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成本核算论文2篇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论文2篇

第一篇

一、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我国事业单位的类型繁多,同时情况也非常复杂,因此并非全部事业单位都一定需要加强成本核算的工作。不过对于那些混合型的事业单位来说,由于其资金的来源除了财政拨款,同时还有一些事业单位经营活动带来的收入,这就要求事业单位要提高经济利益,所以要求它们强化成本核算。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我国事业单位通常都需要兼顾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事业单位要想实现经济效益同时又要履行其公共服务职能,达到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就不得不加强内部的成本核算来。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大力推动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从而将财政拨款集中在公共事业方面,从而极大降低了对其他类型事业单位提供的拨款,从而使得相当一部分的事业单位正常运转与成本核算息息相关。一个事业单位生产以及服务成本高低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其生存发展,因此事业单位要想维持运转并履行自身只能,就一定要做好成本核算工作从而降低成本。

2.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讲,事业单位要是追求成本的最低,就能够避免单位工作人员的效率过低或者在人员配置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从而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效率,进一步推动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加强成本核算工作,那么其它各方面的资源也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避免资源的浪费或者滥用问题,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得事业单位的所有资源都可以得到合理配置,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推动事业单位改革转型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成本核算工作。事业单位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就能够合理地进行定编定员,从而分流一部分富余人员,这样就能够减轻财政负担,从而降低事业单位在改革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瓶颈,让单位内部在岗人员能够劳有所得,从而促使他们安心工作。这样一方面改革了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另一方面也改革了事业单位的分配制度,从而推动事业单位的改革转型,位向着精简高效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措施

加强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那些有着各种收入来源的事业单位来说,更应当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其成本核算的质量和水平。

1.提高核算意识并健全相关制度

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应当提高成本核算的意识,进而健全相关制度。树立成本核算意识是加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工作的前提条件。企业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并参加培训,尤其是学习掌握那些提高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方法以及制度等,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制度。首先,事业单位应当采用定额管理制度,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各种原材料、工具、燃料等的消耗定额,同时对资金占用、设备利用以及费用开支等方面进行定额,然后在执行的过程中及时进行检查并反馈管理制度的执行状况。其次,事业单位要完善财产登记盘存制度,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情况每月、每季或者每年来对单位的财务进行实地盘存,同时对结果加以处理,确保做到账实相符,从而杜绝国有资产的流失,保证成本核算正常进行。最后是要完善内部计划的价格制度,事业单位在涉及到资金收支时应当根据计划价格制度在每月的月末做好成本差异分摊工作,同时要健全原始记录,做好原始记录的登记、审核以及保管工作。

2.加强固定资产以及采购销售成本核算

事业单位应当根据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固定资产的报废、回收以及还贷等问题,事业单位应当结合自身情况,同时借鉴企业的有关经验并根据有关的法规来制定合理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需要做好物资以及材料采购方面的成本核算工作。由于一些事业单位在存货以及材料采购方面的成本核算不够严格,以致于出现了寅吃卯粮的现象,从而使得事业单位陷入到恶性循环当中。因此只有对事业单位的存货以及材料采购进行成本核算,才能够建立起合理的补偿机制以及运行模式。最后是要做好销售成本的核算工作。很多事业单位忽视对销售成本的核算,考核的时候报表上虽然盈利,但是在核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这就要求事业单位要每月进行销售成本核算,杜绝其中的徇私舞弊行为。

3.建立员工激励机制

事业单位要想落实成本核算工作,离不开员工的配合。因此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员工激励机制,实施考核奖罚制度,从而利用激励制度来对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以及科室的负责人进行成本的考核,做到奖优罚劣,从而将成本考核的责任层层落实,并明确对相关责任人的奖罚办法,然后根据各项业务中成本核算的进度以及质量等来对其进行考核,从而调动员工的主动性,提高成本考核制度的落实力度。

三、总结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是一项处于变动的状态管理工作,这就要求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从单位的具体情况出发,针对单位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从而发挥出成本核算的重要作用。

作者:段燕霞 单位:驻马店市公路物资供应处

第二篇

一、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1.推动事业单位转型

目前情况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越来越向企业化靠拢,在事业单位的改革之前,一些科研事业单位实行成本核算的目的不时为了计算单位的盈亏状况,而是为制定出收费标准并统计最终的业务成果。由于事业单位的资金都是由政府部门财政拨款,因此政府对拨款并不会提出收益权,所以事业单位也就没有必要进行有关权益以及利润方面各项指标的考核,所以事业单位重视社会效益但是却忽视经济效益。在进行体制改革后,我国的很多事业单位就面临着市场竞争,要想生存发展就需要得到物质保证,因此资金来源的渠道日益多样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债权人以及所有人需要对资金的收益提出要求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从监督管理转向资金筹集以及投放的决策方面,从而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的转型。

