实在在感动了作者,因为它唤醒了朱自清昏睡的意识:眼前这位“两手攀在上面,两脚尽力地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的老人,不为别的,只为让年轻的儿子在旅途中不为饥渴所困,只为儿子放心读书,不因家中一日不如一日的光景而伤感;也许还有着那一点要读大学的儿子在人前觉着体面的虚荣,而在众人面前做着这不甚高雅的艰难的动作。

有关父亲节的文章范文5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灾患),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下》)

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其实这也应当成为我们今天崇尚的人生之乐。请选择三乐中一乐作文。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导引】

江西卷一贯注重学生个人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心时事、关注社会,形成独立思考的个性,培养社会品质。“三乐”都是从学生熟悉的角度,引导考生对现代生活方式进行思考。2011年的江西高考优秀作文应该是要能展现自身思考深度或体会深刻的文章。那么如何在规定的“乐”中实现这些要求呢?

第一,读准文意,自择“一乐”。

自择“一乐”有两个隐性要求,一是读准“三乐”,读准首先必须读懂文意,再明确“三乐”的实质:亲情之乐、为人处世之乐、教育之乐。这样,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立意角度与写作素材。二是只能写“一乐”,要注意题干要求“请选择三乐中一乐作文”,千万不能以“三乐”为中心,以亲情之乐、为人处世之乐、教育之乐为三个分论点来写作,这就会严重离题。

第二,把握倾向,联系现实。

写议论文,要写出深度,一定要注意材料中的限制语“其实这也应当成为我们今天崇尚的人生之乐”。这句话流露出了命题人的情感倾向,“其实”表明现实中人们可能忽略了孟子的“三乐”,“这也应当成为”说明命题人希望考生认同“孟子三乐”。前者是批判,后者是建议。明白了命题人的倾向后,写议论文时思路就打开了:因现实淡化了亲情,如缺乏对父母的感恩,对父母要求过高,我们才提倡孟子的亲情之乐;因现实追逐利益,丧失自我,愧对天地,如食品安全问题堪忧,我们才提倡孟子的为人处世之乐;因现实想得英才教育而受门槛限制,如南科大招生受限,我们才提倡孟子的教育之乐……当然我们也可以从正面的角度提倡孟子的“三乐”。

第三,细节体现,曲折突出。

记叙文强调以自我经历、所见所闻的感受、体会来体现中心。写记叙文,可从细节描写或者从小处着手谈对孟子“三乐”中“一乐”的理解;也可通过曲折变化来突出自我对中心的感受,如可通过自我的为人处世方式转变的一段经历来谈对为人处世之乐的感悟,或者通过富二代的对金钱和亲情关系认识的转变来谈亲情之乐……通过这些转变体现文章的曲折,突出对中心的感悟。

【考场佳作】

魂 哭

江西一考生

从小到大,小二总觉得与父母形同陌路,甚至怀疑自己是抱养的,不然父母怎会胡乱给自己取名为小二呢。

精神恍惚的小二遭遇了一场车祸,他看着自己的身体如蝴蝶般飞起,倒在一片血泊之中,阳光照射在血色的身躯上。肇事者急忙把他送往医院。他不明白为什么还能看见自己,他腿不着地,随风飘扬,跟在那辆车后面飞。

小二跟着车子来到医院,又随着医生来到手术室,看着医生们在他的身上“割割补补”,手术一直持续到深夜。

最终,医生未能挽救小二的生命,小二却没有失望,也许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已不可挽回,也许他对生活已经失去了信心。小二倒觉得这样挺好,不用为生计而奔波了。

护士用白色被单盖住了小二,小二随着医生走出了手术室。这时,他看到母亲正在拉着医生询问着什么,医生对母亲说了几句话后,母亲脸色苍白,“扑”地一声便摔到在地,嚎啕大哭起来。父亲扶起母亲,抱着母亲也抽泣起来。这还是小二第一次见父亲哭,印象中,父亲总是喜怒不形于色。护士把小二推了出来,母亲挣脱父亲的怀抱,趴在小二的身体上,拉开白被单,抚摸着儿子的脸庞,哭声渐渐小了,似乎儿子是在睡觉,怕会打扰儿子的美梦。母亲一边抽泣,一边喃喃自语:“都是我害了你,你好不容易回来一次,我叫你去买什么酒呀,要是我去买就好了……”说到最后,母亲连话都说不出了,只是不停地颤抖。父亲拍着母亲的背,对她说:“小二上天堂后,会活得更开心的。”

