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公共管理课程初探

涉外公共管理课程初探

一、我国高校涉外公共管理类课程的开设现状

我国高校目前还没有真正的“涉外公共管理”课程。已有的相关课程主要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行政管理领域。北京大学的外事管理方向在这个领域做出了开拓性的探索。王福春教授2003年出版了《外事管理学概论》,这一教材成为这门课程的主要教材。这门课程主要界定了外事管理的主体,介绍了外事管理制度,并对外交管理、对外经贸管理、对外文化管理、对外司法管理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探讨。可以说,这门课程的开设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外事管理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其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涉外行政管理专业方向也对课程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创新。赵正平主编的《涉外行政管理》成为相关课程的主要教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设的这门课程与北京大学开设的“外事管理”课程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涉外行政管理”课程已经多了一些公共管理的成分,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涉外经济贸易管理、涉外教育管理、涉外劳务管理、国际移民管理。这门课程已经认识到传统的涉外行政管理或者外事管理类课程已经不能适应公共管理发展的现实需求,于是开始探索如何从行政管理逐渐拓展到公共管理范畴。但是这门课程对于国内涉外公共管理领域的内容探索远远不够。还有一类涉外管理类课程主要开设于外语类院校和职业院校,如四川外语学院开设了相关课程,长沙民政学院也有此类课程。这类院校开设此类课程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突出外语语言重点,涉外管理内容介绍的非常肤浅;二是教学内容偏重于涉外经贸管理和涉外礼仪。当然,这些课程内容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是在涉外管理或者涉外行政管理的理论介绍和内容挖掘方面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探索。至于涉外公共管理领域的拓展,更加不能企及。总之,我国目前在涉外公共管理领域还没有一门真正的课程能够进行深入分析与教学。主要问题有二:一是课程教学的理论视野还没有完全由涉外行政管理转向涉外公共管理;二是课程建设过于重视应用性,主要教授与传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导致无法从公共管理的宏大领域进行拓展。

二、“涉外公共管理”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涉外公共管理”课程当前具有开设的必要性。必要性之一在于解决现实问题。“涉外公共管理”是对传统“涉外行政管理”的延伸与超越。从传统管理体制而言,我国的外事活动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由各部门归口负责。我国的外事管理体制基本体现了党和政府的管控权。这种涉外事务管理体制与我国的政治体制基本符合。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以及民间团体的逐步活跃,我国的涉外事务主体逐渐增多,由传统的政府为主体逐步延伸到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我国的涉外事务领域越来越宽广,已经由政府外事拓宽到企业外事、公民个人涉外业务、涉外公共安全等多种领域。如何处理日益繁多的涉外事务,确实对传统的涉外行政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涉外事务管理主体多元化、涉外事务管理权力分散化、涉外事务管理内容社会化已经成为现代涉外事务管理的特征。在现代社会,除了外事主体越来越多之外,外事管理权已经难以高度集中,必须分散到更多部门。此外,涉外事务已经不再仅仅是政府的事务,社会民间组织、公民个人的涉外业务越来越需要管理。由此,涉外行政管理必将走向涉外公共管理。必要性之二在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全球化的今天,人力、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流通。未来公民再也不能只关注国家范围之内的事情,必须要有国际视野。民族需要有国际视野,国家需要有国际视野,承载民族和国家的个人也需要国际视野。此外,中国已经崛起为全球性大国,作为大国公民,国际化视野培养势在必行。目前国内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很多,但是课程建设很少涉及“涉外公共管理”这门课程。如果学生不能了解涉外公共管理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将难以国际视野处理问题,将难以跨文化视野去对待不同涉外群体。丰富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在我国,一直以来,行政管理专业或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的与涉外专业的目的互不交叉、各有分工。前者是为政府管理部门培养具有政府管理能力的人才,而后者的专业一般包括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教学、外事管理之类,主要为外事部门培养人才。但是在现实中,外事部门的岗位基本上都是由外语类专业出身的人才所占据,主要原因是涉外部门的岗位需要懂外语的人才。这就出现了矛盾:涉外部门的公务人员懂外语,能够很好的对外进行沟通和交流,但是他们缺乏管理知识,对于如何有效进行涉外事务管理缺乏管理思维。这种知识结构的缺陷必须通过“涉外公共管理”课程进行弥补。开设“涉外公共管理”课程已经具备了可行性。这门课程需要的多元知识结构已经存在。“涉外公共管理”课程的开设需要具有行政管理或公共管理、外事管理或国际关系、外语语言这三大知识基础。目前,我国高校基本上设立了管理学、外语语言这两大学科,外事知识或国际关系虽然不一定每所高校都开设,但是很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可以弥补这一块之不足,如传统上“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一直在开设;另外,涉外教育管理可由教育学相关知识进行弥补,涉外经贸管理可由商科知识进行弥补,等等。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校开始了大规模的历史性合并与整合。整合之后,中国的大学基本上大多成为综合性多科性大学。各个高校可能层次不同,实力不同,但是专业的设置基本相同。在我国的综合性高校,专业结构大多具有较为多元而全面的特征,基本可以满足这门新课程的开设需求。

