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程盾构法施工中设备管理办法

地铁工程盾构法施工中设备管理办法

摘要:科研院所的设备型号规格多、分布零散、利用率偏低,老化、闲置现象突出。经济增加值(EVA)视角下,科研院所设备管理应解决重采购轻使用、重入口轻出口、重资产轻效益等问题,向研究设备价值形态转变,以追求设备全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和发挥设备综合效能最高为目标,在设备管理工作中找出提升EVA的关键影响因素,最大程度发挥设备资产效能,提高设备使用率,提升设备的投入产出比,为科研任务提供有力保障,改善EVA。

关键词:设备管理;机动设备;经济增加值;设备闲置

一、背景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中央企业(以下简称央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双重影响下,面临着市场需求萎缩、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制造成本升高等压力,对企业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EVA考核旨在引导央企做强主业、重视国有资本投资回报、加大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考虑了资本成本,有利于企业理性投资、合理控制风险;二是引导企业从规模导向到价值导向的转变,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三是侧重企业治理,强调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企业进一步做强主业。为了改变央企现有成本管理难以完全满足市场竞争需要的现状,国资委自2009年陆续颁布多份文件,明确了央企EVA的考核目标。集团公司也相继印发有关文件,明确了EVA是对科研院所考核的经济指标之一。按照国资委及集团公司EVA考核对科研院所设备管理的要求,设备资产配置与使用效率是影响EVA的主要因素之一。与生产制造型企业不同,科研院所的设备以科研试验和试制为主,其科研仪器、试验设备型号规格多、分布零散、利用率偏低,部分设备使用年限长,老化、闲置现象突出。

二、设备管理与EVA的关系

(一)从计算公式分析设备管理对EVA的贡献

EVA作为一种业绩评价指标,反映了一个企业在经济意义上是否盈利,反映出企业营运的真实状况以及为股东创造财富的能力。从公式(1)可以看出,EVA可以用来衡量企业的经营利润是否足以补偿所投入的全部资本成本,若E-VA>0,表示企业获得的收益高于为获得此项收益而投入的资本成本,企业在经营中为股东创造了新价值;相反,若EVA<0,表示股东的财富在减少,企业的价值在损失;如果EVA=0,则说明企业的利润仅能满足股东所期望的最低风险报酬。因此,企业增加利润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收入,二是减少费用。其中增加收入源于增加设备可用度和产能,而减少费用则是要减少运维成本和投资的资金成本。EVA考核之下,管理人员必须想尽办法,提高资本的营运能力,降低业务活动中的资本成本。科研院所要想在设备管理方面为EVA作贡献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加NOPAT,二是减少TC。增加NOPAT,设备管理要做的就是保证设备完好率,为科研生产作好设备资源保障;减少TC,设备管理要做的是提高设备利用率,充分盘活设备资产,优化调配设备,减少重复购置和设备闲置,加快闲置设备报废工作。为什么近几年轻资产运营的概念越来越热?轻资产(Asset-light)也称轻资产运营模式,指企业紧紧抓住自己的核心业务,而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它是以价值为驱动的资本战略,可以降低企业资本投入,特点是减少了大量固定资产投入,以此提高资本回报率,也是对EVA的支持[4]。减少TC也就是将有限的资本投入到核心的对E-VA贡献更高的设备上去,促使使用单位观念转变为清华大学柳冠中教授倡导的“使用而不是占有”,充分重视利用设备创造新的价值。轻资产运行模式避免了昂贵设备的重复性购置,减少相应的运维成本,转而提高其利用率,利用有限资产获取最大利益。

(二)设备闲置对EVA的影响

一是老化、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的待报废设备产能低下、操作不便、效率低下,影响科研生产的顺利推进且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二是其消耗的运行及维护成本远高于带来的经济效益,继续将其保持为在用状态将直接降低整体的EVA。王生凤等(2003)在设备资源优化管理的EVA模型研究中,分析设备占用的成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设备成本;另一部分是设备生产成本,包括维修维保费、劳动和环保费、能源消耗费及设备生产辅助费等。可以看出,设备闲置不仅不产生效益,作为设备所占用的成本大部分都要发生,如TCO的1.4、2.3、3.1不再产生费用,而其他6项持续发生费用。假如有一台大型设备闲置的原值为200万元,WACC为10%,它对NOPAT的贡献为0,而对TC的贡献为200万元,根据公式(1)可知,这台设备对EVA的贡献即为-20万元。

