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管理范例

技工学校管理

技工学校管理范文1

1.缺乏危机管理

对学生的管理也体现了技工学校的危机,若缺乏对学生的管理就会使技工学校面临新的危机。技校学生虽然心理上开始成熟,但是却仍然处于心理突变和生理突变的青春期,对真善美、是与非的认识还很缺乏。纵观技校学生的心理,他们既自信又自卑、傲慢叛逆、活波好动、因此,技校学生容易出现矛盾和纠纷,如果对事故等处理的不及时,则会暴露管理漏洞,出现管理危机。

2.管理效益过低

管理人员缺乏人员调配和资源配置的能力,知识准备不足,缺乏控制和预算管理成本的能力。因此,技工学校内容容易出现恶性竞争、人际关系紧张、办事效率低下、机构臃肿等等不良现象。导致招生缺乏规模效益就是因为教学缺乏质量效益,而育人也缺乏社会效益。

3.缺乏教育成本

目前一部分技工院校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虚报谎报结算、弄虚作假、会计数据不健全、账目混乱、会计核算不健全等等不良现象,经费支出问题跌出,缺乏预算编制管理、控制教育成本缺乏规范性。气、电、水等资源浪费状况较为严重,办公耗材浪费问题严重,使用设备效率低等等。除此之外,与时常联系不够紧密、主页设置重叠、管理效率低下、行政运行成本过高等等问题也是造成资源浪费和闲置的根本问题所在。

4.未明确组织目标

很多技工学校存在问题较为严重,例如:没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和办学方向,在市场化的教育体制中,定位不够准确,别说核心竞争力了,更重要的是缺乏理念支撑。一些根本性问题都得不到明确的认识,如何对师生积极性进行激励、应在怎样的校园文化等等都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相应措施

1.管理经验的借鉴

对于正处在发展中的我国技工教育而言,发到国家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是值得学习的。在设置课程方面,应坚持能力本位,坚持与企业工作岗位的紧密挂钩;在办学理念方面,应以就业为向导,坚持以市场为核心;为了适应新市场的需求,还应注重内涵发展,强调教育质量。建设良好的识字队伍,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强调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

2.校企协作模式

当前技工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于校企协作,校企协作可以更好促进技工学校的发展。可以提高技校生尽快适应岗位的能力,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对技术工人综合素质的需求,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校企协作应制定出共同的培养目标,一致合作理念,多样化教学形式。工学结合、订单式合作培养、定岗试析、导师制等等都可以作为合作方式来实现。而学习过程可以是学分制、弹性学制、非全日制、全日制等等。

3.培养危机管理能力

舆论关注性、预防性、紧急性、不确定性等都是危机管理所具有的特征。所以,首先应加强危机管理意识就是做好技工学校危机管理的第一步。最大的危机就是没有危机感,技工学校日常管理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都属于危机管理。若要防患于未然,就必须培养全体师生的危机意识,经常开展危机教育。其次,需要对预防机制进行建立。克服、解决危机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利益、多教育、多宣传,及时将矛盾化解,从而提高学生预防危机的能力。可创建危机管理小组,对处理危机的能力进行培养。班主任队伍作用的积极发挥是做好技工学校危机管理的关键所在。技工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就是班主任,将班主任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重视建设班主任队伍。应注重管理方法上的细节,班主任应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大力开展引导教育和正面宣传。

三、结束语

技工学校管理范文2

【关键词】6S管理;技工学校;德育教育;教育策略

6S管理起源于日本,重心是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这些固定的行为模式,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思想,使他们养成习惯,提升素质[1]。将6S管理中对人的规范化、对事的流程化和对物的规格化引入到技工学校德育教育中,通过持续不断改善班级、宿舍和实训室现场环境,实现改变人的行为规范。同时,将6S管理理念的精髓渗透到技校德育教育中,制定严格细致的管理制度,营造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达到技工学校“育人”的德育目标。

一、在技工学校德育工作中引入6S管理的作用

(一)有利于形成全面的德育6S管理评价体系。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是学生管理和评价,将6S管理纳入学生管理和评价中,建立全方位的6S德育管理以及评价的制度,让学生的行为习惯、课堂表现等诸多情况都能够得到量化,并得到综合的考核,把德育教育目标细化为6S精益管理中可操作、可量化的标准来引导和规范学生,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技工学校的学生大多缺乏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组织纪律差,习惯于独享,不善于合作。在6S管理中,非常注重员工素养的培养,并强调工序的严谨性,还倡导团队合作等等,是一种执行力的企业文化[2]。以企业的要求和规范来引导学生,更能激发学生对6S标准规范的执行,有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技工学校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一线技能人才,要求技校毕业生既要练就专业技能,又要关注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因此,在技工学校的德育内容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的学生,未来的企业人,在他们还在学校就接受企业6S管理理念,便于缩短学生对企业岗位的适应期,实现校企无缝连接。同时,6S管理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而这与技工院校“立德树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目标高度契合。在技工学校实施6S管理,是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的开展中渗透6S现场管理的精髓,将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四)有利于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引入企业6S管理,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规范学习、生活和实训习惯,持之以恒,将硬性化的管理和规范化操作演化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进而演化为引导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文化,增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形成有技工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润物无声地将其内化为师生自觉行动,实现环境育人。技工学校在实施6S管理过程中要深刻剖析和把握6S的精髓和理念,了解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其与劳动教育及其他校园活动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联动教育模式。校园环境是学校整体形象和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6S管理活动的推行使现场环境整洁、美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素养,同时在良好的环境熏陶之下,学生将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护良好的校园环境,潜移默化影响了学生的行为。而实训室、课室、机房推行6S管理,物品设备按照三定(定品、定量、定位)可视化要求存放,标示明确,摆放有序,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设备管理效率,同时,对于实训室和机房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期点检、维护和保养可以降低设备损耗,提高使用寿命,减少事故发生,保证教学安全。

