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现状探究

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现状探究

摘要:文章介绍了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基本内容,分析了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的难点,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建立健全劳动工资统计制度等多个角度,提出了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的有效实施策略。

关键词: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现状;改革措施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与方法,切实优化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总体成效,为相关重大战略决策提供可靠而全面的依据,成为业内广泛关注的课题。

一、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简述

事业单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特定职能与使命的个体化单位,在现代经济社会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是一项专业性、系统性较强的统计工作,所形成的统计数据对于调整完善相关人事决策制度,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参考作用。当前形势下,必须宏观审视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现状问题,准确把握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的关键环节与步骤,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切实提高统计准确性、可靠性与全面性。长期以来,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在标准化建设、过程控制、效果评价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高质、高效推进相关统计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与方向保证,事业单位在劳动工资统计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尽管如此,也要客观地看到,受主客观等多方面要素的影响,当前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短板与不足,不利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应有价值与功能无法彰显,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上述背景下,深入探讨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与改革问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管理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管理的关键构成要素。随着经济社会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管理制度,对于促进事业单位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而言,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劳动工资管理是薪酬管理的重要内容。无论何种性质的事业单位,均需要承担经济服务、社会发展、公共协调等社会职能,其工资管理效果的好坏,与薪酬管理,乃至事业单位内部总体管理质量密切相关。其次,劳动工资管理是保障与维护广大职工自身合法权益的必由之路。在传统工资管理模式下,“大锅饭”式的管理方法阻碍着事业单位自身效能的提升,而通过现代劳动工资管理,则可有效打破僵化固化的工资管理模式,充分保障员工切身利益,释放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再次,劳动工资管理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现代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系统化、完整化、层次化的各类统计数据做支撑,通过实施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管理,可在确保数据统计真实性与及时性的同时,为民情民意分析与研究、经济政策调整与优化、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与完善等工作提供依据。总之,全面做好事业单位工资管理工作,符合经济社会未来发展趋势与规律,充分体现了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改革理念。

三、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的难点

(一)劳动工资管理尚未实行分类管理,致使其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在当前事业单位管理体系中,更多情况下采用“分级管理”模式,根据人员职务、级别等要素的不同,对干部进行相应管理,但受运行模式、分配制度、绩效激励等方面的影响,其工资管理未能及时实现分类管理,难以充分体现工资管理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部分事业单位依旧沿袭传统保守陈旧的工资管理模式,僵化固化的管理理念根深蒂固,“大锅饭”色彩浓厚,普通员工与领导干部之间、关键岗位与一般岗位之间缺乏差异,分类管理推进相对滞后。

(二)劳动工资管理缺乏激励元素,无法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通过实施科学合理的劳动工资管理,可有效激发员工积极性与主动性,围绕事业单位主要发展任务做出更大贡献。纵观当前事业单位工资管理实际,普遍存在着激励元素不足,员工积极性与工作活力无法得以有效激发等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在经济社会发展节奏持续加快的今天,有必要设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体系,循序渐进地破除激励效力不足这一难题,在工资待遇方面实行差异化管理,突出绩效激励的导向性。

(三)劳动工资管理缺乏灵活性,致使管理制度缺乏一定的自主权。事业单位的社会性质相对特殊,既不像国家行政机关那样具有法律体系赋予的行政权力,也不像企业一样单纯地讲究经济效益与经济利润,而需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服务社会的相关义务,这对劳动工资管理的灵活性与自主性具有较高要求。实践表明,在现行制度体系下,事业单位工资管理普遍缺乏灵活性,与国家财政资金管理具有直接关联,须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宏观统筹分配,缺乏自主分配权,劳动工资的“二次分配”难以全面落实到位。

(四)考核机制不完善,劳动工资管理不到位。绩效考核具有典型的激励性与导向性作用,为优化事业单位工资管理成效,必须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从当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机制实际来看,大部分未能形成系统化、差异化的考核机制,绩效考核的导向性作用不明显,使得“出工不出力”的现象依旧极为突出。同时,绩效考核方法与机制缺乏针对性,缺乏实质内容,加之人为主观意志的干扰痕迹较为显著,绩效考核公平性、公正性、客观性饱受质疑,不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具体人员的实际工作业绩与成效。