三、“涉外公共管理”课程设计的内容框架

“涉外公共管理”课程内容涉及三大块:既要有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在涉外事务领域不断拓展,同时还需要外语语言作为媒介。

(一)理论基础: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的核心是政府管理。政府管理的价值理念、方法与模式都是需要重点介绍的内容。行政管理到目前已经经过两次理论高潮,目前正在进入第三次理论浪潮。西方政府管理的第一次理论浪潮是为了适应工业社会的政府组织模式而建立的,属于典型的官僚制,它以威尔逊(Wilson)、古德诺(Goodnow)和罗纳德•怀特(White)的政治——行政二分法为基础,以马科斯•韦伯(Weber)的科层官僚制为基本框架。政治——行政二分法将这两个领域区分开来,强调行政管理对象属于事务性领域。在这个基础上,官僚科层制则为如何进行行政管理提出了技术化、理性化和非人格化的权威型层级管理体制。这一制度严格规定政府部门内部的职务分工、职位明确等级、挑选公职人员、管理中不能掺杂私人感情。这套制度讲究职位有序以及下级对上级的服从关系。官僚科层制的最大特点是讲究效率与政府主导。但是也有明显不足:缺乏民主。这种制度排除民主参与,管理主体非常单一,管理中缺乏柔性。另外,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官僚制也在不断膨胀,导致原有的效率优势已经不再。随着上个世纪西方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新公共管理运动适时诞生。主要理论有戴维•奥斯本(Osborne)和特德•盖布勒(Gaebler)的“企业化政府”模式、B•盖伊•彼得斯(Peters)的“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TheFutureofGoverning)、詹姆斯•N•罗西瑙(Rosenau)的全球治理(GlobalGovernance)模式等。上述理论模式主要从以下几点对传统的政府管理理论提出挑战:一是政府的角色定位,政府不再是“划桨者”而是“掌舵者”,公共服务不完全由政府提供,社会主体可参与公共服务提供,政府对此予以监督和评估;二是政府关注的重点不再是投入而是结果,政府成为结果导向的政府,公众根据政策的结果对政府进行评价;三是政府权力的分散化和民主化特征突出,强调治理理念,政府治理的主体是制定和实施全球规制的组织机构,包括政府、政府间组织和公民社会组织,满足公共需要的政策和项目可以通过政府、社会的集体努力和合作过程得到最有效并且最负责的实施。新公共管理运动在政府治理方面最突出的特征应该是“以公民为导向的民主治理”。人类进入21世纪,尤其是最近几年,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逐渐在政府治理中发挥作用,促使治理理念不断更新,“信息治理”成为最新的趋势。在这一趋势下,大数据技术将对传统治理手段带来颠覆性的变革。网络运用于治理早已有之。网络出现的初期,也就是网络1.0时期,其主要功能是用于管理部门内部自动化办公系统(automaticoffice)。网络2.0时期,互动功能增加,社交平台成为政府治理的重要手段,如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网络3.0时期,所有的网络数据构成的大数据成为政府治理中的最新工具。大数据时代,进行调查的机构则可以对海量数据通过分析工具进行精准分析,然后准确推送信息。网友们在社交媒体的互动留下自己的痕迹,他们的言论与评论将成为大数据的一部分得以储存。很多传统媒体如google,facebook,twitter本身已经存储了海量数据,本身就是数据集合,可以用于分析和预测信息。这些社交媒体一直是美国政府重视的对象。现在很多大型企业已经建立起了数据中心。如GoogleDataboard可以帮助用户在进行搜索研究后形成图表。伊利诺伊大学今年早期建立GDELT(heGlobalDataonEvents,Location,andTone)数据中心,收集了25亿个事件,包括暴动、抗议、选举。而且有扫描软件对新闻类文章进行自动扫描,每天不断对数据库进行更新。收录数据的年份从1979年至今,几乎所有国家的事件都得到收录。通过这个数据库,可以预测未来在何时何地可能会发生什么事件。现在很多国家推出“智慧城市”项目,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市民健康管理、教育管理、交通管理等领域。联合国推出的“全球脉动”(globalpulse)项目对来自Twitter和Facebook等社交网站的数据和文本消息进行筛查,使用自然语言解密软件对网民进行“情绪分析”。如果发现某些关键词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大,则表明某种社会现象,如疾病、动乱或种族冲突,有可能出现,可以为决策提供早期预警。