二、在技工学校德育工作中实施6S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6S管理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有些同学和老师甚至是学校管理人员认为6S就是打扫卫生,填写表格,走形式,摆样子,对6S管理精髓缺乏正确的认识。6S管理的推行包含了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层面,在6S建设之初,就需要建章立制、划分区域、明确分工,需要教职工身体力行做好整理、整顿、清扫等工作,这会增加教职工特别是班主任的工作量,然而只要能够持续推进,那么其将能够为参与者带来巨大的好处。例如校园6S文化形成,校园内处处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教师精神面貌蓬勃向上,学生上课文明礼貌、精神满满,实训室设备、工具、耗材等规范有序,且有可识别的标签等等。学校6S管理践行者必须要对其长远意义有正确的认识,并且要认真执行6S的各项管理规定,通过每天持之以恒的坚持,最终习惯成自然。

(二)6S持续稳定推行的困难较大。班级不仅仅是学校的基本单位,同时还是开展教学工作与教学管理工作的非常重要的场所。只要班级6S管理落到实处,那么将有助于带动其他教学场合6S管理的推进与实施,因此应该将其作为校园6S管理工作实践的中心点[3]。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但班主任队伍年轻化且更新频繁,不少教师没有带班经验,加之对6S推行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不了解,即使开展了培训,由于缺乏实践,短时间内抓不住重点。班级6S管理的主力在于班干部,但由于学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所以在新老生传帮带上出现断层,为学校稳步推行6S管理产生影响。

(三)6S维持过程中易产生精神疲倦。6S管理和各项活动需要严控细节,遵循程序化操作。如,学生出现时常迟到、早退现象,按照6S管理,需要在班主任处登记后进行教育;卫生整理达到标准时,需要在登记的过程中反复督促其按照既定的标准予以实施;教学督导巡查发现的问题也往往会需要反复的找不同的教师以及学生进行沟通等等。这些如果处理不当,都很容易让学生以及教职员工产生抵制情绪。推行6S管理需要通过及时反馈和不断纠错,循序渐进提高学生行为自控能力,在这个简单并且不断重复的工作中容易出现疲倦和懈怠。但是,6S管理的实践则又需要不停地反复推行,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其发挥作用。

三、在技工学校德育工作中推行6S管理的策略

(一)建立具有现代职教理念的德育工作团队。学校以6S管理为抓手,通过举办专题培训讲座,组织师生到管理优秀企业实践学习、与企业专家研讨交流等多种活动提升教师视野,打破教师的传统德育工作方式,创新德育工作理念,拓宽德育工作思路,以可视化和精细化管理,将企业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营造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氛围,培养具有现代职教理念的高水平德育工作团队。

(二)建立分工明确的6S德育制度方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通过有意识的方式来达到无意识管理境界的一种手段,6S管理的有效推进,需要制度作保障,没有有效的制度保障,文化就会势单力薄。学校为了实现6S管理育人的目标,成立了由全体校领导参与的6S管理工作组,并建章立制,将6S工作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同时,各部门负责人向校领导签订责任状,在学校的推进方案指导下建立分工明确、步骤清晰的部门6S推进计划,从而将企业管理中安全意识、品质意识、效率意识和合作意识体现在6S推进过程中。

(三)构建全面系统的6S德育评价体系。学生评价和管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将6S管理规范引入班级、课室、实训室、活动等形成6S德育评价体系,既考评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也对学生行为规范和职业素养进行评价,结合宿舍、课室、实训室等各类功能室现场情况设置6S可量化考核表,并通过每个月的考核分值来进行奖惩;评价主体也从学生管理部门延伸至与学生管理发生关系的所有部门,让各职能部门在6S管理评价体系中都占一定分值,并将6S可量化考评成绩作为每学期评选三好学生、文明班级的依据。从横向而言,各部门都参与到学生和班级可量化评价中,增强了全员参与德育工作的实效;从纵向而言,每个月和每学期的班主任考核和班级考核中6S日常可量化考核可以作为一个评价指标,从而构建出有技工学校特色的6S德育考评体系。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模式。学校在6S推行过程中,要定期开展各种有创意的6S活动,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并接受先进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企业管理文化,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知行合一。例如通过开展提升校园人文素养《6S校园文明标识设计大赛》、校领导带队参加的《学院6S活动日》、富有专业特色的《6S从小做起手工比赛》、开展内务大比拼的《十佳6S宿舍评选》,以及在图书馆举办的“6S知识竞赛”,在学术报告厅开展的“聚力精益管理弘扬工匠精神”主体讲座和在操场开展的6S宿舍“千人叠军被”以及国旗下讲话等一系列活动,提升学生素养,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增进了师生关系、增强了团队意识,使6S管理真正深入人心,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从而在实践中落实德育教育。

