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下课程体系探讨

技工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下课程体系探讨

摘 要:实施“1+X”证书制度,是为了培养更多应用型专业人才,增强校企合作的紧密度,推动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体系的变革,提升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实用性。本文从“1+X”证书制度解读、岗课赛证融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训模式探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调整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模式的方法,研究如何围绕专业建设、课程内容,合理推进“1+X”证书制度的实施。

关键词:“1+X”证书制度;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酒店管理专业是技工院校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专业,其专业课程应用性很强,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更多社会急需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专业人才,解决酒店管理行业发展中的人才紧缺问题。在国家教育政策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更新的过程中,技工院校也积极进行改革,改变以往教学模式,从专项教育转变为综合教育,以“1+X”证书制度为育人指标,帮助学生摆脱“一专一证”的束缚,结合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学习更多专业知识,掌握更多技能。

一、“1+X”证书解读

从表面来看,“1+X”证书中的“1”是核心基础,是指学生需要在学校学习期间完成根本学习任务,获得专业要求的学历凭证;而“1+X证书”中的“X”是指学生在完成根本学习任务要求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提升多方面的专业技能,让学生以实用性价值为目标,发展职业能力,能够获得进入该专业领域最低门槛的资格。“1+X”证书制度在传统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加入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考核相关内容,技工院校学生可以通过专业学习考取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此鼓励其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更要提升和拓展自身职业能力,掌握各类职业技能,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也就是说,“1+X”证书制度体系的确立,鼓励了学生多元化发展,改变了传统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潜力为目的,向综合性教育方向靠拢。实施“1+X”证书制度,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来说,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就业的机会,而且也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中专业人才的素质、技能与各行业不同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的有效对接,解决社会发展中专业人才短缺问题,让学生不局限于某一专业的学习,使学生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行业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专业技能为根本,明确培养方向,突破专业教育的桎梏,探索新的发展可能性。

二、岗课赛证融通

技工院校要结合新时代社会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充分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质,构建全面育人体系,并积极推进“岗课赛证融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让学生自身职业能力与工作岗位保持同步同行。“岗课赛证融通”是让学生职业能力达到行业人才标准的新途径,而学校也需要定向设计课程训练体系,构建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学校以“岗课赛证融通”为主线,明确教学理念,结合行业技术标准、岗位需求,发挥校企联合的作用,实现人才供给与行业需求的精准对接。要提升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就需要从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出发,结合企业特定工作岗位技能标准,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以及行业要求相一致。其次,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录制微课视频、邀请行业内的专家教授以及国际餐饮比赛相关从业人员授课等方式,强化实践教学。如请相关专家和有参赛经验的选手讲述世界技能大赛餐厅服务赛项“岗课赛证融通”实践体会,围绕技能大赛中应用到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解读,并明确“岗课赛证融通”实践的核心在于“岗”。同时,设置现场答疑环节,通过实操演示,进一步解答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使教师深入理解“岗课赛证融通”的实际意义,学习“岗课赛证融通”的方法,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优化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融合,为学生成长提供充分的条件。最后,从自身所在学校和所学专业出发,剖析餐饮服务管理课程构建的内容,立足人才培养,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将学校课堂和企业课堂进行有机结合,积极创新教材编写体例,将学习任务目标与工作任务技能标准相联系。

三、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训模式探究

(一)更新育人理念,加强实训教学基地建设

技工院校要有因时而变的育人理念,把握好专业教学和岗位教育两者的共性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实现二者的无缝对接。从课程体系构建方面来说,需要突破传统专业教育的局限性,让学生拥有多元化发展的可能性,避免学生将自身能力发展限制在专业课程框架中。教师也因此需要从实践教育出发,一是可以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实习,通过岗位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方式,让学生在掌握原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技能。这样可以延伸课程教学实践,强化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定期推送给学生学习资料,鼓励学生多利用课余碎片化时间,充实自己的学习生活,开阔学习视野,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利用假期或者周末时间到酒店兼职,熟悉工作环境,积累一些工作经验,或者多关注行业内举办的相关技能比赛,积极参赛,积累经验。二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了解岗位对学生实训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围绕岗位需求目标,开展实训教学体系建设,制定符合就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根据就业岗位需求建设对应的实训场所,充分发挥实训场所的功能,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三是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与酒店管理行业的知名企业建立长期深层次合作关系,全面推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技工院校在深入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提炼酒店管理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并结合最新的行业标准编制实训考核点开展实训教学。另外,技工院校还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优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实训基地实习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酒店管理行业的工作要求,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强化训练,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载体作用,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从“学校人”到“职业人”角色转变。

(二)更新实训体系,优化管理

“1+X”证书制度需要产教融合,通过工学优化组合方式,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第一,需要对学生实训内容进行更新优化,建立证书、岗位、课程三位一体、相互融合的教学体系,并实现第一、第二、第三课堂之间的融合。第一课堂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培养;第二课堂通过技能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实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专业水平;第三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认知和实践,提高专业实践水平。三者融会贯通,建立完整的实训体系。第二,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实行双导师管理制度,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双导师制度在管理职能上可以互补,让学生不管在校内学习还是在校外实习,都可以得到专业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以满足企业用人需要。在职能分配上,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基于职业教育基础内容的教学,指导学生完成学校要求完成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而校外导师主要是由企业技术管理人员担任,在与校企共同协商和制定教学内容后,对学生进行实训,提升学生综合业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岗位技术技能等。第三,构建智能管理平台,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势,为技工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条件,以智能化管理模式,整合专业知识与岗位内容资源,及时更新教学资源数据库。学校以实训内容为基础,融合校内与校外综合实训内容,利用网络技术,优化教学管理。

(三)重构考核内容,优化技能评价体系

学校组织学生到合作企业或者认定达到实习标准的酒店进行实习,实习时间不能短于一周,要让学生多通过实践强化自身对酒店管理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学生在进入酒店实习之后,需要定期汇报实习工作的情况和酒店对于学生实习期间的评价,学校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具体考核标准和考核内容,酒店可以根据自身对于岗位工作的要求和用人评价标准来定,从工作态度、出勤率、工作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率、服务品质等方面对实习学生展开评价,在评价完成后需要出具一份盖有酒店公章的纸质评价表,以此确保学生实习的真实性。对于学生的实习考核与打分不能仅仅以企业单方面对于学生的评价为依据,考核方式可以从多元角度出发,由酒店管理企业、酒店管理行业协会以及学校共同参与,根据各自的证书差异和考核标准的不同,共同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第一,在实践考核方式上,实行校内、校外导师和行业协会协作考核模式,酒店将学生岗位要求契合度、完成工作及表现情况、职业能力和素养等纳入考核内容。第二,酒店管理行业协会借鉴行业内的评价标准,按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来划分学生职业能力。第三,综合学生企业和行业协会评价情况以及学生在校的表现、学习成绩,给学生打分,并将学生的实习成绩写入个人档案,给学生颁发相应的奖章和证书,便于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合理评估。

四、小结

综合分析,“1+X”证书制度是技工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一是可以让职业教育实用性价值体现得更加明确,解决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中学生专业性和岗位具体要求错位的问题;二是可以优化教学内容,让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更贴近实际应用,为社会输送更多实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纪爱飞.1+X证书制度模式下酒店管理专业书证融通体系构建探讨[J].大众标准化,2020(24).

[2]刘红梅.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1+X证书制度”的探索与实施[J].石河子科技,2020(03).

作者:梁慧 单位:广西工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