小二看到父母伤心的样子,思绪飘荡在回忆中:大学刚毕业,自己在外地找工作,奔波了几个月都一无所获,心里说不出的伤心,就想着回家,吃一口母亲做的饭,与父亲谈谈心。每次打电话回家时,都抱怨工作难找,父母也一直在静静听,微微地叹息,不厌其烦地听小二抱怨。后来,小二终于找到工作了,却因为工作的繁忙,很少打电话给父母,回家的次数就更少了,父母也没有抱怨什么。

想到这些,小二跑到父母身旁,想扶他们起来,对他们大声说:“对不起,爸,妈,对不起……”小二想靠在他们身上痛哭一场。可当他把手伸向父母时,却从他们的身体穿过;他想对父母说话,父母却不能听见他的声音。是啊,他现在只是一个灵魂,一个生前不曾尽过孝道,不曾关心过父母,却让父母操碎了心的灵魂。小二现在才知道父母是多么爱自己,而自己是多么无知,连父母对自己的爱都毫无所知,他现在多想重生过来,抱抱父母。小二看着父母微白的两鬓、因哭泣而红肿的眼睛,他慢慢跪下,跪在父母面前,头无力地垂下,就像小时忏悔过错的样子,忏悔着自己生前的过错,他不明白自己生前为何而忙碌,他恨自己。医院过道的灯光似乎更加明亮了。

这时,亚圣孟子从天而降,朗诵道: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小二跪着的地上留下了几滴透明的眼泪……

【点评】

本文不事雕琢,没有丝毫的做作,纯由内心流淌而出,以角度新奇、情感逼真而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文章有如下亮点:

1.构思新巧,贴近生活。父母对儿女的爱无疑是最真挚的,也是最自然的。或许因为太自然、太熟悉,年轻时,我们往往对这种爱熟视无睹,也就容易忽视表达对父母的爱。本文构思新巧,写作角度奇特,通过已经“死去”的小二的视角来描写他死后父母的表现,然后回忆过去,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因此而忏悔。文章是小小说,也像一则寓言,提醒人们,不要总是等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才醒悟才感到后悔。这种源于生活的情形我们并不陌生,也不意外;这样的作文我们却有些震动,有些沉思。

2.细节传神,情真意切。作者并没有借助更多的写作技巧,完全以细节取胜,以真情动人。如用拉、摔、挣脱、趴、抚摸、颤抖等极富表现力的动词,把母亲的丧子之痛表现得真实可感,此外神态描写也极为细腻。细节刻画使文章很真,真得不像作出来的,而是用心记录的。情到深处文无华,文章字里行间散发出一股质朴清新的芳香,在文风浮华的高考作文中,格外别致动人。这样喧嚣躁动的社会,这个情感荒芜的时代,仍有这样年纪的作者能有如此真挚的情怀,也许这就是《魂哭》打动我们的原因。

一类文上

有关父亲节的文章范文6

[关键词] 新编歌仔戏《窦娥冤》 时间结构 时序 时间流速 心理时间

《窦娥冤》是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品,由于它浓重的悲剧意味,再加上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历来备受推崇。不少剧作家都曾改编过这部作品,试图赋予原作更为丰富的意义。厦门市歌仔戏剧团创作演出的新编歌仔戏《窦娥冤》就是一部颇有新意的力作。

该剧采取了迥异于原作的时间结构,进一步挖掘原作中的信息,对原作的主题做出更为深刻、更具张力的阐释,强化了其悲剧意蕴。

笔者所说的时间结构,是指文艺作品叙事的时间结构,也就在是叙事过程中时间要素的组织方式。它包含两个层面:现实层面和审美层面。现实层面是事件的自然进程,即现实时间,它具有客观性,是固定不变的;审美层面则突破现实时间而体现审美时间。它是对现实时间的超越,是自由的时间。从更深层次上分析,现实时间体现着“生命的延续性”,是作家叙事的基础,读者或观众可以在阅读或观赏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经验,通过收集整合作品所传达的信息,来把握现实时间,从而理解文艺作品;而审美时间是作者根据情节需要,摆脱现实时间的束缚,对事件发展过程的重新安排,它体现了作者的某种创作目的。因此,时间结构是我们解读文艺作品的重要视角。

新编歌仔戏《窦娥冤》将主题定位在窦娥的“一生冤”,即“三岁失母,七岁被卖,十九丧夫,廿遭刑宪”。为了表现这一主题,作者巧妙地运用叙事策略和写作技巧,使整部作品在时间结构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征:突出审美时间。关于这一特征,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一是作者对素材时序的改变;二是在叙事过程中对时间流速的调整;三是对主观心理时间的强调。本文将从上述的三个方面分析新编歌仔戏《窦娥冤》的时间结构,谈谈自己对该剧的认识和理解。

