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风险探究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风险探究

[摘要]在深化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新形势下,预算管理更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和重点。目前全面预算在国有企业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发现在预算编制、执行、监控和考核环节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导致国有企业资源浪费或发展战略难以实现。文章在阐明国有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风险及产生的原因,并探讨降低风险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编制

1概述

1.1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预算管理是对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结果进行全面预测,科学、合理控制和评价的综合管理行为。显而易见,在预算管理前强调“全面”二字,具有三个主要特点:全员性、全覆盖、全过程。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对于国有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降低管控风险、实现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的重要性。1.2.1优化国有企业资源配置。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果,国有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编制全面预算,企业可以将生产经营目标分解为各层级的具体目标,并通过具体目标执行来反映各个环节资源是否有效使用,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使用结构,保证国有企业内部资源有效利用。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对企业资产进行全面的管理控制,促进国有资产发挥出最大的使用价值,确保国有资产能够保值增值。1.2.2加强企业部门之间沟通与协作。全面预算理念强调全员参与,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企业所有部门都应该积极参与,密切合作。“全员”要求上至企业最高领导,下至各部门负责人、各岗位员工,都应当树立预算理念,建立成本效益意识。通过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过程,促进各部门的交流与合作,改善部门之间目标的协调,在相互理解中达成共识,增强企业凝聚力,营造良好企业合作氛围。1.2.3强化过程监管和结果评估。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使国有企业全面了解目前的实际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根据预算与实际的比较分析中,可以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新的增长机会或明显的风险和隐患,及时对预算进行调整和修正,达到有效规避国有企业经营风险的目的。全面预算也是绩效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够为国有企业的考核评价工作提供全面有效的信息,既能客观反映企业目前的经营管理水平,又可以有效评价企业管理者的真实绩效水平。

2存在的风险

目前在一些国有企业中实行了全面预算管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企业整体的应用过程来看,实际的执行情况却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有的国有企业离预期还差之甚远。因此需要深入分析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所存在的风险,并探讨降低风险的解决对策。

2.1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体系不健全。国有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不仅是财务部一个部门的责任,是企业所有部门共同的职责,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协作。明确预算管理体制和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是企业推行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实际中,很多国有企业尚未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也缺乏一套完整的内部管理制度,会导致预算执行中随意,缺乏严肃性和强制性,降低预算执行效率,预算目标难以实现。有的企业即使建立相关机制,也未能有效执行,存在预算目标不明确、分解不详细,预算责任无法落实;预算审批权限及程序混乱,缺乏严格的监控;预算执行情况未能及时沟通和反馈,导致预算差异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分析。或者没有从企业整体性、全局性战略目标考虑,在预算编制和执行时只考虑某个部门或某个方面利益,以偏概全,在预算编制、执行和考核过程中流于形式,预算管理形同虚设,可能导致企业资源利用不合理或者生产经营目标难以实现。

2.2全面预算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全面预算管理重在“全”,要求企业所有部门所有员工共同参与,很多企业从基层员工到企业管理层对预算管理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普遍缺乏预算管理概念,始终认为预算就是财务部门的事,与我无关。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预算编制工作由财务部门包办,企业所有部门、全体员工没有共同参与到预算的编制中去,因而相关部门和基层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没有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发挥出来,容易造成预算片面化和理想化;到了执行阶段,基层员工被动接受指令,易产生不满或抵触情绪,降低了预算执行的可操作性。重视力度不足,导致国有企业对预算管理有关机制得不到满足,还使得企业预算管理单位正常工作无法进行。

2.3全面预算管理监控能力不足。预算管理是一个动态的且持续的管理过程,这就要求整个过程都需要动态监管,单凭预算管理部门远远不够,需要各个预算执行部门共同参与。在大多数国有企业,预算编制、执行和监控都在财务部门,往往只是完成了预算的编制工作,却忽视了执行和监管过程。有些企业总预算指标未能融入生产经营活动中进行层层分解,上下联动性不强,亦未见跟踪落实;一些企业对预算执行工作片面化理解,为了预算而预算,简单地认定为是一种“约束”,对于未能完成预算的原因也未作及时分析,导致预算执行过程出现拖沓、扯皮、效率低下等不良工作作风,影响了预算管理的正常有效执行,实际结果与预算目标偏离太大,相反增加了很多企业经营风险。