2.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的与企业不同,不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而是要兼顾社会效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的是加强对资金预算以及使用的计划和监督,而成本核算显然能够帮助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从而帮助事业单位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公共服务,履行事业单位的职能。

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方法

1.成本分摊法

成本分摊法是事业单位从企业中学习过来的成本核算方法。企业单位在目前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往往使用成本分摊法。所谓成本分摊法指的是根据系数的不同而将各个类别产品的总成本在成品以及生产过程中的产品以及产品成品当中不同类别之间分配的方法,其具体的操作程序步骤是先在同类的产品当中选择正常生产、生产量大并且售价较为稳定的产品,用来做为标准产品,然后将该产品的成本系数确定成“1”,其他品种的产品分配则同标准产品的标准来进行对比,其比值则是该产品的系数。由于一些事业单位从事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因而可以使用成本分摊法来进行成本核算工作。

2.全成本核算法

全成本核算法力求让全体员工都积极参与到成本核算以及成本控制的工作当中,从而节约事业单位的成本,事业单位当中各项都要严格根据新会计准则及其制度来执行并严格进行核算。全成本核算法实施能够降低各项成本,例如人员支出、差旅费、水电费、办公费以及招待费等等。具体而言,在事业单位物资采购过程中可以使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以及移动平均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则可以使用年限平均法、直线法、加速折旧法以及工作量法等等;产品成本则可以使用定额法、计划成本法以及标准成本法等等。通过成本核算之后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探讨,从而确保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精确性,同时要注重对员工积极性以及创造性的调动,从而确保成本核算工作落到实处。

三、新会计制度下完善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措施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事业单位应当以此为契机,从以下方面完善成本核算工作,提供成本核算的质量。

1.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新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应当使用收付实现制。不过在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时,在使用收付实现制的过程当中,还需要辅以权责发生制。队也事业单位的各项支出来说,应当能够如实地反映出各项业务活动中负责人的权利以及责任,这就要求事业单位设置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以及应付票据等,从而确保权责发生制的落实。简言之,权责发生制一方面是事业单位考核成本核算成果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确定权责一致的需要。

2.固定资产核算

新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资金的来源借记相关的支出科目,例如在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时,需要借记固定资产科目。除此之外,新的会计制度关于预算管理的规定方面,要求事业单位要落实核定收支以及定额定项补助,实际上是将事业单位看成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这样一来事业单位只要需要并且有足够的资金,那么就能够购买固定资产,而不需要继续划分资金的来源。因为固定资产的购置属于资本性支出,而不属于收益性的支出,所以不能作为费用一次列支。同时要将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归入经营支出以及事业支出当中,这是因为购买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列支一次,之后计提修购费的时候又列支一次。所以于事业单位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需要划分收益性支出以及资本性支出,这样一来就更加符合成本核算配比要求。

3.所得税处理

新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的所得税要作为结余分配的内容来进行处理。由于新会计制度下的支出指的是事业单位为了开展各项活动而产生的资金耗费以及损失,除此之外还包括用于基建项目的资金支出。这样一来,事业单位的所得税就是一项费用支出,而不应当作为结余分配,因此在支出的类科目当中应当设置所得税这一科目,从而核算事业单位根据法律法规缴纳的各项所得税。同时事业单位还应当取消在结余分配科目当中的应交所得税这一明细科目,并将事业结余以及经营结余合并成结余这一科目,然后在结余的科目下进一步设置经营结余以及事业结余,从而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报表设置,为成本合作提供制度保障。

4.存款账户使用

对于事业单位取得的那些预算外资金,应当经过事业收入、财政专户存款以及其他应付款等科目进行核算,其中财政专户存款只是用来作为过渡性账户来使用,在专款上缴之后的余额就为零,返回的时候通过银行存款的账户来进行核算,这就能确保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及时上缴。一些事业单位通过设置查簿来记录单位里面预算外资金的上缴以及收付情况,如果财政专户存款科目能够反映出上缴以及返回财政专户的所有情况,那么就能够提高事业单位创收的积极性。

5.坏账处理

新的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的坏账处理方面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增加应收款账数量,对于那些长期挂账而难以收回的账务,事业单位就可以参照企业处理的方法,对其进行坏帐核算,从而避免事业结余以及经营结余的余地太大,从而影响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精确性。

四、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事业单位在成本核算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这就要求事业单位根据和新会计制度的要求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完善,从而实现事业单位的转型发展,承担起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公益服务的职能。

作者:岳岩岩 单位:桐柏县财政局