(五)营造立德树人的良好校园环境。学校运用6S管理模式,一方面将企业6S推行中可视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的特点准确运用在学校各项管理中,既对人、事、物发生关系的过程进行明确规定,也对所有区域的各种物品进行三定(定品、定量、定位)可视化摆放,并用标识标签确定下来,按规范要求和规定程序行事,营造出浓厚的6S管理文化。另一方面在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下,充分发挥学校中层干部、教师、学生会干部和6S导师的带头作用,建立学校层面月检、部门之间互检和部门内部自检的检查督导制度,严控教学现场6S维持,狠抓学生日常常规,每次检查的问题点都会以图片和文字形式反馈给具体负责人,以方便整改落实和跟进,对做得好的及时表扬,从而树立校园正气,实现校园环境育人的目标。

四、结语

技工学校管理范文3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管理现状;和谐管理

0引言

技工学校的顶岗实习可以说是对“三个对接”的贯彻落实。2020年7月,山东昌乐技师学院组织近700人赴歌尔光电园、共达电声、福田重工等企业进行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习,作为带队教师,笔者全程参与了实习活动。在6个月的时间里,笔者通过切身体会,对顶岗实习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在对学生的管理、与企业的交流、与学校和企业的沟通、对学生和企业的协调中,笔者切实认识到顶岗实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企业、学生、家长、带队教师共同参与[1]。

1顶岗实习管理现状

顶岗实习一般是学校的合作企业提供实习岗位,学校组织考察企业后,安排学生进企顶岗工作。由于学校专业较多,按照实习专业对口的原则,实习的企业涉及很多行业、很多地方,这对学校的校外实习管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暴露出不少的问题。

(1)学校实习计划制订有待完善。学校虽然都有实习计划,且经过多年总结日臻完善,但有些细节仍需不断完善、与时俱进。例如,疫情的挑战,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整体可控,但面临境外疫情输入风险,所以实习中的防疫工作非常重要,但在以前的学校实习中根本没有遇到过,对在疫情时期如何制订完善的实习计划也是一个极大地挑战。

(2)企业用工计划随意性大、管理简单粗暴。企业基层领导大局观不强,企业用工受订单影响,订单充足学生工作正常,订单少时很多企业无工可开。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企业订单不确定性较多,有时突然赶订单,紧急加班;有时突然订单取消,车间就会多放假或刁难学生迫使学生自动离职。对学生没有详细的使用计划,从而使学生也无长远发展计划,得过且过。

(3)家长管理不到位。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加上现在生活条件改善,许多家长只要听到孩子诉苦就会心疼孩子,就会责怪学校或者让孩子放弃实习回家,许多家长不去鼓励孩子吃苦锻炼。

(4)学生期望值与现实的差距。中技实习生大多十七八岁,耐受性不足,眼高手低。而企业出于现实的考虑,往往给学生提供的是“短平快”的岗位,流水线工种,技术含量低,单调乏味。实习一段时间后学生就会感觉工作枯燥、无味,与想象有差距,出现厌习现象。

(5)思政教育缺失。技工学校的实习,学校关注的是实习学生在企业的技能学习,企业关注的是经济效益能否提升,各方往往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关注度不够。学生基本是有的白天上班、晚上休息,有的晚上上班、白天休息,带队教师想集中学生进行集中思想教育也找不到合适的时间。所以实习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一个短板。如何更好地解决当前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寻求科学的实习管理制度,既是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也是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建立科学和谐的校外实习管理制度,对技工学校的校外实习来说非常必要。

2和谐式实习管理的措施

针对当前实习出现的问题,以及实习科学管理的需要,笔者认为学校应该构建学校、企业、家庭全员参与的和谐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实习情况的高效管理,确保实习工作有序进行。

(1)打好实习“提前量”。也就是制订完善、科学的计划。针对学生实习时期望值与现实存在差距的现象,学校要在平时就进行实习指导教育。利用职业道德课以及相关专业课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实习指导,明确企业实习是技工学校学习的重要一环,助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准确定位自己,让学生明白自己经过技校两年的学习,能力尚不足,需要在实践中成熟;企业的管理制度也要让学生明白,企业毕竟不同于学校,企业的管理经常借助扣除绩效工资的手段,这和学校不同,学生需要尽早适应。对于疫情防控这一新情况,要严格按照本地疫情防控要求,实施健康码制度和体温日测制度。实习期间,戴口罩、测体温、保持社交距离等措施,一定要求到位,切实做到防疫、实习两不误。