一、时序的变换

元杂剧《窦娥冤》依据事件的自然进程展开情节,线索分明,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次序井然,界线分明。新编歌仔戏《窦娥冤》没有遵循现实时间,对原作的时间顺序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变。

首先是“斩娥”这一情节的前置。“斩娥”是原作的高潮,新编歌仔戏《窦娥冤》却把它放在全剧的开头部分,在短暂的引子之后,窦娥就上场了,她身着红色囚服,颈挂金色锁链,在青色的背景中和蓝色的灯光下,形象格外醒目。窦娥跪在死刑台上,神情悲愤,穷凶极恶的刽子手分立两边,持刀相向,对比强烈,气氛紧张。冤情无处诉,惟有向天哭,在临刑前窦娥发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楚州旱三年。”观众一开始就直接面对窦娥呼天抢地的控诉,目睹血淋淋的悲剧,受到强大的视听冲击,获得剧烈的心灵震撼。这样的情节安排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取得了理想的剧场效果,尽管观众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剧情并不显得突兀。

还应该指出的是,新编歌仔戏《窦娥冤》在“斩娥”前还有一个短暂的引子:幕起,端云(小窦娥)伴随着优美而又有些凄凉的童谣在户外玩耍,突然电闪雷鸣,风雨将至,端云惊惶万分,四处寻找父亲,呼喊着跑下台。引子包含了种种隐喻和象征:暴风雨象征着迫害、践踏窦娥的恶势力,它恐怖而又强大,在它面前,窦娥是那样弱小、无助,她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父亲是窦娥唯一可以依靠和求助的对象,但令她意想不到的是,父亲没有在身边守护她,她寻求保护而不可得,最后的精神支柱即将崩溃;对父亲的呼唤充分地展示了窦娥渴望有人保护、关心、照顾的心理。在她被押至死刑台时,想必也在心里也发出过呼喊,也有过求助于父亲的愿望,但这愿望却不得不因为父亲远在天涯而落空。这就与引子中端云呼唤之强烈、希望之殷切形成巨大反差,越发表现出窦娥的悲惨,同时也启发观众思考窦天章与窦娥悲剧命运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整个引子暗示了窦娥任人宰割、饱受磨难的一生,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让观众对人物的命运有所察觉,使得“斩娥”带来的冲击没有超出观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当然,这种暗示并不显著,所以,观众心理有所准备但并不充分,“斩娥”带来的震撼仍然是巨大的。

其次,张驴儿父子纠缠窦娥婆媳与桃杌错判的情节原本发生在窦娥被斩之前,该剧将它安排在“斩娥”之后。窦娥被斩后变成鬼魂,因为冤情不得昭雪而不肯安息,屡次提示来楚州巡查的窦天章,引起他的怀疑。这才开始回溯从张驴儿父子逼嫁窦娥婆媳到桃杌错判的过程。新编歌仔戏《窦娥冤》从原作的“由因导果”转变为“执果索因”,对前面“斩娥”的原因做了补充说明,保证了剧情的完整连贯;同时创造机会使得窦天章有机会被卷入矛盾冲突中,并亲眼看到众人如何接连参与制造冤情,将窦娥一步步推向死亡的边缘;这样的处理也进一步揭示窦娥衔冤负屈的原因:桃杌的昏庸只是表象,当年窦天章不顾父女亲情,割舍骨肉抵债求官,置窦娥于孤立无助的境地,这才是这一切冤情的根源,窦天章也是窦娥“一生冤”的制造者之一。

再次,原作中作为引子的“父女泪别”一段被后置。窦天章为窦娥平反后,确信她就是自己的女儿端云。对于窦天章而言,还了女儿清白,惩罚了恶人,是件值得庆幸的事,但他流露得更多的却是悲痛悔恨之情。窦娥的冤情已经造成,时光不能倒退,后果无法挽回,所剩下的恐怕只有回忆了。作者在这里插入父女分别的情景,只见空空荡荡的舞台上,只留下二人的身影,凄凉落寞的舞台气氛与前面紧张激烈的场面大相径庭,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窦娥内心深处的痛苦。天真自由的少女,本应在父母的呵护和关爱之下成长,而失母的端云却又不得不与父亲分离并与人抵债。作为一个弱者,端云没有得到强者的保护,反而陷入“更弱”的境遇,从此也埋下了她“一生冤”的祸根。作者对剧情做出这样的设计,强化了原作的悲剧意义。