四、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的优化策略

(一)高度重视劳动工资统计工作。要高度重视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全面客观认识其对事业单位整体管理的重要作用,将其纳入事业单位重点工作体系,明确具体管理目标与管理方向,以更加坚实的举措、更加科学的过程妥善处理该项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摒弃传统保守陈旧的劳动工资统计理念与行为方法,突破僵化固化统计模式的桎梏,自觉运用新时期劳动工资统计的新方法、新理念、新策略,解决工作实践中遇到的新难题,将劳动工资统计提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定期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成效进行分析与研判,研判其阶段性效果,及时在方法、方向、措施等方面做出优化与改进。

(二)建立健全劳动工资统计制度。要根据事业单位自身实际,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规律,建立健全完善的劳动工资统计管理制度体系,为统计工作的顺利有序推进提供制度性保障,避免相关措施与方法的制定无据可依、无章可循。要对既有劳动工资统计管理制度进行梳理排查,根据动态化理念,对不符合事业单位自身实际、不符合未来经济发展趋向的条款规定进行修订,以制度化的方式将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目标任务、过程方法、保障措施、职责权限固定下来。要以统计制度为基础,明确界定各项统计标准,逐步推进“分类管理”,根据事业单位岗位性质、岗位级别及岗位价值的不同,兑现劳动工资的差异化。

(三)加强基础资料建设。基础资料是事业单位开展劳动工资统计的根本与基础,只有始终不断强化基础资料建设,才能为劳动工资统计提供详实而完善的基础依据。一方面,要构建系统化的人事档案数据库,对所有纸质档案材料进行信息化处理,整合成为电子档案,输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形成功能齐全、内容丰富的基础资料数据信息管理平台,并根据人事关系的调整与改变,及时补充更新相关信息(如图1所示);另一方面,要提高基础资料的共享化水平,在事业单位内部一定范围内实现基础资料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共享,将事业单位员工奖惩、培训经历、职务调整等作为基础资料建设的关键,有效落实工资增减情况。

(四)加强劳动工资统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培训。劳动工资统计人员是执行劳动工资统计管理制度、落实统计工作责任的直接实施者与操作者,其综合素养的高低与最终整体统计质量密切相关。要定期组织劳动工资统计人员参加专项培训与学习,由业内专业人士为其讲解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所面临的新趋势与新任务,丰富劳动工资统计专业理论知识,形成完整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要注重提高劳动工资统计人员实操技能,掌握最符合实际、最具时代价值的统计工作技能,提高统计工作规范化与制度化水平。此外,还要强化劳动工资统计人员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在劳动关系管理、人事规划、绩效考核等方面实现更大作为。

(五)加强劳动工资统计指标的优化,不断创新统计方法。在当前经济社会环境中,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受多方面要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薪酬体系、人才结构等,因此有必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劳动工资统计指标,将所有涉及劳动工资统计的指标参数纳入体系,准确有效反映人员工资变化及波动情况。要结合事业单位人员期末人数、工资总额、平均数额、社会保险缴纳基数等方面的历史数据,对统计指标进行动态化调整,并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创新统计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深度分析,确保工资统计端口统一、简化有序。

(六)完善劳动工资管理激励机制,提高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现代统计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快速发展,为完善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管理激励机制提供了更多方法与工具,使得工资统计人员在统计方法的选择方面拥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使得传统模式下难以完成的激励目的具备了更大的可行性。要建立完善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打破传统“一碗水端平”的管理状态,提高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积极性,为改革发展积蓄动力,争取更多发展主动权,推动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管理改革稳步前进。要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劳动工资激励过程中充分尊重“人”的重要价值。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受统计方法、管理理念、过程控制等多方面要素的影响,当前事业单位劳动工作统计中依旧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与不足,阻碍着统计效果的优化提升,有关人员应该从客观现状出发,研究制定更先进的事业单位工资统计方法。

参考文献:

[1]陈艳珍,陈云鹏.浅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2).

[2]明燕飞,付薇.我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金融经济,2011(08).

作者:蔡晓艳 单位:青海省公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