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生职业情绪智力团体心理辅导分析

幼师生职业情绪智力团体心理辅导分析

[摘要]为提高幼师生在职业情境中的情绪智力水平,通过设计并实施“幼师生职业情绪智力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60名幼师生进行实验干预研究,发现实验组比对照组的情绪智力水平显著提高,这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提升幼师生的职业情绪智力有良好的干预效果。

[关键词]幼师生;职业情绪智力;团体心理辅导

一、引言

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1][2][3],幼教工作者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比如幼儿教师在一日活动中情绪过度消耗、自我价值感降低、成就感消退,经久之后会经历严重的职业倦怠期;幼儿教师在面对幼儿、幼儿家长、工作伙伴时的沟通行为失效,引起强烈且持久的情绪失调[4];幼儿教师虐童事件时有曝光[5]。有研究者试图从社会价值取向、教育政策、工作环境等宏观因素以及从业者的年龄、学历、工作经验、待遇、性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等个体因素分析造成以上困境的原因[6][7][8]。也有研究从影响个体职业效能发挥的心理因素———情绪智力角度进行剖析[9],提出幼儿教师的情绪智力水平,特别是在幼教职业情境中是否能够妥善运用情绪智力,是影响其工作绩效的关键因素。本研究试图通过对目前尚在大专院校学习的学前专业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并针对其职业情绪智力提升进行培训,以此改善幼师学生的职业情绪智力水平。本文首先呈现幼师学生职业情绪智力团体辅导的设计思路与方案,然后通过实验数据对辅导效果进行论证,以期对幼教师资培养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幼儿教师职业情绪智力

(一)情绪智力的定义

关于情绪智力的定义,在学术界一直没有统一的定论。目前主要存在四种说法:一是情绪智力是一种类似于分析性智力的智力,二是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系列人格特质,三是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系列与工作场所的杰出绩效相关联的情绪与社会胜任特征,四是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系列帮助人们适应生活中的社会与情绪需要的技能和特质。虽然情绪智力的定义众说纷纭,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归结出一些统一的规律,即不同情绪智力理论模型皆包含着“对情绪的感知、理解和运用”这一共同要素[10]。根据以上情绪智力的定义及核心要素,为了使情绪智力提升项目更加具有操作性,我们认为情绪智力应该包括:精确知觉与觉察情绪,准确理解与评估情绪,适当表达和有效调节情绪。我们强调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状态的识别和理解,以及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

(二)幼儿教师职业情绪智力的内涵

戈尔曼曾指出:一个人事业和生活的成功,传统智力的影响只占到了20%,而其余大部分则归功于情绪智力[11]。可见,情绪智力对人的效能发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中“职业情绪智力”的概念是根据情绪智力概念提出来的,即个体在职业环境中感知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情绪,控制与调节情绪,运用情绪促进思维,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使工作效能发挥到最佳。幼儿教师职业情绪智力的内涵应该包括———在幼教职业情境中,幼儿教师调节自己的情绪系统,在应对其工作对象时(如幼儿、家长、同事、上级等人群)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感知、理解及运用能力,而情绪运用能力包括情绪接纳(控制)、情绪表达、情绪调节三部分。幼儿教师职业情绪智力的内容用下图表示:该图可以被描述为:在幼儿园环境中,幼儿教师在对某一具体职业情境中的某一类对象进行工作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感知、情绪理解、情绪接纳(控制)、情绪表达以及情绪调节的能力。

三、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与实施

(一)设计思路

幼师生职业情绪智力团体心理辅导把上述职业情绪智力理论与团体辅导技术相结合,依照幼儿园职业情境中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情绪智力内容要素设计团体辅导的具体环节。

1.团体名称

(1)宣传名称:高情商幼师训练营(2)学术名称:幼师生职业情绪智力团体心理辅导

2.团体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情绪智力以及职业情绪智力的定义,理解在职业情境中情绪感知、情绪理解、情绪表达以及情绪调节的意义与目的。(2)技能目标:掌握职业情境中情绪感知、情绪理解、情绪接纳、情绪表达以及情绪调节的步骤和方法。(3)情感目标:促使成员正确看待情绪智力在职业发展中的价值,培养其情绪利用的意识,积极运用自己的情绪智力解决职业困境。

3.团体性质:封闭性、同质性、结构性、成长性

4.领导者:2名专职心理咨询教师

5.团体对象: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3年级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

6.团体规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0名,共60名,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7.活动时间:每120分钟,共六次,自2019年10月第二周起,每周三晚18:00—20:008.活动地点:封闭、安静的活动教室

(二)幼师生职业情绪智力团体辅导分单元设计表

(三)团体辅导方案的实施过程

1.团体初始阶段(第1次):使成员相识,澄清成员期望,介绍小组目标和契约,建立团体。

2.过渡阶段(第2次):培养团队信任和凝聚力,促进成员开放自己,讨论各自的情绪特点。

3.工作阶段(第3-5次):完成团体具体目标,促进成员对情绪理解、情绪接纳、情绪表达进行深入探索。4.结束阶段(第6次):掌握情绪调节的知识与方法,处理分离焦虑,展望未来。

