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初探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初探

摘要:行政机构的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中能够起到总体规划的作用,以确保行政机构的正常运行和社会服务目标的实现,并增强会计的刚性约束和优化资源的合理配置。由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进思考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基本内容、特点和现实意义,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据此提出确保预算管理目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管理会计

行政事业单位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工作成果和价值不能以直接的形式表现出来,也难以使用物质或者金钱的形式进行简单评价。行政机构提供各种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服务,并推动全社会群众公众福利事业的持续发展,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以及秩序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因此,政府机构的预算管理机制必须建立在资源的有效协调和配置基础之上。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不仅要重视不同科室之间预算业务的差异所导致的问题,还要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成效。因此,在预算管理的改进过程中需要完成一系列人力资源调动以及物质资源协调的任务,这对于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提供了重要动力和严格要求。

1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概述

1.1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就是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运行从收入、支出、和对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数量等方面,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目标为基础,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活动在一个会计年度,所制定的全面合理的财务计划,是实现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内容主要包含应用环境、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考核四个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管理的应用环境包括工作规划、计划、组织框架、内部控制制度、信息系统和相关的外部环境等多个方面。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基本特征包括:一是预算理念全员参与性。全面预算管理就是在制定预算管理目标的过程中,要求单位全部干部职工的共同参与,对目标进行分解,层层落实相关责任,确保所有干部职工都能够参与预算管理工作,达到对全部资源的最大优化配置;二是业务范围全面覆盖性。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覆盖了单位所有的收入和支出活动,体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全方位”的特征;三是管理流程全程跟踪性。全面预算管理涵盖预算编制、审批、执行、控制、调整、监督、考评一系列活动,就是在做好财务预算编制和各种财务相关信息收集的同时,还要确保预算管理能够在单位正常运转过程中得到高效实施,对照预算目标和实际目标的差别,对预算管理方法进行优化调整,以此来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实施效果。

1.2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的现实意义

1.2.1有助于提高政府资金配置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省级和本级财政拨付,而单位各种项目支出复杂,合理分配资金资源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全面预算管理,就是通过对预算指标的下放,动员干部职工全员参与到预算目标的制定,汇总整理形成符合本单位的性质的预算计划,能够全面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未来财政资金支出的估计方向和金额大小,提前在各部门之间分配好资金。同时也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领导更好地掌握单位资金整体运行情况,也能对各部门的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和分析。

1.2.2有助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进行预算管理,通过对预算编制的内容细化和分析,能够规范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提高了单位预算的可实施性,有利于保障单位资金安全,控制收支出现不平衡的情况,有效的规避各种风险问题。因此,想要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和合规性,就要求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差错。从而大大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帮助财政支出结构实现进一步优化。

1.2.3有助于提升单位社会服务能力

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行政事业单位想要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为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更高效快捷的服务,就必须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全面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中来,全面体现全覆盖的特点,遇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证预算管理有效运行。

2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的工资福利和商品服务支出经费大部分来源于本级财政拨款,少量资金来自中央和省级的财政拨款,这就导致了许多财务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就认识不到位,以及与预算管理相关的意识不强。因此,很多预算工作缺乏主动性,预算活动开展不力,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部门仅仅只承担报销业务,而很少开展与预算相关的业务活动,大大阻碍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未能做到既涉及全面又实施有效。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的全部构成部分是财政的收支预算,不仅涉及的部门范围广,而且间隔时间跨度长,由于缺乏各个部门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很容易造成预算管理的不科学、不合理、不全面。

2.2预算编制与执行方面不科学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全面预算管理对预算工作的编制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许多单位的预算编制还只停留在简单的收支编制层面,没有将预算管理切实融入到日常的业务活动中。过于简单的预算管理方法也会对预算编制的实际效果和作用有很大的影响,也不能保证预算的有效实施。在日常工作中,一些单位在面临基本支出的预算经费紧张时,会采取挪用项目资金等不合规的举措,这违背了预算编制的初衷,导致难以实现预算管理的目标。

2.3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衔接不到位

全面预算管理包括开始的预算编制、中间的预算执行和最后的预算评价。但目前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并不重视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最后评价,缺乏预算管理制度的科学合理性,导致预算管理过程中不规范的行为经常发生,预算事后评价在实践中就没有可以参考依据的标准。不仅如此,绩效评价在开展工作中也存在评判的标准和审核的指标不确定的问题,再加上预算资金的申请和预算绩效评价考核之间缺少直接的联系,导致全面预算管理中存留的许多问题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此外,很多地方财政部门缺乏通过组织第三方机构来开展预算考核的意识,这也造成预算评价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不能有效发挥。另外,还有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是按照要求做了预算评价,但是在评价之后并没有对评价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也没有对评价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和改进,从而降低了预算管理评价的实际作用。