(三)设备投入不足对EVA的影响

设备的使用和维修具有双向性,良好的维修管理与缺失维修管理对于过程成本的影响效果大不相同[6]。设备使用和维修在支出费用的同时也能产生利润,这是因为良好的使用和维修能有效提高设备的可用性、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降低动力能源消耗,减少生产过程中危害安全和环境的风险,从而提高设备生产的经济效益。大型企业设备管理的实践证明,降低使用和维修费用的主要措施是,通过长期降低设备的维修需求,对设备适时更新并提供良好的维保,使用训练有素技术娴熟的运行和维修工人,可以缩短设备维修时间,减少换件维修需求,进一步减少零备件的库存量,最大限度地降低总拥有成本,提高设备可用度,更好地为科研任务服务,有利于EVA的改善。设备维护、更新投入的不足,致使无法及时对设备进行技术更新、实施科学的维保,无法适时地提升运行维修人员操作技能,这将直接导致设备整体运行状态不佳,备品、备件及排故需求量上升,维修时间增加,维修效率降低,影响科研任务的开展,并导致EVA进一步变坏。

三、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重采购、轻使用

采购和使用是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两个重要阶段。随着科研任务增加,与之配套的设备数量也快速增长。使用单位往往关注采购阶段的工作而忽视了使用阶段的后期工作,主要表现在:一是使用单位在所承担任务需要设备时,都会积极论证需求并提出采购申请以免耽误科研任务进度要求。二是部分设备局限在一个厂房内,任务不饱满,未能有效使用。三是部分大型专用设备在科研任务完成后往往闲置待用。四是运行维护单位人员在采购论证及安装调试阶段介入较少,导致后期运行维护工作开展困难、使用不畅。针对某科研单位设备台账中20世纪60年代及以前机械设备的普查,可以验证评估设备闲置状况。表1中,43台机械设备中12台有不同程度闲置,占比达28%。通过设备检查和数据分析可知,造成部分设备闲置的主要原因是:产能和生产工艺变化;已有替代设备;设备老旧加上人员变化,已无人能使用;设备故障多、性能下降。这些闲置设备原值较高且维护保养费用较大,但却无任何产出,严重影响设备的经济附加值。重采购、轻使用导致设备资产不断增加,而设备利用率却持续降低。从EVA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导致TC不断增加,而对NOPAT的贡献在不断减小,这将大概率导致EVA逐渐变坏。

(二)重入口、轻出口

设备购置注册是设备管理的入口,设备报废注销是设备管理的出口,二者是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两个重要关口。为支持科研任务,科研院所管理部门一般会尽量满足任务需求,及时购置设备,并积极开展设备验收、注册建账等工作,确保设备早日投入使用,但对于需要报废的设备关注力度不够,报废进程缓慢。通过对某科研单位台账信息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部分设备的待报废情况。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入口采购有任务需求驱动,有时间和节点考核,而出口没有任务牵引和考核评价。重入口、轻出口不仅导致设备老化加剧(最老设备已经服役59年,且2000年以前设备占比超过10%),还将导致闲置设备不断积累、增加。从EVA的角度来看,这些闲置设备对NOPAT的贡献为0,却对TC的贡献在增加。针对此类问题,央企EVA考核规则中采取了惩罚性措施,明确了对使用单位非正常原因闲置半年以上的大型设备,按此设备原值200%计入资本占用,这将导致EVA的负增长。