最后一次时序上大的改变是“普降甘霖”的延后。窦娥被斩的冤案终于得到公正的判决,但楚州却并没有因此迎来降雨,新编歌仔戏《窦娥冤》将降雨的场景安排在窦天章与窦娥鬼魂相认之后。这样的时序调整与主题密切相关。刑宪之冤只是窦娥“一生冤”的一部分,冤案的平反还不足以舒解窦娥心中的痛苦和哀怨,只有窦天章对抛弃窦娥的行为做出真诚的忏悔,窦娥的冤情才得到真正的昭雪;只有亲情回归,才能感动上天,换来楚州甘霖普降。这样的结局更能体现该剧的立意,为全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以上几次时序上的重大改变,造成人物行动上的反差对比,展示了他们处境和精神的变换,窦娥一生中的几次重大冤情突现出来,真正达到了强化主题的创作目的,因此整部戏更能打动人心,引起观众共鸣。

转贴于 二、时间流速的调整

现实时间是匀速流逝的,但文艺作品通常突破现实时间结构来叙事。因为所叙述的事件通常是长时间延续的,而作品本身篇幅有限,不能完全按照现实时间的流速进行叙述。元杂剧《窦娥冤》叙述了从窦娥被卖到窦天章为女儿昭雪冤情十几年间的故事,不可能直接搬到舞台上演上十几年,因此整部戏根据戏剧情节的需要、观众的审美需求改变了时间流速,节奏时快时慢,叙述有详有略。新编歌仔戏《窦娥冤》在原作的基础上,再次改变了时间流速,重新调整了叙述节奏,既展现了窦娥短暂一生的全貌,又要突出了她各个人生阶段的“冤”。

新编歌仔戏《窦娥冤》多次出现叙事时间省略的情况。如开场时端云才七岁,之后的情节都发生在窦娥二十岁时甚至更晚,剧作将中间十二年的情况全都略去不提,实现了时间大幅度的跨越。又如窦娥死后,冤魂不散,“三年嗷嗷苦等盼,终得亲人驷马还”。在这里,剧作者也是采用省略式的叙述,即没有正面描述这三年中窦娥冤魂等待的情况。

然而有些情节从表现主题上看是次要的,但完全略去又会影响整部戏的连贯性、流畅性。对于这样的情节,剧作者在保证剧情完整的前提下,适当加快叙述节奏,缩短时间长度,使该段情节的时间流速略快于原作。如在表现赛卢医谋害蔡婆、张驴儿父子出手相救的情景时,舞台上的演员只是用一连串夸张的动作来表现追赶、谋杀、救人,甚至没有对白,亦没有唱词,由此可见时间流速之快,其原因就是表现主题的需要。张驴儿父子的出现,改变了蔡婆和窦娥的生活,可以说他们是构成窦娥刑宪之冤的重要元素,但是窦娥无辜被斩的冤情主要是桃杌的昏庸、错判造成的。倘若桃杌是个睿智的清官,即使张驴儿万般陷害,仍然可以通过仔细审问勘察做出精准的分析,避免错判。张驴儿父子救蔡婆的行动与窦娥含冤被斩的关系是间接的,本剧按照表现主题的需要在这里加快时间流速是十分恰当的。

与省略和加速叙述的手法相反,该剧的一些情节节奏缓和,展开比原作更加充分,时间流速远远慢于原作。原作中的楔子叙述了窦天章为“上朝取应”,将窦娥送给蔡婆抵债,窦天章送女的场面着墨甚少,窦娥抒发离别之悲也只是用一支[仙吕·赏花时]匆匆带过。而在新编歌仔戏《窦娥冤》中,窦天章的离去是窦娥“一生冤”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该剧在此放慢叙述节奏,铺叙“父女泪别”的情节。空旷的舞台中间有一口废弃的枯井,井架已经扭曲变形,象征着端云受痛苦煎熬的心情;枯井旁父女二人的身影一跪一立,端云含泪望着为追求功名而将她抛弃的父亲,在寒风中微微颤抖;一句“爸爸,你爱我们吗”,把她被抛弃后仍然期待父爱的矛盾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父女泪别”作为一个场景展开,时间流速缓慢,在不慌不忙中展现主题,把悲剧气氛推向顶点,。

纵观全剧,时间的流速是不均匀的。有时十几年的时间如“弹指一挥间”,有时某种念头闪过的一瞬间却又放慢脚步、缓缓前进。至于何时快,何时慢,则是剧作者根据剧情和主题这二者的关系来决定的:与主题联系密切或者有利于突出主题的情节,时间流速就慢,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有充足的时间想象与思考;与主题无直接联系的情节,时间流速则快,充分发挥叙事功能,使观众在了解基本内容后很快就能将注意力转向下一情节。