(2)建立通畅的管理体制。学校建立一套管理体制,确保学校、企业、实习学生沟通通畅,确保各方利益得以保障。①成立校企实习协调小组。学校分管领导、企业的人力资源领导任组长,实习指导教师、企业车间主任任组员。具体事情由指导教师和车间主任现场解决,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共同商讨实习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实习工作顺利进行。②成立实习学生管理小组。带队教师任组长,组织能力强的班干部任副组长,副组长的职责是协助带队教师了解学生的实习动向,起带头榜样作用,帮助同学向教师反映工作情况,做好教师的得力助手和实习企业的优秀员工。

(3)实习的过程管理。①带队教师协调各方。在学校、企业、实习学生之间,带队教师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每两周召开一次实习座谈会,企业人力资源部长、有关车间主任、带队教师、学生优秀代表参加,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有关诉求,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倾听实习单位的意见,因为企业不是学校下属单位,而要追求效益,有的时候企业的要求和学生的诉求是矛盾的,需要教师协调。②实习日报制度。学生到企业实习,主要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学生要及时总结实习情况。带队教师每天到学生公寓,学生口头简单汇报当天的实习情况,教师每周汇总,每月举行实习分析会,总结上月实习工作情况,表扬先进、督促后进,并对下阶段实习工作做出安排。

(4)“互联网+”和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开展防疫教育、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政教育。借助网络新媒体平台的优势,以企业微信公众号、实习微信群等网络平台为阵地,深入挖掘网络育人及管理、社交功能,让思政教育更有实效。构建和谐式立体管理网络因校外实习涉及许多方面,学校的管理要求、企业的效益诉求、实习学生的发展诉求等,要推动实习的顺利进行,就要构建起“学校、企业、家庭”的和谐立体管理网络,形成以学校为主要管理方、家庭为学校管理的支持方、实习企业为生产管理方的管理网络,达到学生学到技能、企业获得效益、学校获得声誉的良好效果。技工学校顶岗实习是发展现代教育的重要环节,管理是否到位关系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关系到学生能否迅速成长为合格技能人才,关系到企业用工需求的满足,关系到中国创新社会的建设。但是,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实习工作问题还不少,与培养“大国工匠”的要求还有差距,这就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形势,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走出顶岗实习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技工学校管理范文4

关键词:新形势;技工院校;学生现状;教育管理

对于大部分技工院校来说,当今学生迈入技工院校的门槛越来越低,生源质量也每况愈下。从整个教育层面上分析,技工院校大部分学生是落榜生,基础知识薄弱、性格放荡不羁,管理非常困难。很多家长对技工院校存在着片面认识,认为孩子无法升学只能选择技工院校。通过长期的教育发现,学生除了基础知识薄弱外,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纪律观念、综合素质低。这些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管理难度。而在新形势下,社会生产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就必须分析学生现状,针对性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提高教育管理有效性。

一、新形势下技工院校学生现状分析

1.基础薄弱,缺乏自信

技工院校由于生源质量较低、综合素养不高,所以在义务教育期间都被师生(相对)排挤,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这导致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对很多文化科目一窍不通,并养成了不好的生活习惯。这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热情,自信心不强,加上当今大学生都就业困难的背景,给学生造成了更大压力,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2.缺乏自控力与自我约束力

当今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中享受着优越生活,使其形成了自私、性格高傲等心理,再加上青少年内心不稳定,“三观”并未完全形成,思想虽然活跃但是不够成熟,缺乏自我控制与约束力。由于当今学生在思想上不够积极,所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吃喝玩乐上,内心被这些其他娱乐事物填满,在学习上往往不够投入。即使部分学生想要好好学习,但因为缺乏自控力,不能够保持注意力长期集中,影响学习效率。

3.学习意识淡薄,缺乏动力

由于从小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的学习态度十分散漫。不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生缺乏求知欲,根本没有职业生涯规划,人生目标不够明确。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缺乏自信,所以学习积极性严重不足,上网、酗酒、旷课、玩手机、睡觉等现象非常严重。可见,学生的学习意识非常薄弱,大部分学生是只注重专业课、不重视文化课,也有少部分学生以“混一天算一天”的心态上学,一天学习下来颗粒无收,白白浪费大好时光。同时,很多学生对技工教育不够重视,甚至会有一种自卑心理,认为技工教育比普通教育低一个档次,所以缺乏学习动力,在学习层面不够积极。在课堂上,无论教师怎样引导,学生都听不进去,导致学生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4.逆反心理严重

学生处于叛逆期,逆反心理比较严重,喜欢和教师、家长较劲,明知不对而偏要行之。该阶段学生辨析能力弱,不能正确判断善与恶。部分学生在校园中非常随意,甚至是蔑视学校纪律和制度,反而认为这是一种个性表现,并且学生的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非常弱,很容易自暴自弃。再者,学生步入了青春期,很多学生春心萌动,对恋爱非常感兴趣,虽然这是正常现象,但也要控制有度。恋爱影响最大的就是学业,很多学生因为恋爱产生烦恼,根本无暇顾及学习,再加上逆反心理作祟,导致学生进入到恶性循环当中。