2.4全面预算管理考核评价不完善。全面预算为员工的绩效评估提供了一个考核标准,目的就是有效促进预算的执行和完善。目前国有企业预算考核评价过程中普遍存在机制不健全问题。一方面,大多数国有企业没有把预算的执行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对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缺乏统一的公开透明考核评价标准,无法提高职工的工作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很多国有企业预算绩效评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达不到要求,这对预算绩效评价的质量产生很大的直接影响。这一切都突显出国有企业重投入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意识。只有先通过提升企业预算绩效评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才能不断建立并完善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评价机制。

3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降低风险的解决对策

3.1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体系。全面预算是全员性、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管理体系。健全有效的全面预算组织体系,是防止预算管理松散、随意,预算管理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的关键。国有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经营规模、组织架构,在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设置上采取不同的模式,通常包括全面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工作机构和执行机构。全面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在预算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大事项做出决定;工作机构具体负责组织领导和日常工作;执行机构负责开展编制工作和严格执行批准下达的预算。除此之外,国有企业还应当制定一套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涵盖预算编制、授权控制、执行监督、分析考核等制度,使预算管理的实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应当充分利用信息系统,规范预算管理流程,避免预算成为“信息孤岛”,提高预算管理效率。

3.2充分认识全面预算的重要性。全面预算强调全员参与,不单单只是财务预算,也不是财务部门或者管理层人员的预算,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参与投入到预算管理的编制、控制、分析、考核全过程中去,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出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因此,国有企业要经常开展预算管理培训,向全员普及预算管理专业知识,可通过公司内网系统,同时借助微信、微博公众平台等多种渠道帮助员工正确理解全面预算管理,增强预算意识、强化预算理念,同时企业各级单位还应组织开展预算管理培训班,通过学习和交流,提升员工预算管理水平和素质,使预算从编制到执行更加合理化和规范化,从而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质量。

3.3强化预算管理控制和监督能力。国有企业全面预算要做到全过程、全覆盖,就要做好相应的预算运行监控。管理者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实施控制和监督,强化预算控制,每月上报预算汇总、分析执行情况,定期召开经验交流研讨会,学习探讨预算在执行、控制和监督中的成功经验,将预算执行中的各类数据、信息分类总结,与预算指标相对照,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为预算绩效评价提供真实准确的标准;随时跟进预算指标的实现程度,对重点目标实行重点监督,定期或不定期比较某一期间各预算执行单位实际结果与预算目标之间的差异,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查明原因,避免不合理的情况发生,从而相应的调整或修正预算,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3.4完善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制。建立客观公正的预算管理绩效考评机制是有效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国有企业应当进一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细化考核内容,明确奖惩机制,为各预算执行机构组织开展预算和奖惩工作提供制度依据和保障。同时要强化企业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全面设置各执行部门或单位的预算绩效目标,预算目标任务的实施需要层层分解,分级负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将预算执行结果与绩效考评挂钩,有奖有罚,充分调动员工积极主动性。国有企业应坚持公正、透明的原则,按照考评机制规定,可以通过年终奖、专项奖等方式对员工进行奖励,将绩效完成情况与员工激励有效融合,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增强预算管理的执行力,提高预算执行效果。

4结论

全面预算管理是贯穿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综合管理系统,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一种管理控制方法。因此,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应当高度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通过预算编制、执行、考核全过程细化分解到企业子公司、分公司、各单位、各部门,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对企业经营战略目标实现的推进作用,对国有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蒋世儿.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及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9(10):53-54.

[2]梁少君.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9):72-73.

作者:鲁瑶 单位:华能南京金陵发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