三、强调主观心理时间

主观心理时间就是审美时间的重要体现之一。所谓的主观心理时间是“个体对时间的内部体验形式,它受现实时间结构制约,又体现着个体差异”。[1]现实时间是事件的自然进程,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心理时间则不然,它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可以不与现实时间同步。它是审美时间突破现实时间结构的一种表现,因此一些文艺作品会根据审美需求而偏重表现心理时间。在这些文艺作品中,人物的精神状态、心理活动会打破现实时间的束缚,使时间结构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造成时间结构的错乱。所叙事件的时间往往会随着人物的主观意识延长、缩短、省略、停顿等。中国戏曲历来就有强调主观心理时间的传统,如一些戏曲作品为了剧情需要采取的同时性手法,即通过人物的幻觉、梦觉、错觉等心理感觉,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没有逻辑联系的事物放在一起,像同时发生的那样加以表现。实际上这就是由于强调心理时间而造成的时间结构的改变。

新编歌仔戏《窦娥冤》明显地表现出对主观心理时间的强调。桃杌向窦天章描述自己审判窦娥的全过程时,本剧作者安排窦天章也身临其境,在审案期间还曾与桃杌对话。在这段情节中,窦天章问讯与审判窦娥两件事已发生在不同的时空,却因为桃杌对案件的陈述相交在一起,窦天章对案件逐渐清晰明了的过程与审判窦娥的过程相叠加。在这里,本剧强调了窦天章的主观心理时间。作为一个正直廉明的官员,窦天章对桃杌的昏聩无能及其草菅人命的行为感到极大的愤怒,剧烈的心理活动造成了时空错位,使他随着桃杌的叙述进入当时审判的情境,内心无法遏制的愤怒使他忍不住质问桃杌并与他理论。这种对窦天章主观心理时间的强调,与全剧主题密切相关。刑宪之冤是窦娥一生最大的冤情,它剥夺了窦娥最基本的权利即生存权利。造成这一冤情的直接原因固然是桃杌不问是非的错判,但层层追溯,究其根源,仍然是窦天章取应求官卖掉窦娥,置其于无所依靠、失去保护的地位所带来的结果。让窦天章置身于审判窦娥的场景中,就是让他目睹窦娥走向毁灭的全过程,也暗示他眼前惨绝人寰的悲剧与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窦天章主观心理时间的强调,实际上也是对“一生冤”主题的强调。

在整部戏的结尾,更是出现了窦娥、窦娥鬼魂和窦天章三个人物相依站立在雨中的情景。对于这种表现手法,笔者认为也是对心理时间的强调。窦天章卸官之前,虽然治了桃杌和张驴儿的罪,为窦娥翻了案,却没有与窦娥鬼魂相认,也就是说窦天章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窦娥冤情的制造者之一。而在全剧末尾,窦天章已卸去官职,成为一个无依无靠、风烛残年的老人。窦娥的鬼魂虽然心中怨恨父亲舍弃亲情、卖掉自己而导致自己走上绝路,但看到父亲的处境如此凄凉,不能不动恻隐之心。另外,窦天章做出了发自内心的忏悔,深深地打动了窦娥之魂。经过以上的铺垫,父女相认、普降甘霖的情节顺理成章。与父亲相依相伴,是窦娥生前未能实现的愿望,此时已化为鬼魂的她与父亲相认,则是自己生前愿望的延续;从窦天章的角度来看,自己未曾在女儿生前尽到父亲的责任,与窦娥之魂相认、共叙亲情是一种补偿,普降甘霖则代表着女儿对他的原谅。此时,窦娥的“一生冤”彻底昭雪,她的鬼魂获得安慰,更重要的是,亲情得到认可。父女二人相互怜惜的感情形成独特的心理体验,使得舞台上出现了窦娥生前的形象,也出现了本不可能的“三人团聚”的情景。这里表现的是由人物心理活动而产生的幻觉,是对主观心理时间的强调。

通过对主观心理时间的强调,窦天章在不同的时空中,与窦娥、窦娥魂接触、交流,心灵不断受到震撼,自我反省逐步加深,直至最后人性觉醒,真诚地忏悔,主题得到升华。

以上就是对歌仔戏《窦娥冤》的叙述时间结构的粗浅的分析。总而言之,该剧的时间结构是围绕主题而安排的,通过改变情节的时序、调整时间速和强调主观心理时间三个方面的努力,突出窦娥“一生冤”的主题。这样独特的时间结构让人们听到了窦娥跨越时空的控诉,更加深刻地领悟这出悲剧的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