二、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教育管理工作

1.提供和谐的育人环境

在教育管理当中,教师需要贯彻育人至上的原则,从管理层到教学人员再到后勤人员,都要发挥各自的岗位作用,时时刻刻开展育人工作。即使是日常的谈话,也能够起到一定的育人作用。充分发挥校园和谐环境与校园文化的功能,做到一园一景、一草一木都能够起到育人作用。通过开展校园活动,如知识竞赛、技能比拼等,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丰富校园文化底蕴,这样才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维,为后续教育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当然,育人工作需要做到实时育人,充分利用课上、课下、活动等,以此为载体贯彻文明礼仪、校园教育、加强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够发挥育人作用。笔者在一次自习课当中就针对“技工教育的利与弊”开展了班级辩论赛活动,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势必要向着己方说话,这样即可让学生对技工教育深度思考。正方表明“技工教育可以适应基础岗位,并且适应能力更强”,反方表明“相比文化教育技工教育缺乏丰富的理论知识”。这样可加强学生对技工教育的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学习。教师也可以在学生辩论过程中掌握学生思维,从而为后续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组建高素质学生管理队伍

管理队伍除了校园工作人员外,也要让优秀学生、骨干学生参与其中。班主任作为管理学生的主力军,肩负着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责任与使命,需要深入学生群体,并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帮助。这样可营造积极向上、文明的班级集体。同时,班主任要做好班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骨干学生的带头作用,组建班委会和学生会,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在不断工作磨炼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当然,在组建学生管理队伍时,也要深入考虑,避免部分学生不服或有逆反心理。笔者认为,既然是学生管理,就应该贯彻民主思想和自愿原则,可以先让有意愿的学生到讲台上说出自己做好学生管理的目的、做法,之后让班级学生投票表决,票数多的学生胜任管理职位。当然,管理职位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非常重要,所以为了保证全班学生综合发展,每两个月需要更替一次,也就是让其他学生再次选举,从而推动全班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3.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是保证教育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发挥制度的作用主要是制度落实。如果不落实制度就等于没有制度。所以,必须要树立制度的权威,并采用柔性管理模式,让学生认识到制度底线的“危险性”,并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当然,随着院校不断发展,制度也需要结合院校实际发展形势做出完善和调整,与时俱进才能够发挥作用。对于技工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缺乏自律性以及具有叛逆心理,所以在制度上也要融入一定的硬措施。其中,学生旷课问题是需要重抓的一环。很多学生旷课到网吧打游戏,严重影响学校纪律和秩序。部分学生如果不服管教,教师需要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并咨询学生的家庭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同时,笔者在自习课会主动与学生沟通,召开一些小型会议,表明班级教育管理的态度,并针对网络问题展开研讨会。当然,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不能有自主时间娱乐。学生在青春期爱玩很正常,但是需要“学玩结合”,每天可以有2~3小时上网,但是在不影响正常上课和休息的情况下进行。此外,可以鼓励学生多打打篮球、爬爬山等,从而逐渐改掉学生的坏习惯。

4.搞好班级建设,开展课外活动

班级建设作为教育管理的直接手段,需要贯彻刚柔并进的理念,制定班级制度,制度落实也要自上而下、层次分明,让各种制度内容深入人心。同时,教师在教育管理中需要以理服人,在班级中多开展一些主题活动和辩论赛,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在日常教育管理中,教师也要采用柔性管理法,以鼓励来提高学生信心和积极性,注重学生的日常表现,并给予鼓励,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特别是综合素质低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思维灵活,所以要重点挖掘。因此,在双休日期间或寒暑假期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课外活动,如组织学生夏令营活动、与周围班级联合开展篮球赛等。技工院校的学生多数是本地学生,所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较为容易。这些活动可以充实学生的生活,并且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在课外活动中,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给小组成员提出一些任务,提高小组的团队协作能力。

5.学生公寓育人功能,加强思政教育

对于技工院校来说,学生往往在宿舍公寓中逗留的时间最长。宿舍公寓不仅是学生日常生活和日常学习的地方,同样是培养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对推动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更是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陶冶情操、展开素质教育、优化育人环境的重要场所。这就需要全面发挥公寓宿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当然,想要在公寓宿舍中开展思政教育,仅凭学生或宿舍长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该安排专门的宿舍管理教师,通常每个楼层要派一名教师。在放学后宿舍思政教师可以挨个寝室探访,以最为自然的形式与学生交谈,找出学生内心的心结,并开展思政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技工教育的优势,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积极作用。

三、小结

综上所述,由于技工院校学生多是落榜生、辍学生,所以在行为上、心理上都存在着一定问题。这就需要发挥教育管理作用,全面推动学生健康发展,采用刚柔相济的管理方法,做到以理服人,从而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梅.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策略探究[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7).

[2]朱文娟.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4).

[3]金卫阳.新形势下技工学校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

[4]徐敬国.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探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6).