2.4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

在现在这个计算机应用技术迅速发展的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各个行业提高工作效率,简化繁琐程序的必要选择。现有的预算管理系统还是简单的财务软件,并且很多财务人员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性,不能完全满足日常业务的使用需求,难以适应现代预算管理的客观需要。

2.5预算管理的监督检查机制缺位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执行力较低主要是单位预算监督不完善。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预算监督的过程中,缺少对资金使用过程全面监督,没有制定完善的问责机制和制衡体系。监督机构主要由单位管理层人员和财务负责人组成。财务负责人既是预算的执行者,又是预算的监督者,不能保证预算监督质量。如果监督人为单位管理层人员时,单位管理层人员会依据自身的需求对单位预算监督进行改动,影响预算管理的监督质量。

2.6预算管理人员队伍素质不高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主要由财务人员来执行,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成效实施的好坏取决于财务人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和专业素养问题,队伍的人员认识水平和素质不高会使得预算管理工作难以实施。造成以上不利情况的根本原因是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工作支持的程度不高,对提高预算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的相关学习培训安排不到位,这使得在预算管理工作开始实施后,管理人员没有相应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配合预算工作的开展落实,严重影响了预算管理编制和流程的更新。在岗位分工的具体实施中,也存在权责不明确、分工不具体等问题,同样会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阻碍,并可能会滋生贪腐行为。

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具体对策

3.1强化预算管理意识

预算管理意识的强化对预算工作的有序展开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应当重视预算管理知识的宣传,加大预算管理的宣传力度。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邀请专家对全面预算管理知识的重点、要点进行宣传讲解,应该先从单位的财务部门开始,再逐步向各级部门延伸,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做到足够了解和掌握预算管理的相关知识,提高参与预算人员的自觉性。由于全面预算管理知识在不断地更新,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对相关的预算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及考核,做到完全掌握全面预算管理知识。

3.2严格制定与实行预算管理规范

事业单位管理者需要具备较高的预算管理意识,积极引导单位相关人员发挥预算管理作用。按照预算管理的相关规定,预算管理人员应注重预算管理的实质,不能仅仅只关注表面形式。目前,强化预算管理的预算执行力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在预算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下,制定行政事业单位性质相符合的具体细则;另一方面是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预算程序落实,编制财务报表也应该符合要求,并对发生的所有款项进行分类汇总。这样一来,能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的使用效率,降低违规现象的发生可能性。

3.3积极做好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衔接

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的有效衔接既可以提高预算评价的质量,又可以增强绩效管理的效果。可以通过三个方面做好两者的衔接,一方面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额度进行明确规定,将定性与定量结合,为后续的绩效追踪和绩效评价做到良好的铺垫;另一方面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在内部构建科学合理的预算评价体系,对于全面预算的事后事项,应优先确保获取的数据信息真实准确,再应运用相关指标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还必须明确如何进行预算考核以及如何将考核结果准确量化,并考虑如何避免随意改动的现象出现,同时把考评对象全部落实到相关的科室和个人,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和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的有机结合,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

3.4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平台

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应该制定科学的信息化建设方案,同时还要考虑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性,应将信息化建设放到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中,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端,要考虑到未来预算管理的刚性需求,提高信息化建设的前瞻性,保证信息化平台运用的合理性和可掌握性。

3.5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监督机制

预算管理制度的要求要以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实施标准为依据,所有相关的部门和人员也应以此标准为榜样,行政事业单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逐步完善预算管理的监督机制,实现预算管理的全面化、合理化、规范化。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作为预算管理的主要实施者,要着重加强社会调查的力度,把握社会发展趋势,营造良好的市场管理氛围,对促进和可持续健康发展公共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通过完善预算管理的监督机制,不但在人员管理上有一定的管理约束,还提高预算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因此,还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和预算管理能力的不断增强起到了极大的影响,使预算管理实际过程中的有关程序和具体行为得到合理有效的规范,避免了单位预算经费存在不合理的分配和统计,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能和业务性质建立的资金分配评价体系,对于加强预算监督执行能够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促进了预算管理的高质量完成。

3.6全面提升预算管理人员认知和整体素质

行政事业单位行政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财务专业知识和过硬的职业道德素质,能够娴熟掌握预算管理系统的编制和操作流程,能够自觉提高预算管理的思想,能够合理地控制对单位预算经费的分配。同时,还必须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积极参加各种线上和线下的学习和培训。对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素养问题,单位的领导者必须要高度重视,找到造成人员的认识和素质素养差别的根本缘由,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进行年度绩效考核评价,从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强预算管理人员的预算绩效管理意识。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通过积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方法,行政事业单位就可以更好地掌握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提高单位财务管理的整个效果。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促进行政事业单位井然有序发展的一项有力措施,可以在保证财政资金合理、合规使用的同时,也有效避免了财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发生的各种风险,充分发挥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效能和效率作用。

作者:屈小平 单位:临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