(二)知识范围:涉外知识

涉外公共管理的领域已经非常广泛。“涉外公共管理”课程应该关注时代脉搏,把握政府管理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尽量体现出与“行政管理”课程在内容上的区别。“涉外公共管理”课程的内容建设应该把握以下领域。涉外经贸管理。这部分介绍涉外经贸管理的主要制度和通行的规则。尤其介绍中国涉外经贸管理部门的管理体制、管理法规等。同时,还为境内企业介绍在国外开展跨境业务需要注意的制度性安排和规则。涉外教育管理。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学子赴境外学习,同时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来华留学。如何进行涉外教育管理,本课程将介绍相关制度和鼓励政策。涉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境外非政府组织逐渐登陆我国,管理境外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未来刻不容缓的课题。境外非政府组织背景复杂,目的各有不同。本课程将探讨相关的管理理念、原则和制度建构方向。外国移民或外国人管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越来越普遍,仅在广州市就有大量黑人再次谋生和经商。由于很多是非法移民,针对外国人的管理非常困难。本课程将探讨国际上不同的外国人管理模式,为我国的外国人管理制度建构提供参考性思路。涉外公共安全管理。这一领域包含诸多内容。涉外食品安全部分将介绍国际上其他国家以及我国实施相关管理的机制。涉外公共卫生安全将介绍如何应对跨国流行疾病的管理机制。涉外环境安全将介绍跨国环境污染的管理机制。涉外公共服务礼仪。涉外公共服务对象呈现多样化特点。有必要建立一套涉外公共服务礼仪。本课程将从跨文化交际的视野出发,介绍不同文化群体的公共服务礼仪。涉外危机管理。危机处理机制非常考验政府的管理能力。涉外危机处理由于具有跨国性,会导致信息传递缓慢、部门协调不畅等问题。这几年我国人员在境外被绑架频频发生,我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有效营救;另外,国外危机导致的我国政府撤侨行为也积累了丰富经验。本课程将介绍和探讨涉外危机的应对机制。

(三)课程知识传播的语言媒介:外语

“涉外公共管理”课程的涉外特征决定了这门课程的知识传播媒介必要借助外语。如何借助外语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应该根据程度不同有以下几个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采用全英文的教学资料,教师运用英文教学,学生必须用英文进行课堂交流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方式属于全英教学,对师生的英文水平要求较高,但是最符合课程教学的预期目标。第二种方式是采用英文教学资料,教师运用双语教学,学生可用双语进行学习。这种课程开设方式尽管不是全英教学,但是对于学生的外语提高和课程学习还是具有促进作用的。第三种方式是采用中文教学资料,教师用中文授课,学生要求用中文完成部分作业和课堂互动。但在课程开设的同时选用一些英文资料作为阅读材料提供给学生,并对阅读效果进行检查。这种教学方式效果虽然不能与全英教学相比,但是至少也能够促进学生的涉外沟通能力。“涉外公共管理”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与“涉外行政管理”无论在理论视野上还是议题领域都区别很大。开设这门课程不仅可以弥补我国行政管理专业教育之不足,也可解决涉外管理中的很多现实问题。

作者:沈本秋 单位: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