技工学校管理范文5

一、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高级技工学校为什么要做好图书馆管理工作呢?究其原因在于有效的图书馆管理工作既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还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学生要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来丰富自身的知识面,拓宽自己的视野,此时,学校图书馆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知识更新的步伐日益加快,教师在课堂无法在第一时间将最新的知识融入到教学大纲中,因此,学生要通过图书馆阅读最新的知识。再加上,学生有些时候也希望能学习到专业之外的知识,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此时,就需要通过图书馆来实现这一目标。大部分高级技工学校认为图书馆并没有什么作用,慢慢地图书馆成为了摆设,针对此,高级技工学校要转变思想观念,重新认识图书馆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以及作用。同时,高级技工学校要将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管理这两项工作都纳入到日常工作中,适当的情况下,要给图书馆增加部分资金,购进更多图书。高级技工学校的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在平时的课余时间中多多阅读课外书籍,在阅读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创新管理手段,重视人性化管理

图书馆的工作不能简单地定义为收藏、整理图书,而是要借助图书馆这一平台,使得图书流通起来。要想加快图书馆图书的流通速度,那么引入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是必要的。在建设学校图书馆时,要将信息化管理放在第一位。通过合理、科学的管理,解放图书馆人员,降低他们的工作强度,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管是图书馆的管理制度,还是业务流程,要围绕着“人”出发,服务每一位读者,让读者沉浸在图书馆中,这样一来,真正做到人性化管理。

三、重点培训图书馆员,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

读者是图书馆员所服务的对象。从本质上来讲,管理图书这项工作具有较强的服务型、技术型和学术性。所以,高级技工学校要重点培训图书馆员,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作为一名图书馆员,其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图书馆员要真正做到爱岗结业,全心全意为每位读者服务。当读者在图书馆真切感受到图书馆员体贴、热心的服务之后,他们对图书馆的态度会转变。当前,在图书管理中,信息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图书馆员来说,他们要掌握与信息化技术相关的知识,以此来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通过学习一系列的业务知识,图书馆员的专业知识日益丰富起来,他们的职业素养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四、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图书馆服务品质

技工学校管理范文6

关键词:技工学校;学籍;档案管理

我国高度重视技工教育,这极大地促进了技能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为技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开展技工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对于规范办学、提升发展内涵更具有重要意义。技工学校承担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而学籍档案可以将招生录取、学籍管理等信息充分反映出来,其中的文字、图像可作为用人单位任用和考核的重要凭证。基于此,技工学校应对学籍档案特点与规律进行深入研究,采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学籍档案的服务保障作用。

一、技工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首先,学籍档案可以详细记录教学与管理工作结果,从而确保较高的真实性。其次,学籍档案中的记录可以有力支撑教学和管理工作。同时,学籍档案的记录,也是某一时期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凭证,为分析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提供依据。例如,在进行教学质量检查时,可以在学籍档案中对学生成绩进行随机抽取,然后借助相应的调查统计,将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挖出来,确保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有利于不断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教研活动的开展,对于资料的真实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学籍档案属于重要的资料库之一。教研人员借助学籍档案可以对教研活动的作用、弊端进行分析,借助相关教研活动的开展,如听课、研讨等,确保教研水平的稳步提升。与此同时,学籍档案不仅可以对教学反馈意见进行记载,而且还可以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借鉴。换言之,学籍档案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实现师生互动,从而实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有利于提供就业参考

由于学籍档案具有记录学生在校各方面表现的功能,属于学生在校成长的重要文件之一,所以学籍档案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尤其在选人用人方面,深受用人单位的重视。用人单位在人员招聘过程中,通过对学校学籍档案的调取、查阅,可以全面直观地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从而有利于实现学生优质就业。

(四)有利于规范学生管理工作

学籍档案具有记录功能,既可以将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记录下来,而且所收录的学生情况信息量大、全面准确,有助于对学生的成长环境、潜在问题的了解,并将反馈作用发挥出来。在学籍档案中,学业成绩和日常表现,可以将学生在校成长情况综合反映出来。教师通过了解学籍档案中学生个人政治表现、个人思想汇报等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断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此外,通过对学籍档案记录的综合分析,对学生个性特长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择优遴选出优秀学生干部等。总而言之,技工学校学籍档案可以为管理者了解和考核学生综合素质提供极大的帮助,从而将因材施教的目标落实到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二、技工学校学籍档案管理措施

(一)加强科学化管理

为促进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应严格遵循档案管理的严肃性、连续性等原则。学籍管理人员应详细记载学生的入学注册、学习过程、考核成绩等方面的信息,避免出现虚假、伪造学籍档案信息的情况。此外,在工作程序方面,应满足客观性、实际性等要求。首先,基层收集。教师在领取档案盒以后,应及时将归档的材料放入进去,以便实现随时专用。其次,分清责任。在每个办公室,应安排一名教师,负责将档案材料的审核、收集、整理等落实到位。通常来说,计算机中存储的数据,大多具有无序性特点,虽然各办公室之间案卷号的交叉性明显,但是也不易对检索及使用造成影响。因此各办公室教师在数据审核完成后,应在档案室中进行统一提交,档案管理人员应做好档案的组织分类,最终在学校档案室中进行合理存放。再次,集中处理。众所周知,学籍档案数量比较庞大,毕业季归档管理的时间集中,无法仅仅依靠一两个人来完成档案归档工作,所以为了不断提高学籍档案整理水平,应将人力集中起来,如激发学生勤工助学的参与热情,聘请经验丰富的档案工作者,进一步规范档案整理工作,为提高整理效率和水平创造有利条件。最后,推行标准化管理。在构建各项规章制度时,应重点涵盖鉴别归档、保管保密、应急处置等环节,发挥制度的保障性作用。