(三)重资产、轻效益

资产和效益是设备管理的两个重要焦点。然而在实际管理中还存在着重资产、轻效益的思想,对形成资产和资产拥有量更加重视,却忽视了设备资产带来多少效益。设备台账信息健全,而设备履历本的使用记录缺失严重,更没有对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一些设备产能严重落后,设备性能也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甚至闲置,其改造维修经费的投入已经大于产出效益,使用单位却忽视对其利用率的分析评价,也未考虑启动报废程序。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对设备利用率的考核还没有形成共识。二是EVA的考核机制没有深入人心,还没有认识到EVA和设备管理存在关系,没有形成全员参与为E-VA作贡献的文化。三是有设备就有经费的传统设备管理理念普遍存在。在设备资产不断增加的同时,闲置设备也在不断增多,设备创造的效益与设备资产总量不成比例,还要消耗着运行维护的资本投入,将对EVA造成负面影响。

四、优化设备管理的途径

(一)提高设备利用率,为增加税后营业净利润作贡献

一是完善设备采购论证,把好设备入口关。使用单位应充分分析自身需求和未来的设备利用前景,依据任务特点全面考虑采购需求申请。设备管理部门应加强设备状态管理,全面掌握设备信息,为设备采购必要性论证提供支撑,减少重复购置。二是探索设备资源共享机制,支持提高设备利用率。设备管理单位应加强设备统计分析,适时合理调配,盘活设备资源,促进设备资源共享。三是加强设备利用率分析。使用单位严格落实设备运行记录制度,规范履历本的记录,定期对设备状态、使用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管理部门不断规范设备台账管理,掌握设备使用情况,减少设备闲置;定期分析设备使用情况和台账信息,为提高设备利用率提供依据。

(二)确保设备完好率,为提高设备利用率提供保障

一是规范设备日常管理,实现设备综合管理效率持续改进[7]。配置技术娴熟的操作人员,全面掌握设备运行状态,明确准用、闲置、封存状态,动态调整设备年度维保及检修工作,科学提高设备完好率。二是规范设备维保工作。完善设备维保计划和记录,为有的放矢地开展设备改造、科学提升完好率提供依据。三是管理部门加强维修费用分析。当设备的维修费用高于更新费用时,及时决策更新设备,避免设备在低性能、低精度状况下超期运行;遵循设备全寿命周期价值规律原则[8],完善设备维保及改造费用的统计分析,为设备状态鉴定、报废淘汰设备提供依据。

(三)加强闲置设备处置,为减少资本占用作贡献

一是依据设备实际使用情况和评估情况,积极开展设备报废工作。对于状态可用但长期闲置设备,开展技术评估,盘活设备资产,内部调拨调配,充分发挥设备效能,避免资源浪费。对于长期闲置、确系不可用设备,加快淘汰,降低资源闲置规模和维保成本,通过“优化资产管理、降低资本占用”来提升EVA。二是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建立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从采购入库、安装调试、转固管理、维护保养、盘活处置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动态化管理,提高设备管理的精细化。三是借鉴全面成本管理理念。从“全资产、全成本”出发,明确责任主体,盘活资源应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9]。

(四)探索“用”“维”分离,提升运维保障专业化

设备正常运转不仅与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关,也与科学的维保模式紧密相连。设备作为企业的有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这些设备资产的管理关系到科研院所的EVA。因此有必要创新设备管理思路,优化设备维保模式,探索“用”“维”分离模式,构建专业化、一站式维保机构[10],如设备维修中心、设备维保车间等,并开展专业化培训,发挥专业化运维保障,提高设备维保效率及设备管理水平,提升设备可用度,降低维保费用和运行成本。

五、结论

EVA考核下,科研院所设备管理应向研究设备价值形态转变,以追求设备全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和发挥设备综合效能最高为目标,以EVA考核为导向,在设备管理工作中找出提升EVA的关键影响因素,采用提升EVA的可行措施,准确执行规章制度,精确量化岗位职责,细化清晰工作流程,严格规范检查考核,最大程度发挥设备资产效能,提高设备使用率,提升设备的投入产出比,在为科研任务提供有力保障的同时,为EVA的改善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刘纳 李新建 赵爱琴 任杰 赵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