四、职业情绪智力团体心理辅导效果验证

(一)检验工具

运用课题组自编的《幼师职业情绪智力状况调查问卷》,调查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师生职业情绪智力状况。题目的设置主要根据文献积累和工作实践,经过开放式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形成初步问卷、专家修改、试测之后调整题目,确定最终的调查问卷。问卷共32题,分为职业情绪觉察、职业情绪理解、职业情绪接纳、职业情绪表达、职业情绪调节五个维度,采用五级计分,得分越高表明职业情绪智力越强。

(二)施测程序

采用团体和个别相结合的施测方式,调查员统一指导语,请被试当场填答问卷,现场统一收回。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

五、研究结果

(一)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数据中,由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可知,两组学生职业情绪智力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职业情绪智力总分基本等值,可比性较好,可进行后测比较。

(二)团体辅导效果分析

以职业情绪智力为因变量,进行2(组别:实验组和对照组)x2(性别:男和女)x3(年级:一、二、三年级)x2(测试时间:前测和后测)四因素混合设计方差分析,其中性别、年级和组别为被试间变量,测试时间为被试内变量(见表2)。由方差分析结果可知,测量时间的主效应显著(p<0.05);测量时间*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p<0.05);在交互作用显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简单效应分析,结果发现:测试时间在组别上的简单效应显著,即实验组的前测分数显著低于后测分数(p<0.01),对照组的前测分数与后测分数无显著差异(p>0.05),见图2。组别在测试时间上的简单效应显著: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分数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后测分数差异显著(p<0.05)。

六、结果讨论

团体辅导的效果:通过以上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分析与对比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前后测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而对照组则无时间效应;同时,后测中实验组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这都说明参与了团体辅导的幼师生,其职业情绪智力明显高于未做任何干预的幼师生,从而证明了团体心理辅导对提升幼师生的职业情绪智力有显著效果。关于辅导内容:本研究根据情绪智力理论与团体心理辅导理论,并结合幼师生实习实践活动中的工作情境,共设计了六个单元的团体辅导活动方案。该方案主要通过营造安全接纳的团体人际氛围,引导成员进行情绪觉察与辨识、情绪理解与归因、情绪接纳与表达、情绪调节与运用等方面的训练,促进学生从情绪智力的角度观察工作情境中的自我和他人(工作对象),提升职业情绪智力水平。总体来说,该方案的设计较为合理恰当,并且从团体辅导的结果来看,取得了预期的辅导效果。

七、本研究的不足

首先,本文所提出的幼师生职业情绪智力理论模型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探讨。由于情绪智力理论存在较多争议,从Salovey和Mayer的心理能力模型,到Goleman和Bar-on的综合模型,情绪智力的要素一直没有统一定论。本研究因应团体心理辅导的操作性要求,从以上理论模型中抽取出情绪感知、情绪理解、情绪接纳(控制)、情绪表达以及情绪调节五要素作为情绪智力提升的目标,并结合职业情境对幼师生进行训练,其理论方向的适切性有待进一步探讨。其次,本研究中的团体辅导为结构性团体心理辅导,团体次数以及每个单元探讨的主题都是约定的,总体时间较短,辅导内容在广度上得不到保证,即无法在一次团体辅导中就某个主题的所有工作情境对象都做深入的讨论,例如在情绪理解能力训练中,我们无法兼顾到对幼儿、家长、同事、上级所有工作对象情绪理解的讨论。同时,时间上的有限性也使得成员之间的信任感没有完全建立,影响了成员做较为深入的自我探索,因此,团体中某些成员的个人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探寻与解决。第三、本研究中团体辅导的方法主要根据结构式团体辅导的方法进行,包括团体游戏、团体讨论、角色扮演、行为训练、团体咨询等。其中心理教育与行为训练比重较高,主要是引导成员在认知与行为上做出改变和提高,而心理咨询比重较少,关注整体多于关注个人,因此,虽然数据显示团体辅导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辅导效果是否持久稳固,还需要质疑与观察。

八、研究建议

由于情绪智力对于工作绩效的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培养“高情商幼师”是提升幼师生人才质量的有力抓手。为了能够使培养目标更加明晰,研究者尚需进一步梳理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脉络,并提取更加可信可靠的具有操作性的情绪智力核心指标,使该理论在幼师职业领域的指导性更加适切。本研究对于团体心理辅导在提升幼师生职业情绪智力领域的尝试有一定的干预效果,即六次团体辅导使成员对情绪智力在职业领域的应用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但该团体辅导仍然存在结构性、干预手段以及时间上的缺点。因此笔者建议,团体心理辅导可以采用半结构式,在兼顾单元主题的基础上,考虑到成员所带来的个性化话题方向;在辅导方法上,能够涵容心理教育训练与心理咨询两个方面;在时间上能够适当延长,比如,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团体次数。对于在团体中暴露出个人成长议题较多的成员,可以转介到个别心理咨询。职业情绪智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任务,本团体结束后,学生的后续发展问题仍然需要关注,特别是学生在团体中的自我体验与关注点应该得到重视。研究者应进一步发展其他途径的干预策略,比如举办与职业情绪智力相关的心理知识讲座、心理沙龙、案例讨论会等,保证干预效果的巩固和延伸。综上,团体心理辅导是改善幼师生职业情绪智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是可以在幼教师资培养中普遍推广的干预模式。在干预过程中要认真考量情绪智力理论与辅导方案的选择与设计以及后续干预策略的多样化,构建起较为系统的职业情绪智力心理干预模式。

作者:张琰 单位: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