(二)注重学籍信息资源建设

学籍信息应在学籍档案管理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技工学校应从各个时期学籍档案的特点出发,加强“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模式的应用。首先,学籍档案应将学号、姓名、入学与毕业时间等信息涵盖在内,形成学籍档案数据库,并且这个数据库应密切关联成绩、课程等数据库。此外,数字化扫描工作在纸质学籍档案中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学号、姓名等与学籍目录数据应相互契合、相互对应,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籍档案检索效率,并真实展示出所有学籍信息内容。其次,对于系统内的学籍信息数据,为满足共享性需求,应在各系统加强标准化数据接口的建设,将学籍信息导入到学习管理系统内,将二次录入现象的出现概率降至最低。最后,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配置先进设备,不断提高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也要加强与技术支撑企业的密切协作,不断延展功能配置,满足一体化和标准化需求,将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建目标提上日程,从而给予全文存储和检索一定的支持,并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三)提高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

为进一步适应档案管理工作岗位需求,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应拓宽知识面,加强相关领域业务学习,为自身工作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其中,不仅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也要提升责任意识和严谨意识。技工学校应对工作素质良好、事业心强的学籍档案管理人员优先聘用,确保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同时,加大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强定期培训,如开办专家讲座、开展技能比赛等,提升学籍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在学习档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先进技术设备等操作技能的提升,满足更新知识等需求,不断拉近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与办公自动化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

(四)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往单一保管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模式,与社会发展需求明显不相适应,所以为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技工学校应提高对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首先,应加强计算机管理。为促进资料数字化的顺利实现,应加强计算机检索系统的构建,为新生录取名册、学籍变动等内容的实时检索提供极大的便捷,同时,将操作的简便性与自动化优势发挥出来。其次,注重档案新功能的开发,方便用人单位对员工学历真伪情况的查阅核实。虽然这些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并不能完全发挥出档案资料的应有作用。此外,要将档案在教学研究中的作用进行有效拓展,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质增效,从而在档案效益利用最大化上进行探索。

(五)加强学籍档案信息安全管理

受人为因素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容易出现安全漏洞。基于信息化角度,为预防安全问题的发生,应不断加大内部防范力度和外部防范力度。首先,从内部角度看,档案管理人员应增强规范化操作的思想意识,并高度注重档案保密与安全,对于学籍信息,切忌在档案网站上进行随意,且严格审查和管理已的信息,防止泄密问题的出现。在学籍档案信息存储载体方面,硬盘和磁盘等得到了广泛应用,所以在开展相应的维护工作时,应从存储介质要求出发,将温度、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免人为因素的影响损坏介质。从外部角度说,应提高对网络环境与破坏程序等的关注程度,灵活运用不同防范手段,如访问控制、加密签署、防火墙等,不断强化学籍信息安全防范效能。

三、小结

技工学校管理范文7

基于技工院校生源特点,作为教学和管理老师,应该更加关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规范学生的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并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校以及教师对他们的信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由厌学转变为乐学。学生掌握技能是否过硬,是否能够适应企业的需求,对技工院校的教师来说,是最紧迫和现实的考验,这就要求教师自身技能过硬,及时了解和掌握行业的发展变化趋势和技能革新情况。适时调整教学重点和方向,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可以尝试“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一方面教师可以走入企业学习和了解新的工艺方法,另一方面还可以聘请企业的高技能人才,走进学校及时为学生演示和培训最新的工艺技能。这种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直接动手,对于企业和学校而言是一种双赢的选择。

二、建立奖惩及激励机制加强教学管理

目前,就各类技校而言,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学生自认为学习成绩好坏跟自身利益关系不大,奖惩措施和留级制度不完善,考试不及格无非是补考一次,抱着无所谓的心态学习,同时学生的优劣也很难和毕业分配挂钩,从而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助长了厌学风气,这种不良风气的扩散,给正常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学生课堂纪律较差,迟到、旷课等违规违纪现象屡见不鲜,由此造成恶性循环,对此应建立激励机制,使学生由起初的“被管教”式学习逐步转变为自觉并喜爱学习,为此可设立奖学金制度及考勤制度,奖励那些成绩好,能够认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优秀学生,树立典型,同时对那些屡教不改,不能认真上课、扰乱课堂秩序、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采取惩罚措施,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从而逐步规范教学及日常管理,逐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加强学生的管理、合理安排教学

秉承先做人后做事的理念,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同时避免压迫式的管理,作为教师应该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使其愿意并自觉规范言行举止。在教学安排上以掌握一技之长为核心,注重技能训练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公共基础课教学,积极探索教学革新。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其远离不良的习惯和生活方式,为学生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

四、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实验、实训及实习

技工院校区别与普通学校的一个重要特点,体现为社会对技工院校的毕业生的技能要求及期待更高,基于目前我校乳品专业教学实习场所简单,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仅能做包装等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工作,从而导致学生家长及社会对毕业生认同度较低,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学校应加大学生在实验、实训及实习教学等方面的投入。一方面构建能够满足学生基本实习要求的实验实习场所,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及“引进来”的策略定期选派实习及实验指导教师到企业学习,并及时了解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面向社会吸引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使学生的技能快速提高,同时提升办学水平。

五、总结

技工学校管理范文8

学籍管理工作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学、运行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职业院校的学籍档案工作也因此受到了重视。

关键词:

职业院校;学籍管理;管理工作

近年来,随着职业院校的办学规模扩大,以及专业设置和办学层次的愈加复杂,学籍管理工作的难度也随之提高。笔者根据自己数年来的工作经验和分析,总结出了有关职业院校学籍管理工作的现存问题和改进措施。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重点讨论。

一、学籍管理工作的现存问题

(一)学籍档案内容缺失

目前,职业学院的在进行学生的学籍档案填写和收集时,仅仅包括了招生报名和入学登记的内容。而对于学生的其他信息内容却保存不足。在当今自主就业的社会形势下,这些材料有的或已过时,或无法满足人才市场或用人单位的需求,使得职业院校的档案内容远远落后于社会需要。

(二)学籍收集整理失当

学生的学籍档案是证明学生在校学习、实践和各项经历的第一证据。由于当前绝大多数院校的学生档案都是由学生或教务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或者直接交由院系完成。在这期间因为相关部门缺乏专职人员,往往是其他教职员工兼职,加之学校的监察与业务指导的缺失,使得学生档案在收集整理经常出现过程不规范的现象。

(三)学籍内容填写虚假

如今,人才市场特别是用人单位对于学生的学籍档案记录愈发看重,希望能够以此看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状况和品德表现,这对学籍档案的记录真实和准确性提出了要求。事实上,学籍档案中真正能够反映这些内容的往往只有“自我鉴定”、“班级评价”和“学校意见”三项,加上这三项内容在填写时重视不够,经常流于形式,甚至假大空的内容也大有存在,对于评价和记录学生的真实表现在客观性方面也大打折扣。

二、提升学籍管理工作的意义

职业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急需且优良的专门人才的任务,加之学籍管理工作关系到学生的毕业、就业和学籍变动等多方面工作,因此在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环境,保证教学目标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学籍管理工作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部阶段,也是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因此提高学籍管理工作自然成为职业院校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学籍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学籍管理制度由于有着法规制度的性质,既要有着严格的规范形式,也必须不断反映社会公认的基本价值原则并对其进行解释和维护。因此,学籍管理工作者必须全面认识到学籍管理制度的实质和形式价值,重视制度的价值合理性,提高管理观念,避免制度在遵守与使用过程中的偏激和极端化。

(一)转变强制性的学籍管理观念

职业学院的学生由于深入社会,其行为和思想受到了很强的社会影响。对此,学院学生属于拥有多重需要渴望得到满足、且有着不同的思维能力和个性的社会人。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籍管理工作者必须打破僵硬的刚性制度思维,让制度和规范更加符合与贴近学生的思想。只有符合学生心理和实际需要的管理工作,才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进而引发他们的自觉管理行动。

(二)促进学籍管理制度的人性化

在规范和执行学籍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把制度执行和思想教育进行有机地紧密结合。职业院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或青年时期,思维和做事容易偏激,当他们因为违反学籍管理制度而受到处分时,心理往往会处于不平衡状态。这时必须通过切实可行的思想教育使其了解受到处分的前因后果,有效说服学生认清事实,给予学生承认和改正错误的勇气和机会。坚决避免由于学生的冲动和非理性导致不希望的案件发生,从而降低管理效率。有的学校在发现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直到发生严重的事件后才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甚至把学生“一棍子打死”,通过开除等方式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这种非理性的管理过程既违反了人性化的教学理念,也不利于学校日后管理工作的进展。因此职业院校在进行学籍管理制度的规范和执行过程中,重点应该放在防患于未然之上。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进而保证学籍管理制度的有效和高效执行。

(三)保障学生在制度前的话语权

随着教育改革和社会观念的不断变化,职业院校的管理制度以及和学生的关系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决定权更加凸显,这也是每一所职业院校必须正视的问题。在学籍管理工作中,无视学生的权力,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学生进行管理已经不再符合当今的学校管理要求。为了保证学生的话语权,可以建立“学籍管理听证制度”。这在一方面可以有效保证学生对于教育教学知情和决定权等各项权利,另外也有利于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向着更加符合学校和学生双方利益的方向进行规划和制定,保障学校管理的顺利进行。在教育体制发生大变革的今天,无视学生的话语权将为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埋下严重隐患。在实施学籍管理制度时,为了避免随意地、一味地运用“留校察看、开除”等处分,通过听证程序可以给予学生申诉的机会,有利于保障学生的权力,便于学校更加深入地了解真相,做到惩罚和教育的有机结合,真正地达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总的来说,学籍管理工作在职业院校中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服务性管理工作,因此从事这项工作的工作人员必须有着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责任意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籍管理也将被赋予新的生命和意义,学籍管理工作也将变得更加复杂,要求也会由此变得更高。所以说,学籍管理工作者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通过高度的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将职业院校学籍管理工作努力做到最好。

作者:董良 单位: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玲.浅谈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